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雪》课堂实录(精选13篇)
《看雪》课堂实录 篇1
南京市游府西街小学 吕立晨
课文
在我国台湾省,是很难看到雪的。
过春节的时候,小孩们在商店的橱窗里看到了美丽的雪景。那是用洁白的棉花做成的。
小孩们问老师:“您看到过真的雪吗?”
老师微笑着点点头。
“您是在哪儿见过的?”小孩们惊奇地问。
老师说:“小时候,在我的家乡。”她顺手指了指地图上的北京。
“北京离这儿很远吧?”小孩们问。
老师说:“不算太远。”接着她就给小孩们讲起童年玩雪的情景。
冬季,天上飘着雪花,地上铺着雪毯,树上披着银装,到处一片洁白。小伙伴们在雪地上堆雪人、打雪仗,玩得可高兴了!
小孩们争着问老师:“啥时候能带我们到北京去看看真的雪呢?”
老师望望大家,深情地说:“那里的小孩子正盼着你们去和他们一起玩儿呢!”
课堂实录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要学习一篇新的课文,请大家伸出右手,和吕教师一起写课题(师板书课题,边写边讲解写法,学生书空)
师:“雪”字要注意四点的方向是一样的。
齐读课题。
师:敢于把课文读给大家听吗?哪些同学愿意读第一段,第二段?第三段?……
师:其他同学干啥,你们也有任务,你们是评委呀,你们知道啥样的人当评委吗?都是很厉害的人当的,你们要认真听他们的朗读,看字音是不是读得正确,句子读得通顺吗?
(生轮读课文)
师:评委们来说说。
生:我觉得读得很好,不过有一个字读得不够正确。
师:那你帮帮他(帮读)
师:这位评委很好,能先表扬他的优点,再指出不够的地方。
生:读漏了一个字。
师:你听得真仔细,看来,你们在家认真预习了,真好。
师:我们来读读生字词语吧。
(出示词: 商店 橱窗…… )
(生齐读词语)
师:刚才,11位同学都读得很好,吕老师也想给大家读读这篇课文,大家边听边认真思考,哪些地方还不太明白。
(师配乐范读)
师:小孩子都听得入神了,吕老师看出你们在思考,有啥不明白的地方?
生:我不知道“升起”是啥意思?
生:我不知道啥叫“童年”?
生:啥叫“银装”?
生:啥是“情景”?
生:中国台湾和北京是很远的,课文为啥说不太远?(生指地图)
师:你怎么知道?
生:我家有地图,所以我知道。
师:你真是个爱学习的小孩。
生:啥叫“橱窗”?
师:课文里的橱窗指啥?就是商店里沿街面展示商品的玻璃柜子。
生:北京小孩子盼着他们来玩啥意思?
生:就是北京小孩子很希望他们来北京玩。
师:盼着就是希望的意思。
师:下面我们就带着问题去学课文。春节,中国台湾的小孩子在橱窗里见到了谁呢?
生读课文:在我国台湾省,是很难看到雪的。在过春节的的时候,小孩们在橱窗看到了美丽的雪景,那是用棉花做成的。
(一生提意见:他读得有感情,但是呢读得太慢,轻声读成了重声)
师:中国台湾是啥地方?
生:是中国的一个省。
(认读“省”字)
师:中国台湾在这儿,南宁在这儿,(老师指地图)都在我国的北方,所以那儿像我们这儿一样,很难看到雪的。这个问题懂了吗? 指名再读课文。
师:他丢了一个字,听出来了吗?
(生再读)
师:中国台湾小孩子只能在橱窗的看棉花,那他们跟老师说了啥话?我们看课文。
(指名几位同学分角色读课文,其他同学继续当评委)
生:他们读得很好。
生:他们读得快了些。
生:秋生同学当老师读错了几个字。
师:他有点紧张。他们对啥感到惊奇?(出示句子:小孩们问老师:您看到过真的雪吗?老师微笑着点点头。“您是在哪儿见过的?”小孩们惊奇地问。)
生:小孩们对雪惊奇。
生:他们不是对雪惊奇,而是很难看到雪,北京能看到雪。
师:你们能不能把这种惊奇的语气读出来?
生自由练读,再指名读。
师:老师在哪儿见过雪呢?
师:老师看着地图,不禁引起了思乡之情,谁来读出他的思乡之情。
指名读课文
师:你还真有点像老师。
想读的站起来读。(生读课文)
师:接下来我们还是分角色来读(分工朗读)(老师接着就娓娓动听地给同学讲起了玩雪的情景。)出示雪景图片,师朗读课文。
师:同学们听得笑呵呵的,中国台湾小孩子仿佛来到了白雪世界,如果你们来到这儿,你想干啥?
生:我想堆雪人。
生:我想打雪仗。
师: 能不能把你的感情用朗读表现出来,谁来读第9段。
(指名读第9段)
师:你看,这雪花从天上飘落下来,多么像雪毯(出示图片)。
师:啥叫银装?
生:雪下下来,落在树上,铺在地上,就像给它穿上一件白色的衣服,雪闪着光,所以“银”字用金字旁。(指名读句子)
教师引读。
师:想读的同学都站起来读第9段。
(生读)
师:你们是不是希望现在就落下雪来呀,中国台湾小孩子也和你们一样,你们看他们是怎么说的呢?我们也一起来争着说说看。(争着问)
师:那里的小孩子也盼着你们去那儿看雪呢。
师:出示识字三:中国台湾岛,隔海峡,与大陆,是一家。
师:为啥说不太远?因为我们是一家,虽然相隔遥远,感觉还是很近的。这一课的生字词语都会了吗?我们一起再来读一读。(出示课件,生读)哪些字难写呀? (打,指,接,做做动作)
师:那“接”字怎么写呢?
师边写边讲解
写字:写字前我们先做一个小气功:身正,胸直,臂开,足弯, 描一个写一个。(生写字,轻音乐起) 师:这堂课,同学们学得很认真。
《看雪》课堂实录 篇2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讲,打,指,接"4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初步了解词句,感悟雪的趣味, 培养审美情趣.
[课堂实录]
一,走进中国台湾,感知中国台湾.
(大屏幕投影中国地图,教师引导学生看地图.)
师:在地图上看中国,我们的祖国就像一只报晓的雄鸡,(指地图)首都北京是雄鸡的心脏,这两座岛屿就是雄鸡的脚爪,这是大家熟悉的海南岛,这就是……
生:(不约而同地)中国台湾岛.
师:对北京,大家已经了解了不少,那你了解中国台湾吗
生甲:中国台湾有日月潭,有阿里山.
师:是的,日月潭和阿里山是中国台湾著名的景色区,那里景色如画,游人如织.
生乙:中国台湾生活着高山族人.
师:你对中国台湾知道得真不少.高山族人是中国台湾的原住民,现在中国台湾生活着很多民族的同胞,不过最多的还是汉族人.
生丙:我知道中国台湾生产很多水果,前几天,中国台湾香蕉卖不出去了,我们中国从中国台湾买了很多香蕉.(大家笑)
师:你是从哪儿知道的
生丙:电视里.
师:你真是个爱学习,会学习的小孩.是的,中国台湾出产很多水果(强调:在这里,我们要说出产,而不能用生产,工厂里出来的产品才叫生产.)(大屏幕投影展示中国台湾水果)
生:(边看边发出赞叹声)
师:(微笑着)中国台湾水果不但品种多,产量高,而且个大饱满,色彩鲜艳,真是让人馋涎欲滴.中国台湾不仅盛产水果,还有很多丰富的物产,所以我们把中国台湾称为……
生:(陆陆续续接)祖国的宝岛.
师:中国台湾物产丰富,这与它的气候条件有关.谁了解这方面的情况
生丁:(一本正经地读自己搜集的资料)中国台湾的气候温暖湿润,年平均气温在26---27度之间……
师:(笑着打断她的发言)不好意思,请你停一下好吗 你能不能告诉我们26---27度之间是怎样的感觉
生丁:(迟疑地摇摇头)
师:能告诉老师你是从哪了解到这些知识的
生丁:网上.
师: 通过各种途径进行学习值得表扬,不过找到的资料还要把它弄懂.老师告诉大家,今天的最高气温就是27度.(生哗然)感觉怎样 (生自由插话:很舒服,有点热……)我们人体感到最舒服的温度是25度,所以中国台湾真的是四季如春,气候宜人.不过这样的气候也有遗憾.(有学生喊:中国台湾不会下雪)
(大屏幕展示课文第一句:在我国台湾省,是很难看到雪的.)
师:请小孩子们一起读一读这句话.
生齐读.
师:因为很难看到雪,中国台湾的小孩子们对雪充满了好奇和向往,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就是一个关于雪的动人的故事.(板书课题:看雪.)
二,走进文本,字斟句酌.
师:请小孩子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朗读课文,读完课文后看大屏幕上的练习,考考自己.
生自由朗读.
(在学生开始自由朗读后大屏幕出示练习:
1,我会认:省 店 橱 指 接 讲 铺 毯 银 仗
2,我会读:橱窗 地毯 惊奇 银装 打雪仗 深情 家乡 洁白 顺手 时候 商店 指着 铺着 披着 飘着 接着
3,从上面词语中选一个或几个,找到课文中的句子读一读,努力把它读好.)
生自由自主练习.
师:现在老师要来考考大家.谁来读读生字
(指名生甲读,翘舌音不太清晰.)
师:(点击翘舌音的生字:省,橱,指,仗,出现拼音,)你发现了啥
生甲:这些都是翘舌音.
师:我们要把翘舌音读得清晰到位.(请生甲再读) (全体学生读.)
师:谁还想想读读这些生字
(指名生乙读,"银"与"仗"前后鼻韵区别不清晰.)
师:(点击:银,仗,出现拼音)你发现了啥
生乙:银是前鼻韵母,仗是后鼻韵母.
