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讲 我们的民族精神知识清单一、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一)中华民族之魂1.中华文化和中华民族精神的关系 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根植于绵延数千年的优秀文化之中。 2.中华民族精神的作用中华民族精神,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支撑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 3.中华民族精神永不泯灭伟大的民族精神,熔炼于辉煌的古代中华文化之中,也玉成于近代中国人民救亡图强、前仆后继的奋勇抗争之中,更彰显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事业之中。(二)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三)永远高扬爱国主义的旗帜1.民族精神的核心及作用(1)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它贯穿民族精神的各个方面。 (2)无论什么时候,爱国主义都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各族人民风雨同舟、自强不息的精神支柱。 2.爱国主义是具体的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爱国主义有共同的要求,也有不同的具体内涵。在当代中国,爱祖国与爱社会主义本质上是一致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 【重要提示】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在当代中国,爱祖国与爱社会主义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一)薪火相传,越燃越旺1.民族精神的形成和发展民族精神作为民族文化的结晶,其形成和发展是长期历史积淀的过程,也是随着时代变化而不断丰富的过程。中华民族精神不是静止的,而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 2.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对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1)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就已成为当时中华民族精神的主体,具有深厚的民族性、鲜明的时代性和先进性。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红岩精神、西柏坡精神,都是这个时期中华民族精神的突出表现。 (2)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新中国成立后,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特别是在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继续弘扬中华民族精神,不断为中华民族精神增添新的时代的内容,把中华民族精神提升到了一个新的水平。雷锋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大庆精神、抗洪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等,都是这个时期民族精神的突出表现。 【重要提示】民族精神不是一成不变的,它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丰富和发展的,主要体现在中华民族精神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表现。这表明了民族精神是稳定性和时代性的统一。 (二)永远高擎中华民族的精神火炬1.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性当前,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我们必须把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是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 2.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途径(1)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是发挥 “主心骨”的作用。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我们应对世界范围相互激荡的各种思想文化的“主心骨”。有了它,才能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的理想和精神支柱。 (2)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必须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化的影响。既要借鉴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汲取各民族的长处,又要警惕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进行西化、分化的图谋。 (3)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 (三)书写中华民族精神的新篇章
- 第2讲 我们的民族精神 相关内容:
-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 《中华民族民间故事三则》同步学习探究训练
- 近代列强侵华与中华民族的历史命运
- 第18课 北方民族大融合
- 唐朝的民族关系
- 第20课 北方民族大融合
- 第五课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 第3课 促进民族大融合
- 促进民族大融合
- 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
-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说课稿
-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 七下第9课 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
- 第十一章 我国的民族和宗教
-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 查看更多>>
高三政治教案
第五课 第一框 灿烂的中华文化【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知识与能力目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和理解源源流长、博大深的中华文化和代代相传的传统美德。...
语言基础知识1.漂亮的书写能给人以美的享受。请把下面这句话正确、规范、美观地抄写在方格内。 民间故事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2.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组是( )a.后悔huǐ 避难nàn 徘徊huí 挣扎zhá b.割断gē 迁移qiān 宁肯nìn...
专题六 ●重点关注:(1)侧重再现1840年至1945年间西方列强对中国军事、政治、经济和文化侵略的基本史实,尤其是两次鸦片战争之间的关系、日本发动的甲午战争和1931~1945年侵华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不同影响等,要在深化知识、理解教材...
〖内容标准〗概述北魏孝文帝促进民族融合的措施〖教学目标〗1.知识识记①了解北方政局基本情况。②知道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措施和民族大融合的概况。...
第六学习主题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第4课 唐朝的民族关系学习目标1、记住唐朝边疆主要少数民族及政权的名称。2、著名的少数民族首领及其被唐朝册封的称谓,3、了解唐朝与吐蕃等民族交往的史实;理解唐朝民族关系发展的原因。...
第20课 北方民族大融合【学习目标】1、北魏孝文帝改革(∨∨)【知识梳理】1、北魏孝文帝改革背景:4世纪后期,我国东北地区 族的一支强大起来,建立了 。 年,统一了黄河流域。...
第五课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10、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1)为什么中华文化历经沧桑,却历久弥新?几千年来,中华文明虽历经沧桑,饱受磨难,却绵延不断,历久弥新,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凝聚力和创造...
第3课 促进民族大融合一、教材分析【课程标准】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影响及评价。【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识记:农业、手工业、商业的表现;尊儒崇经,兴办学校;恢复汉族礼仪制度;采纳汉族封建统治制度;汉族风俗习惯成为社会风俗习...
【教学目标】 目 标内 容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识记理解运用经济的复苏和繁荣农业、手工业的发展;商业活动的活跃孝文帝改革后北魏社会在经济、政治、风俗习惯的变化及它们之间相互关系;认识经济的复苏和繁荣,政权封建化,...
[教学目的] 知识与能力例举1840年至19xx年间西方列强的侵华史实;概括出列强侵华的危害,总结出列强的侵略是形成近代中国民族危机的根本原因;认识19世纪列强侵略中国的特征。...
各位专家、老师们,大家下午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下面我就学情分析、教材透视、教法学法定位、教学流程等诸方面,谈谈我的预设。...
第18课时 民族精神耀中华教学重点、难点: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民族精神的伟大作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意义。[课前预习] 1.民族精神的内涵及意义是什么?2.怎样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知识点讲述]1.民族精神的内涵及意义是什么答:中华...
点击::第一范文●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掌握少数民族政权辽、西夏、金的先后兴起。掌握陈桥兵变及北宋的建立,辽宋战争和澶渊之盟,宋夏和战,宋金战争。掌握南宋的建立,郾城大捷和岳飞抗金,宋金议和及对峙局面的形成。...
第十一章 我国的民族和宗教一、[知识梳理](一)民族问题:1、基本观点:民族的含义,特征及其联系2、基本国情:经济发展不平衡;民族分布特点3、基本原则: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含义、原因及途径)4、基本政策(民族区域...
【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学生懂得每一个中华儿女都有责任、有义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并在新的时代条件下,要结合时代和社会发展的要求,不断为之增添新的富有生命力的内容,使之在保持优秀传统的同时更具现代气息和时代风貌,...
- 第2讲 我们的民族精神 相关内容:
-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 《中华民族民间故事三则》同步学习探究训练
- 近代列强侵华与中华民族的历史命运
- 第18课 北方民族大融合
- 唐朝的民族关系
- 第20课 北方民族大融合
- 第五课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 第3课 促进民族大融合
- 促进民族大融合
- 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
-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说课稿
-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 七下第9课 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
- 第十一章 我国的民族和宗教
-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 查看更多>>
高三政治教案
第五课 第一框 灿烂的中华文化【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知识与能力目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和理解源源流长、博大深的中华文化和代代相传的传统美德。...
语言基础知识1.漂亮的书写能给人以美的享受。请把下面这句话正确、规范、美观地抄写在方格内。 民间故事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2.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组是( )a.后悔huǐ 避难nàn 徘徊huí 挣扎zhá b.割断gē 迁移qiān 宁肯nìn...
专题六 ●重点关注:(1)侧重再现1840年至1945年间西方列强对中国军事、政治、经济和文化侵略的基本史实,尤其是两次鸦片战争之间的关系、日本发动的甲午战争和1931~1945年侵华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不同影响等,要在深化知识、理解教材...
〖内容标准〗概述北魏孝文帝促进民族融合的措施〖教学目标〗1.知识识记①了解北方政局基本情况。②知道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措施和民族大融合的概况。...
