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教案(精选12篇)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教案(精选12篇)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教案(精选12篇)

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教案(精选12篇)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黄河是怎么样变化的》教案(精选12篇)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黄河是怎么样变化的》教案 篇1

  一、走近黄河

  1、听《大中国》录音导入

  师:古老的中国有两条龙,一条是长江,一条是黄河。人们都说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今天我们一起来了解它的过去和现在。

  2、多媒体课件播放黄河录像,

  a. 江水滔滔,奔腾不息的黄河,森林茂密,土地肥沃的黄河流域;

  b. 暴雨品频频,水土流失严重的黄土高原。

  (音乐由舒缓到严肃)

  师:看过后,你最想说啥?

  3、黄河知识知多少?你对黄河还有哪些了解?简单汇报课前搜集的有关黄河的资料。

  4、提示课题。

  板书:黄河是怎么样变化的

  二、自学课文,自读自悟

  1、浏览课文,总体感知。

  (1)本文共有几个自然段?

  (2)文章大概简介了啥?

  2、默读课文,提出疑问。问题可以围绕题目与课文内容提出来,

  教师要关于引导学生疏理问题,师生共同确定重点问题,如:

  (1)多灾多难的黄河,怎么能成为中华民族的“摇篮”?

  (2)为啥说黄河是中华民族的隐患?

  (3)黄河变坏的原因是啥?

  (4)怎么样才能把黄河治理好?

  (5)黄河的变化给人类啥启示?

  3、小组合作学习,找出黄河原来是啥样子的,后来有了哪些变化;想一想黄河发生变化的原因是啥,它的变化给人们带来了哪些影响或灾难。

  三、围绕重点,全班交流

  1、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2、全班交流,读中点拨,解决问题。

  围绕重点问题组织全班交流:

  (1)多灾多难的黄河,怎么能成为中华民族的“摇篮”?

  (2)为啥说黄河是中华民族的隐患?

  (3)黄河变坏的原因是啥?

  (4)怎么样才能把黄河治理好?

  (5)黄河的变化给人类啥启示?

  3、联系周围生活实际,提出解决方案。

  四、总结课文,感情朗读

  1、你觉得这篇文章的作者在写的时候对黄河是带着一种啥的感情来写的?

  2、指导朗读,引导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五、拓展延伸,课外探究

  1、联系课后“资料袋”,你觉得怎样能治理好黄河?请你为“保护妈妈河”出谋划策。

  2、小练笔:《黄河的自述》。

  【板书】

  10、黄河是怎么样变化的

  原来 现在

  气候温暖 自 人 含沙量大

  森林茂密 然 为 河床抬高

  土地肥沃 因 原 经常决口

  素 因

  (摇篮) → (祸河)

  课后反思:

  我觉得这一课的教学,成功之处在于:在课文内容的理解上,我设计了三大教学环节:A初步感知大意;B探究变化、原因;C拓展。把教学的重点放在第二大点—— 探究变化。学生自主思考后再与大家交流:以前的黄河为啥被称为摇篮?黄河今天的表现?为啥说是“忧患”呢?对两个问题的探讨后,学生很容易发现作者用了对比的办法和数字说明等办法写出了黄河的变化。充分理解黄河由“摇篮”变成了“祸河”这一问题。接下来,引导学生探究变化的原因,最后是治理黄河的方案。在讨论治理方案的时候,拓宽学生的思路,先读懂书中所讲到的方案,再讲讲自己想到的治理黄河的方案。学生既读书、思考,也畅所欲言,积极性很高。这样下来,教学目标也较好地得以落实。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黄河是怎么样变化的》教案 篇2

  【教材分析】

  课文简介了黄河变化的过程、变化的原因及其治理的方案,告诉人们要保护大自然,保护环境,否则就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课文先写了黄河给两岸人民带来的苦难,是一条多灾多难的祸河,但它也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接着,从黄河含沙量的现状分析黄河变化的原因;最后写科学家设计了治理黄河的方案。这是一篇说明文,文章条理清楚,材料确凿,数据详实,字里行间包含着强烈的忧患意识和环保意识。这是一篇略读课文,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一是引导学生学习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的办法,进一步提高略读能力;二是使学生从中受到启示,培养环保意识,激发保护妈妈河的责任感。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

  2、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了解黄河发生变化的过程和原因,从中受到启示,增强环保意识。

  3、搜集有关黄河的资料,激发保护妈妈河的社会责任感。

  【重难点】了解黄河发生变化的原因,从中受到启示。

  【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同学们,我们生活在美丽富绕的长江之滨,对我国的第一大河流长江十分熟悉。那么你们对离我们遥远的中国第二大河流黄河也了解多少呢?课前同学们通过多种途径收集了大量有关黄河方面的资料。今天老师也收集到了一个有关黄河的资料片,现有就请同学们看一看这个资料片。

  放cai课件(黄河由中华民族的摇篮变成一条多灾多难的祸河)。

  2、看完了资料片,请你们谈一谈对黄河的认识,你认为黄河是一条啥样的河?你们说得对。黄河既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也是一条多灾多难的祸河。那么,黄河也是怎么样由“摇篮”变成“祸河”的呢?

  今天,我们接着学习第10课《黄河是怎么样变化的》。

  (板书课题)

  二、读课题,提出问题

  同学们请齐读课题。读了课题后,你想提些啥问题呢?

  (学生畅所欲言提问题,师板书几个重点问题)

  1、为啥说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2、为啥说黄河是一条多灾多难的祸河?

  3、黄河由中华民族的摇篮变成祸河的原因是啥?

  4、我们应该怎样治理黄河?

  三、确定探究学习目标,协作攻关

  1、确定探究学习目标

  同学们,刚才你们的问题都提得很好!现在我们就确定这四个问题(已板书的四个问题)为我们这节课探究学习的目标。请你们自由分级任选一两个感兴趣的问题作为重点探究目标,通过阅读课文并结合手头上的资料来进行探究学习。

  2、学习自由分组讨论,协作攻关。(学生自由讨论,教师巡视辅导)

  四、交流学习情况,成果共享

  1、刚才同学们经过激烈的讨论,相信已经找到了问题的答案,现在我们就来交流一下学习情况吧!

