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故事欣赏《拔萝卜》(精选15篇)
小班故事欣赏《拔萝卜》 篇1
一:目标
1 了解故事内容,理解画面之间的联系。
2 大胆进行情景表演,萌发创编意识。
二:准备
课件一份、胸饰一套。
三:过程
1 情景引出课题。
一位老爷爷出来:“今天天气真好,我到田里拔萝卜,可是萝卜太大,我拔也拔不出来。小孩子,你们帮我想个好办法呀?”
2讨论怎样来拔萝卜。
“小孩子你们来帮这位老爷爷想个好办法吧。”(婴儿分别回答)
“今天叔叔给你们带来了一个小动画,看看动画里的老爷爷是怎么样把萝卜拔出来的。”
3观看课件,了解故事内容。
1)放课件第一遍,婴儿欣赏。
2)提问:“你刚才看到的老爷爷是怎么样拔出萝卜来的。”
3)“请你们再看一遍,是谁第一个帮老爷爷的,老爷爷是怎么喊的?”
4)放课件第二遍,引导婴儿了解故事内容。
(教师帮助他们理解画面之间的联系,并学说故事中的对话。)
4 故事表演《拔萝卜》。
1)请婴儿分别扮演故事中的角色,引导他们大胆进行表演。
2)提醒婴儿扮演不同的小动物进行表演,并大胆的进行创编。
5 小结。
小班故事欣赏《拔萝卜》 篇2
活动目标:
1.学唱歌曲,掌握歌词中人物出现的顺序。
2.乐意表演歌曲中角色的动作,感受一起表演的快乐。
活动准备:
1.故事相关图片五幅;2.磁带及录音机;3.人物头饰(老公公、老婆婆、小姑娘、小黄狗、小花猫、小老鼠),也用做于故事中人物图片。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活动前先听一遍磁带,帮助婴儿回顾故事内容,唤起记忆)。
师:小孩子们,我们都听过《拔萝卜》这个故事。下面,小胡老师要考考大家,你记得《拔萝卜》里有谁去拔萝卜了?(根据婴儿回答,出示故事中人物图片)
师:小胡老师要把这个故事,变成一首好听的歌曲,一起来仔细听一下。
二、完整欣赏歌曲《拔萝卜》。(教师跟着课前录好的伴奏完整演唱歌曲,并用多媒体播放《拔萝卜》的故事图片,属于婴儿第一次完整欣赏)
提问:小孩子们,在歌曲里,老公公拔不动了,谁来帮助他了?小婆婆呢?小姑娘……
(依次提问,教师将人物图片按顺序摆放,随后再完整清唱一遍,方便婴儿听清楚歌词并校对人物顺序,属于第二次完整欣赏)
三、婴儿学唱歌曲。
1. 教师分段清唱歌曲,帮助婴儿掌握歌词,婴儿跟唱。
(重点学习“哎哟哎哟”;老公公拔不动萝卜,叫老婆婆、小姑娘、小黄狗、小花猫、小老鼠时是怎么唱的;打节奏读旁白)
2.教师一边弹琴(事先录好伴奏),一边带领婴儿完整演唱歌曲。
(这一环节可加上少许动作,给后面的表演环节作铺垫,也避免重复唱的枯燥)
四、教师指导婴儿完整演唱歌曲并表演相应的动作。
1.师幼共同讨论、创编歌曲中人物的动作。
2请个别小孩子上台,和老师共同表演《拔萝卜》的歌曲;其他小孩子,在座位上边做动作边演唱歌曲。(此环节看时间来定,时间充裕可多进行几组)
五:结束部分,迁入生活。
师:小孩子们今天表演得都很棒,活动后,我们可以在“娃娃家”里,一起分角色表演《拔萝卜》。那小孩子们,老公公他一个人刚开始拔不出萝卜,后面为啥能拔出来?
(引导互相帮助,小孩子之间也要这样……)
反思:总的来说,此次活动选材欠妥,音乐《拔萝卜》虽然耳熟能详,但是呢段落过多,人物的出场在歌词中要唱正确,对于小班婴儿来说,难度太大。建议作为音乐欣赏来进行。另外,评课中,老师们的建议也是可取的,表演环节可以提前来进行,这样更能吸引小孩们的注意力,让它们对这个故事情节感兴趣;还有,在师幼共同表演环节,教师可以扮演小动物的角色,要表演唱的时候,可以引导婴儿一起来说(谁谁谁,来呀!)而不是扮演“萝卜”这一静态的角色,不利于在活动中指导婴儿了。但在此次活动设计中,可取的地方是,可以利用图片和音乐结合的方式,将这个音乐作品更完整地呈现给婴儿(用多媒体放图片,用录音机或钢琴录音播放音乐,从视觉、听觉两种感官给婴儿更深的感受)
此次的期中开课,我从自身找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对教材了解不透彻,还不能好好的掌握。其实,每个年龄段的小孩,有适合他们的材料,选材很重要。一个活动,选材不恰当,那教学活动开展起来将会大打折扣。所以,今后的开课活动,首先要做的就是,选择一个适合小孩的教材,给教学活动开个好头!
小班故事欣赏《拔萝卜》 篇3
《拔萝卜》这个童话充满了趣味,童话中的语言生动形象,吸引着婴儿参与其中。在讲述故事时,婴儿十分热衷与对拔萝卜动作的模仿,一边喊着“嗨哟,嗨哟”,一边卖力地做着动作。整个活动小孩们的积极性都很高,活动效果还不错,对目标中某些句子的复述很多婴儿基本会说了。
在学说童话中的句子“,快快来,快来帮我们拔萝卜”时,小孩们表现的十分活跃和开心,我用“回头”、“挥手”的动作强化这段话,通过这样的情境动作,小孩们的兴趣更高了,也都学着“回头”“挥手”,声音很响亮地喊着下一个该出场的角色,仿佛小动物和老爷爷和老奶奶就在后面呢。
但是呢,在活动之后我回想了一遍整个活动的过程,活动中的不足之处有
(1)出示的萝卜图片不够形象化,如果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真的能出示实物大萝卜,放在前面,小孩们能更好的融入情境,最后角色表演时若真的拔出了“大萝卜”,可想而知小孩们欢呼雀跃的样子!