第六学习主题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第4课 唐朝的民族关系学习目标1、记住唐朝边疆主要少数民族及政权的名称。2、著名的少数民族首领及其被唐朝册封的称谓,3、了解唐朝与吐蕃等民族交往的史实;理解唐朝民族关系发展的原因。...
第20课 北方民族大融合【学习目标】1、北魏孝文帝改革(∨∨)【知识梳理】1、北魏孝文帝改革背景:4世纪后期,我国东北地区 族的一支强大起来,建立了 。 年,统一了黄河流域。...
第五课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10、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1)为什么中华文化历经沧桑,却历久弥新?几千年来,中华文明虽历经沧桑,饱受磨难,却绵延不断,历久弥新,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凝聚力和创造...
第3课 促进民族大融合一、教材分析【课程标准】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影响及评价。【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识记:农业、手工业、商业的表现;尊儒崇经,兴办学校;恢复汉族礼仪制度;采纳汉族封建统治制度;汉族风俗习惯成为社会风俗习...
【教学目标】 目 标内 容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识记理解运用经济的复苏和繁荣农业、手工业的发展;商业活动的活跃孝文帝改革后北魏社会在经济、政治、风俗习惯的变化及它们之间相互关系;认识经济的复苏和繁荣,政权封建化,...
[教学目的] 知识与能力例举1840年至19xx年间西方列强的侵华史实;概括出列强侵华的危害,总结出列强的侵略是形成近代中国民族危机的根本原因;认识19世纪列强侵略中国的特征。...
各位专家、老师们,大家下午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下面我就学情分析、教材透视、教法学法定位、教学流程等诸方面,谈谈我的预设。...
第18课时 民族精神耀中华教学重点、难点: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民族精神的伟大作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意义。[课前预习] 1.民族精神的内涵及意义是什么?2.怎样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知识点讲述]1.民族精神的内涵及意义是什么答:中华...
点击::第一范文●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掌握少数民族政权辽、西夏、金的先后兴起。掌握陈桥兵变及北宋的建立,辽宋战争和澶渊之盟,宋夏和战,宋金战争。掌握南宋的建立,郾城大捷和岳飞抗金,宋金议和及对峙局面的形成。...
第十一章 我国的民族和宗教一、[知识梳理](一)民族问题:1、基本观点:民族的含义,特征及其联系2、基本国情:经济发展不平衡;民族分布特点3、基本原则: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含义、原因及途径)4、基本政策(民族区域...
【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学生懂得每一个中华儿女都有责任、有义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并在新的时代条件下,要结合时代和社会发展的要求,不断为之增添新的富有生命力的内容,使之在保持优秀传统的同时更具现代气息和时代风貌,...
a.自强不息 b.爱好和平 c.勤劳勇敢 d.团结统一【剖析】b。本题考查对中华民族内涵的内容的理解。题干中英国哲学家罗素的话主要是指“骄傲到不肯打仗”是指爱好和平。 【名师指引】此考点是高考中的常考点,往年高考中一般以选择题的形式为主,但此考点综合性比较强,因此不排除以主观题的形式出现的可能。复习时要注意全面考虑,注意区分它的基本内涵中的内容,可结合典型的名人名言、故事,感动中国年度人物、中美朝核问题等分析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新题导练】1.“灾情就是命令”,一声令下,十万子弟兵从四面八方以最快的速度汇集到灾区,立即奔赴第一线。汶川大地震后,最最可爱的人民子弟兵以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中华民族不畏艰险的民族精神,以坚强不屈的品格谱写了一曲曲壮歌。这一精神直接体现了中华民族( )a.团结统一精神 b.爱好和平精神c.爱国主义精神 d.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高尚品格 【剖析】d。 “不畏艰险”“坚强不屈”,体现的是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高尚品格,所以d项与题意不符。考向2 中华民族精神的时代特征命题角度:中华民族抗震救灾精神【例题3】(·广东华附、省实模拟)(多项)在抗震救灾斗争中,广大军民用理想凝聚力量、用信念铸就坚强、用真情凝结关爱,大力培育和弘扬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伟大抗震救灾精神。民族精神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涵总是在历史进步中不断得到丰富、在灾难考验中不断得到升华。中华民族的伟大民族精神( ) a.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 b.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c.是推动中华民族繁荣、强大的物质基础 d.可以随着时代变化而不断丰富和发展
- 第2讲 我们的民族精神 相关内容:
-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 《中华民族民间故事三则》同步学习探究训练
- 近代列强侵华与中华民族的历史命运
- 第18课 北方民族大融合
- 唐朝的民族关系
- 第20课 北方民族大融合
- 第五课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 第3课 促进民族大融合
- 促进民族大融合
- 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
-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说课稿
-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 七下第9课 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
- 第十一章 我国的民族和宗教
-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 查看更多>>
高三政治教案
第五课 第一框 灿烂的中华文化【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知识与能力目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和理解源源流长、博大深的中华文化和代代相传的传统美德。...
语言基础知识1.漂亮的书写能给人以美的享受。请把下面这句话正确、规范、美观地抄写在方格内。 民间故事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2.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组是( )a.后悔huǐ 避难nàn 徘徊huí 挣扎zhá b.割断gē 迁移qiān 宁肯nìn...
专题六 ●重点关注:(1)侧重再现1840年至1945年间西方列强对中国军事、政治、经济和文化侵略的基本史实,尤其是两次鸦片战争之间的关系、日本发动的甲午战争和1931~1945年侵华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不同影响等,要在深化知识、理解教材...
〖内容标准〗概述北魏孝文帝促进民族融合的措施〖教学目标〗1.知识识记①了解北方政局基本情况。②知道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措施和民族大融合的概况。...
第六学习主题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第4课 唐朝的民族关系学习目标1、记住唐朝边疆主要少数民族及政权的名称。2、著名的少数民族首领及其被唐朝册封的称谓,3、了解唐朝与吐蕃等民族交往的史实;理解唐朝民族关系发展的原因。...
第20课 北方民族大融合【学习目标】1、北魏孝文帝改革(∨∨)【知识梳理】1、北魏孝文帝改革背景:4世纪后期,我国东北地区 族的一支强大起来,建立了 。 年,统一了黄河流域。...
第五课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10、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1)为什么中华文化历经沧桑,却历久弥新?几千年来,中华文明虽历经沧桑,饱受磨难,却绵延不断,历久弥新,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凝聚力和创造...
第3课 促进民族大融合一、教材分析【课程标准】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影响及评价。【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识记:农业、手工业、商业的表现;尊儒崇经,兴办学校;恢复汉族礼仪制度;采纳汉族封建统治制度;汉族风俗习惯成为社会风俗习...
【教学目标】 目 标内 容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识记理解运用经济的复苏和繁荣农业、手工业的发展;商业活动的活跃孝文帝改革后北魏社会在经济、政治、风俗习惯的变化及它们之间相互关系;认识经济的复苏和繁荣,政权封建化,...
[教学目的] 知识与能力例举1840年至19xx年间西方列强的侵华史实;概括出列强侵华的危害,总结出列强的侵略是形成近代中国民族危机的根本原因;认识19世纪列强侵略中国的特征。...
各位专家、老师们,大家下午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下面我就学情分析、教材透视、教法学法定位、教学流程等诸方面,谈谈我的预设。...
第18课时 民族精神耀中华教学重点、难点: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民族精神的伟大作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意义。[课前预习] 1.民族精神的内涵及意义是什么?2.怎样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知识点讲述]1.民族精神的内涵及意义是什么答:中华...
点击::第一范文●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掌握少数民族政权辽、西夏、金的先后兴起。掌握陈桥兵变及北宋的建立,辽宋战争和澶渊之盟,宋夏和战,宋金战争。掌握南宋的建立,郾城大捷和岳飞抗金,宋金议和及对峙局面的形成。...