师:你再读一读.(生乙再读) (全体学生读)
师:把生字放到词语中会读吗 谁第一个来
(指名生丙,生丁读)
师:谁来读课文中带有这些词语的句子
生1:(读)过春节的时候,小孩们在商店的橱窗里看到了美丽的雪景.
师:你读得很美,你知道这美丽的雪景是怎么来的吗
生:是用棉花做成的.
师:原来是这样.能把两个句子连起来读吗
生1:(读)过春节的时候,小孩们在商店的橱窗里看到了美丽的雪景.那是用洁白的棉花做成的.
师:谁接着来读自己找到的句子
生2:(读)"您是在哪儿见过的 "小孩们惊奇地问.
师:能给"惊奇"找个朋友吗
生2:奇怪.
师:还有吗
生3:吃惊.
师:对,既吃惊也奇怪就是惊奇.(对生2)你还能惊奇地来问一问吗
生2再读.
师:这一回你不但读出了问的语气,还把惊奇也表现出来了,大家一起像他那样来问一问.
生齐读.
生4:(读)冬季,天上飘着雪花,地上铺着雪毯,树上披着银装,到处一片洁白.
师:洁白的雪花跟洁白的棉花的感觉就是不一样.(生笑)
生5:(读)老师说:"小时侯,在我的家乡."
师:谁知道,"家乡"是啥
生6:家乡就是故乡.
师:是吗
生:(争着答)是.
师:我不太同意你们的看法.找一找,课文中的老师的家乡在哪儿
生7:北京.
师:老师现在在哪儿
生抢着答:在中国台湾.
师:如果老师一直生活在北京,北京只是他的故乡,现在老师离开了北京到中国台湾去工作,生活,北京才从故乡变成了家乡.所以正确地说,家乡是一个人出生的地方,从前生活过的地方.
生8:(读)老师望望大家,深情地说:"那里的小孩子正盼着你们去和他们一起玩儿呢!"
师:深情就是感情 ——
生:(接)感情很深.
师:(对生8)请你感情很深地来读一读.
生8再读.
师:这个句子有点长,所以我们要学会正确地停顿.示范朗读.
生齐读.
师;小孩子们在自己的努力下,能学会生字,还把课文读得有声有色,老师为你们感到骄傲.
三,走进雪中,动静对比.
师:刚才好几个小孩子读了课文描写雪景的句子,真美.老师把雪景搬进了我们的教室.(大屏幕展示商店橱窗里的雪景.)
(生很有兴趣地欣赏.)
师:能从课文中找到写这幅雪景的段落吗 谁来读一读
生1:(读课文第二自然段)过春节的时候,小孩们在商店的橱窗里看到了美丽的雪景.那是用洁白的棉花做成的.
师:大家一起来读一读.(生齐读课文第二段)
(大屏幕展示北京的雪景动画)
(学生欣赏,不由自主地发出赞叹声.)
师:谁把这动人的雪景通过朗读来展示一下
生2:(读课文第九自然段)冬季,天上飘着雪花,地上铺着雪毯,树上披着银装,到处一片洁白.小伙伴们在雪地上堆雪人,打雪仗,玩得可高兴了.
师:大家一起感受一下北京的雪.(生齐读课文第九段)
师:(大屏幕定格橱窗里的雪景和北京的雪景)请小孩子们看看雪景,读读课文,比较一下橱窗里的雪和北京的雪有啥不一样.先自己看,自己读,自己想,再到四人小组里交流一下看法.
生按要求学习,讨论.
师:你有啥发现,谁先来说
生1:橱窗里的雪是用棉花做的,不是真的,北京的雪是真正的雪.
师:(板书:真正)真正的雪和棉花做的雪有啥不同
生1:真的雪是冰冷的,棉花不冷.
师:哦,是的,感觉不同.
生2:真的雪会化掉,棉花不会.
师:很好.还有别的发现吗
生3:橱窗里的雪只能看不能玩,北京的雪也能看也能玩.
师:(板书:玩)是啊,你看,小孩们在雪地上——
生:(接读)堆雪人,打雪仗,玩得可高兴了!
生4:橱窗里的雪不会动,北京的雪是会动的.
师:(板书:动)(惊奇地)哦 怎样动的
生4:(边说边用手比划着)雪花在天上飘着,树上积满了雪,地上就像铺了厚厚的毯子.
师:这厚厚的毯子是用啥做的
生:雪花.
师:课文中把地上厚厚的雪称作——
生:雪毯.
师:真形象,简直把雪写活了.一起读一读这个句子.
生齐读:冬季,天上飘着雪花,地上铺着雪毯,树上披着银装,到处一片洁白.
师:大家发现了橱窗里的雪跟北京的雪那么多的不一样,真不简单.经过了这样的比较,你更喜欢哪一幅雪景呢
生1:我喜欢北京,北京能玩.
师:(笑着纠正)是北京的雪能玩.
生2:我喜欢北京的雪,北京的雪景很壮观.
师:(板书:壮观)壮观这个词用得真不错,一起读读.(生读)跟壮观意思差不多的还有吗
生3:壮丽.
师:(板书:壮丽)你的词语真丰富,一起读.(生读)
生4:我喜欢北京的雪,我很想跟北京的小孩一起玩雪.
师:心动了吧!那就让我们用心来读课文,读出雪的美丽,雪的壮观,读出我们的心动,我们的兴奋.
(生齐读第九自然段课文.)
四,巧设疑问,自然结课.
师:这么壮丽的雪景,真让人向往,中国台湾的小孩想看雪吗 中国台湾的老师想看雪吗 中国台湾的人民想看雪吗 他们为啥不到北京来看雪呢 我们下堂课再来继续研究.
五,扶放结合,指导写字.
师:(大屏幕投影展示四个生字:讲 打 指 接,)仔细观察,说说自己的发现.
生:这四个字都是左右结构的.
师:左右结构的字书写时要注意啥
生:左右结构的字要左窄右宽.
师:一般部首的笔画要比字根的笔画少一些,所以部首在的那一部分窄一些,字根那一部分宽一些,这四个字都是部首在左,因此要左窄右宽.看看,哪个字需要老师写一写
生:接.
师:(范写接,边写边讲解)"接"字右边部分上面是个"立",下面是个"女",上下一共有三横,书写时"立"字下面那横要缩短,"女"字的横长而有力.
学生练习书写.
(大屏幕展示发展练习
我会读:橱窗 地毯 惊奇 银装 打雪仗 深情 家乡 洁白 顺手 时候 商店 指着 铺着 披着 飘着 接着
选择上面的一个或几个词语,自己写一个或几个句子.)
[反思]
一直十分喜爱中国台湾诗人余光中先生的《乡愁》,所以,一读到课文《看雪》, 我所感受到的就是那一抹浅浅的乡愁.而要把这种感觉传达给对祖国的历史一无所知,对愁情别绪全无体验的小孩,太难了.思量再三,我决定按照"走进中国台湾—— 走进文本——走进雪中——走近中国台湾小孩——走近中国台湾老师——走近中国台湾民众"这样的脉络来组织教学,以读为本,从粗浅地了解中国台湾入手,自然地走向文本,通过中国台湾和北京的雪景多角度的对比,感受北京雪景壮丽之美,再通过中国台湾小孩和老师的对话,感受他们对雪的向往,从淡淡的遗憾和惆怅中触摸到浅浅的乡愁,从小孩们能理解和接受的情感角度出发,渗透热爱祖国,盼望祖国统一这样一个严肃而重大的命题.
当然,在教学过程中,这一切都建立在小孩们自由自觉自主的学习,体验,探究,思索的基础之上,是小孩们知识,能力,思维,情感的自感自悟自得.而读,为小孩们与文本架起沟通心灵的桥梁,读,是小孩们探究发现的手段,也是小孩们体验思索的路径,更是小孩们自悟自得的体现.读,使小孩们的情感浸润在文本的光辉之中,读,使小孩们的情感支撑,丰富,滋养着我们的语文课堂.正因为如此,那一抹浅浅的乡愁才能深深地打动人心.
《看雪》课堂实录 篇3
之一
江西省南昌师范附属实验小学 胡节
一、教学目标 :
1、认识10个生字,练写带提手旁的三个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中老师和小孩对雪、对北京的向往之情。激发学生盼望祖国回归的愿望。
3、学习课文中的重点词句,知道词语搭配的妙处。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通过重点词句,体会小孩对雪、对北京的向往之情。
2、教学难点 :从课文最后一句话中激发学生盼望中国台湾回归,祖国统一的愿望。
三、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 设计:
(一)猜谜激趣,导入 新课
1、猜谜语“一片一片也一片片片鹅毛飞满天,掉在地上处处白,落在水里都不见。”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1、自读课文,划出生字,标出自然段。
2、师提问:是哪的小孩子想看到雪?他们希望到哪里看雪?(板书:中国台湾、北京)
3、认读生字
(1)自由练读生字。
(2)开火车读生字。
(3)生字排序,学生观察找排序规律。
(4)去拼音读生字。
4、认读词语
(1)看词语,心里默读。
(2)齐读词语。
(三)感悟课文,指导朗读
1、学习一、二自然段。
(1)齐读一、二自然段。
(2)师提问:假如你是中国台湾小孩子,看到这种人工做的雪景,会想些啥,说些啥呢?
2、学习三-八自然段。
(1)同桌合作朗读三-八自然段。
(2)指名朗读。
(3)指导有感情地朗读学生们问的句子。
A、您看到过真的雪吗?(读出好奇的语气)
B、您是在哪儿见过的呢?(读出惊奇的语气)
C、北京离这儿很远吧?(读出打探的语气)
(4)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老师回答的句子
A、老师微笑着点点头。
B、小时候,在我的家乡。(学生在地图上指出北京和中国台湾的位置)
C、不算太远。
3、学习九自然段
(1)自由轻声朗读九自然段。
(2)课件出示雪景图,学生在课文中找句子配图。
(3)完成课后连线题。
(4)指导有感情地朗读第一句话。
(5)指导有感情地朗读第二句话。
(6)齐读全段。
4、学习十、十一自然段
(1)指名朗读十、十一自然段。
(2)学生填空:的小孩子正盼着去和他们一起玩儿呢!
