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1 《毫米 分米的认识》教学案例5.1.1 《毫米 分米的认识》教学案例5.1.1 《毫米 分米的认识》教学案例

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5.1.1 《毫米 分米的认识》教学案例

5.1.1 《毫米 分米的认识》教学案例|人教课标版(通用8篇)

5.1.1 《毫米 分米的认识》教学案例|人教课标版 篇1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分米和毫米,初步建立1分米和1毫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分米=10厘米、1米=10分米、1厘米=10毫米的关系。

  2、  学会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度量物体的长度,并在实际生活中灵活运用,并学会估测,提高估测能力;

  3、  在动手操作、合作交流中提高参与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

  教学重点:建立1分米、1毫米的长度观念,熟悉所学过的长度单位间的进率。

  教学难点 :正确使用长度单位。

  教学、具准备:课件   直尺   硬币    米尺   正方体盒子等。

  教学过程 :

  一、创设情境

  以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引出新课。

  二、教学新课

  (一)、认识毫米

  1、1毫米到底有多长呢?你们的尺子上有表示1毫米的长度,你能找出来吗?请大家试着找一找。

  教师小结:直尺上1厘米中间的每一个小格的长度是1毫米。

  2、毫米和厘米之间的关系(1厘米=10毫米)

  3、用手势表示出一毫米的长度。

  4、估测数学书的厚度。

  5、练习

  (二)、认识分米

  1、分米和厘米之间的关系(1分米=10厘米)。

  2、找出1分米的长度

  3、米和分米的关系。(1米=10分米)。

  4、同桌交流,用分米说一句话。

  5、剪一分米长的吸管。

  6、比划一分米的长度。

  7、估测课桌的高度,并交流办法。

  三、练习

  1、游戏:给物体选择合适的单位

  2、辨一辨数学日记。

  四、小结

  五、课外活动。  

  (查一查):米、分米、厘米、毫米国际上采用啥样的符号表示?

  兰花小学 揭洁

  2004年11月

5.1.1 《毫米 分米的认识》教学案例|人教课标版 篇2

  教学内容:毫米,分米的认识

  教学目的:

  1、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

  2、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概念,知道1厘米=10毫米,1分米=10厘米,1米=10分米

  3、学会用毫米,分米作单位量物体的长度。

  4、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5、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6、在实际操作中使学生养成细心认真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认识分米和毫米以及米、分米、毫米之间的进率。

  教学难点 :建立毫米,分米的长度概念。

  教学办法:直观操作法,启发式谈话法。

  学法指导:教给学生操作办法。

  教具准备:直尺(1米),课件,纸条(40),一分硬币40枚,棋子等。

  教学过程 :

  一:复习

  1、找一生与师同站,其他学生发现“师生”之间有何不同,由高度引入。

  2、复习厘米,米

  〈1〉、生用手表示1厘米,1米的长度。

  〈2〉、师:在测量较短物体的长度时常用(厘米)作单位。

  在测量较短物体的长度时常用(米)作单位。

  3、出示一分硬币引入

  师:以厘米为单位测量一分硬币的厚度,怎样?为啥?

  一分硬币的厚不够1厘米,而我们也想比较准确地知道它的厚度,怎么办?

  二:新授

  〈一〉、毫米

  1、要想比较准确地量出一分硬币的厚度,我们可以用一个比厘米更小的单位,毫米来测量。(板书课题)

  2、认识毫米

  师:观察直尺上除了较长的厘米刻度线外,还能发现啥?

  师:1厘米中间的每一小格的长度就是1毫米

  2、小格的长度就是(2)毫米。     你还知道几毫米?

  3、1厘米=10毫米

  师:数一数,在刻度1和刻度2之间有多少小格?是几毫米?

  同样的办法数3—4之间有多少小格?几毫米?

  自选1厘米数小格,汇报。讨论发现了啥?(1厘米=10毫米)

  师:验证:课件演示数小格。

  4、量硬币,感受1毫米

  师:量一般物体的办法是啥?  生口答,师小结。

  生测一分硬币的厚度,汇报。

  师:指导学生借助1分硬币表示1毫米。

  5、练习

  〈1〉、测量棋子任一条边长,汇报。

  〈2〉、课件出示练习题。

  6、小节:今后量比较短的物体长度或要求量的比较精确,就可以用(毫米)作单位。

  〈二〉、分米

  1、测桌面的宽用毫米作单位,怎样?

