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减应用题(精选9篇)
连减应用题 篇1
课题:
教学目标
1.理解并掌握的解题思路,能正确并迅速地计算.
2.运用迁移规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渗透比较思想.
3.看图口编应用题,提高学生综合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1.分析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两个数的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2.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两个数的应用题的第一种解法.
教学难点
提出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两个数应用题的中间问题.
教具学具准备
投影仪、投影片、小黑板、直尺.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1.投影出示复习题.
学校有30张彩色纸,做纸花用去11张,还剩多少张?
2.指名读题,找出题中的条件和问题.
3.学生独立解答,集体订正.
学生思考、回答:这道题要求的“还剩多少张”是干啥用去后剩下的张数?
二、探究新知.
1.导入 新课:前面学习的应用题,都是把复习题的第一个条件改变成两个条件,把一步计算的应用题变为两步计算的应用题.现在,这道应用题前两个条件不变,我们在第二个条件后加上一个条件,看看变成啥样的应用题,该怎么样解答.
2.教学例3.
(1)出示例3:学校有30张彩色纸,做纸花用去11张,做小旗用去9张,还剩多少张?
(2)指名读题,找出题中的条件和问题.
(3)初步理解题意:
教师引导学生从条件、问题入手对复习题和例3进行观察、比较、分析.使学生知道:虽然两道题都是求“还剩多少张?”,但复习题给出了两个条件:30张彩色纸、做纸花用去11张,所以求出做完纸花后剩下的张数,也就回答了最后问题,只需一步计算;例3给出了三个条件:30张彩色纸,做纸花用去11张,做小旗用去9张.由此可知,从30张彩色纸中用了两次,求最后剩下的张数,显然不能一步完成,而需计算两步.
(4)画线段图,进一步理解题意.
学生叙述题中的条件和问题,教师画出线段图:
指名看线段图说明题意.
(5)利用线段图,分析题中数量关系,找出中间问题,解答应用题.
学生看图、思考、讨论:从30张彩色纸中,做纸花用去11张,由这两个条件可以算出啥?
通过思考、讨论,使学生知道:由题中的前两个条件,可以求出做完纸花后还有多少张彩色纸.
指名在线段图上指出哪部分表示“做完纸花还有多少张”.教师随即在线段图的对应部分标出:
板书:做完纸花还有多少张?
学生看图思考:根据条件怎么样求出做完纸花还有多少张?
指名在线段图上指出第一步是从哪一段里去掉哪一段,剩下的是哪一段.
学生叙述算式及得数,教师板书:30-11=19(张)
引导学生思考:这19张回答的是不是题中的问题?为啥?
通过分析,使学生知道:例3要求的是从总数30张中做纸花、做小旗用去两次后剩下的部分.19张是从30张中用去一次即做纸花后剩下的,它回答的是应用题的中间问题,而不是最后的问题.
学生看图思考:做小旗用的9张彩色纸是从哪部分中用去的?由这两个条件可以求啥?
指名在线段图上指出是从哪一段里去掉哪一段,剩下的是哪一段.
板书:(2)还剩多少张?
学生叙述算式及得数,教师板书:19-9=10(张)
答:还剩10张.
(6)回顾分析、解答例3的过程.
教师以叙述及问答的方式引导学生回忆例3的分析、解答过程.
①读题,找出题中的条件、问题.
指名叙述题中的条件和问题.
②分析题中的条件和问题,看由题中的已知条件能不能一步解答所求问题.
指名回答由例3的已知条件能否一步解答“还剩多少张”,为啥?
③画出线段图,看图分析由前两个条件可以求出啥问题,确定第一步该算啥.
指名叙述例3的前两个条件,回答用前两个条件可以求啥,第一步该算啥.
再分析由第一步的计算结果和第三个条件能木能解答所提问题,确定第二步算啥.
指名叙述例3第二步算啥.
④经过分析,知道先算啥,再算啥,就可以列式解答了.
指名叙述例3第一步、第二步的解答办法.
⑤写出答案,检查解答有没有错误.
教师总结:解答应用题关键是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在今后的练习中,同学们可以根据题中的条件、问题自己画出线段图,根据直观图示进行分析,确定先算啥,再算啥,最后再解答.
3.完成“做一做”.
婴儿园买来30个梨,给小班12个,给中班9个,还有多少个?
(1)指名读题,找出题中的条件和问题.
随学生叙述,教师在黑板上画出不完整的线段图.
(2)引导学生画出:
①给小班12个后剩下的部分.
②给中班9个后剩下的部分.
一名学生画在黑板上,其余学生画在书上.
(3)学生分析、解答.
(4)指名叙述解题思路.
三、全课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的是两步计算应用题中,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两个数的应用题.
这种应用题有两种解答办法,今天我们学习的是其中的一种,即从总数中减去第一部分,再减去第二部分,下节课我们将学习这种应用题的第二种解法.
随堂练习
1.(1)河边有24只鸭,游走了7只,还剩多少只?
(2)河边有24只鸭,先游走7只,也游走9只,还剩多少只?
引导学生对上述两题进行分析比较:两题的第一个条件相同,即河边有24只鸭,问题相同,都是求还剩多少只.但第1小题的已知条件告诉我们,从24只鸭中游走了一次即7只,求剩下的,可一步解答.第2小题是从24只中游走两次,第一次游走7只,第二次游走9只,求剩下的不能一步解答,必须先求出游走7只后还有多少只.
学生独立解答,集体订正.
2.缝纫组买来35米花布,30米蓝布.做衣服用去59米,还剩多少米?
指名读题,找出题中的条件和问题.
学生独立解答.
指名叙述解题思路及答案,集体订正.
