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纸》教案(精选17篇)
《折纸》教案 篇1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材第66—67页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直观的操作活动,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
2、让学生积极参与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办法的探究过程,培养学生积极探究数学知识的能力。
3、在探究的过程中,让学生感受知识转化的数学思想。
4、让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喜悦,提高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
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办法。
教学难点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转化为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探索过程。
教学具准备:
1、教具:多媒体课件。
2、学具:每人准备正方形纸片、彩色笔。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出示主题图)小红要用一张正方形纸的1/2折小船,小明用它的1/4来折小鸟。
师:你能提出啥数学问题吗?
学生相互提问并列出算式。
如:他两一共用了这张纸的几分之几? 列式:1/2+1/4
小红比小明多用这张纸的几分之几? 列式:1/2–1/4
还剩下这张纸的几分之几?
列式:1–(1/2+1/4)或1–1/2–1/4
师:这些算式与我们以前学过的分数加减法有啥不同?
师:这节课就来探索分母不同的分数加减法。(板书课题。)?
二、动手操作、自主探索
1、动手操作。
请大家以1/2+1/4这个加法算式为例进行研究。
师:谁能估算等于多少?实际上也等于多少呢?请同学们自己动脑先想想、算算。然后小组合作交流。
出示操作要求:
请大家拿出一张正方形的纸,将这两个分数折出来并涂上颜色。通过拼一拼,折一折尝试解决。现在以四人为一个小组,开始研究。
2、小组合作,教师巡回指导。
3、小组汇报结果。
师:哪个小组愿意将你们组的操作过程向大家简介一下。
生1:老师,我们发现“1/4+1/2”在图上可以看到,它的结果应该是3/4。
生2:我发现1/4与1/2在图上是不能直接相加的,因为他们所代表的每一份都不同,只有每份都相同时,才可以相加。
生3:我有一个补充,刚才这个同学说的每份不同,也就是他们的分数单位不同,所以,只有分数单位相同时,才可以相加。
师:这个3/4怎么样得出的呢?
生4:把两个分数先通分,化成分母相同的分数,再相加。
1/4+1/2=1/4+2/4=3/4
即1个1/4加上2个1/4是3个1/4
4、教师小结
三、深入探讨,总结办法
1、根据涂出的分数,你能解决刚才提出的那里两个问题吗?
1/2–1/4 1–(1/2+1/4) 1–1/2–1/4
师:应该怎么样计算呢?
生:把这两个分数先通分,化成分母相同的分数,再相减。
学生自己计算,并请同学上黑板板书。
2、试一试
9/10—1/6等于多少?
(9/10—1/6=27/30—5/30=22/30=11/15)
师:你还发现啥?
生:计算结果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
3、归纳算法
指导学生讨论课本第66页“说一说”中的讨论题。
师:通过刚才的讨论,谁能说一说:怎么样计算分母不同的分数加减法?
先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想法,然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全班交流。
通过全班交流,引导学生认识以下两点新课 标第 一网
(1)分母不同的分数相加减,要先通分,化成相同的分母,再加减。
(2)计算结果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
四、尝试应用,巩固提高
1、练一练第1题,看图填一填。
2、计算2/3+3/4时,要先通分变成( )/( )+( )/( ),表示( )个1/( )加上( )个1/( ),一共是( )个1/( ),所以2/3+3/4的和是( )/( ),化成带分数是( )。
3、数学小医生。
3/4+1/6=4/10=2/5 4/9-2/5=2/4=1/2
五、总结。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啥?
2、你认为进行分母不同的分数(异分母分数)相加减计算时要注意些啥?
六、作业:
课本 p67第3、4、5题
《折纸》教案 篇2
课题:折纸
教学目的:1、在操作中,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算理,并能正确计算。
2、渗透转化的思想,把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转化为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3、发展探索与创新精神,学会与他人合作,学会数学的交流与表达,感受数学真切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
重点: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法。
难点:为啥先通分
关键:实际操作发现规律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观察发现
现在小孩子手中有几张正方形的纸,请同学们折一折,然后在折的一部分上涂上颜色,并说明涂颜色部分占正方形的几分之几?
1、学生操作 ,教师巡视。
2、师:哪位同学简介一下折纸和涂颜色的情况。(学生汇报)
3、师:如果要计算两张纸涂颜色部分合起来,你可以列出那些算式?(学生汇报,教师板书)
4、师:请同学们想一想:根据分数的分母的特点可以分几类?
5、师:今天来学习分母不同分数加减法(板书课题)
二、积极参与 探究感受
1、现在,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一道分母不同的分数加法试题试一试怎样计算?(学生试做)
2、师:谁能汇报一下自己的计算过程?(生答师板书)
3、刚才同学们汇报了自己的计算过程,但是呢谁对谁错呢? 为啥 请同学们观察一下折纸,来判断一下。师演示大屏幕。
4、运用刚才的办法计算:异分母分数减法.
5、通过刚才的计算怎样计算分母不同的分数加减法呢?
(学生交流汇报)
三、运用知识 解决问题
1、看图填一填
2、口答:
3、计算:
4、小明家8月份的支出中,房租约占总支出的 ,用于餐饮、水果方面的支出约占总支出的 ,这两项支出约占总支出的几分之几?
5、考考你 :
有甲、乙、丙三根绳子,甲比乙长 米 ,丙比乙短 ,甲与丙相差多少米?
《折纸》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教婴儿用对角折的办法折叠不同的鱼
2.让婴儿在折纸活动中体验其中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大小不同的各色正方形手工纸若干(每个婴儿两张)
2.蓝色海底世界背景图一张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谈话引入课题
在海底世界,本来生活着许许多多的鱼儿,由于很多人不讲卫生,海洋里的水变脏了,很多鱼儿没有了家,(出示背景图)。后来,人们给海洋治好了‘病’,现在有些鱼儿已经回来了,可有些鱼儿还不知道呢。今天,老师教小孩子们怎么样制作鱼,让他们都回到自己的家好吗?
