行政管理学毕业论文行政管理学毕业论文行政管理学毕业论文

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行政管理学毕业论文

第1篇第2篇第3篇第4篇第5篇更多顶部

目录

  • 第一篇:行政管理学毕业论文范文
  • 第二篇:行政管理学毕业论文
  • 第三篇:行政管理学毕业论文格式
  • 第四篇:行政管理学毕业论文提纲
  • 第五篇:行政管理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选题(参考)
  • 更多相关范文

正文

第一篇:行政管理学毕业论文范文

【爱文库】核心用户上传

行政管理学毕业论文范文

论文摘 要 本文是从利益法学的理念出发来研究法的利益基础的。从利益法学角度出发,法律的任务是维护特定利益的。历史上公法在利益选择方面是维护公共利益。但伴随着时代的呼唤,现代公法也必须维护好私人利益,其利益基础应当是公共利益与私人利益的并立与整合。

一、传统理论认为公法的利益基础是公共利益

一般认为,公法的概念是由古罗马法学家乌尔比安首创的,本文是从利益说出发的。利益说认为,凡是以维护国家或社会公共利益为目的的法属于公法,而以维护私人利益为目的的法属于私法。最早进行公法与私法划分的古罗马法学家乌尔比安就是这一观点的代表。乌尔比安指出:公法“有关罗马国家的稳定”,私法“涉及个人福利”,“公法见之于宗教事务、宗教机构和国家管理机构之中”。

(一)公法的产生。

公法是怎样产生的?笔者认为公法是在与私法的分立后才成为一个独立的法律概念、法律学科,这就要追溯到公私法划分之初。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社会产生之初是以公权力的出现为标志的。国家产生之初,属于自然经济占主导的时代,公权力主要表现为国家权力,它无所不管,各种社会关系混同在一起并表现出强烈的国家权力性,反映到法律上自然是“诸法合一”并体现国家法的性质, 它必然是以维护国家利益为己任的。后来,商品经济逐步发展起来,开始出现了公权力少干预或不干预、私人自主进行商品交换活动的“私域”,即开始产生了商品交换的“私域”与政治管理的“公域”的分野。伴随“私域”与“公域”的分野,分别以调整二者所处领域纠纷为己任的公法与私法也从“诸法合一”中分立出来。而“私域”里充斥着私人利益,“公域”里充斥着公共利益,进而可以推出公法产生之初的利益基础是公共利益。

(二)公共利益的界定。

朝阳【wlsh0908】整理

何为公共利益?历史上庞德曾对利益分类做过细致的研究,构筑起了一个社会利益体系。庞德将利益分为三大类:个人利益、公共利益和社会利益。个人利益是直接从个人生活本身出发,以个人生活名义所提出的主张、要求和愿望;它包括人格利益、家庭关系利益和物质利益三类。公共利益是从政治组织社会生活角度出发,以政治组织社会名义提出的主张、要求和愿望;它包括国家作为法人的利益和国家作为社会利益扞卫者的利益两类。所以,这一体系基本上是公共利益和个人利益的二元划分,但同时突出了国家自身的利益主体地位,不将国家利益和社会利益等同。据此我们认为,公共利益是指从政治组织生活或社会生活角度出发,以政治组织或社会的名义提出的主张、要求与愿望,它是与个人利益相对的,包括国家利益与社会利益。在传统公法学说中,权力主体为了维护公共利益,可以采取一切措施甚至包括可能侵害个人利益的措施来实现,为公的利益永远优先于为私的利益。这时期的公法较之私法发达,公权力较之私权利更强。比如在我国《物权法》等民事私法立法之前,国家公权力机关为了所谓的“公共利益”,可以采取任何措施来限制甚至是剥夺个****利的行使以达到所谓的维护公共利益之目的,私人利益在公共利益面前始终是第二位的。当前我们正在建设公平合理的和谐社会,故上述传统公法学说越来越难以与时代发展相适应。

二、现代公法的利益基础是公共利益与私人利益的统一

随着当前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的发展与完善,“对私益的保护”越来越成为时代的呼声,因为只有更好地维护个人利益,市场参与主体才能更积极积极地去参与市场活动,市场经济才能有活力与继续发展,社会才能更好地发展与进步,所以我们要维护好私人利益。

