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雾凇》教案设计(精选13篇)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雾凇》教案设计(精选13篇)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雾凇》教案设计(精选13篇)

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雾凇》教案设计(精选13篇)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雾凇》教案设计(精选13篇)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雾凇》教案设计 篇1

  教学目标:

  1、了解吉林雾凇的形成,欣赏奇特而瑰丽的雾凇景观。

  2、通过感情朗读,体会作者用词精妙,感受雾凇奇观,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课文第二节:雾凇形成的原因。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出示图片师生共同欣赏图片,问:这是一幅啥图?(雾凇图)板书课题并齐读。

  二、初读课文

  1、 默读课文,思考:啥是雾凇?用课文里的一句话来回答。(生回答)

  出示:雾凇,俗称树挂,是在严寒季节里,空气中过于饱和的水汽遇冷凝结而成。

  2、自由轻声读,想想雾凇的形成必须要有哪两个条件?(生回答)

  三、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

  1、请大家自读课文第二自然段,读后四人小组讨论:这两个条件吉林具备吗?从哪里可以看出?(交流)

  2、吉林具备了这两个条件,那它也是怎样一步一步形成雾凇的呢?请再读课文第二自然段。(交流)

  3、出示:每当夜幕降临,……最后十里长堤上全都是银松雪柳了。

  (1)自读这段话,说说这段话啥地方写得很美,你是怎么体会到的?

  (2)交流

  (3)个别读

  (4)范读(这段话写得很美,能否给老师一个机会,让老师也读一读,好的你们学习。)

  (5)齐读

  过渡:同学们,老师到网上查找吉林雾凇的资料时期,找到了许多图片,被图片上的美景陶醉了,我把它们带来了,正好一起分享一下,看看它们美不美。

  四、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1、配乐出示图片(指导学生观察四幅图,问:看了这些图片,你有啥感受?)

  2、同学们,课文第一自然段生动描绘了雾凇的美丽景象,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

  出示:三九严寒,大地冰封。松花江畔的十里长堤上,洁白晶莹的霜花缀满了枝头,在阳光照耀下,银光闪闪,美丽动人。

  (1)轻声读,想想哪些词写出雾凇很美。哪些词写出雾凇名气很大?

  (2)个别读

  (3)男女赛读

  (4)小结(板书:闻名全国)

  过渡:通过刚才的学习,我想同学们对吉林雾凇的景象定是赞叹不已,那让我们看看土生土长在吉林的人们是怎样赞叹这一美景的?

  五、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

  1、指读最后一个自然段,思考:吉林人是怎么样称赞雾凇的?

  2、回答并出示: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1)齐读

  (2)自读思考,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

  (3)交流

  (4)齐读

  3、同学们,如果你去了吉林,看到这么美的景象。你会怎样赞叹?

  出示:看到这千姿百态的玉树琼枝,我会情不自禁地赞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同学们,江*爷爷也到吉林欣赏过雾凇,我们一起来看看他是怎么样赞美雾凇的。(出示江*的话。——齐读。)

  六、交流资料:

  课前大家搜集了许多关于雾凇的资料,现在请大家交流一下吧!

  七、试试做做。

  吉林雾凇真是太美了,请你做一次小导游,带领游客去领略一番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雾凇》教案设计 篇2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吉林雾凇奇观形成的原因以及雾凇的奇异景象,使学生受到美的陶冶。

  3、通过具体的语言文字,培养学生对神奇的大自然、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

  重点难点:

  了解吉林雾凇奇观形成的原因及雾凇的奇异景象,感受雾凇的美。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在我们的印象中,冬季是一个万物萧条的季节,大地冰封,树木凋零,我们都穿上了厚厚的棉衣。这时候,我们都向往南方春季般的温暖,然而,很多人都在这严寒的冬天,赶往我国北方松花江畔的江城——吉林,这时的吉林气温已经降到了零下20-30摄氏度,是啥吸引着八方来客?

  生:在这样的冰天雪地中有一种奇观——雾凇。

  2、雾凇很美,它与长江三峡、云南石林、桂林山水并称为我国四大自然奇观,让我们一起走进吉林,感受这美丽奇特的雾凇吧!(播放录像)

  它,像盎然怒放的银花,晶莹闪烁。

  它,像高山上的雪莲,韵味浓郁。

  它,似梨花攀枝,洁白高雅,壮丽多娇。

  它,像气势磅礴的落雪,把江城点缀得繁花似锦。

  三九严寒,北国大地万木萧条,当走进祖国东北的吉林市你却会看到一道神奇而美丽的景色,这就是闻名全国的吉林雾凇奇观。

  二、探究成因

  1、吉林雾凇的景观很美,它们争奇斗艳,独具魅力的风姿,是神州大地北国风光的景中之绝,看到这美丽的雾凇,你有啥问题提出来吗?

  生:雾凇是怎么形成的?

  生:雾凇有啥特点?

  生:雾凇是啥样子的?

  生:为啥说雾凇是闻名全国的奇观?

  生:我们这个地方是不是具备形成雾凇的条件?

  师:看来大家有很多问题,很多同学想知道这么美的雾凇是怎样形成的,可能还想知道在我们这个地方能不能形成雾凇,是吗?下面请同学们自由读第二自然段,思考课文哪句话告诉我们雾凇形成需要的条件?(课件显示问题)

  2、你们找到答案了吗,谁来说说,雾淞是怎么样形成的?

  课件显示:雾凇,俗称树挂,是在严寒季节里,空气中过于饱和的水汽遇冷凝结而成的。

  从这句话中你能发现雾凇形成的条件吗?(过于饱和的水汽、遇冷、凝结)

  (1)、吉林有“过于饱和的水汽”吗?你是从哪里看出来?

  课件显示:“从当年12月至第二年2月间,松花江上游丰满水库里的水从发电站排出时,水温在4摄氏度左右。这样,松花江流经市区的时候,非但不结冰,而且江面上总是弥漫着阵阵雾气。”

  松花江上的水汽是从哪里来的?

  生:(读文中相关句子)

  师:零下二三十摄氏度,照常理来说江面会怎样?

  生:结冰。

  师:甚至有些地方冰很厚,能在上面开车。

  师:为啥这一段反而不会结冰呢?(解释:虽然一年四季地表温度变化很大,但是呢地下或水下的温度一直是恒定的。无论冬夏始终保持在4摄氏度左右。)从水电站排出的水温度在四摄氏度左右,会不会结冰?

  生:不会。

  师:水库的水在四摄氏度,所以水流经市区的时候——

  生:非但不结冰,而且江面上总是弥漫着阵阵雾气。

  (2)、我们说过,观赏雾凇,讲究的是“夜看雾,晨看挂,待到近午赏落花”,让我们来欣赏这夜晚的雾吧。

  课件出示:“每当夜幕降临,气温下降到零下30摄氏度左右时,这雾气便随风飘荡,涌向两岸,笼罩着十里长堤。树木被雾气淹没了。渐渐地,灯光、树影模糊了。”

  师:水电站流出的水很多,那么水汽也应该很多了。哪些词能说明?

  生:笼罩。

  师:为啥?

  生:十里长堤都被笼罩着了,很多。

  师:真会读书,还有其他的吗?

  生:淹没。

  师:把树给“淹没”了,说明很多。

  生:随风飘荡、涌。

  师:从“涌”可以看出些啥?

  生:水汽很多,已经饱和。

  指导朗读:这些词语很形象地写出松花江畔水汽很多,雾气很浓。能否通过朗读把它们表达的意思表现出来呢?自己试试看。

  ①自由练读。

  ②指名读,反馈

  (3)、通过同学们的朗读,老师深深地感受到松花江畔雾气很浓,但是呢,有雾气就能形成雾凇吗?世界的水利枢纽——我国的三峡水库同样有饱和的水汽,但在它附近为啥不能形成雾凇呢?(没有一定的低温)

  吉林并不是我国最寒冷的地方,为啥其他更冷的地方没有雾凇呢?(没有饱和的水汽)

  由此看来,雾凇的形成需要饱和的水汽和-30℃的严寒,两个条件,缺一不可。那么,我们徐州具备形成雾凇的条件吗?

  生:不太具备,即使形成,也远不如吉林雾凇壮观

  过渡:吉林既有饱和的水汽,也有零下二三十摄氏度的严寒,这是很难得的,所以吉林雾凇特别壮观,厚度能达到40—60毫米,远远超过5—10厘米的普通树挂的厚度。。如此壮观的雾凇,是不是一下就形成了呢?(当然不是)

  3、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蒸腾的雾气受冷后凝成的冰晶把松针、柳枝裹了一层也一层,才能形成雾凇。它不是一时一刻就能完成的,而是一个慢慢形成的过程,是一个渐变的过程。

  (1)你是从哪些词感受到它的慢的?

  课件展示:这蒸腾的雾气,慢慢地,轻轻地,一层也一层地给松针、柳枝镀上了白银。(重点字词注上红色符号)

  ①镀:说明每一层都很薄,要形成壮观的雾凇需要很长时间。

  ②慢慢地:说明雾凇形成的速度慢。雾凇大约要经过八到十个小时才能形

  ③轻轻地:说明雾凇形成时轻柔无声。雾凇形成时人们正在熟睡,是察觉不到的,等到早上推开门一看,才发现一夜之间世界已是一片银装素裹。

  ④一层也一层:第一层的时候,好像在黑黑的树枝上撒了一层盐,继而盐一层层的撒得更多,到最后树木完全变得洁白通透了。

  (2)假如把这三层意思用三句话来写:

  男生读:这蒸腾的雾气,慢慢地给松针、柳枝镀上了白银。

  *读:这蒸腾的雾气,轻轻地给松针、柳枝镀上了白银。

  齐读:这蒸腾的雾气,一层也一层地给松针、柳枝镀上了白银。

  这样读。你感觉怎样?(有一点罗嗦)

  作者只用一句话,把雾气凝结时的情形写得既具体生动,也十分精炼。让我们再来欣赏一下。

  齐读:这蒸腾的雾气,慢慢地,轻轻地,一层也一层地给松针、柳枝镀上了白银。(这个过程就叫“凝结”)

  4、同学们,就是这样,雾气一层也一层地给松针、柳枝镀上了白银,在这过程中,雾凇先是啥样的,慢慢变成啥样,最后也是啥样的?

  出示填空:最初像(),逐渐变成(),最后十里长堤上全都是了。

  银线——银条——银松雪柳:一夜之间松针柳枝有了变化,棵棵杨柳宛如玉枝垂挂,簇簇松针恰似银菊怒放,晶莹多姿。这种渐变的过程也是一个美的过程。

  5、指导朗读:这么美丽的雾凇原来是这样形成的啊,你能把这种缓慢的过程读出来吗?(出示第二小节,先自己试一试。)

  指(请记得收藏本站-一路高升范文网,以获取更多新鲜内容)导:读这句话应该读出语气的变化,先是轻轻的,缓缓的,后来就变成欣喜的语气了。

  师:谁再来试试?(指名读)

  师:你觉得他哪些地方读美了,哪些地方还需要改进?(指名回答然后再读)

  6、过渡:雾凇如雪般洁白,似银样闪烁,晶莹的霜花缀满枝头,奇妙的美景绵延十里,形成的过程也如此奇妙美丽,难怪作者说它是…(闻名全国的奇观)

  三、欣赏美景

  1、板书:奇观

  “奇观”是指啥样的景象?(少见的,稀罕的,壮美的)

  让我们共同来欣赏这美丽的奇观吧!(出示课件)

  2、观赏雾凇,讲究的是“夜看雾,晨看挂,待到近午赏落花”,我们刚才看到的是啥?(树挂,也就是雾凇)多美的雾淞啊!文中是怎么样形容雾凇的呢?

