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师说(通用15篇)
12 师说 篇1
一、教学目的:
1.了解一些文言虚词的用法和名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2.学习运用对比的办法和反复论证以强化说服力的写法。
3.认识从师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 本文第一段的作用及其论证结构。
2.意动用法及“主谓短语中的‘之’,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
三、教学时数:
三课时
四、教学步骤 :
第一课时
字词正音:
读dòu(句读) 郯tán(郯城,县名) 苌cháng(姓) 聃dān(用于人名,老聃) 贻yí(赠送)
解题:
“说”是古文中的一种文体,属论说文范畴,一般陈述自己对某种事物的见解。“师”是本文要着重论述的论题。,意思是“说说关于从师的道理”。韩愈写这篇文章是送给他的学生李蟠的,是他35岁时在长安当国子监四门博士时写的。文章针对当时社会上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痛加针砭。着重阐明教师的作用和从事应采取的态度,有破有立,对我们今天仍有借鉴作用。本文是韩愈文集中的名篇之一。
作者简介: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阳(今河南孟县)人。生三岁而孤,靠兄嫂抚养长大。幼年好学不倦,到十七八岁,学问已有相当扎实的基础。二十五岁中进士,二十九岁登上仕途。以后历任地方上和中央的一些官职,其间有两次因上疏皇帝提意见,被贬官,第二次差一点儿被处死。最后官至吏部侍郎( 相当于副部长),故亦称韩吏部。因先世居昌黎,宋代追封他为昌黎伯, 故也称韩昌黎。也因死后谥“文”,故称韩文公。韩愈、韩退之、韩昌黎、韩吏部、韩文公是同一人的许多异称。
韩愈在中国文学史上有他的重要功绩,他和柳宗元一起提倡古文运动,主张恢复先秦、西汉的优美散文传统,坚决摒弃南北朝以来只讲究文章形式,不重文章内容,矫揉造作,华而不实的文风,并提出要创造性地学习古文,反对模仿因袭,人云亦云。(观点“师其意不师其辞”、“唯陈言之务去”、 “唯古文必己出”、“文从字顺”)他不仅是古文运动的领袖, 也是杰出的散文作家。著有《昌黎先生文集》四十卷,其中有许多为人们传诵的优秀散文。他的散文: 题材广泛,内容深刻,形式多样,语言质朴,风格刚健,气势雄壮。所以后人称他的文章为潮水一般(韩潮)。他的文学理论和创作实践对当时和后代都有相当大的影响。宋代文学家苏轼曾誉他“文起八代之衰”、“匹夫而为百世师”。后世尊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 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曾巩、王安石)
他所谓“古文”,是和当时流行的重词藻、轻内容的骈文相对立,即奇句单行,以儒家思想为基本内容,取法先秦两汉文体的散文。
初中课本选了他的《马说》一文,借千里马难遇伯乐,来比喻贤才难遇知己,难得重用。把自己一腔愤懑之情发挥得无余,富有现实意义。
古之学 者⑴必有师。师者,所以 传 道 受 业 解 惑也⑵。人
求学的人 名师 是靠(他)传授道理讲授学业解答疑难的
学者:者字短语,相当于名词 受同授
非生 而知 之者⑶,孰能无惑? 惑而不从 师, 其 为 惑也⑷,
生下来就懂得道理的 却 跟从老师(学习) 那些成为疑惑的
而,表顺承 而,表转折
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⑹ 道也固 先乎吾,吾从 而师之⑺;生乎吾
在 懂得的道理本来比我早 跟从(他)拜他为师
相当于介词“于” 师:名作意动:以……为师
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进而师之。吾 师 道也⑻,夫庸 知
是(向他们)学习道理的 哪管识别
其 年之先后生于吾乎⑼?是故⑽无⑾贵 无贱, 无长 无少,
他们的生年比我早还是晚呢 无论地位尊贵 地位卑贱 年龄大 年龄小
之:结构助词,无实义 于:表比较,比 无……无……:无论……还是
道 之所存, 师 之所存⑿也。
道理存在的地方 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意为谁懂得道理,谁就是老师)
之:结构助词,用在定语和所字结构中间
第二课时
嗟乎!师 道⒀之不 传也久矣! 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
唉 从师的风尚 没有传播 超出
之:取独 也:表句中停顿
人⒁也远矣,犹且⒂从师而问(于)焉;今之众人⒃,其下⒄圣人也亦远矣,而一般人 尚且 向老师请教 一般人 低于 却 焉:代词代老师
耻学于⒅师。 是故圣益 圣,愚益愚⒆。圣人之所以为 圣人,愚人之
以向老师学习为羞耻 更加圣明 愚昧 成为
耻: 以……为耻,形作意动 前一个“圣”,作名词,后一个“圣作形容词,前一个”愚“作名词,后一个”愚“作形容词。 之:取独 所以:……的原因
所以为愚,其 皆出于此乎? 爱其 子, 择师而教之;于 其 身⑴也,
大概 这个原因吧 自己的子女 来 对于他们自己
其:表测度语气,大概 其:活用为第一人称
则耻师⑵焉, 惑 矣⑶。彼 童子之师,授 之 书而 习 其
以从师为耻(真)糊涂啊 那些小孩 教给他们书(帮助他们)学习其中耻:意动 焉:语气词 之:代词,代童子 而:表承接
句读⑷者,非吾所谓传其 道 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⑸,惑之不解,
文句 向他们传授道理 的人
之: 宾语前置的标志,助词
或 师 焉,或不 焉⑹,小 学 而大遗⑺,吾未见 其明也。有的从师 不从师 小的方面倒要学习 放弃 看出 聪明
焉:语气助词 小、大:形作名。
巫 医⑻乐师⑼百工⑽ 之 人,不耻相 师⑾。士大夫之族⑿, 曰师 曰
巫婆医生 各种工匠这些 互相学习 这一类人 称老师
之:指示代词 耻:意动
弟子云者⒀,则群 聚 而笑 之。问之,则曰: “彼与彼年 相若⒁也,道
学生等等 就成群聚集 嘲笑他们 他们 年龄相似 懂 之:代巫医乐师百工 之:代嘲笑者
相似也, 位 卑 则足 羞, 官 盛 则
得的道理 (以)地位低(的人为师)就感到羞耻 (以)职位高(的人为师)就
近 谀⒂。”呜呼! 师 道 之不复⒃,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
近乎谄媚 从师的风尚 恢复
师:名作动 之:取独
不齿⒄,今其 智 乃⒅反 不能及, 其可 怪也欤⒆!
看不起 他们的智慧竟 反而 赶不上 这可真 呀
也欤:两个语气词连用,重点在后
圣人无常 师⑴。孔子师郯子⑵、苌弘⑶、师襄⑷、老聃⑸。 郯子之 固定的 曾经以 为师 这 师:名作意动,以……为师
徒⑹,其贤 不及孔子。孔子曰: 三 人 行, 则必有我师⑺。是故
类人 才能 几个人一起走 (其中)就 所以
弟子不必⑻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 道有先后,术 业 有 专攻⑼,
不一定 强比 懂得 学术技艺各有专门研究
如是 而已。
像这样罢了
李氏 子 蟠⑽,年十七,好古文,六艺 经 传⑾皆通⑿习 之,不
家的小孩叫蟠的 六经的经文和传文 普遍学习它
六艺:指《诗》《书》《礼》《乐》《易》《春秋》。传:解释经书的著作
拘于时⒀, 学于余。余嘉⒁其能行 古 道⒂,作以贻之⒃。
受时俗的限制 赞许 奉行古人从师的道理 来赠送他
第三课时
小结:
一、托古立论,正面阐述老师的作用、从师的必要和择师的标准。
提出论题──“古之学者必有师”
开门见山,明确表明观点──为学必须以师。
托古是为了讽今,总领第二段。
老师的职能作用──“传道受业解惑”(今天基本上是这个范围, 但内涵不同)
从事学习的必要性──人均有惑,不从师无以解惑。
否定了“生而知之”的说法,但认为“从师”是“解惑”的唯一途径,忽视了社会实践探索,有片面性。
从师应有的态度、择师的标准──不问年龄大小,闻道先乎吾,即进而师之,这一看法是可取的。
二、用对比的办法批判当时的“士大夫”之族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破
从论证角度看,从反面来论证第一段所提出的观点,内容丝丝入扣;从论证办法看,运用正反对比的办法,逻辑性、说服力都很强。
三、用具体事例,进一步阐明从师的必要和以能者为师的道理。──立
┌论据一:圣人的行动──孔子师不如己的郯子之徒
分论点“圣人无常师”┤论据二:圣人的言论──三人行,则必有我师
(正面论述能者为师) └结 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这一结论完全符合“能者为师”的道理,与第一段总论点“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相照应,并扩展到“业”,照顾开头“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着重在“立”──树立一个标准。至此论证过程结束,道理阐述得清楚、透彻,无庸置疑。
四、交代本文写作原因
照应前文,使文章结构严密。“不拘于时”照应第二自然段,“学于余”照应第三自然段,“余嘉其能行古道”照应开头。
作业 :
[思考和练习]第三题、第四题、第五题。
12 师说 篇2
师 说
韩愈
感悟课标新理念
▲课标理念感知
【学习目标】
1.理解本文所论述的老师的作用和从师的重要性,端正学习态度。
2.认识本文中反映的作者的封建思想,进而逐步培养自己批判地继承古代文化遗产的能力。
3.鉴赏本文运用正反对比论证、反复论证强化说服力的写作办法。
4.学习积累并掌握“传”“师”“从”等多义词的意义和用法以及名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目标重点】
1.学习积累并掌握“传”“师”“从”等多义词的意义和用法以及名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2.理解本文所论述的老师的作用和从师的重要性,端正学习态度。
【目标难点】
认识本文中反映的作者的封建思想,进而逐步培养自己批判地继承古代文化遗产的能力。
▲语言知识积累
[字词积累]
1.通假字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受”通“授”,教授,传授)
或师焉,或不焉(“不”通“否”,指不从师学习)
2.古今异义
学者 古义:求学的人,读书人。如:古之学者必有师。
今义:有专门学问的人。
句读 古义:句子停顿的地方。如:句读之不知。
今义:看字发出声音
小学 古义:小的方面学习。如:小学而大遗,吾示见其明也。
今义:对儿童、少年实施初等教育的学校。
众人 古义:一般人,普通人。如: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远矣。
今义:许多人。
所以 古义:特指代词“所”+介词“以”,相当于“用来……的”。如: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今义: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
不必 古义:不一定。如“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今义:用不着,不需要。
前瞻•预测
对下列加点词语的含义与现在的用法分析正确的一组是( )。
①古之学者必有师。 ②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③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④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⑤年十七,好古文
A.全不相同 B.②③⑤和现在的用法相同
C.全都相同 D.①③⑤和现在的用法相同
答案:A。学者,古义:求学之人;今义:有学问之人。传道,古义:传播道理,文中指传播儒家思想;今义:通常指传播宗教思想。众人,古义:普通人;今义:大家。 小学,古义:文字学,文中指对小的方面是学习的;今义:对儿童、少年实施初等教育的学校。古文,古义:先秦两汉的文字;今义:相对于白话文的文言文。
3.一词多义
道:①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道理)
②师道之不传也久矣(风尚)
③道相似也(道德学问)
④余嘉其能行古道(道路)
传:①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传授)
②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流传)
贤:①其贤不及孔子(才能)
②师不必贤于弟子(高明)
师:①古之学者必有师(老师)
②吾进而师之(名词活用作动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师)
③吾师道也(学习)
④师道之不传也久矣(从师)
⑤于其身也,则耻师焉(从师)
惑:①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疑难问题)
②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糊涂)
知:①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识别,动词)
②师道之不复,可知矣(知道,了解)
前瞻•预测
下列加点词语含义相同的一组是( )。
A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B.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圣人无常师
C.吾进而师之 D. 其闻道也亦先乎吾
乃大惊,问所从来 余嘉其能行古道
答案:B(A项中的两个“传”,一念chuán ,一念zhuàn;B项中的两个“师”都是老师的意思;C项中的的两个“从”,一是跟从之义,一是表方向的介词;D项中的两个“道”,一是道理,一是风尚)
4.词类活用
吾师道也(名词“师”用作动词,学习)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名词“师”用作动词,表自动,从师。下文“则耻师焉”“师道之不得”中的“师”同此)
或师焉(名词“师”用作动词,从师学习)
不耻相师(名词“师”用作动词,表自动,学习)
吾进而师之(名词“师”活用作动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师”)
而耻学于师(形容词“耻”活用作动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耻”)
孔子师郯子(名词“师”活用作动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师”)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形容词“惑”活用作名词,疑难问题)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前面的“圣”“愚”均为形容词活用作名词,圣人,愚人)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后面的“圣”“愚”均为形容词活用作名词,圣人,愚人)
前瞻•预测
选出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活用方式不同于其它各项的一项( )
A.吾进而师之。
B.孔子师郯子……
C.不耻相师。
D.稍稍宾客其父。
答案:C(C项中的“耻”为形容词活用作动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耻”“对……感到羞耻”;其余各项加点的词均为名词活用作动词的意动用法,分别解释为“以……为师”“以……为师”“以……为宾客”)
5.虚词的用法
之 课文中出现25次,它的用法如下:
①作代词,有两种情况:
指代人或事物。如“择师而教之”。
连接定语和中心词,表示统一关系,相当于“这类”、“这些” 。如“郯子之徒”“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②作助词,有四种情况:
连接定语与中心词,相当于“的”。如“ 古之学者”。
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如“ 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宾语前置的标志。如“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在动词、形容词或表示时间的词后,凑足音节,无意义。如“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③ 以前学过的课文中还有三种情况:
作代词,指代自己。如“ 君将哀而生之乎”。
作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如“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作动词,“到”、“往” 。如“吾欲之南海”
其 课文中出现17次,用法如下:
① 作代词,有四种情况:
在主谓短语中作主语。如“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他),
“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那些)。
复指,作主语。如“ 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他们)。
作兼语。如“ 余嘉其能行古道”(他)。
作定语。如“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他们的)。
② 作语气副词,有两种情况:
表猜测。如“ 圣人之所以为圣……其皆出于此乎”(大概)。
表感叹。如“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多么)。
前瞻•预测
下列各句中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B.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三人行,则必有我师
C.而耻学于师 D.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不拘于时,学于余 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答案:A(A项中两个“之”都是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B前一个“师”是动词“从师学习”,后一个“师”是名词“老师”;C项中前一个“于”是介词,表所向,后一个“于”是介词,表被动;D项中前一个“乎”是介词,相当于“于”,后一个“乎”是疑问语气词,相当于“……呢”)
[句式积累]
1.判断句:
①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者,……也”表判断)
②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也”表判断)
2.被动句:
①不拘于时(介词“于”表被动)
3.宾语前置句:
①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之”作标志的宾语前置)
介宾短语后置句:
①而耻学于师。
②不拘于时,学于余。
③师不必贤于弟子。
4.省略句:
①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之)。
②(人)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③(人)问之,(士大夫)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
④(士大夫)则群居而笑之。
5.固定格式: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庸……乎”,表示反问,意思是“难道……吗?”)
前瞻•预测
把下面文言句译成现代汉语,注意各句的句式特点。
①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②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不遗,吾未见其明也。
③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④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
答案:①我学习的是道理,哪管他出生在我之前还是在我之后呢?
②不懂得书中的文句就从师学习,疑难问题不得解释,却不向老师请教,小事学习,大事反而丢弃,我看不出他们明白道理的地方。
③现在那些“上层人士”的明智程度竟然反而不及这些人,岂不是可以奇怪的么!