(2)活动中集体形式的问答太多,可以在初步学会复述句子后,请2—3个婴儿来说一说,可以分别说几个不同角色的话,也帮助他们更好的理解故事的内容,记忆角色出场的顺序。
(3)对于此次活动的延伸方面:
在活动结束后还可以把拔萝卜的表演放到小舞台引导婴儿演一演;另外,这个拔萝卜还有一首歌,也可以利用午餐后的时间或是下午活动时间和婴儿一起来唱一唱,或是放音乐跟着演一演,能让婴儿充分感受童话的趣味,将活动得到充分的延伸。
小班故事欣赏《拔萝卜》 篇4
一、活动目标:1.初步理解故事内容,学会“拔”这个动词。2.体验人多力量大,同伴之间应该相互合作的情感。3.能在音乐中体会“拔萝卜”的乐趣。二、活动准备:1.大萝卜背景图2.音乐《拔萝卜》3.故事内的人物图片(老爷爷、老婆婆、小姑娘、小花猫)三、活动过程:1.导入部分:(1)小孩子们请看,这是啥啊?(出示大图“萝卜”)(2)我们一起来说说这个萝卜长啥样?(大大的、红红的)(3) 你们猜猜看这个萝卜是谁种出来的啊?(4)好,我们接下来听故事《拔萝卜》吧!2.讲述故事。(第一遍)提问:(1)老公公遇到了啥困难?(2)他请了哪些人来帮忙?(3)他是怎么说的?(想要帮忙的时候)3.我们再来听一遍故事,教师边讲边演示,将小图片相应地贴好。(1)个别:将贴图分给愿意上来表演的小孩子,边听音乐边将自己所扮演的任务贴到黑板上。(2)集体:小孩子们我们一起来“拔萝卜”吧!(结合歌曲 ,强调“拔”这个动作。)4.扮演游戏:邀请4个小孩子上来扮演相应人物,其余小孩子做“拔萝卜”的动作。5.结束。——哇,这么大的萝卜都被我们拔出来了,真棒。小孩子们一定累了,我们休息一下,把手也洗洗干净去吧!故事:《拔萝卜》(修改版)老公公种了个萝卜,萝卜越长越大,大得不得了。老公公拔呀拔呀,拔不动,于是他大声地说:“老婆婆,快快来,快来帮我拔萝卜。”老婆婆拉着老公公,“嗨哟嗨哟”拔呀拔,还是拔不动。老婆婆喊:“小姑娘,快快来,快来帮我拔萝卜。”于是,小姑娘就拉着老婆婆,“嗨哟嗨哟”拔呀拔,还是拔不动。小姑娘喊:“小花猫,快快来,快来帮我拔萝卜。”“喵喵喵”,小花猫来了,他们四个一起用力拔,大萝卜终于拔出来了,他们高高兴兴地把大萝卜把大萝卜抬回家了。反思:1.画背景图的时候,我在大萝卜旁边还画了几个小萝卜。上完课,老师建议,萝卜只要一个就可以了。因为提问小孩子“这个萝卜长啥样”的时候,有小孩子注意到小萝卜,回答说“萝卜小小的”。当然这样的回答说明小孩子眼睛很尖,他们很棒,老师要现场直接和他们交流对话。不过如果为了更贴近主题,就可以把小的萝卜省去了。故事的起因就是因为萝卜成熟了,长得很大,所以需要很多人帮忙拔出来。 2.这次语言活动我运用了《拔萝卜》这首儿童歌曲,老师建议要配合歌曲创编相应的动作,使得这首歌丰满起来。 3.扮演游戏这个环节,我没有考虑完整,除了四位小孩子扮演相应人物,最好还得设置一个“大萝卜”,这样才能更有乐趣性。而“大萝卜”可以让搭档老师扮演,或者制作一个“大萝卜”装饰。 4.因为这次语言活动是给小小班小孩子上的,所以我将原来的《拔萝卜》稍作改编,出场的人物也相应地减少,来配合小小班的已有经验和能力。 5.这次课的重点是要小孩子学会“拔”这个词,所以课程的设置中,我有反复提到“拔萝卜”。
小班故事欣赏《拔萝卜》 篇5
各位老师,大家下午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第四节《拔萝卜》。
一、说教材分析
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这一单元内容包括:小兔请客,采松果,青蛙吃虫子,拔萝卜,收玉米,回收废物,而《拔萝卜》是本单元的第四课时。
本课时的内容是在整十数加减法、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不进位、不退位)的基础上安排的。教材先提供了小兔子拔萝卜的情境,从中引出问题:“一共拔了多少个萝卜?”让学生自己列式计算,并说出计算过程。教材中提供了四种计算办法这里是第一次出现竖式,学生只有对两位数的位值结构真正的理解,才能对后面两位数的加减法有更好的掌握,同时也为后面将要学习多位数加减法的竖式计算做好提前铺垫。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在具体情境中,经历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
(2)问题解决:认识竖式,学会用竖式进行加法运算。
(3)情感态度:初步学会应用加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感受加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理解、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的计算办法。
教学难点:
理解相同数位对齐的道理。
二、说教法学法
新《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必须注意从学生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参与的机会,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对数学产生亲切感。
教学中,我精心设计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特别是强化教具演示及学具操作,采用“教师启发讲授”和“自主探究学习”的办法,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的计算办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在本节课中,我采用“自主探究,学具操作,合作交流”的学法,让学生亲自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三、说学情分析
一年级的学生有较强的自信心和强烈的表现欲望,以感性思维为主。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设计了生动而开放的活动,组织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培养他们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生已有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不进位、不退位)的知识作为基础,有一小部分学生在上学前已对竖式有简单的了解。对于看图编故事和从图中提出问题,前面的学习中已有过练习。这些都是本节课学生学习的前提条件。
四、说教学程序
本节课我将体现一个动手操作的课堂,利用操作、体验的学习方式,力争把讲授变为探索,展现学生的思维过程。本节课的设计主要有以下几个环节:
(一)创设情境,激趣乐学。
兴趣是推动学生求知欲的强大内在动力,是创造的先导。 因此,在新课开始时,我将创设情境,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本节课我先以学生喜闻乐见的童话故事将学生带入具体的情境中,对他们说:“同学们,老师这儿有一幅画,谁能用一个好听的故事把它讲给大家听?学生像讲故事一样:森林里住着小兔一家人。有一天,兔哥哥出去玩,忽然看到一片萝卜地,这儿全是它喜欢吃的萝卜。它赶紧跑回家叫来妹妹,一起拔萝卜。兔哥哥一下拔了36个萝卜,兔妹妹拔了23个萝卜。接着我们讨论:根据故事中为我们提供的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学生提出了如下的数学问题:(生A:我想知道,兔哥哥和兔妹妹一共拔了多少个萝卜?生B:兔哥哥比兔妹妹多拔了多少个?生C:兔妹妹比兔哥哥少拔了多少个?)
