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小括号的三步计算式题(精选7篇)
含小括号的三步计算式题 篇1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前几天,我们一直在“冰雪天地”这个游乐园里,寻找并解决了好多数学问题,今天我们就不去了。我知道,我们四(3)班的小孩子最热心了,老师想请大家帮我一个忙,愿意吗?
板书:则
读啥?------能组词吗?(法则、规则、守则)-----法则、规则都是一些规定,大家都得遵守,就像交通规则一样,不遵守,就会酿成大祸,对吧。
一、学习啥是四则运算。
在数学上,我们有四则运算。补充板书四则运算。啥是四则运算呢?看课件-----
课件出示:(齐读2遍)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统称四则运算。
四指啥?
也就是说,我们得在遵守一定规则的前提下进行加减乘除的计算,才是正确的,否则就错了,对吧。
二、研究没有括号的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
1、出示:100÷5×3
算好得数的请举手——公布得数:60————怎么算的————为啥不先算5×3?(同一级的运算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
2、乘法、除法是同一级的运算,还有哪些运算也是同一级的?(加、减)我们能用简单的数据编一题加减同一级运算的式题吗?(学生编、师板书)
师小结:一道题目里,只有同一级的运算,我们运算的规则是——(从左往右)
3、出示:42+6×12-4
独立计算——反馈:报计算过程,师板书——为啥不是从左往右计算了?(出现了乘法)乘法和加减法有啥不同?(高一级的运算)——同一题中出现了两级运算符号,怎么办?(先算高级,后算低级)大家都认同吗?
师补充板书:
在一道题目里,只出现同一级运算,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
同时出现两级运算,按先算高级,再算低级的顺序计算。
这些,是我们在计算时必须遵守的规则。
三、研究有括号的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
1装作看教案的样子:指着42+6×12-4,哎呀,这题老师抄错题目了,事实上题目的规则是第一步计算加法,第二步才算乘法,你猜老师错在哪?(漏了一个小括号)
小括号应该加在哪?学生口答师板书(42+6)×12-4,
大胆猜测一下,这两题的计算结果一样吗?
能计算吗?-----学生独立计算-----校对得数(572)
师:同样的数据,同样的运算符号,得数不同的原因是啥(有括号)-----对,加了括号后,啥变了(运算顺序)多叫几个学生回答
指板书:看来上面的计算规则的成立也是需要一定的条件的。这两个规则只适用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补充板书)
算式中有了小括号,该怎么计算呢?(要先做小括号里面的运算,再做小括号外面的运算。)
师:小括号在这里起到啥作用?(生:改变了运算顺序。)
四、再一次认识小括号的作用,强化练习。
1、如果我想把题目变成第一步算减法,第二步算乘法,怎么办?-----学生回答42+6×(12-4)----学生计算后校对得数。
练习:小括号还可以加在哪里,也能改变题目的运算顺序?42+(6×12-4)
2、现在老师也有个大胆的猜想:是不是小括号随便加在哪里,都可以改变原题的运算顺序?
学生小组讨论——得出结论:不对。举例说明:42+(6×12)-4
(42+6×12)-4
3、对比辨析,加深理解。
观察我们做过的这三道算式(42+6)×12-4、
42+6×(12-4)、
42+(6×12-4)
其中的数、运算符号以及它们的排列顺序都一样,而且都只加了一个小括号,为啥计算的结果都不一样呢?
生:小括号的位置不同,运算的顺序也就不同,结果也就可能不一样。
师:那我们在做计算时,应当注意些啥?
生1:计算的时候不仅要看清数和运算符号,还要看清小括号的位置。
生2:先确定运算顺序,再进行计算。计算时还要细心,不要算错了。
师:你们觉得在做混合运算时,啥是关键?
生:理清运算顺序是关键。
五、变式,熟练“法则”
师:现在我们就来抓住关键进行练习,敢不敢接受挑战?
出示题1.根据算式选择合适的运算顺序。
(1)(600÷10+120)×5
a.除→乘→加
b.除→加→乘
c.加→除→乘
(2)136+25×30÷10
a.乘→除→加
b.除→乘→加
c.乘→加→除
师:友情提醒,先思考,再慎重选择。
师:运算顺序掌握了,计算就成功了一半。
2、出示题(2)下面的式题,你能正确合理地计算吗?
