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教学心得感悟作文教学心得感悟作文教学心得感悟

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作文教学心得感悟

第1篇第2篇第3篇第4篇第5篇更多顶部

目录

  • 第一篇:作文教学心得感悟
  • 第二篇:作文教学心得感悟
  • 第三篇:作文教学感悟
  • 第四篇:初中作文教学感悟
  • 第五篇:初中作文教学感悟
  • 更多相关范文

正文

第一篇:作文教学心得感悟

新《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有创新地表达,尽可能减少对写作的束缚,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因此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在写作文时做到说真话、诉真情,并在写作中发展和提高写作能力和思维水平。以下是我在作文教学中的一点体会。

一、作文来源于生活,生活是写作的源泉。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老先生曾说过:“生活是写作的源泉,源头盛而文不竭。”这番话道出了作文来源于生活,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因此,作为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走进大自然,了解社会,了解生活,了解国家大事,做到“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引导学生做生活中的有心人,使他们感受生活的充实。可以对家庭中的种种琐事,校园内的桩桩小事,邻里之间的不同争执,乃至街头巷尾的见闻,去体验生活,领悟人生。生活是取之不尽的源泉,只要把学生引向生活,让他们在生活的广阔天地里,以饱满的热情去体验生活,歌颂生活,赞美生活,才会写出真情实感的文章来。

因为自然界中的花草树木,学校家庭、社会生活中的人、事、物等,都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随时可以接触的。教师应组织学生经常开展有趣的班队活动,带学生参观游览,领略大自然无限的风光;走进社会,认识社会的真、善美;参加有意义的活动,让学生用心体验生活,感受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引导他们在活动中体验并关注他人在活动中的表现。

只有将生活和作文联系起来,让作文素材开发成为无尽的源头活水,学生习作时才会左右逢源,运用自如。没有了材料,习作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生活是学生习作的主要源泉,学生只要做生活中的有心人,留心观察,用心思考,写作之源就会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二、作文离不开阅读,阅读是写作的基石。

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所以要让学生广泛地阅读,不断增加词汇量,并在积累中有所发现,有所创新。正如罗丹所说:“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因此,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到生活的大课堂中学习生活的语言。把家庭中人与人之间发生的事积累下来,学校中老师和学生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班级和班级之间发生的事积累下来。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教师还要让学生随时摘录,写感受,有意识地背诵,并随时评奖。因为小学生正是发展记忆力的黄金时段,记忆是智慧的仓库,小学阶段让学生多记住一些东西,对他们的一生都大有益处。学生头脑中储存的材料就会与日俱增,再也没有学生对作文“望而却步”,“无米下锅”,从而也激发了学生对作文产生了浓厚兴趣,也就不再怕写作文了。

我在教学中还很注重运用多种方法来激励学生多读书。我常利用积累时间来开展读书比赛,优秀诗文朗诵及背诵比赛。激发阅读兴趣,鼓励他们多看一些有趣的故事、寓言,多读一些词句优美、情节感人的诗词文章。我们规定每个学生必须准备一本读书笔记,把自己在阅读中学到的佳词美句抄录下来。提倡“不动笔墨不读书。”“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指导学生写读书笔记、日记、观后感、评论人物时事等。这样既丰富了学生的写作素材,也激发了学生写作兴趣,提高了学生写作水平。

三、创设写作情境,激发写作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的核心因素,学生一旦对学习产生兴趣,学习便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是勤奋的探索,执着的追求。常言道:“情动于中而行于外”。情感是思维的翅膀,认知的催化剂。作文一定要有感而发,不能无病呻吟,这就要求学生要善于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在写作时找“动情点”,要细心地感受生活的喜怒哀乐,尝试生活的酸甜苦辣,反思学习中的成败得失,回味经历过的美好时光。总之,要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学生只有在真情涌动、激情荡漾、热情似火的融情状态下,才会焕发出忘我的探索精神,实现知识的超越和理性的升华。因此,创设一定的情境,可以激发学生情感的共鸣。这样的学生写出来的文章,才有生活气息,有真情实感,才能避免写空话、假话的抄袭的弊端。

如开展活动、实物演示、现场表演等各种游戏活动,把学生带入特定情境之中,使学生通过亲身体验、仔细观察,在欢乐的气氛中亲自动手、动口、操作、思考,再写出自己的亲身体会,让他们在实践中尝到写作的乐趣。

