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米,分米的认识(精选11篇)毫米,分米的认识(精选11篇)毫米,分米的认识(精选11篇)

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毫米,分米的认识(精选11篇)

毫米,分米的认识(精选11篇)

毫米,分米的认识 篇1

  教学目标

  1.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和分米,初步建立1毫米和1分米的长度观念.

  2.知道1厘米=10毫米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教学重点

  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和分米,初步建立1毫米和1分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厘米=10毫米,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

  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观念,形成表象,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并应用概念正确表示物体的长度.

  教具学具准备

  学生尺、分米尺、米尺.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1.导入  :我们学过长度单位米、厘米,也会用米和厘米测量长度,请同学们测量一下教学教科书封面的长是多少?宽是多少?

  2.学生操作,测量后汇报:

  书的封面长20厘米多,不到21厘米.

  书的封面宽14厘米多,不到15厘米.

  3.继续测量书的厚度,学生汇报:书的厚度不到1厘米.

  4.教师概括:同学们测量得到长20厘米多,不到21厘米;宽14厘米多,不到15厘米;厚不到1厘米,20厘米多,多多少?不到15厘米,差多少?不到1厘米,那是多少? 20厘米多,不到15厘米,不是一个准确的长度,是否能用米、厘米那样的长度单位表示呢?

  二、探究新知.

  1.认识毫米,教学例1.

  (1)启发学生观察测量得到的20厘米多,14厘米多,不到1厘米,从尺子上看,你们发现了啥?互相议论一下.

  学生回答:有许多小格;

  长是20厘米还多7个小格;

  宽是14厘米还多5个小格;

  厚是8个小格.

  (2)教师讲述:这每一个小格的长度比1厘米小,它的名字叫1毫米.请同学们数一数,1厘米中间(从0到1)有多少小格,也叫多少毫米?从2~3、5~6、9~10等每一厘米长中也发现了啥?互相交流一下.

  (3)教师演示课件“毫米和分米的认识”.

  (4)请同学们想一想,1厘米和10毫米之间有啥关系?可以互相议论一下.

  总结归纳:1厘米=10毫米(继续演示课件“毫米和分米的认识”)

  (5)借助手势,帮助学生建立长度观念.

  ①老师表示1毫米的长度(用拇指和食指表示)

  ②学生将1分硬币用右手食指和拇指夹住,抽去硬币,观察拇指和食指之间的缝隙,理解1毫米的长度观念.

  ③用手势表示1毫米、1厘米

  (6)测量(分组操作并填空)

  ①量一量一分硬币的厚度,看够不够1毫米.

  ②量一量数学课本的厚度,大约是____毫米.

  ③

  2.认识分米.教学例2.

  (1)引导学生在尺子上指出10厘米的长度,出示分米卡,使学生认识1分米.说明有时候量物体的长度用分米作单位.

  (2)数一数1分米中有多少个1厘米?(继续演示课件“毫米和分米的认识”)

  有了认识毫米的思路,认识分米,启发学生思维,自己学会认识分米的长度单位.

  (3)借助手势,帮助学生建立长度观念.

  利用分米卡,用手势表示,进一步认识分米.

  将米、分米、厘米、毫米4个长度单位,用手势表示.学生分组互相用手势表示.

  3.利用米尺,分组讨论.

  1米有多少分米?1米、1分米、1厘米之间有多少关系?

  总结归纳: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板书)

  4.量出3分米长的带子给大家看.

  三、全课小结.

  引导学生总结、认识了毫米、分米,知道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

  随堂练习

  1.口述常用的长度单位有哪些?并用手势表示.

  2.口述常用的长度单位间有啥关系?

  3.同桌互相量一量铅笔的长度.

  4.判断下面叙述是否正确?

  蜡笔长6毫米.

  跳绳长2厘米.

  课桌高7米.

  粉笔长75分米.

  布置作业 

  5米=分米 40厘米=分米

  2分米=厘米70毫米=厘米

  板书设计

  教案点评:

  复习时有目的,分层次进行铺垫,为学习新知识打下基础。也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厘米=10毫米是引导学生观察讨论自己感知的,学生感到高兴。这也体现学生参与知识形成的全过程,自己学会知识。

  借助形象直观的手势表示抽象的概念,帮助学生形成表象,印象深刻,有利于学生加深理解概念。通过直观——操作——总结——手势——测量,使学生的认识逐步加深,在直观——表象——抽象的思维过程中,使学生形成正确的概念——1毫米。教师在新知识的传授中,通过引导、点拨,充分发挥学生主人翁作用,使每一位学生都处于积极的思维之中。

  将长度单位用手势表示,不但形成表象,加深理解,同时也区别了不同概念,建立正确的长度观念。

  通过多种形式,多层次,有针对性地进行练习,因材施教,面向全体,以提高学习质量和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探究活动

  测量游戏

  游戏目的

  让学生学会用分米、毫米量.

  游戏准备

  铅笔、橡皮、一枚一分硬币、3分米长的纸条、图钉等物品.

  游戏过程

  让学生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合作,共同测量以上物品的长度.

毫米,分米的认识 篇2

  教学目标

  1.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和分米,初步建立1毫米和1分米的长度观念.

  2.知道1厘米=10毫米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教学重点

  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和分米,初步建立1毫米和1分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厘米=10毫米,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

  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观念,形成表象,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并应用概念正确表示物体的长度.

  教具学具准备

  学生尺、分米尺、米尺.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1.导入  :我们学过长度单位米、厘米,也会用米和厘米测量长度,请同学们测量一下教学教科书封面的长是多少?宽是多少?

  2.学生操作,测量后汇报:

  书的封面长20厘米多,不到21厘米.

  书的封面宽14厘米多,不到15厘米.

  3.继续测量书的厚度,学生汇报:书的厚度不到1厘米.

  4.教师概括:同学们测量得到长20厘米多,不到21厘米;宽14厘米多,不到15厘米;厚不到1厘米,20厘米多,多多少?不到15厘米,差多少?不到1厘米,那是多少? 20厘米多,不到15厘米,不是一个准确的长度,是否能用米、厘米那样的长度单位表示呢?

  二、探究新知.

  1.认识毫米,教学例1.

  (1)启发学生观察测量得到的20厘米多,14厘米多,不到1厘米,从尺子上看,你们发现了啥?互相议论一下.

  学生回答:有许多小格;

  长是20厘米还多7个小格;

  宽是14厘米还多5个小格;

  厚是8个小格.

  (2)教师讲述:这每一个小格的长度比1厘米小,它的名字叫1毫米.请同学们数一数,1厘米中间(从0到1)有多少小格,也叫多少毫米?从2~3、5~6、9~10等每一厘米长中也发现了啥?互相交流一下.

  (3)教师演示课件“毫米和分米的认识”.

  (4)请同学们想一想,1厘米和10毫米之间有啥关系?可以互相议论一下.

  总结归纳:1厘米=10毫米(继续演示课件“毫米和分米的认识”)

  (5)借助手势,帮助学生建立长度观念.

  ①老师表示1毫米的长度(用拇指和食指表示)

  ②学生将1分硬币用右手食指和拇指夹住,抽去硬币,观察拇指和食指之间的缝隙,理解1毫米的长度观念.

  ③用手势表示1毫米、1厘米

  (6)测量(分组操作并填空)

  ①量一量一分硬币的厚度,看够不够1毫米.