在这一环节,我让学生看懂图中的意思,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问题,培养学生从实际生活中提出问题的能力,体会数学问题从生活中来。同时学生自己提出的问题更乐于自己解决。
(二)合作探究,知新会学。
新《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活动经验需要在“做”的过程和“思考”的过程中积淀,是在数学学习活动过程逐步积累的。本节课我将把课堂教学设置成一种活动,让学生去“做数学”。
在这个环节中,我先让学生解决“一共拔了多少个萝卜”的问题,并自己探索加法的计算办法,可以用小棒、计数器、练习本等,然后在小组内和其它同学说说自己的算法,并反馈。学生经过自己思考出现了这样几种做法:
生A:我是用摆小棒的办法计算。我在左边摆3捆零6根,就是36,在右边摆2捆零3根,就是23。然后数一数,一共5捆零9根,就知道36+23=59。
生B:我是拨计数器算的。我先在十位上拨了3个珠子,在个位拨6个珠子是36,再在十位上拨2个珠子,在个位上拨3个珠子,一看是59。
生C:我是用口算得出的,6+3=9,30+20=50,50+9=59。
生D:我是用竖式计算的(边列竖式边说),先写一个加数36,再写第二个加数23,并把加号写在第二个加数的左边,写好后在下面画一条横线,再计算:30+20=50,6+3=9,答案也是59。
我在此时让学生说说自己认为最简单的办法,并总结,在列竖式时要注意的问题。
在这个环节中,学生自己解决问题,并在课堂中充分动起来,一节课完全顺其自然地进行,在不知不觉中学会知识,思考问题。学生自己探索计算36+23的办法,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发展了学生的思维。
算法多样化充分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在原有基础上提高,也注意了算法的优化,使学生从比较中选择更简便的办法。整个环节都围绕学生来进行,他们是课堂上真正的主人,他们积极思考,踊跃发言,充分体现了“我要学”的强烈愿望。
(三)巩固新知,活学活用。
本节课的练习环节,我设计了三个层面的练习,基础练,发展练,变式练。针对学生容易出现的问题,我精心设计了一组这样的练习——我当小老师。让学生判断这几个同学做的对错,并把错的改正。通过这一练习,学生可以总结竖式计算要注意的问题,进而突破本节课的难点。我还设计了这样一道变式题,既使学生加深对竖式的理解,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师生反思,归纳总结。
在本节课的结尾处,我问学生:“在这节课中,你们认为自己表现得怎样?”有的学生说:老师提的问题我认真思考,还积极发言了。有的说我讲的故事很好。还有的同学认为自己表现得不好,把一道计算题算错了。同时,同学们也可以评价一下别人。通过学生的踊跃发言,都注意发现了其他学生的长处。
本环节教师将自己评、他人评,评自己、评别人和教师评、学生评结合起来,让学生对自己整节课的表现有一个回顾和反思。
五、说板书设计
我的板书设计遵循新课标理念,体现了本节课的基本办法和基本思想,也为学生本节课的学习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
六、说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上,学生自己去探索办法,并从课堂上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他们在操作中学习,在操作中发现,在操作中成长,他们的学习变得快乐而充实。他们是学习的主人,我愿意为他们搭建一个平台,让他们尽情发挥自己的潜能,充分交流自己的观点,为小孩们的终身学习奠基。
小班故事欣赏《拔萝卜》 篇6
[活动目标]
1、能安静的倾听音乐,感知生动、有趣的音乐形象.
2、在边听、边说、边表演中体验听音乐、表现音乐形象的快乐,乐意进行歌表演。
[活动准备]
音乐磁带、大萝卜四个,小动物和人物头饰若干。
[活动设计]
一、操作道具引发兴趣:
一位老公公种的萝卜丰收了,萝卜长的特别大(出示道具大萝卜),他一个人能拔动吗?(拔不动)那么怎么办呢?请听歌曲“拔萝卜”
二、安静的倾听旋律,感受旋律的生动、活泼。
歌曲中请谁帮忙拔萝卜?(老师和婴儿一起按角色出场顺序叫每个角色的名字)
三、教师用生动、跳跃的声音清唱歌曲,让婴儿熟悉故事的内容和角色。婴儿可以跟着拍拍手,拍拍脚,做做想做的动作和事情。
四、表演游戏:
1、分段练习表演:老师带婴儿扮演每一个角色,按着表演的顺序,学演每个角色的语言、动作、表情。
①学演老公公的动作、语言(语速慢、语调低)。
②学演老婆婆的动作、语言、表情。(走路的动作、语速慢、语调低)
③学演小弟弟的动作、语言、表情。(蹦蹦跳跳走路,语调高)
④学演小黄狗、小花猫、小老鼠的动作、语言、表情。(动作、叫声)
2.全班婴儿一起表演一次。
小孩子,你们看这是啥?出示个角色的头饰。(这些道具是老师为小孩子准备的,分四大组请小孩子表演。
婴儿分组表演,老师辅导。
演后讲评:表扬表演认真、动作形象、声音响亮的婴儿。
五、教师小结,活动结束。
大萝卜的营养可大了,吃了萝卜,身体好。老师念儿歌:萝卜好,萝卜好,也脆也嫩味道好,红烧萝卜香也香,小孩子吃了营养好。
我们一起把大萝卜送到厨房间,烧莱给大家吃好吗?(婴儿一起做抬萝卜的动作下场)
小班故事欣赏《拔萝卜》 篇7
