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礼貌》教学设计(精选12篇)《谈礼貌》教学设计(精选12篇)《谈礼貌》教学设计(精选12篇)

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谈礼貌》教学设计(精选12篇)

《谈礼貌》教学设计(精选12篇)

《谈礼貌》教学设计 篇1

  作者:梦轩    转贴自:凤凰语文论坛    点击数:752

  《谈礼貌》教学设计一

  作者:梦轩

  教学目的:

  1、学会本课生字,绿线中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懂得礼貌待人,使用礼貌语言能使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社会生活更加美好。让学生从小养成以礼待人,使用礼貌语言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初步感知说理性文章的表达办法。

  教具准备:

  投影、录音

  教学时间:

  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初步感知说理性文章的表达办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揭题

  1、同学们,我们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一个“文明古国,礼仪之邦”。人在社会上生活,总要和别人交往。在人们的交往过程中,一个人是否讲礼貌,往往能反映出这个人的文明素质和文化修养。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篇专门谈礼貌的课文。

  2、板书课题:谈礼貌

  齐读。

  学生围绕课题质疑:

  (啥地方要讲礼貌?礼貌对我们来说有何意义?……)

  二、初读课文

  1、提出自学要求。

  朗读课文,遇到生字读读生字表上的拼音,读准字音;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把它读流利。

  2、检查:

  (1)读新词语:

  礼貌 矛盾 咳嗽 思想 情操 粗暴 纠纷 安慰 文化 修养

  (2)朗读下列古训或俗话:

  君子不失色于人,不失口于人

  礼到人心暖,无礼讨人嫌

  (3)挑选自己认为读得最好的段落,当众读一读,师生评点,随机纠正读错的字音,指导读通句子,读好人物对话。

  三、默读课文

  默读课文,不理解的地方作上标记“?”,然后提出来。

  (放到下节课讨论)

  四、指导书写生字

  1、学生自读生字,说说哪些字不易写好,哪些地方书写时应注意。

  2、范写下列生字,边写边讲述注意点:

  貌、嫌、咳、嗽、鬼

  五、布置作业

  1、完成习字册中练习。

  2、抄写课后习题3的词语。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初步感知说理性文章的表达办法。

  3、教育学生从小学会以礼待人和养成使用礼貌语言的习惯。

  教学过程:

  一、质疑导入,激发情趣

  上节课,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初读了课文。我有一个疑问,想请同学们来解决这个问题。课文讲了好几个有关讲礼貌的故事,可教师想不通:为啥课题不用《礼貌的故事》,而要用《谈礼貌》作为课题呢?请同学们读读课文,再讨论讨论。学生交流,适时点拨。

  学生思考问题

  二、精读感悟,迁移运用

  (一)精读第一自然段。

  1、自读,思考:这一段主要讲了啥道理?

  2、自读,交流。(礼貌待人、使用礼貌语言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为了说明这个道理,作者用了一句古训。

  板书:君子不失色于人,不失口于人。

  齐读。

  3、请同学们用课文中的语句来说一说这句古训的意思。

  4、谁能用课文中的有关词语,分别说说“失色于人”、“不失色于人”、“失口于人”、“不失口于人”的意思。

  5、齐读第一自然段,边读边把这个道理记在脑子里。

  (二)精读第二至第四自然段。

  1、课文用三个小故事来进一步说明讲礼貌的好处。请同学们先把写故事的语句用括号圈出来,再自由选择一个故事读一读,要注意把故事中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读好。谁能把故事读得有声有色,就说明他已经读懂了。

  练读,交流读,评点

  板书:故事说理

  2、现在我们再来看看第一个故事后面的一句话。

  出示:这正如俗话所说,“礼到人心暖,无礼讨人嫌。”。

  联系故事内容来说说对这句话的理解。(讨论、交流、评点)

  完成如下板书:神态、动作、语言

  3、如果我们把这三段话交换一下位置再读一读,你有啥想说的?

  出示第二自然段中写故事的语言及第三自然段中说理的句子。

  再读第二、三个故事后面的话,再结合故事内容谈谈自己的理解。(讨论、交流、适时评点)

  板书:贴切

  小结:可见,为了说明一个道理,要从不同的角度,选择合适的事例,再根据这个事例进行恰当的说理,才能使人信服。

  4、这一段主要讲了啥?

  读一读,学生讨论、交流。

  三、交流收获,自悟自得

  学习了这篇课文,你取得了哪些收获?

  齐读第五自然段。

  交流。

  四、练习设计

  完成练习册。

  熟读课文。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初步感知说理性文章的表达办法,尝试从生活中选择事例,并结合事例说说礼貌待人的好处。

  教学过程:

  一、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复习

  说说这篇课文的表达办法。

  板书:事例动作说理神态语言贴切

  三、完成课后练习

  1、指名读题。

  2、明确要求:根据刚才我们学到的办法,怎么样才能把事例说好?

  (1)先定内容,内容要与讲礼貌有关。

  (2)说的时候要紧紧抓住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

  说好处的时候要注意些啥?(要紧密结合事例的内容来谈。)

  3、练习说话。(准备、交流、评点)

  4、齐读第五自然段。(交流)

  四、练习设计:

  课后习题4

  板书设计:

  24、谈礼貌

  神态

  故事  动作

  语言

  说理  贴切

  凤凰语文论坛

《谈礼貌》教学设计 篇2

  一、说教材

  《谈礼貌》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册第五单元中的一篇说理性的文章。文章告诉我们:礼貌待人,使用礼貌语言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与人交往的时候,以礼待人,恰当地使用礼貌语言,能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社会生活更加美好。

  《语文课程标准》对高年级阅读教学提出的要求是:“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把读的主权还给学生,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思考和读书。”根据这些要求,结合教材内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本节课我制定以下学习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懂得礼貌待人能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社会生活更加美好。从小学会以礼待人,养成使用礼貌语言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懂得礼貌待人能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社会生活更加美好。教育学生从小学会以礼待人,养成使用礼貌语言的习惯。这一重点的确定是根据教材编写特点决定的,目的是通过学生自主学习,积极参与、质疑问难,展示探究,在读中体会感情,明白礼貌待人能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社会生活更加美好。进而养成以礼待人,使用礼貌语言的习惯。

  二、说学情

  作为五年级的学生,他们在几年的语文学习中,已习惯懂得按一定的预习办法预习课文。学生预习了课文,对课文内容有了初步的了解。这样,课堂上学生学得轻松,教师教得轻松。

  三、说教法学法

  本课主要采用学案导学的教学办法。学习本文的三个小故事要从以下三点入手:a、划出描写人物态度和语言的词句,能有感情地朗读;b、在表演中体会礼貌的好处;c、能讲出每个故事重点要说明的道理,并能联系实际,对比自己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收获。这样既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也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有效地训练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四、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我采取谈话导入,让学生感受到文明礼貌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并提出问题,文明礼貌有啥好处?接着板书课题,走进文本。

  通过复述回顾,让学生明确本课作者的观点以及作者所举的三个事例:问路、踩裙、理发。

  (二)设问导读

  在本课,我围绕三个故事设计了三个问题:

  读故事,学知识,明道理。引导学生抓住故事中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等去感悟人物特点。在这个环节中,我认为既锻炼了小组之间成员的默契度,也增加了全班同学的凝聚力,也让他们在分角色朗读、表演的过程中,感受到了礼貌待人的好处。

  (三)展示交流

  1、故事交流这一环节的设计,是把学习的主权还给学生,把课堂还给学生。教师只能充当组织者和引导者。让学生以自己的方式去解读文本,在交流展示的环节中,教师只需要予以指导、点拨。对于学生的表演,通过生生评价与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给予学生充分的肯定和鼓励,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知识源于不断的积累。打开你的知识库,展示一下自己吧!请你想一想,说一说生活中礼貌待人的事例,并写出有关礼貌的名言、俗语或成语。