26+(14×60-30) 26+14×(60-30) (26+14)×(60-30)
3、出示题3:你能根据提示选择正确的算式吗?
a.(300-120+25)×4
b.300-(120+25)×4
c.300-(120+25×4)
4、学校食堂买来大米850千克,运了三车,还剩100千克,平均每车运多少千克?
(1)请两位同学来读题,其他同学来说一说你读懂了啥?
(2)分析数量关系,列式解答,说说算式每一步的意思,再说说运算顺序,看看算式意思是否跟运算顺序相符合。
5、提高题:在下列数字中间添上适当的运算符号和括号,使算式成立
(1)3 3 3 3 3=7
(2)5 5 5 5 5=10
第二小题看时间决定是否出示。
六、今天这节课,你有啥收获?
七、教学设想及反思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结合具体四则混合运算式题,总结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
2、使学生再一次认识小括号的作用,进一步掌握混合运算的顺序。
3、使学生养成先看运算顺序,后进行计算的习惯。
教学重点:总结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体会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的必要性。
教学设想。
本课时是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五课时的教学内容。本单元的第一个教学目标就是“使学生掌握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正确计算三步式题。”这也是要求学生掌握的最基本的学习技能。在前面4节课的学习中,教材创设“冰雪天地”游乐园中的4个实际问题,让学生经历寻找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学得怎样解决实际问题的一些技能,初步掌握了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办法,从实际问题中学生也越来越明白为啥要先算乘除法,为啥必须要加一个括号等问题。到本课时,教材意图是对前几节课进行一个阶段性小结,进一步明确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的重要性及总结运算规则。
所以,这一课时知识难度并不大,加之学生通过前面几年的计算课的学习,他们已经完全能够实现知识的自我迁移和类推。但是呢个人认为,数学的学习应该不只是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数学情趣的激发,数学思维的培养,数学文化的熏陶都应融入到平时的教学中去。
基于以上的思考,我对这节课进行了一些新的设计,首先以“法则”探寻为主线的教学思路,使原本平淡的一节课变得丰满,富有情趣和哲理。
一、用质疑来引入,激发学生对“法则”探寻的激情
人存活在社会上,必须具有“规则”意识。所以要从小教育小孩理性地认识规则。“先乘除、后加减”是没有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有合理性,也有局限,正是小括号的使用突破了这种局限,使法则更加完善。我以课题“四则运算”中“则”给“则”组词,引入新课,激发了学生对法则的反思。从计算100÷5×3、42+6×12-4让学生感悟原来我们的学习也是要遵循法则的,进而
引发了探寻法则的欲望。学生在寻求问题解决的同时,不但加深了对小括号作用的理解,也对“怎样对待规则”这样一个较为抽象的话题有了自己的感悟。在引导学生学习小括号里有两步运算的混合运算的计算办法时,我也没有直接出示式题,而是再次设疑:“是不是小括号随便加在哪儿,都可以改变运算顺序?”“小括号加在哪里,才能改变运算顺序?”,让学生自己先尝试给算式加上小括号,然后再研究加上小括号后的算式的运算顺序,进行计算。在“设疑——释疑——再疑——再释疑”的过程中,学生探究欲望被充分调动,新知的学习也更加积极有效。
二、用对比来深化,培养学生的数学思考。
数学思考是数学学习的核心,没有思考,学习就变成了简单的模仿和练习。为了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小括号的作用,理解运算顺序在计算中的重要性,我设计了一个对比环节,让学生观察、思考、领悟。即“这三道算式中的数、运算符号以及它们的排列顺序都一样,而且都只加了一个括号,怎么计算的结果都不一样呢?”学生在对比辨析的过程中,清晰地认识到“要想正确、合理地计算这些混合运算题,首先得看清题意,理清运算顺序,然后再去计算”的重要性。抓住核心对比,使得思考更加深入,思维也更加有序。
含小括号的三步计算式题 篇2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掌握含有两级运算(含有小括号)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
2.培养学生观察、比较、类推的思维能力。
3.使学生养成规范解题、认真检查的好习惯。
重点:理解和掌握含有小括号的三步计算式题,能准确地计算较复杂的三步式题。
难点:运用知识迁移,培养学生积极探索“三步式题中,小括号内含有加、减和乘、除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规范地进行脱式计算。
教学过程:
一、设问,质疑“法则”
师出示式题:900÷10+20×4,让学生独立计算后再汇报。
师:计算时为啥不先算“加”?
