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法律(精选9篇)
走近法律 篇1
教学目标 :
知识目标:社会生活离不开各种规则,知道法律是由国家制定,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一种特殊行为规范;
能力目标:引导学生培养自觉遵守各种规则和法律的能力。
情感价值观目标:树立法律权威的观念。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规则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懂得啥是法律。
教学难点 :法律的规范作用和保护作用
综合设计思路:
课堂教学主要通过学生的积极思考与社会实际相结合,以活动的串联将生活中的规则具体化、形象化,突出学生自身的感受,引导学生合作探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他们自己观察、发现问题,从中启迪学生思考,生活中处处离不开法律。
教学过程
每课一则小故事《五枚金币》
一、导入 Flash影片《交通法规宣传系列》引入规则中的交通规则。
二、同心协力,寻找生活中的规则,假如没有规则会怎么样?了解规则的重要性
三、引导学生完成课本的表格填写,明白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
四、通过图片展示法律的三个特征。
五、(1)请你来参加,你所知道的法律有哪些?说明生活离不开法律。
(2)请你来断案
小丽的二则故事主要说明法律的保护作用。
小李的故事主要说明法律的规范作用。
六、回音壁:归纳总结并发现新问题
走近法律 篇2
教学目标 :
知识目标:社会生活离不开各种规则,知道法律是由国家制定,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一种特殊行为规范;
能力目标:引导学生培养自觉遵守各种规则和法律的能力。
情感价值观目标:树立法律权威的观念。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规则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懂得啥是法律。
教学难点 :法律的规范作用和保护作用
综合设计思路:
课堂教学主要通过学生的积极思考与社会实际相结合,以活动的串联将生活中的规则具体化、形象化,突出学生自身的感受,引导学生合作探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他们自己观察、发现问题,从中启迪学生思考,生活中处处离不开法律。
教学过程
每课一则小故事《五枚金币》
一、导入 Flash影片《交通法规宣传系列》引入规则中的交通规则。
二、同心协力,寻找生活中的规则,假如没有规则会怎么样?了解规则的重要性
三、引导学生完成课本的表格填写,明白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
四、通过图片展示法律的三个特征。
五、(1)请你来参加,你所知道的法律有哪些?说明生活离不开法律。
(2)请你来断案
小丽的二则故事主要说明法律的保护作用。
小李的故事主要说明法律的规范作用。
六、回音壁:归纳总结并发现新问题
走近法律 篇3
教案 一、学情分析
初中学生由于生活范围的扩大,已经接触到了社会生活中的各种规则包括法律,但也有不少学生认为,在学校里遵守校纪、校规,遵守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是因为教师、家长、学校要他遵守所以才遵守,没有真正意识到规则能够帮助人们开展正常的生活。因此必须通过教学让学生了解身边的一些规则,体会到每一个人都必须遵守制度、规则和程序,没有人可以例外,并进而了解法律也是一种特殊的规则,进而树立起最基本的法律意识。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知道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社会生活离不开法律,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
(2)能力目标:逐步形成自觉按照社会要求规范自己行为的能力;逐步形成自我控制,约束自己不良行为的能力;初步学会分辨是非,分析事物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树立尊重规则、尊重法律的观念;感受法律的尊严,做知法、守法、爱法的公民。
三、教学难点
法律的三大特征
四、教学重点
规则的分类、法律的作用
五、教学方式
制作多媒体课件用于教学;运用启发式教学办法,让学生自己举例,用具体、生动的事例教育学生,引导学生尊重规则,尊重法律。
六、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教师:请大家阅读一则案例。
有一位爸爸因为离婚把怨气发泄在了儿子身上,他经常打骂儿子,有时还不让小孩上学,可他却不知道自己的行为已经触犯了法律。还理直气壮地说:“小孩是我的,我有权这样做。”
教师:你是否赞同这位爸爸的说法?为啥?
学生1:不赞同,因为义务教育法规定:凡年满6周岁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
学生2:不赞同,未成年人保护法对家庭保护规定: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不得虐待、遗弃未成年人。
学生3:不赞同,因为这位爸爸不懂得:未成年人有依法受教育权利,父母不得虐待未成年人,否则要受到法律相应的制裁。他这一说法体现了不懂法、不知法。
教师:是啊,在现实学生活中,一些人对法律的无知和法律观念的淡薄,导致了违法犯罪现象的发生。因此我们要自觉学法、守法、用法,维护法律的尊严,让我们一起走进法律。
(二)新课新学:
第七课 感受法律的尊严(板书)
第一框 走进法律(板书)
活动一、“方”“圆”大赛──无规矩不成方圆
教师:请两位同学到黑板前,分别徒手和用尺子、圆规画一个方、一个圆。
教师:同学们观察比较他们的画有啥差异?
学生:第一名同学画得不是很好,因为他是徒手画的,第二位同学画得要好些,因为他用尺子和圆规画得。
教师:这种差异用中国的哪句古训可以说明呢?
学生:无规矩不成方圆
教师:对,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教材第86页上的漫画,并讨论:①同样是十字路口为啥出现不一样的现象?②交通规则起了啥作用?③这个现象对你有啥启示?
学生:左图交通秩序井然,尽管人多车杂,可是由于行人车辆各行其道,红灯停绿灯行,穿梭有序,结果是道路畅通无阻,交通井然有序;右图则刚好相反,没有交通规则或者人们不遵守交通规则,南来的北往的,东行的西去的,行人车辆各不相让,争抢阻塞,其结果是谁都不能顺利地通过。交通规则在这儿起到了维护道路畅通的作用。
教师:我完全同意同学们的观点。交通需要规则,社会生活也要有规矩,懂规矩,守规矩。“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社会生活中,如果没有行为的规矩,人们各行其是,社会生活就会像右图一样混乱不堪,就会陷入毫无秩序的彼此冲突之中。所以,有规矩,懂规矩,守规矩十分重要,社会生活要有共同的规则。
第一目:我们身边的规则
教师:啥是社会生活中的规矩呢?社会生活为啥必须要有规矩呢?
学生:社会生活中的规矩就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说话、做事所依据的标准,也就是所有社会成员都应当遵守的行为准则。社会生活必须要有规矩,懂规矩,守规矩。因为,我们生活的这个社会,是由形形色色的人组成的,社会活动是人的活动。人们在社会中活动的目的、动机往往各不相同,如果没有行为的规矩,人们各行其是,社会生活就会混乱不堪,就会陷入毫无秩序的彼此冲突之中。所以,有规矩,懂规矩,守规矩十分重要。社会生活离不开规矩、规则。
1.生活中规则有很多种,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板书)
活动二、齐心协力
教师:请小组同学齐心协力,共同寻找生活中的规则(同学们从自身经历或直接感受到的有关衣、食、住、行、学习等方面),并想象没有了这些规则我们的生活会变成啥样?
学生1:在学校自觉遵守班规校纪,按时到校,认真听讲,认真完成作业。
学生2:在公共汽车上积极给抱孩子的妇女或老人让座。
学生3:遵守交通法规,不攀折花草树木,不践踏草坪。
学生4:如果没有规则的话,每一个人想怎么做就怎么做,那么社会就会混乱不堪。
……
教师:由此可见,规则是社会生活正常进行的保障,是自由的前提。
活动三:分门别类
教师:同学们通过刚才的回答我们可以发现,调节我们的行为规则有很多种,如:纪律、道德、法律等,它们的共同特点就是为我们提供行为准则或者行为模式,对我们的行为有规范作用。
大家分析一下,刚才所说的规则哪些属于纪律,哪些属于道德,哪些属于法律。
学生1:给老弱病残孕让座是道德要求。
学生2:按时上课遵守课堂纪律是属于纪律要求。
学生3:遵守交通规则,维护公共场所秩序是法律要求。
教师:道德、纪律、法律这些规则有啥不同?请大家举例说明。
学生1:道德,靠舆论、习惯和信念的力量,力求在人们心中定出准则。
学生2:纪律、规章,按本单位,本团体的需要,定出在局部适用的准则。
教师:那么,法律作为一种行为规则,与道德、纪律、规章有啥不同?它有啥特征呢?
