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海》听课札记--待风翔(通用16篇)
《赶海》听课札记--待风翔 篇1
作者:佚名 转贴自:本站原创 点击数:16
《赶海》听课札记
昨天有时间听了一节挂牌课,是三年级戚老师执教的《赶海》。这篇课文叙述了“我”童年时代跟着舅舅赶海的一件事,抒发了“我”热爱大海,热爱生活的真挚情怀。课文内容浅显,语言生动活泼,是一篇深受学生喜爱的课文。www.定制ifanwen.com www.定制ifanwen.com www.定制ifanwen.com
对于挂牌课,戚老师作了一定的准备,使用了常规教具小黑板,把重要的句子抄录在上,便于上课时指导学生“圈、划、点”。整节课上戚老师也很投入,并充满了一定的感情,体现了一位好老师的基本素养。
www.定制ifanwen.com www.定制ifanwen.com www.定制ifanwen.com
本课是第二课时,在复习上一节课的一些词语过后,戚老师能抓住课文重点段落(第3节)组织教学,并紧扣一个“趣”字,可谓重点突出。同时在重点段落教学完后,也兼顾了课文开头和结尾两节的内容,渗透作者“热爱大海”的思想感情。对于重点段落的教学,戚老师能贯彻新课程理念,给学生阅读的自主权,让学生在“摸海星、抓螃蟹、捉大虾”等事情上互相就自己感兴趣的事进行交流。在理解的过程中,戚老师也很重视阅读理解后的朗读训练,这对有效培养学生的语感是很有帮助的。
从本课的教学情况看,还有几个值得关注的地方。
第一,老师能从“闹”入手,联系生活,激发“趣”味。www.定制ifanwen.com www.定制ifanwen.com www.定制ifanwen.com
戚老师在课开始,为了把“赶海”这件童年的“趣”事激发出来,抓了一个“闹”字。“你从这个闹字感受到了啥?”学生很快能领悟到了是指作者“很想去”。教师继续追问:“你平时有没有闹过?”这一追问,意在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产生Lenovo,进而体会“闹”的更丰富的含义——这个指导思想是正确的。这个“闹”是小孩们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而惯用的手法----“哭闹、吵闹、耍赖”等等。但接着戚老师继续让学生讲讲自己有没有和父母闹过,为了啥事而闹的,这个引导我感到偏了一点,有游离课文的感觉。我想如果教师在这里让学生演一演“我”
和“舅舅”是怎样“闹”的——那么就更贴近课文,效果或许会更好。www.定制ifanwen.com www.定制ifanwen.com www.定制ifanwen.com
第二,老师能抓住叹词,体会句意,感受“趣”味。
课文中有许多重要的句子,其中有这样四句话:“嘿,一只小海星被我抓住了!”“哎,那边一个小伙伴,正低着头寻找着啥。”“咦,怎么我的脚也痒的?”“哦,原来是一只大虾在逗我呢!”这四句话还是课后的练习,要求体会句中含者的情趣。戚老师在备课时注意了这一点,因此在阅读过程中,能穿插结合,提高了效率。尤其是对“嘿、哎、咦、哦”四个语气词的指点,戚老师不仅让学生说说它们所含着的意思,更能运用“朗读感悟”的办法,使学生在悟中读、读中悟。这个办法戚老师还有运用,如课文中对“摸海星”这趣事写得很简洁,老师问“你觉得摸海星简单不简单?”学生以为很简单,此时老师通过对“摸呀摸呀”这个词语的朗读点拨让学生再次体会,学生恍然大悟,其实摸海星也不简单呢! www.定制ifanwen.com www.定制ifanwen.com www.定制ifanwen.com
第三,老师要能深入理解教材中的“趣”是据于作者的“情”。www.定制ifanwen.com www.定制ifanwen.com www.定制ifanwen.com
这篇课文写的是童年“趣”事,但如果仅仅停留在对“趣”字的理解上,这是不够的。“趣”从何来?我以为是从“情”中而来。在作者的眼里,“海”是最让我记忆和留恋的。如果课文单是写趣事,那么课文第一节和最后一节是完全可以删去的。但是呢作者还是二次写了“大海就是我家乡”,其用意一目了然。由第1节中的“唱”到最后一节的“哼”,感情有了升华。“哼”是在我赶海后满载而归时的特定情感——陶醉在对“海”的情感里了。对这两个字是否可以“挖”一下?
再说课文中的那四个含有叹词的句子,在教学时除了要理解“嘿”是表示“高兴”,“咦”是表示“好奇”等,更要调动学生的情感,并展开想象,体会我当时的内心活动。让学生即要见“树木”——课文中的几件趣事,更要见“森林”——几件事背后作者所表达的对大海、对生活的“情”。不然,被大螯夹住了手,痛得“哎哟”一声叫起来,怎么也不可能让人感到是有“趣”的。www.定制ifanwen.com www.定制ifanwen.com www.定制ifanwen.com
所以如果关注了“情”这条线索,知道是因“情”而生“趣”,那么教学设计中还可以增加一些环节,象文中的“浪花还不时回过头来,好像不忍离开似的”等句子我们就可以反复朗读,推动课堂气氛,这样或许课堂更出彩。
第四,老师要善抓机会,利用板书进行思维和概括能力的培养。www.定制ifanwen.com www.定制ifanwen.com www.定制ifanwen.com
戚老师的板书是这样的:
追浪花
赶海 趣 摸海星
抓螃蟹
捉大虾
这个板书的整体思路是对的,它展示了课文的重点和主要内容。同时告诉我们“赶海”就是指在大海退潮的时候,人们都到海滩边去“摸海星,抓螃蟹、捡贝壳”等的活动。老师在概括出“追浪花”这件趣事后,对学生提了一个阅读要求,请大家自由阅读自己喜欢的“趣事”,并把几件有趣的事用“追浪花”这样的词语概括出来。其实这是一个非常好的训练环节。我猜想老师的意图是要训练学生推敲用词,为日后作文中准确用词打基础的。但在板书的时候老师却没有表现出这样的意识。
应该预见学生可能会用同一个“捉”或“抓”,这都对。老师也可以“故意”用同一个“捉”或“抓”板书。接着就可以引导学生来读书,让学生联系课文“推敲”出究竟应该用哪个字更合适。课文中说“一只螃蟹不甘束手就擒”,那么这里用“擒螃蟹”好象最有说服力。课文中说“我轻轻伸过手去,只一捏”,那么这里用“捏大虾”或许最可取。虽然只是两个字的训练,但学生的注意力、思维力、读书概括能力都会得到充分训练。这样引导学生一边读一边想,也就告诉了学生“概括”有时是“有依据”且可在课文中寻找的。日积月累,学生读课文的能力会大大增强。
还有,“追浪花”是否可以和“摸海星”这些事情相提并论?如果不能,那么还是不要板书出来。因为“追浪花”不属于人们“赶海”时必做之事,它只是作者被美丽的大海所激动时的单纯的“撒欢”罢了。我设想了这样的板书:
摸海星
赶海(趣) 擒螃蟹 大海就是我家乡(情)
捏大虾
以上所说仅是个人的不成熟看法,也许还有错误,请戚老师和大家一起来辩正。再次谢谢戚老师为我们提供了这节课。
《赶海》听课札记--待风翔 篇2
作者:佚名 转贴自:庐阳教育论坛 点击数:156
《赶海》教学实录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谢您浏览第一范文!请输入课题关键字搜索更多资料!本站网址是www.定制ifanwen.com】
2、整体把握全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海与我们在座的各位同学来说有不解之缘,板书:海,请大家仔细看笔顺,右下先写竖折,再写横折钩,再写点、横、点。你知道这是为啥?生1:因为我们的城市名称就叫“珠海”,生二:我们珠海周围都是海。师纠正:是三面环海。生三:我家就住在靠海的“海景花园”。师:那你和海更有缘了。请大家看一段资料,边看边体会,海给你怎么样的感受?(出示海的录象资料)。请结合你对海的了解,用一个词来形容一下海。[在海字前加],即怎么样的海。生1:汹涌澎湃的海;生二:蔚蓝的海;生三:一望无际的海;生四:邪恶的海。师:为啥?生:因为我看到电视里海啸来临时,海水淹没了许多房子和农田。师:很好,只要说出理由就行,继续。。。。。(生用了30多个形容词,涉及海的颜色、状态,习性等)
看来大家对海确实很了解,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篇与海有关的课文,赶海。(把课题补充完整。)知道赶海的意思吗?
二、1、初读课文:请大家打开书,听老师读文,注意检查自己预习课文的读音是否正确。(师配音朗读)
2、要读好课文,必须先扫清生字,大家看看这几个词你会读吗?幻灯片出示词语,指读、齐读:暑假 舅舅 夹住 俘虏
痒痒的 努努嘴儿 束手就擒
大虾 一捏 喧闹 沐浴
螃蟹 恢复 东逃西窜
哎哟 大螯 吹拂 余晖
3、文中还有几个多音字,你能读准吗?幻灯片出示,学生口头说出读音:
兴 假 似 将
4、下面同学们就可以自己读课文了,要求读得正确、流利。看谁昨天预习课文最认真。
5、谁愿意向同学们展示一下自己优美的朗读?指名接读,学生评议。
6、你能说说课文写的是啥事?课文写的是现在发生的事吗?你从哪里看出的?(每当。。。。。。便想起。。。。。)你能用“每当。。。。。。便想起。。。。。”说句话吗?
7、按啥顺序写的?你从哪里看出来的?(事情发展的顺序,来到海边、赶海、离去)。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我”赶海的乐趣,激发学生热爱大海、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指导书写生字。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这节课我们接着学习11课,赶海。
二、1、说到海边,同学们自然就会想到海浪,课文哪段写海浪?(2段)自由读文,说说你最喜欢哪句?为啥?(回过头来、不忍离开),这是啥修辞手法?(拟人)作者的心情怎么样?指导读出兴奋的语气。
2、浪花退去了,小孩子们可就忙起来了。接着看第三段: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文,想:怎么样才能读好这段?指导读课后4题中几个叹词引出的句子。读第三段,自由读、赛读。
3、第三段的第一句和其他句是啥关系?(总分)读,除了文中“有的。。。有的。。。有的。。。”
你想人们还会干啥?用“有的。。。。。。”接着说。
4、快乐的时光总是过的很快,太阳偏西了,人们该回家了,谁来读读写人们离去时的那段?“三三两两的离去”还可以怎么说?(陆陆续续)本句中还有一对反义词,谁找出来了?(平静、喧闹)“海鸥还沐浴着晚霞的余晖,在水天之间自由自在的飞翔”这种意境真美,你能用你知道的诗句描述一下吗?(9课中王勃的“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长天一色”一句最接近。)
5、读了一、五自然段你发现啥?(都有歌词),这种写法是?(首尾呼应)正是这首旋律优美的歌曲,勾起了作者对童年的回忆,下面我们也来学唱这首歌。放vcd教唱。
生:老师,歌中为啥说“海边出生、海里成长?”
师:问的好,谁来说说?
生1:因为他出生在海边,肯定从小到大都在海里游泳、玩耍,所以是海里成长。
师:很好,再想想,仅仅是玩耍吗?
生2:他们肯定吃海里的鱼虾,因此是海里成长。
生3:也许他们家是渔民,还会打鱼去卖,然后买生活用品
。。。。。。。
师:非常好!海边的人们的吃穿住行都离不开海,因此说“海边出生、海里成长。”
6、课文就学到这里,同学们还有啥不懂的地方吗?(生提问了几个简单的问题,均被同学当面解答。)
7、指导描红课后生字。
8、课后任务:星期日由家长带领去赶海,并记录下自己的活动,看看谁写的比课文更优更美有趣。
提供依恋晴
转载自庐阳教育论坛
《赶海》听课札记--待风翔 篇3
南夏墅中心小学 黄明芳
教学目标 :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我”童年赶海时的乐趣,激发热爱大海、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
一、复习。
1、“赶海”是啥意思?(人们赶在大海退潮时,在海边捡拾一些海鱼、海虾之类的东西。)
2、课文讲了谁在啥时候去赶海?(“我”童年时,跟舅舅去赶海。)
3、课文哪几自然段,是写“我”那次赶海的情景的?(第2至5自然段。)
(复习的几个问题,很有层次。说明对教材的理解很清楚。)
二、讲读第2至5自然段。
过渡:“我”童年赶海时,是一个怎么样的情景呢?在赶海的过程中,“我”的心情怎么样呢?我们来细细地阅读课文。
1、讲读第2自然段。
(1)指名读,想一想,这一自然段讲了哪几个意思?
(2)交流。
①舅舅带我去赶海。
指导朗读。你已经读懂了一个很重要的内容,真不错。这句中有个字用得特别好,注意了吗?我为啥“闹”?会怎么样“闹”?
(这个“闹”字,抓得好。“闹”,既说明是再三的要求,也体现儿童的特点。)
②到了海边,“我”看到海水“哗哗”往下退,浪花不时回过头来。
你想亲眼看一看这样的情景吗?(点击出示浪花画面)
看到这样的情景,耳听着浪涛拍岸的声音,你想说些啥?
作者看到这样的大海,他也是怎么写的?(点击出示文字)指名读。
③我兴奋极了,追赶浪花。指导朗读,读出“兴奋极了”。
(3)小结。
这一自然段讲舅舅带“我”去赶海。一到海边,我们就看到了一个很动人的情景,“我”兴奋极了,飞跑着追赶浪花。板书:追赶浪花。
(这一段话,要求学生细细阅读,感悟三个意思,引导是到位的。)
2、讲读第3自然段。
过渡:“我”和舅舅一起来到海边时,沙滩上已经有好多人了!他们有的——(生读),有的——(生读),有的——(生读)……我也立刻加入了他们的队伍。我做了些啥?
(1)自由读,思考以上问题。
(2)结合交流,指导朗读。
①“我”抓螃蟹。(板书:抓蟹)
指导朗读。螃蟹好捉吗?你怎么知道不好捉?你读读看?(生读)老师听出来了,你把“摸呀摸呀”读得很慢,很小心。捉到小螃蟹真是一件开心事,老师教你一个好办法,笑着读这个“嘿”字,会读得很好。你试试?