生:在这道算式中,我们要按照“先乘除,后加减”的法则进行计算。
师:遵守“法则”无可厚非,可是“法则”就一定合理吗?例如在这里,如果按照法则计算,加法就永远不可以先算了!
生:加小括号就可以先算加。
师:看来“法则”的成立也是需要一定的条件的,算式中有小括号,该怎么样计算呢?
生: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运算,再算小括号外面的运算。
师:改变了运算顺序。
二、探究,掌握“法则”
1、 初步练习,掌握办法。
师:怎么样加小括号才能先算加?(师生讨论,形成算式:900÷(10+20)×4)。
师:先算啥?再算啥?你能试着算一算吗?
学生试练,汇报交流。
师:是不是小括号随便加在哪儿,都可以改变运算顺序?
生:不是的,例如小括号加在“900÷10”上,运算顺序就没有改变。
师:这时的小括号常常被我们称为“无效括号”。那么小括号加在哪里,才能改变运算顺序?
生讨论交流,汇报,形成两道算式:(900÷10+20)×4,900÷(10+20×4)。
师:这两道算式括号里都有两步运算,该怎么样计算呢?
生:括号里也要按照先乘除、后加减的运算顺序进行计算。
师:能试着做一做吗?
生独立练习后反馈,师及时平时矫正。
2、 对比辨析,加深理解。
师:观察我们做过的这三道算式,其中的数、运算符号以及它们的排列顺序都一样,而且都只加一个小括号,为啥计算的结果都不一样呢?
生:小括号的位置不同,运算的顺序也就不同,结果也就可能不一样。
师:那我们在做计算时,应当注意些啥?
生1:计算的时候不仅要看清数和运算符号,还要看清小括号的位置。
生2:先确定运算顺序,再进行计算。计算时还要细心,不要算错了。
师:你们觉得在做混合运算时,关键是啥?
生:理清运算顺序是关键。
三、变式,熟练“法则”
师:现在我们就来抓住关键练习,敢不敢接受挑战?
出示题1:根据算式选择合适的运算顺序。
(1)(600÷10+120)×5
a.除、乘、加
b.除、加、乘
c.加、除、乘
(2)136+25×30÷10
a.乘、除、加
b.除、乘、加
c.乘、加、除
师:友情提示,先思考,再慎重选择。
出示题2:根据算式写出合适的运算顺序。
(1)(75+49)×(75-44)
(2)658-(174+89)
师:运算顺序掌握了,计算就成功了一半。下面的式题,你能正确合理地计算吗?
出示题3:26+(14×60-30)
26+14×(60-30)
(26+14)×(60-30)
出示题4:你能根据提示选择正确的算式吗?
a.(300-120+25)×4
b.300-(120+25)×4
c.300-(120+25×4)
师依次出示如下的(1)、(2)、(3)题,让学生选择合适的算式。
(1)按照先乘,再加,最后减的运算顺序的算式是( )
(2)根据框图中的提示选择合适的算式是( )
(3)求300减120,再加上25,和是多少的算式是( )。
(学生在做到第(3)题时,由于思维定式,大多数人都选择了a。)
师故意问几个没选a的同学:你们为啥不选?
生1:a最后求的是积,不是和。
其他学生大呼:上当了!这题没合适的算式可选!
师:同学们,学习可来不得半点马虎啊!
四、冲突,再思“法则”
出示:学校举行运动会,三年级有54人参赛,四年级参赛的比三年级多7人,三、四年级共有多少人?(直接列出综合算式,不解答)
学生练习后呈现几种算式:
(1)54+7+54
(2)54×2+7
(3)54+(54+7)
继续出示:五年级的参赛人数是三、四年级参赛人数的2倍,五年级有多少人参赛?
师:五年级参赛人数与啥条件有关?