前几天,与小孩们做一个“拔萝卜”的游戏,游戏时并没有准备头饰道具。正巧小孩们因为上个活动还未静下来,我便随即做出很吃惊的样子:“哎呀!刚刚陈老师请一只大萝卜和我们一起做,但是呢大萝卜看到我们这么吵,觉得你们不喜欢它,它生气走掉了。”话音刚落,小孩们马上静下来了,都带着不同的表情望着我,有觉得不好意思的,有吃惊的,有不明白的……我接着说:“大萝卜生气逃走了,没有萝卜跟我们做游戏了,怎么办呢?” 小孩们都不知所措的望着我。“要不,陈老师做大萝卜,陪你们做游戏好不好?”“好!”小孩们高兴地说。
我稍微讲了下规则,“我来做大萝卜,如果你们拔不动就是我赢了,要是我被你们拔出来了,就是你们赢了。在拔的时候要注意安全,别摔疼了。”我一边唱一边做大萝卜样:“拔萝卜,拔萝卜……”唱到“拔不动”时,我没有喊小花猫来帮忙拔,而是直接喊小孩子的名字,如“小琳琳,快快来,快来帮我们拔萝卜。”叫到名字的小孩子可高兴啦,赶紧跑过来帮我们拔萝卜了。我看到别的小孩子脸上露出很想参加的期待。接着我也分别唱着请了另外的小孩子来一起拔萝卜,在他们用力的时候,我假装被他们一拔而起了,小孩们都坐到了地上,但也露出了胜利的笑容。没有请到小孩一脸渴望和羡慕,我的内心触动很大。他们好像都很想参与进来,于是我们也接着玩了几遍,争取让每个小孩都能参与一次。小孩们玩得很开心,很满足,我陪着他们也玩得很开心。我觉得在我们玩这个游戏的时候大家都用心地投入到游戏中去了,如果配上角色就需要准备各种道具,而这次我直接换上小孩子的名字,小孩们直接扮演了自己这个角色,真正地以自己的身份投入到游戏中去了。我希望今后能和我的小孩们多玩一些这样的游戏,让小孩们在游戏中玩,在游戏中学,在游戏中成长……
小班故事欣赏《拔萝卜》 篇8
活动名称:
活动目的:
1、练习双脚向前行进跳,提高动作的灵活性和协调性;
2、学习按萝卜的特征分类(颜色、大小、形状分类);
3、培养婴儿积极参与活动,体验成功的喜悦。
活动准备:音乐、场景(两块萝卜地)、卡片萝卜若干
活动过程 :
1、导入 活动,做准备活动
兔母亲:今天天气真好,母亲要带宝贝们去拔萝卜。我们先活动活动,待会才有劲。(引导婴儿随音乐做动作:甩甩头、伸伸臂、弯弯腰、踢踢腿、蹦蹦跳)
2、第一次练习双脚向前行进跳
(1)婴儿自由练习,教师指导
(2)请个别婴儿示范,强调动作要领,集体练习
动作要领:自然起跳,起跳时,要双脚用力向后蹬地,落地时要保持身体的平稳,要尽量加大跳远的距离。
(3)随音乐向前行进跳,适时提醒婴儿动作要领
3、学习按萝卜特征分类
(1)婴儿分组观察萝卜的异同,并用语言表达出来
(2)婴儿进行分类活动,并说出自己组是怎么样分的,如按颜色分,可以分成三组,一组是红色的,一组是橙色的,一组是白色的。
(婴儿可以有三种分法:按颜色、大小、形状进行分类)
(3)组织婴儿将萝卜按大小放入小筐中。
4、情感体验
兔母亲:今天我们拔了这么多的萝卜,快来帮母亲一起把它运回家吧!(婴儿团结合作将萝卜运回家)
小班故事欣赏《拔萝卜》 篇9
设计意图:
故事似乎永远是婴儿最喜欢听、百听不厌的,其作品中的情节性、人、事、物的关系,具有较强的动感性、表演性,适合婴儿角色扮演。《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提出“引导婴儿感受文学作品的美,要有意识的引导婴儿通过表情、动作和抑扬顿挫的声音传达故事中的情绪情感,让婴儿体会作品的感染力和表现力。”《拔萝卜》是一个古老而也经典的语言故事,故事中的主要结构情节有趣单一,语言浅显易懂,情节简单反复,正适合小班婴儿喜欢熟悉而单一事物的心理需求,婴儿在彼此的表演中学会交往的语言,知道怎样请人帮忙?该怎么说?基于这些考虑,我以“拔萝卜”为主线,设计了此次活动。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掌握故事中的人物角色和主要情节。
2、能够按照一定的顺序讲述故事,掌握故事中的对话:“快快来,快来帮我拔萝卜”“嗨呦、嗨呦,拔呀拔,还是拔不动”
3、使婴儿初步懂得人多力量大的道理。
活动准备:
1、图片和头饰:(大萝卜和小萝卜、老爷爷、老奶奶、小花狗,小花猫,小老鼠)及相应背景图。
2、环境创设:小屋子、做好的大萝卜、栅栏等做好场地布置,准备拔萝卜的动画和音乐。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婴儿随音乐开火车进入教室“小孩子们今天老师带你们去一位老公公家做客,来我们一起坐上火车出发吧。”
1、出示背景图片,引出故事猜测故事中的主要角色。
教师:小孩子我们现在来到了谁的家?(老公公家)你们猜猜老公公家里还会有谁?
2、教师讲述故事的起因:老公公在地里种了一个萝卜的,老公公每天都给它浇水、施肥,他对萝卜说:“长吧长吧萝卜啊,长的甜呐!”“长吧长吧萝卜啊,长的大啊!”萝卜越长越大。
3、引导婴儿讨论“老公公想把萝卜拔出来,可是老公公年纪大了怎么拔也拔不动,那可怎么办呀?”帮助老爷爷想办法,导入故事内容。
3、小孩子们真聪明想到请这么多小动物去帮忙,有一个故事说的就是他们之间的事情,故事的名字叫《拔萝卜》。
二、婴儿欣赏故事的主要内容,了解故事中的人物角色和主要情节。
1、老师随音乐有感情地讲述故事,婴儿认真倾听了解故事内容。
2、提问引导:“故事的名字叫啥?”
“故事里有谁?”
“老爷爷是怎么请别人帮忙的?都说了些啥?”
三、教师引导婴儿看图片理解故事的主要情节,掌握故事中角色的对话记住故事中的人物角色和内容。
1、出示图片:“老爷爷请谁来帮忙?那我们一起来请老婆婆吧”。
2、依此请出其它的人物,并学说对话。
四、引导婴儿观看动画一起讲述故事,巩固对故事的理解并丰富词汇“拉、帮忙、一起”。
1、提问:“故事讲完了,故事里老公公的萝卜拔出来了吗?”
“他们是怎么样拔的呢?”
2、讨论:“这么多动物去帮忙拔萝卜呀,如果没有这么多动物帮忙,老公公的萝卜能拔起来吗?”
