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永正《梅兰芳学艺》教学实录(精选17篇)
于永正《梅兰芳学艺》教学实录 篇1
师:小孩子认识我吗?
生:认识,您姓于,叫于老师
师:你怎么认识我的呢?你在哪儿见过我?
生:听老师说的。
师:光听别人说,没见过面,不能叫认识,只能说:“听说过”——认识我吗?
生:以前不认识,现在认识了。
师:现在把上课东西准备好。
师:你们喜欢听京戏吗?(有喜欢的,有不喜欢的)不管喜不喜欢都请你们来听一段京戏(放录音)
师:好听吗?
生:好听
师:知道是谁唱的吗?
生:梅兰芳唱的。
师:(板书:“梅兰芳”三个字,然后投影梅兰芳照片)梅兰芳是男的,扮演的却是女的,叫男旦。他是京剧四大名旦之一。他9岁那年,拜吴老师学艺。(师转身在“梅兰芳”后面加上了“学艺”二字)可是师傅说的他眼睛没有神儿,不是唱戏的料子。梅兰芳听了是怎么做的呢?请大家看一篇课文。一看就清楚了。读读吧,全文带注音好读。(学生自由读课文。师巡视,倾听了部分学生的朗读。)
师:大部分小孩子都读了两遍,有的已经开始读三遍了。谁读懂了“学艺“这两个词语?梅兰芳学艺是啥意思?
生:梅兰芳跟老师学习唱京戏。
生:梅兰芳学习唱京戏。
师:刚才大家读的时候,我发现有一个小孩子做了不少记号,这个是好习惯。下面,请小孩子在读课文,把不懂得词语、句子画下来,在你喜欢的地方画上波浪线。会做记号,就是会思考。
[评:常言道:不动笔墨不读书。于老师十分注意培养良好读书的动笔习惯。]
师:谁来交流一下哪个词语或句子你不理解。择其要者写在黑板上。板书如下
梅兰芳学艺
料子 紧盯 注视
世界闻名 京剧大师
梅兰芳的眼睛会说话
师:小孩子画的这些词语,还有句子,是有些难理解。不过,只要多读几遍书,边读边想,这些难懂的词语就逐渐明白。请大家再读课文,读慢点,边读边思考。
师:我发现有一位小孩子的表情特别好,请他到前边来读一读。
生:(读)梅兰芳小时侯去拜师学艺。师傅说他的眼睛没有神儿,不是唱戏的料子。
师:看他的表情,听他的声音就知道说的话的意思完全理解了。——谁愿意跟他比赛?(也一生读,语气,语调,表情更好,老师予以充分肯定。)
师:第一段会背的举手!背的时候,能不能加上动作?这会儿,要求也高了。大家站起来背背看。
(学生绕有兴趣地加动作背诵。先后有两位小孩子到前边颇有感情的加上体态动作背诵。其中一位背“拜师学艺”时加了个作揖的动作;另一位则跪下磕头。背师傅的眼睛没有神儿“一句时,把手摆的象货郎鼓似的。教师内不时响起阵阵笑声。)
师:唔,真好!老师也背背好吗?
(老师表演性的背诵,语气、语调和动作惟妙惟肖。老师读毕,全体学生在背诵,有的学生已经会加上动作了)
师:背的多好哇!你们就像当年的梅兰芳,当年的吴老师
大家读读第二段,读的时候,要想一想“紧盯”和“注视”是啥意思,看能不能也像刚才那样,用动作和眼神把它们的意思表示出来。
师:这两个词的意思谁读懂了?
(师从几个举手的小孩子中请一位到讲台前站在凳子上,师用手指着上空,对这位小孩子说,天空有一只鸽子,看你能不能盯住它,老师用手在空中从左边向右边画圈,站在凳子上的小孩子的眼珠子迅速的跟着转动。)
师:“紧盯”的意思懂了吗?
生:(齐声)懂了?
师:(对站在凳子上的学生)你在向下看。下边是一个大水池子,里面有很多鱼。你看那一条——师说到这里,有右手指着“水池“,指尖忽而东,忽而西,忽而快,忽而慢,学生的眼珠则随着老师手指的方向快速转动,仿佛在跟踪一条游动的鱼。)
师:“注视“的意思知道了吗?
生:(齐声)知道了?
师:“眼睛会说话”这句话你读懂了吗?
生:懂了。
师:那好,我来考考你(抽两名学生)。用眼睛告诉我你很生气
师:用眼睛告诉同学你在思考问题。
师:看来你的眼睛真会说话!是块当演员的料子,——小孩子眼睛会说话的意思明白了吗?这句话明白了,紧盯、注视也理解了,课文一定会读的很好。请同学们把第二段读一读。
师:谁能够背下来,和老师比赛一下,看谁背的好。要求带表情,加动作。
(老师请一生和他比赛背诵。在背诵中老师的表情生动形象,学生评选老师第一,
老师说:我读的遍数多,还是同学第一)
师:“大师”啥意思呢?请同学把最后一段读一读。
生:(齐读)“经过勤学苦练,梅兰芳终于成为世界闻名的京剧大师。”
师:“大师”啥意思?
生:很著名的那些人。
生:可以当老师的人。
生:可以教别人的人。
生:学的很好很好的人。
师:小孩子,听我讲梅兰芳的一些事情,听过之后,你们就知道啥叫“大师”了。
1913年日本发生了大地震,梅兰芳义演赈灾,把挣来的钱,捐献给日本人抗震。
1937年日本侵略者占领上海后,梅兰芳畜须明志,拒绝为日本人演出。梅兰芳是著名演员,演技非常高超,曾到美国、苏联、日本等国演出,轰动世界,受到高度评价。这样的人才叫“大师”!,好,在把最后一段齐读一下。
(学生齐读最后一段)
(下课)
第二节
师:小孩子课文读了很多遍,能背下来吗?现在我想请人把课文读一遍。咱们班谁读的好?
(找生请小孩子朗读,读的很有味道。然后也请小孩子把全文背下来)
师:小孩子,一节课下来,大家不但把课文读好了,而且不少人会背了。看来,只要努力,谁都能把课文读好并背下来。咱们班谁读的比较好?
(学生推荐一名女生)
师:你读一年级的时候你的朗读能力怎样?
生:刚上一年级读的不好。现在读的好一点。
师:后来怎么读好了呢?
生:认真练习,母亲也教我。
师:练多了就会有收获。
(接着,老师也了解了部分同学在写字、跳舞、弹琴等方面经过努力取得明显进步的情况,并深情的说,只要努力啥都可以学好。)
师:小孩子我从小就喜欢京剧,上小学三年级学唱旦角戏,记得开始学的是《汾河湾》中的一段。但老师说我的嗓音不好,音色不亮,不甜美,但我不服气,天天早晨在河边练习发音。后来也唱给老师听,老师高兴的说:“于永正,我没想到你进步这么快,唱的真不错!”你们想不想听听?
生:(大声)想!
(于老师唱了《霸王别姬》中的一段“南梆子”。其以假乱真的男喉女声赢得了老师和同学的热烈掌声。)
师:同学们,戏可不是白听的,下面要请你们做一个练习,用“……经过……终于……”写话。
师:这次写话练习比较难,“经过”和“终于”我为啥点上了省略号?就是说,这两个地方必须有个交代,一句话怕说不清楚。大家先想想,想好了再写。
师“写好的举手?请小孩子小声读一读好吗?看看通顺不通顺,交代清楚不清楚。同位的还可以交流一下。读了同位的再对照自己写的,看看要不要修改。这叫互相学习。
生:上一年级的时候,我朗读没有感情经过努力终于会读课文了,
生:哥哥经过努力终于考上大学了。
生:母亲生病了经过医生治疗终于康复了
师:有写我的吗?