学生:法律是社会行为规范,与道德、纪律等规则相比较,法律具有最为显着的特征:
1.法律由国家制定或认可;
2.法律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具有强制性;
3.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教师:因而我们说法律是特殊的行为规范。
2.法律是特殊的行为规范(板书)
教师: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87页的三幅图,说说各图说明了啥问题?
学生1:第一幅图说明法律由国家制定或认可。
学生2:第二幅图说明法律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具有强制性。
学生3.:第三幅图说明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活动四:规则比拼
教师:请同学们根据所学知识填写教材第88页上的表格。
教师: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社会生活中的规则是多种多样的,没有道德、法律、纪律,将无法支撑一个社会正常运转,我们的生活将会变得混乱不堪,违法乱纪现象得不到制裁,公民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
因此,我们的生活离不开规则,尤其离不开法律这种规则。
第二目:生活离不开法律
活动五:看“小郑”谈法律
教师:请同学们看教材第88页,小郑的案例,并思考以下问题:
1.舞迷夫妇的行为对么?为啥?
2.最后执法部门依照啥规则阻止舞迷夫妇的行为?
3.假如没有法律我们的生活会怎么样?
4.这个案例体现了法律的啥作用?
学生1:舞迷夫妇的行为是不对的,因为他们的行为扰乱了他人的生活,侵犯了他人的合法权益,违法了我国法律相关规定。
学生2.:执法部门依照我国有关法律阻止了他们侵权行为。
学生3:通过这个案例我们可以发现,假如没有法律我们的生活将变得混乱不堪,我们将不知道啥是对的,啥事错的,不知道该做啥,不该做啥。更不知道用啥办法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学生4:它体现了法律具有规范作用。
教师:法律的规范作用突出的表现为,它规定人们可以做啥,不可以做啥,必须做啥,应当做啥,不应当做啥。如果人们违反了法律,就会受到法律的制裁和处理,法律既为人们的提供了一个模式,一个标准或方向,也是评价人们的行为是否合法的有效准绳。
1、法律具有规范作用{板书}
教师:《刑法》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任务,是用刑罚同一切犯罪行为做斗争,以保护国家安全,保卫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保护国有财产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保护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保护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的权利,维护社会秩序、经济秩序,保护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
《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一条为了保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促进未成年人在品德、智力、体育等方面全面发展,把他们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欧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教师:请大家思考,这些法律条文的规定说明了我国法律有啥作用?
学生:法律具有保护作用,是国家生活的保障。
教师:正是法律的规范作用使人们知道了怎么做是对的,怎么做是错的,进而约束了舞迷夫妇的错误行为,最终保护了小郑的合法权益。可见,法律作为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它不但有规范人们行为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它还具有保护人们合法权益的作用。
2、法律具有保护作用(板书)
活动六、集体智慧
教师:请同学们看教材第89页中的图画,思考、讨论并回答问题:
(1)小叶和小静为啥能够如愿以偿?
(2)如果没有法律的相关规定,情况会怎样?
(3)这主要体现了法律的一种啥作用?
学生1:因为我国有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和劳动法,所以小叶和小静的合法权益才可以得以实现。
学生2:如果没有这方面的规定,他们二人的合法权益就无法得到保障,就会影响社会的稳定。
学生3:这体现了法律具有保护作用。
……
教师:通过刚才同学们的讨论回答,我们知道,解决纠纷和制裁犯罪需要通过法律,维护合法权益需要法律的支持。可见,我们的日常生活离不开法律,法律是国家生活的保障。因此,我们作为21世纪的新一代青少年,要学习法律、维护法律的尊严和权威。其中,学法、用法、护法是我们应尽的责任;爱法是我们应取得态度。
七、板书设计
第七课 感受法律的尊严
第一框 走进法律
一、我们身边的规则
1、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
2、法律是特殊的行为规范
二、生活离不开法律
1、法律具有规范作用
2、法律具有保护作用
走近法律 篇4
教学目标 :
知识目标:社会生活离不开各种规则,知道法律是由国家制定,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一种特殊行为规范;
能力目标:引导学生培养自觉遵守各种规则和法律的能力。
情感价值观目标:树立法律权威的观念。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规则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懂得啥是法律。
教学难点 :法律的规范作用和保护作用
综合设计思路:
课堂教学主要通过学生的积极思考与社会实际相结合,以活动的串联将生活中的规则具体化、形象化,突出学生自身的感受,引导学生合作探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他们自己观察、发现问题,从中启迪学生思考,生活中处处离不开法律。
教学过程
每课一则小故事《五枚金币》
一、导入 Flash影片《交通法规宣传系列》引入规则中的交通规则。
二、同心协力,寻找生活中的规则,假如没有规则会怎么样?了解规则的重要性
三、引导学生完成课本的表格填写,明白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
四、通过图片展示法律的三个特征。
五、(1)请你来参加,你所知道的法律有哪些?说明生活离不开法律。
(2)请你来断案
小丽的二则故事主要说明法律的保护作用。
小李的故事主要说明法律的规范作用。
六、回音壁:归纳总结并发现新问题
走近法律 篇5
走近法律 (学案)
希望您我成为朋友,相互交流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知道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法律是一种 特殊的行为规范。
2、能力目标:逐步形成自觉按照社会要求规范自己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树立尊重规则、尊重法律的观念。
教学重点:1、社会生活中规则的含义及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
2、法律具有保护作用。
教学难点:培养热爱法律、尊重法律的态度;提高学生自觉守法意识。
预习导航
一、新知初探
1、阅读对比教材第86页的两幅漫画“井 然有序”和“混乱不堪”,说一说造成这两种场面的原因和这两种现象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2、以“我的一天”为题,让学生描述自己生活中遇到的或感受到的规则。
3、填写表格,看图说说
① 道德、守则、法律三个概念区别,并用自己的话讲述。 ②看课本第87页的三幅图,说说各图说明了啥问题。(提示: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生活离不开法律。)
4. 看漫画分析问题
a.看教材第88页漫画,合作探讨问题: ①法律维护了小郑的啥权利,要求其邻里承担了啥样的义务?
②如果没有“环境噪音污染防治法”,小郑的生活将会怎么样?
③你在生活中碰到过或看到过类似的事情吗?你是怎么样处理的?
(提示:法律就是通过对人们权利和义务的规定,规定人们可以做啥,必须做啥,应当做啥,不应当做啥,来规范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这就是法律的“规范作用”。)
b. 看课本89页漫画。回答问题: ①你能说出两幅漫画涉及的相关法律吗? ①如果没有这相关的法律规定,情况将会怎么样?
三、我有疑问(把自学中不懂的问题记下来,我们一同探讨)
预习交流展示
一、组内交流展示:
1、以学习小组为单位,交流预习成果,分析探讨不懂的问题。
2、收集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准备全班交流探讨。
二、班级交流讨论:
以小组为单位,以“新知初探”的内容为线索,选派代表向全班做汇报发言。
师生共同研讨
一、解疑释惑
小组内还有哪些疑难问题没有解决,我们共同探究:
疑问:
解答:
二、探究提高
小明的一天
小明上数学课的时候也睡着了,数学老师示意同桌叫醒他,睡意蠓咙的小明忘记了自己 正上数学课呢,头也没抬起来,咕哝了一句:“干嘛呢!”,引得全班同学哄堂大笑,他才惊过 神来。
放午学后,挨了批的小明闷闷不乐地准备乘公交车回家,只见车还没停稳他就想往上挤。车开了,一个颤巍巍的老奶奶正倚站在小明的座位边。“这位小孩子,你能不能让一让,让这位老奶奶坐一坐?”售票员和气地说。“这么多人,为啥就叫我让?”只听小明没好气地应着,并把脸别过一边。
下了车,小明没急于回家,而是钻进了边上的一家网吧,玩啊玩就忘记了回家。“怎么办 呢,下午的课也快开始了,多烦哪,不上了吧?”小明心里想着,手仍不停地玩着游戏。“嗨,玩这么久了,出去透透气。”一直在小明边上玩的一位男子试探似的问着。看小明犹豫着,他就连推带拉地带走了小明。
最后急得团团转的家长和老师在公安局治安科见到了小明。原来带他出网吧的那男子是一个小偷。当走到一幢居民楼下时,他骗小明说他家就住在楼上,要回家拿点钱,叫小明在楼下等他,并交代小明说:“万一有人来叫一声,免得他父母回来看到了不好。”小明没多想,自己也曾偷偷地到自己家里取过钱,这没啥。就这样,小明糊里糊涂地做小偷“放风者”,作为“同伙”一同被发现者扭送进了公安局。
这就是小明“不平凡”的一天。
请你找找小明的这一天违反了哪些规则,这些规则有啥不同,你能否试着将其归归类?
