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花瓣飘香》一得(通用15篇)
教《花瓣飘香》一得 篇1
作者:钱玉琴 转贴自:张家港市塘桥中心小学小太阳网站 点击数:71
“语文外延等于生活外延”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必须从以教师、教材、课堂为中心转移到以学生为中心、发展为中心、生活为中心上来,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把握契机,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让语文走进学生的生活。
[片段1]【欢迎浏览第一范文。在本站搜索课文题目关键字可以查找更多资料!本站地址是www.定制ifanwen.com】
师:(多媒体示图)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的第1、2自然段,看了这幅图,你想起来了吗?谁来说说?
生:“我”家门前有一片月季花。一天清晨,“我”看到一个小姑娘俯下身子,摘了一片花瓣,双手捧着跑远了。
师:如果那天清晨,你看到小女孩摘了花瓣,你当时会怎么想?你有啥疑问?
生:我会想这个女孩真奇怪,她摘花瓣干啥呀?
生:我想知道她为啥不摘下整朵花而只摘花瓣?
生:我想问问她为啥要摘作者家的月季花瓣?
生:我想知道她为啥摘了花瓣后要飞快地“逃走”
师:说得很好,作者和你们一样,也觉得十分好奇,因此他也想寻找答案,机会终于来了,请大家自读第3——10自然段,边读边思考刚才的问题,找出答案,用线画出来。找到后同桌可以交流一下。
(生开始自由地读课文,认真地画着,画完后同桌小声讨论起来。)
[评析]课堂教学是一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双向交流的活动。在教学中要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把自主学习的实践活动贯穿于教学全过程。这一片段让学生把自己融入课文情境,激发学生自主交流的欲望,引导他们联系生活实际,积极地思考、积极地探索,在质疑问难,读读画画,同桌交流的学习实践中学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从小养成积极学习、互动、关注、欣赏他人的品质。课堂凸显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实现了师生间的平等对话。
[片段2]
师:如果你是那个女孩,此时手里拿着花瓣被作者叫住了,你心里会觉得怎样?
生:我会很害怕,不知道他会不会骂我。
生:我也许会脸红红的,而且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生:我会很紧张,紧张得直冒汗
生:我不知该把花瓣藏哪儿才好,会很慌张。
师:大家体会到了小女孩的心情,你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可以用一个词来描述,那就是(生异口同声地答到“不知所措”)
师:那么“惶恐”是啥意思?你理解了吗?
生:我觉得“惶恐”就是很“害怕”。
生:我觉得“惶恐”就是既紧张也担心。
生:我觉得“惶恐”就是心里很不安。
师:相信你现在一定能通过朗读把小女孩的这种心情表现出来了!自己把这一小节读一读。然后我们来朗读交流,看谁体会得最好!
(学生开始试着用自己的方式读课文,然后有感情地朗读交流。)
[评析]爱因斯坦曾说过:“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的天地是不限的。”这一片段中“不知所措、惶恐”这两个词语较难理解。教师在教学时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把自己想象成为文中的小女孩,设身处地地体会她的心情感受,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为学生创造展示自我的机会,让学生在学习中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
另外,在这教学片断中,教师能充分信任学生,把读的权利还给学生,相信学生自己能读懂课文,鼓励学生不断探索,在自悟自得中感受朗读的乐趣,培养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学生的感受是通过朗读来实现的,“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对同一篇课文,或同一个人物,学生站在不同的角度,往往会产生不尽相同的感受。在此教学片断中,教师努力创设了一种民主、平等、宽容、和谐的教学气氛,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让学生们根据自己的理解,读出了课文的感情色彩。
张家港市塘桥中心小学小太阳网站
【欢迎浏览第一范文。在本站搜索课文题目关键字可以查找更多资料!本站地址是www.定制ifanwen.com】
教《花瓣飘香》一得 篇2
谈话导入
上节课我们接触以为非常可爱小女孩,还记得她为母亲做了一件啥事吗?师板书:摘花瓣
今天的这节课上我们就通过细细的读课文来走进她、感受她、真正地认识她,好不好啊?
二、第二自然段
一天清晨,我看到有个小女孩俯在花前,从花丛中小心地摘了一片带露水的花瓣,双手捧着,然后飞快地穿过田野,跑远了。
1.读一读,找一找课文的哪一段说的是小女孩摘花瓣的情景。(课件出示第二段
2.指名读第二段,其他学生画出摘花时的动作。
3.指名汇报。俯在(花前)
摘 (小心地摘)
捧着 (双手捧着)
穿过 (飞快地穿过
4.自由认真读第二段,体会动词
5.指名读。大家一边听,一边想,看看你能不能通过她的朗读看到这位小女孩。
6.指名汇报。
7.学生摘花,注意动作
8. 你为啥这么小心呀,轻轻地摘呀
9. 谁知道她为啥这么轻轻地摘。
10. 为啥不拿着这一片花瓣呢
11. 谁再来说一说她为啥这样双手捧着
12.联系生活谈啥时候用捧着
13. 小孩子来双手捧一捧。
13.指名读,读出小女孩对花瓣的珍爱。评价:感受到珍爱了
14.指名读,再小心一点。评价:能不能再珍爱一些
15.一起来感受一下,齐读
16. 小心地摘了一片花瓣,双手捧着飞快地穿过田野,跑远了。小孩子当你读到这里的时候,你的脑海里有没有啥问题?
为啥要飞快地跑?
摘了这片花瓣要去做啥呢?
为啥只摘花瓣呢?
为啥小女孩俯在花前摘?
她摘这个花瓣有啥用?
为啥要摘一片带露水的花瓣?
过渡:课文中的我也是这么想的,我们大家都有这个问题对不对?那么就让我们带着这两个问题去深入的读一读课文。相信小孩子们一定会在可课文中找到答案的,好不好?
学习三---五自然段
几天后的一个清晨,我也见到那个小女孩在摘花瓣,就叫住了她。她拿着花瓣,有些不知所措,惶恐地望着我。
“为啥只摘花瓣呢?”我轻轻地问。
她低着头不好意思地说:“我舍不得把整朵花都摘了……”
出示第三到五段,生自由读,
生汇报
我知道她为啥只摘花瓣了,因为她舍不得把整朵花摘掉。
想一想她为啥舍不得把整朵花都摘下来呢?(板书:舍不得)
这段有没有告诉我们整朵花很漂亮?
那我们从课文的其他的内容,看看你能不能从课文中读出这朵花非常的漂亮。自由读
花瓣摸上去像绒布一样,闻起来有淡淡的清香。
指名读,读出花瓣很美
摸花瓣。有啥感觉?闻一闻
再找找看还有哪些地方也告诉我们花很美的。
我家门前有一丛月季,上面开满了红艳艳的花朵。
指名读,读得美一点
红艳艳的花朵多美呀,还有啥地方也有(带露水的花瓣)真美呀。
从花丛中小心地摘了一片带露水的花瓣,
出示幻灯片,带露水的月季花
瞧红艳艳的花朵,上面蘸着晶莹的露水散发着淡淡的清香,看到这么娇美的花朵,小女孩怎么忍心摘下它呢?她多么的爱这朵花呀所以她舍不得摘,谁能把小女孩的这句话再读一读呢?
她低着头不好意思地说:“我舍不得把整朵花都摘了……”
(我舍不得把整朵花都摘了)指名读
她低着头不好意思地说:“我舍不得把整朵花都摘了……”
感受到你舍不得摘,但是呢大家注意小女孩在说这话话的时候还有一个啥词呢?指名读
为啥要不好意思?
她觉得自己怎样
谁再来把这句话读好,让我们感觉到既爱花,也有点内疚。自己练习读一读好不好
13. 师:为啥只摘花瓣呢?引读,指名2人读
“为啥只摘花瓣呢?”我轻轻地问。
第三段哪个词让我们感受到小女孩此时此刻的心情?