  可以用厘米,也可以用毫米作单位。(板书:1分米)

  2 、认识,感受1分米

  师:在尺子上从0刻度起,1厘米1厘米的数出10厘米,指出:10厘米也叫1分米。

  师;1分米和10厘米同样长,说明1分米等于多少厘米?

  (板书:1分米=10厘米)

  师:从刻度2到刻度几是1分米?

  师:用手势表示1分米大约有多长。

  3、分米条制作及应用

  师:2人一张纸条,一人测出1分米,并在最后画一条竖线,同桌用尺子测量检查。如果不正确,另测;正确,沿线折叠。     师巡视指导。

  师:用分米条测量桌子宽大约是几分米?多的部分用啥单位表示?

  4、教学1米=10分米

  同桌之间提问用手表示1毫米,1厘米,1分米,1米的长度。(师贴分米条)

  师:共几个分米条?10个分米条是几分米? 和学过的多长很相似?为啥?

  指名提问,师小结。

  验证:用1米长尺子测量得出 1米=10分米

  三:练习

  课件出示。(巩固新知)

  四:

  1、小节:我们这节课学习了啥?

  2、作业 :以毫米,分米为单位,测量家中物体长度,做一个记录。

  板书设计 

  毫米,分米

  1厘米=10毫米         1分米=10厘米         1米=10分米

  教师:西安远东二中中附属小学  岳涛

5.1.1 《毫米 分米的认识》教学案例|人教课标版 篇3

  一、复习

  1、生汇报自己现在的身高

  2、根据学生的身高猜测老师的身高,引出上学期学过的两个长度单位,米和厘米。(师板书)

  3、如果老师的身高用厘米做单位是多少呢?引出1米=100厘米

  过度语:米和厘米已经成了我们亲密的伙伴,这节课我们要认识两个新的长度单位朋友,准备好了吗?

  二、学生研究体验与自主

  1、猜谜语引出铅笔

  2、想知道你最喜欢的铅笔有多长吗?(量一量)学生汇报,出现了不是整厘米的现象引出新的长度单位“毫米”

  3、师:1厘米中间的每一个小格的长度就是1毫米

  (1)、生在自己的尺子找1毫米

  (2)、用小手比划出1毫米有多长

  (3)、闭眼想1毫米有多长,边想边比划

  (4)、量1分硬币的厚度(正好是1毫米)

  (5)、感知1毫米:用拇指和食指夹住1分硬币,然后再抽出来,拇指和食指之间有一个小缝,这个小缝的宽度就是1毫米

  (6)、在我们的身边找一找哪些物体的长度或厚度大约是1毫米

  (7)、关于毫米你还知道啥?(生;1厘米=10毫米)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8)、生在自己的尺子上找一找1厘米中间有没有10个小格?

  (9)、师生一起看大屏幕一起数

  (10)、口答:3厘米=(  )毫米

  (11)、再一次测量自己的铅笔有多长

  4、估计老师手里的铅笔有多长

  5、找生量正好是10厘米

  6、师:10厘米还可以用另一个长度单位表示分米

  7、用放大的尺子验证1分米=10厘米

  8、生在自己的尺子上找从哪到哪是1分米

  (1)、用小手比划1分米有多长

  (2)、闭眼想像1分米有多长,边想边比划

  (3)、在我们的身边找一找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分米

  9、用剪子剪出1分米长的彩条

  10、找10个人贴彩条正好是10分米

  11、以米为单位估计这条彩条有多长。(在实际测量,引出1米=10分米)

  12、口答:80分米=(   )米

  三、巩固与创新性应用

  1.给小动物选择合适的单位名称

  2.实际测量:

  (1)、先估计数学书的厚度大约是几毫米,在实际测量

  (2)、先估计课桌的宽大约是几分米,在实际测量

  四、反思与小结:这节课你的感受怎样呀?