巩固提升
(教师寄语:我学习,我充实;我达标,我快乐。)
一、我来选择(温馨提示,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右图告诉我们的道理是 ( )
①要做好一件事,都要有规矩,懂规矩,守规矩②社会是由人集合而成的,社会活动是人的活动③没有法律的强制,人们可以照样遵循社会公共生活④没有社会公共生活的准则,就没有社会公共生活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 d.①④
2.法律之所以是特殊的行为规范,是因为 ( )
①法律的制定不同于其他行为规范②法律的实施不同于其他行为规范③法律的约束力不同于其他行为规范④法律之对违法犯罪分子有制裁作用,对其他公民则不起作用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
3.“由来天网恢恢,何曾漏过阿谁?”这句话表明的观点是 ( )
①法律具有普遍的约束力②法律由国家制定或认可③法律的严肃性④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4.上课要有课堂纪律,宿舍要有宿舍管理规定,比赛要有比赛规则。这说明( )
a.纪律等规则限制人们自由
b.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
c.社会公共生活准则完全靠纪律约束
d.社会公共生活不可能有共同的准则
总结归纳
本节课,我的收获是:
走近法律 篇6
第四单元:做知法守法用法的人
导入 单元教学:
同学们,在社会生活中,道德与法律是调节人们行为的两大行为规范,二者是紧密相关的。我们在现代社会中生活、学习、成长,既要践行基本的道德,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也要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懂得用法律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遵守法律,依法行事是现代公民的基本素养。那么,我们青少年都能自觉地遵守法律、依法行事吗?
同学们,我们青少年正处在身心发展的特殊时期,对规则、法律的认识和态度有偏差,法制观念尚未牢固树立,好奇心和模仿心理强,容易受环境影响,社会阅历浅,辨别能力不强,缺乏自我保护能力,容易受到种种不良诱惑和非法侵害,在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方面的认识和行为能力都有些偏差。不是吗?有多少未成年人因为不知法、不懂法,而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有多少未成年人因为社会阅历浅,辨别能力不强,而遭受种种不良诱惑的引诱、误入歧途!有多少未成年人因为缺乏较强自我保护能力,在非法侵害行为面前而不知所措、无能为力!正是鉴于这种情况,我们的教材才编排了第四单元:“做知法守法用法的人”的教学内容。
那么,啥是法律呢?法律与道德、纪律有些啥不同呢?我们为啥必须遵守而不能违反法律法规呢?我们也应该怎么样预防自己走向违法犯罪和防范他人的非法侵害呢?作为未成年人,我国法律也对我们做了哪些保护性的规定呢?我们也应该怎么样应用法律武器保护我们自己的合法权益呢?这些就是我们第四单元:“做知法守法用法的人”将要学习和讨论的主要内容。
第七课 感受法律的尊严
第七课 第一框题 “走近法律”
第一目:我们身边的规则
教材分析:
告诉我们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有规则、懂规则、守规则十分重要,而法律也是一种行为规范,通过教学使学生进一步感悟生活中处处有规则,并区分法律与道德、纪律的不同。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规则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懂得啥是法律。
教学难点 :法律的特殊性
学生分析:
初中学生由于生活范围的扩大,已经接触到了社会生活中的各种规则包括法律,但也有不少学生认为在学校里遵守校纪校规,遵守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是因为教师、家长、学校要他遵守所以才遵守,没有真正意识到规则能够帮助人们开展正常的生活。因此必须通过教学让学生了解身边的一些规则,体会到每一个人都必须遵守制度规则和程序,没有人可以例外,并进而了解法律也是一种特殊的规则,进而树立起最基本的法律意识。
综合设计思路:
课堂教学主要通过学生的积极思考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以活动的串联将生活中的规则具体化、形象化,突出学生自身的感受,引导学生合作探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他们自己观察、发现问题,从中启迪学生思考,生活中处处离不开规则。
第二目:生活离不开法律
教材分析:
告诉我们法律对人们行为的规范作用和对人们的保护作用。法律通过规定权利和义务来规范人们的行为,人们违反法律就会受到法律的制裁或处理,法律还是我们生活的卫士,它维护人们的合法权益,同时也是国家生活的保障。所以,我们要学法、用法、护法、爱法。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了解法律的规范作用和对人们的保护作用。
教学难点 :让学生从行动上学法、用法、爱法、护法。
学生分析:
通过对生活中规则重要性的了解,初中生开始培养自己的公民意识,但仍然有不少中学认为自己只要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就可以了,认为法律是远离自己生活的要求,也不知道法律还是我们生活的卫士,它维护人们的合法权益,同时也是国家生活的保障。必须让学生懂得我们所处的现代社会,是法制不断健全的社会。它要求人们必须知法、守法,时时处处按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办事。
综合设计思路:
通过有目的地引入创设具有一定情感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情境,一步步引出社会生活中各个方面与法律有关的事例,从学生遇到的、正在思考或能引起兴趣的生活事件出发来引发其思考、感悟,以引起学生对新课学习的欲望和一定的情感体验,给学生带来情感感知具体情境,领悟教材内容,并真正体会到每一个公民都必须要知法、守法,做到法律允许做的才能去做,法律不允许做的坚决不做,法律要求做的必须去做。
导入 第七课的教学: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85页)第七课的引言并分析:
有一位爸爸因为离婚把怨气发泄在了儿子身上,他经常打骂儿子,有时还不让小孩上学, 可他却不知道自己的行为已经触犯了法律:有一位中学生,酷爱计算机编程,一天,他正在为自己的黑客行为沾沾自喜时,警察却把他带走了。
同学们,这两个案例中的主人为啥受到了法律的制裁呢?这给我们啥启示?
同学们,这两个案例中的主人所以受到了法律的制裁,是因为他们的行为违反了我国法律的有关规定,给国家、社会、集体或他人造成了一定的损失和危害。所以,他们受到了法律的追究与制裁。
在日常生活中,这类的事例并不少见。现代社会是一个法治的社会,法律面前是人人平等的。我们大家都应该自觉地学法、用法、护法、爱法,依法律己,依法办事。违反法律法规的行为必然要受到法律的追究与制裁。自觉地学法、用法、护法,维护法律的尊严和权威,是一个现代公民成熟的标志,也是每一个公民应尽的职责和义务。
那么,啥是法律呢?法律与道德、纪律有些啥不同呢?我们的生活能不能没有法律呢?我们为啥必须遵守而不能违反法律法规呢?我们也应该怎么样预防自己走向违法犯罪呢?这就是我们第七课“感受法律的尊严”将要学习和讨论的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 :
导入 第一框题教学:
创设情境:
撑杆跳比赛刚刚设立时,有一次国际比赛,一位日本运动员拿着长杆,跑到横杆前,突然将长杆插在地上,并两手抓住杆子爬了上去,到了横杆高度时跳了过去,全场都一下子目瞪口呆,因为在当时的撑杆跳比赛规则中,没有规定是否允许爬杆,只是说用杆。
引导学生讨论:
同学们,这样的比赛成绩算还是不算?……假如体育比赛当中都是这种场景,那会是一种啥样子。……(设计意图:通过对体育比赛中突发事故的讨论,引出设立规则的必要性,让学生认识到,如果没有规则,体育比赛可能就会发生无法预计的突发事件。并自然将课堂引到更严重的交通事故。)
教师归纳过渡:
同学们,体育比赛要有体育比赛的规则,体育比赛才能正常进行。要是在要道或十字路口,人们都不遵守交通规则,那也会是怎么样的一番情景呢?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86页的“交通秩序对比插图”并讨论:①同样是十字路口为啥出现不一样的现象?②交通规则起了啥作用?③这个现象对你有啥启示?
