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牙绝弦教学设计伯牙绝弦教学设计伯牙绝弦教学设计

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伯牙绝弦教学设计

第1篇第2篇第3篇第4篇第5篇更多顶部

目录

  • 第一篇:伯牙绝弦教学设计
  • 第二篇:伯牙绝弦教学设计
  • 第三篇:《伯牙绝弦》教学设计
  • 第四篇:《伯牙绝弦》教学设计
  • 第五篇:《伯牙绝弦》教学设计
  • 更多相关范文

正文

第一篇:伯牙绝弦教学设计

《伯牙绝弦》的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是六年级上册第八组教材的第一篇,本组教材是以感受“艺术的魅力”为专题来组合课文的。《伯牙绝弦》是一篇文言文,讲述了一个千古流传的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俞伯牙与钟子期的真挚情谊令人感动。本文行文简洁、流畅,不足百字,而且古今字义差别不大。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让学生借助注释初步了解文言文的大意;二是积累中华优秀经典诗文,感受朋友间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的纯真友情;三是体会音乐艺术的无穷魅力。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能根据注释和课外资料理解词句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3.积累中华经典诗文,感受朋友间真挚的友情。

【重点难点】

本文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凭借注释和工具书读通、读懂内容,在此基础上记诵积累。教学难点在于体会伯牙、子期之间真挚的友情。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揭题解题

1.同学们,人们常说——“千金易得,知音难寻。”“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春风满面皆朋友,欲觅知音难上难。”可以看出,知音是何等的珍贵啊!今天咱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知音”的文言文,(教师在黑板中板书:“知音”),讲述的就是两千多前春秋时期的一个动人的故事,故事名字叫——“伯牙绝弦”。(教师在黑板上板书课题。)

2.齐读课题。

“绝”是什么意思?(断绝)面对这个“绝”字,你有什么疑问?

(为什么要“绝”?什么时候“绝”?……)

是呀,伯牙是春秋时期一位非常著名的演奏家,琴应该是他的生命,可是他为什么要把自己的琴弦弄断呢?我们一起走进课文,从文中找到答案吧。

二、初读课文,感知整体

(一)读通课文

1.请同学们大声地读课文,读2—3遍,争取读通课文。

2.指名学生读课文。读后评价并相机正音,如有必要,个别难句如“伯牙谓世再无知音”可带读。

3.教师范读课文。

4.说说老师在哪些地方停顿?试着用“/”标记。

(课件出示正确的停顿。)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5.学着老师的样子,按照正确的停顿,自己再练读一遍。

练读后再指名读,教师评价。

全班齐读,教师评价。

(二)读懂课文

1.“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同学们能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了,课文中有一些难字、不常见字,你又是怎么理解它们的呢?

(学生举例,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在黑板右板书:看注释、查字典、自己琢磨……) 教师小结:学无定法,贵在得法。你们看,这位同学,就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值得我们学习。

2.追问:那课文的大意也知道了吗?谁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指名用自己的话讲这个故事:伯牙擅长弹琴,钟子期擅于欣赏。伯牙弹琴的时候,心里想到高山,钟子期听了赞叹道:“你弹得太好了!简直就像巍峨的泰山,屹立在我的面前!”伯牙心里想到流水,钟子期如痴如醉,击掌称快道:“妙极了,这琴声宛如奔腾不息的江河从我心中流过!”不管伯牙心里想到什么,钟子期都能准确地道出他的心意。钟子期去世后,伯牙觉得世界上再也找不到比钟子期更了解他的知音了,于是,他把自己最心爱的琴摔碎,终生不再弹琴。)

3.再读全文。

理解了课文的意思,我们再来读课文,相信大家一定读得更好!

三、品读课文,感悟“知音”

(一)品读课文第一部分。(前四句)

1.同学们,刚才老师说了,今天我们学习的,是一篇关于“知音”的文言文,你能围绕“知音”,把课文分成两部分吗?

第一部分:伯牙遇到知音,欣喜万分。

第二部分:伯牙失去知音,悲痛欲绝。

板书:钟子期善听俞伯牙善鼓琴

2.默读全文。思考:茫茫人海,为什么伯牙独独把子期当作知音?

派生问题思考:伯牙作为全国闻名的大琴师,难道没有人称赞过他?别人是怎么夸奖他的?(想象说话)

3.钟子期又是怎样称赞的呢?

教师引读:

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伯牙鼓琴,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正因为钟子期听懂了自己的琴声,所以伯牙才把子期视为——“知音”!

4.想象说话。

请同学们想象:伯牙的琴声还会描绘哪些自然景物?钟子期又是如何称赞的?