  五、师小结:

  六、课后反思:

  成功点:

  1.在导入  时,能够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引出课题

  2.能让学生自己动手比划,闭眼想象1毫米、1分米有多长,在通过感知1分硬币的厚度,剪1分米的彩条,更能帮助学生建立1毫米、1分米的表象

  3.让学生估测铅笔的长度、数学书的厚度、课桌的宽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估测能力

  4.让学生自己研究发现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进率

  5. 让学生实际测量,培养了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能力

  不足之处:

  1.教师的数学语言不够严密

  2.课件使用的不当,在学习1分米=10厘米时,没有发挥多媒体的作用

  3.各个教学环节之间过于紧密,没有给学生足够的时间研究体验

  改进措施:

  1.多学习,提高自身的素质,让每一节课的教学语言都达到科学严密

  2. 在教学设计上下工夫,让每一个教学环节都有他的价值,尤其是在使用多媒体课件时,目标一定要明确

  3.合理的安排时间,重难点处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进行研究体验.

  包新丽

5.1.1 《毫米 分米的认识》教学案例|人教课标版 篇4

  一、教学目标 :

  (一) 知识目标:

  1、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知道毫米、分米、厘米、米之间的单位进率。

  2、能够用手势表示出1厘米、1分米、1毫米的长度。

  3、能选用适当的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

  4、能估测出具体实物的长度。

  (二) 能力目标:

  1、通过引导学生操作、观察、让学生形成初步的认知,辨别分析和概括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实践能力。

  2、利用表格式的题目渗透统计思想。

  (三)情感目标:

  本节课是通过多种活动,调动感官参与,激发同学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培养学生仔细认真的好品质,在合作教学中获得成功的体验,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形成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精神。让学生热爱求知,增强对数学的学习兴趣,进而更加认识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也服务于生活。

  二、教学办法:动手实践、合作探究。

  三、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米尺、1毫米、1分米的单位长度的实物,学生准备多种实物、直尺若干。

  四、学生分析:

  学生56人,大多数同学已经了解长度单位厘米,米以及它们之间的进率。并能表示出单位长度。

  五、设计理念:

  本节课主要是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新知,并让新知在实践中应用,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通过小组合作探究,解决实际问题,体现了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让同学感受到合作的乐趣及作用。

  六、教学过程 :

  (一)创设活动情境,引入新知

  师:同学们你知道你学习的最亲密伙伴是谁吗(书、文具盒、削笔刀、橡皮、铅笔等)你了解他们吗?你知道他们身高是多少吗?他们有多厚吗?现在请你为他们建立一个小档案。用直尺测量它们并将记录写在本上。

  师:谁愿意告诉大家,你测量的结果呢?

  学生自由回答;

  生甲:文具盒长17厘米多一点。

  生乙:书的厚度是1厘米多一点。

  生丙:削笔刀的长度是5厘米少一点。

  师说:多一点,少一点,究竟是多少呢?能不能用一个更小的长度单位来表示呢?这节课我们来认识一个新朋友:长度单位毫米。

  揭示课题。

  评析:通过创设情境,让同学们用直尺测量实物具体有多长,从解决身边的问题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

  (二)探求新知

  1、 认识毫米

  师:请同学们拿出直尺,找出1厘米的长度。

  生:(从1到2,从2到3,从7到8……)

  师:在1厘米长度中,你也看到了啥?

  生:有许多小格。

  师:你们发现的每一个小格就是1毫米。(电脑演示每一个1毫米)

  师:请同学用手势表示出1毫米的长度,并举例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长度或厚度接近1毫米。

  四人一组:

  观察直尺发现1厘米与毫米之间的关系。并得到1厘米=10毫米

  实践操作

  (1) 同桌为一组用手势分别表示1毫米到10毫米的不同长

  度,一个同学表示,另一个同学用直尺测量。并举出相对应的物体。

  (2) 用毫米做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

  评析:根据学生的特点,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获取新知将抽象的知识转化的直观形象,能够根据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感受到了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认识分米

  实践活动:用厘米做单位测量课桌的长度。(让同学感受到用厘米测量时太麻烦了进而引出长度单位分米。

  电脑演示1分米的长度并用手势表示出来。

  举例生活中接近1分米的实物。并寻找身体的哪一部分接近1分米。

  评析:教学新知要建立在学生以有的学习经验上,给学生自主钻研的时间,自学新知,是对学生的信任,也是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由扶到放,正是同学学习循序渐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成就感得到满足,进一步提高了学习兴趣,达到了很好的效果。

  (三)实践应用:

  1、 电脑出示:

  (1) 直尺测量曲别针图。

  (2) 直尺测量钉子图。(要求说出所对应的刻度)

