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 认识三角形(通用15篇)5.2 认识三角形(通用15篇)5.2 认识三角形(通用15篇)

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5.2 认识三角形(通用15篇)

5.2 认识三角形(通用15篇)

5.2 认识三角形 篇1

  活动目标:  1、培养婴儿对图形的兴趣和数学活动常规。  2、初步发展婴儿的观察力、分析能力和概括能力。  3、感知并说出三角形的基本特征,能找出和三角形相似的物体。  活动准备:多媒体、课件各一,图形若干。  活动分析:观察、对比是小孩们探究的过程,通过图形的对比引导婴儿感知三角形的基本特征,作为此次活动的重点。活动中运用课件直观、形象的特点,通过多种游戏形式,采用启发法、提示法,引导婴儿进一步掌握并概括三角形的基本特征,进而突破难点部分。活动的结束之际,组织婴儿进一步从生活环境中找出像三角形的物体,作为活动的延伸环节,自然结束。  活动过程:  一、导入。  采用观察法,通过课件中图形宝贝的口吻引出三角形。  二、展开。  1、采用游戏法引导婴儿在众图形中寻找三角形。  2、引导婴儿观察三种三角形的共同特征,发现三角形有三条边、三个角。  3、动手操作。  a.婴儿从图形筐中找出三角形,分别数出边、角的数量,进一步掌握三角形特征。  b.观察并说出三角形像啥。  4、游戏“猜猜我是谁”。组织婴儿根据图形渐渐露出部分猜测出图形,进一步巩固婴儿对图形特征的认识。  5、游戏“捉迷藏”  婴儿从简单的画面中找出三角形。  6、引导婴儿观察并找出活动室中那些物品像三角形。  三、延伸。  请婴儿到生活环境中进一步寻找三角形的踪迹。

5.2 认识三角形 篇2

  活动目标:1,让婴儿知道三角形是由三个角三条边组成。

  2能在众多的图形中找出三角形

  活动准备:各种图形的图片一张       大的三角形一个     各种混合图形几堆

  活动过程:组织:一二三三二一,小眼睛看老师。

  导入

  哎?小孩子看这是啥?(出示大三角形的卡片)婴儿:三角形或不知道,师:他是啥形状的?婴儿:三角,师:对这是三角形,那老师要问问小孩子了,请小孩子们仔细观察一下这个三角形,它有几条边呀?婴儿:三条或不知道,师:好,现在我们一起来数数吧。1 2 3三角形有三条边,那小孩子在看看,它有几个角?婴儿:三个或不知道,师:我们一起来数数吧,1 2 3 有三个角,师:三角形啊,它有三天边,三个角,小孩子们,由三天边首尾相连组成的图形就是三角形,小孩子,由三天便首尾相连组成的图形是啥图形啊?婴儿:三角形师:嗯,小孩子们真棒!

  小孩子们,看这是啥?(出示画有各种图形的图片)小孩子们,这上面有这么多不同的图形,请小孩子们仔细看看找找,这里面那些是三角形?(用手指着,一个一个的问是还是不是)问完一边后,(如果都认识了就玩游戏,有不认识或不确定的,就说:老师看有的小孩子还不认识,我们再来一边好不好?婴儿:好。 )现在那,老师和小孩子们完一个游戏好不好?婴儿:好。师:现在那。老师用手指着图形,如果指到的是三角形,小孩子就大声喊“嗨”,如果不是三角形,小孩子就拍手,好不好?婴儿:好!(开始游戏)(可以选择倒着再来一遍。游戏结束,如果时间来的急就分组再来,来不急就不用了)师:好了,小孩子,看看桌子上有啥?婴儿:卡片。师:现在那,老师请小孩子从桌上的卡片中找找,那些是三角形?把三角形的卡片找出来放在一边,好不好?婴儿:好。(开始找)过程中老师巡视指导。师:嗯!小孩子们真棒,今天呢我们认识了三角形,小孩子们知不知道啥事三角形了呀,师:由三条边首尾相连组成的图形是三角。

  延伸:

  好了小孩子,今天我们认识了三角形,一会呢老师把这些卡片放在区角里,小孩子们可以经常去认识图形好不好?婴儿:好!师:嗯!小孩子们真棒,好了,下课吧! 

5.2 认识三角形 篇3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认识三角形的特征。

  2、培养婴儿的观察能力和操作能力。

  活动准备:

  1、三角形图形、画点的底图、水笔、三角形组合的挂图、教室周围布置三角形的实物。

  2、正方形的蜡光纸、剪刀、胶水、图画纸。

  活动过程:

  1、导入:有个图形宝贝来我们班做客,你们想知道是啥图形宝贝吗?

  2、出示三角形,让婴儿说出三角形的名称,然后让婴儿找出教室周围与三角形相似的实物。

  3、提出问题:“你怎么知道它们是和三角形宝贝一样的图形?”引导婴儿用手摸摸三角形的角和边,体会三角形的外形——三个角,三条边。

  4、出示三角形组合的挂图:

  (1)引导婴儿找出挂图的图案都是三角形组成的。

  (2)请婴儿说说怎么知道是三角形组成的。

  5、出示图,请婴儿用直线与点连接起来成三角形。

  6、老师与小孩子一起讲评连接三角形的情况。

  7、剪贴花:

  (1)出示范例:引导婴儿观察老师的花是用啥图形粘贴的。

  (2)提出问题:没有三角形的蜡光纸怎么办?(引导婴儿用正方形折剪成三角形进行粘贴。

5.2 认识三角形 篇4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想象、推理、交流等活动,发展虚拟主机观念、推理能力和有条理地表达能力;

  2、了解三角形的高,并能在具体的三角形中作出它们.

  教学重点:

  在具体的三角形中作出三角形的高.

  教学难点:

  画出钝角三角形的三条高.

  活动准备:

  学生预先剪好三种三角形,一副三角板.

  教学过程:

  过三角形的一个顶点a,你能画出它的对边bc的垂线吗?试试看,你准行!

  进而引出新课:

  1、★三角形的高: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向它的对边所在直线作垂线,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线,简称三角形的高.

  如图,线段am是bc边上的高.

  ∵am是bc边上的高,

  ∴am⊥bc.

  做一做:每人准备一个锐角三角形纸片:

  (1)你能画出这个三角形的高吗?

  你能用折纸的办法得到它吗?