生:三、四年级参赛的总人数。
师:我们刚才已经列出了三、四年级总人数的算式,你能在这个算是上改一改,把它变成求五年级参数人数的算式吗?
生1:这样不行,都有两个小括号了!
生2:里面有括号,外面也有括号,看不清,容易出错!
师:那该怎么办呢?
生1:可以加中括号。
生2:还有大括号。
师:看来光有小括号还不能解决所有的运算问题,那么其他的括号是啥样的,也有啥作用呢?有了这些括号也该怎么样计算呢?我们今后还会再讨论。
五、反思,超越“法则”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研究了带小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你有啥收获?
生交流。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计算教学直接关系着学生对数学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掌握,关系着各种数学能力与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与发展。在教学中,让学生掌握“含有小括号的两步混合运算”的运算规律的同时,还要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分析、归纳的能力。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我觉得有以下几点值得思考的地方:
一、用质疑来引入,激发学生对“法则”探寻的激情
四则混合运算顺序,有合理性,也有局限性,正是小括号的使用突破了了这种局限性,是法则更加完美。在这里,我巧妙设疑“遵守”法则无可厚非,可是“法则”就一定合理吗?疑问激起学生对法则的反思,引发了求知的欲望。在设疑——释疑——再疑——再释疑的过程中,学生探究欲望被充分调动。
二、用对比来深化,培养学生的思考
数学思考是数学学习的核心,没有思考,学习就变成了简单的模仿和练习,为了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小括号的作用,本课设计了一个对比环节,让学生观察、思考、领悟。通过一道题变化小括号的位置,怎么计算结果不一样呢?学生在对比辨析的过程中,清晰地认识到要想正确、合理计算这些混合运算,首先弄清题意,理清运算顺序,然后再去计算的重要性。
三、用错误来诱导,培养学生坚持真理的科学态度
本节课,我采用了有意犯错,故意诱错的策略,培养学生敢于挑战权威、善于质疑、勇于坚持真理的科学精神,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总的来说,我们要努力给学生提供充分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时间和虚拟主机,使学生在认真听讲,课堂练习的同时,有更多的机会去亲自探索、实践,与同学交流和分享探索的结果以及成功的快乐,进而开辟新的教学领域。
含小括号的三步计算式题 篇3
一、教学内容:含小括号的三步计算式题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含小括号的三步计算式题。
2、培养学生观察、比较、类推的思维能力。
3、使学生养成规范解题,认真检查的好习惯。
三、重点难点:
1、理解和掌握含小括号的三步计算式题,能准确的计算较复杂的三步计算式题。
2、运用知识迁移,培养学生积极探索“三步式题中、小括号内含有加减和乘除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规范的脱式计算。
四、教具学具,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口算:20+30÷3 42×3 90÷15+3
12×5-40÷2 8×5×10 120÷3×5
2、说出下列各题的运算顺序
150-100÷5×4 ( 43+57)×(38-31)
同桌讨论:题中含有哪些运算,应先算啥,再算啥,为啥要按这样的顺序进行计算?
强调:一个算式里,如果既有加减法,也有乘除法,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
指定板演
(二)、教学实施
1、学习例5
(1)板书课题:思考:先算啥,再算啥,最后算啥。
42+6×(12-4) 42+6×12-4
① ①
② ②
③ ③
(2)标出运算顺序
(3)学生尝试计算,核对结果
(4)讨论交流
例5中两个小题有啥相同的地方?有啥不同的地方?
相同点:a、参与运算的数相同
b、运算符号相同
c、数和运算符号的排列顺序相同
不同点:a、第一题有小括号,第二题没有小括号。
b、两个小题的运算顺序不同,第一小题先求差,
再求积,最后求和;第二小题先求积,再求和,最后求差。
c、计算结果不同。
(5)总结归纳
根据我们所学的四则运算,你能总结出它们的运算顺序吗?