第十一章 我国的民族和宗教一、[知识梳理](一)民族问题:1、基本观点:民族的含义,特征及其联系2、基本国情:经济发展不平衡;民族分布特点3、基本原则: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含义、原因及途径)4、基本政策(民族区域...
【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学生懂得每一个中华儿女都有责任、有义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并在新的时代条件下,要结合时代和社会发展的要求,不断为之增添新的富有生命力的内容,使之在保持优秀传统的同时更具现代气息和时代风貌,...
- 第2讲 我们的民族精神 相关内容:
-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 《中华民族民间故事三则》同步学习探究训练
- 近代列强侵华与中华民族的历史命运
- 第18课 北方民族大融合
- 唐朝的民族关系
- 第20课 北方民族大融合
- 第五课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 第3课 促进民族大融合
- 促进民族大融合
- 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
-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说课稿
-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 七下第9课 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
- 第十一章 我国的民族和宗教
-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 查看更多>>
高三政治教案
第五课 第一框 灿烂的中华文化【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知识与能力目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和理解源源流长、博大深的中华文化和代代相传的传统美德。...
语言基础知识1.漂亮的书写能给人以美的享受。请把下面这句话正确、规范、美观地抄写在方格内。 民间故事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2.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组是( )a.后悔huǐ 避难nàn 徘徊huí 挣扎zhá b.割断gē 迁移qiān 宁肯nìn...
专题六 ●重点关注:(1)侧重再现1840年至1945年间西方列强对中国军事、政治、经济和文化侵略的基本史实,尤其是两次鸦片战争之间的关系、日本发动的甲午战争和1931~1945年侵华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不同影响等,要在深化知识、理解教材...
〖内容标准〗概述北魏孝文帝促进民族融合的措施〖教学目标〗1.知识识记①了解北方政局基本情况。②知道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措施和民族大融合的概况。...
第六学习主题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第4课 唐朝的民族关系学习目标1、记住唐朝边疆主要少数民族及政权的名称。2、著名的少数民族首领及其被唐朝册封的称谓,3、了解唐朝与吐蕃等民族交往的史实;理解唐朝民族关系发展的原因。...
第20课 北方民族大融合【学习目标】1、北魏孝文帝改革(∨∨)【知识梳理】1、北魏孝文帝改革背景:4世纪后期,我国东北地区 族的一支强大起来,建立了 。 年,统一了黄河流域。...
第五课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10、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1)为什么中华文化历经沧桑,却历久弥新?几千年来,中华文明虽历经沧桑,饱受磨难,却绵延不断,历久弥新,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凝聚力和创造...
第3课 促进民族大融合一、教材分析【课程标准】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影响及评价。【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识记:农业、手工业、商业的表现;尊儒崇经,兴办学校;恢复汉族礼仪制度;采纳汉族封建统治制度;汉族风俗习惯成为社会风俗习...
【教学目标】 目 标内 容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识记理解运用经济的复苏和繁荣农业、手工业的发展;商业活动的活跃孝文帝改革后北魏社会在经济、政治、风俗习惯的变化及它们之间相互关系;认识经济的复苏和繁荣,政权封建化,...
[教学目的] 知识与能力例举1840年至19xx年间西方列强的侵华史实;概括出列强侵华的危害,总结出列强的侵略是形成近代中国民族危机的根本原因;认识19世纪列强侵略中国的特征。...
各位专家、老师们,大家下午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下面我就学情分析、教材透视、教法学法定位、教学流程等诸方面,谈谈我的预设。...
第18课时 民族精神耀中华教学重点、难点: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民族精神的伟大作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意义。[课前预习] 1.民族精神的内涵及意义是什么?2.怎样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知识点讲述]1.民族精神的内涵及意义是什么答:中华...
点击::第一范文●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掌握少数民族政权辽、西夏、金的先后兴起。掌握陈桥兵变及北宋的建立,辽宋战争和澶渊之盟,宋夏和战,宋金战争。掌握南宋的建立,郾城大捷和岳飞抗金,宋金议和及对峙局面的形成。...
第十一章 我国的民族和宗教一、[知识梳理](一)民族问题:1、基本观点:民族的含义,特征及其联系2、基本国情:经济发展不平衡;民族分布特点3、基本原则: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含义、原因及途径)4、基本政策(民族区域...
【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学生懂得每一个中华儿女都有责任、有义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并在新的时代条件下,要结合时代和社会发展的要求,不断为之增添新的富有生命力的内容,使之在保持优秀传统的同时更具现代气息和时代风貌,...
【新题导练】3.汶川抗震救灾中锤炼和升华的“万众一心、众志成城,迎难而上、百折不挠”的中华民族精神,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夺取抗震救灾斗争全面胜利的强大动力,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精神支柱,在灾后重建以及以后的生活中我们必须百倍珍惜、大力弘扬。
结合上述材料,根据所学的《文化生活》有关知识,谈谈为什么我们要百倍珍惜、大力弘扬“抗震救灾精神”?
【剖析】依据设问要我们从为什么角度回答,这就要求围绕中华民族精神的作用和要求两个方面来回答,而此两点要整合各知识点,有一定的综合性。【答案】(1)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生动体现,是中华民族精神在当代中国的集中体现和新的发展。中华民族精神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
(2)弘扬抗震救灾精神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是不断增强我国竞争力的要求,也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
限时基础训练一、单项选择题1.民族文化与民族精神的关系是( )a.魂与根的关系 b.互不相干的关系c.根与魂的关系 d.互相等同的关系
【解析】c。本题属记忆性题目。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绵延数千年优秀传统文化之中,是中华民族之魂,因此c入选。2.XX年5月2日,韩国《朝鲜日报》指出,北京奥运会最大支持势力是通过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紧密团结在一起的中国“八零后”。对“八零后”而言,爱国主义的主题是( )a.勿忘国耻,居安思危 b.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c.团结统一,爱好和平 d.勤劳勇敢,自强不息
【解析】b。略。
3.海州胜景五公祠有副脍炙人口的对联:“只知有国,不知有身,任凭千般折磨,益坚其志;先其所忧,后其所乐,但愿群才奋起,莫负斯楼。”这副对联生动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中( )
①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操 ②公正廉明、崇尚平等的民主精神
③淡泊名利、宁静致远的超然胸襟 ④自强不息、坚韧不拨的顽强斗志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解析】c. 本题是对中华民族精神基本内涵的考查,从材料中的对联可知体现的是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因此①④入选。
4. 大连市市长夏德仁表示,如果大连承办XX年中国航海日庆祝大会这一盛会,将把中国航海日办成航海、海洋、造船、渔业、海防等涉海行业共同的节日,办成宣传普及海洋航海知识、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促进社会和谐的全民族文化盛会,推动我国航海和海洋事业的快速发展。中华民族精神是( )
- 第2讲 我们的民族精神 相关内容:
-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 《中华民族民间故事三则》同步学习探究训练
- 近代列强侵华与中华民族的历史命运
- 第18课 北方民族大融合
- 唐朝的民族关系
- 第20课 北方民族大融合
- 第五课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 第3课 促进民族大融合
- 促进民族大融合
- 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
-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说课稿
-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 七下第9课 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
- 第十一章 我国的民族和宗教
-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 查看更多>>
高三政治教案
第五课 第一框 灿烂的中华文化【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知识与能力目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和理解源源流长、博大深的中华文化和代代相传的传统美德。...
语言基础知识1.漂亮的书写能给人以美的享受。请把下面这句话正确、规范、美观地抄写在方格内。 民间故事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2.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组是( )a.后悔huǐ 避难nàn 徘徊huí 挣扎zhá b.割断gē 迁移qiān 宁肯nìn...