布置作业
商店运来35筐iPhone.上午卖10筐,下午卖11筐,还剩多少筐?
板书设计
连减应用题 篇2
课题:
教学目标
1.理解并掌握的解题思路,能正确并迅速地计算.
2.运用迁移规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渗透比较思想.
3.看图口编应用题,提高学生综合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1.分析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两个数的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2.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两个数的应用题的第一种解法.
教学难点
提出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两个数应用题的中间问题.
教具学具准备
投影仪、投影片、小黑板、直尺.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1.投影出示复习题.
学校有30张彩色纸,做纸花用去11张,还剩多少张?
2.指名读题,找出题中的条件和问题.
3.学生独立解答,集体订正.
学生思考、回答:这道题要求的“还剩多少张”是干啥用去后剩下的张数?
二、探究新知.
1.导入 新课:前面学习的应用题,都是把复习题的第一个条件改变成两个条件,把一步计算的应用题变为两步计算的应用题.现在,这道应用题前两个条件不变,我们在第二个条件后加上一个条件,看看变成啥样的应用题,该怎么样解答.
2.教学例3.
(1)出示例3:学校有30张彩色纸,做纸花用去11张,做小旗用去9张,还剩多少张?
(2)指名读题,找出题中的条件和问题.
(3)初步理解题意:
教师引导学生从条件、问题入手对复习题和例3进行观察、比较、分析.使学生知道:虽然两道题都是求“还剩多少张?”,但复习题给出了两个条件:30张彩色纸、做纸花用去11张,所以求出做完纸花后剩下的张数,也就回答了最后问题,只需一步计算;例3给出了三个条件:30张彩色纸,做纸花用去11张,做小旗用去9张.由此可知,从30张彩色纸中用了两次,求最后剩下的张数,显然不能一步完成,而需计算两步.
(4)画线段图,进一步理解题意.
学生叙述题中的条件和问题,教师画出线段图:
指名看线段图说明题意.
(5)利用线段图,分析题中数量关系,找出中间问题,解答应用题.
学生看图、思考、讨论:从30张彩色纸中,做纸花用去11张,由这两个条件可以算出啥?
通过思考、讨论,使学生知道:由题中的前两个条件,可以求出做完纸花后还有多少张彩色纸.
指名在线段图上指出哪部分表示“做完纸花还有多少张”.教师随即在线段图的对应部分标出:
板书:做完纸花还有多少张?
学生看图思考:根据条件怎么样求出做完纸花还有多少张?
指名在线段图上指出第一步是从哪一段里去掉哪一段,剩下的是哪一段.
学生叙述算式及得数,教师板书:30-11=19(张)
引导学生思考:这19张回答的是不是题中的问题?为啥?
通过分析,使学生知道:例3要求的是从总数30张中做纸花、做小旗用去两次后剩下的部分.19张是从30张中用去一次即做纸花后剩下的,它回答的是应用题的中间问题,而不是最后的问题.
学生看图思考:做小旗用的9张彩色纸是从哪部分中用去的?由这两个条件可以求啥?
指名在线段图上指出是从哪一段里去掉哪一段,剩下的是哪一段.
板书:(2)还剩多少张?
学生叙述算式及得数,教师板书:19-9=10(张)
答:还剩10张.
(6)回顾分析、解答例3的过程.
教师以叙述及问答的方式引导学生回忆例3的分析、解答过程.
①读题,找出题中的条件、问题.
指名叙述题中的条件和问题.
②分析题中的条件和问题,看由题中的已知条件能不能一步解答所求问题.
指名回答由例3的已知条件能否一步解答“还剩多少张”,为啥?
③画出线段图,看图分析由前两个条件可以求出啥问题,确定第一步该算啥.
指名叙述例3的前两个条件,回答用前两个条件可以求啥,第一步该算啥.
再分析由第一步的计算结果和第三个条件能木能解答所提问题,确定第二步算啥.
指名叙述例3第二步算啥.
④经过分析,知道先算啥,再算啥,就可以列式解答了.
指名叙述例3第一步、第二步的解答办法.
⑤写出答案,检查解答有没有错误.
教师总结:解答应用题关键是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在今后的练习中,同学们可以根据题中的条件、问题自己画出线段图,根据直观图示进行分析,确定先算啥,再算啥,最后再解答.
3.完成“做一做”.
婴儿园买来30个梨,给小班12个,给中班9个,还有多少个?
(1)指名读题,找出题中的条件和问题.
随学生叙述,教师在黑板上画出不完整的线段图.
(2)引导学生画出(请记得收藏本站-一路高升范文网,以获取更多新鲜内容):
①给小班12个后剩下的部分.
②给中班9个后剩下的部分.
一名学生画在黑板上,其余学生画在书上.
(3)学生分析、解答.
(4)指名叙述解题思路.
三、全课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的是两步计算应用题中,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两个数的应用题.
这种应用题有两种解答办法,今天我们学习的是其中的一种,即从总数中减去第一部分,再减去第二部分,下节课我们将学习这种应用题的第二种解法.
随堂练习
1.(1)河边有24只鸭,游走了7只,还剩多少只?
(2)河边有24只鸭,先游走7只,也游走9只,还剩多少只?
引导学生对上述两题进行分析比较:两题的第一个条件相同,即河边有24只鸭,问题相同,都是求还剩多少只.但第1小题的已知条件告诉我们,从24只鸭中游走了一次即7只,求剩下的,可一步解答.第2小题是从24只中游走两次,第一次游走7只,第二次游走9只,求剩下的不能一步解答,必须先求出游走7只后还有多少只.
学生独立解答,集体订正.