  ②量一量数学课本的厚度,大约是____毫米.

  ③

  2.认识分米.教学例2.

  (1)引导学生在尺子上指出10厘米的长度,出示分米卡,使学生认识1分米.说明有时候量物体的长度用分米作单位.

  (2)数一数1分米中有多少个1厘米?(继续演示课件“毫米和分米的认识”)

  有了认识毫米的思路,认识分米,启发学生思维,自己学会认识分米的长度单位.

  (3)借助手势,帮助学生建立长度观念.

  利用分米卡,用手势表示,进一步认识分米.

  将米、分米、厘米、毫米4个长度单位,用手势表示.学生分组互相用手势表示.

  3.利用米尺,分组讨论.

  1米有多少分米?1米、1分米、1厘米之间有多少关系?

  总结归纳: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板书)

  4.量出3分米长的带子给大家看.

  三、全课小结.

  引导学生总结、认识了毫米、分米,知道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

  随堂练习

  1.口述常用的长度单位有哪些?并用手势表示.

  2.口述常用的长度单位间有啥关系?

  3.同桌互相量一量铅笔的长度.

  4.判断下面叙述是否正确?

  蜡笔长6毫米.

  跳绳长2厘米.

  课桌高7米.

  粉笔长75分米.

  布置作业 

  5米=分米 40厘米=分米

  2分米=厘米70毫米=厘米

  板书设计

  教案点评:

  复习时有目的,分层次进行铺垫,为学习新知识打下基础。也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厘米=10毫米是引导学生观察讨论自己感知的,学生感到高兴。这也体现学生参与知识形成的全过程,自己学会知识。

  借助形象直观的手势表示抽象的概念,帮助学生形成表象,印象深刻,有利于学生加深理解概念。通过直观——操作——总结——手势——测量,使学生的认识逐步加深,在直观——表象——抽象的思维过程中,使学生形成正确的概念——1毫米。教师在新知识的传授中,通过引导、点拨,充分发挥学生主人翁作用,使每一位学生都处于积极的思维之中。

  将长度单位用手势表示,不但形成表象,加深理解,同时也区别了不同概念,建立正确的长度观念。

  通过多种形式,多层次,有针对性地进行练习,因材施教,面向全体,以提高学习质量和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探究活动

  测量游戏

  游戏目的

  让学生学会用分米、毫米量.

  游戏准备

  铅笔、橡皮、一枚一分硬币、3分米长的纸条、图钉等物品.

  游戏过程

  让学生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合作,共同测量以上物品的长度.

毫米,分米的认识 篇3

  教学内容:五年制小学数学第五册教科书第36至37页例1、例2及“做一做”中的习题、练习八第1、2题。

  教学目的:1、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和分米,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厘米=10毫米,1米=10分米。2、培养学生勤于动手,细心观察的良好习惯。

  教具准备:米尺、学生用尺各一把,一分硬币一枚,纸条若干条。

  教学过程 :

  激趣导入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发学习动机)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要来个“游园夺奖比赛”活动,比赛的规则是:只要你能正确地回答园中设置的题目,你就能获得相应的奖品,最后再根据每组得奖的多少,评出三个优胜组。各组同学有没有信心夺奖?

  一、游“记忆园”(复习旧知识)

  幻灯出示“记忆园”中的问题,并逐一显示问题:

  (1)我们已经学过(    )和(    )两种长度单位?

  (2)一米=(    )厘米

  (3)13厘米-7厘米=(    )厘米

  (4)比划比划1厘米大约有多长?

  (5)用手势表示出1米的大概长度。 

  (上述问题如果学生答对了,奖给小红旗一面)

  复习阶段活动小结:(鼓励获奖同学,导入  新课教学)

  教师导语 :以前,我们学过长度单位厘米和米,知道量较小物体的长度或较短距离应该用厘米作长度单位,如果要量更小物体的长度或者要求量得更精确,该用啥来作长度单位呢?请跟着老师走入“求知园”,去认识新的长度单位毫米。

  板书课题:毫米           的认识(留一定的手写虚拟主机,留待后面在补上完整的课题)

  二、游“求知园”,认识毫米

  幻灯出示“求知园”认识毫米的有关问题(逐题显示)

  1、仔细观察尺子,看看1厘米中间还有啥?(有很多小格)

  (学生举手答,答对的同学奖“发现奖”牌一面)

  2、数一数,1厘米中间有多少个小格?(10个)

  注意引导学生怎么数,数得快的同学奖“速度奖”牌一面。

  告诉学生:1厘米中间每个小格的长度是1毫米。

  3、1厘米=(    )毫米(引导学生说出想的过程)

  (学生举手抢答,答对的同学奖“思考奖”牌一面)

  4、用手比一比,1毫米大约有多长?(指名同学比给大家看,其他同学跟着比,比对的同学奖“发现奖”牌一面)

  5、量一量:量一根长10毫米的纸条剪下来、量一分硬币的厚度是(   )毫米、量数学书的厚度是( )毫米。

  6、说一说:回形针长( )毫米、铁钉长( )毫米。

  (答对5、6两题的同学,分别奖“勤于动手奖”一面和“小星星”一颗)

  活动小结:(照顾后进生,巩固“毫米的认识”)

  刚才,我们在“求知园”中认识了新的长度单位“毫米”,同学们在夺奖的过程中学到了新的知识,下面我们把机会让给那些没有得奖的同学,请他们来回答几个问题(指名后进生回答)。

  1厘米=( )毫米 1毫米大约有多长?

  (各组同学的得奖情况对比,表扬先进组,鼓励后进组)。

  三、继续游“求知园”,学习分米。

  导语 :在“求知园”中,我们认识了比厘米小的长度单位毫米,也有我们没有认识的长度单位“分米”。老师只知道分米是一个比厘米大而也比米小的一个长度单位,关于“分米”的其它知识,还要同学们在游完了“求知园”之后才知道,下面我们就一起去“夺奖识分米”(补充课题,使本节课的课题完整)。

  幻灯出示“求知园”中有关认识分米的问题(逐一显示):

  1、量一根10厘米长的纸条,然后把它剪下来,看谁剪得快?

  告诉学生:10厘米也叫1分米。

  2、填一填:1分米=( )厘米。

  3、数一数:在米尺上10厘米为1段地数,看看整好可以分成几段?然后填空:1米=( )分米。

  指名学生到黑板前数1米的硬纸条。

  4、做一做:

  量一量数学书的长度大约是几分米?

  剪一根3分米的纸条给大家看看。

  三、活动总结:(强调知识重点,表扬先进小组)

  这节课,我们通过“游园夺奖”活动,认识了长度单位“毫米”和

  “分米”,知道了1厘米=10毫米,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在活动中同学们表现出色,下面我们进行评比。对获奖小组及获得奖品的同学进行鼓励。

  四、课堂作业 :练习八第1、2题。

毫米,分米的认识 篇4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上册第2—4页,相应的“做一做”和练习一中的第1—3题。

  教学目标 :

  1、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和分米,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

  2、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简单的推理能力。

  3、结合具体内容向学生渗透长度单位来源于实践也应用于实践的观点,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及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使学生初步建立 1毫米、1分米的长度观念。

  教学难点 :

  在建立长度观念时,对毫米、厘米、分米、米之间的关系易混淆,故教学时应讲清它们之间的关系,比较它们的长短,使学生能正确、深刻地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教具、学具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米尺;学生准备直尺一把、一枚一分或一角硬币、丝带、橡皮等。

  教学过程 :

  一、创设情境,导入  新课

  师:你们猜一猜,钱老师的身高是多少?

