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初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谈起从初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谈起从初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谈起

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从初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谈起

从初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谈起

课程标准语文实验教科书七年级上、下册课本里选有18首诗歌,其中新诗9首,外国诗歌3首(为了行文方便,下文把“新诗”和“外国诗歌”笼统称为“现代诗”或“现代诗歌”)古诗6首,另外还附有“课外古诗词背诵”20首,如此从初中低年级阶段就大规模地选编诗歌,尤其是现代诗,在此前的教材中是不曾有过的。对此,有些老师提出怀疑。事实上,新生事物在还没有经过实践检验以前,任何人都不能轻言其是否有生命力,但作为编者,我们是在总结这些年的初、高中语文教材改革经验及其反馈意见,并参照课程标准的要求与精神的基础上,才做出这种尝试的,我们相信它的合理性及必要性。现在的当务之急是教师们要在认识上去除障蔽,以长远、积极的眼光看待诗歌教学,进而顺利地完成诗歌教学的任务。

一诗歌对学生有吸引力

教师们对加大诗歌分量的这种编排心存疑虑,原因之一是他们认为诗歌不是故事类的作品,难以唤起才入中学的学生的兴趣,并诗歌本身就难懂,学生读了也接受不了。

这种看法是似是而非的。首先,它过分强调了学生的浅层的阅读兴趣,而忽视了学生阅读接受潜能以及接受层次的丰富性。诚然,故事类作品对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的阅读吸引力更大,但这是不是就意味着他们会排斥以至厌恶诗歌了呢?其实只要对生活中的现象留心一下,就知道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从婴婴儿时候起似乎就能领略到诗歌的魅力。那韵语形式的歌谣、谜语,有意义的、没意义的,小孩们能倒背如流!及至进了学校后,“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小小的船,两头尖”“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小孩们口诵心记着这些美丽的诗句,同样兴趣盎然。小学要毕业时,“同窗共六年,/友谊比蜜甜。/今日离别后,/何时再相见?”,这是写在好友毕业纪念本上的学生自己创作的“诗”,它很稚拙,没啥诗味,也谈不上有啥艺术技巧,可学生对诗的喜爱不是可以从这里窥见一斑吗?可以说,小孩对诗歌的喜爱是自发的、天生的,因为诗歌本身的音乐性使它具有让人不可抗拒的魅力。

话也说回来,诗歌难懂也是事实。古诗还好,弄懂了里面难懂的字词后,一首古诗的主要意思也就能大致明白了,虽然它较深的意蕴还有待教师的讲解以至日后的领悟。现代诗歌则不然,字面上虽无生僻词语,读了以后有时却让人不知所云,就是教师难免也会有如堕入云雾中。面对这个情况,教师们首先不要灰心乃至怀疑自己的理解能力、欣赏水平,因为诗歌是最精粹的文学样式,它表达的往往是诗人在特定情境下的独特感受和体验,带有浓厚的个人色彩,加上语言上的凝练性、跳跃性、模糊性,诗歌的难以索解也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教师们应该有这样的心理准备:理解、欣赏诗歌就像欣赏音乐、绘画等艺术作品一样,有一个入门与逐渐提高的过程,那种想一下子就找到理解、欣赏诗歌的“金钥匙”的想法是不切实际的。此外,这两册课本选入的现代诗歌作品都属于表意较明确、主题较单一的作品,因此,学生在理解上应当不会有太大困难,教师们不用为此过分担心。

二正确认识学生读、写能力之间的关系

教师们对选编的诗歌数量较多表示不理解,也与他们在对学生读、写能力之间的关系的认识上存在偏差有关。他们认为文质兼美的现代文,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作为学生习作的范文,或者在内容上或者在写法上能给学生以写作上的启发。这已经是比较陈旧的观念了,但至今在教师中还有根深蒂固的影响。现在的语文教育观念认为,语文教学虽然致力于学生听、说、读、写等基本语文能力的全面提高,但这四种能力的获得与发展在学生的各个年龄阶段、学习阶段是不平衡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之间允许存在相当大的差距。其实,就学生整个受教育过程来说,对学生阅读能力的要求以及学生实际的阅读能力,都要分别高于对学生写作能力的要求和实际的写作能力的。这既是对人的读、写能力发展规律的遵循,因为一般来讲,人的理解能力的获得与发展总是早于和快于表达能力,也是语文学科的性质和任务所决定的,因为语文是人文性很强的学科,要借助人类优秀文化成果(主要通过典范的课文来体现)来实现语文教学的目标。