  课件出示:“松花江畔的十里长堤上,洁白晶莹的霜花缀满了枝头,在阳光的照耀下,银光闪烁,美丽动人。”

  你从这句话中哪儿感受到雾凇的美了?(课件变色:洁白晶莹银光闪烁美丽动人)

  雾凇有着如雪般洁白,似银样闪烁的容颜,(板书:洁白晶莹银光闪烁)那晶莹的霜花缀满枝头,奇妙的美景绵延十里,难怪作者要说它是奇观。

  3、指导朗读

  师:除了感受到雾凇很美,你还有啥收获?

  师生齐读:松花江畔的十里长堤上……

  师:十里长堤全都缀满了雾凇,我们来看看那是怎么样的景象呢?(课件展示)

  师:看,这种景象绵延数十里,你觉得雾凇除了美,还怎样?

  生:我觉得雾凇很多。

  生:很壮观。

  师:同学们再读一读,自己练练,怎么样才能读出“壮观”?

  师:哪位来试一下?(指名读)

  师:你读得非常深情。谁能和他比一比。(指名读)

  师:你读得更好,因为你很投入。

  4、小结:听了同学们的朗读,老师仿佛看到,在那三九严寒,大地冰封的时候,松花江畔的雾凇洁白晶莹,银光闪烁,真是一道美丽的景色线呀,让我们一起来读第一小节,再次感受它的美。(齐读)

  过渡:同学们的朗读让我们感受到吉林雾凇的美丽、奇特、壮观,课文中还有哪个自然段也写了吉林雾凇的美丽、奇特、壮观呢?(第三节)

  5、再来观赏着这千姿百态的琼枝玉树,相信你们也感受到了他的美。你能用一个成语赞美一下美丽的雾凇吗?

  生:银装素裹、琼枝玉树、美不胜收、千姿百态、洁白晶莹、粉妆玉砌……

  6、那漫步在松花江畔的人们也是怎么赞叹它的呢?(生回答)

  课件出示“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你怎么理解这句诗的?能结合课文谈谈你的看法吗?

  7、指导朗读:说得真好,让我们一起去漫步松花江畔,感受一下这如诗如画的美景吧。(练读第三节)

  师:哪位来试一下?(指名读)

  师:老师感受到你欣喜惊讶的感情了。让我们一齐来读。

  小结:松花江畔的雾凇有的像盎然怒放的银花,有的像气势磅礴的落雪,有的像精美的艺术品,有的似烟似雾,真是洁白晶莹、银光闪烁、琼枝玉树、千姿百态……此时如果让你跟雾凇说一句话,你会说啥?

  生1:你真美呀,像披着洁白的纱衣。

  生2:雾凇形态各异,真神气呀!

  生3:我真想亲眼看看你呀,美丽的雾凇。

  四、课堂总结

  1、雾凇的美,美在壮观,美在奇绝。观赏雾凇,讲究的是“夜看雾,晨看挂,待到近午赏落花”,夜晚的雾和早晨的挂我们已经欣赏,近午时分由于气温上升,树上的雾凇纷纷落下,那落英缤纷的景象同样非常壮观。

  2、1991年前江*爷爷到吉林视察,恰逢雾凇奇景,让我们和江*爷爷一起来欣赏这蔚为壮观的景象吧!(播放课件)

  看,棵棵杨柳宛若玉枝垂挂,风情万种,簇簇松针恰似银菊怒放,美丽多姿,垂柳青枝变成琼枝玉树,晶莹洁白,宛如人间仙境。

  江*爷爷观赏了这美丽动人的雾凇奇观后,欣然写下了这样的赞颂之词:

  “寒江雪柳,玉树琼花,吉林树挂,名不虚传。”

  1998年他也一次来到吉林,观赏了美丽动人的雾凇奇观后也赋诗一首:

  寒江雪柳日新晴,玉树琼花满目春。

  历尽天华成此景,人间万事出艰辛。

  3、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啥收获?(引导学生说出雾凇形成的过程)

  生:我知道了……

  五、作业超市

  1、你能自主设计本课的作业吗?(指名回答)

  2、建议作业:(出示课件)

  必做:

  (1)、摘抄好词佳句。

  (2)、有感情地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

  (3)、选择一段课文背诵。

  选做,请选择一题,认真完成:

  (4)、为《雾凇》编一段广告宣传词。

  (5)、试着给课文中的插图配一段解说词。

  (6)、我们祖国景色优美,资源丰富,名山胜水数不胜数,和吉林雾凇并称为中国四大自然奇观的还有桂林山水、云南石林、长江三峡等,希望大家回去阅读一些简介祖国名胜的文章,课后和同学们一起来交流。.

  板书设计:

  22雾凇

  晶莹洁白

  银光闪烁

  水汽——遇冷——凝结——奇观

  千姿百态

  琼枝玉树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雾凇》教案设计 篇3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和词语。

  3、通过朗读以及对学生进行理解性诊断与诊治,了解吉林雾凇奇观形成的

  原因以及雾凇的奇异现象。

  教学过程:

  一、揭题,基础性诊断练习。

  1、指名背诵《九九歌》,说说冬季最冷在啥时候?

  2、引入本课,揭题,认读“凇”。

  3、基础性诊断练习。“凇”是“冫”,不是“氵”,为啥?(师根据讨论内

  容,适时矫治,得出结论。)

  4、观看雾凇奇景,初步感知雾凇景观。

  二、初读课文,自主性学习诊断。

  1、学生自由读,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同桌互相检测,进行自主性诊断与矫治。

  3、检查:

  ①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进行群体诊断与矫治,及时指导读好长句子中间

  的停顿。

  ②说说各自然段的大意和课文主要内容。

  ③小结,指导朗读,读出赞叹之情。

  三、精读感悟,理解性诊断与矫治。

  (一)学习第1自然段。

  1、学生自由读,你知道了啥?

  2、交流,群体诊断与矫治。

  ①说说你有啥感觉?

  ②你觉得哪些词语写出了雾凇的美丽?(洁白晶莹、缀满、银光闪闪)

  ③从哪些词语看出吉林雾凇名气大?(闻名全国、奇观)

  3、有感情地朗读。

  4、过渡:为啥雾凇奇观出现在严寒的松花江畔呢?

  (二)学习第2自然段。

  1、学生自由读课文。思考:雾凇是怎么样形成的?为啥其他地方出现得很

  少呢?

  2、讨论,群体诊断与矫治。

  ①口述雾凇怎么样形成的?相机板书:最初……逐渐……最后……

  ②书示句子:

  a、渐渐地,灯光、树影模糊了。

  b、这蒸腾的雾气,慢慢地,轻轻地,一层也一层地给松针、柳枝镀上了白银。

  读一读,比较带点词语的意思,并造句。

  ③看教学课件,欣赏美丽的画面。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学习第3自然段。

  1、学生自由读课文,思考:这段主要讲了啥?

  2、讨论,群体诊断与矫治。

  ①从哪些词看出雾凇景色是“奇观”。(千姿百态、琼枝玉树)

  ②人们“情不自禁地赞叹”会赞叹些啥?(再看课件,激发感情)

  3、有感情地朗读。

  四、总结全文。

  1、师引述,学生练习背诵课文,自主性学习诊断。

  2、说说吉林雾凇给你留下啥印象?

  五、深悟情感、创意性的表达练习,发展性诊断与矫治。

  1、争当“小导游”向“中外游客”简介吉林雾凇的景色,适当加上自己的

  想象,要求包括景色描绘、形成原因和形成过程三个方面,并注意与“游客”的

  交流。

  2、学本课时已值冬天,有意识地观察一下清晨霜冻的景色及融化的过程,

  仿照本课作一次小练笔。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雾凇》教案设计 篇4

  研讨专题二:

  科学小品文中的“科学知识”在阅读教学中占有啥样的地位?

  转张祖庆老师的宏文:

  科普说明文教学的语感训练要义

  来源:  

  在说明文家族中,有一类以简介科学知识为主文章,我们可以称为科普说明文。这类说明文,形式简短,知识性、科学性、逻辑性、普及性强;通常以读者的认识、思维逻辑顺序来安排层次;运用朴实的表现手法,语言准确、周密、生动。此类文章承载着普及科学知识,激发学生热爱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了解说明的办法,提高学生阅读科普文章的能力等功能。

  科普说明文教学最难处理的是科学知识、说明办法与语言形式之间的关系。在教学中,老师们很容易将课上成科学课或说明办法讲座课。很多老师在实践中,往往“买椟还珠”——误以为说明文的目的是给人以知识,在教学中就应当以此为主要学习目标。因此,他们处理科普说明文,在引导学生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时,会千方百计地大量拓展关于该领域的知识:讲《冬眠》,教师搜集大量动物冬眠的知识给学生阅读;讲《太阳》,从黑子讲到日食,从夸父逐日讲到后羿射日;讲《台湾蝴蝶》,教室成了蝴蝶标本展览室……这样大雨倾盆式的课外的知识轰炸,势必将语文课异化为常识课。在这样的课上,知识,似乎成了教学最核心的东西,而承载知识的语言与表达方式,则似乎成了附庸之物。这恰恰是买椟还珠,舍本逐末做法。

  科普说明文,一旦入选语文教材,它就成了学生语文素养形成的有效载体。因此说明文教学理应具有语文课共有的特征——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综合提高。而语文素养的核心是语文能力,语文能力的核心则是语感。因此,科普说明文教学中……,这当是说明文教学的语感教学要义。下面试结合《月球的自述》一课的教学简述如下。

  首先,致力于说明结构的逻辑梳理。

  科普说明文具有条理清楚、结构严谨的特点,对科学知识的说明,是按序列层层展开的。因此,科普说明文的语感教学,要致力于从整体和局部上梳理和把握说明文的内在逻辑结构。这对学生今后说话写文章有条有理是大有裨益。那么怎样致力于说明逻辑结构的把握呢?在本课教学中,我着重抓两点:第一:初读课文,整体把握说明思路。从整篇课文来说,《月球的自述》这篇说明文,其逻辑结构是按“月球概况”——“月球表面”——“中国人和月球的情感”这三个层次安排结构的。第一课时,我安排学生初读,读后让他们谈谈获得了哪些关于月球的知识,然后教师引导学生从整体上理清文章的逻辑结构。第二层次是细读探究,感受表达清晰有序。整体感知课文后,第一课时教学课文1、2、3自然段。第二课时一开始让学生默读四、五自然段,这段内容的教学,我没有在知识上花过多的时间,只用了大约4、5分钟的时间帮学生梳理了课文第4、5自然段讲到的有关月球的知识,这个环节进行的简洁明快,目的在于省下更多教学时间,将着力点放在引导学生体会本文的表达顺序上。例如,当学生把关于月球的科学知识概括出来之后,我说,如果老师原封不动地把这些知识复印给你们,你读了之后有啥感觉呢?这一问引导学生注意文章叙述的条理性;再例如用多次引读的方式来感受知识简介的因果关系。此外,我不仅引导学生关注句与句之间的条理和顺序,还引导学生从段与段之间来把握文章叙述的条理和顺序。例如,在学生归纳出了月球的知识后,我启发小孩思考:这些知识都是科学家考察月球后所发现的,但作者没有把它们写成一段,而是分两段来写,这是为啥呢?后来小孩就发现,有些内容是讲气候的,有些内容是讲地形和矿藏的,分成两段叙述更加条理。一经这样梳理,引导学生从文章的结构出发理解文章的叙述办法。