几天后的一个清晨,我也见到那个小女孩在摘花瓣,就叫住了她。她拿着花瓣,有些不知所措,惶恐地望着我。
细心地看这两个字有啥特点?
这两个字都跟心有关系,那你猜猜看是啥心情呢?
害怕啥?
因为心里边害怕,所以当我叫住她的时候,大家看她会怎么样做?
此时此刻她多么的尴尬啊,课文中哪一个词告诉我们?(不知所措)
齐读。
同学们就因为她摘了别人家一片花瓣被人家叫住了,她就感到不知所措,感到惶恐,你感觉这位小女孩是一个啥样的小女孩?(非常善良。非常诚实)
是呀让我们再次感受一下这位诚实的善良的小女孩。
(自由读第三段)
指名读
分角色读女生读小女孩的话,男生读我问的话。师评男生感受到你不想打扰这位小女孩,引读女生。评你们读得真好。
过渡:小孩子这朵花真美呀,她舍不得摘,那她为啥还是摘了呢?她到底摘了这朵花瓣要去做啥呢?请大家读下面几个自然段,相信你一定会找到答案的。
教《花瓣飘香》一得 篇3
各位老师,你们好!今天我要说的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的第6课《花瓣飘香》。
这是一篇洋溢着浓浓亲情的课,它通过一个小女孩摘花瓣送给生病的母亲的事,赞美了小女孩爱惜花草,体贴母亲的美好心灵。十年教书,百年树人。作为我们教育者,怎么样去塑造小孩们那还不成熟的心灵,不但要言传身教,通过课文学习而授之于理,也是一个很好的教育途径。《花瓣飘香》具有极强的感染力,能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
说教材
1、教材分析
《花瓣飘香》这是一篇叙事的记叙文,全文共十一个自然段,依循事情发展经过,以“花开→摘花瓣→谈花→送花”为线索,层层叙写,引人入胜。也是按时间的不同分为四个部份。
第一部份(第一自然段):写我家门前开满了红艳艳的月季花。
第二部份(第二自然段):写“我”看到了一个小女孩的花丛中摘了一片花瓣,飞快地跑远了。
第三部份(第三至第十自然段):这是文章的重点段,写“我”通过与小女孩对话,得知她摘花瓣是为了送给生病的母亲。
第四部份(最后一个自然段):写我买来两盆月季花,一盆送给了小女孩,另一盆放在自己妈妈的阳台上。
教材中有一幅插图,画的是一个可爱的小女孩在花丛中,小心翼翼地捧着一片花瓣。教学中能让学生根据插图来理解学习课文内容,可以增强教学效果。
2、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
(2)会读、会写、会用10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能认、读1个二类识字。
(3)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培养学生从小具有敬爱父母的思想感情,陶冶高尚情操。
教学重点:通过充分的朗读,体会小女孩真挚、纯朴的亲情。
教学难点:感悟人物的内心世界。
说教、学法
说教法:为了突破重点,解决难点,我主要采用以下两种教法:
1、据图想象法:“图”是对内容的描绘,“内容”是语言文字对事件的记载。本文可以利用插图来想象课文的内容,体会人物的内心。
2、以读代讲法:“读”是理解课文,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有效手段。通过分角色朗读,引导学生体会小女孩纯朴的亲情。
学法:
1、回答问题法:解答问题是强化理解的必要手段,自己解答,充分动脑。听别人解答,也能对问题有所认识。
2、对话练习法:根据课文内容,进行对话练习。训练口语,进一步理解文章的内涵。
说教学设计
我是抓住“小女孩”这个主要人物与“花”来进行设计的。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请学生观察课文中的插图,说一说小女孩在干啥?想一想小女孩手捧花瓣在想啥?谈话后揭示课题。并提出问题“花瓣飘香”是啥意思?课文为啥以“花瓣飘香”为题?
二、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启发思考:这篇课文是怎么样围绕月季花展开叙述的?
讨论、交流让学生明确,教师出示板书:
第一自然段写花开。第二自然段写摘花。
第三到十自然段写谈花。第十一自然段写送花。
三、逐层理解,品位语言,推敲句意
1、思考:第一段在全文起啥作用?让我们知道了啥?
2、思考:第二段中作者为啥要用“小心”与“飞快”两个字来描写小女孩摘花后的神态与动作?
我这样的设计,不但能让学生理解了作者的写作意图,同时还能让学生掌握一些写作知识。
3、精读第三段,因为这一段是全文的重点,是以人物对话为主线展开叙述的。教学中启发学生抓住提示语中的关键词,(如“我轻轻地问”)来感悟人物的内心世界,表达人物的美好情感。小女孩的答话是朗读的重点,要让学生边读边想,用心领会,从中体会到这个小女孩“是个懂事的小孩”。她虽然为了让母亲高兴而摘花瓣,但却不忍心摘下整朵花,怕影响别人观赏的心理。
具体的办法是分角色朗读,使学生入情入境,充分体会小女孩话语中蕴含的亲情。抓住第5自然段中的省略号,让学生去发挥自己的想象。省略号省掉的会是啥?引导学生体会出小女孩不但懂事,而且还有着一颗美好的心。她不光为了母亲,还要想到别人。
4、学习第四自然段,启发学生思考。作者听了小女孩的话以后,为啥买了两盆月季花?为啥要摆放一盆在妈妈的窗台上?让学生从中体会到小女孩的行动,给作者心灵上带来的极大震撼与感染。
5、最后总结,①抓住题眼,强化对“飘香”象征意义的理解。解答揭题时提出的疑问。这一点要注意,准确地进行点拨、引导。②根据板书对全文进行概括性复习。
说板书设计
6、花瓣飘香
开花 (概述)
摘花 小心 飞快
谈花 让母亲高兴 别人要观赏 (懂事,心灵美)
送花 小女孩 作者的妈妈
一个好的板书,不仅能清晰地显示出课文的内容,还能突出文章的重难点。并能让学生能根据板书,理解文章的中心,复习课堂中所学到的知识,所以有人说板书是微型教案。我的板书,它能体现出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特点,也把文章的脉络展现出来了。
教学反思1
《花瓣飘香》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五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这篇课文讲了一个小女孩给生病的母亲送花的事,表明了她是一个敬重父母的懂事的小孩。反思整个教学,因为我注重了情感在此文中的渗透,让学生精读感悟显性的语言文字,更让学生领会到文字中隐性存在的情感、精神,所以才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
常言道: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情感是人们心理活动的一大特点。也有语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所以很多人重视情感在语文教学中的渗透。所以常听人说,成功的语文课,应在教学的一开始就牢牢吸住学生,使他们的思维随着老师的情感入境,激发起求知欲。但这“教学的一开始”是从何开始,是一堂课的开始吗?