3、小结:教育婴儿懂得人多力量大的道理,知道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多帮助其他的小孩子,团结起来事情才会做得也快也好。
五、婴儿分角色表演故事,感受故事中人多力量大的道理。
六、随音乐帮助老公公拔萝卜“老爷爷种的萝卜也大也多,我们一起去帮老爷爷拔萝卜吧!”
课后反思:
《拔萝卜》的故事语言优美,富有哲理曾教育了一代也一代人。故事中老公公、老婆婆、小姑娘、小狗儿、小猫儿、小耗子一起拔萝卜,这一老—少—小组成的画面,带给人一个温馨、和谐的世界。故事以“拔萝卜”为线索贯穿始终;结构简单,情节反复,便于婴儿理解,内容富有儿童情趣,贴近生活;语言简明上口,并有儿童化、口语化的特点。《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婴儿的语言学习需要相应的社会经验支持,应通过多种活动扩展婴儿的生活经验,丰富语言的内容,增强理解和表达能力。此次活动我首先以教师的生动有感情地讲述引导婴儿倾听并初步了解故事的内容;接下来配以生动有趣,形象逼真的图片,把婴儿带入童话的优美意境之中;我还利用了动画课件,引导婴儿视听相结合,帮助婴儿理解故事情节和内容;最后加入婴儿分角色表演,婴儿戴上头饰,置身于情境之中,呈现一幅生动有趣的画面。表演中,我注重把小孩的兴趣点与活动目标巧妙地结合起来,营造宽松的气氛,给小孩创设自由交流、自主活动的机会。让婴儿想说、敢说、喜欢说、愿意说,让不同的小孩在自己原有而基础上都有发展。婴儿在表演中学会与人交往,学会交往的语言,知道团结起来力量大的道理。
小班故事欣赏《拔萝卜》 篇10
一、设计意图:
每次讲故事时,婴儿的眼神仿佛闪亮的灯光,投射在老师身上,随着故事情节的起伏,想象的翅膀带着婴儿在故事的国度里飞翔。婴儿的心所透视到的奥秘,往往是成人无法理解的,而故事中的“非真实世界”带给婴儿的真实力量也是成人无法揣度的。故事似乎永远是婴儿最喜欢听、百听不厌的,其作品中的情节性、人、事、物的关系、时空的转换、场景的变化,具有较强的动态感、表演性,适合婴儿的角色扮演,让婴儿进入亦真亦幻的虚拟世界,体现了婴儿的游戏精神。
首先,为了探究游戏与领域、主题、区域活动的整合,体现教育的整合观,依据《新纲要》精神,关注婴儿在活动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和态度的教育功能,促进婴儿健全人格的形成。展示课题研究的阶段成果。其次,通过游戏情节的展开,有机地整合各领域的教育目标。将情感、责任感教育及合作能力的培养等渗透在自主探究和解决问题之中。基于这些思考,我以整合活动《拔萝卜》为主线,设计了此次活动。
二、 活动目标:
1、通过游戏,理解、熟悉故事的内容和乐曲的旋律。(知识目标)
2、掌握角色名称并创编角色动作,培养婴儿的创编能力。(能力目标)
3、学习在游戏中关心同伴,感受与同伴合作的快乐。(情感目标)
三、活动重难点:
重点:理解故事内容,懂得“人多力量大”的道理,感受与同伴合作的快乐。
2、难点:创编角色动作,培养婴儿的创编能力。
四、活动准备:
1、情境表演《拔萝卜》,各种表演用的道具。
2、故事录音《拔萝卜》。
五、活动过程:
1、欣赏情境表演《拔萝卜》,理解故事情境。
(1)欣赏大班婴儿师生表演:老公公种萝卜,萝卜长大了,老公公准备去拔萝卜……
理解故事:
“老公公拔不动大萝卜,找谁帮忙?”
“老公公、老婆婆还是拔不动大萝卜,找谁帮忙啊?”
以下角色按以上办法类推。
“最后是谁把萝卜拔起来的呢?”(是大家一起用力拔起来的,人多力量大)。
分析:新《纲要》语言领域的内容与要求(第4点)指出:引导婴儿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并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婴儿加深对作品的体验和理解。本环节,通过观看大班婴儿的情景表演方式,让婴儿直观、形象地接触文学作品《拔萝卜》,帮助婴儿加深对作品的体验和理解,从中掌握了人多力量大的道理,达到寓教于乐的效果。落实了活动目标1 的任务,解决了此次活动的重点。
2、熟悉角色并创编动作。
(1)创编老公公拔萝卜的动作,在老师的帮助下选择婴儿创编的几种不同动作,集体练习。
(2)创编老婆婆跑来和老公公一起拔萝卜的动作,选择婴儿创编的几种不同动作,集体练习。
以下角色依次创编不同的动作。
分析:新《纲要》艺术领域的内容与要求(第3点)指出:教师为婴儿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婴儿用不同艺术形式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尊重每个婴儿的想法和创造,肯定和接纳他们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表达方式,分享他们创造的快乐。 本环节,教师将婴儿创编的动作,给予集体练习的机会,以此来肯定和接纳他们独特的表达方式,激励婴儿创编的积极性。进而培养婴儿的创编能力,落实了目标2的任务,突破此次活动的难点。
3、表演游戏《拔萝卜》。
(1)完整欣赏音乐《拔萝卜》,让婴儿熟悉乐曲旋律。
(2)尝试表演歌曲,体会与同伴合作游戏的快乐。
(3)再次欣赏歌曲《拔萝卜》。
(4)在老师的指导下,请一组婴儿在集体面前表演。
分析:新《纲要》艺术领域的内容与要求(第4点)指出:在支持、鼓励婴儿积极参加各种艺术活动并大胆表现的同时,帮助他们提高表现的技能和能力。本环节,教师让婴儿在完整欣赏音乐并熟悉乐曲旋律后,尝试让婴儿自主表演歌曲,体会与同伴合作游戏的快乐;而后通过教师的指导,再请一组婴儿在集体面前表演,这充分体现了《纲要》精神,同时建立了积极、有效的师幼互动。落实了目标3的任务。再次解决了此次活动重点。
4、迁移活动:
(1)教师帮助婴儿理解,今后在日常生活中,应该积极关心帮助同伴,共同体验在游戏中合作的快乐。激发婴儿的情感、责任感和合作能力 。
(2)请婴儿说说自己或同伴在游戏过程中哪些地方表现的比较好,哪些地方不够,下次怎样改进。
分析:新《纲要》教育评价指出:婴儿的行为表现和发展变化具有重要的评价意义,教师应视之为重要的评价信息和改进工作的依据。小班婴儿合作意识比较欠缺,合作能力比较差,本环节,教师通过迁移活动,进一步帮助婴儿理解,今后在生活中应该积极关心帮助同伴,共同体验在游戏中合作的快乐。并通过让婴儿自己评价与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帮助婴儿理清思路,提出改进的办法。为下次活动作好铺垫。
六、活动延伸:
小班故事欣赏《拔萝卜》 篇11
设计意图
开展了表演游戏《拔萝卜》,意在激发婴儿的表演欲望并能从中体验快乐,发展语言能力。
活动目标:
1、喜爱参加表演游戏活动,体验表演游戏的快乐。
2、能与同伴互换角色再次进行表演。
活动准备:
表演用的服装、道具、背景。
活动过程:
1、开始部分,引导婴儿了解在舞台上的正确站位。
师:看,拔萝卜的小孩子都站到啥地方了,要站在哪里?