四、适当地欣赏学生,鼓励肯定学生。

小学生年龄小,但他们上进心强,荣誉感强。他们非常看重教师对他们的评价,渴望成功、期盼正确评价是学生共同的心理,他们常常把教师的鼓励性评价视为最受鼓舞的精神褒奖。有时一两句鼓励性的话,胜过一大堆指指点点。

因此,教师适当地欣赏学生,肯定学生的成功能激活学生的写作兴趣,增强信心,从而提高学生写作水平。如教师在评价学生作文时,要以朋友的口吻,长辈的爱抚,善于发现学生作文中的点滴成绩,微小的闪光点,哪怕是一个标点、一个词、一句话,应毫不吝啬地给予肯定和鼓励。教师评改作文时,要实行高分政策,欣赏学生,激励学生,再加上自己的阅读感受,如“你把人的心理活动写得逼真形象,合情合理,老师非常欣赏。”“你把这次活动过程写得这么精彩,说明你观察仔细认真,想象丰富,老师真想和你们再玩一次。”“你的书写进步了,继续努力!”……学生看到这样的话语,定会激发强烈的写作欲望,产生浓厚的写作兴趣。学生在这种情绪下,必然会主动热情地去写他们熟悉和喜爱的人、事、物,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定会得以提高,也就达到了作文教学的理想目标。

因此,教师只有欣赏学生,鼓励学生,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灵活自由地选择自己的表达方式,写出具有真挚情感而又富有童真童趣的文章。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滴水穿石非一日之功,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但我相信长期持之以恒,做生活的有心人,做勤劳的小蜜蜂,多思考,多练笔,通过各种渠道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培养创新思维,一定能培养出学生对作文的浓厚兴趣,才能适应新课改的浪潮,才能提高写作能力。

第二篇:作文教学心得感悟

新《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有创新地表达,尽可能减少对写作的束缚,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因此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在写作文时做到说真话、诉真情,并在写作中发展和提高写作能力和思维水平。以下是我在作文教学中的一点体会。

一、作文来源于生活,生活是写作的源泉。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老先生曾说过:“生活是写作的源泉,源头盛而文不竭。”这番话道出了作文来源于生活,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因此,作为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走进大自然,了解社会,了解生活,了解国家大事,做到“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引导学生做生活中的有心人,使他们感受生活的充实。可以对家庭中的种种琐事,校园内的桩桩小事,邻里之间的不同争执,乃至街头巷尾的见闻,去体验生活,领悟人生。生活是取之不尽的源泉,只要把学生引向生活,让他们在生活的广阔天地里,以饱满(更多文章请关注:www.haOWORd.com)的热情去体验生活,歌颂生活,赞美生活,才会写出真情实感的文章来。

因为自然界中的花草树木,学校家庭、社会生活中的人、事、物等,都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随时可以接触的。教师应组织学生经常开展有趣的班队活动,带学生参观游览,领略大自然无限的风光;走进社会,认识社会的真、善美;参加有意义的活动,让学生用心体验生活,感受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引导他们在活动中体验并关注他人在活动中的表现。

只有将生活和作文联系起来,让作文素材开发成为无尽的源头活水,学生习作时才会左右逢源,运用自如。没有了材料,习作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生活是学生习作的主要源泉,学生只要做生活中的有心人,留心观察,用心思考,写作之源就会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二、作文离不开阅读,阅读是写作的基石。

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所以要让学生广泛地阅读,不断增加词汇量,并在积累中有所发现,有所创新。正如罗丹所说:“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因此,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到生活的大课堂中学习生活的语言。把家庭中人与人之间发生的事积累下来,学校中老师和学生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班级和班级之间发生的事积累下来。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教师还要让学生随时摘录,写感受,有意识地背诵,并随时评奖。因为小学生正是发展记忆力的黄金时段,记忆是智慧的仓库,小学阶段让学生多记住一些东西,对他们的一生都大有益处。学生头脑中储存的材料就会与日俱增,再也没有学生对作文“望而却步”,“无米下锅”,从而也激发了学生对作文产生了浓厚兴趣,也就不再怕写作文了。