在这次教学之前,我就布置作业,让学生去逛逛花店,闻闻花香。教学当天的到校后,我把自己准备好的几朵美丽的玫瑰花放在了一个晶莹剔透的玻璃杯摆放在了讲台上,只觉得教室顿时因这花的存在有了生气。课前,我早早进教室,站在讲台旁摆弄那几朵花,立刻有许多学生围拢来,“老师,这花真美!”“那我以后经常带花来放在教室里,好不好?”“好的,好的!”“老师,这花香不香?”“你闻闻看呢?”学生立刻你挤我,我挤你地凑了上去,小心翼翼地闻着。“香的!”“很淡的。”……不知不觉铃声响起,小孩们还沉浸在花的幽香之中,满心装满了对它的喜爱。此时揭示课题,进入文章中的学习,可谓是水到渠成。
古人云“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高尔基也说:“语言是文学的第一要素。”可见只有品味语言才能真正地揣摩流露在字里行间的思想感情,融入作者的情感世界,与作者进行心灵的沟通,进行生命的对话。虽然阅读是一种个性化很强的实践,但学生的自主阅读往往浮在文字表面,如果缺乏教师的引领,以及相互间不同阅读体验的启示,这种浅尝辄止的读书很难进入到更深的层次。所以,在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自由阅读文本后,就应该开始设置一个提升阅读水准的环节。
我请学生自导自演,巧妙地使小孩们进入特定的情境中,形成强烈的“角色意识”。兴趣盎然地读书、表达,自然而然地把握了课文中的思想感情,并将其内化为自己的感受。以“与小女孩相比自己对母亲怎样?”的话题展开去,让学生畅所欲言。在谈说之间,逐渐与作者产生了强烈的共鸣,进一步感受到了母爱的魅力,进而感悟到:爱自己的母亲不是挂在口头上的空话,而应该像课文中的小女孩那样,为母亲做点啥。这样一来,一方面让学生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为学生进一步朗读、感悟课文培养、积蓄了情感,另一方面拉近了学生与妈妈之间的距离,把母爱的种子深深地烙在了学生的心里,生动的亲情教育在语文的课堂上活跃。
教学反思2
我的身边没有《花瓣飘香》的参考书,这篇课文的下面也没有注明这篇文章是谁所写,但反复阅读,让我作出作者也可以说文中的“我”是个男性的决定,也许我的判断是个错误,但我很想用这种错误来教,因为这样能够把让顽童变得细腻,特别是让班级中那些调皮的小孩变得细腻。李大钊曾经这样教育自己的女儿,即让自己的女儿有点野性,并还专门撰写文章让男小孩有点柔性,因为这样男小孩、女小孩才会有更大的创造力。从这篇文章我们可以看出“小女孩”是很有创造力的,虽然这个小女孩没有表现出野性,但“真是个懂事的好小孩”却展现给我们的应该是这个小女孩的创造力,因为她的做法影响了“我”,改变了“我”。
这篇文章可以说分为三个非常明显的层次(这不是引导学生分段或者分层):一是“我”的发现;二是“我”与“小女孩”的对话;三是“我”的感悟。当然核心层次就是“我”与“小女孩”的对话。
“我”与“小女孩”的对话,对于女学生来说,她们读读就会受到感动,而对于那些男小孩,还有一些调皮的女小孩来说,这种感动可能会有,但很难保持。因此在教学中,我个人认为,应该让男同学及班级特别调皮的女小孩,好好的对话,真正的对话,促使他们有着柔的世界。读“为啥只摘花瓣?”是轻轻,柔柔的;读“我舍不得把整朵花都摘了……”低着头、不好意思,是低声的,也是柔的,轻轻的;读“母亲生病了,我摘片花瓣送给她。花瓣摸上去像绒布一样,闻起来有淡淡的清香,母亲会高兴的。”是低声中带有着女小孩的创造性思考,她尝试摘花是轻轻的、柔柔的,那摸上去像绒布一样的的感觉,也是柔柔之中的体会,那淡淡的清香也是轻轻的、美美的,母亲高兴是微微的;读“你父亲呢?”是轻柔中的一次感动,是继续对话的细声询问;读“父亲在南沙当解放军。他常常来信叫我听母亲的话,不要惹母亲生气。”闪动的泪花,是静静的……我个人想,老师如此艺术的引导感悟,一定能够让那些调皮的男小孩、女小孩,不懂得关心的小孩子,在轻柔之中,在静悄之中,流下那感动的泪水,以像“我”一样买上两盆花,最重要的一盆,最有价值的一盆是送给自己的妈妈,让她也能够高兴。
《花瓣飘香》太柔了,柔得让刚性十足的男人明白事理,柔得让老师与学生一起感动。母语是啥?这一课的学习,其实就是那种人人都应该有的柔性感动。
《花瓣飘香》这一课如果排成课本剧会更有味道,建议大家一起把这篇文章改写成剧本。
这个单元的三篇文章,应该说是个主题单元,是通过三篇文章简介三种方式引导学生学会面对困难,用关心自己、关心他人让自己成为健康有价值的人。《微笑着承受一切》是一个人遇到重大困难的心理准备、生存方式;《雪儿》是通过人与动物的一次行动互换,让人们懂得不要好事盯着自己的伤痛,学会用新的方式面对困难,病痛中养着小动物,病痛中读着书,病痛中尽可能的交流,都能让人健康起来;《花瓣飘香》通过小孩对妈妈的照顾,让学生感受到自己虽然是孩子子,但在这个世界中,用自己的脑袋、双手,也能够奉献出自己小小的爱心,这也是中国特有的孝文化。
教《花瓣飘香》一得 篇4
今天听了区教师进修学校教研员吴老师的两节完整示范课《花瓣飘香》,感受很深的有以下几个地方:
一、教研示范,勇气可嘉,值得推广。
从教这么多年来,这是我第一次听教研员上示范课,而且是这么实实在在的、两个课时的完整课。这一点让我感到我们的教研室很了不起。纸上谈兵的教研员见得多了,理论素养很高的教研员也让我佩服,但是呢能够走上讲台、走近学生的教研员却更令人钦佩!印象中福州台江区教师进修学校的教研员就是这样一群实实在在搞教研的人。他们除了完成进校的事务性工作外,都在附近学校里一周兼2至3节的课。我很赞赏这样的做法,教研员外出的学习机会多,听的课多,审视课堂的角度更高,对课堂细节的关注也会更多,无形中积累的经验相当丰富,可是这么多宝贵的财富仅仅通过口耳传授是很难得以有效的传播和运用。如果教研员都能将深厚的教育教学理论在活生生的课堂上真枪实弹地贯彻落实,那对于一线老师来说,无疑是一次理论与实践的双重提升,也是一种鼓舞和激励。今天我们的教研员正在将这样的一个理想境界化为现实,这使我感到很高兴。
二、去尽浮华,倡简务实,快乐扎实。
《花瓣飘香》这篇文章写了一个小姑娘给生病的母亲送花瓣的事,情节简单,语言朴实,情真意切,宛如一首清新淡雅的小诗。而吴老师的这两堂课也如一枝清新淡雅的月季花,飘着清淡而隽永的香味。听着吴老师的课,我仿佛也回到西安培训会的现场,因为这两节课以文为本,以生为本,以读为本,真正落实了张庆主编提出的八字方针:倡简、务本、求实、有度,同时也略带于永正大师轻松、风趣、机智、扎实、有效的课堂风格,使听者如沐春风。特别是以下几点给我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1、目标整合,文本钻研,训练扎实。正如吴老师在教学反思中谈到的,“精心钻研教材”是上好一堂课的基础。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吴老师对教材进行了充分的研读,她说她至少读了50遍课文,先让自己被感动了,然后才能去打动小孩。因此在课堂上吴老师游刃有余,在学生与文本之间穿针引线,引领学生走近文本,走近人物心灵,通过读、思、议、写、说,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