  (2)这三条高之间有怎么样的位置关系呢?

  小组讨论交流.

  结论:锐角三角形的三条高在三角形的内部且交于一点.

  3、议一议:

  每人画出一个直角三角形和一个钝角三角形.

  (1)画出直角三角形的三条高,并观察它们有怎么样的位置关系?

  (2)你能折出钝角三角形的三条高吗?

  你能画出它们吗?

  (3)钝角三角形的三条高交于一点吗?

  它们所在的直线交于一点吗?

  小组讨论交流.

  结论:

  1、直角三角形的三条高交于直角顶点处.

  2、钝角三角形的三条高所在直线交于一点,此点在三角形的外部.

  4、练习:

  如图,(1)共有___________个直角三角形;

  (2)高ad、be、cf相对应的底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3)ad=3,bc=6,ab=5,be=4.

  则s△abc=___________,cf=_________,ac=_____________.

  5、小结:

  (1)锐角三角形的三条高在三角形的内部且交于一点.

  (2)直角三角形的三条高交于直角顶点处.

  (3)钝角三角形的三条高所在直线交于一点,此点在三角形的外部.

  作业:p127 1、2、3

  教后记:

  锐角三角形和直角三角形的高掌握得较好.

  钝角三角形的高,特别是钝角边上的两条高较差.

5.2 认识三角形 篇5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想象、推理、交流等活动,发展虚拟主机观念、推理能力和有条理地表达能力;

  2、能证明出“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º”,能发现“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

  3、按角将三角形分成三类.

  教学重点:

  1、角平分线的概念;

  2、三角形的中线.

  教学难点:

  会角平分线的概念.即判别哪两个角相等.

  教学过程:

  一、探索练习:

  1.任意画一个三角形,设法画出它的一个内角的平分线.

  2.你能通过折纸的办法得到它吗?

  学生可以用量角器来量出这个角的大小的办法画出这个角的平分线.也可以用折纸的办法得到角平分线.

  在学生得到这条角平分线后,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观察这三条线之间的位置关系,并在交流的基础上得到结论:

  三角形一个角的角平分线和这个角的对边相交,这个角的顶点和对边交点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中这个角的角平分线.简称三角形的角平分线.

  教师应该规范学生的书面表达,给出下面的示范书写:

  如图:∵ad是三角形abc的角平分线,

  ∴∠bad=∠cad=∠bac,

  或:∠bac=2∠bad=2∠cad.

  请你画出△abc(锐角三角形)的所有角平分线,并观察这些角平分线有啥规律?对于钝角三角形呢?直角三角形呢?它们的角平分线也有这样的规律吗?

  一个三角形共有三条角平分线,它们都在三角形内部,而且相交于一点.

  例题:△abc中,∠b=80º∠c=40º,bo、co平分∠b、∠c,则∠boc=______.

  活动二:1、任意画一个三角形,设法画出它的三条中线,它们有怎么样的位置关系?小组交流.

  2、你能通过折纸的办法得到它吗?

  画中线时,学生可以用刻度尺通过测量的办法来得一边的中点.也可以用折纸的办法得到一边的中点.

  在学生得到这条中线后,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观察这当中的线段之间的大小关系,并在交流的基础上得到结论:

  连结三角形一个顶点和它对边中点的线段,叫做三角形这个边上的中线.简称三角形的中线.

  教师应该规范学生的书面表达,给出下面的示范书写:

  如图:∵ad是三角形abc的中线,

  ∴bd=dc= bc,

  或:bc=2bd=2dc.

  请你画出△abc(锐角三角形)的所有中线,并观察这些中线有啥规律?对于钝角三角形呢?直角三角形呢?它们的中线也有这样的规律吗?

  学生通过自己的动手操作,观察.应该比较快得到下面的结论:

  一个三角形共有三条中线,它们都在三角形内部,而且相交于一点.

  已知,ad是bc边上的中线,ab=5cm,ad=4cm,▲abd的周长是12cm,求bc的长.

  巩固练习:

  1、ad是△abc的角平分线(d在bc所在直线上),那么∠bad=_______= ______.

  △abc的中线(e在bc所在直线上),那么be=___________=_______bc.

  2、在△abc中,∠bac=60º,∠b=45º,ad是△abc的一条角平分线,求∠adb的度数.

  小结:(1)三角形的角平分线的定义;

  (2)三角形的中线定义.

  (3)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是线段.

  作业:课本p125习题5.3:1、2.

  教学后记:学生基本上能明白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的定义,但是呢在较复杂一点的题目中也会出现以下错误:

  (1)已知ad是三角形abc的角平分线,则∠b=∠c;

  (2)有部分生会把三角形的角平分线和三角形的中线混淆.

  如:ad是三角形abc的角平分线,则bd=cd.

  对角平分线、三角形的中线的运用有待真正的提高.

5.2 认识三角形 篇6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想象、推理、交流等活动,发展虚拟主机观念、推理能力和有条理地表达能力;

  2、能证明出“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º”,能发现“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

  3、按角将三角形分成三类.

  教学重难点: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推理和应用.

  教学办法:

  演示、实验法,尝试练习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填空:

  (1)当0º<α<90º时,α是______角; (2)当α=______º时,α是直角;

  (3)当90º<α<180º时,α是______角; (4)当α=______º时,α是平角.

  2、如右图,

  ∵ab∥ce,(已知)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探索活动:

  根据自己手中的一副特殊的三角板,知道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和等于180º,那么是否对其他的三角形也有这样的一个结论呢?(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让学生用自己剪好的一个三角形,把三个角撕下来,拼在一块.你发现了啥?小组交流.

  结论:三角形三个内角和等于180º(几何表示)

  举例(略)

  练习1:

  1、判断:

  (1)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可以都小于60º. (  )

  (2)一个三角形最多只能有一个内角是钝角或直角. (  )

  2、在△abc中,

  (1)∠c=70º,∠a=50º,则∠b=_______度;

  (2)∠b=100º,∠a=∠c,则∠c=_______度;

  (3)2∠a=∠b+∠c,则∠a=_______度.

  3、在△abc中,∠a=3xº∠=2xº∠=xº,求三个内角的度数.

  解:∵∠a+∠b+∠c=180º,(______________________)

  ∴3x+2x+x=_______

  ∴6x=_______

  ∴x=

  进而,∠a=_______,∠b=_______,∠c=____(请记得收藏本站-一路高升范文网,以获取更多新鲜内容)___.