  学生猜完后教师说明:钱老师的身高是1米80厘米。

  师:米和厘米是我们以前学过的两个长度单位,请大家用手势比划一下,1米大约有多长?量哪些物体的长度一般用米作单位?

  师:请大家再用手势表示一下,1厘米大约有多长?量哪些物体的长度一般用厘米作单位?

  师:我们每天上课都要用到数学课本,你们知道数学课本的长和宽大约是多少厘米吗?自己量一量。

  生:数学书的长是21厘米,数学书的宽比15厘米多,比16厘米少。

  师:数学书的宽比15厘米多,比16厘米少,那究竟有多长呢?你们想不想知道?

  生:想!

  师:要想比较准确地量出数学课本的宽,就要用一个比厘米小的长度单位——毫米来量。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毫米的认识。(板书课题)

  二、,探究体验,获取新知

  1、认识毫米。

  (1)师:1毫米有多长呢?请同学们拿起直尺认真观察:直尺上除了厘米刻度线以外,还有刻度线吗?

  (还有一些小刻度线,这些小刻度线把1厘米也分成了一些小格。)

  教师指出:直尺上1厘米中间每一个小格的长度就是1毫米。

  (2)看大屏幕上放大的直尺图

  提问:从0刻度到刻度1是几厘米?

  教师让学生用笔尖指着直尺上的小格数一数,在刻度0和刻度1之间有多少个小格?

  提问:从刻度1到刻度2是几厘米?数一数,在刻度1和刻度2之间有多少个小格?

  提问:从刻度3到刻度4是几厘米?数一数,在刻度3和刻度4之间有多少个小格?

  提问:这就是说,1厘米中间有多少个小

  得出:1厘米=10毫米

  (3)教师让学生量一量1分硬币的厚度,看够不够1毫米。

  量完后教师说明:1分硬币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

  师生共同用手势表示1毫米:先用右手的拇指和食指轻轻地夹住1分硬币,再用左手慢慢地把硬币抽出来,在右手的拇指和食指之间有一条小缝,它的长度大约就是1毫米。

  教师结合课件演示说明:银行卡和电话卡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10张纸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

  (4)教师让学生量一量数学课本的厚度大约是几毫米?

  (5)说一说,测量生活中哪些物品一般用“毫米”作单位?

  (6)教科书第3页 “做一做”中的题目。

  订正时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么样数的?

  2、认识分米。

  (1)引入分米。

  ①动手操作:用学生尺或米尺量自己的课桌宽是多少?(当学生用“米”做单位量时,课桌宽不够1米,用“厘米”做单位时,一一地量很麻烦。)

  ②独立探索:你感觉用一个多长的长度单位量课桌的宽比较合适?

  ③汇报交流,引导学生想象:如果有一个比厘米大而也比米小的长度单位就好了。

  ④教师说明:像量课桌这样的物体长度时用米、厘米或毫米做单位都不合适,我们就要创造一个新的长度单位。

  ⑤互相讨论:这个单位规定为多长合适?学生讨论(得出以“10厘米”为一个单位比较好)汇报并说明理由;进而引出“分米”。(板书,把课题补充全:分米的认识)

  (2)问:1分米等于多少厘米?(板书:1分米=10厘米)。

  用手势表示出1分米的长度,表示出2分米的长度。

  (3)学生观察米尺,回答:1米里面有几个1分米?(板书1米=10分米)

  (4)练习。

  ①同桌互量从手腕到指尖有多长?

  ②教科书第4页“做一做”中的习题。

  三、实践应用,巩固提高

  1、练习一的第1、2、3题。

  2、在(  )里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蜡笔长6(    )   跳绳长2(     ) 

  桌高7(     )   粉笔长75(       )

  钢笔长14(    )   小明的身高是140(     )

  一块橡皮厚12(   )  旗杆高9(     )

  3量出20毫米和3分米的丝带。

  四、全课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啥?你有啥收获?

  五、布置作业 

  1、量出数学作业 本的长约是多少分米,厚是多少毫米

  2、在作业 本上画出1毫米、1厘米、1分米长的线段。

  3、拿一瓣蒜头放在盛有少量水的的盘子里。先看看它几天后开始发芽,再记录发芽一周内蒜叶的生长情况。(课外完成)

  蒜叶生长情况记录

毫米,分米的认识 篇5

  教学内容:

  教学目的:1  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

  2        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概念,知道1厘米=10毫米,1分米=10厘米,1米=10分米

  3        学会用毫米,分米作单位量物体的长度。

  4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5        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6        在实际操作中使学生养成细心认真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认识分米和毫米以及米、分米、毫米之间的进率。

  教学难点 :建立毫米,分米的长度概念。

  教学办法:直观操作法,启发式谈话法。

  学法指导:教给学生操作办法。

  教具准备:直尺(1米),课件,纸条(40),一分硬币40枚,棋子等。

  教学过程 :

  一:复习

  1        找一生与师同站,其他学生发现“师生”之间有何不同,由高度引入。

  2        复习厘米,米

  〈1〉 生用手表示1厘米,1米的长度。

  〈2〉 师:在测量较短物体的长度时常用(厘米)作单位。

  在测量较短物体的长度时常用(米)作单位。

  3        出示一分硬币引入

  师:以厘米为单位测量一分硬币的厚度,怎样?为啥?

  一分硬币的厚不够1厘米,而我们也想比较准确地知道它的厚度,怎么办?

  二:新授

  〈一〉          毫米

  1        要想比较准确地量出一分硬币的厚度,我们可以用一个比厘米更小的单位,毫米来测量。(板书课题)

  2        认识毫米

  师:观察直尺上除了较长的厘米刻度线外,还能发现啥?

  师:1厘米中间的每一小格的长度就是1毫米

  2小格的长度就是(2)毫米。     你还知道几毫米?

  3        1厘米=10毫米

  师:数一数,在刻度1和刻度2之间有多少小格?是几毫米?

  同样的办法数3—4之间有多少小格?几毫米?

  自选1厘米数小格,汇报。讨论发现了啥?(1厘米=10毫米)

  师:验证:课件演示数小格。

  4        量硬币,感受1毫米

  师:量一般物体的办法是啥?  生口答,师小结。

  生测一分硬币的厚度,汇报。

  师:指导学生借助1分硬币表示1毫米。

  5        练习

  〈1〉 测量棋子任一条边长,汇报。

  〈2〉 课件出示练习题。

  6        小节:今后量比较短的物体长度或要求量的比较精确,就可以用(毫米)作单位。

  〈二〉          分米

  1        测桌面的宽用毫米作单位,怎样?

  可以用厘米,也可以用毫米作单位。(板书:1分米)

  2        认识,感受1分米

  师:在尺子上从0刻度起,1厘米1厘米的数出10厘米,指出:10厘米也叫1分米。

  师;1分米和10厘米同样长,说明1分米等于多少厘米?

  (板书:1分米=10厘米)

  师:从刻度2到刻度几是1分米?