2.缝纫组买来35米花布,30米蓝布.做衣服用去59米,还剩多少米?
指名读题,找出题中的条件和问题.
学生独立解答.
指名叙述解题思路及答案,集体订正.
布置作业
商店运来35筐iPhone.上午卖10筐,下午卖11筐,还剩多少筐?
板书设计
连减应用题 篇3
课题:
教学目标
1.理解并掌握的解题思路,能正确并迅速地计算.
2.运用迁移规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渗透比较思想.
3.看图口编应用题,提高学生综合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1.分析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两个数的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2.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两个数的应用题的第一种解法.
教学难点
提出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两个数应用题的中间问题.
教具学具准备
投影仪、投影片、小黑板、直尺.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1.投影出示复习题.
学校有30张彩色纸,做纸花用去11张,还剩多少张?
2.指名读题,找出题中的条件和问题.
3.学生独立解答,集体订正.
学生思考、回答:这道题要求的“还剩多少张”是干啥用去后剩下的张数?
二、探究新知.
1.导入 新课:前面学习的应用题,都是把复习题的第一个条件改变成两个条件,把一步计算的应用题变为两步计算的应用题.现在,这道应用题前两个条件不变,我们在第二个条件后加上一个条件,看看变成啥样的应用题,该怎么样解答.
2.教学例3.
(1)出示例3:学校有30张彩色纸,做纸花用去11张,做小旗用去9张,还剩多少张?
(2)指名读题,找出题中的条件和问题.
(3)初步理解题意:
教师引导学生从条件、问题入手对复习题和例3进行观察、比较、分析.使学生知道:虽然两道题都是求“还剩多少张?”,但复习题给出了两个条件:30张彩色纸、做纸花用去11张,所以求出做完纸花后剩下的张数,也就回答了最后问题,只需一步计算;例3给出了三个条件:30张彩色纸,做纸花用去11张,做小旗用去9张.由此可知,从30张彩色纸中用了两次,求最后剩下的张数,显然不能一步完成,而需计算两步.
(4)画线段图,进一步理解题意.
学生叙述题中的条件和问题,教师画出线段图:
指名看线段图说明题意.
(5)利用线段图,分析题中数量关系,找出中间问题,解答应用题.
学生看图、思考、讨论:从30张彩色纸中,做纸花用去11张,由这两个条件可以算出啥?
通过思考、讨论,使学生知道:由题中的前两个条件,可以求出做完纸花后还有多少张彩色纸.
指名在线段图上指出哪部分表示“做完纸花还有多少张”.教师随即在线段图的对应部分标出:
板书:做完纸花还有多少张?
学生看图思考:根据条件怎么样求出做完纸花还有多少张?
指名在线段图上指出第一步是从哪一段里去掉哪一段,剩下的是哪一段.
学生叙述算式及得数,教师板书:30-11=19(张)
引导学生思考:这19张回答的是不是题中的问题?为啥?
通过分析,使学生知道:例3要求的是从总数30张中做纸花、做小旗用去两次后剩下的部分.19张是从30张中用去一次即做纸花后剩下的,它回答的是应用题的中间问题,而不是最后的问题.
学生看图思考:做小旗用的9张彩色纸是从哪部分中用去的?由这两个条件可以求啥?
指名在线段图上指出是从哪一段里去掉哪一段,剩下的是哪一段.
板书:(2)还剩多少张?
学生叙述算式及得数,教师板书:19-9=10(张)
答:还剩10张.
(6)回顾分析、解答例3的过程.
教师以叙述及问答的方式引导学生回忆例3的分析、解答过程.
①读题,找出题中的条件、问题.
指名叙述题中的条件和问题.
②分析题中的条件和问题,看由题中的已知条件能不能一步解答所求问题.
指名回答由例3的已知条件能否一步解答“还剩多少张”,为啥?
③画出线段图,看图分析由前两个条件可以求出啥问题,确定第一步该算啥.
指名叙述例3的前两个条件,回答用前两个条件可以求啥,第一步该算啥.
再分析由第一步的计算结果和第三个条件能木能解答所提问题,确定第二步算啥.
指名叙述例3第二步算啥.
④经过分析,知道先算啥,再算啥,就可以列式解答了.
指名叙述例3第一步、第二步的解答办法.
⑤写出答案,检查解答有没有错误.
教师总结:解答应用题关键是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在今后的练习中,同学们可以根据题中的条件、问题自己画出线段图,根据直观图示进行分析,确定先算啥,再算啥,最后再解答.
3.完成“做一做”.
婴儿园买来30个梨,给小班12个,给中班9个,还有多少个?
(1)指名读题,找出题中的条件和问题.
随学生叙述,教师在黑板上画出不完整的线段图.
(2)引导学生画出:
①给小班12个后剩下的部分.
②给中班9个后剩下的部分.
一名学生画在黑板上,其余学生画在书上.
(3)学生分析、解答.
(4)指名叙述解题思路.
三、全课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的是两步计算应用题中,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两个数的应用题.
这种应用题有两种解答办法,今天我们学习的是其中的一种,即从总数中减去第一部分,再减去第二部分,下节课我们将学习这种应用题的第二种解法.
随堂练习
1.(1)河边有24只鸭,游走了7只,还剩多少只?
(2)河边有24只鸭,先游走7只,也游走9只,还剩多少只?
引导学生对上述两题进行分析比较:两题的第一个条件相同,即河边有24只鸭,问题相同,都是求还剩多少只.但第1小题的已知条件告诉我们,从24只鸭中游走了一次即7只,求剩下的,可一步解答.第2小题是从24只中游走两次,第一次游走7只,第二次游走9只,求剩下的不能一步解答,必须先求出游走7只后还有多少只.
