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第六册语文《菩萨兵》练习题(通用12篇)
小学第六册语文《菩萨兵》练习题 篇1
一、给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菩(pú pó )萨 怨(yuān yuàn)不得 糟(zāozhāo )蹋
饶(ráo láo)恕 挨(āi ái)饿 结(jié jiē)果子
二、看拼音, 写词语。
zànɡ mín chūn ɡēnɡ dònɡ yuán tónɡ bāo
hú tú ɡǎn jī bō zhònɡ xiàn duàn
三、比一比,再组词。
译( )糊( )涂( )段( )
泽( )湖( )途( )断( )
āi ( ) zànɡ( )
挨 臧
ái ( ) zānɡ( )
四、照样子,写词语。
尽心尽力 百发百中
平平整整 干干净净
五、读一读,连一连。
躲进 苦头 得知 眼泪
播下 深山 遮住 家园
吃尽 土地 返回 消息
整治 种子 流下 眼睛
六、选择正确的答案,把序号写在括号里。
1、“要让我们播下的种子在这里发芽、生根、开花、结果......”这句话在文中的含义是:( )
a、我们在藏民居住地播种,要让种子长成庄稼,有好收成。
b、要让红军的形象在藏胞心中生根,使藏胞们知道,红军是一心为民的。
2、下面的句子该用怎么样的语气朗读?
a、无可奈何的语气 b、关切的语气 c、发自内容的赞美
1、“几时见过菩萨一样的司令、菩萨一样的兵啊!”( )
2、“一定是乌云遮住了他们的眼睛,那些藏胞一见到我们就跑,真糊涂啊!”( )
3、“这么多天了,藏胞还在山里,怎么受得了呢?得想办法动员他们回来呀!”( )
七、想一想,写一写,再找几个小伙伴演一演。
藏胞们返回家园,看到干干净净的院子、平平展展的土地后,会说出一番怎么样的感激的话呢?请你仔细观察插图,展开想象,写一段话。
八、读一读,了解一下。
中国工农红军于1934~1935年由江西转移到陕北的二万五千里长征,一共爬过18条山脉,其中5条终年积雪。渡过24条河流,跨经11个省,占领过大小62座城市,突破了10个地方军阀的封锁包围,打败了追击的国民党中央军,开进和顺利通过了6个不同的少数民族地区,有些地方是军队从没有到过的。
小学第六册语文《菩萨兵》练习题 篇2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复述故事。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3个字只是不写。认识一个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尽心尽力”造句。
3、体会朱总司令和红军战士对藏族同胞的关心与爱护,感悟军民之间的鱼水深情。
学习重点、难点
1、朗读课文。复述故事
2、学会本课生字,认识一个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尽心尽力”造句。
一、自学探究
a级目标:
1.自由轻声认真读课文,把生字音节标注在生字上,边画边读生字词,多读几遍,读准字音,不添字,不改字,不漏字,不回读,不读破句。
2、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号。
3、学习本课生字,能正确书写,并说说怎么样记住它们的字形(组内交流)
(1)我会读:
藏民 春耕 动员 平平展展
同胞 糊涂 感激 尽心尽力
(2)会读会写田字格中的生字。(将生字描红一遍)
(3)将词语写在小字本上。
(4)我会辨字组词。
抱( ) 湖( ) 涂( ) 绕( )
胞( ) 糊( ) 途( ) 饶( )
4、初步理解字词,运用理解词语的办法(联系上下文、查字典、查资料等)理解下列词语。
菩萨: 藏族:
糟蹋: 长征:
尽心尽力:
翻译:
5、你读了课文,知道课文讲了一件(请记得收藏本站-一路高升范文网,以获取更多新鲜内容)啥事?(在小组内说一说)
b级目标
细读课文,思考:
1、第一自然段讲了啥?
2、自由读第2~5自然段,思考:这部分讲了啥?
3、“这么多天了,藏族同胞还在山里,怎么受得了呢?”。道出了总司令的一“急”:长期呆在山里,吃住条件恶劣,担心藏胞受不了。“这么”、“还在”、“怎么……呢”体现了朱总司令的 。
4、“得想办法动员他们回呀!”进一步表现朱总司令对藏胞的 。
5、当翻译回来报告说“唉!一定是乌云遮住了他们的眼睛,那些藏胞一见我们就跑,真糊涂哇!”“乌云遮住了眼睛”说明以前藏胞受 ,就像乌云遮住了眼睛,看不清真像。而朱总司令对他们这样的做法表现出深深的体谅:“
”
6、“现在已经是春耕了,节气不饶人,得赶紧帮助藏胞把地抢种上。”道出了朱总司令的二“急”:节气不饶人,拍耽误藏胞的春耕,来年就要挨饿了!进而体现总司令 。
7、“要让我们播下的种子在这里生根、发芽、开花……”这句话的含义是:这句话表面上讲春耕,实质上是要让 的形象在藏胞心中生根,使藏胞知道,红军是 的。
8、用“尽心尽力”造句。
9、“几时见过菩萨一样的司令,菩萨一样的兵呀”表达了藏族同胞对红军的 与 。
教师小结:本文记叙了长征途中,朱德同志亲自带领红军战士帮助藏胞春耕,以实际的爱民行动得到了藏胞的信任的事。我们从中体会到藏民与红军之间的鱼水深情。
二、小组学习与交流展示
1、小组汇报交流
我学会了啥,还有那些不懂需要帮助。
2、全班展示质疑
(1)各小组展示收获。
(2)朗读课文。
c级目标
1、复述课文。
3、收集有关朱总司令的资料,了解他的事迹。
小学第六册语文《菩萨兵》练习题 篇3
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朱总司令和红军战士对藏族同胞的关心与爱护,感悟军民之间的鱼水深情。
过程与办法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尽心尽力”造句。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会复述故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朱总司令和红军战士对藏族同胞的关心与爱护,感悟军民之间的鱼水深情。
二、重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朱总司令和红军战士对藏族同胞的关心与爱护,感悟军民之间的鱼水深情。(重点)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尽心尽力”造句。(重点)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会复述故事。(难点)
三、文本解析
1、题目解读:“菩萨”,佛教指修行到了一定程度、地位仅次于佛的人。藏族人大多信奉佛教,认为菩萨是救苦救难、普度众生的,是大慈大悲的象征。“兵”,指战士、军队。本文以“菩萨兵”为题,形象、生动地赞扬了军队和战士有菩萨般大慈大悲的心肠,既点明文章中心,也能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2、写作背景
(1)藏族:我国少数民族之一,分布在西藏和青海、四川、甘肃、云南。
(2)长征:指中国工农红军于1934~1935年由江西转移到陕北的二万五千里长征。共爬过18条山脉,其中5条终年积雪。渡过24条河流,跨经11个省,占领过大小62座城市,突破了10个地方军阀的封锁包围,打败了追击的国民党中央军,开进和顺利通过了6个不同的少数民族地区,有些地方是军队从没有到过的。
(3)朱德:中国人民解放军主要创建人之一,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导人之一,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1922年11月在柏林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参加“八一”南昌起义,1928年5月任工农红军第四军军长,1930年任总司令。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任国民革命军第八路总指挥;解放战争间,担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中华共和国成立后,历任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等职。1955年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1976年在北京逝世。