指名回答:伯牙鼓琴,志在明月,钟子期曰:“!”

教师引读:伯牙鼓琴,志在清风,钟子期曰:“!”

指名回答:(3人)伯牙鼓琴,志在,钟子期曰:“!”

不管伯牙琴声中表达了什么,钟子期都能感受得到并由衷地称赞。用课文里的句子说,这就是: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板书:所念必得之)

一个所念,一个必得,心有灵犀一点通,所以伯牙才把子期视为——“知音”

4.“人生得一知己,足矣!”,用一个字来概括他当时的心境,那就是——喜!请你用一个词来形容伯牙此时的心情,那就是——欣喜万分。

5.“相识满天下,知音能几人!”得到人生的知己,岂一个喜字了得!来,让我们伴着《高山流水》的乐曲,轮读课文的1—4句,读出伯牙得遇知音时的欣喜若狂。

(二)品读课文第二部分。(最后一句)

1.配乐,教师讲述伯牙与钟子期的故事。

子期和伯牙因琴相识,相见甚欢,并约好明年中秋老地方见。第二年八月,伯牙千里迢迢赶到汉阳江边,久等不见子期。于是,弹起《高山流水》,仍不见子期。伯牙到处寻觅子期,遇一老者,老人说:“子期去年染病身亡。死前有嘱咐?请把我葬在江边,此生不能听到伯牙操琴,让我九泉之下聆听他的琴声!?”知音死了,伯牙的琴还有谁能欣赏得了呢?伯牙悲痛万分,久久伫立在子期墓前,长歌一曲后,把琴摔个粉碎,至死不再弹琴。

2.请读最后一句。

——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弦绝琴,终身不复鼓。

3.用一个字来概括他当时的心境,那就是——悲!用一个词语来形容他当时的心情,那就是——悲痛欲绝!

4.知音已死,岂一个悲字了得!摔破瑶琴凤尾寒,子期不再对谁弹,满面春风皆朋友,欲觅知音难上难!

请再读最后一句。

——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弦绝琴,终身不复鼓。(板书:死绝弦)

四、拓展延伸,升华情感

1.悲痛欲绝的伯牙摔破自己的瑶琴,并写下一首短歌,来祭奠自己的知音子期,祭奠这一段旷世友情,请听:

忆昔去年春,江边曾会君。

今日重来访,不见知音人。

但见一抔土,惨然入我心!

伤心伤心复伤心,不忍泪珠纷。

来欢去何苦,江畔起愁云。

此曲终兮不复弹,三尺瑶琴为君死!

学生齐读。

2.“此曲终兮不复弹,三尺瑶琴为君死!”好一个“此曲终兮不复弹,三尺瑶琴为君死!”

同学们,伯牙“绝”的仅仅是“弦”吗?他在断绝琴弦的同时也断绝了什么?(断了自己的前程;断了自己的心弦;断了自己的希望……)

3.对话伯牙。你是怎么看待伯牙这一举动的,怎样评价俞、钟二人这一段友谊的?

4.一曲《高山流水》,一段动人的故事千古流传!《高山流水》也成了知音的代名词,虽然当年伯牙所作的《高山流水》已经失传,但是后人为了纪念他们重新谱的也一样精彩。让我们伴着这首曲子,在传唱这个故事中结束这堂课吧(配乐、学生齐背课文)!

五、课外作业,巩固运用

必做: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选做(从以下题中,选择一道完成):

一星级:听一听乐曲《高山流水》。

三星级:读一读明代小说家冯梦龙在《警世通言》一书中有关“伯牙绝弦”的故事。 五星级:将课文《伯牙绝弦》改写成一个400字左右的故事。

附:板书

25.伯牙绝弦

俞伯牙善鼓琴所念绝弦

知音

钟子期善听必得之死

第二篇:伯牙绝弦教学设计

第一步:激趣导入,解题质疑

1.谈话交流:

同学们,古今中外有许多交友的名言名句,谁能说一说?如: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君子之交淡如水,酒肉朋友不可交。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流传千古,吟诵至今的有关知己朋友的文言文,感受文言文带给我们特有的语言魅力。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读准字音,强调“弦”的读音。

3.解题质疑:

(1)学生通过课前的查资料简介伯牙,老师做适当的补充:伯牙,春秋时期楚国著名的琴师。(可结合参考上的伯牙学琴故事)大致了解伯牙、钟子期。

(2)理解“绝弦”(如果不易理解可在读懂环节进一步理解)

(3)质疑:如:伯牙为什么绝弦?绝弦说明什么?