  第二,在知识要点的掌握过程中体会说明方式的丰富多样。

  科普文总是承载着对科学知识普及的使命,但是呢这种普及只有通过生动有效的说明方式才能实现。因此,说明文的语感教学,在引领学生掌握文本所承载的科学知识的同时,更应点拨学生体会其说明方式的丰富多样。

  当前,科普说明文教学中,教师也普遍重视了说明办法的简介。但是呢从总体上来说,理性分析多,读书领悟少;单独讲解多,整合感悟少。老师们总习惯地在梳理知识之后安排单独的环节,让学生说说这这是啥办法,那是啥办法。说明文教学,似乎形成了这样一种模式:学习知识——研究写法——联系生活。本来并没有情节的说明文,被老师肢解得只剩下知识的条条杠杠;本来叙述简洁理性的语言,被老师分析得只剩下概念化的“写得生动而准确”。这样一来,课堂缺乏了生趣,科学没有了生命,文字缺失了魅力,情感游离了文本,学生失去了兴趣……这样的教学,知识是落实了,办法是渗透了。但是呢,一旦学生失去了兴趣,老师讲再多的说明办法,也有何用呢?因此,在本课教学中,我力求让学生在知识要点的掌握过程中体会说明办法的多样丰富。教学中,我或让小孩用具体的符号来标出某方面的知识——如月球表面日夜的温差,让他们体会举数字说明的准确性;或让小孩们关注月球地形与地球的比较,——如月球上高山与珠峰的对比,让他们感受比较说明的形象性。而这些具体的说明办法,老师并没有很刻意地指出来,而是在知识梳理的过程中很自然地渗透,使知识获得与办法渗透合二为一。

  三、通过比较鉴别和迁移运用,感悟说明语言的准确周密和生动。

  人教社专家孟苓荃老师在一篇文章中指出“在阅读教学中,学生理解了课文的思想内容,只是完成了阅读教学的一半,还要继续下个一半的理解过程,即对文章的形式和语言形式的理解过程。可以这样讲,阅读教学,如果只局限在指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上,是不完整的阅读教学,充其量也只是一般意义上的阅读或其它课程中的阅读,只有把理解课文和语言所表达的思想内容与理解课文和语言的形式有机结合起来,才称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阅读教学中的阅读。因为阅读教学承担的是学习语言的任务,学习语言,如果只知其所表达的意义,不知其表达的形式;则为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这样的阅读教学就基本上失去了本学科的特点;这样的阅读,和其他学科中的阅读并无两样。无怪乎有人曾批评过去的语文教学是费力不小,收效甚微。因为这样的阅读教学几乎把所有的精力都用在了理解课文内容的上面,也可以说力量主要没用在正业上,而在该用力之处,即在需要下大力气指导学生理解文章和语言的形式上面,却不闻不问,或轻描淡写,长此以往,学生的语文学习始终徘徊、游离在语言训练之外,说这样的语文教学误人子弟应该是不过分的。”

  孟老的这番话对我们的阅读教学来说不啻为当头棒喝。在说明文教学中,也存在着重内容理解轻语言形式的现象。拿《月球的自述》来说,这是科学小品文,讲的的确是月球的知识。学习这篇文章,掌握月球的知识不是唯一的目标,更不是最终的目标。因为这毕竟是语文课,而不是科学课,也不是常识课。科普说明文,或者说科学小品文,在语文教学中,除了要体会文章的整体逻辑结构之外,更重要的是引导学习说明文语言的准确、严密和生动。在这节课上,对于说明语言的关注,我重点做了两件事。第一,注重语言准确周密的品味。让学生在比较品味中领悟语言的准确与周密。例如,我引导小孩辨别“月球与地球平均距离约为384000千米”与“月球与地球平均距离为384000千米”的细微差别,推敲“矿产近50种”与“矿产约50种”哪个表达更加具体精确。第二,创设情景,进行表达方式的迁移运用。这篇科普说明文,在表达上最突出的特点,就是第一人称的写作手法。因此,在课的最后一个环节,我让小孩们用第一人称来简介关于月球的课外知识,这一环节将课程资源拓展和表达方式的迁移比较巧妙地整合起来,既拓宽了学生视野,也迁移了说明办法,可谓一石双鸟。

  科学小品文中的“知识”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地位(原创)

  科学小品文是说明文的一种,以普及某一科学知识为写作目的。

  掌握科学小品文中的知识,“不是唯一的目标,更不是最终的目标”。张祖庆老师此语,我深深地赞同。但是呢,“不是唯一的目标,更不是最终的目标”,却毕竟是学习的目标之一。如果学完了一篇科学小品文,对其中的科学知识还不甚了了,这显然也是说不过去的。

  那么,我们到底应该把这些科学知识摆在啥样的位置比较合适呢?

  下面我以《雾凇》为例,谈谈自己的看法。

  《雾凇》一文共三小节。

  第一小节概括描写雾凇奇景,其中一二两句分别简介了雾凇形成的时间和地点。

  第二小节主要简介了雾凇形成的原因和过程。

  第三小节则写人们对雾凇美景的欣赏和赞美。

  其中,第二小节是全文的重点,也就是说,本文向读者普及的科学知识主要就是“雾凇形成的原因和过程”。

  一、吃透学情,适度补充“前知识”

  科学小品文的科学性很强,要懂得文中所简介的科学知识,往往需要一些“前知识”。“前知识”是我造出来的一个词,在此处指的是阅读文本以前已经在读者脑中存在的、能够帮助理解文本的一些基础性知识。如《雾凇》一文中,“饱和”“凝结”“零下30摄氏度”“丰满水库”这一些词语所代表的知识,对于理解“雾凇形成的原因”就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理解这些词,就无法把“雾凇形成的原因”这一科学知识内化,也就不能真正完成本课的教学任务。

  因此,在教学科学知识小品文的过程中,适度补充“前知识”是非常有必要的。可以布置学生在课前预习时解决这一问题,也可以在教学过程中相机指导,甚至由教师用讲解的方式直接告诉学生。

  二、适度拓展,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科学小品文篇幅短小,简介事物往往只涉及其中一点。为了激发学生对科学事物的探究兴趣,教师可以适度拓展相关知识。

  《读者》近期有一篇关于“冷知识”的文章中这样写道:有些人认为琐碎的知识在教室里没有任何位置,必须向小孩们传授“基础知识”,在此基础上才允许一些“乐趣”的存在。然而,这种说法并非完全正确。基础知识当然重要,但最好的教学办法是用这些所谓的琐碎知识将小孩们的情绪调动起来,引起他们的兴趣。

  同样的道理,我们也可以在本课中适度拓展一些相关的知识,如“雾凇现象是吉林特有的吗?我们这儿会有雾凇形成吗?”等等,其目的同样是为了引起学生的兴趣。

  三、适度梳理,帮助学生把知识清晰化

  有一些老师认为,科学小品文中的“科学知识”无关紧要,重要的是文本中隐含的语文知识,因而在教学过程中只着眼于语文知识的训练,往往只抓住了几个“语文知识训练点”而忽视了文本内在的逻辑顺序,这显然不利于学生对“科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因此,我认为,在教学科学小品文时,有必要从文本的内在逻辑顺序出发,梳理一下课文的条理,帮助学生更清晰地理解文本所传递的“科学知识”。

  总之,既不能把科学小品文的阅读教学上成“知识课”“科普课”,也不能把“科学知识”一脚踢开,全然不顾。对“知识”适度的关照,是理解文本的前提;而理解文本,显然是阅读教学最基本的任务。

  第二届课堂教学大赛《雾凇》研讨专帖研讨主题二(本站整理版) 来自本站。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雾凇》教案设计 篇5

  研讨主题之三:

  科学小品文怎样上出“语文味”?

  这个“语文味”指啥?

  我个人认为,在教材中,说明性的文章不多,因此,在教学这里一类的文章的时候,我们除了关注文字之外,更应该注重这一类文章对于学生的习作的引领。

  说上出“语文味”,是说语文课要上出语文课的特点,不要把本文教成“科学课”“知识课”。至于“语文味”到底有哪些,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小学语文教师08第一期上好像做过一个“语文味”的专刊,可找来读读。

  在我心目中,为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而有意识地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不管这训练是“有痕”的还是“无痕”的,都是有“语文味”的课。

  上出科学小品文的“语文味”

  科学小品文也叫文艺性说明文,以简介科学知识为主,是小学语文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融科学性、艺术性和思想性于一体,在简介科学知识的同时,也能激发学生热爱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情感和兴趣,了解说明的办法,启迪读者的思想。但由于此类文章没有具体的故事情节,常常会被教师肢解得只剩下知识的条条杠杠;由于叙述简洁,没有多少有感染力的语言,常常被教师分析得只剩下概念化的“写得生动而准确”;稍不留心,还很容易上成科学课或常识课。“科学味”浓重,而“语文味”被淡出。然而不管是对何种体材文章的学习,惟有把语言学习作为本质的学习,上出“语文味”,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语文学习。

  所谓“语文味”,就是让学生品味语言,运用语言,感悟形象,晓悟情趣。对于科学小品文的学习,同样也要引导学生品味语言,摸索语言规律,获得语言智慧,得到人文精神的滋养,使我们的语文课堂充满浓浓的“语文味”。

  科学小品文到底教啥,该怎么教,才能使它的课堂教学更具“语文味”?

  先来谈谈科学小品文教啥的问题。科学小品文的确是以简介科学知识和说明办法为主的,老师引导通过阅读,把握文本所承载的科学知识,是其教学的一大任务,但绝不是唯一的任务。《中小学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三学段教学目标中明文指出: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办法。因此,抓住知识要点,只是科普说明文学习其中一小部分的内容。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知识背后的语言文字、表达方式、作者思考问题、关注问题、细心观察的科学态度以及知识所折射出来的人文情怀与科学的光辉。这些都应成为科学小品文的学习内容。

  那么,在科学小品文具体的课堂教学实践中,怎样体现“语文味”呢?

  一、析关键词句,品个中精妙

  准确、简明、朴实、生动、科学、严密是科学小品文的语言特点。教学时我们应当引导学生品味其丰富的、具有表现力的语言,即揣摩其语言是怎么个准确,怎么个简明,怎么个科学,怎么个严密……例如《只有一个地球》一文中有这样一句话:“人类生活所需要的水资源、森林资源、生物资源、大气资源,本来是可以不断再生,长期给人类作贡献的。”句子中的“本来”是“原先、先前”的意思,它准确地点明了可再生资源已遭受破坏,强调了“水资源、森林资源、生物资源、大气资源”原先的可再生性,突出了现在的不可再生性,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科学性、严谨性。在教学这句话时,采用了“比较”的教学办法让学生来品读。(试着把“本来”一词去掉后读读句子,想想句子的意思前后有啥不同。)学生在对语言的比较和揣摩中,感知到语言的精妙,领悟到文本中的用语用词不能随意取舍。长此以往,将会增强学生语言的敏感性,培养学生准确运用语言的能力。

  二、读行文章句,悟个中情理

  刘勰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批文以入情,”文是有情之物,人亦有情之人。虽然科学小品文简洁通俗,文字严谨科学,叙述客观朴实,但作为一篇文章,也不可能不包含作者的情感,因此我们当力求挖掘课文的情感因素,引领学生与文本对话,去经历情感与智慧的旅游。请看一个案例(《只有一个地球》一文教学中感悟自然资源的有限的教学片段):

  师:请大家读读第三、四自然段,说说这部分让你看到了怎么样的地球?