  先来交流第一个问题:为啥说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⑴ 我从课文第三自然段的这几句话知道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那时候,黄河流域气候温暖,森林茂密,土地肥沃,尤其是下游一带自然条件更好。因此,我们的祖先才选择这里生息繁衍。

  ⑵ 你们还能不能从手头上的资料中找一找也能说明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2、是啊!一系列的材料证明黄河的确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是妈妈河:

  (板书:摇篮)

  那么为啥也说她是一条多灾多难的祸河呢?下面,我们就来交流第二个问题的学习情况。

  (为啥说黄河是一条多灾多难的祸河?)

  ⑴ 从课文的第四自然段知道黄河是一条多灾多难的祸河:后来黄河变了,它开始变得凶猛暴烈起来,折腾得两岸百姓叫苦不迭。黄河成了中华民族的忧患。

  ⑵ 我从课文的第一自然段中的这句话知道黄河是一条多灾多难的祸河:黄河在近2000年音竟决口1500多次,改道26次,给两岸人民带来了深重的苦难。

  ⑶ 除了课文中简介的这些之外,你还能不能从资料中知道黄河是一条多灾多难的祸河?

  3、是啊,同学们,我们的黄河变了,无数次的洪涝灾害、旱灾已经折腾得两岸百姓叫苦不迭,我们的妈妈河已经成了中华民族的忧患:

  (板书:祸河)

  那么她也是怎么样由中华民族的摇篮变成中华民族的忧患的呢?她变化的原因是啥?

  (板书:原因)

  接下来我们就来交流讨论第三个问题的学习情况。

  (黄河由中华民族的摇篮变成一条多灾多难的祸河的原因是啥?)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黄河是怎么样变化的》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了解黄河的过去和现在,知道黄河变化的原因及其内在的联系,从中受到启示,培养保护大自然的意识。

  2、认识8个生字,理解“摇篮”“生息繁衍”“忧患”“植被”“水土流失”到?等词语的意思。

  3、收集有关黄河的资料,激发保护妈妈河的社会责任感。

  教学的重点:了解黄河的变化过程。

  教学的难点:理解造成黄河变化的原因。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师: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已经是摆在人类面前的焦点问题了,因为如果不按照自然规律办事,就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所以从1999年开始,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就发起了“保护妈妈河”的行动,(板书妈妈河)同学们,你们知道妈妈河是指那条河吗?

  生:妈妈河指黄河(师板书:黄河)

  师:你们知道的可真多,的确指的是黄河(继续板书是怎么样变化的)看过黄河吗?(没有)今天老师就带你们一起去看看黄河,看看它是怎么样变化的(手指课题,并齐读课题)

  二、学生读课题质疑,出示课件。

  1、黄河发生了啥变化?

  2、黄河为啥发生了变化?

  3、怎么样治理黄河?

  三、初读文章,感知内容。

  1、带着问题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感知文章内容,围绕黄河都写了啥。

  四、细读课文,品味精华

  1、抓变化:解决问题一,黄河原来是啥样的?现在呢?

  板书:原来----摇篮

  现在----祸河

  感受以前黄河之美。

  (1) 理解摇篮:本义指孕育幼儿的用具,文中指发源地。

  (2) 为啥把黄河称为中华民族的摇篮,读书找答案。

  (气候温和,森林茂密)

  (3)出示课件,简介妈妈河。

  (4) 想象当时人们的生活。(学生自由表达)

  感受现在的黄河。

  (1) 现在黄河变了,由原来的摇篮变成了祸河,她都惹下哪些祸患?(学生表达)

  (2) 啥是决口?啥是改道?你体会到了啥?作者用啥办法说明的?

  (3) 此时人们的生活也是怎么样的?(展开想象)

  2、解决问题二

  黄河变化的根本原因是啥?

  (泥沙量大 )

  (1)文章哪些地方说明黄河含沙量大?

  黄河是世界含沙量最大的大河,是长江的68倍。每年黄河从上游带入河中的泥沙约16亿吨,其中12亿吨被搬运到了大海,还有4亿吨就沉积在下游的河道中。

  (2)作者用啥办法说明黄河含沙量大的?(列数字)

  (3)泥沙多造成了啥后果?

  河床上升,使黄河成了悬河。(出示课件,解释悬河,进一步感受黄河为啥会成为祸河)

  黄河的含沙量为啥会这么?

  (学生找相关句子,老师总结:自然原因、人为原因)

  (4)展示图片,感受黄河的变化。

  3、解决问题三

  怎么样治理黄河?(研读最后一段,看科学家的治理方案)

  总结方案:1、坚持牧、林为主的经营方向。

  2、保护好森林资源、尽快恢复植被。

  3、合理地规划利用土地。

  4、大量修筑水利工程。

  4、你还有哪些治理黄河的建议,学生自由表达。

  五、拓展

  1、学了这篇文章,你受到了啥启发?

  (我们要保护环境,不能随心所欲地破坏自然,否则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

  2、我们可以为保护环境做些啥?