左图交通秩序井然,尽管人多车杂,可是由于行人车辆各行其道,红灯停绿灯行,穿梭有序,结果是道路畅通无阻,交通井然有序;右图则刚好相反,没有交通规则或者人们不遵守交通规则,南来的北往的,东行的西去的,行人车辆各不相让,争抢阻塞,其结果是谁都不能顺利地通过。交通规则在这儿起到了维护道路畅通的作用。
这幅插图说明,社会生活要有规矩,懂规矩,守规矩。“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社会生活中,如果没有行为的规矩,人们各行其是,社会生活就会混乱不堪,就会陷入毫无秩序的彼此冲突之中。所以,有规矩,懂规矩,守规矩十分重要。
那么,啥是社会生活中的规矩呢?社会生活为啥必须要有规矩呢?社会生活中的规矩有几种类型呢?法律与道德、纪律规章有些啥不同呢?我们的生活能不能没有法律呢?这就是我们第一框题“走近法律”将要学习和讨论的内容。
展开教学:
第一目:我们身边的规则
1、啥是社会生活中的规矩呢?社会生活为啥必须要有规矩呢?(啥是社会生活中的规矩呢?社会生活为啥必须要有规矩呢?)
社会生活中的规矩就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说话、做事所依据的标准,也就是所有社会成员都应当遵守的行为准则。社会生活必须要有规矩,懂规矩,守规矩。因为,我们生活的这个社会,是由形形色色的人组成的,社会活动是人的活动。人们在社会中活动的目的、动机往往各不相同,如果没有行为的规矩,人们各行其是,社会生活就会混乱不堪,就会陷入毫无秩序的彼此冲突之中。所以,有规矩,懂规矩,守规矩十分重要。社会生活离不开规矩、规则。
2、社会生活中的规矩有几种类型呢?其含义是啥?
1)学生活动:让学生列举自己所熟悉的自己生活中的各种规矩:①乘车得遵守乘客须知;②看电影得遵守观众须知;③看病得遵守病人须知;④到商场购物得遵守顾客须知;⑤在餐厅就餐得讲个先后秩序;⑥来学校读书得遵守班规校纪;⑦参加文体活动得遵守为体活动的各种规则;⑧尊敬师长,关心同学,热心助人;⑨违法要受到制裁,杀人偿命;……
2) 学生活动:“我的一天”,描述自己生活中遇到的或感受到的规则。一天中,你曾经历或直接感受到哪些有关衣、食、住、行、学习、文体活动等方面的规则?如果要你对这些规则进行分类,你怎么分?
学生描述自己生活中遇到的或感受到的规则:①早晨,起床响了,我们就得按时起床,否则就违反了班规校纪和中学生守则;②起床后,我们就得穿衣、洗脸、漱口、梳头,要是都没有穿好衣服,或者没有洗干净脸,或者没有梳好头发,就冲进教室,别的人会笑话我们,我们自己也觉得不好意思;③上早自习的铃声了,我们就得在教室里朗读、记忆老师要求我们必须记住的那些内容;④课堂上,我们得认真听讲,专心记笔记,积极回答老师的提问,这既是班规校纪的要求,也是我们健康成长的必然需要;⑤课后,我们得认真做作业 ,及时巩固复习当天所学的内容;⑥放学后,我们得去买点食品来填填肚子, 当然,买食品吃得付钱,而且还得注意所买食品的色、鲜、味和质量;⑦下晚自习后,我们必须按时就寝;……
教师归纳:同学们,在校园内生活学习,我们必须自觉遵守班规校纪:尊敬师长,关心同学,爱护公物,保护校园环境卫生……;有事外出,我们必须各种社会规章、社会道德和国家法律……
(设计意图:设置学生身边发生的事件场景,体现了学习生活化,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认同感和学习兴趣,通过模拟情景,让学生思考讨论,也有利增强学生体验感,提高分析解决现实问题能力,并从对比中自然引出特殊的规则——法律。)
3)教师归纳分析:同学们,在社会生活中,调节我们行为的规矩、规则有很多种,归纳起来,大致有三种类型:即道德、纪律规章和法律。
①道德是在社会生活中自然形成的,依靠舆论、习惯和人们的信念来维持和调整人与人之间以及个人和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它力求在人们心中定出准则;
②纪律规章是社会的各种组织和团体,根据本单位本团体本组织的利益的需要而制定出来的,要求本单位本团体本组织的成员或者进入一定场合的人们必须遵守的,在局部范围内适用的准则。
③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依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对全体社会成员普遍具有约束力的行为规范。
4)学生活动:要求学生填写课本88页中的表格:……
规则种类
产 生
调整范围
实现手段
道德
自然形成
普遍适用
舆论、习惯、信念
中学生守则
教育行政部门
在校学生
教育行政力量
法律
国家制定或认可
全国适用
国家强制力
教师归纳过渡:同学们,通过这一表格的填写,我们可以看出来,社会道德、纪律规章(学生守则)和国家法律都是人们必须遵守的社会行为规范。但是呢,它们也各有各的特征。那么,法律与道德、纪律规章有些啥不同呢?
3、法律与道德、纪律规章有些啥不同呢?
第一,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而道德则是在社会生活中自然形成的,纪律规章则是由一定的社会组织或团体制定的。
第二,法律是依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具有强制性;而道德则是依靠舆论、习惯和人们的信念来维持和维护的,纪律规章则是依靠一定的社会组织或团体来维持和维护的。
第三,法律是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行为规范;而纪律规章则只要求本单位本团体本组织的成员或者进入一定场合的人们必须遵守;而道德则会是因为人们的阶级立场不同而异。
教学中存在的疑问:
当代的中学生是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他们整天接触的是日新月异的现实生活和纷繁复杂的社会问题,特别是社会中少数人(尤其是初中生自身的长辈)逃避规则对自己的约束,甚至有违法的行为:如“逃票乘车”、“闯红灯”等现象,使学生在生活中受到了一种负面教育,所以,教学活动可以安排很多,但在活动后,要让学生真正去落实还有待于对学生行为的强化,把课内的思想真正转化为课外的行动。怎样培养学生的正义感,并把这种正确的态度带到生活中,学会做一个自觉遵守各项规则和法律的人,是一个比较难解决的问题。
第二目:生活离不开法律
教学过程 :
1、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88页“小郑的烦恼”:
小郑家楼上住着一对舞迷夫妇,近段时间每晚都邀同伴跳舞到深夜。那冬嚓嚓的跺脚声震得顶灯直晃,更令人心烦的,是摇滚乐每晚都吵到深夜,扰得四邻不安,也严重妨碍了马丽的学习及邻居的休息,邻居们已经多次与舞迷夫妇交涉,可他们就是不听。法律维护了小郑的啥权利,要求其邻里承担了啥义务?如果没有“环境噪音污染防治法”,小郑的生活将会怎么样?你在生活中碰到过类似的事情吗?你会怎么办?假如没有法律,我们的生活会是怎么样的?
假如我是小郑,我会先与这对舞迷妇夫交涉。如果无效,再请求有关执法部门干预此事,让这对夫妇不再噪音扰民。在这儿,法律维护了小郑的环境权益,如果没有“环境噪音污染防治法”,小郑的生活、学习、休息是很难正常地进行的,邻居们也很难正常的生活、学习、工作、休息。假如没有法律,现代社会生活是无法想象的。
2、现代社会生活能不能没有法律?为啥?
现代社会生活中,没有法律是难以想象的。我国法律作为人民意志和利益的体现,它通过规定人们的权利和义务来规范人们的行为。法律的规范作用突出的表现为,它规定人们可以做啥,不可以做啥,必须做啥,应当做啥,不应当做啥。如果人们违反了法律,就会受到法律的制裁和处理,法律既为人们的提供了一个模式,一个标准或方向,有时评价人们的行为是否合法的有效准绳。
法律具有保护作用。我们生活离不开法律,法律是我们生活的“卫士”;国家的治理离不开法律,法律是国家生活的保障。法律通过解决纠纷和制裁违法犯罪,维护人们的合法权益我们要享受权益,需要法律的保护,学法、用法、护法是我们应尽的责任,爱法是我们应取的态度。
组织学生阅读课本第89页“法律伴随我们的一生”,要求学生找一找
我们从出生到死亡涉及的最基本的权利和义务有哪些?