3、结构分析
全文一共有9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讲藏族同胞由于吃尽了【敏感字词】军队的苦头,对红军的到来非常害怕,躲进了深山。第二至五自然段讲朱德总司令急藏族同胞所急。第六、七自然段讲总司令在第二天召开了春耕动员会,会后与战士们一起参加了春耕。第八、九自然段讲春耕行动深深地感动了藏族同胞,他们赞颂朱总司令率领的红军是“菩萨兵”。全文按照实际发展顺序,记叙了事情的前后经过。“一天”、“第二天”、“几天以后”三个具体的时间段的交代,使文章的条理十分清楚。言简意赅的叙述、充满深情的人物语言,恰到好处地反映了朱德总司令以及红军战士对藏族同胞的一片深情。“菩萨一样的司令”、“菩萨一样的兵”这一形象的话语既表现了藏族同胞的语言特点,更深刻地表达了藏族同胞对红军的无比感激于热情赞颂。
4、写作办法
篇末点题
本文结尾点题,突出中心。文题是“菩萨兵”,结尾处用藏族同胞的话“几时见过菩萨一样的司令、菩萨一样的兵呀!”巧妙地点明了文题,寓意深刻,而且给人以余味悠长之感,使中心更加突出。篇末点题,就是在文章结尾处用一句话或一段话直接写出文章的中心思想,使文章的中心思想上升到一定的高度。运用这种办法,既能概括全文的要点,也给读者留下深刻而鲜明的印象。
采用这种办法时,要使结尾同全文浑然一体,一气呵成,切忌拖泥带水,防止在文章结尾不加分析地安上一个表决心、喊口号的尾巴,这样不仅是画蛇添足,还会影响全文的表达效果。
5、中心思想
本文讲在长征途中,朱德总司令带领红军战士帮助藏族同胞春耕春种,以实际行动使藏族同胞返回自己的家园,赢得了藏族同胞的信任与感激,反映了朱总司令和红军战士对藏族同胞的关心和爱护。
四、重点知识
1、学会本课生字。藏、区、段、胞、朱、译、糊、涂、耕、播
(1)“藏”平舌音 (2)“饶”声母为r
(3)“菩萨”、“糟蹋”、“糊涂”(第二个字均读轻声)
2、形近字辨析
藏(篾)、区(匹)、 段(没)、胞(抱)、译(泽)
怨(怒)、播(插)、 糊(湖)、涂(途)
3、多音字
(1)挨→(ái) 挨饿 ;(āi)挨近。
(2)藏→(zàng )藏族;(cáng)收藏。
(3)得→(děi) 真得 ;(dé)取得;(de)跑得快。
4、近、反义词
(1)近义词:动员—发动 糟蹋—糟践 感激—感谢 糊涂—昏聩
尽心尽力—竭尽全力
(2)反义词:糊涂—明白 感激—责怪 热火朝天—冷冷清清
尽心尽力—敷衍塞责
5、词语解释
(1)【敏感字词】:指思想上或行动上维护旧制度,反对进步,反对革命。
(2)尽心尽力:投入整个身心,使出全部力气。
(3)热火朝天;形容场面、情绪或气氛热情高涨。
6、句段赏析
(1)他对朱德同志说:“唉,一定是乌云遮住了他们的眼睛,那些藏胞一见到我们就跑,真糊涂哇!”
—— 这里的“乌云遮住了他们的眼睛”是一个比喻,形象地说明藏胞不明真相,对红军的误解之深,而要让他们理解是那么的难,进而为下文写红军怎样赢得藏族同胞的理解了充分的铺垫。
(2)“不能让藏胞来年挨饿,我们要像种自己的地一样,尽心尽力地把藏胞的地种好。要让红军播下的种子在这里发芽、生根、开花、结果……”
——这句话是说要让红军以实际行动把军爱民的诚意播撒到藏胞心田里,让红军一心为民的形象在藏胞心中生根。
(3)他们说:“几时见过菩萨一样的司令、菩萨一样的兵呀!”
——这是藏族同胞回来以后对红军说的话,赞扬了红军战士有菩萨般的心肠,急民之所急、想民之所想,关心人之疾苦,是真心为民的。
五、文本拓展
1、根据自己对人物的理解,创造性的表演课本剧。
2、想象藏族同胞们返回家园,看到干干净净的院子、平平展展的土地后,会说出一番怎么样感激的话语呢?展开想象写一段话。
3、说说现在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继承了红军啥样的光荣传统?
4、课后可以观看《长征》电视剧,进一步了解人物角色.
六、课堂流程
第一课时
一、每日积累
二、明确目标,教师引领
1、创设情境,揭题导入
板书课题后引发:读了课题会让我们产生一种新奇感,我们听说过步兵、炮兵,还没有听说过菩萨兵的。我们知道菩萨给人的感觉是慈祥的,关心和帮助他人的,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课文,看看文中写的是不是这样一种神兵呢?
三、自主学习,多元选择
1、齐读课题,质疑。
2、带着问题自读课文2~3遍(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整体感知。
思考:1、“菩萨兵”指谁?谁称红军为“菩萨兵”?
2、为啥藏族同胞要用“菩萨一样的司令、菩萨一样的兵”来称赞红军?
3、红军究竟为藏族同胞做了啥事?
四、合作探究,帮扶训练
1、小组合作学习生字词。
(读准音、认清形、会书写、会组词、找出形近字、多音字、近反义词)
2、学习词语,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
3、熟读课文,细读朱德同志说的三段话,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
五、分享提升,穿插巩固
1、谈谈初读收获。
2、分组板展有关内容,领读讲解并究错补充。
3、字词部分展示。带读生字词、提醒读音、生字组词、积累近反义词、多音字、重点词语解释。
4、抓重点词句理解课文,读通课文,组内分角色朗读试着复述课文。
六、达标评测,反馈矫正
1、完成《快乐导航》字词部分。
2、对子间纠错讲解,并在纠错本上改正。
第二课时
一、每日积累
二、明确目标,教师引领
复习检查,听写词语。
上节课我们初学了课文,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体会朱总司令和红军战士对藏族同胞的关心与爱护,感悟军民之间的鱼水深情。
三、活动体验,帮扶训练
1、出示目标:小组讨论:藏族同胞为啥离开家园躲红军?
感知课文: 朗读第一~五自然段。
①体会藏族同胞对【敏感字词】军队的恐惧核对红军的误解。(抓住“吃尽”、“一……(早)就”来理解)
②体会朱德总司令对藏族同胞的关心。(抓住“急坏”一词来理解)
③抓住朱总司令的两句话,进而体会总司令急藏胞所急、想藏胞所想,关心藏胞疾苦的爱民情感。(抓重点词句)
2、讨论:藏族同胞为啥也回到了家园感激红军?
感知课文:朗读第六~九自然段。
①体会朱德同志的话(“像种自己的地一样”是啥意思?“尽心尽力”是一种啥样的态度?)
②怎么样理解朱德总司令这里说的“种子”?
③藏族同胞为啥用“菩萨”来赞美朱德总司令和红军呢?这里的“几时见过”有啥含义呢?
四、分享提升,穿插巩固
1、谈体会,抓重点词句分析、品读感悟,了解课文内容。
2、有感情的朗读全文,读好朱德总司令的三段话,读出藏族同胞的感激之情。
3、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会复述故事。
形式多样:分角色朗读、师生比赛读、课本剧表演、班内复述故事评比。
五、达标评测,反馈矫正
1、朗读复述课文,对子间互读、互查。
2、讨论《快乐导航》中的相关内容,并在纠错本中改正。
第三课时
一、每日积累
二、明确目标,教师引领
通过理解关键词句和感情朗读,使我们对朱德总司令对藏族同胞的关怀之情有了深入的体会,请大家谈谈感受。
三、活动体验,帮扶训练
1、理解课文内容,归纳重点知识,学会复述课文。
2、根据自己对人物的理解,创造性的表演课本剧。
3、想象藏族同胞们返回家园,看到干干净净的院子、平平展展的土地后,会说出一番怎么样感激的话语呢?展开合理的想象写一段话。
4、说说现在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继承了红军啥样的光荣传统?