④爱好古文,六经的经文和传注全都学了,不被时俗拘束,来向我学习。
[熟语积累]
三人行,则必有我师。
[语段积累]
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教材文题感悟
[品思题目]
“师说”,意思是说说从师学习的道理。这是韩愈散文中一篇非常重要的论说文,是中国古代专论教师的名篇。它着重阐明了从师学道的必要性和应有的态度,提出了教师的基本任务是“传道受业解惑也”,批判了当时社会上“耻学于师”的陋习,表现出非凡的勇气和斗争精神。选择教师应以掌握仁义之道为根本条件,“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他提倡学无常师,要虚心好学,不耻下问。在师生关系中,他提出了“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他认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师生也是可以互相学习的。这比《学记》中的“教学相长”的观点更进了一步,注入了民主与辩证的新内容。
高考在线•文学常识
关于“说”
“说”,古代议论、说明一类的文章的总称,是古代散文中的一种文体。它与“论”无大异,所以后来统称说理辨析之文为论说文。《文章辨体序说》指出:“说者,释也,解释义理而以而以己之意述之也。” 可见,“说”属于议论文的范畴。可以先叙后议,也可以夹叙夹议,一般为陈述自己对某种事物的见解。“说”与“论”相比要随便些。像《捕蛇者说》《马说》《爱莲说》都属“说”一类文章。“说”,古义为陈述和解说,因而对这类文体都可以按“解说……的道理”来理解。《师说》意思是解说关于“从师”的道理。中学阶段出现的这种体裁的文章有:《师说》、《马说》、《少年中国说》、《捕蛇者说》、《黄生借书说》等。
古文运动
古文运动,实际是以复古为名的文风改革运动,韩愈和柳宗元一起提出“文以载道”、“文道结合”的观点,主张学习先秦、两汉“言之有物”、“言贵创新”的优秀散文,坚决摒弃只讲形式不重内容华而不实的文风。本文第4段他赞扬李蟠“好古文”,就是指爱好他们提倡的那种古文。韩愈用他杰出的散文影响文坛,还热情地鼓励和指导后进写作古文。经过他和柳宗元等人努力,终于把文体从六朝以来浮艳的骈文中解放出来,奠定了唐宋实用散文的基础。
[走进作者]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阳(今河南孟县)人。因为昌黎(今河北昌黎县)韩氏是望族,所以后人也称他为韩昌黎。他二十五岁中进士,二十九岁以后才登上仕途,累官至吏部侍郎。中间曾几度被贬,他的整个中年时代是不得志的。
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提倡者。他反对六朝以来浮华艳丽的文风,竭力主张“文以载道”,提出了“惟陈言之务去”、“辞必己出”的口号,对当时和后世的影响极其深远。
韩愈不仅是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而且也是杰出的散文作家。著有《昌黎先生文集》四十卷,其中有许多为人们所传诵的优秀散文。他的散文,题材广泛,内容深刻,形式多样,语言质朴,风格刚健,气势雄壮,因此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后世尊他为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曾巩、王安石)之首。
《师说》是韩愈的代表作之一,是他三十五岁时在长安任国子博士时写的。柳宗元很推崇这篇文章,在《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曾说:“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晚辈),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抗颜,端正容颜。抗颜而为师,正正经经地做起老师来了),世果群怪聚骂,指目(手指而目视)牵引(拉拉扯扯),而增与为言辞(增添一些言辞来毁谤韩愈)。愈以是得狂名。”文章针对当时士大夫耻于从师的恶劣社会风气,阐述了师的作用和标准,从师学习的重要性和从师应持的态度,提倡能者为师、不耻下问、教学相长。这些精辟的见解还突破了孔子学说的框框,因有进步的一面,在当时是具有移风易俗影响的。
[创作心语]
1.愈之所志于古者,不唯其辞之好,好其道焉尔。(《答李秀才书》)
2.愈之为古文,岂独取其句读不类于今者邪?思古人而不得见,学古道则欲兼通其辞;通其辞者,本志乎古道者也。(《题哀辞后》)
3.读书以为学,缵言以为文,非以夸多而斗靡也;盖学所以为道,文所以为理耳。苟行事得其宜,出言适其要,虽不吾面,吾将信其富于文学也。(《送陈秀才彤序》)
4.或问:为文宜何师?必谨对曰:宜师古圣贤人。曰:古圣贤人的为书具存,辞皆不同,宜何师?必谨对曰:师其意,不师其辞。也问曰:文宜易宜难?必谨对曰:无难易,唯其是尔。(《答刘正夫书》)
5.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草木之无声,风挠之鸣;水之无声,风荡之鸣……金石之无声,或击之鸣。人之于言也亦然,有不得已者而后言。其歌也有思,其哭也有怀,凡出乎口而为声音,其皆有弗平者乎!(《送孟东野序》)
6.夫和平之音淡薄,而愁思之声要妙;欢愉之辞难工,而穷苦之言易好也。是故文章之作,恒发于羁旅草野。至若王公贵人,气满志得,非性能而好之,则不暇以为。(《荆潭唱和诗序》)
[探寻背景]
这是韩愈散文中一篇重要的论说文。文章论述了从师表学习的必要性和原则,批判了当时社会上“耻学于师”的陋习,表现出非凡的勇气和斗争精神。
中国古代的学校教育十分发达,从中央到地方都有官学。韩愈写这篇文章时35岁,正在国子监任教。那么,韩愈为啥说“古之学者必有师”,“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原来他听说的“师”,有其独特含义。既不是指各级官府的学校老师,也不是指“授之书而习其句读”的启蒙教师,而是指社会上学有所成,能够“传道受业解惑”的人。韩愈既以这样的人自我标榜,也以好为人师而著称。《新唐书》本传说他“成就后进士,往往知名。经愈指授,皆称韩门弟子”。
唐代,魏晋以来的门阀制度仍有沿袭。贵族子弟都入弘文馆、崇文馆和国子学。他们无论学业怎样,都有官可做。韩愈写《师说》的社会背景,可以从柳示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的一段话里看出。柳宗元说:“由魏晋氏以下,人益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 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居长安,炊不暇熟,也挈挈而东,如是者数矣。”由此可见,韩愈作《师说》,大张旗鼓地宣扬自己的观点,是难能可贵的。
实际上,可以把《师说》看作韩愈提倡“古文”的一个庄严宣言。六朝以来,骈文盛行,写文章不重视思想内容,讲求对偶声韵和词句华丽,尽管也产生了一些艺术成就很高的作品,却导致了文学创作中浮靡之风的泛滥。这种风气,直到中唐仍流行不衰。在唐代,韩愈不是第一个提倡“古文”的人,却是一个集大成者。他无论在文学理论还是在创作实践上,都有力地促成了“古文运动”的兴起、发展,并身体力行,培养了大批有志于古文创作的年轻人。
研习教材重难点
▲语篇感知
一.语篇结构分析
文章在第一段中就提出了“古之学者必有师”的论点,为同时代的读书人树立一个典范。紧接着也提出“传道、授业、解惑”,对老师的职责、任务加以说明。最后也以“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观点,打破了传统社会中,以贵者为师、长者为师的封闭观念。
在第二、三、四段中,作者分别以“古之圣人——今之圣人”、“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学于师”、“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三组对照组,揭露一般社会士人的矛盾现象。在一正一反的例证当中,使文章充满了力道的美感。
在第五段中,韩愈强调“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的观点,和首段的“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相互呼应,再次强调:并非只有特定对象的人可以当老师,只要是德性高于我,术业高于我,都可以是我的老师,希望大家打开胸襟,广泛学习,不要以向人求学问道为耻。
最后一段,作者交代了写作此文的动机和目的,看来和通篇主旨并无关联之处,但却使文章落到实点,使通篇议论有个收束,让文气前后贯串,一气呵成。
二.语篇脉络梳理
语篇品读
一、重点语段品读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进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进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古代求学的人一定有老师。老师,(是)靠(他)来传授真理、讲习学业、解释疑难的。人不是生下来就懂得知识和道理的,谁能没有疑难呢?有了疑难而不向老师求教,那些疑难就始终无法解决了。生在我前头的人,他懂得真理和知识本来就比我早,我应该向他学习;生在我后面的人,如果他懂得真理和知识比我早,我也应该向他学习。我(向他们)学习的是真理和知识,哪管他们的年龄比我大还是比我小呢?因此不管地位贵贱,不管年纪大小,真理和知识在哪里,老师也就在哪里。
【品味】“古之学者必有师。”“古”,古时候,指两汉以前。“之”,结构助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者”,附在动词“学”的后面,结合成一个名词性的结构,叫“者”字结构,相当于现代汉语里的“的”字结构“……的(人)”“学者”是学习的人,不同于今天所说的有学问的人。三字“必有师”,鲜明地针对时弊提出问题,突出地强调了论点,是全文论述的总纲。第二句“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所以”,用他。这里的“者”是个语气助词,用在句子里表示略作停顿。“……者,……也”是古汉语中判断句的格式。以上从正面说。“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知”,懂得、明白;“之”,代词,代“知”的对象,指知识和道理。“惑而不从师”,有了疑难问题而不去跟随老师学习,“其为惑也,终不解矣。”那些成为疑难问题的,最后也得不到解决了。“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一个难句。“夫”,音义同“彼”。“庸”是疑问语气助词,可译成“怎么”。动词“知”后面的结构复杂。“其年之先后生于吾”,“先生于吾”是“大”,“后生于吾”是“小”。这句意思是:那怎么去管他们的年龄是比我大还是比我小呢?”“道之所存,师之存也”,有不耻下问、能者为师的观点。
[1] [2] [3] [4] 下一页
12 师说 篇3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理清文章思路,引导学生根据内容层次背诵全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已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掌握了文中字词句的含义。今天,我们一起来研习课文思路,在此基础上,当堂背诵全文,希望同学们一定要集中注意力。
二、检查朗读或试背情况
三、研习课文
1.研习第1段
(1)教师范背第1段。
(2)提问:本段可分为几层?概括每层大意。
学生思考后,明确:本段可分三层:前两句为一层,总说教师的职责;三、四两句承“解惑”,谈从师的必要性;最后三句承“传道”,谈择师的标准,即以“道”为师。
(3)提问:本段运用了啥论证办法,有啥作用?
明确:本段运用了下定义、作结论的办法来说理。文章一开头就断言“古之学者必有师”,并下定义说:“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接着从这个定义出发,由“解惑”说到“从师”。经过一番推论,也得出“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结论。这其间层层衔接,环环相扣,一气贯通,具有强大的说服力。
板书:
2.重点研习第2段
(1)指定一名学生朗读课文。
(2)提问:本段内容可分几层,运用了啥论证办法?
学生思考后,明确:本段可分三层,即三组对比,批判“士大夫之族”的“耻学于师”的流俗。作者先以“古之圣人”和“今之众人”进行对比,得出了“圣益圣,愚益愚”的结论;再以择师教子和自身“耻师焉”作对比,得出了“小学而大遗”的结论;最后将“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和“士大夫之族”的学习态度进行对比,揭示了尊卑贵贱和智力高下成反比的奇怪现象,发人深思。
(3)学生默读课文,画出议论或抒情的句子,想一想,作者借以抒发了怎么样的情感?
点拨:如下列两句:①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②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①句重点在感叹从前,表遗憾之意。②句重点在悲叹现在,抒发一种无可奈何的情感,比①句递进了一层,给人大势已去无法挽回之感。
再如下列三句:①其皆出于此乎?②“惑矣”和“吾未见其明也”。③其可怪也欤!本段的三组对比,每组对比都把着眼点放在后面的对象上,针对这些现象,作者都给予不同的评价。①句是对“圣益圣,愚益愚”做出的评价、推测,质疑的语气中含着十足的肯定成分。②句是对“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小学而大遗”现象的评价。“矣”“也”表示肯定语气,明确责备认识的错误和做法的不明智。③句用强烈的感叹语气,对“士大夫之族”的错误行为作了猛烈的讽刺,表达了作者对“士大夫之族”的强烈不满。
3.具体研习第3段
提问:作者引述孔子的言行,阐述了啥观点?做出了啥论断?
明确:作者引述孔子的言行,阐述了师道、师生关系,做出了“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的论断。这个论断,既是对前面有关从师学习态度的申述,也是师生关系、师道关系的新概括。该思想表现了一种动态观,用相对的、发展的眼光看待师生关系,将老师和学生之间那条人为的固定的界限取消了,并对自古以来“师道尊严”的传统提出了挑战。
4.具体研习第4段
(1)提问:韩愈为何要给李蟠写这篇文章?原因有几条?
明确:概括地讲,原因只是“余嘉其能行古道”;具体分析,应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好古文,文艺经传皆通习之”,一是“不拘于时,学于余”。
(2)提问:为啥李蟠能做到以上两条,就值得韩愈为他写这篇文章?结合背景与原文去分析。
学生思考后,明确:先说“不拘于时”。唐代,魏晋以来的门阀制度仍有沿袭,贵族子弟无论学业怎样都可做官,因此都耻学于师。而李蟠能不受时俗限制,不管对方身份怎样,甘愿从师学习,这正是作者在首段提出的“师道”主张的体现,也正是作者赞许的不管“年之先后”“无贵无贱”的“师道”精神。再说“好古文”。这里的“古文”跟韩愈提倡的古文运动中的“古文”内涵是一致的,指的是先秦两汉的文章,也就是儒家的经典著作。李蟠“六艺经传皆通习之”,其实就是在传承儒道,弘扬儒家思想,当然就更值得称赞了。由此看来,李蟠是韩愈古文运动思想的忠实实践者,所以韩愈才“作《师说》以遗之”。
5.由以上分析,谈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中“师”“道”的实际内涵及关系。
学生思考讨论后,明确:文中的“师”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老师,不是“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的“彼童子之师”,而应是“传道受业解惑”的人。这里的“道”从后文看,应是“六艺经传”即儒家思想。由此可知“师”是掌握“道”的人,“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6.根据以上内容层次的分析,学生自由背诵课文。
四、探究阅读
探究课题:怎样认识《师说》的中心论点。
学生讨论后自由发言,然后教师可出示投影,提供参考例子。如:
1.文章有一个中心论点(节选)(黄德焘)
《师说》由李蟠“不拘于时,学于余”(第四节)而提出一个要不要从师的问题。作者的基本看法和主张是:要从师,要大力提倡从师。这,就是文章的中心论点;只是没有直书,没有加以概括,而是派生出两个分论点,在第一节一并提出:一个是回答“为啥要从师”的“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一个是回答“怎么样从师”的“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接着在第二节、第三节加以分析,给以解决的办法。分析论证“为啥要从师”和“怎么样从师”,目的只有一个:要从师,要大力提倡从师!从第一节“古之学者必有师”,到第二节“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到第三节“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到第四节“余嘉其能行古道”(古人从师之道),仅仅从这些,我们也不难看出,“要从师”“要大力提倡从师”真是“一篇之中三致志焉”!它贯穿全文的始终,是全文的一个“纲”,是文章的中心论点。而第二节仅仅论述“为啥要从师”,第三节仅仅论述“怎么样从师”,第四节是交待写作缘由,可见“古之学者必有师”与“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这两个论点都没有贯穿全文始终,都不是全文的“纲”,都不是文章的中心论点。所以,《师说》只有一个中心论点。
2.可以把分论点综合起来(节选)(吕其憨)
《师说》一文提出了两个分论点,即“古之学者必有师”和“圣人无常师”。全文可分两部分,1~3段为第一部分,第4段为第二部分。1~3段也可分两小层,1~2段为一层,第3段为一层,分别提出并论证了一个分论点。
那么《师说》有没有中心论点呢?
《师说》提出的若干观点,它们之间不存在论点与论据的关系,也不能从中选出一个“主要的”作中心论点。然而我们却可以把两个分论点加以综合,总结出其中心论点,即:本文阐明了一切学者必须有师并相师的从师之道。一篇文章的若干分论点相加,共同组成全文的中心论点,是议论文中分论点与中心论点相互关系之一种,这种情况所在多有。比如,茅盾《谈〈水浒〉的人物和结构》一文,阐述了两个分论点,即《水浒》的人物描写值得学习,《水浒》的结构艺术值得学习;而全文中心论点可以是这两个分论点的综合:《水浒》的人物描写和结构艺术是值得学习的。
《师说》的中心论点也可以概括为:文章明确指出,必须恢复儒家(或古代)的从师之道。
3.没有中心论点句却有中心思想(节选)(郑金法)
根据本人多次教学《师说》的体会,读文应着重段落内部分析,不必拘泥于找中心论点句,这更有利于理解和研读课文。
或许有人要问:《师说》的中心论点究竟是啥?《师说》没有像《六国论》(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和《过秦论》(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那样有个现成的句子作中心论点,只好自己去概括。如1991年版的《中语参》说,本文的中心思想是论述从师学习的必要性和正确途径,并批判上层士大夫之族耻于从师学习的恶劣风气。五省(区)编的1983年版《中语参》也说,文章的中心思想是论述教师的重要作用以及从师学习的必要性;阐明有道者为师的道理,批判当时士大夫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两者大同小异,值得一提的是两者都未用“中心论点”一说,而是用“中心思想”之语,说明《师说》确实没有中心论点句。
4.“古之学者必有师”不能看作《师说》的中心论点(节选)(丁勤中 赵存志)
笔者认为“古之学者必有师”不具备中心论点的资格。其理由有四:
第一,依写作目的,可知“古之学者必有师”不在论证之列。韩愈作《师说》的目的是借为文送李蟠来抨击当时那些自恃门第高贵,看不起别人,不肯从师学习,甚至讥笑别人从师的士大夫阶层耻于从师学习的恶劣风气,阐发从师学习的原则,弘扬从师学习的传统。作此文的目的根本就不在于论证“古之学者”是否“有师”这一问题。
第二,析文题含意,可知“古之学者必有师”不属从师道理范畴。师说,即“谈从师的道理”。“要不要从师”并不取决于“古之学者”是否从师,而是因为“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也因为“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由此看来,“古之学者必有师”根本就回答不了“要不要从师”的问题。它也不属于从师道理的范畴。
第三,看论证过程,可知《师说》并没有把“古之学者必有师”作为中心论点进行论证。文章第二自然段用了三组对比都是通过批判反面现象表明了提倡“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这一正确从师原则的必要性,有力地论证了这一文章的中心论点。
第四,说到底,“古之学者必有师”这样的观点有必要论证吗?显然没有必要。
那么,“古之学者必有师”在《师说》中的作用是啥呢?笔者认为,它只是一个话题的切入点。由“古之学者必有师”引出老师的作用“传道受业解惑”,因为“人非生而知之”不能无惑,那么要解惑,就必须从师。接着阐述从师的原则,即提出中心论点“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是故”一词就表明“古之学者必有师”是为中心论点的出现服务的,它应从属于中心论点之下。“古之学者必有师”这个话题切入点独运匠心,它既为下文“师道之不传也久矣”的慨叹设置了一个伏笔,也为第三段构建对比提供了一个备用参照。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古之学者必有师”没有任何理由作为《师说》
的中心论点。中心论点只有一个,还是“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5.《师说》论述了两个观点(李义 谢林)
文章的段落是作者思路进展的阶段的表现,是作者逻辑推理的过程的体现,应该有相对的独立性,每一段落只能证明文章的一个观点,它不可能证明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观点。否则,思路就不清楚,文章就无章法。《师说》一文结构严谨,构思精巧。文章开宗明义,提出了关于从师学习的两个观点。其一是“古之学者必有师”,作者从师之作用及从师的必要性予以简洁有力的阐述;接着也对从师学习的目的进行探究,进而归纳出第二个观点“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第二段揭露了士大夫之族耻学于师的行径,从批判反面的现象中证明了第一个观点。第三段正面论证了第二个观点。第四段交待写作的原因,并以赞扬李蟠“能行古道”即从师之道,择师之道,总结全文,呼应第一段提出的两个论点。
(以上5个观点均选自《中学语文教学》XX年第1期)
五、课文总结
《师说》真不愧为千古佳作,其中的“尊师”“重道”的观点(“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在知识爆炸、信息激增的现代社会仍有借鉴意义。除此之外,我们学习本文后,还应树立起匡正世俗流弊的勇气,做一个对社会负责的人!
六、布置作业
1.清代郑板桥曾提出:“学问二字,须拆开看,学是学,问是问。”请结合自身,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2.熟练背诵全文。
3.阅读韩愈的《送李愿归盘谷序》(见《语文读本》p208)
●板书设计
●延伸阅读
阅读下文,完成1~4题。
送李愿归盘谷序(节选)
韩 愈
愿之言曰:“人之称大丈夫者,我知之矣。利泽施于人,名声昭于时,坐于庙朝,进退百官,而佐天子出令。其在外,则树旗旄,罗弓矢,武夫前呵,从者塞途。供给之人,各执其物,夹道而疾驰。喜有赏,怒有刑。才畯满前,道古今而誉盛德,入耳而不烦。曲眉半颊,清声而便体,秀外而惠中,飘轻裾,翳长袖,粉白黛绿者,列屋而闲居,妒宠而负恃,争妍而取怜。大丈夫之遇知于天子,用力于当世者之为也。吾非恶此而逃之,是有命焉,不可幸而致也。
“穷居而野处,升高而望远,坐茂树以终日,濯清泉以自洁。采于山,美可茹;钓于水,鲜可食。起居无时,惟适之安。与其有誉于前,孰若无毁于其后?与其有乐于身,孰若无忧于其心。车服不维,刀锯不加,理乱不知,黜陟不闻。大丈夫不遇于时者之所为也,我则行之。
“伺候于公卿之门,奔走于形势之途,足将进而趑趄,口将言而嗫嚅,处秽污而不羞,触刑辟而诛戮,侥幸于万一,老死而后止者,其于为人贤不肖何如也?”