二、基本部分:学习鱼的不同折法
1.出示范例,教师示范,并讲解折法。
(1)将正方形纸对折成三角形
(2)将长边上的两个角向上折(或折一个角)
(3)添画上眼睛
2.婴儿练习折大鱼小鱼,教师巡回指导。
(1)对于有疑问和有困难的婴儿及时指导。
(2)添画鱼儿头部眼睛时,注意在适当位置。
3.教师协助婴儿将折好的鱼儿粘贴到背景图上
送“大鱼小鱼“回到自己的家——海底世界。
三、活动延伸:
教师带领婴儿在音乐的伴奏下,模仿鱼儿游来游去。
《折纸》教案 篇4
一、教材分析
本课折纸动物是一节集折、剪、撕、贴、画为一体的综合制作课。折纸动物用两条纸条分别折压后粘拼出动物的形态,并通过剪、贴和添画进一步突出动物的形象特点。 小学美术教案一年级下:13课 折纸动物
学生曾经学习过折纸,认识基本的折纸图示,折纸动物所以一般都能通过自己识图来制作。学生通过对一些动物身体比例的了解、把握,折出不同的动物形象,教材上的范图也能给学生一定的启示。折纸动物如将马儿的脖子加长,身子缩短就变成长颈鹿的基形等等。所以启发帮助学生抓住动物形体比例的特点折出动物,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折叠粘拼出动物的大形后,动物的嘴、耳可用剪的办法,动物身上的花纹、皮毛既可画也可以撕贴,可以不受动物本身的花纹、色彩的束缚,自由地选择色彩、添画花纹。也可以巧妙地利用挂历纸、包装纸上的色彩和花纹来完成作业。
本课制作办法简单,难度不大,但留给学生的想象和表现虚拟主机却很大。
二、教学目标
掌握折纸动物的办法,并能运用此办法制作出自己喜爱的动物形象。
学会把握动物的比例及外形特点。
培养学生保护动物的意识和热情。
三、教学设计
本课折纸动物教学设计建立在让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基础上,从学生自己识图制作,到发现探究问题的讨论,再到寻求解决的办法,创造制作出自己喜爱的动物形象,均以学生为主体。教学时应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不断地发现、不断地交流、寻找规律,培养他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结协作的精神。
为了便于学生讨论和活动的开展,可将课桌摆成四个圆圈,学生分四组围坐在周围。课前应制作CAI,它既能将各种动物的形象展现在学生的面前,也能直观地分析动物身体各部分的比例关系,进而为学生创作成功打下基础。
教学过程安排如下:
激趣导入——自学办法——观察分析——指导实践——创新探索——交流评论——游戏活动
激趣导入这一过程中,教师快速折出不同的动物,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学生看书上的折叠示范图,自学折叠办法,试折出马儿。接着再寻找规律:折动物最重要的是把握好头、脖子、身子、四足的长度、宽度的大致比例关系。
在观察分析这_阶段,利用展示不同的动物形象,师生共同分析它们身体的比例特征。随着学生的总结,将动物图片用阴影的形式把各部分大的形体比例概括出来。接着欣赏教材中通过剪、撕、贴、画几种办法装饰出来的动物,了解多种装饰办法,来指导学生实践。
接着学生巧妙地利用各种纸张的花纹、色彩,将喜欢的动物折出来,并把问题提出来,小组同学共同讨论解决。
评价环节中各组学生把做好的动物摆在桌上,大家自由地走动交流、评价。
游戏活动时,每组把前一节课做的小树摆出来,还可以做些小草、石头等,再把动物放进去,玩一玩“森林王国”的游戏。教学中还应注意渗透爱护动物,保护环境的教育。
作业要求:
每位学生先折出一匹马,再运用这种折叠办法自己折出一个动物形象,并完成其中一个的添画装饰。
四、教学建议
本课也可用两课时。第一课时以学习折叠办法并创造性地运用,折出不同的动物为主要内容。第二课时以添画装饰和游戏为主要内容。
注意不要选过于软的纸,以免折出的动物立不起来。
《折纸》教案 篇5
目的要求
1、引导婴儿制作各种各样的船,在活动中为婴儿提供各种各样的纸,还有各种各样的作画材料,启发婴儿在做完各种各样的小船后,再运用剪贴、绘画等组合办法来进行,让大部分能力较强的婴儿有创作的虚拟主机。
2、在折一折、做一做、玩一玩中,训练婴儿手、 眼、脑协调并用的能力。
准备各种图片、录象带。糖纸、废旧报纸、各种颜色、形状的纸。各种绘画材料、水等。
活动过程:
一、认识各种各样的船。
1、先让婴儿通过观看图片、录象和现实生活中的船,让他们系统浅显地观察了解小船的外部特征。
2、让婴儿说说小船的特征,还有用处。
3、激发婴儿对制作小船的兴趣。
4、先让婴儿用纸折最简单的小船。
5、评价。
二、折纸小船 。
1、先出示各种小船,引起婴儿的兴趣。 2、出示折纸示意图,让婴儿看折,学习用对折、三角折等办法折成小船。 3、培养婴儿折纸兴趣和初步的相互合作能力。 4、评价。
三、折纸美丽的船 1、出示各种各样的小船,引起婴儿对制作小船的兴趣,运用折叠、涂色块的办法来表现不同的小船。
2、让婴儿发展想象力、创造力。最主要是培养婴儿的动手能力。 3、评价作品四、玩小船 。1、先让通过折一折,折出各种各样的小船,然后让婴儿把小船放在水中玩一玩,训练婴儿手眼脑协调并用的能力。 2、让婴儿了解小船在水中的一些沉浮现象。 3、让婴儿讲讲你折的小船在水中怎么样了? 4、评价。
《折纸》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通过直观的操作活动,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
2、能正确计算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3、初步渗透转化、建模等教学思想,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设计
(一)动手操作,明确目标
1.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喜欢折纸吗?这节课老师要和大家一起来折纸,看看这里面有啥数学知识?