专题六 ●重点关注:(1)侧重再现1840年至1945年间西方列强对中国军事、政治、经济和文化侵略的基本史实,尤其是两次鸦片战争之间的关系、日本发动的甲午战争和1931~1945年侵华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不同影响等,要在深化知识、理解教材...
〖内容标准〗概述北魏孝文帝促进民族融合的措施〖教学目标〗1.知识识记①了解北方政局基本情况。②知道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措施和民族大融合的概况。...
第六学习主题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第4课 唐朝的民族关系学习目标1、记住唐朝边疆主要少数民族及政权的名称。2、著名的少数民族首领及其被唐朝册封的称谓,3、了解唐朝与吐蕃等民族交往的史实;理解唐朝民族关系发展的原因。...
第20课 北方民族大融合【学习目标】1、北魏孝文帝改革(∨∨)【知识梳理】1、北魏孝文帝改革背景:4世纪后期,我国东北地区 族的一支强大起来,建立了 。 年,统一了黄河流域。...
第五课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10、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1)为什么中华文化历经沧桑,却历久弥新?几千年来,中华文明虽历经沧桑,饱受磨难,却绵延不断,历久弥新,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凝聚力和创造...
第3课 促进民族大融合一、教材分析【课程标准】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影响及评价。【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识记:农业、手工业、商业的表现;尊儒崇经,兴办学校;恢复汉族礼仪制度;采纳汉族封建统治制度;汉族风俗习惯成为社会风俗习...
【教学目标】 目 标内 容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识记理解运用经济的复苏和繁荣农业、手工业的发展;商业活动的活跃孝文帝改革后北魏社会在经济、政治、风俗习惯的变化及它们之间相互关系;认识经济的复苏和繁荣,政权封建化,...
[教学目的] 知识与能力例举1840年至19xx年间西方列强的侵华史实;概括出列强侵华的危害,总结出列强的侵略是形成近代中国民族危机的根本原因;认识19世纪列强侵略中国的特征。...
各位专家、老师们,大家下午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下面我就学情分析、教材透视、教法学法定位、教学流程等诸方面,谈谈我的预设。...
第18课时 民族精神耀中华教学重点、难点: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民族精神的伟大作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意义。[课前预习] 1.民族精神的内涵及意义是什么?2.怎样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知识点讲述]1.民族精神的内涵及意义是什么答:中华...
点击::第一范文●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掌握少数民族政权辽、西夏、金的先后兴起。掌握陈桥兵变及北宋的建立,辽宋战争和澶渊之盟,宋夏和战,宋金战争。掌握南宋的建立,郾城大捷和岳飞抗金,宋金议和及对峙局面的形成。...
第十一章 我国的民族和宗教一、[知识梳理](一)民族问题:1、基本观点:民族的含义,特征及其联系2、基本国情:经济发展不平衡;民族分布特点3、基本原则: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含义、原因及途径)4、基本政策(民族区域...
【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学生懂得每一个中华儿女都有责任、有义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并在新的时代条件下,要结合时代和社会发展的要求,不断为之增添新的富有生命力的内容,使之在保持优秀传统的同时更具现代气息和时代风貌,...
①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 ②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 ③推动中华民族繁荣、强大的物质基础 ④随着时代变化而不断丰富和发展的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解析】c。本题属记忆性题目,要求对民族精神的全面理解。5.长城以其“上下两千年,纵横万余里”久远广阔的时空跨度,被赞誉为人类历史上最为宏伟壮观的人工建筑奇迹。长城在中国历史上发挥了深远巨大的影响,最终积淀熔铸成勤奋智慧、坚韧刚毅、开放交流、开拓进取和充满向心凝聚力、维护统一、热爱祖国的民族精神的象征。由此可见我们的民族精神( )
a.就是中国的传统文化 b.是中华民族生命力和凝聚力的集中体现
c.就是我们的共同理想 d.以勤劳勇敢为核心
【解析】b。本题可采用排除法来分析,a、c、d三项错误。二、多项选择题6. 无论什么时期,爱国主义都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奋斗的一面旗帜。在当代中国( ) a.爱祖国与爱社会主义本质上是一致的 b.爱国主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 c.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d.弘扬爱国主义必须大力发展民族文化,消除外来文化的影响【解析】ac。略。7. 民族精神在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中的作用表现在( )a.凝聚和动员民族力量、展示民族形象 b.有利于搞好经济建设,促进经济发展,增强综合国力 c.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我国当前的中心任务 d.民族精神是综合国力的基础,是综合国力的最重要因素【解析】ab。民族精神在国际竞争力方面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在经济、综合国力、国际地位等方面都有体现,故ab入选;c、d两项说法错误。 三、简答题8. 在一次综合探究课上,同学们就如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有位同学说:“学生的主要任务是把学习搞好,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大人们的事,对于我们是以后的事。”请对这一观点进行评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青少年学生对民族精神的认识。首先要明确民族精神并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学习中都能体现我们的民族精神;其次要知道作为青少年学生,我们应该怎么做。然后结合知识来分析。【答案】(1)这一观点是片面的。(2)学生的主要任务是要把学习搞好。学习任务中包含有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内容;搞好学习任务应做到知行统一,就是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3)青年学生是国家的希望和民族的未来,要自觉成为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要从现在做起、从自我做起,不仅仅是大人们的事和以后的事。
- 第2讲 我们的民族精神 相关内容:
-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 《中华民族民间故事三则》同步学习探究训练
- 近代列强侵华与中华民族的历史命运
- 第18课 北方民族大融合
- 唐朝的民族关系
- 第20课 北方民族大融合
- 第五课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 第3课 促进民族大融合
- 促进民族大融合
- 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
-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说课稿
-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 七下第9课 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
- 第十一章 我国的民族和宗教
-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 查看更多>>
高三政治教案
第五课 第一框 灿烂的中华文化【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知识与能力目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和理解源源流长、博大深的中华文化和代代相传的传统美德。...
语言基础知识1.漂亮的书写能给人以美的享受。请把下面这句话正确、规范、美观地抄写在方格内。 民间故事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2.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组是( )a.后悔huǐ 避难nàn 徘徊huí 挣扎zhá b.割断gē 迁移qiān 宁肯nìn...
专题六 ●重点关注:(1)侧重再现1840年至1945年间西方列强对中国军事、政治、经济和文化侵略的基本史实,尤其是两次鸦片战争之间的关系、日本发动的甲午战争和1931~1945年侵华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不同影响等,要在深化知识、理解教材...
〖内容标准〗概述北魏孝文帝促进民族融合的措施〖教学目标〗1.知识识记①了解北方政局基本情况。②知道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措施和民族大融合的概况。...
第六学习主题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第4课 唐朝的民族关系学习目标1、记住唐朝边疆主要少数民族及政权的名称。2、著名的少数民族首领及其被唐朝册封的称谓,3、了解唐朝与吐蕃等民族交往的史实;理解唐朝民族关系发展的原因。...
第20课 北方民族大融合【学习目标】1、北魏孝文帝改革(∨∨)【知识梳理】1、北魏孝文帝改革背景:4世纪后期,我国东北地区 族的一支强大起来,建立了 。 年,统一了黄河流域。...
第五课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10、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1)为什么中华文化历经沧桑,却历久弥新?几千年来,中华文明虽历经沧桑,饱受磨难,却绵延不断,历久弥新,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凝聚力和创造...