为啥公法要对私益进行维护?其一,私益是公益的渊源之水。公益,即公共利益,主要是由社会利益与国家利益组成的,其所强调的是一个整体范畴。然而我们可以仔细思考下:这个整体是怎样组成的?可以肯定的是,它天生不是个空洞的整体,它是由众多个体组合而成的,其有着实实在在的内容。这个个体就是私人利益,当然公共

利益不是私人利益的简单组合。此处所阐述的本意是指在维护所谓公共利益的同时不能忽视私人利益,应当对二者都进行维护,虽然有轻重之分。不能不顾及私人利益而以维护公共利益的名义进行任意活动,这样最后的结果往往是维护了少数个别团体或个人的利益;在这个过程中维护了少数人的利益必然会侵害大多数人的利益,因为资源(利益表现形式)的有限性。

其二,公法能更有力地维护私益。因为,“法的产生、内容、本质和发展,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基于对利益的配置和固化的结果。”同理,利益在很大程度上也决定了公法的制定、实施和救济。利益转化为法律利益、进而实现法律利益的过程,主要就是国家对社会利益关系和利益冲突实行调节和处理的过程。国家掌握着公权力,其可以运用公法中手段对私益进行保护,而且公法较之私法对私益的保护更有力。

第二篇:行政管理学毕业论文

政务公开应坚持基本原则探讨论文

1.充分考虑中国特色,有所为有所不为

充分考虑中国特色,从根本上说就是一切从中国具体的国情出发。我国的经济和政治建设,既要适应世界的发展趋势,也要有自己的立场,要充分考虑到中国独有的个性。在设计和实施政务公开时,一方面要敢于学习和借鉴西方发达国家政务公开的成功经验,另一方面要切合我国实际,走民族国家特色之路。

中国具有自己特殊的国情。首先,从历史发展来看,在我国漫长的封建社会发展过程中,政治活动都呈现出封闭、神秘的状态,国家权力体现为绝对私有,一切政治决策控制在君主和少数权贵手中。相当长的时间里,大众被排斥于政治过程之外,只能被动地接受国家的统治,而无权参与国家的政务。再者,从现状来看,我国还未建立起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原有计划经济体制与市场经济体制的矛盾与冲突在政务公开过程当中在所难免。在这种情况下,政务公开的内容、政务公开的程序、政务公开的责任很难达到协调、统一、和谐一致。

2.我国的政务公开应坚持辩证发展的原则

历史和现实的原因决定了我国的政务公开不可能一步到位,它只能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我国政务公开的设计与实施既要考虑到阶段性,也要考虑到整体性,即要考虑到可行性,也要考虑到持续性,还要考虑到抽象的理论正义与具体的实践原则。将共性与个性、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际、当前与未来统一起来,有步骤地稳步推进,渐次提高开放的内容和范围,才能使其顺利进行。 资料来源于公务员之家http:///

我国的政务公开是从村务公开开始的,然后由村到乡镇,由乡镇到县市以及更高级的一些政府部门。在内容和做法上看,政务公开从最初的直接为民服务的办事部门的办事制度、办事结果公开,逐步扩展到政府部门的工作目标及政绩公开和部门的内部财务状况公开,内容逐步在丰富,层次逐渐在提高。先试点,再推广,点面结合,由点到面,应该说是比较成功的。

3.我国的政务公开应坚持统筹兼顾的原则

“发展是集科技、经济、社会、政治和文化,即社会生活一切方面的因素于一体的完整现象。”1政务公开的发展也要在一定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基础之上进行,是这些要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推行政务公开转自:http://必须充分重视这些因素。对于我国来说,首先,在政治上要紧紧依靠中国共产党,坚持不懈树立党的威信,使人民对党的信赖不断提高。这样更有利于我们党所提倡的政务公开植根于民众心目当中,使人民对政务公开有正确而深入的理解,确保政务公开与国家政权的统一,为政务公开创造一个良好的政治环境;其次,在经济上必须继续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始终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综合国力大大强化,中国已进入小康社会,得到了国际舆论的肯定,这为我国的政务公开打下了一个了良好的物质基础。再次,追求持续的社会政治稳定。社会稳定是国家政治、经济得以发展创新的前提基础。目前的中国社会正是因为有了二十多年的社会稳定局面,才能够扶持起广大群众强烈的改革创新意识。在政务公开方面,大多数的公民已经具有一定的心理准备和适应力,这为政务公开的实施提供了很好的社会保障。

