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下册语文《游褒禅山记》教案(精选16篇)高一下册语文《游褒禅山记》教案(精选16篇)高一下册语文《游褒禅山记》教案(精选16篇)

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高一下册语文《游褒禅山记》教案(精选16篇)

高一下册语文《游褒禅山记》教案(精选16篇)

高一下册语文《游褒禅山记》教案 篇1

  王安石:(1021--1086),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晚号半山。神宗时,曾推行变法,被列宁誉为“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我执政一日,新法便推行一日”。后因保守派反对失败后,退居江宁,封舒国公,旋改封荆,也称荆公,卒谥文。其散文雄建峭拔,被推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作品今存《王临川集》等》。

  记是一种文体,可说明、议论、描写、叙述。游褒禅山记:是游褒禅山后所记,所以它是一篇游记。(题目中有“记”不见的就是游记。)

  一、导语:

  以前我们写游记主要写哪些内容?

  学生答:旅行的时间地点和谁一起去,然后写所见,抒发对大自然的热爱或者抒发对古代文明遗迹的赞美,对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赞颂以及由此引发的作为炎黄子孙的民族自豪感等等,可这篇游记却不是如此,它通过作者的亲身游历探险,发幽微之思,阐发深邃的哲理,那么作者为我们阐发了那些哲理呢?他的观点给我们那些思考呢?好,下面我们就一起学习这篇文章(板书课题,然后通读全文)

  二、简介作者并解题

  记是一种文体,可说明、议论、描写、叙述。游褒禅山记:是游褒禅山后所记,所以它是一篇游记。作者要游历褒禅山,作者是怎么样简介褒禅山的?好,我们先看第一段。

  三、研读第一、二段(一)

  1、指名朗读、口译。如有疑难则请其他同学回答或由教师点拨。

  重点掌握以下词、句:

  一词多义:

  A.“卒”:①死。“卒葬之”。②终于。“卒相与欢”。(《廉颇商相如列传》)③士兵。“夫以疲敝之卒……”(《赤壁之战》)

  B“文”:①碑文,整篇文章。“其文漫灭。”②文字。“独其为文”。、③华美、有彩饰。“舍其文轩”。(《公输》)

  C.“道”:①道路。“有碑仆道”。②说、讲。“何可胜道也哉”。③道理。“传道受业”(《师说》)④正确的办法。“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D.“极”:①尽,-尽情享受。“极夫游之乐”。②至多,最多。“亦极七八万耳”。(《赤壁之战》)

  词性活用:

  A.“舍”:筑舍定居。名词活用为动词。“始舍于其址”。

  B.“名”:①命名,称呼。名词活用为动词。“名之曰褒禅”。②说清楚,说明白。名词活用为动词。“而莫能名者”。

  C.“穷”:穷尽,走到头。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好游者亦不能穷也”。

  “……者……也”表示判断的两种形式:

  ①表示单纯的判断,“者”前是主语,“者”后是谓语。如“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家也”。“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②表示因果关系的复合判断,“者”在②这里除了表示停顿语气外,还有提示原因的作用。如“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这些词语的掌握揉进翻译通课文时。

  2、然后试以华山洞作为参照物,根据文中的方位,画出虚拟示意图。

  (提示:禅院在距华山洞五里的西面,因为华山洞“距其院东五里”;仆碑在华山洞西面百余步的地方,因为仆碑是作者从禅院东去华山洞的路上看到的;前洞就是华山洞,前洞的“前’是相对于后洞的“后”而言的;后洞在华山洞北面五六里的地方,因为华山洞在“华山之阳”,“由山以上”则是北面了。)

  3、作者游褒禅山,简介褒禅山的由来引出慧空禅院,也引出要游华山洞,可写那些仆碑以及仆碑上的文字好似可有可无,好象作者的闲笔,是不是因该删去呢?

  (如果学生答不出,先留下来到后面解疑)对“花”和“华”的辨析体现了王安石爱钻字眼的习惯,他也因此而尚受时人讥笑,你是怎样看待他的这个习惯的?(讨论)

  引领学生背诵这一段。本名→别名由来及证明→华山洞名来由→从仆碑看出本名→指出音谬。

  (二)研读第二段

  1、二段略写啥?详写啥?运用了哪些对比?有哪些作用?提示:略写前洞(19字),较详细地写了后洞特点及游后洞的所见所感。这一段中有那些对比:①前洞的平旷与后洞的幽深对比;“其下平旷”——“有穴窈然,入之甚寒”

  ②前洞“记游者甚众”与后洞“来而记之者已少”、“其至也加少”对比;

  ③“余所至”之浅与“好游者”所至相比;

  ④进洞时“其见愈奇”的欣喜与出洞后因“不得极夫游之乐”的懊悔相比。作用是为第二部分的议论作铺垫。

  2、作者游洞后出来后的心情怎么样?“后悔”为啥后悔?因为余之力尚足以入,火足以明也,却随之出,不得极夫游之乐也,实意在说明自己意志不坚定。以“悔“结束记游,为下文抒发议论作铺垫。

  (三)指导背诵:

  师生共同讨论本段层次划分:

  第一层(开头到“遂与之俱出”)记游洞经过;

  第二层(“盖余所至”至段末)追记后洞中所见并表示遗憾心情。

  前洞(平旷、记游甚众)——后洞(窈然、寒、深)——进入(深、难、奇)怠——俱——追记洞中所见(盖余所至……也加少矣”)——追记自身,伏“悔”字(方是时……火尚足以明也”)——以“悔”结束记游(既其出……游之乐也”)

  四、研读第三四段

  (一)指名朗读、口译第3段:

  ①“古人之观于天地……”意思就是“古人观察天地”。“之”,助词,无义,有舒缓语气作用。“于”,这里表示观察的对象,译成现代语时可省略。

  ②“险”,这里用的是本义,即“高山”,因为后洞在山上。“夷”,指平地,说的是前洞地势。

  ③“至于幽暗昏惑”中的“至于”是实词性词组,意思是“到了……的地方”。

  ④“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中的“也”,在一般情况下可省,但此处不能省,它表示肯定的语气,意思是确实尽了自己的努力。

  ⑤“此余之所得也”:这是特殊形式的判断句,读时“此”后应作一顿。

  要提示学生注意“焉”“也”“夫”“则”“而”“故”“矣”“然”“其”“乎”等虚词在表达语气上的作用

  1、“于是余有叹焉”承上启下,进一步具体阐述作者后悔心情背后的思索。

  2、作者先说古人“古人之于……而无不在也”作者为啥先说古之人?答曰:以古人为标准,另外可以使作者的立论更有说服力

  3、然后作者写一般人惧险远“夫夷以近……则至者少”(照应前洞),所以他们就不能见到“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这让我想到毛泽东的七绝诗——《为李进同志题所摄庐山仙人洞照》:“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天生一个仙人洞,不限风光在险峰。”从文中“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就为"不限风光在险峰"这句话做了注脚。

  4、欲得非常之观,就必须有志(而世之……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5、然后说到有志无力(有志者…亦不能至也);有志有力,还要有外物(有志与力……亦不能至也);

  6、最后两个分句再次说明只要有志,尽了自己的主观努力,即使不能达到目的,也可以“无讥”、“无悔”。

  作者说“不能至”是指啥说的?(不能至洞的深处,不能见“非常之观”。)

  这本来是件“有悔”的事,为啥作者也说“可以无悔”呢?(因为已经“尽吾志”了。)

  “尽吾志”是啥意思?(为实现自己的愿望作的努力。)

  总结:作者揭示了“志”、“力”、“物”三者之间的辨证关系,强调了“力”与“物”这两个客观条件的作用,也强调了“志”这个主观因素的关键作用,强调只要尽己之志,虽然不能达到目的,亦可“无悔”、“无讥”,作者在这儿所论述的既是游山之所得,也是治学处事之理,也是成就一切事业之道。从这里大家受到了啥启发?能不能结合自己的生活学习谈一下。

  (二)研读第四节这一段有写到仆碑上的文字,和第一段中的有关仆碑的描述相应。(前面的描写为后面的议论埋下伏笔。)

  写这些仆碑表达了作者啥观点?(治学必须“深思慎取”)

  思路:作者从第一段的“有碑仆道,其文漫灭”,Lenovo到“古书之不存”,从“音谬”Lenovo到“谬其传”的情况不可“胜道”,自然地得出治学必须“深思慎取”的结论。

  五、讲析第五段这一段是补叙,交代同游者籍贯、姓名和写作本文的时间并署名。思考:同游者的姓名没有出现在正文里,而是记在这段文字中,这样写有啥好处?

  提示:能使行文简洁,避免横生枝节。

  六、问题讨论。本文的记叙部分和议论部分是怎么样紧密联系的?

  (试从①过渡衔接;②两部分在文字上的前后呼应;③游山与治学处世两者的内在联系这三方面思考)

  提示:

  ①两部分之间使用了过渡句:第二段最后一句“不得极夫游之乐”开启下文,第三段第一句“于是余有叹焉”紧承上文,领起全段,使文章前后衔接,过渡自然。②文字上前后呼应,意思贯通,起照应作用的句子有“夫夷以近,则游者众”和“其下平旷……记游者甚众”;“险以远,则至者少”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好游者不能穷”、“来而记之者已少”;“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和“其见愈奇”;“非有志者”和“怠而欲出者”;“随以止”和“遂与之俱出”;“可讥”和“人咎”;“在己为有悔和“悔其随之”;“仆碑”和“有碑仆道”;“古书之不存”和“其文漫灭”;“谬其传”和“音谬”。前文的记叙正是为议论部分埋下伏笔,使议论有依据。议论部分是记叙的深化,是从具体事物中悟出来的含有哲理的感想。

  ③作者把治学处世比作游山,抓住它们之间的共同点:都必须具有百折不挠的意志和深思慎取的态度。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指定一人到黑板上写出自己编订的“前后两部分对照表”,其他同学补充订正。

高一下册语文《游褒禅山记》教案 篇2

  教材简析:

  《游褒禅山记》是北宋的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的一篇补世力作。这篇游记,叙述他和几位同伴游褒禅山的经过,并借此生发议论,说明要实现远大理想,成就一番事业,除了要有一定的物质条件外,更需要有坚定的志向和顽强的毅力,并提出治学必须采取“深思而慎取”的态度。游记立意超卓,指向鲜明,言简而意丰,言近而旨永。“吟咏之间吐呐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自创新格而弥足珍贵,彪炳千古而有不限的可开掘性。

  本课是高中语文课本第二册第五单元中的第二篇文言文。本单元的学习内容是宋代散文。《六国论》和《游褒禅山记》是教读课文,《伶官传序》和《石钟山记》是自读课文。《六国论》和《伶官传序》都是借古讽今的史论,《游褒禅山记》和《石钟山记》都是因事说理的游记。《游褒禅山记》显然引领了《石钟山记》。

  此前,学生学习文言文已经有了初中三年的学习经验,上了高中后也掌握了不少的文言知识。因此,学生学习这篇浅易的文言文并不会感到特别的吃力。高中语文教学大纲对学生学习文言文的要求是:能够诵读浅易文言文,理解词句的含义和作品的思想内容,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重点掌握常见的150个文言实词、18个文言虚词和主要文言句式在课文中的用法。根据这一要求,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教学目标:

  一、认知目标——学习本文中名词活用为动词、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的用法。了解文言虚词“以”、“其”的意义与用法。学习本文从记游到议论,即事明理的写作办法。

  二、能力目标——熟读背诵,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领会治学处世皆须坚定意志,并要深思慎取的道理。

  教学重点:

  一、重点积累名、曰、文、进、奇、好、出、极、观、求、险等文言实词的意义。

  二、掌握虚词“以”、“其”的意义与用法。

  三、词类活用。

  教学难点

  一、掌握文章说理深刻、章法严谨的写作特点。

  二、领会本文所阐述的道理。

  教法运用:

  指导思想:

  坚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三主”的教学思想以及素质教育的方向,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发展学生健全的认知结构,激励学生积极的情感因素,使学生理解学习过程,学会学习。

  教学设想:

  一、本文是一篇文言文,文字上有一定的障碍,应在课前梳理清楚。

  二、本文也是一篇游记,可与学过的旧课文进行联系比较。

  三、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利用多媒体手段展示相关的风光图片以及作者的游程(制作成多媒体课件)。

  四、为了掌握本文重要的文言词语,可利用多媒体手段展示相关课堂习题。

  教学办法:

  诵读法---古诗文需要熟读背诵。

  串*---文言文需要疏通文意。

  提问法---课堂上需要师生互动。

  比较法---新旧知需要温故知新。

  讨论法---课堂上需要活跃气氛。

  练习法---教学上需要精讲多练。

  教学媒体:

  录音机、多媒体课件、幻灯片。

  学法指导:

  高一学生对文言文阅读已具备了一些基础知识和积累,但对怎样学习文言文,还是一个新课题,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掌握学习办法,运用已有的知识框架同化新信息,建立新的智能,逐步走向独立学习的境界。

  一、引导学生利用课文注释,使用工具书自己翻译,必要时教师进行点拨、解难,培养自学能力。

  二、告诉学生翻译文言文要遵循的原则。

  三、调动学生思考、讨论、交流的积极性,教师适时点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提示学生反复诵读课文,体会文章所阐述的道理。

  五、鼓励学生及时归纳学习文言文的办法,注意积累文言文知识。

  教学程序:

  教学本课可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1、导入新课:

  首先给学生简介毛泽东的七绝诗《为李进同志题所摄庐山仙人洞照》:“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天生一个仙人洞,不限风光在险峰。”学生通过诵读领会了“不限风光在险峰”一句的含义。随后因势利导,引出课题,指出今天我们要学习的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就含有类似的深邃哲理。

  2、整体感知:

  先用录音机播放课文朗读,再组织学生诵读全文,了解文章大意,从整体上把握文章内容。纠正不正确的读音。并以提问的形式检查学生的理解情况:

  ①课文中记游部分,集中于文中哪几段?(第1、2节)

  ②文中第三段的议论是针对哪部分内容阐发的?(第2节)

  得出怎么样的结论?(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

  ③文中第三段的议论是针对哪部分内容阐发的?(第3节)

  得出怎么样的结论?(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慎取之也。)

  ④请同学们读课文,从文中找出能够作为\\\"不限风光在险峰\\\"注脚的语句(“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3、写作顺序:

  A、本名与别名的由来

  B、记游洞经过

  C、抒发游洞的感慨

  D、简写由仆碑而产生的感想

  E、补记同游之人、记游时间

  4、课文分析:

  A、引导学生自读前两段,让学生叙述游山经过。从学生的回答中提出重点实词的解释办法。

  (“舍”在注释中解释为“筑舍定居”,其根据是啥?曾见过的类似的句子有哪些?这样解释是古汉语的啥特点?——名词活用作动词,曾学过“驴不胜怒,蹄之”、“公将鼓之”等。总结:“慧褒始舍于其址”,在“其址”前边的必须是个动词,来表示慧褒的动作。因此,从“舍”的名词必须引申开去,会想到“舍”是由人建造给人居住的,故释为“筑舍定居”。这便是从词的位置以及词的关系来揣摩词的意义。因此,识词辨义要考察语言环境,不但在句中看,还要注意句与句的关系。前两段中用法相近的还有: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名:名词作动词,“命名”之意。火尚足以明也。明:形容词作动词,“照明”之意。这便是词类活用)

  B、以提问方式考查学生对文章的理解情况。

  (1)第1节中为何提及仆碑及仆碑上的文字?

  (为后文作伏笔,作者认真考证仆碑上的文字,探究事物的本源,充分体现了“求思之深”的探索精神,这也是“深思慎取”的依据。)

  (2)第2节略与详是怎么样安排的?其中有哪些对比?这些对比的作用是啥?

  (略写游前洞。详写游后洞及所见所感。)

  (对比有:前洞后洞

  平旷幽深

  甚众已少、也少

  余所至浅好游者所至深

  还有见到奇景的欣喜与出洞的后悔相比。)

  (作用:为议论作铺垫。)

  C、课堂训练:

  归纳“名、曰、文、进、奇、好、出、极”的意义与用法。

  完成课后练习第二、三题。

  第二课时:

  1、导入新课;

  第二段详写游后洞的经过,着重写在力尚足、火尚明的情况下,竟随“怠者”而返的遗憾心情。还有前洞与后洞的对比,都为第3、4段的议论打下伏笔。

  2、思考,回答第2自然段的层次:

  第一层:开头到“遂与之俱出”,记游洞经过。

  第二层:“盖余所至”到段末,追记后洞所见并表达遗憾的心情。

  3、诵读第三段:

  教师范读并穿插评点,及时进行提问和展开讨论。

  提问

  ①古代游记中写感受,常用一句话来概括全文的主旨,比如《醉翁亭记》末段:“太守之乐其乐”“醉能同其乐”二语便是该文的主旨。说说本文的主旨可用哪句话来概括。

  (“尽吾志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

  ②作者说“不能至”是针对啥说的?

  (不能到达洞的深处,见不到“非常之观”。)

  ③这本来是件有“悔”的事,为啥作者也说“可以无悔”呢?

  (因为已经“尽吾志”了。)

  ④“尽吾志”是啥意思?

  (为实现自己的愿望作的努力。)

  小结:“尽吾志”是这句话的要害。

  讨论

  ①“尽吾志”这句话跟前段记游中哪句话是前后照应的?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②“极夫游之乐”是针对啥说和?

  (至洞之深处。)

  ③为啥到了洞的深处才能“极夫游之乐”呢?

  (“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④作者“悔”的真正原因是啥?

  (随之止。)

  小结:“随之止”是放弃自己的意愿,不做的努力而屈从别人,这正是本句的要害。

  由此得出本段的结论:要有志。

  4、读析第4段:

  学生朗读,然后展开讨论。

  (1)“古书之不存”跟上文哪句话相照应?

  (其文漫灭。)

  (2)“后世之谬其传”也是跟哪句话相照应?

  (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3)这样说来,这两句话是不是专指碑文字迹模糊和“花山”被误传为“华山”这两件事说的呢?为啥?

  (不是,它既是专指,也是泛指,而且重在泛指。从“何可胜道也哉”中,看出它是泛指文字流传或刊印的讹误。)

  小结:这就是从个别引申出一般的写法,也表现了作者的阔大胸襟,看问题有思想高度。

  由此得出本段的结论:要深思慎取。

  5、略讲第五段:了解古人写游记结尾的写法和作用。

  6、总结扩展:

  中心思想。(这篇游记叙述作者和几位同伴游褒禅山的经过,并借此生发议论,说明要实现远大理想,成就一番事业,除了要有一定的物质条件外,更需要有坚定的志向和顽强的毅力,并提出治学必须采取“深思而慎取”的态度。)

  写作特色。(因事见理、叙议结合,重点突出、详略得当,结构严密、前后照应)

  心得交流。(各人用一句话说说自己学习本文后的感想)

  7、课堂练习:

  整理虚词“其”字的用法(结合练习“三”)。

  完成课后练习“一”。

  8、布置作业:

  课后练习“四”。

  课后背诵课文。

  板书设计:

  要力求体现程序性、概括性、指导性、艺术性。

  《游褒禅山记》王安石

  记叙记山(山→院→洞→碑)仆碑(1节)

  (1、2节)游洞(前洞→后洞)后洞(2节)

  议论怠出而悔有志、力、物(3节)

  (3、4节)漫灭谬传深思慎取(4节)

  因事见理、叙议结合重点突出、详略得当结构严密、前后照应

高一下册语文《游褒禅山记》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掌握重点字词。

  2、学习叙议结合,因事说理的写作手法。

  3、理清思路,背诵全文。

  4、借鉴学习作者“尽吾志”和“深思慎取”的思想。

  教学重点:学习即事明理,叙议结合,前后紧密相扣的写作办法。

  教学难点:学习从游山这样的小事中悟出人生哲理,表现积极的人生态度。

  教学时间: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在初中,我们学过《醉翁亭记》、《岳阳楼记》,“记”是一种文体,可以记叙,也可以说明/议论/描写/抒情.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游记。游记的共同点是啥呢?

