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教案第三单元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教案第三单元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教案

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第三单元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教案

第三单元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教案一、本单元的地位   第三单元是第一单元和第二单元的逻辑延伸。了解什么是文化,文化对人和社会的影响,知道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内在特性,是为了更好地了解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感受中华文化的无穷魅力,体会熔铸在民族生命力、凝聚力和创造力之中的中华文化的巨大力量,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自豪感;为了更深刻地理解深深植根于绵延数千年中华文化之中的伟大民族精神,更深刻地感受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独特的精神力量,更好地高擎中华民族精神的火炬,继往开来,与时俱进,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正因为如此,第三单元是全书的核心所在。    同时,作为全书整个链条上一个极其重要的一环,第三单元又是第四单元的逻辑起点。民族文化是民族之根,民族精神是民族之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培育“四有”新人,离不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别是民族精神的熏陶。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伟大的民族精神也只有随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而不断发展,才能焕发出蓬勃的生机与活力,在世界各种文化相互激荡的环境中成为砥柱中流。   二、本单元的内容结构   本单元主要包括两课内容,即第六课“我们的中华文化”和第七课“我们的民族精神”。    “我们的中华文化”引导学生一同感受五千多年中华文化独具特色的辉煌历程,理解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一脉相承的特点及其生生不息的内在品格;引导学生感受具有丰富内涵的文学艺术、凝聚中华民族勤劳勇敢精神和非凡创造力的科学技术,特别是共同装扮中华文化百花园的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体会中华文化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博大精深的无穷魅力,从而更自觉地肩负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的历史使命。     “我们的民族精神”结合中华民族数千年绵绵不绝、不断发展壮大的历史,启发学生理解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认识到这一伟大的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是维系各民族人民的精神纽带,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和强大的不竭力量之源;结合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大庆精神、抗洪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等,帮助学生认识到,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也就是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历史。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感悟到,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面对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的图谋,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90设极为重要的任务,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强基固本,人人都成为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共同续写中华民族精神的新篇章。附单元结构图表 91第六课  我们的中华文化   一、本课设计意图   党的xx大报告指出:“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体现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生命力、非凡的创造力和强大的凝聚力。了解中华文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第一,有利于更准确而深刻地认识我们民族和国家。