生:于老师小时侯嗓音不好,不是唱戏的料子,经过勤学苦练,终于把戏唱好了。
师:谢谢你的努力!不过我的老师的确说我唱的像梅兰芳,当然这是给我打气,是鼓励我。不管怎么说,只要我们刻苦努力,任何事情都会取得成功。
于永正《梅兰芳学艺》教学实录 篇2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理解"世界闻名"、"终于"等词,会用"终于"造句。
3、懂得勤学苦练可以弥补先天的不足,教育学生从小苦练基本功。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 理解"终于",会用"终于"造句。
难点 理解"眼睛会说话了"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鸽子和小鱼的图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 [ 点击播放:梅兰芳的剧照]这张剧照是谁扮演的?这节课,我们再次走近他,读一读梅兰芳苦练眼神的故事。
2.检查预习:读课文填空①梅兰芳小时候拜师,师傅说他不是唱戏的。 ②经过勤学苦练,梅兰芳终于成为世界闻名的。
二.精读课文
1.京剧大师小时候去拜师学艺,师傅一定夸奖他了吧?请小孩子们打开课本读第一自然段。
2.课件出示第一自然段和梅兰芳小时候的照片。请小孩子来读一读。 找出师傅的话。
师傅说他的眼睛没有神儿,不是唱戏的料子。
3.你读懂师傅说的话是啥意思吗?[屏显第一句]
(师傅说他不是唱戏的料子,就是说他不具备唱戏的好条件,根本不适合学好唱戏。)指导学生说话:因为梅兰芳小时侯眼睛没有,所以师傅说他不是唱戏的。师傅说他不是唱戏的料子,是因为梅兰芳眼睛。
4.假如你是梅兰芳,听了师傅的话,你会怎么想怎么做呢?梅兰芳学艺的决心动摇了吗? [点击出示:梅兰芳学艺的决心没有动摇。]你能读好这句话吗?指名读,赛读。[指导:有决心!不动摇!]
5.光有决心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怎样去做。读读书,看看梅兰芳是怎样去做的。 [点击出示:他常常紧盯空中飞翔的鸽子,或者注视水底游动的鱼儿。]
6.这句话中有两个意思相近的词你能找出来吗?[点击变红:紧盯和注视]
现在小孩子就在紧盯着老师,注视着老师。那梅兰芳呢?有啥不同?
(1.紧盯的是飞翔的鸽子,注视的是游动的鱼儿,眼睛要能跟上不容易。)
(2.小孩子们学习真认真,连小鸽子、小鱼儿都l来和我们一起学习,让我们也来学学梅兰芳练练眼神。师生合作理解紧盯和注视,体会梅兰芳练眼神不容易。
想想看,梅兰芳会是不是也像小孩子们一样,就练一次呢?你是从哪个词感受到的?学生不难说出常常。
引读理解:
梅兰芳找机会练,练得脖子酸痛,他没有停下,还是--生读:常常紧盯空中飞翔的鸽子,或者注视水底游动的鱼儿。
练得眼睛红了,流出了泪水,他没有去休息,还是--生读:常常紧盯空中飞翔的鸽子,或者注视水底游动的鱼儿。
7.这样的辛苦练习,就叫勤学苦练.
8.因为勤学苦练,引读:[点击出示:日子一长,他的双眼渐渐灵活起来。]
日子一长,你知道他练了多长时间吗?几天、几月、几年,引导学生猜猜梅兰芳练习时间。老师总结:整整十年,每天早晨起来放飞鸽子,目光紧盯鸽子渐渐远去,十年间从没停止过。
9.因为勤学苦练,[点击出示:人们都说,梅兰芳的眼睛--会说话了。]
小孩子们,你读懂了啥?还有哪些疑问?学生提问:眼睛怎么会说话呢?
小孩子,瞧,老师的眼睛也会说话,你从老师的眼睛看到老师心里怎样(老师笑眯眯地看着学生)?指名学生说出老师很高兴。教师总结,老师心里想说的话,用老师的眼睛告诉小孩子啦!其实小孩子的眼睛也会说话,请你用你的眼睛告诉你的同桌,你在专心读书,请你用你的眼睛告诉你的同桌你在观察他,请你用你的眼睛告诉你的同桌你在四处张望……现在的梅兰芳在表演时心里想说的话,他的喜怒哀乐都可以用眼睛表达出来,就像会说话一样,所以人们都说梅兰芳的眼睛会说话了。这句话其实是人们对梅兰芳的赞美,赞美他的表演技术高超,更赞美他的苦练精神,懂吗?
10.出示梅兰芳小时侯的照片,青年时候的照片,两张照片比较,引领学生赞美梅兰芳:看到了梅兰芳的变化,你们想说啥,就说吧![点击出示:梅兰芳先生,我想对您说]引领学生把赞美的感情送进去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11、引领学生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先出示课件,让学生根据课件提示背诵课文:梅兰芳学艺的决心( )。他常常紧盯( ),或者注视( )。日子一长,他的双眼( )。人们都说,梅兰芳的眼睛( )。然后再直接背诵课文。
12.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引读[点击出示:经过勤学苦练,梅兰芳终于成为世界闻名的京剧大师。]
怎么样才算得上世界闻名呢?[显红"世界闻名"]
你们想了解梅兰芳的名气有多大吗?让我们走近梅兰芳。[点击播放:大师,教师相机解说。在国内,以梅兰芳命名的公园,大剧院;发行的金币、邮票、磁卡上也能见到梅兰芳;在国外巡回演出,吸引外国人学京剧]
13.像这样盛名享誉全世界,就是世界闻名,明白了吗?理解了相信你会读得更精彩。点击出示:经过勤学苦练,梅兰芳终于成为世界闻名的京剧大师。]
14、像梅兰芳这样世界闻名的人很多,出示2008年北京奥运会世界冠军皱凯、马林、仲满(江苏人)等照片,进一步引领学生体会世界闻名,并引领学生说出他们成为世界闻名的人非常不容易。
15评读"终于"
(1.小孩子,梅兰芳和他们能世界闻名非常的不容易,你从哪个词感受到梅兰芳的不容易?并指导学生读好终于这个词,读慢一点。
(2.梅兰芳成为世界闻名的京剧大师该高兴吗? 终于这个词应该读得再响亮点。)
16.那你能不能用终于说一句话呢?请你说一说。
[点击出示:1、皱凯经过勤学苦练,终于成为世界自由体操冠军。
2、二(2)班的钱栋梁小孩子经过勤学苦练,学习终于进步啦!
3、( )终于( )。]
15.总结引背课文:勤学苦练,助人成功。
梅兰芳小时候去拜师学艺,师傅说--生背:他的眼睛没有神儿,不是唱戏的料子。梅兰芳学艺的决心没有动摇。开始了勤学苦练。--生背:他常常紧盯空中飞翔的鸽子,或者注视水底游动的鱼儿。日子一长,--他的双眼渐渐灵活起来。人们都说--梅兰芳的眼睛会说话;经过勤学苦练,梅兰芳--终于成为世界闻名的京剧大师。
三. 课后练习。
1.梅兰芳学艺的故事告诉我们[屏显:勤能补拙,笨鸟先飞。人一己百,奋起直追。这几个成语很好地将这个故事中蕴含的道理概括出来了。[点击出示:四个成语]
四、课堂检测
补充习题第四题
五、预习作业
读课文《大禹治水》
1、标出生字词、读准字音,不理解的字、词、句子打上"?"。查查字典或资料。
2、标出自然段序号,熟读课文。
3、自学生字,完成课后描红。
板书设计:
14 梅兰芳学艺
不是"料子" → 勤学苦练 → 京剧大师
于永正《梅兰芳学艺》教学实录 篇3
《梅兰芳学艺》教学反思
张志欣
《梅兰芳学艺》第二课时上完之后,我感到整个思路是很明晰的,重点部分也得到了落实,主要的问题是教师语言不够生动,学生个人朗读的兴致不高,课堂气氛不够活跃.
