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大的“书”》(通用13篇)
《最大的“书”》 篇1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人物的对话。
3、体会川川对大自然的好奇与热爱,培养从小关注科学、探索自然的兴趣和意识。
过程与办法:
1.准确把握人物心理,读好人物对话。
2.通过收集资料,了解一些地质勘探问题。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会川川对大自然的好奇、热爱、充满兴趣的思想感情。
学习重点:认字写字,有感情地读好人物的对话。
学习难点:激发学生探究自然知识的兴趣。
突破重难点的策略与办法:
1.通过各种形式朗读课文,边读边悟人物心理,分角色读好人物对话。
2.通过理解课文内容和补充课外资料,以及推荐课外读物的方式来达到此目的。
教学手段:
1.通过自学、小组合作,掌握课文中的生字新词。
2.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学习内容: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人物的对话。
学习课型:识字
学习重点:能正确认读本课生字词。流利地朗读课文。
学习难点:正确书写本课的生字词。
学习过程:
一、导入
1、依题激疑:你们读过书吗?你们知道最大的书是啥样吗?(板题)课题中的“书”为啥加上引号?你们想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呢?
二、初读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读顺,识字生字。
2、利用生字卡片同桌互相检查识字情况。分段合作读文,互相检查读文情况。教师巡视吸收反馈。
3、教师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读,相机引导学生交流识记重点字的办法。同时,教师强调重点字读音、字形等相关内容。如:“册”是平舌音;“质”读第四声;“岩”和“印”的声母都是“y"而不是"r";“痕”字的下面是“艮”不是“良”等。
三、写字:
1、出示“我会写”中的“岩、册、宝、刨、痕、质”
2、引导学生从笔划、结构等方面观察这些字的特点。组织学生进行交流,教师相机强调。如: “厚”字上下都无点。“宝”字下边是“玉”不是“五一”。“印”字右边是单耳,不能写成双耳。
3、“挑战难点字”。启发学生到板前书写大家认为不好写的字,师生评议。
4、学生临写,教师巡视指导,同桌互相评议。展示优秀的作品。
四、质疑
1、快速读文,思考:你还有啥不懂的地方吗?或者提出问题考考大家?
2、组织交流,解决疑难。
第二课时
学习内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人物的对话。
2.体会川川对大自然的好奇与热爱,培养从小关注科学、探索自然的兴趣和意识。
学习课型:讲读课文
学习重点:准确把握人物心理,读好人物对话。
学习难点:激发学生探究自然知识的兴趣,产生研究、探索的欲望。
学习过程:
一、回顾
1、听写(指读)词语:
地质队员、勘探、岩石、波痕、煤炭、认真 奇怪 闪光 透明 宝藏 足迹 创根问底
2、接读课文,引导学生回顾课文,进一步检查学生的读文情况。
二、研读
针对上节课提出的问题,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交流互动中有所得。
( 问题假设:a、文题中的“书”为啥要加上引号? b、这本书里有啥?(有字吗?有图画吗?) c、读了这本书,我们能知道啥? d、这本书有啥作用呢?)
引导学生采取不同形式的读书活动,看看以读中能解决哪些问题。如:自由读、小组交流读等。在此基础上组织全班进行交流,互相补充,教师相机点拨。在交流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来深入理解。如:宝藏、刨根问底等。
四、演读
1、小组合作演读课文。角色选定。熟读对话。分角色朗读,熟悉人物的语言特点。创编动作。新 课 标 第一网
2、朗读展示,师生共同评议,强化对话的朗读指导。
3、猜中想。你能猜出川川长大以后想干啥吗?说说你的根据。你能猜想出叔叔是怎么样获得这些知识的吗?你有啥样的感想?
五、拓展
1、通过课外的阅读和收集,你还知道其他相关的资料吗?组织学生交流展示。
2、布置课外收集活动,准备一次规模适当的的“自然界的奥秘”展。
作业设计:1.词语开花。【课件出示】看看课后“我会填”中红花里的字,你发现规律了吗?你会填吗?学生自主填好后,可以开展组词游戏。如:宝石--石头 化石--石英高山--山岭 大山--山川大地--地球 土地--地图
板书设计:
19最大的“书”
字 雨痕 波痕 矿石
岩石画 找
画 树叶 贝壳 小鱼
《最大的“书”》 篇2
课前透视
本文记叙了父亲与川川在爬山途中与地质勘探队员交流的所见所闻,间接地揭示了神奇的自然界是一座巨大的知识宝库。课文语言简洁,以对话贯穿全文,融地质知识于课文之中,字里行间充满儿童对大自然的好奇与热爱。通过学习培养学生从小关注科学,探索自然的意识。
对小学生来讲,这篇课文的内容极富吸引力,同时以人物对话为主要叙说方式也是课文的一个显著特点。因此教学中,教师应强化对学生朗读课文的指导,特别要指导学生读好人物的对话,引导学生在对话中发现,体会,在对话的朗读中引发对自然科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产生研究、探索的愿望。
教学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人物的对话。
3、体会川川对大自然的好奇与热爱,培养从小关注科学、探索自然的兴趣和意识。
教学重点
认字写字,有感情地读好人物的对话。
信息资料:
1、生字卡片
2、收集有关地壳变迁、化石等相关知识的文字、图片资料。
教学时数: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依题激疑:你们读过书吗?你们知道最大的书是啥样吗?(板题)课题中的“书”为啥加上引号?你们想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呢?
二、初读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读顺,识字生字。
出示“我会认”的内容,引导学生进行识字交流,可以采取组内交流的形式,说说自己已经认识了哪些字,是怎么样认识的?同时交流记字的办法,如熟字加偏旁、形近字换偏旁、组词语以及学生个性化的记字办法。同时把自己不懂的词语作一标记与组内的同学进行交流。
2、利用生字卡片同桌互相检查识字情况。分段合作读文,互相检查读文情况。教师巡视吸收反馈。
3、教师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读,相机引导学生交流识记重点字的办法。同时,教师强调重点字读音、字形等相关内容。如:“册”是平舌音;“质”读第四声;“岩”和“印”的声母都是“y"而不是"r";“痕”字的下面是“艮”不是“良”等。
(识字能力是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师要有意识地去组织引导学生交流识字经验,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
三、写字:
1、出示“我会写”中的“岩、册、宝、刨、痕、质”
2、引导学生从笔划、结构等方面观察这些字的特点。组织学生进行交流,教师相机强调。如: “厚”字上下都无点。“宝”字下边是“玉”不是“五一”。“印”字右边是单耳,不能写成双耳。
3、“挑战难点字”。启发学生到板前书写大家认为不好写的字,师生评议。
4、学生临写,教师巡视指导,同桌互相评议。展示优秀的作品。
(观察、交流是写好字的一个重要前提,引导学生到板前范写难点字,激发学生写字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大胆尝试,向困难挑战的精神。相互交流与评议,促进了学生欣赏水平的提高。)
四、质疑
1、快速读文,思考:你还有啥不懂的地方吗?或者提出问题考考大家?
2、组织交流,解决疑难。
(这一环节,可有效地发展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读书能力。解决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地了解了学生对于课文内容的掌握情况。但要注意字词等方面的内容可以当场解决,其他涉及课文内容的问题,可以简略处理,为下节课作准备。)
第二课时
一、回顾
1、听写(指读)词语:
地质队员、勘探、岩石、波痕、煤炭、认真 奇怪 闪光 透明 宝藏 足迹 创根问底
2、接读课文,引导学生回顾课文,进一步检查学生的读文情
况。
二、研读
针对上节课提出的问题,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交流互动中有所得。
( 问题假设:a、文题中的“书”为啥要加上引号? b、这本书里有啥?(有字吗?有图画吗?) c、读了这本书,我们能知道啥? d、这本书有啥作用呢?)
引导学生采取不同形式的读书活动,看看以读中能解决哪些问题。如:自由读、小组交流读等。在此基础上组织全班进行交流,互相补充,教师相机点拨。在交流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来深入理解。如:宝藏、刨根问底等。
(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引导学生读中思考,读中探究,读中感悟,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体验。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四、演读
1、小组合作演读课文。角色选定。熟读对话。分角色朗读,熟悉人物的语言特点。创编动作。
2、朗读展示,师生共同评议,强化对话的朗读指导。
3、猜中想。你能猜出川川长大以后想干啥吗?说说你的根据。你能猜想出叔叔是怎么样获得这些知识的吗?你有啥样的感想?
(结合文章以对话为主要叙说方式的特点,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进而深入体会当时的场景和人物的心理,促进了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同时通过“演、创、猜”活动,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理解能力。激发了学生们探索自然的兴趣,发奋学习的热情。)
五、写字
1、出示“我会写”中的“埋、陆、铁、底、趴”。组织学生观察其笔划、
结构等方面的特点。
2、教师范写学生认为的难点字。边写边强调注意的问题。
3、学生练写,师生评议。
六、拓展
1、通过课外的阅读和收集,你还知道其他相关的资料吗?组织学生交流展示。
2、布置课外收集活动,准备一次规模适当的的“自然界的奥秘”展。
(课内外结合,有效地促进了学生兴趣地培养和良好个性的发展。
《最大的“书”》 篇3
教学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人物的对话。
3、体会川川对大自然的好奇与热爱,培养从小关注科学、探索自然的兴趣和意识。
教学重难点:认字、写字 ,培养从小关注科学、探索自然的兴趣和意识。
教学准备:化石和矿物标本、制作有关地质方面知识资料的课件。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课前准备:猜字谜、猜谜语(音乐)一名学生在台上出题,指名回答。
一、初识“书”的外形
1、引出课题,回顾生活中的书。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19课上节课《最大的“书”》,大家把课题读一读。上节课,我们知道了课题中的“书”为啥要用上“”,谁还记得?(因为它不是普通的书)。是的,平常我们读的书,有文字、图画、有丰富的知识。可你们知道吗?大自然中还有许许多多不同寻常的书呢!请看(出示课件)这些都是大自然的书,这些书都记录着啥?等学好了、读懂了今天这本《最大的“书”》,我们共同来揭开这些谜底。
过渡:在走进这本最大的“书”之前我们要先来读一本有关字词的书。
2、复习生字词(课件---一本书:生读一个翻一页)
生字:质、勘、岩、册、厚、印、痕、刨、煤、宝
词语:认真 奇怪 闪光 透明 宝藏 足迹 刨根问底
过渡:同学们字词读得这么好,相信课文一定会学得更加出色,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这本最大的“书”,请把书翻到83页。
3、学习课文1-4自然段。
师:一起来读一读课文1-4自然段,边读边思考:从你们的朗读中知道了啥?
师:谁来告诉我你知道了啥?
生:岩石就是书
师:你从课文的哪个地方读懂的,快快读出来告诉大家(读)。你真会读书。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要读懂的这本最大的“书”其实岩石(板书:岩石)
师:为啥说岩石就是书呢?大家再次自由地读一读1—4自然段。
生:自由说。
师:大家想不想看看这本“岩石书”呀?(想)
师:(点击课件,出示岩石)这就是岩石书,多么神奇啊!谁来简介一下这本岩石书读读这句话。( 课件出示:岩石就是书啊!你看,这岩石一层一层的,不就像一册厚厚的书吗?)
生:读。
师:大家看看这本岩石书是啥样的?(一层一层),从“一层一层”你知道了这是一本怎么样的书?(厚厚),我们知道书越厚里面蕴含的知识越丰富。
师:那我们该怎么样读才能读出这岩石书很厚很厚的感觉呢?谁来试试?
师:评议。(强调“一层一层”放慢读)
师: 大家一起试着读一遍。
二、感知“书”的内容。
1、分角色读课文5-8自然段。
师:是啊,小孩们,岩石就是“书”,让我们翻开这本岩石书一起去看看里面到底记录着啥? 我们先分角色读读课文5-8自然段?愿意当叔叔的请举手?好,就请你,小手举得最高的小孩。谁来读川川的话?好,你来吧!其他的同学也有任务:看看川川提出了哪些问题?用曲线划出来读读(生读)
师:谁来读读川川提出的问题?(这上面有字、有图画吗?)