随着世界各民族文化相互交流的深度和广度的不断拓展,“地球村”越来越小。在这样的时代大背景下,中华民族及其文化以怎样的姿态参与“地球村”的合作与竞争,是每个炎黄子孙都应该思考的问题。把握一个民族的文化特征,比把握一个民族肤色之类的体质特征要困难得多。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形态尽管多种多样,但都可以寻觅到该民族和国家文化的主色调、主旋律。唯其如此,才有英国人的绅士风度说,德国人的精确高效率说,美国人的自由开放说,日本人的善采异邦说等。几千年来,我国各民族共同繁衍生息在中华大地上,形成了灿烂的中华文化和独特的民族精神。中华文化深深地影响着中华儿女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    ’    第二,有利于更准确而深刻地认识我国国情。了解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精华与糟粕,是认清国情的内在组成部分。数千年来传统文化给我们留下了丰厚的文化遗产,也带来了因袭的重负。外来文化的积极因素,我们吸收得还不够充分,但其负面影响已引起我们的警惕和忧虑。深入剖析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对今日中国的影响,总结五十多年来我们走过的道路,是认清国情所必需的。    第三,有利于以理性态度和务实精神继承传统文化,创造中华民族更加美好的未来。马克思说过:“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中华文化,是我们“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之一。文化传统是社会的一种生存机制和创造机制。借助于它,历史才得以保存和实现。正因为如此,文化传统并非仅仅滞留于博物馆的陈列品和图书馆的线装书之间,它还活跃在今天人们的实践当中,并在这种实践中不断改变自己。对于中学生来说,了解传统、分析传统、变革传统,学习中华文化,正是培育这种理性态度和务实精神的最好课堂。    从整体上看,该课是对学生进行爱祖国、热爱民族文化教育,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的极其重要的一环,同时也是对学生进行民族精神教育的基础。    (一) 教育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古老的中华文化在世界东方走过了自己独具特色的辉煌历程。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92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中华文明的重要标识:汉字;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史书典籍。中华文化特有的包容性: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近代中华文化经历了衰微的过程,只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才能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中华文化正在续写更加壮丽的篇章。中华文化中的文学艺术在世界文学艺术宝库中占有重要位置。中国古代科学技术长期处于世界的前列。不同区域的文化既渐趋融合,又保持着各自的特色。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为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各族人民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2.能力目标   〇结合中华文化独特的发展历程,理解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特点。    〇认识中国共产党在中华文化走向新的辉煌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〇感悟中华文化巨大的生命力和创造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〇通过对中华文化发展历程和特点的了解,‘感悟文化的力量,增强对优秀民族文化的认同感。    〇增强作为中国人的自豪感,增强对中华文化和社会主义祖国的热爱之情。    〇增强维护民族团结的信念,坚信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通过全国各族人民的共    同努力,一定能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二) 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    运用中华文化发展的典型实例,说明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辨析中华文化的区域特征,说明中华文化是中华各民族共同创造的;展现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延续和发展的重要标识。   二、教材分析   (一) 本课的逻辑结构分析   本课由一个引言和“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两个框的内容构成。    引言用简要的文字描述中华文化的主要特点,以引起下文。    第一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下设三目。    