我在教学中还很注重运用多种方法来激励学生多读书。我常利用积累时间来开展读书比赛,优秀诗文朗诵及背诵比赛。激发阅读兴趣,鼓励他们多看一些有趣的故事、寓言,多读一些词句优美、情节感人的诗词文章。我们规定每个学生必须准备一本读书笔记,把自己在阅读中学到的佳词美句抄录下来。提倡“不动笔墨不读书。”“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指导学生写读书笔记、日记、观后感、评论人物时事等。这样既丰富了学生的写作素材,也激发了学生写作兴趣,提高了学生写作水平。

三、创设写作情境,激发写作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的核心因素,学生一旦对学习产生兴趣,学习便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是勤奋的探索,执着的追求。常言道:“情动于中而行于外”。情感是思维的翅膀,认知的催化剂。作文一定要有感而发,不能无病呻吟,这就要求学生要善于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在写作时找“动情点”,要细心地感受生活的喜怒哀乐,尝试生活的酸甜苦辣,反思学习中的成败得失,回味经历过的美好时光。总之,要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学生只有在真情涌动、激情荡漾、热情似火的融情状态下,才会焕发出忘我的探索精神,实现知识的超越和理性的升华。因此,创设一定的情境,可以激发学生情感的共鸣。这样的学生写出来的文章,才有生活气息,有真情实感,才能避免写空话、假话的抄袭的弊端。

第三篇:作文教学感悟

浅谈作文教学的一点感悟

周戈庄中学杜慧霞

作文教学的低效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难题,老师讲很多,学生收获却很少,一说写作文,一片唉声叹气,学生畏惧作文。如何消除这种现象呢?叶圣陶先生 说“写作就是说话,为了生活上的种种需要,把自己要说的话说出来;不过不是口头说话,而是笔头说话。”这句话点出了作文的实质;要知道,作文并不是一道语文作业,而是一种心灵的需要,并不是老师的教学指令,而是我们自身的生活方式;作文不是也不应该是编造出来的而应该是“从心灵流淌出来的”。在作文教学中,必须从学生的心灵出发,以生活实践为载休,着重抒发自己的内心感悟,只有这样,作文教学才能体现出真正的人文意义,通过作文教学,引导学生学会做人,学会自我表达,引导学生学会享受生命,巧于创造,善于交往。一言以蔽之,就是激发学生的兴趣,感悟生命的精彩,具体说来,最重要的是 ,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有了源源不断的写作“活水”,作文就会自然而然地从学生心底流淌出来,当学生情不自禁地拿起笔来的时候他们的写作兴趣已经不可抑制了,如果以这样的心态对待写作就是快乐写作而不是畏惧写作了。除了引导学生关注生活,感受生活,在具体的写作训练中,我们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1、尽可能地把写作变成学生的生活需要。

如果学生为作文而作文,那么,他很难对写作产生真正的兴趣,只有当他觉得写作不是老师的要求而是自己的需要时,这样的写作才

会真正写好。因此,我们要通过努力尽可能地把作文同学生的自我需要结合起来。所以我让我的学生每天都要写日记,不管篇幅多少,那怕是一句话,只要有感悟就写下来,学会扑捉让自己心动的每一个生活镜头,让写作成为自然的事情。鸟兽虫鱼、风霜雨雪、日月星辰都可以入文,使学生真正体会到“生活处处是语文,放眼风物皆文章”。在指导学生写作文时,如果是写人写事的,就调动学生大脑中库存的记忆,帮助他们选取素材,一定要是真人真事,写自己内心真实的感受,抒发真情,只有真的东西才会打动人。这样学生就会觉得有东西可写,不会像挤牙膏似的,搜肠刮肚还是写起来费劲,通过一段时间的指导,学生大部分都会有东西可写,并能写的生动形象。

2、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习作发表的机会,提高学习效果。

几乎每一个人都有发表欲,这是一个很正常的心理,就像我们说话总希望有人听一样,我们写的文章也希望尽可能多的人读到无论是黑板报、广播室,还是《小小作文报》,《语文世界》等,“凡著诸竹帛者谓之文学”,关键指导,重在参与,教师要以身作则,当学生看到一月,每一期都有新作发表,自然信心百倍,这样即可激发习作兴趣,又能增强学生的写作信心,为今后发展打下基础,何乐而不为呢?另外,经常让学生在班上宣读作文也是一种口头发表形式这对学生的鼓励也很大。学生的作文先自己批改然后小组内批改,并推荐一篇优秀作文,我把这些优秀作文打印成册,在级部内传阅。我发现,被选中的学生写作积极性特别高,越写越爱写,写作文再也不是难题。