师:那叔叔是怎么说的,从叔叔的话中你知道了啥?下面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分小组合作学习5—8自然段跟同学说说你的看法。(小组学习)
2、师生共同研读“书”的内容
师:你知道了啥?
生:书中有字(板书:字),这字指的是---(随机板书:雨痕、波痕、矿物)
师:你真聪明,课文中告诉了我们啥是雨痕、波痕和矿物,快找出来读一读吧!(自由读)
生:读 (指名读)
师:小孩们,你们见过雨痕、波痕或矿物吗?
师:你们想象一下,晴天,突然下起了雨,地上留下的雨迹那就是雨痕;留在石头上的雨痕会是怎么样的?
师:说得真有意思,夏季,我们在沙滩散步时上看到波浪冲击着沙滩时留下的痕迹,那就是波痕。你们想象一下留在石头上的波痕也会是怎么样的呢?
师:你们太会想象了,你们想不想看看它们的庐山真面目呢?
师:请大家睁大眼睛,瞧!(师点击课件),这里三幅图,你们看它们多有意思啊!谁给大家简介一下他们。(出示句子)
生:这是雨点留下的脚印,叫雨痕。
生:这是波浪留下的足迹,叫波痕。
生:还有这些闪光的、透明的,是矿物。
师:简介得真清楚。 那么课文中的叔叔也是怎么样来简介他们的呢?大家先找找叔叔说的话。
师:现在我是川川,你们是叔叔。师指着岩石认真地问:“这上面有字吗?”
生:“有。你来看,这是雨点留下的脚印,叫雨痕;这是波浪的足迹,叫……”
师:哎哟,你们这些叔叔当得有板有眼的。
师:岩石书上不仅有字,还有啥呢(板书:画),这画也是指啥呀?(板书:树叶、小鱼、贝壳)。
生:树叶、小鱼、贝壳(随机板书:树叶、小鱼、贝壳)
师:这些东西我们都比较熟悉,可是岩石书里的树叶、小鱼、贝壳会是啥样的呢?一起去看看吧!
师:(出示图和句子)看,这是(树叶、小鱼、贝壳)谁来简介一下它们呀?
生:读“你看,这儿有树叶,有贝壳,那儿还有一条小鱼哩!”
师:你简介得可真有趣!大家一起读一读。
师:小孩们,其实像这样的图画,岩石书里还有很多很多,想不想看?
师:大家看,(师点击课件,出示恐龙、海星、蜘蛛化石),你们认识这些有意思的东西吗? (生简介)
师:对!这么有意思的东西,你能不能也像刚才简介树叶、贝壳、小鱼那样用这样的句式来简介它们呢? (出示句式:你看,这儿有… ,有… ,那儿还有… 哩!),先给大家一点时间准备准备。
生:说(两次)
师:现在你就是地质勘探队员,我来当川川,向你请教,谁来和我合作。( 师生对话表演)。
师:这上面有图画吗?
生:有,你看,这儿有--,有--,那儿还有---哩!
师:大家如果能一边简介一边加上动作就更好了! 生边简介边指着画面。
师:刚才你们看到的、简介的树叶、小鱼、贝壳、海星、蜘蛛、虾跟你平时见到的一样吗?有啥不同?
生:平时看到的树叶、小鱼、贝壳 …是……
师:小孩们,这里的树叶、小鱼、贝壳等本来也有美丽的颜色,也是有生命的,可由于特殊的地壳运动,他们被泥土、石块封存了起来,死后没有腐烂,埋在地底下,经过漫长的时间之后,就变成这个样子了,像石头一样,这些叫啥呢?
生:叫“化石”。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说
3、学习第9-10自然段,了解地壳运动的变化过程。
师:这些有趣的化石是怎么样演变形成的呢?大家拿起书来用你喜欢的方式自由的朗读课文第十自然段,你就能找到答案。(生自由读)
师:你找到答案了吗?谁来说说--
师:同学们,这些有趣化石告诉我们他们是经历由陆地变成大海,大海也变成高山这种神奇的地壳运动中慢慢演变形成的,这可不是一下子的事情,它要经过成千上万年的时间。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一起读一读第10自然段,从字里行间中去感受那地壳运动的神奇过程。同时说说你从哪些词语中可以感受到时间的漫长。(齐读)
生:“很久很久”,“很多很多万年”,“慢慢”。
师:该怎么来读这些词,才能让大家感受到时间的漫长呢?
生:读
师:这时间可是成千上万年的,要读得慢些,声音稍微轻一些
生:读
师:如果把这些词放回课文中像他这样读,一定会读得更好,谁来读读?
生:女生读。
师:大家感受到时间的漫长了吗?小孩子,这么神奇的地壳运动到底是啥样子的呀?一起去欣赏一下。
师:(边出示课件边简介。)看完了这段有趣的动画,现在你有啥不明白的地方或有啥问题要请教老师和同学的吗?请提出来吧!
师:(你真是个爱刨根问底的小孩。)(这是地壳运动的一些自然现象,等大家长大了学了更多的知识,大家就会明白的。)
师:这段地壳运动的动画很有意思,可惜,没有声音。谁愿意来为这段动画配音呢?好!那么多小孩子愿意,老师把动画再放一遍,大家练习练习,呆会儿我请最认真的小孩子来配音。
生:练习。
师:谁愿意来试试,请你吧!
师:你读得很不错!
师:课文学到这里,大家对川川也有所了解了,你们喜欢他吗?为啥?(好问、爱动脑…)课文中有一个词也描写了川川啥事都要问个明白,问个究竟,大家能把它找出来吗?——刨根问底。老师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中遇到不懂的问题时也能像川川一样做到勤学好问、刨根问底。
过渡:现在我们知道川川和你们一样也是个爱刨根问底的小孩,他读了岩石书中的文字和图画后也向叔叔提出了啥问题呢?谁说说
3、了解“书”的作用
生:读
师:是呀!我们平常读书时,都是通过书里的文字和图画获得了知识,那么读了岩石书中的文字和图画,同时了解了岩石书的神奇之处。(板书:神奇)也有啥作用呢?谁来告诉川川?
生:读懂这本岩石书,我们可以找到地下的宝藏。
师:能不能具体说说可以找到哪些宝藏呢?(煤炭、铁矿、金矿、石油、柴油等)
师:课文中有一个符号告诉我们大自然是一座巨大的宝库,蕴藏着无数的宝藏还等着我们去发现、去探索呢。你知道是哪个符号吗?(省略号)
师:原来读懂这本最大的“书”会有这么大的作用,读懂了就可以知道岩石下蕴藏的宝藏(板书:宝藏)怪不得川川那么高兴,大家知道川川现在心里会想些啥?
生:长大了当一名做地质勘探员。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课文最后一段话)
师:让我们带着高兴的表情和语气读一读最后一段话,祝愿川川早日成为一名优秀的地质勘探员。(指导语气)
四、总结说话,引向更广的“书”。
师:小孩们,这节课我们共同努力读了这本最大的书,我们知道了,这本书有字、有画,读了这本书还有很大的作用,能找到地下的宝藏。小孩们,在读懂这本最大的书之前老师曾告诉你们:神奇的大自然中有许许多多这样的书。现在我们一起去揭开谜底,看看这些大自然的书到底记录着啥?你们看,(点击课件),这朵娇艳的蓝玫瑰是书,平常我们很少见到,产量也较稀少,读懂它就知道盛开着蓝玫瑰的地方地下有铜矿;那这片片高积云也是书,它的出现预示啥(着晴天的到来);这可爱的小狗是书,读懂它能知道(它的汗孔是长在舌头上的);这美丽的胡杨树林是书,顺着它的身子挖下去,就能找到啥?(地下水),在珠穆朗玛峰顶发现了鱼, 类化石,便可推知这里曾是啥地方?(大海)。
师:除了这些你还读懂了大自然中的哪些书,知道哪些秘密?(自由说)
师:小孩们,茫茫宇宙,万物生灵,书无时不有,书无处不在。只要我们从现在起认真读好课内的书,同时带上一双善于发现的慧眼,一颗善于探究的心,我相信你们将来肯定能发现更多的大自然秘密。
五、作业(音乐)(师读)
1、课外读一读《自然百科全书》之类的书籍或上网查找大自然的奥秘,下周我们班开展一个“奇石博览会”,大家一起交流自己的“研究”成果。
2、词语开花:看看课后“我会填”中红花里的字,你发现规律了吗?试着填一填。
板书:
《最大的“书”》 篇4
《最大的“书”》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板书:书
小孩子们,你们爱读书吗?(爱)能说说你读过的书是啥样的吗?我读过《 》,这是一本( )的书。
小孩子,我们天天与书为伴,你知道书里藏着啥?书里藏着故事、知识、秘密、道理,它是通过啥告诉你的呢?
著名文学家高尔基说过“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呀,“读一本好书,就像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书能带我们环游世界,让我们在知识的海洋里尽情地遨游。今天,陈老师要带大家去读一本特殊的书。
2、补充板书,学生跟着书空。
3比较黑板上与课件上最大的不同在哪儿?你在哪儿见过双引号?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过渡:想和这本最大的“书”见面吗?让我们赶紧来读读课文吧!
1、带着你最想解决的问题,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给自然段标上序号。想想最大的“书”指的是啥?
2、检查学习情况:
⑴ 出示生字词语:
a.这些生字宝贝你认识了吗?分行领读。
地质勘探队员 岩石 一册厚厚的书 脚印 雨痕 刨根问底 煤炭 宝藏
b.这些生字宝贝去掉拼音帽子,你还认得吗?开火车。理解:地质勘探
c.这些生字宝贝真调皮,它们跑到句子当中,你还认得它们吗?指名读句子。
爬到半山腰,他们看到一位地质勘探队员,正趴在一块大石头上看着啥。
你看,这岩石一层一层的,不就像一册厚厚的书吗?
你来看,这是雨点留下的脚印,叫雨痕;这是波浪的足迹,叫波痕;还有这些闪光的、透明的,是矿物。(这句话中,你能找出一对意思相近的词语吗?)我们祖国的语言文化真丰富,同一意思可以用不同的词来表达。
川川总爱刨根问底。
它能告诉我们,哪里埋着煤炭,哪里藏着铁矿……把这本“书”读懂,就能为祖国找到更多的宝藏。(指名读,齐读)
(2) 这本最大的“书”是啥?板书:岩石
二、再读课文,朗读感悟
1、你是从课文哪一节读懂这本书就是岩石的呢?
出示:“岩石就是书啊!你看,这岩石一层一层的,不就像一册厚厚的书吗?”
(1)这句话是谁说的?叔叔怎么说这两句话的,自己练习读读:你能来说说这句话吗?谁愿意读给大家听听?
⑵ 这句话还有另一种说法,你会说吗?(把反问句改成陈述句)
⑶ 现在,你知道“书”为啥加引号了吗?
2、过渡:这一层一层的书中到底有些啥呢?请你读读5-11自然段,川川提出了哪些问题,请你用“————”划下来。你能帮他解决的用~~~划下来。
(1)川川提出了哪些问题?
这上面有字吗?
这上面有图画吗?
这能说明啥呢?
读了这本岩石书有啥用呢?
川川的好奇心真强啊,你能来做做川川,读读这些句子吗?
(2)川川有这么一连串的问题,可以用书上啥词来形容?(刨根问底)
a.解决第一个问题。出示图片:雨痕、波痕、矿物。指名读,齐读。
1、想象一下这“雨痕”和“波痕”是怎样的呢?那矿物也是些啥东西呀?石头书上写的字同学们都不懂,但有一个人知道,他就是时光老人。时光老人有着丰富的历史、自然、地理知识。谁愿意代大家请教他?
2、 生:尊敬的时光老人,啥是雨痕?