第一目“古代辉煌的历程”,首先是活动导人。古代文明中的两河流域文明、印度文明、埃及文明、希腊文明、罗马文明先后中断了。当把目光转向人类文明发祥地之一的中华大地时,我们就会发现,中华文化在世界东方走过了独具特色的辉煌历程。    为了说明上述观点,教材设计了一个活动。秦始皇陵兵马俑是中国文化的骄傲,教材通过几位外国政要对兵马俑的赞誉,揭示出中华民族不仅能创造古代灿烂的中华文化,而且能创造光辉的未来。    接着,教材用较大篇幅回顾了古代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说明中华文化一脉相承、历93久弥新。最后一句“明清时期,随着西方近代文化思想的传人,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开始面临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为第三目“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埋下伏笔。    为了让学生更好了解我国古代文化,教材用“文化名人”栏目,对孑l子作了介绍。    第二目“薪火相传,一脉相承”,从汉字和史学典籍两个方面说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特点。    文字作为文化的基本载体,具有记载文化发展历史轨迹和丰富成果的功能。汉字在传承中华文明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汉字的作用表现在多个方面。例如,汉字记载了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和科技成果,成为中华文明的重要标识;汉字在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对外文化交流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汉字为人们跨时空交际提供了便利;汉字对汉语的发展和规范化产生积极影响;汉字被一些邻国借用,形成了特有的汉字文化圈;汉字信息处理技术的发展,拓展了汉字的应用领域。古老的汉字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关于汉字的演变过程,教材用相关链接的形式作了说明。    从汉字的演变过程看,甲骨文是我们现在发现最早的文字,距今已有三千多年历史了。西周和春秋时代,虽然人们还在龟甲或兽骨上刻字,但特别重要的事是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所以人们把这种文字叫“金文”。篆书分大篆、小篆两种。有人把春秋战国各诸侯国的文字统称为大篆。春秋战国各国文字往往差异很大,后来秦始皇统一了天下,把文字统一成小篆。相传隶书是秦代程邈创造的。到了东汉末年,人们在隶书的基础上略作改进,形成了一种沿用至今的新体字——楷书。此外,还有两种字体——草书和行书。     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承的又一重要见证。从历史上看,我国历来十分重视历史资料的保存,留下的史书数量之多、规模之大,世界绝无仅有。    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求同存异就是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谐相处,兼收并蓄就是能在文化交往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中的积极成分。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对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起着重大作用。具体说来,一是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二是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对外域文化的理解。    第三目“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主要讲了三层意思。一是中华文化在古代一直走在世界前列,只是到了近代,才逐渐衰微的;二是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马克思主义的指引下,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再创中华文化新的辉煌;三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史册掀开崭新的一页,中华文化正在续写更加壮丽的篇章。    第二框“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下设三目。    第一目“独树一帜,独领风骚”,由一个活动导入。在这个活动中,分别引用外国作家、专家、学者对中国的瓷器、园林建筑以及科学发明的高度评价,再现了中华文化的特色以及对世界的贡献。    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体现在方方面面,教材从文学艺术和科学技术两方面加以说明。    关于文学艺术,教材主要讲了两层意思。一是从一般意义上讲文学艺术的作用,即文学艺术对于反映人们的精神生活、展示人们的精神世界具有独到的作用。二是我国文学艺术的特点、作用以及在世界上的地位。中国的文学艺术,历史悠久、内涵丰富、风格鲜明94独特,在世界文学艺术史上占有重要位置。    