第二步:读通课文,感知文意

1.检查读书情况:指名读课文,从中发现问题,随时范读指导学生读准字音,特别是生字的读音,读通词句。注意断句停顿。

2.重点指导朗读的句子:如课件出示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第三步:读懂课文,领会文境

1.学生自主学习:指导学生读课文联系注释,试着疏通文意,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2.小组合作学习:组内交流学习情况,互相补充,疏通文意。

3.全班交流学习情况:在学生汇报时,老师相机重点指导文中四个“善”字的不同用法和含有“善”的句子意思及“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的意思,弄懂全文的意思。

(1)课件出示含有“善(更多好文章请关注WwW.haoWoRD.coM)”的句子:请选择“善”在文中的意思:擅长、善于;表示赞叹。

(2)换位体验:假如你是子期,透过伯牙的琴声,你仿佛看到了什么?你是怎么赞叹的?

(3)创设情境,引导想象:伯牙弹琴除了峨峨泰山、洋洋江河的场景,还会有哪些动人的场景?如:皎皎明月、徐徐清风、袅袅炊烟、绵绵细雨等。这时,子期分别是怎样赞叹的?

(4)分角色表演:老师当伯牙,学生是子期。(课件出示)

老师:伯牙鼓琴,志在明月。学生:善哉,皎皎兮若明月!

老师:伯牙鼓琴,志在细雨。学生:善哉,绵绵兮如()!

老师:伯牙鼓琴,志在炊烟。学生:善哉,()兮像()!??

最后让学生连起来说,形成排比句式。再读领悟文章所描绘的情境。

(5)这正是“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我心有所想,我的朋友一定明白而赞叹,这不是一般的朋友啊!这就是知音呀!

4.探究学习:研究解决开课时提出的问题,初步感悟文章所表达的情感。

(1)伯牙为什么绝弦?(借助课件出示冯梦龙的《警世通言》引导学生理解伯牙为何破琴绝弦)

(2)绝弦说明什么?

第四步:读好课文,感悟文情

1.学生练读:读出自己的理解,读出自己的感悟。

2.比赛朗读:读出情感。

(在读通读懂课文的基础上运用比赛的方法让学生把课文读好,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从整体到部分再回归整体,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感受到文言文所表达出音乐艺术的无穷魅力,体会到伯牙为纪念知音子期而破琴绝弦的情感。)

第五步:背诵课文,领悟写法

1.指导背诵:课文先概括写了伯牙善弹,子期善听,再具体写如何弹如何听,最后写子期死,伯牙绝弦。全文共用77个字,表达了朋友之间真知己的思想境界,成为千古佳话。边想象边背诵。

2.学生练背3.指名背诵

第六步:拓展文本,升华认识

1.欣赏《高山流水》乐曲,回味动人故事。

2.伯牙为了知音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此时此刻,你想说些什么?

3.搜集有关的文章进行阅读,积累有关朋友情意的语句。

【相关链接】

《警世通言》:忆昔去年春,江边曾会君。今日重来访,不见知音人。但见一抔土,惨然伤我心!伤心伤心复伤心,不忍泪珠纷。来欢去何苦,江畔起愁云。此曲终兮不复弹,三尺瑶琴为君死!

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1)借助课文注释(2)联系上下文理解(3)不能生搬硬套,要学会用自己的话读懂课文的意思

(1)自读文言文,对照注释自我阅读。

(2)对照文中出现的疑难字词利用工具书解决。

(3)试着说每句话的意思,可以小组交流。

(4)不理解的字、词、句、问题,可以圈出来准备质疑。

请选择“善”在文中的意思:a擅长、善于;b表示赞叹。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伯牙鼓琴,志在明月。善哉,皎皎兮若明月!

伯牙鼓琴,志在细雨。善哉,绵绵兮若()!

伯牙鼓琴,志在炊烟。善哉,(袅袅)兮若()!?? 伯牙鼓琴,志在清风。善哉,(徐徐)兮若()! 伯牙鼓琴,志在杨柳。善哉,(依依)兮若()!伯牙鼓琴,志在霞光。善哉,(缕缕)兮若()! 伯牙鼓琴,志在春雨。善哉,(绵绵)兮若()!