第3课 促进民族大融合一、教材分析【课程标准】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影响及评价。【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识记:农业、手工业、商业的表现;尊儒崇经,兴办学校;恢复汉族礼仪制度;采纳汉族封建统治制度;汉族风俗习惯成为社会风俗习...
【教学目标】 目 标内 容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识记理解运用经济的复苏和繁荣农业、手工业的发展;商业活动的活跃孝文帝改革后北魏社会在经济、政治、风俗习惯的变化及它们之间相互关系;认识经济的复苏和繁荣,政权封建化,...
[教学目的] 知识与能力例举1840年至19xx年间西方列强的侵华史实;概括出列强侵华的危害,总结出列强的侵略是形成近代中国民族危机的根本原因;认识19世纪列强侵略中国的特征。...
各位专家、老师们,大家下午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下面我就学情分析、教材透视、教法学法定位、教学流程等诸方面,谈谈我的预设。...
第18课时 民族精神耀中华教学重点、难点: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民族精神的伟大作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意义。[课前预习] 1.民族精神的内涵及意义是什么?2.怎样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知识点讲述]1.民族精神的内涵及意义是什么答:中华...
点击::第一范文●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掌握少数民族政权辽、西夏、金的先后兴起。掌握陈桥兵变及北宋的建立,辽宋战争和澶渊之盟,宋夏和战,宋金战争。掌握南宋的建立,郾城大捷和岳飞抗金,宋金议和及对峙局面的形成。...
第十一章 我国的民族和宗教一、[知识梳理](一)民族问题:1、基本观点:民族的含义,特征及其联系2、基本国情:经济发展不平衡;民族分布特点3、基本原则: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含义、原因及途径)4、基本政策(民族区域...
【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学生懂得每一个中华儿女都有责任、有义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并在新的时代条件下,要结合时代和社会发展的要求,不断为之增添新的富有生命力的内容,使之在保持优秀传统的同时更具现代气息和时代风貌,...
抢分频道基础提升训练一、单项选择题1.民族精神随着时代变化而不断丰富和发展,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 a.摒弃一切传统思想的束缚,建立起全新的民族精神体系 b.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实践中展示中华民族精神的全新面貌 c.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民族精神 d.中华民族精神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 【解析】b。本题是对民族精神的相关知识点的考查。抓住关键词“启示”,a项观点错误,我们对传统文化的态度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并不是摒弃一切;而c、d两项不是启示。2.我国有许多抒发爱国情怀的诗词格言,下列不能体现这一风格的是 ( ) a.“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b.“博学之,审问之,明辨之,笃行之” c.“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 d.“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解析】b。本题是以诗词、名言的形式考查我们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注意题目问的是“不体现”,因此只有b项符合题意。 3.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要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是因为( ) ①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相辅相成,相互支撑 ②民族精神注入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才能博采众长、日益丰富,具有生机和活力 ③民族精神具有传统性 ④只有坚持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才能使时代精神不移根基、不失本色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解析】c。①②④正确地说明了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要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的原因。③不符合题意。二、多项选择题4.面对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实施的西化、分化,我们必须( )a.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b.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步伐,坚定人们的社会主义信念 c.借鉴西方文化中的先进成分 d.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提高抗侵蚀能力 【解析】abcd。面对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实施的西化、分化,我们应对的方法可以从民族精神、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思想道德、文化建设等角度着手。因此,a、b、c、d四项都符合题目要求。5. 北京奥林匹克运动会,是一次高扬奥林匹克旗帜的体育盛会,更是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一次机遇。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 )a.是提高民族综合素质及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 b.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是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 c.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抵制一切外来文化 d.要与时代精神相结合 【解析】abd。本题是对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全面理解,可以从为什么、是什么、怎么样等方面来考虑。我们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但并不是抵制一切外来文化,因此c项说法错误。 三、简答题6.XX年5月12日的四川汶川大地震,灾情惨烈,举世震惊。但中国表现出一个更加强大和成熟的国家形象:政府以最快的速度做出镇定的反应,受到国际社会的称赞;灾区人民稳定沉着,没有出现秩序混乱而是积极自救。灾区到处是舍己救人,见义勇为的行为。等领导人带头捐款,表达对灾区人民的深情关怀,激励灾区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迎难而上、百折不挠,奋力抗震救灾。在全国各地,一个个捐助点前,普通老百姓排起长龙,慷慨解囊,争相献血,涌动着一片真情。
- 第2讲 我们的民族精神 相关内容:
-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 《中华民族民间故事三则》同步学习探究训练
- 近代列强侵华与中华民族的历史命运
- 第18课 北方民族大融合
- 唐朝的民族关系
- 第20课 北方民族大融合
- 第五课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 第3课 促进民族大融合
- 促进民族大融合
- 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
-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说课稿
-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 七下第9课 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
- 第十一章 我国的民族和宗教
-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 查看更多>>
高三政治教案
第五课 第一框 灿烂的中华文化【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知识与能力目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和理解源源流长、博大深的中华文化和代代相传的传统美德。...
语言基础知识1.漂亮的书写能给人以美的享受。请把下面这句话正确、规范、美观地抄写在方格内。 民间故事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2.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组是( )a.后悔huǐ 避难nàn 徘徊huí 挣扎zhá b.割断gē 迁移qiān 宁肯nìn...
专题六 ●重点关注:(1)侧重再现1840年至1945年间西方列强对中国军事、政治、经济和文化侵略的基本史实,尤其是两次鸦片战争之间的关系、日本发动的甲午战争和1931~1945年侵华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不同影响等,要在深化知识、理解教材...
〖内容标准〗概述北魏孝文帝促进民族融合的措施〖教学目标〗1.知识识记①了解北方政局基本情况。②知道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措施和民族大融合的概况。...
第六学习主题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第4课 唐朝的民族关系学习目标1、记住唐朝边疆主要少数民族及政权的名称。2、著名的少数民族首领及其被唐朝册封的称谓,3、了解唐朝与吐蕃等民族交往的史实;理解唐朝民族关系发展的原因。...
第20课 北方民族大融合【学习目标】1、北魏孝文帝改革(∨∨)【知识梳理】1、北魏孝文帝改革背景:4世纪后期,我国东北地区 族的一支强大起来,建立了 。 年,统一了黄河流域。...
第五课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10、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1)为什么中华文化历经沧桑,却历久弥新?几千年来,中华文明虽历经沧桑,饱受磨难,却绵延不断,历久弥新,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凝聚力和创造...
第3课 促进民族大融合一、教材分析【课程标准】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影响及评价。【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识记:农业、手工业、商业的表现;尊儒崇经,兴办学校;恢复汉族礼仪制度;采纳汉族封建统治制度;汉族风俗习惯成为社会风俗习...
【教学目标】 目 标内 容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识记理解运用经济的复苏和繁荣农业、手工业的发展;商业活动的活跃孝文帝改革后北魏社会在经济、政治、风俗习惯的变化及它们之间相互关系;认识经济的复苏和繁荣,政权封建化,...
[教学目的] 知识与能力例举1840年至19xx年间西方列强的侵华史实;概括出列强侵华的危害,总结出列强的侵略是形成近代中国民族危机的根本原因;认识19世纪列强侵略中国的特征。...
各位专家、老师们,大家下午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下面我就学情分析、教材透视、教法学法定位、教学流程等诸方面,谈谈我的预设。...
第18课时 民族精神耀中华教学重点、难点: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民族精神的伟大作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意义。[课前预习] 1.民族精神的内涵及意义是什么?2.怎样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知识点讲述]1.民族精神的内涵及意义是什么答:中华...
点击::第一范文●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掌握少数民族政权辽、西夏、金的先后兴起。掌握陈桥兵变及北宋的建立,辽宋战争和澶渊之盟,宋夏和战,宋金战争。掌握南宋的建立,郾城大捷和岳飞抗金,宋金议和及对峙局面的形成。...