中国古代文学艺术成就,不可胜数,教材用相关链接的形式介绍了中国古典小说四大名著,以帮助学生理解。    关于科学技术,教材讲了以下几层意思。一是从一般意义上论述科学技术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二是从总体上讲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成就在世界上的地位及对人类文明史的贡献;三是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特点,即注重实际运用,具有实用性和整体性;四是中国古代科学技术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力量。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我国古代科技成就,教材用相关链接的形式对都江堰水利工程作了说明。    虽然近代以来,面对西方工业文明浪潮的冲击(请记得收藏本站-一路高升范文网,以获取更多新鲜内容),中国科技明显落后。然而,在长达二千多年的历史过程中,中国古代的科技一直走在世界前列。    第二目“一方水土,一方文化”。任何一种文化的产生、演变、丰富和发展都有一定的生存环境。受特定的地理和历史环境、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和社会政治结构影响,我国形成了不同的地方文化。它们既渐趋合一,又保持着各自的特色。    为了说明上述观点,教材采用相关链接的方式,以吴越文化和滇黔文化这两个极富特色的地方文化为例,说明了地理、历史等因素对文化的影响。    我国各地区的文化在思想观念、行为方式、生活习俗等方面表现出明显的区域特征。不同区域的文化,对生活在该区域的人们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带有明显自然环境特色和社会人文特点的地方文化,相互交流、借鉴、吸收,共同推动着中华文化的发展,成为中华文化宝库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第三目“中华之瑰宝,民族之骄傲”。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我国各族人民创造的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为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是56个民族共同创造的。    相关链接对史诗《江格尔》的主要内容和艺术特点作了介绍。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多民族国家。中华各民族的文化,既有中华文化的个性,又有各自的民族特性。各兄弟民族文化相互交流、借鉴、融合,共同创造了中华文化。各族人民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本目的最后安排了一组反映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项目的邮票。这是国家邮政局首次发行的以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为主题的特种邮票。这套邮票分别为摔跤(蒙古族)、响箭(藏族)、赛马(维吾尔族)、秋千(朝鲜族)。    (二) 探究活动的设计意图    一框共有三个探究活动。    第一个探究活动,引导学生追溯古代文明中的两河流域文明、印度文明、埃及文明、希腊文明、罗马文明或湮灭,或被同化,或中断并沉睡千年的历史,感悟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和中华文化生生不息的生命力。        第二个探究活动,意在引导学生了解灿烂的古代中华文化,体会中华文化的巨大力量。95    第三个探究活动引导学生了解,在清政府闭关锁国、固步自封、夜郎自大的同时,西方工业文明正呈现勃勃生机,认识文化衰微与国家衰落之间的关系。    第二框共有四个探究活动。    第一个探究活动,帮助学生了解中华文化的特色及其对世界文化产生的影响,感受我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    第二个探究活动,引导学生从多方面了解我国古代科学技术成就,及其对人类文明发展产生的深远影响,加深对中华文化的理解,感悟中华民族非凡的创造力。    第三个探究活动,引导学生辨析我国不同区域文化的特色,增强分析不同区域文化形成原因的能力。    第四个探究活动,引导学生了解我国少数民族独具特色的文化,认识各个民族文化成就对中华文化形成和发展所具有的重要作用。    (三) 本课重点、难点分析        1.中华文化特有的包容性: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    中华文化历史悠久,虽历经磨难,但从未中断,表现出极强的生命力。这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中华文化特有的包容性。中华文化在自己的发展历程中,从不抱残守缺,固步自封,而是以非凡的包容会通精神来丰富和完善自己。    中国古代思想家虽各有所尊,但又提倡“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例如,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互相驳难,却又互相吸收,吕不韦主持编撰的《吕氏春秋》体现了总揽百家的思想。“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易传-系辞下》)正反映了先秦百家学说互相包容荟萃的历史事实。    正是这种包容会通精神,使得中华文化具有非凡的融合力。