  三、猜一猜:.

  一个三角形中三个内角可以是啥角?(提醒:一个三角形中能否有两个直角?钝角呢?)小组讨论.

  按三角形内角的大小把三角形分为三类.

  锐角三角形(acute trangle):三个内角都是锐角;

  直角三角形(right triangle):有一个内角是直角.

  钝角三角形(obtuse triangle):有一个内角是钝角.

  举例(略)

  练习2:

  1、观察三角形,并把它们的标号填入相应的括号内:

  锐角三角形(          ); 直角三角形(          );

  钝角三角形(          ).

  2、一个三角形两个内角的度数分别如下,这个三角形是啥三角形?

  (1)30º和60º(       ); (2)40º和70º(       );

  (3)50º和30º(       ); (4)45º和45º(       ).

  四、猜想结论:

  简单简介直角三角形,和表示办法,rt△.

  思考:直角三角形中的两个锐角有啥关系?

  结论: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

  举例(略)

  练习3:

  1、图中的直角三角形用符号写成_________,直角边是______和______,斜边是_______.

  2、如图,在rt△bcd,∠c和∠b的关系是______,其中∠c=55º,则∠b=________度.

  3、如图,在rt△abc中,∠a=2∠b,则∠a=_______度,∠b=_______度;

  小结:

  1、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º;

  2、三角形按角分为三类:(1)锐角三角形;(2)直角三角形;(3)钝角三角形.

  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

  作业:课本p123习题:3,4.

  教学后记:

  能用“三角形三个内角和等于180º”计算一些简单角度,能对三角形按内角的大小进行分类并判断三角形是啥三角形,也知道直角三角形的两锐角互余,但不能灵活运用

5.2 认识三角形 篇7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的特征。

  2、培养婴儿的观察能力和操作能力。

  活动准备:

  1、三角形图形、画点的底图、水笔、三角形组合的挂图、教室周围布置三角形的实物。

  2、正方形的蜡光纸、剪刀、胶水、图画纸。

  活动过程 :

  1、导入  :有个图形宝贝来我们班做客,你们想知道是啥图形宝贝吗?

  2、出示三角形,让婴儿说出三角形的名称,然后让婴儿找出教室周围与三角形相似的实物。

  3、提出问题:“你怎么知道它们是和三角形宝贝一样的图形?”引导婴儿用手摸摸三角形的角和边,体会三角形的外形——三个角,三条边。

  4、出示三角形组合的挂图:

  1)引导婴儿找出挂图的图案都是三角形组成的。

  2) 请婴儿说说怎么知道是三角形组成的。

  5、出示左图,请婴儿用直线与点连接起来成三角形。

  6、老师与小孩子一起讲评连接三角形的情况。

  7、剪贴花:

  1)出示范例:引导婴儿观察老师的花是用啥图形粘贴的。

  2)提出问题:没有三角形的蜡光纸怎么办?(引导婴儿用正方形折剪成三角形进行粘贴。

5.2 认识三角形 篇8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想象、推理、交流等活动,发掌虚拟主机观念、推理能力和有条理地表达能力;

  2、结合具体实例,进一步认识三角形的概念及其基本要素,掌握三角形三边关系:“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教学重点:

  三角形三边关系:“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教学难点:

  灵活运用三角形三边关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准备活动:

  1、能从右图中找出4个不同的三角形吗?

  2、这些三角形有啥共同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新课:

  1、在右下图中你能用符号表示上面的三角形吗?

  2、它的三个顶点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三条边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内角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别量出这三角形三边的长度,并计算任意两边之和以及任意两边之差.你发现了啥?

  结论: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例:有两根长度分别为5cm和8cm的木棒,用长度为2cm的木棒与它们能摆成三角形吗?为啥?长度为13cm的木棒呢?长度为7cm的木棒呢?

  二、巩固练习:

  1、下列每组数分别是三根小木棒的长度,用它们能摆成三角形吗?为啥?(单位:cm)

  (1)1,3,3;

  (2)3,4,7;

  (3)5,9,13;

  (4)11,12,22;

  (5)14,15,30.

  2、已知一个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是3cm和4cm,则第三边长x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___.若x是奇数,则x的值是_______________,这样的三角形有_______个;若x是偶数,则x的值是_______________,这样的三角形也有_______个

  3、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一边是2cm,另一边是9cm,则这个三角形的周长是___________cm

  4、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一边是5cm,另一边是7cm,则这个三角形的周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m

  小结:掌握三角形三边关系:“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作业:课本p119习题:1,2.

  教学后记:

  能用三角形三边关系判断给出的三根小木棒是否构成三角形,但对于给出两边,求第三边的取值范围就不能解决.学生的灵活度不够.

5.2 认识三角形 篇9

  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下册第五章第一节第四部分“三角形的高线”。

  教材分析:

  本节是学生在认识了三角形,并讨论过三角形角平分线,三角形的中线的定义及其性质,学生反反复复地折纸、画线、交流感受其意义,同时也在七年级上学期了解了两直线互相垂直等概念,会过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的基础上进一步的整理与探究。

  “认识三角形的高线”主要研究的就是三角形的高线的定义及其性质,能在具体的三角形中作出它们。因为有了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三角形的中线的定义及其性质作为基础。在此,学生将进一步熟悉实验探究的基本办法,加深对三角形的理解和认识。这样,有利于知识的系统化和条理化。也因为我们研究的办法类似于研究三角形的角平分线和三角形的中线的定义及其性质的办法,所以我们要对照比较学习,找出它们之间的区别及其联系。在教学中,要充分地给学生动手、动脑的时间,让学生慢慢地思考、总结、归纳,积累数学思维的经验,进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

  认识三角形的高线。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三角形高线的定义。

  2.会在任意一个三角形中画出三角形的三条高线。通过画图了解三角形三条高的位置随着三角形的形状的不同而不同。

  过程与办法:

  通过观察,操作,想象,推理,交流等活动,发展虚拟主机观念,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发现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推理能力和有条理的表达能力。

  情感与态度:

  通过折纸,画图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识图技能,使学生的思维变得更灵活。

  教学重点:

  理解三角形高线的定义。会画任意一个三角形的三条高,了解三角形的三条高(或所在的直线)交于一点。了解三角形三条高的位置随着三角形的形状的不同而不同;锐角三角形的三条高都在三角形的内部;直角三角形的两条高与直角边重合,斜边上的高在三角形的内部;钝角三角形有两条高在三角形的外部,一条高在三角形的内部。

  教学难点:

  1.钝角三角形高的画法及三角形三条高的位置关系与三角形的形状关系的理解。

  2.区别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三角形的中线和三角形的高线。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温故而知新

  1.导入:

  同学们,你还记得我们学过怎样“过直线外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吗?