  师:用手势表示1分米大约有多长。

  3        分米条制作及应用

  师:2人一张纸条,一人测出1分米,并在最后画一条竖线,同桌用尺子测量检查。如果不正确,另测;正确,沿线折叠。     师巡视指导。

  师:用分米条测量桌子宽大约是几分米?多的部分用啥单位表示?

  4        教学1米=10分米

  同桌之间提问用手表示1毫米,1厘米,1分米,1米的长度。(师贴分米条)

  师:共几个分米条?10个分米条是几分米? 和学过的多长很相似?为啥?

  指名提问,师小结。

  验证:用1米长尺子测量得出 1米=10分米

  三:练习

  课件出示。(巩固新知)

  四:1   小节:我们这节课学习了啥?

  2          作业 :以毫米,分米为单位,测量家中物体长度,做一个记录。

  板书设计 

  毫米,分米

  1厘米=10毫米         1分米=10厘米         1米=10分米

毫米,分米的认识 篇6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p2~4.

  二,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仪,米尺;学生准备直尺一把,吸管一根,剪刀一把,一小组一把米尺.铅笔,练习本,橡皮.

  三,教学目标与策略选择

  "毫米,分米的认识"是在学生学习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对长度单位有初步的认识,有了一定的用尺度量能力的基础上进行的.通过本节课的继续学习,可以进一步加深学生对长度单位的认识,对加深长度单位间十进关系的认识和学习建立升的概念也是非常有用的.因此,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1,让学生懂得测量不同长度的物体要用合适的长度单位,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和分米,初步建立1毫米和1分米的长度观念,学会用毫米和分米测量物体的长度.2,在动手操作,合作交流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虚拟主机想象能力.3,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和初步的估测能力.4,让学生生能在学习中积极求知,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强化同学间的交流,灵活的选择办法,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和认真,细致的学习习惯,在学习中体会成功的快乐.

  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而长度单位也比较抽象.基于此,本课中我力求创设自主探索环境,让学生在猜一猜,量一量,找一找等实践探索过程中,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来帮助学生获得感性认识突破难点.采取小组合作讨论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培养合作意识和交往能力.

  四,教学流程设计及意图

  教学流程

  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1,师:你们猜一猜,周老师的身高是多少

  学生猜完后教师说明:周老师的身高是1米69厘米.

  师:米和厘米是我们以前学过的两个长度单位,请大家用手势比划一下,1米大约有多长 量哪些物体的长度一般用米作单位

  指名回答.

  师:请大家再用手势表示一下,1厘米大约有多长 量哪些物体的长度一般用厘米作单位

  指名回答.

  活动:

  先在小组内估计一下铅笔的长,橡皮的长,练习本的宽和课桌的高.然后再量一量,记录员在记录卡上做好记录.

  小组汇报各种记录的情况.

  师:在刚才的测量中,我们发现,铅笔的长,练习本的宽,要想知道它的准确长度,就要用到一个新的长度单位,那就是毫米.

  板书:毫米 的认识

  二,自行探究,建立模型

  1.感知毫米

  (1)拿出直尺,在直尺上找一找1毫米.指名说说找到的1毫米.(2)课件演示放大的直尺,指着直尺上的任意1小格,问学生是多长.小结得出:在直尺上每一小格的长就是1毫米.

  (3)继续观察直尺,数一数,想一想,还会发现有关毫米的哪些知识 把你的发现在小组内说一说.组内交流,班内汇报.

  引导得出:1厘米=10毫米.【板书】

  (4)感受毫米

  a在直尺上仔细看一看1毫米有多长 闭上眼睛,想一想1毫米有多长.

  b.想一想,在我们的身边或周围有哪些物品的长度或厚度大约是1毫米 汇报.

  (5)通过刚才的研究,你想对1毫米说些啥 有啥样的感觉

  (6)师:毫米虽然短小,但是呢它在生活中的应用还是非常大的.

  课件演示毫米在生活中的应用.

  2,找分米

  (1)引入分米.

  不用直尺,将桌子上的吸管剪成10厘米长.

  师巡视,观察剪的情况.

  剪好后,拿出直尺,量一量自己剪好的吸管,看看自己的眼力准不准.

  汇报:说说你的吸管是多长 还有更接近10厘米的吗

  如果有刚好是10厘米的,直接引:其实刚才这位小孩子剪的这段吸管的长度就是1分米.分米就是我们今天学的第二个长度单位.(板书:分米)

  否则这样引:其实刚才这位小孩子剪的这段吸管的长度只要加上(或减去)多少1厘米就是1分米了…….

  (2)在直尺上找分米,研究分米

  在米尺上找一找分米,看看有哪些发现

  班内汇报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引导得出:1分米=10厘米 1米=10分米

  (3)感受分米

  先在直尺上比划比划1分米有多长 伸出比划的手势来.

  在我们的生活中,哪些物品的长度或厚度大约是1分米

  估一估铅笔盒,课本,课桌等东西的长度,高度.

  三,练习巩固,拓展应用

  出示表格

  在我们身边或周围选出自己喜欢的物品,在小组内先估一估他们的长度,再量一量,记录员作好记录.比一比哪个小组得到的☆最多.

  喜欢的物品

  我们的估计

  我们的测量

  我们的评价

  班内汇报与交流.

  3,获得大星最多的小组简介他们的估计办法.

  四,全课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四个长度单位,知道了用不同的长度单位去测量.如果现在用我们学过的米,分米,厘米,毫米来计量温州到杭州的路程有多远,你觉得怎样 (不好量,太长了)教师:"那计量较长的路程有没有更合适的计量单位呢 "当然有.我们只有不断地学习新的知识,才能解决新问题.毫米也不是最小的长度单位.同学们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在网上查一查,看一看.

  通过比划唤起学生对已学长度单位的回忆,为学习新知识奠定基础.

  培养估测能力

  让学生通过测量,发现铅笔的长和练习本的宽用厘米或米作单位都不合适,自然而然地引出新的长度单位-毫米

  闭上眼睛想一想,培养了学生的虚拟主机想象能力.

  让学生举例,可以深化学生对毫米的认识.课件演示毫米的应用,学生可以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将所学知识马上进行应用,同时也为分米的引入做好铺垫.

  掌握了毫米后,放手让学生探究分米的秘密.

  练习设计注重让学生动手操作,注重联系生活实际.练习形式生动,形象,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积极性.

  书本不是知识的惟一来源.现代社会的学生应该学会从各种途径特别是网络学会新知识.

  五,教学片断实录

  片断一,

  ……师:想一想,在我们的身边或周围有哪些物品的长度或厚度大约是1毫米

  生1:铅笔尖是1毫米.

  生2:公交ic卡的厚度是1毫米.

  生3:1元硬币的厚度是1毫米.

  生4:我的数学练习本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

  师:通过刚才的研究,你想对1毫米说些啥 有啥样的感觉

  生1:太短了!

  生2:太小了.

  生3:跟我们头发丝差不多小,很短很短

  生4:毫米啊,你是4个兄弟里面最小的.

  生5:毫米虽然那么短,可是它也是有用的.

  师:对啊,毫米虽然短小,但是呢它在生活中的应用还是非常大的.

  课件演示毫米在生活中的应用.

  ……

  片断二,

  ……

  师:那现在请小孩子拿出米尺,在米尺上找一找分米,看看你有哪些发现

  汇报:

  生1:我发现1分米跟我的铅笔差不多长.