  2、 在一个信封中装3个线绳,分别是1毫米、1厘米、1分米。让同学闭着眼睛摸出1个,并能说出其长度。

  3、 在没有直尺的情况下,怎样测量出物体的长度。

  4、 教师说长度学生剪出相对应的长度:3分米、1厘米、5毫米、4分米。

  5、 让同学用手中的测量工具任意测自己喜欢的物体,并做记录。

  评析;同学们兴趣盎然,他们用不同的形式测量自己喜欢

  的物品,或者是身体的某一部分,精心的作记录,在测量中体会了不同的长度,例如5毫米、7厘米、7分米、5毫米、4分米。对知识有了深入的了解,从模糊到清晰,使人人学了有价值的数学,不同的人学习不同的数学,在大量的实践中获取了真知,体会了测量不同的物体要用不同的单位。因此,在填适当的单位名称这个练习中全班基本没有填错的

  6、 请同学填出测量的结果

  你的手掌的宽度                  分米

  你的课桌的高度                  分米

  你的手指的厚度                                  毫米

  7、 估测:

  教师拿出软盘、童话书、橡皮、铅笔……让同学估测出大约的长度或厚度

  评析: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积极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在整节课中充分的让同学在实践中获取新知,教师创设活动情境,充分的提供了同学探索合作的虚拟主机,并使同学感受到数学知识就在我们每天生活中,增强了学生学习兴趣。而且也培养了估测的能力。

  板书设计 :

  毫米 分米的认识

  1厘米=10毫米

  1米 =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5.1.1 《毫米 分米的认识》教学案例|人教课标版 篇5

  一、教学内容:教科书第60-61页的内容。

  二、教学目标 :

  1、结合教学,向学生渗透知识来源于生活,也服务于生活的思想。同时培养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兴趣。

  2、通过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提问意识、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和分米。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观念。知道米、分米、厘米、毫米每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关系。会用毫米、分米做单位量物体的长度。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1毫米、1分米的长度观念的建立,会用毫米、分米做单位量出物体的长度。

  教学难点 :毫米、分米概念的形成过程和在实际测量中的灵活应用。

  四、教具、学具:

  米尺、硬币、直尺、纸条等。

  五、教学过程 :

  (一)情境引入,激发兴趣:

  1、师:同学们,中国第一个航天员是谁?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获得了成功,在成功的背后有多少默默无闻、刻苦钻研的科学家,花费了多少心血和汗水。在研制过程中不能有一点点的失误。你认为在研制过程中要做些啥工作呢?

  学生可能答:飞机的性能,驾驶员的技术,准确的测量等。

  师:首先得经过精确的测量,丝毫误差都可能导致失败。

  (这一环节,强化了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复习长度单位:米、厘米

  问:那么测量物体的长度要用到啥单位?

  一米的长度大约有多长呢?用手势表示1米大概有多长?1厘米大概有多长?

  (对已建立的长度观念的复习,为新知作准备.)

  3、测量纸条的长度。(创设问题情境)

  师:同学们拿出纸,,看谁能量出纸条的长度?

  师:这8厘米多,多的也不够1米,用啥单位表示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揭示课题:毫米的认识)

  (激发矛盾,提高探究的欲望,为合作探究作准备。)

  (二)合作交流,探索新知:

  1、认识“毫米”。

  (1)调查研究后,汇报交流。

  (1)师:关于毫米的知识,你都知道啥?拿出你的直尺,把你所发现的说给同组同学听听。(合作学习,老师巡视。)

  (2)汇报交流:1厘米中间的每一个小格的长度就是1毫米。

  (3)师问:用铅笔的笔尖指着,一毫米一毫米地数1厘米中有多少个1毫米?板书:1厘米=10毫米。

  (4)用铅笔尖指出从0刻度开始5毫米的刻度线。

  比一比,谁指的快:指出6毫米的刻度线;8毫米呢?

  (5)提问:你身边啥物体的实际长度接近1毫米?

  (2)亲身体验1毫米到底有多长?

  师:这是一枚一分硬币,你先估计一下,它的厚度是多少?实际测测,看估计的对不对?

  师:除了一分硬币的厚度是1毫米以外,还能举出长度是1毫米的物体吗?