板书:
同级:左 右
没有括号的算式
四则运算 两级:先算乘除,再算加减
(+ - ×÷)
有小括号的算式 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2、拓展学习:
(1)老师板书:100-23-540÷18
(2)让学生说出运算顺序
(3)100-(23+540÷18)
(4)观察例题变化
(5)引导思考:这道题小括号里含有加法、除法两级运算,应先算啥?再算啥?(选算除,再算加)
(6)尝试练习,同桌对照,互相订正
(7)指名板演:100-(23+540÷18)
=100-(23+30)
=100-53
=47
(8)讨论:小括号里含有两级运算的式题,计算时应注意啥?
(三)、课堂练习
1、先说运算顺序,再计算
360÷(40-25) (73-56)×(15+7)
(12+120÷30)×4 90-(90-12×4)
2、选择正确的运算顺序
(1070+28×289)÷18正确运算顺序是( )
a、加法 乘法 除法 b、乘法 加法 除法
c、除法 乘法 加法 d、加法 除法 乘法
3、菜站运来蔬菜920千克,运了3车,还剩20千克,平均每车运多少千克?
(小组互动,合作解答。)
(四)、作业:
练习二 4、5、6题
含小括号的三步计算式题 篇4
课型
综合课型
课时
1课时
主备人
张宇
审核人
复备人
本周行为训练重点
班级
小组
姓名
学习目标
1、引导学生结合具体四则混合运算式题,总结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
2、通过探讨为啥参与运算的数、排列顺序及运算符号都相同,而计算结果却不一样,使学生再一次认识小括号的作用,进一步掌握混合运算的顺序。
重难点预测
教学重点:总结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计算意识。
时间预设
导学:2分钟 自学:17分钟 互学13分钟 评学:7分钟 整理导学案:1分钟
学习过程
一导学
前几天,咱们都到“冰雪天地”去寻找数学问题,今天咱们就不去了,请看老师这儿有两题,你会计算吗?
(1)42+6×(12-4) (2)42+6×12-4
二、自学
1、比较这两题的异同点。(数字、运算符号都一样,第一题有小括号,第二题没有小括号。)
2、你能用和、差、积、商来表述运算过程吗?(第一题:先求差,然后求积,最后求和。第二题:先求积、然后求和,最后求差。
3、会解答吗?请两位同学到黑板上板演,其余同学做在草稿纸上。
4、反馈交流,指出不足。
42+6×(12-4)
=42+6-8
=42+48
=90
以采访的形式向板演的同学发问:在计算之前,你先干啥?(先确定运算顺序)你是根据啥来确定运算顺序的?(先算小括号里面的,然后再乘除,最后加减)
42+6×12-4
=42+72-4
=114-4
=110
教师提问:你是怎么确定运算顺序的?
三、互学
1、 计算这两题后,你想说些啥?(数字、运算符号一样,就因为一个有小括号,一个没有小括号,运算顺序不一样,导致运算结果也不一样。)
2、总结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1)明确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统称四则运算。
(2)回忆混合运算的学习,小组合作总结出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3)、交流,形成板书。
四、评学
1、先说出各题的运算顺序,再计算。
(1)请学生用和、差、积、商说说运算顺序。
(2)计算,写出计算过程。
(3)交流,改错。
2、学校食堂买来大米850千克,运了三车,还剩100千克,平均每车运多少千克。
(1)请两位同学来读题,其他同学来说一说你读懂了啥?
(2)分析数量关系,列式解答,说说算式每一步的意思,再说说运算顺序,看看算式意思是否跟运算顺序相符合。
3、下面四张扑克牌上的点数,经过怎么样的运算才能得到24呢?你能想出几种办法?
(1) 先进行小组合作,看看哪个小组列出的算式最多。
(2)交流,列出各种办法。
(6+4-2)×3 6×4÷(3-2) 6
4、旅游社推出“××景色区一日游”的两种出游价格方案。
(1)分析两种方案的意思。(第一种方案是按人数买,成人和儿童的票价不一样;第二种方案按团体计价,五人以上就一口价每人100元。)
(2)共同解决第(1)小题,分别让学生按两种方案分别购票,看看哪种方案购票便宜一些?