组织学生阅读课本89页漫画。回答问题:
①你能说出两幅漫画涉及的相关法律吗?②如果没有这相关的法律规定,情况将会怎么样?
教师归纳过渡:
同学们,通过前边的探讨和学习,我们知道:
我们每一个人都是社会的一员,每一个人的行为都不可能是随心所欲的。人的行为如果不加以约束,那将会给别人、给社会、最终会给自己带来不利,造成危害。所以,有规矩,懂规矩,守规矩十分重要,没有行为规则是不行的。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生活需要各种规则,更需要法律的规范和保护;我们生活离不开法律,学法、用法、护法是我们应尽的责任,爱法是我们应取的态度。那么,我们可不可以违法呢?违法行为也会受到怎么样的制裁和处罚呢?这就是第二框题“法不可违”将要学习和讨论的内容。
课后阅读与思考:
今天老师想带同学们去认识一个朋友,她叫马丽,现在正读初一,她最近一段时间碰到了一些事情,有些她知道,有些却不清楚,我们去看看大家能否帮帮她,并看看自己是否也有这样的遭遇:
1、一天,班级里同学小何带来了一个漂亮的手机,并在同学们面前炫耀,让大家非常羡慕。上体育课了,大家都去操场上锻炼,等到回到教室后,突然,小何大叫起来“我的手机不见了,谁拿了我的手机”,大伙儿连忙去报告班主任李老师。李老师通过判断,认为手机可能是同班同学拿的,这时有同学在下面说,“李老师,你来检查一下我们大家的书包吧,看看有没有”,马丽却觉得这样做不是很妥当,你认为呢?为啥?
2、教室里,马丽听到坐在自己前面的男同学刘浩,正在悄悄地对同桌说,近段时间在每天傍晚放学后,总有几个高年级的学生拦住他,向他索要钱物,并威胁说,不准把这件事告诉老师,否则就不客气了。刘浩既害怕也感到烦恼,所以准备告诉自己中学刚毕业的堂哥,让他带几个朋友来帮帮他,把那几个人狠狠地打一顿,让他们以后不敢再来找他。请你评价一下刘浩的想法?在这种情况下,你会有何选择?
3、马丽和母亲去参观一次展销会,并还帮助母亲挑选了一双鞋子,没想到穿了三天后,鞋跟就掉了,母亲想去换,但展销会这时已经结束了,母亲说:算了,算了,就当花钱买了个教训。如果你是马丽,你给母亲一个啥样的建议?
4、12月1日是马丽的生日,她非常高兴,为了庆祝,她特意去照相馆拍了张艺术照,但这家照相馆却未经她许可,就将照片摆放在门口做广告宣传,同学看到后告诉了她,她非常生气,与照相馆负责人进行交涉,要求收回照片并要求赔偿、道歉,但这位负责人却毫不理会。马丽应该怎么处理这件事情?
5、今天早上的晨会上,马丽就读的学校宣读了一份处分决定:有三个初三同学,放学路经一施工路段时,为打赌把放在施工路段前挂有红灯的危险标志牌搬开,致使当晚一骑车人跌进坑内,身受重伤。后经公安机关核查,依法给予三人罚款并责令赔偿相关医药费和其他损失等处罚。听了这则处分,同学们开始热烈讨论起来,大多数同学认为确实要对他们进行处罚,但也有少数同学认为他们只是打了一个赌,也不是他们把骑车人推进沟里,不需要处罚。你认为这种行为该不该处罚,为啥?
6、马丽的日记本每天都锁在抽屉里,一天早上,由于匆忙上学忘了锁上,等到晚上回来的时候,发现日记已经被父妈妈看过了,面对马丽的责问,他们却认为做父母的本来就有监护权,有权教育小孩,马丽很委屈,也很生气,她该怎样与父母交流呢?
7、马丽家楼上住着一对舞迷夫妇,近段时间每晚都邀同伴跳舞到深夜。那冬嚓嚓的跺脚声震得顶灯直晃,更令人心烦的,是摇滚乐每晚都吵到深夜,扰得四邻不安,也严重妨碍了马丽的学习及邻居的休息,邻居们已经多次与舞迷夫妇交涉,可他们就是不听。你在生活中碰到过类似的事情吗?你会怎样帮助马丽?
通过对这些日常生活中碰到的问题的讨论、分析,说明,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法律,法律是我们生活的“卫士”,国家的治理离不开法律,法律是国家生活的保障。
友情提示:做到法律允许做的才能去做,法律不允许做的坚决不做,法律要求做的必须去做。
走近法律 篇7
第七课 感受法律的尊严第一框 走近法律 教学设计
●从容说课
本课设计了三个框的内容:“走近法律”“法不可违”“防患于未然”。第一框“走近法律”首先说明了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法律是特殊的社会行为规范,阐明了生活离不开法律;第二框“法不可违”主要简介了违法行为的类别、犯罪的基本特征及我国刑罚的种类;第三框“防患于未然”主要分析了犯罪的危害,说明了要强化自我防范,预防违法犯罪。
引言从两个法盲违法犯罪的案例入手,说明了现实生活中一些人对法律无知、法制观念淡薄导致了违法犯罪的发生,指出要自觉学法守法用法,维护法律的尊严。
本框由“我们身边的规则”“生活离不开法律”两目组成。
第一目“我们身边的规则”主要讲了三层内容:首先通过漫画的形式,采用对比的方式,说明了有规矩、懂规矩、守规矩十分重要,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其次说明了在生活中规则有很多种;最后分析了法律作为特殊的社会行为规范所具有的三个最显著的特征。之后,教材准备了两个学生参与的活动,使学生进一步感悟生活中处处有规则,生活离不开规则,进一步区分法律与道德、纪律的不同。
第二目“生活离不开法律”主要说明了两方面内容:一方面,法律对人们的行为有规范作用。教材通过舞迷夫妇受到执法部门警告的事例与漫画切入,引出了法律对人们行为的规范作用,然后具体说明了法律是通过规定权利和义务来规范人们的行为,表现在人们违反法律就会受到法律的制裁或处理。另一方面,法律具有保护作用,维护人们的合法权益。教材通过两个情景对这一作用进行了具体说明。
本框落实的课标的具体要求是:“成长中的我”的第三部分“学法用法”中:“知道法律是由国家制定,并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一种特殊行为规范,理解我国法律是人民意志和利益的体现。”
教学重点:我们身边的规则、法律具有保护作用。教学难点:法律与道德、纪律有何不同。教学办法:归纳分析法、典型事例分析法。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树立尊重规则、尊重法律的观念。
2.感受法律的尊严,做知法守法爱法的人。
能力目标
1.逐步形成自觉按照社会要求规范自己行为的能力。
2.逐步形成自我控制、约束自己不良行为的能力。
3.初步学会分辨是非、分析事物的能力。
知识目标
知道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
●教学重点
我们身边的规则、法律具有保护作用。
●教学难点
法律与道德、纪律有何不同。
●教学办法
归纳分析法、典型事例分析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师]我们先来看小故事《弥勒规则》。
(多媒体显示)
弥勒规则
天上一日,地上一年。凡间经济的高速发展刺激了平衡的天庭经济,同时也急红了玉皇大帝的眼,为了拉近两地间的差距,玉皇御笔一挥,一批天营企业陆续成立。
众仙都已入位,唯有天庭运输公司还缺经理一职,对于天庭的支柱产业,玉皇也是不敢大意。最后,他决定派刚正不阿的李靖与人缘最好的弥勒扮成凡人下界取经。
三天后,两人学成归来。玉皇向来尊重李靖,便令他先掌舵,弥勒作为后补,随时任用。
李靖就职后,在经理室挂上了“规则就是力量”的警示牌,这是他从凡间学来的。一月后,公司产值略有增加,但却有无数的匿名信飞到了玉皇手中。原来李靖刚正不阿,用严格的规则管制众人,弄得众仙怨声载道。迫于压力,玉皇不得不用弥勒代替李靖。李靖愤愤不平,挂印而去。
几天后,在众仙的欢呼声中,弥勒走马上任。在众人的簇拥下,弥勒来到经理室,望见“规则就是力量”几个大字,微微一笑,回顾众人说:“此愚人之论也!我在凡间学习时,看到有个经理不守规则,纵容员工,员工们也知恩图报,干群关系好得不得了。依我看,人心为先,规则为末!”“是,是……”众仙连忙附和。弥勒上任后,立刻把“规则”二字改为“宽容”,用它作为自己处事的警示铭。一个月下来,公司产值大增,上万封感谢信送到了玉皇手中,玉皇深感欣慰。
半年过去了,运输公司大幅亏损,但玉皇手中的感谢信还是有增无减。玉皇再也坐不住了,他决定亲自去看看。
一日黄昏,玉皇身着便服,只身来到公司,看到公司员工多已回家,剩下的都在聊天。玉皇带着疑惑走进经理室,看到弥勒正背对自己阅读文件,于是便暗施隐身法立在一旁。
“好,月末了,我弥勒要发奖金了!”弥勒按规定拿出了员工们的劳动表,“天狼星出工最多,给他胜利奖。天马星只出了半月工,唔,给他节油奖,都不容易。小熊星没出工,这……”弥勒摸了摸大光头陷入沉思。“按规定该开除他!”玉皇暗想。“这么办吧!给小熊星安全奖,规则算啥东西,人心最重要。”弥勒决定了。“啊!”玉皇差点喊出声来。
在回宫的路上,玉皇明白了公司不景气的真正原因:无规矩不成方圆。无论办啥事,还得有规则。还是让李靖来做吧!