3、关注优秀作文的同时也不要忽视中下等学生的作文。

如果只关注优秀作文而忽视本来就不愿写作文的学生,那么这些学生的写作兴趣就会越来越少,最后只能是痛恨写作,所以教师也要尽量发掘写作水平差的学生的闪光点,先激发他们的信心,然后再跟优秀生结成一对一的对子,让学生辅导学生。我经过一段时间的实验,发现这种方法很有效,大部分学生写作积极性都很高,并且写作水平有了很大提高。

4、让学生的写作形式多样化。

只有作文的写作,学生是很难有兴趣的,写作形式的多样化,实际上体现了学生思想感情表达方式和途径的多样化,而且,在这多样化的写作中,学生往往不知不觉地将作文与自己的生活融合在了一起。因此,我们主张学生不拘一格地写作,随心所欲地表达——让学生写作形式多样化,百花齐放,精彩纷呈,具体形式可以有日记、随笔、班级日报、读书笔记、散文小品/小论文等,还可创作剧本,小说童话/儿童诗歌……形式多样,不必要求尽善尽美,但一定要尽情尽兴,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我采取办手抄报的形式,让学生在上面随意写作,贴到班级内让学生们都看到。手抄报上的文章多种多样,可以让学生们互动学习欣赏,学生写作热情空前高涨。

以上是我在执教作文时的一些经验和感悟。让我们以新课标新理念为指导,认真贯彻科学发展观,以学生的实际为出发点,全面发展为目标,循序渐进,开拓创新,让作文深入学生的心灵,让学生真正成为作文的主人,让作文不再是学生的拦路虎,让他们高兴写作文,快乐写作文,为今后全面发展书写新的篇章!

第四篇:初中作文教学感悟

浅谈初中作文教学

【摘要】作文教学应运用灵活多样的方式,激发学生兴趣,重视平实积累,巧练多思多评。注重将写作训练融入听说训练、鉴赏训练中,将写作训练融入生活,表现个性自我;在积累中博览群书,让书香陶冶写作及性情,摘录精华,让笔记凝聚华章妙语,随写随记,让随笔喷发写作灵光;有系统地进行写作多练,观察思考感悟生活形成写作特色,在评议中全面认识优缺点,提升写作水平。

【关键词】作文教学兴趣及积累巧练多思评议

提起作文,不少教师感到头疼,学生们更是绞尽脑汁、抓耳挠腮,面对着作文纸使劲咬笔杆,半天都挤不出一个字。于是,作文成了语文教学中的一个拦路虎,位居人们调侃语文教学顺口溜“一怕周树人,二怕文言文,三怕写作文”中的一怕。

其实,关于作文教学,前辈们也做出了很多研究,承袭教育教学理论,下面是一些感悟,认为作文教学应运用灵活多样的方式,激发学生兴趣,重视平实积累,巧练多思多评。

(一)方式灵活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实践证明,有了学习的兴趣,学生们会主动积极地去学,去求知,“艰苦”的学习活动在他们看来也是有滋有味的。因此,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是每一个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1、将写作训练融入听说训练中

作文与说话并非互不相干,在日常语文教学中应注重说话能力的训练。如学完某刻后,让学生谈谈感受,或针对某一人物谈谈看法。可以让学生稍加思考后发言,在学生发言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对中心内容、条理安排以及遣词造句等一些问题及时予以指导。同时让学生参与评议,教师适时地给予肯定与鼓励,并告诉学生,他们的发言很精彩,将他们说的写到纸上便是文章,让学生明白写文章不是弄虚造假、矫揉造作,而是表情达意的需要。学生在听说训练中,放松了心情,也能感受到口头口头作文的兴趣。

2、将写作训练融入到鉴赏训练中

作文鉴赏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正确运用祖国语言的能力。初中生阅历浅、知识面窄、视野不阔,因此教师可以采取抛砖引玉的方式,开启思维,诱发创作。