  3、为保护妈妈河设计宣传标语。

  六、全课总结

  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黄河也会变成中华民族的摇篮。

  出示课件,带着憧憬读:黄河清了,大地绿了,我们的地球也充满生机了。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黄河是怎么样变化的》教案 篇4

  小学( 语文    )导学设计方案 (  四  )年级    第(  三)单元   第(10  )课       总课时:(  2    ) 课题 10、黄河是怎么样变化的  第( 2 )课时 学习 目标    1、了解黄河发生变化的过程和原因,从中受到启示,增强环保意识。 2、搜集有关黄河的资料,激发保护妈妈河的社会责任感。 重难点  了解黄河发生变化的过程和原因,从中受到启示,增强环保意识。 探究 办法  讨论+讲解 课前 准备  远程资源 导学过程       导入       导学          导疑       导练           一、讲读课文第二段。   1、这一段讲了啥?   (讲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2、第二自然段在文中起啥作用?   (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3、为啥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课文是怎样描写的? 二、讲读第三段。   1、黄河成了中华民族的忧患,忧患是啥意思?   2、黄河造成灾难的原因是啥?   (含沙量大,泥沙沉积,河床升高,成为悬河,容易决口,形成水灾。)   3、造成黄河含沙量大的原因也是啥?   4、理解“人类对大自然的破坏”?   小结:这一段讲黄河变坏的原因:大自然本身变化造成的;人类破坏造成的。   5、有感情朗读这一段。 三、讲读第四段。   1、读最后一段。   2、面对日趋严重的问题,科学家们想出了哪些办法?   (关键是把泥沙管住,不能让它随心所欲地流进黄河。)   3、科学家设计了啥样的方案?   (1)坚持牧、林为主的经营方向;   (2)保护好森林资源、尽快恢复植被;   (3)合理地规划利用土地;   (4)大量修筑水利工程。   4、这些方案有啥好处?   (防止水土流失,达到根治黄河的目的。) 四、总结全文。   1、黄河发生变化给人类怎样的教训?   2、学习这篇课文你受到了啥启发?   (要保护环境增强环保意识,否则就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   五、拓展学习,看视频《黄河治理》。 板书 设计           教学 反思    本课是一篇略读课文,而且课文内容条理清楚,内容明细。所以教学时充分了学生的主体性,引导他们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不仅培养了学生质疑探究的能力,而且培养了学生自主读书的良好习惯。 本课 资源 应用 黄河是怎么样变化的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黄河是怎么样变化的》教案 篇5

  教学内容:小学语文人教版第八册10《黄河是怎么样变化的》

  教学班级:石桥实验小学四年级三班

  教学目标:1、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了解黄河变化的过程和原因,从中受到启发。

  2、激发学生保护妈妈河的社会责任感。

  教学准备:1、学生提前搜集有关于黄河的相关资料。

  2、教学课件、视频《黄河是怎么样变坏的》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qing导入,扣题质疑。

  1、学生交流自己搜集到的有关黄河的资料。

  2、(出示课件)简介黄河,观看黄河图片。

  3、学生谈观后感,导入课题:《黄河是怎么样变化的》

  二、以读为导,揭示主题。

  (一)检查学生的小组自学情况。

  1、生词部分。(出示课件,认读、理解解词。)

  2、由“摇篮”一词引申到句子“人们都说,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由“为啥说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一问引导出段落“说来有趣,……因此,我们的祖先才选择在这里生息繁衍。”(指导有感情的朗读。)

  过渡语:时至今日,这条曾给予中华民族希望与生命的河流却变成了一条令人生畏的祸河,原因何在呢?让我们一起来揭开答案吧!

  (二)确定目标,集中突破。

  1、怎样有效的学习这篇自读课文?(征集学生的意见。)

  2、根据课前提示,师生共同制定需要突破的问题。(课件)

  3、明确学习要求:a、通过读课文,寻找问题的答案,可在书上勾画并写出体会。b、小组交流问题的答案与体会。

  4、交流。

  a、黄河发生了哪些变化?(学生汇报,课件“黄河是含沙量最大的河……,造成可怕的大水灾。”指导朗读,明确举数字说明办法的好处,理解“地上河——悬河”的意思,知道治黄的关键是泥沙问题。)

  b、引起黄河变化的原因是啥?(汇报总结:自然与人为的原因,学生就黄河污染情况谈感受。)

  c、怎样治理黄河?(交流办法,课件汇总)

  5、观看影片《黄河是怎么样变坏的》,学生看完后谈课文给予自己的启示。

  三、拓展延伸,深化主题。

  1、写一条保护妈妈河的公益广告。(课件)

  2、一分钟演讲:结合当地的污染情况,谈自己的感受或想法。(可出示关键词)

  四、作业:为治理自己身边的污染状况,写一份倡议书。

  教后感:《黄河是怎么样变化的》这节课是以环保为主题的内容,课前,基于小孩们对黄河的有关情况还不是太了解的原因,我就提前几天布置他们通过各种途径搜集有关黄河的资料。小孩们很聪明,他们选择了最为快捷、全面的的网络资源。在微机课上他们查到了大量的有关黄河的知识,不仅做了笔记,还保存了不少很有价值的网站资源。我课上所用的课件中就借用了很多。另外,在自习课上,我安排了各小组的组长带领大家自学课文,生词方面由他们自己解决。因为课前小孩们准备的比较充分,因此,在课堂上大家发言积极,表现的非常自信,这也是我在课堂听讲方面对他们所最为期望和推崇的。因为这是一篇略读课文,对于学生的学习要求不是太难,我就想在这堂课中给小孩们展示更多的拓展知识,通过各个环节,学生既读懂了课文的意思,也能接触到更多的知识拓展自己的眼界。有了各类直观的材料展示在他们面前,即使不太爱讲话的小孩也可以不费劲的说上几句了。当然,还有三分之一的小孩情绪没有调动起来,还没有将自己充分的融入到情境中来,而我还是有意无意的将更多的机会给了表现积极积极的小孩,忽略了他们。将课堂充分给小孩们,让他们尽情的挥洒自己的聪明才智,这是我今后努力的方向,我会在在不断的实践中完善自己的课堂教学。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黄河是怎么样变化的》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黄河演变的过程和变化的原因,了解黄河发生变化给人类怎么样的教训。

  过程与办法:多媒体演示黄河变化的过程, 学生从中有所感悟。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保护大自然的意识。

  教学重点:了解黄河近20xx年变化的过程和变化的原因,教育学生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我做起保护环境,否则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

  教具准备:黄河图片、有关黄河的视频。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了解学生预习课文的情况。

  1、导入:黄河是我国的第二大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它的位置在哪里呢?课件出示地图,让学生看看黄河在哪?(学生对黄河有个初步的认识)

  2、检查预习情况。

  (1)看看有哪些同学收集了关于黄河的资料。(学生把自己收集的资料读一读)

  (2)预习课文,你读懂了啥?指生回答。(培养学生预习的好习惯)

  二、各自读文,感知课文大意。

  1、各自读文,在读的过程中让学生把不懂的问题记录下来。

  2、指名朗读课文,其他同学当“小老师”,读后进行评价。

  3、学生质疑提问,教师注意归纳学生提出的问题——黄河发生了啥变化?原因是啥?怎么样治理?