鉴于此,教师们要把眼光放远一些,要真正具有提高整个民族文化、文学修养的宏阔眼光,认识到学生在初中阶段学习诗歌,也许其效用不能立刻体现出来,但是呢学生在这个阶段比较集中地接触这种精粹的文学样式,在教师的引导下,得到一点半点理解、欣赏诗歌的办法,也许就靠这点办法,能给他们打开一个新世界,而诗中蕴涵的深意他们暂时不理解也何妨呢?随着年岁的增长,知识积累的深厚,阅历的丰富,他们会逐渐破译诗中的“密码”的;或者在将来的某些时候,在某种情境中,他们的心里也许能自然而然地响起曾经熟悉的诗句,就在这些时刻,他们好象忽然参悟了诗里的秘密,他们经历着愉悦的精神之旅,这是多么美好的情感体验!这种情感上的熏陶与感染不也是语文教育的重要目标吗?

三关键是找到现代诗教学的办法

大家还应该注意到,随着文学教育重新受到重视,人教版初中、高中新修订的教材中现代诗歌的含量已经大大增加,选编的时候已有意识照顾到诗歌的题材和风格的多样化,力求把更具有生命力、表达的情感更具有普遍意义、更易唤起读者共鸣的诗歌纳入学生的视野。不过,这毕竟是刚刚起步。对于现代诗,不少教师觉得教学起来没有把手,高中的还容易处理一些,可以引入意象、意境等概念来帮助欣赏、理解诗歌,而在初中阶段,该怎样引导学生进入一首诗,目前还没有形成科学的、卓有成效的办法。同时,因为诗歌本身蕴涵内容的丰富性及含蓄性,使得解读诗歌也成为极具个人性的一种精神活动,不同读者对同一首诗的理解可能会大异其趣,这也是教师觉得诗歌不可教的原因之一。所以说,我认为目前的问题不是选入教材的现代诗歌数量多,而是还没有形成教学现代诗歌的办法。那么,怎样解决以上所提到的困难,顺利进行初中阶段的现代诗教学呢?下面就结合这两册课本所选的现代诗来谈一谈浅见。

这两册课本所选的现代诗歌的篇目是:《在山的那边》(王家新)、《理想》(流沙河)、《秋季》(何其芳)、《化石吟》(张锋)、《金色花》(泰戈尔)、《纸船》(冰心)、《天上的街市》《静夜》(这两首作者均为郭沫若)、《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普希金)、《未选择的路》(弗罗斯特)、《黄河颂》(光未然)、《华南虎》(牛汉)。其中《化石吟》比较特殊,是一首讲科学知识的诗,意思好懂,手法上没有啥特异之处,学生接受起来不会有啥困难。这里对它的就不多讲了。

(一) 抓住诗歌中的形象,把它作为理解诗人思想与感情的凭借

诗人的触角是灵敏的,他们往往在为大多人所忽略的事物上,生发出绵绵诗意。这时,这个事物就成为一个含蕴着作者情意的艺术形象,成为作者情意的载体,而不再是它本来的实有的面貌了。另外,这些用作载体的事物往往本身即具有被大众普遍承认的文化内涵,因此,诗人借助它们来说理抒情,较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在山的那边》中,“山”凝固、封闭,“海”变动、开放,它们在人们的心理意识上所具有的这些特点,虽然和它们天生具有的自然特性不无联系,但已经经过人的眼光的“折射”。“山”与“海”所具有的文化意蕴,使得“翻过山去看海”获得超出这个实际行动本身所具有的意义,,而代表着一种追求发展与进步的人生信念,诗歌的内涵借以丰富深厚起来。《未选择的路》中的“路”,很明显地被赋予了“人生之路”的意义:“路”除了具有“通向不同目的”这一层意义以外,还具有“人生之路”的不可逆转的意义。这两层意义之间的转换与联结在结尾完成:“一片树林里分出两条路而我选择了人迹更少的一条,从此决定了我一生的道路。”理解了“路”在诗歌中的意义,对诗人要表达的“人生中要经历选择,选择之后无法更改”的观念就能理解了。《华南虎》中的“老虎”是贯穿全诗的关键形象。老虎通常代表着威猛、野性与自由,从这一点出发,诗人对动物园里的老虎的关切、猜测、同情、心折等种种感情就都能得到理解了。