首先,并没有把自己和学生局限在课堂,教科书的小圈子里,而是努力在拓展学生学习的虚拟主机和知识面,引导学生而向的是广阔的社会生活.其次,教学中能培养学生养成边读边想的习惯,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学会思考.最后,当学生在理解上出现问题时,老师的指点并不是采用"告诉",而是继续给学生创设一个形象的画面, 让学生在观察,说说中去自悟."紧盯"一词在感悟上,很有层次,先是让学生通过看图,表演理解"啥是紧盯",然后通过全体学生的体验,感受到"紧盯"时的辛苦,接着再通过语言的描绘,知道"常常紧盯"写出了梅兰芳学艺的辛苦和勤奋.在课文学完后,我相机出示了"勤能补拙,笨鸟先飞,人一己百,奋起直追"这四个成语,学生对课文意义有了更深的理解.整堂课的教学很流畅,细节也处理得较好.板书的设计,清晰地展现了文章的脉落,清楚地揭示了文章的主旨.
缺憾:
在学生理解课文之后,应该让学生带着自己的感受读一读,练习有感情地朗读.尤其是全文学完之后,应该让学生带着对梅兰芳的理解,和对其优秀品质的感受读一遍全文,课文在学生心中的整体感会更强.
《梅兰芳学艺》教学反思
严 虹
《梅兰芳学艺》一文讲的是梅兰芳小时候去拜师学艺,师傅说他的眼睛没有神儿,不是唱戏的料子,经过勤学苦练,终于成为世界闻名的京剧大师的故事。梅兰芳是一位世界闻名的京剧大师,但对于当今被一系列动画片淹没的小学生来说,是非常陌生和遥远的,甚至不知道啥是京剧,缺乏了解,就更谈不上去喜欢这个中国的国粹。
课文意在让学生从故事中明白“勤能补拙”的道理,我想道理的揭示并不难,只是,作为中国的国粹——京剧,我们却越来越忽视,很多人都对它没啥好感,教学本课时,我得让学生对京剧产生最初的兴趣。
一、第一印象很重要。
我制作了ppt课件,在第一课时的教学初,出示京剧中精美的图片,如:艳丽的服装、多样的脸谱、不同的角色等,让学生在脑中有个美的初印象。再欣赏梅兰芳唱的京剧视频片段,让小孩从视觉和听觉感官上感受京剧,再简介梅兰芳此人,在这样的基础上教学,就显得简单不少,不会像以往一样出现学完课文后连梅兰芳是男是女都不知道的情况,也让京剧这一中国国粹在学生的脑中形成很了不起的感觉。
二、读中感悟不能少。
第二课时的教学,我以“梅兰芳小时侯学艺遇到了啥困难→面对困难他退缩、放弃了吗?他是怎么样做的?”为线展开教学。学习课文第一段,学生熟读课文,抓住难句“不是唱戏的料子”,让学生通过读进行填空练习,“因为……所以师傅说……”和“师傅说……是因为……”,使学生真正读懂第一段。朗读可以深化学生的理解,所以注重读,读词和句,第二自然段通过“紧盯、注视、渐渐、会说话”等词,体会梅兰芳练习眼神的辛苦。
三、理解词语多样化。
文中有一些词语的理解不是教师简单地告知,那样显得枯燥。例如让学生看插图表演理解“紧盯、注视”,结合生活经验理解“眼睛会说话”,看梅兰芳到各国访问交流的图片理解“世界闻名”等词句,让他们知道勤学苦练可以弥补先天的不足,只要我们去努力,就一定能实现我们的理想。结合上下文理解“勤学苦练”一词,使学生的情感和文章的主题形成共鸣,达到了较好的效果。在理解“京剧大师”这个词时,我给学生补充了梅兰芳赈灾义演、拒绝为日本侵略者演出的资料,让学生明白,梅兰芳不仅是演技高超,而且有爱心、有骨气。这样梅兰芳的形象在学生心目中会变得立体起来,对这个人物的品质感受会更深些。
这节课也有一些不足的地方,首先,京剧片段的视频显得模糊,是整体美感打折。其次,在整个教学环节中,学生有感情地整体朗读训练还不足。在学生理解课文之后,应该让学生带着自己的感受读一读。由于时间关系,第二、三自然段读得不够。尤其是全文学完之后,应该让学生带着对梅兰芳的理解,和对其优秀品质的感受读一遍全文,课文在学生心中的整体感会更强。也因为对课文的整体感受不强,在最后“答记者问”的环节上,问:“梅兰芳,你真了不起,想必你小时候就天资聪颖吧?”学生不能联系前文来回答。
《梅兰芳学艺》教学反思
这篇课文讲的是梅兰芳小时候拜师学艺,经过勤学苦练,终于成为举世闻名的京剧大师的故事,说明勤学苦练可以弥补先天的不足。《语文课程标准》中在1~2年级的阶段阅读目标中说“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这就表明词语教学是第一学段的重要内容,但词语教学不是简单的告诉,它应是与学生的精神生活和情感领域息息相通的生命活动。语文教学要尽可能地启发和调动学生在生活实践中获得真实的经验,把语言放在具体的语境中领悟词义。让词语融入学生的精神生活里,与精神同构共生。课文中,梅兰芳苦练眼神的办法是重点,而且课文中有许多重点的词语很难理解,如“苦练”、“眼睛没有神儿”、“眼睛会说话”、“紧盯”、“注视”、“世界闻名”、“京剧大师”、“勤学苦练”等。所以,我在教学时有意识地将他们引入生活情境,把语言文字变成活生生的生活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身临其境,进而加深对课文的感悟。但是呢整堂课的教学中,对于文眼“勤学苦练”的理解还不够到位。其实,第二段的教学中,在理解“紧盯”“注视”的意思后,让学生体验梅兰芳学艺的辛苦,可以分为三步来教学:1、让学生紧盯老师手中的鸽子;2、让学生紧盯飞翔的鸽子;3、让学生谈感受。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找出词语“常常”“日子一长”“渐渐”,通过理解词语意思和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明白梅兰芳这样做就是“勤学苦练”,通过板书、朗读词语使学生明白梅兰芳的成功来之不易。还有我在上课时太过严肃,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没有拉近,亲和力不强,缺乏灵活处理超出老师意料之外的问题的教学机智。在以后上课的过程中,我将努力使自己的表情更丰富,语言更亲近些,评价的语言更清晰些,以求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吸引其注意力,引起学生的共鸣。
于永正《梅兰芳学艺》教学实录 篇4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过渡:真是好事多磨呀,梅兰芳小时侯学艺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他遇到了很大的困难,你能找到是哪一自然段吗?
(1)、指名读 他遇到了啥困难?(板书:不是料子)
理解“不是料子”的意思。
(2)、句式练习
因为梅兰芳( ),所以( )。
师傅说他( ),是因为( )。
(3)、再读第一自然段。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听了师傅的话,梅兰芳是不是灰心、失望了呢?我们一起来看课文的第二自然段。
(1)、指名读
(2)、哪一句话说出了他没有灰心失望?(板书:没有动摇)
(3)、梅兰芳下定决心后,也是怎样做的?请同学们一边读一边画。
(4)、交流:
出示“梅兰芳学艺的决心没有动摇。” (女生齐读)
是呀!他下定决心要克服自身的缺点,好好学唱戏。谁来读好这句话?