  师:到底1毫米有多长呢?用手势表示一下。

  (3)实际测量:

  ① 考考你的眼力:你估计一下这本数学书有多厚?实际测一测,你是怎么知道的?(指导用毫米做单位测量的办法)

  ② 任选你喜欢的物品,测出它的长度。(小组操作、互评、反馈)

  教师小结:

  直尺上除了厘米刻度外还有更小的格。一厘米间的每一个小格的长度就是1毫米。1厘米里面有10个1毫米。(板书:1厘米=10毫米)。

  (这一环节,主要在课堂上体现积极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2、认识分米。

  (1)引入分米:下面我们做个智力小游戏。

  师:这是两根纸条,只用尺子测出其中一根的长度,用啥办法能知道另一根的长度。

  请最有智慧,最先完成的小组到前边来给大家演示。

  师:10厘米、10厘米地测,这个办法真好,这10厘米的长度还可以说是多长?有谁知道?(板书:分米)

  这就是我们今天认识的第二个长度单位:分米。

  问:1分米是几厘米?40厘米是几分米?为啥是4分米?

  (板书:1分米=10厘米)

  (2)体验1分米的长度:

  师:1分米有多长呢?伸出你的两指,比一比多长是1分米?

  (这一拃的长度就是1分米)

  (3) 渗透米和分米的关系。

  创设情境:一天老师叫小老鼠画一条长1分米的线段,但是呢它的直尺断了一节,小老鼠不知怎样画。请你帮助帮小老鼠画一条1分米长的线段。(悟出米和分米之间的关系,用一把无起始刻度的直尺。)

  师:1米里有几个1分米?10个1分米是多少?

  板书:1米=(  )分米。(10分米就是1米。)

  (三)阶段小结,突出重点:

  今天我们学习了两个新的长度单位:毫米和分米。

  现在我们一共认识了4个长度单位,今后我们在测物品的长度时,有时就可以用米,分米,厘米作单位,如果测量时要求特别精确地话,还可以用毫米做单位,那么这4个长度单位之间有啥关系呢?下面每个小组的同学研究一下。(学生汇报略)

  (四)巩固反馈,学以致用:

  蜡笔长6(   );跳绳长2(   );课桌高7(   );粉笔长75(   );

  蜡笔长60(   );跳绳长200(   );课桌高70(   );粉笔长75(   );测量教室的宽用(   );书的厚度用(   );成都到北京的距离用(   )。还有比米更大的长度单位,我们还要不断学习新的知识,才能解决新问题。毫米也不是最小的长度单位,如果你们有兴趣,希望你们到书中或网上查查看。

5.1.1 《毫米 分米的认识》教学案例|人教课标版 篇6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60~61页的例1、例2。

  教学目的:

  1.通过使学生经历猜测、探索、验证的过程来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和分米,初步建立 1毫米、1分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厘米=10毫米、1分米=10厘米、1米=10分米。

  2.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简单的推理能力。

  3.结合具体内容向学生渗透长度单位来源于实践也应用于实践的观点,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及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使学生初步建立 1毫米、1分米的长度观念。

  教学难点 :在建立长度观念时,对毫米、厘米、分米、米之间的关系易混淆,故教学时应讲清它们之间的关系,比较它们的长短,使学生能正确、深刻地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教具、学具准备:教师准备投影仪(或挂板)、米尺;学生准备直尺一把、一枚一分硬币、一枚一元硬币。

  教学过程 :

  一、创设情境

  测量游戏:

  师说:同学们,你们每组桌上有一个篮子,篮子里有几种东西(“一元硬币、一分硬币”各一枚、一张纸条、一块橡皮),请你们看看分别是啥?

  师问:谁能用尺子准确测量出它们的长度或厚度?(小组合作)

  小组汇报。

  猜测:一元硬币的厚度。

  师问:测量一枚1元硬币或1分硬币的厚度为啥不能用以前学过的长度单位来表示呢?(学生自由发言)

  师小结:一枚1元硬币(1分硬币)的厚度用米或厘米做单位都不合适,这时我们就要用到比厘米更小的新的长度单位——毫米。(板书:毫米)

  二、独立探索

  1.认识毫米。

  (1)师问:观察自己的直尺,你有啥新发现?(同桌交流)

  (2)汇报交流:1厘米中间的每一个小格的长度就是1毫米。

  (3)师问:用两支笔的笔尖指着,一毫米一毫米地数1厘米中有多少个1毫米?