一日后,弥勒下台。
半年后,公司法令一新,蒸蒸日上。
[师]看过这个小故事,大家有啥想法?
[生]社会生活需要规则,如果没有规则,人们各行其是,任何事情都办不成。
[师]是啊,实际上我们身边这样的事例也不少。那么规则到底有啥样的作用呢?我们来看今天要讲的内容。
第七课 感受法律的尊严(板书)
第一框 走近法律(板书)
一、我们身边的规则(板书)
活动一:看漫画,说启示
活动目的
使学生明确没有规则就会混乱不堪,生活中离不开规则;培养学生尊重规则的意识,使学生能够自觉遵守规则。
•活动准备
了解学生对“规则”“法律”“违法犯罪”等相关内容的已有认识,强化教学的针对性。
•活动过程
第一步:学生观察教材中的两幅漫画并进行对比,说明两幅漫画所表现的情况有何不同。
[生1]十字路口尽管车杂人多,但大家都遵守规则行事,结果是有条不紊,道路畅通无阻。相反,如果大家都不遵守规则,社会秩序就会方寸大乱。这两幅漫画反映的就是遵守规则的重要性。
[生2]在我们身边,违反规则的行为并不鲜见。人行横道线是保障行人安全的“绿色通道”,但不少车辆同行人抢道,有的甚至在人行道上逆向行驶,而许多行人则我行我素乱穿马路;公交车上,总有乘客不遵守“前上后下”规则,而是“反其道而行之”,也总有售票员让乘客从后门上、前门下……许多规则,就这样被打破,造成交通秩序的混乱。要使交通秩序井然,必须使大家都做遵守规则的“规矩人”。这也就是两幅漫画的区别所在。
……
第二步:让学生徒手画方、圆与用尺规画方、圆,进行比较。
第三步:教师小结。
[师]规,是画圆用的工具,如数学课上用的圆规、两脚规;矩,是画直角或长方形用的曲尺,如直角三角板或丁字曲尺。画圆而无规,会因笔走龙蛇而画不圆;制方而无矩,会因角不正、线不直而制不出方来。“无规矩不成方圆”这句古训,就是人们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至理名言,它揭示了一个重要的道理——做任何事都要有规矩,懂规矩,守规矩。社会生活更是如此。
社会是由人集合而成的,社会活动是人的活动。人们活动的动机、目的往往不同。如果没有规则,人们各行其是,任何事情都办不成。既为规则,那就应该是每件事情具体操作过程中的“红线”,任何人都碰不得;如果碰了,就应付出相应的代价。这样,我们的社会生活就会越来越顺畅,越来越有秩序。
(师写板书)
1.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板书)
•评价指导
使学生明确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
活动二:说说体育比赛中的规则
活动目的
认识规则是体育比赛正常进行的保障,感悟规则是秩序的保障,是自由的前提,强化尊重规则的观念。
•活动准备
学生查找一些不同体育比赛中不同的比赛规则。
•活动过程
第一步:学生以分组对抗赛的方式分别说出不同体育比赛中不同的比赛规则。
[生1]足球比赛中“越位”这个规则的制定,极大地促进了足球比赛的发展。以前的比赛,许多球员都站在球门口,虽然球进的多,但几乎没有啥观赏性。有了这个规则后,大家都更注重战略战术,足球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生2]自从詹•奈史密斯发明篮球以来,随着篮球运动不断普及和发展,这项运动在比赛规则、形式和场地设施等方面均有了较大的变化;而这些变化,特别是篮球规则的不断完善,也促进了篮球运动的普及、发展和提高。刚开始时,参加篮球游戏的人数没有限制,时间也不作具体规定,导致比赛中双方队员一窝蜂地粗暴抢球的混乱场面。为此,篮球发明人奈史密斯1892年1月制定了13条最简单的比赛规则,这是篮球史上第一个篮球比赛规则。
……
第二步:说明没有这些规则,体育比赛将会怎么样。
[生]体育比赛是非常强调规则的,一个体育项目是不是有趣,是不是有很强的竞技性和娱乐性,规则是至关重要的。想想看,如果没有这些详细的规则来规定比赛怎么打的话,如果比赛没有规则的话,那比赛会成啥样子呢?也许,你起初会觉得这样相当有趣,终于可以想怎么玩就怎么玩了,球我爱拿多久就拿多久,不管怎样野蛮抢球都没有关系;可时间长了,最终还是会发现,如此一来,比赛真是毫无乐趣而言,简直是无聊之极。
……
第三步:教师小结。
[师]现在我们知道了体育规则是多么重要。它一方面规范着比赛秩序,保证了一切按正常轨道来走;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它保证了竞技性和比赛的悬念,这点非常关键,参与者因为规则而更强化了目的性,在合理规范中提高了竞技的精彩程度,而且我们不知道接下来会怎么样,比赛会变得千变万化,这就是体育比赛最吸引人的所在。
•评价指导
使学生感悟到规则是秩序的保障,自由是规则内的自由。
2.生活中规则有很多种(板书)
活动三:谈生活中的规则
•活动目的
使学生明确生活中离不开规则,认识规则的各种类型,了解各规则的不同,培养学生尊重规则的意识,使学生自觉遵守规则。
•活动准备
学生寻找我们生活中的规则、生活中的法律。
•活动过程
第一步:分组以对抗赛的方式分别说出自己曾经历或直接感受到的有关衣、食、住、行、学习、文体活动等方面的规则。
[生1]我们出门走路应该靠右行,过马路走人行横道或过街天桥。
[生2]出门乘车,按顺序上下车,先下后上,上车买票,见到老幼病残孕应让座。
[生3]去商场购物,要公平交易,买后付钱;去超市,不要随意摆放商品。
[生4]我们去公园,应购票入园,爱护公共设施,保护环境,注意安全。
[生5]去影剧院,不能大声喧哗、随意走动,要礼貌鼓掌,不要吹口哨。
……
第二步:分析这些规则哪些属于道德的,哪些属于纪律的,哪些属于法律的。
[师]社会生活准则有不同的种类。道德,靠舆论、习惯和信念的力量,力求在人们心中定出准则;纪律、规章,按本单位、本团体的需要,定出在局部适用的准则;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以规定权利义务为内容,具有国家强制性和普遍约束力的行为规则。大家分析一下,刚才所说的规则哪些属于道德的,哪些属于纪律的,也有哪些属于法律的。
[生1]如法律确认公共交通方面的准则:规定交通规则,车辆靠右行驶,只准凭证驾车,维护车站、车内秩序,保护交通设施,规定对违规违章的处罚等。
[生2]法律维护公共娱乐场所的正常秩序,确认人们在公共娱乐场所的行为准则:凭票入场,遵守秩序,爱护公物,服从管理,讲究卫生,注意安全等。
[生3]在影剧院,不能大声喧哗,要礼貌鼓掌,不准抽烟,不准吹口哨是纪律要求。
[生4]给老幼病残孕让座是道德要求。
……
3.法律是特殊的行为规范(板书)
[师]法律是社会行为规范。与道德、纪律等规则相比较,法律具有三个最为显著的特征:
(多媒体显示)
一是法律由国家制定或认可。
二是法律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具有强制性。
三是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法律具有的三个最为显著的特征是从三个方面说的:一是从创制形式看,法律由国家制定或认可,道德是在社会生活中自发形成的,而纪律是局部适用的准则,由学校、单位等制定的;二是从实施看,法律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这是法律最重要的特征,其余二者则不是;三是从适用范围或对象看,法律具有普遍约束力。
下面我们来看一下道德的特征:
(多媒体显示)