(老师听出来了,你把梅兰芳学好京戏的决心读出来了。真棒!还有哪位小孩子也想来读的?我们一起来试试好吗?)
(5)、光有决心是不行的,还要有办法和行动!那么梅兰芳是怎么做的呢?我们来看图,梅兰芳在干啥?(鸽子)怎么看的?(眼睛睁得大大的,一眨不眨,但是呢眼珠子要不停地的转动,鸽子飞到哪儿,他的眼睛就转到哪儿。)
书上是怎么说的?出示:(他常常紧盯空中飞翔的鸽子,或者注视水底游动的鱼儿。)再读一读。
哪个词语最能表现梅兰芳在认真看鸽子呢?(紧盯,指导朗读)你能给这个词语找个好朋友吗?(注视)
那么梅兰芳是不是就练了一天、两天呢?(不是的)从哪儿知道的?(常常)他天天这样练习是多么辛苦呀!谁来用你的朗读来告诉大家呢?指导朗读(注意“紧盯”、“注视”“常常”)
(6)、经过苦练,出示:日子一长,他的双眼渐渐灵活起来。灵活得好象心里想说的话可以从眼睛里看出来。所以人们怎么说?(引读 :人们都说,梅兰芳的眼睛会说话了。)
三、再读第三自然段
过渡:梅兰芳的眼睛变得有神了,他是不是就满足了呢?我们再来看第三自然段。齐读。从“勤学苦练”中你还可以知道些啥?还苦练了啥?(其他的唱戏基本功、说、唱、做、打。)
(1)、引读。(师引)是啊!梅兰芳下定了决心,不但苦练眼神,还苦练唱戏的各种基本功,终于成了——(生读)。(板书: 京剧大师)
(2)、读到这里,你有啥话要对梅兰芳说吗?
四、总结课文。
1、 讨论。一个被师傅认为不是唱戏料子的人,经过自己的不断努力,最后成了一位京剧大师,你们觉得梅兰芳成功的秘诀是啥呢?(爱学习,坚持不懈、有决心)
2、 除了勤学苦练这个成语,你还有别的成语或句子来概括他成功的秘诀吗?(学生自由发挥)
3、老师相机出示:宝剑锋从磨砺出 ,梅花香自苦寒来。
愿小孩子们向梅兰芳学习,从小苦练各种本领,长大成为对祖国有用的人才。
于永正《梅兰芳学艺》教学实录 篇5
(一)生平
梅兰芳(1894-1961),本名澜,也名鹤鸣,小名裙子、群子,字畹华,一字浣华,别署缀玉轩主人,艺名兰芳,祖籍江苏泰州。清光绪二十年九月二十日(1894年10月22日)出生于北京李铁拐斜街的梨园世家。1961年8月8日病逝于北京,终年68岁。他是我国现代杰出的京剧表演艺术家,也是一位受人尊敬的社会活动家。他把毕生的精力都献给了祖国的艺术事业,为祖国戏曲艺术的发展和国际文化交流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成为享誉中外的文化名人。
(二)苦读的幼年时代
梨园世家:梅兰芳的祖父梅巧玲, 是十九世纪著名的京剧演员,兼擅青衣花旦,被列为“同光十三绝”之一。爸爸梅竹芬,也是一位多才多艺的京剧演员,可惜英年早逝。伯父梅雨田是一位出色的京剧器乐家,号称“六场通透”(即所有场面上的乐器都能拿起来伴奏),长期给谭鑫培伴奏。自幼受到的艺术熏陶,为梅兰芳在京剧艺术方面的开拓发展奠定了基础。梅兰芳幼年的生活相当艰苦。他父母早逝,依靠伯父伴奏的收入来维持生活。8岁开始学艺,11岁登台演出。这期间他除了学青衣戏外,还学花旦戏、武功、昆曲等。同时还看戏,用心比较、琢磨前辈艺术家们的艺术精华。
除了演戏练功外,他的业余爱好十分广泛,特别喜欢养鸽子、养花和书法绘画,而这些爱好对他提高表演艺术起了很大作用。幼年的梅兰芳眼睛微微近视,有时还迎风流泪,眼珠余转也不灵活,因此每当黄昏时分,他让鸽子翱翔空中,让自己的眼睛随着鸽子转动,认真锻炼眼力。久而久之,双眼灵活自如,透亮传神。
他认为京剧的服装色彩、化装、脸谱、舞台装置都和美术的密切关系,最好自己能画。1913年至1914年两次赴沪演出,他与老画家吴昌硕结下了忘年之交,于是开始了绘画生活。先请王梦白教画。后向陈师曾、姚茫父学习画佛像,向齐白石、汤定之学习画草虫、松梅等。
梅兰芳对电影艺术的贡献也为人称道。早在1920年,就拍摄了无声舞台纪录片《春香闹学》和《天女散花》。
(三)博采众家,自建梅派
梅兰芳20岁时,已经是一位驰名京沪的京剧演员了。 1913年11月,梅兰芳第一次和王凤卿应邀去上海演出。上演了一二本《虹霓关》,开创了在同一剧目中一人演两个不同行当、不同扮相、不同演法的先例。“枪挑穆天王”轰动了大上海。
1914年秋冬,梅兰芳再次应邀赴上海演出,增加了《贵妃醉酒》等剧目,历时45天,场场爆满,盛况空前。曾以22万多张票,当选为“伶界大王”。 两次赴沪演出,是梅兰芳一生在戏剧方面发展的一个重要关键。他在艺坛上的地位明显得到巩固。 梅兰芳回到北京后,开始创作《一缕麻》等反对封建包办婚姻、揭露官场黑暗的时装新戏,对推动京剧艺术的革新和发展起了不小的作用。
不久,他也尝试排演了古装新戏,如《黛玉葬花》等,刻画了那些追求自由和幸福的妇女形象,创造出新的妇女装束和扮相,丰富了京剧舞台服装。这些取材于文学的古装新戏,为观众喜闻乐见。 1915年4月到1916年9月,梅兰芳编演了11出新戏,同时还整理和上演了许多传统戏,例如《宇宙锋》、《花木兰》、《考红》等。1921年,编写的《霸王别姬》,刻画了一个善良、有见识、富有感情而也坚贞不屈的的虞姬形象。此剧后来成为梅派保留剧目中比较优秀的一个。
他集京剧旦角艺术的大成,综合青衣、花旦、刀马旦的表演特点,创造出自己特有的表演形式和唱腔——梅派。后来被誉为京剧“四大名旦”之一。
(四)艺术使节
梅兰芳一生曾应邀出访10余次,他先后访问过日本、美国、苏联、英国、德国、意大利、埃及、印度、朝鲜等国。与许多艺术大师交流经验,并结下深厚的友谊。他是把京剧艺术简介到国外的先驱者,为促进国际文化交流立下了不朽的功勋。
1919年4、5月间,梅兰芳应邀赴日演出,这是中国京剧演员第一次出现在外国舞台上,受到热烈欢迎,日本剧评家高度评价了他的艺术造诣。
1924年10月,他第二次率国赴日本演出,获得了更大的成功。还将《廉锦枫》和《虹霓关》中的“对枪”折成电影。从此声名远播世界许多国家。
同年,结识了印度大诗人泰戈尔,在北京开明戏院为其专演一场《洛神》。现在沿用下来的“川上之会”一场的布景,就是根据泰翁的意见设计的。