  3、投影出示20xx年前黄河及两岸情况图片,再请学生读第三自然段,教师给与朗读上的指导。

  4、出示视频,黄河流域的近况。看了视频后,你有啥感受,和你周围的同学说说,师巡视指导。

  三、围绕几个主要问题组织学生学习。

  1、学生自主学习4--6自然段,边读边思考以下问题:

  (1)具体说出黄河变化两方面的原因。

  (2)这两个原因有联系吗?

  (3)如果不制止,后果会怎么样?

  2、小组合作学习,填在括号里。(师参与学生小组学习给与指导)

  黄河变化的原因 两大原因的联系 所造成的后果 治理方案

  ( ) ( ) ( ) ( )

  3、交流所填内容。(结合学生说的,师完成部分板书)

  4、请学生把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再多读几遍。(说明文常用的说明办法、文章中所用修辞等等)

  5、师:从这篇课文中,你懂得了啥?应该怎么样保护环境?

  6、拓展延伸:

  (1)结合你的生活说说,你知道有哪些破坏环境的行为,针对这种行为我们应怎么办?

  (2)保护环境已成为当今社会的一个很重要的话题,想想看你们还知道哪些课文也强调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一个小村庄的故事》《只有一个地球》……)

  7、作业。

  (1)读课文,摘抄课文中的好词、好句子。

  (2)小组合作办一期以保护环境为内容的手抄报,看看哪组同学做得。

  板书设计:

  10 、黄河是怎么样变化的

  以前 ——“摇篮”

  现在 —— 祸河 原因 (自然原因、人类破坏)

  治理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黄河是怎么样变化的》教案 篇7

  【教材版本】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四年级下册,人民教育出版社.

  【教材分析】《黄河是怎么样变化的》是一篇阅读课文,课文简介了黄河变化的过程,变化的原因及其治理的方案,告诉人们要保护大自然,保护环境,否则就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课文先写了黄河给两岸人民带来的苦难,是一条多灾多难的祸河,但原先它也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接着从黄河的含沙量的现状分析黄河变化的原因;最后是科学家设计了治理黄河的方案.

  【教学重点】自学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黄河变化的过程和变化的原因,明白为啥要保护大自然.

  【教学难点】了解黄河发生变化给人类怎么样的教训.

  【教学准备】《黄河颂》录音带和抗洪资料.

  【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听《黄河颂》录音带导入

  黄河是妈妈河,人们都说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今天我们一起来了解它的过去和现在.

  二,初读课文,了解黄河的变化

  1,学会本课生字词:

  ⑴ 读字,读准音,记住形.

  ⑵ 读读词,明其义.

  2,小组合作学习,找出黄河原来是啥样子的 后来有哪些变化 想象黄河发生变化的原因是啥

  3,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汇报.

  三,汇报学习成果,理解大自然与人类的关系

  汇报形式:

  1,资料展示(抗洪).

  2,绘画演示.

  四,设计治理方案,增强环保意识

  1,说说科学家为治理黄河所设计的方案.

  2,小组合作,为治理黄河提建议.

  【板书】

  10,黄河是怎么样变化的

  原来 现在

  气候温暖 自 人 含沙量大

  森林茂密 然 为 河床抬高

  土地肥沃 因 原 经常决口

  素 因

  (摇篮) 原因 (祸河)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黄河是怎么样变化的》教案 篇8

  教书育人楷模,更好地指导自己的学习,让自己不断成长。让我们一起到本站一起学习吧!以下是本站小编为大家编辑的阅读答案文章,欢迎大家阅读!

  《南州六月荔枝丹》阅读附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5题。(9分,其中选择题每道3分)

  荔枝大小,通常是直径三四厘米,重十余克到二十余克。20世纪60年代,广东调查所得,有鹅蛋荔和丁香大荔,重达四五十克。还有四川合江产的“楠木叶”,《四川果树良种图谱》说它重19克左右,《中国果树培学》则说大者重60克,不知哪一本书记载正确。

  所谓膜如紫绡,是指壳内的一层通常白色而紧贴壳的内壁的薄膜。说它“如紫绡”,是把壳内壁的花纹误作膜的花纹了。明代徐渤有一首《咏荔枝膜》诗,描写吃荔枝时把壳和膜丢落在地上,好似“盈盈荷瓣风前落,片片桃花雨后娇”,是夸张的说法。

  荔枝的肉大多数白色半透明,所以说它“莹白如冰雪”。有的则微带黄色。从植物学的观点看,它不是果肉,而是种子外面的一层膜发育而成的,特称假种皮。真正的果肉倒是前面说的连同果壳丢弃的那一层膜。荔枝肉的细胞壁特别薄,所以入口一般都不留渣滓。味甜微酸,适宜生食。有的纯甜。早熟品种则酸味较强。荔枝晒干或烘干,肉就成红褐色,完全失去洁白的面貌。

  荔枝不耐贮藏,正如白居易说的:“一日而色变,二日而香变,三日而味变,四五日外,色香味尽去矣。”在21摄氏度的环境里,可贮藏一二星期。人们一直在设法延长贮藏期,以利于长途运输。早在1800多年前,即东汉和帝时,唐羌曾谏阻从南方向洛阳贡献生荔枝和龙眼。唐代杜牧诗云:“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当时是“昼夜奔腾,有毒虫猛兽之害” (宋蔡襄),“颠坑仆谷相枕藉”,“惊尘溅血流千载”(宋苏轼)。为了封建统治者个人口腹之好,竟如此劳民伤财!但也足见当时荔枝贮藏与运输的不易。