道德:一、在社会生活中自发形成,存在于人们的意识和社会舆论当中;二、依靠社会舆论、内心信念、传统习惯和教育的力量来维持;三、只对本阶级的成员具有约束力。
第三步:填表活动。进一步加深理解法律与道德、守则的不同。
学生填课本88页中的表。
第四步:设想一下没有这些规则,你的生活会出现哪些问题或有啥不便。
[生1]没有道德、法律和纪律是无法支撑一个社会正常运转的,法律和纪律是人定的,怎样严密也不能够“天衣无缝”。若没有道德的支撑,法律和纪律是很容易被人钻空子的。你说不许“随地”吐痰,那我就吐到公园的长椅上好了;你说不许“乱涂乱画”,那我就“认认真真”地给你画上一排青面獠牙的小鬼,怎样?事情若真到了那一步,恐怕就不是一口痰、一幅画那么简单了。律师们大可钻法律的空子,凭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将事情弄得黑白颠倒、是非不分,只怕年年都要“六月飞雪”了。
[生2]没有法律和纪律的社会更是要方寸大乱。不是所有人都能像范仲淹那样“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也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路不拾遗”或许还有可能,而“夜不掩户”却怎么听怎么像一个美丽的神话传说。当道德不足以约束人们的行为时,法律和纪律将会适时地补上这个漏洞。“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听上去是道德的沦落,但美国却制定法律,要求你先把自家门前的雪扫干净了再说,至少不能让路人被你家的积雪滑倒。这就是道德的底线——法律和纪律画出来的。
……
•评价指导
本框重在培养学生尊重规则、尊重法律的观念。
二、生活离不开法律(板书)
1.法律规范人们的行为(板书)
活动四:权利受到侵害应怎么做?没有法律会怎样?
•活动目的
使学生明确生活离不开法律,感悟法律对公民的保护作用,培养热爱法律、尊重法律的态度。
•活动准备
学生阅读教材中相关内容,并思考有关问题。
•活动过程
第一步:学生讨论法律的规范作用。
[生1]法律的规范作用表现在法律的指引作用——法律明确规定人们必须做啥,允许做啥,禁止做啥,指引人们行为的方向,鼓励人们做法律所允许的行为。如小郑的邻居舞迷夫妇,每晚都邀舞伴跳到深夜,巨大的噪音扰得四邻不安,这就是相关法律所不允许的,最后被执法部门制止。
[生2]法律的规范作用还表现在法律的评价作用——判断、衡量人们的行为是否正当,是否有效,是否合法。一种行为是否正当,不是谁能作出决断的,只有法律才可以。法律是唯一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准则,只有这样才是公平的;如果每一个人都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啥行为是正当的,永远没有定论。
[生3]法律的规范作用还表现在预测——依靠作为社会规范的法,可以预先估计到人们相互间应该怎样去做,预测到某种行为可能招致的后果。如许多犯法者,都知道犯法会受到法律的制裁,只是心怀侥幸才铤而走险。
[生4]法律的规范作用还表现在教育——通过法律宣传和对违法行为的惩戒,教导人们应当怎么样去做。如兰州规定市民如果不从人行横道通过,就会接到50元的罚单。“前车之辙,后车之鉴”,让违反规则者付出代价的好处在于,给尚未违反规则而想违反的人,来一个当头棒喝,让遵守规则的“规矩人”,有越来越多的效仿者。这样,使规则真正成为规范,我们的社会生活就会越来越顺畅,越来越有秩序。
[生5]法律的规范作用还表现在强制——制裁、惩罚那些触犯法律的人,强迫他们必须做自己该做的事。违反法律者必须付出相应的代价;如果违反法律不受惩罚、没有代价,遵守法律不能受益,法律就会形同虚设。
……
第二步:假如没有法律,我们的生活会怎么样?
[生1]如果没有法律,人们想怎么做就怎么做,就会造成彼此的冲突和混乱,因而要靠法律来规范,以维护公共秩序。
[生2]人类社会是个复杂的有机体,社会生活涉及人类活动的各个方面,它包括社会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精神文化生活、婚姻家庭生活以及国家之间的交往等。现代社会是法制社会,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秩序,都要靠法律来确认和维护。
[生3]现代社会生活中,没有法律是难以想象的。
……
第三步:学生阅读课本89页的相关链接。
第四步:教师小结。
[师]关于法律的规范作用,主要有两层内容。第一,法律通过规定权利和义务规范人们的行为。第二,法律规范作用的表现:一方面人们违反法律就会受到制裁,另一方面法律为人的行为提供模式、标准或方向,是评价人们的行为是否合法有效的准绳。
•评价指导
可结合小郑的事例或学生提供的事例进行分析说明,让学生重点理解人们违反法律会受到法律制裁。
2.法律具有保护作用(板书)
[师]请同学们看课本89页的两张图片。这两张图片反映了啥?
[生]分别反映了法律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和法律保护劳动者取得劳动报酬权。
[师]大家说一说法律具有的保护作用还有些啥。
[生1]法律保护合法的私人财产。
[生2]法律保护著作权、肖像权。
[生3]法律保护公民个人的合法权益。
……
[师]大家所说的这些保护作用,概括起来就是一句话:法律维护人们的合法权益。法律的保护作用,除此之外,还要认识到法律是国家生活的保障。离开法律至上,人民主权就没有保证;离开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就不可能有社会公正;离开法律对权力的制约,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将可能成为空话;离开法律对人权的保护,人的自由发展亦将成为无源之水。所以学法、用法、护法,是我们应尽的责任,爱法是我们应取的态度。
板书设计
●活动与探究
1.活动:指导学生制定班规、班纪。
步骤一:简介我国制定法律的程序。
步骤二:指导学生根据本班情况制定本班班规、班纪。
2.案例分析:在一架中国民航飞机上的一名中国人和一名法国人发生了纠纷。此时,该飞机正飞翔在公海区域。请问正确的选择是( )
a.适用中国法律,因为飞机是中国的,属中国国家权力管辖范围。
b.不适用中国法律,因为飞机飞在公海上,应适用国际法。
c.不一定适用中国法律,因为当事人不都是中国人,所以有可能适用法国法。
d.不适用中国法律,因为其中一个当事人是法国人,应适用法国法。
(答案:a)
3.活动:请各组组长组织本组的学生,利用休息日,组成小记者团采访当地的警察。将本组的采访过程进行记录,将采访后自己的感想写成小型调查报告。
走近法律 篇8
课题:第七课第一框《走近法律》
课型:新课
学习目标:1、知道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则,区分法律、纪律、与道德的不同;2、树立尊重法律的观念,生活离不开法律,法律对人的规范和保护作用。
教学重难点:生活离不开法律,法律对人们的规范和保护作用。
导学课程:
(一)自主学习,组内合作
1、社会生活准则的作用是怎么样的?
2、社会生活中规矩的含义是啥?
3、生活中的规则有哪几类?
4、法律的三个最为显著的特征是啥?
5、p88辨别规则
6、法律的规范作用有哪些表现?