2.活动要求
师:取出准备好的正方形纸片中的一张,折一折,然后在折的一部分上涂上颜色,并在小组内说一说涂颜色的部分是正方形纸片的几分之几?
3.动手操作
学生开始进行折纸、涂色的活动,教师巡视指导。
4.学生交流反馈
师:谁能说一说自己是怎么折的,涂色部分是这张正方形纸片的几分之几?
5.提出问题,明确目标
师:同学们,如果现在要计算两张纸中的涂色部分合起来是多少?你可以列出哪些算式?
(学生口述算式,教师分别将学生提出的算式书写在黑板上。)
师:请同学们想一想,根据分数的分母特点,这些算式可以分成几类?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将黑板上的算式进行整理。)
师:这节课就来探索分母不同的分数分数的计算办法。(板书课题。)
(二)自主探索,理解算理
1.自主探索
师:现在,请大家选择一道自己喜欢的加法算式,试一试怎样计算。。
(学生进行独立的尝试,汇报各自的探索过程。)
师:(指着算式 1/2+1/4)刚才大家说了很多自己不同的探索过程,那么为啥同样的算式,会出现不同的结果呢?到底谁对谁错呢?
2.交流讨论
学生在全班范围内展开讨论,充分发表各自的意见。最后,从中找出两种学生认可的办法:
师:比较上面两种办法,你最喜欢用那种解法?
生:第2种。
师:谁来说一说这种办法的道理?
3.联系折纸,理解算理。
师:通过大家的交流,同学们都认为先通分后相加是正确的,但为啥要这样做?
(三)尝试应用,巩固提高
1.试着解决减法问题
1/2-1/4 =?
(评析:通过知识的迁移,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的理解,在交流与反馈中发现问题,及时指导、明确办法。)
2.完成“试一试”
出示试一试的3/4+5/8与9/10-1/6,再次为学生提供尝试机会。
(学生练习后全班反馈交流,并规范书写格式。)
(四)总结评价,回顾反思
师:你现在知道异分母加减法怎么样计算吗?
(五)作业布置
根据学生课堂掌握情况布置适当的试题。
《折纸》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学习角对角对折的基本技法,大胆尝试按小猴子标记折纸。
2、对折纸活动产生兴趣,体验折纸成功的快乐。
活动准备:
正方形纸人手一张。正方形范例一张。
活动过程:
1、引导婴儿观察正方形纸,认识对角线和对角。
教师出示范例,引导婴儿看图,说说:这是啥形状?纸上有啥?告诉婴儿这是一张正方形纸,中间的虚线叫对角线,有猴子的两个角叫对角。
2、教师示范讲解折尖尖的山的基本办法。
将正方形纸放在桌子上,一只猴子在上面,一只猴子在下面,对着自己的身体,一只手拿着下面的猴子,向上面的猴子折,然后用手指将山脚下的边压平。
瞧:正方形的纸变成了一座尖尖的山,山上有啥?山上有草,有树,还有可爱的小猴子呢!
小孩子们,你们想折一座尖尖的山吗?
3、婴儿进行折纸活动。
教师巡回观察,了解婴儿折纸情况,给婴儿具体的指导和帮助。
4、展示婴儿作品。
教师引导婴儿相互观察、欣赏作品,并给予表扬和鼓励。
《折纸》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通过此活动让婴儿明白和认识虚线、折线、翻折、弯曲折线等几种在折纸中出现的简单的折纸要求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制作小马的步骤和所需注意的基本办法。
教学难点:让婴儿理解几种线条的折法即线条名称。
活动准备
1、教师事先做好的一匹小马的样品。
2、A4白纸每人一张水彩笔每人一盒剪刀每人一把
3、A3白纸教师备用
活动过程
1、教师出示事先做好的样品,吸引婴儿注意力。并引导婴儿说出是啥小动物,小马试着让婴儿说出其特点。
2、引导婴儿观察制作小马的办法。
3、教师用A3的大纸演示在室内来回走动便于婴儿看得清楚。
1、教师讲解制作小马的办法和步骤。
2、鼓励小孩子说出自己的想法并给婴儿足够的时间自由讨论其制作办法。
3、引导婴儿认识和运用虚线、折线、翻折、弯曲折线这几种折纸中常出现折法。
4、让接受快的小孩子可以充当‘小老师’的角色,给其他婴儿讲解经验毕竟小孩之间有更好的交流方式。
5、鼓励婴儿将折好的作品打开重新再折一遍,目的是让婴儿记得更深刻。
6、重新折好后,让婴儿用自己喜欢的颜色给小马画出五官即涂色。并用剪刀剪出马的四条腿。
7、最后将自己的作品装进自己的袋子内活动结束。
教学反思
1、折纸属于纯手工作业,婴儿非常感兴趣并表现出极大的积极性。
2、所谓‘初生牛犊不怕虎’他们敢于大胆的尝试各种办法。
3、但由于这次活动婴儿刚刚才接触,出错最多的地方是嘴巴的处理那一块,缺乏对基本常识的理解和认识,还有就是使用剪刀也不是很熟练,需要以后经常练习,相信以后对此类活动会逐步熟练的。
4、也有个别婴儿出错可能是不理解教师讲解的意思,也或许是对此活动的陌生所导致的因素。
5、在以后的教学中会经常开展手工课程,在讲解的时候说慢一点、示范时的动作也要慢一点。尽量让每一位婴儿都能理解和掌握课程内容。
《折纸》教案 篇9
活动目的:
1、使小孩们在活动中学会折小兔;2、会给折好的小兔添画眼睛。
活动准备:
正方形手工纸若干张,水彩笔一盒,教师折好的各色小兔若干,多媒体课件。
一、活动过程:
二、教师和小孩子一起唱《小兔乖乖》的儿歌,导入活动内容。今天我们一起来折小兔好吗?小兔长得啥样?观察生活中的小兔形象。播放多媒体课件。
三、出示教师折的小兔,和老师一起学折小兔。教师分步教折小兔。
四、给折好的小兔添画眼睛。
五、作品展示与交流。
《折纸》教案 篇10
活动目的:
1、学生学习简单的折纸办法,会根据折纸过程看简单的折纸示意图,完成作品。
2、发展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看简单的折纸示意图完成作品的能力。
活动准备:
1、正方形手工纸若干份,折好的各种作品若干份,水彩笔一盒。
2、《钢琴》制作步骤示意图。
活动过程:
一、音乐欣赏:钢琴曲《献给爱丽丝》,导入新课:折纸钢琴。
二、出示教师折好的作品,欣赏、评价。
三、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发现折纸办法。
1、老师折了这么多,其实也是请了一个好帮手,要不然老师也记不住这么多折纸办法。
2、请同学们打开手中的作品,你能发现啥?