②“我”捉大虾。(板书:捉虾)
“我”也是怎么捉大虾的?读一读,用小括号括出有关句子。
指名读。指导读:你读得真好!尤其是1、2两句。(点击出示文字:“咦……逗我呢!”)刚才老师看到了他的表情,觉得是种享受。我们请他转过身读,大家注意看他脸上有啥变化。(生答后,点击“咦”和“哦”变红色。)
读得这么好,老师要奖励你们亲眼看看这只大虾。(点击出示大虾画面)这只大虾怎样?怪不得作者说它活像“戏台上的一员武将”呢!但它再神气,也逃不出我的手掌心。瞧,(引读)我轻轻——(生读),只——(生读),这武将就——(生读),再也——(生读)啦!
读到这里,同学们的心里和手里一定也已经痒痒的了,让我们伸出手来,一边读,一边摸一摸这只大虾。(点击画面出现文字)齐读。
③小伙伴捉螃蟹。
过渡:“我”抓到了螃蟹,捉住了大虾,心里美滋滋的。小伙伴们在干啥呢?他们也像“我”一样觉得有趣吗?
结合回答,点击出示螃蟹画面及句子:“原来是一只螃蟹不甘束手就擒,正东逃西窜哩。”
指导朗读。看看这只大螃蟹,它可不好惹,正想着办法四处逃窜呢!谁来读?(指名读)所以,小伙伴只努努嘴儿,可不能惊动了它。
(3)小结。
同学们,“赶海”是多么有趣呀!(板书:趣)“我”摸到了小螃蟹;小伙伴虽被螃蟹夹住了手,但还是很开心;“我”还亲手俘虏了一只大虾呢!
(讲读“我”赶海的情境,先引导学生理解文中描写“我”的句子,接着理解描写伙伴的内容,最后小结时也根据作者思路进行叙述。这样的安排是好的。)
3、讲读第4、5自然段。
(1)细读第4自然段,展开想象,重点理解“满载而归”。
过渡:快乐的时光总是很短。太阳偏西了,我们不得不回家了。瞧,每一个人的背篓里都沉甸甸的,你知道里面会有些啥吗?(自由发言)这可都是他们的“战利品”啊!所以书上用了一个很好的词,叫“满载而归”。(板书:满载而归)
(2)细读第5自然段。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并想一想作者是怎么表达感情的。
背着沉甸甸的背篓,“我”的心里装着喜盈盈的满足。迎着腥咸的海风,我情不自禁地唱起了最爱唱的歌,我们一起来听一听。会唱的可以跟着一起唱。(播放歌曲《大海啊,家乡》)
(这样的设计,能课堂教学达到一定的高潮。)
三、讲读第1自然段
这首歌多美啊!现在,每当我听到这首歌,便会想起童年时赶海的那件往事。
四、总结全文
今天,我们跟着童年时代的作者一起到海边赶了海,感受了浓浓的赶海乐趣。如今,每当我唱起《大海啊,家乡》这首歌,便会情不自禁地想起赶海时“抓蟹”、“捉虾”的情景,真是趣味无穷。
五、作业 。
有感情地朗读。并练习表情朗读,也可配上动作读,进行表演。
附板书: 25、赶海
赶到海边
趣 抓蟹捉虾
满载而归
(这篇课文,是作者写儿童时代所做的事情,语言也很通俗。课文的内容是浅的。浅文怎样深教?这份教案的设计,大家是可以借鉴的。)
(简评:徐伟健)
《赶海》听课札记--待风翔 篇4
作者:佚名 转贴自:转载 点击数:94
让学生充分享受学习语文的乐趣──《赶海》教学纪实与评析
【感谢您浏览第一范文!请输入课题关键字搜索更多资料!本站网址是www.定制ifanwen.com】
教材分析:
《赶海》(苏教版第六册)这篇课文叙述了“我”童年时代跟着舅舅赶海的一件事,抒发了“我”热爱大海,热爱童年生活的真挚情怀。课文内容浅显,语言生动活泼,字里行间充满了童趣,是一篇深受学生喜爱的课文。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凭借对课文的反复朗读,感受“我”童年时赶海的乐趣。激发学生热爱大海,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激趣
师:配乐叙述:“小时候,母亲对我讲,大海就是我家乡┄┄”每当我唱起这支歌,便想起童年时赶海的趣事。(板书:趣)
生:观看大海潮涨潮落的录像片。
师:(教师点击出示赶海的图片,边叙述):同学们,赶海可有趣啦!你瞧,开始退潮了,海水哗哗往下退,金色的沙滩上留下了无数海洋里的宝贝。有海鱼啦,海蟹啦,海虾啦┄┄还等啥,就让我们迎着腥咸的海风,背起小背篓,赶海去喽!
【评析】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赞科夫说过:“艺术作品首先要激发儿童的思想感情,其余的工作都应当是这些思想感情的自然的后果。”
教学伊始,教师利用自身生动的语言配以多媒体课件向学生描述了一幅有趣的赶海图。让学生聆听美的声音,欣赏美的画面,感受美的形象,打开了学生想象的“闸门”,使学生对赶海形成了表象,具有了感性的体验,完全陶醉在课文所描述的情境中,激起了学生强烈地阅读课文的愿望。
找趣
师:请同学们轻轻把书打开,默读课文2、3自然段,动笔划出你认为课文中写得有趣的地方。
生:边默读边划出有关句子。
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每一位学生从教材中获得的信息与体验都是不同的。教学中教师尊重学生阅读过程中的独特感受,体现了个性化阅读。此外,重视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是《语文课程标准》的一项重要精神。默读是一种习惯,也是一种能力,如果能做到不出声,不指读,就能够提高阅读的效率。
读趣
师:同学们,你们刚刚学得可真认真呀!那么,我们怎么样才能把这些写得有趣的地方读得有趣呢?我们可以一边读一边想,读到哪里想到哪里,读慢些,留给自己想象的时间,谁想象得好,谁就能把这篇课文读得好。下面,就请大家放声朗读你刚刚划出的有趣的地方,相信你一定会给老师一个惊喜。
生:练习朗读。(教师巡视指导)
【评析】课堂上,留出较多的时间让学生自读自悟,不仅让学生会读而且懂得怎么样去读好,教给学生“边读边想”这一重要的读书办法。
师:刚刚老师看到赵臻同学划出了课文第二自然段的第一句,她觉得很有趣。我们就先请她来读读这一句话。(指读)
师:老师提醒你一下,不知你有没有注意到这句话中的“闹”字。同学们读到这个字,有没有想起自己平时吵着闹着要父亲母亲满足自己某项要求的情景。我们不妨来演一演“我”是怎么样闹着要舅舅带我去赶海的。老师来演舅舅,谁来演我的小外甥或小外甥女。谁闹得最厉害,我就带谁去赶海,先准备一下!
生:练习表演。
师:同学们准备好了吗?谁自告奋勇上来演一演。
师生:合演“闹”着赶海的情景。.
师:这个小外甥闹得可真够厉害的,连说带拉,一个劲地耍赖,我这个舅舅真拿他没辙,只能带他去赶海了。我们一起把第一句话读一读,特别注意这个“闹”字。
生:齐读课文第二自然段的第一句话。
【评析】新课程下的课堂十分重视生命的体验,没有生命体验就不是成功的教学。体验有直接和间接体验,教学必须符合这种体验,符合新时代、新生代的要求。在读到“我”闹着要舅舅带我去赶海时,教师引导学生打开生活积累的“仓库”,唤起学生的生活经验,激发想象,让学生根据自己平常的生活经验演一演“我”是怎么样闹着要舅舅带我去赶海的,把语言交际和理解课文内容自然地融合在了一起。这样一“闹”,不光学生读得入情入境,而且学生对整堂课都会终生难忘。
师:这一小节中,你还划出了哪些觉得有趣的句子,谁来读给大家听?
生:我划出了这句话:“海水哗哗往下退,只有浪花还不时回过头来,好像不忍离开似的。”
师:老师从你的朗读中听出来了,浪花舍不得离开,去了也回来,真可爱呀!你们还划出其他句子了吗?
生:我划出了这句话,(生有声有色地朗读):“我兴奋极了,飞跑着追赶远去的浪花。”
师:从他的朗读中,你们听出啥没有?
生:我听出了,小作者飞跑着追赶浪花,十分兴奋。
师:你说得真好!你愿不愿意也来读一读?(生读,结合评议)
师小结:是呀!海水一浪一浪往下退,小孩子最喜欢在海边玩水了,飞跑着追赶远去的浪花,(板书:追赶)是多么有趣呀!这时,你在这群小孩中的话,你觉得有趣吗?(有趣)让我们一起再来感受一下。
(生齐读后面三句话)
师过渡:这时,沙滩上已经有好多人了!他们有的捉螃蟹,有的捞海鱼,有的捡贝壳。我和小伙伴也正忙着赶海呢!可有趣拉!
师:老师发现同学们在这一自然段中划出了许多自己觉得有趣的地方,有的同学甚至把整段都划下来了。下面,就请你美美地去读读你划出来的句子,读出其中的乐趣。这一遍读的时候,你可以边读边做动作,脸上还可以带上表情;你甚至还可以走下座位,读给你的小伙伴听,互相提提意见,老师也很乐意为你提供帮助。
生:练读。(教师周围围得水泄不通,小伙伴一起读得兴致盎然)
【评析】教学中,教师没有做任何繁琐的分析,而是把学习的权利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选择学习内容,学习形式和学习伙伴,这种开放灵活的形式给了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的虚拟主机。
师:老师发现:刚才同学们读得可专注啦!有的同学读得摇头晃脑,脸上还带着丰富的表情呢!谁愿意来展示一下你的读书成果?你觉得哪里有趣,就读哪里。想读的同学起立!这么多同学要读,真爱表现自己。好,我就先请你读吧!
生:我划出了这句话,觉得写得很有趣,我来把它读一读:“我在海水里摸呀摸呀,嘿,一只小螃蟹被我抓住了!”
师:你的摸呀摸呀读得真不错,老师把它写下来。(板书:摸)老师听出来了,你把摸呀摸呀,读得很慢,很小心,你为啥这样读呀?
生:因为摸螃蟹不是那么容易的,所以要小心地摸,慢慢摸。
师:你体会得真好!你再读一遍,让大家跟你学一学。
生:范读:我在海水里摸呀摸呀
师:这么小心地摸,有没有摸到螃蟹呢?谁来读读下半句话。(指读)
师:一只小螃蟹被你抓住了,应该很高兴的呀!你怎么还不够高兴呀?老师教你一个办法,笑着读,你试试?
生:笑着朗读:嘿,一只小螃蟹被我抓住了!
师:进步真大!这下可把小作者抓住小螃蟹的兴奋劲全读出来了。特别是“嘿”这个字,读得也轻也高,看得出小作者是多么高兴呀!(板书:嘿)有谁想和他比赛读吗?(生赛读)
师:我们都把小手拿出来,一起来摸摸这只小螃蟹。
生:齐读。
师:除此以外,你还觉得哪里有趣,谁来读一读。
生:我划出了这句话,觉得写得很有趣,我来把它读一读:“突然,小伙伴哎哟一声叫起来,原来是螃蟹用大螯夹住了他的手。”
师:老师听出来了,你的“哎哟”一声读得特别有味道!你为啥能读得这么好呀?
生:因为被螃蟹用大螯夹住了手,很疼。所以我这样读。
师:有没有谁想和他较量一下?
生1:朗读
生2:朗读
师:较量真够激烈的。你们都是赢家,高兴吧!
师:你还觉得哪里有趣,来读给大家听好吗?
生:我划出了这句话,觉得写得很有趣,我来把它读一读:“那边一个小伙伴,正低着头不知在寻找着啥。我走过去想看个究竟,小伙伴向我努努嘴儿,不作声,原来是一只螃蟹不甘束手就擒,正东逃西窜哩!”
师:这可是一只不甘束手就擒,正想着法儿四处逃窜的小螃蟹!你好像很乖,就甘心束手就擒了!谁不甘心束手就擒?
生1:朗读
生2:朗读
师:好一只不甘束手就擒的小螃蟹!所以小伙伴只向我努努嘴儿,不作
声,可不能惊动了它。谁来做做努努嘴儿的动作。
生:上台做努努嘴儿的动作。
师:我们一起边做这个动作边读这句话,好吗?(师生一起读)
师:你还觉得哪里有趣,愿意来读一读吗?
生:我划出了这句话,觉得写得很有趣,我来把它读一读:“咦,怎么我的脚也痒痒的?低头一看,哦,原来是一只大虾在逗我呢!”
师:你读得很认真,都读对了。老师建议你读“咦”和“哦”这两个字时,可以脸上带上表情读,这样就能读得更好!(板书:咦,哦)老师也想来读一读,给机会吗?(教师范读)你们学着老师的样,练一练,同桌可以互相提提意见。
生:练读。
生:指名上台表演读。
师:哪里也是有趣的,请谁再来读一读?
生:我划出了这句话,觉得写得很有趣。我来把它读一读:“它摇摆着两条长须,活像戏台上的一员武将。我轻轻伸过手去,只一捏,这武将就成了我的俘虏,再也神气不起来了。”
师:你尽力去读了!如果想读得更好一点,有谁给他出点好点子吗?
生:我有一个点子,他读的时候,可以把手拿出来,边读边做摇摆着两条长须的动作,就一定能够读好。
师:你采纳一下他的建议,读读看。(生读)
师:哇!真够威武的!好像你就是一员武将!这个点子真不错,你真要好好谢谢他。进步这么大,就奖励你继续往下读。
师:哈哈,你可真牛。“只一捏”这三个字,读得太好了。谁来做一个捏的动作?
生:上台做捏的动作。
师:对!捏就是这样,也轻也快。谁也想来俘虏这只大虾,尝尝胜利者的滋味?(指读)
师:我捏大虾可真有趣!下面,让我们起立,一起来捏一捏这只大虾。
师生:齐读。
师总结:是呀!赶海是多么有趣呀!摸螃蟹,捏大虾,就算给螃蟹用大螯夹住了手,也觉得高兴。难怪我要闹着舅舅带我去赶海呢!让我们齐读课文第三自然段,再来到海边领略一下赶海的乐趣!