学生独立解答,集体订正.
2.缝纫组买来35米花布,30米蓝布.做衣服用去59米,还剩多少米?
指名读题,找出题中的条件和问题.
学生独立解答.
指名叙述解题思路及答案,集体订正.
布置作业
商店运来35筐iPhone.上午卖10筐,下午卖11筐,还剩多少筐?
板书设计
连减应用题 篇4
课题:
教学目标
1.理解并掌握的解题思路,能正确并迅速地计算.
2.运用迁移规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渗透比较思想.
3.看图口编应用题,提高学生综合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1.分析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两个数的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2.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两个数的应用题的第一种解法.
教学难点
提出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两个数应用题的中间问题.
教具学具准备
投影仪、投影片、小黑板、直尺.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1.投影出示复习题.
学校有30张彩色纸,做纸花用去11张,还剩多少张?
2.指名读题,找出题中的条件和问题.
3.学生独立解答,集体订正.
学生思考、回答:这道题要求的“还剩多少张”是干啥用去后剩下的张数?
二、探究新知.
1.导入 新课:前面学习的应用题,都是把复习题的第一个条件改变成两个条件,把一步计算的应用题变为两步计算的应用题.现在,这道应用题前两个条件不变,我们在第二个条件后加上一个条件,看看变成啥样的应用题,该怎么样解答.
2.教学例3.
(1)出示例3:学校有30张彩色纸,做纸花用去11张,做小旗用去9张,还剩多少张?
(2)指名读题,找出题中的条件和问题.
(3)初步理解题意:
教师引导学生从条件、问题入手对复习题和例3进行观察、比较、分析.使学生知道:虽然两道题都是求“还剩多少张?”,但复习题给出了两个条件:30张彩色纸、做纸花用去11张,所以求出做完纸花后剩下的张数,也就回答了最后问题,只需一步计算;例3给出了三个条件:30张彩色纸,做纸花用去11张,做小旗用去9张.由此可知,从30张彩色纸中用了两次,求最后剩下的张数,显然不能一步完成,而需计算两步.
(4)画线段图,进一步理解题意.
学生叙述题中的条件和问题,教师画出线段图:
指名看线段图说明题意.
(5)利用线段图,分析题中数量关系,找出中间问题,解答应用题.
学生看图、思考、讨论:从30张彩色纸中,做纸花用去11张,由这两个条件可以算出啥?
通过思考、讨论,使学生知道:由题中的前两个条件,可以求出做完纸花后还有多少张彩色纸.
指名在线段图上指出哪部分表示“做完纸花还有多少张”.教师随即在线段图的对应部分标出:
板书:做完纸花还有多少张?
学生看图思考:根据条件怎么样求出做完纸花还有多少张?
指名在线段图上指出第一步是从哪一段里去掉哪一段,剩下的是哪一段.
学生叙述算式及得数,教师板书:30-11=19(张)
引导学生思考:这19张回答的是不是题中的问题?为啥?
通过分析,使学生知道:例3要求的是从总数30张中做纸花、做小旗用去两次后剩下的部分.19张是从30张中用去一次即做纸花后剩下的,它回答的是应用题的中间问题,而不是最后的问题.
学生看图思考:做小旗用的9张彩色纸是从哪部分中用去的?由这两个条件可以求啥?
指名在线段图上指出是从哪一段里去掉哪一段,剩下的是哪一段.
板书:(2)还剩多少张?
学生叙述算式及得数,教师板书:19-9=10(张)
答:还剩10张.
(6)回顾分析、解答例3的过程.
教师以叙述及问答的方式引导学生回忆例3的分析、解答过程.
①读题,找出题中的条件、问题.
指名叙述题中的条件和问题.
②分析题中的条件和问题,看由题中的已知条件能不能一步解答所求问题.
指名回答由例3的已知条件能否一步解答“还剩多少张”,为啥?
③画出线段图,看图分析由前两个条件可以求出啥问题,确定第一步该算啥.
指名叙述例3的前两个条件,回答用前两个条件可以求啥,第一步该算啥.
再分析由第一步的计算结果和第三个条件能木能解答所提问题,确定第二步算啥.
指名叙述例3第二步算啥.
④经过分析,知道先算啥,再算啥,就可以列式解答了.
指名叙述例3第一步、第二步的解答办法.
⑤写出答案,检查解答有没有错误.
教师总结:解答应用题关键是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在今后的练习中,同学们可以根据题中的条件、问题自己画出线段图,根据直观图示进行分析,确定先算啥,再算啥,最后再解答.
3.完成“做一做”.
婴儿园买来30个梨,给小班12个,给中班9个,还有多少个?
(1)指名读题,找出题中的条件和问题.
随学生叙述,教师在黑板上画出不完整的线段图.
(2)引导学生画出:
①给小班12个后剩下的部分.
②给中班9个后剩下的部分.
一名学生画在黑板上,其余学生画在书上.
(3)学生分析、解答.
(4)指名叙述解题思路.
三、全课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的是两步计算应用题中,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两个数的应用题.
这种应用题有两种解答办法,今天我们学习的是其中的一种,即从总数中减去第一部分,再减去第二部分,下节课我们将学习这种应用题的第二种解法.
随堂练习
1.(1)河边有24只鸭,游走了7只,还剩多少只?
(2)河边有24只鸭,先游走7只,也游走9只,还剩多少只?
引导学生对上述两题进行分析比较:两题的第一个条件相同,即河边有24只鸭,问题相同,都是求还剩多少只.但第1小题的已知条件告诉我们,从24只鸭中游走了一次即7只,求剩下的,可一步解答.第2小题是从24只中游走两次,第一次游走7只,第二次游走9只,求剩下的不能一步解答,必须先求出游走7只后还有多少只.