在中华文化发展过程中,这种融合力使得中华民族在汉民族文化的基础上善于吸收不同地域的文化,形成丰富多彩的中华文化。     中华文化不仅善于包容百家学说和不同地区的文化精华而日臻博大,而且还长期吸收周边少数民族的优秀文明。中华各民族文化,例如历史上的匈奴、鲜卑、羯、羝、羌、契丹、辽、金等民族的文化,都深深融汇于中华文化的血脉之中。没有这种融合,也就没有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例如,汉代北方民族的器用杂物、乐器歌舞,“京都贵戚皆竞为之”(司马彪:《续汉书•五行志》)。魏晋南北朝是中华各民族大融合时期,充满生机的北方民族精神,为中原农耕文化注入了新鲜血液,“漠北淳朴之人,南人中地,变风易俗,华洽四海”(《魏书•崔浩》)。盛唐是中国古代最为开放的时代,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发挥得尤为淋漓尽致,“胡音胡骑与胡妆,五十年来竞纷泊”(元稹:《法曲》)。首都长安更是“胡化极盛一时”,胡汉文化互相融合,中国文化更加丰富多彩,生机勃勃。    即使是对外域文化,中华民族最终亦能敞开其博大的胸怀,批判吸收。中国传统文化中,儒、释(佛)、道三者得以长期并存,典型地反映了这一包容会通精神。佛教自汉代传进中国以来,至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形成一个高潮,中国固有的儒、道、玄等文化,通过96与外来佛教文化的会通交融,获得新的营养而进入更高的层次。所以,在中国古代,儒、释(佛)、道三者的神可以并祀于一堂。唐太宗在《大秦景教碑》序文里,甚至表达了任何宗教都可以融合在一起的思想。明末清初时期,西方的基督教传人中国,带来了西方文明。虽然这时的中国已渐趋保守,文化的包容性有所减弱。但许多有识之士,仍提出了“遐方文献,何嫌并蓄兼收”(李之藻《刻同文算指序》)的主张。事实上,历史上中国除了儒、释(佛)、道三者并存外,甚至还以宽厚的心态接受了基督教、伊斯兰教等其他宗教。而耶稣会士传进的科学技术,曾对当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近代以来,面对西方列强的欺凌压迫,大批热血知识分子仍然不忘学习西方文化,“师夷长技以制夷”。这种文化开放心态,正是中国文化有容乃大的包容品格的表现。    2.各族人民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在五千多年发展历程中,中华各族人民形成了共同的民族心理和共存共荣的意识,具有强烈的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中华民族形成的历史,就是中国各民族不断融合、共同发展的历史,就是中华民族的亲和力、向心力、凝聚力不断增强的历史。    中华文化的强大生命力表现在它具有历久弥坚的凝聚力。这种凝聚力具体表现为文化心理的自我认同感和超地域、超国界的文化群体归属感。早在西周时期,中华先民就具有文化心理的自我确认。到了近代,中国人更自觉地认识到,中华之名词,不仅非一地域之国名,亦且非一血统之种名,乃为一文化之族名。故《春秋》之义无论同姓之鲁卫,异姓之齐宋,非种之楚越,中国可以退为夷狄,夷狄可以进为中国,专以礼教为标准,而无亲疏之别。其后数千年,混杂数千万人种,而称中华如故。以此推之,华之所以为华,以文化言之可决也。    今天,我国56个民族亲如一家,共同发展。华侨华裔的文化脐带仍然与中华母亲血肉相依,他们一刻也未曾忘记自己是炎黄子孙。     (四) 相关疑难问题解读    1.汉字对中华文化及世界文字的意义    汉字记载了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和科技成果,成为中华文明的重要标识。在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对外文化交流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汉字的出现是中国文化从“史前时期”走向“有史时期”的界碑。在汉字产生以前,我们祖先长期只能口语交流。经过锲刻记事、结绳记事的漫长过程之后,我们的祖先发明了文字。        汉字与中国文化有着不解之缘。千百年来,中华民族用汉字记录自己辉煌与苦难,用汉字写成的文献典籍,浩如烟海。汉字是中华文化的载体,记录并传承着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史。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识。    汉字被一些邻国借用,形成了特有的汉字文化圈。    公元l世纪,汉字逐渐向境外传播,北至朝鲜半岛,东至日本,南至越南。在汉字传人之前,这几个国家都没有自己的官方文字。汉字传人后,很长的历史时期内,他们就用汉97字记录语言。同时产生了大量的汉语借词,日本语中的汉语借词很多,有人统计日语中的汉语借词占日语全部词汇的55%,如“中国”、“中华”、“京师”、“疾病”、“米”、“书”等。    日本、朝鲜、越南分别仿照汉字创造属于自己的文字。日本的文字可以说有两个组成分,一是汉字,一是假名。汉字中有一部分是日本自造的字,1981年日本公布的常用汉字还有1 945个。假名是日本人在汉字的基础上的自创字母。假名中的片假名是采用汉字、取其片段的方式形成的;平假名是在盛行草书的平安时代,简化草书形成的。这样,日本文字就变成了汉字和假名混合的文字。    朝鲜语中的汉语词汇和日本语的情况大致相同。朝鲜从374年起就用汉字,直到1949年方进行改革。    lo世纪起,大批汉字输入越南,越南语中有大量的汉语借词,如肝、茶、糖、饭、报告。许多越南人名、地名都用汉语,新名词也多是在汉语的基础上创造来的,13世纪,越南仿照汉字的结构,创造了自己的文字——字喃。    2.中华科技文化对世界的贡献    关于中国古代科技成就在世界科技成就中所占比例,李约瑟在《自然科学大事年表》中用图表作了形象的描述。