2、以人为本,关注学生成长。这是上好一堂阅读课的关键。吴老师在这两节课中十分关注学生的点滴进步和闪光之处,运用多元化评价语言,使学生在课堂中体验成功,充满信心。教师的语言充分尊重学生主体。“你愿意吗?”“可以吗?”“你同意吗?”诸如此类与学生商量的语言营造了一个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气氛。譬如在分角色朗读时老师让学生给她分配角色,同学们一致推举她演“小女孩”,因为之前老师示范朗读已经深深地打动了他们,他们喜欢听老师读出小女孩的味道。对于这一意外的安排,老师欣然接受,积极配合。
3、面向全体,因材施教。这句老话在这堂课中得到新的诠释。老师的心中装着全班每一位同学,不止一次问道:“今天还有谁没有发言,还有谁老师没有请到你的?”而被叫起来的看来有几个是属于学习后进生的,老师非常舍得在他们身上花时间花力气,她耐心地、一次也一次地示范、鼓励,慷慨地给予他们一次也一次进步的机会,终使他们在语文课堂中感受进步,享受成功。
4、构思精巧,小小道具用处大。一枝小小的红玫瑰替代了这个季节没有的月季花,老师在上课伊始借助它向同学们简介了月季花,并把它粘贴在黑板上,装点了板书。此后,这枝玫瑰也在学生表演摘花瓣时、表演“我”送花给小女孩和“我的妈妈”时派上了用场,最后这枝玫瑰还被送给了爱动脑筋的聪明的同学们,送给了他们的原任老师林老师,林老师接过花后说了一番鼓励的话,说回班以后要将这些美丽的花瓣送给可爱的小孩们。一枝并不代表爱情的红玫瑰在课堂中却传递着诸多爱的信息,无疑延伸了这一课的主旨:花瓣飘香,飘的不仅是淡淡的清香,更是对父母的孝心、对他人的爱心。
5、读写结合,读说结合,拓展有度见匠心。在这两节课中,有两处的拓展可以反映出老师扎实训练、拓展有度的教学理念,设计尤为巧妙:一是在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猜“不知所措、惶恐”的意思后,教师相机进行了习作办法的指导。她先是提示学生在意思不变的情况下,用自己的话来表达文中的意思,然后再引导他们比较原文,区分书面语与口语之别,学会欣赏有文采的语句,渗透写作办法指导。二是在学完课文后,设计了一次口语交际的表演练习,引导学生想象:“我”买了一盆月季花送给小女孩,把另一盆月季花放在妈妈的阳台上时,她们会说些啥?“我”和她们之间会有一番怎么样的对话?进而达到拓展延伸,深化主旨的作用。
教《花瓣飘香》一得 篇5
教学过程
一、通读课文,感受花瓣香美
1.齐读课题后出示:这是一片 的花瓣。要求学生自由朗读课文,从文中找出相应的答案,看看谁填的答案多。
2.组织交流,并要求学生说出依据。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点拨。
(1)这是一片红艳艳的花瓣。依据是课文第一自然段:“我家门前有一丛月季,上面开满了红艳艳的花朵。”
(2)这是一片带露水的花瓣。依据是课文第二自然段:“从花丛中小心地摘了一片带露水的花瓣。”
(3)这是一片摸上去像绒布一样的花瓣。依据是课文第七自然段:“花瓣摸上去像绒布一样。”交流时,让学生摸摸老师课前准备好的绒布,问学生:这是一种啥样的感觉?进而体会花瓣像绒布一样细腻、柔软、舒服的感觉。
(4)这是一片飘着淡淡清香的花瓣。依据是课文第七自然段:“闻起来有淡淡的清香”以及课文题目“花瓣飘香”。
【用“这是一片
的花瓣”引导学生通读课文,既是紧扣文题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也是以语言文字训练为抓手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对花瓣形成了深刻的印象,也为学生体会小女孩的“懂事”做好了铺垫。】
3.结合课文第一自然段和填空题“这是一片 的花瓣”,用语言描述“我家”门前的那丛月季。
学生先练说,再指名说,在此基础上教师小结描述:我家门前有一丛月季,这里一朵,那里一朵,真不少。那花朵红红的、艳艳的,真美。用手摸一摸,软软的、柔柔的、滑滑的,像是摸在绒布上一样,真舒服;将鼻子凑上去,深深地吸一口,那清香淡淡的、甜甜的。清晨,花瓣上带着露水,连露水也带着红润。
【学生通过填空题理解了花瓣的特点,但还只是停留在“部分”上,此环节结合课文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连贯的语言完整地表达花瓣的“形、神”特点,就将语言文字训练和理解课文内容巧妙结合在了一起,在表达训练的过程中学生也接受了美的熏陶。】
二、研读课文,品悟女孩心理
1.指名读第二自然段。师问:那小女孩跑远了,跑到哪儿去了呢?这是一个怎么样的小女孩?
交流回答:小女孩跑回家,将花瓣送给生病的母亲(第七自然段);这是一个懂事的女孩。
师:读读第二自然段,说说你从哪些词语感受到了这个小女孩的懂事。
引导学生结合“小心”、“捧着”、“飞快”理解:“小心”是说明小女孩生怕摘坏了花瓣;“捧”是说明小女孩生怕碰坏了花瓣;“飞快”是说明小女孩想让母亲早点看到红艳艳的花瓣,摸到像绒布一样的花瓣,闻到花瓣那淡淡的清香。总的目的是让母亲高兴。
小结:看来这个花瓣在小女孩心中不一般,它代表着小女孩一颗孝敬心。再次补充填空:这是一片 的花瓣。(这是一片代表小女孩孝敬心的花瓣)。
(3)带着这样的感受有感情地朗读第二自然段。
【语言文字训练包括理解与运用。这一环节的教学,引导学生抓住“小心”、“捧着”、“飞快”等关键词,品悟小女孩一颗了不起的孝敬心,在此基础上,再次从理性的高度完成“这是一片
的花瓣”填空,进而使学生的思维上了新的台阶,情感得到了升华。】
2.读第三自然段。师问:她拿着花瓣,有些不知所措,惶恐地望着我。她为啥不知所措,为啥惶恐?出示填空题:她拿着花瓣,有些不知所措,惶恐地望着我,心里在想:“
。”
组织交流。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引导学生说话。①月季花不是自家的,怕别人责怪。②生怕别人不允许将花瓣带回家。③别人要是将这件事告诉母亲,那就坏了。(联系第十自然段:父亲在南沙当军。他常常来信叫我听母亲的话,不要惹母亲生气。如果母亲知道了花瓣是“偷”的人家的,不但不高兴,反而会生气。那样,小女孩心里一定会非常难过。)
3.读第四、五自然段。师问:小女孩为啥不摘整朵花给母亲呢?怎么样理解“我舍不得把整朵花都摘了……”?
组织交流。①花儿太美了,应该由大家欣赏,自己每次都摘一朵,摘光了,别人就欣赏不到了。②每次摘一片,母亲欣赏花儿的次数就会增多,母亲高兴的次数就多。
【语言文字训练不能游离于文本之外,要与理解课文内容有机结合。这一环节的教学,就是要求学生联系上下文,在揣摩女孩心理的基础上进行语言文字的表达训练,在表达训练的过程中,让学生在内心深处体验小女孩的“懂事”。】
三、赏读课文,领悟“懂事”内涵
1.师:课文说小女孩“真是个懂事的好小孩”,小女孩懂事在啥地方?