4.我国的政务公开应坚持多样性统一的原则

关于政务公开的典型国家——美国,它的行政体制、运作模式决定了它的政务公开没有统一模式,各个地方政府都不一样,每个地方都拥有自己的高度自治权,有权根据自己的地方特点选择自己的政务公开,国家只是提供指导性的原则。我国可以大胆借鉴美国的这种模式。关于政务公开,中央政府在建立相应的法律法规,明确政务公开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工作目标的同时,可以赋予政府相对的自由裁量权,让地方政府根据本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状况,结合当地公众对信息的资料来源于公务员之家http:///灵活偏好和本地区特殊的利益需求,在一定程度上自由地选择公开的内容、公开的方式和救济办法。现在,不少

地区对政务公开的信息反应冷淡,不是公众参政议政的意识薄弱,而是当地政府政务公开的信息不符合当地老百姓的愿望和要求。中国幅员广阔,存在着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经济文化、习惯风俗的巨大差别,这种差异,在政务公开的时候应该以不同的方式表达出来。我们在政务公开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到共性和个性的东西,既要有中央政府的统一号令,也要有地方政府的各具特色。这样,政务公开才不会抽象化、原则化,才会具备操作上的灵活性、机动性,才能激发起当地群众参政议政的极大热情。

第三篇:行政管理学毕业论文格式

一、传统理论认为公法的利益基础是公共利益

一般认为,公法的概念是由古罗马法学家乌尔比安首创的,本文是从利益说出发的。利益说认为,凡是以维护国家或社会公共利益为目的的法属于公法,而以维护私人利益为目的的法属于私法。最早进行公法与私法划分的古罗马法学家乌尔比安就是这一观点的代表。乌尔比安指出:公法“有关罗马国家的稳定”,私法“涉及个人福利”,“公法见之于宗教事务、宗教机构和国家管理机构之中”。

(一)公法的产生。

公法是怎样产生的?笔者认为公法是在与私法的分立后才成为一个独立的法律概念、法律学科,这就要追溯到公私法划分之初。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社会产生之初是以公权力的出现为标志的。国家产生之初,属于自然经济占主导的时代,公权力主要表现为国家权力,它无所不管,各种社会关系混同在一起并表现出强烈的国家权力性,反映到法律上自然是“诸法合一”并体现国家法的性质, 它必然是以维护国家利益为己任的。后来,商品经济逐步发展起来,开始出现了公权力少干预或不干预、私人自主进行商品交换活动的“私域”,即开始产生了商品交换的“私域”与政治管理的“公域”的分野。伴随“私域”与“公域”的分野,分别以调整二者所处领域纠纷为己任的公法与私法也从“诸法合一”中分立出来。而“私域”里充斥着私人利益,“公域”里充斥着公共利益,进而可以推出公法产生之初的利益基础是公共利益。

(二)公共利益的界定。

何为公共利益?历史上庞德曾对利益分类做过细致的研究,构筑起了一个社会利益体系。庞德将利益分为三大类:个人利益、公共利益和社会利益。个人利益是直接从个人生活本身出发,以个人生活名义所提出的主张、要求和愿望;它包括人格利益、家庭关系利益和物质利益三类。公共利益是从政治组织社会生活角度出发,以政治组织社会名义提出的主张、要求和愿望;它包括国家作为法人的利益和国家作为社会利益扞卫者的利益两类。所以,这一体系基本上是公共利益和个人利益的二元划分,但同时突出了国家自身的利益主体地位,不将国家利益和社会利益等同。据此我们认为,公共利益是指从政治组织生活或社会生活角度出发,以政治组织或社会的名义提出的主张、要求与愿望,它是与个人利益相对的,包括国家利益与社会利益。在传统公法学说中,权力主体为了维护公共利益,可以采取一切措施甚至包括可能侵害个人利益的措施来实现,为公的利益永远优先于为私的利益。这时期的公法较之私法发达,公权力较之私权利更强。比如在我国《物权法》等民事私法立法之前,国家公权力机关为了所谓的“公共利益”,可以采取任何措施来限制甚至是剥夺个****利的行使以达到所谓的维护公共利益之目的,私人利益在公共利益面前始终是第二位的。当前我们正在建设公平合理的和谐社会,故上述传统公法学说越来越难以与时代发展相适应。