(二) 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与体验

在确定了理解整首诗的关键所在后,找一个小的、贴近学生实际的切入点,作为进入一首诗的楔子,这是很有成效的办法。如《理想》一诗,多用判断句式,表现诗人从多方位、多角度对“理想”所作的思考,跟其他诗相比,它以哲理性强取胜,是一朵理性之花。这首诗是流沙河经受了长时期的厄运与灾难后,眼光穿越古今、横跨中外,对社会历史、现实人生进行了深沉、厚重而终不掩明朗的反思,然后唱出的对“理想”的颂歌。很显然,诗人不平凡的遭遇、丰富的学识以及宏阔的眼光都跟学生有很大的距离,这就需要从学生实际出发来引导、帮助学生理解这首诗。如诗中有:“理想是闹钟,敲碎你的黄金梦;/理想是肥皂,洗濯你的自私心。/理想既是一种获得,理想也是一种牺牲。”这几句其实讲的是树立“理想”要从国家、民族、集体等大方面着眼,不能只是为了一己的富贵与功名,只有这样的理想,才能使人得到升华。从这个意义上看,从“理想”中获得的是永不枯竭的进取的信心与动力,为“理想”牺牲的是个人“小我”的狭隘的利益。在这地方,结合运动员的事例来讲解很合适。在国际比赛中,获得了金牌的运动员站在领奖台上,耳听着自己国家的国歌奏响,注视着自己国家的国旗升起,他们常常会流下热泪,因为他们为国家争荣誉的理想终于实现了。而也不乏这样的运动员:他们太过看重个人的荣誉与利益,结果思想上背上沉重包袱,反而影响了自己在比赛时的正常发挥,个别极端的还有可能阻碍队友取得好成绩。

也如《金色花》《纸船》这两篇诗歌,它们的抒情方式别具一格,前者借小孩子童的“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后和妈妈捉迷藏,表现了小孩与妈妈之间的亲密感情,后者借“我”不停地叠纸船并抛到海里,冀望妈妈能收到纸船这个举动,表达了对妈妈的深深依恋之情。变成金色花固然是出于想像,叠纸船恐怕也不是实有举动,它们都是诗人为自己的感情抒发寻找的外化物罢了。教学时可以让学生回想自己与妈妈的感情,因为这个年龄阶段的小孩感情已经有些内敛,不轻易表露自己对别人包括对妈妈的感情。教师这时候要善于创造气氛,以“母亲,我想说爱你”之类的话题,让学生设想自己向妈妈表达爱意的方式,进而将学生引入教学这两首诗歌所需要的情境中。

要联系学生的实际并不是要处处都落到学生的生活实际、认识实际,要防止将诗歌庸俗化处理的倾向。诗歌通常是诗人情绪最饱满、灵感最活跃时候的产物,和实际生活难以避免地会有一定落差,诗歌教学一个重要目标就是用文学中最精华的思想和最精美的形式来熏陶感染学生,如果为了照顾学生的实际,而将诗歌本身“降低”,就会减弱诗歌的熏陶感染作用了。