  荔枝的核就是种子,长圆形,表面光滑而色棕褐,少数品种为绿色。优良的荔枝,种子发育不全,形状很小,有似丁香,也叫焦核。现在海南岛有无核荔枝,核就更加退化了。

  (选自贾祖璋《南州六月荔枝丹》)

  15.节选部分的说明顺序是( )

  A.由远及近 B.由表及里 C.由实及虚 D.由虚及实

  16.下列对荔枝的特征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荔枝的大小一般在二十克左右,如果达到四十克以上,就称得上“大荔”了。

  B、白居易在《荔枝图序》中说“莹白如冰雪”的荔肉是荔枝的假种皮,并非荔肉。真正的荔肉其实早在食用之前,就被人扔掉了。

  C.荔枝不耐贮藏,所以古代君主若是想吃荔枝,须用快马飞骑日夜传递。

  D.优良的荔枝,种子发育不全,形状很小,因而不能种植。

  17.文中引用诗词典故,下列对其作用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引用明代徐勃的一首《咏荔枝膜》,是为了进一步印证白居易所言“膜如此绡”的正确性。

  B.作者引用杜牧的《过华清宫绝句》,既从侧面写出了荔枝不耐贮藏的特点,也含有凭吊古代和讽刺唐代统治者的意味。

  C.作者多次引用白居易的《荔枝图序》,既有助于说明荔枝的有关特征,也增强了说明的生动性和艺术性。

  D.作者引用《四川果树良种图谱》和《中国果树栽培学》中有关荔枝大小的内容,意在表明自己博学多识,是有关荔枝种植方面的专家。

  参考答案:

  15.B 【本题考查对说明顺序的理解,实质考查的是分析文章结构。由第1段“荔枝大小”,再到第2段“膜”,再到第3段“肉”就可确定说明顺序是由表及里。】

  16.D 【原文没有“荔枝因核小而不能种植”的意思。解答此类题时要回到原文,找到上下文的语境,仔细比较、分析。】

  17.C 【解答本题只要理解清楚一点——说明文中的引用是为说明服务的——就能准确解答本题了。从这一点上来理解,只有C项才符合要求。】

  《黄河是怎么样变化的》阅读附答案

  黄河是怎么样变化的

  ①人们都说,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可是一查黄河近20xx年来的表现,却叫人大吃一惊。黄河在近20xx年来竟决口1500多次,改道26次,给两岸人民带来了深重的苦难。

  ②人们不禁要问:像这样一条多灾多难的祸河,怎么能成为中华民族的“摇篮”呢?

  ③说来有趣,在数千年到数万年前,黄土高原乃至黄河流域,自然条件是很好的,可与今日的江淮流域媲美。那时候,黄河流域气候温暖,森林茂密,土地肥沃,尤其是下游一带自然条件更好。因此,我们的祖先才选择这里生息繁衍。

  ④可是,后来黄河变了,它开始变得凶猛暴烈起来,折腾得两岸百姓叫苦不迭。黄河成了中华民族的忧患。

  ⑤黄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大河,其含沙量相当于长江的68倍。黄河每年从中上游带到下游的泥沙量达16亿吨,其中12亿吨被搬到了大海,4亿吨则沉积在下游河道中。问题就出在这4亿吨泥沙上。它使黄河的河床逐年升高,结果有的河段高出两岸农田3-4米,有的甚至高出10米以上,使黄河成了悬河。每到洪水季节,黄河这些地段的堤坝很容易决口,造成可怕的大水灾。

  ⑥据科学家研究,黄河发生变化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自秦朝以后,黄土高原气温转寒,暴雨集中。加上黄土本身结构松散,很容易受侵蚀和崩塌,助长了水土流失,使大量泥沙进入黄河。二是人口迅速增长,不限制地开垦放牧,使森林毁灭,草原破坏,绿色的植被遭到严重破坏,黄土高原失去天然的保护层,引起了严重的水土流失。每年,黄河流域每平方公里就有4000吨宝贵的土壤被侵蚀掉,相当于一年破坏耕地550万亩!更严重的是,水土流失使土壤的肥力显著下降,造成农作物大量减产。越是减产,人们就越要多开垦荒地,越多垦荒,水土流失就越严重。这样越垦越穷,越穷越垦,黄河中的泥沙也就越来越多。因而黄河决口、改道的次数也就越来越频繁。

  ⑦把黄河治理好,关键是要把泥沙管住,不能让它随心所欲地流进黄河。新中国成立后,科学家已经为治理黄河巩固泥沙设计了方案。他们认为黄土高原地区应坚持牧、林为主的经营方向。一定要保护好森林资源,使失去的植被尽快恢复。要使人人都明白这样一个道理:破坏森林是不折不扣的自杀行为;要合理规划利用土地,同时还要大量修筑水利工程。这样数管齐下,一定能防止水土流失,黄河变好的梦想一定能成为现实。

  20.句子“黄河在近20xx年来竟决口1500多次”中加点的“近”能否删除?为啥?(3分)

  21.黄河发生变化的原因是啥? (2分)

  22.治理黄河管住泥沙的办法有哪些?(2分)

  23.文中画线句运用了啥说明办法?有何作用?(3分)

  24.读了这篇文章,你有何启示?(2分)

  参考答案:

  20、不能,“近”表示估计,后面的年代并非准确计算所得,如果去掉就变成刚刚好是20xx年了,就太绝对不符合客观实际。(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21、(1)秦朝以后,黄土高原暴雨集中。加上黄土本身结构松散,造成水土流失,大量泥沙进入黄河。(2)人口迅速增长,不限制地开垦放牧,使黄土高原失去天然的保护层,引起了严重的水土流失。

  22、(1)要保护好森林资源,使失去的植被尽快恢复。(2)要合理规划利用土地,同时还要大量修筑水利工程

  23、列数字:具体准确地说明了黄土高原由于失去天然的保护层,水土流失非常严重的。

  24、示例1:要保护、美化环境,大量植树造林,防止水土流失。

  示例2:人与自然要和谐共处,爱护环境就是爱护我们自己。

  《儿子的同学来吃饭》阅读附答案

  儿子的同学来吃饭

  ⑴儿子打来电话说:“老爸,今天多烧几个菜,我的一个同学要来吃饭。”说罢没等我回话就把电话挂断了。

  ⑵我迅速有了个疑问,男同学还是女同学?女同学似乎不大可能,他小子不敢。那就是男同学,干嘛来我家吃饭?