学生独立解答,集体订正.
2.缝纫组买来35米花布,30米蓝布.做衣服用去59米,还剩多少米?
指名读题,找出题中的条件和问题.
学生独立解答.
指名叙述解题思路及答案,集体订正.
布置作业
商店运来35筐iPhone.上午卖10筐,下午卖11筐,还剩多少筐?
板书设计
连减应用题 篇5
课题:
教学目标
1.理解并掌握的解题思路,能正确并迅速地计算.
2.运用迁移规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渗透比较思想.
3.看图口编应用题,提高学生综合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1.分析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两个数的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2.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两个数的应用题的第一种解法.
教学难点
提出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两个数应用题的中间问题.
教具学具准备
投影仪、投影片、小黑板、直尺.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1.投影出示复习题.
学校有30张彩色纸,做纸花用去11张,还剩多少张?
2.指名读题,找出题中的条件和问题.
3.学生独立解答,集体订正.
学生思考、回答:这道题要求的“还剩多少张”是干啥用去后剩下的张数?
二、探究新知.
1.导入 新课:前面学习的应用题,都是把复习题的第一个条件改变成两个条件,把一步计算的应用题变为两步计算的应用题.现在,这道应用题前两个条件不变,我们在第二个条件后加上一个条件,看看变成啥样的应用题,该怎么样解答.
2.教学例3.
(1)出示例3:学校有30张彩色纸,做纸花用去11张,做小旗用去9张,还剩多少张?
(2)指名读题,找出题中的条件和问题.
(3)初步理解题意:
教师引导学生从条件、问题入手对复习题和例3进行观察、比较、分析.使学生知道:虽然两道题都是求“还剩多少张?”,但复习题给出了两个条件:30张彩色纸、做纸花用去11张,所以求出做完纸花后剩下的张数,也就回答了最后问题,只需一步计算;例3给出了三个条件:30张彩色纸,做纸花用去11张,做小旗用去9张.由此可知,从30张彩色纸中用了两次,求最后剩下的张数,显然不能一步完成,而需计算两步.
(4)画线段图,进一步理解题意.
学生叙述题中的条件和问题,教师画出线段图:
指名看线段图说明题意.
(5)利用线段图,分析题中数量关系,找出中间问题,解答应用题.
学生看图、思考、讨论:从30张彩色纸中,做纸花用去11张,由这两个条件可以算出啥?
通过思考、讨论,使学生知道:由题中的前两个条件,可以求出做完纸花后还有多少张彩色纸.
指名在线段图上指出哪部分表示“做完纸花还有多少张”.教师随即在线段图的对应部分标出:
板书:做完纸花还有多少张?
学生看图思考:根据条件怎么样求出做完纸花还有多少张?
指名在线段图上指出第一步是从哪一段里去掉哪一段,剩下的是哪一段.
学生叙述算式及得数,教师板书:30-11=19(张)
引导学生思考:这19张回答的是不是题中的问题?为啥?
通过分析,使学生知道:例3要求的是从总数30张中做纸花、做小旗用去两次后剩下的部分.19张是从30张中用去一次即做纸花后剩下的,它回答的是应用题的中间问题,而不是最后的问题.
学生看图思考:做小旗用的9张彩色纸是从哪部分中用去的?由这两个条件可以求啥?
指名在线段图上指出是从哪一段里去掉哪一段,剩下的是哪一段.
板书:(2)还剩多少张?
学生叙述算式及得数,教师板书:19-9=10(张)
答:还剩10张.
(6)回顾分析、解答例3的过程.
教师以叙述及问答的方式引导学生回忆例3的分析、解答过程.
①读题,找出题中的条件、问题.
指名叙述题中的条件和问题.
②分析题中的条件和问题,看由题中的已知条件能不能一步解答所求问题.
指名回答由例3的已知条件能否一步解答“还剩多少张”,为啥?
③画出线段图,看图分析由前两个条件可以求出啥问题,确定第一步该算啥.
指名叙述例3的前两个条件,回答用前两个条件可以求啥,第一步该算啥.
再分析由第一步的计算结果和第三个条件能木能解答所提问题,确定第二步算啥.
指名叙述例3第二步算啥.
④经过分析,知道先算啥,再算啥,就可以列式解答了.
指名叙述例3第一步、第二步的解答办法.
⑤写出答案,检查解答有没有错误.
教师总结:解答应用题关键是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在今后的练习中,同学们可以根据题中的条件、问题自己画出线段图,根据直观图示进行分析,确定先算啥,再算啥,最后再解答.
3.完成“做一做”.
婴儿园买来30个梨,给小班12个,给中班9个,还有多少个?
(1)指名读题,找出题中的条件和问题.
随学生叙述,教师在黑板上画出不完整的线段图.
(2)引导学生画出:
①给小班12个后剩下的部分.
②给中班9个后剩下的部分.
一名学生画在黑板上,其余学生画在书上.
(3)学生分析、解答.
(4)指名叙述解题思路.
三、全课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的是两步计算应用题中,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两个数的应用题.
这种应用题有两种解答办法,今天我们学习的是其中的一种,即从总数中减去第一部分,再减去第二部分,下节课我们将学习这种应用题的第二种解法.
随堂练习
1.(1)河边有24只鸭,游走了7只,还剩多少只?
(2)河边有24只鸭,先游走7只,也游走9只,还剩多少只?