  (明确:抓住山川风物的特点,表现山水之美,抒发作者感情。)

  但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游记,却不以表现山水之美为主,而是在记游的基础上,进行大量的议论,议论是文章的中心,而记叙只是一个引子。这篇游记就是北宋散文家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板书——《游褒禅山记》)。

  那么作者借助游褒禅山,阐发了怎么样的道理呢?下面我们就来一起学习这篇文章。

  二、作者简介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北宋临川(今江西临川)人。仁宗朝进士,神宗时任宰相,推行变法,史称“王安石变法”,列宁称之为“中国十一世纪时的改革家”。王安石是与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曾巩齐名的“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博古好问,不迷信古人,主张文学应当“有补于时”,重在“适用”。其散文现实性和战斗性都很强。著作收入《临川先生文集》。

  三、背景资料

  1、褒禅山在今安徽省含山县城北15里,景色秀美,“*”前寺院(即课文记述的慧空禅院)建筑宏伟。距院约200米,半山腰还有大小二塔。十年浩劫中,塔被炸毁,寺院被拆除,现仅两洞尚存。

  2、《游褒禅山记》是王安石三十四岁时(1054年)从舒州判通任上辞职,在回家的路上游览了此山,三个月后以追记的形式写下此文。虽然是游记,但却是借记述游山来说理。

  王安石游褒禅山未能穷尽山洞。由此事生发开去,讲出一番求学问、做事业的道理,并辨证地提出了“物”、“志”、“力”的关系。

  四、学习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正音、理解大意

  2、讲解第一段

  教师疏通课文第一段,并解释本段重点词语:

  舍:筑舍定居。卒:死。乃:表判断,有“为”、“是”的意思。盖音谬也:盖,承接上文,表原因,有“大概”的意思。

  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这三个句子都用“……者……也”表示判断。其中的“者”是语气助词,表示提顿;“也”是语气助词,表示判断。第一个句子是一般判断句。第二、三个句子是因果关系的判断句,其中的“者”有提示原因的作用。

  第一段课文译文:

  褒禅山也叫华山。唐代和尚慧褒开始在山麓筑屋定居,死后葬在这里。因为这个缘故,从那以后人们称这座山为“褒禅”。现在人们所说的慧空禅院,就是慧褒的*在慧褒墓旁盖的屋舍。离那禅院东边五里,是人们所说的华山洞,因为它在华山的南面而这样称呼它。距离山洞一百多步,有一块石碑倒在路旁,那上面的碑文已经模糊不清,只有从它残存的字还可以辨认出“花山”的名称。现在把“华”念作“华实”的“华”,原来(大概)是读音错了。

  五、师生共同探究问题

  1、学生集体诵读第1段。

  问题:①“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哪一个是本名?(华山。)哪一个是别名?(褒禅山。)从啥地方看出来的?(“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此前不叫褒禅山;“有碑仆道……曰‘花山’”——可见“花山”是古名,“花”后来讹音为“华”。)

  ②“唐浮图慧褒……名之曰‘褒禅’”——这句说明别名来由。下句“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作补充,证明此说正确。

  ③“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华山洞”,这里是指前洞还是指后洞?(后洞,下文可证。)这句简介华山洞名由来。

  ④“距洞百余步……曰‘花山’”——“有碑仆道”中有省略成分吗?(“仆”后省“于”。)说碑“距洞百余步”,却没有说出方位,据你判断,碑应在洞的哪一面?(西面。作者以慧空禅院为参照物,再去前洞,正是向东走,先见碑而后见洞,可见碑在洞的西面。)

  2、学生练习背诵第1段。

  六、作业布置

  学生借助工具书翻译后面2-5段课文内容。

  板书设计

  游褒禅山记

  本名华山①→别名褒禅山的由来②③→山洞名及来由④→仆碑、古名⑤→音谬⑥

  教学反思:略

高一下册语文《游褒禅山记》教案 篇4

  一、教学目标

  1.掌握文章大意,提升品味游记类古文的能力。

  2.通过自主探究和小组讨论,指导学生理清文章的内容和结构,体会作者“有志”“尽吾志”的人生态度。

  3.学习作者勇于探究的精神,培养学生在学习上勇于探究的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自主探究和小组讨论,指导学生理清文章的内容和结构,体会作者“有志”“尽吾志”的人生态度。

  难点:学习作者“有志”“尽吾志”的人生态度。

  三、教学办法

  批注式阅读法、谈话法、小组合作探究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通过作者的生平导入:同学们,说起王安石,我们并不陌生,他是北宋的政治家、改革家,他曾官至宰相并主持了北宋的“王安石变法”,他的一生也与变法息息相关,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王安石在上书变法前游览褒禅山时的所记所想,或许在蛛丝马迹中我们能探求到伟人心里的远大抱负。(板书题目)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对照注释阅读课文,疏通文意,把握文章结构。思考“本文可以分为哪几部分,每部分分别讲了啥?”

  明确:①(1~2):记叙一行人游褒禅山的经过。

  ②(3~4):议论自己游山的心得。

  ③(5):补叙、简介其他人。

  (三)深入研读,重点感悟

  1.看文章中游山经过这一部分,思考以下问题:

  ①小组讨论,为啥说“华(huá)山”是“音谬”?

  汉字最初无“花”字,“花”小篆中写成像花形;“花”是后起字,有此字后“花”与“华”分开,“华”才读“huá”王安石认为碑文上的“花”是按照古音写的今字,仍然应读“huā”,而不应该读成“huá”。

  ②对“花”和“华”的辨析体现了王安石爱钻字眼的习惯,对这个习惯,你有啥看法?

  各抒己见

  2.作者分别游览了哪些地方?各个地方分别有啥特点?

  明确:作者游览了前洞和后洞;前洞:平旷,游者多;后洞:窈然、寒、深,游者少。

  3.看游山心得这一部分,作者有啥心得?

  明确:现在的人要想做事情有所成就,也必须具有古人那种探索的精神。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就以游览风物来说,“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这种现象,就正是缺乏探索精神的表现。天下的珍奇异景往往在一些偏僻、常人难以到达的地方,而大多数人会因为其艰险、难找而选择放弃,所以越奇特的地方被人发现的越少。

  5.既然奇景异观常人很难看到,那么怎么样才能看到奇景异观呢?从文中归纳概括。

  明确:需要同时具备三个条件。

  一是“非有志者不能至也”。一个人要有远大志向,目标明确,才有可能到达理想的境地。(板书“志”)

  二是“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如果气力不足,心有余而力不足,也很难到达理想境地。(板书“力”)

  三是“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客观的条件也是我们成功的必备条件。如果不借助火把之类的物来照亮前进的道路,也是不能到达理想境地的。(板书“物”)

  总之,志、力、物是一个人成功的必备条件。

  6.虽然作者讲到“志、力、物”三者缺一不可,但是呢现实往往不如人意,对此,作者也有啥心得呢?

  明确:尽了自己的努力而未能达到,也就没有啥遗憾的了。

  (四)拓展延伸

  王安石在游览了褒禅山后得出了“有志”“尽吾志”的观点,抒发了其积极进取的精神。这种精神对我们现实生活有啥启发作用呢?如果是你,你会选择怎么样做?

  (五)小结作业

  学生总结本节课内容,作业:查找一下王安石生平的相关资料,了解王安石其人。

  五、板书设计

高一下册语文《游褒禅山记》教案 篇5

  游褒禅山记

  王安石

  [教学目标 ]

  1、 掌握重点字词。

  2、 学习叙议结合,因事说理的写作手法。

  3、 理清思路,背诵全文。

  4、借鉴学习作者“尽吾志”和“深思慎取”的思想。  

  [教学重点]

  学习即事明理,叙议结合,前后紧密相扣的写作办法。

  [教学难点 ]

  学习从游山这样的小事中悟出人生哲理,表现积极的人生态度。

  [媒体设计]

  多媒体课件以声音画面渲染气氛,突出教学目标 

  [课时安排]

  二课时

  [教学过程 ]

  第 一 课 时

  一、导入  

  在初中,我们学过《醉翁亭记》、 《岳阳楼记》,“记”是一种文体,指游记。游记的共同点是啥呢?(明确:抓住山川风物的特点,表现山水之美,抒发作者感情。)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游记,却不以表现山水之美为主,而是在记游的基础上,进行大量的议论,议论是文章的中心,而记叙只是一个引子。这篇游记就是北宋散文家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板书)。那么作者借助游褒禅山,阐发了怎么样的道理呢?下面就来学习这篇文章。

  二、明确目标

  三、知识精粹

  1.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晚号半山,卒谥文。北宋临川人,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仁宗庆历二年中进士,嘉祐三年上万言书,提出变法主张。在政治上强调“权时之变”,反对因循守旧,客观上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被列宁称为“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列宁《修改工人政党的土地纲领》)。在文学上也有很高的成就,他博古好问,不迷信子古人,主张为文要有“补于世”,散文雄健峭拔,诗歌遒劲清新,诗文思想同政治主张是一致的。著作收入《临川先生文集》。

  2.褒禅山与慧空禅院

  褒禅山旧名华山,今称褒山,位于含山城北十五里的褒山公社境内,海拔二百零四米,相对高度一百八十米左右,山顶东面稍高,其余处则平而长。现在除罗汉洞外皆湮没无闻,大小塔也在“文化大革命”中被炸掉了。最近山下大庙村的一个赵姓社员在清理塔基时,发现一盒藏于中空的大石中,内有不少“开元通宝”铜钱,可见这座塔确是唐代的建筑。

  大石塔的西南坡下为褒山寺旧址,即王安石所谓“慧空禅院”。褒山寺在一九五二年前仍香火不绝。前殿匾额题有“褒山禅寺”四个镏金大字。当时的褒山禅寺亦是文人墨客所喜爱的游憩处。今天这些碑刻已荡然无存。

  3.华阳山与前洞

  从褒山寺向东行三里即达华阳山,旧名兰陵山,海拔二百三十米,相对高度一百九十米左右,山坡平缓,两侧几乎等高,山顶平而长。华阳山下有一洞,当地人叫华阳洞,亦称碑洞,即文中的前洞。由于“其下平旷”,因而引起一些争论:有人认为“其下”是指山下,有人则认为“其下”是指洞下,其实洞口与山脚齐,洞前就是稻田,洞下平旷就是山下平旷。

  华阳山下过去亦有一寺,今遗址犹有石础。寺前道上曾有一碑,《历阳典录》载:“大唐花寺碑,文字慢漶不可读,亦未知谁氏书撰。王荆公记所谓其额可识,曰花山者也。”王安石据此推断华山即花山,认为是“盖音谬也”,进而发了一通“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的宏论。据我们看,这个推断其实也是不确的,因这块碑上说的是“花山寺”,并不是说这山叫花山,况且这碑和寺的所在地是华阳山,而不是三里外的褒禅寺和华山(褒禅山),更不能从中得出华山(褒禅山)叫花山的结论。“大唐花寺碑”何时亡佚,今尚不知。《历阳典录》成书于清同治四年,亡佚时间不会在此之前。洞的东侧有一石罅,高丈余,山泉从中汩汩流出,这就是王安石所云的“有泉侧出”。泉水在洞前聚成一小潭,潭水清洌。石壁的下方就是前洞,洞口直径约两米,洞内空阔处高六米、广约四米,类似一大厅。人在洞内说话,嗡然和鸣。洞左侧石壁上的题刻,因年久剥蚀,多不可辨。较清晰的一块为“熙宁四年,过华阳至淮南,江宁杨口口。”熙宁四年为公元一○七一年,距王安石作记的至和元年仅隔十七年,可见此洞在宋代是经常有人来探游的。洞内的路径由下往右上方斜伸,至二十五米处为乱石所阻,道遂断。洞的尽头处,嗡嗡作响,伏壁细听,可辨出是右侧的泉流声。

  4.马山与后洞

  华阳山上有三个洞,下面为前洞,前洞的右上方为天洞,左上方为后洞。后洞距前洞约五十米,状似石罅,浅而窄,人缩身以入,匍伏约二米即达尽头,与王安石所记的后洞毫无共同之处。景色稍胜的是天洞,洞口为一陡坡,有巨石当洞口,口径极小,洞内高约三米,西上方为一大裂缝,从顶端透进亮光,当地人称一线天。进洞约五米,也有石壁挡道,中有一孔,径约一尺许,钻进后另是一番洞天,洞高十余丈,白色的钟乳石倒垂而下,道前溪水湍急、寒气逼人、阴森恐怖。《含山县志》可能把此洞当为王安石所云的后洞。但有两点不好解释:一是距离不对。王安石云“由山前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谓之后洞”,而此距洞只有十几米远。再者文中没有提及湍溪。据此我们认为王安石所云的后洞是马山上的北洞。其理由是:一、马山北洞在前洞的东北五里处,与王安石所说的“后洞”距离、方位皆相同;二、马山是含山北境最高的一座山,地处偏僻,人迹罕至,与王安石游后洞而发的感慨:“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相符;三、北洞的形状、景色与王安石所记的后洞相吻合。确如王安石所云:“有穴窈然,入之甚寒。”这洞也非常深邃。现在只能前进到洞内的二百多米处。洞内石壁有多处石刻,因长年腐蚀,多不可辨。这与王安石所描绘的后洞“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也很相类。所以我们认为马山的北洞就是王安石所云的后洞。 

  5.背景资料

  《 游褒禅山记》是王安石三十四岁时(1054年)从舒州判通任上辞职,在回家的路上游览了此山,三个月后以追记的形式写下此文。虽然是游记,但却是借记述游山来说理。王安石游褒禅山和曾巩游玉山的经历一样,都因游者不想前行,而未能穷尽山洞。但这时的王安石比他的朋友曾巩大了十几岁(当时曾巩只有十八岁),思想也深刻的多,他并不是象曾巩那样只是遗憾于“遗泉石之胜”(曾巩《游倍州玉山小岩记》),而是由此事生发开去,讲出一番求学问、做事业的道理,并辨证地提出了“物”、“志”、“力”的关系。这篇文章以其所表现出的深邃的思想、高远的知趣、坚毅的品格给后人以有益的启示。古往今来的仁人志士,其立场和世界观虽然并不相同,但莫不具有远大的抱负和坚韧顽强的追求与奋斗精神。革命先驱李大钊有诗道:“绝美的景色,多在奇险的山川。绝壮的音乐,多是悲凉的韵调。高尚的生活,常在壮烈的牺牲中。”这里,闪耀着无产阶级思想的光辉,也熔铸着历史上优秀人物的思想精华。

  四、学习课文

  检查预习情况:

  ⑴提问注释中词语(回答时要合上课本)

  ⑵找出文中的词类活用词:

  ①始舍于于其址 名词作动词,筑舍定居

  ②有泉侧出 名词作状语,从旁边

  ③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深:a--n. 深度。穷:a-- v.走到尽头。 

  ④则其至也加少矣。v--n.到达的人。

  ⑤火尚足以明也。 a--v.照明.

  ⑥其进欲难,而其见欲 奇。 见:v--n. 见到的景象。

  ⑦常在于险远。 a- n.险阻僻远的地方。

  ⑧谬其传而莫能名者。谬:使动,弄错,使… 错。传:v-n,流传的文字。名:n- 动,识其本名,说出名称。

  ⑶找出文中的判断句:

  ①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②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③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音谬也。

  ④此余之所得也。

  ⑤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3、补充解释

  ①偏义复词:庐冢。

  ②古今异义词:以上、不能、十一、于是、非常、所以。

  ③一词多义,参见课后练习二、三、另补。

  4、疑难句释

  ①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 

  这是一个连锁复句,用“……愈……,愈……,……愈……”来表示这种关系。第一个分句“入之愈深”是条件,第二个分句“其进愈难”是紧承这个条件所产生的结果。在这里要注意几个分句的主语是不相同的,第一个分句的主语是“余与四人”,因承上省略,第二个分句的主语是“其进”,“其”是指代第一个分句,第三个分句的主语是“其见”,“其”是指代第一、二分句。这句可以译成这样:进洞越深,那往前进就越困难,可是看到的东西就越新奇。

  ②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这是一个“……者,……也”表判断的句式。谓语部分的“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也是一个判断句式。“乃”是判断词,课本上把“乃”注作“是”这是对的。但也说“乃”在这里有“在”的意思,这似乎缺乏根据。看来这是编者随文意译,而这样的意译是不妥当的。因为“乃”在辞书里,并不作动词用。“华山之阳”译作“在华山的南面”的“在”,只是在翻译时根据前后文的意思添加进去的。这句话可以说成“以其乃在华山之阳名之也”,可见有没有“在”字,“乃”是判断词。在这里还要注意:“乃华山之阳”是原因,“名之”是结果。“名”在这里充当动词使用,释为:称或叫做。整句可以翻译为:所谓华山洞的说法,是因为它是在华山的南面才这样称呼它。

  ③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甚孰能讥之乎?

  这句话是无疑而问,明知故问,但它只问不答,而是把要表达的确定意义包含在问句里。虽是问句,可意思是明确的。这同平铺直叙的表达比较起来语气强烈,加重了语言的力量,能激发读者的感情,给读者造成深刻的印象。  

  ④余于仆碑,也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

  这是个翻译时难度较大的句子。除了课文上的注释,还要弄清楚①于:从。“于仆碑”就是从倒下来的石碑上。②谬:是由形容词充当使动。“谬其传”就是使那流传的情况弄错。③名:名词充当意动,后面省略宾语“之”。“莫能名者”就是没有人能以之为名,可意译为:没有人能正确地称呼它们。整句译成现代汉语是:我从倒下来的石碑上,也因而感叹那些古籍不存在了,后代人就使那流传的情况弄错,没有人能正确地称呼它们,这种情况怎么说得完呢? 