学生作文一个普遍毛病是内容空洞。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在命题之后给学生一点启发,或者让大家谈谈。有些题目还可以告诉学生怎么去搜集材料。在作文训练课上,可用“佳作引路—学生点评—老师点拨—学生再创”的形式进行作文训练。在例文的引导下,学生的视野开阔了,思维活跃了;在品评鉴赏中,学到了写作的语言技巧、写作方法等。在老师的启发鼓励下,学生进行思维迁移,创作自己的作品。这样学生较易产生写作灵感,增强写作兴趣。

3、将写作训练融入生活,表现个性自我

首先,以课文为依托,架构作文与生活的桥梁,让学生在学以致用中品尝到写作的乐趣。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写作源于生活、高于生活。随着教改的不断深入,教材版本的不断更新,课文内容去掉了许多说教的外衣,越来越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这些文章不仅能给人以美的熏陶,而且能起到以生活入文的典范作用。

其次,解除强加给学生的作文“指导”章法,让他们放开手脚去写他们愿意写的事,以“我”为先,使他们的笔端流泻出活泼的个性,即“向生活靠拢”。引导学生崇尚真实,大胆地表现自我。初中学生正处于主体意识觉醒之中,允许他们写出个性,表达自己,自然能激起他们的写作兴趣。

以课文为范文,迁移思维,密切联系生活去写作,展现自我。学生在学以致用中,品到了写作的乐趣,也增强了写作的信心。

(二)厚积薄发重视积累

众所周知,写作教学与写作训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在作文教学中,务必使学生明白,写作积累需要长期的努力,需要持之以恒,坚持不懈。

1、博览群书,让书香陶冶写作及性情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课外阅读对作文水平的提高起着极大作用。在课外书的选择上,只要是思想内容健康的,大可放手让学生自由阅读,可偏重于经典文学作品。所谓“法乎其上,仅得其中;法乎其中,仅得其下”。黛玉可称师者典范,她让香菱把《王摩诘全集》的“五言律诗一百首,细心揣摩透熟了”,“然后再读一二百首老杜的七言律,次再李青莲的七言绝句读一二百首。肚子里有了这三个人做底子,然后再把陶渊明、应、谢、阮、庾、鲍等人的一看。”在“博览”的同时也注重了主次优劣,这种积累方法自可用于引导学生课外阅读之中。

2、摘录精华,让笔记凝聚华章妙语

在阅读中,常有些句子、段落极为精彩,或是触动了读者的灵魂,或是给人以美的享受,将他们摘录下来,对写作有极大的帮助。这种摘录,可有多种方式,如读书笔记、剪报、圈点勾画等。对这些形式,教师形成一定的组织,定期开展一些比赛活动,以增强学生的兴趣,提高积极性,帮助学生做到持之以恒。

3、随写随记,让随笔喷发写作灵光

初中的孩子正处于青春年少,思想情感丰富活跃,他们开始观察生活,关注自我,开始对人生朦胧地思考。他们的内心一片迷茫,却又充满冲劲。他们其实渴望表达,表达自己对亲人对朋友对师长对生活的种种看法。此时,引导他们养成写随笔的习惯,既锻炼了他们的观察能力、感悟能力、思考能力,也锻炼了学生遣词造句、表达观点的能力,从而对写作水平的提高极有帮助。

(三)巧练多思多评多议

郑桂华教授曾说,初中阶段多写比多读重要。事实上,写作训练在初中作

文教学中占了相当大的比重。

1、巧练多思

写作不是自发自为的活动,需要系统的训练,有一定的系统性。练笔要遵循循序渐进的规律,由易到难,螺旋上升,逐步积累,才能达到预期的学习目标。写作训练也要构建一个完整的训练系统,如在初一阶段训练记叙文写作,初二阶段训练散文、说明文写作,初三训练议论文和中考专题文章。这样,学生对练笔有了明确的目标,在此基础上再展开多练。

写作的很个性的行为。作文要有真情实感,作文练习开始离不开模仿和借鉴,但是真正能打动人心的东西,应该是自己呕心沥血的创造。作文需要学生自己的观察、思考和感悟。

2、多评多议

写作有为抒发而写作和为交流而写作。考场作文是为交流而写的作文,因而需要培养学生的读者意识,这可以通过多评多议来实现。在评议中,学生的作文水平也会得到很大的提高。评价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及时有效的评价不仅能巩固所学知识,而且能为学生指明进一步努力的方向,从而激发他们继续学习的欲望。此外,还可以组织学生自评、他评,然后交流,进入“议”的环节。“议”即交流。在评议的过程中,学生对自己和同学作文中的优缺点能够有较全面的认识,同时因是经过自己和同学共同努力探索发现的,会倍加珍惜,修正也会更彻底。

只有运用这些灵活的方式,激起学生各方面的兴趣,有了丰富的积累,再加以练习,何愁写不出美丽动人的文章呢!

