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文练笔实现读写结合,实现读写并蒂花开随文练笔实现读写结合,实现读写并蒂花开随文练笔实现读写结合,实现读写并蒂花开

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随文练笔实现读写结合,实现读写并蒂花开

随文练笔 让读写并蒂花开

【内容摘要】

语文教材作为重要的课程资源,其开发和利用的重点是研究和处理教材,在阅读教学中,要挖掘文本资源,开辟练笔天地,在运用语言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提高了习作能力。可在语言经典处设练,模仿文本“依样画葫芦”;在情节空白处设练,充实文本,解决“无米之炊”;在阅读想象中设练拓展文本;在阅读感悟中设练领会文本内涵。总之,教师从多个角度去研究和处理教材,随文练笔实现读写结合,实现读写并蒂花开。

【关键词】

随文练笔 模仿补白 想象 感悟

新课程倡导教师“用教材教”,而不是简单的“教教材”,教材作为重要的课程资源,其开发和利用的重点是研究和处理教材,必须发挥教师在使用教材时的主体地位,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根据学生的情况来处理教材留下的空间,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以课本为范文,读写结合,加强课堂小练笔。 指导学生写好课堂内的小练笔能更好地落实“课标”中的读写目标,使阅读教学得到进一步深化,做到读写结合,相得益彰,有利于小学生作文素养的快速提高。笔者在长期的语文教学的实践中,发现阅读教学要深入,离不开习作教学的补充,习作教学想更有效,必须与阅读教学相结合,“读”“写”相融,将会让“读”更深入,让“写”更有效。多形式的随文练笔,使得“读”与“写”并蒂花开。

一、在语言经典处模仿性练笔

小学生语言的习惯一定是从模仿开始的。模仿性练笔是小学语文教学中最常见、最重要的练笔方式。小到运用所学标点或者词语仿写句子,学习不同的句群构成方式写几句话,学习不同的语段特色写一段话,乃至学习谋篇方式写大作文。这就要求教师有敏锐的语言识别眼光,引导学生总结规律,提炼方法。学生在模仿中学习表达方式,深入领悟文本,同时丰富自己的语言。

1. 独特词句的模仿性练笔:文本中,我们能经常发现一些独特的构词、构句方式时,那就是训练语言的最好时机了。我们经常进行的“把”字句“被”字句的练习,主谓换位的句式练习等等就都是属于这一类的练笔。人教版三上第一组课文中的《爬天都峰》中,有一句很有特色的句子:“啊,峰顶这么高,在云彩上面哩!”这个句子是一个感叹句,且后半句补充说明前半句,很有意思。在此,学生可以进行这样的练习:啊, 这么陡, !啊, 这么险, !这样做,既学习了这一独特句式,又加深了对天都峰的认识,为学习下文作了很好的铺垫。

2.修辞方法的模仿性练笔:在小学阶段,学生最初接触各种修辞方法,学生一方面对修辞方法的理解不会很透彻,但是通过多次的模仿运用之后,学生对修辞手法的理解会更加深刻,这当然也丰富了语言的表达,提高了表达的能力。在中低学段,学生对排比、比喻等表达方式最为喜欢。例如:《秦兵马俑》一课的第八段,“有的有的颔首低眉,若有所思,好像在考虑如何相互配合,战胜敌人;有的目光炯炯,神态庄重,好像在暗下决心,誓为秦国统一天下作殊死拼搏;有的紧握双拳,好像在听候号角,待命出征;……”。这段用“有的……有的……有的……”的排比句式,描述与想象相结合,表现了秦兵马俑各异的神态。这一段,不仅仅是排比句式的运用,更重要的是还融入了作者的想象,为了让学生掌握这一写法,课堂上,我让学生描写考场上各异的神态。孩子们写的非常细致。如:孩子们这样写道:考场上,考生们的神态各异:有的颔首低眉,好像在思考这道题怎么解答;有的目光炯炯,神态庄重,好像在思考学过的知识;有的抓耳挠腮,好像在说,这题怎么这么难啊?有的左顾右盼,好像准备在偷看别人的答案;有的笑眯眯地,好像对这次的考试很有把握似的;有的不停地转动着钢笔,好像已经写完,在打发剩余的时间;…….考场的经历是每个孩子都有过得体验,而《秦兵马俑》的8段,又很有特色,描写和想象的结合,所以我找到了最佳契合点,进行了练笔的设计,孩子们写的真是妙笔生花。

3.独特段式的模仿性练笔: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很有特点的构段方式。在阅读教学中,学生在初始接触这些语段时,教师一般都会引导学生关注构段方式,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并掌握语段表达的内容。如若将语段的仿写放入语段的教学当中,那么我们的阅读和写作就会“双赢”。