图片、录音:小孩子,你们听说过滴水穿石的故事吗?一滴水如果经常滴在一个地方,它会把这块石头滴穿呢。在很久很久以前,每当下雨的时候,雨点儿常常敲打着石头,几千年,几万年以后就在这石头上留下了一个个小洞洞,这就是雨点留下的脚印──雨痕。
3、生:时光老人您好,我想知道啥是波痕?
图片、录音:小孩子,你们看到过惊涛拍岸吗?那浪头的冲击力可比那雨点大多了,它们一次次涌上来拍打着岸边的岩石,经过无数年,这岩石上就有了一条条波纹,这就是波痕。
4、生:尊敬的时光老人,矿物也是啥呢?
图片、录音:这矿物啊可都是宝贝,那黄色的就是金,黑色的是煤,红色的是铜,闪光的是水晶,透明的是钻石……还有很多很多呢。它们都深埋在地底下,等着我们小孩子去发现它,开发它,利用它呢。
学生:谢谢时光老人!
⑶ 了解了这么多,我们都也成了小地质勘探队员了,齐读第6自然段。用一句话告诉川川啥是岩石上的字?
b.解决第二个问题。这图画是啥?出示图片。板书:图画
1、 那上面的图画也是怎样的呢?出示句子:“你看,这儿有树叶,有贝壳,那儿还有一条小鱼哩!”
板书:树叶 贝壳 小鱼
2、这些东西是哪儿来的?学习课后“我知道”。这些东西叫啥?练读此句,指名读。
3、这些化石可真神奇啊,你能读出神奇的感觉吗?指名读
c.解决第三个问题。
1、 这里的字和图画能说明啥呢?闭上眼睛听老师讲一个故事。范读第8自然段,想想你仿佛看到了啥,听到了啥?
出示:它告诉我们,在很久很久以前,这里是一片长满树木的陆地。后来,陆地沉下去了,这里就变成了大海。也过了很多很多万年,海底慢慢上升,这里也变成了高山,就是我们脚下的这座山。
交流:看到的和听到的。
你知道了啥?
板书:陆地──大海──高山
这些变化很快就完成了吗?你是哪里看出来的?我们看看它究竟是怎么变的。
2、 出示图片,演示讲解。大自然是个神奇的魔术师,原来这些画告诉我们这么多知识。瞧!原来这儿是一块陆地,上面长满了树木,树叶落在了地上;后来陆地下沉,周围的海水进入这里,这儿变成了大海,海里当然有贝壳、小鱼了;也过了很多很多年,海底慢慢上升,成为这座山,我们就在山上看到也有树叶,也有贝壳的岩石了!这就是地壳运动。
3、你们能把大自然神奇的变化读出来吗?自由读,指名读。
d.解决第四个问题。出示:它能告诉我们,哪里埋着煤炭,哪里藏着铁矿……
它还能告诉我们一些啥呢?
出示:它还能告诉我们,哪里( ),哪里( )。
出示最后一个自然段。为啥“书”用单引号?
写字指导
三、回顾小结,课外拓展
1、说说这节课的收获,老师还想把一段话送给大家,一起来读读吧!
2、现在我们还不能像叔叔那样去野外考察,但我们能从书中获得更多的知识,老师推荐大家两本好书《自然百科全书》和《十万个为啥》
3、同学们,神奇的大自然是一座巨大的宝库,而岩石是一本耐人寻味的“书”。这本书里有许许多多的奥秘,正等着大家在今后的学习中走进大自然,一起去探索,一起去发现呢!
四、指导写字
1、出示要写的字“册、印、厚”组词。
2、仔细观察,给同学提个醒,说说写时的注意点。
3、教师边范写边提醒。
4、学生练写,展示,评议。
五、布置作业
1、写生字。
2、熟读课文。
3、“我会填”。
〖板书〗
最大的“书”──岩石
字:雨痕 波痕 矿
图画:树叶 贝壳 小鱼
陆地 大海 高山
《最大的“书”》 篇5
教材分析:
这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十九课。本课以地质勘探队员叔叔和川川的对话为主线,向小读者们展示了岩石这本"书"的无穷魅力。通过叔叔的简介,描绘了"书"中的"字"、"画"以及这本"书。的作用,进而激发了学生探究大自然的意识。
学习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人物的对话。
3、激发探究自然知识的兴趣。
教学重点:学习生字词。准确把握人物心理,读好人物对话。了解"书。中的内容,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兴趣。
课前准备:课件、学生搜集的有关化石和岩石的相关资料、生字卡片、小黑板
课时: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
一、谈话导入 ,板书课题:
大教师手拿书)同学们看这是啥?(书)你见过的最大的书是啥样的?(学生说)今天老师向同学们简介一本最大的书。
板书;最大的书。(故意漏写双引号)
学生纠错:书没加双引号。
师顺势问:为啥加引号:
[点评:"漏"是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更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这一做法得益于靳家彦教师。]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思考:最大的"书"指的是啥?
2、学生汇报思考结果
师:大自然就是最大的一本"书",这本"书"永远也读不完。在这本书中,你会汲取更多的自然科学知识的营养,享受到更多的乐趣。
3、学习生字
(1)出示生字卡片,指名学生读字音。
(2)交流识字体会,
说说你都认识了哪些生字,怎么认识的。你还有哪些好的识字办法,说一说。
(3)巩固生字。指名读,开火车读
4、送生字宝贝回家:学生再读课文,并标出自然段。
5、检查读书情况。一人读一自然段。
三、理解词语。
1、学生默读课文,划出自己不理解的词语。
2、师生释疑。
对词语的理解作如下设计:
刨根问底:把课文中川川说的话用课件出示出来,一方面指导学生读好问句,另一方面从问句中体会川川是个爱问的孩于,总爱把问题问清楚,问明白,进而理解"刨根问底"的意思。
宝藏:让学生说说叔叔要为祖国找到哪些宝藏,进而来理解词语意思。
地质勘探队员:指导学生说说他们是千啥的。
【点评:新课程提倡"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语的意思。,这个设计也是出于这样的目的。特别是对刨根问底的设计,既理解了词意,也指导了朗读,可谓一箭双雕。】
四、指导书写。
1、教师范写"底",讲解写字要领:
底:第三笔是竖撇,第五笔是"竖提",上下都有点。
2、学生描黑,临写。
3、还有哪些字有"竖撇"?学生练写"册"、"厚。、"质",教师针对写字情况进行指导。
[点评;二年级学生已掌握了一定的写字办法,教师把重点放在有相同点的字的指导上,以便学生举一反三,进一步培养他们的写字能力。]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
一、复习生字,质疑课题。
1、复习生字
2、质疑课题
师:培根曾说"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你想从这本"最大的书"获得哪些知识呢?
学生质疑,归纳:
1)、"书"中有啥内容?
2)、这本"书"有啥作用?
3)、我们该怎么解决这些问题呢?,自己读书、多思考等)
[点评:"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因疑而产生动力,教师因疑而因材施教。]
二、细读课文,激发探究意识,
(一)、朗读课文,理解内容
1、师: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现在请同学们读一读课文,说说从中了解到哪些知识。
2、学生在班里交流。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随机进行讲解:
(1)、岩石"书":
A、(课件出示第四自然段内容)
指名学生读。说说岩石为啥像书?
指导读第一句话:"岩石就是'书'啊:"应读出叔叔自豪、高兴的语气。
B、"书"中的字:(课件出示第六段内容》
说说"书"中有哪些字(如雨痕、波痕、矿物D
指导读:你认为叔叔回答川川的问题时是啥态度,并读一读。
C、"书"中的画(出示第八自然段内容j
"书"中有啥画?(树叶、贝壳、小鱼)。
(课件出示"我知道"之一)学生读一读。看始祖鸟的化石。
指名读。着重读好感叹句的语气(可引导学生想,"那儿还有一条小鱼哩:"后为啥加叹号?叔叔从岩石上发现小鱼会是啥心情?)
小结:这神秘的化石犹如一份份珍贵的资料,向人们诉说着往日的变化沧桑。
D、化石的作用(课件出示第十自然段内容)。
让学生说自己明白了啥。(课件出示"我知道"之二)
教师补充:在珠穆朗玛峰的峰顶发现了鱼类的化石,便可知这一片曾是大海。
指名学生读。
(2)岩石的作用。(课件出示第十二自然段内容)
说说,A、岩石的作用。
B、叔叔还能为祖国找到哪些宝藏?进而初步体会省略号的用法。
指名学生读,注意感叹句的读法。
补充:南极洲发现有露出地表上千米的煤层,说明南极洲曾是森林茂盛之地。
3、听了叔叔的简介,川川会是啥心情、怎么说呢?齐读最后一自然段,凄出高兴的语气。
[点评:这样设计教学环节的目的是让学生"牵着老师的鼻子走。。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思路灵活调整教学内容,使教师的"教"最大限度地为学生的"学"服务。]
三、猜一猜,川川长大以后想干啥?
小结:"最大的'书'"不仅满足了川川的好奇心,而且从中找到自己的梦想。相信同学们在这本书中获得了自己所需的营养,使自己终身受益。
第三课时
教学过程 ,
一、复习:
1、学生读课文。
2、说说最大的"带"中有哪些内容。
二、分角色读、评课文
小组内分角色读课文。
推选代表漆课文"其他学生评。着重读好人物的对话。叔叔是自豪,川训是好问。
点评:学生的潜力是无穷的,把评的权力下放给学生,更能激发他们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
三、书写指导:
1、教师用生字卡片出示所写生字。
2、教师范写"陆"、"印"。注意,
陆:"双耳"在左边,右边"竖"一笔写成。
印:右边为"双耳"。
3、学生写、评。
4、学生自己写"埋"、"宝。、"趴"、"刨",教师点评。
四、课堂交流。
把你搜集到的有关化石,岩石等资料在班内交流一下。
【点评:通过这一环节,把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探求自然知识的兴趣也向前推了一步,并也提高了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最大的“书”》 篇6
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十九课,是一篇讲读课文。课文以地质勘探队员叔叔和学生川川的对话为主线,向小读者们展示了岩石这本最大的“书”的无穷魅力。通过叔叔的简介,我们仿佛看到了课文中描绘的“书”中的“字”和“画”,看到了几千年的历史,看到了世界的变化,以及这本“书”的作用,在有趣的对话中逐步激发了学生探究大自然的意识。
学习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人物的对话。
3.体会川川对大自然的好奇与热爱,培养从小关注科学、探索自然的兴趣和意识。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人物对话。
教学难点:
认识岩石这本大“书”,初步了解地质方面的有关知识。
教学准备:课件
课时划分:两课时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初步朗读课文,能够读正确、流利,读好人物的对话。
教学重难点:
识字和写字,并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好人物对话。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我们都读过书,从书中学到了不少知识,今天这节课呀,我们要读的书可不是一般的书,请同学们看黑板。【师板书课题:19《最大的“书” 》 】
[师故意板书错误,漏写,请同学提醒]
【齐读课题】请同学们一起读课题。
哦,我真马虎,可是为啥这题目上的书字要加个双引号呢?
那么读了这个题目以后你有啥问题想问吗?( 问题假设:a、文题中的“书”为啥要加上引号? b、这本书里有啥?(有字吗?有图画吗?) c、读了这本书,我们能知道啥? d、这本书有啥作用呢?)
别着急,让我们一起在课文当中去寻找答案吧。
【教师故意漏写,请同学提醒,并请同学们在看到课题后思考提出问题,带着问题来学习课文,相信可以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自己寻找答案,同时,也可以使学生在带着问题学习的前提下目标更确切,目的性更强。】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初读课文
好了,接下来就请同学们打开语文书,自己大声自由朗读第19课。
注意,一边读一边标好自然段,同时画出你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一读,把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2、小组合作学习
请在同桌之间把你画出来的字和句子互相读一读,互相读课文给对方听,互相检查字音都读准了没有,句子都读通了没有。读不准的请同学帮忙指正,一会老师来个自学大比拼,看哪组同桌最棒,最善于合作。[自主学习,自由朗读]
3、老师检查【出示生字词,句子课件】
我的挑战要开始了,你们准备好了吗?