第十一章 我国的民族和宗教一、[知识梳理](一)民族问题:1、基本观点:民族的含义,特征及其联系2、基本国情:经济发展不平衡;民族分布特点3、基本原则: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含义、原因及途径)4、基本政策(民族区域...
【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学生懂得每一个中华儿女都有责任、有义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并在新的时代条件下,要结合时代和社会发展的要求,不断为之增添新的富有生命力的内容,使之在保持优秀传统的同时更具现代气息和时代风貌,...
- 第2讲 我们的民族精神 相关内容:
-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 《中华民族民间故事三则》同步学习探究训练
- 近代列强侵华与中华民族的历史命运
- 第18课 北方民族大融合
- 唐朝的民族关系
- 第20课 北方民族大融合
- 第五课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 第3课 促进民族大融合
- 促进民族大融合
- 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
-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说课稿
-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 七下第9课 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
- 第十一章 我国的民族和宗教
-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 查看更多>>
高三政治教案
第五课 第一框 灿烂的中华文化【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知识与能力目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和理解源源流长、博大深的中华文化和代代相传的传统美德。...
语言基础知识1.漂亮的书写能给人以美的享受。请把下面这句话正确、规范、美观地抄写在方格内。 民间故事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2.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组是( )a.后悔huǐ 避难nàn 徘徊huí 挣扎zhá b.割断gē 迁移qiān 宁肯nìn...
专题六 ●重点关注:(1)侧重再现1840年至1945年间西方列强对中国军事、政治、经济和文化侵略的基本史实,尤其是两次鸦片战争之间的关系、日本发动的甲午战争和1931~1945年侵华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不同影响等,要在深化知识、理解教材...
〖内容标准〗概述北魏孝文帝促进民族融合的措施〖教学目标〗1.知识识记①了解北方政局基本情况。②知道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措施和民族大融合的概况。...
第六学习主题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第4课 唐朝的民族关系学习目标1、记住唐朝边疆主要少数民族及政权的名称。2、著名的少数民族首领及其被唐朝册封的称谓,3、了解唐朝与吐蕃等民族交往的史实;理解唐朝民族关系发展的原因。...
第20课 北方民族大融合【学习目标】1、北魏孝文帝改革(∨∨)【知识梳理】1、北魏孝文帝改革背景:4世纪后期,我国东北地区 族的一支强大起来,建立了 。 年,统一了黄河流域。...
第五课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10、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1)为什么中华文化历经沧桑,却历久弥新?几千年来,中华文明虽历经沧桑,饱受磨难,却绵延不断,历久弥新,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凝聚力和创造...
第3课 促进民族大融合一、教材分析【课程标准】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影响及评价。【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识记:农业、手工业、商业的表现;尊儒崇经,兴办学校;恢复汉族礼仪制度;采纳汉族封建统治制度;汉族风俗习惯成为社会风俗习...
【教学目标】 目 标内 容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识记理解运用经济的复苏和繁荣农业、手工业的发展;商业活动的活跃孝文帝改革后北魏社会在经济、政治、风俗习惯的变化及它们之间相互关系;认识经济的复苏和繁荣,政权封建化,...
[教学目的] 知识与能力例举1840年至19xx年间西方列强的侵华史实;概括出列强侵华的危害,总结出列强的侵略是形成近代中国民族危机的根本原因;认识19世纪列强侵略中国的特征。...
各位专家、老师们,大家下午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下面我就学情分析、教材透视、教法学法定位、教学流程等诸方面,谈谈我的预设。...
第18课时 民族精神耀中华教学重点、难点: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民族精神的伟大作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意义。[课前预习] 1.民族精神的内涵及意义是什么?2.怎样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知识点讲述]1.民族精神的内涵及意义是什么答:中华...
点击::第一范文●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掌握少数民族政权辽、西夏、金的先后兴起。掌握陈桥兵变及北宋的建立,辽宋战争和澶渊之盟,宋夏和战,宋金战争。掌握南宋的建立,郾城大捷和岳飞抗金,宋金议和及对峙局面的形成。...
第十一章 我国的民族和宗教一、[知识梳理](一)民族问题:1、基本观点:民族的含义,特征及其联系2、基本国情:经济发展不平衡;民族分布特点3、基本原则: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含义、原因及途径)4、基本政策(民族区域...
【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学生懂得每一个中华儿女都有责任、有义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并在新的时代条件下,要结合时代和社会发展的要求,不断为之增添新的富有生命力的内容,使之在保持优秀传统的同时更具现代气息和时代风貌,...
专题整合
单元知识网络略。
常见易错、易混点
1.爱国与爱社会主义是否矛盾
二者并不矛盾。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不是不变的,而是历史的,具有时
代性。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爱国主义有共同的要求,也有不同的具体内涵。在当代中国,爱国与爱社会主义本质上是一致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
2.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就必须抵制一切外来文化的影响吗
弘气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化的影响。既要注意借鉴世界各
人民创造的先进文明成果,汲取世界各民族的长处,又要警惕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进行西化、分化的政治战略。可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与汲取世界先进文明成果二者具有一致性,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
3.正确理解中华文化的辉煌历程
(1)通过与古代埃及文化、印度文化和巴比伦文化比较说明中华文化是唯一被继承下来的文化。
(2)中华文化走过自己独具特色的辉煌历程
发展时期
文化思想
在中华文化发展史上的影响作用
殷周
天命神权思想、“敬德保民”思想
对早期中华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春秋战国
诸子蜂起、百家争鸣
逐渐成了古代中华文化思想的雏形
秦
促进了统一的民族文化的发展
在中华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汉
儒家学说确立至尊地位
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
隋唐
古代中华文化的高度发展,并以博大的胸襟广泛吸收外域文化进入气度恢弘的全盛时代
宋元明
延续隋唐文化的辉煌,在史学、文学艺术、科技等方面成就巨大,并产生宋明理学
推动中华文化发展,其中宋明理学对后期封建社会的影响较大
明清
近代西方文化传入
中国传统文化思想面临冲击
4.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展中华文化要注意的问题
- 第2讲 我们的民族精神 相关内容:
-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 《中华民族民间故事三则》同步学习探究训练
- 近代列强侵华与中华民族的历史命运
- 第18课 北方民族大融合
- 唐朝的民族关系
- 第20课 北方民族大融合
- 第五课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 第3课 促进民族大融合
- 促进民族大融合
- 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
-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说课稿
-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 七下第9课 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
- 第十一章 我国的民族和宗教
-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 查看更多>>
高三政治教案
第五课 第一框 灿烂的中华文化【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知识与能力目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和理解源源流长、博大深的中华文化和代代相传的传统美德。...
语言基础知识1.漂亮的书写能给人以美的享受。请把下面这句话正确、规范、美观地抄写在方格内。 民间故事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2.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组是( )a.后悔huǐ 避难nàn 徘徊huí 挣扎zhá b.割断gē 迁移qiān 宁肯nìn...
专题六 ●重点关注:(1)侧重再现1840年至1945年间西方列强对中国军事、政治、经济和文化侵略的基本史实,尤其是两次鸦片战争之间的关系、日本发动的甲午战争和1931~1945年侵华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不同影响等,要在深化知识、理解教材...
〖内容标准〗概述北魏孝文帝促进民族融合的措施〖教学目标〗1.知识识记①了解北方政局基本情况。②知道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措施和民族大融合的概况。...