  学生畅所欲言,在班上向其他同学展示自己课下搜集的小故事,联系生活实际,真正感受到礼貌待人的好处。

  语文学习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每天不断的学习和积累,正所谓“厚积而薄发”。因此,在这里,我让学生交流古今中外一些有关礼貌的名言、俗语和成语,让他们养成积累名言警句、俗语、成语的好习惯,这样的学习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四)达标检测 拓展延伸

  语文来源于生活,更要运用到生活中去。通过读写练习来锻炼学生的灵活应用能力,也使学生所学的知识得到了巩固。

《谈礼貌》教学设计 篇3

  作者:佚名    转贴自:转载    点击数:126

  《谈礼貌》一文综合性学习自学成才动的“情感之旅”

  一、设疑 激趣

  1.设疑导入。上课了,教师跨进教室直接宣布上课,有意省略“师生问好”这一课堂程序,引发学生的疑问。教师却“平淡”地表示:同学们,我们以往每天上课前都要“师生问好”,如此周而复始,太繁琐了,从今以后就省略了吧。

  2.激发讨论。针对上述问题引发师生之间不同意见,教师顺势撩动学生进一步探索的欲望:教师(反方),礼貌乃生活琐事,区区小事,何足挂齿?学生(正方),中国五千年灿烂文明,我们以“礼仪之邦”为荣。

  3.揭示课题。教师顺势引导:简单的思辩,揭示深刻的主题。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期待文明的复兴,让我们一起“走进中国礼仪文化”。

  评析 《谈礼貌》一文是一篇说理性的文章,文章通俗易懂,其道理学生早已耳熟能详。为此,教师必须深入地挖掘文章的内涵,找出课文学习的生长点,使课文内容与学生的“已知”(即中国是“礼仪之邦”)产生碰撞。这样,以学生的疑问为重要切入口,大胆向外延伸和拓展,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推动学生的探究向纵深发展。此时的境界可以说是“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二、选择 合作

  1.研读课文,思考:你了解中国礼仪文化吗?你准备从哪些方面了解它?

  2.请你选择你的合作伙伴进行研究,以下同学们讨论出的选题供大家参考:(1)中国礼仪的起源;(2)中国礼仪的分类(相见礼、婚礼、丧礼、祭礼等);(3)中国礼仪的演变;(4)中国古代至“礼”名言;(5)中国古代礼仪故事......

  3.制定研究计划。

  评析 中国的礼仪文化范围广泛,教师应该从实际出发,让学生自由组成若干研究小组,教师可以协助学生调整研究的角度,将相关问题或分类或合并,按一定的顺序确定几个研究课题。接着,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制定简单的研究计划,教会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研究,使“心动”付之于行动。如安排研究时间表,分析、利用、创造研究的条件,预测研究成果等。此时学生参与实践欲望强烈得如:“问长缨、何时入手,缚将戎主?”

  三、探究 体验

  1.学生分小组进行研究(教师关注某些“弱势群体”,可以是其中某小组一员。)

  2.交流研究进展,共享研究资料,吐纳研究经验,排解研究困惑.

  资料交流包括?押

  历史的:从中国礼仪的起源到礼学专著“三礼”--《周礼》《仪礼》《礼记》;

  民俗的:礼仪的演变,跪礼、揖礼、拜礼和官礼、宾主礼、卑幼见尊长礼等;

  教育的(蒙学):“亲师友,学礼仪,香九龄,能温席”(三字经);

  文学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

  戏剧表演的:文中的三个故事,选择你最喜欢的试着改编成课本剧进行表演;(也可以课外搜集的)

  音乐的:《礼貌歌》等等。

  评析 在探究向纵深推进的过程中,学生会遇到一个个挫折,生成一个个新的问题,进而产生一个个新的需要。教师此时处在辅导地位,而贯穿综合性学习活动始终的是问题解决过程,是教师促使学生持续付出努力的激励和刺激,这样让学生不断感到自我能力的实现,并不断迸发自主、创造的火花,这也是综合性学习最有魅力之处。可以肯定,在这种情境下,许多学生此时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四、共享 交流                          

  1.交流研究成果。

  a.举办主题演讲b.进行礼仪知识竞赛c.表演自编的课本剧d.汇编“中国礼仪小知识手册”e.展示自编的手抄报……

  2.畅谈研究体会。

  3.设计新的“师生问好”方案。

  评析 在共享和交流的过程中也要体现探究性学习的特点,不作绝对评价,提供学习成果展示的舞台,尊重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丰富的个性的体验。把关注的重点放在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的体验上,了解他们感悟了啥,程度怎么样;体会到了啥,程度怎么样。也可以让学生写研究日记,敞开心扉,真实地记载研究的甜酸苦辣,从反思中,从共享中,从交流中,使学生品德与人格进一步完善,学习办法和探究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学生会通过这一系列的实践活动真切地体会到“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作者单位分别是:江苏省金坛市实验小学江苏省常州市钟楼区教研室)

《谈礼貌》教学设计 篇4

  教学过程:

  教学重点:通过学习理解课文,让学生懂得从小养成以礼待人,使用礼貌语言的习惯。

  教学难点:初步感知说理性文章的表达办法。

  一、直接导入

  1 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这篇说理的文章——19、《谈礼貌》。

  2齐读课题

  二、精读感悟,迁移运用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1、 1、我们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璀璨的文明,几千年前古人就有讲礼貌的古训,请同学们打开课文,读读第一自然段,你能从课文中找出来吗?(生答)

  2、这句古训是啥意思呢?(生从文中找出,并交流、说一说意思)(课件出示)理解“君子”“色”的意思。

  过渡:这一自然段先引出古训,目的是为了引出作者谈的话题。板书:话题

  这个话题是啥呢?板书:礼貌待人 优良传统

  3、师:礼貌待人,使用礼貌语言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4、想一想这一节该用啥样的语气读?(庄重的严肃的语气读。)  

  5、齐读第一自然段,边读边把这个道理记在脑子里。

  (二)学习第二至第四自然段。

  1、作者提出了话题之后,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在文中例举了三个事例,来说明讲礼貌的好处。板书:例证 哪三个事例还记得吗?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问路 踩裙 刮脸

  2、课件出示这段话:下面就请同学们自读课文2---4自然段,并选择其中一个自己感兴趣的故事,复述出来。在复述时要注意人物的神态、动作、语气等,看谁能复述的有声有色,并说说从这个故事中,你有啥收获。(可以用书上的话回答)

  3、学生自学准备

  4、交流,课件出示:我感兴趣的是第  个小故事,这个故事讲的是   ,我们从中明白了   道理,下面我给大家复述。

  a、生交流第一个例子:(牛皋问路岳飞问路) 牛皋怎么问路的?结果怎样?指导朗读,理解“呔”。

  岳飞怎么问路的?结果怎样?指导朗读 理解“离镫”。

  师:作者用哪句话来概括了这两种情况的?请大声齐读:出示句子:“礼到人心暖,无礼讨人嫌”(板书:人心暖讨人嫌)结合这个例子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 

  小结齐读第2自然段

  b、继续交流(第2个例子)

  请两位女生分角色读一读两人的对话。

  是的,是两人礼貌的言语、举止才避免了一场纠纷的发生。所以——(出示引读)

  随机板书:(架起理解桥梁)

  c、继续交流(第3个例子)

  周总理是怎么说的?从中你感受到了啥?哪些词让你体会了这些?“您”等。

  的确文雅、宽容的语言,体现了总理的高尚的个人情操。引读———(板书:体现个人情操、修养)

  (三)小结

  课文2—4自然段分别举了古人和今人,普通人和伟人的三个事例来说明礼貌待人,使用礼貌语言的重要,这是我们民族的优良传统。让我回过头来看这三个故事。

  (3)练习(出示填空题)   岳飞先_________,然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孩子________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女青年______________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周总理__________他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可见要写礼貌待人,就要把具体的态度和语言结合起来写,这样才能写得生动感人。这三个故事足以让你感受到讲礼貌的好处了吗?