第三篇:《伯牙绝弦》教学设计

《伯牙绝弦》教学设计

万盛经开区丛林学校赵小洪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能根据注释和课外资料理解词句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3.积累中华经典诗文,感受朋友间真挚的友情。

【教学重点】

理解词句的意思,读出自己的感悟,感受朋友之间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的真挚友情,体会文言文所表达出音乐艺术的无穷魅力。

【教学难点】

体会伯牙为纪念知音钟子期而破琴绝弦的情感。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一、做游戏——课前谈话做铺垫

1、做游戏。

师:我们来做一个文字游戏,老师说一个“杨柳依依”,你们也说几个这样的词。

生:自由说abcc结构的词。

师:老师再说几个这样的词。

课件出示:清风徐徐、明月皎皎、春雨绵绵、白雪皑皑、芳草萋萋、炊烟袅袅、云雾蒙蒙、霞光灼灼。

2、找规律,总结。

师:这些词都是描写什么的?(自然景物)

平时如果有意识地积累这些词语,对写作一定有帮助。

二、导读课题——未成曲调先有情

1、从图导入。

(课件出示“伯牙鼓琴图”)

师:同学们,这节课让我们走进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期认识这样两位人物:你看,图中这位入神弹琴,贵族打扮的,他就是晋国的上大夫——俞伯牙(板书);而这位凝神听琴,青布包头,衣着布衫的是楚国的一个樵夫——钟子期(板书)

2、揭示课题,理解题意。

师: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就是关于他俩千古流传的友情故事。(板书课题)指名读课题。指导“弦”的读音。

师:“绝”是什么意思?(断绝)

“绝弦”是什么意思呢?(生:割断琴弦)

师:表面的意思是“割断琴弦”,也就是不再弹琴了的意思。理解了意思,

们再读读课题。(生齐读课题)

三、练读文——抑扬顿挫品音韵

1、自己尝试着读一读《伯牙绝弦》?其他同学注意,读文言文的时候要慢一些,注意停顿。

2、(课件出示课文节奏)请同学们照着上面的节奏自由练习朗读课文。

3、指名读、师生评议。

4、齐读课文。

四、品读“情”——高山流水得知音

(一)学习“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1、文章读了这么多遍,你能把伯牙和子期的关系读成课文中的一个词吗?( 板书:知音。)什么叫知音?

2、指名交流。

3、(课件出示:知音及知音的意思)

4、还记得伯牙、钟子期是何许人?一个晋国的士大夫和一个楚国的樵夫是什么使他们成为知音呢?(板书:琴)

5、伯牙擅长的是——(弹琴),钟子期擅长的是——(听琴)。课文的哪句话是这个意思?(课件出示: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6、伯牙和钟子期擅长琴的不同方面,谁能通过读来告诉大家?

(生读):一个善——(鼓)一个善——(听),强调出“鼓”和“听”。

(指名学生再读)

7、这就是他们走到一起的原因,这真是千里知音一“琴”牵,生齐读——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二)精读“伯牙鼓琴,志在高山??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1、同学们,古文很精练,只有短短77个字的文章不仅概括写出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还具体写了。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找到具体描写“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的语句,勾画下来。(生默读、勾画)

交流:“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课件出示此段)

2、齐读这段文字。

3、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几句文言文的意思? (学生交流后课件出示意思)

4、指导朗读。

5、(拓展)同学们,伯牙是晋国的大乐师,他的琴声会表现很多很多,猜想会有什么?

师:是啊,也许他的琴声还表现了“清风徐徐”(再次出示词语读一读)现在我你就是伯牙,你们都是子期,当伯牙鼓琴,志在清风——

(生接答??)

6、小结:好一个善听的子期,好一个善弹的伯牙。这就是知音。凡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这就是——知音。

7、伯牙作为一名著名的乐师,缺少赞美吗?那他为什么视钟子期为知音?(出示补充材料)

伯牙在楚国做宫廷乐师,一天,楚王君臣饮宴,请伯牙弹琴助兴。伯牙弹了他的成名作《水仙操》,他弹得非常投入,把琴曲所描绘的红日、云霞、山林、海浪以及风、雨、雷、电等变幻多端的海上风光表现得是淋漓尽致。但是,他没有想到,就是这么一首优秀的乐曲,却不能引起楚王君臣的丝毫兴趣,楚王听了这首乐曲以后,连连摇头说:“弹得太嘈杂了,换首弹弹吧!”伯牙只好更换了一曲《高山流水》。这时,楚王君臣早已喝得酩酊大醉,有些甚至在琴声中昏昏睡着了。

师:多么孤独的伯牙呀!他的琴声只有、也只有遇到了钟子期,才能从琴声中听出他的心声,才会得到这样的赞叹——(生:‘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师:一个所念,一个所得,心有灵犀一点通,这就是伯牙和钟子期成为知音的境界。

师:多么有魅力的古文,多么美妙的意境!让我们把这奇丽的画面留在脑海里,再次诵读这千古流传的佳句。分角色朗读:男同学读伯牙的部分,女同学读子期的部分。(课件分角色)

五、悟读“痛”——摔断瑶琴凤尾寒

1、据记载,伯牙、子期洒泪惜别后,相约第二年的八月十六再相会。夏去秋来,当伯牙如期赶到楚国时,万万没想到子期因病去世,当伯牙来到子期的坟

前,面对这一块冰冷的墓碑、这一抔无情的黄土时,伯牙又会说些什么呢? (子期,你为什么离我而去?你死了,我再也没有知音了??) 伯牙又做了什么呢?