小结:拔萝卜的时候要站在空的地方。
2、进行部分,婴儿游戏
提出要求:喜欢表演吗,那和同伴换个角色再表演一次。
3、结束部分针对此次活动情况进行简单的小结。
活动反思
在这属于婴儿的天地里,既满足了他们的表演欲望,也能在更大的程度上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让婴儿的想象创编能力能够得到更深层次的发展。
小班故事欣赏《拔萝卜》 篇12
活动目标:
1、在轻松的游戏情境中学习双脚同时向前跳,发展婴儿的跳、爬、平衡等动作。
2、鼓励婴儿积极思考、大胆尝试,并感受拔萝卜活动的乐趣。
3、让婴儿在游戏中体验助人之乐。
活动准备:
1、兔母亲头饰一个、小兔头饰若干,筐2个(贴有红、白两色标记)
2、《兔子舞》音乐。
3、布置好场地:萝卜地(红、白两色萝卜),小桥(平衡木)、草地(垫子)小山洞
活动过程:
一、引题:
教师扮演兔母亲,师:今天天气真不错!来来来,母亲带你们到去玩吧。母亲知道宝贝们的本领就是会“跳”,我们一起来跳跳吧。
二、婴儿自由探索跳
1、婴儿自由跳,教师观察婴儿跳的动作
2、请个别婴儿说说、做做跳的动作。(双脚原地向上跳、双脚向旁跳、双脚向前跳等动作)
三、学习自然轻松地双脚同时向前跳
“今天母亲要和你们去看望兔奶奶,我发现有只小兔向前跳得也快也稳。肯定能很快地到达兔奶奶家,我们请他来跳一跳。”
1、请个别婴儿示范双脚向前跳的动作,提醒婴儿动作要领:两脚弯曲,用力向前跳,落地轻巧。
2、婴儿练习双脚向前跳。
3、我们的小兔子除了会跳这个本领还会啥?(爬)
4、小兔子学习爬。
小结:我们的小兔子都很能干学会了很多的本领,那我们一起来玩一个游戏吧!
四、开展游戏“拔萝卜”
1、设置情境:
师:看,兔奶奶家的萝卜地里萝卜都长大了!可是兔奶奶这几天生病了,拔不动萝卜,这可怎么办呀?
幼:我们帮兔奶奶拔萝卜。
师:我们一起去帮奶奶拔萝卜,然后把它送回去好吗?
幼:好。
2、交待玩法;“去萝卜要经过草地,然后要过一座小桥,最后要经过山洞,才能到地里面.
3、我们有两条线路可以去,那就分成两组,每组小兔子都队伍排起来,一个跟着一个的过去。每位小孩子只能拔一个萝卜,然后把它送到篮里。
先请小孩子示范,再进行比赛。
五、结束部分
小宝贝们我们今天帮奶奶把这些萝卜都拔回来了,我们一起把它送回去吧!
小班故事欣赏《拔萝卜》 篇13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拔萝卜——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不进位、不退位)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第3单元《加与减(一)》中的内容。 本课时的内容是在整十数加减法、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不进位、不退位)的基础上安排的。教材先提供了小兔子拔萝卜的情境,从中引出问题:“一共拔了多少个萝卜?”让学生自己列式计算,并说出计算过程。教材中提供了四种计算办法(并非让学生全部掌握,学生还可以有别的办法)。在学了加法计算之后,让学生试着计算:“小白兔比小黑兔少拔了多少个萝卜?”以促使学生从加法计算迁移到减法计算上去。这是新教材与旧教材的不同。
教学目标:
(1)自己探索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不进位、不退位)的计算办法。
(2)从加法计算办法迁移得出减法的计算办法,培养初步的知识迁移能力。
教学重点:
发展应用意识,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不进位,不退位)的计算办法。
教学难点:
学生学会在理解图意的基础上,自己提出数学问题,引导学生尝试用自己的办法进行计算,体现算法多样化的思想,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
二、说教学法
学生已有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不进位、不退位)的知识作为基础,有一小部分学生在上学前已对竖式有简单的了解。对于看图编故事和从图中提出问题,前面的学习中已有过练习。这些都是本节课学生学习的前提条件。 在本节课中,力图体现出学生学习办法的转变:从被动接受学习变为在自主、探究、合作中学习。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再自己想办法解决,并能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合作完成;让学生亲自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三、说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
师:同学们,老师这儿有一幅画,是一个好听的故事,大家想听吗?
(二)讨论。
师:从图中你知道了啥?