生:齐读。
师:叙述课文第四,五自然段,并播放歌曲《大海啊,家乡》
(学生久久沉醉在优美的课文和抒情的音乐中,不自觉地跟着哼唱起来。)
【评析】阅读教学姓“读”,但“读”不是一种单一,机械的行为,贵在教师引导得法,便可令学生常读常新,百读不厌。在这段教学中,教师毫不吝啬地给学生充分的读书时间,整堂课,书声琅琅,以朗读贯穿全课,语言的感知,理解,积累十分充分。其次,教师在学生自由的展示中轻松点拨,鼓励学生个性化的体验和表达方式,使阅读成为赏心悦目的享受,成为学生展示自我的舞台,互相交流的平台。教师不断地给每个学生展示的机会,肯定每个学生的进步。学生读得怡然自得,醉在其中,在阅读中既学到了知识,得到了美的享受,也在学习中充分体验到了自我价值和成功自豪感,真可谓一箭双雕。
四.延趣.
师总结:今天这节课,老师和同学们共同享受了小作者赶海的乐趣,共同享受了学习语文的乐趣。我们每一位同学的童年生活都是多姿多彩的,老师相信大家肯定有各自说不完的开心事。下面,谁愿意把你的开心事与大家分享?
生:交流各自的童年趣事。
师:是呀,我们的生活是五彩斑斓的,这些童年趣事将成为我们心底里最甜蜜的回忆。下课以后,大家模仿《赶海》这篇课文,把你的童年趣事写下来,它一定会成为你童年最珍贵的一份收藏。
【评点】结束之余,仍不忘把自主的虚拟主机留给学生,把学习活动中轻松愉悦的交流延续下去,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生活的快乐,在生活中感受学习的快乐。
【全课总评】
课堂即生活。教师在课堂上努力营造宽松,愉悦,融洽的学习语文的气氛,自身极具亲和力。教师把学生看成是一个生命体,而不是认知体,如同是自己的朋友一般去尊重每一位学生,用自己的言行让学生感到教师是他们可亲近的大姐姐。师生之间平等对话,同学间无拘无束地交流,人人都全身心地投入,人人都是学习的主人。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要让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在本堂课的教学中,学生在看,听,说,读,演的学习过程中自主参与阅读实践;在兴致盎然的阅读实践中,感受成功带来的阅读乐趣;在具体形象的阅读实践中,初步了解和运用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语文素养得到了有效的培养。
“教育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卢梭,在这里得到了印证。
转载自仪征漫网
《赶海》听课札记--待风翔 篇5
【教学目标】
1、能够叙述课文内容给学生。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我”童年赶海时的乐趣。
3、激发学生热爱大海、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4、充分利用插图,激发学生想像,练习说写。
【教学重点】
通过抓螃蟹、捏大虾体会赶海的乐趣,激发学生热爱大海、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感受赶海给“我”带来的乐趣。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活“趣”
导入:小孩子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份见面礼,这是一件啥礼物呢?小孩子们想知道吗?请听、请看,(播放多媒体课件歌曲《大海啊家乡》前两句)“每当听到这首歌,唱起这首歌时,你想到啥?想说啥?想做啥?
(生:想到海边玩水,想到海边抓螃蟹……)。
师简介:大海退潮后,人们常去海边捡贝壳、捞海带、玩耍等,我们把这些活动称为赶海。
师:你们喜欢赶海吗? 想不想去赶海?也难怪“我”闹着要舅舅带“我”去呢!(出示句子:那是暑假里的一天,我闹着要舅舅带我去赶海。)
师:再读读这一句话,要注意抓住这句话中哪个字去理解这句话?从这个“闹”字中,你读懂了啥?作者为啥要“吵”着“闹”着要舅舅带他去赶海呀?
(引导学生从“闹”字中体会因为赶海有趣,好玩,所以我要“闹” )
(教师板书:有趣)
二、自学思考--寻找“趣”
1、那赶海有趣在啥地方呢?请小孩子听课文朗读,(打开朗读课件)注意从第二三自然段中,动笔划出你认为课文中写得有趣的地方。
2、读读你觉得最有趣的地方,看看怎么样读才能让别人感到这个地方确实有趣。(在四人小组内读读自己画的句子,互谈感受。)
三、精读品悟--体验“趣”
1、(汇报学习成果)谁愿意来展示一下你的读书成果?我们按顺序一处一处找,你觉得哪里有趣,就读哪里。想读的同学举手!这么多同学要读,真爱表现自己。好,我就先请你读吧!(教师点拨)
师:同学们,想不想看看这样的情景?(出示课件:海浪视频)看,看到你们来了,都不忍离开了,正一步一回头地看着你们呢﹗看着这么可爱、调皮的浪花你们想跟他们干啥呢?
生:赤着脚在海边追赶浪花。和浪花抓迷藏……
师:追赶浪花。和浪花抓迷藏该是多么有趣地情景,小孩子想不想读一读。指名读,齐读。
师:海水一浪一浪往下退,小孩子最喜欢在海边玩水了,飞跑着追赶远去的浪花,这时浪花会来个回马枪和“我”相碰(板书:追赶浪花)是多么有趣呀!
2、刚才我们体会了追浪花的乐趣,那课文中还有哪些地方写得有趣呢?
师:你们有没有在大人的带领下到海边或田野里摸鱼或摸过螺?老师请俩位同学上台来示范“摸”的动作,其他同学注意观察“摸”的动作,再想想这句话该怎么读?
师:你的“摸呀摸呀”读得真不错,老师把它写下来。(板书:摸海星)老师听出来了,你把摸呀摸呀,读得很慢,很小心,你为啥这样读呀?
生:因为摸海星不是那么容易的,所以要小心地摸,慢慢摸。
师:你体会得真好!从你的读中,老师体会到你摸得真认真。
3、你们摸得这么慢,摸得这么小心,摸得这么认真,摸到啥
东西了呢?谁来读读下半句话。(指读):嘿,一只小海星被我抓住了
师:一只小海星被你抓住了,应该很高兴的呀!你怎么还不够兴
呀?老师教你一个办法,笑着读,你试试?
生:笑着朗读:嘿,一只小海星被我抓住了
师:进步真大!这下可把小作者抓住小海星的兴奋劲全读出来了。特别是“嘿”这个字,读得也轻也高,看得出小作者是多么高兴呀!
4、除此以外,你还觉得哪里有趣,谁来读一读。
5、看小伙伴捉螃蟹也很有趣,谁来读一读?
理解“哎哟”
出示:“突然,小伙伴‘哎哟’一声叫起来,原来是螃蟹用大螯夹住了他的手。”
师:你从“哎哟”中听出了啥?
生:疼。
生:我除了听出了疼,还听出疼中夹杂着高兴。
师:被螃蟹夹得疼吗?(有点)以后还抓不抓了?
生:还去,因为抓螃蟹太有趣了!
师:谁再试试读读“哎哟”?
师:老师也想读读,能不能给老师这个机会?(把“哎哟”我读得快,因为没想到螃蟹用大螯夹住了自己的手。)
生:“哎哟”我读得高兴。
生:…… 板书:抓螃蟹
6、你还觉得哪里有趣,愿意来读一读吗?
生:我划出了这句话,觉得写得很有趣,我来把它读一读:“咦,怎么我的脚也痒痒的?低头一看,哦,原来是一只大虾在逗我呢!”它摇摆着两条长须,活像戏台上的一员武将。我轻轻伸过手去,只一捏,这武将就成了我的俘虏,再也神气不起来了。”
师:(创设情景)指着一名学生故意说:“咦,你不是五年级的学生吗?怎么跑到三年级来上课呀?(学生作解释)哦,原来是老师弄错啦!”
(1)师引导谈体会:这段话中“咦”和“哦” 两个语气词能交换吗?我们把这两个语气词交换顺序后再读读,看看你从中体会到了啥?(生谈体会:不能,小作者开始不知道怎么回事,所以发出了疑问“咦”?后来当知道大虾在逗我时,恍然大悟,“哦”。)
(2)指导读好“咦”和“哦”两个语气词
(3)在这里武将指的是?你们听威武的大虾在说:“来呀,来呀,你们能把我怎样?”面对这威武的大虾,此时,你们最想干啥?
生:我在海水里摸呀摸呀,嘿,一只小海星被我抓住了!
生:我想抓住它。我捏住它。……
师:(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用词的精妙)老师请两组同学上台来演示动作。好不好?每组同学一个当大虾,一个当“我”。一组同学演示“抓”的动作,另一组同学演示“捏”的动作。伸出你的双手,当作长须,也威武地摇摆吧?其他同学注意从他们的动作中体会用“抓”大虾好呢?还是用“捏”大虾好?想一想,为啥?(让学生从中体会用力的力度不同,大虾会有啥表现。)
生:别看大虾长得威武,很神气的样子,我只轻轻“一捏”就被我束手就擒了,再也神气不起来了。(板书:捏大虾)
四,观察想象——延伸“趣”
1、刚才我们同小作者一起捏大虾、抓螃蟹、摸海星,感受了其中的乐趣,沙滩上其他人在干啥呢?(指导学生观察插图)
(1)生读相关句子。
(2)练习用“他们有的……有的……有的……”说话.
(3)指名说,师生共同点评。(还有啥趣事呢?让学生延伸赶海的有趣)
2、赶海的趣事真是太多了,我们怎么说也说不完.但是呢,快乐的时光总是短暂的,不知不觉,太阳偏西了,赶海的人们三三两两地离去,这时的大海也是一番怎么样的情景呢?(师范读,从中营造大海此时平静的情景。)
师:瞧,小孩子的背篓里沉甸甸地,人们水桶里装得满满的。你们能告诉我里面有些啥吗?
生:沉甸甸地背篓里面有各种各样的贝壳。
生:背篓里面有大龙虾。
生:背篓里面还有螃蟹、海星。
3、有这么多的收获,小作者的心里可真高兴了,他通过啥来表达他高兴的心情?这不,你听,(播放多媒体课件歌曲《大海啊家乡》前两句)我们一起跟小作者一起唱。
4、这首歌在课文的哪儿也出现过?他在文章的开头,结尾都用了《大海啊家乡》的歌词,首尾呼应,使文章更加吸引人了。这可是写好文章的一个小秘诀哦。
【教学结束】
课后作业:
大海带给我们无穷的乐趣,可时间不早了,我们得跟大海告别了,你们还有啥话要跟大海说吗?回去以后把你想对大海说的话写下来。(让学生尽情抒发对大海的留恋、热爱之情。)
《赶海》听课札记--待风翔 篇6
导航台
一、课文主要内容及思路导读
刚刚了解了一些海底世界的知识,一定对大海充满了好奇,想去看看大海吗?想让海水亲吻你的脚吗?想闻闻充满咸味的海水味吗?想脱掉鞋袜踩一踩松软的沙子吗?那就让我们去赶海吧?啥叫赶海?赶海指人们在海水退潮时,到海边去捕捉捡拾海鱼、海蟹之类的东西。有趣吗?
课文叙述“我”童年时跟舅舅赶海的一件事,抒发了作者热爱大海,热爱生活的真挚情怀。
全文共5个自然段、可分为三段。
第一段(第1自然段),写每当“我”唱起《大海,家乡》这首歌,便想起童年赶海的事。“小时候,母亲对我讲,大海就是我家乡……”这是歌曲《大海啊,家乡》中反复咏唱的歌词,表达了对大海的一片深情。
第二段(第2-5自然段)其中第3自然段是课文的重点,记叙了“我”赶海的过程,赶到海边-捉蟹、捉虾-满载而归,其中“捉虾”、“抓蟹”写得具体、生动、有趣。先总写沙滩上很多,然后写一个山伙伴抓蟹。接着写“我”捉虾。最后写“我”满载而归。
第三段(第6自然段)再一次引用歌词,照应开头,告诉我们童年时赶海的事印在“我”的心中。
精品屋
二、课文精彩片断欣赏
片断点评
先总写沙滩上人很多
然后分写两件事
1)小伙伴抓蟹
2)“我”捉虾、
以画线一句过渡。
[欣赏]
这一段具体写了小伙伴抓蟹和“我”捉虾这两件事写得充满童趣螃蟹“不甘束手就擒”正东逃西窜理。并作出反击,用大螯夹住了那位小伙伴的手,还真难对付。倒是那只虾,看起来神气,摇摆着两条长须,活像戏台上的一员武将,“我”轻轻一捏,就成了我的俘虏“轻轻伸过手去”、“捏”写捉虾的动作,具体生动,准确的语言传神地再现了一个小孩的机敏、能干。“成了我的俘虏”、“再也神气不起来了”则是一个“胜利者”喜悦之情的真实流露。
金手指
三、表达办法提示。
在《雪儿》那篇课文里,我们知道了啥是“顺叙”,就是按照事情的先后发展顺序来叙述事情。“顺着来”。那有没有“倒着来”呢?有。所谓“倒着来”就是先叙过后发生的事情,再叙述先发生的事情,这叫作“倒叙”。
像《赶海》这篇课文采用的就是倒叙。小时候,母亲对我讲,大海就是我家乡……每当我唱起这支歌,便想起童年时赶海的趣事?“赶海”这件事发生在“唱歌”之前,但当“我”唱起这支歌时,回忆起童年时赶海的趣事。由现在写到以前,是不是倒着来?
同学们可以翻开这学期的《补充阅读》,其中有一篇《小木船》,文章的结构和《赶海》完全相同。“每当我看到珍藏在抽屉里的那只精致的小木船,就会想起陈明来。上小学一年级的时候,……”也是由一只小木船想起以前的事。上小学一年级在前,看到小船在后。这两篇课文都是由一个事物想起以前发生的事情。一位同学读了《小木船》有感而发,写了一篇习作《集邮册》:“今天,老师和我们一起学习了《小木船》这篇课文。这不由地让我想起了上学期发生的一件事……”这位同学也准确地采用了倒叙手法。相信你也一定学会了。
另外,请同学们再仔细读一读《赶海》和《小木船》的结尾,它们都再次从“从前”回到“现在”,“那天以后,直到现在我俩也没有见过面”,或者呼应开头“我一边走一边哼起了最爱唱的歌……”,这样子,整个文章的结构才完整、稳定。
益智园
1、本课作者饶有兴味地叙述了自己童年时代跟舅舅赶海的趣事,读来令人仿佛身临其境。谁没有金色的童年,谁的童年没有发生过有趣的故事?同学们也正处在快乐的童年。那么开心的事令你最难忘?请你采用倒叙的办法把它们写下来。
2、这篇课文写得最精彩的就是第3自然段了,你能把它们背下来吗?