(破琴绝弦)

2、(课件出示句子: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生齐读。

师:伯牙可是著名的大乐师,他为什么这么做?

(生汇报。)

是啊,知音不再,留琴何用?这样的友情哪里找,这是世上绝无仅有的友情,琴断音绝是伯牙看待知音的意义。

3、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这句话。

六、诵读文——此曲只应天上有

1、 师:正是这震撼人心的痛,才演绎出这凄美动人的“伯牙绝弦”。“伯牙绝弦”的故事成为了中华民族交朋的千古楷模,“伯牙绝弦”成了知音的代名词。后人还根据这个故事编写了一首乐曲《高山流水》。让我们在这曲高山流水中再次体会伯牙子期的深情,背诵全文。

2、小结:社会发展到今天,也许我们不需要像伯牙那样用摔琴的方式谢知音了,但这个故事中知音的境界却带给了我们深深的震撼和启迪,让我们共同去珍惜友情,呵护友情。

七、作业

1、用自己的话把这个故事讲给同学或家长听。

2、收集体现知音良朋的诗文和名言名句。

八、板书设计:

伯牙绝弦

伯牙善鼓所念

钟子期善听必得之 琴(知音)

第四篇:《伯牙绝弦》教学设计

《伯牙绝弦》教学设计

一、导入课题

师:我们来做一个文字游戏,老师说一个“杨柳依依”,你们也说几个这样的词。引导学生说词。老师再说几个这样的词。课件出示:清风徐徐 杨柳依依 明月皎皎 炊烟袅袅 流水淙淙 芳草萋萋 细雨蒙蒙这些词都是描写什么的?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出这些都是美丽的自然景物。

师:平时如果有意识地积累这些词语,对写作会很有帮助。文学家用文字抒发自己内心的情感,音乐家是用音乐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

有一个故事千古流传,令人吟诵至今,它记载了一段因为音乐而结成的美好情谊,它就是我们今天将要学习的一篇文言文《伯牙绝弦》。板书课题。这是一篇文言文,也就是古文。我们以往学的都是现代文,也就是白话文,今天第一次接触文言文,相信大家都能喜欢。

二、初读课文,指导学习方法

1.请同学说一说这篇课文和平时课文的有什么区别。

2.先让学生试着读一读,谈谈体会。(难读、难理解)

3.出示学习提示:

(1)借助课后的注释理解课文内容。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内容。

(3)不能生搬硬套,要用自己的话理解课文。

(4)理解内容后,感受文言文的节奏和韵味,在读正确的基础上读流畅。

理解内容,指导感情朗读

过渡:课文讲了哪两个人物?这两个人都有什么特长? 理解: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这里的善是用今天的话说是什么意思?鼓琴呢?学习古文不能生搬硬套,要学会用自己的话理解课文的意思。用现在的话说:俞伯牙是著名的音乐家,而钟子期是他的乐迷。

理解:伯牙弹琴,志在高山,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伯牙弹琴,志在流水,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流水!”

过渡:从哪句话你能感受到俞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出示句子,想想从这句话中你明白了什么?理解意思,指导感情朗读。

(1)这是什么样的泰山?是什么样的流水?这是真的泰山和流水吗?子期被这样的琴声所陶醉,于是他忍不住这样赞叹,“善哉”感情朗读。

这样的泰山这样的流水是俞伯牙琴声想要表达的吗?从哪里感受到的?理解志。

(2)作为音乐家的俞伯牙还会用音乐表达什么?子期还会怎么称赞他?

出示课件 :伯牙弹琴,志在(),子期曰:“善哉,()兮若()!”