  按:有人把“古书之不存”的“古”解作前人,古代。“书”是刻写的意思,“之”代碑文,“不存”是漫灭,磨灭。意思是前人刻的碑文磨灭了。这样理解就回应开头的碑文漫灭,造成后人“谬其传而莫能名者”,进而发出不限感慨。亦通。 

  5.语言现象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的意义和用法:

  ⑴唐浮屠慧褒始舍于其址:舍,筑舍定居。名词用作动词

  ⑵火尚足以明也:明,照明。形容词用作动词

  ⑶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名,命名。名词用作动词

  ⑷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险远,险处,远处。形容词用作名词

  2.掌握下列句中加点的字的意义:

  ⑴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观察)

  而世奇伟、瑰怪、非常之观(景象)

  大王见臣列观(建筑物的一种,宫廷中的楼台、宫殿)

  ⑵此余之所得也(得到)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往往有得(心得、收获)

  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能够)

  ⑶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那,代指慧褒埋葬的时间。)

  距其院东五里(那,代指慧空禅院)

  独其为文犹可识(它,代仆碑)

  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它,代穴;那些,代指游客)

  盖其也深,则其至也加少矣(那,代指后洞;那,代指游客)

  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自己,代作者)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他们,代指古人)

  其孰能讥之乎(难道,表反诘)

  3.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的意义和用法: 

  A. 至于幽暗昏惑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 形容词作名词,迷乱的地方

  B. 往往有得:动词作名词,心得

  C.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鱼虫、鸟兽:名词,观察

  D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名词,景象

  4.   将下列句子按其中的“之”字的语法分类

  (1)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鱼虫、鸟兽,往往有得

  (2)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3)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4) 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

  (5) 至于幽暗昏惑无物以相之

  (6) 其孰能讥之乎

  (7) 此余之所得也

  A 相当于结构助词“的”:(3)(7)

  B 代词,指代人、物、事、地方等,作宾语:(5)(6)

  C 助词,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1)(2)(4)

  6.读准句读:

  A. 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B.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C.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D. 鼎足之形|成矣

  E. 则谓||非草木|不得矣

  7.正音

  无物以相(xiàng)之 

  何可胜(shēng)道也哉 

  长乐王回深父(fǔ)

  五.整体感知

  1.教师指出:古人在游记中写感受常用一句话来概括全文的主旨,比如《醉翁亭记》末段“太守之乐其乐”“醉能同其乐”二语便是该文的主旨。试参照此例说说本文的主旨可用哪一句话来概括。 

  (学生可能说出多种答案,可以稍加讨论。对不确切的答案应作一点分析,比如“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一句是就仆碑而言,不过是信笔拈来,与游洞无关。作者这次游褒禅山的主要目标是游洞,他的主要感受是缘此而生。) 

  讨论后应确定,“尽吾志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一句是全文主旨的概括。 

  2.追问:作者说“不能至”是指啥说的?(不能至洞的深处,不能见“非常之观”。)这本来是件“有悔”的事,为啥作者也说“可以无悔”呢?(因为已经“尽吾志”了。)“尽吾志”是啥意思?(为实现自己的愿望作最大的努力。) 

  小结:“尽吾志”是这句话的要害。 

  3.“尽吾志”这句话跟前段记游中哪句话是前后照应的?(“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极夫游之乐”是指啥说的?(至洞之深处。)为啥到了洞之深处才能“极夫游之乐”呢?(从“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可以看出,再看下文“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也表现了这样的意思。)你们能不能从毛主席诗词中找出一句话来概括作者的这个意思呢?(“不限风光在险峰”。)再说作者的“悔”——这“悔”的真正原因是啥?(“随之”。) 

  小结:“随之”,就是放弃自己的意愿,不作最大努力而屈从别人,这正是本句的要害。 

  六.课文分析

  1.教师先范读一遍,然后领诵一遍。 

  ①“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哪一个是本名?(华山。)哪一个是别名?(褒禅山。)从啥地方看出来的?(“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此前不叫褒禅山;“有碑仆道……曰‘花山’”——可见“花山”是古名,“花”后来讹音为“华”。) 

  ②“唐浮图慧褒……名之曰‘褒禅’”——这句说别名来由。下句“今所谓……庐冢也”作补充,证明此说正确。 

  ③“距其院东五里……名之也”——“华山洞”,这里是指前洞还是指后洞?(后洞,下文可证。)这句简介华山洞名由来。 

  ④“距洞百余步……曰‘花山’”——“有碑仆道”中有省略成分吗?(“仆”后省“于”。)说碑“距洞百余步”,却没有说出方位,据你判断,碑应在洞的哪一面?(西面。作者以慧空禅院为参照物,再去前洞,正是向东走,先见碑而后见洞,可见碑在洞的西面。) 

  小结:本名→别名由来及证明→华山洞名来由→从仆碑看出本名→指出音谬。 

  2.教师先范读一遍,然后领诵一遍。 

  ①“其下平旷……所谓前洞也”——“前洞”陪衬“后洞”,一笔带过,妙。 

  ②“由山以上五六里”——“以”的用法同“而”,一笔带过行程。“有穴窈然”——写所见,“入之甚寒”——写所感。“问其深”——写所问。这是详写后洞。 

  ③“余与四人……而其见愈奇”——“愈深”“愈难”“愈奇”六字,大有深意,为下文议论张本。如果是一般的山水游记,“愈奇”之后必大肆渲染。 

  ④“有怠而欲出者……俱出”——游程至此结束。 

  ⑤“盖余所至……也加少矣”——追记洞中所见。 

  ⑥“方是时……火尚足以明也”——追记自身,伏“悔”字。 

  ⑦“既其出……游之乐也”——以“悔”结束记游,为下文抒发议论作铺垫。 

  小结:第一层(开头到“遂与之俱出”“前洞——后洞”,后洞的特点“窈”“寒”“深”,洞的深处情形是“愈深”“愈难”“愈奇”)记游洞经过;

  第二层(“盖余所至”至段末)追记后洞中所见并表示遗憾心情。 

  3.教师示范诵读并穿插讲解。 

  ①“于是余有叹焉”——“于是”承上,“叹”启下,由叙事过渡到议论。 

  ②“古人……无不在也”——“无不在”就是“无不在心”,省“心”字,使行文简洁。全句意在颂古人博大精深,为下文立论根据。 

  ③“夫夷以近……则至者少”——照应前洞、后洞。“而世之奇伟……在于险远”——照应上文“其见愈奇”。“而人之所罕至焉”——照应上文“则其至也加少矣”。“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从事实推出结论,为下文“尽吾志”张本。 

  ④“有志矣……不能至也”推开一层,点出“力”,照应上文“余之力尚足以入”。 

  ⑤“有志与力……不能至也”再推开一层,点出“物以相之”,照应上文“火尚足以明也”。 

  ⑥“然力足以至……讥之乎”——用推理导出最重要的结论(即本文主旨),作者正意只在“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这句话上。前有反衬,后有反问,语势节节上升。 

  ⑦“此余之所得也”——总收一笔。 

  小结:第一层(开头到“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从“求思之深而无不在(心)”导出立志的重要性;第二层(“有志矣”到段末)阐述“尽吾志”的观点。 

  〔提示〕这一段逻辑性很强,作者的推理过程明显,行文也处处跟前一段相照应——所有这些都在语气上反映出来。因此,本段使用虚词的频率较高。要提示学生注意“焉”“也”“夫”“则”“而”“故”“矣”“然”“其”“乎”等虚词在表达语气上的作用;必要时教师应二遍三遍地领读。这是本文思想内容的重点,也是诵读的重点。这段能否诵读得顺畅,是衡量这篇课文教学成败的主要标准。 

  4.教师示范诵读这一段,然后提问: 

  “古书之不存”跟上文哪句话相照应?(“其文漫灭”。)“后世之谬其传”也是跟哪句话相照应?(“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追问:这样说来,这两句话是不是专指碑文字迹模糊和“花山”被误传为“华山”这两件事说的呢?(不是,它既是专指,也是泛指,而且重在泛指。从啥地方看出来的呢?(“何可胜道也哉”。从这里可以看出它是泛指文字流传或刊印的讹误。) 

  小结:这就是从个别引申出一般的写法,也表现了作者的阔大胸襟,看问题有思想高度。 

  5.略读第5段。 

  先问:古代游记在文末列出同游者姓名,几乎成为一种定式,同学们过去已经见过,请说出篇名。(《小石潭记》。) 

  再问:试以这两篇游记为例,说说运用这种定式有啥好处。(①古代游记大多是借山水、景物寄托作者的思想感情,所以在文章主体部分中不出现同游者姓名;即便在记游踪时不能不涉及同游者,也只用泛称,如本文中的“四人”“怠而欲出者”“或”等。②这样写可以节省许多笔墨,使行文简练。) 

  中华古国五千年的文化,璀璨辉煌,流光溢采;我们的先哲先圣给我们馈留的华章美文,锦词绣句,蕴涵着丰富的哲理与奇妙的艺术美,很值得我们咀嚼和品位。通过对它们的开掘,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和语言能力,更能够陶冶情操,丰富学生的生活情趣,提高欣赏美的能力,达到完善人格的目的。

高一下册语文《游褒禅山记》教案 篇6

  江北中学 张秀英

  教学设计设计思路

  一、 三维目标

  1、 继续积累文言语汇,特别掌握词类活用的现象。

  2、 学习即事明理,叙议结合,前后紧密相扣的写作办法。

  3、 学习从游山这样的小事中悟出人生哲理,表现积极的人生态度。

  二.整体思路

  教师应当将示范背诵作为一种直观的教学手段加以运用,必要时应逐句地带领学生诵读,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治学、处事都必须具有百折不挠的意志和“深思慎取”才能获得成功的道理。

  三、教学流程

  (一)导入  新课:

  教师提问:在初中我们学过哪些用文言文写作的游记?

  《西湖游记》、《始得西山宴游记》、《醉翁亭记》、《满井游记》┅┅

  这类文章有何特点?

  明确:叙事写景,抒情感怀 。一般以叙为主,感为辅。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游记《游褒禅山记》,看它在写法上有何区别?(板书课题:《游褒禅山记》)

  (二)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课文,读准字音,读断句读。

  2、学生自渎课文,尽量熟练,并借助注解,利用工具书,扫清语言障碍。

  提示: (1)学生的自己不能解决的疑问可作好记载,教师巡回解答。

  (2)指导学生像上一课一样作好文言语言的积累。板书随机。

  3、掌握大意(多媒体板书)

  讨论、明确:本文先写未尽兴的游山经历(1、2段), 然后由此引发议论(3、4段),第五段是游记的结尾。

  (三)品读课文

  1、 研读第一段。

  学生齐读第一段,然后教师范背第一段,学生如果还有读不准的字音要记好笔记。同时思考:简介“褒禅山”的语句有哪些?为啥要特别提到仆碑和仆碑上的文字?

  明确:第一问比较简单,只是提示学生背诵的层次。第二问要提示学生寻找文中相照应的地方。

  原因:为后文的议论埋下伏笔。

  引领学生按层次背诵此段。

  2、 研读第二段。

  先点名诵读第而2段(有基础的学生),然后齐读,再后教师领背。思考:此段中简介了前后两洞,你认为着重简介的哪一部分?为啥?

  讨论,明确:较详细地写了后洞的特点以及游后洞的所见所感。因为本段着重写游洞而不着重写景,况且只写了半途退出的经过。由此可看出,文章不重在记游,而只是借以表达自己的观点,记游只是为后文的议论作准备的。那么,游洞后,作者有啥感受呢?

  “后悔”,因为余之力尚足以入,火足以明也,却随之出,不得极夫游之乐也,实意在说明自己意志不坚定。

  学生小声再诵读课文,争取当堂背诵。

  3、研读第三、四段。

  (1)齐读第三段,强调“而无物以相之”中的“相”读作xiàng ,思考:本段主要写了啥?

  明确:主要写游山的心得。具体内容分五层意思:①用一“叹”字紧承上文,领起全段。②以古人作为立论的标准,从“求思”的深度和广度两方面,分析了古人“往往有得”的原因。③拿世人的避难就易,同古人的“求思”精神对比。④阐述宏伟目标,险远的道路和“志”、“力”、“物”三者的内在联系。⑤强调只要尽了自己的主观努力,即使不能达到目的,也可以“无讥”、“无梅”。

  心得是啥?在文中寻找关键语句回答。

  明确:这一段承接第二段游山未尽兴的事件引发的议论“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有志就能成功吗?在文段中继续寻找答案。(略)

  归纳起来,作者揭示了成功的条件就是 “志”、“力”、“物”,强调了“力”与“物”这两个客观条件的作用,也强调了“志”这个主观因素的关键作用,强调只要尽己之志,虽然不能达到目的,亦可“无悔”、“无讥”,作者在这儿所论述的既是游山之所得,也是治学处事之理,也是成就一切事业之道。从这里大家受到了啥启发?能不能结合自己的生活学习谈一下。

  (2)教师背诵第四段,由于句子较长,强调句读,便于理解。

  学生自由朗读,思考:

  “古书之不存”跟上文哪句话相照应?(“其文漫灭”。)“后世之谬其传”也是跟哪句话相照应?(“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作者认为现实中像这样的情况多吗?(“何可胜道也哉”)

  由此讨论:你认为现实生活中像这样的情况多吗?请举例证明。

  学生畅所欲言,估计说的更多的使广告招牌、报章杂志上出现的。(略)

  提问:这一段主要写了啥?

  明确:作者从仆碑发生Lenovo,指出对待传闻应该采取“深思慎取”的态度。

  3、 4两段都是由生活中具体的小事阐明了悟出人生哲理,表现出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4、教师背、学生读最后一段,尽量慢一些,强调“父”字读作“ fû”学习游记写法的结尾,再如《醉翁亭记》的结尾也是这样。

  5、学生再读课文,同方交换检查背诵,并检查默写。

  6、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自己编写结构提纲。

  (四)相关资料

  作者简介:

  王安石(1021-1086),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字介甫,晚号半山。抚州临川(现江西省临川县)人。仁宗庆历进士。嘉祐三年(公元1085年)上万言书,提出变法主张,要求改变“积贫积弱”的局面,推行富国强兵政策,抑制大官僚地主的兼,强化统治力量,以防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巩固地主阶级的统治。神宗熙宁二年(公元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任宰相,依靠神宗,实行变法。因保守派反对,新法迭遭阻碍。熙宁七年辞退,次年再相;九年再辞,退居江宁(今江苏南京),封荆国公,世称王荆公。卒谥文。他强调“权时之变”反对因循保守,是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其诗文颇有揭露时弊、反映社会矛盾之作,体现了他的政治主张和抱负。散文雄健峭拔,被推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歌遒劲清新。词虽不多但风格高峻。他的作品今存《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

  时代背景资料:

  公元1051——1054年,王安石任舒州(现在安徽省潜山县)通判,1054年(宋仁宗至和元年)4月,辞职回家探亲,在归途中游览了山峦起伏,有泉有洞,景色秀美的褒禅山,同年7月以追记形式写下此文。

  板书:

  《游褒禅山记》

  积累文言基础知识,强调词类活用。(学生完成)

  1、 2段(记叙)游山的经过。

  3、4段(议论)游山的心得:

  成功的条件—— “志”、“力”、“物”,关键是“志”一、 体现语文学科的工具性。

  二、 解读大纲:诵读浅易文言文,背诵一定的名篇,学习用现代观念审视古代作品。

  三、 (一)导语 “温故而知新”。

  (二)重视语言的积淀。

  (三)以朗读促理解,在理解中求背诵。

高一下册语文《游褒禅山记》教案 篇7

  游褒禅山记

  王安石

  [教学目标 ]

  1、 继续积累文言语汇,特别掌握词类活用的现象。

  2、学习即事明理,叙议结合,前后紧密相扣的写作办法。

  3、 学习从游山这样的小事中悟出人生哲理,表现积极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点]

  学习即事明理,叙议结合,前后紧密相扣的写作办法。

  [教学难点 ]

  学习从游山这样的小事中悟出人生哲理,表现积极的人生态度。

  [媒体设计]

  多媒体课件以声音画面渲染气氛,突出教学目标 

  [课时安排]

  二课时

  [教学过程 ]

  第 一 课 时

  (一)导入  新课:

  教师提问:在初中我们学过哪些用文言文写作的游记?

  《西湖游记》、《始得西山宴游记》、《醉翁亭记》、《满井游记》┅┅

  这类文章有何特点?

  明确:叙事写景,抒情感怀 。一般以叙为主,感为辅。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游记《游褒禅山记》,看它在写法上有何区别?(板书课题:《游褒禅山记》)

  (二)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课文,读准字音,读断句读。

  2、学生自渎课文,尽量熟练,并借助注解,利用工具书,扫清语言障碍。

  提示: (1)学生的自己不能解决的疑问可作好记载,教师巡回解答。

  (2)指导学生像上一课一样作好文言语言的积累。板书随机。

  3、掌握大意(多媒体板书)

  讨论、明确:本文先写未尽兴的游山经历(1、2段), 然后由此引发议论(3、4段),第五段是游记的结尾。

  (三)品读课文

  1、 研读第一段。

  学生齐读第一段,然后教师范背第一段,学生如果还有读不准的字音要记好笔记。同时思考:简介“褒禅山”的语句有哪些?为啥要特别提到仆碑和仆碑上的文字?

  明确:第一问比较简单,只是提示学生背诵的层次。第二问要提示学生寻找文中相照应的地方。

  原因:为后文的议论埋下伏笔。

  引领学生按层次背诵此段。

  2、 研读第二段。

  先点名诵读第而2段(有基础的学生),然后齐读,再后教师领背。思考:此段中简介了前后两洞,你认为着重简介的哪一部分?为啥?

  讨论,明确:较详细地写了后洞的特点以及游后洞的所见所感。因为本段着重写游洞而不着重写景,况且只写了半途退出的经过。由此可看出,文章不重在记游,而只是借以表达自己的观点,记游只是为后文的议论作准备的。那么,游洞后,作者有啥感受呢?

  “后悔”,因为余之力尚足以入,火足以明也,却随之出,不得极夫游之乐也,实意在说明自己意志不坚定。

  学生小声再诵读课文,争取当堂背诵。

  3、研读第三、四段。

  (1)齐读第三段,强调“而无物以相之”中的“相”读作xiàng ,思考:本段主要写了啥?

  明确:主要写游山的心得。具体内容分五层意思:①用一“叹”字紧承上文,领起全段。②以古人作为立论的标准,从“求思”的深度和广度两方面,分析了古人“往往有得”的原因。③拿世人的避难就易,同古人的“求思”精神对比。④阐述宏伟目标,险远的道路和“志”、“力”、“物”三者的内在联系。⑤强调只要尽了自己的主观努力,即使不能达到目的,也可以“无讥”、“无梅”。

  心得是啥?在文中寻找关键语句回答。

  明确:这一段承接第二段游山未尽兴的事件引发的议论“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有志就能成功吗?在文段中继续寻找答案。(略)

  归纳起来,作者揭示了成功的条件就是 “志”、“力”、“物”,强调了“力”与“物”这两个客观条件的作用,也强调了“志”这个主观因素的关键作用,强调只要尽己之志,虽然不能达到目的,亦可“无悔”、“无讥”,作者在这儿所论述的既是游山之所得,也是治学处事之理,也是成就一切事业之道。从这里大家受到了啥启发?能不能结合自己的生活学习谈一下。

  (2)教师背诵第四段,由于句子较长,强调句读,便于理解。

  学生自由朗读,思考:

  “古书之不存”跟上文哪句话相照应?(“其文漫灭”。)“后世之谬其传”也是跟哪句话相照应?(“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作者认为现实中像这样的情况多吗?(“何可胜道也哉”)

  由此讨论:你认为现实生活中像这样的情况多吗?请举例证明。

  学生畅所欲言,估计说的更多的使广告招牌、报章杂志上出现的。(略)

  提问:这一段主要写了啥?