《赶海》听课札记--待风翔 篇7
一、欣赏歌曲,导入课文
1、我们来听一首歌,播放“小时候,母亲对我讲,大海就是我家乡┄┄”
2、这是一首赞美大海的歌,这动听的歌仿佛把我们带到了海边。那蓝蓝的海水,洁白的浪花,金色的沙滩,五彩的贝壳……多么令人向往呀!上节课老师和大家一起初步学习了这一课,谁来说说赶海给你留下的最深的印象是啥?板书:趣
二、感受趣味,体会写法
师:轻轻打开课本,想一想作者给我们仔细简介了哪些趣事。
板书:追浪花 摸海星 捉螃蟹 捏大虾
师:这节课我们体会作者怎么样把这些事写具体,写有趣的。选自己喜欢的事,找一找从哪些词语里看出“趣”的。小声读一读。
片段1“追浪花”
你喜欢这里的哪个地方?这是写浪花样子的句子。如果这样写:只有浪花还翻卷着,然后慢慢退去。怎么样?老师告诉你这是一个拟人句,说说你为啥喜欢这个句子。
片段2 “抓海星”
出示描写“抓海星”的句子,
生:(读)我在海水里摸呀摸呀,嘿,一只小海星被我抓住了!
师:你从哪儿看出有趣?板书:摸呀摸呀 这个同学会从动词中体会里面的趣味。把这个词语画上。你觉得抓海星容易吗?
师:摸海星不容易,所以要专心地摸。你再读一读这句话。
师:哪个字最能表现“我”摸到海星之后的心情?别人都没有耐心,只有你有耐心摸到了,并还是一个五颜六色的海星,此时你的心情怎么样?你要是笑着读这个“嘿”字,会读得很好。你试试。
师:这只小海星很狡猾,趁你不注意,它突然身子一扭,从你手里滑落了,也钻进海水里了。谁再来抓一次?
师:这次捉住了吗?
生:捉住了。
师:这次可要抓牢了。
师:分男女生读。
片段3:“捏大虾”
生:(读)咦,怎么我的脚也痒痒的?低头一看,哦,原来是一只大虾在逗我呢!它摇摆着两条长须,活像戏台上的一员武将。我轻轻伸过手去,只一捏,这武将就成了我的俘虏,再也神气不起来了。
师: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听清要求:把这只大虾读进你的脑海里。
师:这是一只 和 的大虾。
师:你从哪个字中体会出这是一只顽皮的大虾?板书:逗 一个“逗”字把大虾的顽皮写出来了。读一遍。
师:哪句话写出了大虾神气的样子?这是一个比喻句。
生:(读)它摇摆着两条长须,活像戏台上的一员武将。
师:板书:摇摆……活像……
师:为啥说它活像一员武将?看多媒体演示古装戏里的武生形象
师:此时,这只大虾好像在说啥?
师:这只大虾怎么也成了神气不起来的大虾的呢?有一个字写的很好。板书:捏 把这个字放在句子里,看谁能读好。
师:假如是你捏到了这只大虾会对它说些啥?
师:齐读 这正是蚊子找蜘蛛——自投罗网。
片断4:“捉螃蟹”
师:你觉得哪个地方写出了趣味?“束手就擒”这个词本来是用在谁身上?假如这个句子这样写:螃蟹不想被抓住,跑到这儿,跑到那儿,还有趣吗?
师:这只螃蟹真太胆大,太猖狂了。
总结:尽管小海星那么狡猾,螃蟹那么猖狂,大虾那么威风凛凛,可是最后它们还是成了小伙伴的“战利品”,赶海实在太有趣了!快乐的时光总是过得这么快,不知不觉中,夕阳已经西下,他们披着晚霞的余晖,迎着凉爽的海风,听着海鸥的鸣叫,背着大海送给我们的礼物,依依不舍地离开了大海。
结尾:再次欣赏《大海啊,家乡》,回味赶海给我们带来的无穷乐趣。
三、读写结合,训练写作
学完课文,不知大家发现没有在这篇课文里作者用了很多动词,抓海星的时候用了“摸呀摸呀”,捉大虾时用了“捏”,写浪花,螃蟹、大虾时用了比喻句和拟人句,这不仅让语言活泼了,还让这些事更有趣味性。在我们生活中也有很多有趣的事情,我们不妨学一学作者的写作办法,写一写我们自己的生活,把快乐与大家分享。
师:同学们都喜欢玩溜溜球,这是一位同学写的一个玩溜溜球的片断:
玩溜溜球真有趣。把食指套在绳子的圆环上,将溜溜球用力往下甩,“嗖”的一声,溜溜球就出发了。到了最底端就开始转圈圈。随着手在空中一起一落,溜溜球就像杂技演员跳蹦极,一会儿向上,一会儿向下。
师:瞧,小作者正是用了一些动词和比喻句,如“甩”“出发”“转圈圈”“一起一落”,“溜溜球就像杂技演员跳蹦极,一会儿向上,一会儿向下。”把玩溜溜球写得生动也活泼,叫人读了之后就想赶快玩玩溜溜球。
出示:真有趣。请同学们说一说干啥真有趣。
生:拍皮球 捉泥鳅 吹泡泡 滑旱冰 游泳 ……
出示:吹气球真有趣。
。
大家都吹过气球,每人试着给同桌说一说。然后找两个同学练说。
作业:围绕“做啥真有趣。”这个句子写一段话。
板书: 赶海
追浪花:回过头来
有趣 摸海星: 摸呀摸呀
捉螃蟹: 东逃西窜
捏大虾: 逗 摇摆……活像……
《赶海》一课教学反思
3月20日(星期五)我参加金水区名师教研活动,上了《赶海》这节探索课,课后和金东片区各校老师参加的议课,感触很多,收获不少。
一、教材分析与教学设计
《赶海》是苏教版第六册第11课,叙述了作者童年时代跟着舅舅赶海的一些趣事,抒发了热爱大海,难忘童年生活的真挚情怀。全文的内容紧紧围绕“趣”和“乐”来展开,重点描写了“追浪花”、“摸海星”、“抓螃蟹”、“捉大虾”等有趣的场景。课文行文流畅,内涵浅显明朗,字里行间充满活泼和真挚,很贴近小学生的生活和情感实际。分析通篇课文,寓意简明,可深挖的“点”不多,教学回旋余地相对较小,故采用抓朗读训练学生语感,引导学生领会课文生动活泼的写作特点,以读写结合的办法训练学生写作结束的教学方式。
二、做得还比较满意的方面
1、在执教这篇课文时,我首先立足于本课的“趣”,开动脑筋,设计多个环节,千方百计引导学生们读趣、找趣、说趣、品趣、因此,本节课课堂听讲、课堂讨论的气氛活跃,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高涨,整节课充满活力,令讲者和听着有回味之感。
2、先把学生导入意境。开始上课,首先播放《大海啊,家乡》这首旋律优美,意境深长的歌曲,动人的旋律回荡在教室,接着我用优美的语言对大海的美景进行描述,唤起学生对大海的美好印象和不限向往。在课文结束时,《大海啊,家乡》的旋律也一次响起,让学生随着美妙音乐进入意境,再次回味赶海的乐趣。
3、创设阅读场境,体味赶海快乐。文中描写了追赶浪花、摸海星、抓螃蟹、捏大虾几件趣事,我采用“有扶有放”的教学办法,巧妙设计教学情景,重点指导学生学习“摸海星”、“捏大虾”两个片段,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积极学习,开动脑筋,让身心沉浸在作者文字所呈现的意境之中。在这节课的学习中,设计了两个情景,一是“摸海星”,为了让学生读出“摸呀摸呀”的动作感觉和过程感觉,特意设计这样的问题:“你从哪个词语中体会到了摸海星的‘趣’?”,“你从‘摸呀摸呀’这个动词中体会到了啥?”学生在思考中找到了“动作感觉”和“过程感觉”,再读时效果就明显不一样。还有,创设了抓到海星之后,海星滑落到水里,让学生反复阅读此句,体会摸海星的不容易,这样才能感受抓到海星后的喜悦和兴奋之情。这样的阅读过程不仅充满趣味,而且层层递进,感情充沛,效果出奇,把学生引进了文本内核,最终的阅读效果是比较精彩的。
在片段“捏大虾”中,我也设计了“让大虾读进了你的脑海里”为阅读重点,同学们一听说让大虾读进了你的脑海里,自然会激起阅读兴趣,不限想象,结果不仅读得专心,而且体会得也有深度,心生意境。
4、读写结合,培育写作能力。创新是课文教学中一个重要目标,小学生模仿能力强,课文中的某个词语,某个句子,或者写作技巧都是学生模仿、提高写作技能的对象和样板。在这篇课文里,值得学生学习借鉴的地方也不少,如课文起头部分和结尾部分的“首尾呼应”,课文中许多动词用得也非常好,比如:“抓”“摸”“捏”等,还有描写事物时运用的比喻句、拟人句等。根据三年级写作教学的重点和任务,采用读写结合办法,设计了围绕“做啥真有趣。……”说一段话的训练。由于设计精心,学生思维活跃,仅用几分钟练习,都能准确运用动词以及拟人句、比喻句说出一百字左右,语言活泼,生动有趣的片段,令在场听课老师为之感到满意。
三、需要改进的方面:
1、语文课上要有琅琅读书声。这里说的“充分地读”,并非是无目的、无要求的泛读,我们提倡的朗读是一个要求逐渐提高,螺旋上升的训练过程,是指有理解、有体验、有感受、能传情达意,包含着读者以良好的基本功,对文本的思索与体验的朗读。在以后的教学中,应该注重引导学生根据对文本的理解大胆朗读。
2.我再一次体会到了教学机智,感受到了教师备课、精心设计各种有新意的教学思路的重要,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为学生的“学”“悟”服务,让学生更有兴趣、更轻松地学习,丰富语文知识,提高语文读写能力,进而提高语文素养。
这节课学习“追浪花”和“捉螃蟹”时,没有彻底放手让学生品读和感悟,多少有点牵着学生鼻子走过场的痕迹,令人遗憾。在今后的教学中,还需进一步深钻教材,灵活运用,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小主人。
最后,借此机会感谢各位领导、同仁给予的指导和支持。
《赶海》听课札记--待风翔 篇8
《赶海》是苏教版第六册的一篇课文,这篇课文叙述了“我”童年时代跟着舅舅赶海的一件事,抒发了“我”热爱大海,热爱童年生活的真挚情怀。这篇课文的内容比较浅显,文字充满童趣,在教学时主要通过指导学生朗读来领会课文内容,训练学生的语感。
一、 激情入境
阅读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和认真阅读的习惯,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教师就要努力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气氛,激励学生全身心地、自觉积极地参与到学习新知识的活动中去。
一开课,我就出示了有关大海的优美画面,唤起了学生对大海的美好印象,接着让学生用一个词来表达对大海的印象,最后自然地引入课题“赶海“,这样做既丰富了学生的词汇量,也为学习课文作了铺垫,同时也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
二、 以读感知
在整堂课的学习中,我反复让学生进行朗读,每一遍都有不同的要求,真正做到了在读中理解课文,在读中感悟课文。
在读书前,学生已经针对课题进行了质疑,所以他们迫切地想通过学习来寻求解答。一开始,我让学生自己来提出学习要求,在第一次读书中解决了生字新词和读通课文。第二次读书时,我让学生带着自己提出的问题,通过阅读来理解课文内容,初步理清了课文脉络。第三次,我让学生带着一定的感情,配上音乐来读书,学生进一步感悟了课文。 这样一次一次的阅读理解,全体学生都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学生真正地成了学习的主人。《大纲》中明确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在教学过程中要强化学生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引导他们在实践中获取知识,形成能力。学生自主学习,既避免了教师的烦琐讲解,也培养了他们独自发现并解决问题的能力,使教学活动真正建立在学生活动、自主探索的基础上。同时,通过反复的阅读,学生逐步加深了对课文语言的感悟和内化,促进了语感的积淀,并将感悟品位的文字通过激情朗读表达出来。
《赶海》听课札记--待风翔 篇9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2、学习课文第三小节,从摸海星、捉螃蟹、捏大虾三件趣事中体会赶海的乐趣。抓住“嘿”、“哎”、“咦”、“哦”等语气词儿感受作者童年赶海的乐趣。
3、通过设置情境及朗读,初步体会文章首尾呼应的特色,体会写法并会运用。
4、通过学习课文感受“我”童年赶海的乐趣,激发学生热爱大海,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结合具体情境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并练习积累运用语言。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段感受“我”童年赶海的乐趣,激发学生热爱大海,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借助媒体情境激活“趣”
师:播放:《大海啊家乡》,同学们熟悉这支歌吗?每当听到这支歌,便让我想起童年赶海的趣事!
【设计意图:教育家赞科夫说过:“艺术作品首先要激发儿童的思想感情,其余的工作都应当是这些思想感情的自然的后果。”教学一开始,让学生聆听美的歌声,欣赏美的画面,感受美的形象,进而打开想象的“闸门”,使学生对赶海形成表象,激起学生探究新知的欲望,引导他们理解全篇课文的内容, 使学生进入文本的情景,产生阅读期待继而形成了“未成曲调先有情的良好课堂基调。”】
二、紧扣“趣”,辐射全篇
1、齐读课题
2、师: 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赶海一共几件趣事?(生答四件)除了追赶浪花还有哪些趣事呢?(指名交流,教师贴板书:摸海星、捉螃蟹、捏大虾)
3、师:你觉得哪件事最有趣?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第三小节,用你的眼睛去发现,用你的心灵去体会,从哪些词句感受到的,动笔做做记号写写体会。
4、师:刚才同学们读得可专注啦!有的同学读得摇头晃脑,脸上还带着丰富的表情呢!谁愿意来展示一下你的读书成果?
【设计意图:《大纲》中明确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在教学过程中要强化学生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引导他们在实践中获取知识,形成能力。学生自主学习,既避免了教师的烦琐讲解,也培养了他们独自发现并解决问题的能力,使教学活动真正建立在学生活动、自主探索的基础上。课堂上,教师要敢于留时间让学生自读自悟,不仅让学生会读而且懂得怎么样去读好,教给学生“边读边想”这一重要的读书办法。此外,重视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是《语文课程标准》的一项重要精神。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教学中教师尊重学生阅读过程中的独特感受,体现个性化阅读。】
三、精读品悟--体验赶海之 “趣”(按学生的选择进行学习)
“摸海星”
1、生回答。(出示描写“摸海星”的句子)
2、师:摸海星哪儿有趣?(生答)把你的这种感受读出来?(生读)
出示:我在海水里摸呀摸呀,
3、师:在大海里摸海星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要小心翼翼,慢慢地摸。谁来摸一摸。(生读)
评价语:(我仿佛能看到你认真的样子)
(你摸得真仔细啊!)