(3)学生把自己当作北京的小孩子,为中国台湾小孩子简介北京的名胜景区。
(4)欣赏中国台湾的名胜景区简介
(四)朗读全文,指导写字
1、全文朗读。
2、指导写“打”“指”“接”三个生字。
(1)观察三个字的共同点。
(2)老师范写,学生书空。
(3)学生练写。
〔板书设计 〕
12 看雪
中国台湾 北京
盼着
《看雪》课堂实录 篇4
一、复习巩固生字词。
1、同学们打开生字表和词语表,用最快的速度熟悉课文的生字及词语。
2、出示生字、词语卡片指名让学生读一读。
二、指导写字
1、出示汉字,引导观察并识记。
2、这些字是啥结构的?
3、你认为哪些字难写?
故:右边是反文旁,不是折文旁“文”。
候:不要忘了中间的一小竖。
4、学生先描红,再试写,注意每个字的结构及它们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圈出自己写的满意的字,与同伴比较。
5、教师在学生中巡视,挑选写得好字进行实物投影并评价。
三、指导完成“我会连”。
1、读一读,连线。
2、同桌互查。
3、齐读连好的词组。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也学习了8个生字,每个同学写得字也认真,也漂亮,写字姿势也比以前端正了,希望大家继续努力!
板书设计:
看雪
讲打 指 接 惊 故 候 奇
教学反思:
《看雪》课堂实录 篇5
之三
河南省焦作市山阳区龙源湖学校 管丹卉
【教学准备】
1.学生预习课文,划出生字。收集中国台湾景色名胜的资料。
2.课件准备:北国雪景风光及音乐片段。
3.生字词卡片,课文朗读录音带,中国地图。
【教学过程 】
第一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大家还记得“识字3”里讲中国台湾岛的三字经吗?谁愿意背给大家听一听?
2.谈话:是啊,中国台湾自古以来就是祖国的一部分,中国台湾人民本来就和我们是一家人。可是由于各种原因,直到今天,中国台湾还没有回到祖国的怀抱,中国台湾人民还很难和祖国大陆的亲人团聚。今天,我们学了《看雪》这篇课文,就会更真切地体会到中国台湾人民远离祖国母亲的心情。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自读课文,划出生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小组内自查:注意读准翘舌音“省、橱、指、仗”和前鼻音“毯、银”。
3.课件出示“我会读”:
台湾省 商店 橱窗 指了指 接着
讲故事 铺着 雪毯 银装 打雪仗
学生自由读、齐读、指名读。
4.借助游戏,巩固识字。
(1)用生字卡片开火车读。
(2)自编短文巩固识字。
在省城长途汽车站的对面,有一家新开张的金店。金店的橱窗里摆放着一件件闪闪发光的金银首饰样品。金店地面上铺着红色的地毯。母亲看到玻璃柜里的一条银色的项链,便指着这条项链,问营业员多少钱。营业员拿出这条项链说:“8000元,不讲价。”母亲接过项链,觉得挺不错,就买下了。
[巩固识字是教学的难点。以上环节,采用多种办法、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不断地复现所学的词语,让学生快快乐乐地认识生字,为阅读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看雪景,读课文
1.出示中国地图,请学生在地图上找出北京和中国台湾的位置。读课文,想象课文描写的情景。
2.欣赏北国雪景风光音乐片。
3.自由畅谈:欣赏了北国冬日雪景,你想说些啥?
4.假设你就是中国台湾的小孩子,你一定向往北京的雪景,那么带着对北京雪景的向往,再读课文。
〔利用地图和多媒体课件,联系学生已有的经验世界,让学生观看北国冬日的雪景,将学生带入学习情境之中,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进而更深地体会中国台湾小孩子对雪、对北京的向往之情。〕
四、指导写字
1.教师在田字格里范写“奇”。请学生观察字的结构,写时应注意啥。这时教师再边写边提示笔顺。学生在书上描一遍,临一遍,在本子上写两个字。
2.范写“指”字,学生运用以前所学的知识了解字形特点,再描红、临写。
3.其余生字请学生自己观察、书写。
五、拓展活动
搜集中国台湾的有关资料,准备举行“中国台湾知识交流会”。
[课外学习是课内学习的延伸。鼓励学生课下收集有关中国台湾的资料或图片,既培养学生收集、处理、运用信息的能力,也可以加深对中国台湾的了解。]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朗读课文,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2.课件出示“我会读”中的生字,进一步巩固。
二、朗读感悟
1.自读课文,提出自己认为最有意思或最有价值的问题。在小组内交流解决,进行合作探究学习。
2.选择同学们共同关心的问题,引导大家读书、思考、讨论。教师也可提出重点问题让学生思考、讨论。如,课文最后一句话,老师为啥要“深情”地说?老师心里在想啥?
[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增强自信心。]
3.教师朗读课文,提示学生注意朗读中表达的感情。
4.自由读:把自己喜欢的句子读给小组的伙伴听。
5.展示读:把自己喜欢的片段读给大家听,说说喜欢的原因。
6.分小组读,引导学生体会课文的意思。教师在各小组巡视,适时点拨,帮助学生在朗读中体会,中国台湾的小孩们对到北京看雪的向往。
7.分角色朗读第3—11自然段,着重指导读出对话的不同语气,体会出“小孩们争着问”的急切心情和老师对家乡怀念的感情。
8.配乐朗读。
〔阅读教学应有层次性、目的性。采用灵活多样的手段,层层推进,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使每一位学生都喜欢读书、乐于读书。在轻松愉悦的阅读实践中,自悟自得,获得情感的体验。〕
三、完成课后“我会连”的练习
四、拓展活动
1.展示交流自己搜集的关于中国台湾的资料,贴在教室的墙壁上,学生在教室中自由阅读,进一步加深对中国台湾的了解。
2.给中国台湾的小孩子写一封简短的邀请信,邀请他们到我们的学校来做客。
《看雪》课堂实录 篇6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中老师和小孩们对雪、对北京的向往之情。
2、通过学习课文进一步了解中国台湾,有盼望中国台湾回归、实现祖国统一的愿望。
3、发现疑问句的特点,能朗读出疑问的语气,并能积写雪景的句子。
教学准备:课件、作业纸
课时:第二课时
教学流程:
一、导入部分(3分钟)
小孩子,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看雪》这个故事。
1、请大家先把这些刚刚认识的新字朋友再熟悉熟悉。(出示词语开火车领读)
现状及反思:出示词语让学生读,学生不由自主齐读了,从读的情况来看好像字音很正确,然后,我也让学生开火车带读词语,学生读得很不错,尤其是我要强调的翘舌音和后鼻音都很到位,但是呢我担心打断了学生的小火车,所以评价有点滞后,感觉不是很自然。
2、快速朗读课文,找出写中国台湾小孩子看雪的一段来读一读
现状与反思:在落实这个环节的时候,我到下面去巡视了,发现很多的学生找到的是第九段,我再次强调是“中国台湾小孩子看雪的段落”,部分学生才能找出来,这说明我班学生的听的注意力还不是很集中,怎样提高学生听的注意力是我要努力的方向。
二、重点切入,学习看雪部分(10分钟)出示1个段落
1、生汇报读,出示句子,要求读出意思。
现状与反思:让一名学生站起来汇报读,她读得不是很流利,我也让另一名小孩子读,她读得响亮流利。我让学生评价,学生对第一个说:“希望你能再读流利一点。”我让第二个学生简介她的经验,学生很自信地简介了自己的行为:多读多练。我总结了学生的办法,并要求这名学生向她学习。这是一个即时生成的评价互动环节。能让学生评价学生,能让学生指导学生的做法是很好的,但是呢我忽视了评价的激励功能,我应该把学生的优点再放大一些,我可以这样说:“听了你的简介,我不仅知道熟能生巧的道理,还知道你是一个勤奋学习的好小孩。”
2、(小孩子们看着这样的雪景会说些啥,想些啥呢?)出示第一幅图片,引导学生说话
现状与反思:学生在说话的时候,说到了三个方面,一是小孩们很高兴,另一方面是疑惑:“真的雪是怎么样的呢?”还有一方面是向往:“要是能看到真的雪就好了。”这些语言与我的预设是一致的,这说明我的预设是合情合理的。的确,找到教学的门,顺应思维的理,才能走正发展的道。楼冲老师的话在理。
3、(那我们看到过真的雪景吗?我们能不能向他们简介一下真的雪景呢?)学生说话,用图片帮助,引出第二幅图片
现状与反思:这一段的教学我分了三个层次:一是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来交流说话;二是让学生能看着图画来说话,(技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也给部分落后学生搭上了说话的台阶;三是让学生找到跟图画内容一致的段落进行学习。这一部分层次是很分明的,但是呢,我觉得有走过场之感,因为学生交流的面太窄。学生玩雪体验丰富,应该让学生四人小组交流分享,然后再请学生个人汇报,这样学生训练的面广一些,而且有了说的基础,站起来发言的质量也应该会高一些。
4、书本上也有一段是描写真正的雪景的,请找出来读一读,生汇报-出示
这一段有几句话?你喜欢哪一句?为啥?