  (4)教师小结:直尺上除了厘米刻度外还有更小的格。一厘米间的每一个小格的长度就是1毫米。1厘米里面有10个1毫米。(板书:1厘米=10毫米)。

  (5)提问:你身边啥物体的实际长度接近1毫米?

  用手势表示出1毫米、5毫米、10毫米的长度。

  (6)练习质疑。

  ①教科书第66页“做一做”中的习题。

  ②量出一枚1分硬币的厚度。

  (7)测量验证:一枚1元硬币大约厚(     )。

  2.认识分米。

  (1)引入分米。

  ①动手操作:用学生尺或米尺量自己的课桌宽是多少?(当学生用“米”做单位量时,课桌宽不够1米,用“厘米”做单位时,一一地量很麻烦。)

  ②独立探索:你感觉用一个多长的长度单位量课桌的宽比较合适?

  ③汇报交流,引导学生想象:如果有一个比厘米大而也比米小的长度单位就好了。

  ④教师说明:像量课桌这样的物体长度时用米、厘米或毫米做单位都不合适,我们就要创造一个新的长度单位。

  ⑤互相讨论:这个单位规定为多长合适?学生讨论(得出以“10厘米”为一个单位比较好)汇报并说明理由;进而引出“分米”。(板书,把课题补充全:分米的认识)

  (2)问:1分米等于多少厘米?(板书:1分米=10厘米)。

  用手势表示出1分米的长度,表示出2分米的长度。

  (3)学生用直尺量1米长的绳子,每1分米作一个记号,问: 1米里面有几个1分米?(板书1米=10分米)

  (4)练习质疑。

  ①同桌互量从手腕到指尖有多长?

  ②教科书第67页“做一做”中的习题。

  三、利用知识,解决问题

  1.练习十七的第1题。

  2.在( )里填上合适的单位(投影或挂板出示)。

  一把米尺的长是1(   ) 一把米尺的长是10(   ) 一把米尺的长是100(   )

  一个墨水瓶高约1(   ) 教室的门高约是2(   ) 宽约是以(   )

  3.量出数学教科书的宽是几分米几厘米几毫米?(1分米4厘米4毫米)

  4.练习十六的第2题。

  四、看书质疑,全课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啥?你学会了啥?我们用啥办法可以即直观也准确地记住它们之间的关系呢?

  五、手指游戏

  1.教师边说边演示:“手指兄弟亲也亲,大哥挂帅高高站,二哥是首我是尾,我是小弟表毫米,米到毫米记得牢,手指叉开表进率,相等虚拟主机代表10,大哥二哥有秘密,等待我们去揭密。”(用“快板”的形式说出来)

  2.学生互相动手表演。

  师给学生留有思考的虚拟主机:“大哥二哥到底有啥秘密呢?明天我们就一起来揭密。”

  六、课堂作业 

  1.量出数学作业 本的长约是多少分米,厚是多少毫米?

  2.在作业 本上画出1毫米、1厘米、1分米长的线段。

5.1.1 《毫米 分米的认识》教学案例|人教课标版 篇7

  教学目标 :

  知识教学点: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观念。

  知道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会用毫米、分米作单位量。

  能力训练点:通过直观演示和学生自己操作,注意培养观察、分析、综合、动手、迁移、推理创造等能力。

  德育渗透点:启迪学生主人公意识,激发学生积极学习的热情。通过教学,初步渗透由量变到质变的辨证思维的办法。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使学生建立毫米和分米的长度概念,理解单位间的进率;

  难点:用毫米和分米作单位准确测量。

  教具、学具准备:1分硬币、米尺、纸条(待量)、电脑课件。

  教学过程 :

  学前准备

  提问:请同学们拿出米尺,找找上面有我们学过的哪些长度单位?(米、厘米)同

  桌互相用手比比看。

  2、提问:我们在表示啥物体的长度时用米作单位?举例说说。啥物体用厘米呢?为啥?

  3、出示1分硬币,它的正面是啥形状?(圆形)请你来量量这个圆形最宽的地方大

  约是几厘米?谁来指指它的厚度是哪?够不够1厘米?