  由学生思考并动手画。

  教师引导:我们曾经学习过“过直线外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的办法,可以用五个字来概括“放、靠、移、过、画”。

  如图,即放:指用一个三角板的一

  边放与已知直线重合;靠:指将另外一

  个三角板的一直角边紧靠前一个三角板

  与直线重合的边;移:指将在上方的三

  角板的直角边紧贴下方三角板的边移动;

  过:指将上方的三角板移动过直线外一

  点;画:指用铅笔沿着上方的三角板的

  直角边画出已知直线的垂线。

  待学生画完后,教师演示并画出已

  知直线的垂线。

  说明:直线的垂线仍然是一条直线。

  2.学生动手:

  任意画出一个锐角△abc,并画出三角形底边bc上的高ad。

  学生边画教师边引导:办法就类似于画过直线外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把底边bc看成已知直线,把底边bc所对角的顶点看成直线外一点即可完成。

  注意:如图,要标明直角符号“┑”和垂足的字母d,线段ad就是三角形bc边上的高。

  说明:现在我们所画的线是一条直线,

  而在三角形中,顶点到垂足之间的线是一

  条线段。这条线段就叫做三角形的高线。

  3.出示课题(认识三角形的高线)。

  4.总结:

  l  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向它的对边所

  在直线作垂线,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就叫做三角形的高线,简称三角形的高。

  二.做一做

  每人准备一个锐角三角形纸片。

  1.你能画出这个三角形的三条高吗?你能用折纸的办法得到它们吗?

  引导:先按照上述办法来画出△abc

  各边上的高ad、be和cf。再用折纸的方

  法来验证,要求折痕要过顶点,顶点对边

  的边缘要互相重合。

  2.这三条高之间有怎么样的位置关

  系?将你的结果与同伴进行交流。

  学生讨论交流后,师生共同归纳总结。

  l  锐角三角形的三条高交于一点,并交点在三角形的内部。

  3.观察图形,锐角三角形的三条高是在三角形的内部还是在三角形的外部?

  l  锐角三角形的三条高都在三角形的内部。

  三.议一仪

  1.在纸上画出一个直角三角形。并画出它的三条高,观察它们有怎么样的位置关系?

  将你的结果与同伴进行交流。

  让学生在练习本上画直角三角形的三条

  高,教师巡视指导,再让大家观察、交流,找

  出直角三角形的三条高的位置关系。

  ‚说明:如图,在rt△abc中直角边bc上

  的高与直角边ab重合,直角边ab上的高与直角边bc重合,而斜边ac上的高就是bd。

  ƒ总结:

  l  直角三角形的三条高交于一点,交点在三角形的直角顶点上。

  2. 在纸上画出一个钝角三角形。你能画出它的三条高吗?观察它们有怎么样的位置关系?

  将你的结果与同伴进行交流。

  引导:如图,让学生用纸折出钝角三角形的

  三条高,为了便于折出三角形bc边上的高,需要

  延长线段cb至点d,才能够把bc边上的高ad折出

  来。同理,要折出三角形ab边上的高,也需要延长

  线段ab至点f,才能够把ab边上的高cf折出来。

  (提示:图形中的延长线要用虚线表示。)

  ‚作图:让学生沿着折痕把三角形的高be、ad和cf画出来。同时还要标明直角符号“┑”和垂足的字母。

  ƒ提问:请同学们观察三角形三条高的位置关系,是否交于一点?他们所在的直线是否交于一点?

  „总结:

  l  钝角三角形的三条高不相交于一点,但钝角三角形的三条高所在的直线交于一点。

  四.忆一忆

  今天我们也认识了三角形另外的一种重要的线段:三角形的高线。学会了画三角形的高线。通过折纸和画图知道了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的三条高的位置关系。三角形三条高所在的直线交于一点。那么,三角形的几种重要线段有何区别。

  三角形的重要线段

  意    义

  图  形

  表示办法

  备  注

  三角形的中线

  三角形中,连接一个顶点和它对边中点的线段。

  1.ad是△abc的bc边上的中线,bd=dc= bc。    2. cf是△abc的ab边上的中线,af=bf= ab。   3. be是△abc的ac边上的中线,ae=ce= ac。

  三角形有3条中线,且交于三角形内一点(该点叫做三角形重心)。

  三角形的角平分线

  三角形一个内角的角平分线与它的对边相交,这个角的顶点与交点之间的线段。

  1.ad是△abc的∠bac的平分线,∠1=∠2 =   ∠bac 。          2. be是△abc的∠abc的平分线,∠3=∠4=      ∠abc 。    3.cf是△abc的∠acb的平分线,  ∠5=∠6=       ∠acb 。

  三角形有3条角平分线,且交于三角形内一点(该点叫做三角形的内心)。

  三角形的高线

  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向它的对边所在的直线作垂线,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

  1.ad是△abc的bc边上的高线,ad⊥bc于d,∠1=    ∠2=90°。       2. be是△abc的ac边上的高线,be⊥ac于e,∠3=  ∠4=90°。       3. cf是△abc的ab边上的高线,cf⊥ab于f,∠5=  ∠6=90°。

  三角形有3条高线,三条高所在的直线交于一点(该点叫做三角形的垂心)。

  五.练一练

  1.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三条高的交点恰是三角形的一个顶点,那么这个三角形是                                                       (     )

  a.锐角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钝角三角形           d.锐角三角形

  2.三角形的三条高相交于一点,该点一定在                 (     )

  a.三角形的内部         b.三角形的外部

  c.三角形的一条边上     d.不能确定 

  3.一个缺角三角形残片如图所示,不恢复这个缺角,请你作出ab边上的高所在的直线,你是怎么样作的?为啥?