2.组织交流。①摘花瓣给母亲,让母亲高兴,热爱妈妈,很有孝敬心。②舍不得把整朵花都摘了,心灵很美。
3.读最后一个自然段。体会:“我”被小女孩的“懂事”深深打动了,所以送她一盆月季花,也在妈妈的阳台上放了一盆月季花。
4.点拨:热爱妈妈要落实在具体的上,要体现在日常平凡的生活小事中。
5.练习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全文,读出小女孩当时的语气,读出小女孩美好的心灵。
【有了前面的基础,这一环节的教学水到渠成。在学生理解了“懂事”的内涵后,再次指导学生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全文,就完成了“整体——部分——整体”的螺旋上升过程。在教学中,学生一定会用心地朗读、动情地朗读,在朗读中学生进一步体验到女孩的“懂事”,思想、情感也会得到进一步的感染与熏陶。】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然而,当前不少课堂教学过分地强调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将语文课上成了在分析基础上的思想品德教育课,忽视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特点,弱化了语文课堂的“语文味”。本课的教学设计,就是努力增加学生的语文实践活动,带领学生在语言文字训练的过程中理解课文,进行思想、情感的熏陶与感染,进而体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有机统一。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抓住课文重点句段,在语言文字训练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联系上下文品悟小女孩的心理变化,理解“真是个懂事的好小孩”的丰富内涵。
3.激发学生热爱妈妈,做个懂事的好小孩。
总评
语文课要有浓浓的“语文味”,“语文味”从何而来?首先要紧扣课文内容,使教学不游离于文本之外,如教学中就不能花大量的时间让学生说说“学了文章后,用哪些实际表达自己热爱妈妈”;其次,要将语言文字训练与理解课文内容、品悟文章情感有机结合起来。将语文课上成纯粹意义上的语言文字训练课也不可取,这样的课堂显得繁琐而支离破碎,使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因缺少了整体观照而流畅不够。
本节课的教学就注意到了上述两点。两道语言训练题:这是一片 的花瓣;她拿着花瓣,有些不知所措,惶恐地望着我,心里在想:“
。”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之中,统领着全文的学习。第一道题的训练,实现了由浅到深,由表及里的过程,“这是一片代表小女孩孝敬心的花瓣”是理性的升华,是带着情感的。第二道题的训练,引导学生用自己的“心”去体验小女孩的“内心感受”,进而使学生与文本产生了情感上的共鸣,达到了语文教学的高境界。在上述教学过程的基础上,学生分角色朗读就会投入“真情”,读出“真情”,课堂也就进入一种美妙的意境。
教《花瓣飘香》一得 篇6
作者:佚名 转贴自:转载 点击数:95
《花瓣飘香》教学案例
师:小女孩为啥“眼眶里闪动着泪花”?大家再读一读课文,联系上下文体会体会。
生1:小女孩非常思念自己的父亲。
生2:小女孩担心母亲的病情。【欢迎浏览第一范文。在本站搜索课文题目关键字可以查找更多资料!本站地址是www.定制ifanwen.com】
生3:父亲在南沙,小女孩一人照顾母亲,显得孤单。
生4:小女孩牢记父亲的嘱托,没有惹母亲生气而激动。
生5:小女孩偷花,可能会受到花主人的责备,感到害怕。
生6:小女孩随便摘了人家的花,惹母亲生气了,感到难过。
生7:小女孩没有受到花主人批评,反而得到了关心,她激动地流下了眼泪。
师:大家体会得非常好,真是“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相信大家也能读好。
生:(分角色表演朗读课文)
师:听了小女孩和“我”的对话,你们想说些啥呢?
生1:小女孩是个懂事的小孩。
生2:我祝愿小女孩的母亲能早日康复。
生3:我想送一盆花给小女孩。
生4:我还想送一盆鲜花给小女孩的母亲。
师:同学们体会得真好,让我们像小女孩一样关心自己的母亲。我们一起来朗读课文,享受这份亲情,享受读书的快乐。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的过程。我们要积极提倡学生与文本的个性对话。文本并非仅指物化的客观存在,而是一种理性化的生命体。这种极具隐蔽性的生命意义,只有用感性的方式才能显现出来,只有通过阅读文本,解读文本,与文本进行对话,才能有所感悟。因此,要引领学生亲历阅读过程,走进文本的语言深处,倾听文本的声音,触摸作者的心灵,体验文本的情感,尽情地诵读,自主地实践。学生在与文本进行生命的对话中自行发现,自行创造。教师要创设和谐温馨的学习气氛,使学生学得积极,学得积极,学得无拘无束,分享彼此的思考,交流彼此的情感,达到心灵的共鸣,思维的共振。使课堂不再是教师独霸的舞台,也不再是部分学生成功的乐园,而是生机勃勃、气象万千、五彩缤纷的天地,是浮想联翩、精神焕发,智慧飞扬的沃土。这样,就能让学生感受到学习语文的乐趣,在自由愉悦的阅读中享受精神生活。
转载:8080/blog/teacher/user1/szym/archives//470.html
【欢迎浏览第一范文。在本站搜索课文题目关键字可以查找更多资料!本站地址是www.定制ifanwen.com】
教《花瓣飘香》一得 篇7
作者:佚名 转贴自:转载 点击数:141
《花瓣飘香》实录片段
涵溆
献丑了,下面是我上完《花瓣飘香》后整理的一小段,请各位多多指教。
(我们班的生物角养了好几盆花)开始上课:
师:华夏,请你帮老师到生物角摘朵花来,谢谢!(学生都非常好奇,一直目不转睛的看着华夏,直至他把花交到我手中。)同学们的目光一直追随着华夏,谁能告诉我,刚才他是怎样摘这朵花的? 【欢迎浏览第一范文。在本站搜索课文题目关键字可以查找更多资料!本站地址是www.定制ifanwen.com】
生:他走到生物角,随意折了一朵,就拿在手里伸直手臂,走过来递给了老师。
师:从学生说话中选择板书: 随意 折 伸直 走过来递给
真不错,观察到了华夏摘花的动作和细节。(投影出示课文第二自然段)请看这个小女孩,也是怎样摘花的呢?把能体现小女孩摘花时的心情的词画出来,并用你的朗读来告诉大家你画出了哪些词。
生:她俯在花前,从花丛中小心地摘了一片带露水的花瓣,双手捧着,然后飞快地穿过田野,跑远了。
师:听学生朗读,随机板书: 俯 小心的 一片 捧 飞快地
找得真准,读得也很清楚,那么,从你画出的词语中你体会到些啥?
生:小女孩很舍不得摘那朵花,你看她只摘了一片花瓣,而且摘得那么小心,还用双手捧着,似乎生怕一个不小心摔疼了那片花瓣。她很爱护那朵花。
师:你真会读书,说的真好。既然小女孩那么爱花,为啥还要去摘掉一片花瓣呢?
几天后的也一个早晨,我解开了这个谜底。请同学们自读课文第三至十自然段,看看作者找到的是啥样的答案。
转载自凤凰语文网
【欢迎浏览第一范文。在本站搜索课文题目关键字可以查找更多资料!本站地址是www.定制ifanwen.com】
教《花瓣飘香》一得 篇8
镇江市李家大山小学 —— 《花瓣飘香》教学片断及评析
作者:佚名 转贴自:本站原创 点击数:1
《花瓣飘香》教学片断及评析
镇江市李家大山小学 孙蓓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特点。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就应带领学生在语言文字训练的过程中理解课文,进行思想、情感的启迪与感染。在品读中加深学生的体验,使情感升华,进而体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有机统一。如《花瓣飘香》教学片断:
师:出示填空:这是一片_____的花瓣。这是一片啥样的花瓣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从文中找出相应的答案,看谁填的答案多。(生自读课文后回答)
生(1):这是一片红艳艳­­­­­­­­­的花瓣。从“我家门前有一丛月季,上面开满了红艳艳的花朵。”看出。
生(2):这是一片带露水的花瓣。从“从花丛中小心地摘一片带露水的花瓣。”看出。
生(3):这是一片摸上去像绒布一样的花瓣。从“花瓣摸上去像绒布一样。”看出。
生(4):这是一片飘着淡淡花香的花瓣。从“闻起来有淡淡的花香。”以及课题看出。
师:自己读课文第一自然段,结合刚才的填空描述“我家”门前的那丛月季。(生答略)
生练说基础上师小结:我家门前有一丛月季,这里一朵,那里一朵,真不少。那花朵红艳艳的真美。用手摸一摸软软的,滑滑的,像是摸在绒布上一样,真舒服。把鼻子凑上去,深深吸一口,那清香淡淡的、甜甜的。清晨,花瓣带着露水,连露水也带着红润。
师:(指名读第二自然段)那小女孩捧着花瓣跑到哪去了呢?
(生齐读第七自然段)
师:这是一个怎么样的女孩?