4、师:谁能和她比一比,也来读读这句话!(指名再读)
5、师:就在你们摸呀摸的时候,一只小海星被抓住了!(出示海星图)此时此刻你的心情怎样?(高兴、激动、喜悦……) 带着你的心情来读
出示:我在海水里摸呀摸呀,嘿,一只小海星被我抓住了!
5、师:你不仅嘿字读得好,还把后面的感叹号也给读出来了(点击),读书就要这样,不仅要关注语言文字,还要读出标点符号!(指名读)
6、师:你不仅读得流畅,表情还很丰富。这只小海星很狡猾,趁你不注意,身子一扭,也滑进海水里了。我们全班同学伸出手来比赛摸一摸,看谁能把这只海星摸到。(齐读)
7、师:摸海星真是乐趣多多呀!还有哪件事儿你觉得最有趣,接着交流。
【设计意图:借助课件,让学生欣赏真实的海星,激发兴趣,使学生脑海中想象画面更加真实,通过“嘿”字更加突出语气词在文中的重要性。引导学生一边自主带着惊喜、兴奋的心情读课文,一边做着摸海星的动作,体验其中的乐趣,进而使快乐在自然生动中有效达成。】
“捏大虾”
1、出示:咦,怎么我的脚也痒痒的?低头一看,哦,原来是一只大虾在逗我呢!它摇摆着两条长须,活像戏台上的一员武将。我轻轻伸过手去,只一捏,这武将就成了我的俘虏,再也神气不起来了。
2、师:你的想法和我不谋而合,程老师也觉得摸大虾太有趣啦!请同学们自己读读摸大虾这部分。听清要求:把这只大虾读进你的脑海里。边读边想,看看这是一只怎么样的大虾?(生自由读)
出示:这是一只_______________的大虾。(此处随机,“顽皮”与“神气”)
顽皮:
3、师:你从哪个字中体会出这是一只顽皮的大虾?一个“逗”字把大虾的顽皮写出来了,真妙。大虾在逗我玩呢,多有意思呀!谁来读一读。
4、分别出示两句话分别请两个同学来读,一个读:咦,怎么我的脚也痒痒的?低头一看,一个同学读哦,原来是一只大虾在逗我呢!
5、师:能告诉老师,为啥把“咦”,“哦”这两个语气词读的这么好呀?能说说你们的感受吗?(点击语气词儿)(让读书的两个小孩分别说)
6、师:同学们,这就叫读书,揣摩文章中词语、句子的意思,体会它隐藏在里面的感情,然后通过朗读表达出来。
让我们也来读读体会体会。(齐读)
神气:
1、师:同学们再读读这段话,找一找,这还是一只______的大虾。(生回)
2、师:读得这么好,老师要奖励你们亲眼看看这只大虾。(点击出示大虾画面)(出示:比较大虾和戏台上的武将)他们有啥地方相像呢?(舞台上的武将常常插着两根翎毛,大虾摇摆着两条长须还真与武将相像)
看上去真威武呀,真神气。读出大虾的神气威武。(指名读 )
3、师:如果你一边读,一边想像大虾和武将的模样,那你的朗读一定会更逼真,感受也会更深刻,不信,大家试一试。(自读后指名读)
老师评价:怪不得作者说它活像“戏台上的一员武将”呢!但它再神气,也逃不出我的手掌心。瞧,(引读)我轻轻——(生读),只——(生读),这武将就——(生读),再也——(生读)啦!
4、原来这只大虾看似神气威武,其实我只要轻轻一捏就把它捉住了。
(只一捏让学生边读边做动作)
5、师:对!捏就是这样,也轻也快。还有人也想来俘虏这只大虾。(生读)
6、读到这里,同学们的心里和手里一定也已经痒痒的了,想捏大虾的同学起立,一边读,一边捏一捏这只大虾。(点击画面出现文字)齐读。
【设计意图:《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旨在让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这一部分内容不做繁琐的分析,把学习的积极权交给学生,在看、说、读、演的过程中自主参与阅读实践,感受阅读乐趣,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在本堂课中我引导学生“边读边想,将好的朗读体现在声音、表情、动作上”,通过引读、赛读、演读等多种方式的读使得原本凝固的语言文字被声音、表情、动作激活了,课堂中充满着浓浓的语文情趣。】
捉螃蟹
(出示螃蟹图片)你抓过螃蟹吗?抓螃蟹容易吗?
(容易就引导)小作者就没有那么容易啦!
不容易就说小作者也没那么容易
指明读捉螃蟹这部分师:你能想到当时的情景吗?(生说后顺势请他读)
师:真是一只不好惹的螃蟹啊!谁来读
师:谁愿意来捉捉螃蟹?(指名读)
哎呦相机评价(你的朗读让我们体会到了小伙伴痛得龇牙咧嘴的样子)
小结:螃蟹犹如一位将军,勇敢也有计谋,多有趣!小伙伴好不容易逮住了螃蟹,却被螃蟹反夹一下。捉螃蟹多么具有挑战性啊!谁来挑战?(指名读)
师:怪不得小作者只努努嘴,不作声:全身心抓螃蟹呢!
总结:同学们我们一起体会小作者(指板书)捉螃蟹、摸海星、捏大虾的趣味,让我们捧起书一起来回味其中的乐趣。(齐读第三小节)
【设计意图:阅读教学姓“读”,但“读”不是一种单一,机械的行为,贵在教师引导得法,便可令学生常读常新,百读不厌。在这段教学中,教师毫不吝啬地给学生充分的读书时间,以读代讲,不但可以培养兴趣,还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感受课文的语言美,使学生能“目视其文,口发其声,心同其情,耳醉其音。”其次,教师在学生自由的展示中轻松点拨,鼓励学生个性化的体验和表达方式,使阅读成为赏心悦目的享受,成为学生展示自我的舞台,互相交流的平台。教师不断地给展示的机会,肯定每个学生的进步。学生读得怡然自得,醉在其中,在阅读中既学到了知识,也在学习中充分体验到了自我价值和成功的自豪感,真可谓一箭双雕。 】
《赶海》听课札记--待风翔 篇10
作者:佚名 转贴自:本站原创 点击数:14
评《赶海》一课
常州市西新桥小学 刘 嬿www.定制ifanwen.com www.定制ifanwen.com www.定制ifanwen.com
各位领导、评委,你们好!我是西新桥小学的刘嬿。《赶海》是小学语文苏教版第六册的一篇课文。这篇课文叙述了“我”在童年时代跟着舅舅赶海的一件事,抒发了“我”热爱大海,热爱童年生活的真挚情怀。课文内容浅显,语言生动活泼,字里行间充满了童趣,是一篇深受学生喜爱的课文。周老师用自己富有童趣的语言,营造了和谐、互动、探究、创新的良好的学习情境和气氛,更用平易近人的态度、殷切的期待,拉近了彼此之间的距离,增加了亲和力。下面,我将从以下三点来进行阐述:www.定制ifanwen.com www.定制ifanwen.com www.定制ifanwen.com
一、注意创设情境,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
著名的教育家赞科夫说过:“艺术作品首先要激发儿童的思想感情,其余的工作都应当是这些思想感情的自然的后果。”教学伊始,教师播放了《大海啊,家乡》这首优美熟悉的曲子,并配乐叙述:“小时候,母亲对我讲,大海就是我家乡……每当我唱起这支歌,便想起童年时赶海的趣事。”让学生聆听美的声音,感受美的形象,打开了学生想象的“闸门”,使学生对赶海形成了表象,具有了感性的体验,完全陶醉在音乐所描述的情境中,激起了学生强烈地阅读课文的愿望。教师努力创设了一个充满活力的生活化的课堂教学环境,引导学生去感受语文的魅力,让学生走进文本。在这节课即将结束之时,耳边也回响起那熟悉的旋律《大海啊,家乡》,周老师深情地叙述课文第四、五自然段的内容,学生久久沉醉在优美的课文和抒情的音乐中,不自觉地跟着哼唱起来。www.定制ifanwen.com www.定制ifanwen.com www.定制ifanwen.com
二、注意以读为主的训练主线,重视学生读的实践过程。www.定制ifanwen.com www.定制ifanwen.com www.定制ifanwen.com
让学生与文本对话,是我们在新课程实验中致力寻求的新理念,也是我们语文教学的至高追求。通过对话,让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张扬,让他们享受学习语文的乐趣,感受到自己的智慧和力量。这节课中,周老师十分重视读得训练,始终以读为主。比如:www.定制ifanwen.com www.定制ifanwen.com www.定制ifanwen.com
听完《大海啊,家乡》之后,周老师让同学们打开书,默读课文,动笔划出自己认为课文中写得有趣的地方,学生边默读边划出有关句子。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每一位学生从教材中获得的信息与体验都是不同的。教学中,周教师尊重学生阅读过程中的独特感受,体现了个性化阅读。www.定制ifanwen.com www.定制ifanwen.com www.定制ifanwen.com
接着,周老师对学生说:“同学们,我们怎么样才能把这些写得有趣的地方读得有趣呢?我们可以一边读一边想,读到哪里想到哪里,读慢些,留给自己想象的虚拟主机,谁想象得好,谁就能把这篇课文读得好。好的朗读,不仅体现在朗读的声音和表情上,还能加上自己的动作。”课堂上,周老师留出较多的时间让学生自读自悟,不仅让学生会读而且懂得怎么样去读好,教给学生“边读边想”这一重要的读书办法。要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光靠教师范读、领读和练习是不够的,还必须让学生逐步掌握并学会运用朗读的一些最基本的办法和技巧,指导一些朗读的知识,这样才能起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
当学生读到“我在海水里摸呀摸呀,嘿,一只小螃蟹被我抓住了!” www.定制ifanwen.com www.定制ifanwen.com www.定制ifanwen.com
周老师马上问:“你把摸呀摸呀,读得很慢,很小心,你为啥这样读呀?”学生把自己的感受说了出来:“因为摸螃蟹不是那么容易的,所以要小心地摸,慢慢摸。” www.定制ifanwen.com www.定制ifanwen.com www.定制ifanwen.com
周老师也说:“一只小螃蟹被你抓住了,应该很高兴的呀!你怎么还不够高兴呀?老师教你一个办法,笑着读,你试试?”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果然读得更形象了。
当读到“突然,小伙伴哎哟一声叫起来,原来是螃蟹用大螯夹住了他的手。”这句话时,这位学生读
“哎哟”的时候,表情仍是比较开心,周老师马上说:“疼是疼,可疼了还高兴,周老师不是这样读的。”他进行了范读,但是呢他马上也说:“这样读都是可以的,不同的想象,读得不同,要敢读书,放开声音自己读。”他并没有要求学生按照他的理解去读,而是鼓励学生要带着自己的理解,自己的感情去体会。www.定制ifanwen.com www.定制ifanwen.com www.定制ifanwen.com
周老师重视学生个性化地朗读,采用多种办法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除了让学生自己思考、想象,教一些朗读的技巧,一些重点的字词,他也能引导学生通过动作来加深理解。例如:努努嘴、捏。学生兴致高涨地做着动作,朗读的时候更有感情了。
逐步引导学生由读通到读懂,再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落实了读的训练目标,重视读的实践过程,使阅读真正成为学生积极的个性化的行为。在琅琅的读书声中,学生获得了初步的情感体验,激发起对美、对大自然的向往,也充分感受到语言的美。www.定制ifanwen.com www.定制ifanwen.com www.定制ifanwen.com
“读”不是一种单一、机械的行为,贵在教师引导得法,便可令学生常读常新,百读不厌。在这段教学中,教师毫不吝啬地给学生充分的读书时间,整堂课,书声琅琅,以朗读贯穿全课,语言的感知,理解,积累十分充分。其次,教师在学生自由的展示中轻松点拨,鼓励学生个性化的体验和表达方式,使阅读成为赏心悦目的享受,成为学生展示自我的舞台,互相交流的平台。教师不断地给每个学生展示的机会,肯定每个学生的进步。学生读得怡然自得,醉在其中,在阅读中既学到了知识,得到了美的享受,也在学习中充分体验到了自我价值和成功自豪感,真可谓一箭双雕。www.定制ifanwen.com www.定制ifanwen.com www.定制ifanwen.com
三、注意教师的角色转变,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www.定制ifanwen.com www.定制ifanwen.com www.定制ifanwen.com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小孩的行为往往受到严格的限制,事实上,只要是人,都希望时时生活在一种轻松和谐的环境中,拥有自由,感觉平等、尊重,学生就更需要自由表现自己的机会,还他们活泼、纯洁、可爱的真面目。这就要求课堂教师应像一个调色师,用真挚的心灵,宽阔的胸襟,信任的目光,赏识的态度营造一种安全、和谐的课堂气氛,让课堂充满暖色调。学生自然就消除了顾虑,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创造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创造一种轻松、和谐、风趣、愉悦的课堂气氛十分必要,学生可以在这种活泼的气氛中努力学习和探求。www.定制ifanwen.com www.定制ifanwen.com www.定制ifanwen.com
当学生读到“那是暑假里的一天,我闹着要舅舅带我去赶海,舅舅答应了。”这句话时,周老师说:“读到这个闹字时,你想到了啥?有没有浮现出孩子闹大人的情景?我们不妨来演一演“我”是怎么样闹着要舅舅带我去赶海的。老师来演舅舅,谁来演我的小外甥或小外甥女。谁闹得最厉害,我就带谁去赶海。”面对第一个上来的小女孩,周老师要她先喊声舅舅,而且要喊得好听,几遍下来,小女孩渐渐进入了情境,但表演“闹”得还不够,周老师也问:“谁能闹得更厉害些?”这时上来的小男孩连说带拉,嘴里不住地嘟囔着,一个劲地耍赖,充分地理解了这个“闹”字。www.定制ifanwen.com www.定制ifanwen.com www.定制ifanwen.com
新课程下的课堂十分重视生命的体验,没有生命体验就不是成功的教学。体验有直接和间接体验,教学必须符合这种体验,符合新时代、新生代的要求。在读到“我”闹着要舅舅带我去赶海时,教师引导学生打开生活积累的“仓库”,唤起学生的生活经验,激发想象,让学生根据自己平常的生活经验演一演“我”是怎么样闹着要舅舅带我去赶海的,把语言交际和理解课文内容自然地融合在了一起。这样一“闹”,不光学生读得入情入境,而且学生对整堂课都会终生难忘。www.定制ifanwen.com www.定制ifanwen.com www.定制ifanwen.com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要让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在本堂课的教学中,学生在看,听,说,读,演的学习过程中自主参与阅读实践;在兴致盎然的阅读实践中,感受成功带来的阅读乐趣;在具体形象的阅读实践中,初步了解和运用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语文素养得到了有效的培养。课堂即生活。教师在课堂上努力营造宽松,愉悦,融洽的学习语文的气氛,自身极具亲和力。教师把学生看成是一个生命体,而不是认知体,如同是自己的朋友一般去尊重每一位学生,师生之间平等对话,同学间无拘无束地交流,人人都全身心地投入,人人都是学习的主人。卢梭曾说“教育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但是呢,作为课文,只是一个例子,接下来,我谈一点关于自己的看法:www.定制ifanwen.com www.定制ifanwen.com www.定制ifanwen.com
周老师让学生欣赏完歌曲之后,让学生交流还有啥不懂的地方,如果是我,我会如此设计:“今天这节课,老师和同学们共同享受了赶海的乐趣。老师相信大家肯定也会有各自说不完的开心事。下面,谁愿意把你的开心事与大家分享?下课以后,大家模仿《赶海》这篇课文,把你的趣事写下来,它一定会成为你珍贵的一份收藏。”www.定制ifanwen.com www.定制ifanwen.com www.定制ifanwen.com
我这样设计的理由是:结束之余,仍不忘把自主的虚拟主机留给学生,把学习活动中轻松愉悦的交流延续下去,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生活的快乐,在生活中感受学习的快乐。 www.定制ifanwen.com www.定制ifanwen.com www.定制ifanwen.com
《赶海》听课札记--待风翔 篇11
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语文国标本第六册第11课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凭借对课文读、品、评,感受“我”童年时赶海的乐趣。激发学生热爱大海、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3、利用课文插图,激发学生想象,练习说话。
教学重难点:
重点:凭借对课文读、品、评,感受“我”童年时赶海的乐趣。
难点:利用课文插图,激发学生想象,练习说话。
教具准备:(海浪声)的录音和有关大海的图片。
教学课时:两课时
第二课时
一、导入课文
1、(放录音:海浪声)师:展开想象的翅膀,你仿佛看到了啥?静静想象,想象后交流。
2、课文中的小男孩闹着要去海边赶海,这堂课我们也跟着这个小男孩一起去赶海。
二、自学质疑(见学案中“预习内容”)
三、交流展示
1、课文哪几自然段主要写“我”那次赶海的情景的?