生词:地质 勘探 趴在 岩石 一册书 厚重 脚印 雨痕 陆地
刨根问底 埋着 煤炭 铁矿 宝藏
【1、同桌互相帮助读。2、小老师带读。3、齐读】
老师现在有一颗iPhone树,如果你能读对的话,iPhone树就能结果了。你能帮助这棵iPhone树结果子吗?【课件iPhone树游戏】
生字:质 勘 趴 岩 册 厚 印 痕 陆 刨 底 埋 煤 铁 宝
这棵iPhone树在大家的帮助下结了这么多的果子,现在谁来把成熟的果子带回家。
我来说,你来猜,猜对了,就可以把果子带走了。谁愿意试一试。
【制作iPhone奖励,读准的把iPhone带走】
【摘iPhone游戏,在本节教学中是一个亮点,通过有趣的课件,使学生可以先在iPhone树上对学过的生字进行复习和检测,再通过猜谜语把iPhone带回家的游戏,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并把刚刚学过的生字进行分析和判断,加深其记忆,使学生能够在快乐的气氛当中巩固了对生字的学习,也促使学生学习的兴致更高,记得更牢。】
游戏:1]好像一根绳子从中间穿过。(册)
3]厂里过日子。(厚)
4]山下有石头。(岩)
5]家里有一块玉。(宝)
6]左右结构,单耳旁。(印)
7]包旁一把刀。(刨)
8]它是一种金属。(铁)
9]种子种子土里(埋)。
“2]伤口好了以后留下的印迹。(痕)”
恭喜同学们,你们真棒。
那么接下来的这些句子你能读准确吗?【出示课件】
句子:
1)爬到半山腰,他们看到一位地质勘探队员,正趴在一块大石头上看着啥。
2)“岩石就是书啊!你看,这岩石一层一层的,不就像一册厚厚的书吗?”
3)你来看,这是雨点留下的脚印,叫雨痕;这是波浪的足迹,叫波痕。
[解释“痕”字——痕迹,事物留下的印迹。那这雨点留下的印迹叫( ? )
波浪留下的印迹叫( ? ),水滴留下的印迹叫( 水痕 ),那泪痕是(眼泪留下的印迹),伤痕是(伤口留下的印迹)。]真聪明。
4)“读了这本岩石书有啥用呢?”川川总爱刨根问底。
[啥叫“刨根问底”?
从问句中体会看出川川是个爱问的孩于,总爱把问题问清楚,问明白。]
【引导理解“刨根问底”和“雨痕”的过程是需要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的,这样的引导可以使学生很容易理解词语的含义,也可加深对词语的理解,同时,也可以把词语运用到生活实际或者其他句子当中,可以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5)它能告诉我们,哪里埋着煤炭,那里藏着铁矿••••••把这本‘书’读懂,就能为祖国找到更多的宝藏!
【过程中指导学生朗读,读准生字词和句子,读懂流畅,有感情。】
4、再读课文,指导朗读
同学们,你们看生字回到了她的句子家里大家还能读的这么正确和流利,他真是太高兴了!那么现在我们把这些生字放回到课文当中,你还能读的这么好吗?我们来试试看。
1)请大家把书端起来,试着齐读课文。
【教师边读边停边指导,注意读出标点符号的语气】
2)大家读的很好,现在我有个问题想请教你一下。
读了课文以后,你能告诉我这篇课文有多少个自然段吗?(13个)
哎呀,这篇课文的自然段可真多,这可是我第一次看到这样的写作形式,你发现其中的秘密了吗?(每个问句或者回答句就是一个新的段落)这种分段的办法我们在以后自己写作文的时候就可以学以致用了。
我还有问题:这篇课文中有几个人物在对话呢?(2个)
分别是谁?(叔叔和川川)
叔叔是做啥工作的?(叔叔是一名地质勘探队员)
川川呢,有可能是?(川川是一名学生。 或者说,川川是一名喜欢问问题的学生。
3)男女生对读
好了,接下来我们分开角色来朗读这篇课文。男生读叔叔,女生读川川,老师帮你你们读旁白。
先自己大声的练习一下自己要读的部分,一会我们合作完成。
合作朗读。
【男生,叔叔; 女生,川川; 老师,旁白】
三、学写生字
大家读的真好听,看来大家的生字和课文都能读好了,可是光动嘴巴可不行,
我还要看看你的动手能力怎样?下面我们就来写写这些生字吧。
【出示课件一类生字】
1、整体讲解,按照结构分类,颜色区分。
大家看,这些字就是我们这篇课文中要学习的,也是要求做到会写会用的。
首先先来观察,你知道我是按照啥给她们穿的颜色衣服吗?
【引导学生观察,归类识字。这种办法可以使学生在看到很多生字的时候能够一目了然,知道不同颜色的字有啥区别和特点,更方便学生的识记。】
2、个别提醒(老师和同学)
例如说:岩,山要扁一点,石的横要和山差不多长。
册,要注意笔顺,最后写横,而且要穿出左右两边。
质 厚 底,都是半包围结构的字
质,第一笔是平撇,第二笔是竖撇。
底,广字头,里面的笔顺要注意,最后不要漏掉点。
【范写:印 刨 】
3、这节课写的字有【出示课件】,描红两个。 【注意坐姿】
4、教师巡视指导。
5、评议,投影评议。
6、生修正,仿写一个。
四、总结。
五、板书例字
印 刨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复习生字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人物的对话。
3、体会川川对大自然的好奇与热爱,培养从小关注科学、探索自然的兴趣和意识。
教学重难点:
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读好人物的对话。
培养从小关注科学、探索自然的兴趣和意识。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第十九课,这些生字词你记住了吗?【出示课件】
2、听写。岩石 脚印 宝贝 陆地 刨根问底【听写是课堂上最有效的检测办法】
二、学习课文
看来大家掌握的都很好呢。这节课我们一起继续来欣赏这世界上最大的书。
1、师范读课文。
【放图片,师范读】
2、默读课文
看到美丽而神奇的最大的书了吗?你想不想也来读读课文,找找他的奥秘啊?
接下来请同学们打开书,请你默读课文,注意,一边读还要一边做这样几件事。
用横线画出川川说的话,用浪线画出叔叔说的话。
同时思考:川川一共问了几次问题?叔叔也是怎么回答的呢?
【出示问题的课件】
3、画好了吗?谁来告诉我川川一共问了几次问题?(6次)
那么他都问了啥,叔叔也是怎么回答的呢?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
【出示课件,分别是川川的话和叔叔的话,指导朗读,同时注意问好和感叹号的读法】
4、同学们读的真好,接下来我们要举行一场朗读竞赛,看看谁是今天的朗读小明星。
今天的朗读竞赛,我们要评选出“最佳川川”和“最佳叔叔”。
想读川川话的就读他的话,想读叔叔话的就练习读他的话。
大声朗读练习。
5、同学们准备好了吗?现在我们要开始朗读竞赛了。【课件出示对话】
【朗读竞赛,目的是使学生能够在竞赛的过程中不断的完善自己,不断的激发学生对课文的熟练程度,老师和读的好的同学的示范还能够提醒学生们对整篇课文的感情把握。】
被评选为最佳的人可以得到老师的一份小礼物。其他人来做评委,一会投票选举,所以你一定要认真听呢。
好了,谁愿意做勤学好问的小川川呢?【选两个人】
(其他同学当叔叔,评选最佳川川)
6、面对小川川的提问,谁愿意当知识丰富的地质勘探队员叔叔,为川川做出解答呢?
请你来参加竞赛吧。(其他同学当川川,评选最佳叔叔。)【选两个人】
7、评选推出最佳的两个人。
接下来就请这两位最佳为大家展示朗读。
师:他们读的怎样,掌声祝贺他们。
老师现在做一名小记者,我有个问题想问小川川:
这“书”到底指的是啥呀?(指岩石)
那你现在知道书字上面为啥要加上引号了吗?(因为它不是真正的书,而是指岩石。)
真聪明,同学们,川川已经弄明白了,你们明白了吗?
那么小川川,你长大想干啥呢?(也当一名地质勘探队员,也要读懂这本最大的书。)
通过这本书,也通过叔叔的简介,大家都知道了啥呢?【引导学生在叔叔的话里找】
(1、通过第4段,把岩石比喻成书。2、岩石上有不同事物留下的痕迹,可以告诉我们曾经发生过啥?3、读懂这本书,可以告诉我们哪里埋着煤炭,哪里藏着铁矿,可以为祖国找到更多的宝藏。)
听了叔叔的简介,川川此时此刻会是啥心情、他是怎么样说的呢?
齐读最后一自然段,读出高兴的语气。【出示课件,指导感叹号】
三、总结交流,再读课文
1、同学们,川川读懂了这本岩石“书”,知道了书中有字和画能告诉我们地球爷爷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且还知道读懂了这本岩石“书”,能帮助我们为祖国找到更多的宝藏。
所以说,这岩石书真是一本——(齐读课题)
你们也读懂了吗?其实除了这本岩石书,还有化石呢?打开语文书看86页的我知道,看看他告诉了我们啥,看完以后可以和同桌说一说你的收获。
2、同学们,想不想再来翻翻这本最大的“书”?我们分角色来朗读课文。把书端起来。
(男女生分角色齐读,师旁白)
同学们读的真好。
四、积累运用
词语开花。看看课后“我会填”中红花里的字,你发现规律了吗?你会填吗?
举例说明一下。如:宝石--石头,化石--石英,高山--山岭,
大山--山川,大地--地球,土地--地图
请学生自主填好后,开展组词游戏,小组之间交流。
五、总结
好了,同学们,其实大自然啊是一本读不完的书,这其中有很多很多的奥秘!
老师希望大家长大后和川川一起走进大自然,去了解其中更多的知识。今天这节课就上到这里。下课。
六、板书
19 最大的“书”
刨 印
? 用了 “ ”
有啥?(字 画)
说明啥?
有啥用?