  ⑶儿子打乱了我的计划,我把买好的面条放进冰箱,重新奔向菜市场。一刻钟以后,大葱、青椒等就拎进了厨房,还破天荒地割了五块钱的羊肉。回来的路上碰到熟人,问:“李二块,今天改善生活呀?”我笑吟吟地说:“今天儿子的同学要来吃饭。”

  ⑷喊我“李二块”是有缘由的。爸爸生病到去世花了一大笔钱,雪上加霜的是,我下岗了。家里的存款越来越少,我和老婆只得在牙缝里节省,不必吃的不吃,不必喝的不喝。所有财力都要集中起来,三年后,还要喂大学的校门呢。想到未来,我们的心里长满了荒草。我们不得不改变生活方式,把原来每周一次的面条增加到每周五次。周末儿子回来我才会切两块钱的肉,从不多买。时间长了,我就落下了“李二块”的外号。

  ⑸但是呢,儿子的同学要来吃饭,在儿子的同学面前不能丢份。

  ⑹我已经计划好今天的菜谱,葱爆羊肉、香菇青菜、家常豆腐外加一盘青椒胡萝卜,荤素搭配,色香味俱全,这应该上得了台面了。摘菜时我本想给妻子打个电话,告诉她这事,但也想一个电话的费用值两棵大葱呢,算了。

  ⑺我系上了好久没用过的围裙,心里突然涌上一丝幸福感,我很久都没有这么正儿八经地做过饭了。豆腐是用豆瓣烧的,汤水在锅里欢快地翻腾,每一个水泡爆裂后都释放出一股奇香。我往锅里滴了几滴白酒,顺便倒了满满一塑料瓶盖,一饮而尽。

  ⑻外面房门响起了钥匙声,老婆回来了。我告诉她今天儿子的同学要来家里吃饭,老婆反应极快,说:“那不可能吃面条。”我告诉她,面条已经藏起来了。

  ⑼说话间,老婆已经麻利地拖起了地板。只要有客人来,老婆一定会把房间里里外外都打扫干净,她一直非常注重维护家庭形象。我们家里已经很长时间没有客人来吃饭了,为了减免不必要的开支,我们总是很小心地回避各种社交活动。

  ⑽我搬出了折叠圆桌,这张桌子现在也很少用了,上面落满了灰尘。我用热抹布擦拭后,这张桌子马上就鲜亮起来,桌子鲜亮了,房间也鲜亮起来了。菜全都齐了。尽管只有四个菜,但却显得丰盛诱人。我倒了半杯酒,这次老婆没有斥责我,只是温柔地要我少喝点。酒味菜味混合在一起,凝成了一股喜庆的气氛,真可谓: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⑾到了儿子放学回家的时间,门锁哗啦响动了一下,儿子傻笑着出现在门口,一个人。“同学呢?”我们问。儿子傻笑几声,回答道:“没有同学!”儿子的话让我们吃了一惊,而且顿时有些失落,这顿饭可是特意为儿子的那个同学准备的呀! 正要责问,儿子也说话了:“老爸,今天可是你的生日啊,生日快乐!”眼前忽地有些模糊了,儿子打开灯,房间显得敞亮敞亮的。

  ⑿这一顿饭,我喝得有点多了。

  17、儿子为啥不直接提醒“我”今天过生日,而骗“我”说有同学来吃饭?(2分)

  如果直接提醒了,“我”肯定不会放在心上,还是吃面条打发过去了;只有这样骗“我”,“我”才会吃好点,过一回像样的生日。

  18、文章中哪个段落运用了插叙?试分析它在文章中的作用。(3分)

  第四自然段 交代了“我”被叫做“李二块”的由来,交代了家境的困难窘迫。

  19、上文写我们“不必吃的不吃,不必喝的不喝”,为啥“我”不仅喝了而且还“喝得有点多了”?(3分)

  一是因为家中很久没有客人来吃饭了,这种久违的幸福感让“我”情不自禁想喝一口,乐一乐;主要则是因为儿子的孝顺懂事,让“我”非常感动,所以“我”喝多了。

  20、怎样理解文中划线句中的加点字“喂”和“荒草”呢?(4分)

  “喂”字将大学拟人化了,十分形象地表现了“我们”对大学巨大学费的担忧和害怕。 “荒草”运用了比喻的修辞,传神地表现出“我们”想到未来时的那种凄凉的心境。

  21、你记得你父母的生日是哪一天吗?读完本文后,你打算怎么样为父母庆祝生日呢?(2分)

  略,言之有理即可!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黄河是怎么样变化的》教案 篇9

  课题

  黄河是怎么样变化的

  课时

  1课时

  授课教师

  雷蓉

  设计理念

  学习这篇课文,引导学生学习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的办法,进一步提高略读能力,并使学生从中受到启示,培养环保意识,激发保护妈妈河的责任感。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说明文,文章条理清楚,材料确凿,数字详实,字里行间包含着强烈的忧患意识和环保意识。

  教学目的

  1、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2、了解黄河发生变化的过程何原因,从中受启示。

  教学重难点

  1、学习说明办法。

  3、了解黄河发生变化的过程何原因,从中受启示。

  教法设计

  讲解法、朗读法

  课前准备

  课件、有关黄河的资料

  课 

  堂

  构

  建

  一、激趣导入

  人们都说,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是我们的妈妈河,对于黄河你有哪些了解?能不能把你知道的和大家交流一下。

  学生说资料,

  对了,黄河是我国第一大河,我们的祖先很早很早以前就生活在黄河流域,黄河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可是很多年以后,黄河也给两岸人民带来了灾难。今天,我们学习这篇与黄河有关的说明文。

  板书课题

  找到课题中的关键词语,你想知道啥?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自读要求:

  1、轻声读课文,读懂字音,读通句子。

  2、黄河原来是啥样子?后来有哪些变化?     