  生2:我发现1分米就是1个大格,1个大格里面有10个小格.

  生3:我知道1分米=10毫米

  师:为啥你这么认为

  生3:因为1个小格你刚才说了是1毫米,10个小格就是10毫米,1分米有10个小格,所以1分米就等于10毫米.

  师:说得对极了!是个伟大的发现.还有其他发现吗

  生4:我发现这条直尺上共有10个大格.

  师:那是多长

  生4:10分米.

  生5急切地:我知道,1米就是10分米.因为这条是米尺,就是1米长的,上面是10大格,是10分米,所以1米就是10分米.

  师:真不错.这个发现也很重要.

  ……

  六,教学反思

  这节在设计上有以下几个特点:

  在矛盾冲突中激发起探索新知的欲望.

  戏剧中的矛盾冲突,是剧情得以发展的不可或缺的推动力;在课堂教学中,思想上的矛盾冲突,同样也是激发学生进行深入探索的推动力.这种矛盾冲突能激发思想上的变革,能够引起"头脑风暴",矛盾的最终解决也预示着自主构建知识过程的完成.本节课正是利用了这一点,抓住了"要想准确测量出某一物体的长度仅有厘米这一较小的长度单位是不能解决问题的"这一矛盾,激起了学生探索新的长度单位的愿望,使学生经历了知识的形成过程,达到了在经历,体验中自主构建知识的培养目标.

  2,创造大量实践操作机会和合作学习的气氛

  在本节课中,我提供了大量的测量活动,学生学的有兴趣,测量的也比较认真,一些需要学生观察判断的题目,学生能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先思考,围绕探索的问题,在小组内相互讨论,分析,交流.由于这节课学生动手操作的多,因此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能体验到了学习的乐趣.通过营造民主,平等,自由,和谐,合作的学习气氛,消除了学生探索学习的恐惧心理,有一定心理安全感,全身心投入学习中,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能体验到了学习的乐趣.

  3,注重实践运用

  课堂中注重将学习活动中所学到的知识运用于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探索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鼓励学生大胆去量自己喜欢的物体的长度,学生根据物体的长度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这样给学生提供了解决实际问题的动手机会,让学生感受到"身边处处有数学",使学生对数学不再感到陌生.

  4,估测意识的培养和训练贯穿始终.

  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与估测能力是新课标中明确提出的培养目标之一,本课中有两个环节安排了估测:一是在课始,先在小组内估计一下铅笔的长,橡皮的长,练习本的宽和课桌的高,然后再量一量.二是在练习环节,在学习了毫米分米后,在身边或周围选出自己喜欢的物品,在小组内先估一估他们的长度,再量一量,记录员作好记录.这样的编排设计给了学生多次尝试,修正的机会,使学生的估测能力在这节课上有了一定的发展.

毫米,分米的认识 篇7

  一、教学内容:教科书第60-61页的内容。

  二、教学目标 :

  1、结合教学,向学生渗透知识来源于生活,也服务于生活的思想。同时培养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兴趣。

  2、通过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提问意识、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和分米。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观念。知道米、分米、厘米、毫米每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关系。会用毫米、分米做单位量物体的长度。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1毫米、1分米的长度观念的建立,会用毫米、分米做单位量出物体的长度。

  教学难点 :毫米、分米概念的形成过程和在实际测量中的灵活应用。

  四、教具、学具:

  米尺、硬币、直尺、纸条等。

  五、教学过程 :

  (一)情境引入,激发兴趣:

  1、师:同学们,中国第一个航天员是谁?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获得了成功,在成功的背后有多少默默无闻、刻苦钻研的科学家,花费了多少心血和汗水。在研制过程中不能有一点点的失误。你认为在研制过程中要做些啥工作呢?

  学生可能答:飞机的性能,驾驶员的技术,准确的测量等。

  师:首先得经过精确的测量,丝毫误差都可能导致失败。

  (这一环节,强化了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复习长度单位:米、厘米

  问:那么测量物体的长度要用到啥单位?

  一米的长度大约有多长呢?用手势表示1米大概有多长?1厘米大概有多长?

  (对已建立的长度观念的复习,为新知作准备.)

  3、测量纸条的长度。(创设问题情境)

  师:同学们拿出纸,,看谁能量出纸条的长度?

  师:这8厘米多,多的也不够1米,用啥单位表示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揭示课题:毫米的认识)

  (激发矛盾,提高探究的欲望,为合作探究作准备。)

  (二)合作交流,探索新知:

  1、认识“毫米”。

  (1)调查研究后,汇报交流。

  (1)师:关于毫米的知识,你都知道啥?拿出你的直尺,把你所发现的说给同组同学听听。(合作学习,老师巡视。)

  (2)汇报交流:1厘米中间的每一个小格的长度就是1毫米。

  (3)师问:用铅笔的笔尖指着,一毫米一毫米地数1厘米中有多少个1毫米?板书:1厘米=10毫米。

  (4)用铅笔尖指出从0刻度开始5毫米的刻度线。

  比一比,谁指的快:指出6毫米的刻度线;8毫米呢?

  (5)提问:你身边啥物体的实际长度接近1毫米?

  (2)亲身体验1毫米到底有多长?

  师:这是一枚一分硬币,你先估计一下,它的厚度是多少?实际测测,看估计的对不对?

  师:除了一分硬币的厚度是1毫米以外,还能举出长度是1毫米的物体吗?

  师:到底1毫米有多长呢?用手势表示一下。

  (3)实际测量:

  ① 考考你的眼力:你估计一下这本数学书有多厚?实际测一测,你是怎么知道的?(指导用毫米做单位测量的办法)

  ② 任选你喜欢的物品,测出它的长度。(小组操作、互评、反馈)

  教师小结:

  直尺上除了厘米刻度外还有更小的格。一厘米间的每一个小格的长度就是1毫米。1厘米里面有10个1毫米。(板书:1厘米=10毫米)。

  (这一环节,主要在课堂上体现积极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2、认识分米。

  (1)引入分米:下面我们做个智力小游戏。

  师:这是两根纸条,只用尺子测出其中一根的长度,用啥办法能知道另一根的长度。

  请最有智慧,最先完成的小组到前边来给大家演示。

  师:10厘米、10厘米地测,这个办法真好,这10厘米的长度还可以说是多长?有谁知道?(板书:分米)

  这就是我们今天认识的第二个长度单位:分米。

  问:1分米是几厘米?40厘米是几分米?为啥是4分米?

  (板书:1分米=10厘米)

  (2)体验1分米的长度:

  师:1分米有多长呢?伸出你的两指,比一比多长是1分米?

  (这一拃的长度就是1分米)

  (3) 渗透米和分米的关系。

  创设情境:一天老师叫小老鼠画一条长1分米的线段,但是呢它的直尺断了一节,小老鼠不知怎样画。请你帮助帮小老鼠画一条1分米长的线段。(悟出米和分米之间的关系,用一把无起始刻度的直尺。)

  师:1米里有几个1分米?10个1分米是多少?

