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水”:先乘着阳光空中飘浮,连片成云;遇冷凝结,或为雨,或为雹,或为雪;落到地面,就在“家”(江、河、湖、海)中睡觉、散步、奔跑、跳舞。 水,是生命之源。没有水,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水,是人们生活中天天离不开的东西。云、雨、雪等是人们司空见惯的自然现象……但孩子们却很少把水和它们联系起来,琢磨其中的变化规律和科学道理。所以在确定教学目标时,除落实巩固相关生字、词语,课文读正确、读通顺之外,重点感悟、朗读课文的一、两个自然段,理解课文内容,围绕“变”字进行学习,尤其是水的形态变化中“云”的变化,预设采用情境化教学,让学生走入文本,充分体验其中的“美”,从而能达成感情朗读的目标。 【初教片断】 在初读全文,明白了“我”就是“水”之后,又让学生再读1、2自然段,知道“我”会变,会变成汽、云、雨、雪、雹子。在此基础上,再来细读课文。 师:“我”最先变成了什么呀?请小朋友去细细地读读第一自然段,找找答案。 生:(仔细阅读。) 师:“我”最先变成了什么?谁来说? 生:我变成了云。 师:你真会变,是怎么变的呀? 生:(读第一自然段中的1、2、3三句话。) 师:我也喜欢云。(出示课文插图几相关句子,有感情的范读。) (读完之后继续问)谁也喜欢变成云? 生:只有两三位举手) 师:(指生读。)你来。 生:(读黑板上的句子) 师:(继续指生读。)请你来。 生:(再读黑板上的句子,也不过如此。) 【反思】 初次试教下来,效果很差。在以上片断中,从大多数学生的水平来看,都没有真正走入文本,没有构筑起与文本之间的对话,更别说体验到文本中“云”的飘逸、自在了。但是,也让我感觉到,对这一文本的体验却是很有必要的。 从形式上看,教师出示了课文的抽图,又进行了有感情的范读,但学生并没有与他们已有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也没有感悟到“云”的美,“云”的自由自在,于是教师在问到“谁也喜欢变成云”时,只有两三位小朋友举手。于是在接下来的教学中,老师“教”的被动,学生“学”的也被动,学生与老师之间的对话难以展开,更别说与文本,与同伴之间的交流了。虽然有那么几位学生配合老师完成了接下来老师预设中的教学任务,但是师云亦云并不是我们的终极目标,一生悟而众生和也并不是我们需要的课堂,更别说学生的主动性、主体性了,教学效果也可想而知了。
推荐站内搜索:教师演讲稿、反思周记、考试成绩查询网、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读后感1000字、考试宝典在线题库、东华理工大学分数线、难忘的第一次作文500字、八个字激励短句、河南省公务员考试题、河南自考准考证打印、
版权声明:本文采用知识共享 署名4.0国际许可协议 [BY-NC-SA] 进行授权
文章名称:云儿“飘”起来了——“情境化教学体验美”片段及反思
文章链接:
https://678999.cn/89872.html
本站资源仅供个人学习交流,请于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不允许用于商业用途,否则法律问题自行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