  (四)拓展

  指名交流在我们身边发生的讲礼貌的小事。

  指名交流课前搜集的古今中外名人讲礼貌的故事。

  (五)学习第五自然段

  讲礼貌有啥作用呢?作者得出啥结论?板书:结论

  自己读读,交流。

  板书(学会礼貌待人 使用礼貌用语)

  感情朗读这一段。

  (六)总结

  这篇文章告诉我们:礼貌待人,使用礼貌语言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为了证实这一观点,文章举了三个典型的例子,说明与人交往的时候,以礼待人,恰当地使用礼貌语言,能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社会生活更加美好。 三、交流收获,自悟自得学习了这篇课文,你取得了哪些收获?

  四、作业

  1、选择一个能说明礼貌待人好处的事例,先说说,写下来。

  2、搜集有关讲礼貌的名言及故事,课后同学间交流。

  附板书:

  19谈礼貌

  话题 礼貌待人 优良传统

  问路 人心暖讨人嫌

  例证 踩裙 架起理解桥梁

  刮脸 反映个人修养

  结论 学会礼貌待人 使用礼貌用语

《谈礼貌》教学设计 篇5

  说课稿

  一、说教材

  《谈礼貌》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册第五单元中的一篇说理性的文章。文章告诉我们:礼貌待人,使用礼貌语言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与人交往的时候,以礼待人,恰当地使用礼貌语言,能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社会生活更加美好。全文共有5个自然段,可以分为三段。

  第一段(第一自然段),作者由古训引出:礼貌待人,使用礼貌语言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第二段(第二至四自然段),文章列举了正反三个事例来说明礼貌待人,使用礼貌语言的好处。第三段(第五自然段),说明学会礼貌待人,恰当使用礼貌语言的重大意义。

  第五单元共有四篇课文。这些课文都是写人的文章。写人的文章一般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描写,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思想情操等。学习《谈礼貌》这一课时,课前布置学生预习课文,学生按照老师布置的先整体到部分的预习步骤进行预习。整体预习即学生根据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把课文读正确、流利,提出疑难问题。部分预习即教师给予预习内容。①说说常用的礼貌用语有哪些?②为啥以“谈礼貌”为题。③课文讲了几个小故事,这些故事说明了啥道理?④画出全文的中心句。课堂上,让学生把预习中的收获与疑难问题进行交流。这样即整体感知了课文,也为理解课文内容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最后,通过读课文,让学生懂得礼貌待人,使用礼貌语言能使人和人间的关系更加和谐、社会更美好。课后布置作业,让学生搜集生活中礼貌待人的事例,让学生从小养成礼貌待人,使用礼貌语言的习惯,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二、教学目标

  《新大纲》对高年级阅读教学提出的要求是:“不应以教师 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把读的主权还给学生,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思考和读书。”根据这些要求,结合教材内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本节课我制定以下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划出文章的中心句。

  3、懂得礼貌待人,使用礼貌语言能使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更加美好。

  教学重、难点:

  通过理解课文,让学生懂得从小养成以礼待人,使用礼貌语言的习惯。

  这一重难点的确定是根据教材编写特点决定的,目的是通过学生自主学习,积极参与、质疑问难,引导学生读懂课文,在课堂上让学生充分地读,分角色朗读、齐读、个别读等。在读中感情,礼貌待人能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社会生活更加美好。进而养成从小学会以礼待人,使用礼貌语言的习惯。

  三、说学情

  作为五年级的学生,他们在几年的语文学习中,已习惯懂得按一定的预习办法预习课文。学生预习了课文,对课文内容有了初步的了解。这样,课堂上学生学得轻松,教师教得轻松。

  四、说教法学法

  《谈礼貌》是一篇写人的文章,文章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心理描写,体会使用礼貌语言使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社会更加美好。教学中,我采用“设疑问难”、“圈画批注”、“感情朗读”、“分角色朗读”、“演示”等教学办法。这样既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也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有效地训练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五、说教学程序

  本课我将三课时授完

  第一课时,检查学生预习情况,学会本课生字词,划分段落,写出段意,整体感知课文,提出不懂的地方。

  第二课时,进一步学习课文内容,抓住重点,突破难点。

  第三课时,课外延伸,进行口语交际。

  现在,我要说的是第二课时教学。

  (一)前提评测

  前提评测是为学生的新旧知识的学习牵线搭桥,是调整学生心理状态,激发学习动机,树立学习信心的。所以,我设计了两个问题:

  1、通过前节课的学习,谁来说说你上节课读懂了啥?

  2、作者是怎么样跟我们谈礼貌的?文中写了几个小故事?为啥要用这些小故事来跟我们谈礼貌?

  (二)导学达标

  1、读书指导法

  我让学生浏览课文,说说课文讲了几个小故事,概括故事的小标题。

  2、精读故事一:问路

  我先让学生分角色朗读这个故事,师生评价。然后幻灯出示以下思考题:

  (1)岳飞和牛皋的性格特点是啥?

  (2)如果你是那位老爷爷,你会怎么想?

  (3)怎么样读这个故事?谁来试一试,并佩上动作来读读?

  (4)两个人同样问路,为啥牛皋受到责骂?而岳飞却得到耐心的指点呢?读了这个故事,你懂得了啥道理?

  这一问题的设计,引起学生探讨问题的*,带着问题去读去想,突出了“一边读,一边想”这一重点。我再抓住重难点的地方进行点拔。如:描写人物,一般抓住人物的啥来写?(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学生很快就懂得这一段作者主要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描写,体现人物的性格特点。最后我再一次让学生分角色朗读,明白故事道理。

  这样,使学生的眼、耳、口、手、脑全方位受到训练,突破了这一故事的重难点,提高了阅读能力。

  3、让学生小结学习办法:读故事——明道理——悟写法。

  4、按照以上的学习办法学习课文3、4自然段。要求学生留下读书笔记,设计板书。

  这一环节的设计,是把学习的主权还给学生,把课堂还给学生。教师只能充当组织者和引导者。

  5、感情朗读第五自然段,划出中心句。

  齐读——个别读——再齐读——然后背诵

  学生在读中明白了道理,重视读书,熟读成诵,有利于发展学生的记忆力,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规范学生的语言。

  6、看板书,总结全文

  评课稿

  春暖花开之际,我们工作室送教至渝兴九年制学校。上午聆听了工作室两位名师的课,感觉收获满满。两节课给我的总体感受是“高效创新、生动幽默。”下面就林贤明老师执教的《谈礼貌》一课,谈谈我的感受。

  《谈礼貌》是一篇蕴涵着中华传统礼仪文化的说理性文章,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议论文。议论文是小学阶段比较少见的文体,整个小学阶段一共只有五篇,这为数不多的课文,作为议论文的代表出现在教材中,编者的意图在于让小学生初步接触议论文这种文体,初步了解围绕中心论点摆事实、讲道理的办法,感受议论文语言严谨的特点。《小学生议论文的教学策略》一文对议论文的教学提出了两点要求:1.在阅读中使学生懂得文章所阐述的道理,受到高尚情操的熏陶;2.在阅读中提高学生的理解和发现能力。林老师在教学中也重点突出了这两方面,将陶冶情操和提高能力有机地穿插融合,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引导学生通过创造性的阅读教材,渗透礼貌和心理健康教育。