(3)独立解答第(2)小题。(与第(1)小题是同样道理)
含小括号的三步计算式题 篇5
科目 数学 主备人 蒋天霜 审核人 课题 含小括号的三步计算式题 课时安排 1 学习目标 1. 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含小括号的三步计算式题。 2. 培养学生观察、比较、类推的思维能力。 3. 使学生养成规范解题、认真检查的好习惯。 学习重点 理解和掌握含有小括号的三步计算式题,能准确地计算较复杂的三步式题。 学习难点 运用知识迁移,培养学生积极探索“三步式题中,小括号内含有加、减和乘、除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规范地用脱式计算。 学习准备 学具准备:口算卡片。 预习内容: 学习流程 教、学前修改 教、学后修改 一、导入 1. 口算。(卡片) 20+30÷3 42×3 90÷15+3 12×5―40÷2 8×5×10 120÷3×5 一人读题,说计算顺序,另一人计算出结果,其他同学判断对错。 2. 说出下列各题的运算顺序。 150―100÷5×4 (43+57)×(38―31) 同桌各选一题,互相说一说:题中含有哪些运算,应先算啥,再算啥,为啥按这样的顺序进行计算? 强调:一个算式里,如果既有加、减法,也有乘、除法,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含有括号的算式,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3. 计算。 23+570÷19 90―(32+30) 同桌互说运算顺序并口算出结果。 二、教学实施 1. 学习例5。 (1) 板书例题。 (2) 思考:先算啥,再算啥,最后算啥。 (3) 在算式中标出运算顺序号。 42+6×(12―4) 42+6×12―4 ① ① ② ② ③ ③ (4) 尝试独立完成计算过程。 (5) 核对计算结果。 (6) 讨论。 例5中两小题有啥相同的地方?有啥不同的地方? 通过讨论、交流,得出结论。 相同点:①参与运算的数相同。 ②运算符号相同。 ③数和运算符号的排列顺序相同。 不同点: ①第一小题有小括号,第二小题没有小括号。 ②两题运算顺序不同,第一小题先求差,再求积,最后求和;第二小题先求积,再求和,最后求差。 ③计算结果不同。 (7) 总结归纳。 老师:根据我们所做的四则运算,你能总结出它们的运算顺序吗? 老师根据学生总结的内容,归纳板书: 同级 从左——右 没有括号的算式 四则运算 异级 先乘、除法,再加、减法 有括号的算式 先算括号里的 (+、―、×、÷) 2. 拓展学习。 (1) 老师板书:100―23―540÷18 (2) 说一说这道题的运算顺序。 (3) 老师将例题变式为:100―(23+540÷18) (4) 观察例题变化。 (5) 引导思考。 这道题中的小括号内含有除法和加法两级运算,应按啥顺序进行计算呢?(小括号内先算除再算加) (6) 试做例题,同桌对照,互相订正。 (7) 指名汇报自己的计算过程并板书。 100―(23+540÷18) =100―(23+30) =100―53 =47 (8) 讨论:括号内含有两级运算的式题,计算时应注意啥? 明确:括号内含有两级运算的式题,先算括号内的乘、除法,再算括号内的加、减法,最后再算括号外面的。 三、课堂作业新设计 1.先说运算顺序,再计算。 2.菜站运来蔬菜920千克,运了3车,还剩下20千克。平均每车运多少千克? 四、思维训练 1. 5箱蜜蜂一年可以酿75千克蜂蜜。照这样计算,一年酿300千克蜂蜜,需增加几箱蜜蜂?(列综合算式) 2. 花果山上桃树多,5只小猴分150棵,现在有75只小猴,分后还剩下80棵。要想当小猴王,算出桃树有多少棵。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了含小括号的混合运算,计算时仍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小括号外面的;如果小括号里有两级运算,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想一想:做题时要注意啥? 一审:看清题里是否有小括号,含有哪些运算。 二想:想一想运算顺序。 三算:按照运算顺序进行计算。 四查:养成一步一查的好习惯。
含小括号的三步计算式题 篇6
教学过程:
说出运算顺序(小黑板出示)
20+30÷3 42×3-5 90÷15+3
120×5-40÷2 8×5×10 120÷3×5
23+57÷19 90-(32+30)
42+6×(12-4) 42+6×12-4
尝试自学,自主探究
1、尝试练习
(1)42+6×(12-4) (2)42+6×12-4
学生在练习本上独立解答(画出顺序线)
(指三名学生板演)
交流汇报:两小题有啥相同的地方?有啥不同的地方?两题的计算结果为啥不一样?