1.下列句中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太行之阳有盘古 b.才畯满前
c.起居无时,惟适之安 d.孰若无忧于其心
2.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而佐天子出令(辅助)
b.妒宠而负恃(依仗)
c.吾非恶此而逃之(罪恶)
d.车服不维(约束)
3.下列句子翻译正确的一组是
①起居无时,惟适之安。
②与其有乐于身,孰若无忧于其心。
a.①时起时睡,只满足于舒适。
②与其自身享受,不如心中无忧无虑。
b.①起居没有定时,只安于舒适。
②与其在形体上享受欢乐,倒不如在心中无忧无虑。
c.①起居没有定时,只安于舒适。
②与其自身享受,不如心中无忧无虑。
d.①时起时睡,只满足于舒适。
②与其在形体上享受快乐,倒不如在心中无忧无虑。
4.作者借李愿之口,描绘了哪三种人?
参考答案:
1.b(俊) 2.c(讨厌) 3.b
4.①“坐于庙朝,进退百官”的达官贵人;②“穷居而野处”的山林隐士;③趋炎附势,投机钻营的小人。
12 师说 篇4
12 师 说
名师导航
内容感知
韩愈是我国古代继司马迁后最杰出的散文家,他提出“文以载道”的主张,反对南北朝以来华而不实的文风,提倡先秦两汉的“古文”,提倡了唐代“古文运动”,极大地影响和推动了古代散文的发展。韩愈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称为“一代文宗”。
《师说》是韩愈散文中一篇重要的论说文,文章论述了从师学习的必要性和原则,批判了当时士大夫耻于从师的陋习,表现了作者不顾流俗,独抒己见的非凡勇气和斗争精神。实际上,我们可以把《师说》看作韩愈提倡“古文运动”的一个庄严的宣言。
句段剖析
一、疑难妙句
1.古之学者必有师。
剖析:学者,此指学习的人,与今义有别。
古代学习的人都有老师。文章开篇便径言主旨,语气斩钉截铁,将“必”字嵌入其间,把从师求学的重要性强调到不容置疑的程度。在这里,作者援古以立论,一方面包含着作者“是古”而“非今”的褒贬,另一方面也深藏着作者以“古”而律“今”的用意,因此起笔就字挟千钧,声成金石。
2.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剖析:“……者,……也。”为典型的判断结构。“所以”,这里是“用以”“用来……”的意思。受,通“授”,传授。
教师,是用来传授道理、教给学业、解释疑难问题的人。
这一句紧接首句,对“师”的职责提出了独到的见解。原来他所说的“师”有其独特含义,既不是指各级学校的老师,也不是指“授之书而习其句读”的启蒙老师,而是指社会上学有所成、能够“传道受业解惑”的人。在“传道”“受业”“解惑”三者当中,传道是核心和目的,所谓“道”,就是儒家的思想;“受业”是手段,“业”是指儒家经典,是“道”的载体。在“受业”过程中,学生不可避免地会产生疑问,所以老师最基本的任务就是“解惑”。下文韩愈也正是从这方面来申述从师学习的必要性的。
3.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剖析:无,无论。所存,存在的地方。
因此,不论是贵是贱,不论是年长还是年少,道理所在的地方,就是老师所在的地方。
这一句鲜明地点出了择师的态度和标准:无论地位高低贵贱,无论官职大小,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而当时的士大夫之族认为,年龄相近的不该相师,对道的认识相近的不该相师,官大的不该以官小的为师。作者的这一观点直接指向了士大夫阶层的门第观念和“耻学于师”的陋习,这不仅表现出作者非凡的勇气和斗争精神,还体现了作者在学问面前人人平等的民主精神和辩证思想。
4.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剖析:这是第二段开始的三个感叹句。作者经过前面一段正面的理性阐述之后,携着批判的锋芒指向“士大夫之族”的“耻学于师”。“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可见以从师为耻靡日不有,就时间上说,此风盛长已根深蒂固;“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可见以从师为耻的危害之大,从后果上说,此风盛行已酿成时弊。“无惑”之“难”是“不传”之“久”的结果,两者的因果关系,与全文的首句“必有师”遥相呼应,将“师”突出到应有的地位。在这里“嗟乎”喷薄而出,强烈的情感,颇能打动人心。
5.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剖析:前一个“圣”是名词,圣人;后一个“圣”是形容词,圣明。同样,前一个“愚”是名词,愚人;后一个“愚”是形容词,愚昧。益,更加。
从师而学,便会“圣益圣”;不从师而学,则会“愚益愚”。可见从师是多么的重要!
6.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剖析:句读,语句间的停顿。或,有的。师,从师学习。“或不焉”中的“不”,通“否”。“小学而大遗”意为:小的方面倒要学习,大的方面却放弃了。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均为宾语前置句,“之”为宾语前置的标志,其正常语序应为“不知句读”“不知惑”。
前四句中,“句读之不知”和“或师焉”相呼应,“惑之不解”和“或不焉”相呼应。
这里作者仍是在强调从师的重要性,小时能从师,师亦只是“传之书而习其句读”而已,而对于真正的“惑”,却耻学于师,这样的人怎能“见其明”呢?
7.……其皆出于此乎?
剖析:作者在第二段中连用三层对比,层层深入地揭露和批判了当时人们对待师道的错误态度,这句话同下边的“吾未见其明也”“其可怪也欤”分别是三层对比后的结语。
这三个结语都意在指出当时不重视师道的人的愚蠢,但所用的语气却各不相同:“……其皆出于此乎?”明显地带有质疑、设问和论辩的味道,非常发人深思;“……吾未见其明也。”则完全是下判断的肯定语气,说得斩钉截铁,毫不含糊;“……其可怪也欤!”一句采用了感叹的语气,富有感情色彩,它不仅表露了作者的不满情绪,而且显示出对他所批判的论敌的鄙夷和蔑视。
这三个结语采用了三种不同的语调,在次序的安排上也是颇有匠心的:先疑问,后肯定,再感叹。这样,不仅文气顺畅,而且语气层层加重,也增强了文章论辩的逻辑力量。
8.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剖析:“其”是文言文中出现频率极高的一个虚词,也是《高中语文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明确规定需要掌握的虚词。“其”字在《师说》中共出现17次,用法如下:
①作代词,有四种情况。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他)
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那些)
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他们,复指,作主语)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他们的,作定语)
②作副词,有两种情况。
表猜测。
圣人之所以为圣……其皆出于此乎(大概)
表感叹。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多么)
“乃反不能及”,竟反而赶不上。“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一句用反问语气,表现了作者态度之鲜明。由于不从师学习,致使本以为高人一等的士大夫竟赶不上被人们看不起的“巫医乐师百工之人”,真是太奇怪了。——可见从师学习是多么重要!
9.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剖析:此句的意思:因此,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不一定胜过学生,懂得道理有先有后,学问和职业技能各有各的专门研究,如此罢了。
这是作者援引圣人从师的事例后,对师生关系、师道关系的全新概括。这一思想表现了一种动态观,用相对的、发展的眼光看待师生关系,将老师和学生之间那条人为的固定的界限取消了,并对自古以来的“师道尊严”的传统提出了挑战。这在当时,不仅遭到士大夫阶层的鄙视和痛恨,也不为一般人所理解。
10.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剖析:“古文”,这里指先秦两汉时期的散文。在唐代,韩愈不是第一个提倡“古文”的人,却是一个集大成者。他无论是在文学理论还是在创作实践上,都有力地促成了“古文运动”的兴起、发展,并身体力行,培养了大批有志于古文创作的年轻人。“六艺”,指《诗》《书》《礼》《易》《乐》《春秋》六部经书。“经”,即经书,儒家的典籍。“传”,指解释经书的著作。古道,古代的从师之道。“不拘于时”,为被动句,译作:不被(当今耻学于师的)时俗所束缚。
李氏子蟠,年纪轻轻,且已很有才华,可他却能冲破耻学于师的时俗,真是难能可贵。
这里,韩愈点出了写作本文的缘起——“嘉其能行古道”,鲜明地表达了自己的态度;同时,也可以说是对后生的奖掖,对后生的期望。
二、重点语段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至“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剖析:《师说》整篇文章写得都很好,尤其是第二段写得更为精彩动人。作者一连安排三层对比,来对士大夫们不重视师道的愚蠢行为进行批判和讽刺,笔端饱含感情,真可说嬉笑怒骂,淋漓尽致!
首先,从“圣益圣”缘自虚心好学,“愚益愚”乃因为“耻学于师”的事实上,兴叹“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这证明了惑而从师其惑能解,惑而不从师其惑难解。文章借“惑”与“不惑”会导致贤圣与愚笨,将“师”的作用由抽象定义化成了具体内容。作者毫不掩饰自己的观点,一臧一否,十分鲜明。
其次,从有人“爱其子,择师而教之”,自身“则耻师焉”的现象上,笑叹“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小孩句读不知倒去求师请教,而本人“惑之不解”却反而不从师学习,像这样爱子而不自爱、学小而弃大,岂不糊涂!作者无可抑制满腔怒火,大加抨击,讽刺挖苦,真是妙语解颐。
第三,从“士大夫之族”见识的浅陋及虚荣心理的言行上,感叹“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并接着忧叹“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神巫、医生、艺人和各种手工业者,他们不以相互为师感到耻辱,而士大夫之间却鄙视以能者为师的做法,所谓“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等等的谬说,反映了他们中耻师之毒很深。他们自诩高明,自命不凡,而实际上反不如被他们看不起的这些人。作者用无情的揭露,以犀利的言辞,表达了对他们的不满,告诉人们:他们的自我夸耀,只不过是表明他们的无知罢了。因为文章前面早已说清楚了为“道”求师“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的道理,所以这里没有再就士大夫一类人计较于“彼与彼年相若”而不愿“不耻相师”和羞愧于向“位卑”者学习以及怕有“近谀”之嫌而拒向“官盛”者求教的一系列的错误论调,逐oneplus以驳斥。但本段开头的一连三叹,无疑就是对他们这些错误论调的全盘否定。
三层对比,环环相扣,对士大夫耻学于师的批驳,如抽丝剥茧,切中肯綮,具有无懈可击的说服力。
审美鉴赏
逻辑严密 富有气势
中国古代的散文,不以议论见长。如孟子、荀子在他们的议论文章中多运用比喻和寓言故事来帮助说理。相比之下韩愈的这篇论说文却在逻辑思维方面大大超过了前人。
(一)层层衔接紧凑,论证逻辑严密
文章论证严密,层层衔接,一气贯通,具有强大的说服力。韩愈写这篇文章的目的,在于论述师道的必要性,批判士大夫们不能尊师重道的不良风尚。整篇文章从立论、论证到结论,都紧紧扣住这一点,有的放矢,理论联系实际。文章开头第一段,先正面从理论上阐明师道的重要性,并提出选择老师的标准作为全篇文章的基本论题。接着第二段,就联系到当时的社会实际,连用三层笔墨,层层深入地揭露和批判当时人们对待师道的错误态度。最后第三段,也从正面做结论,举出孔子的言论行动作为例子,目的也在强化结论的说服力量。整篇文章从虚到实,正反结合,有破有立。文章谈理论,却不是空发议论;举事实,也不是罗列现象。因此文章不蔓不枝,很有说服力。
(二)排偶富有气势,语言错综多变
这篇文章在语言运用上也极具特色,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善于创造性地运用排偶的句式,使得文章写得非常有气势。排偶的句式是把范围相同、性质相近的事物,采用结构相同或类似的句式接连在一起来表达。比如:“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进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进而师之。”“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这种排偶句式,使人读起来不仅感到气势很盛,而且有一种音韵之美。二、语言运用上错综多变。比如第二段中,“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这种句式奇突而不一般化,如果我们把它改写为直叙句:“句读之不知,或师焉;惑之不解,或不焉。”显然就变得比较平淡而没有原来那样有力了。再如,“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这里直接采用士大夫们对话的口吻来写,不仅表明了士大夫们对从师计较年龄地位的错误态度,而且从中可以看到他们的神情。文章直接引用他们的原话以后,紧接着“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两句,便立刻改用作者对士大夫们进行评述的口吻来写,使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针锋相对。这也是本文运用语言善于错综变化的很好的例子。
日积月累
一、学海拾贝
词类活用
词类活用就是文言中的某些实词,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改变它的词性和用法,也使词的意义发生一定改变的现象。它可能是因为当时词语不够丰富,也可能是因为修辞的需要。掌握词语的活用对学好文言文有着重要的作用,但这对很多同学来说,似乎是一团乱麻。
怎样学习和掌握词类活用呢?
首先,要了解活用的常见类型。主要有四种:(1)动词、形容词、名词的使动用法;(2)形容词、名词的意动用法;(3)名词用作动词;(4)名词用作状语。另外还有一些不常见的,如数词用作动词、形容词,动词的为动用法等也要有一定的了解。
其次,要结合具体的语境,利用我们已有的语法知识进行必要的分析。因为活用是临时性的,不能离开具体的语言环境。如:名词一般都只能在句中充当主语或宾语,如果要充当其他成分,就可能活用;介词后面只能接名词性质的词或短语,如果在介词后面出现了其他类型的词,这个词就必须活用为名词,等等。事实上如果我们借助已有的现代汉语词性的语法特点的有关知识,来判断文言文中的词类活用,就会对它形成一个较为系统的认识,进而使问题变得简单明晰。
二、典题精讲
下列加点的词语活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鸣:鸣响。
b.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水:江水。
c.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上:向上。
d.争割地而赂秦 割地:割让土地。
指点迷津:这道题目是考查词类活用情况的。做这类题目,必须结合具体语句,利用常见的语法知识来分析判断。a项其实是“虽大风浪不能鸣之也”的省略,“鸣”是不及物动词,我们知道不及物动词后面如接了宾语(包括被省略的宾语),该动词一般为使动用法或意动用法,因而这里的不及物动词“鸣”结合语境应该翻译成“使……鸣响”为宜。b项“能”是一个能愿动词,我们知道能愿动词后面须接动词,因而这里的名词“水”应翻译成“游泳”“游水”为宜。c项“食”是个动词,我们知道用在动词前面的名词,从意义上不能作该动词的主语,常常会活用为状语,修饰动词。“食”前面的主语应该是“蚯蚓”,因此这里的翻译是正确的。d.“割地”和“赂秦”两个都是动词,我们知道这两个动词用在一起,并不构成连动关系,前一个用作了状语。因此这里的“割地”应翻译为“用割地的方式”为宜。
答案:c
12 师说 篇5
【教学目的】
    理解:本文所论述的老师的作用,从师的重要性,端正学习态度。
    鉴赏:认识本文中反映的作者的封建思想,进而逐步培养批判继承古代文化遗产的能力。(难点)
          本文运用正反对比论证、反复论证强化说服力的写法。
    积累:学习并掌握“传”、“师”、“从”等多义词,以及部分名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重点)
【教学课时】
    三课时。
【教学办法】
    串讲、讨论。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解题,讲读第一段。
【教学步骤 】
复习旧课:齐背《滕王阁序》
讲读新课
1、导入
    先秦散文(言文一致、古文)──汉赋、散文──魏晋骈文──唐宋古文运动(代表作)
〖板书课题〗      (谈谈从师的道理。说,一种文体。)
2、关于作者(见注及提示)
    古文运动的主张:
    ①文章要像先秦两汉那样憙言之有物憘,要阐发孔孟之道,反对六朝以来单纯追求形式美,内容贫乏的骈丽文章;
    ②语言要新颖。“言贵创新,词必己出。”“憙唯陈言之务去。”憘    韩愈为唐宋八大家之首。经过韩、柳等人的努力,终于把文体从六朝以来的浮艳的骈体文中解放出来,奠定了唐宋散文的基础。
3、讲读课文
    ①译  ②分层  ③概括层意
〖板书〗                                    ┌传道受业解惑┐
                  ┌必要性“古之学者必有师”│(因果论证)│
一、阐述从师的道理│      (为啥)        └否则惑之不解┘
    (中心论点)  └择师标准“道之所存,师之所存”
                          (怎样)(以啥人为师)
4、背诵第一段。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讲读第二段。
【教学步骤 】
1、齐背第一段,点名解词。
2、讲读第二段
    ①生读  ②生译  ③分层  ④说层意    
〖板书〗                               结果
                      ┌今昔对比  圣益圣,愚益愚(错误态度)
二、批判不从师的坏风气│父子对比  小学而大遗    (错误认识)
                      └贵践对比  其智反不能及  (错误行为)
                                    (对比论证•反证)
〖小结〗
    本段根据第一段的论述,批判上层“士大夫之族”,从批判反面现象中阐发第一段提出的论点。
    在这段里,作者运用三个事实对比,一个比一个深刻地批判了“今之众人”、“士大夫之族”、“君子”。
    本段中有哪些句子与第一段中的文句前后呼应?
    “古之圣人……”  ──“古之学者必有师”
    “彼童子之师……”──“传道受业解惑”
    “位卑则足羞……”──“无贵无践,无长无少……”
3、背诵本段
4、抽查小测
解释加点的字:
    耻学于师    圣益圣    从师    师之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讲读第三、四段,总结全文,完成习题。
【教学过程 】
1、复习旧课,背诵一、二段。
2、讲读三、四段
    ①译  ②读  ③析
    第三段:
〖板书〗三、举例宣扬从师的好风气  (例证、引证、因果论证)
    问:本段例子非常典型,理由何在?
    例: “圣人无常师”  “三人行,必有我师”
        照应:      
              第一段  “古之学者必有师”  “无贵无践……”
              第二段  “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
        有一石三鸟的作用。
    第四段:
【板书】四、交代作文原因,激励后学
    问:本段附记性质,与中心是否有关?
    “不拘于时”(与“士大夫之族”相反)
    “学于余”  (从师学习)
    “能行古道”(行从师之道)
3、总结
    写作特点:
    ①见提示┌整散结合,气势雄壮
    ②语  言│一个意思,多种句式(二段三层对比后的议论句)
            └运用顶真,气势通畅(师、惑、吾、师)
4、讨论问题
    怎么样认识作者讲的从师的道理?