  六.课堂小结:

  1.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向它的对边所在直线作垂线,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就叫做三角形的高线,简称三角形的高。

  2. 三角形的三条高的特性:

  分

  类

  情

  况

  种

  类

  锐角三角形

  直角    三角形

  钝角三角形

  备  注

  三角形内部高的数量

  3

  1

  1

  三角形的三条高所在的直线交于一点(该点叫做三角形的垂心)

  三角形外部高的数量

  0

  0

  2

  三角形边上高的数量

  0

  2

  0

  高之间是否相交

  相交

  相交

  不相交

  高所在的直线是否相交

  相交

  相交

  相交

  三条高所在的直线的交点位置

  三角形内部

  直角顶点

  三角形外部

  七.布置作业:

  1.画出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的三条高。

  2.习题5.4.第二题。

  八.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内容是建立在熟练掌握三角形的两条重要性质(即三角形的角平分线和三角形的中线)的基础之上。由上学期学过的“过直线外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引入,然后过度到三角形中,层层推进,探索新知。如果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不够,则可以减少所学三角形的重要线段(即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三角形的中线和三角形的高线)的区别和联系部分进行教学。

  由于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有意识增加了课时内容,突破了教学重点、难点。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并对所学知识进一步系统化和条理化。本节运用了新课改理念,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练习为主线”的教学原则,采用启发式的教学办法,辅之以讲授,操作、讨论、交流等办法,力求体现“数学教学主要是数学活动的教学”,力求使学生对数学知识,技能和思想办法统一起来,体现学生的数学素养全面地提高。

  这是笔者的一些浅见认识,教学设计的不妥之处难免,敬望同行予以多多指教为谢!

5.2 认识三角形 篇10

  目标

  使婴儿通过感知和观察,了解三角形的名称和特点,能找出生活中相应形状的实物来。

  准备

  1. 圆形纸板;大三角尺、三角形纸板或这种形状的其他物品各4、5件(按婴儿分组的数准备)。两根约4米长的绳。

  2. 彩纸或白纸剪成的可重叠比较的等边三角形和圆形每个婴儿各1个。

  3. 配套婴儿用书《数学》上册。

  过程

  1. 感知三角形的特征

  教师出示三角形的实物,让婴儿观察并轮流触摸边缘,说一说是啥形状,有啥特征,数一数它们有几个角。

  2. 找实物

  教师请婴儿在活动室内找三角形的物品,或让婴儿回忆在生活中见过哪些这种形状的物品,如小彩旗是三角形的,山的形状是三角形的等。

  3. 认识图形名称和基本特征

  教师将三角形的物品按在黑板上,用粉笔沿边缘勾画出物体的外形轮廓,告诉婴儿三角形的名称,教婴儿正确的发音。然后教师请婴儿拿出纸制成的三角形和圆形,重叠起来进行观察比较,并说一说三角形的特征,如三角形有三个角和三条边。

  4. 做练习

  教师指导婴儿做婴儿用书第2页的练习。

  (本文摘自人民教育出版社《学前班教师用书》上册)

5.2 认识三角形 篇11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43~44页的例题,第44~45页“想想做做”的习题。[教材简析]这节课教学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的认识,为以后学习这两种图形的特征打基础。虽然学生在生活中能看到一些有三角形面或平行四边形面的物体,但不太多,所以教材没采用观察物体的面再抽象出图形的方式引入。教材通过折正方形纸教学三角形,通过拼两个一样的三角形教学平行四边形。这样让学生在操作活动中自己“制造”出要认识的图形,可以激发学习热情,感知图形之间的变换和联系。在认识一种图形后,简介它在生活中的应用,可以更具体更全面地感知这些图形的形状。“想想做做”前两题分别在钉子板上围、在方格纸上画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帮助学生进一步直观认识这两种图形。后三题是折图形、拼图形,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发展虚拟主机想像能力。后三题都有较大的开放程度,对发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习兴趣和培养个性都十分有利。[教学目标]1.通过把长方形或正方形折、剪、拼等活动,直观认识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2.知道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的名称,并能识别这些图形,初步知道这些图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3.在折图形、剪图形、拼图形等活动中,使学生体会图形的变换,发展对图形的虚拟主机想像能力。4.在学习活动中积累对数学的兴趣,增强与同学的交往、合作的意识。[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谈话:小孩子,你们玩过走迷宫吗?喜不喜欢玩?今天老师也带来了一张迷宫图(投影显示迷宫图),让大家一起来玩一玩。题目要求是把这只小白兔安全送回几何城堡,不过在送回的路上还要过蔬菜老师一关和茄子老师一关,你们有没有信心闯过去?现在就让我们出发。(出示兔子舞的音乐)学生跟着音乐做动作。二、认识三角形1.谈话:走着走着,从几何城堡中飘出了一张正方形的纸。你能用正方形的纸对折成一样的两部分吗?(学生操作,教师巡视。)2.谈话:哪一个小孩子愿意上来说说你是怎么样折的?(1)指名上来演示折出的两个长方形,同时电脑演示。让这样折的小孩子举手。(2)指名上来演示折出的两个三角形。谈话:其他小孩子们也愿意这样来折一折吗?试试看。这次我们把这张正方形纸折成两个完成一样的……(电脑演示并板书:三角形)3.谈话:小孩子已经认识了三角形,那谁能说一说,在生活中,你还见到过哪些三角形?4.谈话:小孩子们知道的可真多呀!其实在我们生活中,像红领巾、三角形小旗、三角板、马路上的路标(电脑演示),它们也都是三角形,三角形有这样的(指着锐角三角形),还有这样的(指着直角三角形),还有这样的(指着钝角三角形),这些都可以叫它三角形。(电脑演示:从实物到图形)5.谈话:小孩子们刚才自信、响亮的回答把我们的老朋友钉子板给叫醒了。钉子板说:小孩子你能在我的身上围出一个三角形来吗?试着用橡皮筋围围看。(学生操作)6.谈话:谁愿意把你围的三角形给大家来看一看。(指着几个学生围的不同形状的三角形)小孩子们看,他们围的是三角形吗?再围一个和你刚才围的不一样的三角形。(围完以后,可以给你小组内的小孩子看一看,让小孩子自己来评一评。)7.谈话:小孩子们用灵巧的小手在钉子板上围出了各种各样的三角形,还能用彩笔在格子纸上画出一个自己最喜欢的三角形吗?请小孩子拿出你们桌上的格子纸,开始画吧!请把你画好的三角形高高举起来,让大家看看。那你能再画一个和刚才不一样的三角形吗?画好了给小组内的小孩子看一下。8.谈话:蔬菜老师也拿出了一张长方形的纸说:“小孩子,你能用这张长方形的纸折出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吗?如果能折出就能闯过我这一关了。”(电脑演示)学生操作,指名演示。三、认识平行四边形1.谈话:过了第一关,跟着小白兔跳啊跳啊,碰到了茄子老师,茄子老师把刚才小孩子折的两个三角形剪了下来,你能用这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出几种图形来吗?(1)每小组有两套三角形。要求:两人合作,拼出两个不一样的图形。(可能拼出:长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2)谈话:拼出的这种图形(指着平行四边形)你们认识吗?叫啥?(板书:平行四边形)你能不能再说一说叫啥?谁知道它的名字了?知道它名字的小孩子一起说一说。(3)其他小孩子能用你刚才的两个三角形也来拼一拼这种图形吗?让学生都拼出平行四边形。2.找平行四边形。谈话:走着走着,小白兔也顽皮起来了,瞧!它跳过篱笆,滑下楼梯,钻过铁门。(电脑演示)(1)出示楼梯图,提问:楼梯上有我们刚才认识的平行四边形吗?谁来指一指?(电脑演示有单个的,有几个拼成的。)(2)再找出篱笆、吊笼、铁门上的平行四边形。(电脑演示)(3)让学生在刚才的图画上选一个平行四边形涂上颜色。3.除了这些物体上有平行四边形以外,你在生活中还见过平行四边形吗?4.谈话:钉子板老爷爷也发话了:小孩子会用橡皮筋在我身上围三角形,那你能不能用橡皮筋再围一个平行四边形呢?(学生操作)(1)谁愿意把你围的平行四边形给大家看看?选择几种上来展示一下。(2)问:你们是怎么样围的?(指名回答)(3)小组里的小孩子互相检查。如果有同学没有围对,帮他改正过来。5.谈话:在格子纸上能画一个与刚才围的不一样的平行四边形吗?(学生操作,教师巡视作指导。)四、巩固练习,拓展提高谈话:在不知不觉中,我们也闯过了第二关,继续向前出发,终于把小白兔安全送回了几何城堡。在送回的路上我们不仅认识了三角形,还认识了平行四边形。(完成板书)1.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小组合作拼图形,拼好后在班内展示。2.完成“想想做做”第5题。小组合作完成,把各组拼好的图形在班内展示。[设计意图]1.提倡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整节课以“小组活动”为主线,让学生在小组或班内操作展示、交流,在合作学习中学会相互帮助,实现学习互补,增强合作精神,提高交流能力。2.注意发展学生的虚拟主机观念。学生生活的世界和所接触的事物大都与图形和虚拟主机有关,良好的虚拟主机观念是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内涵。本节课从正方形纸对折成一样的两部分引出三角形,再从两个一样的三角形拼成的图形中引出平行四边形。整节课中教师安排了大量的实际操作活动,让学生充分感知。如用橡皮筋在钉子板上围图形,在方格纸上画图形,寻找观察实际生活中的有关图形等,还通过折、剪、拼进行图形的相互转化。使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形成和发展了虚拟主机观念。3.密切数学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教师注意引导学生到生活中去找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使学生更直观、更全面地感知这两种图形的形状,并增强对几何图形源于生活的认识。