学生朗读,出示,学生说一说喜欢的原因,教师相机点拨引导学生读出雪的轻、柔、厚、纯,读出小孩的快乐。(出示图片)
学第一句话:说,读——看,读——评,读(这个句子好在哪里)——
积累词汇——背诵句子(可用注重点词的办法)
现状与反思:第九小节是本文语言训练的重点,它里面有朗读、体验表达、词语理解、句子积累的训练。在处理这一段的时候,学生一开始就关注到快乐,因此学生能把快乐的心情表现出来,朗读有了增量。在引导学生体验洁白一片的时候,学生的着眼点没有关注到第一句,我的引导是:“假如你再读读第一句,你一定会有新的感觉。”学生发言说:“我好像来到了雪景里面。”这种感觉是正确的,我接下来的一句话是:“句子里啥地方给了你这样的感觉?”学生说:“到处一片白色。”然后引导学生理解“到处”,出示图片理解一片白色,感受雪景的美丽。在看图的同时,我让学生想象,如果来到了这个地方,你最想做点啥呢?感受雪的柔、厚、纯,为感情朗读做好铺垫。学生读得感觉不错,但我感觉我临场发挥的机智还是不够,这是真功夫,看来平时如果不经常有意识地关注自己的教学机智问题,要想课上得精彩是有难度的。因为有点被学生牵引的缘故,所以积累没有到位。
1、每个小孩子都有自己玩雪的快乐,有一个小孩子还把自己《捉雪花》的情景给唱出来了,你们听,可以跟着音乐动动身子,做做动作(课间操),你感到怎么样?
现状与反思:这里没有让学生听完后说感受,而是我代替了,很可惜。因为学生此时的发言最能反映学生的情感,另外歌曲的动作性不强,因此没有课间操的感觉。
可是这样美丽的雪景,这样快乐的场面,中国台湾小孩子看到过了吗?体会过了吗?
假如我们用七色花一下子把中国台湾小孩子变到真正的雪景中来,你们猜他们的表情会是怎么样的呢?(生说词语)
师,书本中有这么一个词语,它把大家的语言都可以概括了,他就是“惊奇”出示惊奇的词语卡片,理解意思,中国台湾小孩子因为没有见到雪,所以特别好奇,于是问了老师很多的问题,你们能从书本中找出来吗?请划上横线。
现状与反思:这一环节的设计我总感觉生硬,可能是没有遵循课文的思路吧,但的确思考了很长的时间,怎样把前后两块的内容衔接起来更自然呢?
1、学习对话,发现疑问句的语言规律(10分钟)
第一层次,认识问句的特点,读出疑问语气
第二层次,认识提示语对表达和朗读的作用
第三层次,认识提示语是可以调换位置的。
第四层次,对话朗读要求能表现当时的情景。(学生表演读)
师生对读,分角色读,感受到啥了呢?(小孩子向往下雪、向往北京)
现状与反思:这一段的教学是最值得反思的了。因为从上课的情况来看,至少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是训练的层次虽然分明,但是呢要求需要定得那么高吗?2是文字的呈现是否太多、变化是否太快?3是单独的句子语气没有读到位,朗读的时间不够,怎能期望学生分角色朗读能到位呢?学到这个地方,下课时间已经到了。我以问题作为本堂课的结尾,让学生对学习下一课充满期待。
2、小孩子都想去北京看雪,可是老师却没有正面回答他们,出示最后一句话。读正确,停顿好。这是为啥呢?听老师讲讲中国台湾的故事吧。
2、适度拓展了解中国台湾历史,学习最后一段(5分钟)
听完这段历史,你有啥想说的呢?
是呀,中国台湾老师的心情和大家都是一样的,出示最后一段:指名读,读出正确的停顿,理解“深情”在文中指的是啥情,读出盼团圆之意。
3、写话练习,交流,引入余光中的诗歌(7分钟)
我们现在还不能和中国台湾的小孩子一起玩,那我们可以用啥样的方式表达我们的心愿呢?我们把心里话写在这些小雪花上,寄给他们,怎样?
学生写,出示雪花图,学生交流
中国台湾的一位大作家也在写,他写了一首诗给我们放过来了。
出示诗歌:教师感情配乐朗诵。
资料:中国台湾是一座宝岛,是中国的一部分。在远古时代,中国台湾与大陆是相连的,中国台湾岛上居住的就是我们华夏的子孙、龙的传人。那里景色秀丽、气候宜人,素有鱼米之乡和水果王国的美称。可是在近300多年来,中国台湾就像弱小的小孩一样先后被西班牙、荷兰和日本占领过,直到现在,中国台湾与祖国大陆仍处于分离的状态。海峡两岸的人民不能自由往来,亲人不能及时相聚。
人们等啊等,盼啊盼,每年都想方设法来表达心愿,就连我国送给中国台湾的礼物大熊猫都能表达祖国人民的心愿呢!你猜猜,这两只熊猫的名字是啥?
教学现状与反思:学生的发言很精彩,有的说是:祝祝福 福,有的说是:如如意意,有的说是心心愿愿……直到有学生说到是“团团圆圆”。这个过程说明学生已经领悟到这篇文章的主旨了。
课后反思:这篇课文应该是两课时完成的,结果我是分三个课时上完的。第三课时虽然没有在公开课上展开,但是呢我自认为是有很出彩的生成的。学生盼祖国团圆的感受是到位的。课堂教学目标的达成度我认为处于良好水平。这一堂课我的收获和困惑是:
1、教学目标的把握应该适应儿童的发展起点,不可以太高。
2、幻灯片上的文字呈现应该少而精,要一片多用,尽可能使利用的语言材料起到多种多样的作用,使整个课堂尽可能丰满起来。它可以是训练朗读的范本,可以是识字教学的环境,可以是积累的素材,可以是句式训练的例子,可以是发展思维的触发点,可以是训练写作的蓝本。可以在这个过程中落实语言学习办法,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甚至是价值观的建立。
3、在课堂中,我还是有很大程度的落实教案的倾向,这使我忽视了学生发言中的有用资源。另外,学生是学习主体的意识还没有到位。我现在觉得课堂要遵循几个原则:学生能问的我不问;学生能理解的我不帮忙;选择学生参与率最高的教学方式;教学评价能同时体现多种功能。
4、理应两个课时上完的课文,三个课时才能完成正常吗?一篇课文是否需要分清第几课时?
5、学生听的注意力应该作为一个阶段的重点进行强化训练。
《看雪》课堂实录 篇7
《看雪》是小学语文第三册的一篇课文,课文讲了老师向同学们简介小时候在故乡北京玩雪的情景,表现了师生对雪、对北京的向往之情。指导学生体验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教学的重难点。
教学要求: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中老师和小孩们对雪、对北京的向往之情。
3、有盼望中国台湾回归、实现祖国统一的愿望。
一、谜语导入,融情入境
“小小白花天上栽,一夜北风花盛开,干变万化六个瓣,飘呀飘呀落下来。”(雪)
还记得去年冬季的那一场雪吗,雪非常大,大家还尽情地在雪地上堆雪人,打雪仗呢,能看到真的雪,真好!那么中国台湾的小孩子看到的是啥样的雪,他们的心情怎么样呢?相信这节课你会找到答案的。
今天老师和同学们一起来学习12课 看雪,伸出小手跟老师书空。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课前同学们都预习了课文,现在还想读吗?下面就请同学们大声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该怎么办?找拼音,问同学,还可以查字典。
2、同学们读的很认真,有的同学读了一遍还在认真读,真是个爱读书的好小孩,课文中的生字,你们都认识吗?好老师来考考大家。
指名读,开火车读,领读, 齐读。
真是难不倒大家,你们真是识字的小能手。
3、这篇课文题目是看雪,写雪景自然是少不了的,请同学们快速地读,找出课文中描写雪景的句子认真读。(注意:把句子读完整,不漏字、不添字)
三、品读感悟
1、学生读第九自然段。
出示填空:冬季,天上雪花,地上雪毯,树上银装,到处一片洁白。小伙伴们在雪地上( )雪人,雪仗,玩得可高兴了。
谁来填空,指名填,谁来连起来读一读,谁还想读。一起读。(听你们读,老师也想读)
下面请同学们闭上小眼睛听老师读,看看你能看到啥?师读
你看到了啥?随机板书:雪地 堆 打 高兴
师:能在这样美丽的雪景中玩耍是多么高兴、幸福的事情啊!你能读出这种高兴和幸福吗?好自己试试。指名读,谁能读得再高兴些,我们一起来读。
出示课件《威海雪景》
师:大地就像穿上了洁白的婚纱,使这洁白的冬季成了美丽的童话世界,太美了,同学们让我们走进雪地,再来美美地读读,注意那些动词,你可以加上动作读。我们班的女生读书一向很有感情,女生读。男同学也不甘落后,你们也来试试,男生读。
师:这段话很美,美的句子我们就要把它积累下来,老师发现有的同学在不知不觉中已经背下来了,来我们试试看,不会背的可以看着读。
同学们发现这段话先写啥,后写啥?按由景到人的顺序写(初步渗透写作办法)
2、同学们发现这一段中有两个生字“毯 装”。
找朋友
出示多媒体。
看老师也给他们找了朋友,谁来读。歇后语、成语、诗词
3、你们都是识字小能手,光认识不行,我们要是能把它们写得漂亮那就更棒。
指导写字(在田字格中)两名学生上黑板书写,评价
4、师:同学们,我们尽情地享受雪带给我们的快乐,那么中国台湾的小孩子看到的雪是啥样的?指名读,板书:橱窗里 棉花做
你猜猜他们会说些啥,想些啥。板书:向往
你能读出他们对雪的向往和喜爱吗?指名读 男生读 女生读
5、 课文中还有他们说的四句话,看谁最先找出来。
出示四句问话,自由读,你从这四句话中,你知道了啥?