时  间 时间公元前6一公元前l世纪 公元1——4XX年 公元401——10XX年 公元1001——15XX年比  例 50% 62% 7l% 58%    表中所展示的中国历史四个阶段大致是春秋到西汉,东汉到东晋,南北朝到北宋初年(请记得收藏本站-一路高升范文网,以获取更多新鲜内容),北宋到明中期,前后历时两千余年,几乎相当于中国封建社会的全过程。从总体上看,中国古代科技成就在世界范围内一直处于优势地位,是推动世界文明进步的重要力量。    中国造纸术的西传结束了欧洲使用羊皮纸的历史,加快了信息传播的速度,缩短了欧洲近代化的历史进程,并且使文艺复兴成为可能。火药在中世纪经由阿拉伯人传人欧洲后,成为欧洲人民反封建反教会的强大武器。指南针的广泛使用,开拓了人们的视野,促进了航海事业的发展和令人震惊的地理大发现,使得文艺复兴运动异彩纷呈。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对欧洲从封建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的历史变革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马克思说过:“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世界市场并建立殖民地,而印刷术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说来,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精神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    3.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中国传统文化是我们祖先在漫长历史过程中创造的。中华文化形式丰富多样,内容博大精深,思想、教育、宗教、典章制度、文学艺术、天文地理、科学技术、文化典籍、民98   俗风情以及衣食住行等,无不尽在其中。例如,通过唱念做打的上乘结合,把对形式美的追求推进到高妙境界的各类古典戏曲;一直未能完全探明其机理却能治病救人的中医药、蒙医药和藏医药;以简练的线条反映丰富意蕴的中国书法艺术,等等,都是中华民族引以为自豪的国粹。    三、教学建议    (一)教学提纲第六课 我们的中华文化    一、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1.古代辉煌的历程    (1)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2) 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    2.薪火相传,一脉相承    (1) 源远流长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    (2) 汉字和史学典籍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    (3)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原因在于其包容性    3.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1) 中华文化在近代经历了衰微的过程    (2)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再创中华文化的辉煌、续写中华文化的新篇章    二、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1.独树一帜,独领风骚    (1) 中华文化中的文学艺术    (2)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    2.一方水土,一方文化    (1) 中华文化具有明显的区域特征(2) 各地文化各具特色又互相交融.3.中华之瑰宝,民族之骄傲    (1) 中华各民族文化异彩纷呈    (2) 各民族文化共同形成并促进中华文化的发展    (二) 课时安排        2课时。99(三) 教学过程设计第一课时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1.基本流程图示    2.典型案例导入   在对文化的一般知识,诸如文化是什么,文化与政治、经济、社会、个人生活的关系,文化的传承、交融和创新的意义等有所了解之后,第六课引导学生具体了解中华文化。    教材首先运用两个探究活动让学生感受,中华文化在世界文明发展史中的特殊地位,继而回溯中华文化辉煌的发展历程:殷周(发源)→春秋(初步形成)秦(促进) →汉(进一步发展)→隋唐(全盛)→宋元明(延续) →明清(面临冲击)。回顾中华文化的发展过程,有利于学生了解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生生不息的特点。    以下材料可作为导人材料。    吉州窑——国宝瓷100    吉州窑是中国古代江南地区著名的民间瓷窑,始于晚唐,发展于北宋,极盛于南宋,元以后逐渐衰落。其窑址分布于今江西省吉安县永和镇为中心的赣江两岸,因隋代至宋代吉安称吉州,故名“吉州窑”。吉安县永和镇现存24座窑包遗址,至少堆积了72.6万立方米的陶片。据《永和镇志》载,吉州窑兴旺时窑工不下三万人。宋朝的吉州窑瓷器远销海外,曾是宋代外贸出口的“龙头企业”。     吉州窑的瓷器,平时看来釉面不是很光滑,但一遇水马上变得色彩闪亮,釉面放光,其效果类似于雨花石。吉州窑的陶瓷中有代表性的是木叶天目盏。木叶天目盏看上去像翻转的斗笠,黑得油光闪亮。令人称奇的是,盏内嵌着的树叶,看似凸出,一摸却又与盏底一样平。