四、教师教学生认识折纸符号。
教师在学生探索发现的基础上教学生认识折线:( )正折线,( )反折线。
五、看折纸示意图学折钢琴。
1、教师按顺序出示折纸示意图,一边出示一边指导,学生跟老师一起学折钢琴。
2、学生给折好的钢琴画上琴键。
3、学生第一遍作品完成后,鼓励学生再次看示意图完成作品,教师不再帮助和提示。
六、活动延伸:作品展示与交流。
七、附示意图:
《折纸》教案 篇11
教材学情:
《折纸》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九册第四单元的一个学习内容。在这个内容之前,学生已掌握了分数的基本性质,学会了约分、通分的办法,懂得了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其中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办法是本节课最直接的知识起点。本节课的内容也是进一步学习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基础,同时也是本单元的重点。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法则是:先通分,再按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法则进行计算。五年级的学生,在三年级时已学习了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在上一个单元里也掌握了通分的技能。因此,对学生而言,作为构成计算法则的两个重要知识点都已具备,在这节课里,重点是引导学生想到“化异为同”,把异分母分数转化为同分母分数来解决问题。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使学生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能正确计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2.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初步学会用转化的办法解决一些数学问题。
(二)能力目标 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 激发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兴趣,并从中获得成功的情感体验,建立学习自信心。
教学重点:
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教学难点:
理解只有相同单位的数才能直接相加减的算理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彩笔、正方形纸片
教学教法:
本节课我主要采用“引导探究式教学法”:即设置问题情境→提出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归纳小结→巩固应用。在老师的引导下,以问题为思维的主线,学生先想先做,老师后讲后帮;在教学过程中,主要着眼于“引”,启发学生“探”,利用学生原有的认知水平,激发学生的求知*,促使学生探究解决问题的办法,从中掌握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规律,把“引”与“探”有机结合起来。在主要运用“引探教学法”的同时,结合运用直观教学法、对比教学法、知识迁移法等多种教学办法的有机组合,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产生的过程,在具体的情景和数学活动中获取数学知识。
教学学法:
在本节课中,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注重在计算法则的引入和形成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组织学生自主探索算法、合作交流做法,真正地让全体学生积极、有效地参与教学,体验转化思想在数学中的运用,经历观察、探索、归纳的数学活动,自主推导计算法则。具体学法有自主探究法、合作交流法、动手操作法、练习巩固法等。
教学过程:
为了达到教学目标,我把本节课的教学流程设计为:复习导入,铺垫孕伏→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自主探究,学习新知→巧设练习,巩固新知→课堂评价,师生小结等五大环节。
一、复习导入,铺垫孕伏
我通过设计“把下面各组分数通分”和“口算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来复习通分和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法则,目的是为学好新课打下基础。
二、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实用性,我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从现实生活中的“手工折纸”引入新课,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他俩一共用了这张纸的几分之几”。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的教学理念,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是解决生活实际问题。
三、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新课程提倡,在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尊重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经验,学生也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掌握了知识才能树立学习的自信心,才能创造性地学到新的知识,这样的知识才具有生命的活力。本教学环节是主要环节,我分四步进行。
第一步,学习异分母分数加法。我放手让学生通过折一折、画一画、算一算和独立思考、小组合作等教学方式,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合作意识,通过师生验证、讨论交流等形式,逐步掌握异分母分数加法的计算办法。为了突破教学难点,我还故意出错题让学生判断,以此让学生理解只有相同单位的数才能直接相加减的算理。
第二步,学习异分母分数减法。由于学生学会了异分母分数加法的计算,所以在此环节中,我也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学,通过思考独立完成,让学生经历学习过程,获取成功的体验,建立自信心,培养自学能力。
第三步,算法优化。在解决异分母分数加法、减法的过程中,学生分别用了折纸、画图和计算的不同解法,我让学生比较哪一种算法更好、更方便,引导学生在算法多样化中选择算法化。
第四步,讨论归纳计算法则。先让学生在小组内说说“怎么样计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然后组织全班交流归纳。通过发挥学生合作交流的作用,引导学生自己推导出计算法则。
四、巧设练习,巩固新知
针对本节课的重点、难点,我设计了以下三个层次的练习。
1.基本练习,如“看图填一填”。旨在展示计算全过程,给差生“拐杖”,力保“双基”。
2.综合练习,如“计算”。完成这一层次的练习不仅要用到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而且要综合运用“通分”、“约分”、“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或整数”等知识点,设计意图在于强化算理,提高计算技能。
3.应用练习,如“解决问题”。把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生活实际问题,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
五、课堂评价,师生小结
新课程提倡评价的多元化,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在教学中,我注意及时表扬鼓励学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创新意识;在本节课的最后环节,注重引导学生总结知识经验,完善认知结构。
总之,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能以学生为主体,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注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折纸》教案 篇12
〖教学过程〗
1.复习导入
师:现在,每个小孩子手上都有一些正方形的纸片,请你们取其中的一张纸折一折,然后在折的一部分涂上颜色,并说一说涂颜色的部分是几分之几?