  板书:1米=(  )分米。(10分米就是1米。)

  (三)阶段小结,突出重点:

  今天我们学习了两个新的长度单位:毫米和分米。

  现在我们一共认识了4个长度单位,今后我们在测物品的长度时,有时就可以用米,分米,厘米作单位,如果测量时要求特别精确地话,还可以用毫米做单位,那么这4个长度单位之间有啥关系呢?下面每个小组的同学研究一下。(学生汇报略)

  (四)巩固反馈,学以致用:

  蜡笔长6(   );跳绳长2(   );课桌高7(   );粉笔长75(   );

  蜡笔长60(   );跳绳长200(   );课桌高70(   );粉笔长75(   );测量教室的宽用(   );书的厚度用(   );成都到北京的距离用(   )。还有比米更大的长度单位,我们还要不断学习新的知识,才能解决新问题。毫米也不是最小的长度单位,如果你们有兴趣,希望你们到书中或网上查查看。

毫米,分米的认识 篇8

  设计意图:

  导入部分,让学生经历测量常见物体长度的过程,引出长度单位分米和毫米,让学生感到分米和毫米的建立是日常测量的需要。

  本节课注意从感性入手,借助直观演示,充分调动学生动手操作的积极性。通过看、数、比、量使学生对长度单位1毫米、1分米形成深刻的印象,建立表象。然后通过对直尺的观察,放手发动学生独立探索厘米与毫米之间的关系,知道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体会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

  巩固练习部分,设计习题使学生灵活掌握所学知识。

  教学目标:

  1、认识长度单位——分米、毫米,建立1分米、1毫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

  2、在动手实践中体验到数学来源于生活,体验到学习数学的有用之处。

  3、在实际操作中养成细心、认真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观念。

  教学难点:

  1毫米、1分米的长度观念的形成过程。

  教学用具:

  米尺、学生直尺、准备测量的物体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师:测量物体长度时,要用到长度单位,我们学过的长度

  单位有哪几个?

  生:米和厘米。

  师:请大家用手势表示1米大约有多长?1厘米呢?

  生:用手势表示1米、1厘米的长度。

  师:量哪些物体的长度用米作单位合适?哪些用厘米合适?

  生:回答哪些物体的长度用米作单位合适,哪些用厘米合适。

  师:现在我们以小组为单位,测量一下桌面的长度、课本的长度、硬币的厚度,汇报时要汇报你测量了物体哪一部分的长度,长度是多少?

  生:进行分组测量,并按要求进行汇报。

  师:在测量中同学们是不是遇到啥问题了?

  生:谈测量中遇到的问题。

  师:今天我们就来一起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再来认识一个新的长度单位——毫米。

  师:板书课题——毫米、分米的认识

  教师点评:

  通过实际测量,学生发现了已有知识解决不了的问题,进而产生了强烈的学习欲望。

  二、   新课。

  1、认识毫米。

  师:拿出直尺找0刻度,再找1厘米、2厘米。

  生:找0刻度、再找1厘米、2厘米。

  师:观察直尺1厘米之间每个小格的长度就是1毫米,用mm

  表示,1毫米比1厘米短。

  生:观察。

  师:用铅笔尖数一数1厘米里有几个小格。

  生:10个。

  师:10个小格,就是10毫米。

  师:请同学们讨论一下厘米和毫米之间有啥关系?

  生:学生讨论。

  师:通过数我们知道1厘米=10毫米。

  师:板书——1厘米=10毫米(mm)

  师:用手在直尺上比一比,1毫米有多长,哪些物品的厚度约是1毫米。

  生:用手在直尺上比一比1毫米有多长,估计身边哪些物品的厚度是1毫米。

  师:我们用直尺来验证一下,看1分硬币的厚度是不是1毫米。

  生:用直尺测量1分硬币的厚度。

  师:我们闭起眼睛想一想1毫米究竟有多长,用手势比一比。

  师:前几天在我们沪嘉乡下的那场雨平均降雨量是4毫米,我们用不用穿雨鞋呢?

  生:思考问题,并回答。

  师:通过上面的练习我们发现毫米比厘米还要小,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或者要求量得比较精确时,都可以用毫米作单位。

  教师点评:

  在学生原有对厘米的认识,教师引导学生探究、讨论,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建立表象,并结合生活中的应用思考问题,使学生体会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

  2、认识分米。

  师:接下来我们再来认识一个长度单位——分米。

  师:请同学们观察米尺,10厘米有多长?10厘米也叫做1分米,用dm表示。

  生:观察米尺,感知1分米的长度。

  师:谁能说说1分米等于多少厘米?

  生:10厘米。

  师:板书——1分米=10厘米。(cm)

  师:只要够10厘米,就是1分米,用手势来表示一下1分米的长度,同桌互相用尺子验证一下。

  生:用手势表示1分米的长度,同桌互相验证。

  师:你来大胆的猜想一下,1米中有多少个1分米?

  生;进行猜想。

  师:我们来验证一下,观察米尺,从0刻度起每数出10厘米做一个记号,一直数完,看一看一共有几个记号?1米中有多少个1分米?

  生:学生进行验证,汇报验证结果。

  师:板书——1米=10分米(dm)

  师:量一量我们数学课本的长度约是几分米?

  生:学生用分米作单位测量数学课本的长度。

  师:估算一下你身边的物体的长度,同桌用尺子量进行验证。

  生:估算物体长度,同桌进行验证,汇报验证结果。

  师:指导看书,质疑。

  生:看书、质疑。

  教师点评:

  教学新知要建立在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上,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并进行科学验证,培养学生想象能力和科学严谨的学习态度。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成就感得到满足,进一步提高了学习兴趣,达到了很好的效果。

  三、   巩固练习。

  1、我们已经学了4个长度单位:厘米、米、毫米、分米,

  比一比,把这四个长度单位排一下顺序。

  2、让同学们用手中的测量工具任意测自己喜欢的物体,并做记录。

  3、我们在量物体长度时,就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下面来选择合适的单位填空:

  回形针长28(    )        小明身高110(    )

  黑板长3(    )           课桌面宽4(    )

  操场长200(    )         粉笔长7(    )

  教师点评:

  同学们兴趣盎然,用不同的形式测量自己喜欢的物品,或者是身体的一部分,精心的作记录,在测量中体会到不同的长度。对知识有了深入的了解,从模糊到清晰,使人人学了有价值的数学,在大量的实践中获取了真知,体会了测量不同的物体要用不同的单位。

  四、   小结:

  师:我们今天研究了啥内容,说说你的收获。

  生:谈学习本课的收获。

  师:你们知道吗?毫米并不是最小的长度单位,不信你们

  可以查资料或上网查一查。

  教师总评:

  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积极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在整节课中充分的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获取新知,教师创设活动情境,充分的提供了学生探索合作的虚拟主机,并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就在我们身边,就在我们每天的生活中,增强了学生学习兴趣,而且也培养了估测的能力。

  板书设计:

  毫米、分米的认识

  1米=10分米(dm)

  1分米=10厘米(cm)

  1厘米=10毫米(mm)

毫米,分米的认识 篇9

  教学目标 

  1.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和分米,初步建立1毫米和1分米的长度观念.

  2.知道1厘米=10毫米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教学重点

  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和分米,初步建立1毫米和1分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厘米=10毫米,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

  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观念,形成表象,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并应用概念正确表示物体的长度.

  教具学具准备

  学生尺、分米尺、米尺.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1.导入  :我们学过长度单位米、厘米,也会用米和厘米测量长度,请同学们测量一下教学教科书封面的长是多少?宽是多少?