第二课时要注意:1、第二课时的教学目标和板书要写出来。2、第二环节应再划分清晰一点。“读(师范读-生默读)——思(带着问题读、思)——比赛读(分角色读)——悟(读中理解课文)”。3、在理解感叹号的同时也要突出它所带有的感情色彩。4、在知道读川川和叔叔的对话时要注意指导学生读懂句子中的含义。5、课后最后“我知道”的内容要在总结全文后引出。6、本课时的复习环节可否加进听写。
七、资料袋
地层和化石
与人类发展历史相比,地球的历史漫长而复杂得多。达•芬奇曾经指出:地球是一本书,这本书早于文字记载,科学的任务是辨地球自身的历史痕迹。辨读地球历史的依据是地层和化石。地层和化石是记录地球历史的天然地质史书,地层好比书的每一页,化石则是每页中清楚的文字。地层就是按时代先后沉积下来的岩层,化石就是在沉积地层中保存的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遗迹。不同时代的地层中有不同的化石相对应。研究地层和化石,可推知地球发展的年代、地壳运动情况、古地理古生物环境等实况,对人类认识地球的发展史有重要意义。例如,在珠穆朗玛峰顶发现了鱼类化石,便可推知这里曾是大海;在南极洲发现有露出地表达上千米的煤层,说明南极洲曾是森林茂盛之地。
《最大的“书”》 篇7
一、教学设计谈:
《最大的书》这篇课文以人物的对话为主要的叙述方式,涉及了自然科学的知识,讲述了在地质勘探队员的眼里,岩石就是一本耐人寻味的“书”。那上面有雨点留下的脚印,有波浪的足迹,有丰富的矿藏,还有树叶、贝壳、小鱼等组成的图画……历史的变迁,大陆的沉浮,地壳的变动全都写在这本最大的“书”里。同时,课文还塑造了一个爱思考、爱探索,会刨根问底的小孩——川川。
在备课前多次朗读文本,梳理课文的脉络,渐渐把课文内容在知识目标层面要解决的问题集中在这样两块:1.让学生懂得最大的“书”是啥?它是怎么样的?2.最大的书能告诉我们啥知识,有啥用?而这两块内容是通过川川这个爱思考,喜欢刨根问底的小孩和地质勘探队员之间的对话来表达的。因此,考虑在第一教时的设计时,重点解决第一个问题,同时初步体会人物间对话的形式,渗透对川川这个人物爱问、爱思考的品质的体会。
基于二下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新课标中低年级学生的教学目标,我把解决主要问题和字、词、句、段等语文知识目标,学词、品句、读段、感悟等办法和技能相结合,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的情感目标,进行优化组合,确定了这节课的教学目标,诞生了这堂课的流程设计。
二、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的10个生字,学会由生字组成的10个词语,学写“岩、册、厚”三个生字。图文结合,理解“地质勘探队员、雨痕、波痕、矿物”等词语。
2. 学习课文1—8段,能正确流利地朗读;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这部分课文的人物对话。
3.初步了解反问句的表达作用。
4.通过学习,初步了解关于岩石一些知识;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学习科学的兴趣。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学习本课的1—8自然段,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图文结合,理解课文中“地质勘探队员、雨痕、波痕、矿物”等词语的意思。
难点:学词、学句,读好反问句,读好对话,懂得通过标点和文字的含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一些关于岩石的知识,培养小孩学科学、爱科学。
四、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小孩子们,大家手中都有一本语文书,大家翻一翻,书里有些啥?(教师根据学生回答相机板书:文字/图画)
我们读着这样的文字,看着这样的图画,能学到啥呢?(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知识、本领)
2.今天,老师要带大家来读读“最大的书”(板书课题)
3.齐读课题。看了题目,你有啥新的发现?有啥问题想问的吗?(根据学生回答对质疑的问题进行概括、引导,肯定学生的质疑能力)
4. 大家真能干,能提那么多的问题。有些问题对我们学习课文还真有不少帮助呢!老师也在想,这最大的书到底是啥?它是啥样的呢?我们带着这个问题,赶紧拿起课文来读一读。
要求:(1)给课文标上小节号。
(2)找到课文中带生字的词语,划出来,读一读。
(3)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设计意图:以谈话的方式,激起学生对新知识的求知欲望。这种交谈式的掲题方式,符合小孩们的生活实际和认知方式,引起他们强烈的兴趣。)
(二)检查自学,教学字词。
1.看!课文中的生字宝贝都跑到老师的电脑上来了,请你把生字宝贝所在的词语划一划。(学生划找词语,课件随机出现相应的词语。)
出示的词语:地质勘探队员、地质、勘探、岩石、一册、厚厚的、脚印、雨痕、刨根问底、煤炭、宝藏、藏着铁矿
2.学生边交流边检查朗读本课的生词。(指名读,其他学生跟读)随机解决可能不会的词语:地质勘探队员(图文加上教师的解释解决他们是干啥的)、刨根问底(只要求读准字音,词义到第二教时随文解决。)等,可以通过出示图片、讲解等办法解决,刨根问底放到课文学习时去理解。)
3.学生自由认读生字、词语。指名领读这一部分的词语。
(设计意图:这里进行了划找词语这一环节的设计,根据学生的反馈,教师进行相应的点拨。这样有助于低年级学生建立初步的词语概念,帮助理解句子的意思,培养语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三)细读课文第1-8自然段。
1.课文有几个自然段?
2.刚才,大家读书可认真了。现在我请几位小孩子来读读课文。注意把生字读准确,不丢字、不加字。其他小孩子要认真听好。(指名朗读课文按课文对话结构叫七个同学读课文)
3.评价读文。(重点纠正读错的字词句)
4.现在你知道了吗?这本最大的书就是……(引导学生说完整,教师板书:岩石)
5.你是从课文哪个句子读懂的?找出来和大家分享一下。
出示句子:岩石就是书啊!你看,这岩石一层一层的,不就像一册厚厚的书吗?
教学句子:
(1)学生读句子。这个句子中有三个生字,你能把它读准吗?(指名试读句子)
(2)注意句子中特别的标点符号,你能读得好听一点吗?(学生再次试读句子)
(3)这句话实际上的意思是说,岩石就是啥?(生接:一册厚厚的书)句子的语气非常肯定,但是呢最后却偏偏用上了问号。我们把这样的句子叫反问句。
(4)我们以前有没有碰到过反问句?(学生讨论)我们应该怎么样来读好它?(学生再试读,教师纠正、示范,最后齐读。)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要体现的是学生学句的过程:读对生字,把句子读准确——根据标点读句——理解句义和句型——再读,读好反问句。这样做能让学生感受到我们读懂句子的一般办法,有利于在今后的学习中迁移和应用。)
6.岩石怎么就像一本书呢?它和书很相吗?(课件展示岩石一层一层的样子)
7.虽然岩石的样子看起来有点像书,可是岩石中也有书上这样的文字和图画吗?这些文字和图画也能告诉我们知识吗?它们到底是怎么样的呢?请大家默读课文5—8自然段,找到课文中的句子来回答。
(1)学生再读课文3分钟,找到有关的句子反馈。
(2)师生进行朗读式问答。
a、引导学生体会句子:课文第六小节
完成句式:( )、( )、( )就像书上的文字。
教师板书,引导想象:
雨痕、波痕会是啥样的,学生自由说。然后教师出示图片。
矿物看到过吗?出示项链和图片。
是啊!读了这段话,我们明白了、就像书上的文字。这些文字有趣吗?带着这样的心情我们再来读读这段话。
b、那岩石上也有图画吗?师生继续朗读式问答。(出示第8小节)
引导说话:( )、( )、( )就像书中的图画。
教师板书,看课件。岩石书中的图画好看吗?这么美的图画他们还有另一个名字,叫化石。化石是怎么来的?我们可以去看看课文后面的“我知道”栏目,也可以上网查查资料,你一定会有新的收获。
这些化石和我们生活中见到的小鱼、树叶、贝壳有啥不一样?(学生自由说,激发兴趣。)你觉得好玩吗?我们再合作读好这一段。
8.小结:原来这岩石里既有文字,也有图画,而且是一层一层的,怪不得要把它叫做“最大的书”呢?我们一起来读好这部分的课文。(师生合作,对话式完成朗读)
(设计意图:这里是一个读段的训练,通过朗读式的问答,让学生能充分地朗读课文,熟悉课文。接着利用课文的文字信息来激发学生的想像能力和学习兴趣,这也是我们语文学习的重要目的之一。最后根据学生对文本的解读和理解,再进行朗读的指导,这样课文朗读就水到渠成了。)
9. 这些文字和图画到底告诉我们怎么样的知识,让我们学到怎么样的本领呢?我们到下节课再去学习。
(四)指导书写。
1. 大家读得真不错,在这个句子中,还藏着我们今天要学写的三个字,认一认是哪三个?你觉得哪个字最容易写好,怎么写,教教大家。(教师范写:厚,学生自行书写:岩、册)
2.学生书写,教师巡回指导,反馈评价。
(设计意图:写字指导对二下年级的学生来说也是不可或缺的。重点指导书写“厚”字,放手让学生自己仿写。教师要重视写字姿势和评价反馈。)
《最大的“书”》 篇8
【学习目标】
1、结合具体语境理解“足迹、雨痕、波痕”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人物的对话,体会川川对大自然充满兴趣的思想感情。
3、 激发探索自然知识的兴趣。
【教学重点】准确把握人物心理,读好人物对话。了解“书”中的内容,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兴趣。
【教学流程】
一、一读对话,初识“书“的外形。
1、师生分角色读课文1---4小节的对话。
2、谈谈:听了刚才的对话,你们明白了啥?
3、重点指导朗读:岩石就是书啊!你看,这岩石一层一层的,不就像一册厚厚的书吗?
二、二读对话,感知“书”的内容。
1、生生分角色读课文5—10节,交流:读了这本“书”,你知道了啥?
2、师生共同研读“书”的内容。
预设①书上有字:结合想象,读懂雨痕、波痕、矿物。
预设②书上有画:结合句式训练,解读“化石”。
预设③书中内容:借助媒体,反复品读,探究“地壳运动”。
三、三读对话,了解“书”的作用。
1、同伴合作分角色读课文11—13节,交流:读了这本“书”有啥作用?
2、指导朗读。
四、四读对话,深化理解。
师生或生生合作朗读全文,读好人物对话。
五、创设情境,进行角色对话。
《最大的“书”》 篇9
《最大的“书”》教学设计一
学习目标1.会认读“质”等10个生字,会写“册”等12个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人物的对话,体会川川对大自然充满兴趣的思想感情。3.激发探索自然知识的兴趣。课前准备1.生字词卡片。2.化石和矿石标本。3.学生课前搜集或老师提供有关地质方面的资料。第 一 课 时导入新课1.启发谈话。你们听说过世界上最大而且没有文字的书吗?今天学习的一篇课文就能帮助我们解决这个问题。2.自读课文,初步感知内容。学生认真地阅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一读,碰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3.揭示课题,说说课题中的“书”为啥要加引号。课文中的叔叔是啥人?结合理解“勘探队员”。朗读感悟1.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在学生朗读过程中注意纠正错误的读音,指导读通难读的句子,直到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2.分角色朗读。(老师读叙述的语言,男生读“叔叔”的话,女生读“川川”的话。第二次男女生调换角色再读)分组读议让学生各自默读“叔叔”说的话,想一想下面几个问题:1.“叔叔”为啥把这块岩石称作是“一册厚厚的书”?2.为啥岩石上会留下这些雨痕和波痕呢?3.你知道读这本岩石书有啥用吗?除了书上说的,你还知道别的用处吗?在自读的基础上,小组内交流各自的思考结果。汇报交流1.各小组派代表在班上交流学习结果,老师随机引导学生朗读有关课文内容,理解“雨痕”“波痕”等词语。2.默读“我知道”,读后在小组里说说自己读懂了啥。第 二 课 时认读词语卡片 地质 勘探队员 一册书 厚厚的 岩石 刨根问底 煤炭 宝藏 脚印 波痕自读课文,相互交流1.边读边思考:从“叔叔”说的话里,你懂得了啥知识?(读后先小组交流,再全班交流)2.学生交流课前收集的有关地质方面的资料、实物。(也可以由老师提供,学生阅读和传看)总结谈话读课文最后一段。你能猜一猜川川长大后想干啥吗?巩固识字,指导写字1.复习本课要求认识和要求会写的字。2.启发学生运用不同的办法记住字形。(还可以让学生说说自己早已认识了哪些生字,是怎么认识的)3.边利用课件演示要求会写的字的笔顺,边指导书写。(注意提示笔画、部件在田字格中的位置)4.学生写字,老师随机指导,组织评议。拓展阅读绿色情报员植物科学院请小燕子选一批绿色情报员。一大早,小燕子刚飞出去,就被小桃树拦住了。“你能干啥?”燕子问。“我能预报农时。”桃树对小燕子说,“我一开花,农民伯伯就得忙着种谷子。”“好,算你一个。”燕子说。小燕子飞过一片胡杨树林,胡杨树叫住了她。小燕子问:“你有啥本领?”“我能报告地下水。”胡杨树说,“不信,顺着我的身子挖下去,准能找到地下水。”这时,山坡上的篦子草也喊住了燕子:“我可以报名当土壤化验员。”小燕子有点儿弄不懂,篦子草说:“我们喜欢长在钙质土壤中。”“噢,原来是这样。”小燕子话音刚落,那边的蓝玫瑰也说话了:“我也能做情报员,我的脚下就有铜矿哩!”“花朵能报矿?”小燕子掏出小本子记下,“还有啥花有这种本领?”蓝玫瑰花说:“七瓣莲能报锡矿,蝴蝶花能报锌矿。”忙了一天的小燕子高兴极了。这一天,她增加了多少知识呀!