(1)总分段式:总分段式是一种非常常见的语段,让学生学习这样的表达方式学生有条理地描述事物。例如,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二组课文的开篇《翠鸟》一文中,描写翠鸟的外形特点的顺序就是非常明晰的从整体到部分,从上到下。学习这样的语段,老师们一般都不会错过这样的练习:学习这样的方法,按照顺序有条理地介绍一种动物的外形特征。(2)抓主要特点的白描: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五组开篇的《少年闰土》,让学生结合对闰土外貌描写的学习,明确描写人物外貌要注意抓住人物的特点,然后尝试用几句话描写班上一位同学的外貌。交流时,一位学生读,其他同学猜一猜他写的是谁。这样的练习非常富有挑战性,学生很喜欢,训练的效果也是显而易见的。

二、在情节空白处补白充实文本

著名特级教师周一贯说:“学生阅读课文,既是课文信息的接受者,又是课文信息的加工者,总会以各种形式继续着作者的创作,实现着作品的价值,而这一切又有赖于想象的参与。”在语文教材中,有许多的课文作者有意无意地留下了一些空白,或戛然而止,或写得比较简练,或采用意味深长的了省略号,让人有想象的空间。我们要充分地开发这些空白,放飞学生想象的翅膀,让他们说一说,写一写,进行富有个性的补充,使文章更加丰满起来。例如《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一课,周恩来亲眼看到中国人在租界受到不公平的待遇:“这个妇女的亲人被洋人的汽车轧死了,她原指望中国的巡警局能给她撑腰,惩处这个洋人,谁知中国巡警不但不惩处肇事的洋人,反而把她训斥了一通。”这段话中作者把情节写得比较简略,留下了许多空白让学生去想象,这是块可以开发的“宝地”,教学时,我让学生一边读一边思考、想像:那位妇人是怎样哭诉的?那个中国巡警又是怎样训斥她的?站在一旁的洋人会说什么,做些什么?作为一个中国人看到自己的同胞在自己的土地上受到欺凌是一种怎样的感受?然后用笔补写这些人的语言、动作、神态以及自己的感想。学生在读书中想象,在安静中思考,打开了思维,拓开了空间,想象的画面渐渐清晰,对洋人、巡警的憎恨,对女人的悲悯之情已在他们的心中萌发。于是奋笔疾书,一气呵成。在教学中,只要我们能注意挖掘课文中可以让学生想象的“空隙”,让他们在想象中邀游,在冲动中练笔,不仅利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提高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更寓德育于语文教学中,做到语文教学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谐统一。

三、在想象中练笔拓展文本

想象补白性练笔是挖掘课文言而未尽之处,让学生根植于课文,想象于书外,进行补写。这样的补白性练笔,不仅促进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更让练笔更加有效。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七组课文中的《临死前的严监生》,文本中对人物的刻画非常具有特色。严监生临死之时,已经不能说话,只能从几个手指想象其内心世界。这个时候他的动作给予学生非常好的想象空间,学生联系上下文,让学生走进主人公的世界,对严监生的三次动作所要表达的意思,进行想象补白练笔。这样的练笔与文本理解紧密结合,岂不是一箭双雕的好事?

四、在感悟中练笔领会文本内涵

感悟升华性练笔是我们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最常见,往往出现在结课的时候,或对文本所要表达的情感进行书面的阐述,或对文本的主人公的褒贬、抑或联系生活实际写一写自己的收获。这一类的练笔,重在人文思想的提炼与升华,帮助学生更进一步的领会文本的中心内涵。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五组末篇《我最好的老师》,旨在让学生感悟到怀特森先生是一位方法独特,与众不同的老师,是一位教育学生要敢于纠正错误,敢于挑战权威,敢于探索的老师!文中的“我”和同学们原本不理解,但是聆听了怀特森先生的一番话后,一个个终于明白怀特森先生的良苦用心。而文中对听了这一番话,我们的内心世界,作者却并未提及,而这也正是文本的人文内涵所在。因此,教学到这儿,可以进行这样的练笔:听了怀特森先生的一番话,我陷入了沉思……

好的练笔,让学生在语境中学习课文,以笔归纳了自己的思维、想像、情感等,他们对课文、语言的理解更加透彻,学生的独立性、积极性得到发挥,在运用语言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提高了阅读习作能力。语文校本课程的内容是丰富多彩的,正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只要从学生、学校、教师的实际出发,有效地利用好课程资源,深入挖掘课文的文化内涵,把握文本,发掘文本,那么无论从哪个角度去选择语文校本课程的内容,都将会开辟出一方新的练笔天地,让我们“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推荐站内搜索:行测题库、暑假100字短篇日记、吉林化工学院分数线、观看国庆阅兵观后感、狂人日记读后感、自考网成绩查询、成人高考准考证号励志语录经典短句、江西省教师资格证成绩查询、

随文练笔实现读写结合,实现读写并蒂花开
版权声明:本文采用知识共享 署名4.0国际许可协议 [BY-NC-SA] 进行授权
文章名称:随文练笔实现读写结合,实现读写并蒂花开
文章链接:https://678999.cn/98693.html
本站资源仅供个人学习交流,请于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不允许用于商业用途,否则法律问题自行承担。

一路高升范文网

提供各类范文...

联系我们联系我们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