第五篇:初中作文教学感悟

初中作文教学感悟

◆张凤梅

作文历来是令学生头疼的事。以往的作文课,都是语文老师先讲解作文题目,讲明写作要求,然后就是学生绷着脸、皱着眉,一副冥思苦想的样子,要不就是翻阅作文寻找灵感,一问,他们总说不会写作文。那么教师如何教学生学会作文呢?

以兴趣为良师。孩子们每天背着沉重的书包,在“两点一线”的狭小空间里简单而机械地进行直线运动,他们的目光聚焦于方形的黑板,聚焦于老师慈爱中透着严肃的面孔,他们有多少时间能将自己的视线延伸到外面的世界中?又有多少机会去感悟社会这个万花筒?社会是写作的基石。文学作品一旦离开生活这片沃土,一旦缺少生活的真实,它只能是一张无字的白纸。同样,孩子们缺少对生活的理解,他们又怎能写出真情实感的作文呢?他们唯一能做的就是模仿、编造,编造,模仿。一次一次的掩卷沉思,激活了我教学的灵感。那是一堂以“成长”为话题的作文课上,我带着多日的沉思与感悟在黑板上写下我的第一个尝试——让记忆带你去写作。

也许是出于新鲜,也许是有了兴趣,学生们很快进入了思考的状态。成长中的点点滴滴为孩子们开启了记忆的闸门,寂静的课堂很快为学生酝酿了回忆的美酒。一阵回忆之后,孩子们进行了最真实的交流。在这里,他们悟出了成长的真谛;在这里,他们找到了写作的灵感;在这里,他们发现了写作的乐趣,初次体验到了写作的甜美。

把生活当源泉。有了这个开端,学生们写作的兴致也高了。紧接着,我大胆尝试着我的第二个设想——到街头巷尾中去发掘写作的素材。我这样对学生们说:拿起你手中的笔,让曾经某个不期而遇的人成为你笔下的主人,让曾经擦肩而过的面孔成为你笔下最熟悉的陌生人。于是,你会发现,那个卖菜的小商贩那粗糙的大手中折射着人性最柔嫩的光环,那个卖臭豆腐的大叔浑身上下散发着诱人的香气,那个补鞋的老人手中的一针一线都缝补着慈祥的爱。还有,放晚学时,那一个个候在校门口的三轮车夫??这些社会生活中所谓的“小人物”,他们在不起眼的街巷中,默默无闻地服务于社会。也许有人会说他们是为了赚钱,但是我们不能如此简单庸俗地看待问题,我们要善于发现他们的可爱之处,这样,我们习作中便处处流露着真情,处处散发着人性的光芒。

在进行一番声情并茂的演说之后,我发现教室里是那么安静,孩子们的表情是那么专注,我甚至为自己刚才精彩的演说而骄傲了。在这次写作中,学生们带给我不一样的写作效果,不一样的惊喜与感动。在他们的文章里,虽然也出现或多或少的语病,但是我发现一种真实的情感在他们的文字间流淌。

写作即生活,生活即写作。渐渐地,孩子们发现写作其实很简单,只要你留意生活,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会成为你写作的源泉。从这以后,每到周五,当我走进教室的瞬间,我总能发现学生眼里有一种期待——那是对写作课的一种期待——这种期待源于写作的兴趣。用技巧去表现。兴趣让写作的课堂有了生机。我听到了一种声音,一种从孩子们的笔尖流淌出来的真实的哭声、笑声。这种声音的名字真实。虽然,以他们目前的水平,他们手中的那支笔还很稚嫩,但是,从他们坚定的目光中,我看到了写作的希望。在兴趣的指引下,我开始从技巧上去提升孩子的写作素养。