  明确:作者从仆碑发生Lenovo,指出对待传闻应该采取“深思慎取”的态度。

  3、 4两段都是由生活中具体的小事阐明了悟出人生哲理,表现出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4、教师背、学生读最后一段,尽量慢一些,强调“父”字读作“ f?”学习游记写法的结尾,再如《醉翁亭记》的结尾也是这样。

  5、学生再读课文,同方交换检查背诵,并检查默写。

  6、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自己编写结构提纲。

  (四)相关资料

  作者简介:

  王安石(1021-1086),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字介甫,晚号半山。抚州临川(现江西省临川县)人。仁宗庆历进士。嘉祐三年(公元1085年)上万言书,提出变法主张,要求改变“积贫积弱”的局面,推行富国强兵政策,抑制大官僚地主的兼,强化统治力量,以防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巩固地主阶级的统治。神宗熙宁二年(公元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任宰相,依靠神宗,实行变法。因保守派反对,新法迭遭阻碍。熙宁七年辞退,次年再相;九年再辞,退居江宁(今江苏南京),封荆国公,世称王荆公。卒谥文。他强调“权时之变”反对因循保守,是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其诗文颇有揭露时弊、反映社会矛盾之作,体现了他的政治主张和抱负。散文雄健峭拔,被推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歌遒劲清新。词虽不多但风格高峻。他的作品今存《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

  时代背景资料:

  公元1051——1054年,王安石任舒州(现在安徽省潜山县)通判,1054年(宋仁宗至和元年)4月,辞职回家探亲,在归途中游览了山峦起伏,有泉有洞,景色秀美的褒禅山,同年7月以追记形式写下此文。

  板书:

  《游褒禅山记》

  积累文言基础知识,强调词类活用。(学生完成)

  1、 2段(记叙)游山的经过。

  3、4段(议论)游山的心得:

  成功的条件—— “志”、“力”、“物”,关键是“志” 一、 体现语文学科的工具性。

  二、 解读大纲:诵读浅易文言文,背诵一定的名篇,学习用现代观念审视古代作品。

  三、 (一)导语 “温故而知新”。

  (二)重视语言的积淀。

  (三)以朗读促理解,在理解中求背诵。

高一下册语文《游褒禅山记》教案 篇8

  教学目的:  

  1.思想教育目标:认识作者“尽吾志”的思想。  

  2.基础知识目标:了解借游记抒发议论的写法。  

  3.能力培养目标:古文的字词句篇。  

  4. 从游山这样的小事中悟出人生哲理,表现积极的人生态度。  

  5.之\以的用法。  

  .预习安排  

  1.对照注释看课文一遍,然后朗读课文一遍。  

  2.给下面的句子划停顿: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3.注意本文中的“其”“之”“以”都有多种用法。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本文的古代游记中的一种特殊体式。阅读时要注意的是,文章议论的中心是啥,它怎么样由记游中生发出来。能把握住这两个问题,才能学好这篇文章。  

  三个长句中停顿的划分并正音。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无物以相(xiàng)之 何可胜(shēng)道也哉 长乐王回深父(fǔ)  

  古人在游记中写感受常用一句话来概括全文的主旨,比如《醉翁亭记》末段“太守之乐其乐”“醉能同其乐”二语便是该文的主旨。试参照此例说说本文的主旨可用哪一句话来概括。  

  讨论后应确定,“尽吾志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一句是全文主旨的概括。  

  作者说“不能至”是指啥说的?(不能至洞的深处,不能见“非常之观”。)这本来是件“有悔”的事,为啥作者也说“可以无悔”呢?(因为已经“尽吾志”了。)“尽吾志”是啥意思?(为实现自己的愿望作最大的努力。)  

  小结:“尽吾志”是这句话的要害。  

  “尽吾志”这句话跟前段记游中哪句话是前后照应的?(“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极夫游之乐”是指啥说的?(至洞之深处。)为啥到了洞之深处才能“极夫游之乐”呢?(从“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可以看出,再看下文“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也表现了这样的意思。)你们能不能从毛主席诗词中找出一句话来概括作者的这个意思呢?(“不限风光在险峰”。)再说作者的“悔”——这“悔”的真正原因是啥?(“随之”。)  

  “随之”,就是放弃自己的意愿,不作最大努力而屈从别人,这正是本句的要害。  

  写作背景。本文是王安石34岁时的作品。四年后(1058年)他给宋仁宗上万言书,主张改革政治;十六年后(1070年)拜相,不顾保守派的反对,积极推行新法。传有“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观点,这跟本文“尽吾志也而不能至,可以无悔矣”的观点是一致的,可视为这一观点的发展。  

  四、学生齐读课文前四段。要求在诵读中体会作者“尽吾志”的思想和文章布局上的特点,弄清作者的总体构思。  

  五、归纳文章布局的特点。前面在讨论文章主旨时,已经涉及布局的一些特点。这里只稍作补充,然后归纳。  

  问:本文记游程从啥地方开始?到啥地方结束?(从“慧空禅院”开始,到出后洞时结束。)可见第1、2段是记游部分。  

  问:作者发了哪些议论?(“尽吾志而不能至,可以无悔矣”“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前一点是由啥事情生发出来的?(游后洞而未能“极夫游之乐”。)后一点呢?(“有碑仆道,其文漫灭”)可见第3、4段是议论部分,分别照应第1、2段。  

  六、诵读第1段。  

  1.教师先范读一遍,然后领诵一遍。  

  〔说明〕教师范读不要求连贯,可以随时穿插一些小问题:  

  ①“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哪一个是本名?(华山。)哪一个是别名?(褒禅山。)从啥地方看出来的?(“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此前不叫褒禅山;“有碑仆道……曰‘花山’”——可见“花山”是古名,“花”后来讹音为“华”。)  

  ②“唐浮图慧褒……名之曰‘褒禅’”——这句说别名来由。下句“今所谓……庐冢也”作补充,证明此说正确。  

  ③“距其院东五里……名之也”——“华山洞”,这里是指前洞还是指后洞?(后洞,下文可证。)这句简介华山洞名由来。  

  ④“距洞百余步……曰‘花山’”——“有碑仆道”中有省略成分吗?(“仆”后省“于”。)说碑“距洞百余步”,却没有说出方位,据你判断,碑应在洞的哪一面?(西面。作者以慧空禅院为参照物,再去前洞,正是向东走,先见碑而后见洞,可见碑在洞的西面。)  

  2.学生练习背诵。  

  本名→别名由来及证明→华山洞名来由→从仆碑看出本名→指出音谬。  

  ①为啥要先点出洞名?(下文主要记游华山洞经过,也由此生发议论。)  

  ②为啥说“华(huá)山”是“音谬”?(古文无“花”字,“花”小篆中作■,像花之形;“花”是后起字,有此字后,“花”“华”分开。)  

  ③“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在现代语中应是两句话:因为它在华山南边,(所以)这样称呼它。“名之”是下半句,表示结果。  

  第二课时  

  1.教师示范背诵并穿插讲解。  

  ①“其下平旷……所谓前洞也”——“前洞”陪衬“后洞”,一笔带过,妙。  

  ②“由山以上五六里”——“以”的用法同“而”,一笔带过行程。“有穴窈然”——写所见,“入之甚寒”——写所感。“问其深”——写所问。这是详写后洞。  

  ③“余与四人……而其见愈奇”——“愈深”“愈难”“愈奇”六字,大有深意,为下文议论张本。如果是一般的山水游记,“愈奇”之后必大肆渲染。  

  ④“有怠而欲出者……俱出”——游程至此结束。  

  ⑤“盖余所至……也加少矣”——追记洞中所见。  

  ⑥“方是时……火尚足以明也”——追记自身,伏“悔”字。  

  ⑦“既其出……游之乐也”——以“悔”结束记游,为下文抒发议论作铺垫。  

  2.教师领诵(要求学生一边跟教师读,一边考虑怎样划分本段层次)。  

  3.师生共同讨论本段层次划分:第一层(开头到“遂与之俱出”)记游洞经过;第二层(“盖余所至”至段末)追记后洞中所见并表示遗憾心情。  

  4.学生练习背诵这一段。  

  〔提示〕要分层练习背诵。  

  背第一层,先板书行文顺序:前洞——后洞。再提问:后洞的特点是啥?(“窈”“寒”“深”。)洞的深处是怎么样的情形?“愈深”“愈难”“愈奇”。)出洞的真正原因是啥?(“怠”。)  

  背第二层,先板书行文结构(共三大句,依次用①、②、③表示。)

  ①两个“盖”字的用法基本相同,但后一个的肯定意味要多一点。  

  ②末句太长,有的选本断为两句:“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这表明“悔”的是“随以止”,“不得极夫游之乐”是“随以止”的结果。“极夫游之乐”与上文“其见愈奇”相照应。  

  三、诵读第3段。  

  1.教师示范诵读并穿插讲解。  

  ①“于是余有叹焉”——“于是”承上,“叹”启下,由叙事过渡到议论。  

  ②“古人……无不在也”——“无不在”就是“无不在心”,省“心”字,使行文简洁。全句意在颂古人博大精深,为下文立论根据。  

  ③“夫夷以近……则至者少”—照应前洞、后洞。“而世之奇伟……在于险远”——照应上文“其见愈奇”。“而人之所罕至焉”—照应上文“则其至也加少矣”。“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从事实推出结论,为下文“尽吾志”张本。  

  ④“有志矣不能至也”推开一层,点出“力”,照应上文“余之力尚足以入”。  

  ⑤“有志与力……不能至也”再推开一层,点出“物以相之”,照应上文“火尚足以明也”。  

  ⑥“然力足以至……讥之乎”——用推理导出最重要的结论(即本文主旨),作者正意只在“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这句话上⑦“此余之所得也”——总收一笔。  

  可分两层:第一层(开头到“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从“求思之深而无不在”导出立志的重要性;第二层(“有志矣”到段末)阐述“尽吾志”的观点。  

  〔提示〕这一段逻辑性很强,作者的推理过程明显,行文也处处跟前一段相照应——所有这些都在语气上反映出来。因此,本段使用虚词的频率较高。要提示学生注意“焉”“也”“夫”“则”“而”“故”“矣”“然”“其”“乎”等虚词在表达语气上的作用;必要时教师应二遍三遍地领读。这是本文思想内容的重点,也是诵读的重点。这段能否诵读得顺畅,是衡量这篇课文教学成败的主要标准。  

  4.检查背诵。  

  5.指点与答疑。  

  ①“古人之观于天地……”意思就是“古人观察天地”。“之”,助词,无义,有舒缓语气作用。“于”,这里表示观察的对象,译成现代语时可省略。  

  ②“险”,这里用的是本义,即“高山”,因为后洞在山上。“夷”,指平地,说的是前洞地势。  

  ③“至于幽暗昏惑”中的“至于”是实词性词组,意思是“到了……的地方”。  

  ④“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中的“也”,在一般情况下可省,但此处不能省,它表示肯定的语气,意思是确实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  

  ⑤“此余之所得也”:这是特殊形式的判断句,读时“此”后应作一顿。  

  第三课时  

  二、诵读第4段。  

  教师示范诵读这一段,然后提问:  

  “古书之不存”跟上文哪句话相照应?(“其文漫灭”。)“后世之谬其传”也是跟哪句话相照应?(“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追问:这样说来,这两句话是不是专指碑文字迹模糊和“花山”被误传为“华山”这两件事说的呢?(不是,它既是专指,也是泛指,而且重在泛指。从啥地方看出来的呢?(“何可胜道也哉”。从这里可以看出它是泛指文字流传或刊印的讹误。)  

  小结:这就是从个别引申出一般的写法,也表现了作者的阔大胸襟,看问题有思想高度。 所以作者说“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3.学生练习背诵。  

  三、略读第5段。  

  先问:古代游记在文末列出同游者姓名,几乎成为一种定式,同学们过去已经见过,请说出篇名。(《小石潭记》。)  

  再问:试以这两篇游记为例,说说运用这种定式有啥好处。(①古代游记大多是借山水、景物寄托作者的思想感情,所以在文章主体部分中不出现同游者姓名;即便在记游踪时不能不涉及同游者,也只用泛称,如本文中的“四人”“怠而欲出者”“或”等。②这样写可以节省许多笔墨,使行文简练。)  

  四、用做练习和讨论问题的方式总结全课。  

  1.做练习第一题进一步了解本文前后照应,用事实为议论张本的写法。  

  2.讨论问题:本文由“不得极夫游之乐”生发出“尽吾志”的观点,由“仆碑”生发出“深思慎取”的观点,这两个观点彼此有联系吗?  

  如学生之间争辩不已,教师可以用“古人之观于天地……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这句话来启发学生,即可看出上述两个观点的联系。  

  参考答案如下:  

  作者游褒禅山,本来是一次平常的游历活动,但却从中悟出了人生哲理——从前洞后洞游人的多少悟出“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从“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悟出“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由此再引申一步,就得出了“非有志者不能至”的结论。然后将这次游山而未能“极夫游之乐”的教训升华到理论上来,具体分析了“至”的几个条件,最后得出“尽吾志”的观点——这正是“求思之深而无不在”的结果。由此可见,“尽吾志”的观点跟“深思慎取”的观点是有联系的:“尽吾志”的观点是在“深思慎取”的基础上产生的;有了这个观点,也能反过来促使人们“深思慎取”,二者是相辅相成的。  

  本文作者强调的是“尽吾志”的观点,将它置于主要位置,只是在文末略提“深思慎取”的观点,这种布局方式是恰当的,既突出了全文的主旨,也不忽略它的次要方面。 

高一下册语文《游褒禅山记》教案 篇9

  安徽省合肥市肥西县三河中学 胡俊生     【活动目的】

  1、理解并学习作者“尽吾志”的思想,培养立大志并为之奋斗的精神。

  2、学习因事见理、叙议结合的写作办法。

  3、积累文言基础知识:文言词语和文言句式。

  【活动重点】

  理解本文的精神实质,培养学生的良好的意志品质;积累文言知识、学习文章写法,提高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活动用具】

  1、多媒体课件。

  2、朗读录音磁带。

  3、补充的相关资料。

  【活动时间】

  90分钟。

  【活动步骤】

  一、导入新课,多媒体助读

  1、由唐宋八大家和王安石变法引出作者。

  2、作者简介:多媒体课件展示。

  3、了解时代背景:多媒体课件展示。

  二、活动之一:朗读活动

  1、听朗读录音或多媒体配音朗读:学习字音和断句。

  2、学生自由朗读:读准句读,读准字音,读出表情。

  3、检查朗读效果:学生单人朗读,师生听读,并进行评议,师生相互取长补短。

  三、活动之二:学习课文,积累文言知识

  1、学生自学课文:结合课下注解,借助工具书,学生自读全文,学习文中字词句,理解文章大意。

  2、学生记下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在小组中寻求解决,疑难问题供班级交流。

  3、师生班级交流:小组问题展示──班级交流讨论──师生答疑解难──形成班级共识。

  四、活动之三:小组合作探究

  1、总结性学习活动:

  ⑴ 课文中疑难字词句的积累学习。

  ⑵ 文中出现的文言句式的归纳学习。

  ⑶ 小组学习中还存在的新问题记录。

  2、探究性学习活动:

  ⑴ 本文主旨可用哪一句话来概括?

  ⑵ “尽吾志”一句跟前文记游中哪句话是照应的?

  ⑶ 本文的记叙部分和议论部分是怎么紧密联系的?

  ⑷ 体现课文主体的段落是哪一段?为啥?

  3、小组合作学习,形成小组作业,供班级交流使用。

  五、活动之四:班级交流

  1、多媒体展示某一小组的总结性学习成果,其他小组修订补充。

  2、多媒体展示探究性学习的成果,班级交流讨论:展示成果──小组异议──班级讨论──师生交流──形成共识。

  六、布置作业(略)

高一下册语文《游褒禅山记》教案 篇10

  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贺兰县第一中学 王利中     【教学要点】

  1、读准下列字词,掌握它们的写法:

  褒禅 庐冢 窈然 仆碑             怠 胜 相 观

  2、重点掌握以下实词和虚词:

  ⑴ 一词多义:观 得 其 然

  ⑵ 文言实词:者 夫 盖

  3、掌握几种倒装句的类型。

  4、学习体会本文将议论、记叙、描写、抒情恰当结合的写法并为倒装句分类。

  5、学习本文将情、景、理浑然融合的写法。

  6、学习本文以事明理的写法及作者的观点和主张。

  【教学设想】

  1、三教时。

  2、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疏通文意。

  3、引导学生学习本文的重点文言实词和文言虚词。

  4、多种表达方式的恰当运用是本文学习的重点。

  【教学内容和步骤】

  第一课时

  一、回顾

  请生回忆初中学习过的一些文言文,说说有哪些“记”文,这些“记”文有啥特点?

  初中学习过的游记文章有:《核舟记》、《岳阳楼记》、《醉翁亭记》。

  “记”是一种文体,可以记叙,也可以说明,议论,描写,抒情。

  二、引入新课《游褒禅山记》

  1、初中阶段,我们曾学习过一篇王安石的文章《伤仲永》,你都了解哪些?

  王安石(1021~1086),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晚号半山。抚州临川人。神宗时,曾推行变法,后因保守派反对失败后,退居江宁,封舒国公,旋改封荆,也称荆公,卒谥文。其散文雄建峭拔,被推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作品今存《王临川集》、《临时川集携带遗》等。

  2、《游》文是王安石矢职回家时,浏览此山后所记。

  三、熟悉课文

  1、请生朗读课文,尽量做到声音宏亮,句子流利。

  2、读准下列字音:

  褒 庐 谬 窈             怠 惑 相 胜             圭 父    

  3、再读课文,初步掌握课文各段内容。

  4、从表达方式考虑,课文共五段,各段表达方式有何不同?

  第一段叙述,简介褒禅山的有关情况;第二段叙述,记写游山情况;第三、四段议论,第五段补记游山的有尖情况。

  四、作业

  熟读全文,翻译全文,背会前二段。

  第二教时

  一、检查复习

  1、默写生字词。

  2、请生背诵1、2段。

  二、学习第一、二段

  1、根据课文注释及课下预习,翻译第一段。

  2、重点词语及句式:

  ⑴ 实词:

  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下 舍:读 shè,筑舍定居,名词用如动词。

  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名:命名,名词用作动词。

  ⑵ 虚词: 

  盖音谬也 盖:承接上文,解释原因,有“大概”的意思。

  盖余所至 盖:发语词,也含有大概之意。

  ⑶ 句式:

  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者……也”式判断句。)

  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概音谬也 (同上)

  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始舍于其址:即,始于其址舍,介宾短语后置。)

  三、重点研读第三段

  1、请生翻译本段。

  2、掌握下列文言知识:

  ⑴ 字词:

  于时:在这里是文意上的承前启后,可译作“对于这件事”。

  ⑵ 句式:

  古之人观于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 (倒装句,介宾短语后置。)

  此余之所得也 (判断句。)

  3、讨论:

  在这一段里,作者一开始就指出古人浏览观赏,“往往有得”,其“有得”的原因是啥呢?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作者引出古人观赏有得的目的是啥呢?

  借托古人引出自己的观点。

  那么,怎么样才能做到象古人那样探究思考的广泛而深入呢?作者从哪些方面来发挥的?