  生:我看到的地球到处都是被人类残害的伤痕。

  生:我看到的地球因为滥用化学品,空气、河水被污染了,花草树木也不再生长。

  生:我看到地球美丽的蓝衣服、绿衣服不见了,却穿上了一件枯黄的旧衣裳。

  师:哦,那是大片大片的沙漠呀!

  师:是谁造成了地球的这些变化?请用文中的话告诉我们!

  声:读“地球是无私的……枯竭”,是人类自己不加节制地开采资源造成的。

  师:这里你特别注意的是哪个词语?

  生:“不加节制”!这些资源要经过几百万年,甚至几亿年的地质变化才形成的。地球那样慷慨无私地奉献给我们,我们却不加节制地开采。从这个词可以看出人类是多么地自私呀!

  生:我觉得还可以看出人类是多么无知,因为这样做是自己害了自己!

  师:是的,一个“不加节制”,把地球的无私与人类的自私明显地对比起来了,你能读好这一句吗?(知道读出气愤、可惜等语气)

  师:还有吗?

  生:读“人类生活所需要的……威胁”,这一段也在告诉我们伤害地球的是人类。

  ……

  师:知道啥是“生态灾害”吗?举例子说说吧!

  生:例如,因为乱砍乱伐引起的洪灾。记得三年级学过的课文《一个小村庄的故事》,那就是最好的例子。

  生:我还知道大气被污染后形成的酸雨现象。

  生:还有土地的沙漠化现象。

  师:不光是这些,请大家看看这份资料。(见相关链接“全球生态环境状况的几个数字”“我国生态环境状况的几个数字”)

  生:(快速浏览。)

  师:看!所有一切的生态灾害都对人类的生存造成了严重的威胁,也给人类的行为发出了严重的警告。谁能带着自己的理解读好这一段?

  在这个案例中,教师让学生在充分的读中,体会文本中蕴涵的思想情感,升华感悟;在充分的读中,积极融入阅读情境,感受语言的韵味,提高语文素养。审视目前的科学小品文教学课堂,很多是对说明办法的理性讲解和科学知识的大量渗透,缺乏的恰恰就是读中感悟,读出情趣。

  三、借品读感悟,释个中办法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办法。”在教学科学小品文时,说明办法的渗透是必不可少的,但教师对此不必进行理性的讲解,而可以通过引领学生在与文本的反复对话,品读感悟中巧释巧解。如教学《太阳》一文的教学片段:

  师:请小孩子们自由朗读1-3节,找出描写太阳到底有多大、多远、多热的句子。

  学生交流反馈。教师随机出示句子:

  到太阳上去,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要走3500年;就是坐飞机,也要飞二十几年。(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师:读了这句话,你感受到了啥?

  生1:我感受到太阳离我们很远很远。这里有个数字,它说日夜不停地走,要走3500年。(学生把重音落在了“3500”年上)

  师:对呀,课文以走路为例,走路需要3500年呢!这样一个数据,足以让我们感受到太阳离我们是多么遥远。

  生2:课文还举了个坐飞机的例子:“就是坐飞机,也要飞二十几年。”从这儿我也感受到了太阳离我们很远很远。(学生把重音落在了“做飞机”、“二十几年”上)

  师:是啊,飞机那么快的速度,还要飞二十几年呢,那距离能不远吗?

  师:你们说得真好!这里的列数据和举例子,都是说明文常用的说明办法。用上它们可以让我们充分感受到太阳离地球是那么遥远。(板书:举例子  列数据)

  在这个教学片段中,教师更多关注的是学生对文本语言的感悟,淡化了说明办法的讲解,但学生在与文本一次也一次对话后,自然而然地体会到了举例子、列数据等办法。

  四、抓积累运用,练语言表达

  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文本,学习文本遣词造句、布局谋篇的办法,进而提高学生,积累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王崧舟老师也曾说:语文的本体“不是语言文字所承载的内容,即‘写的啥’,而是用啥样的语言形式来承载这些内容,即‘怎么写的’。语文要学的就是这个。”学习科学小品文也要学习其准确、简洁的语言特点,严谨的表达方式,以及严密的逻辑推理。例如在教完了《新型玻璃》一课后,可以让学生模仿文本语言简介一种新型玻璃,或让学生扮演某一种新型玻璃来做个自述。这样“在言语的训练中让学生掌握运用语言的规律,进而发展学生言语能力”,既适度拓展了课文内容,也以语言训练为落脚点,做到知识性、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完美结合。

  总而言之,科学小品文的语言魅力是独特的,而这种独特的味道也只有在教学实践中才能显现出来。因此,只要我们以“语文”的方式挖掘说明文中的语文因素,即使是科学小品文也能上出浓浓的“语文味”来!

  6.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办法。以上是《语文课程标准》第三学段阅读教学的一条要求。我想,这条要求虽然不是直接针对中年级的,但对《雾凇》这一课的教学仍然具有极强的导向作用。

  梳理一下大家的意见,科学小品文要上出其特有的语文味,必须做的事情有:

  1、掌握知识要点。(读懂——文章写了啥?)

  具体策略包括:梳理文本的内在逻辑顺序、补充“前知识”、教给新的阅读策略等等。

  2、了解基本的说明办法。(感知——文章是怎么样写的?)

  具体策略包括:抓住关键词句品读感悟、在对比中发现、尝试迁移运用等等。

  可以做的事情有:

  1、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品悟蕴含在文中的思想感情。

  2、品读词句,感知科学小品文的语言特色。

  3、…………

  不可以做的事情是:

  1、使用大量精美的图片,剥夺学生阅读感悟思考的时间。

  2、只看到科学小品文生动有趣的一面,却忽视其科学严密的一面;错误地把科学小品文作为一篇美文来教学,却忽视其作为说明文的特性。

  由此看来,《雾凇》一课要上出得“出彩”,可以从两个方面考虑:

  一是把“必须教的教好”,在教学策略上着眼,教扎实,教有效。

  二是从“可以教的”这一方面着眼,在教学内容上创新,教出风格和个性。

  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关注以下几个问题:

  1、《雾凇》一文,怎样引导学生掌握本课的知识要点——雾凇形成的原因和过程?

  2、《雾凇》一文的说明办法有哪些?怎样引导学生感知?

  3、怎样引导学生感知本课生动优美与科学准确相结合的语言特色?

  4、本文的写作意图是啥?三个小节的内在联系是啥?怎样从三个小节的内在联系上整体把握本课的教学?

  5、课后练习与我们的课堂教学怎样有机结合?

  6、本课还有哪些内容具有教学价值,可以教?

  第二届课堂教学大赛《雾凇》研讨专帖研讨主题三(本站整理版) 来自本站。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雾凇》教案设计 篇6

  作者:佚名    转贴自:转载    点击数:75

  一、导入新课

  吉林雾凇以其冬季里的春季般诗情画意的美与桂林山水、云南石林、长江三峡一起被誉为中国四大自然奇观。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跟着作者来到吉林欣赏这美丽的雾凇。

  读课题(雾凇)

  二、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1 隆冬时节,当北国大地万木萧条的时候,走进东北的吉林市,你却会看到一道神气而美丽的景色。沿着松花江的堤岸望去,松柳凝霜挂雪,戴玉披银,如朵朵白银,排排雪浪,十分壮观。

  2 看雾凇录象,说说你看到了啥?

  3 如此美丽的雾凇,你想读好它吗?出示第二句话(自读、指名读)

  4 过渡:雾凇那如雪般洁白,似银样闪烁的容颜,晶莹的霜花“缀满”枝头,奇妙的美景绵延千里,难怪作者要说它是……

  师板书:奇观

  5 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读出雾凇的美丽,奇特,读出我们的自豪心情。(配乐)

  三、精读第二自然段

  读到这里,老师想起了上节课同学们提的问题,这么美丽、奇特的雾凇为啥会形成?是怎么形成的?为啥其他地方出现得很少呢?就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仔细地读读第二自然段,拿出笔划划你找到的词语和句子,

  自学、同桌交流、指名说

  1、雾凇,俗称树挂,是在严寒季节里,空气中过于饱和的水汽遇冷凝结而成的。(雾凇形成的两个前提条件)

  师相机板书:水汽——遇冷——凝结

  2、出示“从当年12月至……阵阵雾气。”(这符合一个条件“过于饱和的水汽”)

  3、出示“每当夜幕降临,气温下降到零下30摄氏度左右时……”(符合条件“遇冷”)

  4、那你认为是怎么形成的?你从哪些词、句中可以看出来呢?(根据回答,在“渐渐地、慢慢地、轻轻地、一层也一层地”下加着重号。)

  5从这些词语中你体会到了啥?

  ◆师:这些词和句告诉我们雾凇是无声无息地、慢慢地逐步凝结而成的,需要一个很长的过程。课文中的哪句话更进一步地说明了这一点?(引读:最初_____,逐渐______,最后_______。)

  ◆作者观察多细致、多耐心啊!正是由于作者经过了长时间耐心细致的观察,才发现了这个奥秘,当他发现松花江畔十里长堤上全都是银松雪柳时,他会怎么样呢?那么,你能把这段话读好吗?(指名读、齐读)

  ◆指导朗读。(边读边想,在脑海中浮现出银线--银条--银松雪柳的一幅幅画面来)有感情的朗读。

  ◆每当夜幕降临,气温,这雾气便,(

  ),笼罩着。树木。,灯光,树影。这蒸腾的雾气,,,(

  )、。最初像,逐渐变成,最后。

  ◆自由背,指名背,齐背。

  6、学了课文,我们知道了雾凇形成的原因及过程,你还想了解更多的知识吗?点击“形成原因”及“形成过程”,看看网站上是怎么样简介的。

  四、讲读第三自然段

  1 过渡:美丽的雾凇挂在道路的两旁,也是怎么样的一幅景象呢?自由浏览点击,欣赏雾凇图片

  2 多美的雾凇呀!同学们,你想象一下,雾凇还有哪些姿态呢?

  3 说得真不错,那你能用书上一个词来概括吗?(板书:千姿百态)你还能用哪些词概括?

  4 同学们,再次欣赏了美丽的雾凇,你现在最想说啥呢?松花江畔的人们会说些啥呢?