        ┌首次明确老师职责
    精华│强调学而知之    (否定“生而知之”,唯物思想)
        └择师标准突破等级观念
        ┌厚古薄今  (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远矣)
    糟粕│
        └轻视劳动人民  (阶级偏见)
    一说,“君子不耻”中的“君子”,指士大夫之族,非作者自己。“其可怪也欤”,是对“君子”的讽刺,非自己感到奇怪。
    道:儒家之道。业:六艺经传之业。──与今不同。
5、完成习题。
6、背诵全文。
【补充资料】
              关于韩愈的思想及其散文
    韩愈三岁而孤由嫂郑氏抚养成人,二十五岁成进士,二十九岁始登上仕途,他在科名和仕途上屡受挫折,数度遭贬。曾任四门博士、监察御史、兵部侍郎(尚书为正职、侍郎为副职)、吏部侍郎。卒年57岁。
    韩愈的政治思想和世界观比较复杂。他政治上提倡仁政,反对官吏对人民的搜括,要求朝廷宽免赋税徭役,表现了他关心国家命运和民生疾苦,是他政治思想中的进步的一面。他热烈地提倡儒家正统思想,这是和他的政治思想适应的。但他也宣扬了儒家学说中的封建伦理观念,维护封建制度,这当然也是错误的。当然我们不能苛求古人超越历史,具有我们当今的思想。同时我们也要看到,韩愈的思想还有矛盾的一面,他努力维护“道统”,但往往也不自觉地破坏了“道统”。他在《送孟东野序》中,提出了“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这一具有现实性和战斗性的思想。他认为一切文辞、一切道,都是不同时代不平现实环境的产物,那么,所谓古文,就不仅是传道的工具,而且也是鸣不平、反映现实的工具。这一思想对他的散文成就是有重大的影响的。当他从现实社会生活出发来观察问题,他就自然地突破了陈腐的儒家正统思想的羁绊,因而他的创作和理论出就放射了动人的光辉。
韩愈的散文有着极高的成就。清代人编选的《古文观止》(共240多篇,而韩愈一人就选了24篇,在几千年中国历史上的散文作家中独占鳌头。(其次为苏轼17篇;《史记》14篇;欧阳修13篇;柳宗元11篇。)其重要作品除外,其余的简介于下:    
《原毁》:揭露了当时一般士大夫所以要诋毁后进之士的根本原因。他指责当时社会人情丑恶淡薄,发出了主张公正用人的呼吁。
    名句:事修而谤兴,德高而毁来。
          古之君子,其责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轻以约。
                        (严格而详尽)    (宽容而简约)
          今之君子则不然,其责人也详,其待己也廉。
                         (详尽,苛刻)  (低廉寡少)
《杂说四》(《马说》):以“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比喻贤才难遇知己,“只辱于奴隶人之手”,寄寓了他对自己遭遇的深深不平:“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进学解》以自嘲为自夸,用反语讽刺当时社会的庸俗腐败,表现了一个有理想的士大夫在现实中不能妥协的精神。
    名句: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焚膏继晷  补苴罅漏  回狂澜于既倒  含英咀华
          舍屈聱牙  动辄得咎
    《送李愿归盘谷序》借隐士李愿的嘴,对得意的“大丈夫”和官场丑恶,作了尽情的刻画和揭露。此文描摹庸俗大官僚和官场丑态,令人啼笑皆非。叙述用对比法,流畅而有气势。苏轼很欣赏它,夸张地认为是唐代第一篇文章。
    《蓝田县丞厅壁记》实际是为“种学绩文”(勤学能文)的崔立之鸣不平,同时也揭露了腐朽的官僚制度他还在许多书信里,为自己或朋友鸣不平,实际也是对封建科举制度和官僚制度,提出了控诉和抗议。
    《张中丞传后叙》(叙事文)记述许远、张巡、南霁云等死守睢阳英勇抗敌的事变绘声绘色,可歌可泣。
    《祭十二郎文》(抒情散文)是前人誉为“祭文中千年绝调”的名篇。文章结合家族身世和生活琐事,反复抒写他悼念亡侄  的悲痛,感情真实,恰如长歌当哭,动人哀感。
    韩愈散文,雄奇奔放,富于曲折变化,而也流畅明快。他是我国古代运用语言的巨匠之一,他的散文语言有简练、准确、生动、鲜明的特点,词汇丰富而句式灵活多变。他新创的精炼的语句,有不少已经成为成语,至今还在人们的口头流传。
[1]
12 师说 篇6
二十二、师说
韩愈
教学目的:
一、 树立尊师重教的思想,培养谦虚好学的风气。
二、掌握、积累“师、传、道、受、惑、贱、圣、愚、群、足、攻、经”12个文言常用实词;学习“之、其”两个文言虚词;学习、复习本文其他文言虚实词;熟记受(授)、不(否)两个通假字。
三、学习名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四、学习正反对比的论证办法。
五、掌握有关“说”的文体知识。
教学设想
一、本文是针砭时弊的作品,因而教师应对写作缘由作简单简介,可用柳宗元当时说的话来说明。同时本单元有两篇“说”文体的课文,因而就要联系初中学过的课文,归纳“说”的文体知识。
二、明确本文的教学重点:第二段用三种人进行正反对比的论证办法。
三、教给学习办法。除有关字词句的学法外,把本文与《捕蛇者说》作比较,教给比较阅读办法,并为学生学习下一课《问说》进行课内自读(将《问说》与《师说》比较阅读)在办法上作准备。
四、引导学生注意文言实词的单音词和双音词、古今异义等现象。
第一教时
教学要点:
一、本文的教学目的;二、作者简介、解题;三、有关词的读音、单音词和双音词、古今异义、重点文言虚实词的意义和用法;四、分段;五、意动用法。
教学过程
一、讨论本文的教学目的。
二、预习检查。
三、导入 新课。
从初一学过的《论语》中孔子说的一句话:“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导入 。
四、作者简介(结合注释①)。
韩愈(768一824)字退之,唐代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县)人,著名文学家、哲学家、古文运动的提倡者。因为昌黎(现河北省昌黎县)韩氏是望族,所以后人称韩愈为韩昌黎,后世也称他为韩文公。他幼年贫穷,刻苦自学,25岁中进士,29岁以后才任宣武节度使属官,后来任国于监祭酒、吏部侍郎等职,中间曾几度被贬。
古丈运动,实际是以复古为名的文风改革运动,他和柳宗元一起提出“文以载道”、“文道结合”的观点,主张学习先秦、两汉“言之有物”、“言贵创新”的优秀散文,坚决摒弃只讲形式不重内容华而不实的文风。本文第四段他赞扬李蟠“好古文”,就是指爱好他们提倡的那种古文、韩愈用他杰出的散文影响文坛,还热情地鼓励和指导后进写作古文。经过他和柳宗元等人努力,终于把文体从六朝以来浮艳的的骈文中解放出来,奠定了唐宋实用散文的基础。
韩愈著有《昌黎先生文集》四十卷,其中有许多为人们所传诵的优秀散文。他的散文,题材广泛,内容深刻,形式多样,语言质朴,气势雄壮,因此后世尊他为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询、苏拭、苏辙、曾巩、王安石)之首。
《师说》是他的代表作之一,是他三十五岁时在长安任国子博士时写的。柳宗元很推崇这篇文章,在《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说:“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譁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端正容貌)而为师,世界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由此可见,《师说》是针对时弊而写,作者在文中阐述了老师的作用和标准,从师学习的重要性和从师应持的态度,提倡能者为师,不耻下问,教学相长。这些精辟的见解突破了孔子学说的框框,具有进步意义。
五、解题。
板书课题。指出题目不是“说说老师”的意思。“说”是一种议论文的文体,可以先叙后议,也可夹叙夹议。“说”比“论”随便些。初中学过的《捕蛇者说》、《马说》等等都属“说”一类文体。“说”,古义为陈述和解说,因而对这类文体,就可按“解说……的道理”来理解。所以《师说》,即“说师”,意思是解说关于“从师”的道理,下面一篇课文《问说》就是解说关于学习中“问”的道理。刚才说过,当时社会风气不重视从师之道,认为从师学习是可耻之事。韩愈写这篇文章赠给他的学生李蟠,其目的就是抨击时弊,宣扬从师的道理。
六、指导自读课文。
要求学生借助提示、注释、工具书,读准字音,理解重点词的意义和用法,读懂课文。学生自学、质疑,老师点拨指正:
1.读准下列一字多音或形近字的读音:
2.找出课文中合成的双音词:学者 句读 百工 六艺
3.指出下列加点词的古今义
古之学者 古:求学的人 今:有专门学问的人
句读之不知 古:句子停顿的地方 今:看字发出声音
小学而大遗 古:小的方面学习 今:小学校
4.讨论重点文言词的意义和用法
(1)师:课文中出现26次,它的含义和用法如下:
①作名词,有三种情况:作“老师”讲古之学者必有师
作“专门技艺人”讲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作“姓”讲孔子师郯子……师襄
②作动词,有三种情况
作“学习、效法”讲
吾师道也(“师道”,动宾关系)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作“从师”讲
或师焉,或不焉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师道”,偏正关系)
作“以……为师”讲意动用法(下面专讲)
(2)之:课文中出现25次,它的用法如下:
①作代词,有两种情况
指代人或事物择师而教之
连接定语和中心词,表示统一关系,相当于“这类”、“这些”
郯子之徒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②作助词,有四种情况
放在定语与中心词之间 古之学者
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表示宾语前置 句读之不知
在动词、形容词或表示时间的词后,凑足音节,无意义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③以前学过的课文中还有三种情况
作代词,指代自己君将哀而生之乎
作助词表示定语后置蚓无爪牙之利
作动词,“到”、“往”吾欲之南海
(3)其:课文中出现17次,用法如下:
①作代词,有四种情况
在主谓短语中作主语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他)
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那些)
复指,作主语 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他们)
作兼语 余嘉其能行古道(他)
作定语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他们的)
②作语气副词,有两种情况
表猜测 圣人之所以为圣……其皆出于此乎(大概)
表感叹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欲(多么)
5.分段:写出段意,指出本文中心论点和分论点,填表如下:
段数 段 意 论 点
1 总论从师的必要性和择师的标准 中心论点:古之学者必有师(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
2 批判当时士大夫耻于从师的不良社会风气 分论点: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感也难矣
3 用具体事实进一步阐明谁可为师的道理 分论点:圣人无常师
4 说明写本文的原因 结论:向后学号召1.不拘于时;2.能行古道。照应以上两个分点
七、学习名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意动用法是指名词或形容词活用作动词。以形容词最常见,其次是名词,还有少数表示心理活动的动词。意动用法翻译成现代汉语,基本格式是:
名、形(动)+宾=以+宾+为+名、形(动),比如:
吾进而师之 名词 以……为师
渔人甚异之 形容词 以……为奇异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动词 以相师为耻
八、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清句读,读出语气。
九、布置作业 :1.结合注释理解词句,读懂课文。
2.书面作业 :“思考和练习”三。
3.预习思考题:(l)本文是怎么样论述中心论点的?
(2)在第二段中作者怎么样运用正反对比论证办法?
第二教时
教学要点
一、论证办法;二、语言特点;三、借鉴意义;四、与《捕蛇者说》作比较阅读。
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查。
二、研读课文(结合理解重点文言实词及疑难词句)。
学生试译、讨论,教师重点点拨。
1.本文运用怎么样的办法论证中心论点的?
(1)分析第一段:作者怎么样从理论上对总论点作初步论证的?
第一层: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古之学者必有师。“古”指两汉以前,“学者”指学习的人,不同于今天所说有专门学问的人。作者要以“古之学者”为榜样来宣扬师道,所以文章一开始就把它提了出来。“必有师”,把学者之所以有成就、有专长归结为从师的结果。这句不仅起到点题作用,而且笼罩了全文,概括了要论及的内容、范围,成为本文的中心论点。 第二层:正面概论教师的职能:传道、受业、解惑。“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句中的“所以”是两个单音词。“所”具有代词性质,“以”是介词,构成“以所”介宾短语,但习惯上这两个字倒置着用。“所”指代“老师”,译为“他”,“以”译为“靠”。全句译为:老师,是靠他来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释疑难问题的。”句中的“道”,包含“仁”、“义”等具体内容的儒家之道,即儒家的政治、哲学、伦理、文化、教育等思想观点;“业”就是下文的“六艺经传”;“惑”就是上述“道”和“业”中的疑难问题。
第三层:反面论述无师不能解惑,从理论上阐明从师的必要性。
第四层:正面提出择师标准:凡先闻道者,都可以为师。
前一分句,用排比句,一口气连用八个“吾”字,句中“亦”作假设关系的连词“如果”讲。后一分句,用反洁句,强化语气。“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句中“庸”和“乎”表示反诘语气,“知”是“管、追究”。这句译为“哪管他们的年龄是比我大还是比我小呢?”
第五层:归纳上文,提出从师的原则。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
“无”作条件关系的连词“无论”讲,“所存”,名词性所字结构,译为“……地方”。句中“道之所存”作主语,“师之所存”作谓语。全句译为:无论(地位)高低贵贱,无论(年纪)大小,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这里作者表达了不耻下问,能者为师的进步思想。
2.分析第二段:(l)说说这一段与第一段是怎么样联系的?
这段以第一段为立论根据,批判当时土大夫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通过针砭时弊,也从反面论证第一段所提出的观点,说明从师的必要。
(2)这段文字运用怎么样的论证办法?这段文字运用正反对比的论证办法:
第一层:提出分论点: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师道”的“道”指风尚;句中两个“也”,表示停顿。
第二层:针对时弊,从三方面对比,剖析“不从师”的症结。
先以“今之众人”与“古之圣人”作对比:
四个“圣”和四个“愚”的词性有两种:一种是形容词,是“圣明”或“愚昧”的意思;一种是名词,是“圣人”或“愚人”的意思。“其皆出于此乎?”是反诘句,“此”指代“从师与否”。
作者在这组纵向比较中用反诘句点出不从师的原因。
再以“为子择师”与“其身则耻师”作对比:
“授之书”的“书”,指文字、书写;“句读”指断句。“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是主谓语“合说”的写法,翻译时要把它们搭配开:有的人不知道断句,(倒去)问老师;有的人不能解决(修身、治国的)疑难问题,(却)不向老师请教。
作者在这组自身矛盾的对比中,对不从师的表现加以评论,并给予直接的否定。
最后以“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与“士大夫”作对比:
“道相似”的“道”,指道德、学问;“足”,是程度副词,“足以”,“很”的意思。“其可怪也钦”,是带讽刺语气的感叹句。
作者在这组横向比较中,对不从师的言行加以描述,并发出带有讽刺语气的强烈感慨。
本段运用正反对比论证办法,教师指导学生总结,并请学生填写下表:
3.分析第三段:
第三段与第一段关系怎么样?
这一段是正面论证,用历史事例论证第一段中的论点。
第一层:提出分论点:圣人无常师。
第二层:用孔子的言和行两方面的事例论证。作者举出孔子询官于郯子,访乐于苌弘,学琴于师襄,问礼于老耽的事例。孔子言论中的“三”,应理解实指三人:一个自己,一个善者,一个不善者,而“我”却能从其善,改其不善。这样解释才能体现格言的警辟性。最后作者从孔子的事例中推断出:“弟予不必不如师,术业有专攻”的结论。
4.分析第四段:
作者为啥称赞李蟠?
作者赞扬李蟠,既是对他不从流俗的肯定,也是对士大夫们“不从师”的有力批判;既针砭时弊,也通过赞扬李蟠提倡从师。
“古文”指先秦散文。“不拘于时”的“于”相当于“被”。“作《师说》以贻之”,句中“贻”现在称为“赠送”,“以”在两个动词之间,作连词,相当于“来”。
这段点明作者作《师说》的缘由,树立“不拘于时”“能行古道”的榜样,总结全文。同时“不拘于时”照应第二段,“能行古道”照应第三段。
2.本文语言上有啥特点?
(1)整句散句结合。
整齐的排偶句和灵活的散句交错运用,配合自然,错落有致。比如,第二段:“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与“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亦远也,而耻学于师”,是排偶句。接下去,“是故圣益圣,愚亦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则是散句。而这一长的散句中,“圣益圣,愚亦愚”和“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也都是排偶句。
(2)一个意思,多种句式。
第二段一连用了三个对比,结语都是批判士大夫不重师道的恶劣风气,但语气一句比一句加重。第一句“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反诘语气;第二句“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否定、责备语气;第三句“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与软”,讽刺语气.感情强烈。
(3)顶真修辞手法的运用。
顶真,用上一句的结尾的词语做下一句的起头,使前后句子的头尾蝉联,上递下接。本文有好几处运用这种修辞手法,比如“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3.本文讲了许多从师的道理,哪些对我们今天有借鉴意义?哪些反映了作者的封建意识?
作者第一次提出了老师的职责,既概括也全面;作者强调学而知之,必须从师学习,能者为师,不耻下问,尊重老师,奖励后学等思想在今天仍有借鉴意义。但作者所说的“道”,是维护封建统治的儒家之道,所说的“业”,是“六艺经传”,与我们所讲的“道”和“业”的内涵是根本不同的。他把“士大夫之族”在从师问题上的见识不如“巫医乐师百工之人”看成反常,暴露了轻视劳动人民的封建统治阶级的偏见。
三、与《捕蛇者说》比较,指出它们运用的对比手法有啥不同?(讨论)
从上文分析,本文是用三种人进行并列对比的,而《捕蛇者说》是用一种情况反复对比:1.以剧毒之蛇与愿以捕蛇抵赋的人之多相比;2.以蒋氏一家三代的遭遇与同村其他人家的遭遇相比;3.以蒋氏一岁犯死者两次,其余时间则熙熙而乐,与乡人每天担惊受怕相比。
四、布置作业
1.书面作业 :“思考和练习”二、四;补充练习。
2.背诵课文。
[1]
12 师说 篇7
【教学目的】
    理解:本文所论述的老师的作用,从师的重要性,端正学习态度。
    鉴赏:认识本文中反映的作者的封建思想,进而逐步培养批判继承古代文化遗产的能力。(难点)
          本文运用正反对比论证、反复论证强化说服力的写法。
    积累:学习并掌握“传”、“师”、“从”等多义词,以及部分名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重点)
【教学课时】
    三课时。
【教学办法】
    串讲、讨论。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解题,讲读第一段。
【教学步骤 】
复习旧课:齐背《滕王阁序》
讲读新课
1、导入
    先秦散文(言文一致、古文)──汉赋、散文──魏晋骈文──唐宋古文运动(代表作)
〖板书课题〗      (谈谈从师的道理。说,一种文体。)
2、关于作者(见注及提示)
    古文运动的主张:
    ①文章要像先秦两汉那样憙言之有物憘,要阐发孔孟之道,反对六朝以来单纯追求形式美,内容贫乏的骈丽文章;
    ②语言要新颖。“言贵创新,词必己出。”“憙唯陈言之务去。”憘    韩愈为唐宋八大家之首。经过韩、柳等人的努力,终于把文体从六朝以来的浮艳的骈体文中解放出来,奠定了唐宋散文的基础。
3、讲读课文
    ①译  ②分层  ③概括层意
〖板书〗                                    ┌传道受业解惑┐
                  ┌必要性“古之学者必有师”│(因果论证)│
一、阐述从师的道理│      (为啥)        └否则惑之不解┘
    (中心论点)  └择师标准“道之所存,师之所存”
                          (怎样)(以啥人为师)
4、背诵第一段。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讲读第二段。
【教学步骤 】
1、齐背第一段,点名解词。
2、讲读第二段
    ①生读  ②生译  ③分层  ④说层意    
〖板书〗                               结果
                      ┌今昔对比  圣益圣,愚益愚(错误态度)
二、批判不从师的坏风气│父子对比  小学而大遗    (错误认识)
                      └贵践对比  其智反不能及  (错误行为)
                                    (对比论证•反证)
〖小结〗
    本段根据第一段的论述,批判上层“士大夫之族”,从批判反面现象中阐发第一段提出的论点。
    在这段里,作者运用三个事实对比,一个比一个深刻地批判了“今之众人”、“士大夫之族”、“君子”。
    本段中有哪些句子与第一段中的文句前后呼应?