  4、讨论归纳:

  从五方面阐述:

  ⑴ 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嘏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突出“志”的重要性;

  ⑵ 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吃不足者,亦不能至也──说明“力”的重要性;

  ⑶ 有志与力,而也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说明“物”的重要性;

  ⑷ 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在己为有悔──物、力都足以至而未至,肢有“悔”;只有“尽吾志也,可以无悔也”──强调“尽吾志”的重要性。

  通过以上议论,说明要“求思之深而无不在”,要有──志、力、物;但一切事物都可能存在其不足之处,当力和物难求时,只有“尽吾志”,才能做到“无悔”、无“可讥”。

  5、第四段,作者从仆碑发生Lenovo,指出对待传闻应该采取深思慎取的态度。

  四、总结全文

  请生根据课文内容概括本文主题思想:

  作者记叙游览褒禅山,抒发秘书的感想:无论治学处事,都要有百折不挠的意志,才能无讥无悔,也应该有深思慎取的态度。从今天来看,对我们仍有借鉴意义。

  五、讨论完成书后练习二,掌握“其”的用法及特点

  关于“其”的几种用法:

  “其”的用法主要有两种:作代词和语气助词。具体用法如下:

  1、用作代词:

  ⑴ 代第三人称:可译作“他的”“他”“他们”“它”。例:安求其能千也?《马说》

  ⑵ 作物主代词,表领属关系,可译作“他(它)的”“他(它)们的”。例: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⑶ 也作指示代词,表近指,译作“这”“这些”;远指,可译作“那”“那些”。例: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

  ⑷ 用在数词之前,表示“其中的”意思。例: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

  2、用作副词:

  ⑴ 表示推测、估计,可译作“大概”“或许”。例: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⑵ 表示诘问,可译为“难道”“怎么”。

  ⑶ 表示祈使,可译作“一定”。例: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

  ⑷ 表示未来,可译作“将”“将要”。例: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3、用作助词,表示强化语气。

  六、讨论完成练习二,学习掌握“观、名、文、求”等实词的用法

  七、课后作业

  1、完成练习三。

  2、完成同步练习各题。

高一下册语文《游褒禅山记》教案 篇11

  一、通假字

  1.长乐王回深父。父,通“甫”,古代对男子的美称。

  二、古今异义词

  1.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古义:十分之一。      今义:数词。

  2.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古义:不平常。       今义:用作表程度的副词,十分,很。

  3.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古义:泛指求学的人,指读书人。今义:特指有专门学问的人。

  4.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古义:是代词“所”与介词“以”结合,相当于“……的原因”。

  今义:常用来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

  5.于是余也叹焉。

  古义:“于”,介词,对;“是”,代词,这件事。为单音词连用。

  今义:合用为一个连词。

  6.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

  古义:周围;               今义:左和右两方面、支配、表示概数等

  7.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古义:到达,达到,动词;   今义:表示另提一事或达到某种程度

  三、一词多义

  1. 乃

  ①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副词,表示判断,可译为“是”“就是”)

  ②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何也(竟,竟然,居然)

  ③ 良乃入,具告沛公(于是)

  ④ 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兵乃出(才)

  2.道

  ①有碑仆道(路,道路)

  ②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道理)

  ③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主张)

  ④何可胜道也哉(说,讲)

  ⑤策之不以其道(办法)

  3.盖

  ①日初出大如车盖(车盖)

  ②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承接上文,表示原因,可译为“因为”“是因为”“是由于”等)

  ③况刘豫州王室之胄,英才盖世,众士仰慕,若水之归海(超过,胜过)

  ④盖其也深,则其至也加少矣(有“大概”的意思)

  4.文

  ①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文字)

  ②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纹)

  ③属予作文以记之(文章)

  ④文过饰非(掩饰)

  5.然

  ①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如此,这样)

  ②吴广以为然(对,正确)

  ③有穴窈然(形容词词尾,“……的样子”)

  ④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然而,但是呢)

  6.舍

  ①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名词作动词,筑舍定居)

  ②而操舍鞍马,仗舟楫(动词,舍弃)

  ③舍相如广成传舍(动词,安排住宿)

  ④客舍青青柳色新(名词,宿舍、旅店)

  7.以

  ①由山上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介词,在、从)

  ②夫夷以近,则游者众(连词,表并列,并)

  ③余与四人拥火以入(连词,表顺承,就,便,或不译)

  ④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与“故”组成固定结构,表因果,因此)

  ⑤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与“所”组成固定结构,表原因,……的原因)  

  8.其  

  ⑴始舍于其址。(代词,它的,代华山)  

  ⑵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代词,那,指代慧褒埋葬的时间)  

  ⑶距其院东五里。(代词,那,代慧空禅院)  

  ⑷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代词,它,代华山洞)  

  ⑸其文漫灭。(代词,它的,代仆碑)  

  ⑹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代词,它上面)  

  ⑺其下平旷,有泉侧出。(代词,它的,代华山)  

  ⑻问其深。(代词,代上文“有穴窈然”的“穴”,译作“那个洞”)  

  ⑼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代词,代“好游者”,译作“那些”)  

  ⑽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其进”的“其”是指代第一个分句,译作“那”,“其见”的“其”是指代第一、二分句,也译作“那”)  

  ⑾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代词,它的,代后洞)  

  ⑿盖其也深。(代词,指代后洞,译作“那”)  

  ⒀则其至也加少矣。(代词,那些,代游客)  

  ⒁既其出。(句中语气助词,没有啥实际意义)  

  ⒂则或咎其欲出者。(代词,指代“欲出者”,译作“那”)  

  ⒃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第一人称代词,自己)  

  ⒄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代词,他们)  

  ⒅其孰能讥之乎?(副词“其……乎”这个固定格式,用来表示反问,可译作:难道……吗?)  

  ⒆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代词,指代那些以讹传讹的情况,可译为“那”)  

  四、词类活用

  (一)名词的活用

  1.名词作状语

  有泉侧出。侧:名词作状语,从旁边

  2.名词作动词

  ①始舍于其址。舍:名词活用为动词,筑舍定居。  

  ②名之曰褒禅。名:名词活用为动词,命名,称呼。

  ③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名:名词作动词,说明白。

  (二)动词的活用

  1.动词作名词

  ①而其见愈奇。               见:动词作名词,见到的景象。  

  ②盖其也深,则其至也加少矣。至:动词用作名词,到达的人。  

  ③往往有得。                 得:动词作名词, 心得,收获。

  ④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传:动词作名词,流传的文字。

  (三)形容词的活用

  1.形容词作名词

  ①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深:形容词用作名词,深度。

  ②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险远:险远的地方。

  2.形容词作动词  

  ①好游者亦不能穷也。穷: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穷尽,走到尽头。    

  ②火尚足以明也。     明:形容词用作动词,照明。  

  3.形容词的使动

  ①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 谬:弄错,使……错。

  ②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知。昏暗:使动,使人感到模糊迷惑。

  (四)副词作动词

  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极:副词作动词,尽情享受。  

  五、特殊句式

  (一)判断句

  ①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者,……也:“者”表停顿语气,“也”表判断语气)

  ②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者,……也)

  ③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者,……也)

  ④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因果判断句,“此”是主语,“所以”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原因”,“也”语气助词,表判断)

  ⑤此余之所得也(此……也)

  (二)倒装句

  1.状语后置句 

  ①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虫鱼、鸟兽,往往有得。 

  ②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2.定语后置 

  ①有穴窈然。  

  (三)省略句  

  ①有志矣,不随(之)以止也(省宾语)

  ②有志与力,而也不随(之)以怠。(省宾语) 

  ③余于仆碑,也以(之)悲夫古书之不存。(省宾语)

  ④有碑仆(于)道(省介词)

  五、文言固定句式  

  1.其孰能讥之乎?(难道……吗?)  2.何可胜道也哉! (哪里……呢!)  

  3.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这就是……的缘故。)  

  《游褒禅山记》字词句基础知识举要

  一、名

  “名”是个会意字,从口从夕。夕是傍晚,这时候,光线暗淡,眼睛看不清楚事物,就用口说;事物不认识,就得给事物取名字。“命名”是“名”的本义。由此引申有“名字”“名称”的意思;再引申有“名声”“名望”“著名的”等意思。本文中“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的“名”用的是本义“命名”。由“命名”还可以引申出“说明”、“说出”的意思。《口技》“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成语“莫名其妙”,本文“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其中的“名”都是“说出、说明”的意思。

  二、盖

  “盖”作虚词用,属副词类。常用来表示对事物带有推测性的判断或委婉的判断,或者表示对原由的解释。因为常用在句首,起提示语气、起引出下文的作用,所以有人叫它作句首语气词。“盖”可以根据上下文的语意,译为“大约”“似乎”“大概”“原来”等。本文有三个句子用了“盖”。

  1.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盖:原来。)

  2.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盖:大约。)

  3.盖其也深,则其至也加少矣。(盖:大概。)

  三、所以

  “所以”是文言中一种常见的凝固格式,由助词“所”和介词“以”组成,表示两种基本的意义,依介词“以”表示的不同意义而定。“以”当“用”讲时,“所以”表示“……的办法”之义,《墨子•公输》“吾知所以拒子矣”中的“所以拒子”的意思便是“抵抗你的办法”;“以”当“因”“由”讲时多,“所以”表示“……的缘故”之义,本文中“此所以学者不能不深思而慎取之也”的“所以”便是“……的缘故”的意思。

  四、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这两个句子都用了判断句式“……者,……也”,但用法不同,表示的语法关系也不同。两个“者”字都是助词,第一句表示单纯的判断,“者”在这里标明语音上的停顿,并有引出下文的作用;第二句表示因果关系的复合判断,“者”在这里除了标明停顿和起引出下文的作用之外,还有提示原因的作用。“者”用在复合句前一分句之末,前后两分句有解析和被解析的关系。前一分句提示某种结果或现象,后一分句申述缘由,这实际上是用判断句式表因果关系。

  五、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这个主谓句的结构比较复杂,可分三个大的层次:第一层,主语是“余”,谓语是动词短语“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第二层的动词短语是动宾结构,动词是“悔”,它的宾语是主谓短语“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第三层,作宾语的主谓短语的主语是“其”,谓语是由两个“动+宾”的动词短语“随之”和“不得极夫游之乐”组成的,这两个动词短语之间有因果关系,因为“随之”,所以“不得极夫游之乐”。

  补充:

  1、疑难句释.

  余于仆碑,也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

  这是个翻译时难度较大的句子。除了课文上的注释,还要弄清楚:

  ①于:从。“于仆碑”就是从倒下来的石碑上。

  ②谬:是由形容词充当使动。“谬其传”就是使那流传的情况弄错。

  ③名:名词充当意动,后面省略宾语“之”。“莫能名者”就是没有人能以之为名,可意译为:没有人能正确地称呼它们。整句译成现代汉语是:我从倒下来的石碑上,也因而感叹那些古籍不存在了,后代人就使那流传的情况弄错,没有人能正确地称呼它们,这种情况怎么说得完呢?

  按:有人把“古书之不存”的“古”解作前人,古代。“书”是刻写的意思,“之”代碑文,“不存”是漫灭,磨灭。意思是前人刻的碑文磨灭了。这样理解就回应开头的碑文漫灭,造成后人“谬其传而莫能名者”,进而发出不限感慨。亦通。

  2.将下列句子按其中的“之”字的语法分类

  (1)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鱼虫、鸟兽,往往有得

  (2)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3)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4)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

  (5)至于幽暗昏惑无物以相之

  (6)其孰能讥之乎

  (7)此余之所得也

  a、相当于结构助词“的”:(3)(7)

  b、代词,指代人、物、事、地方等,作宾语:(5)(6)

  c、助词,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1)(2)(4)

高一下册语文《游褒禅山记》教案 篇12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县勒流中学 蓝世辉     【教学目标】

  1、掌握重点字词。 

  2、学习叙议结合,因事说理的写作手法。

  3、理清思路,背诵全文。

  4、借鉴学习作者“尽吾志”和“深思慎取”的思想。

  【教学重点和难点】

  1、背诵全文。

  2、从游山这样的小事中悟出人生哲理,表现积极的人生态度。

  3、“之”“以”的用法。

  【教学办法】

  精读课。

  【教学时数】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在初中,我们学过《醉翁亭记》、《岳阳楼记》,“记”是一种文体,指游记。游记的共同点是啥呢?

  明确:抓住山川风物的特点,表现山水之美,抒发作者感情(对大自然的热爱或者抒发对古代文明遗迹的赞美,对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赞颂以及由此引发的作为炎黄子孙的民族自豪感等等)。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游记,却不以表现山水之美为主,而是在记游的基础上,进行大量的议论,议论是文章的中心,而记叙只是一个引子。这篇游记就是北宋散文家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板书)。它通过作者的亲身游历探险,借助游褒禅山,发幽微之思,阐发深邃的哲理,那么作者为我们阐发了那些哲理呢?他的观点给我们那些思考呢?好,下面我们就一起学习这篇文章。

  二、简介作者并解题

  1、记是一种文体,可说明、议论、描写、叙述。《游褒禅山记》是游褒禅山后所记,所以它是一篇游记。

  2、王安石(1021~1086):

  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晚号半山。神宗时,曾推行变法,被列宁誉为“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我执政一日,新法便推行一日”。后因保守派反对失败后,退居江宁,封舒国公,旋改封荆,也称荆公,卒谥文。其散文雄建峭拔,被推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作品今存《王临川集》等》。

  3、关于本文的写作背景,“预习提示”已经说过,这里稍作补充如下:

  本文是王安石34岁时的作品。四年后(1058年)他给宋仁宗上万言书,主张改革政治;十六年后(1070年)拜相,不顾保守派的反对,积极推行新法。传有“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观点,这跟本文“尽吾志也而不能至,可以无悔矣”的观点是一致的,可视为这一观点的发展。

  三、讲解文章的主旨

  1、放录音朗读课文。

  2、学生齐读全文,在齐读前先检查三个长句中停顿的划分并正音: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正音: 

  无物以相之(xiàng) 何可胜道也哉(shēng) 长乐王回深父(fǔ)

  3、教师指出:古人在游记中写感受常用一句话来概括全文的主旨,比如《醉翁亭记》末段“太守之乐其乐”“醉能同其乐”二语便是该文的主旨。试参照此例说说本文的主旨可用哪一句话来概括。

  (学生可能说出多种答案,可以稍加讨论。对不确切的答案应作一点分析,比如“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一句是就仆碑而言,不过是信笔拈来,与游洞无关。作者这次游褒禅山的主要目标是游洞,他的主要感受是缘此而生。)

  讨论后应确定,“尽吾志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一句是全文主旨的概括。

  4、追问:作者说“不能至”是指啥说的?

  答:不能至洞的深处,不能见“非常之观”。

  问:这本来是件“有悔”的事,为啥作者也说“可以无悔”呢?

  答:因为已经“尽吾志”了。

  问:“尽吾志”是啥意思?

  答:为实现自己的愿望作最大的努力。

  小结:“尽吾志”是这句话的要害。

  5、问:“尽吾志”这句话跟前段记游中哪句话是前后照应的?

  答:“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问:“极夫游之乐”是指啥说的?

  答:至洞之深处。

  问:为啥到了洞之深处才能“极夫游之乐”呢?

  答:从“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可以看出,再看下文“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也表现了这样的意思。

  问:你们能不能从毛主席诗词中找出一句话来概括作者的这个意思呢?

  答:“不限风光在险峰”。

  问:再说作者的“悔”──这“悔”的真正原因是啥?

  答:“随之”。 

  小结:“随之”,就是放弃自己的意愿,不作最大努力而屈从别人,这正是本句的要害。

  四、学生齐读课文前四段

  (要求在诵读中体会作者“尽吾志”的思想和文章布局上的特点,弄清作者的总体构思。)

  五、归纳文章布局的特点

  (前面在讨论文章主旨时,已经涉及布局的一些特点。这里只稍作补充,然后归纳。)

  问:本文记游程从啥地方开始?到啥地方结束?

  答:从“慧空禅院”开始,到出后洞时结束。

  (可见第1、2段是记游部分。)

  问:作者发了哪些议论?

  答:“尽吾志而不能至,可以无悔矣”“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

  问:前一点是由啥事情生发出来的?

  答:游后洞而未能“极夫游之乐”。

  问:后一点呢?

  答:“有碑仆道,其文漫灭”。

  (可见第3、4段是议论部分,分别照应第1、2段。)

  六、诵读第1段

  1、教师先范读一遍,指名朗读、口译。如有疑难则请其他同学回答或由教师点拨。重点掌握以下词、句:

  ⑴ 一词多义:

  ① “卒”:

  a、死,“卒葬之”。

  b、终于,“卒相与欢”(《廉颇商相如列传》)。

  c、士兵,“夫以疲敝之卒……”(《赤壁之战》)。

  ② “文”:

  a、碑文,整篇文章,“其文漫灭”。

  b、文字,“独其为文”。

  c、华美、有彩饰,“舍其文轩”(《公输》)。

  ③ “道”:

  a、道路,“有碑仆道”。

  b、说、讲,“何可胜道也哉”。

  c、道理,“传道受业”(《师说》)。

  d、正确的办法,“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④ “极”:

  a、尽,尽情享受,“极夫游之乐”。

  b、至多,最多,“亦极七八万耳”(《赤壁之战》)。

  ⑵ 词性活用:

  ① “舍”:筑舍定居,名词活用为动词。“始舍于其址”。

  ② “名”:

  a、命名,称呼,名词活用为动词。“名之曰褒禅”。

  b、说清楚,说明白,名词活用为动词。“而莫能名者”。

  ③ “穷”:穷尽,走到头,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好游者亦不能穷也”。

  ⑶ “……者……也”表示判断的两种形式:

  ① 表示单纯的判断,“者”前是主语,“者”后是谓语。如“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家也”。“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② 表示因果关系的复合判断,“者”在这里除了表示停顿语气外,还有提示原因的作用。如“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这些词语的掌握揉进翻译疏通课文时。)

  2、试以华山洞作为参照物,根据文中的方位,画出虚拟示意图。

  提示:禅院在距华山洞五里的西面,因为华山洞“距其院东五里”;仆碑在华山洞西面百余步的地方,因为仆碑是作者从禅院东去华山洞的路上看到的;前洞就是华山洞,前洞的“前’是相对于后洞的“后”而言的;后洞在华山洞北面五六里的地方,因为华山洞在“华山之阳”,“由山以上”则是北面了。

  3、作者游褒禅山,简介褒禅山的由来引出慧空禅院,也引出要游华山洞,可写那些仆碑以及仆碑上的文字好似可有可无,好象作者的闲笔,是不是因该删去呢?

  (如果学生答不出,先留下来到后面解疑。)

  对“花”和“华”的辨析体现了王安石爱钻字眼的习惯,他也因此而受时人讥笑,你是怎样看待他的这个习惯的?

  (讨论)

  4、引领学生背诵这一段,本名→别名由来及证明→华山洞名来由→从仆碑看出本名→指出音谬。

  5、指点与答疑:

  ⑴ 为啥要先点出洞名? 

  下文主要记游华山洞经过,也由此生发议论。 

  ⑵ 为啥说“华(huá)山”是“音谬”?

  古文无“花”字,“花”小篆中作 ,像花之形;“花”是后起字,有此字后, “花”“华”分开。

  ⑶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在现代语中应是两句话:因为它在华山南边,(所以)这样称呼它。“名之”是下半句,表示结果。

  6、学生齐背与个别检查。

  第二课时

  一、诵读第2段

  1、教师示范背诵并穿插讲解:

  第二段略写啥?详写啥?运用了哪些对比?有哪些作用?

  提示:略写前洞(19字),较详细地写了后洞特点及游后洞的所见所感。这一段中有那些对比:

  ⑴ 前洞的平旷与后洞的幽深对比;“其下平旷”──“有穴窈然,入之甚寒”

  ⑵ 前洞“记游者甚众”与后洞“来而记之者已少”、“其至也加少”对比;

  ⑶ “余所至”之浅与“好游者”所至相比;

  ⑷ 进洞时“其见愈奇”的欣喜与出洞后因“不得极夫游之乐”的懊悔相比。

  作用:为第二部分的议论作铺垫。

  2、作者游洞后出来后的心情怎么样?“后悔”为啥后悔?

  因为余之力尚足以入,火足以明也,却随之出,不得极夫游之乐也,实意在说明自己意志不坚定。以“悔“结束记游,为下文抒发议论作铺垫。

  3、指导背诵:

  师生共同讨论本段层次划分:

  第一层(开头到“遂与之俱出”)记游洞经过;

  第二层(“盖余所至”至段末)追记后洞中所见并表示遗憾心情。

  4、学生练习背诵这一段:

  前洞(平旷、记游甚众)──后洞(窈然、寒、深)──进入(深、难、奇)怠──俱──追记洞中所见(盖余所至……也加少矣”)──追记自身,伏“悔”字(方是时……火尚足以明也”)──以“悔”结束记游(既其出……游之乐也”)

  5、学生齐背与个别检查。

  6、指点与答疑:

  ⑴ 两个“盖”字的用法基本相同,但后一个的肯定意味要多一点。

  ⑵ 末句太长,有的选本断为两句:“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这表明“悔”的是“随以止”,“不得极夫游之乐”是“随以止”的结果。“极夫游之乐”与上文“其见愈奇”相照应。

  二、诵读第3段 

  1、教师示范诵读并穿插讲解:

  ⑴ “于是余有叹焉”──“于是”承上,“叹”启下,由叙事过渡到议论。

  ⑵ “古人……无不在也”──“无不在”就是“无不在心”,省“心”字,使行文简洁。全句意在颂古人博大精深,为下文立论根据。

  ⑶ “夫夷以近……则至者少”──照应前洞、后洞。

  “而世之奇伟……在于险远”──照应上文“其见愈奇”。

  “而人之所罕至焉”──照应上文“则其至也加少矣”。

  “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从事实推出结论,为下文“尽吾志”张本。

  ⑷ “有志矣……不能至也”推开一层,点出“力”,照应上文“余之力尚足以入”。

  ⑸ “有志与力……不能至也”再推开一层,点出“物以相之”,照应上文“火尚足以明也”。

  ⑹ “然力足以至……讥之乎”──用推理导出最重要的结论(即本文主旨),作者正意只在“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这句话上。前有反衬,后有反问,语势节节上升。

  ⑺ “此余之所得也”──总收一笔。

  2、教师领读,也要提示学生考虑怎样划分层次。

  3、学生分层练习背诵:

  可分两层:

  第一层(开头到“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从“求思之深而无不在(心)”导出立志的重要性;

  第二层(“有志矣”到段末)阐述“尽吾志”的观点。

  提示:这一段逻辑性很强,作者的推理过程明显,行文也处处跟前一段相照应──所有这些都在语气上反映出来。因此,本段使用虚词的频率较高。要提示学生 注意“焉”“也”“夫”“则”“而”“故”“矣”“然”“其”“乎”等虚词在表达语气上的作用;必要时教师应二遍三遍地领读。这是本文思想内容的重点,也是诵读的重点。这段能否诵读得顺畅,是衡量这篇课文教学成败的主要标准。

  4、检查背诵:

  可以采取三种方式:

  ⑴ 全班学生齐背;

  ⑵ 抽查个别学生背诵;

  ⑶ 分别默写若干句。

  后两种方式可以同步进行。

  5、指点与答疑:

  ⑴ “古人之观于天地……”意思就是“古人观察天地”。“之”,助词,无义,有舒缓语气作用。“于”,这里表示观察的对象,译成现代语时可省略。

  ⑵ “险”,这里用的是本义,即“高山”,因为后洞在山上。“夷”,指平地,说的是前洞地势。

  ⑶ “至于幽暗昏惑”中的“至于”是实词性词组,意思是“到了……的地方”。

  ⑷ “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中的“也”,在一般情况下可省,但此处不能省,它表示肯定的语气,意思是确实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

  ⑸ “此余之所得也”:这是特殊形式的判断句,读时“此”后应作一顿。

  6、作者说“不能至”是指啥说的

  不能至洞的深处,不能见“非常之观”。 

  这本来是件“有悔”的事,为啥作者也说“可以无悔”呢?