  4、引出课题,看来光有米和厘米这两个长度单位还不够用,我们在量比较短的物体或

  需要量得比较精确时还需要一个更小的单位,谁知道是啥?(可能有学生能回答出毫米)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研究的问题。板书课题:认识毫米。

  探究新知

  认识毫米:

  (1)(电脑出示米尺放大图)提问:你能找到1毫米吗?请认识的几名同学上台给大家指指看。引导学生说出厘米中间的每1小格就是1毫米。

  (2)初步感知:这幅图上的每1毫米都是放大的,实际的1毫米有多长呢?请同学们拿出自己的尺子看一看。同桌互相看看。

  (3)用1分硬币帮助建立毫米概念:

  拿出1分硬币,把1分硬币的厚度对准尺子上的1小格,你发现了啥?(引导学生

  说出1分硬币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四人小组讨论:怎么样测量比较准确?学生回答出步骤,说不全可互相补充。师强调:硬币与尺子一定要垂直。先把硬币捏在指间,再把硬币慢慢从指间抽出,指名说说指间留下的小缝大约有多宽?再把硬币塞回去检查一下。把硬币再次抽出,同桌互相看看,说说这条小缝的宽约是多少?

  (4)小组活动:数一数每一厘米有多少毫米?提问:你发现了啥?得出:1厘米=10

  毫米,还能怎么说?(10毫米=1厘米)(板书:1厘米=10毫米)

  (5)画一画:在纸上画出1毫米有多长。最后闭上眼睛想一想1毫米有多长。

  (6)电脑出图,看米尺填数。在纸上完成,指名回答。

  (7)完成60页3题,看图说出别针和钉子的长度。

  (8)量数学书的厚度,指名汇报,说说产生误差的原因。(书纸厚度不同)强调:量

  时从尺子的0刻度线量起。

  认识分米

  提问:量数学书的长度时用毫米作单位合适吗?为啥?如果有一个比厘米再大

  一些、比米再小一些的单位就好了,让学生猜一猜有没有?如果有知道的,可以请同学告诉大家。小组活动:量指定纸条的长度(10厘米),师说明: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第二位新朋友��分米,1分米就是10厘米。让学生在尺子上找出1分米是多长,用手比比,说说1分米是几厘米,再闭上眼睛想一想。(板书:1分米厘米)

  提问:请你用1分米纸条与米尺比比,猜猜1米里有几个1分米?(板书1米=10

  分米。)

  画一画:在练习本上1分米长的线段。

  巩固练习

  量一量彩带的长和宽各是多少?

  填上合适的单位

  床长2( ) 桌子高( ) 从家到学校500( )

  橡皮长30( ) 文具盒厚4( ) 楼房高30( )

  小组活动:借助绳子作工具,量出杯子侧面一周的长度。师巡视,指名汇报办法。

  电脑出图:小蚂蚁爬房顶(三角形边长分别为1米5分米,90厘米,9分米),一

  共走了多长?

  总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板书设计 :

  毫米 分米

  1米=10分米=100厘米

  1分米=10厘米

  1厘米=10毫米

5.1.1 《毫米 分米的认识》教学案例|人教课标版 篇8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上册第2—4页,相应的“做一做”和练习一中的第1—3题。

  教学目标 :

  1、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和分米,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

  2、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简单的推理能力。

  3、结合具体内容向学生渗透长度单位来源于实践也应用于实践的观点,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及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使学生初步建立 1毫米、1分米的长度观念。

  教学难点 :在建立长度观念时,对毫米、厘米、分米、米之间的关系易混淆,故教学时应讲清它们之间的关系,比较它们的长短,使学生能正确、深刻地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教具、学具准备:教师准备课件、米尺;学生准备直尺一把、一枚一分或一角硬币、丝带、橡皮等。

  教学过程 :

  一、创设情境,导入  新课

  师:你们猜一猜,钱老师的身高是多少?

  学生猜完后教师说明:钱老师的身高是1米80厘米。

  师:米和厘米是我们以前学过的两个长度单位,请大家用手势比划一下,1米大约有多长?量哪些物体的长度一般用米作单位?

  师:请大家再用手势表示一下,1厘米大约有多长?量哪些物体的长度一般用厘米作单位?

  师:我们每天上课都要用到数学课本,你们知道数学课本的长和宽大约是多少厘米吗?自己量一量。

  生:数学书的长是21厘米,数学书的宽比15厘米多,比16厘米少。

  师:数学书的宽比15厘米多,比16厘米少,那究竟有多长呢?你们想不想知道?

  生:想!