(学生开始进行折纸、涂色的活动,教师进行巡视。)
师:现在,哪个小孩子来简介你和折纸与涂色情况。
生:我把一张正方形的纸先对折,再对折,然后在其中一个小正方形上涂颜色,这个涂色的部分叫1/4。
生:我把一张正方形的纸先对折,再对折,然后在其中的3个部分涂上颜色,涂色的部分叫3/4。
……
一会儿时间,学生简介了各种各 样的折纸与涂色的情况。主要有下列几种:
师:同学们,如果现在要计算两张纸中的涂色部分合起是多少,你可列出哪些算式?
生:我可以列出:1/4+3/4。
生:我可以列出:3/4+1/2。
生:我可以列出:1/8+5/8。
生:我可以列出:5/8+1/4。
……
(教师分别将学生提出的算式,书写在黑板上。)
师:请同学们想一想,根据分数的分母特点,这些算式可以分成几类?
生: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分母相同的,一类是分母不同的。
(教师根据学生的分类,将黑板上的算式进行了整理。)
师:这个同学说得正好,我们今天这一节课就要来探索分母不同的分数相加减的计算办法。
2.自主探索
师:现在。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爱好,任意选择一道分母不同的加法算式,试一试怎样计算?
(学生进行独立的尝试。)
师:谁来汇报自己探索的过程?
生:我选择了“1/4+1/2”的这一道题,它的计算过程是:1/4+1/2=2/6。
生:我也选择了“1/4+1/2”的这一道题,但计算的过程与他不一样。计算过程是:1/4+1/2=1/4+2/4=3/4。
生:我选择了“1/8+1/4”的这一道题,它的计算过程是:1/8+1/4=1/8+2/8=3/8。
生:我认为他的计算太复杂,我的计算过程是:1/8+1/4=2/12。
……
师:刚才有很多同学汇报了他们的探索过程,那么为啥同样的算式,会出现不同的结果呢?到底谁是正确的?谁是错误的呢?
(教师的问题一提出,下面的学生开始激烈的争论。有的同学拉着教师的手,要请教师说一说谁对谁错,但教师却没有及时加以表态。)
师:我听了很多同学的不同意见,但现在谁也说服不了谁,那该怎么办呢?能不能观察刚才所折的纸,从折纸的涂色部分中,思考、验证哪一种计算办法正确。
3.图像验证
(学生对照自己的算式,开始观察涂色的两个部分,一会儿,不少学生举起了手。)
生:老师,我发现“1/4+1/2”在图上可以看到,它的结果应该是3/4。
生:我也发现了“1/8+1/4”在图上的结果是3/8。
师:那么这个3/4与3/8是怎么样得出的呢?
生:我发现了,1/4与1/2在图上是不能直接相加的,因为它们所代表的每一份都不同,只有每份都相同的,才可以相加。
生:我有一个补充,刚才这个同学说的每份不同,也就是它们的分数单位不同,所以只有分数单位相同的,才可以相加。
……
〖案例点评〗
在开展课前的复习时,一般的教师往往采用提供现成的习题代学生进行练习。而这位教师则采用请学生折纸与涂色的办法,并在学生的折纸与涂色中不提出任何规定性的要求。同样,在学生选择探索时,教师也是请学生自己选择喜欢的算式进行探索。在这两个环节中,有一个重要的思想,即数学的练习题应来自哪里?一般说教师应为学生作好准备,但当学生具有这种能力时,完全应该把这种权利还给他们,而且通过他们自己提供相关的素材,对深化他们已学知识的认识会起到相当大的作用。
本案例片断第二个特点是异分母分数的加法是一个全新的知识,也是分数加减法中的一个难点知识。但这位执教的教师却把新授课的讲解交给学生自己去探索。但不出意料,探索中出现了学生常见的错误。然后,教师也不急于进行拨乱反正,也请学生自己开展争论,是谁对谁错?而争论的结果是谁也说服不了谁?这时,教师仍不出面澄清算法,也一次组织学生用所折纸的图像去进行验证。对这三个重要环节的处理,则引出了学生最后的发现。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对每一项新的事物,学生都存在着一种好奇心,这是他们认识世界的重要动力。而这位教师把学生的这种好奇心还给学生,就让他们进行尝试,从学生的内心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满足。当然,学生的探索中,往往会运用知识的迁移,但由于分数的加法与整数的加法其表示对象的不同,所以学生出现了找不到方向的局面。在这紧要的关头,教师仅点拨用图像进行验证,进而引出学生思考上的深入,并发现了异分母分数为啥要先通分的道理。
〖思考与讨论〗
1.在本课时的教学中,学生已有的知识与新知识之间的认知冲突出主体现在哪个方面?
2.当学生探索异分母分数的加法后,出现了两种不同的计算办法,为啥这位教师不直接进行纠正,仍请学生进行讨论?
3.在本案例中解决学生认识上的冲突,教师采用了请学生用图像进行验证,这一环节对学生正确认识异分母分数的加法,将有啥影响?