  新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在朗读中通过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及其作品中的情感,学习用恰当的语气朗读,表现自己对作品情感态度的理解。”在整个课堂教学中,林老师重视了学生的感情朗读和精彩的表演。通过不同人物的不同语气、不同事件的不同态度引导学生用恰当的语气去朗读,通过朗读让学生体会到啥是礼貌用语,啥是不礼貌用语,在啥环境中会产生啥结果。结合多元化的阅读,然后也通过让学生上台演一演,师生互动等形式,使学生受到语言文字的熏陶与启示,对文章的主旨有了更深的理解与体会。

  二、引导学生通过阅读理解,提高学生的理解和发现能力。

  1.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林老师抓住了课文中的三个小故事,引导学生在读中体会叙事语言的概括凝练性。如引导学生归纳出三个小故事的小标题这一环节,林老师让学生用最简练的词去归纳、去概括每一个故事的主要内容,通过阅读、启发,师生共同归纳出三个具有高度概括性的三个小标题:“问路、踩裙、理发。”林老师还善于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让学生理解语言文字的简练性。在解读文章的论点时,让学生去掉“礼貌待人、礼貌语言、更加和谐、更加美好”这四个短语去读一读,通过对比体会这几个短语的重要性。通过这样的引导,潜移默化地提高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能力。

  2.提高学生的发现能力。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发展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语文综合应用能力。”文中的三个事例,情节简单,学生一读就懂,然而缺少深层次的比较研究,在这里,林老师抓住了“怎么样把一句话变一篇文”这一教学重点,通过学生的阅读理解,最后总结出这三个故事都是先举例子,然后发表议论,也就是“一事一议”。再引导学生知道三个故事中的人物有古有今,有平凡人也有伟人,有正面人物也有反面人物,通过这些典型事例,从不同的角度证明了作者的观点,进而得出最后的结论,这就是一篇完整的议论文了。通过这样的一个过程,引导学生比较议论文和记叙文在结构上的不同之处,进而提高了学生的发现能力。

  最后提一点个人不成熟的建议:纵观林老师整堂课的教学设计,感觉是前松后紧,没能很好地突出重点。文中的三个小故事情节简单,五年级学生很容易明白其中的道理,却占用了大量的教学时间,而后面的议论文结构的分析教学环节略显薄弱。三个小故事只需重点讲解其中一个,其余两个让学生自己去学习,自己去品味,自己去归纳,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简单的东西繁琐地去学,反而使学生不知道怎样去学了;过于简单的问题反复提问,学生却不知道怎样去应答了,导致课堂气氛略显沉闷。

  总之,林老师这节课将“情感渗透”和“学以致用”有机地融合在了一起,既使学生受到了语言文字的情感熏陶,也使学生初步掌握了议论文的一般写法,整节课自然流畅,圆满地完成了教学任务,实乃新课标指引下的一堂好课。

《谈礼貌》教学设计 篇6

  《谈礼貌》一文是一篇议论文。尽管学生对议论文接触较少,但这篇课文语言浅近,层次清楚,事例典型,说服力强。学生在阅读时不会有多大的阅读障碍,大多地方可以通过自读自悟而明白道理。

  一、初读:强调学生自主阅读。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阅读。从读准字音、读通课文,到归纳每个自然段的意思,进而划分层次,归纳主要内容。然后通过检查的形式,去发现学生自学的情况,及时进行协调,让学生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二、精读:从扶到放,学会办法。课文有三个典型事例,扶持学生理解第一个事例,放手学习其它两个事例。教学第一个事例时,让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故事中有哪几个人物,他们给你留下了怎么样的印象?)学生通过抓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情,进而体会到,牛皋“出言不逊”,而岳飞“彬彬有礼”,两个人、两种态度、两种结果,进而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而作者通过举例还得出结论——“礼到人心暖,无礼讨人嫌”。让学生从事例中感悟到了礼貌待人、使用礼貌语言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学生通过自读自悟其它两个事例,明白了“礼貌待人可以在人与人之间架起一座理解的桥梁,减少相互间的矛盾”和“宽容的语言,不但能沟通人人们的心灵,而且反映出一个人的思想情操和文化修养”。另外,通过角色朗读让学生深入人物的语言神态,进一步感悟文章的内涵。

  三、迁移:进行恰当的练习。文章结尾这样写道:“学会礼貌待人,恰当地使用礼貌语言,就能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社会生活更加美好。”怎么样“恰当”地使用礼貌语言?有这样一道练习:填空:与人相见说“您好”,问人姓氏说“贵姓”,问人住址说“府上”,向人询问说“  ”,请人解答说“  ”,求人办事说“  ”,麻烦别人说“  ”,求人指点说“  ”,得人帮助说“  ”,社人健康说“  ”……通过练习让学生学恰当地练习了常用的礼貌用语。最后,进行说话写话的训练:选择一个能说明礼貌待人好处的事例,先说说再写下来。由于时间关系,学生没有尽兴地进行交流。最后留作课外的练习。

《谈礼貌》教学设计 篇7

  溧阳市实验小学  彭峰

  设计理念:以字词教学为抓手,以读通顺读正确为手段,以初步读懂课文为方向。

  教学过程和策略:

  一、创设交际情境,揭示课题。

  1、和3位同学进行简单交流。

  师用语礼貌,与学生握手。

  2、引出“礼貌”一词。

  你们觉得彭老师刚才的表现怎样?

  3、教学“貌”

  认读。

  教学生写,师写“貌”,边写边提醒学生注意“弯钩”的写法和左窄右宽的结构特点。

  4、揭题。

  今天,我们就来(板书:谈)——生齐读课题。

  那么,今天要学的这篇《谈礼貌》提出了哪些看法呢?也是怎么证明这些看法的呢?

  二、落实字词,指导朗读。

  1、请同学生们带着这两个问题读读课文。要想让人听了你的朗读觉得舒服,最起码的就是将课文读得——(生说:正确、通顺)

  2、指名逐段朗读,相机教学生字。

  (1)第一自然段。

  a读

  b找出类似句子,师再总结古训的意思。

  (2)第二自然段。

  a 读

  b 教学“鬼”的写法,双引号的用处是啥?

  c “嫌”的写法,再组词。

  引号的作用

  d 小结(导读)这个故事,正如俗话所说“礼到人心暖,无礼讨人嫌。”

  (3)第三自然段

  a 指名读

  b 想像与课文相反的情境并进行即兴表演,理解“纠纷”、“矛盾”。

  c 导读,看来……

  (4)第4自然段

  a 读

  b 教学“咳嗽”的“嗽”的写法。学生只看师写不要描红。

  c 导读——读好对话。

  d 导读最后一句。

  (5)第5自然段

  指名读——齐读——再读

  三、再读课文,理清层次。

  1、默读,看课文写了几个故事?