(生说理由)
总结探究:这几天我们一直都在说“四则运算”?那么到底啥是四则运算呢?
学生针对问题发表自己的意见。
概括: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统称四则运算。(板书)
下面看一组试题,请你说一说先算啥?然后算啥?
①90÷15+3 ②120÷3×5
③100-70+20 ④20+(30×2)
⑤20×2+30÷5 ⑥36-6×5
板书: 四 则 运 算
(+ - × ÷)
1、没有括号的算式⑴同级 左→右
⑵两级 先算乘除法,
再算加减法
2、有小括号的算式:先算小括号里的
三、二次尝试
1、课本:第12页“做一做”的第1小题
第14页的第1、2、3、4小题及“做一做”
第2小题
全课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们都学到了哪些知识呢?还有啥疑问吗?
教学内容:教材第11页的例5,第12页的“做一做”和第14页练习二的第1-5题。
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含小括号的三步计算式题。
2、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类推的思维能力。
3、使学生养成规范解题,认真检查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1、理解和掌握含有小括号的三步计算式题,能准确的计算较复杂的三步式题。
2、运用知识迁移培养学生积极探究“三步式题中小括号内含有加减和乘除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规范的用脱式计算。
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含小括号的三步计算式题 篇7
基本信息 课题 人教版第一单元第四课时《含小括号的三步计算式题》 作者及工作单位 周东生 济源市坡头镇第一小学 教材分析 通过解决冰雕区“下午要比上午多派几名保洁员”的问题,总结含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顺序。从问题入手,在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习解决办法,理解运算顺序。 教材呈现了两种不同的办法,教学时要引导学生进行比较,体会到解决问题的思路不同,解决办法也不同,计算的步数也不一样,特别是要结合第二种办法,概括含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第一种办法也是学生最易接受的,最适合学生理解的办法,这种办法的计算办法在例3中已经讲过,本节课的重点在第二种办法上,不仅要让学生理解解题思路,更要帮助学生掌握有小括号的运算顺序。 学情分析 学生对四则运算已经积累了一些经验,但是呢含有小括号的运算顺序还比较陌生,需要老师多加指导。 特别是对小括号的认识,学生还比较不清楚,老师要通过各种办法,帮助学生认识到有小括号和没小括号的区别,也就是说,认识到小括号的作用——改变运算顺序。 大多数学生可能会比较轻松的掌握,同时会有一小部分后进生对此难以理解,会在不需要的时候加上小括号,需要时却没有小括号,所以理解小括号的作用是最重要的。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含小括号的三步计算式题。 2、培养学生观察、比较、类推的思维能力。 3、使学生养成规范解题、认真检查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和难点 1、理解和掌握含有小括号的三步计算的三步计算式题,能准确地计算较复杂的三步计算题。 2、运用知识迁移,培养学生积极探索“三步式题中,小括号内含有加、减和乘、除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规范地用脱式计算。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的表述不必详细到将教师、学生的所有对话、活动逐字记录,但是呢应该把主要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很清楚地再现。)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行为 设计意图 一、导入 二、新授 1.口算 20+30÷3 42×3 90÷15+3 12×5-40÷2 8×5×10 120÷3×5 2.说出下列各题的运算顺序。 