  师:要想比较准确地量出数学课本的宽,就要用一个比厘米小的长度单位——毫米来量。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毫米的认识。(板书课题)

  二、,探究体验,获取新知

  1、认识毫米。

  (1)师:1毫米有多长呢?请同学们拿起直尺认真观察:直尺上除了厘米刻度线以外,还有刻度线吗?

  (还有一些小刻度线,这些小刻度线把1厘米也分成了一些小格。)

  教师指出:直尺上1厘米中间每一个小格的长度就是1毫米。

  (2)看大屏幕上放大的直尺图

  提问:从0刻度到刻度1是几厘米?

  教师让学生用笔尖指着直尺上的小格数一数,在刻度0和刻度1之间有多少个小格?

  提问:从刻度1到刻度2是几厘米?数一数,在刻度1和刻度2之间有多少个小格?

  提问:从刻度3到刻度4是几厘米?数一数,在刻度3和刻度4之间有多少个小格?

  提问:这就是说,1厘米中间有多少个小格?

  得出:1厘米=10毫米

  (3)教师让学生量一量1分硬币的厚度,看够不够1毫米。

  量完后教师说明:1分硬币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

  师生共同用手势表示1毫米:先用右手的拇指和食指轻轻地夹住1分硬币,再用左手慢慢地把硬币抽出来,在右手的拇指和食指之间有一条小缝,它的长度大约就是1毫米。

  教师结合课件演示说明:银行卡和电话卡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10张纸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

  (4)教师让学生量一量数学课本的厚度大约是几毫米?

  (5)说一说,测量生活中哪些物品一般用“毫米”作单位?

  (6)教科书第3页 “做一做”中的题目。

  订正时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么样数的?

  2、认识分米。

  (1)引入分米。

  ①动手操作:用学生尺或米尺量自己的课桌宽是多少?(当学生用“米”做单位量时,课桌宽不够1米,用“厘米”做单位时,一一地量很麻烦。)

  ②独立探索:你感觉用一个多长的长度单位量课桌的宽比较合适?

  ③汇报交流,引导学生想象:如果有一个比厘米大而也比米小的长度单位就好了。

  ④教师说明:像量课桌这样的物体长度时用米、厘米或毫米做单位都不合适,我们就要创造一个新的长度单位。

  ⑤互相讨论:这个单位规定为多长合适?学生讨论(得出以“10厘米”为一个单位比较好)汇报并说明理由;进而引出“分米”。(板书,把课题补充全:分米的认识)

  (2)问:1分米等于多少厘米?(板书:1分米=10厘米)。

  用手势表示出1分米的长度,表示出2分米的长度。

  (3)学生观察米尺,回答:1米里面有几个1分米?(板书1米=10分米)

  (4)练习。

  ①同桌互量从手腕到指尖有多长?

  ②教科书第4页“做一做”中的习题。

  三、实践应用,巩固提高

  1、练习一的第1、2、3题。

  2、在(  )里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蜡笔长6( &nb sp;  )   跳绳长2(     ) 

  课桌高7(     )   粉笔长75(       )

  钢笔长14(    )   小明的身高是140(     )

  一块橡皮厚12(   )  旗杆高9(     )

  3、量出20毫米和3分米的丝带。

  四、全课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啥?你有啥收获?

  五、布置作业 

  1、量出数学作业 本的长约是多少分米,厚是多少毫米?

  2、在作业 本上画出1毫米、1厘米、1分米长的线段。

  3、拿一瓣蒜头放在盛有少量水的的盘子里。先看看它几天后开始发芽,再记录发芽一周内蒜叶的生长情况。(课外完成)

  河北唐山师范学院玉田分校附属小学特级教师  钱守旺

  (e-mail: 宋体; mso-ascii-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mso-hansi-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推荐站内搜索:天津高考成绩查询时间2021、分手后的日志、警钟长鸣心得体会、内蒙古农业大学分数线、陕西二级建造师成绩查询、个人工作总结、自考成绩查询网、新疆公务员考试时间、民族团结演讲稿、北京成人高考录取分数线、

5.1.1 《毫米 分米的认识》教学案例
版权声明:本文采用知识共享 署名4.0国际许可协议 [BY-NC-SA] 进行授权
文章名称:5.1.1 《毫米 分米的认识》教学案例
文章链接:https://678999.cn/166957.html
本站资源仅供个人学习交流,请于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不允许用于商业用途,否则法律问题自行承担。

一路高升范文网

提供各类范文...

联系我们联系我们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