  2、将你最喜欢的故事读一读。

  3、指名三人读故事。

  4、这三个生动故事,告诉了我们有关礼貌的一些看法,请你很快地找出来读一读。

  (1)学生交流。

  (2)重点讲第5自然段。

  四、总结。

  1、导读,这篇课文用了             证明谈礼貌的好处,这篇课文就是这样(导读课题)——谈礼貌。其实像《谈礼貌》这种说明一种道理的文章,我们上学期曾学过一篇说理的文章叫——《说勤奋》,像这样提出并证明自己看法的文章就叫议论文。

  五、布置作业。

  1、描红。

  2、送书法作品(写的是名人名言),并建议课后能搜集一些关于礼貌的格言或名人名言。

  我上了“谈礼貌”的第一课时(教学设计见上面),现将我的收获和疑惑写下,请各位批判哦。

  一、我的收获

  1、我这样导入。这是我第一次借班上课,也面对着三位专家,心里多少有些紧张。在请同学坐下后,我请一位同学站起来,微笑着问:“请问您尊姓大名?”学生笑着回答了我。我也与他握手。这下学生更起劲了。真是小手林立哦。于是我也和两位同学相互认识了,还与所有的同学说了一句“初次见面,请多关照哦”,说完我话题一转,问学生:“彭老师刚才表现怎样?”一个说我幽默(我没想到),我谢谢他的夸奖,也一个说我很有礼貌,我就把“礼貌”写在了黑板上,就这样开始了这节课。

  2、我这样教学词语。                                                       

  (1)“古训”的教学。首先我请学生说说像“君子不失色于人,不失口于人”的话,结果没有人会说,我就拿出两句,一句是“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还有一句是“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请同学读后稍解释,再作如下小结:“像这样由古代流下来的用来教导人们的话就叫——?”学生马上答到“是古训”,学生是有悟性的。

  (2)“纠纷”和“矛盾”的教学。我首先请学生想象如果小孩子不向女青年道歉的话,会发生啥情况,然后我与学生表演,有一位小女孩演得很好,她一上来就瞪着我说:“你怎么这样?你知不知道?我这条裙子一千多块的呀,你把我的裙子踩成这样,你说怎么办?”学生们偷偷地笑了,因为她演得太好了,我呢,进一步“激怒”她,两个人都要吵架了,甚至要动手了呢!我们演完了,我指着那位女孩问同学:“我和这位小阿姨之间发生了——?”“纠纷”“产生了——?”“矛盾”就这样,学生们理解了这两个词语的意思。

  3、我这样理清文章的层次。

  我请同学浏览全文,看看有几个故事,接着请他们将自己最喜欢的那个故事读一读,等指名读了故事后,我也请他们在课文中找找故事告诉我们关于礼貌的看法有哪些?再一一读来,最后总结:“像这样,提出自己的看法,并证明自己的看法的文章叫——议论文,其实我们曾学过这样的议论文,还记得吗?”值得高兴的是同学们都记得是“说勤奋”那篇文章。

  二、我的疑惑。

  我这样教学,没出啥乱子,可以说很顺利,学生也活跃,学得很好,下课后,那位和我一起表演的女孩问我她今天的表现好不好,所有同学恋恋不舍,还要我以后一定要再来上课,看得出,这些小孩喜欢我。真的让我感动。但是呢,对于课,我还是觉得少了啥?

  细细想来,指导学生朗读方面我还是欠火候,还有就是在这节课中,给学生的虚拟主机不大,因为怕学生引出一些让我措手不及的情况来,所以课堂不够开放,不够自由(我指的是自己为学生的服务很少)。这正是我以后努力的方向。

《谈礼貌》教学设计 篇8

  读《谈礼貌》有感

  袁筱洁

  俗话说的好,“礼貌虽然不花钱,却比啥都值钱。”

  前几天,我坐公共汽车,突然一个急刹车,弄得我东倒西倒的,一不小心踩到了一位叔叔的皮鞋,我抬起脚来,看了看那叔叔的表情,看来他有点要发火的样子,我忙说道,“对不起!对不起!”,那位叔叔笑了笑,对我说:“没有关系的,不过,你做错了事要马上改正,不能看脸色的。”我听了叔叔的话,连连点头,我不由自主地轻声道:“真不可思议,我以后一定礼貌用语。”

  昨天,我的父亲母亲一起去超市,我想去买乐事薯片,刚要去问营业员阿姨,突然有一个男的问:“呔,那个毛巾在哪儿啊!”营业员阿姨生气的指了指路,我也上前去问:“阿姨,请问一下,乐事薯片在哪卖啊?”营业员阿姨耐心地给我指了路,我听完后,轻声地对她说:“谢谢你,阿姨!”阿姨笑着说:“不用谢,这是我应该做的事。”

  看来,礼貌用语无处不在,没有礼貌的人,就象有窗户的房屋。所以我们问、说一定要礼貌。这样的话,会让社会生活更加美好!

《谈礼貌》教学设计 篇9

  一、说教材与教学目标

  《谈礼貌》是一篇议论文,五年级的小孩已有《说勤奋》《滴水穿石的启示》等说理性文章的学习经验,已初步感受过说理性文章的表达特点——提出论点,举例论证,总结强调。学生在读《谈礼貌》后,能准确把握文章的论点,但是呢,学生对于怎样举例论证并不一定清晰,写事说理的能力也有待提高,因此,预先估计这就是学生的需要。再次研读教材,发现课后有一练习:说一说礼貌故事,再写下来,分析编者的意图,是模仿课文中三个事例进行写事说理的训练。

  在读懂教材和学生需要的基础上,确定了为学生发展服务的教学目标“指向表达的阅读教学”,具体为:1.读通文本,明白课文表达的观点,概括文中所举三个事例,初步感受课文结构。2.学习议论文中写事说理的表达,进一步巩固议论文的布局谋篇。目标1在第一教时达成,目标2在第二教时达成。

  二、说学情与教学形式

  我曾质疑自己:五年级的小孩适合游戏的学习方式吗?特别是《谈礼貌》是说理性的文章,内容严肃,语言朴实,结构严谨。

  答案是肯定。首先从学习者的角度,五年级的小孩仍适合游戏的学习方式。因为游戏是儿童个体对自身潜在资源进行发掘的活动,没有任何外部压力和外部目的,是儿童自发承担的工作。游戏与学习水乳交融时,文化对儿童内部开放性精神虚拟主机的占用就转变成儿童自发担负起的发掘内在潜力的活动。

  其次,从文本内容来看,文中的三个事例浅显易懂,说理性的语言简洁明了,无需咬文嚼字繁琐分析,完全可以借助开放、轻松、活泼的活动来学习严肃朴实的内容,达成教学目标。

  因此,本课教学将游戏精神——宽松、零负担、自发作为课堂教学理念;将游戏活动作为重要的学习形式,代替繁琐的课文分析和枯燥的技能训练,增加学生积极实践的机会与时间。

  三、说教学设计与意图 

  本课教学主要设计了四个活动板块:拷贝不走样;礼貌故事,我来讲;礼貌故事,我来改;礼貌故事,我再谈。

  设计以上游戏的意图是啥?创新在哪里?

  活动一:拷贝不走样

  课始,小孩们都比较紧张,拘束,思维几乎处于静止状态。此环节既是学习前的热身运动,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也是与礼貌相关的语言积累,直指中心,激发了学习的兴趣,自然进入课文学习的状态。

  活动二:礼貌故事,我来讲

  此环节,意在讲礼貌故事中感受写事说理的文本表达方式,内化和运用语言,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儿童的心理特点决定其更喜欢形象性、情感性、趣味性,带有温度的课文。说理性课文,大多理性有余,显得冷冰冰的,儿童难以对此产生学习兴趣。而我们常用的教学方式是读一读,说一说,明白了啥?更令小孩觉得枯燥乏味。因此,我在教学时采用讲故事的方式,给学生以新鲜感,为学习注入趣味,进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特别是学生在轻松愉悦的评价环节,自然真实的交流,表达个性化的感受,展现了一种积极学习的姿态,这可能就是游戏精神所在。

  活动三:礼貌故事,我来改

  语文阅读教学不仅要关注语言内容,更要关注语言形式,特别是在《谈礼貌》这样的议论文中,写事说理的表达方式是其重要的语言特点。学生在上一环节中已初步感受这一表达形式,我趁热打铁,建议修改自己的礼貌故事。此时的小孩兴趣盎然,积极地、积极地研读文本,进行思辨,进而自己发现:故事简短、突出“礼貌”、写事说理,随后在修改中练习这一表达方式。

  特别是“鹦鹉学舌”这一游戏,学生积累了名言警句,明白了这样的句子能使议论更具有说服力,并为修改故事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活动四:礼貌故事,我再谈