2、课文2—3自然段哪些语句让你感受赶海的乐趣,读出来。
3、根据课文中的插图说一段话。
四、互动探究
(一)合作探究——品读第2—3自然段
自由读课文2—3节,抓住以下语句重点品读:
l那是暑假里的一天,我闹着要舅舅带我去赶海,舅舅答应了。
1、从哪个“词”看出小作者非常想去赶海的迫切心情?
2、你觉得“我”当时会怎么样“闹”?
l来到海边,刚巧开始退潮,海水哗哗往下退,只有浪花还不时回过头来,好像不忍离开似的。我兴奋极了,飞跑着追赶远去的浪花。
1、第一句话运用了啥修辞手法?(把浪花当成了啥?)
2、我此时的心情怎样?
l此时,沙滩上已经有好多人了,他们有的捉螃蟹,有的捞海鱼,有的捡贝壳……1、还有吗?看看后面,你发现了啥?
2、那么你能用有的、有的这个句式往下说吗?
l抓海星很有趣
1、小作者是怎么样抓的,
2、作者抓到海星时的心情怎样?读好了哪个字就会让人觉得作者很兴奋、很有趣?
l看小伙伴捉螃蟹
1、从哪里能体会到捉螃蟹的乐趣呢?(不甘束手就擒,东逃西窜)
2、你从“哎哟”中听出了啥?你能把捉螃蟹时的乐趣读出来?
l捏大虾很有趣
1、作者是怎么捏的?为啥要这样捏?谁能把其中的乐趣读出来?
2、你觉得语气词“咦”“哦” 怎么样读才好?
(二)合作探究——品读第五自然段
自由读五自然段,思考:
1、结尾再次出现《大海啊,家乡》歌词,首尾呼应,表达了作者怎么样的思想感情?
五、精讲点拨
赶海可以给人们带来无穷的乐趣,可以领略海边奇特美妙的自然美景。本文以“赶海”为题,既突出了课文叙述的主要内容,也激发同学们的兴趣。通过学习我们了解了课文内容,虽然课文中插图是静态的,但只要我们要发挥想象就可以写出生动的一段话来。
六、校正反馈(见巩固案)
七、迁移应用(见巩固案)
学案
一、预习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看课文插图想象,练习写一段话。
二、预习内容:
1、课文生字词加拼音并理解生字组成的词。
2、课文哪几自然段主要写“我”那次赶海的情景的?
3、读课文2—3自然段,思考:哪些语句让你感受赶海的乐趣,画出这些语句,仔细品读,可在这些文字旁边写下自己的读书感受。
4、看课文中的插图展开想象,练习写一段话。
巩固案
三、校正反馈
(一)、听写词语
夹 暑假 俘虏 赶海 捏 舅舅 大虾 趣事
(二)、巩固练习
1、完成学习手册巩固练习。
2、完成补充习题3、4、5题
四、迁移应用
今天,我们跟着作者一起到海边赶了海,感受到了浓浓的赶海乐趣。老师知道在大家的童年记忆里,也发生过许多趣事,请你也学着小作者,把你的童年趣事写出来。
《赶海》听课札记--待风翔 篇12
教材分析:
本文记述了“我”童年时代跟舅舅去赶海的事,生动展示了赶海的无穷乐趣,表露了作者对大海、对生活无比热爱的情怀。全文共5个自然段,语言儿童化,自然清新活泼,以歌词开头,巧妙地引出下文,文章的结尾再一次引用歌词,照应开头,使全文浑然一体。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通过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句中“武将”的意义。
4、凭借对课文的反复朗读,感受“我”童年时赶海的乐趣。激发学生热爱大海、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反复朗读课文,感受“我”童年时赶海的乐趣。激发学生热爱大海、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感受“我”童年时赶海的乐趣。激发学生热爱大海、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同学们,你们见过大海吗?能说说你对大海的印象吗?指名说。
2、谈话:大海是很美丽的。住在海边的人,不仅能欣赏到大海的美,还常常去赶海。(板书课题)你们知道“赶海”是啥意思吗?(学生发言)
3、是啊!开始退潮了。海水哗哗往下退,金色的沙滩上留下了无数海洋里的宝贝。有海星啦,海蟹啦,海虾啦┄┄走,我们一起去赶海。
二、初读课文,了解自然段大意
1、出示自学要求
(1)、自由轻声读课文、画出不认识、不理解的字词。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
(2)、读通课文,做到读正确、读流利。
2、学生自读,师巡视指导。
三、检查自读情况。
1、出示词语。
(1)、指生读词语,师生共同正音。
(2)、学生交流词语的理解情况。
2、指名逐节读课文,师生共同正音。
3、指生说说课文讲了谁在啥时候去赶海?哪几自然段,是写“我”那次赶海的情景的?
四、指导写字。
1、影出示生字,让生仔细观察分析。
2、范写较难写的字并讲解。
3、生描红,师巡视指导。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上节课,我们一起初步学习了课文《赶海》。谁来说说“赶海”是啥意思?(人们赶在大海退潮时,在海边捡拾一些海鱼、海虾之类的东西。)
2、作者杨谦在本文中描写了自己和舅舅的那次赶海情景。那么,那次赶海总的给作者“我”留下了怎么样的印象呢?(生答:有趣)。(板书:趣)(放课件音乐)
3、是啊,以至于很多年过去了,每当我唱起这支歌,便想起童年赶海的趣事来。让我们一起去读一下第一自然段。(音乐—弱)
二、精读课文
1、过渡:赶海是有趣的,也给作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围绕“趣”字,作者是怎么样展开描写的呢?请大家捧起课本,读一读2—4自然段,用你的眼睛去发现,用你的心灵去体会,从哪里能找到赶海的乐趣。(出示课件)
2、边读边用横线或波浪线把你找到的乐趣划出来。可以在旁边写些自己的感受和见解。
3、教师引导学生汇报交流,相机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
(1)、来到海边,刚巧开始退潮,海水哗哗往下退,只有浪花还不时回过头来,好像不忍离开似的。我兴奋极了,飞跑着追赶远去的浪花。(课件出示)
(感受作者对浪花的不舍,追赶浪花时的兴奋和快乐。)
学生朗读。
板书:追浪花。
小结:浪花之趣,也是赶海之趣。
(2)、我在海水里摸呀摸呀,嘿,一只小海星被我抓住了!(课件出示)
(感受抓海星很有趣)
(3)、哎,那边一个小伙伴,正低着头寻找着啥。我走过去想看个究竟,小伙伴只努努嘴儿,不作声,原来是一只螃蟹不甘束手就擒,正东逃西窜哩。突然,小伙伴“哎哟” 一声叫起来,原来是螃蟹用大螯夹住了他的手。(课件出示)
(感受捉螃蟹的趣味)
(4)、咦,怎么我的脚也痒痒的?低头一看,哦,原来是一只大虾在逗我呢!它摇摆着两条长须,活像戏台上的一员武将。我轻轻伸过手去,只一捏,这武将就成了我的俘虏,再也神气不起来了。(课件出示)
(感受捏大虾的趣味)
小结:在作者眼里,追浪花、抓海星、捉螃蟹、捏大虾是那样有趣,怪不得作者闹着要舅舅去带她去赶海呢。
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些句子,分享一下作者的快乐。(齐读第三自然段,能背的提倡看课件上的填空,背。)
出示课件,发散思维,自己仿写些句子。
4、师:时间过得真快,不知不觉太阳已经偏西了,人们不得不回家了。此时的大海恢复了平静,只有海鸥还沐浴着晚霞的余晖,在水天之间自由自在的飞翔。白天热闹的海滩是那样的有趣,此时平静的海滩也别有一番趣味。让我们一起来读一下第四自然段。
三、指名读第五自然段:结尾再次出现《大海啊,家乡》歌词,首尾呼应,表达了作者怎么样的思想感情?
四、布置作业(出示作业超市)
(音乐再次想起,宣布下课。)
板书设计:
追浪花
11、赶海 抓海星
趣 捉螃蟹
捏大虾
教后反思:
《赶海》这篇课文叙述了“我”童年时跟舅舅赶海的一件事,抒发了作者热爱大海、热爱生活的真挚感情。在备这一课时,我了解到我班的小孩基本上都没有去过海边的经历,所以要让小孩们很好的体会赶海的乐趣,因受生活经验的限制,可能有点难度,因此,我制作了cai课件来辅助我的教学。
在第二课时的教学过程中,复习导入时,我用背景音乐《大海啊家乡》渲染课堂气氛,引发学生对大海美的印象。既而过渡:“赶海是有趣的,也给作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围绕‘趣’字,作者是怎么样展开描写的呢?”让学生去自由读课文2——4自然段,自己体会,注重学生的自读自悟。在学生交流汇报时,我再适时点拨,巧妙运用课件帮助学生生动体会赶海乐趣,指导朗读。追浪花的乐趣,让学生感受拟人写法下浪花的调皮,丰富恰当的评价语言,激发了学生朗读的兴趣;捉螃蟹的乐趣,师生现场表演,妙趣横生;捏大虾,指导学生抓住两个语气词来体会;抓海星,通过句子的比较,训练了学生写作时的用词准确性。多样的教学方式,也进一步加深了赶海的趣味性,此时,再来体会文章前面的那个“闹”字,水到渠成,课堂上李林政同学的表现真是精彩极了,他“闹”的自然,“闹”的生动,“闹”的逼真,“闹”的有趣。在结束新课时,《大海啊家乡》的音乐也再次响起,也起到了首尾呼应的作用。围绕“趣”字,小孩们学得开心、有趣,我也教得开心、有趣。
不足之处就是,我在教学完几个赶海之趣后,让学生看着我的课件填空、背诵相关段落,课后,组内老师认为我拔高了教学要求。另外在拓展练习说话时,如果再能让学生写一写,就更好了。
《赶海》听课札记--待风翔 篇13
教学目标: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凭借对课文的反复朗读,感受"我"童年时赶海的乐趣.激发学生热爱大海,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1. 激趣
师:配乐叙述:"小时候,母亲对我讲,大海就是我家乡┄┄"每当我唱起这支歌,便想起童年时赶海的趣事.(板书:趣)
生:观看大海潮涨潮落的录像片.
师:(教师点击出示赶海的图片,边叙述):同学们,赶海可有趣啦!你瞧,开始退潮了.海水哗哗往下退,金色的沙滩上留下了无数海洋里的宝贝.有海鱼啦,海蟹啦,海虾啦┄┄还等啥,就让我们迎着腥咸的海风,背起小背篓,赶
2. 找趣
师:请同学们轻轻把书打开,默读课文2,3自然段,动笔划出你认为课文中写得有趣的地方.
生:边默读边划出有关句子.
3 读趣
师:同学们,你们刚刚学得可真认真呀!下面,就请大家放声朗读你刚刚划出的有趣的地方,只要看你们的表情就知道你们是否读出感情.
生:练习朗读.(教师巡视指导)
师:啥地方有趣
生:回答
师:赶海这么有趣,难怪要我闹着舅舅带我去赶海.
师:同学们平时要父亲母亲满足自己的要求是怎么闹的呀 谁来表演 现在老师来演舅舅,同学们来演我的小外甥或小外甥女.谁闹得最厉害,我就带谁去.
师生:合演"闹"着赶海的情景..