  过渡:十里江堤黑森森的树木,一夜之间变成一片晶莹洁白,江岸雾气缭绕,人在其中,犹入仙境,让我们一起来赞美一下吧!生:“这真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呀!”(指导朗读)

  五、指导赏背

  课文虽然很短,但却把雾凇的美丽写得如此淋漓尽致。大家想不想把它印在脑子里?(那就请大家自练,然后选你最喜欢的一句或一段,背给大家听。

  1、自由准备(第一范文 www.第一范文.com友情提醒:查找本课更多资料,请在站内搜索关键字:雾凇)

  此文转载

  2、自我推荐

  六、评“最佳小导游”

  同学们,吉林雾凇的奇特景观吸引了成千上万的中外游客。谁愿意当个小导游,带着游客们边游览,边简介呢?(评一个“最佳导游”,奖励)

  七、总结全文,布置作业

  雾凇的美,美在壮观,美在奇绝。观赏雾凇,讲究的是夜看雾,晨看挂,待到近午赏落花”大家以后如果有机会,可以去亲身体会一下。

  我们祖国景色优美,资源丰富,名山胜水数不胜数,像我们学过的《九寨沟》,老师刚讲的桂林山水、云南石林、长江三峡等,老师布置大家回去阅读一些简介祖国名胜的文章,下周班队课我们举行游大山名川,颂美丽祖国朗诵会。

  (第一范文 www.第一范文.com友情提醒:查找本课更多资料,请在站内搜索关键字:雾凇)

  此文转载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雾凇》教案设计 篇7

  反思类型可有纵向反思、横向反思、个体反思和集体反思等,反思办法可有行动研究法、比较法、总结法、对话法、录相法、档案袋法等等,下面小编为您推荐2篇关于四年级语文《雾凇》教学反思的范文,赶紧一起来学习吧。

  四年级语文《雾凇》教学反思一

  《雾凇》是苏教版第七册的一篇写景的文章,作者以清新明快的语言,描绘了吉林雾凇千姿百态,奇特壮美的景象,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祖国河山的歌颂之情。全文层次清晰,景物特点鲜明,给人们以身临其境之感。语言清新优美,情景交融,为丰富学生的语言积淀与情感体验提供了很好的凭借。

  我觉得除了要充分感受雾凇的美之外,还要由衷地提出保护自然奇特景观的内心需求。课文中雾凇的形成过程是说明性的文字,科学性很强。那在教学中怎样有机的结合,是我在备课过程中一直都觉得很痛苦的一件事情。

  经过一番研读后,我定了这样的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也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片段。2、能理解并说出雾凇的形成过程。3、感受雾凇的奇特美丽。

  但学生生活在江南,从未亲眼见过雾凇,虽然通过文本能够得到一定了解,但仍缺乏感性认识,更无法理解吉林雾凇形成的特殊原因,给教学带来了困难。在教学中我以“读”为主线,落实了三“读”的语言实践过程,通过看一看、读一读、想一想、写一写等活动环节,学生由“读通课文——读懂课文——会读课文”,经历了 “三读”的语言实践过程,培养了良好的语感,也感悟了课文中蕴涵的情感及道理。为了让学生读懂课文,教学中我采用了多种读的办法:

  1、采用多媒体课件播放雾凇美景,边读边感悟。

  2、自读质疑。

  3、品词、品句,体会朗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并要求“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因此,我在教学中努力挖掘课文“美”与“奇”的因子,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深刻感受、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提高语文素养。

  “奇”既是吉林雾凇的重要特征,也是体会美的重要抓手,因为“奇”,吉林雾凇的美才与众不同,因为“奇”,我找到了贯穿文章的主线。知道了这篇课文要让小孩体会美,要让小孩感受体味到教材中美的一切。认真研读教材,我的心里有了底,在设计整个过程时,就以赏析为主,通过朗读字、词、句体验文本的神韵美。

  创设意境,激发情感,让学生有所感有所悟。这是《语文课程标准》提倡的理念之一,教师要引导学生进入文章情感,深化对课文的理解。上课一开始我首先出示了雾凇的相关图片。学生一下子被雾凇的洁白晶莹、银光闪烁的画面所感染,我适时地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赞赞雾凇,学生愿意说,也愿意想,回答得流畅说明了雾凇已然成为学生的思维对象而有所感悟。接着抓住“奇”字让学生感悟雾凇的美与多。

  雾凇形成的过程,感悟作者的情感是本课的重点,体悟文本是怎么样具体描绘“水汽”到“雾凇”的变化过程是难点。需要有一个反复阅读、思考、体会的过程。针对这种情况我就让小孩带着问题:1、雾凇的形成需要啥条件;2、吉林的松花江畔具备这样的条件吗?默读、品味课文。让学生自主学习,给学生一定的思维虚拟主机,学生揣摩语言自我建构、自我生成、自我发展。小孩在了解雾凇成因的同时,也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理解雾凇的形成,感受语言的美,感悟雾凇凝结过程之美,体会作者的喜悦之情,自豪感就自然产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就得到激发。但其中还存在着不足。虽然,读书要求很明确,但小孩回答得不是很好时我没能及时有效评价加以引导,学生虽然有所感悟,但读得感情不是很到位,有待提高。教学中拓展延伸因时间安排不够合理,只得下节课完成。

  脑袋不是一个灌输知识的容器,而是一支被点燃的火把。为了达到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解决疑点,根据中年级学生的特点,我以学定教,顺学而导,以生为本,以读为本,以悟为本,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通过形式多样的朗读,引导学生走进文本,内化文本,超越文本。学生兼容并举,多种感官参与,以自读、自悟为经,以语言训练为纬,进而达到激发兴趣,理解陶情,启迪心智,感悟积淀的四重境界。

  但在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如:

  1、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评价语较单一,应在多元化些,鼓励性再强些。

  2、语言不够简练。

  3、由于紧张没有全神贯注地在学生身上。

  4、时间掌握不够到位。

  我们常说:教学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或许也正是因为这些遗憾,才能成就更多的完美。以上是我这次上课后的反思,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取他人之所长,补已之短,更上一层楼。

  四年级语文《雾凇》教学反思二

  如今的课堂,有学生的自主学习,有学生的合作学习,更有学生的创新学习,课堂气氛的活跃、和谐,教学民主,新课程理念让我们尝到了成功的喜悦。同时也给我们带来很多新的挑战,让我们看到自己教学的不足。作为一名教师,要经过不断地学习,在教学实践和反思中,完善自己的教学水平。以下是我对《雾凇》这一课的教学反思。

  本课语言美、意境美。通篇都展现着“奇美”的景象:雾凇的“奇幻”、形成条件的“奇特”、形成过程的“奇妙”。这节课,我关注了语文的人文性,以情为基础,重视感的过程,追求内化的终极目标,引领小孩欣赏优美文字中所蕴含的美妙绝伦的画面,让美充溢着课堂。本文作者以形象、生动的语言,描绘了吉林雾凇瑰丽而奇特的景象,并说明了雾凇奇观形成的原因。备课之前,我把这篇课文读了好几遍,因为我知道,文本解读是根,作为教师,对文本的解读应该是丰富,深刻而也独到的。

  在教学雾凇形成的过程这一环节中,我让学生给“镀”字换个近义词来推敲理解作者用词的准确性,希望小孩们能懂得雾凇是逐步形成的。但是呢,小孩们并不能达到我预期的设想,这时,我灵光一闪,拿起粉笔在黑板上画了一束松针,让学生上来给松针“镀白银”,其余学生仔细观察这位同学的动作,接着让学生说说自己所想到的哪个词语能代替“镀”,学生说了许多有创设性的词语,当然最后还是一致得出结论“镀”字最恰当。此时我再按序出示“银线”、“银条”、“银松雪柳”的图片,直观形象地解决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作为一位老师,我感觉到教学思维中的火花是多么难得,因此课后我连忙做了笔记。其实平时的教学中有许多的 “火花”,有经验的教师就会注意记录积累,所以我觉得这节课我和学生均有喜人的收获。

  当然这堂课也有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我感觉在以下几方面还需改进:首先课件中出现大段课文,学生有些脱离了课文。特别是第二自然段的教学,我本想通过课件将雾凇形成的几要素理清,所以将八句话分开出示在大屏幕上,学生也读到位了,可是却忽略了将文中的关键词圈画出来。其次对学生的预设还应更充分,设计的问题还需要更到位。一个问题抛出去了,学生会怎么样回答;学生的回答与你预想的不一致时,你也该怎么样引导……看似四十分钟的一节课,教师要在头脑中反复盘算的时间却是四十分钟的几十倍。我在课前对学生的预设不够充分、全面。

  我们经常说这样一句话:教学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或许也正是因为这些遗憾,才能成就更多的完美。以上是我这次上课后的反思,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取他人之所长,补已之短,更上一层楼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雾凇》教案设计 篇8

  第二届课堂教学大赛《雾凇》研讨专帖研讨主题一(本站整理版)

  研讨主题之四:

  《雾凇》一文,怎样引导学生掌握本课的知识要点——雾凇形成的原因和过程?

  案例之一:

  抓重点词语体会“雾气之浓”,联系生活实际感知“气温之寒”;

  抓重点词语体会“形成之慢”,通过朗读体会雾凇“形成之美”。

  疑问:是应该体会“气温之寒”还是体会“温差之大”呢?

  三、精读第二自然段

  1、吉林的雾凇多美呀!你想不想知道它是怎么样形成的吗?(想)其实它的形成也别有一番情趣的,下面请同学们带着雾凇是怎么样形成的这一问题自由读第二自然段。

  2、你能从文中找出简要描写雾凇形成原因的一句话吗?指名答(雾凇,俗称树挂,是在严寒季节里,空气中过于饱和的水汽遇冷凝结而成。)    (映示:)

  自由轻声读第一句话,小组讨论雾凇形成要具备哪些条件。

  生答有三个条件:(1)过于饱和的水汽;(2)遇冷;(3)凝结。

  板书:                  雾     凇 (奇观)

  遇冷            凝结0                                                                       

  过于饱和的水汽

  3、齐读第一句话,注意读好圈画的词语。

  4、通过刚才的讨论我们知道雾凇的形成需要三个条件,那么这“过于饱和的水汽”也是从哪里来的?自由读第二自然段找找哪些句子描写了雾气的饱和,哪些词语有描写了雾气的浓?

  指名答(从当年12月至第二年2月间,松花江上游的丰满水库里的水从发电站排出时,……树木被雾气淹没了。)

  弥漫  飘荡  涌  笼罩  淹没    (映示:2—5句)

  理解重点词语:弥漫  飘荡  涌  笼罩  淹没 

  这些词语都是描写雾气浓的如果把这些词语换成其他词语好不好。例如:弥漫——充满  飘荡——飘扬  涌——扑  笼罩——覆盖  淹没——湮灭,为啥?(指名答)

  齐读2——5句。

  5、雾凇的形成是不是只要有了饱和的水汽就可以了?(不)那么它还需要啥条件呢?(生答遇冷),那要冷到啥程度呢?(生答零下30摄氏度)零下30摄氏度可真冷啊!

  我们这里最冷有多冷?(生答零下3——4度)零下3——4度水面刚好结了一层薄冰,而雾凇的形成气温要低到零下30摄氏度,真是滴水成冰呀!用我们课文里的一句话说这可真是:(三九严寒,大地冰封)生答。

  6、有了饱和的水汽和严寒的气温,这雾凇的形成还需要哪一个过程才能最终形成?(生答凝结)读读找找文中哪些句子描写了雾气到雾凇的凝结过程?(生读,找,答渐渐地,灯光、树影模糊了。这蒸腾的雾气……最后十里长堤上全都是银松雪柳了。)

  相机映示:6——8句。

  (1)这蒸腾的雾气是不是一下子就凝结成了雾凇(不,它是慢慢形成的)找找看文中哪些词语描写了雾凇的形成是一个逐渐变化的过程。

  渐渐地  慢慢地  轻轻地  一层也一层地  最初  逐渐   最后(映示词语)

  (2)雾凇在形成的过程中从形态上发生了哪些变化?哪些词语描写了雾凇在形态上的变化?(银线  银条   银松雪柳)

  7、雾凇美,雾凇的凝结过程其实也很美。你能把雾凇凝结时的美读出来吗?指名读6——8句。评价要求(你能体会出雾凇形成时的美,还有谁能比他读得更美呢?)