    “古之圣人……”  ──“古之学者必有师”
    “彼童子之师……”──“传道受业解惑”
    “位卑则足羞……”──“无贵无践,无长无少……”
3、背诵本段
4、抽查小测
解释加点的字:
    耻学于师    圣益圣    从师    师之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讲读第三、四段,总结全文,完成习题。
【教学过程 】
1、复习旧课,背诵一、二段。
2、讲读三、四段
    ①译  ②读  ③析
    第三段:
〖板书〗三、举例宣扬从师的好风气  (例证、引证、因果论证)
    问:本段例子非常典型,理由何在?
    例: “圣人无常师”  “三人行,必有我师”
        照应:      
              第一段  “古之学者必有师”  “无贵无践……”
              第二段  “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
        有一石三鸟的作用。
    第四段:
【板书】四、交代作文原因,激励后学
    问:本段附记性质,与中心是否有关?
    “不拘于时”(与“士大夫之族”相反)
    “学于余”  (从师学习)
    “能行古道”(行从师之道)
3、总结
    写作特点:
    ①见提示┌整散结合,气势雄壮
    ②语  言│一个意思,多种句式(二段三层对比后的议论句)
            └运用顶真,气势通畅(师、惑、吾、师)
4、讨论问题
    怎么样认识作者讲的从师的道理?
        ┌首次明确老师职责
    精华│强调学而知之    (否定“生而知之”,唯物思想)
        └择师标准突破等级观念
        ┌厚古薄今  (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远矣)
    糟粕│
        └轻视劳动人民  (阶级偏见)
    一说,“君子不耻”中的“君子”,指士大夫之族,非作者自己。“其可怪也欤”,是对“君子”的讽刺,非自己感到奇怪。
    道:儒家之道。业:六艺经传之业。──与今不同。
5、完成习题。
6、背诵全文。
【补充资料】
              关于韩愈的思想及其散文
    韩愈三岁而孤由嫂郑氏抚养成人,二十五岁成进士,二十九岁始登上仕途,他在科名和仕途上屡受挫折,数度遭贬。曾任四门博士、监察御史、兵部侍郎(尚书为正职、侍郎为副职)、吏部侍郎。卒年57岁。
    韩愈的政治思想和世界观比较复杂。他政治上提倡仁政,反对官吏对人民的搜括,要求朝廷宽免赋税徭役,表现了他关心国家命运和民生疾苦,是他政治思想中的进步的一面。他热烈地提倡儒家正统思想,这是和他的政治思想适应的。但他也宣扬了儒家学说中的封建伦理观念,维护封建制度,这当然也是错误的。当然我们不能苛求古人超越历史,具有我们当今的思想。同时我们也要看到,韩愈的思想还有矛盾的一面,他努力维护“道统”,但往往也不自觉地破坏了“道统”。他在《送孟东野序》中,提出了“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这一具有现实性和战斗性的思想。他认为一切文辞、一切道,都是不同时代不平现实环境的产物,那么,所谓古文,就不仅是传道的工具,而且也是鸣不平、反映现实的工具。这一思想对他的散文成就是有重大的影响的。当他从现实社会生活出发来观察问题,他就自然地突破了陈腐的儒家正统思想的羁绊,因而他的创作和理论出就放射了动人的光辉。
韩愈的散文有着极高的成就。清代人编选的《古文观止》(共240多篇,而韩愈一人就选了24篇,在几千年中国历史上的散文作家中独占鳌头。(其次为苏轼17篇;《史记》14篇;欧阳修13篇;柳宗元11篇。)其重要作品除外,其余的简介于下:    
《原毁》:揭露了当时一般士大夫所以要诋毁后进之士的根本原因。他指责当时社会人情丑恶淡薄,发出了主张公正用人的呼吁。
    名句:事修而谤兴,德高而毁来。
          古之君子,其责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轻以约。
                        (严格而详尽)    (宽容而简约)
          今之君子则不然,其责人也详,其待己也廉。
                         (详尽,苛刻)  (低廉寡少)
《杂说四》(《马说》):以“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比喻贤才难遇知己,“只辱于奴隶人之手”,寄寓了他对自己遭遇的深深不平:“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进学解》以自嘲为自夸,用反语讽刺当时社会的庸俗腐败,表现了一个有理想的士大夫在现实中不能妥协的精神。
    名句: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焚膏继晷  补苴罅漏  回狂澜于既倒  含英咀华
          舍屈聱牙  动辄得咎
    《送李愿归盘谷序》借隐士李愿的嘴,对得意的“大丈夫”和官场丑恶,作了尽情的刻画和揭露。此文描摹庸俗大官僚和官场丑态,令人啼笑皆非。叙述用对比法,流畅而有气势。苏轼很欣赏它,夸张地认为是唐代第一篇文章。
    《蓝田县丞厅壁记》实际是为“种学绩文”(勤学能文)的崔立之鸣不平,同时也揭露了腐朽的官僚制度他还在许多书信里,为自己或朋友鸣不平,实际也是对封建科举制度和官僚制度,提出了控诉和抗议。
    《张中丞传后叙》(叙事文)记述许远、张巡、南霁云等死守睢阳英勇抗敌的事变绘声绘色,可歌可泣。
    《祭十二郎文》(抒情散文)是前人誉为“祭文中千年绝调”的名篇。文章结合家族身世和生活琐事,反复抒写他悼念亡侄  的悲痛,感情真实,恰如长歌当哭,动人哀感。
    韩愈散文,雄奇奔放,富于曲折变化,而也流畅明快。他是我国古代运用语言的巨匠之一,他的散文语言有简练、准确、生动、鲜明的特点,词汇丰富而句式灵活多变。他新创的精炼的语句,有不少已经成为成语,至今还在人们的口头流传。
[1]
12 师说 篇8
师 说
教学目标 :
1、认识从师的重要意义。
2、领会课文正反对比、破立结合的论证办法。
3、掌握重要字词及文言现象,背诵全文。
教学重点:
1、理解文中的多义词,解释它们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和用法。
2、掌握文中名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能解释具体语境中意动词的含义。
3、区分课文中的古今异义词,理解它们的古今义。
教学课时:3课时
教学步骤 :
第一课时
一、导入 课文,解题
在上学期,我们学习过荀子《劝学》,明确了学习的重要意义。通过学习,人们的修养与学问可以得到提高,人们的素质可以得到改变。那么,学习的最佳途径是啥呢?是自学,或是从师学习?答案应该是不言自明的,但是呢——
二、背景及作者简介:
(写作背景)魏晋以来,社会上风行非学无师,重视“家传”,。在韩愈所处的中唐时代,虽然推行科举制度,但耻于从师的风气却很盛行,上层“士大夫之族”无论学业怎样,都有官可做,所以他们不愿从师学习,而且他们也反对别人从师学习。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由魏晋世以下,不益不事师。进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唯有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抗颜而为师”,并著《师说》千古佳文。
在这著名的《师说》,作者借为文送学生李蟠来抨击那些上层“士大夫之族”,大力宣扬从师的必要性和正确途径,这不是一般的论述,而是一部战斗檄文!
(作者)说起韩愈,我们应该不陌生,请哪一位同学来简介他的有关资料。
韩愈,字退之,世称韩文公,昌黎先生。
韩愈是与古文运动联系在一起的,他和柳宗元一起大力提倡古文运动,主张文章应该象先秦散文一样言之有物,阐发孔孟之道,反对六朝以来只求形式而内容贫乏的骈俪文;语言要新颖,“言贵创新,词必己出”。二人不论在理论上或是在在创作实践上,都有力地促进了古文运动的兴起、发展,并身体力行,终于把文体车六朝以来的浮艳的骈俪文中解放出来,奠定了唐宋实用散文的基础。因此二人影响巨大,推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三、初读课文
四、研读课文第一段
1、字词疏通
2、内容梳理
思考:哪句可以看作是本文的中心论点?哪句指明教师的职责?那些语句阐明从师的必要性?哪些语句阐明择师的原则和态度?
明确:1)首句:推出中心论点:学者必有师
托古言事,乃针对当时士大夫以从师为耻而说的,更增加力度。
与结尾“余嘉……”呼应。
2)第二句:教师的重要作用或职责
突破了一般人对教师职责认识的局限,把教师的职责从“授其书而习其句读”扩大到“传道……”,这在当时是个不小的进步。
道,儒家的思想。业,儒家的经典,道的载体。
3)三、四句:从师的必要性
这是承“解惑”而言的。
4)择师的原则和态度
针砭了当时上流社会看重门第高低的恶劣风气,提出“师之所存……”的原则,此思想无疑是积极的,进步的。学问面前,人人平等嘛。
这是承“传道”而言的。那么为啥不承“受业”展开呢?因为人人皆知教师有“受业”的职责。
3、总结本段
总说老师的作用和从师学习的必要性、重要性,指出择师的原则,推出“无贵无贱,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结论。
4、背诵本段
五、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学习第二段
一、检查复习
1、提名按要求和全段背诵。
2、提问个别字词。
二、研读第二段
1、指导朗读。
指导正确断句,如:师道之不传也/久也
2、词句疏通
3、思考完成表格
4、简析
如前所说,本文有着复杂的写作背景,并不是一般的即兴之作。经过前面一段的理性陈述,涌动在作者心中的“不平之气”终于一吐为快。第二段即批判“士大夫之族”“耻学于师”的陋习。文势如暴风骤雨,涤荡乾坤,令人耳目一新。
1)以感叹发端,由从师学习的理论分析转入对今人“耻学于师”的批判。
2)下面作者运用三组对比:
正确态度
错误态度
结果
作者态度
古圣人与今众人
对子女与对自己
百工之人与士大夫之族
3)作者态度语气的变化:疑问推测——肯定责备——感叹讽刺:语气步步强化,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5、学生背诵本段。
三、作业 :背诵当堂所学的内容。
四、作业
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学习三、四段并总结课文
一、检查复习
1、背诵 2、字词
二、分析第三、四段
(一)第三段
1、指导朗读
2、自译:师,不必
3、简析:列举孔子为例,进一步论证从师的重要性
以孔子为例的好处:一石三鸟,典型精当
1)阐明了从师的意义;2)也说明了从师的原则;3)与“古之学者……”和“古之圣人……圣益圣……”等呼应。
(二)第四段
虽为附记性质,但或是紧扣中心。作者赞扬李的“不拘于时”、“行古道”,也是对士大夫的有力批评。既针砭了时弊,也通过李来提倡了从师。因此结尾虽然简单,但有力地照应了开头,围绕了中心。
(三)背诵
三、总结
1、思想内容、现今意义
2、写作特色
1)对比论述,有破有立
2)语言上,整散结合,错落有致。
3)感情充沛强烈
五、布置作业 :完成课后练习五。
板书设计 :
师 说
12 师说 篇9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积累文言知识,掌握实词“传、师、从”,虚词“以、也、则、于、乎、所以”等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区别古今异义词语。
过程与办法 培养学生自读注解,疏通浅易文言文的能力,提高文言文的记诵能力。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敢于向世俗流弊抗战的精神和勇气。
2.认识从师学习的必要性和正确的途径,端正学习态度。
3.认识教师的作用,从师的意义,以及能者为师的道理。
教学
重点 学习并掌握“传”、“师”、“从”等多义词,以及部分名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教学
难点 了解韩愈关于尊师重道的论述和本文的思想意义。
教学环节 教 学 内 容 教师手记
(重点内容:学情分析、教法设计、学法指导、分类推进措施、学生可能行为预见及对策等)
一、检查作业。
二、诵读第3段。
1.齐读第三自然段。
2.让学生借助注释用现代汉语语言读一遍。
3.教师检查文言实、虚词,特殊句式的掌握情况。
4.问:第三段与第一段关系怎么样?(作者引述孔子的言行,阐述了啥观点?作出了啥论断?)
这一段是正面论证,用历史事例论证第一段中的论点。
第一层:提出分论点:圣人无常师。
第二层:用孔子的言和行两方面的事例论证。
举出孔子询官于郯子,访乐于苌弘,学琴于师襄,问礼于老耽的事例。孔子言论中的“三”,应理解实指三人:自己,善者,不善者,而“我”却能从其善,改其不善。这样解释才能体现格言的警辟性。最后作者从孔子的事例中推断出:“弟予不必不如师,术业有专攻”的结论。
5.讨论:“圣人无常师”这个说法的实质是啥?对我们有怎么样的启示?
(1)“圣人无常师”出自《论语•子张》:“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子贡语)包含着广泛学习的意思。世上学问门类众多,人不能尽知,要想得到广泛的知识,就要向许多内行的人学习。孔子向这么多的人学习,给我们树立了榜样。
(2)人总是有长处也有短处的,用这种观点来看周围的人,才善于学习别人的长处,不断地充实自己,提高自己。 ⊙只查背诵一题,其余二题在诵读和总结过程中自然完成。
⊙这段文字浅显,也富于节奏变化,易于成诵。诵读前可作简要提示,以利迅速记诵。学生能大体背诵下来后就进行讨论,在讨论中加深理解。
【板书】三、举例宣扬从师的好风气 (例证、引证、因果论证)
(3)韩愈从这个观点出发,提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论断,告诉我们要向闻道在先的人学习,向术业上有专长的人学习,是很有意义的。
6.齐诵一遍。
背诵线索提示:观点(“古之学者必有师”)—师之责(“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求知规律(“人非生而知之”)—择师标准(“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三组对比(古圣人从师,今众人耻学;其身耻师、替子择师;“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士大夫之族”)—新师道观(“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写作缘由。
三、总结全文
1.本文的思想意义。
导入:课文题注中指出,韩愈是“古文运动的提倡者”,这句话十分重要。唐初,文坛上继承六朝文风的余绪,写的是“近体文”即骈体文,以四字、六字为句,上下句相对,也叫“骈四俪六”,这种文体追求形式上的美,很束缚人的思想。为此,韩愈提倡恢复古文的传统,他本人则取法于司马迁、司马相如和扬雄;当时有许多人都跟着学,形成了风气。所以后来就有了“古文运动”这个名称。
韩愈写这篇文章时三十五岁,正在国子监(官学)任教。当时的社会是怎么样一副样子呢?门阀制度下,贵族子弟都入弘文馆、崇文馆和国子学,他们无论学业怎样,都有官可做。柳宗元在《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说的很直白:
由魏晋氏以下,人益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居长安,炊不暇熟,也挈挈而东,如是者数矣。
古语有云:“经师易寻,人师难觅。”所以说韩愈作《师说》,大张旗鼓地宣扬自己的观点,是难能可贵的。文章正是批判了当时社会上“耻学于师”的陋习,让我们千百年后依然能通过文字发现“百代宗师”韩愈那非凡的勇气和斗争精神。
提问:韩愈写《师说》,跟古文运动有没有关系?文中有没有这个方面的表示?
明确:文中李蟠“好古文”就是明确的表示,说明韩愈“抗颜而为师”,是以恢复古文的优良传统自任的,通过培养“后学”扩大古文影响。
小结:本文的思想意义在于:
(1)明确指出教师的职责的“传道授业解惑”,而居首位的是“传道”;因此,“道”就是择师的主要标准,“道”在即师在。
(2)“传道”就是传授以六艺经传为代表的儒家道统,韩愈既以儒家道统的接班人自居,所以才敢于作《师说》,“抗颜而为师”。
(3)要恢复儒家道统,就要在文风上来一个解放,提倡古文,反对近体文即骈体文。
2.本文语言上有啥特点?
(1)整句散句结合。
整齐的排偶句和灵活的散句交错运用,配合自然,错落有致。例
⊙苏轼十分赞赏韩愈的这一番努力,说他“文起八代之衰”(“八代”,指东汉、魏、晋、宋、齐、梁、陈、隋,其时骈体文占统治地位)。古文运动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要恢复儒家道统。
如,第二段:“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与“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亦远也,而耻学于师”,是排偶句。接下去,“是故圣益圣,愚亦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则是散句。而这一长的散句中,“圣益圣,愚亦愚”和“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也都是排偶句。
(2)一个意思,多种句式。
第二段连用三个对比,结语都是批判士大夫不重师道的恶劣风气,但语气一句比一句加重。第一句“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反诘语气;第二句“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否定、责备语气;第三句“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与软”,讽刺语气.感情强烈。
(3)顶真修辞手法的运用。
顶真,用上一句的结尾的词语做下一句的起头,使前后句子的头尾蝉联,上递下接,有如“连珠“。本文有好几处运用这种修辞手法,比如: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师之所存也。这段文章第二句的开头“师者,……”紧接第一句末尾的“师”字。第三句中的“惑而不从师,……”紧接着上面的“……孰能无惑”。第四、五两句中的“吾进而师之”紧接着上面的“……固先乎吾”和“……亦先于吾”。象这样的承接句,有如"连珠"式滚转,流畅自然,很好地增强了文章的气势。
3.本文讲了许多从师的道理,哪些对我们今天有借鉴意义?哪些反映了作者的封建意识?