(3)理解: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伯牙在楚国是著名的弹琴高手,他能通过乐曲表达自己丰富的情感。在遇到钟子期前,他会缺少赞美吗?别人会怎么称赞他的琴声?这样称赞的并没有真正理解伯牙和他的琴声(可以想象,当善鼓琴的伯牙,志在高山,没有人会像子期说──志在流水,没有人会像子期说──?那么子期仅仅是听懂了俞伯牙的琴声吗?他还听懂了什么?是啊,无论伯牙心里想着什么,钟子期一定知道。出示:这正是“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如此理解自己心意的朋友,这就叫──知音。

5、感情朗读课文内容,理解知遇之乐。

简介俞伯牙与钟子期偶遇故事,如果你是伯牙,遇到一位这

样的知音,你会对子期说些什么? 从那以后,伯牙、子期形影不离,一个善鼓琴,一个善听,他们共同交流着对音乐的理解。再读课文1──4句,感受知音欢聚的融洽与欢乐。

6、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生不复鼓。 无奈世事难料,当伯牙与子期分别后,相约下一年端午节再相见时,子期却不幸去世。如果你是俞伯牙,听到这样的噩耗,心情怎样?出示句子“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生不复鼓。”感情朗读

三、升华主题。

伯牙在断了琴弦,留给自己的是什么?出示伯牙小诗 忆昔去年春,江边曾会君。今日重来访,不见知音人。 但见一杯土,惨然伤我心!伤心伤心复伤心,不忍泪珠纷。 来欢去何苦,江畔起愁云。子期子期兮,你我千金义; 三尺瑶琴为君死,此曲终兮不复弹!

摔碎瑶琴凤尾寒,子期不在对谁言!

春风满面皆朋友,欲觅知音难上难。

四、总结全文

课文短短的74个字,写出了这个动人的故事。于是,《伯牙绝弦》成了知音的代名词,后人还根据这个故编写了一首乐曲《高山流水》。播放《高山流水》。全班学生再次在音乐声中朗读课文。

第五篇:《伯牙绝弦》教学设计

《伯牙绝弦》教学设计

连城实小:谢慧玲

【教学目标】

1.正确通顺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培养学习古文的兴趣。

2.能通过自读自悟,运用借助注释、联系上下文和课外资料等学习文言文的基本方法,理解词句意思,读懂故事内容,能用自己的话讲出故事。

3.积累中华经典诗文。通赤朗读感悟、情景体验等方式感受到朋友间相互欣赏相互理解的真挚感情,交流对知音的感受和体会。

【教学重点】理解词句的意思,读出自己的感悟,感受朋友之间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的真挚友情,体会文言文所表达出音乐艺术的无穷魅力。

【教学难点】体会伯牙为纪念知音子期而破琴绝弦的情感。

【教学准备】课件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高山流水》录音和powerpoint。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课前欣赏音乐。(闭眼听音乐,生想象画面。)

师:当你听到这样的音乐,你眼前仿佛出现了怎样的情景?

(播放《森林狂想曲》,学生闭眼倾听)

师:下面,我们再欣赏一段音乐,看看你又能听出什么?(播放《高山流水》)

2.交流想象到的画面:谁来说说你眼前出现了什么情景?(多名生)

3.梳理:是呀,只要你用心听,你就会与演奏家们心有灵犀,心心相印。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为后面“知音”的理解做好铺垫。〕

4.导入:今天,我们学习一篇和音乐有关的文章,是篇古文。

5.揭示课题:

师:请同学们举起右手,伸出食指,跟老师一起书写课题。(板书课题,生书空)师:写字要一笔一画,一丝不苟。“绝”字的绞丝旁表示与丝线有关,从刀表示人用刀断丝。(师边板书边说)

6.读题、解题:请生读课题:伯牙绝弦(bó yá jué xián)

师:谁来读课题?(指名一生)

读得真准,特别是“弦”的读音。请齐读课题。

师:“绝弦”是什么意思?那么“伯牙绝弦”呢?

7.导入:

师:伯牙是春秋战国时期晋国的上大夫,琴艺高超 ,被誉为“琴仙”,他为何却要绝弦呢?

二、读通课文、初识知音

1.自由读课文,至少读三遍,努力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生开始读课文)

师:请打开课本第137页。在读课文之前,请同学们先观察课文,课文里有两个小老师,一个是括号里的拼音,另一个是课文下边的注释。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把字音读准,再读一读注释,把句子读通。(课件出示课文及导学提示,生自由读课文)

2.检查读书。

①读准“善哉”“峨峨兮”,理解“哉”“兮”

师:请同学们一块儿来读读屏幕上这两个带有注音的词。(出示“善哉”“峨峨兮”,生齐读。)

师:读得真准!“哉”和“兮”这两个字是什么意思?(指生答)

师:表示感叹的语气该怎么读呢?(生读)感谢你为我们作出的示范。在“哉”和“兮”的后面一延长,这感叹的语气就出来了,同学们来试一试。(生自读)

②读句子。

师:咱们把这两个词语放到句子中去读一读。谁来?