第六学习主题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第4课 唐朝的民族关系学习目标1、记住唐朝边疆主要少数民族及政权的名称。2、著名的少数民族首领及其被唐朝册封的称谓,3、了解唐朝与吐蕃等民族交往的史实;理解唐朝民族关系发展的原因。...
第20课 北方民族大融合【学习目标】1、北魏孝文帝改革(∨∨)【知识梳理】1、北魏孝文帝改革背景:4世纪后期,我国东北地区 族的一支强大起来,建立了 。 年,统一了黄河流域。...
第五课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10、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1)为什么中华文化历经沧桑,却历久弥新?几千年来,中华文明虽历经沧桑,饱受磨难,却绵延不断,历久弥新,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凝聚力和创造...
第3课 促进民族大融合一、教材分析【课程标准】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影响及评价。【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识记:农业、手工业、商业的表现;尊儒崇经,兴办学校;恢复汉族礼仪制度;采纳汉族封建统治制度;汉族风俗习惯成为社会风俗习...
【教学目标】 目 标内 容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识记理解运用经济的复苏和繁荣农业、手工业的发展;商业活动的活跃孝文帝改革后北魏社会在经济、政治、风俗习惯的变化及它们之间相互关系;认识经济的复苏和繁荣,政权封建化,...
[教学目的] 知识与能力例举1840年至19xx年间西方列强的侵华史实;概括出列强侵华的危害,总结出列强的侵略是形成近代中国民族危机的根本原因;认识19世纪列强侵略中国的特征。...
各位专家、老师们,大家下午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下面我就学情分析、教材透视、教法学法定位、教学流程等诸方面,谈谈我的预设。...
第18课时 民族精神耀中华教学重点、难点: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民族精神的伟大作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意义。[课前预习] 1.民族精神的内涵及意义是什么?2.怎样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知识点讲述]1.民族精神的内涵及意义是什么答:中华...
点击::第一范文●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掌握少数民族政权辽、西夏、金的先后兴起。掌握陈桥兵变及北宋的建立,辽宋战争和澶渊之盟,宋夏和战,宋金战争。掌握南宋的建立,郾城大捷和岳飞抗金,宋金议和及对峙局面的形成。...
第十一章 我国的民族和宗教一、[知识梳理](一)民族问题:1、基本观点:民族的含义,特征及其联系2、基本国情:经济发展不平衡;民族分布特点3、基本原则: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含义、原因及途径)4、基本政策(民族区域...
【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学生懂得每一个中华儿女都有责任、有义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并在新的时代条件下,要结合时代和社会发展的要求,不断为之增添新的富有生命力的内容,使之在保持优秀传统的同时更具现代气息和时代风貌,...
(1)悲观消极的观点。认为我国在近代以来,已经远远落后于世界发达国家了,现在就是经过再大努力,也远远追赶不上别人了。
该观点过于悲观,将文化的发展等同于经济的发展了。即使经历了近代的衰微,今日,中华文化在世界上依然一枝独秀,在新中国的发展中,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华文化必将迎来它更加灿烂的未来。
(2)经济发展了,文化就自然会发展。该观点对文化会自然发展的描述是不科学的。确实,经济的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但并不表明有了经济发展的基础,文化就自然会发展。文化需要我们去建设,特别需要我们用新的、科学的观念去发展它。
(3)中华文化已经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文化了,不需要再发展了。我们不否认中华文化在世界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和广泛的影响,但认为就可以停滞不前了,这是很不正确的。在当前,我们不仅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发展中华文化,而且要大胆吸收世界其他文化中的优秀的成果,促进中华文化走向更高的辉煌。
5.中华民族精神与国际竞争存在的关系
(1)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随着多极化的发展,国际竞争越来越激烈,而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综合国力包括物质力和精神力。
(2)在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而民族精神作为中华文化的精髓,具有凝聚力和动员民族力量、展示民族形象的重要功能,已成为表明综合国力强弱的至关重要的因素之一。
热点追踪【热点材料】材料一:XX年8月8日晚,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文艺表演《美丽的奥林匹克》在鸟巢精彩呈现,震撼世界。它以中国特有的“绘画长卷”为线索,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灿烂文明——展现。《文字》章节的表演以孔子“三千弟子”吟诵“四海之内皆兄弟”为开场,随着响亮的读书声,竹筒铺展开(请记得收藏本站-一路高升范文网,以获取更多新鲜内容)来,活字字模变换出从古到今三个不同字体的巨大的“和”字,体现中国人民对和平的美好向往。《戏曲》章节中京剧、昆曲、泉州提线木偶等精彩亮相。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以及中华民族五千年来优秀的文明精髓在开幕式上篇表演中得到完美呈现。材料二:XX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发生了8.0级地震.面对这场特大灾难,面对亟待救援的灾区人民,党中央第一时间做出救灾部署,数万子弟兵火速奔赴救灾第一线,数以千计的白衣天使从全国各地赶来支援,大批志愿者奔赴灾区,成千上万袋饱含手足情谊的血浆源源运抵,无数救灾物资源源不断从四面八方涌向灾区……地震没有难倒伟大的中国人民,倒孕育出:“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它激励着这块土地上的人们做着这样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举。XX年10月8日,在全国抗震救灾表彰大会上强调,要大力弘扬抗震救灾精神。【知识链接】(1)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汉字、四大发明、京剧、昆曲、泉州提线木偶等都是具体体现。(2)中华民族精神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和”的字模变幻表达了中华民族热爱和平的强烈愿望,抗震救灾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在新时期的具体体现。
- 第2讲 我们的民族精神 相关内容:
-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 《中华民族民间故事三则》同步学习探究训练
- 近代列强侵华与中华民族的历史命运
- 第18课 北方民族大融合
- 唐朝的民族关系
- 第20课 北方民族大融合
- 第五课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 第3课 促进民族大融合
- 促进民族大融合
- 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
-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说课稿
-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 七下第9课 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
- 第十一章 我国的民族和宗教
-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 查看更多>>
高三政治教案
第五课 第一框 灿烂的中华文化【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知识与能力目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和理解源源流长、博大深的中华文化和代代相传的传统美德。...
语言基础知识1.漂亮的书写能给人以美的享受。请把下面这句话正确、规范、美观地抄写在方格内。 民间故事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2.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组是( )a.后悔huǐ 避难nàn 徘徊huí 挣扎zhá b.割断gē 迁移qiān 宁肯nìn...
专题六 ●重点关注:(1)侧重再现1840年至1945年间西方列强对中国军事、政治、经济和文化侵略的基本史实,尤其是两次鸦片战争之间的关系、日本发动的甲午战争和1931~1945年侵华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不同影响等,要在深化知识、理解教材...
〖内容标准〗概述北魏孝文帝促进民族融合的措施〖教学目标〗1.知识识记①了解北方政局基本情况。②知道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措施和民族大融合的概况。...
第六学习主题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第4课 唐朝的民族关系学习目标1、记住唐朝边疆主要少数民族及政权的名称。2、著名的少数民族首领及其被唐朝册封的称谓,3、了解唐朝与吐蕃等民族交往的史实;理解唐朝民族关系发展的原因。...
第20课 北方民族大融合【学习目标】1、北魏孝文帝改革(∨∨)【知识梳理】1、北魏孝文帝改革背景:4世纪后期,我国东北地区 族的一支强大起来,建立了 。 年,统一了黄河流域。...
第五课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10、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1)为什么中华文化历经沧桑,却历久弥新?几千年来,中华文明虽历经沧桑,饱受磨难,却绵延不断,历久弥新,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凝聚力和创造...
第3课 促进民族大融合一、教材分析【课程标准】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影响及评价。【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识记:农业、手工业、商业的表现;尊儒崇经,兴办学校;恢复汉族礼仪制度;采纳汉族封建统治制度;汉族风俗习惯成为社会风俗习...