谁来问第一个问题(可根据学生问的情况适当点评)老师也可范读,老师点头。
看第二个问句,谁来问,注意用啥样的语气?(惊奇)师答
第三个问句,指名读,出示地图,让学生从地图中找到北京和中国台湾的位置,师答
第四个问句,齐读,师强调(啥时候、真)要重读。
6、分角色朗读课文。男同学读老师的话,女同学读中国台湾小孩子的话,其余部分老师来读。
四、融情
隔着海峡,望着宝岛,听着涛声,想着美丽的日月潭。那儿有春节,那儿有龙舟,那儿有浓浓的乡音,只是那里很少有雪,那里的小孩子多么希望能看到雪呀!同学们,现在你给中国台湾的小孩子打个电话,你想跟他们说啥?板书:盼望
教学反思:
这篇课文先讲中国台湾小孩子看到的雪是用棉花做成的,再写老师向他们简介小时候在故乡北京玩雪的情景,最后讲小孩子想到北京去看雪。对于生长在北方的小孩,他们看雪、玩雪都是司空见惯的事情,所以很难体验到中国台湾小孩子那种企盼的心情。在备课的时候,我想打破常规教学顺序,采用对比的教学办法,引导学生体会中国台湾小孩子急切看的心情。
1、在学生读通课文认识生字的基础上,抓住第九自然段和第二自然段,引导学生把冬季玩雪的美好回忆和中国台湾小孩子的“可怜”形成鲜明的对比,充分体验中国台湾小孩子那种企盼的心情,与文本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2、把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师生对话放在后面,有了前面的对比做铺垫,就可以水到渠成。另外,也有利于师生合作,分角色朗读课文。
3、学生在反复朗读、深入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给中国台湾的小孩子打电话,电话的内容不限制,学生可以结合实际讲自己在威海看到的美丽雪景,邀请中国台湾的小孩子来威海玩,还可以简介大陆的景色名胜等以及发生在自己身边的奇闻趣事等。想通过学生的电话表演,巩固课文内容,培养学生能力,也可以使学生的情感体验得到升华。
设计是这样的,但结果是很糟糕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教师的课堂调控能力差,时间把握不当。在学习第九自然段的时候,因为这一段文字比较优美,产生让学生积累的想法,因此在操作时读得太多,时间浪费不少。所以后面师生对话部分就没有足够的时间去感知领悟,特别是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没有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让学生感悟“学生争着问”和“老师深情地说”究竟应该怎么样去读?尽管重点词语在屏幕上做特殊标志,但指导朗读依然显得有些捉襟见肘。
2、教师备学生不充分,对学生的认知能力把握不准,总认为学生会按老师设置的方向去走,结果出现许多冷场现象。特别是在处理第二自然段的时候,老师问:中国台湾的小孩子看到橱窗里棉花做的雪时会想些啥,说些啥?我本认为学生会很快的回答他们很喜欢雪,很想看到真的雪。在我看来是很简单的问题,竟然没有学生回答。现在想想,是老师没有站在他们的认知水平上考虑,他们看雪是司空见惯的事情,根本无法与中国台湾的小孩子产生共鸣。
通过此次优质课的评比,我听了各位老师的课,收获很多,吸取了许多精华,我将不断努力,取长补短,力争使自己在短时间内能适应当前的语文改革。
《看雪》课堂实录 篇8
《看雪》实录
武汉市育才小学 屈小青
第2课时
师:昨天咱们一起初读了课文看雪,学习了生字新词。同学们在学习中表现出来的读书思考的能力令老师大为欣赏。通过读了1、2自然段,大家结合图,不仅读出了中国台湾小孩子很想看到雪,还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他们只能在商店的橱窗里看到用棉花做成的雪景会想些啥?说些啥呢?
师:这节课咱们继续学习课文。默读课文3——11自然段,把小孩子们说的话画下来,多读几遍。
生:读书勾画。(有个别学生出声)
师:默读,就是不出声,不指读,这样便于我们思考。
师:谁来读读自己勾画的句子。
生: 您看到过真的雪吗?您是在哪儿见过的?啥时候能带我们到北京去看看真的雪呢?
生;还有一句:“北京离这儿很远吧?
师:(出示写有这四个句子的小黑板)找到这四个句子的请举手!
师:这么多啊,请四个小孩子来读读句子,其他小孩想想,它们有啥共同 特点。
生读句子
生:它们后面都有问号,是问句。
师: 对。怎么把这四个问句读好呢?我们把他们放回课文中去,再读读。可以跟小伙伴商量商量。
学生读书。
师:读得真投入,小孩们,现在你们就是中国台湾的小孩子,我就是那位老师, 谁先来问问老师。
生:您看到过真的雪吗?
师:还有哪个小孩子也想问这个问题。
生:您看到过真的雪吗?
师:(微笑着点头)读出了问话的语气。
多名学生问,相机指导读。
师:大家一起问老师吧。
生一起问
师:(微笑点头)谁还想接着往下问?
生:您是在哪儿见过的?
师:谁也想问这一句?
生问。
师:注意后面的提示语,小孩们是惊奇地问。
师:谁再来问问。
多名学生问。
师:刚才你们几个问的真好,现在老师想问问你们了,告诉老师,你问的时候心里怎么想的?
生:老师是在哪里见过的呢?
生:我们没见过雪,老师怎么见过呢?
生:老师看到过真的雪,真了不起。
……
师:就带着你们各自的体会再练习问这句话。
学生练习。
指名问。
生:您是在哪儿见过的?
师:小时侯,在我的家乡(顺手指地图上的北京)
多名学生和老师对话。
师:接着问。
生:北京离这儿很远吧?
师:不算太远。
多人问。
师:不算太远。下雪了,天上飘着雪花,地上铺着雪毯,树上披着银装,到处一片洁白。小伙伴们在雪地上堆雪人、打雪仗,玩得可高兴了!
想亲自感受下雪的美景吗?,读读有关的课文。把你喜欢的句子多读几遍。喜欢的词语画下来。
生读课文第9自然段。
师:喜欢第一句的小孩子,谁来读读
生:读第一句。
师:你画了哪些词语?
生:我画了飘着雪花,铺着雪毯,披着银装。
师:你能不能再读读,注意画的词语,把你的感情读出来。
生再读。
生:老师,我有个问题,啥是银装啊?
师:问的好,待会通过读书看你能不能自己解决好吗?
师:谁还能这样有感情地读这句话。
生读。
师:你读得真好。你读的时候老师仿佛看到了漫天飞舞的雪花,看到了树上,房子上,地上全白了。同学们,我们都这样边读边想象看到过的雪景就能读得更好了。
师:男小孩读一读。
师:女小孩读一读。
师:读得这么好,就告诉你们一个小秘密吧,这幅美好的画面就藏在我们的语文书里。赶快去找找。
一学生指书上打雪仗那幅。
师:看到雪花了吗?还有更恰当的呢,不是我们这一课的。
生:(举起书)《四季的脚步》这一课有。
生:(举起书)《我是啥》一课也有。
生:还有《江雪》。
师:你们可真能干,找到这么多。老师把《我是啥》这课的图放大了,贴到黑板上,大家看看,找到雪花了吗?雪毯呢?银装呢?刚才提问的那个女小孩上来指一指,说一说。
学生上来指雪花,银装,雪毯。(手都只指在一个地方)
另一学生举手上来边指边说:这都是雪花,这一片都是雪毯,这一片都是银装。
师:(问刚才提问的女孩)现在你知道啥是银装了吗?
生:知道了,树上都是一片白色,就像穿上一件银白色的衣服。
师:真聪明,通过自己读书解决了的问题。
师:那雪毯是啥呢?
生:地上的雪很厚很厚,就像毛毯一样。
师:是啊。这洁白的冬季就像一个童话般的世界,太美了。同学们再练读
这洁白的冬季就像一个童话般的世界,太美了,同学们再练读这句话,注意那些表示动作的词,还可以边读边加上动作。
学生加上动作练习读。
师:喜欢这句话的同学站起来读。
生(起立)边读边做动作。
师:飘着雪花,铺着雪毯,披着银装,做的真好。
师:第2句,谁来读?
生读。
师:你们堆过雪人,打过雪仗吗?
生:堆过,打过。(很多小孩情不自禁做起了打雪仗的动作)
师:看看图,回忆自己堆雪人,打雪仗的情景,再读。
生再练习读。
指名读。
师:把第9自然段连起来读。
师:中国台湾小孩子们,读到这里,你最想对老师说啥?
生:老师,你也带我们堆雪人,打雪仗吧。
生:我真想看到真的雪啊!
生:您快带我们去看真的雪吧!!
……
师:看文中的小孩们怎么问老师的?这句话很长,有信心读好吗?
生:有!
师:这么长的句子读的时候要注意啥呢?
生:停顿。
师:自己练习读一读。
生读。
师:我听出来了,他在“啥时候”和“到北京”
这里停了一下。很好。
生读。
师:他在“啥时候”和“到北京去”这里停了一下,也很好。
师:现在你们就是文中的小孩子,你们来表演读一读。
生齐读。(争着问的感觉没出来)
师:这是争着问吗?
生争着问:“啥时候能带我们到北京去看看真的雪呢?”
师:真聪明,像这样都抢着问,你一言,我一语就是争着问。
师:(望望大家,深情地)说:‘那里的小孩子盼着你们去和他们一起玩呢!’
生:老师,你掉了一个“正”字。
师:谢谢你,你们能教老师深情地读好这句话吗?自己先练习一下。
师:请一、二组教老师读。
师:请三、四组教老师读。
生:老师,我还想教你读。(笑)
师:呵,你刚才已经和大家一起教了。课后再教吧。
师:同学们刚才一句一句问的真好,能连起来问吗?
生:您看到过真的雪吗?您是在哪……
师:哎呀,你们太着急了,老师连点头的时间也没有。给点时间老师好吗?
生:您看到过真的雪吗?
师:(微笑点头)
生:您是在哪儿见过的?
师:小时侯,在我的家乡。(指地图上的北京)
生:北京离这儿很远吧?
师:不算太远。
生:啥时候能带我们到北京去看看真的雪呢?
师:哎呀,刚才把最精彩的地方忘记了。咱们再来一遍好吗?(全场大笑)
生:北京离这儿很远吧?
师;不算太远。下雪了,天上飘着雪花,地上铺着雪毯,树上披着银装,到处一片洁白。小伙伴们在雪地上堆雪人、打雪仗,玩得可高兴了!(边说边指黑板上的图。)
生:啥时候能带我们到北京去看看真的雪呢?
师:那里的小孩子正盼着你们去和他们一起玩呢!