教材中选入的都是名家之作。只要语文教师勇于挖掘,其实每篇课文都有作家独特的写作技巧。所以,我把语文课堂变成学生提升技巧的最佳平台。我带着学生一起品读作者情感,我让学生自主挖掘作品中写作的亮点,并在课堂中进行举一反三,迁移运用。生活即细节,写作中更离不开细节的点缀。可是,怎么让学生明白细节在写作中的妙处呢?我这样给学生阐述:细节是为了让主题更加鲜亮的一种写作技法。没有细节的文章犹如没有装修的毛胚房——四周黑压压的,没有光亮。细节是文中燃起的一团火,它可以照亮毛胚房漆黑的四壁,

可以燃起作者的思想、文章的灵魂。我还举出这样的例子:寂静的冬夜,你还在灯下写作业,这时,母亲给你端来飘香的酥油茶,这是一种简单而少细节的叙述,叙述中表达了平平的母爱;同样,还是在灯下,母亲又端来了飘香酥油茶,借着灯光,你用细腻的笔法描写了母亲粗糙的大手,刻画了母亲眼角的皱纹,点染了母亲黑发中闪烁的几根银丝,还融入了酥油茶蒸腾的热气,弥漫的香气。这时,在飘香的酥油茶中,同样是歌颂母爱,后者中母亲的爱显得更加鲜明,更加伟大。这,就是细节的魅力。

在一次次的训练中,学生们的写作水平逐渐提高了。他们懂得用技巧去表现,用细节去点缀,在他们学生的作品中,我再也寻不见千篇一律“扶老奶奶过马路”的题材,见不到千篇一律“捡钱包”的事例。孩子们在浓厚的兴趣中体验着写作的快乐,在小有成就的喜悦中用文字弹奏着写作的自信。

在修改中提升。为了让学生水平的进一步提高,我在评语批写方面也讲究一定的技巧。以前,我总是埋头苦改,在学生的批语中罗列一大推毛病。其实,这种“吹毛求疵”的工作态度苦了自己,也苦了学生。试想想,在没有兴趣导航的背景下,在缺少赏识的前提下,学生会乖乖的“拜读”老师的指责吗?于是,我不失时机地挖掘他们习作中的闪光点,并给予肯定。另一方面我委婉地给学生指出存在的问题,并提醒进行修改。当然,为了避免学生们偷懒,不重视教师评语和修改情况的现象,我也略施“小计”。每次写作课上,我让学生利用一些时间先品味老师给自己作文写的评语,然后再让他们相互充当读者,交换着看别人的习作,看完以后还要求他们写上自己的意见。每每此时,那些被争着“拜读”的作文的原创者总有一种成就感,看着同学给自己的赞语,孩子们如同看到自己忠实的“粉丝”给自己的签名,是那样的自信,那样的快乐。那些被“光顾”机会较少的同学虽有些失落,但并不气馁,他们似乎在期待着下一次的成功。

“文不厌改”,“修改出佳作”,每次作文课后,我总要挑出一部分作文(好的差的都有)让学生修改再修改,重写再重写。为了让学生“晓之以理”,我循循善诱,用不耻下问,反复推敲诗文等故事,让他们明白老师的良苦用心,明白“玉越琢越美,文越改越精”的道理。这样,学生也就“乐修乐改”了。

总之,生活是写作的基础,兴趣是成功的良师,快乐是写作的动力。走一步,再走一步,在经历几番曲折之后,学生们收获了写作的自信,而作为教师的我,也收获了源自学生的那一份感动,那一份快乐。

本站 向你推荐其他文章:

我对作文教学的几点感悟

英语作文教学感悟

作文教学之路上的感悟

小学作文教学感悟1

感悟作文教学的生活理念

推荐站内搜索:重庆二级建造师成绩查询、河北省教师资格证报名时间、日记400字大全、第七条猎狗读后感、教师资格证官网、事业单位考试报名入口、全国大学录取分数线表保险代理人考试题库、假如我是一坨屎作文、江西自考网所有成绩查询、

作文教学心得感悟
版权声明:本文采用知识共享 署名4.0国际许可协议 [BY-NC-SA] 进行授权
文章名称:作文教学心得感悟
文章链接:https://678999.cn/144865.html
本站资源仅供个人学习交流,请于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不允许用于商业用途,否则法律问题自行承担。

一路高升范文网

提供各类范文...

联系我们联系我们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