1926年10月,瑞典王储夫妇(后来的古斯塔六世)访华,要求观赏梅剧,梅兰芳在家中为他们演出了《琴挑》和《霸王别姬》中“舞剑”一场,从此双方结下深厚友谊。1957年夏,国际舞蹈协会授予梅兰芳一枚荣誉章,表彰他在艺术上的精深造诣。
1929年12月,梅兰芳率团24人,赴美国演出,历时半年之久。所到之处,均受到当地政府、各界人士,特别的文艺界的热烈欢迎和盛情接待。美国学术界也极为重视这次访问演出,南加利福尼亚大学和波摩拿学院授予他文学博士荣誉学位。一时间京剧艺术风靡了美国。美国电影界认为他的表演艺术对电影具有宝贵的参考价值,将他演的《刺虎》一拍摄成有声电影新闻片,这是第一部中国戏曲的有声电影。
1935年2月,苏联政府特派“北方号”专轮到上海迎接梅剧团访苏。在莫斯科和列宁格勒共演出8场,历时一个半月。在此期间,梅兰芳有幸结识了一批世界闻名的作家和戏剧家,如高尔基、小托尔斯泰、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等,还有正在苏联的英国作家肖伯纳、德国戏剧家布莱希特及皮斯卡特尔。
建国后,梅兰芳继续致力于保卫世界和平、促进文化交流的工作。
1952年12月,他出席了在维也纳如开的世界人民和平大会,回国途中,也经苏联莫斯科作短暂的访问和演出。
1952年春和1953年11月,两次率团赴朝鲜战场作慰问演出。
1956年,率中国京剧团到日本访问演出。
1957年,参加了中国劳动人民代表团赴苏联庆祝十月革命40周年。
(五)爱国志士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日本军国主义在我国东北阴谋筹建傀儡满洲国,曾多次派人请梅兰芳前去演戏,以示“庆祝”,他每次都严辞拒绝了。
1932年,梅兰芳全家迁居上海。为鼓舞人民抵抗日本侵略的斗志,梅兰芳与叶恭绰等一起编演了《抗金兵》。他也把《易鞋记》改编为《生死恨》演出。
抗日战争爆发后,梅兰芳身居沦陷区,不为敌伪的威胁利诱所屈服,毅然蓄须明志,8年不曾登台演出。由于长期停演,梅家经济陷入困境,他只好把北京的住宅卖掉。后来也靠卖画甚至典质度日。这段时间,他曾作“达摩面壁图”,上面题了双关的跋语:“穴居面壁,不畏魍魉;壁破飞去,一苇横江。”
1938年,梅兰芳蜇居香港。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香港很快沦陷了。当时梅兰芳未及撤离。一天,日军侵港司令酒井派人强行将梅接去,当时梅兰芳蓄须已久,酒井惊讶地问他为何留须,他回答说:“我是唱旦角的,年岁大了,扮相、嗓子都不如以前,应该退出舞台了。”酒井无奈,终于没有提出啥要求。也有一次,在酒井举行的茶会上,许多新闻记者想把梅兰芳和酒井握手的镜头抢拍下来,用作宣传。梅都机智地避开了。以后,日军几次请梅兰芳唱一出京剧,他也以牙痛为由回绝了。
1942年秋,大汉奸褚民谊突然来访,提出请梅兰芳轮回演出,以庆祝所谓“大东亚圣战”一周年纪念。梅立芳立刻拒绝了。日伪见软的不行,就出面胁迫,勒令梅兰芳必须参加演出,否则军法从事。后来在朋友献计下,请医生打了一针预防伤寒病针,顿时使体温升高到40度以上,经日军军医检查确是“病重”,才算作罢。
1945年8月8日,抗占胜利的消息一传出,梅兰芳高兴得当天就剃掉了唇髭。没出两个月,他就在上海美琪大戏院重登舞台了。那时,他已经52岁了。
于永正《梅兰芳学艺》教学实录 篇6
教学内容:苏教版第三册《梅兰芳学艺》第二自然段中的“他常常紧盯空中飞翔的鸽子,或注视水底游动的鱼儿”一句。
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紧盯”、“注视”、“勤学苦练”词义。
2、使学生了解梅兰芳学艺的过程。
3、教育学生要想取得好成绩,一定要下苦功夫。
教学重、难点:梅兰芳是怎么样刻苦练眼神的。
教具准备:红外线玩具。
教学片段: (首先教师单独出示这句话)
师:自己读读这句话。
(每位学生都大声的读起这句话来,读时,不少同学第一遍很顺利地读过去,第二、三遍时有些同学就皱起眉头,撅起嘴巴,看到这里,师立刻“趁热打铁”。)
师:这句话中有没有不懂的词语?
(立刻有学生举手)
生:啥叫“紧盯”,啥叫“注视”?
生:他为啥要这样做?
生:这两个词能对调吗?
(教师根据学生的提问,把早已准备好的教具——儿童爱玩的红外线玩具从讲桌抽屉里拿出来,顿时,同学们都饶有兴趣地注视起这种玩具来,只见教师在教室天花板上投射出一只红蝴蝶,不少同学瞪着大眼睛,不时用手指着小声叫道:“唉,蝴蝶,蝴蝶,真漂亮!”)
师:请小孩子看着这只蝴蝶,千万不要分神,以免让它跑了!
(这下所有的同学把眼睛瞪得更圆了,看得更起劲了。教师操作红蝴蝶忽远忽近,时而疾飞,时而盘旋……学生的目光跟着不停地移动,两分钟后,学生开始叫苦)
生:哎哟!眼睛累死了,它老是动,我都看不过来了。(然后把眼睛闭上,作出在也不想睁眼看它的疲倦姿势。)
生:看得我脖子都酸了。(转转脖子,一下子扒在桌子上,再也不想抬脖子了。)
[此时,教学效果就完全达到了,让他们深刻地感受到“紧盯”、“注视”二词虽然都是看,但太“厉害”了,自己是难以做到的,体会到了梅兰芳练习过程的艰辛,梅兰芳意志的顽强,是一般人无法比拟的,进而渗透思想教育:成功的道路是曲折的,是用辛勤的汗水换来的。]生:我知道啥叫“紧盯”了,就是盯着它看,“注视”也是这个意思。(师微笑点点头)
生:那么它们能调换。
(语气干净利落)
[这时,对于词语的意思,他们已经很熟悉了。]
师:小孩子才盯了这么一会儿就累了,梅兰芳累不累?
生:梅兰芳肯定很累
生:梅兰芳很累,“常常”说明他经常看,看的时间也很长。
(另一学生立刻抢答,突出梅兰芳的举动是常人无法做到的,他是了不起的人。)
[其实这是思想教育的第二次升华。梅兰芳能忍受常人无法忍受的困难,所以功夫不负有心人,他成功了。]
师:这就是“勤学苦练”中的“苦”字。小孩子猜一猜,梅兰芳在啥时间练眼神?