《最大的“书”》教学设计二
课前准备(同a案)第 一 课 时导语激趣,初读感知同学们天天在读书,我们的书是啥样的?世界上还有一种书,这种书是没有文字的,而且也是最大的“书”,你们想读这本书吗?(板书课题:最大的“书”)我们认真地读一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一读,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合作识字,听读课文1.在小组内互教互学生字,也可以向老师请教,老师针对识字难点进行个别指导。2.老师用生字卡片检查识字情况。a.出示带有拼音的词语。 地质 勘探队员 岩石 一册书 厚厚的 刨根问底 煤炭 宝藏 脚印 雨痕b.去掉拼音读词语。c.认读单个生字,用生字扩词。3.送生字卡游戏。(把生字卡片分发到部分学生手里,老师读出一个生字,让手里拿着这个生字的学生把生字卡贴到黑板上,然后全体学生读一读)4.小组内相互听读课文。一人读一段,在读书中巩固生字。朗读感悟1.指名分段朗读课文。2.老师范读或放课文朗读的录音。3.感知内容。a.课文里说的“最大的书”指啥?b.课文里的叔叔是谁?他是干啥的?(结合理解“地质勘探队员”)质疑问难让学生再自读课文,提出不理解的词语和不懂的问题。老师根据学生的提问调控:有的引导学生在书里找答案;有的请同学帮助释疑;有的做简单的讲解;有的留在第二课时深入阅读中解决。指导写字1.让学生从要写的字中找出左右结构的字。2.说说这些字的特点。(如:“趴”“铁”都是左窄右宽;“刨”左宽右窄;“埋”“刨”左短右长)3.老师有重点地指导左右结构的字,学生临摹。第 二 课 时朗读感悟1.分角色朗读,老师指导学生读好对话。2.读读说说。川川向叔叔问了哪些问题?叔叔是怎么说的?叔叔说的话你懂吗?还有哪些地方不懂?说话训练根据课文内容,进行师生角色对话。师:这岩石怎么会像一本书呢?生:这岩石一层一层的,不就像一册厚厚的书吗?师:这本书上有文字吗?生:有……师:这本书上有图画吗?生:……师:这些树叶、贝壳、小鱼能告诉我们啥呢?生:……师:读了这本书有啥用呢?生:……师:你喜欢读这本书吗?为啥?生:……总结谈话1.回读全文。2.读课文结句:说一说,川川听了叔叔的话为啥这么高兴?你能猜一猜川川长大后想干啥吗?巩固识字,指导书写1.分组开火车读本课生字。2.让学生观察上节课没写的六个字。说说哪个字难写,要写好这几个字应注意啥。3.老师重点指导、范写“质”“厚”“底”三个字。4.学生临摹,老师注意提示写字姿势。5.学生展示自己认为写得最好的字,师生评议。课堂作业1.完成课后练习“我会填”。先独立完成,再同桌交换、订正。2.书面补充句子:这本书能告诉我们,哪里埋着煤炭,哪里藏着铁矿,它还能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读“我知道”中的小知识,有不明白的地方可以请教老师和同学。
《最大的“书”》教学设计三
深圳后海小学 谢萍【教具准备】一棵大iPhone树(能贴在黑板上);用吹塑纸做成的写有生字的10个大iPhone(课文中要求认的10个字);小黑板;本课要求写的生字卡12个。【教学目标】1.认识“质、勘”等10个生字,会写“册、岩”等12个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人物的对话。3.了解一些地质勘探知识,增强爱科学的情感和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重点难点】写好笔画“竖撇”;有感情地朗读好人物的对话。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揭示课题(2分钟)1.小孩子,我们都读过书,从书里学到了不少知识。今天我们要读的这本书,可不是一般的书。请小孩子们看老师板书。2.板书课题。说说你最想知道啥? 提出问题:“书”字为啥要加引号呢? 开展活动,读文识字(18分钟)(一) 读书展示会1.是啊,“书”字为啥要加引号呢?小孩子,你想知道这本“书”的奥秘吗?那就请你自己读读课文吧,不认识的字自己想办法解决。2.请小孩子自己去找一个学习伙伴,两人一组互相读课文给对方听,互相检查字音都读准了没有,句子都读通了没有。比一比哪一组小孩子最善于合作。3.现在我们来评选最佳“读书小组”。哪个小组想读就举手读,可以读全文,也可以读你们最喜欢的一个部分。4.小孩子,你们的最佳“读书小组”选出来了吗?请你们跟我们这儿的读书小组比一比,看谁读得更棒,好吗?(二) 结iPhone、摘iPhone1.黑板上贴出一棵iPhone树,出示写有生字的大iPhone。2.同学们,你能读出这些iPhone中的生字吗?你读准一个字,老师就挂上一个iPhone。我们来比一比哪个同学结出的iPhone最多。3.你们看,iPhone树上已经结满了iPhone。现在我想请小孩子来摘iPhone,请不摘果的小孩子负责评一评谁摘得也快也好。 (三) 送生字回家1.小黑板出示含有生字的句子:a.一位地( )( )探队员正趴在一块大石头上看着啥。b.( )石一层一层的,不就像一本( )( )的书吗?c.雨点留下的脚( ),叫雨( )。d.把岩石书读懂,能为祖国找到更多的( )藏。2.小孩子,你能把iPhone树上的生字送回到句子家中去吗?3.生字回到了家,多高兴呀。我们来把这些句子读一读吧。4.出示本课要写的字(二、三排),认读,组词。 说说写这些字要注意啥? (四)现在,让我们一起再读读课文吧。 自由朗读课文。 自由选择学习伙伴组成小组互读互查。 小组自由展示读课文。 指名展示读课文。 认读生字。 根据老师说出的某个字的特征找出这个字并读出字音,如果正确就将iPhone摘下。如:力气很大──勘山下有石──岩厂里过日子──厚包旁一把刀──刨家里一块玉──宝 练习填字。 练读句子。(指名读,集体读)“印、陆”单耳旁和双耳旁的不同;“刨”左宽右窄,“包”的最后一笔不能拖得太宽,不能超过竖中线;“埋”左边是提土旁,不能写成“理”字。齐读课文。 朗读感悟(10分钟)第二课时: 1. 小孩子,上节课,我们认识了生字,写了几个字,还朗读了课文。这节课,我们要举行一场朗读竞赛,看看谁是今天的朗读小明星。今天的朗读竞赛,我们要评选出“最佳川川”和“最佳叔叔”。请小孩子先自己读读课文,用“──”画出川川说的话,用“~~~”画出叔叔说的话。再练习读一读。2.听你们读的这么有意思,老师也想来读一读。示范朗读。3.同学们准备好了吗?现在我们要开始朗读竞赛了。你们谁愿意做勤学好问的小川川呢?请上台来参加竞赛。(其他同学当叔叔,评选最佳川川)4.面对小川川的提问,谁愿意当知识丰富的地质勘探队员叔叔,为川川做出解答呢?也请你来参加竞赛吧。(其他同学当川川,评选最佳叔叔。)5.现在,请我们的最佳组合来为我们做朗读展示。6.采访评选出来的“朗读明星”:请问川川:“书”到底指的是啥呀?你现在知道书字上面为啥要加上引号了吗?(电视机前的同学们,川川已经弄明白了,你们明白了吗?通过读这本“书”,你们知道了啥呢?)请问川川:你长大以后想干啥呢?你准备怎么样去读懂这本最大的“书”呀?请问地质勘探员叔叔,你还能告诉我们一些关于“岩石书”的知识吗? (大家快找一找,看看谁最先找到。) 7.大家读读我知道中的知识,看谁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把它读通顺、读懂。8.指名两个读。 自由读课文。练读人物对话。 听老师读。 展示朗读“川川”的话。 展示朗读“叔叔”的话。 生:当然可以。不过我告诉你们,不如你们自己从书中去找答案。 我找到了。就在课后的我知道里。7.自由读我知道。 指 导 写 字(10分钟)1.(出示本课要求写的生字字卡)小孩子,请你仔细观察:我们可以把哪些生字放在一起呢?请你摆一摆字卡,再说说你的想法。2.请小孩子再看看这些生字,同桌互相讨论讨论,这些字的哪些笔画容易写错。 3.我们不但要把字写正确,还要把字写得漂亮。你们发现了吗?今天要写的很多字当中,都出现了一个笔画“竖撇”。(边讲边范写,让学生观察由“竖”到“撇”的演变过程。)4.小孩子,你能把带有这个笔画的字写好吗?请你在自己的本子上练一练。5.(把学生写得好的或是存在共性问题的字拿到黑板上)谁愿意做“小医生”,给这些字来看看病。6.做课后“我会填”中的练习。(先写再说) 说清楚要求。 摆字卡并说明理由:半包围结构、上下结构。 “厚”字和“底”字都是半包围结构,但“厚”字上下都没有点,而“底”字上下都有点。 练习书写。 当小医生,判断哪些字写得好,哪些字写得不够好。
《最大的“书” 》教学片段设计
1.读了这个课题,你们有啥发现吗?(“书” 为啥要加上 号)2.请你们带着这个疑问默读课文,看谁最先知道“书” 为啥要加上双引号?3.拓展实践,课外延伸。(1)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终于和川川一起读懂了这本最大的“书”。想一想川川现在心里会想些啥?(2)猜一猜,川川长大后想干啥呢?(3)你有啥想说给大家听的吗?(安徽省芜湖市育红小学 黄 亮)
《最大的“书”》 篇10
教学目标:
1、认识“勘、岩”等10个生字。
认识“岩石”,了解岩石的作用及地壳变化。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在对话中体会川川对大自然的好奇与热爱,培养学生从小关注科学、探索自然的意识。
学习重难点:
重点:目标1、2
难点:目标3
教学准备:课件,学生课前搜集岩石的相关资料。
教学时间: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今天老师要和你们一起学习一篇非常有趣的课文,要想学好这篇课文,先得学会这课的生字,你们有信心吗?
二、自读课文,认读生字:
要求:用你喜欢的方式读一读课文,把字音读准,把课文读通顺,再把生字从课文中找出来,连成词多读几遍。
待会儿请同学当小老师带着大家读,看谁的小老师当得最出色。
1、自读课文,认读生字。
2、检查自读情况:
(1)谁愿意当小老师带着大家读一读你喜欢的词?(课件出示加拼音的生字词。)
(2)去拼音随机抽读。(“我指你读”)
3、同桌向集体汇报。
(1)开火车认读生字。
(2)以同桌为单位进行"朗读擂台赛"。一人读一句,做到读正确,读流利。
4、由题质疑,自主研读,理解“书”为啥要加上引号。
过渡:同学们生字认得真不错,今天咱们要学的这篇课文就叫——最大的“书”(板书)
师生再次齐读。
(1) 读了这个课题,你们有啥发现吗?(“书”为啥要加上号)
(2)请你们带着这个疑问默读课文,看谁最先知道“书”为啥要加上双引号?
(3)学生默读汇报:
出示:岩石就是书啊!你看,这岩石一层一层的,不就像一册厚厚的书吗?
谁来读读这句话?(三人)齐声再读这句。
(4)读后质疑:读了这句话,你们有啥疑问吗?
这本书里有啥?(有字吗?有图画吗?)
读了这本书,我们会知道啥?
这本书有啥作用呢?
你们都是勤学好问的小孩,课文中的小孩子川川和你们一样,也提出了一连串的问题,想弄个明白,这就叫——刨根问底。
第二课时
一、导入:
小孩子们,今天我们继续来看一看这世界上最大的书。板书课题。上节课中,小孩子们解决了一个问题"书",为啥加引号呢?还记得吗?谁能再说说理由。小孩子们还提出了一个问题,最大的书到底是啥样的?可以做啥?我们这节课呀就来解决这个问题。
三、 细读课文5-12自然段,合作探究。
爱刨根问底的你们就发挥团结合作的精神,选择你们喜欢的读书方式,选择你的学习伙伴,读一读课文的第5-12自然段,解决你们提出的问题。
1、合作研读,小组内交流;
2、汇报解决:
(1)书里有啥?(文字和图画)
① 指名从文中找出书里的文字和图画。(雨痕、波痕、矿物、树叶、贝壳、小鱼)
② 分别指名读。各一个,愿意读的一起读。
③ 教师点拨:
平常我们在读书时,都是通过书里的文字和图画获得了知识,今天我们读了岩石这本书中的文字和图画,也一定会有收获。
请同学们不出声地再读一读这部分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读了这本岩石书中的文字和图画,你知道了啥?