【教学目标】 目 标内 容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识记理解运用经济的复苏和繁荣农业、手工业的发展;商业活动的活跃孝文帝改革后北魏社会在经济、政治、风俗习惯的变化及它们之间相互关系;认识经济的复苏和繁荣,政权封建化,...
[教学目的] 知识与能力例举1840年至19xx年间西方列强的侵华史实;概括出列强侵华的危害,总结出列强的侵略是形成近代中国民族危机的根本原因;认识19世纪列强侵略中国的特征。...
各位专家、老师们,大家下午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下面我就学情分析、教材透视、教法学法定位、教学流程等诸方面,谈谈我的预设。...
第18课时 民族精神耀中华教学重点、难点: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民族精神的伟大作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意义。[课前预习] 1.民族精神的内涵及意义是什么?2.怎样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知识点讲述]1.民族精神的内涵及意义是什么答:中华...
点击::第一范文●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掌握少数民族政权辽、西夏、金的先后兴起。掌握陈桥兵变及北宋的建立,辽宋战争和澶渊之盟,宋夏和战,宋金战争。掌握南宋的建立,郾城大捷和岳飞抗金,宋金议和及对峙局面的形成。...
第十一章 我国的民族和宗教一、[知识梳理](一)民族问题:1、基本观点:民族的含义,特征及其联系2、基本国情:经济发展不平衡;民族分布特点3、基本原则: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含义、原因及途径)4、基本政策(民族区域...
【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学生懂得每一个中华儿女都有责任、有义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并在新的时代条件下,要结合时代和社会发展的要求,不断为之增添新的富有生命力的内容,使之在保持优秀传统的同时更具现代气息和时代风貌,...
【跟踪训练】1. “5·12”汶川地震灾情出现后,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作出重要指示,要求部队在积极投身抢震救灾斗争的基础上,继续支持受灾地区搞好恢复重建,为夺取抗灾救灾全面胜利作出更大贡献。广大官兵在参加抢险救灾同时,还积极开展医疗救助、扶贫帮困和爱心捐助活动。这体现了中华民族( )①团结统一的精神 ②爱好和平的精神 ③爱国主义精神 ④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精神a.①③ b.②④ c. ②③ d.③④
【解析】d。从“抢险救灾”“医疗救助”扶贫帮困“爱心捐助”中可知体现的是③④,
①②与材料无关。2.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文艺表演《美丽的奥林匹克》以中国特有的“绘画长卷”为线索,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灿烂文明——展现。在开幕式中的《文字》章节、《戏曲》章节、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以及中华民族五千年来优秀的文明精髓都在幕式上篇的演中得到完美呈现。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是如何体现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的?【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中华文化基本特征的理解,对学生的材料分析能力和知识点解读能力要求比较高。分析时首先明确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是什么,然后在结合材料来说明。【答案】(1)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汉字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识。奥运会开幕式上三个不同字体的巨大“和”字表现着汉字的演变,也说明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2)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独树一帜、独领风骚,在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长期处于世界的前列,具有实用性和整体性的特点。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亮相奥运会开幕式给世界展示了中国古代科技的先进,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3)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一方水土、一方文化,中国地域广阔,产生了多种戏曲。开幕式上京剧、昆曲、泉州提线木偶等精彩亮相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地域性特征,也说明了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 第2讲 我们的民族精神 相关内容:
-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 《中华民族民间故事三则》同步学习探究训练
- 近代列强侵华与中华民族的历史命运
- 第18课 北方民族大融合
- 唐朝的民族关系
- 第20课 北方民族大融合
- 第五课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 第3课 促进民族大融合
- 促进民族大融合
- 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
-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说课稿
-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 七下第9课 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
- 第十一章 我国的民族和宗教
-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 查看更多>>
高三政治教案
第五课 第一框 灿烂的中华文化【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知识与能力目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和理解源源流长、博大深的中华文化和代代相传的传统美德。...
语言基础知识1.漂亮的书写能给人以美的享受。请把下面这句话正确、规范、美观地抄写在方格内。 民间故事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2.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组是( )a.后悔huǐ 避难nàn 徘徊huí 挣扎zhá b.割断gē 迁移qiān 宁肯nìn...
专题六 ●重点关注:(1)侧重再现1840年至1945年间西方列强对中国军事、政治、经济和文化侵略的基本史实,尤其是两次鸦片战争之间的关系、日本发动的甲午战争和1931~1945年侵华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不同影响等,要在深化知识、理解教材...
〖内容标准〗概述北魏孝文帝促进民族融合的措施〖教学目标〗1.知识识记①了解北方政局基本情况。②知道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措施和民族大融合的概况。...
第六学习主题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第4课 唐朝的民族关系学习目标1、记住唐朝边疆主要少数民族及政权的名称。2、著名的少数民族首领及其被唐朝册封的称谓,3、了解唐朝与吐蕃等民族交往的史实;理解唐朝民族关系发展的原因。...
第20课 北方民族大融合【学习目标】1、北魏孝文帝改革(∨∨)【知识梳理】1、北魏孝文帝改革背景:4世纪后期,我国东北地区 族的一支强大起来,建立了 。 年,统一了黄河流域。...
第五课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10、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1)为什么中华文化历经沧桑,却历久弥新?几千年来,中华文明虽历经沧桑,饱受磨难,却绵延不断,历久弥新,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凝聚力和创造...
第3课 促进民族大融合一、教材分析【课程标准】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影响及评价。【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识记:农业、手工业、商业的表现;尊儒崇经,兴办学校;恢复汉族礼仪制度;采纳汉族封建统治制度;汉族风俗习惯成为社会风俗习...
【教学目标】 目 标内 容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识记理解运用经济的复苏和繁荣农业、手工业的发展;商业活动的活跃孝文帝改革后北魏社会在经济、政治、风俗习惯的变化及它们之间相互关系;认识经济的复苏和繁荣,政权封建化,...
[教学目的] 知识与能力例举1840年至19xx年间西方列强的侵华史实;概括出列强侵华的危害,总结出列强的侵略是形成近代中国民族危机的根本原因;认识19世纪列强侵略中国的特征。...
各位专家、老师们,大家下午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下面我就学情分析、教材透视、教法学法定位、教学流程等诸方面,谈谈我的预设。...
第18课时 民族精神耀中华教学重点、难点: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民族精神的伟大作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意义。[课前预习] 1.民族精神的内涵及意义是什么?2.怎样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知识点讲述]1.民族精神的内涵及意义是什么答:中华...
点击::第一范文●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掌握少数民族政权辽、西夏、金的先后兴起。掌握陈桥兵变及北宋的建立,辽宋战争和澶渊之盟,宋夏和战,宋金战争。掌握南宋的建立,郾城大捷和岳飞抗金,宋金议和及对峙局面的形成。...
第十一章 我国的民族和宗教一、[知识梳理](一)民族问题:1、基本观点:民族的含义,特征及其联系2、基本国情:经济发展不平衡;民族分布特点3、基本原则: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含义、原因及途径)4、基本政策(民族区域...
【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学生懂得每一个中华儿女都有责任、有义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并在新的时代条件下,要结合时代和社会发展的要求,不断为之增添新的富有生命力的内容,使之在保持优秀传统的同时更具现代气息和时代风貌,...
推荐站内搜索:农信社成绩查询、教室资格证报名和考试时间、大学生村官考试试题、成人高考分数查询、高一周记、元旦春节放假安排、2014江西公务员报名入口、乌鲁木齐市人事考试网、四六级口语准考证打印入口、曲靖事业单位报名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