二、现代公法的利益基础是公共利益与私人利益的统一

随着当前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的发展与完善,“对私益的保护”越来越成为时代的呼声,因为只有更好地维护个人利益,市场参与主体才能更积极积极地去参与市场活动,市场经济才能有活力与继续发展,社会才能更好地发展与进步,所以我们要维护好私人利益。

为啥公法要对私益进行维护?其一,私益是公益的渊源之水。公益,即公共利益,主要是由社会利益与国家利益组成的,其所强调的是一个整体范畴。然而我们可以仔细思考下:这个整体是怎样组成的?可以肯定的是,它天生不是个空洞的整体,它是由众多个体组合而成的,其有着实实在在的内容。这个个体就是私人利益,当然公共利益不是私人利益的简单组合。此处所阐述的本意是指在维护所谓公共利益的同时不能忽视私人利益,应当对二者都进行维护,虽然有轻重之分。不能不顾及私人利益而以维护公共利益的名义进行任意活动,这样最后的结果往往是维护了少数个别团体或个人的利益;在这个过程中维护了少数人的利益必然会侵害大多数人的利益,因为资源(利益表现形式)的有限性。

其二,公法能更有力地维护私益。因为,“法的产生、内容、本质和发展,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基于对利益的配置和固化的结果。”同理,利益在很大程度上也决定了公法的制定、实施和救济。利益转化为法律利益、进而实现法律利益的过程,主要就是国家对社会利益关系和利益冲突实行调节和处理的过程。国家掌握着公权力,其可以运用公法中手段对私益进行保护,而且公法较之私法对私益的保护更有力。

第四篇:行政管理学毕业论文提纲

标题:我国公务员制度的完善与和谐社会的构建

——副标题:浅谈我国公务员制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的解决对和谐社

会构建的促进

论文纲目:制度建设本身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的特点,作为新时期制度建设中最为关键的公务员制度的建设,任重而道远!公务员制度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共同成果,有其较之完备的法律体系,管理体制,高效、稳妥的运行机制等优势,但是呢由于其自身存在的缺陷和中国当前社会所给予她运行和发展的客观环境等诸多的因素制约,使得她并没有达到较高水平的绩效目标,影响了政府整体的效能提升。所以完善公务员制度,解决现有制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势必能够提升政府工作效率,强化政府的服务性能,促进政治文明,进而推动和谐社会构建。

本论文主要着重提出公务员制度中在分类管理、录用、意识、活力四个方面存在的问题,并给予相应的完善方案,简说其改制后的重大意义,对于“和谐”两字的诠释!

基本论点和论据:

一、公务员的分类管理的不科学,比重失衡,造成专业技术人才缺乏,综合类人员过多,影响行政效率,不利于政府职能的全面、专业、合理实施。

我国的《公务员法》规定公务员职位类别按照公务员职位的性质、特点和管理需要,划分为综合管理类、专业技术类和行政执法类等类别。然而根据江苏省公务员调查[3],调查样本中党政机关职位分布

主要以科级居多,其中党政机关和综合管理类占比例为76%,而技术人员仅占24%,职位分类以单一编制为主,两种编制所占比例较少。

二、公务员录用的存在多“入口”的问题,有失公平和平等性,降低了人员的整体素质。

对于公务员录用的办法,世界通行的做法是,政务官有选举或委任产生,事务官由考试录用。而我国缺乏正式的分类,公务员系统有选任,委任、考任、调任等多个入口,这种多口并存的局面为德才缺失的人进入公务员队伍打开方便之门,同时也为政治腐败提供了温床,而考试这一入口只是应用于级别较低的普通职位,造成了一种不公平性,人制的成分大于法制,是种社会制度的落后,与新时代的和谐之声背道而驰。