  2.学生操作,测量后汇报:

  书的封面长20厘米多,不到21厘米.

  书的封面宽14厘米多,不到15厘米.

  3.继续测量书的厚度,学生汇报:书的厚度不到1厘米.

  4.教师概括:同学们测量得到长20厘米多,不到21厘米;宽14厘米多,不到15厘米;厚不到1厘米,20厘米多,多多少?不到15厘米,差多少?不到1厘米,那是多少? 20厘米多,不到15厘米,不是一个准确的长度,是否能用米、厘米那样的长度单位表示呢?

  二、探究新知.

  1.认识毫米,教学例1.

  (1)启发学生观察测量得到的20厘米多,14厘米多,不到1厘米,从尺子上看,你们发现了啥?互相议论一下.

  学生回答:有许多小格;

  长是20厘米还多7个小格;

  宽是14厘米还多5个小格;

  厚是8个小格.

  (2)教师讲述:这每一个小格的长度比1厘米小,它的名字叫1毫米.请同学们数一数,1厘米中间(从0到1)有多少小格,也叫多少毫米?从2~3、5~6、9~10等每一厘米长中也发现了啥?互相交流一下.

  (3)教师演示课件“毫米和分米的认识”.

  (4)请同学们想一想,1厘米和10毫米之间有啥关系?可以互相议论一下.

  总结归纳:1厘米=10毫米(继续演示课件“毫米和分米的认识”)

  (5)借助手势,帮助学生建立长度观念.

  ①老师表示1毫米的长度(用拇指和食指表示)

  ②学生将1分硬币用右手食指和拇指夹住,抽去硬币,观察拇指和食指之间的缝隙,理解1毫米的长度观念.

  ③用手势表示1毫米、1厘米

  (6)测量(分组操作并填空)

  ①量一量一分硬币的厚度,看够不够1毫米.

  ②量一量数学课本的厚度,大约是____毫米.

  ③

  2.认识分米.教学例2.

  (1)引导学生在尺子上指出10厘米的长度,出示分米卡,使学生认识1分米.说明有时候量物体的长度用分米作单位.

  (2)数一数1分米中有多少个1厘米?(继续演示课件“毫米和分米的认识”)

  有了认识毫米的思路,认识分米,启发学生思维,自己学会认识分米的长度单位.

  (3)借助手势,帮助学生建立长度观念.

  利用分米卡,用手势表示,进一步认识分米.

  将米、分米、厘米、毫米4个长度单位,用手势表示.学生分组互相用手势表示.

  3.利用米尺,分组讨论.

  1米有多少分米?1米、1分米、1厘米之间有多少关系?

  总结归纳: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板书)

  4.量出3分米长的带子给大家看.

  三、全课小结.

  引导学生总结、认识了毫米、分米,知道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

  随堂练习

  1.口述常用的长度单位有哪些?并用手势表示.

  2.口述常用的长度单位间有啥关系?

  3.同桌互相量一量铅笔的长度.

  4.判断下面叙述是否正确?

  蜡笔长6毫米.

  跳绳长2厘米.

  课桌高7米.

  粉笔长75分米.

  布置作业 

  5米=分米 40厘米=分米

  2分米=厘米70毫米=厘米

  板书设计 

  教案点评:

  复习时有目的,分层次进行铺垫,为学习新知识打下基础。也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厘米=10毫米是引导学生观察讨论自己感知的,学生感到高兴。这也体现学生参与知识形成的全过程,自己学会知识。

  借助形象直观的手势表示抽象的概念,帮助学生形成表象,印象深刻,有利于学生加深理解概念。通过直观——操作——总结——手势——测量,使学生的认识逐步加深,在直观——表象——抽象的思维过程中,使学生形成正确的概念——1毫米。教师在新知识的传授中,通过引导、点拨,充分发挥学生主人翁作用,使每一位学生都处于积极的思维之中。

  将长度单位用手势表示,不但形成表象,加深理解,同时也区别了不同概念,建立正确的长度观念。

  通过多种形式,多层次,有针对性地进行练习,因材施教,面向全体,以提高学习质量和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探究活动

  测量游戏

  游戏目的

  让学生学会用分米、毫米量.

  游戏准备

  铅笔、橡皮、一枚一分硬币、3分米长的纸条、图钉等物品.

  游戏过程

  让学生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合作,共同测量以上物品的长度.

毫米,分米的认识 篇10

  教学目标 

  1.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和分米,初步建立1毫米和1分米的长度观念.

  2.知道1厘米=10毫米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教学重点

  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和分米,初步建立1毫米和1分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厘米=10毫米,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

  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观念,形成表象,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并应用概念正确表示物体的长度.

  教具学具准备

  学生尺、分米尺、米尺.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1.导入  :我们学过长度单位米、厘米,也会用米和厘米测量长度,请同学们测量一下教学教科书封面的长是多少?宽是多少?

  2.学生操作,测量后汇报:

  书的封面长20厘米多,不到21厘米.

  书的封面宽14厘米多,不到15厘米.

  3.继续测量书的厚度,学生汇报:书的厚度不到1厘米.

  4.教师概括:同学们测量得到长20厘米多,不到21厘米;宽14厘米多,不到15厘米;厚不到1厘米,20厘米多,多多少?不到15厘米,差多少?不到1厘米,那是多少? 20厘米多,不到15厘米,不是一个准确的长度,是否能用米、厘米那样的长度单位表示呢?

  二、探究新知.

  1.认识毫米,教学例1.

  (1)启发学生观察测量得到的20厘米多,14厘米多,不到1厘米,从尺子上看,你们发现了啥?互相议论一下.

  学生回答:有许多小格;

  长是20厘米还多7个小格;

  宽是14厘米还多5个小格;

  厚是8个小格.

  (2)教师讲述:这每一个小格的长度比1厘米小,它的名字叫1毫米.请同学们数一数,1厘米中间(从0到1)有多少小格,也叫多少毫米?从2~3、5~6、9~10等每一厘米长中也发现了啥?互相交流一下.

  (3)教师演示课件“毫米和分米的认识”.

  (4)请同学们想一想,1厘米和10毫米之间有啥关系?可以互相议论一下.

  总结归纳:1厘米=10毫米(继续演示课件“毫米和分米的认识”)

  (5)借助手势,帮助学生建立长度观念.

  ①老师表示1毫米的长度(用拇指和食指表示)

  ②学生将1分硬币用右手食指和拇指夹住,抽去硬币,观察拇指和食指之间的缝隙,理解1毫米的长度观念.

  ③用手势表示1毫米、1厘米

  (6)测量(分组操作并填空)

  ①量一量一分硬币的厚度,看够不够1毫米.

  ②量一量数学课本的厚度,大约是____毫米.

  ③

  2.认识分米.教学例2.

  (1)引导学生在尺子上指出10厘米的长度,出示分米卡,使学生认识1分米.说明有时候量物体的长度用分米作单位.

  (2)数一数1分米中有多少个1厘米?(继续演示课件“毫米和分米的认识”)

  有了认识毫米的思路,认识分米,启发学生思维,自己学会认识分米的长度单位.

  (3)借助手势,帮助学生建立长度观念.

  利用分米卡,用手势表示,进一步认识分米.

  将米、分米、厘米、毫米4个长度单位,用手势表示.学生分组互相用手势表示.