  此环节,主要是合作交流与评价修改后的礼貌故事,小孩们互相启发,找出优缺点,不断提高写事说理的书面表达能力;在交流与评价中,学会欣赏他人的同时准确表达自己的想法。

  请听学生的声音:“他说的理和他写的事很相配。”、“这个故事很有现场感”、“他抓住了×××的动作、语言和神态”、“‘ 吼’字用得好,显得他很没有礼貌,这样就有了对比,突出很有礼貌”……从以上学生的评价中可以看出,学生掌握了写事说理的表达方式,教学目标达成。

  整堂课的感受:目标简练,保持说理文的原味;游戏贯穿,增强学习的趣味;意形结合,突出显现语文味。课堂上小孩们真实投入、积极学习、快乐成长。

《谈礼貌》教学设计 篇10

  教学目标:

  1、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感受课文中人物形象,进行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凭借语言材料,懂得礼貌待人、使用礼貌语言能使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更和谐,社会生活更美好。让学生从小养成以礼待人、使用礼貌语言的习惯。

  3.引导学生多途径获取有关文明礼貌的广博知识,走向社会,宣传文明礼仪常识,促进良好道德风尚的形成。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追“礼”溯源,“谈”字入题。

  1.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古文字,看看怎么写——师板书小篆“ ”。有认识的吗?

  2.师讲解:左边的 表示神圣,右边上面代表酒,下面代表高脚器皿。连起来表示神圣地将酒倒进高脚盘子里。这是古人用来祭祀神灵,祈求幸福的。现在一般表示尊敬的语言或动作。这就是礼貌的“礼”字——板书“礼”。

  3.(板全:礼貌)你知道哪些礼貌用语?

  (学生说:请问、您好、谢谢、对不起、没关系等等)

  4.哦,都知道啊,那我们就(板全课题)一起来——谈礼貌。读课题。

  二、畅谈礼貌内容,

  1.如果让你来谈礼貌,你会谈关于礼貌的啥呢?

  2.生交流:(礼貌的种类、起源、趣闻、名人名言、格言警句、名人轶事,关于礼貌的生活小事,礼貌的故事、好处等等。)

  三、读课文,说内容。

  1.看来同学们都是谈话高手,那作者是怎么样谈的呢?请大家打开书到108页,自由、放声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顺句子。

  2.学生自由读课文。

  3.大家读得很投入。你发现作者谈了哪些方面的内容了吗?

  生1:文章谈到了礼貌的古训格言。

  生2:礼貌的故事。

  生3:谈到了礼貌待人的好处。

  四、谈古训,明观点。

  1.理解古训。

  作者和我们谈礼貌用上了古训,列举了事例,还阐明了自己的观点。刚才有同学提到了古训,请刚才那位同学给大家读一下(出示古训)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张贴古训:君子不失色于人,不失口于人。)

  2.指名读。(2到3人回答)

  3.知道这句话的意思吗?谁来谈谈。(出示:中国曾有“君子不失色于人,不失口于人”的古训,意思是有道德的人待人应该彬彬有礼,不能态度粗暴,也不能出言不逊。)

  4.理解“君子”“失色”“失口”的意思。

  此处的“君子”就是——有道德的人;失色就是——态度粗暴,失口就是——出言不逊。

  5.连起来读读它的意思。

  6.由此可见——(引读:礼貌待人,使用礼貌语言,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三、读故事,提炼故事。

  1.谁来读读与礼貌有关的三个故事。

  2.指名读2—4节。每读完一节就引导学生说说主要内容。

  (铺垫:读熟课文,能说出每个故事的主要内容)

  四、聚焦故事,说事明理。

  (过渡:我们先来谈谈第一个故事。)

  故事一:

  1.请大家轻声地读读第二小节,读后想想:牛皋与岳飞的问路有啥不同呢?

  2.反馈。

  生1:他们问路的动作(行为)不同。

  师:你能具体说说吗?。如果学生没能将表示动作的词语说出来,教师引导:关于动作方面,还有补充吗?

  生1:牛皋是在马上“吼道”,岳飞是“离镫下马、上前施礼”。

  生2:语气不同。牛皋用的是“呔,老头儿、爷”等称呼词,一点也不讲礼貌;岳飞用的是“请问、老丈”等表示尊称的词。(如果学生没能将表示语气的词全找出来,教师引导:关于语言,还有要补充的吗?)

  师启发引导:像牛皋这样的表现就叫——态度粗暴(出言不逊)。

  (如果学生说不出结果不同,教师这样引导:他们的语气、行为不同,结果呢?)

  生3:结果不同。(老人没给牛皋指路,还骂他是冒失鬼;老人看到岳飞彬彬有礼的,就耐心地给他指路了。)

  3.(顺着结果的不同),这就叫——“礼到人心暖,无礼讨人嫌”(齐读)

  正所谓——(师说)良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4.现在你能说说谁是君子吗?

  学生说到岳飞彬彬有礼时,我说:英国艺术家温特说过“彬彬有礼是高贵品格中最美丽的花朵”。

  5.让我们一起回顾这个小故事。齐读第二节。

  故事二:

  1.第二个故事,我想请你们推荐班上最擅长朗读的一位同学来读。其他同学一边听一边在脑海中想象当时的画面。

  2.会读书的同学能透过文字读出人物的内心。我相信当你们再次细细品读时,会不知不觉走进女青年丰富的内心世界。

  3.想象补白。

  女青年回过头来看了看,心想:            ,小孩子连忙抬起脚说:“对不起,把您的裙子踩脏了。”女青年想:                ,便微笑着说:“没关系。”于是一场可能发生的纠纷避免了。

  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理答:礼貌就是不小心伤害别人后的真诚道歉;礼貌能增进理解,化解矛盾;礼貌还是对不起之后的没关系;礼貌就是体谅他人、理解他人。

  (学生的想象如果说不到“礼貌”上,教师一定追问,引导学生说到“礼貌”这一关键点上。)

  4.对于女青年和小孩子,你认为谁是君子呢?

  生1:女青年是君子。她的裙子被踩脏了,没有发火,小孩子道歉后还微笑着说对不起。

  师评:微笑、谦让是君子的名片。

  生2:女青年裙子被踩脏后没有“失色于人、失口于人”。

  师:不失色于人,不失口于人是君子的道德修养。

  生3:小孩子也是君子。他能真诚地向人道歉。

  师:真诚是君子的美德,是化解矛盾的金钥匙。

  生4:我认为他们都是君子。女青年谦让、沉稳,没有失色于人、失口于人,小孩子及时真诚地道歉。

  师:他们都是谦谦君子,有道是“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

  5.看来,礼貌待人实在是太重要了,引读——礼貌待人可以在人与人之间架起一座理解的桥梁,减少相互间的矛盾。

  故事三:

  1.让我们聚焦第三个故事。请大家默读第四小节,读完之后,说说你有啥感受?为啥?

  2.同桌交流。(先和同桌交流一下你的感受吧!)

  3.指名交流。(学生会说:我很受感动或我感到太不可思议了。师追问:为啥会深受感动或哪里让你没想到呢?)

  出示总理的话:

  周总理安慰他说:“这不能怪您,怪我咳嗽没有向您打招呼,还幸亏您刀子躲得快哩!”

  生1:周总理受到伤害,不但没生气,反而安慰朱师傅,看出他很宽容。

  (根据学生的发言,师引导:还有哪些同学也关注了这句话?如果学生语气词关注的不全面,教师这样引导:句子中还有啥词也让你有自己的感受?如果学生没关注到语气词,教师也这样引导:句子中还有啥词也让你有自己的感受?)