5.2 认识三角形 篇12

  【教学片断】

  师:刚才我们一起认识了三角形,知道了三角形各部分名称,下面请同学们把准备的吸管剪成三段,试一试,能否围成一个三角形?

  (学生操作,有的学生如愿以偿,有的学生束手无策。)

  师:为啥有的学生能围成三角形,有的学生则围不成呢?这里面究竟有啥秘密?

  (引导没有围成三角形的同学观察自己剪出的三段吸管。)

  生1:我围不成三角形是因为我剪出的三段吸管长度相差太大。

  生2:我剪出的三段吸管,其中有两段合起来都没有第三段长,所以围不成三角形。

  师:你们认为怎么样的三根小棒才能围成三角形呢?

  生1猜测:两根小棒的长度之和等于第三根小棒,能围成三角形。

  生2猜测:两根小棒的长度之和大于第三根小棒,能围成三角形。

  师:同学们的猜测对不对呢?这需要通过实验来证明。

  (学生拿出信封,内有4厘米、5厘米、6厘米和10厘米的小棒各一根。)

  学生小组合作:任取三根小棒围三角形,并记录每次选用的小棒的长度以及能否围成三角形。

  学生汇报:

  生1:长度为4厘米、5厘米和6厘米的三根小棒能围成三角形。

  生2:长度为5厘米、6厘米和10厘米的三根小棒也能围成三角形。

  生3:长度为4厘米、5厘米和10厘米的三根小棒不能围成三角形,长度为4厘米、6厘米和10厘米的三根小棒也不能。

  师:其他小组同意他们的说法吗?

  生(齐):同意。

  师:比较这四种情况,你们发现三角形三条边的长度有啥关系?

  (学生沉默了一会儿)

  生:三角形中两条边长度的和必须大于第三条边。

  师:结合刚才用小棒围三角形的情况,你们能举例说明吗?

  生1:因为4+5>6,所以长度为4厘米、5厘米和6厘米的三根生2:因为5+6>10,所以长度为5厘米、6厘米和10厘米的三根小棒也能围成三角形。

  生3:因为4+5<10,所以长度为4厘米、5厘米和10厘米的三根小棒不能围成三角形。

  生4:因为4+6=10,所以长度为4厘米、6厘米和10厘米的三根小棒也不能围成三角形。

  师:同意他们的说法吗?

  生:同意。

  教师出示:三角形两条边长度的和大于第三边。(生齐读)

  师:明白这句话的意思吗?

  生:明白(声音很低)

  师:真明白吗?(学生沉默没有反应)

  过了一会……

  生1:老师,4+10>5,为啥长度为4厘米、5厘米和10厘米的三根围不成三角形呢?

  生2:是呀,5+10也大于4啊!

  生3:老师,我觉得“三角形两条边长度大于第三边”中的“两条边”应该是任意的两条边,只有任意两条边长度和都大于第三边,才能呢个围成一个三角形。

  师:你们赞成这位同学的说法吗?

  生4:我同意,像刚才那位同学举的“4+10>51”的例子只是其中一种情况,而长度为4厘米和5厘米的两条边加起来却小于10厘米这条边,所以围不成三角形。

  生5:老师,我有个问题,是不是以后判断三条线段能不能围成三角形,要把所有的情况都列举出来呢?