《折纸》教案 篇13
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是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它是在前面已经学习了分数的认识、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基础上教学的,它将为后面的分数的混合运算打下基础。
教学目标:
1、通过直观操作活动,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原理。
2、能正确计算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3、引导学生从现实体验出发,激发学生兴趣,学会合作,与人分享收获,并感受教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
理解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的原理,能正确计算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教学难点:
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
教法学法:
为了讲清重点,突破难点,使学生达到本节课制定的目标,再从教法、学法上谈一谈。
教学教法:
我会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采用参与度高的学导式讨论教学法,让学生探究体验、参与合作、互动讨论。
教学学法:
引导学生用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体验中感悟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活动中归纳知识,在参与中培养能力,在合作中学会学习。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出示课本上的情境图(小明和小红在手工课上折纸鹤)让学生观察,你发现了啥?能提出啥问题?
结合学生提问,解决第一个问题:一共用了这张纸的几分之几?
引出算式1/2+1/4(板书算式)
此环节抓住切入点生成本节课的问题,分母不相同的分数相加怎么样计算?让学生体会异分母分数加减计算的必要性,在生活中确实需要。进而产生强烈的问题意识,使学生因猜想而紧张的沉思,进而达到风起云生的效果。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一)解决异分母分数加法
1、独立思考——投石问路
在提出1/2+1/4得多少后,让学生独立思考,让全体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自己的通过画图、折纸、探索计算的算法。
2、合作交流——曲径通幽
算完后在小组内说一说自己的想法,并展示自己的操作过程。
3、汇报交流——水到渠成
小组说完后,哪组的同学起来汇报一下你们小组的想法?其他还有别的想法吗?
引导学生说出计算法,可能会有以下几种请况
1/2+1/4=1/6
1/2+1/4=2/6
1/2+1/4=2/4+1/4=3/4
不管是哪这种想法,我都不会急于表态,而是把问题抛回去:请同学们想想,你同意那种意见?为啥?
重点引导学生不仅说出得多少,更应结合图形、画图说明为啥先通分的道理,进一步加深对算理的理解。
(二)异分母分数减法
出示提出的问题:你能计算小红比小明多用了这张纸的几分之几吗?学生独立探索异分母分数的减法。然后出示试一试两题,让学生独立解答,集体订正。
(三)小结计算办法
观察算式,小组讨论,怎么样计算分母不同的分数的加减法?
让学生思考、交流、汇报,师生共同小结优化,重点引导学生说出算法——先通分、化成分母相同的分数,再加减。你还有啥要提醒同学的吗?引导学生总结提醒大家注意的事项。
此环节抓住问题的的着力点讨论,让学生探究有实效,探索异分母分数加减的办法,汇报交流抓住知识的突破点,以求达到由“投石问路——曲径通幽——水到渠成”的效果。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我会设计基本练习(课本练一练1—3题)、提高练习(练一练第4题)、综合练习(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先看清题意,再独立思考,自主计算,完成后集体订正,订正时关注有啥不一样的或是不对的?
此环节抓住盲点练习,让学生自觉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这节课你有啥收获?引导学生说出学到的知识,还有情感体验。
此环节抓住新知识增长点,把学到的知识转化为学生的素质,更深刻地运用数学思考解决问题。
《折纸》教案 篇14
一、 教材分析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是在学生已学会同分母数加减法和通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对五年级的学生来说一个全新的知识,是分数加减法乃至小学阶段计算教学的一个难点,也是今后进一步学习分数计算方面的重要基础。为了让学生直观地认识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必要性,教材安排了折纸活动,感受计算异分母分数加法的必要性。接着,也提出了估一估与算一算的要求,并用两种提示性的算法,说明学生在探索中可能出现的思考办法。对于异分母分数的减法,教材则直接呈现了计算的办法,主要是让学生运用知识迁移的办法,能直接进行减法的计算。在“试一试” 的练习后,教材安排了对异分母分数加减计算办法的归纳,以便学生能用简单的算理直接进行计算。
二、 学情分析
在三年级时,学生已经掌握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办法,本学期也学习了通分,这些都有是学习本节课的基础。我在我班做了一个学前调查,有百分之二十的学生能按照正确的办法进行计算,有百分之六十的学生出现分子、分母直接相加减的办法,这个调查情况属于我们农村的学生, 我想市内的学生可能会好些,但在直观操作中感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仍然是本节课的重中之重。
三、 教学目标
1、 通过直观的操作活动,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
2、 能正确计算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3、 初步渗透转化、建模等教学思想,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4、 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
通过直观的操作活动,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并能正确计算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复习铺垫。
1、出示孙悟空和猪八戒图片。
师:同学们看看这两个人物是谁呀?
生:孙悟空和猪八戒。
师:这节课他们将陪我们一起学习,你们高兴吗?
生:高兴。
师:在西天取经的路上,可以说他们历尽磨难,师父唐僧有时也会给他们出一些题目,要是全做对了就有奖励,这不师父也给他们二人出题了,想知道师父出了啥题吗?
2、复习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1)幻灯片出示同分母分数加减法题目。
师:同学们这几题可把孙悟空和猪八戒难住了,你们愿意帮助他们解答吗?
师:咱们五年 班的同学就是有爱心。
师:谁愿意帮助猪八戒解答这几道题。生回答。
师:谁愿意帮助孙悟空解答? 生回答。
(2)复习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办法。
师:同学们是全算对了,可是孙悟空和猪八戒还是不会算呀,谁来告诉他们计算像这样同分母分数相加减的题目的办法是啥?