  师:宽容是一种美德。你来读好这句话。生感情读。

  生2:总理自己身居高位却称呼身边的师傅为“您”,而且一直用了三个“您”,看出他是一个文雅之人,很有修养。

  师:文雅、和气是一种文化素养,是一种思想情操。我们一起来读读总理的话语。

  4.(我们就这样说着说着就说出了我们的共同心声,也说到了作者的心坎里。)由此可见——(引读:文雅、和气、宽容的语言,不但沟通了人们的心灵,而且反映出一个人的思想情操和文化修养。)

  5.受到伤害依然心怀他人,这是何等宽广的胸怀啊!读了总理的话,你对“君子”这个词也有怎么样的理解呢?

  师:“君子”就像总理这样文雅、和气、宽容;“君子”就是“不失色于人、不失口于人”。

  五、生成观点、丰富“礼貌”。

  1.三个故事,从古到今,有来自历史故事的,有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有源自伟人故事的。从他们的故事中,你们一定体会到了礼貌待人的好处。

  生:

  生:

  2.你们说的意思与作者的主要观点不谋而合啊。(点击出示)齐读观点。)

  (板书:和谐  美好)

  3.你能联系生活实际谈谈对这一观点的理解吗?

  (铺垫:准备一到两个看到过的或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与礼貌有关的故事。)

  4.写下对礼貌的理解。

  礼貌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它就存在于我们的一举手一投足、一言一行中。

  难怪有人在读过这篇文章后说——(礼貌是躬身行礼的问路;礼貌架起了人与人理解的桥梁),通过今天的交谈,你对礼貌也有怎么样的认识呢?就让我们拿起笔写写吧!

  句式:礼貌是躬身行礼的问路;

  礼貌架起了人与人理解的桥梁;

  礼貌                             ;

  礼貌                             ;

  ……

  (礼貌是文雅、和气、宽容的语言;礼貌架起人们理解的桥梁;礼貌沟通了人们的心灵;礼貌能反映人的情操和文化修养;礼貌能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礼貌使社会生活更加美好。礼貌是道德人生的开始;礼貌是创建文明社会的天使。)

  3.连句成诗。

  (教师巡视,在好的同学旁边打上五角星,汇报时次第朗读。)

  六、拓展应用,建构礼貌课程。

  1.搜集与礼貌有关的图片、儿歌、故事、礼仪教育短片。

  2.向自己的亲人或朋友宣传自己所知道的文明礼貌知识。

  3.“道德讲堂”进社区宣讲活动。

  具体内容:文明礼仪图片文字展览;儿歌故事连播;礼仪教育短片展播。

  实践反思:

  在这次“道德讲堂”进社区宣讲活动中,小孩们的热情高涨:他们纷纷上网查阅古今中外文明礼仪小故事,寻找相关图片。最让人感动的是有些小孩为了取得较好的宣讲效果,别出心裁地将有关礼仪常识、道德格言创编成朗朗上口的儿童,擅长讲故事的同学则将一些经典的故事录制成光盘,家长在电视台的小孩借助家长资源找来了一些文明礼仪的教育短片。

  一切准备就绪时,我们联系了学校的校外辅导员,利用休息日,和小孩一起组成“道德讲堂”宣讲团。他们乐此不疲地将准备好的资源带入社区,进行现场宣讲。

  整整一天的时间,小孩们非但不觉得累,反而觉得很充实。正如一位同学在活动感言中所说:“平时我们的课堂在学校,主要由老师带领我们学习关于文明礼仪的文章。今天我们自己成了文明礼仪的宣讲者,真是过瘾!特别是当看到我们的活动吸引了大批男女老少时,我们有一种成就感。我们将文明礼仪带入了社会,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每一个人都能成为文明礼仪的典范。”

  还有些同学从创建和谐家园的角度谈出了自己的收获:“这次宣讲意义重大,我们小学生也能为创建文明城市出一份力了。但愿我们这次的‘道德讲堂’宣讲活动,能为常州创建全国卫生文明城市作出应有的贡献。”

  活动虽然结束了,留给我们的思考却是久远绵长的。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极强的学科,学语文其实就是为了更好的生活,更好地与人交流。《谈礼貌》能在课堂上呈现的也许只有一课时,但由教材延伸出去的“礼貌课程”的开发与利用也许会影响学生的生命成长。我们在设计“礼貌课程”时,没有囿于教材,而是将课程的视野引向学生的经验世界、生活世界,试图开发出以学生为主角,以学生的潜能为“二度开发”文化课程。不仅将视野停留在课堂,更引向学生鲜活的生活,息息相关的社会,并与全市上下轰轰烈烈开展的“创建全国卫生文明城市”结合起来,开发出儿童化的“道德讲堂”,进而将未成年人道德建设嵌入学生的生命。

《谈礼貌》教学设计 篇11

  19.谈礼貌一、教学要求:1、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感受课文中人物形象,进行有感情的朗读课文。2、凭借语言材料,懂得礼貌待人、使用礼貌语言能使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更和谐,社会生活更美好。让学生从小养成以礼待人、使用礼貌语言的习惯。二、教学重难点:通过对人物形象的认识,引导学生懂得礼貌待人、使用礼貌语言的好处,从小养成以礼待人、使用礼貌语言的习惯。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四、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  出示课题,检查生字词。(矛盾、咳嗽、纠纷、安慰)2、  出示词语,检查掌握情况。二、细读课文第一段。1、导入:关于礼貌问题的讨论,作为礼仪之邦的中国则是由来已久。老师这儿有一条古训:君子不失色于人,不失口于人。大家知道它是啥意思吗?(指名回答)2、引导学生用课文中的语言来回答。(表扬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出示文中的解释(生读)3、“出言不逊”是啥意思?(说话不客气)句中那个词语表示的是“出言不逊”?(失口)4、对照这句话的解释,你能找出句中对应的词语吗?君子:有道德的人;失色:态度粗暴;不失色:彬彬有礼。5、教师小结:通过对这句话的理解,我们可以知道:要想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就要注意自己待人时的态度和语言。而礼貌待人,使用礼貌语言则更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三、学习二到四自然段。1、那究竟应该怎么样讲礼貌?讲礼貌都有哪些好处呢?课文中举了三个例子来加以说明。首先就让我们来看一段《说岳全传》中的一个小故事。2、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1)指名朗读,其他同学思考:这一段中发生了一件啥事?(牛皋和岳飞向一位老者问路的事)(2)牛皋是怎么样问路的?他的态度和语言各是怎么样的?(态度:在马上吼道;语言:“呔,老头儿!爷问你,小校场往哪去?”)(3)如果你是那位老者,你听了牛皋的话,心中会怎么想?怎么做?     (4)可想而知,牛皋问路的结果是?(没问到路,反而被骂)(5)那岳飞问到路了吗?为啥?(6)从啥地方可以看出来岳飞是一个有礼的人?(根据学生的回答,归并到态度和语言)(7)牛皋的无礼,使老人对他非常讨厌,而岳飞非常有礼貌,老人耐心地给他指路,两个人不同的表现有不同的结果,而这两种情况我们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礼到人心暖,无礼讨人嫌。”(8)分角色朗读。(四人小组先进行练习,然后上台表演,学生评价)(9)教师小结过渡:确实“礼到人心暖,无礼讨人嫌。”古人如此,如今在我们身边也有着许多这样的故事。3、学习第三自然段。(1)听故事,思考:①这个故事讲了一件啥事?②他们各自有啥样的态度对待?说了些啥?结果怎么样?③你从中体会到啥?(2)指名回答:①     这个故事讲了一件啥事?②     他们各自有啥样的态度对待?说了些啥?结果怎么样?小孩子的态度是:连忙抬起脚。说;“对不起,把您的裙子踩脏了”。女青年的态度是:微笑着。 说:“没关系。”结果:一场可能发生的纠纷避免了。③ 你从中体会到啥?礼貌待人可以在人与人之间架起一座理解的桥梁,减少相互间的矛盾。(齐读)(3)其实在前天的语文课上就发生了一起纠纷:马啸天同学的胶带忘带了,没有征求畅磊同学的同意,就把他的胶带拿过来用,后来畅磊发现后,便抢了回来,在争夺中,将马啸天的本子给撕坏了,就这样一场矛盾就产生了。下面就请大家来给他们出出主意,这样一场纠纷怎么样才能避免呢?(学生讨论回答)(4)大家的回答都很好。看来:礼貌待人可以在人与人之间架起一座理解的桥梁,减少相互间的矛盾。4、学习第四自然段。(1)自由朗读课文第四自然段,思考:①这一自然段中发生了一件啥事?②他们各自有啥样的态度对待?说了些啥?结果怎么样?③作者从中体会到啥?(用课文中的句子回答)用不同的符号在书上画出答案。(2)讨论:发生的事情:一次刮脸时,朱师傅不小心在周总理的脸上划了一道小口子。两人的表现:朱师傅:深感不安。周总理:安慰他,并说:“这不能怪您……躲的快哩!”结果:朱师傅很感动。从这件事中作者体会到:礼貌语言不但沟通了人们的心灵,而且反映出一个人的思想情操和文化修养。(3)齐读后教师小结:从这件事中可以看出人与人之间不能缺少礼貌语言的使用。第二到四自然段分别列举了古代的人、现代的普通人和伟大的人的三个事例来说明礼貌待人,使用礼貌语言的重要,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四、学习课文第五自然段。1、指名朗读第五自然段。思考:这一段主要给我们讲了啥?(讲礼貌的好处)2、这一段在全文中起到了啥作用?(总结全文)3、  齐读课文第五自然段。五、总结全文。1、从这篇课文中我们了解到礼貌待人、使用礼貌语言是我们民族的优良传统。在与人交往时,以礼待人,恰当的使用礼貌语言,能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社会生活更加美好。2、在上课之前,老师搜集了一些关于礼貌待人的格言和谚语,在这儿和大家一起共勉。