吉州窑所产木叶天目、彩绘、兔毫天目、剪纸贴花等产品,制作技艺居当时世界领先水平。日本东京国家博物馆收藏的吉州窑木叶天目盏和玳瑁盏,被列为国宝级文物,每年只在有限的时间内拿出来供人参观;美国波士顿美术馆收藏的黑釉加花蝶纹瓶和卷草纹加彩壶,被视作稀世珍品;在印度尼西亚雅加达博物馆陈列的在印尼出土的中国古瓷,其中就有吉州窑的黑釉黄斑碗。   3.师生共同探究   〇探究活动一   这个活动是导人第一课时的关键,通过这个活动可以引发学生对古代文明延续问题的好奇与思考。    教师可以在课前准备一些有关古代文明的图片或文字资料。根据以前学过的历史知识,学生会从自然灾害、国家覆灭、外敌人侵等不同方面思考其他古代文明中断或湮灭的原因,也会感叹人类文明发展的艰难。教师宜引导学生把中华文明与其他古代文明进行对比,探讨中华文明生生不息、不断发展的缘由。   〇探究活动二   这一个探究活动通过多位外国政要对秦始皇陵兵马俑的赞叹,引发学生进一步感悟中华文化独具特色的魅力、顽强的生命力和巨大的创造力,感悟具有这种精神品格的文化必然具有更加美好的未来。在探究的过程中,可以启发学生从多方面思考。例如,从先秦散文、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的不断发展过程,可以看出中华文化旺盛的生命力;从儒、释、道的有机融合,可以看出中华文化善于吸取各种文化之所长;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可以看出,中华文化一定能够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等等。在具体探究过程中,请教师鼓励学生从多方面收集材料、提炼观点。   〇探究活动三   从教材结构来看,这个活动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因为此前的两个子目都在阐述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而本框的落脚点在“再创中华文化新的辉煌”。探究活动通过对近代中华文化走向衰微历史过程的回顾,分析近代中华文化走向衰微的原因,认识文化衰微与国家衰落之间的关系。在探究过程中,宜引导学生分组收集有关资料,启发学生进行分析思考.得出自己的结论。    101   4.学生践行要求   结合一部外国文学作品、电影和流行的观念和词语等,讨论我们应该如何面对西方文化的影响。第二课时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1.基本流程图示    2.典型粟例导入   这一框从文化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文学艺术和科学技术人手,说明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及其对世界文化发展的贡献。     教学中可以用下列材料作为典型案例引入。     启蒙时代西方社会文化生活中普遍出现一种泛中国崇拜的思潮,人称“中国潮”。它将近五个世纪西方不断美化的中国形象推向高峰,中国几乎成为西方文化向往的乌托邦。“中 102国潮”既指一般意义上西方人对中国事物的热情,又特指艺术与生活中对所谓的“中国风格”的追慕与模仿。“中国潮”开始于1650年前后,结束于1750年前后。一个世纪间,“中国潮”表现在社会物质文化生活的各个方面,从高深玄妙的哲学、严肃沉重的政治到轻松愉快的艺术与娱乐。孔子的道德哲学、中华帝国的悠久历史、汉语的普世意义,中国的瓷器、丝织品、茶叶、漆器,中国工艺的装饰风格、园林艺术、诗与戏剧,一时都进人西方人的生活,成为他们谈论的话题、模仿的对象与创造的灵感。在欧洲社会面前,中国形象为他们展示了“梦寐以求的幸福生活的前景”。     “中国潮”是那个时代西方人追逐异国情调的一种表现,没有比中国更遥远的地方,也就没有比中国更神秘更有吸引力的地方,包括中国人的思想观念、人与物产、生活方式等。“中国潮”的发起人主要是商人与传教士。商人们贩运来的丝绸、瓷器、茶叶、漆器等,在欧洲生活中掀起一股“中国潮”;传教士们贩运回来的孔子哲学与中国的道德神学,在欧洲思想界掀起了另一种热潮,中国思想与制度,成为精英阶层的文化时尚。传教士们从中国回来,便成了社会名流,他们穿着中国长袍,谈论圣明的康熙大帝与玄妙的孔子哲学。他们介绍中国的书信在社会上流传,激进主义者感到兴奋,正统主义者感到恐慌。哲学家们不甘寂寞,也参与到中国哲学是否无神论的讨论中来,有人甚至思考是否可以用中国道德哲学取代基督教神学。莱布尼茨希望在中国与欧洲之间,“建立一种相互交流认识的新型关系”。“鉴于我们道德败坏的现实,我认为,由中国派教士来教我们自然神学的运用与实践,就像我们派教士去教他们启蒙的神学那样……”   3.师生共同探究   〇探究活动一   教材选取不同时期三位外国人对中国的瓷器、园林艺术和科学技术所作的描述或评价,引导学生从另一个角度感悟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在探究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组查阅《马可•波罗行纪》《中国科学技术史》及中国的瓷器、园林艺术和科学技术成就等方面的材料。在此基础上,探讨中华文化的特色及中华文化对世界的巨大贡献。   〇探究活动二   在探究过程中,请教师引导学生有针对性地收集一方面或几方面的材料,组织学生交流、探讨。   〇探究活动三   这一探究活动意在引导学生分析地域文化的差异及其形成的原因。这个活动选取了吴越文化和滇黔文化进行对比。关于这两者的特点,可以结合具体例子让学生感悟。例如,让学生欣赏一曲苏州评弹,观赏一幅云南石林的图画等。也可以从家乡的民居风格、风俗习惯等方面进行探讨,感受家乡文化的特色。   〇探究活动四   我国各民族都有自身的文化特色。引导学生了解少数民族舞蹈及其特色等,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少数民族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成就及其对中华文化的贡献。