  要求要读出雾凇形成时的缓慢和静无声息来。男生读,女生读。

  案例之二:

  合作探究,集体讨论。

  疑问:集体讨论时简单对答,探究有落空之嫌。

  “形成的过程是啥”说法欠妥。

  对“雾凇形成的过程”的教学似乎流于表面。

  四、精读第二自然段

  师:学到这儿,你产生了哪些疑问?

  生:提问。

  师:你们的问题总结有两个:一、啥是雾凇,雾凇形成的条件是啥?二、雾凇形成的过程是啥?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些答案在哪一段吗?

  生:在第二自然段。

  师:对了,下面就请同学们自己去找找这两个问题的答案,这次采用合作的学习方式,四人一个小组,相互讨论一下,并画出有关语句。开始。

  学生讨论

  师:下面谁来回答第一个问题?雾凇形成的条件是啥?

  生答:饱和的水汽和遇冷凝结。板书(出示多媒体)

  师:大家说他说得对吗?(对)你能把这句话给读出来吗?大家一起读一下。(生读)

  师:那么吉林松花江边符合这样的条件吗?(符合)

  师:那饱和的水气从哪儿来的呢?(生答)

  师:当气温下降到零下30摄氏度时,这雾气有啥变化?(出示多媒体)

  师:一起读一读这句话。这里的“涌”“笼罩”进一步说明了雾气的浓,达到了饱和的状态。

  师:那么,这雾气是怎么形成雾凇的呢,是不是一下子形成的呢?

  生:不是。

  师:你从哪可以看出来。能把这些句子读一读吗?(生读)

  师:从你的朗读中,老师还不能感受到雾凇是慢慢的形成的。谁再来读读。一起读一遍,还有三个词语也能说明雾凇的形成需要一个过程,知道这三个词语吗?

  生答。老师引读。

  师:这么美的雾凇原来是这样形成的啊,我们再给大家简介一下,好吗?一起读第二节。

  案例之三:

  联系生活实际、品读重点词语理解“过于饱和”;

  抓住关键词体会雾凇形成的“慢”“柔”“匀”,结合体会作者用词的精当;

  分“银丝”“银条”“银松雪柳”三种景象体会“雾凇形成过程之奇特。

  与其他案例相比,本案例在“雾凇的形成过程”这一块上教得细而实。

  疑问:“教室坐人”之例可能不是特别贴切。

  二、感悟雾凇形成奇。

  1、默读,思考:雾凇是怎么形成的?

  2、交流。

  以第二自然段的第一句“过于饱和的水汽”“遇冷凝结”为中心,展开教学。

  “过于饱和的水汽”:(1)理解“饱和”“过于饱和”,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说,可举例子,师也可举:教室里最多可坐多少人,这是最大限度。那如果再来一些人,就超过最大限度了,就叫“过于饱和”,文中是说空气中的水汽过于饱和,这是雾凇形成的必备条件之一。(2)这过于饱和的水汽哪来的?从哪看出水汽的多?引导读悟下面的句子。抓住“弥漫,笼罩,淹没”想象体会。并指导感情读。

  “遇冷凝结”:(1)出示“渐渐地,灯光树影模糊了……柳了。”让学生自主探究雾凇是怎么凝结的?(2)交流。先抓住“慢慢地,轻轻地,一层也一层地”体会凝结的慢、柔、匀,因而作者用“镀”字,镀意思是:涂得均匀。用词精当,没有用“涂、抹、贴、漆”等词。指导感情朗读。再抓住:银线,银条,银松雪柳了,体会凝结过程中的几种景象。——体会雾凇形成的奇特特点。

  案例之四:

  第二段教学我让学生以“雾凇的自述”为题,再仔细读课文第二自然段,从书中找出充分的理由,把自己当作雾凇,告诉大家你为啥会形成?你是怎么形成的?你为啥在其他地方出现得很少呢?学生很感兴趣.

  这个案例办法巧妙,既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对知识的探究、对表达方式的领悟也尽在其中。

  只是课堂上会充满不确定因素,估计在公开课教学中敢于采用此种模式的老师不会很多。

  案例之五:

  合作探究雾凇形成的条件和吉林雾凇形成的原因。

  此处通过填写表格使合作探究落到实处;文本与课外资料相结合更是一大亮点。

  疑问:形成过程只是“美”?

  (三)探究形成过程美

  吉林雾凇独具魅力的风姿,是神州大地北国风光中的景中之绝。读到这里,我们情不自禁地会问——(引导质疑)如:雾凇形成需要啥条件?吉林雾凇形成的原因是啥?

  阅读课文第二自然段,合作探究,填表。

  雾凇形成的条件吉林雾凇形成的原因(写出关键词句)    

  交流探究结果:

  (1)形成条件:过于饱和的水汽遇冷。

  (2)引导:吉林有饱和的水汽吗?(学生抓住“从当年12月……一阵阵雾气”谈原因。)这些饱和的水汽会遇冷凝结吗?(学生抓住“每当夜幕降临……淹没了”谈原因。)

  (3)学生补充简介课外搜集的资料:吉林雾凇形成的其他原因。

  〖学生抓住课文难点质疑,教师创设解疑的课堂环境,通过有目标、有方向的合作探究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读悟能力。〗

  配乐朗读“每当……灯光树影模糊了……起先……逐渐……最后……”学生闭上眼睛想象:从雾凇的形成,你体会到了啥?

  练习朗读,想象雾凇形成过程之美。

  〖学生抓住文章重点词句,通过观察图片、说话练习、朗读想象,一方面欣赏到的是雾凇的外在之美,另一方面切实领悟到语言文字的内在美。〗

  案例之六:

  学生积极质疑与教师有机指导相结合。

  抓重点词语体会形成过程之“慢”。

  “尝试用自己的话说说雾凇形成的过程”是本案例的亮点——知识的梳理与内化落到实处。

  四、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

  1、过渡:

  同学们在徐州你看到过雾凇吗?为啥我们这里几乎没有看到过这样的奇观呢?想不想知道原因?我们来看看课文寻找答案。

  2、默读第二自然段,思考并圈画。

  3、提问,雾凇形成的原因是啥?(板书:形成)你们找到答案了吗,谁来说说?

  (出示挂板)雾凇,俗称树挂,是在严寒季节里,空气中过于饱和的水汽遇冷凝结而成的。

  从这句话中你能发现雾凇形成的两个条件吗?(过于饱和的水汽、遇冷)

  4、围绕这句话,学生质疑。

  严寒季节到底有多寒冷?啥是饱和的水汽?徐州为啥没有这样的水汽(雾气是从哪里来的?)?凝结是啥意思?雾气是怎么凝结成雾凇的?

  5、围绕自己提出的问题,阅读课文寻找答案。

  6、教师提炼问题后提问并相机指导朗读。

  (1)雾气是从哪里来的?

  从当年12月至第二年2月间,松花江上游丰满水库里的水从发电站排出时,水温在4摄氏度左右。这样,松花江流经市区的时候,非但不结冰,而且江面上总是弥漫着阵阵雾气。

  朗读时,要特别注意上游,丰满水库之间的停顿。对“非但、而且”朗读时要强调。弥漫是对饱和意思的有力说明,可以让学生朗读时加入想象。

  (2)啥是饱和的水汽?

  除了弥漫,文中哪里还有能够表示水汽饱和的词语。每当夜幕降临,气温下降到零下30摄氏度左右时,这雾气便随风飘荡,涌向两岸,笼罩着十里长堤。这里的“飘荡,涌向,笼罩”都可以看出水汽的多和饱和。

  朗读时,一定要让学生展开想象,感悟当时的意境。老师可以先范读,让学生来想象。然后,让学生练习后再读。自己或者请同学点评。教师相机指导。

  (3)雾气是怎么凝结成雾凇的?

  (挂板出示)这蒸腾的雾气,慢慢地,轻轻地,一层也一层地给松针、柳枝镀上了白银。最初像银线,逐渐变成银条儿,最后十里长堤上全都是银松雪柳了。

  齐读。小结:这个过程就叫“凝结”。

  比较读这句话。去掉有关的词语“慢慢地,轻轻地,一层也一层”。让学生感悟用这些词语的好处。

  “慢慢地”——写出了啥?(凝结的速度慢)指名读句。

  “轻轻地”——写出了啥?(样子轻,无声无息)读句。

  “一层也一层地”——说明啥?(雾气不断,逐步结成)齐读。

  自然真实的写出了雾凇形成缓慢的过程。

  你能读出这种缓慢的过程来吗?指导朗读,感悟这个过程。

  7、尝试用自己的话说一说雾凇形成的过程。

  8、评价小结。

  第二届课堂教学大赛《雾凇》研讨专帖研讨主题四(本站整理版) 来自本站。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雾凇》教案设计 篇9

  一、说教材

  《雾凇》一文,作者以优美形象、准确精辟的语言,描绘了吉林雾凇千姿百态、奇特壮美,科学简洁地简介了雾凇形成的原因和经过,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雾凇、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根据新课标理念,结合我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会本课9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能结合具体语境理解词语。懂得空气中的水汽遇冷会结成霜花这个科学常识。

  2.能力目标:通过观看电视录象,阅读课文,能分析概括出雾凇形成的条件及经过,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培养学生的阅读概括能力。联系课文内容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语言文字感悟吉林雾凇的奇特美丽,激发学生喜爱雾凇、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我把教学重点放在目标1、2两点,通过观看录象,阅读课文感悟吉林雾凇的奇特美丽,了解雾凇形成的原因和经过。体会课文中的思想感情则是教学难点,特别是能准确理解课文最后两句诗的含义。我将借助多媒体使学生直观的感知雾凇的壮观。引导学生赏读文中如同诗一样美妙的句子,让学生感悟雾凇的奇特美,指导学生反复诵读,细细咀嚼,读出滋味来。

  下面是我设计的三个教学环节:

  一、紧扣心理,吸引学生,调动师生情感。

  《雾凇》我分两个课时去教学。第一课时主要是整体感知,学习课文生字词,引导学生了解雾凇的美和多。到第二课时,我复习引入:吉林雾凇给你留下了怎么样的印象呢?让我们美美地背诵课文的第一自然段。

  这时学生学了一节课,刚刚观赏到雾凇的奇特和美丽,心里肯定早已迫不急待,我就抓住他们这一心理与学生交流:看着这样的雾凇奇观,你不由产生怎么样的问题呢?我的目的就是要创造一个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把师生的感情逐步地拉近,学生很自然地说出:雾凇是怎么样形成的呢?吉林为啥能形成这么美的雾凇呢?整节课中我就围绕着这一中心问题展开教学。

  二、合作探究,品词品句,情感体验,突破重难点。

  接着,我就顺着学生意愿:好,下面我们就来认真学习课文第二段,快速默读第二段,思考:哪句话概括写出了雾凇的形成?导入本节的教学。学生找出写雾凇形成的句子,引导说出雾凇形成必须的两个条件:过于饱和的水气、遇冷凝结。我也趁热打铁:那么吉林的雾凇也是怎么样一步步形成的呢?是不是也具备这两个条件呢?