师:大家闹得可真够厉害的,我这个舅舅真拿他没辙,只能带他去赶海了.我们一起把第一句话读一读,特别注意这个"闹"字.
生:齐读课文第二自然段的第一句话.
师:这一小节中,你还划出了哪些觉得有趣的句子,谁来读给大家听
生:我划出了这句话:"海水哗哗往下退,只有浪花还不时回过头来,好像不忍离开似的."
师:老师从你的朗读中听出来了,浪花舍不得离开,去了也回来,真可爱呀!你们还划出其他句子了吗
生:我划出了这句话(生有声有色地朗读):"我兴奋极了,飞跑着追赶远去的浪花."
师:从他的朗读中,你们听出作者当时心情怎么样
生:我听出了:小作者飞跑着追赶浪花,十分兴奋.
师:你说得真好!谁愿意也来读一读
师小结:是呀!海水一浪一浪往下退,飞跑着追赶远去的,(板书:追浪花)是多么有趣呀! 这时,你在这群小孩中的话,你觉得有趣吗 (有趣)让我们一起再来感受一下.
(生齐读后面三句话)
师过渡:这时,沙滩上已经有好多人了!他们在干啥
生:回答
师:老师发现同学们在这一自然段中划出了许多自己觉得有趣的地方,有的同学甚至把整段都划下来了.下面,就请你美美地去读读你划出来的句子.
生:练读.
师:老师发现:刚才同学们读得可专注啦!有的同学读得摇头晃脑,脸上还带着丰富的表情呢!谁愿意来展示一下你的读书成果 你觉得哪里有趣,就读哪里.
生:我在海水里摸呀摸呀,嘿,一只海星被我抓住了!
师:你的"摸呀摸呀"读得真不错.(板书:摸海星)老师听出来了,你把摸呀摸呀,读得很慢,很小心,你为啥这样读呀
生:因为摸螃蟹不是那么容易的,所以要小心地摸,慢慢摸.
师:你体会得真好!你再读一遍,让大家跟你学一学.
生范读:我在海水里摸呀摸呀
师:这么小心地摸,有没有摸到螃蟹呢 谁来读读下半句话.(指读)
师:一只小海星被你抓住了,应该很高兴的呀!你怎么还不够高兴呀 老师教你一个办法,笑着读,你试试
生:笑着朗读:嘿,一只小海星被我抓住了!
师:进步真大!这下可把小作者抓住小海星的兴奋劲全读出来了.特别是"嘿"这个字,读得也轻也高,看得出小作者是多么高兴呀! 有谁想和他比赛读吗 (生赛读)
师:我们都把小手拿出来,一起来摸摸这只小海星.
生:齐读.
师:除此以外,你还觉得哪里有趣,谁来读一读.
生:我划出了这句话,觉得写得很有趣,我来把它读一读:"突然,小伙伴哎哟一声叫起来,原来是螃蟹用大螯夹住了他的手."
师:老师听出来了,你的"哎哟"一声读得特别有味道!你为啥能读得这么好呀
生:因为被螃蟹用大螯夹住了手,很疼.所以我这样读.
师:有没有谁想和他较量一下
生1:朗读
生2:朗读
师:较量真够激烈的.你们都是赢家,高兴吧!
师:你还觉得哪里有趣,来读给大家听好吗
生:我那边一个小伙伴,正低着头不知在寻找着啥.我走过去想看个究竟,小伙伴向我努努嘴儿,不作声,原来是一只螃蟹不甘束手就擒,正东逃西窜哩!
师:好一只不甘束手就擒的小螃蟹!为啥小伙伴只向我努努嘴儿
生:害怕螃蟹逃走.
师:谁来做做努努嘴儿的动作.
生:上台做努努嘴儿的动作.
师:我们一起读这句话,好吗 (师生一起读)(板书:捉螃蟹)
师:你还觉得哪里有趣,愿意来读一读吗
生:咦,怎么我的脚也痒痒的 低头一看,哦,原来是一只大虾在逗我呢!
师: 你读得很认真,都读对了.老师建议你读"咦"和"哦"这两个字时,可以脸上带上表情读, 这样就能读得更好!老师也想来读一读,给机会吗 (教师范读)你们学着老师的样,练一练,同桌可以互相提提意见.
生:练读
师:哪里也是有趣的,请谁再来读一读
生:它摇摆着两条长须,活像戏台上的一员武将.我轻轻伸过手去,只一捏,这武将就成了我的俘虏,再也神气不起来了.
生:我有一个点子,他读的时候,可以把手拿出来,边读边做摇摆着两条长须的动作,就一定能够读好.
师:你采纳一下他的建议,读读看.(生读)
师:哇!真够威武的!好像你就是一员武将!这个点子真不错,你真要好好谢谢他.进步这么大,就奖励你继续往下读.
师你可真棒 "只一捏"这三个字,读得太好了.谁来做一个捏的动作
生:上台做捏的动作.
师:我捏大虾可真有趣!下面,让我们起立,一起来捏一捏这只大虾.
师生:齐读.(板书:捏大虾)
师总结:是呀!赶海是多么有趣呀!摸螃蟹,捏大虾,就算给螃蟹用大螯夹住了手,也觉得高兴.难怪我要闹着舅舅带我去赶海呢!让我们齐读课文第二三自然段,再来到海边领略一下赶海的乐趣!
生:齐读.
师:朗读课文第四自然段,提问:大海为啥是喧闹的 为啥渐渐恢复了平静
师:朗读课文第五自然段,并播放歌曲《大海啊,家乡》
四.延趣.
师总结:今天这节课,老师和同学们共同享受了小作者赶海的乐趣,共同享受了学习语文的乐趣.我们每一位同学的童年生活都是多姿多彩的,老师相信大家肯定有各自说不完的开心事.下面,谁愿意把你的开心事与大家分享
生: 交流各自的童年趣事.
师:是呀,我们的生活是五彩斑斓的,这些童年趣事将成为我们心底里最甜蜜的回忆.下课以后,大家模仿《赶海》这篇课文,把你的童年趣事写下来,它一定会成为你童年最珍贵的一份收藏.
板书设计 :
追浪花
摸海星
趣
捉螃蟹
捏大虾
《赶海》听课札记--待风翔 篇14
一、教材简析:
1.整体课文分析
《赶海》是苏教版三年级的一篇课文,文章以倒叙的方式为我们回忆了“我”在童年时代跟舅舅赶海的“趣”事。
2.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借助具体语言,感受“我”童年赶海时的乐趣,激发热爱大海、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3.教学重点及难点:借助具体的语句体会赶海的乐趣,积累运用语气词,动词。
二、设计思路及理念:
《赶海》一文虽然文字轻松、语言活泼,但离学生生活实际较远,怎样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融入到课文描绘的情境中去,就成了我们最值得研讨的地方。因此,在执教这篇课文时,我紧扣“趣”字,设计问题:这么多有趣的事,你最感兴趣的是哪件?将学习的积极权交给学生,营造出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气氛。另外,通过欣赏歌曲《大海啊,家乡》、图片展示形态各异、五彩缤纷的海星、海螺,拉近学生与大海的距离,让学生很快的融入到课文中。整节课的实施过程中,我引导学生们去读趣、找趣、品趣、说趣、演趣、写趣,使课堂气氛和谐,充满了生命活力,教师鼓励下的学生敢说、敢评、敢演、敢问,真正做到了师生互动、课堂灵动。
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板书:追浪花)
1.课前播放<大海啊,家乡>.闭眼边欣赏边想象画面.
2.你脑海中浮现了啥样的画面?(学生发挥想象)
3.美妙的歌声仿佛也把我们带到蔚蓝的海边.这节课就让我们再次跟着小作者一起去赶海.(板书课题,齐读)
[设计理念]情境导入。鼓励小孩插上了翅膀在优美的旋律中想象大海的画面,唤起了学生对大海的向往,自然地引入课题“赶海”,这样做既丰富了学生思维,也为学习课文作了铺垫,同时也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
二、初读课文——找“趣”
过渡:潮退了,告别了可爱的浪花,小作者也遇到了哪些有趣的事情呢?
1.打开课文,快速地读一读课文第三自然段
(总结,相机板书:抓海星 捉螃蟹 捏大虾)
2.默读你最感兴趣的事情,画出让你觉得有趣的字词,句子甚至是标点符号!然后再大声地读一读最喜欢的片段。
三、品读课文,体验“趣”
(一)、抓海星
1.引导学生读好“摸呀摸呀”。
以读代讲:你为啥把“摸呀摸呀”读那么慢啊?
这样摸会把小海星吓跑的.
2.想看看可爱的小海星吗?(出示图片)
3.指导感情读出喜爱之情。
鼓励性的评价: 你笑着读这个”嘿”这句话,读得真棒
4.让我们学学他,边笑着读边加上你的动作,一起来感受下摸海星的乐趣!齐读
小结:这短短的一句话,我们从一个动作”摸呀摸呀”、一个语气词“嘿”、甚至一个不起眼的小感叹号都感受到了一幅生动有趣的画面。我们文中像这么有趣的画面还有很多呢,你还觉得哪件事特别有趣呢?
(二)、捉螃蟹
1.指名读觉得有趣的句子.
质疑:那个低着头的小伙伴在寻找啥? ---捉螃蟹
2.同学们,螃蟹好捉吗?
从文中哪儿看出来这家伙一点儿都不好对付? ---东逃西窜
3.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表演东逃西窜.
4.为啥要东逃西窜呢? ----不愿意乖乖地被人捉住。
顺势理解“不甘束手就擒”的意思
5.想象此时螃蟹的心理---慌张 惶恐 恐慌 紧张
引导读出螃蟹的内心.
(想象画面边读边加上动作.)
6.演趣。同桌两人合作,多读读尝试表演。(教师指导)
7.指名表演。老师也想凑凑热闹读旁白.
师生对话:
a.他为啥只努努嘴儿,不作声? ----怕螃蟹跑了
b.问表演的学生:捉到了吗?
c.被螃蟹夹疼吗?那以后还敢不敢捉了?
小结:同学们,努着嘴儿的小伙伴,四处逃窜的螃蟹,以及那“哎呦”一声的疼痛大叫,都让我们体会了捉螃蟹的乐趣,你们能通过朗读让人感觉到其中的乐趣吗?如果边读边想象捉螃蟹的画面,就会读得更好了
(指名读,评价.齐读)
(三)、捏大虾
1. 读趣。
对比句子:
咦,怎么我的脚也痒痒的?低头一看,哦,原来是一只大虾在逗我呢!
怎么我的脚也痒痒的?低头一看,原来是一只大虾在逗我。
a. 指名对比读.你喜欢哪句?为啥?
b.指名读“咦”的句子,读出了啥感受?---疑惑
“哦”的句子读出啥感受?---恍然大悟
2.分组,男女生对比读.
3.大虾是怎么逗我的? 抓住“逗”字体验“趣”。
b.读这句时你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只怎么样的大虾? ---威风凛凛、神气、得意
从哪儿感受到它的威武了?----“摇摆”
c.随机指导读出相应的感受
d.伸出双手,当作长须,加上表情品读大虾的神气
e.难怪作者说它活像“戏台上的一员武将”呢!
(多媒体出示大虾和武将,谈相似之处,将_____比作______感受比喻句的妙用。
f.这大虾的样子还真有点吓人呢,小作者怕吗?从哪儿看出来?
g.知道朗读:重点抓住以下词语指导朗读,预设:
(1).“轻轻”
评价:你太用力了吧,会把大虾吓跑的.
你捏的可真小心啊.
(2).“只一捏”
评价:你捏的太辛苦了,不该是“只一捏”
你捏的真轻松
(3).“再也”
评价:都成俘虏了,你怎么还这么神气呢?
h.大虾成了你的俘虏,你能用上语气词对它说句话吗?
哈哈,看你还怎么神气.
嘿嘿,看你往哪里逃.
i. 读到这里,很多同学手里和心里一定也已经痒痒的了,让我们伸出手来,一边读,一边捏一捏这只大虾。齐读捏大虾部分。
[设计理念:]引导学生读读、想想、演演、再读读的方式去再现课文的趣味。通过各种语言评价方式,多种形式的读,不同形式的表演引导,鼓励学生各自独特的体验,激发了学生创新精神,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四)总结趣事,延伸海“趣”
过渡: 1.(联系板书)刚才我们同小作者和他的小伙伴们一起抓海星、捉螃蟹、捏大虾,沙滩上其他人在干啥呢?
2.出示句子: 这时,沙滩上已经有很多人了,他们有的捉螃蟹,有的捞海鱼,有的捡贝壳……
a.这句话让你感受到啥?(人多,热闹)
b.从哪儿感受到的?”有的…有的…有的…”
c.揭示排比句: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似排列的句子
3.指导区分读出节奏快慢,声音高低,感受人多,热闹
4.其实还有很多趣事藏在省略号里呢,我们大家一起来边看图边想象。
5.填上合适的动词,出示:
_拾_海螺 _捞_海蛎子 __捉_海参 __捞_海带 各种海鱼和生物都可能被海水带上来
(过渡):赶海除了可以让我们大饱口福,还可能捡到许多精致的贝壳海螺等,做成挂件,风铃呢
[设计理念]:既认识了省略号的作用,强化了学生对表示动作的词的概念,也利用插图,发挥想像,练习了说话。
5.总结:这些趣事真让人回味无穷.同学们,老师想跟大家一起来读读第三自然段,享受下赶海的喜悦,好吗?(播放音乐)
(五).回归大海,回味趣事
(过渡:)快乐的时光总过的很快,不知不觉,太阳偏西了,赶海的人们三三两两地离去,每一个人的箩筐里都沉甸甸的,这时的大海也是一番怎么样的情景呢?
1.生自由读第四自然段(出示晚图)
你脑海里浮现了啥样的画面呢?---平静的美
柔和的晚霞,轻柔的海风, 真是舒服极了.我也情不自禁地唱起了最爱的的歌.
引读:小时候,母亲对我讲……
这支歌儿在文中一共出现了几次?
a.开头提到,结尾再次提到,这就叫----首尾呼应.
b.小作者为啥这么喜欢这支歌呢?
出示练话:每当我唱起这支歌,便想起童年赶海_________的趣事.有趣在哪儿?----(变化板书:由“?”变成“……”)
过渡:赶海,给小作者带来很多很多乐趣,在你童年的记忆里哪些事给你带来乐趣了呢?