  因为已经“尽吾志”了。 

  “尽吾志”是啥意思?

  为实现自己的愿望作最大的努力。

  总结:作者揭示了“志”、“力”、“物”三者之间的辨证关系,强调了“力”与“物”这两个客观条件的作用,也强调了“志”这个主观因素的关键作用,强调只要尽己之志,虽然不能达到目的,亦可“无悔”、“无讥”,作者在这儿所论述的既是游山之所得,也是治学处事之理,也是成就一切事业之道。从这里大家受到了啥启发?能不能结合自己的生活学习谈一下。

  四、练习

  1、连贯背诵第1至3段,准备背诵第4段。

  2、绘作者游踪示意图。(据第一、二段绘制)。

  3、整理“之”“以”二字的用法。

  第三课时

  一、诵读第4段

  1、教师示范诵读这一段:

  ⑴ 提问:

  古书之不存”跟上文哪句话相照应?

  “其文漫灭”。

  “后世之谬其传”也是跟哪句话相照应?

  “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⑵ 追问:

  这样说来,这两句话是不是专指碑文字迹模糊和“花山”被误传为“华山”这两件事说的呢?

  不是,它既是专指,也是泛指,而且重在泛指。

  从啥地方看出来的呢?

  “何可胜道也哉”。从这里可以看出它是泛指文字流传或刊印的讹误。 

  ⑶ 小结:这就是从个别引申出一般的写法,也表现了作者的阔大胸襟,看问题有思想高度。

  2、讲述“三豕涉河”的故事:

  “子夏之晋,过卫,有读《史记》(古书,非司马迁作)者曰:‘晋师三豕涉河。’子夏曰:‘非也,是己亥也’夫已与三相近,豕与亥相似’。至于晋而问之,则曰晋师已亥涉河也。”(《吕氏春秋·察传》)

  问: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啥道理?

  对众口传闻的事、古书上记载的事都要仔细加以分析,辨明正误,不可盲从──这就是本文作者说的“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的道理。 

  3、学生练习背诵。

  4、检查背诵:

  先背第4段,然后齐背第1至4段。

  二、略读第5段

  先问:古代游记在文末列出同游者姓名,几乎成为一种定式,同学们过去已经见过,请说出篇名。(《小石潭记》。)

  再问:试以这两篇游记为例,说说运用这种定式有啥好处。

  答:

  1、古代游记大多是借山水、景物寄托作者的思想感情,所以在文章主体部分中不出现同游者姓名;即便在记游踪时不能不涉及同游者,也只用泛称,如本文中的“四人”“怠而欲出者”“或”等。

  2、这样写可以节省许多笔墨,使行文简练。

  三、用做练习和讨论问题的方式总结全课

  1、做练习第一题进一步了解本文前后照应,用事实为议论张本的写法。

  2、讨论问题:本文由“不得极夫游之乐”生发出“尽吾志”的观点,由“仆碑”生发出“深思慎取”的观点,这两个观点彼此有联系吗?

  (让学生自由发表意见,教师不必表态。如学生之间争辩不已,教师可以用“古人之观于天地……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这句话来启发学生,即可看出上述两个观点的联系。 )

  参考答案如下:

  作者游褒禅山,本来是一次平常的游历活动,但却从中悟出了人生哲理──从前洞后洞游人的多少悟出“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从“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悟出“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由此再引申一步,就得出了“非有志者不能至”的结论。然后将这次游山而未能“极夫游之乐”的教训升华到理论上来,具体分析了“至”的几个条件,最后得出“尽吾志”的观点──这正是“求思之深而无不在”的结果。由此可见,“尽吾志”的观点跟“深思慎取”的观点是有联系的:“尽吾志”的观点是在“深思慎取”的基础上产生的;有了这个观点,也能反过来促使人们“深思慎取”,二者是相辅相成的。

  本文作者强调的是“尽吾志”的观点,将它置于主要位置,只是在文末略提“深思慎取”的观点,这种布局方式是恰当的,既突出了全文的主旨,也不忽略它的次要方面。

  3、整理实词:

  ⑴ 观:

  ① 观察。

  ② 景象。

  ③ 宫廷中高大的楼台(读 guàn)。

  ④ 对事物产生看法。

  ⑵ 名:

  ① 名义。

  ② 命名。

  ③ 著名。例:有仙则名。

  ④ 说明、说出。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⑶ 文:

  ① 文字。

  ② 文章。

  ③ 纹理。例:文理有疏密(《活板》)。

  ④ 掩饰(读 wèn)。

  ⑷ 求:

  ① 寻找。

  ② 请求。

  ③ 探究。

  ④ 索取、要。

  ⑸ 舍:

  ① 房屋。例:屋舍俨然。

  ② 筑室定居。例:始舍于其址,

  ③ 同“捨”(读 shě),放弃。例:便舍船,从口入。

  ⑹ 言:

  ① 言语、言论。例:以空言求璧。

  ② 说。例: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

  ⑺ 险:

  ① 高山。例:险以远。吾与汝毕力平险。

  ② 险要。例:江山险固。

  ⑻ 孰:

  ① 谁。例:其孰能讥之乎。

  ② 通“熟”,仔细。例: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⑼ 常:

  ① 经常。例:千里马常有。

  ② 平常。例:非常之观,以上是多义词。

  ⑽ 加:更。例:则其至也加少矣。

  ⑾ 相(xiàng):帮助。例:无物以相之。

  ⑿ 父(fǔ):通“甫”,古代男子名下加的美称。例:长乐王回深父。

  (以上的字在文言文中有特殊用法。)

高一下册语文《游褒禅山记》教案 篇13

  教学目的

  一、学习即事明理,叙议结合,前后紧密相扣的写作办法。

  二、认识本文所阐发的治学、处事都必须具有百折不挠的意志和“深思慎取”才能获得成功的道理,明白这两者在当今改革开放时代的借鉴意义。

  三、掌握“各”、“极”、“观”、“求”、“其”等文言词的多种含义;辨析一些词性活用的情况;学习判断句的两种形式。

  教学设想

  一、“即事明理”的写法学生比较陌生,这既是本文的难点,也是重点,指导学生列表理清记叙和议论的呼应关系,力求讲得透辟一点。

  二、让学生利用课文注释,使用工具书自己串讲翻译,必要时教师进行点拨、解难,培养自学能力。

  三、凡是要学生辨析、积累的实词和虚词,除弄清它在本文的含义和作用外,还要引导学生联系读过的文言思考一下曾经出现过的意义和用法,使之反复巩固,温故知新。

  教学时数 三教时

  第一教时

  教学要点 作者和课文简介,串讲第1、2两段。

  敦学步骤

  一、导入  新课。

  1.在初中我们学过哪些用文言文写作的游记?

  《小石潭记》、《登泰山记》、《醉翁亭记》……

  2.这些游记共同的侧重点是啥?

  抓住景物特点,浓笔重彩,精描细绘,表现山水之美。

  我们今天学习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板书课题)。这篇游记与我们过去学过的那些游记不同,它不重在表现山水之美,而是在记游的基础上用酣畅的笔墨进行大量议论,记游实际上只是个引子,说理才是全文的中心。学习这类游记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

  二、简介作者及课文。

  这篇课文写的是一次未能尽兴的游览,作者深感后悔和遗憾,照理说,这样的游览没有多少值得写的东西,可是作者却据此得出两点深刻的启示:一是世上神奇雄伟、美丽壮观的景色,常常在艰险、遥远的地方,必须不避艰险,“尽吾志”以赴之,才能于己无悔,不为人讥。这里虽然是说游山,实际上是以游山作比喻,说明不论研求高深的学问,还是创建宏伟的事业,都必须以百折不挠的精神去完成自己的意愿。二是由于古代文献资料的散失,后代以讹传讹,求学的人们对于学问必须“深思慎取”。这两点都是值得借鉴的。王安石在一生从政、治学的道路上就是这样坚韧不拔地前进的。他在宋神宗时作宰相,认准了“变法”于国有利,决心推行新法,尽管守旧派强烈反对,他却毫不动摇,被列宁誉为“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

  王安石在文学上也是个革新派。他反对北宋初年淫靡的文风,主张文章应“有补于世”。他的文章结构谨严,说理透辟,笔力雄健,语言洗炼,在唐宋八大家中独树一帜。了解作者的这些生平事迹,能更深刻地理解这篇游记体散文所蕴含的深意。

  三、课内预习。

  对照注释细读课文第1、2两段,借助工具书弄懂疑难字词。

  四、讲读第1、2段:

  (一)指名朗读、口译。如有疑难则请其他同学回答或由教师点拨。

  重点掌握以下词、句(作适当板书):

  一词多义:

  1.“卒”:①死。“卒葬之”。②终于。“卒相与欢”。(《廉颇商相如列传》)③士兵。“夫以疲敝之卒……”(《赤壁之战》)

  2“文”:①碑文,整篇文章。“其文漫灭。”②文字。“独其为文”。、③华美、有彩饰。“舍其文轩”。(《公输》)

  3.“道”:①道路。“有碑仆道”。②说、讲。“何可胜道也哉”。③道理。“传道受业”(《师说》)④正确的办法。“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4.“极”:①尽,-尽情享受。“极夫游之乐”。②至多,最多。“亦极七八万耳”。(《赤壁之战》)

  词性活用:

  1.“舍”:筑舍定居。名词活用为动词。“始舍于其址”。

  2.“名”:①命名,称呼。名词活用为动词。“名之曰褒禅”。②说清楚,说明白。名词活用为动词。“而莫能名者”。

  3.“穷”:穷尽,走到头。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好游者亦不能穷也”。

  “……者……也”表示判断的两种形式:

  ①表示单纯的判断,“者”前是主语,“者”后是谓语。如“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家也”。“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②表示因果关系的复合判断,“者”在②这里除了表示停顿语气外,还有提示原因的作用。如“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二)引导学生讨论问题:

  1.概括这两段的段意,指出主要使用了啥表达方式。

  提示:记叙游山的见闻和经过。主要使用了记叙的表达方式。

  2.游记一般要写出景物的方位,使之在读者的印象中产生虚拟主机概念,形成立体感。试以华山洞作为参照物,说出禅院、仆碑、前洞、后洞的方位。

  提示:禅院在距华山洞五里的西面,因为华山洞“距其院东五里”;仆碑在华山洞西面百余步的地方,因为仆碑是作者从禅院东去华山洞的路上看到的;前洞就是华山洞,前洞的“前’是相对于后洞的“后”而言的;后洞在华山洞北面五六里的地方,因为华山洞在“华山之阳”,“由山以上”则是北面了。

  3.第1段为啥要特别提到仆碑及仆碑上的文字?

  提示:写仆碑是为后面议论埋下伏笔,作者认真考证仆碑上的文字,探究事理的本源,充分体现了他“求思之深”的探索精神,也是后面议论中提出“深思慎取”的依据。

  4.第2段略写啥?详写啥?运用了哪些对比?有哪些作用?

  提示:略写前洞(19字),较详细地写了后洞特点及游后洞的所见所感。多处设比:①前洞的平旷与后洞的幽深对比;②前洞“记游者甚众”与后洞“来而记之者已少”、“其至也加少”对比;③“余所至”之浅与“好游者”所至相比;④进洞时“其见愈奇”的欣喜与出洞后因“不得极夫游之乐”的懊悔相比。作用是为第二部分的议论作铺垫。

  (三)全班朗读课文两遍。

  五、布置作业 。

  1.将文中出现的有“其”字的句子全部找出来,并归类整理。

  2.预习3、4、5段,借助课文注解及工具书试口译。

  第二教时

  教学要点

  一、指导整理“其”字的几种用法。

  二、讲读课文第3、4、5段。

  教学步骤 

  一、检查作业 。

  “其”字在文中有二十处之多大致可分为五种类型:①指示代词,相当于“那”“那个”“那些”。②人称代词,相当于“它”(他)。③人称代词,表领属关系,作“它(他)的”讲。④人称代词,活用为第一人称,相当于“我”、“我们”、“自己”。⑤助词,表示反问语气,可译为“难道”。如“其孰能讥之乎”。

  二、讲读课文第3、4、5段。

  (一)指名朗读、口译第3段:

  重点掌握如下词、句:

  一词多义:

  1.“观”:①观察、看。“古人之观于天地……”②景象。“非常之观”。③建筑物的一种,读guàn,“大王见臣列观”。(《廉颇简相如列传》)

  2.“得”:①能够。“不得极夫游之乐”。②心得、收获。“往往有得”。③融洽。“与公甚相得”。④得到,获得。“某得八焉”。(③、④均《王忠肃公翱事》)

  3.“夷”:①平坦。“夷以近”。②铲平、削平。“今操蔓夷大难”(《赤壁之战》)。③我国古代对少数民族及外国的一种蔑称。“南抚夷越”。(《隆中对》)

  4.“相”:①帮助、辅佐,读xiàng。“无物以相之”。②宰相、丞相,读xiàng。“操虽托名汉相”(《赤壁之战》)③互相,读xiāng。“卒相与欢。“(《廉颇商相如列传》)。

  古今异义:

  “非常”:本文义为“不寻常”、“非同一般”,是两个词。如:“非常之观”。不同于现代汉语表程度的副词。

  虚词:

  “以”:作介词用:①因、由于。“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②用来、拿。“无物以相之”。作连词用,相当于“而”:①表并列。“险以远”。②表承接。“由山以上”。

  句子:

  1.“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双重否定句,强调“志”的重要。

  2.“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中间省略了“而不至”之类的话,翻译时要补出,否则意思不连贯。

  (二)引导学生讨论以下问题:

  ①本段着重写啥?

  提示:写游褒禅山的心得体会,抒发自己的感想,即第一句中所说的“有叹”。

  ②这一段可分几层意思?你对作者在文中所说的道理怎样评价?

  提示:五层意思:①用一“叹”字紧承上文,领起全段。②以古人作为立论的标准,从“求思”的深度和广度两方面,分析了古人“往往有得”的原因。③拿世人的避难就易,同古人的“求思”精神对比。④阐述宏伟目标,险远的道路和“志”、“力”、“物”三者的内在联系。⑤强调只要尽了自己的主观努力,即使不能达到目的,也可以“无讥”、“无梅”。

  作者揭示了“志”、“力”、“物”三者之间的辨证关系,首先要有志,虽然有矢志不渝的决心,但力量不足也不行,尽管志向坚定,力量充足,然而到了幽暗昏惑之境地,如果没有外物相助,也不能至。既强调了“力”与“物”这两个客观条件的作用,反映了作者朴素的唯物主义观点,也强调了“志”这个主观因素的关键作用,强调只要尽己之志,虽然不能达到目的,亦可“无悔”、“无讥”,体现了作者朴素的辩证观点。作者在这儿所论述的既是游山之所得,也是治学处事之理,也是成就一切事业之道。这对于我们治学、处事、创业都有很大启发。

  三、讲读第4段。

  (一)指名朗读、口译。

  重点掌握如下词、句:

  一词多义:

  1.“悲”:①感叹、叹惜。“余于仆碑,也以悲夫古书之不存……”。②悲哀。“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③哀怜。余悲之,且曰:‘若毒之乎?”’(《捕蛇者说》)

  2.“胜”:①尽shēng。“何可胜道也哉”。②能承担,禁得起,shēng。“沛公不胜杯构”(《鸿门宴》)。③优美的,shèng。“予观夫巴陵胜状”(《岳阳楼记》)。④胜利,shèng。“终不能加胜于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词性活用:

  1.“谬”:弄错,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后世之谬其传……”

  2.“传”:流传下来的文字,动词活用为名词。“后世之谬其传……”

  (二)引导学生讨论如下问题:

  在本段中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观点?这一观点是怎么样生发出来的?

  提示:作者认为治学不应当轻信盲从,以讹传讹,而应该“深思慎取”,也就是要经过自己头脑的认真辨析思考,然后谨慎地采取其中合理的部分,扬弃那些有谬误的东西。这一观点无疑是正确的。作者从第一段的“有碑仆道,其文漫灭”,Lenovo到“古书之不存”,从“音谬”Lenovo到“谬其传”,的情况不可“胜道”,自然地得出治学必须“深思慎取”的结论,逻辑十分严密。

  四、讲析第5段。

  这一段是补叙,交代同游者籍贯、姓名和写作本文的时间并署名。思考:同游者的姓名没有出现在正文里,而是记在这段文字中,这样写有啥好处?