生:这是一个懂事的女孩。
师:再读第二自然段,说说从哪些词语感受到了这个小女孩的懂事。
生(1):从“小心”、“捧”、“飞快”感受到了这个小女孩的懂事。
生(2):“小心”说明小女孩怕摘坏花瓣,母亲就看不到好看的花瓣了。
生(3):“捧”说明小女孩生怕碰坏了花瓣,母亲也看不到好看的花瓣了。
生(4):“飞快”说明小女孩想让母亲早点看到红艳艳的花瓣,摸到像绒布一样的花瓣,闻到花瓣那淡淡的清香,让母亲高兴。
师:看来这个花瓣在小女孩心中不一般,这代表着小女孩的一颗孝心。那现在再来看填空:这是一片_____的花瓣。
生(1):这是一片代表小女孩孝心的花瓣。
生(2):这是一片表达小女孩对母亲关心爱护的花瓣。
师:这是一片与众不同的花瓣,包含着小女孩的一片孝心。让我们带着这样的感受有感情地朗读第二自然段。(生齐读第二自然段。)
〔反思:〕在数学教学中,分层练习是一种常见的训练方式。教师设计一些有层次的问题让学生练习,以达到深入探究,加深理解的目的。笔者将这种训练方式巧妙地运用到语文阅读教学之中,有异曲同工之妙。所谓“分层阅读”,就是教师在深入研究文本,开发文本的基础上,从不同层面挖掘文本中所蕴藏的“丰富资源”,并加以“提炼”。教师在引导学生理解文本之后,设计出不同层次的阅读训练,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层层深入。教师用“这是一片_____的花瓣。”这一填空引导学生通读课文,从整体上,从语言文字训练入手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理解了花瓣特点,有了深刻的印象,但这还只是停留在“部分”上。引导学生通过连贯的语言完整地表达花瓣的“形、神”特点,就将语言文字训练和理解课文内容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在表达训练的过程中学生受到美的熏陶。接着引导学生抓住“小心”、“捧着”、“飞快”等关键词,品悟小女孩一颗了不起的孝心,在此基础上,再次从理性的高度完成“这是一片_____的花瓣。”填空,进而使学生的思维上了新的台阶,情感得到了升华。
读是语文教学中最经常最重要的训练手段。识字读文,是孩童接触知识的第一道门槛,也是小孩首次碰到的难题-----事物由形象忽而转变成了符号概念。而读正是这种“转变”所必不可少的第一程序。
新课标指出“鼓励学生多诵读,在诵读实践中增加积累,发展语感,加深体验与领悟。”在这个教学片断中,引导学生认认真真地诵读了课文,感受到了花瓣的香美,接着让学生在反复品读第二自然段,深刻体会了小女孩的“孝心”,品悟到了生命真谛!
(此文章XX年获镇江市第三届优秀教学案例评比三等奖)
教《花瓣飘香》一得 篇9
情满课堂 爱满人间——《花瓣飘香》教学设计
作者:张家港市万红小学 尹玉 转贴自:张家港市万红小学 点击数:83
情满课堂 爱满人间——《花瓣飘香》教学设计
张家港市万红小学 尹 玉
一、教材简析:【欢迎浏览第一范文。在本站搜索课文题目关键字可以查找更多资料!本站地址是www.定制ifanwen.com】
《花瓣飘香》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五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这篇课文讲了一个小女孩给生病的母亲送花的事,表明了她是一个敬重父母的懂事的小孩。文本寓深刻的道理于平凡细小事情的叙述之中,是对学生进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的好教材。
二、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这是一篇洋溢着浓浓亲情的文章,情节简单,但情真意切。本教学设计本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精神,以情感为线索,不仅让学生精读感悟显性的语言文字,更要让学生领会到文字中隐性存在的情感、精神,体现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
三、教学目标:
情感目标:
通过学习,懂得小女孩的内心世界,体会小女孩的一片爱心,受到敬爱父母的教育;
能力目标:
感悟人物内心世界,在分角色朗读课文、表演时较好地表达人物的美好情感。
知识目标:
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文中的词语。
教学重点:
通过精读有关语句,解决所提出的问题,体会小女孩对妈妈的一片爱心,进而受到教育。
教学难点:
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培养学生从小具有敬爱父母的思想品质,陶冶高尚情操。
教学准备:课件、一束月季花
四、教学过程:
第一乐章:酿 情
一、创设情境引发情:
1、出示一束月季花,展示在讲台上。
围绕“你们喜欢月季花吗?”这一话题谈话。
2、板书课题:花瓣飘香。
3、说说课文出现了哪几个人物?讲了一件啥事?
板书:摘花瓣 送给母亲
[环节解析: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办法。当课堂中出现了一束红艳艳的月季花时,学生与文本之间也出现了沟通情感的桥梁,鲜花为学生创设了良好的自主学习的情境,也是贯穿整堂课的情感线索的维系点。]
第二乐章:入 情
二、精读词句品味情:
1、围绕小女孩“摘花瓣”这件事,学生质疑,写在黑板上。
⑴怎么摘花瓣的?
⑵为啥只摘花瓣呢?
⑶摘花瓣做啥?
2、小组合作学习,选择其中一个问题开展讨论。
3、学生交流:【欢迎浏览第一范文。在本站搜索课文题目关键字可以查找更多资料!本站地址是www.定制ifanwen.com】
(一)品读“摘花瓣”(学习第2小节)
1、指名读,交流摘花瓣的动作。(课件显示词句)
2、表演小女孩摘花瓣的情形,评价。
3、采访小演员:
你俯在花前闻到了啥?心里怎么想的?你摘花瓣时动作那么轻,为啥?你摘下以后是怎么拿的?再示范一下。小小的一片花瓣为啥要“双手捧着”?
4、再读小女孩摘花瓣的情形。
(二)品读“只摘花瓣”的内容(学习第3-5小节)
1、课件显示,说说从中读懂了啥?
2、再读小女孩的话。
3、“我”理解她吗?显示句子,比较:
(1)“为啥摘花瓣?”我问。
(2)“为啥只摘花瓣呢?”我轻轻地问。
4、分角色读好3-5小节
(三)品读“摘花瓣做啥”(学习6-9小节)
1、默读6-9小节,指名回答:摘花瓣做啥?(板书)
让学生摸一摸,闻一闻月季花,谈心里的感觉。
2、再读读还有啥原因?
想一想:小女孩在给父亲的回信中会说些啥呢?
3、说话训练(课件显示):这是一位( )的小女孩。
4、分角色读好6-9段。
5、显示:“真是个懂事的好小孩。”学生齐读,小结。
[环节解析: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本环节的设计中,通过学生的合作学习,自主选择,体现了个性化阅读;而写一写,演一演,说一说,比一比,读一读,调动了全体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积极性,深化了对文字的理解,感悟到了平淡文字下蕴藏的人物的美好情感。这些综合性活动,使学生的朗读能力、积极发展意识得到了强化,是对新课标所提倡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一次探索。]
第三乐章:动 情
三、以美传情突出情:
1、老师送给学生一首自己写的小诗,声情并茂地配乐朗诵:
清晨,月季花上闪动着露珠, 小小的花瓣,
小女孩摘下一片花瓣, 像绒布一样柔软,
轻轻放在枕边。 淡淡的清香,随风飘散。
表一份心愿, 小小的女孩,
道一声祝福, 像露珠一样透亮,
脸上漾起了微笑。 你,不就是那片清香的花瓣吗?
你喜欢老师诗中的哪句话?说说理由。
2、那片片花瓣飘出的淡淡幽香,不正像敬爱父母的美德在人间传播、扩散吗?齐读第四段。
3、说一说:“我”把一盆带着露水的月季花送给小女孩,会说些啥?小女孩也会怎么说?