作者第一次提出了老师的职责,既概括也全面;作者强调学而知之,必须从师学习,能者为师,不耻下问,尊重老师,奖励后学等思想在今天仍有借鉴意义。但作者所说的“道”,是维护封建统治的儒家之道,所说的“业”,是“六艺经传”,与我们所讲的“道”和“业”的内涵是根本不同的。他把“士大夫之族”在从师问题上的见识不如“巫医乐师百工之人”看成反常,暴露了轻视劳动人民的封建统治阶级的偏见。
四.练习巩固——讨论重点文言词的意义和用法。
1.读准下列一字多音或形近字的读音:
2.找出课文中合成的双音词:
学者 句读 百工 六艺
3.指出下列加点词的古今义
古之学者 古:求学的人 今:有专门学问的人
4.讨论重点文言词的意义和用法
(1)师(课文中出现26次,它的含义和用法如下)
⊙如一写马的对联:
马笼笼马马笼松,笼松马跑;
鸡罩罩鸡鸡罩破,罩破鸡飞。
此联运用了多种修辞办法。“马笼”与“笼马”、“笼马”与“马笼”,“鸡罩”与“罩鸡”、“罩鸡”与“鸡罩”,形成句内小回环;“笼松”、“笼松”,“罩破”、“罩破”,是相对应的两组连珠;联中的叠字“笼笼”、“罩罩”,前一个字为名词,后一个字为动词,也为转类。
魏正伟先生有一副嵌四“马”的奇巧联:
紫竹园中赏紫竹,紫竹箫吹紫竹调;白马寺里看白马,白马驹啸白马图。
此联调动了重复、顶真等多种修辞手法,使联语工整,有情趣,有韵味。
①作名词,有三种情况:
老师——古之学者必有师
专门技艺人——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姓——孔子师郯子……师襄
②作动词,有三种情况:
学习、效法——吾师道也(“师道”,动宾关系)
从师——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师道”,偏正关系)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或师焉,或不焉
以……为师,意动用法
意动用法是指名词或形容词活用作动词。以形容词最常见,其次是名词,还有少数表示心理活动的动词。意动用法翻译基本格式是:
名、形(动)+宾=以十宾十为十名、形(动)
如:吾进而师之 名词 以……为师
渔人甚异之 形容词 以……为奇异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动词 以……为耻
(2)之(课文中出现25次,它的用法如下)
①作代词,有两种情况:
指代人或事物——择师而教之
连接定语和中心词,表示统一关系,相当于“这类”、“这些”——郯子之徒;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②作助词,有四种情况:
放在定语与中心词之间——古之学者
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表示宾语前置——句读之不知
在动词、形容词或表示时间的词后,凑足音节,无意义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③以前学过的课文中还有三种情况:
作代词,指代自己——君将哀而生之乎
作助词表示定语后置——蚓无爪牙之利
作动词,“到”、“往”——吾欲之南海
(3)其(课文中出现17次,用法如下)
①作代词,有四种情况:
主谓短语中作主语——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他)
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那些)
复指,作主语——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他们)
作兼语——余嘉其能行古道(他)
作定语——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他们的)
③作语气副词,有两种情况:
表猜测——圣人之所以为圣……其皆出于此乎(大概)
表感叹——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多么)
五、总结课文:
本文以“师说”为题,讲了许多从师的道理。其中“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强调了从师学习的必要;“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阐述了能者为师、虚心好学的从师态度;“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辩证地指出了师生关系。这些道理,在今天仍然有借鉴意义。当然,韩愈站在封建阶级的立场上,他所说的“道”,是指“圣人之道”。他认为“巫医乐师百工之人”是“君子不齿”的,“士大夫之族”本应比他们高明,这是作者的阶级局限。也如,作者重“传道”,而轻“彼童子之师”的“授书”、“习句读”,也是片面的。对于这些,应适当指出。
句读之不知
古:句子停顿的地方
今:看字发出声音
小学而大遗
古:小的方面学习
今:小学校
除此之外,我们学习本文后,还应树立起匡正世俗流弊的勇气,做一个对社会负责的人!
六、作业布置
⒈清代郑板桥曾提出;“学问二字,须拆开看,学是学,问是问。”请结合自身,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⒉熟练背诵全文。
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教 学 问 题 集 锦 解 决 问 题 措 施 及 实 践 结 果
问 题 原 因 分 析
12 师说 篇10
一、教学目标
(一)树立尊师重教的思想,培养谦虚好学的风气。
(二)掌握、积累“师、传、道、受、惑、贱、圣、愚、群、足、攻、经”12个文言常用实词;学习“之、其”两个文言虚词;学习、复习本文其他文言虚实词;熟记受(授)、不(否)两个通假字。
(三)学习名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四)学习正反对比的论证办法。
(五)掌握有关“说”的文体知识。
二、难点、重点分析
(一)本文的层次结构是怎么样的?
分析:第1段,正面阐述教师的作用、从师的必要和择师标准。本段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第1句),阐述教师的作用。作者用六个字概括了教师的三个作用:“传道”、“受业”、“解惑”。
第二层(第2、3句),阐述从师的必要。作者从反面指出,“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说明有惑必须从师。
第三层(第4~6句),阐述择师的标准。第6句是本段的结论,也是全文的中心论点,概括地提出了择师的标准。
第2段,运用对比的办法,批判“士大夫之族”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本段分为四个层次。
第一层(第1、2句),慨叹师道不传,指出师道不传的危害。这一层承接上文从师的标准,并领起下文对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的批判。
第二层(第3~5句),把“古之圣人”从师而问与“今之众人”耻学于师对比,指出“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的原因。
第三层(第6~8句),把习句读从师与惑而不从师的现象对比,批评“今之众人”“小学而大遗”的不明智的作法。
第四层(第9~13句),把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与士大夫之族讥笑相师对比,批评士大夫之族耻于从师的恶习。
第3段,以孔子从师的范例,进一步阐明从师的必要和“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道理。
第2段和第3段,分别从反面和正面阐明了“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中心论点。
第4段,说明作《师说》的原因。继第3段引“古之圣人”孔子从师的范例之后,以李蟠作为当时后生晚辈从师求学的范例,对李蟠是勉励,对当时求学的人是号召。
(二)疑难词句解释。
分析:
(1)古之学者必有师,古代的求学的人必定有老师。学者:求学的人。这里所说的“古之学者”,不仅指古代作学生的青少年,也包括古时有志于学问的成年人。
(2)吾师道也,夫庸如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我(是向他)学习道理啊,哪管他的生年比我早还是比我晚呢?夫:发语词,无实义。庸:岂,哪。知:管,过问。“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作“知”的宾语,这个宾语是个带“之”字的主谓结构,“之”的作用在于取消这个主谓结构的独立性。年:生年。于:比。“于吾”作“生”的补语”,可提至谓语“先后生”前理解,即“于吾先后生”,比我早生还是晚生。
(3)圣益圣,愚益愚:圣人更加圣明,愚人更加愚昧。一个“圣”“愚”是名词,第二个“圣”“愚”是形容词。
(4)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不理解(书本上的)字句,有人倒去从师,不能解决疑难问题,有人却不从师。之:结构助词,用作宾语提前的标志,“句读之不知”即“不知句读”,“惑之不解”即“不解惑”。或:有人,无定指代词。不,通“否”。这几个分句运用了“合叙”手法,实际上应当分开解释,即“句读之不知,或师焉,惑之不解,或不焉”。
所谓“合叙”就是把两个句子的成份相互交叉,合在一个句子中叙述。
本篇还有一个合叙句,“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其中“先后生于吾”,是“先生于吾”与“后生于吾”的合叙形式。
翻译“合叙句”,必须将两个句子分开,若按原句顺序笼统串译,则往往句意混淆不清,不易理解。
初中《语文》第六册《出师表》一文也出现过“合叙句”: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
两个官名三个人名,谁任何职?诸葛亮当然清楚,后主刘禅也不至于糊涂,所以诸葛亮才合叙,但不了解内情的人就很难分辨了。若翻译时照原文串译,虽然省书,但读者很难清晰把握句意。这个句子若分叙,应该变成以下形式:
侍中郭攸之、费祎、侍郎董允等,此皆良实。
依分叙的形式翻译,读者自然能清楚地把握句意。
古汉语中,合叙句是常出现的,把握这种句式,对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是有益的。有些合叙句若不会分译,往往使人根本无法弄清事实。比如《汉书•景帝纪》中有这样的句子:“封故御史大夫周苛、周昌孙子为列侯。”到底是封谁的孙子、谁的儿子为列侯?若不分叙翻译,简直是一笔糊涂账,让人无法弄清事情真象。这个句子分叙的译文是这样的:“封已故的御史大夫周苛的孙子、周昌的儿子为列侯。”由此看来,古汉语中的“合叙”句式是忽视不得的。
(5)好古文:喜欢古文。古文,指先秦两汉言之有物的散文,与六朝以来单纯追求形式美、内容贫乏的骈骊文章相对。韩愈、柳宗元大力提倡古文运动,不但用自己杰出的散文影响文坛,还热情鼓励和指导后进写作古文。
(6)课文第2段结尾道:“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或怪也欤!”对这句话历来有不同的看法。有些人认为,韩愈说“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反映了他轻视劳动人民的阶级偏见。但只要全面地分析一下第2段的内容,就会知道这种说法实际上是一种误解。要解除这种误解,关键是要弄清句中“君子”指谁?如果包括品行高尚的人,则“有些人”的意见就是对的。但从全段看,“君子”指前文说的“今之众人”,亦即“士大夫之族”。本段第一层指出,“师道不传”是人难以无惑的原因。以下三个层次都是在批评“耻于从师”的恶习。批评的矛头所向,始终是明确的:第二、三层指“今之众人”,第四层指“士大夫之族”,实际上“今之众人”所指就是“士大夫之族”。第四层结尾的话是在对比中称赞“巫医乐师百工之人”,指责“君子”“不齿”这些人,但其智能反而不如这些人,一褒一贬,态度十分鲜明。联系本层前边将两种人的对比的四句话,贬的一方是“士大夫之族”,很明显,结尾的话只是对前边正反对比的评论,所以批评的矛头不可能转移,只能是“士大夫之族”。称他们为“君子”,不过是一种讥讽手法。
其实,若能准确地翻译第2段结尾的话,误解或许不致于产生。姑试译之:
巫医、乐师、各种工匠,“君子”不屑与他们并列,现在“君子”的智能却反而赶不上他们,难道值得奇怪啊!
补注:乃,却。其,表示反诘副词,难道。
(三)“说”是一种文体;是议论文的一种。“师说”就是论述从师学习的道理。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啥?是怎么样围绕中心论述的?
分析: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学者必有师”,“道之所存,师之所存”。围绕这个中心,文章首
先从正面立论,从理论上阐明从师的重要性,提出了从师的标准。接着,慨叹师道不传已久,联系当时的社会实际,以众人的“耻学于师”反衬从师学习的重要。在第3段中,也运用孔子的典型事例,进一步说明从师的必要和以能者为师的道理。最后一段说明写本文的缘由,这本属于附记性质,但作者赞扬李蟠“不拘于时学于余”,“能行古通(行从师之道)”,也一次强调了他的观点。
(四)试摘录作者关于老师的职能、从师学习的必要、择师的原则等方面的精辟论述,体会其深刻含义。
分析:关于老师的职能:“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把教师的职责从“授之书而习其句读”,扩大到“传道受业解惑”,这在当时是一个了不起的进步,并意味着不仅“童子”要从师学习,所有有志于学问的成年人都要从师学习。
关于从师学习的必要:“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否定“生而知之”,明确“学而后知”,严正批驳了上层“士大夫之族”宣扬的血统论和先验论,具有积极意义。
关于择师原则:“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有而已。”——针砭了当时上层社会只看门第高低,不重真才实学的恶劣风气,提出了全新的择师观念。
(五)为啥说“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愈者也”?
——我们说,“授之书而习其句读”应是老师的职责之一,但在作者韩愈看来,授书习读还远远不能视为教师的主要职责,主要职责应是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难释疑。按照现在的说法,作为一教师,就是要把教书与育人的双重职责承担起来,只教书而不育人的教师,不是一个真正的教师。韩愈的这个观点在今天仍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六)本文是怎么样进行对比论证的?
分析:对比论证是本文的重点,也是一个难点。文章第二段先提出自己的观点,“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然后对比论证。对比的对象是不同的,先是古之圣人与今之众人的纵向对比,接着是自身对子和对己在句读和解惑方面的对比,最后是士大夫与巫医乐师百工之人的横向对比。三个方面的例子,比较全面地对比论证了从师的两种态度,论证周致严密,所举的事例充分,有代表性,主要方面都列举到了。另外一个特点是对比的对象虽然繁复,但对比论证的中心明确,都是围绕着从师道来论证的,在从师这个问题上,一种是不耻相师,一种是耻学于师,这样就把自己的观点论述得令人信服了。
(七)怎么样认识本文的进步和局限性?
分析:本文写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的时代,提出要“不耻相师”的观点,并“抗颜为师”,身体力行,其进步性显而易见。至于韩愈提出“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耻,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的看法,既可以理解为韩愈看问题的局限性,他认为士大夫之族的“智”应该高一些,百工之人身份地位低,智能也应该低,反映了他瞧不起普通人的阶级偏见。但我们也可以理解为韩愈强调学习对提高智能的重要性。因为士大夫之族各方面的条件好于百工之人,受教育的条件好,文化层次相应地要高些,其“智”本应高,但出于耻学于师,才出现了“其智反不能及”的怪现象。文章重点是批评士大夫。士大夫瞧不起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其智却也不及人家,所以“其可怪也欤”。学习本文,主要了解其进步性,了解文章的精髓所在。
三、教学过程设计
(一)明确教学目的(参考教学目标)。
(二)导入新课。
从初一学过的《论语》中孔子说的一句话:“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导入。
(三)作者简介(结合注释①)。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县)人,著名文学家、哲学家、古文运动的提倡者。因为昌黎(现河北省昌黎县)韩氏是望族,所以后人称韩愈为韩昌黎,后世也称他为韩文公。他幼年贫穷,刻苦自学,25岁中进士,29岁以后才任宣武节度使属官,后来任国子监祭酒、吏部侍郎等职,中间曾几度被贬。
古文运动,实际是以复古为名的文风改革运动,他和柳宗元一起提出“文以载道”、“文道结合”的观点,主张学习先秦、两汉“言之有物”、“言贵创新”的优秀散文,坚决摒弃只讲形式不重内容华而不实的文风。本文第4段他赞扬李蟠“好古文”,就是指爱好他们提倡的那种古文。韩愈用他杰出的散文影响文坛,还热情地鼓励和指导后进写作古文。经过他和柳宗元等人努力,终于把文体从六朝以来浮艳的骈文中解放出来,奠定了唐宋实用散文的基础。
韩愈著有《昌黎先生文集》四十卷,其中有许多为人们所传诵的优秀散文。他的散文,题材广泛,内容深刻,形式多样,语言质朴,气势雄壮,因此后世尊他为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曾巩、王安石)之首。
《师说》是他的代表作之一,是他35岁时在长安任国子博士时写的。柳宗元很推崇这篇文章,在《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说:“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论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端正容貌)而为师,世间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憎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由此可见,《师说》是针对时弊而写,作者在文中阐述了老师的作用和标准,从师学习的重要性和从师应持的态度,提倡能者为师,不耻下问,教学相长。这些精辟的见解突破了孔子学说的框框,具有进步意义。
(四)解题。
板书课题。指出题目不是“说说老师”的意思。“说”是一种议论文的文体,可以先叙后议,也可夹叙夹议。“说”比“论”随便些。初中学过的《捕蛇者说》、《马说》等等都属“说”一类文体。“说”,古义为陈述和解说,因而对这类文体,就可按“解说……的道理”来理解。所以《师说》,即“说师”,意思是解说关于“从师”的道理,下面一篇课文《问说》就是解说关于学习中“问”的道理。刚才说过,当时社会风气不重视从师之道,认为从师学习是可耻之事。韩愈写这篇文章赠给他的学生李蟠,其目的就是抨击时弊,宣扬从师的道理。
(五)指导自读课文。
要求学生借助提示、注释、工具书,读准字音,理解重点词的意义和用法,读懂课文。学生自学、质疑,老师点拨指正。
1.读准下列多音字或形近字的读音。
2.找出下列合成的双音词。
学者 句读 百工 六艺
3.指出下列加点词的古今义。
古之学者 古:求学的人 今:有专门学问的人
句读之不知 古:句子停顿的地方 今:看字发出声音
小学而大遗 古:小的方面学习 今:小学校
4.讨论重点文言词的意义和用法。
(1)师
课文中出现26次,它的含义和用法如下:
①作名词,有两种情况:
作“老师”讲 古之学者必有师
作“专门技艺人”讲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②作动词,有三种情况:
作“学习、效法”讲
吾师道也(“师道”,动宾关系)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作“从师”讲
或师焉,或不焉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师道”,偏正关系)
作“以……为师”讲 意动用法(下面专讲)
(2)之
课文中出现25次,它的用法如下:
①作代词,有两种情况:
指代人或事物 择师而教之
连接定语和中心词,表示统一关系,相当于“这类”、“这些”
郯子之徒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②作助词,有四种情况:
放在定语与中心词之间 古之学者
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表示宾语前置 句读之不知
在动词、形容词或表示时间的词后,凑足音节,无意义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③以前学过的课文中还有三种情况:
作代词,指代自己 君将哀而生之乎
作助词表示定语后置 蚓无爪牙之利
作动词,“到”、“往” 吾欲之南海
(3)其
课文中出现17次,用法如下:
①作代词,有四种情况:
在主谓短语中作主语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他)
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那些)
复指,作主语 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他们)
作兼语 余嘉其能行古道(他)
作定语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他们的)
②作语气副词,有两种情况:
表猜测 圣人之所以为圣……其皆出于此乎(大概)
表感叹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多么)
5.分段。
写出段意,指出本文中心论点和分论点,填表如下:
段意 论点
一、总论从师的必要性和择师的标准 中心论点:古之学者必有师(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
二、批判当时士大夫耻于从师的不良社会风气 分论点: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三、用具体事实进一步阐明谁可为师的道理 分论点:圣人无常师
四、说明写本文的原因 结论:向后学号召
1.不拘于时;2.能行古道。照应以
上两个分论点
(六)学习名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意动用法是指名词或形容词活用作动词。以形容词最常见,其次是名词,还有少数表示心理活动的动词。意动用法翻译成现代汉语,基本格式是:
名、形(动)+宾=以+宾+为+名、形(动),比如:
吾进而师之 名词 以……为师
渔人甚异之 形容词 以……为奇异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动词 以……为耻
(七)朗读课文。
读准字音,读清句读,读出语气。
(八)研读课文(结合理解重点文言实词及疑难词句)。
学生试译、讨论,教师重点点拨。
1.本文运用怎么样的办法论证中心论点的?
(1)分析第1段:
作者怎么样从理论上对总论点作初步论证的?
第一层: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古之学者必有师。
“古”指两汉以前,“学者”指学习的人,不同于今天所说有专门学问的人。作者要以“古之学者”为榜样来宣扬师道,所以文章一开始就把它提了出来。“必有师”,把学者之所以有成就、有专长归结为从师的结果。这句不仅起到点题作用,而且笼罩了全文,概括了要论及的内容、范围,成为本文的中心论点。
第二层:正面概论教师的职能:传道、受业、解惑。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句中的“所以”是两个单音词。“所”具有代词性质,“以”是介词,构成“以所”介宾短语,但习惯上这两个字倒置着用。“所”指代“老师”,译为“他”,“以”译为“靠”。全句译为:“老师,是靠他来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释疑难问题的。”句中的“道”,包含“仁”、“义”等具体内容的儒家之道,即儒家的政治、哲学、伦理、文化、教育等思想观点;“业”就是下文的“六艺经传”;“惑”就是上述“道”和“业”中的疑难问题。
第三层:反面论述无师不能解惑,从理论上阐明从师的必要性。
第四层:正面提出择师标准,凡先闻道者,都可以为师。
前一分句,用排比句,一口气连用八个“吾”字,句中“亦”作假设关系的连词“如果”讲。后一分句,用反诘句,强化语气。“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句中“庸”和“乎”表示反诘语气,“知”是“管、追究”。这句译为“哪管他们的年龄是比我大还是比我小呢?”
第五层:归纳上文,提出从师的原则: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
“无”作条件关系的连词“无论”讲,“所存”,名词性所字结构,译为“……地方”。句中“道之所存”作主语,“师之所存”作谓语。全句译为:“无论(地位)高低贵贱,无论(年纪)大小,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这里作者表达了不耻下问、能者为师的进步思想。
2.分析第2段:
(1)说说这一段与第1段是怎么样联系的?