5、课后可以观看《长征》电视剧,进一步了解人物角色。
四、分享提升,穿插巩固
1、句子的品读感悟。
2、分享课本剧表演,体会人物角色。
4、达标评测,反馈矫正
(1)完善《快乐导航》中的相关内容。
(2)对子之间互查、互考,复述课文。
(3)组长反馈组员表现情况。
小学第六册语文《菩萨兵》练习题 篇4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复述这个故事。
2、学会10个生字,理解“糊涂”、“尽心尽力”等词语。会用“尽心尽力”造句。
3、能用“热火朝天”、“尽心尽力”等词语描写同学们大扫除的情景。
4、理解课文内容,学习朱德总司令和红军战士尊重、关心藏族同胞的优秀品质,体会藏民与红军之间的鱼水深情。
教学重点、难点:理解朱总司令的话,体会其中包含的意思;真正理解“要让我们播下的种子在这里生根、发芽、开花、结果……”这句话的含义。
教学准备:1、教师制作ppt课件。2、学生自学生字词,充分预习课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板书课题,提问:啥是“菩萨”?指名谈谈理解,教师补充说明。
那么,啥样的兵能称之为“菩萨兵”呢?今天,我们来学习这篇课文。
二、检查预习情况:
1、检查字词读音。
出示:藏民 春耕 糊涂 怨不得 糟蹋 挨饿 露面 不饶人
热火朝天 尽心尽力 干干净净 平平展展
1)自由读。
2)指名读,纠正强调“藏”,“挨饿”的“挨”多音字,“糊涂”的“涂”为轻声。教师指导写“藏”,学生描红,仿写。
3)齐读词语。
4)指名分段朗读课文,纠正读音。
5)浏览课文,讨论交流:这篇课文主要讲了啥?
教师出示小黑板填空:
在________中,_________带领____________帮助_________________,使藏族同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学文感悟:
(一)探讨:藏胞们躲进了深山,朱德总司令的心情是怎样的?
1、朱德总司令很急(急坏了)。他急啥呢?同学们,带着这个问题,请你们自己读读第2、3、4、5自然段。
2、学生自由读文后交流,围绕以下问题朗读、感悟
1)“怎么受得了呢?”是啥意思?
2)藏胞在山里为啥会受不了?
3)从朱德总司令的这句话中,你体会到啥?
4)了解“节气”。
5)理解朱德总司令“急”是因为担心藏胞耽误春耕,急藏胞所急。
6)指导朗读第2到5自然段。
(二)探讨:为啥开始时藏胞要躲进深山,后来也悄悄地返回家园呢?
1、为啥开始时藏胞要躲进深山?
a、出示:藏族同胞吃尽了反动军队的苦头,一听说也有军队开过来,早就躲进了深山,谁也不敢露面。
b、想象说话:藏族同胞吃尽了反动军队的苦头,同学们,我们来回忆一下,从你看过的电视电影作品中,想想藏胞可能吃过反动军队的哪些苦头?
2、后来为啥也悄悄地返回家园呢?
学生想象说话。引出“不能让藏胞来年挨饿,我们要像种自己的地一样,尽心尽力地把藏胞的地种好。要让红军播下的种子在这里发芽、生根、开花、结果……”
3、朗读朱德同志在春耕动员会上的讲话。
4、引导学生理解浅层次的“要让红军播下的种子在这里发芽、生根、开花、结果……”
5、想象说话:如果你是一位藏民,当你看到这样的场景,你会想些啥,怎么做呢?
6、引导学生读好句子“几时见过菩萨一样的司令、菩萨一样的兵呀!”
(三)探讨:为啥称朱德和红军为“菩萨兵”?
引导学生分两层体会:
1、从朱德和红军战士帮藏胞春耕及打扫院子、整治土地体会。
2、出示“长征途中,红军来到藏民居住地区,准备休整一段时间。”通过此句体会。
四、拓展写话:同学们,一晃到了秋季,收割时,藏族同胞想表达对红军的感激之情,请你们代藏胞们给朱德和那些红军战士写封信。学生练写,交流。
作业设计:
1、将《菩萨兵》这个故事讲给自己的家人听。
2、搜集有关红军长征的故事跟同学交流。
3、秋季收割时,藏族同胞想表达对红军的感激之情,让学生代他们写信。
板书设计:
7、菩萨兵
朱德: 急坏了 怎么受得了 尽心尽力 关心爱护
藏民: 躲跑 返回 流泪 感动
教材分析:
课文记叙了红军长征途中军爱民的一个感人故事。朱德总司令带领的红军以菩萨似的心肠为藏民着想、替藏胞春耕,以实际的爱民行动赢得了藏胞的信赖与欢迎。全文按照故事发展的顺序,双线并进。一条线正面写朱德领导的红军部队,一条线侧面写藏胞。写红军部队,着重写典型人物的典型语言,进而体现红军的菩萨心肠,略写红军怎么找藏胞,怎么搞春耕,详略得当。
小学第六册语文《菩萨兵》练习题 篇5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复述这个故事。
2、学会本课10生字,两条绿线内的只识不写;认识多音字“挨”,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热火朝天”、“尽心尽力”造句。
4、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朱德总司令和红军战士爱护、关心藏胞的优秀品质,体会藏民与红军之间的鱼水深情。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准备:教材配套光盘
第 一 课 时
课前预习作业设计:
1、读课文,做到读正确、读通顺。
2、查词典了解词义:
菩萨:
热火朝天:
尽心尽力:
3、查资料,了解朱德。
4、给加点字注音:
“不能让藏胞来年挨( )饿,我们要像种( )自己的地一样,尽( )心尽力地把藏胞的地种( )好。要让红军拨下的种子在这里生根、发( )芽、开花、结( )果……”
5、通过预习课文,我知道课题中的“菩萨兵”是指( ),他们帮助藏胞( ),以实际行动使藏胞返回家园,深受臧民同胞的( )。
一、导入新课
1、老师简述红军长征背景。
2、板书课题后提问:通过预习你知道“菩萨兵”是指谁?藏族同胞为啥称红军为“菩萨兵”呢?
二、初读课文
1、 检查生字词预习情况。
(1)出示词语指名读,注意读准字音。
藏民 地区 一段时间
朱德 翻译 糊涂 春耕
播种 同胞 怨恨 糟蹋
热火朝天 尽心尽力
干干净净 平平展展
(2)齐读词语。
2、读课文。
(1)听读课文,跟着默读。
(2)轻声读课文,读不通的地方多读几遍。
(3)分自然段指名读,要求正确、流利。
3、读课文,根据段意分段。
藏胞吃尽了反动军队的苦头,对红军的到来十分害怕,躲进了深山。
朱德总司令急藏胞所急,怕耽误春耕的大好时机,决定帮助藏胞抢种。
总司令召开春耕动员会,与战士们一起参加春耕。
春耕行动深深地感动了藏胞,他们赞颂朱总司令的红军是“菩萨兵”。
4、谈谈对词语的理解情况:
翻译:做翻译工作的人。
菩萨:救苦救难、普度众生,地位仅次于佛的人。
三、学习生字。
1、重点指导“藏”和“播”
2、扩词:藏 胞 播。
3、学习多音字“挨” 。
四、作业。
1、用钢笔将习字册上的字描红、仿影和临写。
2、 抄写词语。
第 二 课 时
一、听写生字词。
二、品读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看有几句话,分别说了啥?