  学生思考,小组讨论后交流。“从江面上弥漫着雾气”可以看出有饱和的水气。那过于饱和的水气,你也是从哪看出来的呢?我利用视频和朗读让学生理解,夜幕降临时,松花江上的雾气真是也大也浓,确实有过于饱和的水气。然后学生继续交流,“到了晚上只有零下30摄氏度”满足了雾凇形成的也一个条件。

  我进一步追问:满足了这两个条件,那在夜晚雾凇也是怎么样凝结而成的呢?我也引导学生抓住“渐渐地、慢慢地、轻轻地、一层也一层地”以及“最初、逐渐、最后”让学生反复诵读感受,雾凇形成的过程缓慢的,也是美丽而奇特的。

  整个过程引导学生去反复地品读。以读为本,以读生情,以情促读,体会词语含义。这样雾凇的形成过程就烙印在了学生的脑中。在处理最后一句的朗读中,我也采用了多元解读的办法,考虑到作者看了这么久,终于看到了银松雪柳的世界,心情是多样的,是喜悦,是惊喜,是赞美,我就让学生大胆地通过朗读把自己此时的心情读出来。

  在这里,我不停留在仅关心教学的结果,更关注教学的过程,不仅让学生参与学习过程,更让学生探索学习办法,我也通过板书让学生知道作者是用先概括再具体的办法来写雾凇的形成的。

  三、情感升华,延伸深化。

  学生学到这里,肯定有点感觉“累”了,我也及时调控,再次把他们思想的火花点燃:你们想观赏一下这美丽的雾凇吗?(学生肯定欢呼雀跃)好,我们再次走进吉林,此时此刻,学生静静地享受着:多动听的音乐,多美的景啊!简直令人陶醉。

  观赏完后,我也说:“这么多的银松雪柳,你最喜欢哪一幅呢?能用上几句话美美地在自己的小组里简介一下吗?”教师适时指导,全班交流,让学生再次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在这,我的设计再次体现了“循序渐进”“我手写我心”的教学理念。

  此时,学生的情感已达到高潮,我点拨:看到这么美的景色,松花江边的人们也会怎么样赞叹呢?这样自然引出“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最后,老师总结:吉林雾凇以这一独具魅力的风姿与长江三峡、云南石林、桂林山水一起享有中国四大自然奇观的美名,每年都吸引着成千上万的游客,让我们把对雾凇的赞美和喜爱之情融入到最后一段的朗读中去吧。”让学生的认识与情感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雾凇》教案设计 篇10

  1.能够认识本课的生字词,会写并正确会读。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正确背诵要求背诵的课文。

  3.能明白课文主要讲了啥?

  预习学案

  一、我会读

  雾凇   凝结    夜幕   淹没    河畔

  缀满   镀上    缭绕   琼枝玉树

  二、我理解

  奇观  弥漫   琼枝玉树  情不自禁

  雾凇  笼罩   缭绕      晶莹洁白

  三、选词填空。(并选其中的一个造句。)

  渐渐地   轻轻地   慢慢地

  1、父亲正在午睡,我(  轻轻地 )给他关上房门。

  2、雨(渐渐地 )停了,太阳出来了。

  3、天上的白云(慢慢地)飘移着,变幻着,令人产生无穷的遐想。

  四、我不解

  通过对课文的预习,你还有那些不明白的问题,写在下面:                                            

  导学案

  学习目标

  1.雾淞的景美

  2.雾凇的形成过程

  教学难点

  雾凇的形成过程以及对雾淞景美的感知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请同学们自主阅读第2自然段,完成以下内容:

  洁白晶莹、银光闪烁的雾凇是在啥条件下形成的?也是怎么样一步步形成的呢?请找出有关的词语或句子,标记出来。

  教师温馨提示: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品读课文。有了自己的认识和体会后,再作交流,小组长注意组织好。

  课堂检测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就这样,渐渐地,慢慢地,轻轻地,一层也一层,最初像(   )然后变成(    ),最后变成(    )了。

  2.忽如一夜春风来,(                         )

  3.中国的四大自然景观是(       )、(      )、(        )、(            )。

  拓展作业

  学习文中描写雾凇形成过程的办法,把你观察到的景观的变化过程写下来。用上这个句式“首先……接着……然后……最后……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雾凇》教案设计 篇11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是从读书实践中来。教材中的课文都是编者精选的文质兼美的佳作,教学中让学生充分接触文本,与作者进行心与心的沟通,方能领悟到文章的真谛,感受到语言文字的魅力。教学行为努力做到:

  其一,务本。首先是务学生这个“本”,整个教学设计始终是把学生放在首位,关注学生的实际,着眼学生的发展,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其次是务文本这个“本”,整个教学设计紧扣文本,引领学生走进文本,探究文本的意,体悟文本的情愫,感受文本的美妙,让学生在反复触摸文本语言的过程中,获得言语智慧的滋养,享受学习语文所带来的愉悦。

  其二,和谐。整个设计是以共生互学的师生关系为前提,通过情感激发和语言品味的手段,引导学生多角度、多层面与文本进行充分而也真切的对话,让学生在和谐互动的对话情境当中,对文本的语言、情感和结构产生认同和赞赏。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吉林雾凇奇观形成的原因以及雾凇的奇异景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办法:通过读课文、看图片、讨论交流感受雾凇的美以及形成的原因。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和祖国壮丽山河的思想感情,使学生受到美的陶冶。

  重点难点:了解吉林雾凇奇观形成的原因及雾凇的奇异景象,感受雾凇的美。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老师想让大家先看几个词:

  屏显“寒江雪柳,玉树琼花,吉林树挂,名不虚传。”

  1、我们来读一读,边读边想:这几个词使你想到哪些画面?

  2、学生描述。

  3、知道这几个词的来历吗?教师陈述:这是总在1990年到吉林视察,观赏了美丽的雾凇奇观后,为此景所题的词。

  4、树挂就是……(引导说出课题)板书课题。

  今天,我们将继续随作者一道,去吉林,去细细品味、感受雾凇那独特的韵致。

  二、精读感悟

  (一)、奇观

  1、课前老师还搜集了一些图片,作为礼物,送给大家。同学们想不想看?(想!)老师只有一个要求:大家边看边想,这些图片让你想到了哪些词语或句子?

  2、播放图片(配乐)师解说:三九严寒,北国大地万木萧条,可当你走进东北的吉林市,你却会看到一道神奇而美丽的景色。松树和柳树凝霜挂雪,戴玉披银,如朵朵银菊,排排雪浪,十分壮观.

  3、看了这些图片,你想说啥?

  4、大家说的真好,积累的词汇真多。是啊,雾凇真美啊!真乃一大(奇观)!(板书:奇观)

  “奇观”的“观”就是“景象、样子”,那“奇观”是指啥样的景象呢?(少见的、罕见的、希奇的等)

  5、那吉林雾凇究竟“奇”在哪?打开书,自己读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画出有关的词语。

  (1)、多

  a、“十里长堤”(大约5000米,都是雾凇,真多啊)还有哪个词可看出雾凇多?

  b、“缀满” 它可以换成“挂满”或者“盛开”吗?读一读,比一比,说一说。

  c、指名读,读出雾凇的多。(评:这么多的雾凇,真是壮观!)

  d、小结:雾凇的奇奇在它的多,再读读,你还会有新的发现。(板书:奇)

  (2)、美

  你从哪些词语中感受到雾凇的美了?“洁白晶莹”、“银光闪烁”、“美丽动人”等。(相机板书:美)

  这么美的雾凇,你想读好它吗?谁来试试?(指名读)

  (3)、听了同学们的朗读,老师仿佛来到了松花江畔,看到了这美丽的雾凇。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一段,共同来感受它的多和美,好吗?齐读。

  (4)、小结:雾凇真是一幅美丽而奇妙的画卷啊,难怪作者要说它是奇观。

  (二)、形成

  1、看到这么美的雾凇,你也许会问:“为啥我们这里没有?只有吉林的雾凇闻名全国呢?”想知道答案,请大家自由朗读第二自然段,边读边想:

  出示思考题:

  (1)、雾凇形成的原因是啥?

  (2)、雾凇是怎么形成的?

  2、生自由读书,教师巡视。

  3、读后同桌俩人讨论交流这两个问题。

  4、交流汇报:

  (1)、谁来说说,课文的哪句话是写雾凇形成的原因?

  (雾凇,俗称树挂,是在严寒季节里,空气中过于饱和的水汽遇冷凝结而成的。)

  (2)、从这句话中你能发现雾凇形成需要那些条件?

  (板书:水汽、遇冷、凝结)

  啥叫过于饱和的水汽?(水汽就是雾气,过于饱和就是雾气特别充足,特别多。)

  (3)、吉林处于我国东北,气温十分寒冷,所以“遇冷”这一条件很容易满足。那它有“过于饱和的水汽”吗?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出示“松花江上游丰满水库里的水排出时,水温在4摄氏度左右。”读好这一句,注意断句。

  (4)、这些过于饱和的水汽是怎么样遇冷凝结而成的呢?哪些句子是描写遇冷凝结这一过程的?(指名读)

  (5)、雾凇的形成过程深深地吸引了我,我也想读一读,好吗?听老师读。(师范读)

  (6)、听完了,有啥感觉?(真神奇、真奇妙!)当然这一过程是很慢的,你从文中哪些词可以感觉出来?(慢慢地、逐渐等)出示:“每当夜幕降临……镀上了白银。”

  (7)、你能把这种缓慢过程读出来吗?先自己试一试,指名读。

  引读:慢慢地,松针、柳枝都变了,最初。。。逐渐。。。最后。。。

  随着这雾凇的慢慢形成,这景观也越来越美,你的心情是不是也越来越兴奋和欣喜?我们在读这句话时应该读出语气的变化,先是轻轻的,缓缓的,后来就变成欣喜的语气了,谁再来试一试?(指名读)出示:“最初是银线,逐渐变成了银条,最后全都是银松雪柳了”。

  (8)、下面我们不看书,看着屏幕上的提示,能不能把雾凇的形成过程说出来。(先自由练,然后齐读)

  屏幕出示:每当夜幕降临,气温(  ),这雾气便(  ),(  ),笼罩着(  )。树木(   )。渐渐地,(   ),(   )。这蒸腾的雾气(   ),(    ),(    )。最初(    ),逐渐(    ),最后(   )。

  (三)、赞叹

  1、过渡:经过一夜的工夫,美丽的雾凇奇观终于形成了,想不想亲眼去看一看?(再次播放图片)

  2、此时此刻,你也想说啥?你想怎么样去赞叹它?

  3、漫步在松花江边的人是怎么赞叹它的呢?

  出示:这真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呀!