师:同学们把自己当作了中国台湾小孩子,读书体会的真好。下面,我们四人小组分角色把全文读一遍。
学生分角色读书。(兴致很高,读了一遍也一遍)
师:下面咱们分角色把全文表演读一遍,你们几个当文中的小孩们,其他同学读旁白。这次,我不当老师了,我当观众来欣赏你们的表演。你上来当老师。(那个还想教老师读书的小孩)
学生分角色读全文。
师:是啊,我们也盼着和他们一块玩呢,有个小孩子还把他的心情写成了一首小诗,大家读一读。
欢迎中国台湾小孩子
一只船,扬白帆,
飘呀飘呀到中国台湾。
接来中国台湾小孩子,
到我学校玩一玩,
伸出双手紧紧握,
热情的话儿说不完。
(生读的很投入,有的忍不住站起来了。)
师:咱们一起读吧,一边读一边拍手。
师:此时,你想对中国台湾小孩子说啥呢?
生:我们想和你们一起堆雪人,打雪仗。
生:你们看到过真的雪吗?到我们学校来,你的愿望会实现的。
生:我想用飞机升到天空去,给他们下真的雪。
生:我希望中国台湾小孩子能早点到我们这里来玩雪,给他们留下更深刻的印象。
生:我有个办法,可以让中国台湾小孩子到我们这里来。可以寄封给中国台湾小孩子,说我们这里的雪景可美了,你能到我们这里来玩吗?我们相遇的时候,我是永远不会忘记的。我们这次相遇是我们的缘分,我会把这次相遇留在我心里,留在我的脑海里。
……
师:你们说的太好了,相信不久你们的愿望都会实现的。还有这么多小孩想说,这样吧,圣诞节快到了,新年也快到了,你们做一张美丽的贺卡吧,把你们想说的话写在上面,寄给中国台湾小孩子,好吗?
生:好!
师:黑板上的小雪花说话了,你们课文读得这么好,我身上的这些字有办法记住吗?
出示:洁、讲、毯、银、堆、仗
生:我记“讲”,老师在讲课,言字旁。
师:哦,是啊,老师讲课井井有条。
生:(站起来,一手高举,一手对着老师做开枪的样子)人在打仗,啪一枪。
师:(也对着他开一枪)对。打仗的仗。
生:难字的也换成土就是堆。
生:银,金银财宝是金属,所以是金字旁。
生:毯,就是毛里面有两团火。
师:这个毛是今天要学的新部首,毛字旁。能把这个字写好吗?
看着田字格,仔细观察,自己写。谁上来写。
生写字。
评上面学生写的字。
生:我给他提意见,我先说他的优点,他的字写在了田字格的正中间。他的缺点是毛字写歪了。
师:咱们赶快把它扶正吧。修改学生的字。
师:这节课咱们就上到这儿,谢谢同学们。
(定制ifanwen.com 友情提醒:查找本课更多资料,请在站内搜索课文题目)此文转载于网络
《看雪》课堂实录 篇9
教师在熟悉教材的前提下,怎么样运用教材,引导学生搞 好学习,这是教法问题。教学得法往往是事半功倍。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关于《看雪》说课稿,希望能够帮到您!
一、说教材
《看雪》是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课文共11个自然段,讲述冬季的台湾省很难看到雪,而北京却能看到雪,通过看雪表现了祖国宝岛台湾的儿童与祖国大陆的儿童盼望着祖国早日统一的共同心愿。为此,我拟定了以下三个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1、 认识省、店、橱等10个生字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中老师和小孩们对雪、对北京的向往之情。
能力目标:引导学生在自主体会和朗读中感悟课文的思想感情。
情感目标:
1、体会课文中老师和小孩们对雪、对北京的向往之情。
2、体会大陆和中国台湾的儿童盼望中国台湾回归、实现祖国统一的愿望。
教学重点:通过重点词句,体会小孩对雪,对北京的向往之情。
教学难点: 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体会两岸人民盼望祖国统一的心情。
二、说学生
1、学生掌握了一定的识字和写字办法。
2、学生对雪有了认识,通过学习《北京》,对首都北京有了较深的认识,对中国台湾则不太了解。
三、说教法
本文内容和儿童生活有一定的距离,学生体会文中的思想感情难度较大.教学本课我采用小组合作,探究性阅读的方式,引导学生在探究和朗读中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
四、说学法
1、在识字教学中,调动学生的识字积累,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进行自主性和创造性的学习。
2、提倡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将"合作探究法"贯穿课堂教学的始终.鼓励学生组内合作,组外竞争. 学生一定能在互帮互学的基础上促进自身表达能力的发展。
五、说教学过程
(一)复习谈话,导入新课
1、大家还记得“识字3”里讲中国台湾岛的三字经吗?谁愿意背给大家听一听。
2、谈话。把以前对中国台湾的了解运用到本课的学习中。
(二)观看图片,初读课文
1、出示中国地图,在地图上找出北京和中国台湾的位置.初读课文,想象课文描写的情景。
2、欣赏北国雪景风光音乐片。
3、自由畅谈:欣赏了北国冬日雪景,你想说些啥?
4、假设你就是中国台湾的小孩子,你一定向往北京的雪景,带着对北京的向往,再读课文。
(三)自读课文,学习生字
1、自读课文,划出生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学生自由读,齐读,指名读生字,并借助游戏,巩固识字。
(四)合作探究,研读课文
1、自读课文,提出自己认为最有意思或最有价值的问题,在小组内交流解决,进行合作探究学习。
2、选择同学们共同关心的问题,引导大家读书,思考,讨论。教师也可提出重点问题让学生思考、讨论。如:课文最后一句话,老师为啥要”深情”地说,老师心里在想啥?
(五)朗读感悟,深入体会
1、听录音朗读、自由读、展示读、分小组读,引导学生体会课文的意思。
2、分角色朗读第3—11自然段,着重指导读出对话的不同语气,体会出“小孩们争着问”的急切心情和老师对家乡怀念的感情。
(六)拓展活动
1、展示交流搜集的关于中国台湾的资料,学生在教室中自由阅读,进一步加深对中国台湾的了解。
2、给中国台湾的小孩子写一封简短的邀请信,邀请他们到我们的学校来做客。
《看雪》课堂实录 篇10
【教例】
(学生已初读课文。)
师:谁能说说中国台湾的小孩子为啥很想到北京看雪?
生:因为在中国台湾很难看到雪。
生:过春节时,小孩们只能在商店的橱窗里看到美丽的雪景。
生:他们看到的白雪是用洁白的棉花做的,他们想看看真的雪是由啥做成的。
生:我也从没见过真的雪,很想看看真的雪,中国台湾的小孩子肯定和我们一样想法。
(出示:“北京离这儿很远吗?”小孩们问。)
师:这里的“这儿”指哪儿?
生:指中国台湾。
师:北京离中国台湾很远吗?谁能告诉中国台湾的小孩子们?
生:我看过电视,知道中国台湾离北京有一两千公里呢!
生:暑假里我和父亲、母亲乘飞机去北京,飞了两小时多,听父亲说,中国台湾就在咱们泉州对面,乘飞机可能也是两小时多吧。
生:我爷爷昨天告诉我,他以前乘火车从北京回家,坐了两天两夜,要是乘火车到中国台湾,要更久。
一生插话:到中国台湾没有铁路,不能乘火车。
另一生反驳:海里也可以建铁路嘛!
师:是啊,或许有一天会建起海底遂道的。
师:那中国台湾离北京远吗?
生:远。
师:可这位老师为啥说“不算太远”?
生:因为那位老师的家乡在北京,他肯定经常回家,所以觉得不太远。
生:因为老师很希望中国台湾的小孩子去北京看雪,所以骗他们说不算太远。
生:不是骗他们,而是老师的心里话。我姑姑在新加坡,我母亲告诉我,新加坡离这儿很远,可我姑姑却告诉我说不远,说等我读五年级时就带我去她们那儿玩。
生:老师知道中国台湾的小孩子想到北京去看雪,再远的路也应该不算太远。
生:中国台湾和咱们泉州一样,都是祖国母亲的小孩,所以不算太远。
师:说得真好!你们看过雪吗?
生:没有。
师:泉州和中国台湾隔海相望,语言、天气、风俗习惯等都差不多。你们想不想和中国台湾的小孩子一起到北京去看雪?
生:想!
师:你想和中国台湾的小孩子怎么看雪、玩雪?
生:我要和中国台湾的小孩子们一起堆雪人,打雪仗,滚雪球。
生:我要在大雪中教中国台湾的小孩子学三路拳、南拳。
生:我们要在大雪中赛跑。
生:我们要在大雪中踢足球。
生:我们要在大雪中唱歌、跳舞。
生:我要把雪装在瓶子中,放入冰箱里,再送给中国台湾的小孩子。
师:说得真好,你还想带中国台湾的小孩子参观哪些地方?
生:我想带他们参观长城。去年,我和父亲去了长城。我父亲告诉我,不到长城非好汉!
生:我想带他们游览故宫,故宫漂亮极了!
生:我想带他们参观天安门广场,看升旗仪式,然后在广场上放风筝。
……
【评析】
一、适度激疑,培植探究意识
“学贵有题。”教师结合学生情况(泉州与中国台湾隔海相望,学生亲人、亲戚中很多在中国台湾,对祖国宝岛台湾有一定的了解),适度激疑,将学生带入一个个问题情境中,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解疑、释疑中,求知欲望受到呼唤,探究意识得到培植。
二、 适量引申,培养合作意识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发展合作精神”。从小学低年级起,应当注重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学生合作意识,可从学生直接地交流,探讨而解决问题中培养,也可在间接的、教师所创设的合作情境中学会情感的交融。在“和中国台湾的小孩子看雪、玩雪”中,在“带中国台湾的小孩子参观”中,学会合作,已深入小孩们心中。
三、适机渗透,培育爱国情怀
中国台湾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一点要让学生明白。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没有生搬硬套,而是引导学生分析北京到中国台湾的远近,憧憬与中国台湾小孩子们“看”雪、“玩”雪,使“海峡两岸一家亲”的情感渗透其中,爱国情怀得到培育。
《看雪》课堂实录 篇11
说课活动分课前说课和课后说课两种形式,不论是课前说课还是课后说课上述内容必须阐述清楚。课前说课还应说疑点,说明在备课中自己拿不准的疑点,求教于其他教师。课后说课还应包括“学生学得怎么样”的教学效果评估。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关于《看雪》说课稿,希望能够帮到您!