(答案书上都有,学生不假思索,张口作答。)
生:他早晨起来就到花园的池塘边,看水底的鱼儿。
(语言表达得很完整。)
生:中午他不休息,到小山坡上看天空飞翔的鸽子……
(继续按照时间的先后说梅兰芳的勤奋。)
生:有鸽子的时候他就看鸽子,没鸽子他就去看鱼儿。
(补充上面的话语,对于“注视”、“紧盯”的进一步理解,这里可以反映大家已经把梅兰芳学习的过程牢牢地掌握,并已深入脑海。)
师:是啊,他总是找机会练,这就是“勤学苦练”中的“勤”字。
[这是思想教育的第三次拓展,这么难做的事,他不时地练习,一有机会就练,多么勤奋呀,正因为他有这样锲而不舍的精神,所以成功就在眼前。]
【案例评析】
《梅兰芳学艺》一文讲述了梅兰芳起初被师傅认为不是唱戏的料子,但他通过勤学苦练,最终成了闻名中外的戏剧大师的故事。“勤学苦练”是全文的中心词,概括抽象,极不好理解,与学生现在生活离得较远,但怎样使二年级的儿童对其产生真切的体验和深切的感悟呢?该片段的教学简洁明了,没有过于繁琐的讲解,过于累赘的课件,采用模拟生活情境(红外线蝴蝶象征书中不断游动的鱼儿和飞翔的鸽子,让学生“紧盯”、“注视”。)和Lenovo生活情境(深切感受看的累、不舒服来对照书中主人公梅兰芳,想象他当时练地辛苦)两种方式,化抽象为具象(即具体而形象的事物),取得了极佳的教学效果。
教师利用儿童喜玩的红外线玩具模拟演示文中鸽子飞翔的情境,让小孩们置换角色,像梅兰芳一样去“紧盯”、“注视”,进而产生“苦”与“累”的真切体验;再让儿童想象、猜测梅兰芳练功的时间,小孩们的头脑中呈现出一幅幅活生生的“看鸽图”、“观鱼图”……至此,梅兰芳“勤学苦练“的形象便在其头脑中鲜活、丰满起来。小孩们在这一直观形象、生动活化的过程中不仅领会了词义,更受到了情感的熏陶和感染,同时也积累了联系生活来理解课文这一宝贵的阅读经验。
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儿童是用形象、声音、色彩和感觉思维的。”学生学习语文的过程就是在头脑中把语言文字还原成客观事物,进而获得主观感受的过程。教师就要有意识地引入生活情境,把语言文字变成活生生的生活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身临其境,进而加深对课文的感悟。
于永正《梅兰芳学艺》教学实录 篇7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九年义务教育苏教版《梅兰芳学艺》。下面我从教材、教法、教法设计这几个方面进行说课。
教材说明:这篇课文讲的是梅兰芳小时侯拜师学艺,经过勤学苦练,终于成为举世闻名的京剧大师的故事,说明勤学苦练可以弥补先天的不足。
课文共3个自然段,第二自然段是全文的重点段,这段中的重点句是“他常常紧盯空中飞翔的鸽子,或者注视水底游动的鱼儿。”这句话是讲梅兰芳持之以恒地练眼神,不怕吃苦。尤其是“紧盯”和“注视”这两个词语要指导学生读好,体会梅兰芳练功的刻苦。
教学办法:根据低年级学生和课文的特点,我准备采用“以读代讲”的办法来学习这篇课文。
教学设计:首先,我用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团花图案作背景,再辅以梅兰芳的头像做成课件出示,一开课,就营造出浓浓的民族味道,为学生了解京剧作了铺垫。
通过第一课时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了“梅兰芳是世界著名的京剧大师”。当学生就该句质疑“京剧大师”时,可放一段梅派的代表作品《贵妃醉酒》选段,让学生在声相资料中,对京剧有个感性的认识,特别是对演员的眼神功夫留下深刻的印象。此时就可追问学生;这么传神的眼睛要花怎么样的苦功夫才能练出来。学生自然就会到书中去找寻答案。这就抓住了课文的重点句“他常常紧盯空中飞翔的鸽子,或者注视水底游动的鱼儿”。这样就可通过自由练读、指名读、赛读、范读等办法指导学生读懂、读好这个重点句子。特别要提醒学生的是梅兰芳练眼神看的物体都是运动的,所以就不仅仅是一般意义上的看,因而句中用了“紧盯”和“注视”这两词,非常准确。让学生体会用词要准确。
日子一长,梅兰芳的眼睛灵活起来,会说话了。“那么他以前的眼睛是怎么样的呢?”通过这个问题,引导学生学习第一自然段,通过前后不同眼神的对比,使学生感悟到只要肯吃苦,就能获得成功,这样学生在学习课文后,有所得,有收获。做到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最后,在学生读懂课文的基础上,再分小组赛读、男女生赛读、齐读,进而使学生达到熟读成诵的境界。
于永正《梅兰芳学艺》教学实录 篇8
教学目标:
1,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理解关键词,句的意思,并能展开合理的想象.
2,懂得勤学苦练可以弥补先天的不足,立志从小练好基本功.
教学过程
一,复习词语,把握课文内容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梅兰芳学艺》.(齐读课题)
2,出示词语: 拜师学艺 没有动摇 勤学苦练 世界闻名
指名读,齐读.
3,这4个词语分别藏在课文的啥地方呢 请小孩子打开课本,赶快找一找,把你找到的句子读给大家听一听.
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相关句子,齐读.
出示:经过勤学苦练,梅兰芳终于成为世界闻名的京剧大师.
(板书:世界闻名的京剧大师)
点击"世界闻名",指名读词.
"世界闻名"就是——(全世界的人都知道他)
是啊,梅兰芳不仅在中国非常有名,而且世界上很多国家的人们都知道他,喜欢他的表演,梅兰芳真是"世界闻名".
啥样的人才能被称为"京剧大师" (点击"京剧大师")
(京剧演得非常好,非常棒)
就是这样一位世界闻名的京剧大师,小时候去拜师学艺却不是一帆风顺的.
二,学习第一自然段
1,出示第一自然段,轻声自由读,边读边想:
梅兰芳小时候去拜师学艺,遇到了啥困难
2,指名说,并出示(师傅说他的眼睛没有神儿,不是唱戏的料子)
(1) 交流.理解:啥叫没有神儿 (板书:没有神儿)
(是说他的眼睛不够灵活)
补充:梅兰芳小时候眼睛有些近视,眼皮总是下垂,遇到风还一直流泪.
(2)"不是唱戏的料子"是啥意思 (板书:不是料子)
(是说梅兰芳不适合唱戏,不具备唱戏的条件)
你能完成这个填空吗
出示:师傅说梅兰芳不是( ),是因为( ).
因为梅兰芳( ),所以师傅说他( ).
先说给同桌听听. 指名说.
3,小孩子们说得很对,是呀!梅兰芳的师傅是个唱京剧的行家,他告诉梅兰芳,要当好京剧演员,不光嗓子要好,身体要棒,眼睛更要有神,因为舞台上的演员常常要靠眼睛来表达内心的感情,例如:高兴了,生气了,难过了,都要通过眼神儿来告诉观众.可师傅发现梅兰芳的眼睛没有神儿,不具备唱好京戏的条件,所以认为他不是唱京戏的料子.(出示第一自然段)
4,我们一起来把课文的第一自然段读好.
三,学习第二自然段
过渡:听了师傅的话,梅兰芳是不是灰心,放弃了呢 他是怎么样做的呢
自读第二自然段.交流.
1,哪一句话说出了他没有灰心失望 (出示第一句)
(点击:没有动摇)
指名读.(评价:老师听出来了,你把梅兰芳学好京戏的决心读出来了.真棒!还有哪位小孩子也想来读的 是呀!梅兰芳并没有因为师傅的批评而丧失信心,他下定决心要克服自身的缺点,好好学唱戏,让我们一起来读好这句话.)
2,梅兰芳学艺的决心这么大,那他也是怎么样做的呢 请小孩子们自己读一读第二自然段,结合观察书上的插图,边读边画出梅兰芳勤学苦练的句子.
出示:他常常紧盯空中飞翔的鸽子,或者注视水底游动的鱼儿.
3,你画的啥句子 (指名说)
(出示:他常常紧盯空中飞翔的鸽子,或者注视水底游动的鱼儿.)
你们是不是也这样画的 真能干!(自读句子,指名读)
4,你能找出这句话中哪些词语表示看 (点击"紧盯""注视")
5,那梅兰芳紧盯的是——(飞翔的鸽子),注视的是——(游动的鱼儿)
6,请一个小孩子来尝试表演 "紧盯""注视"(老师用手演示"鸽子"
和"鱼儿",配合表演)其他小孩子注意观察他是怎么样"看"的.