(出示: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日:“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日:“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③读全文。

师:孺子可教也!这么难读的句子都读好了,谁能一口气把这篇课文读下来?(请1名学生读全文)

④范读。

师:一开始就能读成这样,我真要说句:善哉!老师也想来读读。(范读,读出诗的节奏)

⑤再读。

师:请同学们试着像老师这样,再读读,读出古文的节奏来。

(生自由读,再指名读)

3.整体感知:

师:这书真是越读越有味道了。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通过刚才的读书,我们知道:文章讲了两个人,他们是——

生:伯牙和钟子期

师:你从文中了解到——?你们能用文中的语句或用自己的话来告诉大家吗?(指名生用答,可以用书中词句答,可用自己的话答)

〔设计意图:“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本环节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给学生充分读的空间,力求通过朗读激发学生阅读古文的兴趣。〕

三、品味语言、感受知音

1.体会琴声:

师:课文开篇就告诉我们: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出示句子)

这两个“善”字是什么意思?你是怎么知道的?(我们可以联系上下文的理解,这也是学习古文的一种好办法。)

那我们从课文哪些句子中可以形象感受到“伯牙善鼓,钟子期善听”呢?

2.指答,出示句子。

(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日:“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日:“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a.师:如果你是子期,伯牙志在高山,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高山?(巍峨高耸)你从哪字中感受到的?理解“峨峨”。

请你读读。谁再读?(指名读出山的高耸)

b.师:伯牙志在流水,你又仿佛看到了怎样的江河?(宽广、波涛汹涌)

你从哪字中感受到的?理解“洋洋”。

c.师:江河在古文中是有特指的,指什么?(长江和黄河)长江是中国最长的江,黄河是中国最大的河。这个“洋洋”让你想到什么词?

读句子,读出江河的宽广。(指名读)

d.还能从哪些词中读出钟子期的善听?(善哉)这里的善又是什么意思呢?(好、妙)

e.师:好啊!妙啊!在古文里就是“善哉”,谁来把这种由衷赞叹的感觉读出来?(指生读)

f. 师:“善哉——”一延长,琴声都落到心里去了。

3.体会心声

师:还有哪个句子也能体现“伯牙的善鼓,子期的善听”?(指答)

出示: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师:用自己的话说说句子意思。

理解“所念”。伯牙所念的“念”与前面哪个字的意思相同?(生:“志”。)

这两个字都是什么意思?(心里想的。)那么必得之的“必”呢?

师:是的,高山也罢,流水也罢,无论你伯牙弹奏什么,我钟子期都能听出来。这就是——(齐读: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师:伯牙的所念所想,钟子期必得之。我想问,钟子期必得之的是什么?仅仅是听懂伯牙的琴声吗?还听懂了琴声里的什么?(心声、志向、胸怀)

师:什么样的志向?(出示句子:“峨峨兮若泰山”齐读)

什么样的胸怀?(出示句子:“洋洋兮若江河”齐读)

4.体会知音

师:知道吗?老师查过资料,伯牙虽被誉为琴仙,许多人以听到他的琴声而荣幸,但他们却不能真正体会到伯牙倾注在琴声的志向与情怀。(出示补充资料)

(屏幕上出示一段文字:伯牙当时在楚国做宫廷乐师。一天,楚王设下宴席,请伯牙弹琴助兴。伯牙弹了他的成名大作《水仙操》。他弹得非常投入,把琴曲所描写的红日、云霞、山林、海浪,以及风、雨、雷、电等变幻多端的海上风光表现得淋漓尽致。但楚王听了这首乐曲连连摇头说:“太嘈杂了,换首别的弹弹吧!”伯牙只好换了一首《高山流水》,可是这时,楚王君臣已经喝得酩酊大醉,甚至有些人在琴声中已昏昏睡着了。)

(1)生默读。

师:此时,伯牙的心情如何?(指多名生说)

师:是呀,虽然听者无数,但无人真正听懂他的琴声,可以想象,当伯牙鼓琴志在高山时,没有人能向子期那样赞曰——(引读: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当他鼓琴志在流水时,没人赞曰——(引读: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因觉得自己的琴声难觅开知音,所以他便离了宫廷,一个人来到山涧排遣内心的寂寞和孤独,他万万没有想到,此时、此地、此人——钟子期,却能听懂他的琴声……

(屏幕出示文字:八月十五那天晚上,汉阳江口,云开月出,景色十分迷人。望着空中的一轮明月,俞伯牙琴兴大发,拿出随身带来的琴,专心致志地弹了起来。当他弹奏的琴声雄壮高亢的时候,突听有人在旁说:“好啊!这琴声中仿佛有泰山的雄伟气势。”当琴声变得清新流畅时,那人又说:“妙啊!这琴声就像那无尽的江河水在流淌。”说这话的人就是钟子期——一个山野樵夫。)

(2)生默读。

师:是啊,你就是伯牙,一直以来没有人能真正听懂你的琴声,你的内心充满了寂寞与孤独,可就在此时,无论你弹什么,无论你寄托着怎样的志向和情怀,钟子期都能“善哉、善哉”地“必得之”时,你的心情又如何?(欣喜若狂)又会有怎样的感慨对钟子期说呢?