4、演一演:“我”把一盆带着露水的月季花放在妈妈的阳台上,妈妈会怎么样问“我”?“我”也会怎么回答?小组表演,然后师生共演,再读课文。
5、学生说说平时是怎么样孝敬父母的,随机送出月季花。
6、分送花瓣 :愿你们就像那一片片带着清香的花瓣,怀着敬爱父母的一片深情,飘向各自的家。
[环节解析:别林斯基说:“美是道德的亲姐妹。”本环节中以美传情:老师的配乐诗朗诵使课堂的集体情感由淡而浓,生生、师生的互动表演使爱的旋律不断奏响,学生美好的心灵使爱的情感溢满课堂,而片片花瓣的清香已飘进了学生的心田,也定会撒向整个人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文中之情已成心中之情,本环节正体现了“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这一新课程理念。]
转载
一叶
教《花瓣飘香》一得 篇10
作者:佚名 转贴自:本站原创 点击数:1
间师:小女孩在说这些话的时候,是和谁在对话呢?
生:“我”,作者。
师:通过读课文,你觉得这个“我”是个啥人呢?
生1:这是一个神秘的人。 生2:这是一个阿姨。
生3:是阿姨,只有阿姨说话才柔柔的,轻轻的。生4:是阿姨。阿姨会了解她的心情,一般,女小孩比较了解女小孩。
生5:不是阿姨,后来不会买花送给她。阿姨的心比较细。
生6:我想这是一个热心肠的阿姨。
师:你们真会分析,我们可以把“我”看作是一个阿姨吧。但今天老师要让我们班男生扮作这个热心肠的阿姨,而女生扮作小姑娘。
师指名一对男女生读,让男生体会感动。
生(男):为啥只摘花瓣?(轻轻,柔柔的)
我舍不得把整朵花都摘了……(低着头、不好意思,是低声的,也是柔的,轻轻的)母亲生病了,我摘片花瓣送给她。花瓣摸上去像绒布一样,闻起来有淡淡的清香,母亲会高兴的。(低声中带有着女小孩的创造性思考)
真
切
感
悟“我”与“小女孩”的对话,对于女学生来说,她们读读就会受到感动,而对于那些男小孩,还有一些调皮的女小孩来说,这种感动可能会有,但很难保持。因此在教学中,这个老师,让男同学及班级特别调皮的女小孩,好好的对话,真正的对话,促使他们有着柔的世界。《花瓣飘香》太柔了,柔得让刚性十足的男人明白事理,柔得让老师与学生一起感动。母语是啥?这一课的学习,其实就是那种人人都应该有的柔性感动。
平冈小学学科教(科)研组
教《花瓣飘香》一得 篇11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积淀语感。
2、结合课文理解“不知所措”“惶恐”“红艳艳”等词语。
3、凭借“我”与小女孩的三次对话,抓住重点词细细品味,体会小女孩的内心世界,体会小女孩真挚、纯朴的亲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抓住小女孩的三次答话,体会人物内心世界:小女孩的懂事,既爱花,更爱母亲。
难点:体会文中所蕴含的深意,即花瓣飘香的象征意义。
教学过程:
师:今天,我和大家继续学习课文。读课题。
生:花瓣飘香。
师:从你们的读中,让老师闻到淡淡的花香,请大家再读一遍。
生:花瓣飘香。
(出示图片)这一丛美丽的月季花,开满了红艳艳的花朵。一天早晨,一个小女孩来到这里摘下了一片花瓣送给了自己的母亲。现在请大家边读全文边思考:小女孩给你留下了怎么样的印象?
师:同学们读得非常认真。谁能用文中的词语来说一说,小女孩给你留下了怎么样的印象?
生:懂事。
老师板书:小女孩 懂事
师:看来,这就是小女孩给我们初步的印象,这样看还仅仅不够,再读课文,拿出铅笔,把表现小女孩懂事的句子划出来,可以放开声音来读书。
学生开始读书划句子。老师行间巡视。
师:划完了的同学,可以举手。
师:请同学来说一说。好,你先说!
生:母亲生病了,……
师:能大声的再读一遍吗?
生:母亲生病了,……
师:画出这一句的同学请举手,大家一起来读一读。
生:母亲生病了,……
师:这句话讷讷个表现出小女孩懂事,还有呢?
生:父亲在南沙当解放军……生气。
师:画同样的同学请举手。哦,这么多,刚才怎么不举手阿!
生:父亲在南沙当解放军……生气。
师:刚才还有几个小孩子,除了这些句子以外,还有一些表现了小女孩的懂事?
生:我舍不得把整朵花都摘了。
师:划这一句话的同学站起来,一起读一读。
生:我舍不得把整朵花都摘了。
师: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小女孩说的这句话,先看一看,读一读。
课件出示内容。
师:谁愿意一个人站起来,读给大家听。
生:她低下头,不好意思……摘了。
师: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老师有一个疑问,她为啥舍不得把整朵花都摘了。
生1:爱护花。
师:看这一朵花。(课件出示月季花)
生2:这些花都很美。
师:因为这么美的花是留给大家的,所以她舍不得把整朵花都摘了。注意这句话最后的六个点,这是省略号,想一想,小女孩还会说些啥呢?同桌可以互相讨论一下。
生1:因为这些花都很美。
生2:因为这些花都很美是留给大家看的!
师:课文中也有写花很美的句子,可以找一找。找到的可以举手!
生1:花瓣像绒布一样……
生2:这些带着露水的月季花……
师:因为这些花很美,同学们再读一读,希望同学们读出花的美。
学生读句子。
师:请女同学读,可以做一做动作。
生:女生读课文。
师:男生也不甘示弱,来一次!
生:男生读课文。
师:通过读,知道女孩是一个爱花的女孩,这么美的花,她既然舍不得摘,为啥还要摘呢?摘花瓣也是破坏花的美呀!
生:因为母亲生病了。
师:每一个同学自由读一读,想一想这一句话怎么读?
学生自由读课文
生:母亲生病了……(读课文)
师:请同学再来读一读。我发现你最后一句读得很好。再请一个同学来读一读。
师:请坐,现在男女生比赛读。
师:不分上下!女生心细一些,更有味道一些。当女孩送花瓣给女孩时,躺在病床上的母亲会说些啥呢?谁想起来了,这一次找一个坐在后面的同学来说一说。
生:谢谢小孩,你辛苦了!等我病好了,我就给你买一些美食给你!
师:谢谢母亲。
生:小孩,谢谢你!天天送花瓣给我,从这些淡淡的花香中我能体会到你的孝心。
师:母亲,这是我应该做的!
生:小孩,你很累了吧!
师:我不累!我不累!这是女儿对母亲的一片孝心!
老师板书:孝心
教《花瓣飘香》一得 篇12
阅读理解主要用来考查学生的阅读速度、理解能力和记忆能力。为提高大家的阅读能力,今天,小编给大家分享《花瓣飘香》阅读训练试题及其部分参考答案,仅供各位同学参考和学习,希望对你有帮助。一起来看看吧!
阅读理解。
花瓣飘香
我家门前有一丛月季,上面开满了红艳艳的花朵。
一天清晨,我看到有个小女孩俯在花前,从花丛中小心地摘了一片带露水的花瓣,双手捧着,然后飞快地穿过田野,跑远了。
几天后的一个清晨,我也见到了那个小女孩在摘花瓣,就叫住了她。 她拿着花瓣,有些不知所措,惶恐地望着我。
“为啥只摘花瓣呢?”我轻轻地问。
她低着头不好意思地说:“我舍不得把整朵花都摘了……”
“摘花瓣做啥呀?”
小女孩说 母亲生病了 我摘片花瓣送给她 花瓣摸上去像绒布一样 闻起来有淡淡的清香 母亲会高兴的
“你父亲呢?”
“父亲在南沙当解放军。他常常来信叫我听母亲的话,不要惹母亲生气。”小女孩眼眶里闪动着泪花。
真是个懂事的好小孩。
第二天早晨,我从集市上买了两盆带着露水的月季花,一盆送给了小女孩,另一盆放在我妈妈的阳台上。
1.给文中第7自然段加上标点。
2.我能在文中找到合适的词填在下面。
( )的花朵 ( )的花瓣 ( )的清香
3.为啥说小女孩“真是个懂事的好小孩”?