④ 默读课文,深入思考。
⑤ 交流:
适时出示:“它告诉我们……这座山。”(配音乐,课件展示这一变化过程)
⑥ 看到地球亿万年间的变化你想说些啥?
⑦ 有感情地读这段话,读出自己的感受。
瞧咱们的地球爷爷真像个魔术师,在亿万年间竞发生了这样翻天覆地的变化。
⑧ 你们也很了不起啊!既能不懂就问,也能合作解决自己的疑问,老师看到你们的脸上已经露出了解决问题的兴奋的笑容。能将你们的心情用朗读表达出来吗?
选择读书伙伴分角色读5-10段(出示)
a、学生分角色读(请2-3组)
b、师生合作读:
老师被你们的朗读深深感染了,我可以和大家合作吗?
c、学生集体分角色读。
(2)读了这本岩石书有啥用呢?
课内外结合。
五、拓展实践,课外延伸:
1、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终于和川川一起读懂了这本最大的“书”。想一想川川现在心里会想些啥?
①指导朗读最后一段。
②猜一猜,川川长大后想干啥吗?
2、爱动脑筋,勤学好问的你们还想说些啥呢?
小孩们,日月星辰,风云雷电,山川树木,花鸟虫鱼……大自然其实就是一本读不完的大书,这本书里有许许多多神奇奥妙的知识,你们愿意在今后的学习中走进大自然,一起去探寻大自然的奥秘吗?
板书设计:
《最大的“书”》 篇11
一.学习目标:
通过自读、有规律认读学习、识记课文中的10个生字,在读中结合课文内容理解“地质勘探队员”、“雨痕”、“波痕”、“刨根问底”等词语的意思。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通过感悟,指导读好课文第3、4次对话,引发学生对自然科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引导学生自主观察比较“质“和”厚“这两个字形,指导写好这两个字。
教学重点:学习生字词,正确书写生字词。指导读好课文第3、4次对话。
教学难点:通过感悟,指导读好课文第3、4次对话,引发学生对自然科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 揭题,谈话导入
1. 师:小孩子们,平时你们都喜欢看些啥书呢?(指说)
小结揭题:是啊,多读这些好书能让我们变得更加聪明。这节课,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了一本书,小眼睛仔细看老师写课题,你可以轻轻地读一读。哪个小孩子愿意站起来把读一读?(读得真好听!声音真响亮!)我们也来读读吧。读了课题,你有啥话想说吗?(指说)
预设:最大的; 书为啥加了引号;这是一本怎么样的书呢?……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过渡:看来这本书引起了你们很大的兴趣,那就让我们赶紧走进这本最大的“书”,把书本翻到19课,让我们人坐正,手捧书,小孩子们,读书的时候遇到生字宝贝该怎么办呢?(指说),我们就用他的这个好办法来读书吧。别忘了给课文标上小节号。开始认认真真地读吧。
2.检查字词
分组检查:
出示: 地质 勘探 地质勘探队员
师:这本最大的“书”想来考考大家,“书”中的词语你会读了吗?
⑴ 指读;正音
评:每个字音都读准了,你真能干!
谁也想来读。
⑵ 齐读
⑶师:小孩子们,课文中谁是地质勘探队员?猜猜地质勘探队员是干啥的?那你知道勘探的意思了吗?
一起再来读读这几个词语吧。
依次出示: 矿物 煤炭 铁矿 宝藏
师:这个词语会读吗?一起来读读。
具体感知:小孩子,我们知道植物、动物,你知道哪些矿物呢?课文中就有两种呢,你知道是啥吗?(指说)你真聪明,(出示:煤炭 铁矿;我们也来读读它们吧)它们呀,都是祖国的宝藏呢。一起读读这个词语。“藏”是个多音字,你知道它的另一个读音吗?(出示多音字组词,读一读)
出示:脚印 足迹
师:谁会读这两个词语?(指读,正音;齐读)
发现了吗?其实这两个词语的意思是(一样的),一起再来读读。
出示:雨痕 波痕
师:这两个词语你会读吗?(指读)
师引:原来雨点留下的脚印,就叫(雨痕),波浪的足迹就叫(波痕),真聪明。小孩子们,像这样的词语还有很多呢,例如:伤疤留下的痕迹叫(伤痕,出示),同上依次出示:泪痕 刀痕 ) 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些词语。
出示:厚厚的 一册书 刨根问底
师:最后一组词语肯定也难不到你们,谁能当当小老师领着大家读呢。(小老师领读)
⑷小火车领读词语
词语宝贝大集合了,哪列小火车领着我们读啊?
3.检查句子
师:请你再读读课文,把你认为难读的句子用括号找出来。
交流句子:
师:老师发现很多小孩子们都划了这几个句子呢。(出示:第6、12自然段)(分句指读,齐读。指导读好省略号的停顿)
三、理解课文,解决问题
1. 师:读了课文,现在你知道为啥书要加引号了吗?(指说,随机而定)
师:看,认认真真地读书,就能找到答案了吧。你是从课文的哪个小节找到答案的?(指说)
2.指读第四小节。
师:我们其他小孩子一边听,一边想一想,这岩石啥地方像书呢?
预设:
生1:岩石是一层一层的,而书是一页页的。(原来是它们的样子像呢,你真会动脑筋
生2:岩石一层一层的不就像一册厚厚的书吗?(谁听懂他的话了?指说,原来是它们的样子像呢,你真会动脑筋)
……
四.找问题,理解“刨根问题”
. 1师小结过渡:这么有意思的书,川川可是第一次见到,他也和你们刚才一样,小脑袋里一下子冒出了一大串问题。请你快速地读读课文5——13小节,找一找,他都向叔叔提了哪些问题,用横线划出问题。
2.生自读,找川川的问题
3.交流
⑴指说,出示。
师:你找的和他一样吗?(出示前面两个问题)加上前面提的问题,川川一共问了叔叔六个问题呢。
⑵自由读6个问题
自己读读川川的这6个问题,指着把川川问的语气读出来。
⑶理解“刨根问题”
川川的问题一个接着一个,叔叔回答完一个,他的脑袋里马上也冒出了另一个问题,非要把这块岩石弄懂了不可,课文中有一个词语说的就是这个意思。你知道是哪个词语吗?(刨根问底)连读两遍。
⑷读出“刨根问底”的感觉
现在我们再来读读这6个问题,这次可要把“刨根问底”感觉读出来了。
五.研读课文5——10自然段
1.师过渡:这本岩石书上真的有字吗?叔叔是怎么来回答的?(指读,出示)
⑴.请你也读读叔叔的话,你能读懂吗?(指说)
师:①这雨痕就是……这波痕就是……它们是真的字吗?②这雨痕、这波痕是真的字吗?(指说)
⑵.它们不是真的字,却像字,多么有趣啊。你看,叔叔说话的时候多自豪啊。“这是……这是……还有……”你也能像叔叔这样自豪地来读读吗?
预设:
指读1.
评:叔叔像是在简介自己家的宝贝呢,可自豪啦。谁也想这样自豪地来简介简介?
指读2
评:也是一位自豪的叔叔,哪位叔叔能加上动作来简介简介。
指读3
评:哇,这位叔叔对这些岩石真是了如指掌啊,简介的真清楚。我们也一起来读读
齐读
⑶.现在老师吧叔叔的话去掉了,你还能再来简介简介吗?出示(句子结构)
指读1.
评:你和叔叔一样厉害了,我们也一起来读读。
2.岩石上有字,那有画吗?叔叔也是怎么来回答的?请你读读课文第8小节。
⑴叔叔的话你读懂了啥?
(指说、交流)岩石上真的有树叶,有小鱼吗?那是啥?(你的课外知识可真丰富啊。)这是几万年来,树叶、小鱼被长期压在地底而留下的痕迹呢。你也能像叔叔这样自豪地来简介简介吗?
预设:
指读1
评:“这儿有……有……那儿还有……”叔叔多自豪啊,还有谁也想来试试。
指读2
评:还有一条小鱼哩!叔叔真是既自豪也惊喜啊。我们也一起来读读
3.岩石上有画也能说明啥呢?请你读读课文第10小节。
交流:
你读懂叔叔的话了吗?
小结:⑴是啊,这里先是一片长满树木的陆地,借着陆地沉下去了就变成了大海,后来,海底慢慢上升,这里也变成了高山。⑵这个变化快不快呀?你是从哪里发现的?
(抓住“在很久很久以前”、“后来”、“也过了很多很多万年”)你能把这种漫长的变化读出来吗?自己读读。
师生合作读。
4.指导分角色朗读第3、4、5次对话。
1.师生分角色朗读:
引:这么有趣的对话,老师和你们合作读读怎样?现在你们就是了不起的勘探员叔叔,老师读川川的话,比一比谁读得好。准备。
2.同桌分角色读
同桌两个小孩子也合作读读吧。
5.小结:小孩子,这本岩石书不仅样子像,而且还有字,还有画呢,它们不是真的字,却像字,不是真的画,却像画。这些字和画有啥作用呢。我们等下节课再来学习。
六、指导书写。
1.师:在下课之前,有两个生字宝贝还想和大家见见面呢。认识它们吗?我们一起叫叫它们的名字吧。(出示:质 厚)
观察观察这两个字,你有啥发现吗?
相同点:
不同点:
让我们用手中的笔写写它们,让它们成为我们的好朋友吧。
指导书写:质 厚
《最大的“书”》教学反思
奉化市锦屏中心小学 林朝夕
回顾整节课的教学,自认为以下几点落实得比较到位:
字词教学指导扎实、有效
本课的新词比较的抽象,学生不易理解,因此在教学中将这些词语按照读音、词义的不同特点有联系、有规律地分组出示。教学中发现大多数学生通过自学能正确认读词语。在相关联词语分组出示后学生能在老师的引导下,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大概地感知词义,为学生理解感悟课文做了铺垫。
感情朗读由悟——读,层次分明
川川和叔叔的3次对话逐次引出,聚集第一次对话,引导学生反复朗读,抓住文字来理解感悟,在此基础上,来初步感受到人物的内心世界,通过老师的朗读点拨、评价进一步感受人物心情,以此推波助澜引导学生读好人物对话,在学生感情读的基础上,以去掉叔叔的话让学生来填一填,来内化积累课文的语言。
引导学生自主识记生字
通过让学生自主比较、发现两个生字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调动了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有助于学生识记生字。
虽然整个教学完成得比较顺利,但课堂上再次为自己教学机智的薄弱感到汗颜,可能这也导致了课堂上小孩们参与性不太强的一个原因,但更主要的因素可能就是老师们在评课中所告诉我的有点赶教案吧。好多个环节都有种蜻蜓点水的感觉,学生可能还没完全进去,就被引出来了,有种浮光掠影的感觉,学生当然没有多少感受可谈了。
《最大的“书”》 篇12
课前透视
本文记叙了父亲与川川在爬山途中与地质勘探队员交流的所见所闻,间接地揭示了神奇的自然界是一座巨大的知识宝库。课文语言简洁,以对话贯穿全文,融地质知识于课文之中,字里行间充满儿童对大自然的好奇与热爱。通过学习培养学生从小关注科学,探索自然的意识。
对小学生来讲,这篇课文的内容极富吸引力,同时以人物对话为主要叙说方式也是课文的一个显著特点。因此教学中,教师应强化对学生朗读课文的指导,特别要指导学生读好人物的对话,引导学生在对话中发现,体会,在对话的朗读中引发对自然科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产生研究、探索的愿望。
教学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人物的对话。
3、体会川川对大自然的好奇与热爱,培养从小关注科学、探索自然的兴趣和意识。
教学重点
认字写字,有感情地读好人物的对话。
信息资料:
1、生字卡片
2、收集有关地壳变迁、化石等相关知识的文字、图片资料。
教学时数:两课时
第一课时
切入举偶
1、依题激疑:你们读过书吗?你们知道最大的书是啥样吗?(板题)课题中的“书”为啥加上引号?你们想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呢?