这段以第1段为立论根据,批判当时士大夫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通过针砭时弊,也从反面论证第1段所提出的观点,说明从师的必要。
(2)这段文字运用怎么样的论证办法?
这段文字运用正反对比的论证办法:
第一层:提出分论点: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师道”的“道”指风尚;句中两个“也”,表示停顿。
第二层:针对时弊,从三方面对比,剖析“不从师”的症结。
先以“今之众人”与“古之圣人”作对比:
四个“圣”和四个“愚”的词性有两种:一种是形容词,是“圣明”或“愚昧”的意思;一种是名词,是“圣人”或“愚人”的意思。“其皆出于此乎?”是反诘句,“此”指代“从师与否”。
作者在这组纵向比较中用反诘句点出不从师的原因。
再以“为子择师”与“其身则耻师”作对比:
“授之书”的“书”,指文字、书写;“句读”指断句。“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是主谓语“合说”的写法,翻译时要把它们搭配开:有的人不知道断句,(倒去)问老师;有的人不能解决(修身、治国的)疑难问题,(却)不向老师请教。
作者在这组自身矛盾的对比中,对不从师的表现加以评论,并给予直接的否定。
最后以“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与“士大夫”作对比:
“道相似”的“道”,指道德、学问,“足”,是程度副词,“足以”,“很”的意思。“其可怪也欤”,是带讽刺语气的感叹句。
作者在这组横向比较中,对不从师的言行加以描述,并发出带有讽刺语气的强烈感慨。
本段运用正反对比论证办法,教师指导学生总结,并请学生填写下表:
分论点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论据(三组对比) 正确态度 错误态度 作者的议论和抒情
1.古圣人与今众 古之圣人 今之众人 圣益圣 愚益愚
人(纵比) 从师而问 耻学于师 其皆出于此乎(反诘)
2.对其子与对其 爱其子 于其身 小学而大遗
身(自比) 择师而教 耻学于师 吾未见其明也(否定)
3.百工之人与士 百工之人 士大夫 师道不复,智反不能
大夫(横比) 不耻相师 群聚而笑之 及,其可怪也欤(讽刺)
分论点与总论点关系 从批判反面现象中进一步阐明总论点
3.分析第3段:
第3段与第1段关系怎么样?
这一段是正面论证,用历史事例论证第1段中的论点。
第一层:提出分论点,圣人无常师。
第二层:用孔子的言和行两方面的事例论证。作者举出孔子询官于郯子,访乐于苌弘,学琴于师襄,问礼于老聃的事例。孔子言论中的“三”,应理解实指三人:一个自己,一个善者,一个不善者,而“我”却能从其善,改其不善。这样解释才能体现格言的警辟性。最后作者从孔子的事例中推断出:“弟子不必不如师,术业有专攻”的结论。
4.分析第4段:
作者为啥称赞李蟠?
作者赞扬李蟠,既是对他不从流俗的肯定,也是对士大夫们“不从师”的有力批判:既针砭时弊,也通过赞扬李蟠提倡从师。
“古文”指先秦散文。“不拘于时”的“于”相当于“被”。“作《师说》以贻之”,句中“贻”现在称为“赠送”,“以”在两个动词之间,作连词,相当于“来”。
这段点明作者作《师说》的缘由,树立“不拘于时”、“能行古道”的榜样,总结全文。同时“不拘于时”照应第2段,“能行古道”照应第3段。
2.本文语言上有啥特点?
(1)整句散句结合。
整齐的排偶句和灵活的散句交错运用,配合自然,错落有致。比如,第2段:“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旦从师而问焉”,与“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亦远也,而耻学于师”,是排偶句。接下去,“是故圣益圣,愚亦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则是散句。而这一长的散句中,“圣益圣,愚亦愚”和“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也都是排偶句。
(3)一个意思,多种句式。
第2段一连用了二个对比,结语都是批判士大夫不重师道的恶劣风气,但语气一句比一句加重。第一句“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反诘语气;第二句“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否定、责备语气;第三句“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与欤”,讽刺语气,感情强烈。
(3)顶真修辞手法的运用。
顶真,用上一句的结尾的词语做下一句的起头,使前后句子的头尾蝉联,上递下接。本文有好几处运用这种修辞手法,比如“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3.本文讲了许多从师的道理,哪些对我们今天有借鉴意义?哪些反映了作者的封建意识?
作者第一次提出了老师的职责,既概括也全面;作者强调学而知之,必须从师学习,能者为师,不耻下问,尊重老师,奖励后学等思想在今天仍有借鉴意义。但作者所说的“道”,是维护封建统治的儒家之道,所说的“业”,是“六艺经传”,与我们所讲的“道”和“业”的内涵是根本不同的。他把“士大夫之族”在从师问题上的见识不如“巫医乐师百工之人”看成反常,暴露了轻视劳动人民的封建统治阶级的偏见。
(九)与《捕蛇者说》比较,指出它们运用的对比手法有啥不同?(讨论)
从上文分析,本文是用三种人进行并列对比的,而《捕蛇者说》是用一种情况反复对比:1.以剧毒之蛇与愿以捕蛇抵赋的人之多相比;2.以蒋氏一家三代的遭遇与同村其他人家的遭遇相比;3.以蒋氏一岁犯死者两次,其余时间则熙熙而乐,与乡人每天担惊受怕相比。
〖小资料〗
一、本文论证结构:
(二)柳宗元关于韩愈《师说》的几段论述:
1.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抗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正色,态度严正)而为师。世间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答韦中立论师道书》)
2.今世固不少章句师(指在学校里教课的老师),仆幸非其人。吾子欲之,其有乐而望吾子者矣。言道、讲古、穷文辞以为师(指给社会上学业有成的士人做老师),则固吾属事。仆才能勇敢不如韩退之,故也不敢为人师。(《答严厚舆秀才论为师道书》
3.今之世,为人师者众笑之,举世不师,故道益离。《师友箴•并序》)
译文:
古代求学问的人必定有老师。(所谓)老师,就是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除疑难的人。人不是生下来就懂得道理的,谁能没有疑难呢?有了疑难而不求教老师,他的疑难(是)终究不能解除的。出生在我前面,他懂得道理本来就比我早,我拜他为师;出生在我后面,他懂得道理也比我早,我(也)拜他为师。我要学的是道理啊,何必管他年纪比我大还是比我小呢!所以,无所谓高贵下贱,无所谓年长年幼,道理在那里,老师也就在那里。
啊!从师学道这个道理的失传(已经)很久啦,想要人们没有疑难,(实在是)太难了。古代的圣人,他的(聪明才智)超出一般人很远,况且还从师请教,(而)现在的一般人,他(的聪明才智)不及圣人已经很远,反而(认为)向老师学习是可耻(的事情)。所以,圣人就更加圣明,愚人就更加愚蠢。圣人之所以(能够)成为圣人,愚人之所以成为愚人,(恐怕原因)都出在这里吧!
爱自己的小孩,选择老师来教他;(可是)对于自己呢,却(认为)向老师学习是不光彩的,(这实在是)糊涂啊!那孩子子的老师,仅仅是教他读书断句的,并不是我所说的传授道理,解答疑难的啊。(小孩)不懂得断句,(自己有)不能解释的疑难,(前者)知道要向老师学习,后者(反而)不向老师学习,(这是)学了小的丢了大的,(这种人),我(实在)看不出他的聪明(在啥地方)。
巫师、医生、艺人、各种工匠,互相学习,并不认为是可耻的事。读书做官的先生们,提到谁拜人为师,当了学生(一类)的话时,大家就合起伙来嘲笑他。问他们为啥笑,他们就说:“那人和他的老师,年纪相差不多,学问也不相上下。”向职位(比自己)低的人学习很不光彩,向职位(比自己)高的人学习,也近乎阿谀奉迎。唉!从师的道理之所以不能恢复,便可想而知了!巫师、医生、艺人、各种工匠等,达官贵人是看不起他们的。现在这些达官贵人的才智反而不及(他们),这实在是(一件)很奇怪的(事情)啊!
圣人没有固定的老师。孔子,(曾经)拜郯子、苌弘、师襄、老聃为师。郯子这些人,他们的才德都不如孔子。孔子说:“几个人在一起走,其中一定有可以做我老师的人。”所以,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也不一定(啥都)比学生高明。(只不过)懂得道理有先有后,学术技能各有专长,如此罢了。
李家的小孩名叫蟠,十七岁,爱好古文,六经及其解释,全部都去学习,不受时弊的拘束,向我学习。我赞许他能行古人的从师之道,特写这篇《师说》赠送给他。
12 师说 篇11
教学目标
1.了解韩愈关于尊师重道的论述和本文的思想意义。
2.学习借鉴本文正反对比的论证办法。
3.积累文言知识,掌握实词“传、师、从”,虚词“以、也、则、于、乎、所以”等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区别古今异义词语。
4.树立尊师重教的思想,培养谦虚好学的风气。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新课
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在中国,自古以来就有从师的风尚,但是呢唐朝时候,人们却以从师为耻。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说:“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因抗颜而为师;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韩愈倡言师道,触犯流俗、勇气可嘉。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著名的文章。
二、作者简介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县)人,著名文学家、哲学家、古文运动的提倡者。和柳宗元一起提出“文以载道”、“文道结合”的观点。著有《昌黎先生文集》四十卷,其中有许多为人们所传诵的优秀散文。他的散文,题材广泛,内容深刻,形式多样,语言质朴,气势雄壮,因此后世尊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三、解题
“说”是一种议论文的文体,可以先叙后议,也可夹叙夹议。“说”与“论”相比要随便些。像《捕蛇者说》《马说》都属“说”一类文体。“说”,古义为陈述和解说,因而对这类文体,都可按“解说……的道理”来理解。意思是解说关于“从师”的道理。
四、研习课文
1.整体把握,理清思路。
(1)学生自读课文,查字词典疏通文字,并根据注解初步弄清文章的含义。教师巡回指导。
(2)请学生统计本课的生难字词,并注音解释,可将有关的内容整理在笔记本上,教师请两位同学到黑板上将自己整理的内容写出,然后全班同学一起订正、补充。
2.具体研习,突出重点难点。
(1)请学生自由翻译课文,要放声翻译,提倡讨论。
(2)学生相互讨论,将自己的疑难问题提出,以求教于周围同学,最后全班统一讨论,请同学向全班学生和老师询疑问难,教师或引导学生回答,或亲自回答。
(3)学生朗读课文。
(4)教师范读课文。
(说明:本课主要任务是在理解写作背景、熟悉作家的基础之上把握文意,以学生自学为主,培养其独立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诵读也是学习语文的重要方式,通过诵读可以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文章的思想内容与艺术风格。)
五、布置作业
完成课后练习第一题。
第二课时
一、研习课文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啥?
讨论后明确:古之学者必有师,这句开门见山,不仅起到点题作用,而且笼罩全文,概括了要论及的内容、范围。
2.分析第一段:作者怎么样从理论上对中心论点作初步论证的?
讨论后明确:第一层:提出中心论点;第二层:正面概论教师的职能;第三层:反面论述无师不能解惑,从理论上阐明从师的必要性;第四层:正面提出择师标准;第五层:归纳上文,提出从师的原则:无贵无践,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
3.分析第二段:
(1)说说这一段与第一段是怎么样联系的?
讨论后明确:批判当时士大夫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通过针砭时弊,从反面论证第一段所提出的中心论点。
(2)这一段的分论点是啥?
讨论后明确:第一句: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3)为了论证分论点,为了抨击“耻学于师”的人,作者从哪三个方面进行了对比论证?
讨论后明确:
a.纵比
古之圣人:从师而问。
今之众人:耻学于师。
作者的议论:圣益圣,愚益愚,其皆出于此乎?
b.自比
对其子:择师而教。
对其身:耻学于师。
作者的议论: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c.横比
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土大夫:群聚而笑之。
作者的观点:师道之不复,可知矣。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4.分析第三段:
(1)作者引述孔子的言行,阐述了啥观点?作出了啥论断?
讨论后明确:用孔子的言和行两方面的事例论证“圣人无常师”的论点,最后作者从孔子的事例中推断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的结论。
(2)本段的分论点?所用的论证办法?
讨论后明确:圣人无常师。举例论证。
5.分析第四段:
提问:(1)作者为啥称赞李蟠?(2)这段文字的作用是啥?
讨论后明确:(1)作者赞扬李蟠,既是对他不从流俗的肯定,也是对士大夫们“不从师”的有力批判;既针砭时弊,也通过赞扬李蟠提倡从师。
(2)说明写作本文的原因。
二、欣赏品味
问题:本文语言上有啥特点?
讨论后明确:
(1)整句散句结合:整齐的排偶句和灵活的散句交错运用,配合自然,错落有致。
(2)一个意思,多种句式。第二段结语一句比一句重。
(3)顶真修辞手法的运用。如:“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三、课堂训练
(1)完成课后练习第二、三、四题。
(2)背诵全文。
12 师说 篇12
教学目标
1.了解韩愈关于尊师重道的论述和本文的思想意义。
2.学习借鉴本文正反对比的论证办法。
3.积累文言知识,掌握实词“传、师、从”,虚词“以、也、则、于、乎、所以”等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区别古今异义词语。
4.树立尊师重教的思想,培养谦虚好学的风气。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新课
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在中国,自古以来就有从师的风尚,但是呢唐朝时候,人们却以从师为耻。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说:“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因抗颜而为师;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韩愈倡言师道,触犯流俗、勇气可嘉。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著名的文章。
二、作者简介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县)人,著名文学家、哲学家、古文运动的提倡者。和柳宗元一起提出“文以载道”、“文道结合”的观点。著有《昌黎先生文集》四十卷,其中有许多为人们所传诵的优秀散文。他的散文,题材广泛,内容深刻,形式多样,语言质朴,气势雄壮,因此后世尊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三、解题
“说”是一种议论文的文体,可以先叙后议,也可夹叙夹议。“说”与“论”相比要随便些。像《捕蛇者说》《马说》都属“说”一类文体。“说”,古义为陈述和解说,因而对这类文体,都可按“解说……的道理”来理解。意思是解说关于“从师”的道理。
四、研习课文
1.整体把握,理清思路。
(1)学生自读课文,查字词典疏通文字,并根据注解初步弄清文章的含义。教师巡回指导。
(2)请学生统计本课的生难字词,并注音解释,可将有关的内容整理在笔记本上,教师请两位同学到黑板上将自己整理的内容写出,然后全班同学一起订正、补充。
2.具体研习,突出重点难点。
(1)请学生自由翻译课文,要放声翻译,提倡讨论。
(2)学生相互讨论,将自己的疑难问题提出,以求教于周围同学,最后全班统一讨论,请同学向全班学生和老师询疑问难,教师或引导学生回答,或亲自回答。
(3)学生朗读课文。
(4)教师范读课文。
(说明:本课主要任务是在理解写作背景、熟悉作家的基础之上把握文意,以学生自学为主,培养其独立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诵读也是学习语文的重要方式,通过诵读可以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文章的思想内容与艺术风格。)
五、布置作业
完成课后练习第一题。
第二课时
一、研习课文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啥?
讨论后明确:古之学者必有师,这句开门见山,不仅起到点题作用,而且笼罩全文,概括了要论及的内容、范围。
2.分析第一段:作者怎么样从理论上对中心论点作初步论证的?
讨论后明确:第一层:提出中心论点;第二层:正面概论教师的职能;第三层:反面论述无师不能解惑,从理论上阐明从师的必要性;第四层:正面提出择师标准;第五层:归纳上文,提出从师的原则:无贵无践,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
3.分析第二段:
(1)说说这一段与第一段是怎么样联系的?
讨论后明确:批判当时士大夫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通过针砭时弊,从反面论证第一段所提出的中心论点。
(2)这一段的分论点是啥?
讨论后明确:第一句: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3)为了论证分论点,为了抨击“耻学于师”的人,作者从哪三个方面进行了对比论证?
讨论后明确:
a.纵比
古之圣人:从师而问。
今之众人:耻学于师。
作者的议论:圣益圣,愚益愚,其皆出于此乎?
b.自比
对其子:择师而教。
对其身:耻学于师。
作者的议论: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c.横比
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土大夫:群聚而笑之。
作者的观点:师道之不复,可知矣。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4.分析第三段:
(1)作者引述孔子的言行,阐述了啥观点?作出了啥论断?
讨论后明确:用孔子的言和行两方面的事例论证“圣人无常师”的论点,最后作者从孔子的事例中推断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的结论。
(2)本段的分论点?所用的论证办法?
讨论后明确:圣人无常师。举例论证。
5.分析第四段:
提问:(1)作者为啥称赞李蟠?(2)这段文字的作用是啥?
讨论后明确:(1)作者赞扬李蟠,既是对他不从流俗的肯定,也是对士大夫们“不从师”的有力批判;既针砭时弊,也通过赞扬李蟠提倡从师。
(2)说明写作本文的原因。
二、欣赏品味
问题:本文语言上有啥特点?
讨论后明确:
(1)整句散句结合:整齐的排偶句和灵活的散句交错运用,配合自然,错落有致。
(2)一个意思,多种句式。第二段结语一句比一句重。
(3)顶真修辞手法的运用。如:“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三、课堂训练
(1)完成课后练习第二、三、四题。
(2)背诵全文。
12 师说 篇13
教学目标
1.了解韩愈关于尊师重道的论述和本文的思想意义。
2.学习借鉴本文正反对比的论证办法。
3.积累文言知识,掌握实词“传、师、从”,虚词“以、也、则、于、乎、所以”等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区别古今异义词语。
4.树立尊师重教的思想,培养谦虚好学的风气。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新课
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在中国,自古以来就有从师的风尚,但是呢唐朝时候,人们却以从师为耻。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说:“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因抗颜而为师;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韩愈倡言师道,触犯流俗、勇气可嘉。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著名的文章。
二、作者简介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县)人,著名文学家、哲学家、古文运动的提倡者。和柳宗元一起提出“文以载道”、“文道结合”的观点。著有《昌黎先生文集》四十卷,其中有许多为人们所传诵的优秀散文。他的散文,题材广泛,内容深刻,形式多样,语言质朴,气势雄壮,因此后世尊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三、解题
“说”是一种议论文的文体,可以先叙后议,也可夹叙夹议。“说”与“论”相比要随便些。像《捕蛇者说》《马说》都属“说”一类文体。“说”,古义为陈述和解说,因而对这类文体,都可按“解说……的道理”来理解。意思是解说关于“从师”的道理。
四、研习课文
1.整体把握,理清思路。
(1)学生自读课文,查字词典疏通文字,并根据注解初步弄清文章的含义。教师巡回指导。
(2)请学生统计本课的生难字词,并注音解释,可将有关的内容整理在笔记本上,教师请两位同学到黑板上将自己整理的内容写出,然后全班同学一起订正、补充。
2.具体研习,突出重点难点。
(1)请学生自由翻译课文,要放声翻译,提倡讨论。
(2)学生相互讨论,将自己的疑难问题提出,以求教于周围同学,最后全班统一讨论,请同学向全班学生和老师询疑问难,教师或引导学生回答,或亲自回答。
(3)学生朗读课文。
(4)教师范读课文。
(说明:本课主要任务是在理解写作背景、熟悉作家的基础之上把握文意,以学生自学为主,培养其独立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诵读也是学习语文的重要方式,通过诵读可以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文章的思想内容与艺术风格。)
五、布置作业
完成课后练习第一题。
第二课时
一、研习课文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啥?