第一句:理解“休整一段时间”(部队进行休息、整顿和训练,目的是恢复和提高部队的战斗力,以便接下来再次战斗。)
第二句:藏胞为啥要躲进深山不敢露面?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到藏胞十分害怕?(吃尽 一……就…… 早就)
第三句告诉我们朱德司令对于藏胞的这一举动十分着急。
读讲第2~5自然段
3、 抓关键词指导读好。
过渡:朱德总司令为啥这么急?
三、品读2~5自然段。
1、默读2~5自然段,画出朱德总司令着急的原因。
2、交流:
原因一:“这么多天了,藏族同胞还在山里,怎么受得了呢?” (担心藏民的身体。看出朱德司令是一位爱民的好司令。)
指名读、齐读,体会朱德同志对藏胞疾苦的关切之情。
理解“唉,一定是乌云遮住了他们的眼睛”,这是一个比喻,“乌云”指的是藏胞对红军的误解,误把红军当作反动军队,说明误解之深,要使他们理解之难。
原因二:“现在已经是春耕的时候了,节气不饶人哪,得赶紧帮助藏胞把地抢种上。”(担心藏胞耽误春耕。急藏胞所急。) 板书:急藏胞所急
4、 指导朗读第2~5自然段,分角色表演读。体会朱德同志深知藏民疾苦的阶级感情和对藏胞一片赤诚爱心。
过渡:光急是没有用的,朱德带领着红军也采取了哪些可行措施?
三、品读6~7自然段。
1、自由读。
2、读了这一段,你觉得红军和反动军队有啥本质上的区别,从哪里看出来的?(板书:开动员会 热火朝天地干了起来)
1、 指名读“不能让……要让我们播下的种子在这里生根、发芽、开花、结果”这一句,并引导学生理解这句话的含义。(这是一种含蓄的表达方式,这句话表面上讲春耕,实质上是要让红军的形象在藏胞心中生根,使藏胞知道,红军是一心为民的。)
尽心尽力就是竭尽全力,尽最大的努力。
2、 发挥想象,朱德总司令带着红军帮藏民春耕的场面,把第7自然段作为中心句展开。
3、 齐读。
过渡:红军的春耕行动有没有让藏胞解除误解呢?
四、品读8~9自然段。
1、指名读,说说从哪里看出藏胞解除了误解。
2、默读思考:藏胞为啥全都流出了感激的泪水?为啥会说出“几时见过菩萨一样的司令、菩萨一样的兵啊”?(“几时见过”就是啥时候见过,从来没见过的意思。只有天上的菩萨才会这样仁慈、这样无私。)
3、板书:像菩萨一样仁慈无私的红军官兵。
4、学到这儿,你想说啥吗?
五、总结全文。
1、集体朗读全文。
2、说说藏胞为啥把红军称为“菩萨兵“。
3、教师小结:本文记叙了长征途中,朱德同志亲自带领红军战士帮助藏胞春耕,以实际的爱民行动得到了藏胞的信任的事。我们从中体会到藏民与红军之间的鱼水深情。
六、作业。
1、完成同步探究。
1、 造句:
热火朝天:
尽心尽力:
课外作业设计:
1、比一比再组词:消 胞( ) 休( ) 涂( )
悄( ) 抱( ) 体( ) 途( )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消息——(信息) 悄悄——(偷偷)
感激——(感动) 得知——(知道)(知晓)(晓得)
3、写一段话,描写同学们大扫除的情景,要求用上“热火朝天”、“干干净净”等词语。
板书设计:
7 菩 萨 兵
像菩萨一样仁慈无私的红军官兵
急藏胞所急
开动员会 热火朝天地干了起来
小学第六册语文《菩萨兵》练习题 篇6
《菩萨兵》教学反思
教学片断一:
(过渡)师:这时候,翻译提出去找他们。可结果呢?
学生齐读翻译的话。
理解“乌云”。师:这里的乌云,真的是指天上的乌云吗?(出示第一自然段,引导前后联系理解。)
生:不是天上的乌云,是指反动军队。
引导结合生活实际,想象说话。师:你在电视里、电影里看到过反动军队是怎么样糟蹋老百姓的吗?
生1:他们对百姓想杀就杀,根本不把百姓当人看。
生2:反动军队把老百姓的家都烧了,使百姓无家可归。
生3:他们看到有啥值钱的东西就抢,甚至连一只老母鸡都不放过。
师:是呀,反动军队不把百姓当人看,对他们实施了“杀、烧、抢、掠”(板书),藏胞见了他们,能不闻风丧胆吗?
教学片断二:
教学课文的最后一部分。
1、师:看图上,这群悄悄回来的藏胞,有男、有女、有老、有少。如果你是其中的一位老奶奶,一个年轻的小伙子,一个可爱的孩子子……你看到这干干净净的院子,这平平展展的土地,你会对身边的家人说些啥?或对朱德、红军说些啥?用一、二句话写下来。
2、学生写话。
交流。教师采用记者采访的形式进行。
师:请问这位藏胞的小伙子,你当时看到红军为你们做了这么多事,你说了啥?
生1:红军同志,你看我长得还算结实吧,求你们让我也参加你们的队伍,让我也能为百姓做点事吧!
师:你是藏胞的小孩子吧,你也说了啥?
生2:红军叔叔,你们为我们做了那么多的事,就像是我的亲人,我谢谢你们。
师:藏胞的老爷爷在哪里?哦,是你,你想说点啥吗?
生3:红军同志,我老汉活了这么大年纪了,还没看到过像菩萨一样的兵哪!朱德同志,我老汉向您跪下了!谢谢你们哪!