  六、作业:1、以《一场本不该发生的纠纷》为题,将课堂上所举的事例和你的建议,以及你所感受到的礼貌待人的好处写下来。2、搜集一些关于礼貌待人的格言或谚语。3、最后让我们共同来唱一唱这首大家都很熟悉的歌,一起来做一个讲文明懂礼貌的小公民。

《谈礼貌》教学设计 篇12

  一、教材解读:

  本文是一篇说理性的文章,告诉我们,礼貌待人、使用礼貌语言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与人交往的时候,以礼待人,恰当地使用礼貌语言,能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社会生活更加美好。

  二、教学目标:

  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5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1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通过具体的语言文字的品读,懂得礼貌待人,使用礼貌用语能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社会更加美好。

  4、教育学生从小学会以礼待人,养成使用礼貌用语的习惯。

  5、初步认识说理文章的结构方式,写作办法。

  6、理解文中的古训、俗语,积累关于礼貌的名言警句,尝试自己写名言。

  三、教学重难点:

  1、通过具体的语言文字的品读,懂得礼貌待人,使用礼貌用语能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社会更加美好。

  2、教育学生从小学会以礼待人,养成使用礼貌用语的习惯。、

  3、初步认识说理文章的结构方式,写作办法。

  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五、总课时: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内容:

  初读课文

  二、教学目标:

  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5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1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三、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板书:30、谈礼貌

  2、学习“貌”,指名组词

  3、指名说说常用的礼貌用语有哪些?

  二、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边读边圈出生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读通句子,读顺课文

  三、检查自学情况

  1、提醒学生注意:“嫌、盾、训、逊”是前鼻音;

  “嗽”是平舌音

  “校”课文中读“jiao”

  2、说说下列词语意思

  古训 矛盾 咳嗽 粗暴 纠纷

  安慰 情操 修养 文雅

  3、指名分段读课文

  四、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默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一个啥道理

  2、学生交流

  3、齐读课文

  五、指导写字

  1、指导

  2、学生用钢笔描红生字

  六、布置作业

  1、朗读课文

  2、抄写生字词

  第二课时

  一、教学内容:

  精读课文

  二、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的语言文字的品读,懂得礼貌待人,使用礼貌用语能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社会更加美好。

  2、教育学生从小学会以礼待人,养成使用礼貌用语的习惯。

  3、初步认识说理文章的结构方式,写作办法。

  三、教学过程:

  一、检查复习

  1、指名读词语

  2、指名读课文

  二、细读课文

  1、学习第1自然段

  (1)由读第1自然段,想想你读懂了些啥?

  (2)学生交流,师板书:君子不失色不失口

  (3)重点理解:“君子不失色于人,不失口于人”

  “彬彬有礼,粗暴,出言不逊”

  (4)师小结:从对古训的解释中可以知道:要做到待人彬彬有礼,就要注意自己的态度和言语。(板书:态度、言语、彬彬有礼)

  (5)这一自然段先引用古训,目的是要引出一个啥话题,找找课文中哪句话回答了这个问题。(板书:使用礼貌语言,优良传统)

  (6)想想这一自然段该用啥语气读?(庄重的语气)

  (7)齐读第1自然段

  2、学习第2—4自然段

  师:同学们,从学习第1自然段中知道礼貌待人包括了态度有礼貌和说话有礼貌两个方面,现在看第2—4自然段写的三个例子中,哪些语句是写人的态度,哪些语句是写人的语言的。

  (1)学生自读,围绕要求同桌讨论。

  (2)交流

  A、生交流第一个例子:(牛皋问路岳飞问路)

  根据生交流,师板书:马上施礼“呔,爷问你”

  下马施礼“请问”

  B、师:作者用哪句话来概括了这两种情况的?请大声齐读:出示句子:“礼到人心暖,无礼讨人嫌”(板书:人心暖讨人嫌)

  C、小结并指导朗读第2自然段(牛皋表现,用否定语气;岳飞表现,用赞美的语气)

  D、齐读第2自然段

  继续交流(第2个例子)

  A、师根据学生交流,后板书:连忙抬起脚“对不起”

  微笑着说“没关系”

  B、齐读最后一句板书:避免纠纷  架起桥梁

  C、指导朗读:(读出平和、高兴的语气)

  D、齐读第3自然段

  交流第3个例子。A、学生交流,师板书:文雅和气宽容 安慰,不能怪你沟通心灵反映情操和修养B、指导朗读C、齐读第4自然段

  3)练习(出示填空题)

  4)可见要写礼貌待人,就要把具体的态度和语言结合起来写,这样才能写得生动感人。

  (5)小结:课文2—4自然段分别举了古人和今人,普通人和伟人的三个事例来说明礼貌待人,使用礼貌语言的重要,这是我们民族的优良传统。

  3、学习第五自然段(1)指名读,想想每句话告诉了我们啥?

  (2)理解“交往”(3)齐读第2句话(理解“恰当地”、“和谐”)

  (4)这一自然段在课文中起啥作用?(5)指导朗读

  (6)齐读第5自然段(7)小结,板书:关系更和谐,生活更美好

  【板书

  20、谈礼貌

  神态

  故事  动作

  语言

  说理  贴切

推荐站内搜索:天津高考成绩查询时间2021、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心得体会、中学生日记300字、劳动心得体会500字、成绩查询入口、四级无准考证查询入口自学考试查询、山东省专升本成绩查询、初三周记、2019国考报名入口、

《谈礼貌》教学设计(精选12篇)
版权声明:本文采用知识共享 署名4.0国际许可协议 [BY-NC-SA] 进行授权
文章名称:《谈礼貌》教学设计(精选12篇)
文章链接:https://678999.cn/89363.html
本站资源仅供个人学习交流,请于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不允许用于商业用途,否则法律问题自行承担。

一路高升范文网

提供各类范文...

联系我们联系我们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