  4、谁来读读这句话?(指名读)看着后面的感叹号,读出感叹的语气。(再指名读)

  评:你读得真好,老师感受到你欣喜惊讶的感情了。

  5、讲解这句诗的来源(唐代诗人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这虽然是一首描写雪景的诗,却给人一种如沐春风的感觉,真可谓是妙手回春、神来之笔!用在这里也是恰如其分。)

  6、小结:同学们,吉林雾凇不但多而且美,连形成过程也如此奇妙独特,难怪被称为闻名全国的一大奇观,见过的人无不这样赞叹“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三、拓展延伸

  今天,我们一起欣赏了闻名全国的吉林雾凇,它的美丽和神奇深深地吸引了我们。在我们祖国辽阔的土地上,到处有迷人的风光,例如云南石林、桂林山水和长江三峡,它们与今天我们学习的吉林雾凇被称为中国的四大自然景观。还有贵州的黄果树瀑布,河南焦作的云台山,洛阳栾川的鸡冠洞,等等,太多了,说也说不完。老师这里搜集了一些图片,想不想看看?(播放图片)毛在他的词中这样写道“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是啊,我们的祖国山河有着太多的美丽景色,马上快放寒假了,如果有机会,让父母领着我们到各地去看看,并认真观察,回来我们也写一篇象雾凇这样美的文章,好吗?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雾凇》教案设计 篇12

  《雾凇》教学反思

  1、读中入境,读中悟境。

  这是一篇文笔优美的文章。因此我重点是让学生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读得比较充分、悟得深刻。

  2、巧设情境,激发灵感。

  由于学生没有见过雾凇,甚至有的同学根本不知雾凇是啥,因此,在学习中,学生无法找到建构的旧知,给教学带来了困难。为此,我搜集了大量资料,反复筛选,选取有用的,对学习课文有辅助作用的材料,精心设计了教学语言,再加上丰富真实的情感和制作精美的多媒体课件,构建了一个广阔的心理场作用于学生心理,进而促使他们积极积极地投入到整个学习活动中,产生细致的情感体验。

  3、画龙点睛突破难点。

  利用雾凇的课件突出教学难点,体会雾凇的美丽奇特。教学中,教师适时地放雾凇课件。画面上雾凇那如雪般洁白,似银光闪烁晶莹的霜花缀满枝头,奇妙的美景绵延十里,可谓壮观。学生在学习感悟、想象语言文字的基础上,看到这样富有震撼力的画面,直观地验证了雾凇的特点,所配优美的音乐使学生进入了一种美的情境之中,接着教师再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生就自然而然入情入境了。

  4.拓展思维鼓励创新

  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可以给学生以思维上的启迪,触发学生思维的灵感,为学生积极、积极地学习创造了条件,同时还会营造出一种愉悦、和谐、民主、平等竞争的学习气氛。学习第三自然段时,放课件:人们伴着音乐漫步在松花江边,观赏着这千姿百态的雾凇奇景,都会情不自禁地发出由衷的赞叹。图像与音乐的和谐组合,触及了小孩的心灵,学生看着生动的动态画面,自然会有“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体会。在优美悦耳的音乐声中,学生们仿佛置身于银装粉砌的世界之中,他们随着镜头欣赏了瑰丽无比的雾凇,进入到多媒体课件所带入的情境中。他们兴趣浓厚,思维活跃,积极探求,为下一步的学习营造了良好的气氛。在学生看过课件体会到雾凇的琼枝玉树、雾凇的千姿百态以后。让学生看着画面练习说话,培养他们的发散性思维:雾凇有的像……有的像……有的像……

  5、找准切入点,品读感悟。

  我抓住第一自然段中的“奇观”做文章,让学生在理解“奇观”这个词语的意思后,让学生从文中找重点句,抓重点词,进而体会雾凇“奇”在美丽,“奇”在形成的过程的独特,在指导朗读中让学生读出感受。并从中提炼出品读的学习办法:从段中找重点句子,从句子中找关键词,读出感受。

  雾凇的教学反思

  《雾凇》是一篇写景的文章,作者以清新明快的语言,描绘了吉林雾凇千姿百态,奇特壮美的景象,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祖国河山的歌颂之情。全文层次清晰,景物特点鲜明,给人们以身临其境之感。语言清新优美,情景交融,为丰富学生的语言积淀与情感体验提供了很好的凭借。

  对于这篇课文我是这样教学的:首先,打破文章结构,学习第一、第三自然段,体会雾凇的美。一、三自然段分别写了阳光照耀下和清晨的雾凇的美景。在教学时,我先让学生快速默读找出表现雾凇美的句子。接着通过范读或指读的方式说说应该抓哪些关键词读好这句话。然后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最后启发学生:为啥会有雾凇这个奇观的?进而过渡到下文的教学。接着,我让学生质疑,自主学习第二自然段。 提出疑问:1、严寒季节具体指啥时候?2、雾气是从哪里来的?3、雾气遇冷以后会有啥变化?4、雾气怎么样凝结成雾凇?5、饱和的雾气指的是啥?然后组织学生根据兴趣选择问题并组成学习小组讨论解答。最后在交流过程中让学生再次走进文本感悟语言。

  这样的教学收效不错,但同时也产生了一些困惑:

  一、对学生没有进行充分的预设

  我们都知道,充分的预设是课堂成功的保证。我们不但要对每一个大环节进行预设,更要对每一个细小的环节进行预设,这里面当然包括对学生的预设。一个问题抛出去了,学生会怎么样回答;学生的回答与你预想的不一致时,你也该怎么样引导…… 我在课前对学生的预设不够充分、全面,因而当学生一时找不到雾凇形成的两个原因时,我就显得有些急躁,一时也不知怎样引导,因而在这一个环节上来来回回用了许多时间,学生也被我搞得兴致全无,同时造成了课堂上前紧后松的局面。

  二、对文本的解读还不到位

  首先,长期在南方生活的小孩们,包括我们老师都没能亲眼目睹“白雪皑皑”、“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壮观美景,仅从语言文字上感悟,缺少了形象的真实感。怎样能让学生们真切地感到北国的风光,这是我教学中的困惑。其次,雾凇形成原因的教学,我感到学生理解得有些困难,对于“零度结冰”、“水汽遇冷凝结”等物理知识学生们理解起来一知半解,怎样能浅显明白的讲解呢?这也是让我困惑的问题。

  我们常说:教学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或许也正是因为这些遗憾,才能成就更多的完美。以上是我这次上课后的反思,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取他人之所长,补已之短,更上一层楼。

  《雾凇》的教学反思

  课文《雾凇》是一篇写景的文章,作者以清新明快的语言,描绘了吉林雾凇千姿百态,奇特壮美的景象,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祖国河山的歌颂之情。全文层次清晰,景物特点鲜明,给人们以身临其境之感。语言清新优美,情景交融,为丰富学生的语言积淀与情感体验提供了很好的凭借。本节课重点突出,雾凇形成的原因和雾凇的形成过程是本课的重点,体会文本是怎么样具体描绘“水汽”到“雾凇”的变化过程是难点。

  《雾凇》一课语言美、意境美。通篇都展现着“奇美”的景象:雾凇的“奇幻”、形成条件的“奇特”、形成过程的“奇妙”。这节课,我关注了语文的人文性,以情为基础,重视感的过程,追求内化的终极目标,引领小孩欣赏优美文字中所蕴含的美妙绝伦的画面,让美充溢着课堂。

  “奇”既是吉林雾凇的重要特征,也是体会美的重要抓手,因为“奇”,吉林雾凇的美才与众不同,因为“奇”,我找到了贯穿文章的主线。知道了这篇课文要让小孩体会美,要让小孩感受体味到教材中美的一切。但由于学生没有见过雾凇,对雾凇没有感性的认识。上课一开始,我就让学生观看雾凇的图片,感受雾凇景观的奇特静态美。让学生默读第一自然段,找出描写雾凇的美的句子。通过品读“洁白晶莹”、“银光闪烁”、“十里长堤”、“缀满”等词语,体会雾凇的美。

  然后启发学生:这闻名全国的自然奇观是怎么样形成的呢?进而过渡到下文的教学。学习第二自然段时,让学生分小组讨论:(1)吉林的雾凇形成的原因是啥?(2)雾凇是怎么样形成的?围绕这两个问题,引导学生理解吉林雾凇奇观形成的原因,感受雾凇的奇异景象。首先,弄清雾凇的形成要具备的两个条件,联系上下文理解“饱和”的意思,播放视频帮助学生理解松花江上为啥会有“饱和的水汽”。然后了解雾凇形成的过程,出示句子:灯光、树影模糊了,这蒸腾的雾气,一层也一层地给松针、柳枝镀上了白银。与原句比较,知道雾凇形成需要一个缓慢的过程,抓住“渐渐地”、“慢慢地”、“轻轻地”这3个词指导朗读,并任选一个造句;抓住“最初……逐渐……最后……”指导,出示由银线→银条→银松雪柳的画面。导入第三小节,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吉林雾凇的美丽风光,接着,问学生你会发出啥感叹,由己及人,引到诗句,由“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中,进一步体验吉林雾凇的奇特壮美。总结全文时,让学生学习作者的写作办法。最后,让学生说说还知道我国有哪些奇观,拓展学生的思维,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并进行思想教育。

  教学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这是一篇优美的课文,纵观整节课,我存在很多不足。(1)课一开始,我就让学生欣赏图片,然后说感受时,小孩们说得非常单一。(2)品词、品句、品章法不够到位。第一自然段描写了雾凇的美,我没有让学生进行品读,没能在读中感悟雾凇的美。教学第二自然段时,没能很好地利用视频理解“饱和”的意思,没能通过品读重点词句,感受雾凇形成的缓慢和雾凇的奇异景象。(3)组织语言能力和教学机智有待提高。我设计的问题比较零碎,学生难以回答和理解;在教学中应变能力不强,没能以不变应万变。现在,我才真正理解了:“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河。”有了丰富的积累,才会有更好的悟性。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发扬优点,并对不足之处加以改进。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雾凇》教案设计 篇13

  教学伊始,我出示了雾凇的相关视频。学生一下子被雾凇的洁白晶莹、银光闪烁的画面所感染,我适时地让学生说说雾凇给你留下啥印象,学生愿意说,也愿意想,回答得流畅性、优美性、条理性充分说明了雾凇已然成为学生的思维对象而有所感悟。

  让学生品味语言,感悟形象,是这堂课教学的重点。课堂中,我让学生思考吉林雾凇究竟神奇在哪里?其中有一位学生谈到“吉林雾淞在阳光照耀下银光闪烁很神奇。”我追问:“你仿佛看到了一幅怎么样的画面?”学生偏头侧想说:“我仿佛看到洁白晶莹的霜花缀满枝头。”教师继续与他对话 “是一棵树的枝头吗?”学生告诉我们“不是,霜花缀满了十里长堤。”我急刻抓住感悟的火花“十里长堤,多么壮观的景象啊!你能用你的朗读把壮观的景象读出来吗?”学生马上批文而入情,读得煞有其事的,充满情感。

  课文第二自然段是全文的重点,交待了雾凇的形成过程,为了避免上成自然课,我主要抓住“飘荡、涌向、淹没、笼罩、蒸腾、镀上”这些动词体会这一奇妙的过程以及作者用词精准的这一特点。通过读、画、说等多种形式,帮助学生感悟雾凇的形成是个缓慢、美丽的过程,使得“雾凇的形成”这一课文中教学的难点,悄然化解。

  课堂教学最后的环节是看图练说:“假如此时你正漫步在松花江畔,看到如此美妙绝伦的雾凇,你会说些啥?”我记得,学生说到:“吉林雾凇犹如山菊盛开,犹似银菊怒放。感觉此时的我如置身在银妆素裹的世界中。”你看,小孩们感悟到的这一段段智慧的文字,赋予了《雾凇》最美丽,最绚烂的诠释。这才是学生最宝贵的收获呀!课堂是动态的,是生成的,犹如一首散文诗,形散神聚,美就美在学生的智慧上。

推荐站内搜索:党员心得体会、中国人民银行报名入口、味道作文、徐州医学院分数线、吉林省自考成绩查询、清明节日记200字大全、中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成绩查询、小小动物园作文家人、小学五年级日记、安徽高考查分时间2020、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雾凇》教案设计(精选13篇)
版权声明:本文采用知识共享 署名4.0国际许可协议 [BY-NC-SA] 进行授权
文章名称: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雾凇》教案设计(精选13篇)
文章链接:https://678999.cn/77233.html
本站资源仅供个人学习交流,请于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不允许用于商业用途,否则法律问题自行承担。

一路高升范文网

提供各类范文...

联系我们联系我们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