在探究过程中,可以分组的方式鼓励学生收集材料,提炼观点,然后在全班进行交流。103   4.学生践行要求   (1) 收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有关材料,体会其对中华文化形成所产生的影响。    (2) 收集隋唐时期中华文化广泛吸收外域文化的材料,体会中华文化“兼收并蓄”的特点。        (四) 学习方法指导    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历史从哪里开始,逻辑也就从哪里开始。但是,逻辑的发展与历史的发展不是亦步亦趋的。在教学过程中,既要看到中华文化的发展与我国历史发展的一致性,又要看到两者之间的差异,看到文化发展有自身独特的规律。    观点与材料的统一。对于中华文化,学生还缺少了解。学生对于本课教材所说明的观点理解起来还有相当的难度。如何帮助学生理解?让学生掌握丰富而生动的材料是一个好办法。这就要求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精心选择教学材料,同时鼓励学生自己动手找材料。在掌握了丰富材料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通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综合分析,形成观点,加深认识。   四、教学评价建议   (一) 评价方式   在本课的教学评价中,请教师注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学生的学习表现做出评价。   第一,注重形成性评价。   本课以文化为载体培养学生对国家、民族、悠久历史、中华文明的热爱和认同感。情感的产生和深化并非朝夕之功,需要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渐加强。所以要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点滴变化,及时做出评价,给予鼓励和肯定。    第二,对学生的能力发展给予肯定性评价。    对能力目标的评价,主要伴随着相应的活动展开,根据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表现,进行动态的、综合的、有侧重的评价。既包括学习能力的评价,又包括实践能力的评价;既要注重对理论观点、原理的运用能力进行考评,又要强调对“动脑”思维、“动手”操作能力进行评估。教材中设计了大量课堂探究活动供教师在教学中选用。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根据教学实际情况设计更多的教学活动。课堂之中和课堂以外的活动,对于学生能力的发展有着积极意义。例如,学生的沟通、合作、表达能力,收集与筛选社会信息、辨识社会现象、透视社会问题的能力,自主学习、持续学习的能力等,都可以获得一定程度的发展。在活动探究过程中,教师宜从积极的方面、用发展的眼光对学生的能力发展给予评价。    第三,把对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评价放在突出位置。    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对基本知识、基本观点的了解,还要全面、客观地记录和描述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发展状况,注重考查学生的行为表现,特别关注其在学习中华文化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变化。既要坚持正确的价值标准,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表现,关注学生情感和态度变化的趋向。评价主要依据学生在课程实施中参与104各类活动中的行为表现,以及学生对当前社会现象和问题所表达的关切、所持有的观点。    第四,重视学生参与教与学两个方面的评价。    采用多种方式培养学生的自我评价意识,发展自我评价能力,帮助(请记得收藏本站-一路高升范文网,以获取更多新鲜内容)学生逐步学会评价自己在集体生活中的各种表现。引导学生明确,本课知识目标的评价既包括对理论观点和原理(如中华文化的发展与特点)、又包括应用性知识及其操作规范(如比较不同文化和如何创造中华文化的辉煌)的评价;既包括对知识意义的实际理解和把握,又包括课程标准中对有关中华文化的概念、原理、观点、方法等内容目标的陈述,以及对相关知识评价的不同要求。只有掌握了这些评价的具体要求,学生才能对教师的教和自己的学做出客观的评价。

推荐站内搜索:干净好听的昵称、清明节日记400字、阅兵仪式观后感500字、建筑工地实习周记村官考试报名时间、生态文明建设演讲稿、军训日志、银行从业资格考试准考证、原来如此作文、描写动物的作文、

第三单元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教案
版权声明:本文采用知识共享 署名4.0国际许可协议 [BY-NC-SA] 进行授权
文章名称:第三单元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教案
文章链接:https://678999.cn/19707.html
本站资源仅供个人学习交流,请于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不允许用于商业用途,否则法律问题自行承担。

一路高升范文网

提供各类范文...

联系我们联系我们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