引导学生对上述两题进行分析比较:两题的第一个条件相同,即河边有24只鸭,问题相同,都是求还剩多少只.但第1小题的已知条件告诉我们,从24只鸭中游走了一次即7只,求剩下的,可一步解答.第2小题是从24只中游走两次,第一次游走7只,第二次游走9只,求剩下的不能一步解答,必须先求出游走7只后还有多少只.
学生独立解答,集体订正.
2.缝纫组买来35米花布,30米蓝布.做衣服用去59米,还剩多少米?
指名读题,找出题中的条件和问题.
学生独立解答.
指名叙述解题思路及答案,集体订正.
布置作业
商店运来35筐iPhone.上午卖10筐,下午卖11筐,还剩多少筐?
板书设计
连减应用题 篇6
课题:连减应用题
教学目标
1.理解并掌握连减应用题的解题思路,能正确并迅速地计算连减应用题.
2.运用迁移规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渗透比较思想.
3.看图口编应用题,提高学生综合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1.分析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两个数的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2.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两个数的应用题的第一种解法.
教学难点
提出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两个数应用题的中间问题.
教具学具准备
投影仪、投影片、小黑板、直尺.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1.投影出示复习题.
学校有30张彩色纸,做纸花用去11张,还剩多少张?
2.指名读题,找出题中的条件和问题.
3.学生独立解答,集体订正.
学生思考、回答:这道题要求的“还剩多少张”是干啥用去后剩下的张数?
二、探究新知.
1.导入 新课:前面学习的应用题,都是把复习题的第一个条件改变成两个条件,把一步计算的应用题变为两步计算的应用题.现在,这道应用题前两个条件不变,我们在第二个条件后加上一个条件,看看变成啥样的应用题,该怎么样解答.
2.教学例3.
(1)出示例3:学校有30张彩色纸,做纸花用去11张,做小旗用去9张,还剩多少张?
(2)指名读题,找出题中的条件和问题.
(3)初步理解题意:
教师引导学生从条件、问题入手对复习题和例3进行观察、比较、分析.使学生知道:虽然两道题都是求“还剩多少张?”,但复习题给出了两个条件:30张彩色纸、做纸花用去11张,所以求出做完纸花后剩下的张数,也就回答了最后问题,只需一步计算;例3给出了三个条件:30张彩色纸,做纸花用去11张,做小旗用去9张.由此可知,从30张彩色纸中用了两次,求最后剩下的张数,显然不能一步完成,而需计算两步.
(4)画线段图,进一步理解题意.
学生叙述题中的条件和问题,教师画出线段图:
指名看线段图说明题意.
(5)利用线段图,分析题中数量关系,找出中间问题,解答应用题.
学生看图、思考、讨论:从30张彩色纸中,做纸花用去11张,由这两个条件可以算出啥?
通过思考、讨论,使学生知道:由题中的前两个条件,可以求出做完纸花后还有多少张彩色纸.
指名在线段图上指出哪部分表示“做完纸花还有多少张”.教师随即在线段图的对应部分标出:
板书:做完纸花还有多少张?
学生看图思考:根据条件怎么样求出做完纸花还有多少张?
指名在线段图上指出第一步是从哪一段里去掉哪一段,剩下的是哪一段.
学生叙述算式及得数,教师板书:30-11=19(张)
引导学生思考:这19张回答的是不是题中的问题?为啥?
通过分析,使学生知道:例3要求的是从总数30张中做纸花、做小旗用去两次后剩下的部分.19张是从30张中用去一次即做纸花后剩下的,它回答的是应用题的中间问题,而不是最后的问题.
学生看图思考:做小旗用的9张彩色纸是从哪部分中用去的?由这两个条件可以求啥?
指名在线段图上指出是从哪一段里去掉哪一段,剩下的是哪一段.
板书:(2)还剩多少张?
学生叙述算式及得数,教师板书:19-9=10(张)
答:还剩10张.
(6)回顾分析、解答例3的过程.
教师以叙述及问答的方式引导学生回忆例3的分析、解答过程.
①读题,找出题中的条件、问题.
指名叙述题中的条件和问题.
②分析题中的条件和问题,看由题中的已知条件能不能一步解答所求问题.
指名回答由例3的已知条件能否一步解答“还剩多少张”,为啥?
③画出线段图,看图分析由前两个条件可以求出啥问题,确定第一步该算啥.
指名叙述例3的前两个条件,回答用前两个条件可以求啥,第一步该算啥.
再分析由第一步的计算结果和第三个条件能木能解答所提问题,确定第二步算啥.
指名叙述例3第二步算啥.
④经过分析,知道先算啥,再算啥,就可以列式解答了.
指名叙述例3第一步、第二步的解答办法.
⑤写出答案,检查解答有没有错误.
教师总结:解答应用题关键是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在今后的练习中,同学们可以根据题中的条件、问题自己画出线段图,根据直观图示进行分析,确定先算啥,再算啥,最后再解答.
3.完成“做一做”.
婴儿园买来30个梨,给小班12个,给中班9个,还有多少个?
(1)指名读题,找出题中的条件和问题.
随学生叙述,教师在黑板上画出不完整的线段图.
(2)引导学生画出:
①给小班12个后剩下的部分.
②给中班9个后剩下的部分.
一名学生画在黑板上,其余学生画在书上.
(3)学生分析、解答.
(4)指名叙述解题思路.
三、全课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的是两步计算应用题中,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两个数的应用题.
这种应用题有两种解答办法,今天我们学习的是其中的一种,即从总数中减去第一部分,再减去第二部分,下节课我们将学习这种应用题的第二种解法.
随堂练习
1.(1)河边有24只鸭,游走了7只,还剩多少只?
(2)河边有24只鸭,先游走7只,也游走9只,还剩多少只?