(3)出示小练笔:伯牙得遇钟子期,欣喜若狂,不由得感慨道:“善哉!” 播放音乐《知音》,学生练笔。

(4)交流:(多名生)

师:想知道伯牙当时是怎么说的吗?古书《列子汤问》中这样说:“善哉善哉,子之听夫,志想像犹吾心也。” 好啊好啊,相信你听到我的琴声,听到的志向胸怀和我心里想到的一模一样。两个人之见的默契,用一个成语,就叫什么?(心有灵犀,心心相印)

师小结:琴声也懂,心情也懂,情怀也懂,志向也懂。这样心有灵犀,这样知志、知念、知心的人才是真正的——知音。(板书:志、念、心,知音)

(5)合作读书

师:此时伯牙真恨不得告诉天下人,我找到知音了。带着这种感觉,让我们一起合作读课文。(出示课文,用不同颜色表示,师生对读。)

读着读着,你发现课文语言有什么特点?(相对应)是啊!让我们仿佛看到了伯牙子期一个鼓一个听,那是何等幸福,何等的心有灵犀呀!

5.绝弦祭知音

(1)师述:相识满天下,知音能几人,传说这次相遇让伯牙和子期相见恨晚,他们约定来年中秋再相会。到了第二年的中秋节,伯牙如期而至。然而,等他来时等待他的不是子期的人,而是一块冷冰冰的墓碑。(出示:子期死,配悲伤音乐,多名生和着音乐读“子期死”)

(2)出示:“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师:子期死,对伯牙意味着什么?

从此,还有人能知我志吗?(擦去板书:志)

还有人能知我念吗?(擦去板书:念)

还有人能知我心吗?(擦去板书:心)

师:子期的死,意味着伯牙又再次失去了——知音。(擦去板书:知音)

于是,伯牙把千言万语化作琴声——(揪心的琴声响起,并出示伯牙鼓琴时的画面,一分半钟后,琴声戛然而止……)

断的只是弦,破的只是琴吗?

(3)是啊,终身不复鼓,伯牙绝弦,绝的是所有的期待,所有的希望啊!子期死,读——

(4)再读句子。(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设计意图:课外资料的引用,加上教师动情的语言,渲染出情境,旨在丰厚古文的内容,激发出学生的情感,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体会到朋友的真情,知音的难觅。〕

五、朗朗诵读、怀念知音

1.师:正是这破琴绝弦,正是这得遇知音又痛失知音,才使这个故事更加荡气回肠。古书中记载,伯牙绝弦后还在子期墓前写下这样一首短歌。

出示伯牙在子期墓前所写的诗歌。教师深情范读。生齐读。

2.总结:三尺瑶琴为君死。伯牙,子期已离我们远去,但这世上却留下《高山流水》之绝唱,留下了一段知音的千古佳话。道是无琴却有情。让我们再来读读这千古绝唱,齐读全文。

3.感情朗读全文。

4.背诵全文。

板书设计:伯牙绝弦

志、 念、 心

伯牙钟子期

知音

本站 推荐更多范文:

伯牙绝弦教学设计

伯牙绝弦教学设计

伯牙绝弦教学设计

伯牙绝弦教学设计xingaide

《伯牙绝弦》教学设计3

推荐站内搜索:湖北专升本网、王亚平太空授课观后感、捡拾幸福作文600字、四六级口语准考证打印入口、重庆二级建造师成绩查询、70周年国庆阅兵观后感1000字、阜阳师范学院专升本、山西成人高考报名、英语4级准考证教资考试时间2021上半年

伯牙绝弦教学设计
版权声明:本文采用知识共享 署名4.0国际许可协议 [BY-NC-SA] 进行授权
文章名称:伯牙绝弦教学设计
文章链接:https://678999.cn/153670.html
本站资源仅供个人学习交流,请于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不允许用于商业用途,否则法律问题自行承担。

一路高升范文网

提供各类范文...

联系我们联系我们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