生: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
师:孙悟空和猪八戒按照我们的办法,也将师父出的题目全做对了,师父奖励他们每人一张同样大小的饼。
(设计意图:抓住同分母分数相加减计算办法这一新知生长点切入,有利于学生学习。)
(二)师生共讨、学习新知
1、幻灯片出示“师父奖励他们每人一张大小一样的饼,猪八戒吃了这张饼的二分之一,孙悟空吃了这张饼的四分之一”
2、学生质疑。
师:师父看到他们二人吃的饼也要给他们提出问题了,谁来说说师父可以会出啥问题呀?
预设问题:
(1) 谁吃的多?
(2) 各自剩了这张饼的几分之几?
(3) 一共吃了这张饼的几分之几? ( +)
(4) 猪八戒比孙悟空多吃了这张饼的几分之几?( — )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 根据问题列出算式,共同研究加法题。
(类似于第一、二个以前学过的问题,随着学生的提问后就做答)
2、 对比与同分母分数加减法题目的不同。
师:看看这道题与我们以前学过的分数加减法有啥不同?
生:以前学的都是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现在分母不相同了。
师:分母不同的分数就是异分母分数,这节课我们就重点研究一下怎样计算异分母分数加减。 (板书:<<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3、 猜测结果。
师:这道题也把孙悟空和猪八戒难住了,你能不能根据你自己的经验猜测一下这道题的结果。
预设学生答案:
生1:四分之三。 生2:六分之二。
出现第二种情况时,追问这名学生是怎么想的?
预设学生回答:
分母直接加上分母,分子直接加上分子。
师:能把自己的想法清楚的表达出来。
4、 比较二分之一与六分之二的大小,感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不能将分子分母直接相加减。
师:同学们我们来比较一下二分之一和六分之二的大小。
生:二分之一大。
师:通过刚才的比较,再结合这道算式,你有啥新发现吗?
引导学生明白:
六分之二是二分之一和四分之一的和,不可能比二分之一小。
师:那么这道题等于六分之二就是错误的了,所以做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题目时… (不能将分子分母直接相加减)
师:在做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为啥不能直接将分子、分母直接相加或相减呢?
5、 计算“4.21+5.3”,提问:“可不可以将百分位上的1加上十分位上的3”感受为啥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不能直接将分子、分母相加。
师:可不可以将百分位上的1加上十分位上的3?
生1:不可以。因为相同的数位没有对齐。
生2:小数点没对齐。 师:小数点没对齐也就是数位没对齐。
师:数位不同也就是啥不同?(计数单位)
师:也就是说当单位不同时不能直接相加减。
师:我们在来看这道分数题,他们的…不同?(分母)
师:分母不同,也就是…(分数单位不同)
师:单位也不同,可以直接相加减吗?
生:不可以。
师:现在明白在做异分母分数加减时为啥不能直接将分子、分母相加的原因了吗?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比较中体会在异分母分数不能直接将分子分母相加减,而且还要明白为啥不能这么做,达到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
6、 自主验证,四分之三是否正确。
师:刚才还有人说结果是四分之三,到底对不对呢?送给大家一句话“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老师给大家每人准备了两张完全相同的圆片,就当作孙悟空和猪八戒的饼,请你折一折、拼一拼来验证一下四分之三是不是这道题的结果。
(设计意图:让学生经历由猜想 直观操作去验证结果的过程体会算理)
7、 汇报交流。
学生操作的过程:
+
重点让学生说出怎么看出是四分之三的,找三名同学汇报。
8、 渗透通分思想。
出示:
+ = + =
师:听完你们的汇报,我发现刚才的几位同学都说到把八戒吃的二分之一转化成四分之二,这也就是说现在的四分之二和悟空的四分之一的分母相同了,分母相同了分数单位也相同了,这样就可以…
11、试做一道题,然后总结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办法。
师:同学们赶快把怎样计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办法告诉给悟空和八戒吧,让他们也会做这样的题。
12、提示:最后的结果要化成最简分数。
(三)练习反馈、巩固新知
1、算一算
- = += += - =
2、解方程
x-= x+ =
3、解决问题。
孙悟空和猪八戒从西天取经回来后,都各自过起了日子,下面是他们一个月的开支情况:
购买服装
购买食品
孙悟空
占收入的
占收入的
猪八戒
占收入的
占收入的
根据上面表格中的信息,请你提出问题并解答。
(四)全课总结
板书设计: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 通分 —
= + = —
=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
《折纸》教案 篇15
下面是本站小编整理的婴儿园大班手工《折纸》教学反思,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为了培养婴儿勤于思考,大胆创新的能力,我引导婴儿进行自主性的评价活动。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尝试:
1、发现了啥问题?
当婴儿掌握一定的折纸活动规则时,他们很愿意对自己和同伴的活动做出评价,这时要善于抓住引导婴儿掌握良好的活动规则的好时机。于是我就设计了“你发现了啥问题?有啥问题,你不满意,说来大家评一评。”对婴儿所提出的问题,我总是让婴儿展开讨论,在思考、分析的过程中来提高规则意识。
2、你有啥困难需要帮助的吗?
婴儿在折纸活动中常常会遇到困难,我总是先鼓励婴儿自己想办法解决。由于婴儿生活经验比较浅薄,我也让婴儿在评价时提出自己的困难,并鼓励婴儿共同商量,从多方面探讨解决的办法。
3、为了以后玩得更好,我们还应该做些啥?