三、现阶段我国公务员的公仆意识淡薄,“官本位”、“享乐主义”等不正思想成风,对廉洁服务型政府构建造成重大威胁。

中央纪委有关负责人指出:仅2014年的前11月,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立案115420件,结案101893件,处分106626人,这些实在的数据足以说明我国当前的公务员作风问题,由此造成的国家财产和人民利益的损失可想而知,腐败现状令人担忧。

四、公务员职业的稳定性是其他任何行业所不能比拟的,使得公务员环境缺乏活力,是对人才的浪费和束缚,导致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中的结构缺陷。

自1996年实施公务员辞职辞退制度以来,据人事部统计,从2014年到2014年,共有1.9374万名不合格公务员被辞退。按照全国近

500万公务员计算,年辞退仅约0.05%。过于稳定的职业,容易扼杀个性,使人锐气消磨,创造力减退。尤其我国公务员制度中,青壮年所占比重很大,作为社会最具活力的年轻人,过早的丧失这些宝贵的品质,对国家,对社会都是绝对的弊端,是政治经济结构中的缺陷。 简述解决问题的对策:1.细化分类,统一标准,保持机构、人员的平衡。2.凡进必考,统一门槛,完善考核制度,有针对性和科学合理性。3.把公务员培训作为长远计划。4.在内部建立竞争机制,严格考核,限制录入的年龄。

结论:完善公务员制度,解决存在的主要问题。势必形成良好的政府管理体制,提升政府办事效率,增强政府的可信度和亲和力。符合和谐社会内在的要求,也是对政治、经济、文化和全社会共同进步的最好贡献。

论证办法:从上述的基本论点和其后紧随的论据,可以看出本论文主要采用直接论证办法,通过具体的数据、科学原理、定理或者一般性真实的判断来证明论点。同时也会引用有关个别或特殊事物判断来证明论点。具体的办法详细见论文本身。

第五篇:行政管理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选题(参考)

序号论文范围

1劳工政策与劳动关系

2公共政策制定过程

3社会政策与社会保障

4范围:区域公共管理问题

5范围:区域经济管理问题

6范围:中国人口问题

7范围:政府规模讨论

8城市公共管理具体问题探讨(如:**市交通管理问题、**市垃圾管理问题)

9城市形象与经营

10城市化问题

11城市综合执法体制问题

12大部制与城市管理体制改革

13网络条件下的公民参与

14大学城的城中村问题

15 环境政策与环境伦理

16 社会福利服务:国际比较与中国实践

17 我国的财政体制改革与政府间关系的协调

18 非盈利组织管理研究

19 非盈利组织的地位与作用研究

20 政府管制的边界、方式研究

21 我国高等教育投资体制改革及其社会承受力分析

22 公共产品的供给体制改革研究

23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研究

24 政府的教育供给职能及其实现途径

25 我国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研究

26 教育均衡公平发展与政府责任研究

27我国民办教育发展与政府作用研究

28 中国非营利组织的人力资源管理研究

29 城市治理专题研究

30 地方政府专题研究

31 非营利组织研究

32 行政学理论前沿与办法

33中国古代行政实践与行政思想研究

34改革开放30年腐败趋势研究: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总体的或者某个领域的)腐败案件的数量、类型、涉及的领域、处理的结果,等等

35改革开放30年腐败治理研究: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治理腐败出台的各种制度、规范性文件,解读其治理思路及其变化,分析其原因

36政治优先、经济优先、社会优先——中国60年发展路径分析:认识中国从政治挂帅到改革开放再到和谐社会转变的原因、历程和影响。

37新公共管理对我国公共部门领导的影响研究

38 政府、非盈利组织和企业合作中的文化问题

39当代中国的(省级、县级)干部升迁模式:当前关于干部升迁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经济学领域,公共行政领域对此视而不见或者缺乏办法基础,但这确实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可以分析一下经济学对这方面研究的成果,也可以拓展公共行政学的研究视野。

