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孔孟
黄仁守
孔子没有直接提到人之性善或性恶。《论语》中,“仁”字出现了66次,没有两个地方的解释完全相同。但是呢他既说出虽为圣贤,仍要经常警惕才能防范不仁的话,可见他认为性恶来自先天。他也说“观过,斯知仁矣”,好像这纠正错误,促使自己为善的能力,虽系积极的,但仍要由内外观察而产生。孟子则没有这样犹疑。他曾斩钉截铁地说:“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孔子自己承认,他一生学习,到70岁才能随心所欲不逾矩。孟子的自信,则可以由他自己所说“我善养吾浩然之气”的一句话里看出。这种道德力量,经他解释,纯系内在的由自我产生。所以他说:“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为者亦若是。”也就是宣示人人都能做圣贤。
4.他的性善论必定带有一种强迫性的推论。
(“强迫性的推论”是啥意思?)
5.这些解答都有根据,但是呢没有一针见血地指出中国历史地理的特点。
(这句话意味着作者对前人的这些解答持一种怎么样的态度?)
三 读了本文,重读《论语》中的《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和《孟子》中的《寡人之于国也》,你定能温故而知新。说说你有哪些新的理解。
推荐站内搜索:八省联考历史答案、大学生村官演讲稿、今天我当家作文、教师证考试报名时间、教师资格证考试查询成绩、教室资格证报名和考试时间、考研最容易考上的十大专业、2023年专升本最新政策、证券从业资格考试 准考证、全国成人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