(三)发挥想像力,调动形象思维,

诗中的世界已不同于实际生活中的客观世界,它们总是要经过诗人有意无意的“改造”,投上了诗人在特定情境中的感情色彩,要理解诗人的感情,首先得进入诗中的世界。

《秋季》展现了三个画面,分别是农家图、渔家图以及原野图。农家图显其安静、闲适,渔家图显其清冷,原野图显其空阔、寥落,排在一起构成了浓浓的“秋季”的气氛,诗人的造境颇具匠心。农家图是这样写的,“震落了清晨满披着的露珠,/伐木声丁丁地飘出幽谷。/放下饱食过稻香的镰刀,/用背篓来装篱间的瓜果”,在一派静谧中,有节奏的伐木声一路飘出幽谷,震得树枝上亮晶晶的露珠纷纷坠落;忙碌的收割季节刚刚完毕,镰刀收了起来,而瓜果也已熟透了,人们开始用背篓来装肥大喜人的瓜果。这组镜头有虚拟主机转换和时间转换。虚拟主机转换:幽谷→农家院落;时间转换:收割稻子的时节→采摘瓜果的时节。但在头脑里这几幅画面应该是一个谐和、统一的整体,构成一个立体的画面,而不是孤立的彼此互不关联的。《天上的街市》和《静夜》写的都是夜空,美丽的夜空景色和对仙人生活的充满浪漫色彩的想像有机结合,构成谐和的艺术世界。学生在弄清作者借以产生Lenovo和想像的实际情景后,应该能很自然地进入诗中的想像世界,去领略诗歌的美并体会作者的心情。也如《黄河颂》“演唱词”部分,“我站在高山之巅,/望黄河滚滚,/奔向东南。/惊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从昆仑山下/奔向黄海之边;/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两面”这些诗句是从地理概貌上状写黄河,“站”“望”二字,交代抒情主人公“我”的立足点,使得随后对黄河的描述似乎是实写。但黄河的一泻千里、九曲连环之势也岂是一眼望去能尽收眼底的?因此这些对黄河的雄伟气势的概括性描述其实是出自诗人的想像。学生要能从诗人笔端感受到黄河的气势,就也要充分调动Lenovo和想像,把自己放在抒情主人公“我”的位置上。

(四)品味语言

诗歌语言不同于日常口语,也不同于普通的散文化语言,而表现出新颖、凝练,不拘泥于通用的语法规范、逻辑结构,写景抒情能直入人心的特点。虽然在初中尤其是初中低年级阶段,学生还较难体会到语言的精妙处,但在诗歌教学中若完全放弃这方面的指引与点拨就太可惜了。如“山那边的山啊,铁青着脸/给我的幻想打了一个零分!”(《在山的那边》),“铁青”一般用来形容人的脸色,这里的使用对象是山,它既和山的青色相符,也传神地表达了大山在孩童眼里的威严与无情以及我的沮丧的心情。也如“牛背上的笛声何处去了,/那满流着夏夜的香与热的笛孔?”(《秋季》),这两句构成一个完整的句子,在逻辑结构上虽没啥道理,但是呢从诗人对“夏夜的香与热的笛孔”的强调中,我们分明能感受到作者的追恋之情,而这“夏夜的香与热的笛孔”就给我们留下鲜明直观的印象。再如“恍惚之中听见一声/石破天惊的咆哮”(《华南虎》)“恍惚之中”就很值得玩味。老虎发出“石破天惊的咆哮”声了吗?应该说是没有。如果有,“我”就会真真切切地听到,而不是“恍惚”。那么诗人这里说“恍惚”听到的“石破天惊的咆哮声”,其实表现了作者自己内心的不屈及渴求超越之情。