教室里响起了经久不息的掌声。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课程的目标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体现“全面”与“综合”是新时期语文教育的一个新理念。语文综合素质是指能适应生活需要的、整合的、具有可持续发展前景的语文素养。要培养这种以促进人的发展为宗旨的综合素养,必须将教育与生活紧密相连。实践证明,语文教学生活化的确是一条可行之路。加德纳的多元智能学说作为一种理论支撑,也为生活化教学的探索注入了活力。在以上两个教学片断中,教师在教学时,把教育和生活结合起来,使每个学生潜力得到发展。那么语文生活化教学实践的重要性在哪?我觉得可以结合多元智能理论进行探讨。
一、“生活化教学”丰富了学生的人文素养。
以往的语文教学,更多地是重视语文知识的传授与语文技能的训练,而忽视了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忽视了语文对于人的精神生命的影响。学习与生活的脱离使教学变得过于抽象、理性。“回归生活”已越来越被教育界认可。在以上的第一个教学片断中,教师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联系自己在电视、电影中的所见所闻,再谈反动军队是怎样糟蹋老百姓的,就水到渠成了。这一切都源于生活化教学理念的建立,因为生活的本质在于它的丰富性,当学习与生活建立紧密的联系时,就可以利用生活资源丰富的优势,使教学活动变得更加生动。
二、“生活化教学”发展了学生的个体潜能。
根据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每一个体都有相对的优势智力领域,如有的小孩擅长用表演来表现自己的情感,有的擅长用歌唱来表达自己的感受,有的则喜欢用语言来表述自己的观点,就是语言表达,有的侧重于形象描述,有的擅长于逻辑分析,有的个性鲜明,有的平易随和。这就是优势智力领域的差异。教学中必须尊重每个个体的智力特点,让每个个体的特殊才能得到充分展示,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尊重个性的表现,是关注人的个性化发展的体现。21世纪需要各种各样的才能和人格,而不只是需要杰出的个人。因此,“一个真正关注人的发展的教学设计”,“会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不仅是认知的)和为每个学生提供积极积极活动的保证”。生活化教学既然能尽可能多地涉及多个智力领域,那么在活动中不同的个体就可以有展示自身特殊才能的机会。如在以上的第二个教学片断中,教师创设的写话教学环节,让“语言天才”和“表演天才”有了一个展示的舞台,学生们在自主参与的过程中,个性得以充分发挥。
三、“生活化教学”拓展了学生的体验渠道。
生活化教学是一种在生活背景下的情景化学习,多元智能理论认为:“充分提供情节背景下的学习是最有效的。”人要实现由自然人向社会人的发展,必须将所学真正理解并能学以致用。对此,生活化教学正可以发挥它独特的优势,利用丰富的生活资源,使教学活动更加生动,拓展了学生的体验渠道。生活化教学中创设生活情境的目的,往往是为了在学习内容与学生体验间建立联系,使新学内容能较快地纳入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达到真正理解,这是优化学习过程的有效途径。例如在第二个教学环节中,教师创设了一个“藏胞看到干干净净的院落子,平平展展的土地后说话的”生活情境,以实现对文章主旨的深刻理解。学生把自己定位成藏胞的孩子子、姑娘、老爷爷等等,说话的语气,表演的神态,活灵活现。特别是那位藏胞的老爷爷,“红军同志,我老汉活了这么大年纪了,还没看到过像菩萨一样的兵哪!朱德同志,我老汉向您跪下了!谢谢你们哪!”赢得了经久不息的掌声。在这一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创设生活情境的主人,他们在自己创设的情境里,深刻地领悟了“菩萨一样的司令,菩萨一样的兵”。在这样 的情境中,教师不必作深奥的逻辑分析,学生就已经比较轻松地达到真正理解。
总之,生活中处处有语文,也处处用到语文,语文教学生活化,不仅可以克服传统语文教学中只重语言智能的弊端,而且优化了教学过程,使以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语文教学只有扎根于生活这一片沃土,才能发芽,开花,结果。
7《菩萨兵》课后反思
在还没有上《菩萨兵》这课前,我真有点儿担心,因为这篇文章的时代背景已与学生的生活相去甚远,小孩们会喜欢这样的课文吗?为了上好这课,我查阅了相关资料,并课前也布置学生找一些红军长征途中的故事。在教学《菩萨兵》时,我注意了以下几点的教学:
一、注意背景的补充
上课前,为学生补充有关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知识是十分有必要的,否则学生很难体会“军队”的概念,也不能理解“鱼水深情”的含义。在课堂上,我简述红军长征背景,补充这段资料,让学生知道红军为啥会到藏族地区,也能体会历程的艰辛,对理解“休整”一词有很大的帮助。
二、注意重点语句的教学
师:为了抓紧春耕的时间,第二天,在帮助藏胞春耕的动员会上,朱德同志对大家说:“我们不能让藏胞来年挨饿,我们要像种自己的地一样,尽心尽力地把地种好,要让我们播下的种子在这里生根、发芽、开花、结果……”自由读一读朱总司令的话,说说你理解了啥?
这篇课文中,朱德总司令说:“要让红军播下的种子在这里发芽、生根、开花、结果……”是课文的重点理解内容,学生理解了这句话,对于理解课文主题,理解为啥称红军为菩萨兵这一教学难点也就水到渠成了。这一句有两层意思,一层是红军为藏族同胞春耕,自然要播种,种子就会发芽、生根、开花、结果,说的是农作物生长的过程;另一层意思是说红军在藏民居住区的所作所为,红军爱民的形象会像种子一样,播撒在藏族同胞的心里,进而会得到藏族同胞的理解和支持的。绝大多数学生理解这句话的第一层意思没有费力,但在理解更深一层意思的时候有点卡壳的现象。一开始的时候,我有点着急,课文讲到这里,学生对文本应该是很熟悉了,理解出深一层的意思应该很自然啊。我也一想,这些还都是些三年级的学生,对于文本的理解能力还不够强,所以我先将这个“难点”暂时“丢在一边”。在小孩们体会到藏胞的态度转变,通过表演走进了藏胞心里之后,这个“难点”就迎刃而解了。
三、造句的处理要灵活
“尽心尽力”是要造句的,我在之前进行了铺垫,问学生:“你们在做啥事会尽心尽力或者啥情况下应该尽心尽力”,用谈心的办法教学,如果学生能够答上来,那么造句也会水到渠成了。
《菩萨兵》教学反思
“菩萨兵”这篇长征小故事,在上之前,我思考:这个故事想教给啥?以啥为主线?从哪入手?深研教材后,我决定以朱德领导的红军对藏民的爱为主线,以藏胞的误解——解除误会——感激为侧线,进而得出军爱民,民拥军的军民一家亲的真挚情感。并决定从朱德的“两急”为突破口而展开教学。
朱德的“两急”为:一急藏胞在山里怎么受得了?,二急耽误了春耕怎么办?抓住 “急坏了,怎么受得了” “赶紧、尽心尽力” 等关键词语,体会朱德总司令想藏胞所想,急藏胞所急,充分体现了朱总司令对藏民的关爱,并把藏胞当成亲人看待。
本篇教学的重点是引领学生体会军民鱼水情是怎么建立起来的。先是红军“热火朝天”地干了起来,然后让学生回头去思考“红军到藏区来干啥的?”,从文中内容得出:他们是准备修整一段时间的。为啥要修整呢?从这里引出红军在二万五千里长征途中的危难和艰辛,体会红军在这样艰苦劳累的情况下没顾上片刻的喘息就投入到繁重的劳动当中,并把藏民的“土地整治得平平展展”,面对这样的情竟,面对这样的军队,藏民们发自内心地说出了那句话“几时见过菩萨一样的司令,菩萨一样的兵啊!”。在教学中,我们不能把落脚点只放在朱总司令上,从这句话的理解中,我们知道这篇文章不是单单歌颂朱总司令的,而是歌颂朱总司令这支队伍的。
这篇文章以《菩萨兵》为题,此时,因为有了以上环节的铺垫,师再来解释“菩萨”一词,引导学生理解“菩萨”一词不是迷信,而是一种信仰,“菩萨”是佛教用语,指修行到了一定程度,地位仅次于佛的人,这也是菩萨一词的本义。而在这一课中其意思还有着“心地慈善的人”的意思。而藏民们称朱德为菩萨一样的司令,称红军为菩萨一样的军队,那是藏民对红军最高的赞誉啊!为了让学生能更深地体会藏民的心情,这时抓住“几时见过”这句话,追问学生:“那他们原来见过的是怎么样的军队呢?”,小孩们从平日的电影电视中获得的经验,脑海里很快就浮现出“烧杀抢掠、强盗一样的军队”的画面,真正理解藏民们真是“吃尽了反动派军的苦头”,这样的对比,起到了一个画龙点睛的作用。这样的引导,也让学生理解了军民鱼水情是这样建立起来的。
这篇文章传递的信息非常多,仅仅靠课文的理解,肯定是不够的,因为对于小孩来说,这里的未知数太多了,因此,用这一课引领学生读读长征方面的书,还是可行的。学生如果能积极去读了,长征就不会那么抽象了!