讨论后明确:古之学者必有师,这句开门见山,不仅起到点题作用,而且笼罩全文,概括了要论及的内容、范围。
2.分析第一段:作者怎么样从理论上对中心论点作初步论证的?
讨论后明确:第一层:提出中心论点;第二层:正面概论教师的职能;第三层:反面论述无师不能解惑,从理论上阐明从师的必要性;第四层:正面提出择师标准;第五层:归纳上文,提出从师的原则:无贵无践,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
3.分析第二段:
(1)说说这一段与第一段是怎么样联系的?
讨论后明确:批判当时士大夫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通过针砭时弊,从反面论证第一段所提出的中心论点。
(2)这一段的分论点是啥?
讨论后明确:第一句: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3)为了论证分论点,为了抨击“耻学于师”的人,作者从哪三个方面进行了对比论证?
讨论后明确:
a.纵比
古之圣人:从师而问。
今之众人:耻学于师。
作者的议论:圣益圣,愚益愚,其皆出于此乎?
b.自比
对其子:择师而教。
对其身:耻学于师。
作者的议论: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c.横比
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土大夫:群聚而笑之。
作者的观点:师道之不复,可知矣。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4.分析第三段:
(1)作者引述孔子的言行,阐述了啥观点?作出了啥论断?
讨论后明确:用孔子的言和行两方面的事例论证“圣人无常师”的论点,最后作者从孔子的事例中推断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的结论。
(2)本段的分论点?所用的论证办法?
讨论后明确:圣人无常师。举例论证。
5.分析第四段:
提问:(1)作者为啥称赞李蟠?(2)这段文字的作用是啥?
讨论后明确:(1)作者赞扬李蟠,既是对他不从流俗的肯定,也是对士大夫们“不从师”的有力批判;既针砭时弊,也通过赞扬李蟠提倡从师。
(2)说明写作本文的原因。
二、欣赏品味
问题:本文语言上有啥特点?
讨论后明确:
(1)整句散句结合:整齐的排偶句和灵活的散句交错运用,配合自然,错落有致。
(2)一个意思,多种句式。第二段结语一句比一句重。
(3)顶真修辞手法的运用。如:“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三、课堂训练
(1)完成课后练习第二、三、四题。
(2)背诵全文。
12 师说 篇14
●备课资料
一、课文补注
1.“古”的时间
“古”是文中树起的一面鉴古以戒今的旗帜。举凡“古之学者”“古之圣人”“能行古道”之所谓“古”者,究竟指何历史时期,须从“今”说起。本文为李蟠而作。由李蟠是唐德宗贞元十九年进士,推知本文当在前几年即作者年约35岁时所写。按文中例举的孔子和“六艺经传”,都是“古”之影响最大者:孔子,春秋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六艺”,非指奴隶主阶级教育子弟的礼、乐、射、御、书、数六种技艺,乃指《诗》《书》《易》《礼》《乐》《春秋》六部儒家经典,因其后连用了“经传”。仅《春秋》一经就有三传分行:春秋时鲁国史官左丘明的《左氏传》,战国时齐人公羊高的《公羊传》,鲁人谷梁赤的《谷梁传》。另按《师说》系作者体现古文理论的代表作之一,自以反对六朝以来的浮艳文风,提倡先秦两汉文章传统为创作宗旨。再按作者提倡古文运动时自称“非三代、两汉之书不敢观”(《答李翊书》),称“先生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进学解》),至此,文中“古”所指时间昭然若揭:先秦两汉。
2.“师”的形式
文中为论证“学必有师”的论点,在确定“能者为师”的前提下,先后列举“师”的三种形式。
(1)问经式。17岁的李蟠“好古文”,向韩愈请教“六艺经传”。联系前文对所择“童子之师”愚妄做法的否定,便不难断认这是本文从师的主证形式。
(2)学艺式。“巫、医、乐师、百工”各具专门技艺。只有师傅弟子“不耻相师”,取长补短,才能使技艺精益求精,渐臻佳境,有所发明创造。这是本文从师的旁证形式之一。
(3)交游式
文引《论语•述而》中“三人行必有我师”的话,就隐含交游“择善而从”之意。事参作者自叙:“所与交往相识者千百人,非不多,其相与如骨肉兄弟者,亦且不少,或以事同,或以艺取,或慕其一善。”(《与崔群书》)。这是本文从师的旁证形式之二。
3.“君子”的所指
古籍中所谓“君子”,西周、春秋时指贵族、做官的人,如《书•无逸》言“君子所其无逸”,孔颖达疏引郑玄曰“君子,止谓在官长者”;春秋末年以后,渐指有道德和才能的人,如《荀子•劝学》所引“君子曰:学不可以已”。而本文中所提“君子”,显然不属后者,连同前文“士大夫之族”“众人”(不含“巫、医、乐师、百工”)者流,原不过是“耻于从师”的不同称呼而已,均指“世禄之家”——世代相承的官僚地主。
4.“圣人”的涵义
文中两处出现“圣人”的字眼。第一处和“众人”对文的“圣人”,泛指古代统治阶级所推崇的品德高尚、智慧高超的人,包括禹、汤、文武、周公、孔子。这源于作者在《原道》中特创的圣人传道的历史“道统”:“尧以是传之舜,舜以是传之禹,禹以是传之汤,汤以是传之文武周公,文武周公传之孔子,孔子传之孟轲,轲之死,不得其传焉。”而作者对这个道统中的“圣人”训为“帝之与王,其号虽殊,其所以为圣一也”。第二处“圣人无常师”的“圣人”,专指下文用作例证的孔子,乃儒家定于一尊以后的特称。
(节选自《〈师说〉授课突破法》,杨伯威,《中学语文教学参考》XX年4期)
二、课文析读
复兴儒学,阐发“道”义
连清霖
历时八年的安史之乱,使盛唐时代强大繁荣、昂扬阔大的气象一去不返,代之而起的,是藩镇割据、佛老蕃滋、宦官专权、民贫政乱以及吏治日坏、士风浮薄等一系列问题,整个社会已处于一种表面稳定实则动荡不安的危险状态。面对严峻的局面,一部分士人怀着强烈的忧患意识,慨然奋起,思欲变革,以期王朝中兴。与强烈的中兴愿望相伴而来的,是复兴儒学的思潮。韩愈、柳宗元将复兴儒学思潮推向高峰。韩愈最突出的主张是重新建立儒家的道统,越过西汉以后的经学而复归孔、孟。韩愈由于幼年的家庭教养和天宝以来复古主义思潮的影响,从青年时代起,就以孔孟之道的继承者和捍卫者自居,声言“使其道由愈而粗传,虽灭死而万万无恨。”(《与孟尚书书》)当然,韩愈弘扬儒家道统的基本着眼点在于“适于时,救其弊”(《进士策问》其二),解救现实危难。在韩愈看来,当时最大的现实危难是藩镇割据和作为儒家思想的对立面的佛老蕃滋。围绕这一核心,韩愈撰写了以“原道”为代表的大量政治论文,明君臣之义,严华夷之防,对藩镇尤其是佛老进行了不遗余力的抨击。
韩愈推崇儒学,力排佛老。而当时耻于从师的社会风气的出现,是受了佛教的影响。佛教自汉代传入,至唐代盛极一时。据皮日休《文薮•十原系述•原化》记载,当时人们对西域来的佛教徒“举族生敬,尽财施济”,“慕其风蹈其稛者,若百川荡滉不可止”,可见佛教流行的盛况。佛教主张与儒家教条是针锋相对、水火不容的。因而信仰佛教愈深,背离儒教愈远。佛教既广为人们信仰,那“有言圣人之化者,则比户以为嗤”的社会现象的出现,也就不足为奇,师道的被毁,也就成为事之必然了。佛教得宠而向儒教挑战,儒教当然不会善罢甘休,于是儒教之中坚出而排佛,韩愈就是代表之一。联系这些言语情景进行分析我们也就不难理解《师说》第三段所举历史名人对象,是当时备受尊崇的圣人孔子,作为论证就有极大的说服力,也足见作者另意所在。所举事情“圣人无常师”“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既说明了从师学习的必要性,也说明了从师学习的原则,而且为第二段“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提供了佐证。
韩愈认为教师的职责是“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道”,主要是儒家思想、孔孟之道,是封建的伦理道德制度。“博爱之谓仁,行而宜之之谓义,由是而之焉之谓道。”(《原道》)“业”就是承载这一思想的儒家的经典著作。“惑”就是学习这些著作时碰到的疑难问题。“传道”“师道”的目的是维护和巩固当时的封建秩序。《汉书•儒林传》说:“古之儒者,博学乎六艺之文。六艺者,王教之典籍,先圣所以明正道,正人伦,致至治之成法也。”李蟠“六艺经传皆通习之”,“能行古道”,其实就是在传承儒道,弘扬儒家思想,当然就更值得称道了。何况,李蟠的“通习”,也与“今之众人”的“耻学”和“童子”的“小学而大遗”形成了明显的对比。“耻学”是糊涂的,“小学”是不明智的,应该反复学习研读的是“六艺经传”,是儒家的经典,是“道”的载体。无疑,从语境角度解读《师说》的重点和难点之一是把“传道”“师道”“能行古道”等等“道”义作为理解的重点。准确把握“道”的实际内涵是“儒家思想”,要从“传道”的角度去认识韩愈反对流俗见解的巨大勇气和斗争精神。可以说作《师说》是韩愈为了维护儒家的道统,抵制由佛教影响造成的耻于从师的社会风气所作的一次努力。
(节选自《中学语文教学参考》XX年1~2期)
三、类文荐读
黄生借书说
袁 枚
黄生允修借书,随园主人授以书而告之曰:“书非借不能读也。子不闻藏书者乎,七略皿库,天子之书,然天子读书者有几?汗牛塞屋,富贵家之书,然富贵人读书者有几?其他祖父积、子孙弃者无论焉。非独书为然,天下物皆然。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必虑人逼取,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曰今日存,明日去,吾不得而见之矣。若业为吾所有,必高束焉,庋藏焉,曰姑俟异日观云尔。
余幼好书,家贫难致。有张氏藏书甚富,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其切如是。故有所览,辄省记。通籍后,俸去书来,落落大满,素蟫灰丝,时蒙卷轴,然后叹借者之用心专,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
今黄生贫类予,其借书亦类予,惟予之公书,与张氏之吝书,若不相类,则其读书也必专,而其归书也必速,为一说,使与书俱。
阅读提示:本文由黄生借书有感而论。列举了种种有书者不读书的事例,结合自己的切身体验,说明了“书非借不能读”的道理,意在强调只有珍惜读书机会之难得,才能专心刻苦地读书。文章论点明确,论述严密,结合自身经历,运用两组正反事例加以对比,进行论证,具有较强的说明力。
四、阅读方略
文言文阅读之五:怎样推断文言文中虚词的含义(二)
3.瞻前观后析语境,根据位置辨词意。
请看下面的例子。
怎样准确地鉴别以上加点词的词义呢?我们可通过语境分析,观察这个词所在的位置,进而通过位置判别它的用法及意义。○14句中的“而”用在句末和“已”结合在一起,它不可能充当连词、代词之类,只能作语气词,可以推而广之。而○15句中的“而”用在两个连续动词之间只能是连词,有承接意义。○16○17两句中的“以”用在动词之前的是连词(一般是这样),有“用来”义,用在名词前和名词构成介词结构,后面有动词作谓语,它就是状语,所以○17句中的“以”是介词,有“用”的含义。○18○19○20句的“为”用在名词和代词前,后面接动词的,它就应该是介词,后面没有动词的,它就应是动词;用在句末,它就只能是助词。○20○21中的“然”一个作词尾,通常译作“……的样子”,用在句子开头,且可以删去,表明它是连词,作“然而”“可是”等义。○22○23句中的“其”,用在一个句子的开头,且此句为议论句,这个“其”多作语气词用,用在句子中间后面接名词,它就是代词,义为“自己的”“他的”“她的”“它的”“他们的”等。○22句中是语气词,○23句中是代词“自己的”。以上分析都是就一般情况来说的。
上面分别从三个方面简介了推断文言虚词词义的办法。显然,这只是为了说明的方便才分为三点,且举例有限,实际上这几种办法往往是合并起来使用,要掌握它,还需要举一反三。
此外,我们推断文言虚词,记住固定格式也很重要。所谓固定格式,指的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组成一个固定结构,在文言文中是一种不变的句式,表示一定的意义,不能随意变动。比如“得无异于明帝之意乎”(《魏征直谏》)中“得无……乎”理解时不能拆开,义为“恐怕是……吧”“只怕是……吧”“莫非是……吧”。虽说有几个义项,但区别不大,基本意义比较固定。如果我们能记住常用的固定格式释义,这对阅读文言文就有很大的帮助。常见的固定格式有“所以”“有以”“无义”“有所”“无所”“然则”“之谓也”“其……之谓也”“不亦……乎”“何……为”“如……何”“奈何”“何若”“孰与”等。
12 师说 篇15
教案
教学目标 :
1、了解作者、背景及文体
2、疏通文章,理清思路
课时:3
第一课时
一、组织教学
二、检查作业 (背诵《滕王阁序》)
三、导入 新课
1、板书课题
2、作者简介:韩愈,字退之,世称“韩昌黎”(祖籍河北昌黎),与柳宗元提倡“古文运动”。也称“韩吏部”(晚年担任吏部侍郎)也称“韩文公”(谥号“文”)。
明人列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3、 写作背景:
从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一文中足可看出:“由魏晋氏以下,人益不事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因抗颜而为师。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居长安,饮不暇熟,有挈挈而动,如是这数矣。”
4、 文体:“说”,议论文的一种,可先叙后议,也可夹叙夹议。如初中《马说》、《捕蛇者说》。
5、 学生通读课文,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① 注意以下部分字的读音。
句读 谀 经传 郯 苌弘 蟠 贻 巫
② 中心论点:古之学者必有师。
③ 全文中的四个段落,各从那些方面来阐述观点?
第一段:正面阐述从师的重要性。
第二段:批判士大夫之族耻学于师的恶劣风气。
第三段:援引圣人从师的态度,进一步阐述师道、师生关系。
第四段:说明写作的缘起。
6、 小结全文。
四、 作业 :
1、 背诵第一段。
2、 思考(或略作书面整理)练习一中的1~~3小题。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
1、 解析论证过程、论证办法。
2、 掌握字词、疏通全文。
内容步骤:
一、 检查上堂作业 :
1、 背诵第一段。
2、 结合练习一导入 新课。
二、 内容结构:
第一段:正面阐述 ①老师的职责
②为啥从师
③ 以啥人为师
第二段:批判士大夫阶层耻学于师的不良风气
古之圣人——从师 圣益圣
今之众人——不从师 愚益愚
爱其子——择师 惑矣,未明也
于其身——耻师
巫医乐师百公之人——不耻相师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士大夫之族——耻相师 其可怪也欤?
第三段:以圣人孔子从师的例子,再论从师的必要性。
第四段;本文的写作缘由。
论证办法:
⑴对比论证(1、2段)(让学生找出来,讨论确定)
⑵例证法:(3段)孔子师郯子……
⑶引证法:(3段)“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附:第二段论证办法简表
第二段分论点
士大夫之族耻师之风是错误的
论 据
(三个对比)
对 比
作者议论抒情
正确态度
错误态度
论 据(1)
(纵 比)
古之圣人……
犹且从师而问
今之众人……
而耻学于师
是故圣益圣……
其皆出于此乎
论 据(2)
(自相矛盾)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与其身也,则耻师焉
惑矣,吾未见其明也
论 据(3)
(横 比)
巫医乐师百工
不耻相师
士大夫之族
位卑,官盛
呜呼,师道之不复
……其可怪也欤
分论点与总论点关系
批判中阐明总论点
三、 重点词
1、 实词
① 学者: 古义:求学的人
今义:有很高学问的人
②受——授 ③知——智
④众人: 古义:一般的人
今义:大多数人
⑤下:低下。
⑥惑: A、疑难问题。 B、糊涂
⑦不齿:看不起。
不足挂齿:指事情小,不值得挂在嘴上。
⑧嘉许:赞许。 ⑨贻:赠送。 ⑩攻:研究。
⑾道: 道理。 传道受业解惑也。
风尚。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⑿师 以……师:我进而师之
学习:不耻相师
从师:则耻师焉
老师:弟子不必不如师
四、 作业
1、 翻译课文
2、 背诵第二段
3、 课后练习二、三、四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
1、 虚词、活用词、句式
2、 相关文化常识及背诵
内容及步骤
一、 组织教学
二、 检查作业 :
1、 背诵第二段(方式:2人上黑板默写①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②句读之不知……段尾)
2、 默写填空并翻译:
每人一句,默写出原文并翻译:
① 作者阐述老师职责的是:
② 韩愈认为从师的原则的是:
③ 作者对比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和士大夫之族对从师的态度后发表了啥感慨?
三、 词句
1、 活用:
① 吾进而师之:名——意动。
② 吾师道也:名——动。
③ 无贵无贱,无长无少:形——名。
④ 耻学于师:形——意动。
⑤ 圣益圣,愚益愚:形——名。
⑥ 小学而大遗:形——名。
⑦ 不耻相师:形——意动。
⑧ 孔子师郯子:名——意动。
2、 虚词:
① 之: 古之学者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道之所存
句读之不知
人非生而知之
② 其: 其为惑也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与其身也
其皆出于此乎
③ 乎: 在 生乎吾后……
比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④ 所以: 用来…… 例:
……原因 例:
⑤ 乃:竟。 例句:
⑥ 无:无论。例句:
3、 句式:
①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宾语前置)
②不拘于时 (被动句)
③学于余 (状语后置句)
四、 相关文学常识:
六艺:经书:《诗》《书》《礼》《易》《乐》《春秋》。
技能:礼、乐、射、御、书、数。
五、 作业
1、 基础训练有关题目。
2、 《东方高考》随课一练。
3、 背诵第三段。
推荐站内搜索:端午节作文300字作文、月光下的村庄铁蛋六年级作文、作风转变心得体会、河北省自考成绩查询、观看榜样5 心得体会、小学周记200字、日记暑假、国家公务员考试准考证、江西成人高考网上报名时间、感人的日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