  提示:能使行文简洁,避免横生枝节。

  五、全班齐读3、4、5段。

  六、布置作业 。

  1.思考文后练习一,找出记叙部分与议论部分相照应的句子,并试行编写本文记叙与议论部分前后联系对照表。

  2.完成课文后练习三、四。

  第二教时

  教学要点

  理清课文前后两部分的内在联系,弄清叙议怎样有机结合。

  一、问题讨论。

  本文的记叙部分和议论部分是怎么样紧密联系的?(试从①过渡衔接;②两部分在文字上的前后呼应;③游山与治学处世两者的内在联系这三方面思考)

  提示:①两部分之间使用了过渡句:第二段最后一句“不得极夫游之乐”开启下文,第三段第一句“于是余有叹焉”紧承上文,领起全段,使文章前后衔接,过渡自然。

  ②文字上前后呼应,意思贯通,起照应作用的句子有“夫夷以近,则游者众”和“其下平旷……记游者甚众”;“险以远,则至者少”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好游者不能穷”、“来而记之者已少”;“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和“其见愈奇”;“非有志者”和“怠而欲出者”;“随以止”和“遂与之俱出”;“可讥”和“人咎”;“在己为有侮”和“悔其随之”;“仆碑”和“有碑仆道”;“古书之不存”和“其文漫灭”;“谬其传”和“音谬”。前文的记叙正是为议论部分埋下伏笔,使议论有依据。议论部分是记叙的深化,是从具体事物中悟出来的含有哲理的感想。

  ③作者把治学处世比作游山,抓住它们之间的共同点:都必须具有百折不挠的意志和深思慎取的态度。

  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指定一人到黑板上写出自己编订的“前后两部分对照表”,其他同学补充订正。

  二、指名一人报告完成文后练习三的情况(不仅要指出哪一个词与其他几个不同,还要说明各自作何解释)。

  第一组:“观”:A与C作观察、考察讲,动词,读guān;B与E作景象讲,名词,读guān;D的意思是建筑物的一种,读guàn。

  第二组:“名”A、B.C作命名讲,动词。D的意思是名称、名义,名词。

  第三组:“文”A、D作碑文、文章讲,名词;B、C作字讲,名词;E的意思是掩饰,动词。

  第四组:“求”B、C、D作寻求、索求讲,动词,A的意思是探究、思考,动词。

  四、指名三人报告完成“思考和练习四”的情况(一人加标点,一人翻译,一人指出主要观点,每一个人完成后让同学们讨论,质疑)。

  参考答案:加标点:……者,……已矣;……绘画也。……巧且华,不必适用;诚使适用,……巧且华。……为本,……不适用,……为器也;不为之容,其亦若是乎?否也。……未可已也,勿先之,其可也。

  翻译:

  而且,所谓文章的事,(是)一定要有益于社会罢了;所谓修辞,(就)好像器具上面的雕刻和绘画,如果(光是)花巧而且华丽,不一定适用;如果适用,也不一定花巧而且华丽。总之,以适用为根本,以雕刻绘画作为它的修饰罢了。不适用,不是制造器具的本意;不加修饰,那结果也像这样吗?不是的。但修饰也不是可以不顾的,(只要)不(把它)放在首要地位就可以了。

  主要观点:文章要以内容为主,但也不能不顾形式。

高一下册语文《游褒禅山记》教案 篇14

  游褒禅山记

  王安石

  [教学目标 ]

  1、认识作者“尽吾志”的思想。

  2、了解借游记抒发议论的写法。  

  3、古文的字词句篇。   

  [教学重点]

  学习即事明理,叙议结合,前后紧密相扣的写作办法。

  [教学难点 ]

  学习从游山这样的小事中悟出人生哲理,表现积极的人生态度。

  [媒体设计]

  多媒体课件以声音画面渲染气氛,突出教学目标 

  [课时安排]

  二课时

  [教学过程 ]

  第 一 课 时

  一、导入  

  本文的古代游记中的一种特殊体式。阅读时要注意的是,文章议论的中心是啥,它怎么样由记游中生发出来。能把握住这两个问题,才能学好这篇文章。  

  二、三个长句中停顿的划分并正音。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无物以相(xiàng)之 何可胜(shēng)道也哉 长乐王回深父(fǔ)  

  古人在游记中写感受常用一句话来概括全文的主旨,比如《醉翁亭记》末段“太守之乐其乐”“醉能同其乐”二语便是该文的主旨。试参照此例说说本文的主旨可用哪一句话来概括。  

  讨论后应确定,“尽吾志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一句是全文主旨的概括。  

  作者说“不能至”是指啥说的?(不能至洞的深处,不能见“非常之观”。)这本来是件“有悔”的事,为啥作者也说“可以无悔”呢?(因为已经“尽吾志”了。)“尽吾志”是啥意思?(为实现自己的愿望作最大的努力。)  

  小结:“尽吾志”是这句话的要害。  

  “尽吾志”这句话跟前段记游中哪句话是前后照应的?(“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极夫游之乐”是指啥说的?(至洞之深处。)为啥到了洞之深处才能“极夫游之乐”呢?(从“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可以看出,再看下文“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也表现了这样的意思。)你们能不能从毛主席诗词中找出一句话来概括作者的这个意思呢?(“不限风光在险峰”。)再说作者的“悔”——这“悔”的真正原因是啥?(“随之”。)  

  “随之”,就是放弃自己的意愿,不作最大努力而屈从别人,这正是本句的要害。  

  三、写作背景。本文是王安石34岁时的作品。四年后(1058年)他给宋仁宗上万言书,主张改革政治;十六年后(1070年)拜相,不顾保守派的反对,积极推行新法。传有“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观点,这跟本文“尽吾志也而不能至,可以无悔矣”的观点是一致的,可视为这一观点的发展。

  四、学生齐读课文前四段。要求在诵读中体会作者“尽吾志”的思想和文章布局上的特点,弄清作者的总体构思。  

  五、归纳文章布局的特点。前面在讨论文章主旨时,已经涉及布局的一些特点。这里只稍作补充,然后归纳。  

  问:本文记游程从啥地方开始?到啥地方结束?(从“慧空禅院”开始,到出后洞时结束。)可见第1、2段是记游部分。  

  问:作者发了哪些议论?(“尽吾志而不能至,可以无悔矣”“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前一点是由啥事情生发出来的?(游后洞而未能“极夫游之乐”。)后一点呢?(“有碑仆道,其文漫灭”)可见第3、4段是议论部分,分别照应第1、2段。  

  六、诵读第1段。  

  1.教师先范读一遍,然后领诵一遍。  

  〔说明〕教师范读不要求连贯,可以随时穿插一些小问题:  

  ①“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哪一个是本名?(华山。)哪一个是别名?(褒禅山。)从啥地方看出来的?(“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此前不叫褒禅山;“有碑仆道……曰‘花山’”——可见“花山”是古名,“花”后来讹音为“华”。)  

  ②“唐浮图慧褒……名之曰‘褒禅’”——这句说别名来由。下句“今所谓……庐冢也”作补充,证明此说正确。  

  ③“距其院东五里……名之也”——“华山洞”,这里是指前洞还是指后洞?(后洞,下文可证。)这句简介华山洞名由来。  

  ④“距洞百余步……曰‘花山’”——“有碑仆道”中有省略成分吗?(“仆”后省“于”。)说碑“距洞百余步”,却没有说出方位,据你判断,碑应在洞的哪一面?(西面。作者以慧空禅院为参照物,再去前洞,正是向东走,先见碑而后见洞,可见碑在洞的西面。)  

  2.学生练习背诵。  

  本名→别名由来及证明→华山洞名来由→从仆碑看出本名→指出音谬。  

  ①为啥要先点出洞名?(下文主要记游华山洞经过,也由此生发议论。)  

  ②为啥说“华(huá)山”是“音谬”?(古文无“花”字,“花”小篆中作■,像花之形;“花”是后起字,有此字后,“花”“华”分开。)  

  ③“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在现代语中应是两句话:因为它在华山南边,(所以)这样称呼它。“名之”是下半句,表示结果。

  第 二 课 时  

  1.教师示范背诵并穿插讲解。  

  ①“其下平旷……所谓前洞也”——“前洞”陪衬“后洞”,一笔带过,妙。  

  ②“由山以上五六里”——“以”的用法同“而”,一笔带过行程。“有穴窈然”——写所见,“入之甚寒”——写所感。“问其深”——写所问。这是详写后洞。  

  ③“余与四人……而其见愈奇”——“愈深”“愈难”“愈奇”六字,大有深意,为下文议论张本。如果是一般的山水游记,“愈奇”之后必大肆渲染。  

  ④“有怠而欲出者……俱出”——游程至此结束。  

  ⑤“盖余所至……也加少矣”——追记洞中所见。  

  ⑥“方是时……火尚足以明也”——追记自身,伏“悔”字。  

  ⑦“既其出……游之乐也”——以“悔”结束记游,为下文抒发议论作铺垫。  

  2.教师领诵(要求学生一边跟教师读,一边考虑怎样划分本段层次)。  

  3.师生共同讨论本段层次划分:第一层(开头到“遂与之俱出”)记游洞经过;第二层(“盖余所至”至段末)追记后洞中所见并表示遗憾心情。  

  4.学生练习背诵这一段。  

  〔提示〕要分层练习背诵。  

  背第一层,先板书行文顺序:前洞——后洞。再提问:后洞的特点是啥?(“窈”“寒”“深”。)洞的深处是怎么样的情形?“愈深”“愈难”“愈奇”。)出洞的真正原因是啥?(“怠”。)  

  背第二层,先板书行文结构(共三大句,依次用①、②、③表示。)

  ①两个“盖”字的用法基本相同,但后一个的肯定意味要多一点。  

  ②末句太长,有的选本断为两句:“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这表明“悔”的是“随以止”,“不得极夫游之乐”是“随以止”的结果。“极夫游之乐”与上文“其见愈奇”相照应。  

  三、诵读第3段。  

  1.教师示范诵读并穿插讲解。  

  ①“于是余有叹焉”——“于是”承上,“叹”启下,由叙事过渡到议论。  

  ②“古人……无不在也”——“无不在”就是“无不在心”,省“心”字,使行文简洁。全句意在颂古人博大精深,为下文立论根据。  

  ③“夫夷以近……则至者少”—照应前洞、后洞。“而世之奇伟……在于险远”——照应上文“其见愈奇”。“而人之所罕至焉”—照应上文“则其至也加少矣”。“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从事实推出结论,为下文“尽吾志”张本。  

  ④“有志矣不能至也”推开一层,点出“力”,照应上文“余之力尚足以入”。  

  ⑤“有志与力……不能至也”再推开一层,点出“物以相之”,照应上文“火尚足以明也”。  

  ⑥“然力足以至……讥之乎”——用推理导出最重要的结论(即本文主旨),作者正意只在“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这句话上⑦“此余之所得也”——总收一笔。  

  可分两层:第一层(开头到“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从“求思之深而无不在”导出立志的重要性;第二层(“有志矣”到段末)阐述“尽吾志”的观点。  

  〔提示〕这一段逻辑性很强,作者的推理过程明显,行文也处处跟前一段相照应——所有这些都在语气上反映出来。因此,本段使用虚词的频率较高。要提示学生注意“焉”“也”“夫”“则”“而”“故”“矣”“然”“其”“乎”等虚词在表达语气上的作用;必要时教师应二遍三遍地领读。这是本文思想内容的重点,也是诵读的重点。这段能否诵读得顺畅,是衡量这篇课文教学成败的主要标准。  

  4.检查背诵。  

  5.指点与答疑。  

  ①“古人之观于天地……”意思就是“古人观察天地”。“之”,助词,无义,有舒缓语气作用。“于”,这里表示观察的对象,译成现代语时可省略。  

  ②“险”,这里用的是本义,即“高山”,因为后洞在山上。“夷”,指平地,说的是前洞地势。  

  ③“至于幽暗昏惑”中的“至于”是实词性词组,意思是“到了……的地方”。  

  ④“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中的“也”,在一般情况下可省,但此处不能省,它表示肯定的语气,意思是确实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  

  ⑤“此余之所得也”:这是特殊形式的判断句,读时“此”后应作一顿。  

  第 三 课 时  

  一、诵读第4段。  

  教师示范诵读这一段,然后提问:  

  “古书之不存”跟上文哪句话相照应?(“其文漫灭”。)“后世之谬其传”也是跟哪句话相照应?(“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追问:这样说来,这两句话是不是专指碑文字迹模糊和“花山”被误传为“华山”这两件事说的呢?(不是,它既是专指,也是泛指,而且重在泛指。从啥地方看出来的呢?(“何可胜道也哉”。从这里可以看出它是泛指文字流传或刊印的讹误。)  

  二、小结:这就是从个别引申出一般的写法,也表现了作者的阔大胸襟,看问题有思想高度。 所以作者说“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3.学生练习背诵。

  三、略读第5段。  

  先问:古代游记在文末列出同游者姓名,几乎成为一种定式,同学们过去已经见过,请说出篇名。(《小石潭记》。)  

  再问:试以这两篇游记为例,说说运用这种定式有啥好处。(①古代游记大多是借山水、景物寄托作者的思想感情,所以在文章主体部分中不出现同游者姓名;即便在记游踪时不能不涉及同游者,也只用泛称,如本文中的“四人”“怠而欲出者”“或”等。②这样写可以节省许多笔墨,使行文简练。)

  四、用做练习和讨论问题的方式总结全课。  

  1.做练习第一题进一步了解本文前后照应,用事实为议论张本的写法。  

  2.讨论问题:本文由“不得极夫游之乐”生发出“尽吾志”的观点,由“仆碑”生发出“深思慎取”的观点,这两个观点彼此有联系吗?  

  如学生之间争辩不已,教师可以用“古人之观于天地……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这句话来启发学生,即可看出上述两个观点的联系。  

  参考答案如下:  

  作者游褒禅山,本来是一次平常的游历活动,但却从中悟出了人生哲理——从前洞后洞游人的多少悟出“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从“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悟出“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由此再引申一步,就得出了“非有志者不能至”的结论。然后将这次游山而未能“极夫游之乐”的教训升华到理论上来,具体分析了“至”的几个条件,最后得出“尽吾志”的观点——这正是“求思之深而无不在”的结果。由此可见,“尽吾志”的观点跟“深思慎取”的观点是有联系的:“尽吾志”的观点是在“深思慎取”的基础上产生的;有了这个观点,也能反过来促使人们“深思慎取”,二者是相辅相成的。  

  本文作者强调的是“尽吾志”的观点,将它置于主要位置,只是在文末略提“深思慎取”的观点,这种布局方式是恰当的,既突出了全文的主旨,也不忽略它的次要方面。  

高一下册语文《游褒禅山记》教案 篇15

  游褒禅山记

  王安石

  [教学目标 ]

  1、 掌握重点字词。

  2、 学习叙议结合,因事说理的写作手法。

  3、 理清思路,背诵全文。

  4、借鉴学习作者“尽吾志”和“深思慎取”的思想。  

  [教学重点]

  学习即事明理,叙议结合,前后紧密相扣的写作办法。

  [教学难点 ]

  学习从游山这样的小事中悟出人生哲理,表现积极的人生态度。

  [媒体设计]

  多媒体课件以声音画面渲染气氛,突出教学目标 

  [课时安排]

  二课时

  [教学过程 ]

  第 一 课 时

  一、导入  

  在初中,我们学过《醉翁亭记》、 《岳阳楼记》,“记”是一种文体,指游记。游记的共同点是啥呢?(明确:抓住山川风物的特点,表现山水之美,抒发作者感情。)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游记,却不以表现山水之美为主,而是在记游的基础上,进行大量的议论,议论是文章的中心,而记叙只是一个引子。这篇游记就是北宋散文家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板书)。那么作者借助游褒禅山,阐发了怎么样的道理呢?下面就来学习这篇文章。

  二、明确目标

  三、知识精粹

  1.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晚号半山,卒谥文。北宋临川人,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仁宗庆历二年中进士,嘉祐三年上万言书,提出变法主张。在政治上强调“权时之变”,反对因循守旧,客观上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被列宁称为“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列宁《修改工人政党的土地纲领》)。在文学上也有很高的成就,他博古好问,不迷信子古人,主张为文要有“补于世”,散文雄健峭拔,诗歌遒劲清新,诗文思想同政治主张是一致的。著作收入《临川先生文集》。

  2.褒禅山与慧空禅院

  褒禅山旧名华山,今称褒山,位于含山城北十五里的褒山公社境内,海拔二百零四米,相对高度一百八十米左右,山顶东面稍高,其余处则平而长。现在除罗汉洞外皆湮没无闻,大小塔也在“文化大革命”中被炸掉了。最近山下大庙村的一个赵姓社员在清理塔基时,发现一盒藏于中空的大石中,内有不少“开元通宝”铜钱,可见这座塔确是唐代的建筑。

  大石塔的西南坡下为褒山寺旧址,即王安石所谓“慧空禅院”。褒山寺在一九五二年前仍香火不绝。前殿匾额题有“褒山禅寺”四个镏金大字。当时的褒山禅寺亦是文人墨客所喜爱的游憩处。今天这些碑刻已荡然无存。

  3.华阳山与前洞

  从褒山寺向东行三里即达华阳山,旧名兰陵山,海拔二百三十米,相对高度一百九十米左右,山坡平缓,两侧几乎等高,山顶平而长。华阳山下有一洞,当地人叫华阳洞,亦称碑洞,即文中的前洞。由于“其下平旷”,因而引起一些争论:有人认为“其下”是指山下,有人则认为“其下”是指洞下,其实洞口与山脚齐,洞前就是稻田,洞下平旷就是山下平旷。

  华阳山下过去亦有一寺,今遗址犹有石础。寺前道上曾有一碑,《历阳典录》载:“大唐花寺碑,文字慢漶不可读,亦未知谁氏书撰。王荆公记所谓其额可识,曰花山者也。”王安石据此推断华山即花山,认为是“盖音谬也”,进而发了一通“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的宏论。据我们看,这个推断其实也是不确的,因这块碑上说的是“花山寺”,并不是说这山叫花山,况且这碑和寺的所在地是华阳山,而不是三里外的褒禅寺和华山(褒禅山),更不能从中得出华山(褒禅山)叫花山的结论。“大唐花寺碑”何时亡佚,今尚不知。《历阳典录》成书于清同治四年,亡佚时间不会在此之前。洞的东侧有一石罅,高丈余,山泉从中汩汩流出,这就是王安石所云的“有泉侧出”。泉水在洞前聚成一小潭,潭水清洌。石壁的下方就是前洞,洞口直径约两米,洞内空阔处高六米、广约四米,类似一大厅。人在洞内说话,嗡然和鸣。洞左侧石壁上的题刻,因年久剥蚀,多不可辨。较清晰的一块为“熙宁四年,过华阳至淮南,江宁杨口口。”熙宁四年为公元一○七一年,距王安石作记的至和元年仅隔十七年,可见此洞在宋代是经常有人来探游的。洞内的路径由下往右上方斜伸,至二十五米处为乱石所阻,道遂断。洞的尽头处,嗡嗡作响,伏壁细听,可辨出是右侧的泉流声。

  4.马山与后洞

  华阳山上有三个洞,下面为前洞,前洞的右上方为天洞,左上方为后洞。后洞距前洞约五十米,状似石罅,浅而窄,人缩身以入,匍伏约二米即达尽头,与王安石所记的后洞毫无共同之处。景色稍胜的是天洞,洞口为一陡坡,有巨石当洞口,口径极小,洞内高约三米,西上方为一大裂缝,从顶端透进亮光,当地人称一线天。进洞约五米,也有石壁挡道,中有一孔,径约一尺许,钻进后另是一番洞天,洞高十余丈,白色的钟乳石倒垂而下,道前溪水湍急、寒气逼人、阴森恐怖。《含山县志》可能把此洞当为王安石所云的后洞。但有两点不好解释:一是距离不对。王安石云“由山前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谓之后洞”,而此距洞只有十几米远。再者文中没有提及湍溪。据此我们认为王安石所云的后洞是马山上的北洞。其理由是:一、马山北洞在前洞的东北五里处,与王安石所说的“后洞”距离、方位皆相同;二、马山是含山北境最高的一座山,地处偏僻,人迹罕至,与王安石游后洞而发的感慨:“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相符;三、北洞的形状、景色与王安石所记的后洞相吻合。确如王安石所云:“有穴窈然,入之甚寒。”这洞也非常深邃。现在只能前进到洞内的二百多米处。洞内石壁有多处石刻,因长年腐蚀,多不可辨。这与王安石所描绘的后洞“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也很相类。所以我们认为马山的北洞就是王安石所云的后洞。 

  5.背景资料

  《 游褒禅山记》是王安石三十四岁时(1054年)从舒州判通任上辞职,在回家的路上游览了此山,三个月后以追记的形式写下此文。虽然是游记,但却是借记述游山来说理。王安石游褒禅山和曾巩游玉山的经历一样,都因游者不想前行,而未能穷尽山洞。但这时的王安石比他的朋友曾巩大了十几岁(当时曾巩只有十八岁),思想也深刻的多,他并不是象曾巩那样只是遗憾于“遗泉石之胜”(曾巩《游倍州玉山小岩记》),而是由此事生发开去,讲出一番求学问、做事业的道理,并辨证地提出了“物”、“志”、“力”的关系。这篇文章以其所表现出的深邃的思想、高远的知趣、坚毅的品格给后人以有益的启示。古往今来的仁人志士,其立场和世界观虽然并不相同,但莫不具有远大的抱负和坚韧顽强的追求与奋斗精神。革命先驱李大钊有诗道:“绝美的景色,多在奇险的山川。绝壮的音乐,多是悲凉的韵调。高尚的生活,常在壮烈的牺牲中。”这里,闪耀着无产阶级思想的光辉,也熔铸着历史上优秀人物的思想精华。

  四、学习课文

  检查预习情况:

  ⑴提问注释中词语(回答时要合上课本)

  ⑵找出文中的词类活用词:

  ①始舍于于其址 名词作动词,筑舍定居

  ②有泉侧出 名词作状语,从旁边

  ③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深:a--n. 深度。穷:a-- v.走到尽头。 

  ④则其至也加少矣。v--n.到达的人。

  ⑤火尚足以明也。 a--v.照明.