引导学生对上述两题进行分析比较:两题的第一个条件相同,即河边有24只鸭,问题相同,都是求还剩多少只.但第1小题的已知条件告诉我们,从24只鸭中游走了一次即7只,求剩下的,可一步解答.第2小题是从24只中游走两次,第一次游走7只,第二次游走9只,求剩下的不能一步解答,必须先求出游走7只后还有多少只.
学生独立解答,集体订正.
2.缝纫组买来35米花布,30米蓝布.做衣服用去59米,还剩多少米?
指名读题,找出题中的条件和问题.
学生独立解答.
指名叙述解题思路及答案,集体订正.
布置作业
商店运来35筐iPhone.上午卖10筐,下午卖11筐,还剩多少筐?
板书设计
连减应用题 篇7
第二课时:连减应用题
教学内容:教学连减应用题,教科书第5页的例题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两步连减应用题的结构,学会分析题目的已知条件和问题,并会列综合算式。
2.学会使用小括号列综合算式,并了解小括号的作用。
教具准备:教科书第5页的挂图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
1.教师出示下列口算卡片,让学生快速口算。
15+6= 25-8= 30+7= 6+24=
27-9= 14+6= 20-7= 19-9=
2.一辆空调车上有42人,中途下车8人,也上来16人,现在车上
有多少人?
要求学生自己分析题目的已知条件和问题,列式计算并说出每—
步算式表示的意义。
二、新授课
我们今天继续学习“两步应用题”(出示课题:两步应用题)
1.教学例2。
出示教科书第5页的挂图,让学生认真观察画面。
(1)提问: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画面的内容。
根据画面的内容编一道应用题。
可先让学生自由编题,然后出示:面包房一共做了54个面包,第一队小孩子买了8个,第二队小孩子买了22个,现在剩下多少个?
(2)全班同学读题后提问:题目的已知条件和问题分别是啥?根据“一共做了54个面包,第一队小孩子买了8个”这两个条件可以求啥?
(第一队买后还剩多少个)怎么样列式?[54—8=46(个)]那要求还剩下多少个?也该怎么样列式?[(46—22=24(个)]谁能列一个综合算式?[54—8—22=24(个)](列好后,要求学生说出每一步算式的意义)
(3)教师:大家想一想还有没有不同的想法?(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思考问题)根据“第一队小孩子买了8个,第二队小孩子买了22个”可以求啥问题?(两队一共买了多少个面包)可以怎么样列式?[8+22=30(个)]那要求还剩下多少个?也该怎么样列式?[54—30=24(个)]同桌的同学互相讨论一下:如果写成一个算式,应该怎么样列式?
教师:要先算8+22,列式就要加上一个小括号。54-(8+22)。计算时先算小括号里面的运算。
列式:54-(8+22)
=54-30
=24(个)
答:还剩24个面包。
注意:应用题解答完后,要记住写答案。
列出算式后,要求学生说出每一步表示的意义。
2.教师小结:解答两步计算的应用题,关键是分析题里的数量关系,确定先算啥,再算啥。如果要改变运算顺序,可以使用小括号。
三、巩固练习
1.教科书第6页练习一的第2题。
(1)看图口头编题:3个组一共收集了94个易拉罐,其中第一组收集了34个易拉罐,第二纽收集了29个易拉罐。那第三小组收集了多少个易拉罐?
(2)分析题目,找出题目的已知条件和问题。
(3)想一想,第一步要先求啥?第二步要再求啥?
(4)列式计算: 94—34=60(个) 60—29=31(个)
或34+29=63(个) 94-63=31(个)
让学生列出综合算式,要他们正确的使用小括号。列好后要求学生说出每一步表示的意义。
94-34-29或94-(34+29)
2.教科书第7页练习一的第3题。
让学生自己分析题目的已知条件和问题,然后用两种办法列式解答。
58-6-7或58-(6+7)
[第2题和第3题是配合例2设计的。教学时先让学生说明图意,然后思考要解决的问题。着重练习怎样正确使用小括号,同时对学生进行环保意识的教育。]
3.新型电脑公司有87台电脑,上午卖出19台,下午卖出26台,还剩下多少台?(用两种办法解答)
4.班级里有22张腊光纸,也买来27张。开联欢会时用去38张,还剩下多少张?
5.少年宫新购进小提琴52把,中提琴比小提琴少20把,两种琴一共有多少把?
6.一辆公共汽车里有36位乘客,到福州路下去8位,也上来12位,这时车上有多少位?
连减应用题 篇8
江苏省溧阳市文化小学 虞丽华
教学内容:苏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科书第五册
教学目标 :
1.学生能够理解从一个数里减去两部分应用题的数量关系,以及掌握这类应用题的解答办法。
2. 学会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
3.充分感觉到数学与生活的关系,为应用知识做铺垫
教学重、难点:能够从生活中找到这类应用题的雏形,并能正确解决
教学关键:真正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教学过程 :
一、创设自然生动的生活情境
师:今天老师可忙坏了,想知道是怎么一回事吗?
学生:想!
师:早晨,老师的闹钟罢工了,竟然没有响,害的我没有赶上接送车,为了上班不迟到,所以我只好打面的到车站,再坐公共汽车过来了。
今天早晨我出门的时候,一共带了50元钱。我先从家里出发,打面的到车站花了4元钱。然后我也用了3元钱乘车到旧县。(教师简要板书)
二、解决可能遇到的生活问题
师:根据我提供的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生:虞老师打面的和坐公交汽车一共花了多少钱?
生:虞老师到旧县后还剩多少钱?
生:虞老师打完面的后还剩多少钱?
生:坐面的比坐公共汽车多用多少钱?
师:这个问题还可以怎么问?