2、展示激趣:教师出示化石标本或相关的图片资料,启发:你们知道这是啥吗?它们究竟是怎么样得来的呢?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一本“书”,看看这本“书”是怎么样简介的!(板题)
初读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读顺,识字生字。
出示“我会认”的内容,引导学生进行识字交流,可以采取组内交流的形式,说说自己已经认识了哪些字,是怎么样认识的?同时交流记字的办法,如熟字加偏旁、形近字换偏旁、组词语以及学生个性化的记字办法。同时把自己不懂的词语作一标记与组内的同学进行交流。
2、利用生字卡片同桌互相检查识字情况。分段合作读文,互相检查读文情况。教师巡视吸收反馈。
3、教师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读,相机引导学生交流识记重点字的办法。同时,教师强调重点字读音、字形等相关内容。如:“册”是平舌音;“质”读第四声;“岩”和“印”的声母都是“y"而不是"r";“痕”字的下面是“艮”不是“良”等。
(识字能力是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师要有意识地去组织引导学生交流识字经验,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
写字:
1、出示“我会写”中的“岩、册、宝、刨、痕、质”
2、引导学生从笔划、结构等方面观察这些字的特点。组织学生进行交流,教师相机强调。如: “厚”字上下都无点。“宝”字下边是“玉”不是“五一”。“印”字右边是单耳,不能写成双耳。
3、“挑战难点字”。启发学生到板前书写大家认为不好写的字,师生评议。
4、学生临写,教师巡视指导,同桌互相评议。展示优秀的作品。
(观察、交流是写好字的一个重要前提,引导学生到板前范写难点字,激发学生写字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大胆尝试,向困难挑战的精神。相互交流与评议,促进了学生欣赏水平的提高。)
质疑
1、快速读文,思考:你还有啥不懂的地方吗?或者提出问题考考大家?
2、组织交流,解决疑难。
(这一环节,可有效地发展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读书能力。解决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地了解了学生对于课文内容的掌握情况。但要注意字词等方面的内容可以当场解决,其他涉及课文内容的问题,可以简略处理,为下节课作准备。)
第二课时
对话平台
回顾
1、听写(指读)词语:
地质队员、勘探、岩石、波痕、煤炭、认真 奇怪 闪光 透明 宝藏 足迹 创根问底
2、接读课文,引导学生回顾课文,进一步检查学生的读文情况。
研读
针对上节课提出的问题,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交流互动中有所得。
( 问题假设:a、文题中的“书”为啥要加上引号? b、这本书里有啥?(有字吗?有图画吗?) c、读了这本书,我们能知道啥? d、这本书有啥作用呢?)
引导学生采取不同形式的读书活动,看看以读中能解决哪些问题。如:自由读、小组交流读等。在此基础上组织全班进行交流,互相补充,教师相机点拨。在交流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来深入理解。如:宝藏、刨根问底等。
(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引导学生读中思考,读中探究,读中感悟,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体验。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演读
1、小组合作演读课文。角色选定。熟读对话。分角色朗读,熟悉人物的语言特点。创编动作。
2、朗读展示,师生共同评议,强化对话的朗读指导。
3、猜中想。你能猜出川川长大以后想干啥吗?说说你的根据。你能猜想出叔叔是怎么样获得这些知识的吗?你有啥样的感想?
(结合文章以对话为主要叙说方式的特点,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进而深入体会当时的场景和人物的心理,促进了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同时通过“演、创、猜”活动,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理解能力。激发了学生们探索自然的兴趣,发奋学习的热情。)
写字
1、出示“我会写”中的“埋、陆、铁、底、趴”。组织学生观察其笔划、结构等方面的特点。
2、教师范写学生认为的难点字。边写边强调注意的问题。
3、学生练写,师生评议。
拓展
1、通过课外的阅读和收集,你还知道其他相关的资料吗?组织学生交流展示。
2、布置课外收集活动,准备一次规模适当的的“自然界的奥秘”展。
(课内外结合,有效地促进了学生兴趣地培养和良好个性的发展。)
伴教锦囊:
词语解释:
勘探:查明矿藏分布情况,测定矿床的位置、形状、大小以及地质构造等情况。
宝藏:储藏的珍宝或财富,多指矿产。
刨根问底:追究事情的底细。
相关链接:
1、中国化石网:
2、古生物化石:古生物是地质历史时期中曾生活于地球上的生物,一般将全新世以前的生物称为古生物,全新世以后的生物称今生物或现生物。大部分古生物已经灭绝,仅有少数古生物仍延续至今,称为活化石。古生物死亡之后由于自然作用保存在地层中的遗体或遗迹称为化石。
3、化石与地层
构成地球表层成层的岩石,叫做地层。地层本来是一层一层地沉积而成的,一般来说,先沉积的地层在下面,后沉积的地层在上面,所以下层地层的年代比上层的古老。但是呢,由于地球表面不断运动,地层也会随着上升、下降、扭曲等,使地层顺序发生某些变化。
不同生物化石的出现和地层的形成,有着平行的关系。也就是说,在越古老的地层中,挖掘出的化石所代表的生物,结构越简单,分类地位越低等。在距今越近的地层中,挖掘出的化石所代表的生物,结构越复杂,分类地位越高等。
地层一层层地重叠,像书页一样,保存着地球上生命世界的历史记录,化石就像这巨大历史书中的文字。人们根据地层中的岩石,可以分析出地层形成的年代,而其中的化石,就是推断当时生命世界的根据。
《最大的“书”》 篇13
一、导入
1、早听说我们班里的小孩课外知识丰富。只是没有亲自见识过。特地带来几道难题考考大家。能接受挑战吗?
(课件出示:1、世界上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玛峰
2、中国最长的河流——长江
3、世界上最小的鸟——蜂鸟)
[对了。答案是——]
2、这节课,我们还要去看看——
(板书课题:最大的“书”)
谁来读?
3、仔细看。书的上面有一个——引号。
二、初读
1这是为啥呢?先不急着回答。捧起书。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标上小节号。开始吧。
2、开火车来读读课读课文吧。哪一组愿意?
生读第一段。
出示“地质”“勘探”“地质勘探队员”读准音。
(课件出示:课文插图)
猜猜哪个是地质勘探队员?为啥这么猜?
[抓住了动作。放大镜是他们必不可少的工具]
是的,他们为了研究而跋山涉水,不辞辛劳。让我们一起记住这么一群人吧。齐读“地质勘探队员”。
生读第二段到第十三段。
课文中有个生词。(板书)读准“刨根问底”。刨根问底是一种怎么样的问呢?请大家默读课文,快速地用波浪线划出川川的问题。
(课件出示:1、叔叔,您在看啥?
2、哪里有书啊?
3、这上面有字吗?
4、这上面有图画吗?
5、这能说明啥呢?
6、读了这本岩石书有啥用呢?)
找到几句?谁来读?指名学生一人一句往下读。
[范读第一个问句。问句可以把尾音往上扬。]
像这样为了知道某个答案,进行了一连串的提问,就叫——齐读“刨根问底”
三、精读
1、川川这样刨根问底啊,原来就是为了读懂这一本——最大的书!现在,你知道课题中的“书”为啥要加引号了吗?
是的,这最大的书指的是大自然中的岩石书。
2、为啥说岩石像书呢?默读课文,用笔划一划,做些记号。
根据学生的回答概括。
① 形状像
(课件出示:这岩石一层一层的,不就像一册厚厚的书吗?)谁能给这个句子换种说法?
(课件出示:岩石与书的对照图片)
你看,这一层一层的,多像书页啊。谁来读一读?我们一起也来读一读吧。
② 内容像
a、 有文字
(课件出示:文本的第六自然段)
这段话里有几个生字。读准“印”,雨痕就是雨点留下的“脚印”,除了脚印,我们还知道“手印”。读准“痕”,雨点留下的脚印叫“雨痕”,波浪的足迹叫“波痕”。那么刀子留下的痕迹叫“刀痕”,伤口留下的痕迹叫“伤痕”。
(课件出示: 岩石书上的字是( )、( )和( ) 。)
是的,岩石上有字。你能用这个句说说吗?
(课件出示:( )、( )和( )都是岩石书上的字。)
还能这样说说吗?
见过雨痕、波痕和矿物吗?来猜猜吧。
(课件依次出示:雨痕、波痕和矿物的图片。)
这是?怎么猜出来的?
这一个一个的圆坑就是——(一起来)雨点留下的脚印,叫雨痕。
这一条一条弯来扭去的痕迹就是——波浪的足迹,叫波痕。
这美得让人眼睛为之一亮的——闪光的、透明的,是矿物。
中国的汉字很奇妙。有时候一种意思可以用不同的顺序说。
(课件出示:这是雨点留下的脚印,叫雨痕。
这是雨痕,是 。)
谁会说?
(课件出示:这是波浪的足迹,叫波痕。
这是波痕,是 。)
老师读一种,你们读另外一种。
出示整段:
谁来解说岩石上的字?(课件出示:这是雨点留下的脚印,叫雨痕;这是波浪的足迹,叫波痕;还有这些闪光的、透明的,是矿物。它们都是字呀!)
[有点解说家的样子了。听你的解说,真是一种享受啊。](我们一起也像他这样来解说一下吧)
更奇妙的是,“它们都是字呀!”这个句子移到最前面,意思也不变呢。(切换)它们都是字呀!——你来看,……
b、有图画
(课件出示:文本的第八段)哦,你还在岩石上欣赏到了那么美的画呢!
能这么说吗?还会这样说吗?
男小孩来简介一下吧,女小孩呢!(单独文本)
c、这些文字和图画还告诉我们一个遥远的故事呢!一起来听听!
请看——
(课件出示:第十自然段的录象片段,教师旁白)
(出示文本)你从哪些词语看出岩石书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找出词语)
(引读)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遥远而美丽的故事吧!在很久很久以前——后来——也过了很多很多万年——
这仅仅是一本岩石书的形成。如果你想了解更多,建议课外去搜集一些资料,下节课交流。
d、作用像
(课件出示:课文十二自然段)
除了煤炭、铁矿,你还从课外了解到哪些宝藏也是通过研究岩石发现的呢!不知道了吧,瞧
(课件出示:关于宝藏的简介)
而这么多的宝藏,课文中只用了一个标点就表达了——省略号。
以后,等你们长大了好好去读这一本岩石书,就能为祖国……
3、这样的岩石书,值得我们一读再读,读到更多的奥秘!
它的样子像书,(出示)这岩石一层一层的,——它的内容像书,(出示)岩石上有字,这是——岩石上有画,这儿有——它的作用也像书,(出示)它能告诉我们——所以岩石就是——
4、同学们,你们想成为地质勘探队员去读这一本岩石书吗?多年以后的一个美丽的清晨,你们背着包,拿着放大镜也走进了青青的山林,开始读这一本也一本的岩石书了,恰好也遇上了一位像川川这样爱刨根问底的小孩!她奇怪地问你:叔叔,您在看啥!
四、书写
这还有首小诗:(齐读)
地质层像一册书,
煤炭铁矿宝藏多,
刨根问底找印痕,
岩石厚厚奥秘多。 (“质”“厚”田字格)
仔细看,写这两个字的时候要注意些啥?范写“质”自学写“厚”。
推荐站内搜索:广西自考成绩查询励志语录经典短句、简短祝福语、成人高考查询入口、河北省会计考试题库、2013成考成绩查询、成人学位英语考试成绩查询、成人高考怎么录取、一建考试时间2021考试时间、报效祖国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