教研组材料 公开课说课稿 20xx.3.30 2 生:我知道了黑兔拔得多,白兔拔得少。 师: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 生:我想知道,两只兔一共拔了多少个萝卜? 生:黑兔比白兔多拔了多少个? 生:白兔比黑兔少拔了多少个? (教师将生的问题板书在黑板上。)
(三)探索加法的计算办法。
师:同学们提出了好多问题,有的咱们已经解决了,这儿还有三个问题(指黑板),咱们来解决“一共拔了多少个萝卜”的问题。怎么样列算式呢? 生:36+23=?(有的学生已报出结果。) 师:算出结果的同学想一想自己是怎么算出来的,其他同学自己想办法计算 36 +23 的结果,可以用小棒、算盘、练习本等。 (学生动手探究,教师巡视,对有困难的学生引导、帮助。) 学生汇报自己的计算办法: 生A:我是用摆小棒的办法计算。我在左边摆3捆零6根,就是36,在右边摆2捆零3根,就是23。然后数一数,一共5捆零9根,就知道36+23=59。 生B:我是拨计数器算的。我先在十位上拨了3个珠子,在个位拨6个珠子是36,再在十位上拨2个珠子,在个位上拨3个珠子,一看是59。 生C:我是用口算得出的,6+3=9,30+20=50,50+9=59。 生D:我也是用口算得出的,36+3=39,39+20=59。 生E:我也是用口算得出的,36+20=56,56+3=59。 生F:我是用竖式计算的(边列竖式边说),先写一个加数36,再写第二个加数23,并把加号写在第二个加数的左边,写好后在下面画一条横线,再计算:30+20=50,6+3=9,答案也是59。 师:很好。在列竖式时一定要注意,两个加数中个位的两个数上下要对齐,十位上的两个数也要对齐。然后再计算:个位上6+3=9,把9也写在个位上,和上面对齐,十位上3个10加2个10是5个10,5写在十位上,和上面对齐。 师:以上四种办法:摆小棒、拨计数器、口算、列竖式,你认为哪种最简单? 生A:我认为列竖式简单。 生B:我认为口算简单。
(四)探究类推减法的计算办法。
师:刚才大家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了一个问题,后面还有两个问题,同学们可以以小组
教研组材料 公开课说课稿 20xx.3.30 3 为单位选择其中的一个问题,四个人共同去解决。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选择并讨论解决问题。 小组长汇报: 组A:我们解决第一个问题,兔哥哥比兔妹妹多拔了多少个萝卜,我们的算式是36-23=13。 师:你们是怎么样计算36-23的? 组A:我们用口算,6-3=3,30-20=10,10+3=13。 组B:我们列竖式(边写边说),先写第一个数36,再写第二个数23,6-3=3,3-2=1。 师:是3-2=1吗? 生:是3个10减2个10等于1个10。 组3:我们解决第二个问题,算式也是36-23=13。也用口算,30-20=10,6-3=3,10+3=13。
(五)总结
师:在这节课中,你们认为自己表现得怎样? 生A:我认为自己表现得很好。 师:哪一点表现得很好? 生A:老师提的问题我认真思考,还积极发言了,而且我讲的故事很好。 生B:我认为自己表现得还可以,我也积极发言了。 生C:我认为自己表现得不好,我把36+23算错了。 师:同学们也可以评价一下别人。 学生踊跃发言,都很注意发现其他学生的长处。 师:在这节课中,有好多同学都表现得好,他们认真思考,积极发言,而且把小组活动组织得很好。大部分同学也都能好好地去学习,个别同学没积极思考,老师希望你下一节课有所进步。
小班故事欣赏《拔萝卜》 篇14
设计意图: 合作是人重要的社会品质,现在的社会是一个合作的社会,一个人只有善于合作,才能赢得发展,有了合作的精神,那么也就成功了一半,人与人相处,只有合作,才能把事情办得更好。但是呢,现在很多婴儿已经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不良性格,久而久之是婴儿形成了不合群、不合作等不良行为,与其他小孩相处时就会表现出各种各样的不适应。因此,需要我们重视婴儿合作的教育。让婴儿懂得合作的意义,激发婴儿的合作意识,体验与别人合作的快乐。教材分析:本活动是由《拔萝卜》的故事所延伸出来的,活动中,让小孩们通过“观看视频、组图”、“小组操作”和“集体游戏”等不同形式引导婴儿理解合作的意义,激发婴儿的合作意识,让婴儿感受到合作能把事情做得更快、更好。通过小组操作和游戏让婴儿体验到合作的好处和快乐。教材的重点、难点是通过活动能让婴儿理解合作的意义,体验到大家合作做事比一个人做事会做得更快、更好。教学方案:一、教学目标:1、通过拔萝卜的故事和一些组图,引导婴儿理解合作的意义,激发婴儿的合作意识,让婴儿感受到合作能把事情做得更快、更好。2、通过小组操作和游戏让婴儿体验到合作的好处和快乐。二、教学准备:课件;呼啦圈若干;小孩子课前熟悉《拔萝卜》的故事;课前婴儿熟悉游戏占圈的玩法三、教学过程:(一)回顾拔萝卜的故事内容出示ppt,小孩子,你们听过这个故事吗?这个故事讲了一件啥事情?为啥老爷爷开始的时候一个人拔不动萝卜,后来也把萝卜拔起来了呢?刚才爷爷一个人的力量小,后来大家一起合作后,力量变大了,所以就把那么大的萝卜拔起来了。(二)观看千手观音视频片段今天老师给小孩子带来了一段小电影,我们一起来看看。小孩子,你们见过这几位跳舞的阿姨吗?1、简单简介:这个舞蹈是XX年春节联欢晚会里非常有名的一段舞蹈,叫千手观音,是由很多聋哑的阿姨一起合作完成的一段舞蹈。看了刚才的舞蹈之后,你能告诉我她们是怎么合作的吗?2、出示其中一个人跳舞的图片一个人能摆出千手观音的造型吗?为啥?小结:一个人跳舞摆不出复杂也好看的造型,许多人合作跳舞才能摆出更好看、更优美的造型。如果刚才表演千手观音舞蹈的阿姨们合作不好,会出现啥情况?小结:所以说当我们一起合作的时候,只有互相配合、协调得好,才能把事情做得更好。(三)婴儿分组操作,体验合作的好处老师把我们生活当中经常需要用到的一些东西也带来了,老师想看看你们是怎么合作来完成这些事情的1、穿倒背衣 2、玩花线 3、拼拼图 4、晾毛巾每组请一到两名婴儿进行简介看来,合作的力量真大,那么我们平时生活中还有哪些事情是需要我们合作完成的呢?