7、法律的保护作用有哪些表现?
(二)展示、探究
1、p88对两种不同的现象发表你的看法。
2、p88假如没有法律,我们的生活会怎样?
3、p90如果没有相关法律规定,情况将会怎样?
(三)归纳总结
a、知识结构
b、感悟、启示
反馈与检测
(一)单项选择:
1、“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揭示了一个重要道理,这就是:
a、没有圆规,也能画成圆;
b、人人都要按自己的规矩办事
c、做任何事情都要有规矩、懂规矩、守规矩
d、社会生活中有无规矩都一样
2、法律是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特殊行为规范,所谓国家强制力指的是:
a、军队、警察 b、干部、警察 c、法庭、监狱 d、检察院、政府
3、据报载,某影星涉嫌偷税而受到了法律制裁,说明:
a、公民的爱护公共财物的义务 b、税收具有自愿性的特征
c、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d、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二)材料分析题新 课 标第 一网
XX年2月,大学生马加爵因琐事与同学发生争执,事后马残忍地杀害了四位同学,后潜逃到海南岛,最终体能逃脱法律的惩罚,昆明市中级人民法院以故意杀人罪判处其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结合所学的知识谈你对这件事情的看法。
教学反思:
走近法律 篇9
第一框题 走近法律
我们身边的规则(一课时)
【教材分析】
教学重点:
让学生了解规则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懂得啥是法律。
教学难点:
法律的特殊性
【学生分析】
初中学生由于生活范围的扩大,已经接触到了社会生活中的各种规则包括法律,但也有不少学生认为在学校里遵守校纪校规,遵守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是因为教师、家长、学校要他遵守所以才遵守,没有真正意识到规则能够帮助人们开展正常的生活。因此必须通过教学让学生了解身边的一些规则,体会到每一个人都必须遵守制度规则和程序,没有人可以例外,并进而了解法律也是一种特殊的规则,进而树立起最基本的法律意识。
【综合设计思路】
本节课通过一个小游戏导入新课,把游戏与生活中遇到的一些情境相联系,得出生活需要规则来维持。课堂教学主要通过学生的积极思考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以活动的串联将生活中的规则具体化、形象化,突出学生自身的感受,从“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到“规则之美”,再通过对比突出特殊的规则——法律,引导学生合作探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他们自己观察、发现问题,从中启迪学生思考,生活中处处离不开规则。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学生活动:小游戏:“谁更快”
谁能更快地从瓶子中更快地把乒乓球抽出来,在一个瓶口比较小的瓶子里,放入用线串好的五个乒乓球,分别请两组同学(五人为一组)上来,比比哪一组能更快地将乒乓球全部取出。
这个小游戏考得并不是眼明手快,而是需要通过组织,使乒乓球能够逐一通过,所以五个人应该经过商量,排好先后秩序,才能最快的把球全部取出。
教师活动:把游戏与生活中遇到的一些情境相联系,得出生活需要规则来维持。
设计意图:通过游戏活动,营造轻松的教学气氛,使学生在轻松的气氛中,感到良好的生活需要秩序,而这个秩序需要规则来维持,进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导入新课的教学。
二、“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1、创设情境:撑杆跳比赛刚刚设立时,有一次国际比赛,一位日本运动员拿着长杆,跑到横杆前,突然将长杆插在地上,并两手抓住杆子爬了上去,到了横杆高度时跳了过去,全场都一下子目瞪口呆,因为在当时的撑杆跳比赛规则中,没有规定是否允许爬杆,只是说用杆。
学生讨论:算还是不算?同学们讨论。假如体育比赛当中都是这种场景,那会是一种啥样子。(兴奋剂、借助于器械等)
教师活动: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并引导学生讨论社会生活的其他方面。
设计意图:通过对体育比赛中突发事故的讨论,引出设立规则的必要性,让学生认识到如果没有规则,事情可能就会带无法预计的后果。并自然将课堂引到更严重的交通事故。
2、红灯停绿灯行。
教师播放有关闯红灯的交通事故的影像资料。
学生讨论:发生这些交通事故的原因是啥?你碰到过类似的情景吗?(用自己身边的例子来说明)
教师活动:出示有关浙江省交通事故的数字或图片。
设计意图:以学生熟悉的“交通事故”做为教学内容,使学生充满现实感,并为学生的自主性发挥提供了条件,加深了学生的心理体验,充分认识到规则在我们生活中是不可或缺的。
3、交叉换位
学生活动:请学生在教室中实践一下交通规则——交叉换座位。
教师活动:不做任何提示,不要提出不许怎么样做的要求
设计意图:通过探究式活动,让学生再次直观感受“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而如果我们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我们发觉会很顺利,并提出规则是一种美。
三、规则之美
1、感受规则之美。
学生想象:有一组数字任意排列着出现,你能看到啥?分小组合作讨论。
合作探究:将这组数字经过排列组合,发现它是一组很有规律的数字,进而让我们感到了数学之美。
用音乐简谱把这些数字串连之后,我们发现它也变成了一段简短而优美的音乐。播放音乐(或演唱)
……
2、寻找规则之美
生活延伸:生活中也有许多规则给我们带来了美好的生活环境,请同学们寻找生活中有哪些。
如乘车先下后上,山区行路相互礼让,遇危险让妇女、儿童先撤退,拾金不昧,体育比赛更精彩,交通秩序井然。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合作探究,寻找数字中存在的规律,真实地去体会规则带给我们的美丽,而寻找规则之美,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他们自己观察、发现问题,体现了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理念。
3、“我的一天”,描述自己生活中遇到的或感受到的规则。
学生活动:一天中,你曾经历或直接感受到哪些有关衣、食、住、行、学习、文体活动等方面的规则?如果要你对这些规则进行分类,你怎么分?
设计意图:设置学生身边发生的事件场景,体现了学习生活化,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认同感和学习兴趣,通过模拟情景,让学生思考讨论,也有利增强学生体验感,提高分析解决现实问题能力,并从对比中自然引出特殊的规则——法律。
四、特殊规则——法律
是真是假:举四种规则的行为(社会道德、学生守则、法律、宗教规范),请学生开展竞猜,哪一种行为是法律,并从中寻找法律和其他规则的区别。(可以运用课本中的表格)
社会道德:双休日到市图书馆阅览室看书,要求必须保持安静。
学生守则:在学校里上课,自修课必须保持安静,否则要扣除四项红旗竞赛分。
法律:在法院旁听审判必须保持安静。
宗教规范:每天早上,平阳寺的佛家子弟必须静坐一小时。
同样是保持安静,但他们却各有不同,通过对比找到法律的三个特殊性:
一是法律由国家制定或认可
二是法律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具有强制性
三是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游戏、比赛、讨论,明了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规则,体现了在活动中学习,在体会中成长,并解决教学难点:法律作为一种特殊的规则,有啥特征。
五、课后延伸活动
制定规则:现在老师要组织一次春游活动,同学们想不想去?但老师也很为难,怕出去碰到安全问题,请同学们帮助老师制定一些规则,使春游能够安全进行。
设计意图:通过学习的延伸,使学生明白遵守规则不仅仅只是课堂上的要求,更重要的是要在日常生活中树立规则意识,进而有助于学生的成长,体现新课程人本理念。
【教学中存在的疑问】
当代的中学生是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他们整天接触的是日新月异的现实生活和纷繁复杂的社会问题,特别是社会中少数人(尤其是初中生自身的长辈)逃避规则对自己的约束,甚至有违法的行为:如“逃票乘车”、“闯红灯”等现象,使学生在生活中受到了一种负面教育,所以,教学活动可以安排很多,但在活动后,要让学生真正去落实还有待于对学生行为的强化,把课内的思想真正转化为课外的行动。怎样培养学生的正义感,并把这种正确的态度带到生活中,学会做一个自觉遵守各项规则和法律的人,是一个比较难解决的问题。
推荐站内搜索:安徽成人高考报名、研修心得体会、2016成人高考、2021教师资格证下半年报名时间我的梦中国梦作文300字、警钟长鸣心得体会、江苏省教育考试院、350字日记、考试院网、《遇见》中考满分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