  师:同学们,你们认为呢?

  生6(神情很得意):当然了,这样才能做到准确判断嘛。

  生7:老师我有一种办法,不用列举所有情况就能准确判断了。

  (课堂一下子安静下来)

  师(目光中包含鼓励):请说说你的想法。

  生7:我们只要用较短的两条边相加,如果较短的两边长度的和大于最长的那条边,那么就能围成一个三角形。

  师:你是怎么想的呢?

  生7:因为我觉得较短的两条边长度之和都大于最长的那条边了,那么其他的两边之和一定也大于第三条边。

  师:同学们,你们认为这位同学的说法有道理吗?

  生(齐):有!(班上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

  师:那我们以后判断三条线段能不能围成三角形还需要;一一列举联的情况吗?

  生(齐):不需要。

  正当我要让学生做练习的时候,也有一位同学举起了手……

  生:老师,我觉得你黑板上的那句:三角形两条边长度的和大于第三边”要改一下才好。

  师:怎么改呢?

  生:最好说成“三角形较短的两条边长度之和大于最长边。”

  (大部分同学表示赞同)

  师:同学们很聪明,也很爱东脑筋,你们说的“三角形较短的两条边之和必须大于第三条边“这句话可以用来判断三条线段能不能围成三角形,但三角形中不仅仅只有较短的两条边长度的和大于最长的那条边,任意的两条边长的和都大于第三边。你们明白吗?

  生(如有所思):明白了

  生齐读:三角形两条边长度之和大于第三边。

  ……

5.2 认识三角形 篇13

  婴儿园小班数学教案:认识三角形

  来源:山东省蓬莱市教委婴儿园    张岩岩

  【设计意图】

      认识三角形是婴儿几何形体教育的内容之一,婴儿的几何形体教育是婴儿数学教育的重点内容。学习一些几何形体的简单知识能帮助他们对客观世界中形形色色的物体做出辨别和区分。发展它们的虚拟主机知觉能力和初步的虚拟主机想象力进而为小学学习几何形体做些准备。根据小班婴儿的思维特点和活泼好动的性格,我将三角形的图形特征编成简短的故事,再结合图形拼摆,让小孩在玩中学、学中乐、乐中做。使婴儿养成动手、动口、动脑的好习惯,培养婴儿的创新意识。   【活动目标】

  1、知道三角形的主要特征,即三角形由三条边,三个角组成。

  2、能找出生活中和三角形相似的物体。

  3、乐意动手操作,提高观察力和虚拟主机想象力。   【活动准备】  

  1、小白兔、萝卜、蘑菇图片各一个,

  2、图形组成的实物图片4张。

  3、小孩人手3个三角形。   【活动过程】

  一、故事:小白兔过生日

  今天是小白兔的生日,早晨小白兔高高兴兴的从家里出来,它要去采蘑菇,走着走着它看到一个大萝卜,小白兔捡起大萝卜继续往前走,走到蘑菇地里采了一个大蘑菇高兴的回家了。     二、观察小白兔的出行线路

  请一个小孩子将线路用线连接起来,观察像啥图形。     三、引导婴儿观察比较图形,婴儿每人一个三角形。

      1、通过自己数一数,试一试,感知图形特征,并充分让婴儿表述,得出图形的特征。

  2、老师小结三角形特征,使婴儿获得的知识完整化。      四、 复习巩固三角形的特征

  1、给图形宝贝找朋友,让婴儿从众多几何图形卡片中找出三角形。

  并一一出示三角形,并说出为啥?

  2、观察图形拼图,找出三角形,数一数用了几个三角形?

  3、请婴儿在周围环境中找出象三角形的东西。   【活动反思】

  小班婴儿的思维是具体形象思维,用故事引出开头吸引孩的注意,在拼拼摆摆的过程中加深小孩对三角形的认识,老师及时的小结使小孩获得知识的完整性。由于生活中属于三角形的物体少一些,所以小孩丰富的不是很多。

5.2 认识三角形 篇14

  下面是关于小学数学的说课稿《认识三角形》,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认识三角形》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认识三角形》。下面我就从说教材、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过程这三个方面来进行阐述。

  一、 说教材

  1.下面我首先对教材进行简要分析

  我说课的内容是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这部分内容主要帮助学生初步形成三角形的概念,体验和了解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本课是在学生已经直观认识了三角形和其他一些简单的平面图形,并在上学期学生已经相对集中地认识了角,认识了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平行和相交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为进一步学习多边形的面积计算打下基础。

  教材安排了两道例题。例一首先提供现实背景让学生从中找到三角形,并说说生活中看到过的三角形,从整体上初步感知三角形,接着让学生动手做出一个三角形,进而体会三角形是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并抽象出图像,进而简介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称,形成三角形的概念。例二则是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三角形三条边的长度关系,发现三角形两条边的长度和大于第三边。教材还安排“想想做做”,让学生通过画图、观察、操作及时巩固所学的知识。

  2.教学目标

  根据课程标准与教学内容并结合学生实际,我认为这节课的教学要达到以下几个目标:

  (1)使学生联系实际和利用生活经验,通过观察、操作、测量等学习活动,认识三角形的基本特征,初步形成三角形的概念,了解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2)使学生在认识三角形有关特征的活动中,体会认识多边形特征的基本办法,发展观察能力和比较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

  (3)体会三角形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图形,并在学习活动中进一步产生学习图形的兴趣和积极性。

  3.教学重难点

  依据新课程标准要求和教学目标,我制定了本节课的重难点:

  重点:形成三角形的概念,了解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难点:探究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原理。

  二、说教法学法

  教法:本节课主要采用实验的教学办法,让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让学生充分感知并理解掌握新知识。

  学法:在学法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通过摆小棒,画方格纸以及围钉子板等手段,及进行小组合作交流等形式,激起学生学习数学的欲望,达到学习新知识的目的。

  三、说教学过程

  我把教学过程分成以下5个部分

  (一)激发兴趣,提出问题

  课开始,首先呈现例1的场景图,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并说说场景图中有学习过的哪种图形,根据学生的回答,揭示并板书课题:认识三角形。然后让学生在场景图中找出三角形,并沿着三角形的边指给同桌看一看,再要求学生继续列举一些生活中见到过的三角形的例子。