  3、想象黄河发生变化的原因是啥?

  带着这些问题自读自悟,圈点批画。

  三、全班交流,读中点拨

  1、我们读完课文后,先看看你认识课内的这些词语吗?自己先试着读一读吧!

  2、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摇篮”是啥意思?这里运用了啥修辞手法?〔板书:摇篮〕

  我们的祖先为啥把她选为生息繁衍的地方?赶快从课文中找出词语吧!

  3.说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为啥也是一条多灾多难的祸河呢?

  是啊,我们的黄河变了,无数次的洪涝灾害已经折腾的两岸百姓不断地叫苦,我们的妈妈河成了一条多灾多难的祸河。(板书:祸河)

  由摇篮变成祸河的变化过程是啥?看看老师找的有关图片,从图中你看出了啥?那么就是说黄河含沙量大,从课文中找找到底有多大呢?

  课 

  堂

  构

  建

  4、用了啥说明办法?理解悬河。

  5、黄河变化的原因是啥?

  小结:自然条件的变化导致水土流失,使得农作物减产,而农作物的减产人类就要多开垦荒地,开荒越多,水土流失就越严重,形成恶性循环。(板书:水土流失 恶性循环)

  6、现在黄河成了一条祸河,我们决不能让黄河这样,我们该怎么办?从课文中找出治理黄河的方案(板书:综合治理  管住泥沙)这些方案有啥好处?

  四、畅谈启示

  小结:通过学习,我们读懂了课文,同学们,黄河是我们的妈妈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可如今却成为一条祸河,让我们把对黄河妈妈的关心,对环境保护的关注,对“行动起来,拯救黄河”的愿望融入到课文中,从中得到启示,要保护环境,增强环保意识。

  五、拓展延伸

  六、作业

  板

  书

  设

  计

  黄河是怎么样变化的

  摇篮         

  综合治理                 水土流失

  管住泥沙                 恶性循环         

  祸河

  保护妈妈河,保护大自然。

  教

  学

  反

  思

  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在阅读过程中找出关键词句,提出问题,然后大家一起探讨,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提高学生自立学习的能力。让学生说说怎么样才能保护好大自然。

  教研组长签字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黄河是怎么样变化的》教案 篇10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黄河素称中华民族的摇篮。在数千年到数万年前,黄土高原乃至黄河流域,气候温暖,森林茂密,土地肥沃,自然条件是很好的,尤其是下游一带自然条件更好,可以与今日的江淮流域媲美。那么,有的同学不禁要问:曾经被誉为“中华民族摇篮”的黄河怎么会变成“中华民族的忧患”呢?今天,我们就带着这个问题,一起研读《黄河是怎么样变化的》。

  二、整体感知课文:

  1、看课文,听录音。

  要求:听后,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啥? 2、学生听后,思考讨论作答。

  二、自主、合作学习课文。 学习提示:

  1、学习时,要基本完成下列问题:

  ①利用资源库或其它方式,理解不懂的词语。

  ②黄河是怎么样变化的?

  ③黄河变化的两个原因是是啥?它们之间的关系怎么样?

  ④科学家设计的治理黄河的方案是啥?

  ⑤黄河的变化给我们怎么样的教训?

  2、如有解决不了的问题,请把它记录下来。

  三、汇报学习效果:

  1、通过自主合作学习,你从课文中,读懂了啥?想到了啥?

  2、在学习的过程中,还有哪些解决不了的困难?

  四、归类梳理问题:

  1、老师把学生的问题归类梳理,然后链接到网页教案上,再次激发学生合作解决。

  2、学生自主发表对问题的见解;老师及时肯定、鼓励、引导、纠正。

  五、作业: 思考题:由黄河的变化所想到的。

  第二课时

  一、展示相关资料: 展示通过因特网、图书、音像等渠道,查阅有关黄河变化的资料。

  二、课文延伸:

  1、 回顾课文:用自己喜欢的形式把课文浏览一遍。

  2、 读写结合:学习课文后,有啥体会,在留言板上发表自己的想法。由“黄河的变化” 所想到的。看谁的创新思维新奇,文笔流畅,打字速度快。

  参考题目:

  (1)黄河的呐喊

  (2)50年后的黄河

  (3)我为黄河献良策

  3、 作品展现。

  三、课堂总结:

  同学们,这一课我们已经学完了。从课文中,我们知道了黄河的变化以及它变化的原因,懂得了保护自然环境、保护绿色植被的重要意义。从课外,我们也了解到许许多多与黄河相关的知识。

  四、作业:

  把自己的作品精心雕琢,给它找个归宿。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黄河是怎么样变化的》教案 篇11

  设计理念:

  《黄河是怎么样变化的》是一篇阅读课文,它围绕"黄河是怎么样变化的" 讲了四个方面的内容:灾难,摇篮,原因和治理.是教育人们要保护好大自然环境.在设计中,我运用默读,朗读等读书办法,让他们自主学习,质疑探究,促进其思考和理解.这是培养自学能力,语感和表情达意的重要手段.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学习交流的组织者,学习兴趣的激励者.

  教学目标:

  掌握本课生字.

  了解黄河的变化,变化原因及治理黄河的办法.

  通过自主学习,质疑讨论.

  懂得黄河变化给人类带来的教训,树立环保意识.

  教学重.难点:

  了解黄河的变化,变化原因及治理黄河的办法.

  懂得黄河变化给人类带来的教训,树立环保意识.

  教学准备:

  让学生课前搜集有关黄河变化前后的图片资料.