教学中的不足之处:当学生在理解“要让红军播下的种子在这里发芽、生根、开花、结果……”时遇到了难处,对于省略号,大多数学生很难理解这里到底省略了啥,虽然有个别同学说出了我心中的答案(红军在藏族同胞心目中的影响,就想植物的生长,一季也一季,一年也一年,永远长存,不会消失。),但并不能代表大多数同学都理解了。怎么样要让学生自然地理解这样的句子,我想,还应该自然引导,随机点拨,切不可生拉硬拽。
小学第六册语文《菩萨兵》练习题 篇7
作者:邵雯可 转贴自:枫叶教育网 点击数:68
今天,我和小孩们一起学习《菩萨兵》,我在黑板上写下“兵”字,让小孩子们为它组词。大家组得还不错,有很多,有:海兵、空兵、炮兵等。我问他们:“世界上有这么多的兵,可你见过菩萨兵吗?你们去庙里拜见过菩萨吗?觉得菩萨怎样?你会去求菩萨啥呢?”小孩们说得都很不错。季晓杰说:“求菩萨保佑他们一家人平平安安。”这个小家伙,希望还挺不错的,别的小孩有求菩萨保佑自己学业进步的,也有求健康快乐的,应有尽有……【欢迎浏览第一范文。在本站搜索课文题目关键字可以查找更多资料!本站地址是www.定制ifanwen.com】
我设置下悬念:“菩萨那么好,那么在兵前加菩萨,说明这些兵怎样呢?课文讲的也是谁的兵?下面就请大家来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找出生字词。”
在小孩们朗朗的读书声中,我在黑板上写下生字词,先请一个成绩不太好小孩季小小读。她读得还不错,不过把“翻译”的“译”读成了“泽”的音,在大家的帮助下,她全读对了。看着她如释重负地坐下,我欣喜地笑了,希望下回她能非常骄傲地坐下,我相信有我的耐心,有伙伴们的帮助,和她自己的努力,这一天不会太遥远。
照惯例,接下来,我和小孩们一起圈画出生字词,在我的一声令下,小孩们立即投入到了讨论记忆字形的过程中。小家伙们记忆字形的办法可谓品种繁多,而且还很有创新意识,还真是我这个老师所不能及的。有弟子如此,真是不枉费我平日的一番苦心啊!
例如有换部件法:把“泽”的三点水改成言字旁等;有口诀法:月加包,胞胞胞等。还有趣味识记法:如一个肉包子(胞)等。最后到“藏”时,小孩们就不会了,我想到这个字比较复杂,还是和小孩们一起书空好了。我念道:“草字头,厂,竖折,横,撇,臣,戈。小孩也跟着我一起,此时,我忽然想起我曾经在一本教学书刊上面看到一个老师巧记它的办法:一个大臣披着披风,左手拿刀,右手拿戈,头戴草帽,“藏”起来。我把这个办法简介给小孩们,小孩们眼睛里都透出闪亮的光。呵呵,也点燃他们追求智慧的热情了,真好。
哦,忘了,还有一个字——“朱”。一个小孩说一头牛长出了两条腿,我觉得不太妥当,我就在黑板上先写下“牛”字,而后,也添上撇和捺,说:“像牛穿了一条裙子吗?”小孩们都开心地笑了,看来他们的老师的本领还是比他们略高一筹啊!
当然,这是课文的第一课时,我得简介一下故事发生的背景,在简介了长征和朱德后,我出示了朱德骑在马上的一幅图,我请他们用学过的成语来说一说这幅画,小孩们异口同声地说:“戎马一生。”我觉得,这一环节很不错,颇为灵动。
在简介藏族分布情况的时候,我还请他们看了练习2里面的省市、自治区和直辖市的简称歌下的地图,和他们一起找了青海、甘肃、云南等藏族人民居住的区域,小孩们好不高兴,而且也把知识融合到了一起,既学了新知,也巩固了旧知,此举也是颇让我得意的。
分完段后,和小孩们一起品读课文第一段,朱小容同学读得很不错。我让小孩们假设自己就是朱德总司令,如果遇到藏族同胞也躲进深山里,没住的,没吃的,没喝的,心里会怎样?如此一来,让小孩们“换我心为你(故事主人公)心,始知相忆深”。在披文入情后,小孩们读起来感情自然到位!
快乐的时光很快就过去,课后我请同桌位两人练读朱德和翻译的对话,进一步体会文章的深义。
小学第六册语文《菩萨兵》练习题 篇8
第三单元作业设计总目标1、掌握本单元39个生字,结合语境理解词语,会用“尽心尽力”造句。2、会背诵《塞下曲》和《滕王阁序》诗句,并能结合课文理解其意思。3、初步学习比喻修辞手法。4、初步学习按事情发展顺序写一件事的写作办法。5、初步了解人物的对话描写。6、积累并尝试运用象声词,将事物景象写具体生动。7、结合课文《少年王勃》掌握8个表现少年王勃才气横溢、风华正茂、出类拔萃的成语。8、初步学习通过联系上下文来正确理解词语的意思。9、背诵小诗《时间》,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好习惯。10、通过诵读《菩萨兵》、《李广射虎》、《少年王勃》和《大作家的小老师》,了解古今中外名人的优秀品质和非凡才能。 第7课《菩萨兵》作业设计目标1、掌握本课10个生字,结合语境理解词语,并学会用“尽心尽力”造句。2、初步学习比喻修辞手法。3、初步了解人物的对话描写。4、通过诵读《菩萨兵》,感悟朱德总司令和红军战士的优秀品德和作风,感悟军民鱼水情。经典作业设计案例作业设计设计意图难易程度描写同学们大扫除的情景,要求用上“热火朝天”、“尽心尽力”。理解“热火朝天”、“尽心尽力”的意思,并学会运用。(建议第一课时使用) ☆☆☆照样子把句子写具体。例:红军把院子打扫得(干干净净)、土地整治得(平平展展)的。1、早上,母亲打扮得( )地出了门。2、周末了,我多想( )地玩呀!3、我每天都把床铺收拾得( )。帮助学生积累aabb形式的叠词,同时运用叠词把句子写得具体生动。(建议第一课时使用) ☆☆☆ 翻译带着几个红军战士进山,动员藏族同胞返回家园,战士们怎样劝说、藏胞怎样回答,可以用对话的形式来写一个片段,也可以演一演。结合课文内容,进行对话练习,理解藏民是被糟蹋怕了,“乌云遮住了他们的眼睛” (建议第二课时使用) ☆☆☆☆藏胞返回家园,看到干干净净的院子、平平展展的土地后,会怎么样做,会说出怎么样的话,红军会怎么说,可结合插图说一段话。学生发挥想象,使课文的内容具体化,初步培养学生写对话的能力。(建议第二课时使用) ☆☆☆☆☆
小学第六册语文《菩萨兵》练习题 篇9
作者:佚名 转贴自:本站原创 点击数:1
名师精讲
抓住文章题目,读懂全文
张老师:同学们,我们要读懂《菩萨兵》这篇课文,你们知道该怎样来读吗?
聪聪:张老师,我们只知道这篇课文不好读懂,还真不知道有啥好办法。张老师,您就给我们讲一讲吧!
张老师:好的。这篇课文我们可以采用“抓住题目,读懂全文”的办法。
明明:张老师,请您给我们讲详细一点,好吗?
张老师:好!这一篇课文的题目就涵盖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和情感,“题目”,就是文章的眼睛呀!这篇课文就是围绕着题目来一层层写的。所以,要想读懂这篇课文,就要先弄懂题目的意思。你们知道“菩萨”是啥意思?
亮亮:菩萨是传说中善良、慈悲、救苦救难而也无所不能的神。
张老师:是的。那“菩萨兵”也是啥意思呢?
明明:像菩萨那样的兵,具有菩萨心肠的兵。
张老师:是呀!看来“菩萨兵”就是一个很了不起的美称,在文中是藏族民众对朱德领导的红军部队的称赞。抓住题目,我们就可以顺着一条线索来读书了。
明明:张老师, 那这条线索是啥呢?
张老师:好。我们一起来看看。请你们看着这个题目想一想,看看自己会提出哪些啥问题来。
聪聪:在这之前,藏族同胞是怎么看这支部队的呢?