折纸活动评价的最后一环节,就是为下次活动出谋划策。鼓励婴儿不断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鼓励婴儿协作创新,为下次活动做出明确的导向,发挥折纸活动的魅力。
总之,婴儿学习折纸要从婴儿的心理特点出发,制订合理目标,提供折纸环境,选择适宜办法,把它融入到婴儿一日生活中,使它成为婴儿喜爱的活动。只有这样,折纸才能发挥它的作用,成为促进婴儿全面发展的有效手段。
《折纸》教案 篇16
折 纸——不同分母分数相加减
教学内容:折纸(书第66—67页)。
教学目标:
1、通过直观的操作活动,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
2、掌握不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减的办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3、培养推理和概括能力;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在学习中培养积极参与活动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1、重点:探索并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办法。
2、难点:理解先通分,再加减的算理。
教、学具准备:
1、教具:多媒体课件。
2、学具:每人准备正方形纸片、彩色笔。
教学过程:
一、 复习导入。
1、给下面每组分数通分。
1/3和4/9 3/4和5/6
2、回顾,计算下面各题,并想一想你是怎么样想的?
1/5+2/5= 3/7+2/7= 1/9+5/9=
4/7-1/7= 11/15-11/15= 7/12-5/12=
二、揭示课题
1、出示例题:小华要用一张正方形纸的1/2折小船,用它的1/4来折小鸟,那么小华一共用了这张正方形纸的几分之几呢?
2、请学生拿出一张正方形的纸折一折,然后在折的一部分涂上颜色,并说一说涂颜色的部分是正方形纸片的几分之几?
3、请学生简介自己的折纸与涂色的情况。
4、现在要计算两张纸的涂色部分合起来是多少,怎么样列算式?
5、请你估计一下,两次用了这张纸的几分之几。想一想,这个算式要怎么样计算。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索不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减的计算办法。(板书)
三、 自主探索。
1、认真看书自学p66页,然后在练习本上完成p66的试一试。
2、同桌互相讨论、交流“怎样计算分母不同的分数相加减”。
3、 交流汇报。
(1)“1/2与1/4在图上是不能直接相加的,因为它们所代表的每一份都不同,只有当每份都相同时,才可以直接相加。”
(2)“每份不同也就是说它们的分数单位不同,所以只有分数单位相同的才可以直接相加。”
(3)“所以分母不同的分数相加减,应该先通分,把它们变成同分母的分数,然后再相加减。”
(4)“计算结果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
四、归纳总结办法:
1、指名板演,试一试,并根据计算发现啥?
2、归纳计算办法:
不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先(通分),然后按照(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办法进行计算。
五、巩固练习。
1、练一练第1题,看图填一填。
2、数学小医生。
3/4+1/6=4/10=2/5 4/9-2/5=2/4=1/2
六、总结。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啥?
2、你认为进行分母不同的分数(异分母分数)相加减计算时要注意些啥?
七、作业:课本 p67第3、4、5题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折纸》教学课件1124788125.ppt
《折纸》教案 篇17
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今天我将要执教《折纸》,下面我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流程等方面谈谈自己的课堂设计。
教材分析:
1、《折纸》是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一课时。在此之前,学生在三年级下册已经学习了分数的初步认识、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及应用,在五年级上册已经学习了倍数与因数、分数的再认识、约分、通分。这些知识为本节课的学习起着铺垫作用。本节内容将为本单元的分数加减混合运算及五年级下册的分数混合运算、解决分数应用题打下基础。
2、课标指出“数学教学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要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根据课标的要求,结合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能正确计算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并解决简单分数加减法的实际问题。(2)办法与过程:通过直观的折纸操作活动,感受计算异分母加减法的必要性,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渗透转化思想,培养迁移类推和归纳概括的能力。教学重点:能正确计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教学难点: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
教学策略:
1、说教法: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使学生顺利达到本节课预定的目标,我采用了以下教法。
(1)讨论法。通过学生的同桌讨论,小组讨论让他们自己总结归纳出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2)借助展台的演示,帮助学生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
(3)运用抢答、口答、投影等形式的练习,使学生巩固所学知识,使教学得到反馈。
(4)循循善诱,启发、引导、鼓励学生积极发言,指导学生动脑、动手,逐步掌握新知。
2、说学法。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学会联系旧知识解决新问题;通过动手操作、观察、分析,自己能说出异分母分数相加减的算理,并能正确计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数学课没有新课,新课就是复习课。”在这个环节,根据学生已有认知水平,我设计了通分、同分母分数加减的练习,为本节课的学习打好基础,作好迁移。
二、创设情境。
课标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学生不仅要学会解决问题,更要学会提出问题。”在这个环节,我为学生提供了具体的折纸情境,让学生根据数学信息提出问题。活跃了学生的思维。
三、自主探索。
新课程注重了对学生估算能力的培养。新课标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要有利于学生积极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本环节,我采用了“估一估——折一折——议一议”的模式,通过自主尝试教师引导,知道分母不同也就是分数单位不一致,要想计算,必须先通分,培养了学生的转化思想,进而得出异分母分数加法的计算办法。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异分母分数加法的计算法则基础上,让学生去自主尝试异分母分数减法的计算,培养了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
四、巩固练习。
“练一练”第一题,通过看图填空,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深化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
“练一练”第三题,通过分组竞赛,来检验学生的计算能力及正确性,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小诊所”通过让学生辨别易出错的算式,以提高计算的准确性。
新课标指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解决总问题旨在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以服务于生活。同时也对学生进行了环境保护教育。
五、拓展延伸。
通过解决问题,激发学生思维,引导学生学会用线段图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
六、反思评价,总结全课。
新课标指出:“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在课堂总结时,设计问题“本节课我学会了啥?”让学生反思此次数学活动的收获,形成数学知识体系。
板书设计:
板书在课堂教学中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因此在板书中,我设计“先通分,再计算。”使学生清晰地知道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的法则。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我在黑板上示范了异分母分数加法的计算过程,旨在规范学生书写,养成良好习惯。
推荐站内搜索:公务员考试试题题库、我的梦中国梦作文300字、手抄报图片简单又漂亮、公务员面试题库、2013年成人高考、四川自考网成绩查询、自考成绩查询2013年10月、150字日记大全、福建省自考成绩查询、吉林省高考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