40 公共组织的人力资源激励机制研究

41 我国数码政务建设问题

42 我国政府信息公开问题研究

43 公共产品和服务的多元主体提供、生产模式

44 行政部门人力资源的开发与合理利用

45 非盈利组织架构的设计问题

46 组织中人际冲突的根源分析及其处理方式

47公共组织中的上下级等领导关系分析

48 公共组织中的群众决策模式

49 公共组织文化分析

50 决策过程中的公众参与

51 领导决策的理性问题

52公共组织的目标选择

53 政策制定办法与中国问题研究

54 政策执行办法与中国问题研究

55政策评估办法与中国问题研究

56中国公共问题与政策工具选择研究

57政策过程与公众参与研究

58 技术创新与政策工具选择研究

59食品安全问题与政策工具选择研究

60政策模型与中国问题应用研究(多源流模型、提倡联盟模型、创新扩散模型、政策网络模型、政策企业家模型,等等)

61 城中村、失地农民有关问题的研究;

62强镇扩权与简政放权——小城镇发展研究: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小城镇的发展思路和模式,总体研究或案例研究

63 范围:有关城市房价调控问题(请同学选择其中的具体题目)

64 打算对某一层级政府的决策行为进行解释的研究(要求要用定量或定性研究办法收集数据资料)

65地方政府会计管理-案例研究

66地方政府绩效预算改革-案例研究

67 公共预算

68突发事件与政府应对问题研究

69中国文化背景下的激励模式研究

70中国85后群体的激励需求研究

71基层公务员的激励现状研究

72公共部门与私营部门绩效管理比较研究

73公共企业绩效管理研究

74公共部门与私营部门战略管理比较研究

75 中国数码化政府推进的障碍分析

76政府在非充分竞争市场中的角色研究

77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各种工作总结、计划、报告、作文模板,尽在一路高升范文网)区公共品供给模式的比较研究

78突发事件与政府应对问题研究

79新闻监督与行政执法问题研究

80地方政府管理

81 公共政策(教育、卫生、社会保险)

82政府监管

83财政管理体制

84政府在地区发展差异中所扮演的角色

85政府间竞争

86产权界定与政府效率

87共用品的私人供给

88中国的知识产权保障

89 中国质量管理体制

90中国扶贫问题研究

91政府政策与吸引外商投资

92中国经济发展与农民工问题

93 教育政策研究领域

94文化政策研究领域

95 地方政府专业管理的绩效评估

96 社会福利服务的制度创新研究

97 慈善组织与制度研究

98 非政府组织发展研究

99 人力资源的战略规划与管理

100公共治理视角下的城市社区管理分析

101市场化取向下的城市公共汽车服务外包研究

102市场化取向下的城市垃圾处理外包研究

103市场化取向下的环境污染治理研究

104论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之间的协调与适度分离

105论工作分析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

106论公务员绩效评估在公务员制度中的地位与作用

107我国实行法治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164“志愿服务问题研究”

165现代中国政治思想研究

166媒体与政策议程的设定

167街头官僚与政策执行

168环境领域中的政策问题与政策争议

169全球化进程中的治理与公共政策

170互联网与决策中的信息与知识

171关于行政法制监督的研究(自拟其中一个问题研究)

172党政关系(中国、外国或中外比较研究)

173香港、澳门与台湾的地方政府体制(任选一个地区或及进行比较分析)

174封建监察制度的现代启示

175科举制度与现代公务员制度

176地方政府管理创新的理论和实践研究

177地方治理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178人大制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179政府间及政府部门间关系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180公民性与公共性

181个人自由、公民美德与政治认同

182国家理由与国家自主性

183非盈利组织的地位与作用研究

184政府管制的边界、方式研究

185公职人员职业倦怠问题研究

186公务员考核制度比较研究

187新公共管理运动述评

188行业协会与政府关系(制度或案例)研究

189公共利益界定与实现

190美国政府与媒体关系研究

191有关食品安全或者生产安全方面的问题研究

192(中国或者外国)非政府组织的发展状况、作用与运作

193xx新《劳动合同法》的立法、执法与司法过程研究

194行业协会与监管国家

195国家政权建设与基层治理

196社会抗争与公共治理

197制度变迁的中国案例分析

198当代中国的利益表达研究

199 范围:有关城市房价调控问题(请同学选择其中的具体题目)