  3.利用米尺,分组讨论.

  1米有多少分米?1米、1分米、1厘米之间有多少关系?

  总结归纳: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板书)

  4.量出3分米长的带子给大家看.

  三、全课小结.

  引导学生总结、认识了毫米、分米,知道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

  随堂练习

  1.口述常用的长度单位有哪些?并用手势表示.

  2.口述常用的长度单位间有啥关系?

  3.同桌互相量一量铅笔的长度.

  4.判断下面叙述是否正确?

  蜡笔长6毫米.

  跳绳长2厘米.

  课桌高7米.

  粉笔长75分米.

  布置作业 

  5米=分米 40厘米=分米

  2分米=厘米70毫米=厘米

  板书设计 

  教案点评:

  复习时有目的,分层次进行铺垫,为学习新知识打下基础。也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厘米=10毫米是引导学生观察讨论自己感知的,学生感到高兴。这也体现学生参与知识形成的全过程,自己学会知识。

  借助形象直观的手势表示抽象的概念,帮助学生形成表象,印象深刻,有利于学生加深理解概念。通过直观——操作——总结——手势——测量,使学生的认识逐步加深,在直观——表象——抽象的思维过程中,使学生形成正确的概念——1毫米。教师在新知识的传授中,通过引导、点拨,充分发挥学生主人翁作用,使每一位学生都处于积极的思维之中。

  将长度单位用手势表示,不但形成表象,加深理解,同时也区别了不同概念,建立正确的长度观念。

  通过多种形式,多层次,有针对性地进行练习,因材施教,面向全体,以提高学习质量和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探究活动

  测量游戏

  游戏目的

  让学生学会用分米、毫米量.

  游戏准备

  铅笔、橡皮、一枚一分硬币、3分米长的纸条、图钉等物品.

  游戏过程

  让学生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合作,共同测量以上物品的长度.

毫米,分米的认识 篇11

  教学目标 

  1.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和分米,初步建立1毫米和1分米的长度观念.

  2.知道1厘米=10毫米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教学重点

  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和分米,初步建立1毫米和1分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厘米=10毫米,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

  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观念,形成表象,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并应用概念正确表示物体的长度.

  教具学具准备

  学生尺、分米尺、米尺.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1.导入  :我们学过长度单位米、厘米,也会用米和厘米测量长度,请同学们测量一下教学教科书封面的长是多少?宽是多少?

  2.学生操作,测量后汇报:

  书的封面长20厘米多,不到21厘米.

  书的封面宽14厘米多,不到15厘米.

  3.继续测量书的厚度,学生汇报:书的厚度不到1厘米.

  4.教师概括:同学们测量得到长20厘米多,不到21厘米;宽14厘米多,不到15厘米;厚不到1厘米,20厘米多,多多少?不到15厘米,差多少?不到1厘米,那是多少? 20厘米多,不到15厘米,不是一个准确的长度,是否能用米、厘米那样的长度单位表示呢?

  二、探究新知.

  1.认识毫米,教学例1.

  (1)启发学生观察测量得到的20厘米多,14厘米多,不到1厘米,从尺子上看,你们发现了啥?互相议论一下.

  学生回答:有许多小格;

  长是20厘米还多7个小格;

  宽是14厘米还多5个小格;

  厚是8个小格.

  (2)教师讲述:这每一个小格的长度比1厘米小,它的名字叫1毫米.请同学们数一数,1厘米中间(从0到1)有多少小格,也叫多少毫米?从2~3、5~6、9~10等每一厘米长中也发现了啥?互相交流一下.

  (3)教师演示课件“毫米和分米的认识”.

  (4)请同学们想一想,1厘米和10毫米之间有啥关系?可以互相议论一下.

  总结归纳:1厘米=10毫米(继续演示课件“毫米和分米的认识”)

  (5)借助手势,帮助学生建立长度观念.

  ①老师表示1毫米的长度(用拇指和食指表示)

  ②学生将1分硬币用右手食指和拇指夹住,抽去硬币,观察拇指和食指之间的缝隙,理解1毫米的长度观念.

  ③用手势表示1毫米、1厘米

  (6)测量(分组操作并填空)

  ①量一量一分硬币的厚度,看够不够1毫米.

  ②量一量数学课本的厚度,大约是____毫米.

  ③

  2.认识分米.教学例2.

  (1)引导学生在尺子上指出10厘米的长度,出示分米卡,使学生认识1分米.说明有时候量物体的长度用分米作单位.

  (2)数一数1分米中有多少个1厘米?(继续演示课件“毫米和分米的认识”)

  有了认识毫米的思路,认识分米,启发学生思维,自己学会认识分米的长度单位.

  (3)借助手势,帮助学生建立长度观念.

  利用分米卡,用手势表示,进一步认识分米.

  将米、分米、厘米、毫米4个长度单位,用手势表示.学生分组互相用手势表示.

  3.利用米尺,分组讨论.

  1米有多少分米?1米、1分米、1厘米之间有多少关系?

  总结归纳: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板书)

  4.量出3分米长的带子给大家看.

  三、全课小结.

  引导学生总结、认识了毫米、分米,知道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

  随堂练习

  1.口述常用的长度单位有哪些?并用手势表示.

  2.口述常用的长度单位间有啥关系?

  3.同桌互相量一量铅笔的长度.

  4.判断下面叙述是否正确?

  蜡笔长6毫米.

  跳绳长2厘米.

  课桌高7米.

  粉笔长75分米.

  布置作业 

  5米=分米 40厘米=分米

  2分米=厘米70毫米=厘米

  板书设计 

  教案点评:

  复习时有目的,分层次进行铺垫,为学习新知识打下基础。也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厘米=10毫米是引导学生观察讨论自己感知的,学生感到高兴。这也体现学生参与知识形成的全过程,自己学会知识。

  借助形象直观的手势表示抽象的概念,帮助学生形成表象,印象深刻,有利于学生加深理解概念。通过直观——操作——总结——手势——测量,使学生的认识逐步加深,在直观——表象——抽象的思维过程中,使学生形成正确的概念——1毫米。教师在新知识的传授中,通过引导、点拨,充分发挥学生主人翁作用,使每一位学生都处于积极的思维之中。

  将长度单位用手势表示,不但形成表象,加深理解,同时也区别了不同概念,建立正确的长度观念。

  通过多种形式,多层次,有针对性地进行练习,因材施教,面向全体,以提高学习质量和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探究活动

  测量游戏

  游戏目的

  让学生学会用分米、毫米量.

  游戏准备

  铅笔、橡皮、一枚一分硬币、3分米长的纸条、图钉等物品.

  游戏过程

  让学生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合作,共同测量以上物品的长度.

推荐站内搜索:郑州人事考试网报名、最打动人心的祝福语、空间心情日志、45岁至55岁招工、2014年国考行测答案、河南自考准考证打印、寒假日记300字、关于心情的日志、教师资格证报名入口官网2021、暑假周记、

毫米,分米的认识(精选11篇)
版权声明:本文采用知识共享 署名4.0国际许可协议 [BY-NC-SA] 进行授权
文章名称:毫米,分米的认识(精选11篇)
文章链接:https://678999.cn/166523.html
本站资源仅供个人学习交流,请于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不允许用于商业用途,否则法律问题自行承担。

一路高升范文网

提供各类范文...

联系我们联系我们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