  简洁的开场,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深入思考,营造宽松的学习气氛,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兴趣,架起了生活和学习的桥梁。

  (二)动手操作,概括特征

  在学生脑海中已经有了三角形的表象后,要求学生自己利用材料自己动手创造一个三角形,预设:用小棒摆、钉子板上围、利用三角尺画等,然后展示交流学生的成功作品,并要求学生说说你是怎么做的?引导学生继续观察场景图中的三角形和成功作品,启发学生思考围成一个三角形,小棒和小棒之间应该怎么样摆,要求学生先独立思考,指生说说想法,再组织全班交流,明确:要围成一个三角形,那么相邻两根小棒端点和端点相连,教师在黑板上板演画一个三角形,强调围成的含义,让学生自己纠正错误,再要求学生在本子上画一个三角形并自学书上第22页下面的图,了解三角形各个部分的名称,然后教师结合图形讲述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称,并让学生在自己画的三角形上标出各部分名称。最后再次组织学生观察这些三角形,提问有啥相同之处,要求学生独立思考后在小组中说说自己的想法,指生汇报,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进行总结,使学生明确:三角形是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它有三条边、三个角、三个顶点,这是三角形的特征,要求多名学生说说三角形的特征和围法,加深印象。

  操作让直观图形给学生留下丰富的表象,为学生进一步提升对图形的理性认识奠定基础,放手让学生独立操作,让学生亲历操作的过程,有助于加深学生对图形特征的深刻体验,强化围法,形成三角形的概念。

  (三)合作探究,探索规律

  这部分,我分为三个层次:

  1.动手操作,发现问题

  通过谈话引导学生利用准备好的长度分别为10cm、6cm、5cm、4cm的四根小棒,任选三根围一围,观察能否围成三角形,组织学生进行操作,然后进行展示与交流,在交流中明确不是所有小棒都能围成三角形,能否围成三角形和三根小棒的长度有关。

  2.小组合作,探究规律

  提问能围成三角形的三条边的长度到底是啥关系呢?小组合作探究,并提出要求:①请组长将组内的4中情况填写在记录纸上。②小棒的长度不同:红(10cm)、白(6cm)、黄(5cm)、绿(4cm)。③每种情况多次实验,确定是否能围成后再记录。学生操作填写并3汇报操作结果:10厘米、6厘米、5厘米的能围成,还有6厘米、5厘米、4厘米的也能围成,10厘米、5厘米、4厘米不能围成,10厘米、6厘米、4厘米也不能围成,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分类板书。然后提问你觉得小棒的长度怎么样变化就可以围成呢?让学生自主验证,集体交流总结得出把两条边的长度加起来与第三边比较,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两条边长长度的和 第三边。

  3.推广验证,得出结论

  根据学生上面的回答进行研究,要求学生分别从能围成与不能围成中选一种情况写出两边之和与第三边比较的式子?指生回答,教师就其中一种进行板演5+6>10,5+10>6,6+10>5;4+6=10,4+10>6,6+10>4,接着要求学生观察在啥情况下,三条线段可以围成三角形?先在小组中讨论,全班交流,在指生交流得出结果:两条边长度的和大于第三边,就可以围成一个三角形,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大于。出示三组数:2cm、4cm、6cm;5cm、2cm、5cm;6cm、2cm、5cm,要求学生判断能否围成三角形,生先独立操作思考,指生回答并说明理由,深化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原理。

  让学生在矛盾和困惑中,产生探究的欲望,经历由困惑到明了的过程,在认知失衡后实现顺应,达到新的平衡,是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活学生数学思维的有效策略。

  (四)练习反馈,巩固深化

  对于练习我是这样设计的,“想想做做”第1题,让学生在点子图上画三角形,放手让学生独立画一画,同桌互相检查,订正错误,教师强调画法,再要求学生说说画出的三角形分别是用几条线段围成的、各有几条边、几个角和几个顶点,强化三角形的特征。接着是第3题,在图中找最近的线路,引导学生结合生活经验说出从学校到少年宫的所有线路,接着独立思考从中找到最近的线路,思考原因,要求多名学生发表意见,使学生进一步体会三角形中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原理。

  通过练习活动,有利于学生联系生活经验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并感受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价值。

  (五)回顾反思,总结延伸

  在课结束之前,让学生总结这节课的收获。

  通过总结,可以让学生进一步加深本节课所学内容的印象。

  以上就是我今天说课的内容。

5.2 认识三角形 篇15

  三角形是生产、生活中最常见,应用最广泛的图形之一。它也是最常见的多边形。我们对其他图形的研究通常都是转化为三角形问题,利用三角形的性质去研究。因此三角形这一章是平面几何学中最重要的基础知识,也由于几何通常运用逻辑推理办法研究问题,本章教学同进担负着培养学生逻辑推理的任务,是学生学习推理的阶段,也是几何入门的阶段,学生在小学时虽已接触过一些图形知识,但主要以几何量的计算为主,很少讨论图形的性质,因此,初二数学教学中历年来都存在一个几何“入门”难的问题,由此可见老师教好这一章,学生学好这一章是非常重要的。

  数学教学内容是数学基础知识和数学思想办法的有机结合。在数学课上,学生往往只注意了对数学知识的学习,而忽视了连结这些知识的观点及由此产生的解决问题的办法与策略。在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办法,让学生在学到数学知识的同时也学到数学思想办法,在以后的生活,工作中都可以随时随地用它们去解决问题,在培养智力的同时也培养了能力,更有利于素质教育的开展。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数学办法是非常必要的。它包括培养学生通过观察、分析,综合概括抽象出概念、性质的能力,对知识进行分类,系统化的能力;也包括运用运动变化的观点,矛盾转化的思想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推荐站内搜索:警示教育观后感、成人高考成绩查询时间、2013成考成绩查询、周记200字大全、成人高考专升本分数线、湖北自考成绩、北京成人高考、自考考试时间、2016年成人高考成绩查询、二级建造师准考证、

5.2 认识三角形(通用15篇)
版权声明:本文采用知识共享 署名4.0国际许可协议 [BY-NC-SA] 进行授权
文章名称:5.2 认识三角形(通用15篇)
文章链接:https://678999.cn/90184.html
本站资源仅供个人学习交流,请于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不允许用于商业用途,否则法律问题自行承担。

一路高升范文网

提供各类范文...

联系我们联系我们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