明明:朱德和他的红军战士为藏族同胞做了啥事情?
亮亮:为啥藏族同胞称他们为菩萨兵呢?
张老师:哈哈!你们几位同学真是聪明。你们已经找到了读懂这篇文章的线索。只要你们在课文中找到了这些问题的答案,把答案连起来,再写下来,读一读,你就会读懂这篇文章了。今天,老师教给你们一个读书的办法,那就是抓住文章的题目来读懂全文。希望你们记住这种办法,并要在以后的阅读中自觉运用。
小学第六册语文《菩萨兵》练习题 篇10
生读第一自然段。
师:从这一段中,你们读懂了些啥?
生:我知道了藏族同胞吃尽了反动军队的苦头,所以一听说有军队开过来,就躲进了深山。
师:藏族同胞为啥要躲红军?
生:因为他们吃尽了反动军队的苦头,以为红军也和反动军队一样坏。
师:你们从哪个词看出反动军队十分可恶,给藏胞带来了很大的灾难?
生:吃尽。这个词语可以说明他们吃了很多很多苦头。
师:联系你们找的资料,和电视里看到的情景,说说反动军队进村后会做些啥?
生:跑进老百姓的家里把家里东西都推倒。
生:把老百姓养的鸡、鸭都抓了吃。
生:还要把老百姓赶出家门,随意烧杀。
师:难怪说他们“吃尽”了苦头啊!他们对反动军队害怕到啥程度?
生:一听说也有军队开过来,早就躲进了深山,谁也不敢露面。
师:找找从哪些字词上体会到害怕之深?
生:一听说……早就……说明还没看到军队来,他们就躲起来了。
生:也有,谁也不敢。
师:是呀,这都说明,藏族同胞对红军存在着深深的——误会!
谁来把这个句子读好了?
(指导朗读)
师:面对这个情景,朱德怎么样?
生:急坏了。
师:怎么叫做“急坏了”?
生:就是急得不知所措了。
师:想想,朱德会急得怎样?动作?表情?
生:他会急得在房间里走来走去。
生:他会不停地抽烟。
生:他急得手握拳头,脚直跺,说:“这可怎么办呀,这可怎么办呀!”
师:你们能把他着急的样子读出来吗?
师:从朱德这么着急的情形中,我们也可以体会到啥?
生:朱德对藏族同胞十分关心。
(生朗读课文。)
教学反思:
对于长征,现在的孩子理解较少,要是他们理解课文内容,需要辅助了解一下当时的社会背景,课前查找的资料和所看的电视电影,学生初步有了感性认识,对帮助学生理解“吃尽苦头”、藏胞为啥要躲红军、藏胞对红军存在哪些误会这些问题有很好的帮助。同时,也为后文理解红军是不同于其他军队的一只有组织有纪律的部队,是一支一心为民的部队埋下了伏笔。
小学第六册语文《菩萨兵》练习题 篇11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苏教版国标本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课文讲述了在长征途中,朱德总司令带领红军战士帮助藏族同胞春耕春种,以实际行动使藏族同胞返回了自己的家园,赢得了藏族同胞的信任与感激.课文语言朴实,却字字包含真情,是训练学生朗读,激发学生想像,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好教材.
由于故事发生在红军长征途中,离学生的生活较远,对红军与藏族同胞之间的深情,学生也缺乏一定的生活和情感基础,因此,理解当时情况下,红军的想法与做法将会有一定的困难.
基于以上的教材简析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依据知识与能力,过程与目标,情感与态度三个纬度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复述故事.
2.培养学生积极识字的愿望,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3个字只识不写.认识一格多音字.理解有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尽心尽力"造句.
3.通过对语言文字的朗读,体会朱总司令和红军战士对藏族同胞的关心与爱护,感悟军民之间的鱼水深情.
其中目标1和目标2是本课教学的重点,目标3既是教学的重点,也是教学的难点.
为达到以上教学目标,我打算分两课时进行教学.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上课伊始,我向学生简介红军长征的历程,随后引出课题,引导学生读题质疑,并带着问题进入新课的学习.
二,初读指导.
我指导学生先自学生字,然后自由,放声地朗读课文,做到字字读准,句句读通,在此基础上读通全文.
三,检查初读情况.
我先引导学生认读本课的生字新词,适当正音,特别提醒学生"菩萨","糟蹋","糊涂"中的第二个字都念轻声,"挨"(ái)在课文中读第二声.指导学生读好比较难读的句子.接着我引导学生分段朗读课文,通过指名读,小组读,分角色朗读,教师范读,学生齐读等各种读书形式指导读好重点段落,整体感知课文的内容,为第二课时的学习打好基础.
四,学习生字.
指导学生在田字格中正确规范地书写生字,我先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生字的结构,说说记忆的办法以及书写时的注意点.考虑到学生"翻译"的"译"右边部分易加一撇,因此我借助媒体出示并范红右边部分.我准备留五分钟给学生当堂练习.
第二课时
下面,我主要说说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
本课时我打算分"复习导入,朗读感悟,深入学文,总结课文"三个环节进行教学
一,复习导入.
上课伊始,我引导学生复习上节课学习的生字新词,随后紧扣课文的最后一句,理解课题中的"菩萨",并质疑,让学生带着"为啥藏胞称红军为菩萨兵呢"这个问题进入第二环节的学习.
二,朗读感悟,深入学文.
本课有9个自然段.
第一自然段简介了藏族同胞听说也有部队开进自己居住区,便躲进深山不敢露面的原因.考虑到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因此在学生自读的情况下,我引导学生想像藏胞们吃尽的苦头,使藏胞一见红军就跑,躲得情景印入学生的脑海,重点指导学生读好本节的最后一句话,突出朱总司令的"急".
接着课文重点描写朱总司令的着急与担心,以及他带领红军帮助藏民春耕的事.这是本课的重点,也是教学的难点.为了完成这部分的教学,我打算分三个步骤进行.
1.紧扣朱德司令的话,引导体会他对藏民的关心.
课文的2~5小节同过对话的形式写了朱德总司令的着急与担心.教学时,我先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自由朗读2~5小节,组织学生交流阅读感受,相信凭着学生的阅读能力能初步感知朱德司令担心藏胞在深山里会受不了,担心春耕被耽误.在此基础上,我引导学生再次走进文本,与文本深入对话.边读边找出体现朱德司令着急担心的词句,多读读,多品品,揣摩人物的心理,然后组织学生再次交流.当学生交流到第二自然段时,我出示相关的内容,引导学生抓住反问句想象藏民在深山中的生活,紧扣"这么","还在","怎么受得了呢"朗读体会由于长时间待在深山里,吃住条件十分恶劣,朱德担心藏胞受不了.接着紧扣感叹句,引导学生揣摩朱德的心理活动,进一步体会朱德司令对藏胞的无比关切.进而引导学生朗读,通过多种形式的读,读出司令的着急与担心.当学生交流到第五小节时,我先抓住"怨不得",引导学生朗读体会朱德司令表现出的深深的体谅.接着紧扣"节气不饶人","赶紧","抢"等词语,引导学生反复朗读,体会朱德司令急藏民所急,想藏民所想,关心藏胞疾苦的爱民情感.此时,我引导学生说说朱德是个啥样的司令,继而发问这么好的司令,为啥藏民一见到就躲进深山呢 再次让学生联系上文交流藏民躲的原因,进而过渡引出翻译的话:"唉,一定是乌云遮住了他们的眼睛,那些藏胞一见到我们就跑,真糊涂哇!"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谈谈对乌云遮住眼睛的理解,进一步理解藏胞是因为不了解红军,把红军当成了反动军队才会躲进深山.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指导读出翻译的无奈.在学生充分朗读感悟朱德司令的两段话后,我紧扣课题小结:朱德和他带领的红军关心藏民疾苦,就像菩萨一样有着救苦救难的心肠.让红军像菩萨一样的为民着想的形象深入学生的脑海.