  课时划分:

  一课时

  教学过程:

  激qing导入

  1.师:黄河是我国的第二大河,它是中华民族的骄傲.我们的祖先很早就生活在这片黄河流域,可是,很多年来,这条美丽的妈妈河给两岸人民带来了极大的灾难,吞噬了他们的生命及财产.这也是为啥呢 怎么变成这样呢 今天咱们就来学习黄河变化的情况,相信我们能找到答案的.

  2.揭题,板书课题 (黄河是怎么样变化的)

  3.齐读课题.

  4.学生汇报课前搜集的黄河变化前后的资料.

  二.初读课文,自主认读

  1.自读课文,提出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给自然段标上序号,借助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2.检查生字的认读.(指名读或"小老师"带读的方式")

  3.指名逐节朗读课文.

  三.再读课文,产生质疑

  1.默读课文.

  2.产生质疑,师归纳以下几点:

  (1)为啥以前的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2)如今黄河成为中华民族的忧患(发生变化)的原因

  (3)怎样治理黄河

  四.品读课文,解决质疑.

  (一)学习1—3自然段

  1.划出黄河过去是怎么样的句子,并朗读.

  2.师归纳板书:

  过去-----摇篮:自然条件好{气候温暖,森林茂密,土地肥沃}

  3.找出描写黄河变化的数字

  (1)汇报含沙量,大水灾,改道的数字

  (2)通过这些数字了解黄河的变化及其危害性;明白用了啥手法 (列数字)

  4.指名读,齐读.(指导用"向往,赞美,热爱"的语气朗读)

  (二)学习4—6自然段

  1.找出黄河变化的原因

  2.通过汇报,师板书:

  如今----忧患的原因{自然:气温转寒,暴雨;

  人为:人口增多,砍伐}

  3.齐读4—6段 (指导读出"忧心")

  (三)学习最后一自然段

  1.指名说说科学家们治理黄河的办法.

  2.师板书:

  治理{牧林为主,保护资源

  规划用地

  修筑水利}

  3.齐读最后一段 (指导学生带着期待和信心朗读)

  4.齐声朗读整篇课文.

  五.交流体会:

  1.体会黄河变化给人类带来的教训,给我们的启示.

  2.师总结:一定要保护森林资源,保护绿色的植被,保护大自然的生态平衡,合理规划利用土地,还要大量修筑水利工程,以防水土流失.

  3.感悟此篇课文的中心

  我们要树立环抱意识.

  4.结合生活实际交流体会环保的措施.

  六.总结:

  学习了这篇课文后大家都知道了黄河是怎么样变化的及科学家治理黄河的办法.那么我相信,黄河变回我们可爱的妈妈河的愿望一定会实现的.我们一定要记住:保护环境,保护妈妈河人人有责.

  七.板书设计:

  黄河(妈妈河)

  过去----摇篮

  如今----忧患

  (变化----含沙量,大水灾,改道)

  原因---- --------- 保护环境

  治理---

  |

  环 保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黄河是怎么样变化的》教案 篇12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1.认识8个生字:祸,乃,侵,蚀,垦,亩,营,扣。

  2.联系上下文明白这些次词语的意思:折腾,忧患,生息繁衍,叫苦不迭,河床,频繁,经营,不折不扣。

  3.朗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

  预习要求:1.读熟课文,读准字音,画出生字和不理解的词语,不会的可以借助工具书,小组内同学互助,理解词语必须联系课文,可以用多种办法(近义词,反义词,字义串联,联系语境等办法)。

  2.把8个生字用自己喜欢的办法记住,并会注音,会组几个词。

  3.读课文,并思考课文讲了一件啥事?(用自己的话叙述)

  导学流程:一:用自己的方式导入课堂。

  二:组内自读课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

  1.组内可以交流生字,并派一名同学把生字写在黑板上并注上拼音(同组合作不出错,别的组可以纠错。利用加减分的方式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学生自由发言,说出你记字的

  好办法,自由组词。

  2.每组同学把词语展示在黑板上(比赛哪组写得也好也快,也准确。办法同上。)学生联系文章自由解词。

  3.师生共同评出今天的字词明星组。(根据分数)

  三:感知课文:

  1.分组朗读课文,学生用自己的话叙述课文主要内容。

  2.小结本节,布置下节课的预习内容。

  黄河是怎么样变化的》导学案2

  学习目标:1.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黄河发生变化的过程,原因。

  2.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激发保护妈妈河的责任感。

  预习内容:1.黄河原来是啥的样子?(从文中摘录,找答案)

  2.黄河后来也是啥样子?(从文中摘录,找答案)

  3.变化的原因是啥?

  4.给人们带来啥样的影响和灾难?

  5.本文用到多种说明办法,请你从文中找出用到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说明办法的句子,和利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的句子。(此题在课文中划出,注明)

  6.科学家为黄河设计的治理方案是啥?你有啥好办法吗?我们小学生为环保该怎么做?(每人写一句关于环保的宣传语。

  课堂流程:一.师简单导入课文

  二.学生组内交流预习内容。

  三.学生逐段朗读课文(展示比赛读),以段为单位,学生自主提出疑问,自主回答,师生共议。

  四.小组内讨论我们为治理黄河该怎么做?(组内选出代表回答)

  五.为环保写出环保宣传语。(展示)

推荐站内搜索:护士准考证打印、江苏成人高考成绩查询、计算机二级准考证打印官网入口、日记250字大全、广西成人高考成绩查询、专升本录取查询、怎么找到自己学校的考试题库、六年级周记、世界上最恐怖的作文、北京成人高考报名、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教案(精选12篇)
版权声明:本文采用知识共享 署名4.0国际许可协议 [BY-NC-SA] 进行授权
文章名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教案(精选12篇)
文章链接:https://678999.cn/79993.html
本站资源仅供个人学习交流,请于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不允许用于商业用途,否则法律问题自行承担。

一路高升范文网

提供各类范文...

联系我们联系我们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