(四)游戏:占圈(背景音乐:众人划桨开大船)我们来占圈的游戏,这里有很多的圈,音乐响起时,大家围着圈的周围绕圈,音乐停止的时候你必须站到一个圈里,可以是一个人占一个圈,也可以是两个人占一个圈,只要是能够占到圈都算成功,最后看哪个圈里站的人最多就是冠军。(教师观察小孩的表现,及时表扬小孩想出的好办法。) 活动反思此次活动是通过回顾《拔萝卜》的故事内容——观看千手观音视频片段——分组操作——集体合作游戏这四个环节来开展活动的。第一个环节中小孩通过我提供的图片都能你一言我一语地回忆起故事《拔萝卜》的情节,让小孩们初步感知了合作的好处——力量大。第二个环节是让婴儿通过观看集体舞蹈《千手观音》的视频和单个舞蹈演员跳千手观音的图片,让婴儿通过视觉比较后知道一个人跳舞摆不出复杂也好看的造型,许多人合作跳舞才能摆出更好看、更优美的造型,而且还要懂得当大家一起合作的时候,只有互相配合、协调得好,才能把事情做得更好。本环节中所运用的比较法,在小孩们的心中产生了立竿见影的效果,小孩们都纷纷表示喜欢千手观音的表演,她们相互间配合、协调得好,更深刻地体会到了合作的好多。但在这环节中如果我先出示千手观音合为一体时的图片,让小孩们先猜测是否是一个人完成的,而后再来观看舞蹈的视频,先猜测,后求证,所产生的教学效果定会更佳。第三个环节是婴儿分组操作,我把生活、游戏中经常做的一些事——穿倒背衣、拼拼图、晾毛巾,搬到了活动中让婴儿来分组操作、合作完成,体验合作的好处。在操作过程中,开始时有一些小孩子还是喜欢独自一个人完成操作,一个人晾毛巾、一个人拼拼图,发现这情况时我提醒小孩们:“你们不防试一试2个人或者3个人一起来完成。”后来有很多小孩子都去尝试多个人一起合作完成,在后来的经验简介中,很多小孩子都这么说:“老师,我一个人晾毛巾很困难,我和一起,她拎衣架,我夹毛巾,这样容易多了,快多了。”“我一个人拼这么多块拼图,找拼图很费时间,有些还很难拼,现在我们三个人一起动脑筋,很快就拼好了”。可见,通过操作,小孩们都切身体会到了合作的多种好处。但执教后本人觉得在设计操作活动的时候,可以更贴近小孩的生活。例如:几种豆类混淆,让几位小孩一起合作,把豆重新夹出来并进行分类;长勺子或长筷子喂食等等更具趣味性、更贴近婴儿生活的操作活动。而且,如果能用相机来对婴儿操作中的一些问题和好的办法进行捕捉,在操作活动后的评价中,会更直观、更有利于婴儿比较、理解。最后的环节是集体游戏——占圈。小孩们都全身心地投入到游戏中,兴趣浓、兴致高,在游戏中享受到了合作的好处和快乐,将此次活动推向了高潮。合作意识的培养紧紧通过一次教学活动是远远不够的,它需要贯穿在小孩的日常生活和婴儿园的一日活动中,老师要想方设法为小孩创设与同伴合作学习、游戏、运动和共同生活的机会。正是通过这种合作与相互支持,同伴之间相互学习,在互动的过程中,小孩直接学习到有关态度、价值观、技巧和信息,而这些都无法从成人那里获得。
小班故事欣赏《拔萝卜》 篇15
《拔萝卜》是小孩们都非常愿意听的故事,因为故事中的角色深深吸引着小孩们,他们有趣的对话,特别适合我们小班的小孩们,重复的话语简短,并贴近婴儿的生活。这也是我们选择这一内容的原因。
活动前我们帮助小孩们积累相关的经验,了解观察萝卜的生长,一些小孩积极的带来了拔萝卜的故事磁带。教师通过给婴儿观看萝卜升长过程的图片,让那个小孩们了解萝卜的生长过程,刚开始的认识萝卜的时候,家赫小孩子还很天真地说:“老师,萝卜长胡须了。”可见小孩的想象力是无穷的,他们所说的话也是发自内心的,我们通过讲解、观察,让小孩们认识了各种各样的萝卜。
在我们有目的的问题引领下,小孩们也熟悉了《拔萝卜》故事中角色出场的先后顺序和简单对话,并激发了小孩们扮演其中角色进行表演的愿望。从小孩们兴趣出发,我们设计了活动故事表演《拔萝卜》我们的活动目标定位在鼓励小孩们大胆表演作品中人物、动物的语言、动作,加深对故事的理解和记忆
首先我们通过出示颜色漂亮角色头饰帮助婴儿回忆故事中角色出场顺序和简单的对话。然后根据小孩们的愿望将其分成不同的小组教师分别扮演故事中的角色,和对白这样小孩们的积极性可高了,活动中小孩们还发现许多问题,如老爷爷老奶奶只是戴上头饰不太像,应该添上胡子和皱纹才更像。于是老爷爷奶奶的脸上添上了胡子和皱纹。这一下小孩们更是兴奋,都愿意去表演,学着老奶奶、老爷爷的动作,在表演小动物时还加上小动物的叫声,真是可爱。
活动后许多小孩都提出还要给小动物们添上尾巴,那样看起来就更像了。于是语言活动自然的和手工活动联系起来。小孩们在这一活动中,不仅在语言表达上有了进步,同时扩展了小孩们的思维虚拟主机,并激发小孩们动手操作的愿望。
在具体活动实施中,教师从婴儿的需要出发,充分满足婴儿的愿望,尊重婴儿,让其自主学习,将科学认知和情感体验结合起来。在动手操作中,鼓励婴儿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办法。激发婴儿的艺术潜能,体验音乐剧表演所带来的成功和快乐。
小孩们还把带来的萝卜装饰成了故事中的各种角色,其实在课堂中,我对小孩们的要求是自己来装扮萝卜,可以通过自己的想想任意装扮,第一组的小孩子把带来的萝卜装饰成了故事中的各种角色,虽然作品实在称不上好,但我还是给了小孩一定的表扬和鼓励,小班的小孩年龄较小动手能力还不够,可是他们有着与成人不同的世界,他们的世界充满了童话色彩,充满想想,是我们成人无法体会的,在开展了这次活动后,我深深地体会到,教师应根据小孩的需要出发,多给小孩创造一些有意义的环境,让小孩在这一环境中发挥潜能,积极创造,这样,我们会发现很多很多的惊喜。
以上是本站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班游戏活动《拔萝卜》教学反思,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推荐站内搜索:2014成人高考分数线、炒鸡蛋作文、成人高考报名网址、河北教育考试院自考成绩查询、秋天的树叶作文400字、新疆成人高考成绩查询、气死99个老师的作文、生活感悟日志、茶馆读后感600字、过年的作文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