看到了吗,刚才他那样的"看"就是——"紧盯"和"注视"
都是怎么样地看 ——认真,仔细,眼睛一眨也不眨
7,现在我们都是梅兰芳,一起来试试"紧盯"和"注视".
说说你的眼睛现在感觉怎样 (自由说)
8,梅兰芳像我们一样就练一会儿吗 你是从哪个词知道的 (常常) 给"常常"换个说法.(经常)
是啊,梅兰芳总是这样练习着——
引读:当别人在玩耍时——"他常常……鱼儿."
当别人在休息时——"他常常……鱼儿."
(点击句子)谁再来读读这句话
生读,评:老师仿佛看到梅兰芳正在勤奋练习眼神呢!
生读,评:听了你的朗读,老师仿佛看到梅兰芳已经练得眼睛流出了泪水,但他仍然坚持着,多么刻苦啊!
9,梅兰芳为啥要"紧盯空中飞翔的鸽子或者注视水底游动的鱼儿"来练眼神呢
(鸽子在飞翔,鱼儿在游动,要能"紧盯"和"注视",眼珠就要不停地转动,所以——点击,出示"日子一长……灵活起来")
"日子一长"(点击)你知道他练了多长时间吗 老师从网上查到的资料中得知,他练了整整十年,梅兰芳每天早晨起来放飞鸽子,目光紧盯鸽子渐渐远去,十年间从没有停止过,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哪!
(齐读"日子一长……灵活起来.")灵活到啥程度
(引读"人们都说,梅兰芳的眼睛——(点击"会说话了")
"眼睛会说话了",是不是说眼睛真的能像嘴巴一样发出声音说出话来
请一位同学上台,不能开口,只能靠眼睛说话.用眼睛告诉大家,这时你很高兴.再用眼睛告诉大家,你这时恼火.
刚才这位同学靠明亮的眼睛来说话,梅兰芳的眼睛比我们更厉害,他表演时能把所有的心里想说的话用眼睛表达出来,这时多么高超的技艺啊!所以人们怎么说 ("人们都说,梅兰芳的眼睛会说话了.")
10,小孩子,梅兰芳这双会说话的眼睛来的容易吗 让我们带着感情一起来读一读第二自然段吧!
四,学习第三自然段
1,过渡:真是有志者事竟成,功夫不负有心人呀!
出示第三自然段:
梅兰芳从一个被师傅称为"眼睛没有神儿"的人到成为"世界闻名的京剧大师",容易吗 那个词可以看出来
"终于",(点击"终于")你会用"终于"说一句话吗
2,现在你能把这段读好吗 自己试试.谁来读给大家听听.我们一齐读.
五,回归总结
1,小孩子,梅兰芳开始学唱京剧时,眼睛没有神,这是先天的不足,但他通过后天的努力,勤学苦练,终于成为世界闻名的京剧大师,这就叫"勤能补拙".(点击)
2,还有三个词"笨鸟先飞,奋起直追,人一己百"也告诉我们,也许我们一开始有些地方不如别人,但只要下定决心,迎头赶上,付出比别人多出许多的努力,"奋起直追"就一定能练出过硬的本领,取得成功.一齐来读词语.
3,请你记住这样一句话:天才出于勤奋.老师希望大家也相梅兰芳那样勤学苦练,苦练基本功,今后才能有更大的作为!
六,板书设计:
梅兰芳学艺
不是料子
↓
勤学苦练
↓
世界闻名的京剧大师
《梅兰芳学艺》教后小记
《梅兰芳学艺》一文讲述了梅兰芳小时候去拜师学艺,起初被师傅认为不是唱戏的料子,但他通过勤学苦练,最终成了闻名中外的京剧大师的故事.
在教学中,我以"梅兰芳小时侯学艺遇到了怎么样的困难→他面对困难放弃了吗 他是怎么样做的 →结果怎么样 "为主线展开教学.
复习导入时,由"世界闻名"一词引出"就是这样一位世界闻名的京剧大师,小时候去拜师学艺却不是一帆风顺的."进而进入新课的教学.
教学第一自然段时,我抓住"为啥师傅说梅兰芳不是唱戏的料子"这个问题让学生用"因为……所以……"的句式练习说话,也通过补充资料的简介,让学生了解梅兰芳学艺时遇到的困难是非常大的,为理解后面梅兰芳的"勤学苦练"做了铺垫.
第二自然段中梅兰芳苦练眼神的办法是重点,而且在这一自然段中有许多重点的词语很难理解,所以,我在教学时有意识地将他们引入生活情境,把语言文字变成小孩们熟悉的生活展现在他们面前,让他们身临其境,进而加深对课文的感悟.比如,在教学"苦练"一词时,我让小孩来学学文中梅兰芳 "紧盯空中飞翔的鸽子","注视水中游动的鱼儿"这样的动作,接着让小孩们谈谈做这些事情时自己的感受,有的小孩说我头晕了,有的说我的眼睛很酸,有的学生说我的眼泪要流下来……这样小小的一个活动,让学生体验到练习的"苦"和"累",进而使学生明白了"苦练"的含义.为了帮助学生理解"眼睛会说话"我眼睛试着和学生交流,让他们看出"生气","高兴",就这样,学生就理解了啥叫"眼睛会说话".
通过上面的教学,小孩们很容易就明白了"终于"一词背后蕴含的种种努力和付出,对四个成语"勤能补拙"," 笨鸟先飞","人一己百"和"奋起直追"的理解也就水到渠成了.
于永正《梅兰芳学艺》教学实录 篇9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认识两条绿线内的6个生字,认识2个偏旁。初步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初步了解梅兰芳苦练眼神的过程。
教学重点:
1、把课文读正确、通顺、流利。
2、识字、写字。
设计思路:为了突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主要采用随文识字,即“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注重识字和阅读的关系。在多次的朗读中,生字反复呈现让学生识记。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1、请同学们竖起小耳朵、睁大眼睛,边听边观看大屏幕,一会儿告诉老师,你们看到了啥,听到了啥?
2、欣赏京剧:《贵妃醉酒》,同时插入梅兰芳的生活照片和几张剧照。
师:谁知道刚才听到的是啥?
生:京戏。
师:对,那你认识这位唱京戏的是谁吗?
生:梅兰芳。
师:你怎么认识的?
生:我是预习课文,从图上的插图认识的。
师:你真会学习,预习时还留心了文中的插图。老师课前布置收集有关梅兰芳的资料,了解梅兰芳,现在就请大家来汇报,汇报时,不光要说出你了解到的,还要说出你是用啥办法知道的?
生1:我通过查资料得知,梅兰芳生于1894年,死于1961年,他是江苏泰州人,我还知道他从8岁就开始学京剧,10岁就登台演出。
师:查资料的确是一种获得知识的好办法。
生2:我从我爱看戏的奶奶那里知道:梅兰芳是个男的,但他却演的是旦角,他与程砚秋、尚小云、荀慧生合称“四大名旦”。
师:看来,虚心向别人请教,也是获得知识的好办法。
生3:我是上网查资料知道:梅兰芳曾经演过《贵妃醉酒》、《嫦娥奔月》、《霸王别姬》。
师:到网上查资料,是现在的人们经常使用的一种学习办法,非常重要,真是太好了。
那梅兰芳是怎么成为京剧大师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有关他的课文,题目是《梅兰芳学艺》。
3、板书课题。
师:请同学们抬起你会写字的小手,跟老师一起写课题。
“梅”是我们以前学过的一个字,“梅花”的“梅”“兰”是我们本节课要学习的生字,看老师写一次,相信你能把它记住。“芳”也是一个生字,大家看,上面是一个“草字头”,下面是方向的“方”,“芳”字本来表示花草的香味,所以是草字头,在这里用在名字当中。“学”是学习的学,“艺”也是一个生字,大家观察它的音节,有没有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是一个整体认读音节)对,齐读一次。
师:“艺”和“芳”都是草字头,你能用很快的速度区分他们吗?