《看雪》说课稿
一.说教材
《看雪》是人教版第三册第三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全文共11个自然段,通过一个在中国台湾教书的老师给小孩们讲述自己的童年在家乡北京冬季玩雪的情境,以及冬季的台湾省很难看到雪,通过中国台湾小孩渴望看雪玩雪的心情表现了中国台湾儿童与祖国大陆儿童盼望着祖国早日统一的共同心愿,课文的语言简洁生动,背后却蕴含了丰富真挚的情感。全文以“盼”贯穿,中国台湾小孩子盼望去北京看雪,北京的小孩子也盼望和中国台湾小孩子一起玩,其中体会文中老师和小孩子对北京,对北京的雪的向往是本课重点之一。体会中国台湾与大陆期盼祖国统一的心愿是本课的难点。
二、说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1、 认识省、店、橱等10个生字 。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中老师和小孩们对雪、对北京的向往之情。
3、引导学生在自主体会和朗读中感悟课文的思想感情。
4、重点:学习生字、新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难点: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体会两岸人民盼望祖国统一的心情。
三、说学情
二年级的学生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对雪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并在学习本文之前,学生已通过《识字3》和《北京》的学习,对中国台湾和北京这两个地方有了一定的了解,对中国台湾和中国大陆的关系也有一定的认识。也因为二年级学生好奇,正处于识字和词汇语句积累阶段,因此生字学习,优美语句的品读还是学生学习的重点,根据儿童的已有认知规律,把实践与认识结合起来,让学生自主发现,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丰富学生语言感受能力。
四、说教法学法
为了完成教学目标,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我结合教材特点和二年级学生思维活跃,爱动脑筋,乐于表达,乐于交流的学习特点,采取了“自主识字、自读体验法、创设情境、激发想象”等办法,努力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始终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而在“学法”上,我一直坚信: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固在本课教学中,我始终以学生为主,让学生全面参与到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积极积极认识生字,学习课文 。
五、说教学过程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本课的教学,就以此为理念,根据教材本身的特点,整合知识、能力、情感等目标因素,力求给学生创设生动的语言实践情境,让他们在一系列的语文实践活动中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切实得到语文素养的提升。基于这样的理念,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设计了以下板块的教学。
(一)导语激情,引入新课,一堂新授课,导入的设计至关重要,正如俗话所说的“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富有激情的导入,就像在师生之间架起了一座沟通的桥梁,通过这座桥梁师生的心会更贴近,进而使教学效果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是这样导入的:因为我们这里也会下雪,学生对雪有一定的了解。因此刚开始上课,我就对学生说:“ 同学们在寒冷的冬季里你最盼望啥?说说你看到的雪是怎样的。冬季里,你们会怎么样玩雪呢?联系自己看到的、感受到的雪,说说对雪的印象。当教学的内容和生活相连,当触及的话题与学生的兴趣相通,学生的话匣被打开了,在学生畅谈了对雪的感受后,我直接揭题并让学生对题目提出质疑。为下文的学习打好了铺垫。
(二)自读课文,自主识字
此板块,我安排了两次不同层次、不同要求的读。第一次,请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把字音读正确,把课文读通顺。在识字教学中采用多种办法让学生自主识字并交流办法。如:既是后鼻音,也是第三声的“省”;既是前鼻音,也是第三声的“毯”;是前鼻音,也是第二声的“银”。尤其是猜谜语这个认字环节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识字兴趣。让他们乐于识字,善于识字。第二次,请个别学生读课文,引导学生读出疑问的语气。将字音教学和难读句子的突破与文本感知紧密相连,体现了语文教学的特点: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同时这个过程也能充分了解学情,立足学生真实的水平,开展与之相适应的教学。
(三)感悟课文,合作探究
在新课标指出,在教学中应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因此,在引入新课后,对文本进行整体感知是非常必要的。第一步:要求学生听课文朗读,并标出自然段。第二步:思考问题,谁在看雪?在哪看雪?看到真的雪了吗?通过合作交流理解课文。第三步:出示中国地图,当学生在轻松愉悦的阅读中获得情感体验后,用课件出示中国地图,请学生找出北京和中国台湾的位置并相机简介中国台湾的相关知识,使学生知道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北京是祖国的首都,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盼望祖国早日统一的感情。
(四)指导写字
本课的教学,我预留了七分钟进行生字的教学和书写的指导。本课要求书写的8个生字,主要有三种结构:左右、左中右、上下。让学生进行自主的观察,说说这些字在间架结构安排上的一些特点,如“故”字左右相当,而“讲、打、指、接、惊”等则都是左窄右宽。特别要引导学生注意千万不能忘记“候”中间的一竖,可以联系以前学过的字进行有意义的识记。真正立足学情,有重点地突破。
(五)拓展延伸
课外学习是课内学习的延伸。鼓励学生下课收集有关中国台湾的资料,既培养学生收集、处理、运用信息的能力,也可以加深对中国台湾的了解。
《看雪》课堂实录 篇12
一、教学目标 :
1、认识10个生字,练写带提手旁的三个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中老师和小孩对雪、对北京的向往之情。激发学生盼望祖国回归的愿望。
3、学习课文中的重点词句,知道词语搭配的妙处。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通过重点词句,体会小孩对雪、对北京的向往之情。
2、教学难点 :从课文最后一句话中激发学生盼望中国台湾回归,祖国统一的愿望。
三、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 设计:
(一)猜谜激趣,导入 新课
1、猜谜语“一片一片也一片片片鹅毛飞满天,掉在地上处处白,落在水里都不见。”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1、自读课文,划出生字,标出自然段。
2、师提问:是哪的小孩子想看到雪?他们希望到哪里看雪?(板书:中国台湾、北京)
3、认读生字
(1)自由练读生字。
(2)开火车读生字。
(3)生字排序,学生观察找排序规律。
(4)去拼音读生字。
4、认读词语
(1)看词语,心里默读。
(2)齐读词语。
(三)感悟课文,指导朗读
1、学习一、二自然段。
(1)齐读一、二自然段。
(2)师提问:假如你是中国台湾小孩子,看到这种人工做的雪景,会想些啥,说些啥呢?
2、学习三-八自然段。
(1)同桌合作朗读三-八自然段。
(2)指名朗读。
(3)指导有感情地朗读学生们问的句子。
A、您看到过真的雪吗?(读出好奇的语气)
B、您是在哪儿见过的呢?(读出惊奇的语气)
C、北京离这儿很远吧?(读出打探的语气)
(4)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老师回答的句子
A、老师微笑着点点头。
B、小时候,在我的家乡。(学生在地图上指出北京和中国台湾的位置)
C、不算太远。
3、学习九自然段
(1)自由轻声朗读九自然段。
(2)课件出示雪景图,学生在课文中找句子配图。
(3)完成课后连线题。
(4)指导有感情地朗读第一句话。
(5)指导有感情地朗读第二句话。
(6)齐读全段。
4、学习十、十一自然段
(1)指名朗读十、十一自然段。
(2)学生填空:的小孩子正盼着去和他们一起玩儿呢!
(3)学生把自己当作北京的小孩子,为中国台湾小孩子简介北京的名胜景区。
(4)欣赏中国台湾的名胜景区简介
(四)朗读全文,指导写字
1、全文朗读。
2、指导写“打”“指”“接”三个生字。
(1)观察三个字的共同点。
(2)老师范写,学生书空。
(3)学生练写。
〔板书设计 〕
12 看雪
中国台湾 北京
盼着
《看雪》课堂实录 篇13
【教材分析】
课文主要写中国台湾小孩子只看到过棉花做成的雪,没有看过真的雪,老师给他们讲了自己童年在家乡北京玩雪的情景,激起了小孩们想去北京看雪的愿望。课文以对话为主,内容贴近学生心理特征,前面语言浅显易懂,师生最后的对话蕴含着海峡两岸人民企盼祖国统一的愿望。
【学生基础】
小学二年级学生好奇,爱玩爱动,对雪有一种向往留恋之情;同时,他们富于想象,容易进入虚构的情境;但是呢他们逻辑思维能力还很低,对课文蕴含着的“海峡两岸人民企盼祖国统一的愿望”领悟会有困难;对话语的情感揣摩能力不够,读出问句和感叹句的语气需要具体指导。
【生活基础】
由于全球气候变暖,今年是个“暖冬”年,估计没有雪下,按教学进度推算,本课文的教学虽然已接近农历年末,但估计还是没有现实情景作支撑。
【教学资料及教具】
〖课件〗
1、瑞雪图景;2、分动态和静态处理的课本第一幅插图;3、本课字词中故意出错误的字、词语;
〖教具〗
中国地图。
〖课时〗
2课时
【设计理念】
以角色对话为主,对话内容浅显易懂,教师不必作讲解,让学生在“原汁原味”的对话中感悟中国台湾师生向往祖国北京、北京的小孩子盼望和中国台湾小孩子一起玩的心情,进而使学生在中国台湾和北京本是一家人的亲情中经历一次熏陶;
创设“向中国台湾小孩子发出邀请”的活动,激活学生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同时锻炼学生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创设“帮助老师”的机会,激活每个学生的内驱力,培养积极积累词句的意识和习惯,使字词句的教学具有持久活力;
创设“比一比”的活动,促使学生乐而不疲地把字写好。
【教学目标】
1、会认会写“湾、省、商、店、景、洁、讲、毯、银、堆、仗”;会认“橱、盼”;
2、学习并积累第九自然段中的语句;
3、练习问句和感叹句的语气;
4、懂得中国台湾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份,北京和中国台湾人民都盼望团聚。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师:同学们,冬季到了,你们最盼望啥?
