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学期我们幼儿园开始了对新纲要的实践,对于我们幼儿园的老师来说,虽然对新纲要中的新观念并不陌生,但是要真正的行动起来,大家都感到很困惑,不知该怎样做。后来,园内专门组织教师系统学习了纲要的精神和内涵,听了有关专家的报告,并针对老师的困惑进行了讨论,使我们逐渐理会了新纲要的理念,走出自己的困惑,开始尝试以新纲要的理念指导教学实践。
下面我就重点谈谈在学习新纲要新观念后我对教师角色这一方面的体会:
一、 教师要成为倾听者、观察者
在幼儿园的一日活动中,伴随着大量的言语谈话,信息交流,其中包含了许多能促进幼儿发展的内容,而这时教师就应该是一位细心的观察者,去倾听幼儿谈论的热点话题,及时捕捉幼儿的兴趣热点,分析幼儿的探索需要,从而确立起幼儿感兴趣的主题。如在大班后期,随着进行语言活动“小记者”,我发现孩子们对这一角色以及电视台很感兴趣,可是一两次活动又无法满足那么多的孩子,经过反思,并和孩子们协商,我们在角色游戏中添设了“电视台”,我还为孩子制作了摄像机和电视机等道具,更加激发了孩子们参与的兴趣。在这之前,根据孩子的兴趣点,我和孩子们讨论了“电视台中应该有哪些人”、“他们怎样分工”、“他们的工作程序是什么”等问题,孩子们通过自己的已有经验及收集的材料,逐渐将“电视台”分工为小记者、摄影师、幕后工作者及主持人几个工种,这样在随后的游戏中孩子能够通过自己的兴趣及了解来选择。在游戏时小记者和摄像师进行采访,收集资料,然后反馈给幕后工作者,幕后人员将新闻加工成画面,插在电视机里,在游戏结束后由主持人来进行今日新闻播报。在整个活动中,孩子们不但发展了语言交往能力,表达能力,绘画能力,还为孩子构建了展示自我的平台。
正是由于教师的留心观察、倾听才发现了来自幼儿的活动主题。当
活动的内容是他们所喜欢和感兴趣的时候,幼儿所表现出来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是我们难以想象的,幼儿的潜能得到了真正的发挥。在我们教师预设的小目标不断实现,孩子生成的小主题不断涌现的过程中,我们始终将主题的大目标或隐性或显性地呈现在孩子们的眼前,并坚持让主题活动的目标涉及情感、认知、行为三大领域,充分体现目标上的整合。孩子们的发展是整合的,孩子们的学习是快乐的,他们一直在体验发现、成功的快乐。二、 教师要成为幼儿的促进者
在幼儿园的一日活动中,幼儿随时都可能会产生许多问题,但由于年龄的特点和经验有限,他们往往还不会归纳事物的特点,这时就需要老师及时的介入和引导,使探索深入下去,从而促进幼儿的主动学习,如有一次,我班自然角中的小麦已经枯萎了,我带领孩子们为它移盆,孩子们惊异的发现我没有用铲子挖,而是轻轻的一拉,土便被根拉了出来,孩子们纷纷围过来问着为什么。我抓住了这一教育契机,请孩子们观察土为什么掉不下来。孩子们发现土被根紧紧的抓牢了。我因势利导,请孩子们思考为什么会这样?孩子们继续探究,自发性的翻图书、上网查资料、问家长,终于找到了答案,在这一过程中,孩子们既有了关心周围的大自然,爱护大自然的情感,也获得了有关植物的特性的知识经验,有了动手操作、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萌发了探究的愿望等。
新纲要如同清新自然的风,吹绿了教育的田野,吹走了陈旧的阴霾,为孩子带来更深远、广阔的天空。它确立了以幼儿发展为本的理念,突出幼儿发展的自主性和能动性,注重早期幼儿的潜能开发和个性化教育,为每一个幼儿的健康成长提供条件。它要求我们调整和改变当前学前教育缺少整合、教师中心的倾向,突出课程的有效整合、师生共建与教育个别化的时代要求,构建具有启蒙性、整合性、开放性特征的课程体系。
新纲要的实施,给我们教师带来了挑战,它冲击着我们头脑中已有的教育理念,荡涤着与我们相熟相伴的陈旧的观念,改变了许多传统的教学方式。我们尝试以主题为形式将学科整合,设计活动考虑更多的是如何把孩子置于主体位置,尽可能给他们更多表现表达的机会,更大的表现空间,更多层次的环境刺激。教学中我们更关注孩子的语言行为,从语言中、行为状态中捕捉它
们思维的脉络,顺应着不同个体的不同反应,或自然地以一种肯定态度给予动态、启发性的引导,或以一种赞许进一步给予更多发散性的思考,或以一种欣赏给予再思考的快乐和灵感。从孩子们语言中、行为状态中捕捉它们的需要和兴奋点,以一种前所未有的自然的态度,尊重之,追随之。孩子们的需要成了教师关心、思考的焦点。成了课程的一部分。我想,既然新纲要新观念让我们每一个教师都重新回到了零的起点,那么谁先行一步,谁就会离孩子更近一点,离成功教育更近一点。我坚信,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我愿意和你们一起走近新观念,追求更好的教育新行为,让我们的幼教事业迎来更灿烂辉煌的明天!
新观念教师角色的新思考
推荐站内搜索:浙江教师资格证报名入口、我想对您说作文400字、河南二级建造师报名时间、朗诵《做最好的自己》、继续教育学习心得体会、2015成人高考成绩查询、阅兵仪式观后感800字、三年级作文、四川艺考成绩查询、成人高考成绩查询时间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