三.总结全文,拓展写“趣”
(联系板书,过渡):赶海趣事真多啊,可小作者只选了两件事,通过有趣的动作,大虾、螃蟹可爱的样子,以及妙趣横生的语气词,向我们展现其中的乐趣,其他只是一笔带过。这样由总到分和详略适当的写作办法很值得我们学习。
小练笔:在 ____上填上准确的动词或生动形象的样子,在( )中添加恰当的语气词,说一说挖海螺的趣事!
来到海边,( ),沙滩上好多人啊!他们有的___ ,有的___ ,还有的___ ……我___ 开一块块石头,仔细找,( ),好多五颜六色,形态各异的海螺 ___ 在沙子里。___!它们有的像___有的像___还有的像___,我只轻轻一挖, ( ),它们就全成为我的“战利品了”.
(适时出示海螺图片,便于学生了解海螺的形状)
总结写法:今后作文中可多学学这些写作办法写一写自己童年的趣事,
同学们,童年赶海给我们带来无穷的乐趣, 难忘童年,难忘赶海,难忘大海, 让我们在<大海啊,家乡>这首歌中再次重温那温馨的日子.
板书
赶海
追浪花
总 捞海鱼 捡贝壳 拾海螺 捞海带
趣 ?(……) 抓 海星
分 捉 螃蟹
捏 大虾
教学反思:
在整堂课的学习中,我每次指导学生朗读都有不同的要求,力争做到在读中理解、感悟课文。实际教学中,虽然将三件趣事的顺序打乱了,但课堂反而更轻松,灵动了,拥有了积极权的学生兴趣也空前高涨,思维相当活跃,充分发挥了他们的主体作用。
一、以趣激趣,趣在文字
全文共写了六件事,却只详细描写了后两件事。“抓螃蟹”通过对螃蟹心理的猜度“不甘”引出它的动作“东逃西窜”,活脱脱的展现了螃蟹的狼狈,“捏大虾”则通过大虾被捉前后的对比:由积极的挑逗、不可一世到后来的被捉,泄气,一切只缘于我的“只一捏”,抓住这些细节,学生想不感兴趣都难。
二、以读展趣,趣在再现
课文语言活泼,用词准确、传神,尤其是第三段中的四个语气词,更是将作者当时的惊喜、好奇、疑问、恍然大悟等内在心理展示的淋漓尽致,因此,引导学生联系生活情趣,入情入境,还原课本情景,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朗读水平,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每一个学生都成为了最好的朗诵者。
三、以写说趣,趣在表达
本文既值得我们深入浅出的推敲、学习,同时也是一篇好的范文,对于指导学生的习作大有好处。其次,文章的六件事中只是详写了两三件,而略写的部分就为我们的实践留下了很多想象的虚拟主机,因此,我邀请学生学会用上一些语气词,恰当的动词和总分,详略的手法写一写挖海螺的趣事,既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也能促进习作水平的提高。
当然,最重要的是我们在课堂上应努力营造一个宽松,愉悦,融洽的学习语文的气氛,把学生看成自己的朋友,去尊重每一位学生,让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在本堂课的教学中,学生在看,听,说,读,演的学习过程中自主参与阅读实践;在兴致盎然的阅读实践中,感受成功带来的阅读乐趣;在具体形象的阅读实践中,初步了解和运用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语文素养得到了有效的培养。
卢梭说的“教育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也许就是这个道理吧。
《赶海》听课札记--待风翔 篇15
一、用关键词,概“趣” 生“趣”
师:上节课,我们初读了第11课——赶海。同学们,还认得这些词么?
媒体出示:
暑假 舅舅 兴奋 趣事
海星 螃蟹 大虾 俘虏
生读。
师:请你任选刚刚读过的几个词语,描述一下课文的内容。
生:暑假里,舅舅带我去赶海,我兴奋极了,发生了很多趣事。
师:你用上了四个词,非常好!让我知道了事情的时间、地点、人物。
生:暑假里,我闹着舅舅带我去海边捡贝壳,捉螃蟹,开心极了!
师:你说得也不错,让我知道了都去海边做了哪些事情!如果让你用一个字来形容赶海,你会用——
生:(板书)趣!
【评析:从儿童表面的已知揭开未知,这应是语文学科区别于其它学科重要的教学规律。教学中呈现的这些词语,学生在第一课时完后,就能读好的。老师以此为基础,让学生复习并抓住重点词来概括课文内容,这应是一种概括内容的好办法,老师将此办法巧无痕迹地渗透在过程中。再从学情入手,直奔主题——趣,简洁高效。】
二、读重点段,谈“趣”论“趣”
师:请同学们自由读朗读全文,看看哪一个自然段最能体现赶海的趣?
生:第3自然段。
师:请你静下心来默读第3自然段,看看作者都写了哪些有趣的事。你可以拿出笔来标一标、写一写。
生默读,动笔标记。
生:他们有的捉螃蟹,有的捞海鱼,有的捡贝壳。
师:(相机板书:捉捞捡)这三个字有啥共同点?
生:都是动词,都有提手旁。
师:老师把这这三个动词调换一下位置(媒体出示)“他们有的捡螃蟹,有的捉海鱼,有的捞贝壳”,读起来有啥感觉?
生:读起来感觉好像不对了。“捡螃蟹”感觉螃蟹都死了,一点都不好玩。还有,贝壳怎么能捞呢?
师:对呀!赶海的乐趣藏在这几个动词里,这叫用词的准确。来咱们一起来读一读,感受一下。(生读)还有哪些有趣的事?
生:我在海水里摸呀摸,嘿,一只小海星被我抓住了。
师:是的,这很有趣!(扳书:摸)
生:一个小伙伴抓住螃蟹,结果被螃蟹夹住了手。
师:真棒,你能够用自己的话说。(板书:夹)说起“夹”字,我们都知道它是一个动词。一千多年前,古人是怎么写“夹”的呢?请看——(多媒体出示:(甲骨文)—— (篆体)——夹(楷体))你发现了啥?
生:好像两个人把一个人挤在中间。
师:你真会想象!“夹”就是从两边控制中间的意思。后来呀演变成了我们最熟悉的楷书——“夹”,写的时候注意,第二笔的点和第三笔的撇不能和第一笔的横连起来。请大家书空。(生书空“夹”字)中国的汉字有趣吧!第三自然段还写了哪些有趣的事情呢?
生:一只大虾逗我,结果被我捏了起来。
师:你也能够使用自己的话来概括,真不错!(板书:捏)
师:小孩们,你们看赶海真有趣呀,可以——捉螃蟹,可以——捞海鱼,可以——捡贝壳。书上的后面还用了一个——省略号。
生:省略了人们在海边还干了啥。
师:是啊,赶海的乐趣还有很多,你看,我和小伙伴——摸海星、抓螃蟹、捏大虾。
【评析:文字是静态的,其作者的表达的形式在学生的脑中是模糊的。这时,教师引导学生从字形上理解字义(三个带提手旁表示动作的字以及“夹”这一会意字的解析),学生感受到了作者用字的奥妙,情趣与理趣相融。其次,学生还体会省略号表达之妙,这也是我们第二学段中重要的也容易被忽视的内容之一。】
师:那么,在这三件事中,你最喜欢哪一件?用笔把它画下来,并有感情地读一读。
生:我最喜欢“抓螃蟹”。
师:请你读一下相关的句子。
生:我走过去想看个究竟,小伙伴只努努嘴儿,不作声,原来是一只螃蟹不甘束手就擒,正东逃西窜哩。突然,小伙伴“哎哟”一声叫起来,原来是螃蟹用大螯夹住了他的手。
师:你为啥觉得它有趣?
生:因为小螃蟹东逃西窜的样子很有趣,小伙伴被小螃蟹夹住的样子更有趣。
师:小伙伴被螃蟹夹是啥反应?
生:疼得叫起来了。
师:怎么叫的?
生:哎哟。
师:疼吗?应该怎么叫?
生:有点疼了!再狠狠地夹你一次。
生:(表情痛苦)哎呦!
师:呵呵,这下是真疼了。咱们一起来——
生:(争先恐后)哎哟!
师:小伙伴抓螃蟹可真有趣!谁再来读——
生:我走过去想看个究竟,……原来是螃蟹用大螯夹住了他的手。
师:掌声送给他!不仅读出了小伙伴被螃蟹夹疼的感受,而且读出了螃蟹不甘束手就擒逃跑时的样子。来,让我们像他那样,通过朗读体会其中的乐趣吧!
生:(自由朗读)我走过去想看个究竟,……原来是螃蟹用大螯夹住了他的手。
师:你还喜欢哪件趣事?
生:我喜欢摸海星。我在海水里摸呀摸呀,嘿,一只小海星被我抓住了!
师:噢,原来小作者摸到了——
生:小海星。
师:老师也想摸一摸,你看我摸得对不对:我在海水里摸呀摸呀,嘿,一只小海星被我抓住了!
生:不对,不对。你摸得太快了,肯定摸不着海星。
师:对呀!所以,我们在朗读的时候,要——
生:慢一点。
师:聪明!伸出手来,让我们一起摸——
师生同读:我在海水里摸呀摸呀,嘿,一只小海星被我抓住了!
师:摸得再慢一些——
生:我在海水里摸呀摸呀,嘿,一只小海星被我抓住了!
师:请问,你摸到了啥?
生:我摸到了一只小海星。
师:你摸到的小海星是啥样儿的?
生:它是星形的,身体软软的。你看,它的身上还发着蓝色的光呢!
师:真漂亮!你的心情怎样?
生:惊喜。
师:那就把你的惊喜读在你的脸上吧——
生:我在海水里摸呀摸呀,嘿,一只小海星被我抓住了!
师:我想每一个人摸到的海星都是不一样的,但是呢心情都是一样的,那就带着这份心情,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吧——
生:(自由朗读)我在海水里摸呀摸呀,嘿,一只小海星被我抓住了!
师:项老师呀,特别喜欢“捏大虾”这一段。还有谁喜欢?好,你来读——
生:咦,怎么我的脚也痒痒的?低头一看,哦,原来是一只大虾在逗我呢!它摇摆着两条长须,活像戏台上的一员武将。我轻轻伸过手去,只一捏,这武将就成了我的俘虏,再也神气不起来了。
师:你读得真好!尤其是前两句,你能再读一下吗?
生:咦,怎么我的脚也是痒痒的?低头一看,哦,原来是一只大虾在逗我呢!
师:你为啥这么读?
生:“咦”是小作者发现不对劲,很奇怪,要读出紧张的语气;往脚底下一看,“哦”原来是螃蟹挠我呢,要读出恍然大悟的感觉。
师:我觉得“逗”字,你也读得特别好。
生:是啊,你看这只大虾一点也不怕人,还知道逗人呢,真好玩!
师:你不仅读得好,说得更好!老师要奖励你们看一看这只大虾——
《赶海》听课札记--待风翔 篇16
作者:王群英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2个生字,理解新词,通过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句中“武将”“战利品”的意义。
3、通过朗读课文,感受“我”童年时赶海的乐趣。激发热爱大海、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通过朗读来初步领会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
一、导入 新课。
1、出示大海的动态画面。
2、说说对大海的印象,出示的大海。
2、板书:海,用海口头组词。
3、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就是与海有关的,题目叫赶海,板书:赶海
4、齐读课题,学生质疑。
二、初读课文。
1、下面我们就来学习课文,你准备怎么学习呢?
2、出示要求:
(1)自读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2)自学生字新词。
(3)标好自然段序号。
3、检查。
(1)认读生字新词,师相机正音。
暑假 舅舅 努努 嘴儿 束手就擒 夹住 痒痒的
大虾 一捏 俘虏 偏西 满载而归
螃蟹 嘿 不甘 东逃西窜 哎哟
大螯 咦 吹 拂 哼
(2)你觉得课文中哪些句子最难读,读给同学们听听。相机出示难读的句子.
4、同学们已经读通了课文,刚才你们提了许多问题,现在请同学们读一遍课文,看看哪些问题能自己解决。
5、把你最喜欢的句子或段落有感情的读读。(配上音乐)
三、学习生字。
1、出示生字,齐读,说说你认为哪个生字比较难写。
2、指导学生记住难写的字。
3、指导学生描红,注意坐姿。
四、作业 。
五、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抄写生字词语。
教后感:
一、激情入境
阅读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和认真阅读的习惯,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教师就要努力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气氛,激励学生全身心地、自觉积极地参与到学习新知识的活动中去。
本课一开始,我就出示了有关大海的优美画面,唤起了学生对大海的美好印象,接着让学生用一个词来表达对大海的印象,最后自然地引入课题“赶海“,这样做既丰富了学生的词汇量,也为学习课文作了铺垫,同时也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
二、以读感知
在整堂课的学习中,我反复让学生进行朗读,每一遍都有不同的要求,真正做到了在读中理解课文,在读中感悟课文。
在读书前,学生已经针对课题进行了质疑,所以他们迫切地想通过学习来寻求解答。一开始,我让学生自己来提出学习要求,在第一次读书中解决了生字新词和读通课文。第二次读书时,我让学生带着自己提出的问题,通过阅读来理解课文内容,初步理清了课文脉络。第三次,我让学生带着一定的感情,配上音乐来读书,学生进一步感悟了课文。
这样一次一次的阅读理解,全体学生都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学生真正地成了学习的主人。《大纲》中明确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在教学过程 中要强化学生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引导他们在实践中获取知识,形成能力。学生自主学习,既避免了教师的烦琐讲解,也培养了他们独自发现并解决问题的能力,使教学活动真正建立在学生活动、自主探索的基础上。
同时,通过反复的阅读,学生逐步加深了对课文语言的感悟和内化,促进了语感的积淀,并将感悟品位的文字通过激情朗读表达出来。
三、重视字词教学
在第一课时的教学中,识字、写字还十分重要。这堂课,我充分借助现代化教学手段来丰富识字教学,并留有时间让学生当堂写字,对于写字姿势正确的同学给予表扬,不正确的及时纠正,这样做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整堂课我就是从以上几方面引导学生积极地投入学习,让学生真正地做学习的主人。
推荐站内搜索:红河州事业单位报名入口、最美孝心观后感作文、河南省专升本网、小学生周记400字、90000000亿字作文、承德考试网、赤峰市人事考试、小学四年级周记、河北省自学考试成绩查询、最感人的日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