150-100÷5×4 (43+57)×(38-31) 3、计算 23+570÷19 90-(32+30) 1. 学习例5 ⑴板书例题 ⑵思考:先算啥,再算啥,最后算啥。 ⑶在算式中标出运算顺序符号。 42+6×(12-4) 42+6×12-4 ⑷尝试完成计算过程 ⑸互说计算结果 ⑹讨论 例5中两个小题有啥相同的地方?有啥不同的地方? 通过讨论、交流,得出结论。 相同点:①参与运算 可能出现两种情况,第一,计算错误,第二,运算顺序错误。 第二题可能还是先算乘法 学生互说运算顺序并计算 学生可能考虑不 到小括号的存在。 计算顺序可能不一样。 学生可能只说而不说运算顺序。 通过学生的做,主要就是看学生的运算顺序掌握的怎样,进而从中找到不足,及时帮助学生掌握。 一方面检查学生的运算顺序掌握情况,另一方面也为今天的学习铺垫 再次帮助学生理清运算顺序,为本节课的学习打基础 在教学之前,先看学生在小括号的认识方面存在哪些问题。 强化运算顺序 的认识和运用。 让学生充分通过讨论,加深对运算顺序的认识。 的数相同。②运算符号相同。③数和运算符号的排列顺序相同。 不同点:①第一小题有小括号,第二小题没有小括号。②两个小题运算顺序不同,第一小题先算差,再算积,最后算和;第二小题先算积,再算和,最后算差。③计算结果不同。 ⑺总结归纳。 师:根据我们所做的四则运算,你能总结出它们的运算顺序吗? 师:根据学生总结的内容,归纳板书:(具体内容见板书设计) 2、拓展学习。 ⑴师板书: 100-23-540÷18 ⑵说一说这道题的运算顺序。 ⑶师将例题改为: 100-(23+540÷18) ⑷引导生观察例题的变化。 ⑸引导思考。 这道题中的小括号内含有除法和加法两级运算,应按啥顺序进行计算呢?(小括号内应先算除法再算加法) ⑹试做例题,同桌对照,互相订正。 ⑺指名汇报自己的计算过程并板书。 100-(23+540÷18) =100-(23+30) =100-53 =47 ⑻讨论: 小括号内含有两级 学生学得可能不全面,也可能只是说到其中的一点,并不能把全部的都说出来。 学生说得不会很到位,师要做好引导。 个别生可能注意不到小括号的存在而没有正确计算。 小括号里出现两种以上的运算,学生多知道运算顺序,而在计算的时候一次性把小括号去掉,进而倒置整道题的错误。 通过学生的说,一方面让学生充分认识到不同的顺序运算是因为小括号的作用,另一方面,也为师的教学做好准备。 通过板书,更加直观地帮助学生掌握运算顺序。 帮助学生充分体会小括号的作用。 帮助学生充分注意到在小括号里有两种以上的运算时,只能一步步去掉小括号,而不能一次把小括号去掉完。 三、练习 四、培优 运算的式题,计算时应注意啥? 明确:小括号内含有两级运算的式题,先算小括号内的乘除法,再算小括号内的加减法,最后算小括号外面的。 1、先说运算顺序,再计算。 360÷(40-25) (73-56)×(7+15) (15+120÷24)×4 90-(80-12×5) 2、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 )里。 ⑴(1070+28×289)÷18的正确运算顺序是( ). a加法 乘法 除法 b乘法 加法 除法 c除法 乘法 加法 ⑵选择正确的综合算式是( ) 2×3=6 9+6=15 50-15=35 a50-(9+2)×3 b(50-9+2)×3 c50-(9+2×3) 3、自编两道与今天的混合运算式题类似的计算题。 4、商店新进化肥920千克,运了3车,还剩20千克,平均每车运多少千克? 1、花果山上桃树多,5只小猴分150棵,现在有75只小猴,分后还剩80棵,要想当小猴王,算出桃树有多少棵。 2、5箱蜜蜂一年可以酿75千克蜂蜜。照这 学生的运算顺序可能出现差错,特别是小括号里有两种运算的。 让学生把三个式题综合为一个式题,难度有点大,学生也可能不知道怎样去解决。 有一部分学生可能做这种题没有一点儿头绪。 练习中从不同的三个层面进行设计,进而帮助学生比较好地复习和巩固本节课所学的知识。 让学生从各种情形中来认知和练习综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一个班学习成绩怎样,优生怎样相当重要,在每节课上都要适当地培养优生。 样计算,一处酿300千克蜂蜜,需要增加几箱蜜蜂? 板书设计(需要一直留在黑板上主板书) 同级 左→右 四 则 运 算 { 没有小括号的算式{ (+、-、×、÷) 两级 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有小括号的算式 先算小括号里的
推荐站内搜索:高级有质感的句子、满分作文神仙开头、浙江自考报名时间、公务员考试题目、中小学生教师资格证考试网、河南高考答案、陕西师范大学考研成绩查询、一句话致自己、小学优秀作文网神秘岛读后感2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