200 范围:中国人口问题(请同学选择其中的具体题目)

201城市公共管理具体问题探讨(如:**市交通管理问题、**市垃圾管理问题)

202中国文化背景下的激励模式研究

2(感谢访问本站 :wWW.HaOWOrd.cOM)03基层公务员的激励现状研究

204公共部门与私营部门战略管理比较研究

205地方政府与基层治理

206 城市公共物品多元供给机制研究

207 中国非营利组织的人力资源管理研究

208街头官僚与政策执行

209当代中国民间维权(案例)研究

210(我国)私营经济发展环境问题研究

211流动人口与户籍政策

212中国非营利组织专题研究

213城市公共物品多元供给机制研究

214民主决策规则研究

215教育政策研究领域

216文化政策研究领域

217我国公务员管理的制度创新

218广东文化产业政策研究

219人力资源的战略规划与管理

220我国的财政体制改革与政府间关系的协调

221非盈利组织管理研究

222公共产品的供给体制改革研究

223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研究

224我国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研究

225我国民办教育发展与政府作用研究

226政府绩效评估价值取向研究

227公职人员职业倦怠问题研究

228政府绩效评估办法研究

229公务员考核制度比较研究

230政府绩效评估案例研究

231公务员薪酬制度改革

232西方国家政府再造运动的缘起、发展和效果

233政策过程与公众参与研究

234食品安全问题与政策工具选择研究

235政策模型与中国问题应用研究(多源流模型、提倡联盟模型、创新扩散模型、政策网络模型、政策企业家模型,

236地方政府管理创新的理论和实践研究

237地方治理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238乡村治理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239人大制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240政府间及政府部门间关系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241政府机构规模的影响因素研究

242居住小区模式与社区管理

243中国省级行政区划改革研究

244设市体制改革和完善

245美国进步时代与市政体制改革

246媒体与政策议程的设定

247国际组织对国内政策的影响

248知识界、思想库与公共政策

249村民委员会的决策权力与政策问题

250街头官僚与政策执行

251环境领域中的政策问题与政策争议

252全球化进程中的治理与公共政策

253互联网与决策中的信息与知识

254我国民主宪政建设的传统制约

255“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动因分析

256传统监察制度的现代启示

257科举制度与中国传统社会

258科举制度的现代启示

259清末改革的启示和借鉴

260劳工政策与劳动关系

261高等教育政策与改革

262社会政策与福利

263香港政治与政策

264 城镇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研究

265 大学贫困生与高校学生资助体系

266 失业问题与失业保障体系

267政府间财政关系

268地方政府管理

269台湾“修宪”的过程分析

270现代中国政治思想研究

271公共治理视角下的城市社区管理分析

272市场化取向下的城市公共汽车服务外包研究

273市场化取向下的城市垃圾处理外包研究

274市场化取向下的环境污染治理研究

275论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之间的协调与适度分离

276论工作分析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

277论公务员绩效评估在公务员制度中的地位与作用

278我国实行法治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279论数码政务对服务型政府建设的作用

280中国“强县扩权”改革研究

281地方政府与市场化改革

282 公共政策(教育、卫生、社会保险)

向您推荐更多精彩范文:

行政管理学专业(函授)毕业论文参考题目

中山大学自学考试行政管理学专业毕业论文选题范围与例题

行政管理学本科(030302)专业毕业论文参考题目

行政管理学专业自考本科毕业论文选题参考

2014年上半年行政管理学专业自考本科毕业论文选题参考

推荐站内搜索:爱情故事日志、公务员考试题目及答案、河南成人高考成绩查询入口、2013年成人高考成绩查询三支一扶考试题、网络伤感日志、2019下半年教师资格证成绩查询时间、朝花夕拾读后感500忠诚与背叛电影观后感一建报名入口、

行政管理学毕业论文
版权声明:本文采用知识共享 署名4.0国际许可协议 [BY-NC-SA] 进行授权
文章名称:行政管理学毕业论文
文章链接:https://678999.cn/984.html
本站资源仅供个人学习交流,请于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不允许用于商业用途,否则法律问题自行承担。

一路高升范文网

提供各类范文...

联系我们联系我们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