2.抓住红军帮助藏胞春耕一事,进一步体会红军对藏胞的关爱.
课文的6~7小节写了朱德带领红军帮助藏民春耕,以实际行动关心爱护藏民.教学时,我让学生带着"朱德是这么说的,也是怎么做的呢 "这个问题自由朗读课文,试着体会人物的感情,揣摩人物的心情.在学生相互交流的基础上,取长补短,抓住"像种自己的地一样","尽心尽力"等词句,指导学生读好朱德司令的第三段话,体会朱德对藏胞的关心和爱护.接着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朗读理解"要让红军播下的种子在这里发芽,生根,开花,结果……"这句话,进一步体会朱德要让红军播下的种子在藏民的土地上生根发芽,要让红军一心为民的形象在藏胞的心中开花结果.随后我紧扣"热火朝天",引导学生朗读,理解,并让学生借助图片,展开想像,练习说话.这样既丰富了课文的内容,也培养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同时红军为民着想的形象在学生的脑海中也逐渐高大,丰满.
3.深华感情.
在学生充分朗读,感悟文本的基础上,我播放音乐,引导学生感情朗读朱德司令的三段话,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朱德和他带领的红军战士像菩萨一样,急藏胞所急,想藏胞所想,关心藏民疾苦,是一支人民的军队.让红军菩萨一样的一心为民的形象在学生的心中生根发芽.
课文的8~9小节写了春耕行动深深感动了藏胞,他们赞颂朱总司令率领的红军是"菩萨兵".教学时,我先让学生朗读想象藏胞为何会流下感激的泪水,体会藏胞对红军的感激,然后引导学生紧扣:"干干净净","平平展展",借助课文插图,想象藏胞返回家园后和红军相见时的感人情景,并进行说话训练.在此基础上,引出最后一段,引导学生说说对"菩萨一样的司令,菩萨一样的兵"的理解与感悟,进而指导学生感情朗读,读出藏胞对红军的感激与信任之情.
三,总结课文.
在学生深入感悟文本的基础上,我总结:朱德同志亲自带领红军战士帮助藏胞春耕,以实际的爱民行动得到了藏胞的信任和感激,怪不得藏胞称他们为菩萨兵.引导学生回读课题,使学生对"菩萨兵"一题有更深的理解,随后再读课题,让学生把军民之间的鱼水深情深深印入脑海.
四,布置作业:
课后,我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课文插图,展开想象,藏胞们返回家园,看到干干净净的院子,平平展展的土地后,会说出一番怎么样的话语呢 写一段话.
板书设计:
菩萨兵
朱德 急 受不了 春耕
(红军) (动员) (帮助)
关爱
藏胞 躲 返回 感动
小学第六册语文《菩萨兵》练习题 篇12
【目标预设】
1、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5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学习第一自然段和第九自然段。
【重点、难点】
学会本课生字“胞、耕、藏、段、区、播”,理解新词“同胞、糊涂、动员、尽心尽力”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谈话导入:同学们,你听说过长征吗?谁愿意把自己了解到的与大家说一说。
2、(补充红军长征资料)中国工农红军于1934~1935年由江西转移到陕北的二万五千里长征,当时的战士们空着肚子,穿着单薄的衣服,后有国民党追兵,上有飞机大炮的轰炸,但他们靠着坚强不屈的精神走过了到处是沼泽的茫茫大草地,爬过18条山脉,其中5条终年积雪,打败了追击的国民党军队,通过了6个不同的少数民族地区,这些地方的老百姓很苦,一直受地主,国民党的军队的剥削,欺压,但红军纪律严明,不拿老百姓一针一线。
3、长征途中发生了许多感人的故事,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是其中的一个。
4、同学们,你们知道菩萨是怎么样的吗?(板书:菩萨)学生交流。(比喻心肠慈善的人)说说对兵的理解。(板书:兵)
5、质疑:“菩萨兵”是谁?为啥称他们是“菩萨兵”?
(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1、听录音读课文。
2、自读课文
要求:1、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词语。
3、思考提出的问题。
3、检查自学
(1)出示:藏族同胞糊涂
a指名读准字音
b藏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之一,中国是多民族国家,有多个民族?有一首歌是这样唱的,56个民族56枝花,56个民族是一家。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中国,所以说藏族人民是我们的骨肉同胞,胞是月字旁。你还知道哪些少数民族同胞?住在中国台湾的——台湾同胞,海外的的——海外侨胞,无论你身在何处,无论你心在何方,始终不能忘记自己是中国人,骨肉相连,血脉相通。
c本课指藏族同胞糊涂,读一读第一自然段,为啥说他们糊涂呢?
这一段中还有两个生字:段(一段……)区(半包围结构)
(2)出示:朱德春耕动员
a先说一说你了解的朱德。看图,再看文字简介,你看到了怎么样的朱德?(他是一位南征北战,戎马一生,建立赫赫战功的大元帅,还是一位平易近人,处处为他人着想的司令。)
b耕这个字的左边是耒字部,用这样的农具在井字形的农田里劳作。
c“动员”本周一升旗仪式上,周老师动员大家积极参加植树活动,你还知道在哪些情况下进行动员?找一找在春耕前朱德总司令的动员,读一读。(出示第6自然段)
(3)出示:尽心尽力干干净净平平展展
a听了朱德同志有力的号召,战士们也是怎么样做的?
b读词,“尽心尽力”是啥意思?
c找一找“干干净净、平平展展”在哪一句中?
d完成填空的院子
的土地
听同学读,发现用上“干干净净平平展展”这样的叠词效果更好。还有哪些这样的词?
e这一切也是谁干的?读:红军尽心尽力干干净净平平展展
(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选择你认为读的最好的一个自然段读一读。
2说说课文写了一件怎么样的事。(看词语)
(四)写字
最难写的是藏——横长高高写上面,撇点略短分两边,横平撇长要摆正,里面藏有一个“臣”,斜勾主笔拉拉长,撇尖点短相呼应。
(五)教师小结:
藏民们原来是如此害怕军队,可是后来也称红军是菩萨兵,藏民们的态度怎么会有这么大的变化呢?我们下节课再来学习。
【教学内容】菩萨兵第一课时(三年级语文)
【教材简解】
接触这个标题就让人产生一种新奇感,我们听说过步兵、炮兵,还没有听说过菩萨兵的。菩萨和兵是怎么联系到一块的?菩萨兵是指啥样的兵?为啥叫菩萨兵?同学们看到课题一定会提出许多问题。这给人留下一个悬念。
这个题目是有些古怪,但它讲述的故事却很感人。这篇课文记叙了红军长征途中,到达藏民居住的地区以后,在藏族同胞对他们有误解的情况下,朱德总司令带领的红军以菩萨一样的心肠为藏民着想,替藏春耕,以实际的爱民行动赢得了藏胞的信赖与欢迎,体现了中国工农红军关心人民利益,以人民为亲人的崇高宗旨。“几时见过菩萨一样的司令、菩萨一样的兵啊!”这是藏胞由衷发出的赞叹。这既点题,也揭示了文章的中心。
推荐站内搜索:中级会计考试题、成人高考录取时间、读后感800字、中公教师资格考试网、教师资格证准考证查询、他陶醉了作文500字成人高考报名网、考研最容易调剂的大学、党在我心中演讲稿、陕西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准考证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