(估计学生会说盼望下雪,如果学生所说不合教师意图,教师可以从自己童年的角度引发学生对雪的回忆,并用多媒体出示瑞雪图,激发学生对雪的喜爱之情。)
师:下雪了,多好玩!你们是怎么样玩的?(学生回答)
二、板书课题、读题
1、教师用楷书在田字格中书写课题──“看雪”,并指导学生看清这两个字在田字格中的整体布局。(楷书在田字格中书写是起示范作用。)
2、学生读题,之后仿照老师在田字格习字本上书写课题──看雪。(写好后同桌比一比谁写得好。)
三、激兴初读
师: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些啥?
(学生回答预设:谁看雪?在哪儿看雪?看到了怎么样的雪?)
师:带着你的问题阅读课文,比一比谁能找到答案?
(以此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进入初读课文阶段,此时教师巡回获取学生阅读信息。)
师:读了课文,你知道了自己想知道的吗?
(想知道的内容提示:1、谁看雪?(中国台湾的小孩子看雪)2、在哪里看雪?(在商店的橱窗里看雪)3、看到了怎么样的雪?(小孩子看到的是商店橱窗里用洁白棉花做成的雪))
师:课文除了讲这些,还讲了啥吗?请读读第三段以后的内容,想想这些是讲啥?
(生读课文,问答提示:讲老师告诉他们,童年在家乡北京看过并玩过真的雪)
师:真聪明!看来读书是要仔细一些才好哟。当他们听到老师地北京看过并玩过真的雪,他们最大的心愿是啥?
(生答:啥时候到北京来看雪呀?)
师:在课文的哪儿讲了这个意思?
(生找到课文的第十段)
四、练读课文
师:比一比谁能把课文读得不加字、不掉字、不错字、不破句、不指读。
(生练读,教师巡回指导阅读能力较差的学生,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具体的字音、断句)
师:我们来互相比着读,互相帮助纠正读错的地方,好吗?我先读第一、二段,请你们帮我指出错误。
(教师朗读第一、二段,可以有意出现一些学生能够发现并能帮助纠正的错误。例如:第一段把“是很难看到雪的”读成“是难看到雪的”;第二段把“小孩们在商店的橱窗里看到了美丽的雪景”读成“小孩们在商店的窗子里看到了雪”。)
(生评价 略)
(这样一来,学生在发现老师的错误并帮助老师纠正的过程中获得一种成就感,后继学习因帮助产生的成就而快乐起来,同时也锻炼了学生认真听的习惯,还巩固了对字词的认读)
师:请每个学生轮读一自然段,注意:尽量少被别人发现错误。
(每生轮读一段,老师和其他学生进行评价和具体指导,薄弱之处教师范读并让学生跟读)
(在比赛中练习读书,给了学生一种外在动力。为了得到同伴和老师的赞扬而努力,这是小学生内驱力中的主要成份)
五、练习对话
师:聪明的小孩们,你们数数这篇课文有多少个“说”字,这是为啥?
(生答略)
师:请你们先到课文中找出老师和学生的对话,分别用波浪线和横线划起来。
(生划,教师巡视,发现都没把第九段划上,引导学生回读上文“接着她就给小孩们讲起童年玩雪的情景”,使学生悟出这也是老师说的话)
师:先同桌之间练习练习,每人做一次老师,当一回学生。(生练读)
师:练得很认真。下面我当老师,你们做中国台湾小孩子,开始对话。(略)
(对话练习中要着重进行问句和感叹句语气的指导。例如:
⑴ “您//看到过/真的雪吗?”的“吗”宜用上扬的调值“35”;
⑵ “您/是在哪儿见过的?”的“的”宜用平调“33”;
⑶ “北京//离这儿/很远吧?”的“吧”宜用高平调“55”。)
六、作业
1、帮助老师把课文题目“长胖些”;
此题意在巩固课文主要内容,初步锻炼学生从文章中提起主要信息的能力。答题提示:(谁)(在哪里)看到了(怎么样的)雪 ?中国台湾小孩子在商店的橱窗里看到了用棉花做成的雪;他们的老师童年时候在故乡北京看到了真正的雪。根据回答板书如下:
中国台湾小孩子 棉花做成的
老师童年在北京 看 真的 雪
他们想到北京真的
2、你想让中国台湾小孩子到我们这来看真的雪吗?那我们应该怎么样对中国台湾小孩子说呢?
(先从课文最后一句话“北京的小孩子正盼着你们去和他们一起玩儿呢”引导,再让同桌互相扮演中国台湾小孩子和北京小孩子,练习北京小孩子邀请中国台湾小孩子到北京来看雪玩雪。注意提示学生:邀请时要简介清楚下雪时的情景和玩雪时的快乐,可以凭借课文第九段内容和第二幅插图引导学生说清楚这些)
(播放静态的课本第一幅插图,配上儿歌《友谊的歌儿传四方》去掉原唱处理成轻清音乐,学生进入情境练习“邀请”,邀请内容 略)
(这种合符学生心理的“邀请”活动能激活学生的情感世界,在“邀请”中学生自然而然地运用课文中的字词句,这是一种完全自觉的运用,对今后将产生持久的活力)
师:听了你们真诚的邀请,我相信中国台湾小孩子肯定高兴极了!在这,我为你们真诚的友谊鼓掌!(下课)
第二课时
一、导入
师:从上节课同学们向中国台湾小孩子发出的邀请中,我知道了大家是多么盼望中国台湾小孩子早日到北京来看雪玩雪,小孩们,你们太可爱了,你们这些美好的心愿真的会让中国台湾小孩子感动的。我有个建议,想把你们这美好的心愿告诉中国台湾小孩子,你们说好不好?
二、拓展活读
师:用啥办法告诉中国台湾小孩子,祖国大陆的小孩子欢迎他们来看雪玩雪呢?
(此举意在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估计学生能说出一些办法来,如果说不出,教师可引导:写信请学校转交、寻找身边的台属帮忙打电话、网上求助等)
师:好,我现在来当一回学校校长,你怎么样向我请求帮助呢?(生答 略)
师:我现在是一位台属,我的女儿在中国台湾,你也怎么样向我求助呢?(生答 略)
师:我现在就是新浪网,你怎么样向我求助呢?(生答 略)
师:了不起,可爱的小孩们!你们真的太棒了!我向你们学习!愿意帮助我吗?(引入字词练习)
三、字词句练习
1、比一比,看谁能帮我从课文中找到合适的字给课文后面的生字组成词语?
(学生组词 略)
2、将这些词语认一认、读一读,等会儿检查我写的字,看能不能得100分?
(待学生认读字词约5分钟后,大屏幕出示故意写错的字,例如:“省”字少一横,“商”字“冂”里写成“古”,“洁”字的“士”写成“土”)
3、比一比,看谁把第二题的字写得也快也好!
(学生练习写字,教师巡回指导写字,重点提醒学生“商”的“冂”里面是“八”下面一个“口”,而不是“古”;“洁”的右上方是“士”而不是“土”;“毯”是半包围结构,左边的“毛”的最后一笔要向右边伸长一些,好包住“炎”。另外,教师还应该及时纠正学生一些不正确的写字姿势)
(“教与学”这种双边活动是要讲究时机的,当学生没有进入状态时,“教”如同隔靴搔痒,只有当学生进入了状态,有的放矢地“教”才能事半功倍)
师:刚才我发现你们个个都写得很认真!老师向你们学习!下面是一个同学做的第三题,请你们帮助检查,看对不对?
大屏幕出示:1、老师(讲起)童年玩雪的情景。
4、小伙伴们在雪地上(打雪人)、(堆雪仗),玩得可(高兴)了!
5、天上(铺着)雪花,地上(飘着)银装,树上(披着)雪毯,到处一片洁白。)
(生改,并评分 略)
6、你们觉得课文中哪些句子读起来最好听?(生自主选择,略)
7、能把这些好听的句子背出来吗?试试看!(生读、背略)
8、看书中插图背诵第二段和第九段。(生同桌互相背 略)
(练习是枯燥的,给枯燥的东西注上滋润剂,使它变得有弹性、有粘性!每一个人的潜意识里都期望自己是最好的,做自己愿意做的事是一种享受,做外力强迫的事是劳役!学生的学习原本就是应该由学生自己负责的事,在“自己选择”的虚拟主机里,每个学生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了,这样的学习即使任务重些也不觉得累!)
四、质疑问难
师:同学们,读完了课文,你还有啥不懂的吗?
(问题预设:为啥中国台湾很难看到雪?资料准备及解答过程:1、出示中国地图,让学生观看,知道中国台湾在祖国的南方;2、复读本册第七单元的《我是啥》;3、让学生将这两种情况放到一起想一想,看谁能找到答案)
(生提问及解答 略)
(小学低年级学生最无顾忌,留个虚拟主机给他们,他们的神必定无拘无束驰骋纵横,教师此时的职责不是强迫“千条江河归大海”,而是用智慧、用爱心去“润物细无声”;教师的视界不是盯住预设的教学程序完成与否,而是用发展的眼光去度量课堂上的有所为和有所不为)
五、总结课文
师:我们今天学了哪篇课文?(生答 略)
师:我们看到黑板上,自己心里说说知道了啥,准备好了就先对我说说,你知道了啥?(生答 略)
师:很好,把刚才说的回家向父亲母亲说说。
(播放动态的课本第一幅插图:三个中国台湾小孩子面向大家招手,配乐《友谊的歌儿传四方》,下课)
推荐站内搜索:吉林自学考试成绩查询、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分数线、国家医考网准考证打印、党章学习心得体会、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录取分数线2020、北京成人高考学校、高考试卷及答案、银行业从业资格考试题库、宝葫芦的秘密观后感、2022年省考报名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