生:坐公共汽车比做面的少用多少钱?
师:还有其他问题?(学生表示没有了)大家提了这么多问题,一块儿解决不好办,咱们一个一个来解决,怎样?
师:坐面的比坐公共汽车多用多少钱?谁来解决?
生:4-3=1(元)
师:谁求出老师到达车站后还剩多少钱?
生:50-4=46(元)
师:谁能求出虞老师打面的和坐公共汽车一共花了多少元?
生:4+3=7(元)
师:那么,老师到达旧县后还剩多少钱?这个问题挺难的,你会吗?
三、自主探索求解新知的途径
1.第一次尝试
师:请小孩子们先在练习本上独立完成,然后小组内交流自己的做法。
(学生尝试练习,教师巡视搜集信息。小组内交流讨论,为全班交流进行准备)
师:哪个小组愿意讲讲你们的做法?
生:我们先求出了虞老师打面的和坐公共汽车一共花的钱数:4+3=7(元)。也用总钱数减去了一共花的钱数:50-7=43(元)。
生:我们先用总钱数减去老师打面的的花的4元:50-4=46(元)。然后再减去做公共汽车花的3元钱:46-3=43(元)
生:我们的想法和第一小组一样,但我们用的是综合算式:
50-(4+3)=43(元)
2.第二次尝试:
教师出示题目:
虞老师到华地百货用40元钱买了30本笔记本。准备奖励给遵守纪律的小孩子9本,学习认真的小孩子11本。虞老师还剩多少本笔记本?
(学生独立解答,集体订正时学生可以相互讨论)
师:对咱们解决的这两个实际问题进行比较,你发现它们有哪些共同点?(学生充分发表个人意见)
四、完善认知、释放潜能
师:小孩子们算算买了笔记本后,虞老师还剩多少钱?
生:43元减去笔记本的40元,你还剩3元钱。
师:3元钱够我从旧县回家吗?
生:(嚷嚷)不够了!光打面的就的用4元钱了!
师:(很着急)那怎么办呢,我总不能走回家吧?你们能帮我想个办法吗?
(学生议论纷纷,情绪高涨,一会儿不少学生举起了手)
生:老师,你别走了,今天住我家吧。(学生和老师都笑了)
师:谢谢你啊,但老师回家得干活啊,所以不能住外面的。
生:老师你可以到了溧阳城里不打面的。早晨你是怕迟到,但放学晚一点回家没关系啊。
师:这个办法太好了!你真是太聪明了!
师:这节课小孩子们用学到的知识帮助虞老师解决了这么多实际问题,真得谢谢你们了!
架起数学与生活的桥梁
在上这节课之前,我一直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像这种类型的应用题在学生的生活中有没有遇见过?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里有没有这种模型的存在?结果通过找部分学生询问,我发现相当一部分学生对于这类的应用题已经能够解决,因此,我将从生活中找到类似的问题并能灵活的解答定为本节课的首要目标。本着这一思想,所以我在教学时放弃了课本的教例,而是选择从生活的角度进行探讨。经过这番尝试,我发现学生无论是从理解知识还是从掌握技能这两方面都有一定的进步,寻求成功的关键,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进行探讨:
一、改变应用题的呈现方式
变单纯的例题为丰富的生活情境,把解题的过程转化为一个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这样学生既学会了知识,也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自觉的提高了应用数学的意识。
二、创造自主探求研究的机会。
问题由学生提出,再由学生自主解决,学生能充分体验“观察生活—发现问题—探索研究—解决问题”的完整过程。学生可以在比较广阔的虚拟主机和较为充裕的时间中,以学习主人的姿态展现自我、发展自我。
三、关注学生整体的活动状况
数学教学不应该是个只重求知的过程,在注意引导学生学数学知识,练数学技能,进行数学思维训练的同时,我们还应该积极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打量世界、认识世界,培养学生多方面的才能。数学从来就不是书本上的枯燥学问,它的“身影”在生活的每个角落,它的价值就来自我们的生活中!
连减应用题 篇9
教学内容:巩固新学的加减、连减应用题。
教学目标:
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加减、连减两步应用题的结构,学会列式解答加减、连减应用题。
教学过程设计:
1.口算:
78-17 45+54 71-34 35+24
6l-45 29+56 29+41 91-45
2.补充问题后,再列式计算。
(1)有20个乒乓球,17个小皮球,_____________?
(2)飞机上有儿童和大人一共57名,其中大人38名,____________? (3)小明用了5张电脑磁盘,还剩下19张,____________?
3.母亲买了一些蛋糕,上午小孩子吃了9根,下午来了8个客人,每人吃一根,冰箱里还有21根。母亲一共买了多少根雪糕?
4.二年3班的小孩子为了迎接新年活动,做了27个红灯笼,18黄
灯笼,送给一年级的小孩子15个,还剩下多少个?
5.婴儿园第一次买来小象洒水壶12个,第二次也买来29个,现在分给17个小孩子去给花浇水,还剩多少个洒水壶没有分?
6.图书馆有故事书54本,第一次借出16本,第二次借出28本,剩下的第三次全部借出。第三次借出多少本?
7.1996年和XX年我国运动健儿在奥运会上获奖牌情况如下:
金牌 银牌 铜牌
1996年 16 22 12
XX年 28 16 15
(1)1996年共获奖牌多少块?
(2)XX年共获奖牌多少块?
(3)请你自己提一个问题,并解答。
推荐站内搜索:陕西公务员报名入口、黄豆芽观察日记、分数低但不错的二本大学、夜大专升本、2013专升本成绩查询、考研报名号、伤感 日志、高考录取查询、美丽人生观后感、河南省高考录取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