(五)强化朗读训练

对朗读的比较高的要求,要建立在比较深刻、细致地理解了诗歌内容的基础上。理解了内容,也就能体会到作者要表达的感情,然后试着把体会到的感情读出来,自然就会有了抑扬顿挫。至于像把握节奏,注意停顿,甚至区分出轻重缓急等,这些都是对朗读的比较外化的要求,不必孤立地提出来。例如《天上的街市》和《静夜》这两首诗,写的都是夜空景色,手法也相近,但在情调上还是有细微的差别。《天上的街市》写的是繁星满天的夜空,作者引发出的Lenovo与想像是牛郎织女在天街上闲游,这个景象给人的感觉是自由、轻松、令人愉悦的;《静夜》写的则是天上飘着些团团白云,月亮不甚明亮,天河被云气遮掩的夜空,引起的想像是鲛人在天河岸边对着月亮无声地流下串串珍珠泪,这首诗给人的感觉是静谧,辽远,朦胧。所以,朗读时就要读出两者所表达的感情的不同来。像《理想》一诗,前面6节是从正面歌颂理想,朗读时要注意读出明朗、坚定的语气,要有夺人的气势,给人以情绪上的感染力;接着2节写理想的复杂特性“理想使忠厚者常遭不幸;/理想使不幸者绝处逢生”,要读出悲壮、沉思的语气;随后3节写要坚持理想,任何人任何时候都不能放弃理想,要读出劝告、警醒的语气;最后1节以“理想”“开花”“抽芽”,“春色正好”“太阳正晴”的生机勃勃的景象,展现了重新获得理想之后的欢快心情以及要为理想而奋斗的昂扬意气,要读出欢快、奋发的语气。这样下来,整首诗就显出了回环起伏,具有了动人的旋律。《金色花》和《纸船》都表达了对妈妈的爱恋之情,而《金色花》以调皮的小孩的口吻来写,《纸船》则以柔弱的女子的口吻来写,二者在情调上明显不同,朗读时要读出其间的区别来。也如《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这是一首人生哲理诗,对于人生阅历尚浅的中学生来说,存在着理解上的隔膜,教师如果把重点放在挖掘诗歌中的哲理并极力让学生理解和接受上,效果未必很好。应该根据这首诗热情明快、娓娓动人的特点,在教学中重视朗读,使学生在反复朗读中逐渐喜欢上它,并自觉地铭记在心。

朗读是加深对诗歌意思和感情的体会,并直接感受到诗歌的音乐美的行之有效的办法,教学时不要忽视了朗读训练。

以上就怎样教学教材的新诗谈了一些我的看法,需要提醒注意的是,教师在指导时不要追求把一首诗讲的太清楚、太全面,对诗歌作追本求源、条分缕析的探讨与解说,因为这样做一方面脱离了学生接受实际,一方面也容易忽略掉对诗歌的直接的、整体的感悟和对音乐美的领会。总之,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把握“度”。

四结语

我国可以称得上是“诗歌大国”。在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中,诗歌一直作为文学的主流,不停奔涌向前,其中可能有低谷,有回溯,但从未丧失生机。尤其在唐代,不仅有诗坛上的双子星座李白、杜甫,还有一长串各具特色、风格各异的杰出诗人的名单,更值得一提的是,当时一些最优秀的诗人写出来的优秀诗作不光能在上层、在文人雅士间找到知音,还能在下层风行,让人到处传唱,这种浓郁的文学气氛令后人想望不已。诞生于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的现代新诗,在八十多年、不同历史阶段的发展历程中,已逐渐确立起和时代、现实保持密切联系的传统,在不断地变革和创造中获得生命的传统,在题材、形式和风格上追求多样化的传统,并沉淀下了一大批内涵丰富、艺术形式有独创性的杰出诗作,在建国以来的教材中,我们对新诗不够重视,或者说对新诗风格的多样化不够重视,我们偏重于选“民歌体”和抒情方式直白的诗歌,而忽略了更具现代意味、对诗歌发展影响更大的诗作。现在我们是在努力纠正这个历史造成的偏误,使新诗走出象牙塔,走进中学课堂,更进一步,走进中学生的文化生活,成为当代文化建设中重要的一部分,以期逐渐肩起沟通古典与现代,接续起中国诗歌传统,提高整个民族的文化修养和审美情趣的重任。

[1]

推荐站内搜索:上海成人高考分数线、执业药师成绩查询入口官网、输入学生考号查询成绩、中国教育考试网官网公务员答案、四六级准考证打印入口2020、感人的爱情日志、干净短句暖心8字、专升本的利弊、被自考本科坑了一辈子、

从初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谈起
版权声明:本文采用知识共享 署名4.0国际许可协议 [BY-NC-SA] 进行授权
文章名称:从初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谈起
文章链接:https://678999.cn/146979.html
本站资源仅供个人学习交流,请于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不允许用于商业用途,否则法律问题自行承担。

一路高升范文网

提供各类范文...

联系我们联系我们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