4.读了这篇短文,我感觉到月季花 。
花瓣飘香 阅读答案
1.:“ , 。 , , 。”
2.红艳艳 带露水 淡淡
3.小女孩的父亲在南沙当兵,小女孩能牢记着父亲的嘱咐,听母亲的话,不惹母亲生气。在母亲生病时想到把几瓣月季花的花瓣送给母亲,让母亲高兴。所以说她是个懂事的好小孩。(意思对即可)
4.“略”
教《花瓣飘香》一得 篇13
作者:佚名 转贴自:转载 点击数:118
资源提供者:快乐音乐
资源名称及内容:
《花瓣飘香》(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欢迎浏览第一范文。在本站搜索课文题目关键字可以查找更多资料!本站地址是www.定制ifanwen.com】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
2、让学生能体会父母的爱,对父母有颗感恩的心。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出示课题,读好课题。
读好课题(突出花瓣美、香)。
读得真好,老师就好象闻到了飘来的淡淡清香。
2、这是啥花的花瓣,幽香沁人心脾啊!(月季花)
二、学习课文1自然段
1、课文是怎么样来写丛月季的?自由读第一自然段。
⑴(花多,花美)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来?引导看图体会“红艳艳”。
⑵谁来读这一自然段?(引导学生有感情朗读)
过渡:这么美的月季花,她让我们认识了一位小女孩?
三、学习课文2-10自然段。
1、这是一个怎么样的女小孩呢?请你们自由地读读课文。
学生交流。板书:懂事 (爱花 爱母亲)
(1)哪些地方看出小女孩喜欢花的?
卡1:一天清晨,``````跑远了。
用“△”标出表示动作的词。交流。读体会。
卡2:“我舍不得把``````”
交流,读体会。
(2)你也是从哪些地方看出体贴母亲的。
卡1:“母亲生病了,``````母亲会高兴的。”
交流,读体会。
卡2:“父亲在南沙``````不要惹母亲生气。”
交流,读体会。
2、小结:为了``````虽然爱花``````但还是``````真是个懂事的小女孩啊!
3、与小女孩对话的还有一个我,我们来读一读我说的话。
读句子,你觉得我是一个怎么样的人?
4、分角色朗读课文。
四、学习第11自然段。
1、小女孩摘花瓣送给生病的母亲,也深深打动了我。齐读11自然段。
2、你是从哪里感受到我被打动的?
引导学生体会“我买了一盆月季花送给小女孩。”
“我把另一盆月季花放在妈妈的阳台上。”
3、师范读这一段。学生交流,你仿佛看到了啥?
五、延伸
1、出示贺卡:这是一个女孩在三八妇女节的时候送给我的礼物----一张贺卡。你们猜猜是谁送的吗?它虽然很简单,有些地方甚至做得特别粗糙。但是呢我很喜欢,也很感动。不是因为它的样子,也不是因为她的颜色。你们知道为啥吗?(学生交流)
还有一句原话:母亲,我没有钱买礼物,但这是我亲手做的,意义不一样。
2、你也是父亲母亲的小孩,那你会做些啥呢?
3、学到这,我们再来读读课题,这时,你也有啥体会呢?
(花瓣飘香) 【欢迎浏览第一范文。在本站搜索课文题目关键字可以查找更多资料!本站地址是www.定制ifanwen.com】
(关心母亲的小女孩就像那花瓣飘着淡淡的清香)
转载自凤凰语文网
教《花瓣飘香》一得 篇14
我们都知道:文本、音像、教室和师生等都是课堂学习的构成要素,但精彩的课堂不是他们的简单相加,也不是他们在课堂上的任意延伸。它应该是远离高傲、粗俗、平庸、而具有鲜活灵动、真情真实、扣人心弦的学习现场。
的确,创设一个好的学习现场十分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和成长。我在执教苏教版语文第六册第六课《花瓣飘香》这篇课文时,我觉得学生读完这个简单的故事之后,也能明白他们应该像小女孩一样从小具有孝敬父母、关心家人的情感,但从情感上真切体会却不容在教学时,我便创设了新的学习现场,让学生扮演小女孩,边读课文边谈感受。这样学生的体会就会更深刻。同时我也让他们联系生活实际谈谈平时母亲是怎么关心我的,把他们从文本拉回到现实生活,通过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让他们的情感进一布升华。当然,学习现场的创生维度是很多的,可以从目标中开拓,从教材中再创,从生活中延伸,从学生中聚集。
总之一句话:只要我们用智慧和激情去开拓,就一定能创造出满足学生学习需要的现场。
教《花瓣飘香》一得 篇15
一、引入情境,初读课文。
1、出示一束月季花,展示在讲台上。同学们,老师给你们带来了啥?说说月季花怎样?你们喜欢吗?(启发学生看看样子,闻闻香味)
2、板书课题:花瓣飘香
3、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展示实物给学生直观感受,很好地集中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自由读课文,要求把课文读通。
2、指名读。教师相机指导。
愿意来读给大家听的请举手。看看课文,该请几位同学来读比较好呢?提示学生:课文写了哪几个时间段中发生的事?请你找出表示时间的词语。
出示:一天清晨(2)、几天后的一个清晨(3-10)、第二天早晨(11)
(设计意图:这个问题较难,实际上是要求学生有分段的能力,通过出示时间词语,教师恰当提示,这就降低了难度,体现了“跳一跳摘桃子”的原则)
3、读后学生评价,教师给予肯定性评价。
4、知道课文讲了一件啥事吗?谁来说说。(小女孩摘花瓣送母亲)
结合进行板书:摘花瓣
(设计意图:初步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理清线索,遵循整体-部分-整体的认识规律)
三、引导自学,读中感悟。
1、围绕小女孩“摘花瓣”这件事,同学们想深入了解哪些?教师激发学生思维,启发学生提问。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深入探讨学习的习惯,也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
(教师相机小黑板出示学生提出的问题,探究后还要整体回顾)
⑴怎么摘花瓣的?
⑵为啥只摘花瓣呢?
⑶摘花瓣做啥?
2、同学们提出了这么几个有价值的问题,那下面该怎么办呢?请同学们自己读书解决行吗?就请大家对照问题去读读相应的课文段落,圈圈画画,同桌两人还可以进行讨论。
(设计意图:引导自学,培养自己解决问题的习惯,让学生小组讨论是合作学习的很好的方式,同时也很有效的办法)
3、同学们自己读读课文,这三个问题都读懂了吗?指名回答。
4、这篇课文描绘的情境美,展现的人物美,课文的语言也很美,想不想再去细细地读读。
(一)探究问题1,学习第2段。
1、怎么摘花瓣的?在哪一节?
投影出示第二节。指名读。
你觉得小女孩摘花瓣时怎么样?从哪些地方体会出来的?(体会:俯在、小心地摘、双手捧着、飞快地)
2、表演动作。
同桌互相模拟表演。
指名上台实物表演。
(设计意图:这一节学生不难理解,让学生在表演中促进读书,并理解体会文章内容。如果能表演出来就说明学生能理解了课文内容,让学生动动手,也很好地活跃了课堂气氛。)
3、学生评价。
4、请表演学生自己说说:
你摘花瓣时动作那么轻,为啥?
你俯在花前闻到了啥?心里怎么想的?
小小的一片花瓣为啥要“双手捧着”?
5、谁能把小女孩当时摘花瓣的情形读好呢?指名读或齐读。
(设计意图:有了深入理解的基础,学生读好课文应该是水到渠成,所以这部分读的训练不需要花大力气就行了。)
推荐站内搜索:阅兵仪式观后感200字、说不出的压抑和心累、温暖的时刻 作文、河南二级建造师成绩查询、中小学教师资格证面试成绩查询、陕西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准考证打印、夜大专升本、自考报名入口、江西公务员考试准考证打印、河北省二级建造师成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