  ⑥其进欲难,而其见欲 奇。 见:v--n. 见到的景象。

  ⑦常在于险远。 a- n.险阻僻远的地方。

  ⑧谬其传而莫能名者。谬:使动,弄错,使… 错。传:v-n,流传的文字。名:n- 动,识其本名,说出名称。

  ⑶找出文中的判断句:

  ①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②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③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音谬也。

  ④此余之所得也。

  ⑤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3、补充解释

  ①偏义复词:庐冢。

  ②古今异义词:以上、不能、十一、于是、非常、所以。

  ③一词多义,参见课后练习二、三、另补。

  4、疑难句释

  ①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 

  这是一个连锁复句,用“……愈……,愈……,……愈……”来表示这种关系。第一个分句“入之愈深”是条件,第二个分句“其进愈难”是紧承这个条件所产生的结果。在这里要注意几个分句的主语是不相同的,第一个分句的主语是“余与四人”,因承上省略,第二个分句的主语是“其进”,“其”是指代第一个分句,第三个分句的主语是“其见”,“其”是指代第一、二分句。这句可以译成这样:进洞越深,那往前进就越困难,可是看到的东西就越新奇。

  ②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这是一个“……者,……也”表判断的句式。谓语部分的“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也是一个判断句式。“乃”是判断词,课本上把“乃”注作“是”这是对的。但也说“乃”在这里有“在”的意思,这似乎缺乏根据。看来这是编者随文意译,而这样的意译是不妥当的。因为“乃”在辞书里,并不作动词用。“华山之阳”译作“在华山的南面”的“在”,只是在翻译时根据前后文的意思添加进去的。这句话可以说成“以其乃在华山之阳名之也”,可见有没有“在”字,“乃”是判断词。在这里还要注意:“乃华山之阳”是原因,“名之”是结果。“名”在这里充当动词使用,释为:称或叫做。整句可以翻译为:所谓华山洞的说法,是因为它是在华山的南面才这样称呼它。

  ③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甚孰能讥之乎?

  这句话是无疑而问,明知故问,但它只问不答,而是把要表达的确定意义包含在问句里。虽是问句,可意思是明确的。这同平铺直叙的表达比较起来语气强烈,加重了语言的力量,能激发读者的感情,给读者造成深刻的印象。  

  ④余于仆碑,也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

  这是个翻译时难度较大的句子。除了课文上的注释,还要弄清楚①于:从。“于仆碑”就是从倒下来的石碑上。②谬:是由形容词充当使动。“谬其传”就是使那流传的情况弄错。③名:名词充当意动,后面省略宾语“之”。“莫能名者”就是没有人能以之为名,可意译为:没有人能正确地称呼它们。整句译成现代汉语是:我从倒下来的石碑上,也因而感叹那些古籍不存在了,后代人就使那流传的情况弄错,没有人能正确地称呼它们,这种情况怎么说得完呢? 

  按:有人把“古书之不存”的“古”解作前人,古代。“书”是刻写的意思,“之”代碑文,“不存”是漫灭,磨灭。意思是前人刻的碑文磨灭了。这样理解就回应开头的碑文漫灭,造成后人“谬其传而莫能名者”,进而发出不限感慨。亦通。 

  5.语言现象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的意义和用法:

  ⑴唐浮屠慧褒始舍于其址:舍,筑舍定居。名词用作动词

  ⑵火尚足以明也:明,照明。形容词用作动词

  ⑶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名,命名。名词用作动词

  ⑷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险远,险处,远处。形容词用作名词

  2.掌握下列句中加点的字的意义:

  ⑴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观察)

  而世奇伟、瑰怪、非常之观(景象)

  大王见臣列观(建筑物的一种,宫廷中的楼台、宫殿)

  ⑵此余之所得也(得到)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往往有得(心得、收获)

  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能够)

  ⑶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那,代指慧褒埋葬的时间。)

  距其院东五里(那,代指慧空禅院)

  独其为文犹可识(它,代仆碑)

  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它,代穴;那些,代指游客)

  盖其也深,则其至也加少矣(那,代指后洞;那,代指游客)

  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自己,代作者)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他们,代指古人)

  其孰能讥之乎(难道,表反诘)

  3.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的意义和用法: 

  A. 至于幽暗昏惑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 形容词作名词,迷乱的地方

  B. 往往有得:动词作名词,心得

  C.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鱼虫、鸟兽:名词,观察

  D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名词,景象

  4.   将下列句子按其中的“之”字的语法分类

  (1)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鱼虫、鸟兽,往往有得

  (2)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3)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4) 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

  (5) 至于幽暗昏惑无物以相之

  (6) 其孰能讥之乎

  (7) 此余之所得也

  A 相当于结构助词“的”:(3)(7)

  B 代词,指代人、物、事、地方等,作宾语:(5)(6)

  C 助词,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1)(2)(4)

  6.读准句读:

  A. 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B.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C.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D. 鼎足之形|成矣

  E. 则谓||非草木|不得矣

  7.正音

  无物以相(xiàng)之 

  何可胜(shēng)道也哉 

  长乐王回深父(fǔ)

  五.整体感知

  1.教师指出:古人在游记中写感受常用一句话来概括全文的主旨,比如《醉翁亭记》末段“太守之乐其乐”“醉能同其乐”二语便是该文的主旨。试参照此例说说本文的主旨可用哪一句话来概括。 

  (学生可能说出多种答案,可以稍加讨论。对不确切的答案应作一点分析,比如“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一句是就仆碑而言,不过是信笔拈来,与游洞无关。作者这次游褒禅山的主要目标是游洞,他的主要感受是缘此而生。) 

  讨论后应确定,“尽吾志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一句是全文主旨的概括。 

  2.追问:作者说“不能至”是指啥说的?(不能至洞的深处,不能见“非常之观”。)这本来是件“有悔”的事,为啥作者也说“可以无悔”呢?(因为已经“尽吾志”了。)“尽吾志”是啥意思?(为实现自己的愿望作最大的努力。) 

  小结:“尽吾志”是这句话的要害。 

  3.“尽吾志”这句话跟前段记游中哪句话是前后照应的?(“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极夫游之乐”是指啥说的?(至洞之深处。)为啥到了洞之深处才能“极夫游之乐”呢?(从“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可以看出,再看下文“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也表现了这样的意思。)你们能不能从毛主席诗词中找出一句话来概括作者的这个意思呢?(“不限风光在险峰”。)再说作者的“悔”——这“悔”的真正原因是啥?(“随之”。) 

  小结:“随之”,就是放弃自己的意愿,不作最大努力而屈从别人,这正是本句的要害。 

  六.课文分析

  1.教师先范读一遍,然后领诵一遍。 

  ①“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哪一个是本名?(华山。)哪一个是别名?(褒禅山。)从啥地方看出来的?(“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此前不叫褒禅山;“有碑仆道……曰‘花山’”——可见“花山”是古名,“花”后来讹音为“华”。) 

  ②“唐浮图慧褒……名之曰‘褒禅’”——这句说别名来由。下句“今所谓……庐冢也”作补充,证明此说正确。 

  ③“距其院东五里……名之也”——“华山洞”,这里是指前洞还是指后洞?(后洞,下文可证。)这句简介华山洞名由来。 

  ④“距洞百余步……曰‘花山’”——“有碑仆道”中有省略成分吗?(“仆”后省“于”。)说碑“距洞百余步”,却没有说出方位,据你判断,碑应在洞的哪一面?(西面。作者以慧空禅院为参照物,再去前洞,正是向东走,先见碑而后见洞,可见碑在洞的西面。) 

  小结:本名→别名由来及证明→华山洞名来由→从仆碑看出本名→指出音谬。 

  2.教师先范读一遍,然后领诵一遍。 

  ①“其下平旷……所谓前洞也”——“前洞”陪衬“后洞”,一笔带过,妙。 

  ②“由山以上五六里”——“以”的用法同“而”,一笔带过行程。“有穴窈然”——写所见,“入之甚寒”——写所感。“问其深”——写所问。这是详写后洞。 

  ③“余与四人……而其见愈奇”——“愈深”“愈难”“愈奇”六字,大有深意,为下文议论张本。如果是一般的山水游记,“愈奇”之后必大肆渲染。 

  ④“有怠而欲出者……俱出”——游程至此结束。 

  ⑤“盖余所至……也加少矣”——追记洞中所见。 

  ⑥“方是时……火尚足以明也”——追记自身,伏“悔”字。 

  ⑦“既其出……游之乐也”——以“悔”结束记游,为下文抒发议论作铺垫。 

  小结:第一层(开头到“遂与之俱出”“前洞——后洞”,后洞的特点“窈”“寒”“深”,洞的深处情形是“愈深”“愈难”“愈奇”)记游洞经过;

  第二层(“盖余所至”至段末)追记后洞中所见并表示遗憾心情。 

  3.教师示范诵读并穿插讲解。 

  ①“于是余有叹焉”——“于是”承上,“叹”启下,由叙事过渡到议论。 

  ②“古人……无不在也”——“无不在”就是“无不在心”,省“心”字,使行文简洁。全句意在颂古人博大精深,为下文立论根据。 

  ③“夫夷以近……则至者少”——照应前洞、后洞。“而世之奇伟……在于险远”——照应上文“其见愈奇”。“而人之所罕至焉”——照应上文“则其至也加少矣”。“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从事实推出结论,为下文“尽吾志”张本。 

  ④“有志矣……不能至也”推开一层,点出“力”,照应上文“余之力尚足以入”。 

  ⑤“有志与力……不能至也”再推开一层,点出“物以相之”,照应上文“火尚足以明也”。 

  ⑥“然力足以至……讥之乎”——用推理导出最重要的结论(即本文主旨),作者正意只在“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这句话上。前有反衬,后有反问,语势节节上升。 

  ⑦“此余之所得也”——总收一笔。 

  小结:第一层(开头到“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从“求思之深而无不在(心)”导出立志的重要性;第二层(“有志矣”到段末)阐述“尽吾志”的观点。 

  〔提示〕这一段逻辑性很强,作者的推理过程明显,行文也处处跟前一段相照应——所有这些都在语气上反映出来。因此,本段使用虚词的频率较高。要提示学生注意“焉”“也”“夫”“则”“而”“故”“矣”“然”“其”“乎”等虚词在表达语气上的作用;必要时教师应二遍三遍地领读。这是本文思想内容的重点,也是诵读的重点。这段能否诵读得顺畅,是衡量这篇课文教学成败的主要标准。 

  4.教师示范诵读这一段,然后提问: 

  “古书之不存”跟上文哪句话相照应?(“其文漫灭”。)“后世之谬其传”也是跟哪句话相照应?(“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追问:这样说来,这两句话是不是专指碑文字迹模糊和“花山”被误传为“华山”这两件事说的呢?(不是,它既是专指,也是泛指,而且重在泛指。从啥地方看出来的呢?(“何可胜道也哉”。从这里可以看出它是泛指文字流传或刊印的讹误。) 

  小结:这就是从个别引申出一般的写法,也表现了作者的阔大胸襟,看问题有思想高度。 

  5.略读第5段。 

  先问:古代游记在文末列出同游者姓名,几乎成为一种定式,同学们过去已经见过,请说出篇名。(《小石潭记》。) 

  再问:试以这两篇游记为例,说说运用这种定式有啥好处。(①古代游记大多是借山水、景物寄托作者的思想感情,所以在文章主体部分中不出现同游者姓名;即便在记游踪时不能不涉及同游者,也只用泛称,如本文中的“四人”“怠而欲出者”“或”等。②这样写可以节省许多笔墨,使行文简练。) 

  中华古国五千年的文化,璀璨辉煌,流光溢采;我们的先哲先圣给我们馈留的华章美文,锦词绣句,蕴涵着丰富的哲理与奇妙的艺术美,很值得我们咀嚼和品位。通过对它们的开掘,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和语言能力,更能够陶冶情操,丰富学生的生活情趣,提高欣赏美的能力,达到完善人格的目的。

高一下册语文《游褒禅山记》教案 篇16

  江北中学 张秀英

  教学设计 设计思路

  一、 三维目标

  1、 继续积累文言语汇,特别掌握词类活用的现象。

  2、 学习即事明理,叙议结合,前后紧密相扣的写作办法。

  3、 学习从游山这样的小事中悟出人生哲理,表现积极的人生态度。

  二.整体思路

  教师应当将示范背诵作为一种直观的教学手段加以运用,必要时应逐句地带领学生诵读,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治学、处事都必须具有百折不挠的意志和“深思慎取”才能获得成功的道理。

  三、教学流程

  (一)导入  新课:

  教师提问:在初中我们学过哪些用文言文写作的游记?

  《西湖游记》、《始得西山宴游记》、《醉翁亭记》、《满井游记》┅┅

  这类文章有何特点?

  明确:叙事写景,抒情感怀 。一般以叙为主,感为辅。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游记《游褒禅山记》,看它在写法上有何区别?(板书课题:《游褒禅山记》)

  (二)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课文,读准字音,读断句读。

  2、学生自渎课文,尽量熟练,并借助注解,利用工具书,扫清语言障碍。

  提示: (1)学生的自己不能解决的疑问可作好记载,教师巡回解答。

  (2)指导学生像上一课一样作好文言语言的积累。板书随机。

  3、掌握大意(多媒体板书)

  讨论、明确:本文先写未尽兴的游山经历(1、2段), 然后由此引发议论(3、4段),第五段是游记的结尾。

  (三)品读课文

  1、 研读第一段。

  学生齐读第一段,然后教师范背第一段,学生如果还有读不准的字音要记好笔记。同时思考:简介“褒禅山”的语句有哪些?为啥要特别提到仆碑和仆碑上的文字?

  明确:第一问比较简单,只是提示学生背诵的层次。第二问要提示学生寻找文中相照应的地方。

  原因:为后文的议论埋下伏笔。

  引领学生按层次背诵此段。

  2、 研读第二段。

  先点名诵读第而2段(有基础的学生),然后齐读,再后教师领背。思考:此段中简介了前后两洞,你认为着重简介的哪一部分?为啥?

  讨论,明确:较详细地写了后洞的特点以及游后洞的所见所感。因为本段着重写游洞而不着重写景,况且只写了半途退出的经过。由此可看出,文章不重在记游,而只是借以表达自己的观点,记游只是为后文的议论作准备的。那么,游洞后,作者有啥感受呢?

  “后悔”,因为余之力尚足以入,火足以明也,却随之出,不得极夫游之乐也,实意在说明自己意志不坚定。

  学生小声再诵读课文,争取当堂背诵。

  3、研读第三、四段。

  (1)齐读第三段,强调“而无物以相之”中的“相”读作xiàng ,思考:本段主要写了啥?

  明确:主要写游山的心得。具体内容分五层意思:①用一“叹”字紧承上文,领起全段。②以古人作为立论的标准,从“求思”的深度和广度两方面,分析了古人“往往有得”的原因。③拿世人的避难就易,同古人的“求思”精神对比。④阐述宏伟目标,险远的道路和“志”、“力”、“物”三者的内在联系。⑤强调只要尽了自己的主观努力,即使不能达到目的,也可以“无讥”、“无梅”。

  心得是啥?在文中寻找关键语句回答。

  明确:这一段承接第二段游山未尽兴的事件引发的议论“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有志就能成功吗?在文段中继续寻找答案。(略)

  归纳起来,作者揭示了成功的条件就是 “志”、“力”、“物”,强调了“力”与“物”这两个客观条件的作用,也强调了“志”这个主观因素的关键作用,强调只要尽己之志,虽然不能达到目的,亦可“无悔”、“无讥”,作者在这儿所论述的既是游山之所得,也是治学处事之理,也是成就一切事业之道。从这里大家受到了啥启发?能不能结合自己的生活学习谈一下。

  (2)教师背诵第四段,由于句子较长,强调句读,便于理解。

  学生自由朗读,思考:

  “古书之不存”跟上文哪句话相照应?(“其文漫灭”。)“后世之谬其传”也是跟哪句话相照应?(“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作者认为现实中像这样的情况多吗?(“何可胜道也哉”)

  由此讨论:你认为现实生活中像这样的情况多吗?请举例证明。

  学生畅所欲言,估计说的更多的使广告招牌、报章杂志上出现的。(略)

  提问:这一段主要写了啥?

  明确:作者从仆碑发生Lenovo,指出对待传闻应该采取“深思慎取”的态度。

  3、 4两段都是由生活中具体的小事阐明了悟出人生哲理,表现出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4、教师背、学生读最后一段,尽量慢一些,强调“父”字读作“ fû”学习游记写法的结尾,再如《醉翁亭记》的结尾也是这样。

  5、学生再读课文,同方交换检查背诵,并检查默写。

  6、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自己编写结构提纲。

  (四)相关资料

  作者简介:

  王安石(1021-1086),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字介甫,晚号半山。抚州临川(现江西省临川县)人。仁宗庆历进士。嘉祐三年(公元1085年)上万言书,提出变法主张,要求改变“积贫积弱”的局面,推行富国强兵政策,抑制大官僚地主的兼,强化统治力量,以防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巩固地主阶级的统治。神宗熙宁二年(公元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任宰相,依靠神宗,实行变法。因保守派反对,新法迭遭阻碍。熙宁七年辞退,次年再相;九年再辞,退居江宁(今江苏南京),封荆国公,世称王荆公。卒谥文。他强调“权时之变”反对因循保守,是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其诗文颇有揭露时弊、反映社会矛盾之作,体现了他的政治主张和抱负。散文雄健峭拔,被推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歌遒劲清新。词虽不多但风格高峻。他的作品今存《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

  时代背景资料:

  公元1051——1054年,王安石任舒州(现在安徽省潜山县)通判,1054年(宋仁宗至和元年)4月,辞职回家探亲,在归途中游览了山峦起伏,有泉有洞,景色秀美的褒禅山,同年7月以追记形式写下此文。

  板书:

  《游褒禅山记》

  积累文言基础知识,强调词类活用。(学生完成)

  1、 2段(记叙)游山的经过。

  3、4段(议论)游山的心得:

  成功的条件—— “志”、“力”、“物”,关键是“志” 一、 体现语文学科的工具性。

  二、 解读大纲:诵读浅易文言文,背诵一定的名篇,学习用现代观念审视古代作品。

  三、 (一)导语 “温故而知新”。

  (二)重视语言的积淀。

  (三)以朗读促理解,在理解中求背诵。

推荐站内搜索:公务员考试 时间、河南省自学考试成绩查询、永远跟党走演讲稿、吉首大学2021年录取分数线、2022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证报名时间、励志演讲稿 范文、辽宁自学考试成绩查询、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读后感600字、考试信息网、观后感400字、

高一下册语文《游褒禅山记》教案(精选16篇)
版权声明:本文采用知识共享 署名4.0国际许可协议 [BY-NC-SA] 进行授权
文章名称:高一下册语文《游褒禅山记》教案(精选16篇)
文章链接:https://678999.cn/98480.html
本站资源仅供个人学习交流,请于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不允许用于商业用途,否则法律问题自行承担。

一路高升范文网

提供各类范文...

联系我们联系我们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