生:“芳”的下面是方向的方,而“艺”的下面是乙,他们都是形声字。
师:同学们区分得很好。那梅兰芳学艺是指学啥艺呢?
生:这里指梅兰芳学京剧。
师:很好,那同学们大家学过啥艺呢?
生1:我学过书法、绘画。
生2:我学过唱歌、跳舞、弹数码琴;
……
师:看来大家都是多才多艺的好娃娃!那梅兰芳是怎么学艺的呢?现在我们齐读课题《梅兰芳学艺》。
二、初读课文:
1、师:请同学们打开课本98页,头正身直脚放平,双手拿书稍倾斜。借助拼音读课文,争取做到把字音读准,句子读通。遇到难读的词语或句子可以多读几次。
生: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
2、师:读完一次的同学请举手;读完两次的呢?三次…..四次…..看有这么多同学读完一次也读一次,老师真想送同学们两个字“自觉”,现在老师再给大家一次读书的机会,这次有一个小小的要求:请同学们边读课文边把生字和文中难读的词语圈出来,多读几次。
生:边读课文边圈生字和词语,圈出来后学生自由拼读。
3、师:刚才同学们把自己难读的词语都画了出来,老师把他们都打在了大屏幕上,这里还有绿线条里要求我们认识的生字,谁能把他们准确响亮地读出来?
(出示词语:梅兰芳拜师傅学艺神儿料子动摇鸽子水底渐渐勤学苦练终于世界闻名)
指名学生认读,师生评价跟读。
4、现在把这些词语再放回课文中,相信大家会把课文读得更加流畅、通顺。
学生自由的大声读课文。
三、再读课文,随文识字: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师:这位同学真了不起,第一次读课文,只读错一个小小的字音,老师再给你一次机会,你一定能读准确。(学生第二次读得很准确)
在这一自然段中,有我们从题目中学会的生字“兰、芳、艺”,第二次出现同学们会读得更准确。齐读第一自然段。
过渡:那梅兰芳听了师傅的话后,灰心了吗?
2、分句读第二自然段:
师:谁先读第一句话?
生读。
师:谁接着读第二句话?
生读。
师:这一句是一个长句子,请同学们看大屏幕:
他常常紧盯/空中飞翔的鸽子,或者注视/水底游动的鱼儿。
边听老师读句子,边体会从哪里停顿比较合适。
教师范读,学生体会停顿,学生练习朗读。
指名学生再读句子。
师:在这一句中,有我们要学的新生字“紧、或、者、注、视”
师:“紧”字中有一个新偏旁叫“系字底”请跟老师读。请大家抬起小手跟老师一起书空。
师:看,那两个同学挨得很紧,那大家想一想,紧的反义词是啥?(松)对,所以有松紧一词。
师:“或”字的笔顺很容易错,请同学们打开课后的笔顺表,边书空边读出笔顺。指名书空。
师:“者”字谁以前认识它?(学生纷纷举手)有这么多同学都认识它,那告诉老师你们是从哪儿认识的?
生1:我是从电视里有“记者调查”栏目认识的。
生2:我是读故事书时有“读者”一词认识的。
……
师:看来大家都是爱认字、会认字的好同学。那大家有啥好办法记住这个字呢?
生1:我是把“都”字去掉双耳刀就是“者”。
生2:把我们学过的“老”字的撇和竖弯钩换成“日”就是者。
师:大家的记字办法可真多!现在请大家观察“注视”这个词,在字音上有啥提醒大家的?
生:这两个字都是翘舌音。
师:你能准确地读出来吗?
生读词语。
师:请你带领大家读两次。
生领读。
师:大家再观察这两个字的结构有啥特点?
生:这两个字都是左右结构的字。
师:那大家有啥好办法记住他们?
生1:我记“注”字,主人的“主”加上三点水就是注。
生2:我是居住的住把单人旁换成三点水就是注。
生3:我给“视”编一个故事:左边的视字旁像一台电视机,而后边的见字像一个人坐在那里看。
师:大家还记得哪些字也带有视字旁吗?
生:我们还学过“礼、神、祝”。
师:对,我们学生字就要学会归类。瞧,二大组的同学都注视着老师,听得那么认真,大家想想,注视是怎么看呢?
生1:认真地看。
生2;专心地看。
生3:目不转睛地看。
师:对,那大家说说,小猫会注视着啥?
生:小猫注视着老鼠。
师:同学们会用注视说个句子吗?
生1:小狗注视着骨头。
生2:狐狸注视着乌鸦嘴里的肉。
生3:同学们注视着黑板。
师:大家真会说句子。那现在把我们学的这三个词语再放回课文中,读读第二句话。(学生练读)齐读第二句话。
3、过渡:梅兰芳这样练自己的眼神,练好了吗?
指名读第三句话:
师:这一句中也有我们要学习的生字宝贝,大家看,“灵活”把他们读准确。
师:“灵”字中有我们本节课要学习的新偏旁,叫“横山旁”同桌读一次。
“活”字谁以前认识它?(学生多数举手)这么多同学都认识,那你们有啥好办法记住它吗?
生1:三点水加一个舌字就是活。
生2:我给这个字编一句儿歌“舌边有水,生活甜美”。
师:那我们给活字找一些词语朋友吧!
生:生活、活动、灵活、活泼、复活、活命……
师:课文中是说梅兰芳的啥灵活了?
生:梅兰芳的眼睛灵活了。
师:那小孩子看看你的啥是灵活的?
生1:我的双手灵活;
生2:我的双脚灵活;
生3:我的头脑灵活;
生4:我做作业的办法灵活
。。。。。。
师:梅兰芳的眼睛灵活了,人们都夸赞他:齐读第四句话。
4、指导读第三自然段:
师:在这节课上,老师还没有给过谁回答问题的机会,请起立。请这些同学齐读第三自然段。指导读词语“世界闻名”。
四、指导写字:
过渡:刚才我们把课文读正确了,现在我们活动活动小手,一起来写两个字。请小孩子拿出笔和本。
1、师:这节课我们先来写两个带有新偏旁的字,请大家观察它们的占格。
2、学生观察占格。
3、师:现在请同学们帮助老师写这两个字。教师范写,学生书空。
4、学生描红、临写。教师行间巡视。
5、书写展评。
于永正《梅兰芳学艺》教学实录 篇10
师:梅兰芳是怎么样勤学苦练的呢?请同学们自读课文第二自然段,看看这个自然段一共几句话,每句话讲了啥?
(出示第二自然段,学生各自读。读后讨论)
师:“梅兰芳学艺的决心没有动摇”谁来读好这句话。
(生读这句话,把没有动摇读得很重。)
师:老师听出来了,你把梅兰芳学好京戏的决心读出来了。真棒!还有哪位小孩子也想来读的?(生再读这句话。)我们一起来试试好吗?(生齐读这句话)
师:那么梅兰芳是怎么做的呢?我们来看图,(师出示课文中的插图)梅兰芳在干啥?
生:梅兰芳在看鸽子。
师:他是怎么看的?
生1:他的眼睛睁的大大的,一眨不眨。
生2:他的眼珠子不停地转动,鸽子飞到哪儿,他的眼睛就转到哪儿。
师:课文中是怎么说的?(出示第二句话)找出来读一读。
(生读这句话。)
师:在这句话中哪些词语最能表现梅兰芳在认真看鸽子呢?
生1:紧盯
生2:注视
师:把“紧盯”换成“望”,“注视”换成“看”,好吗?
(同桌讨论后读这句话。)
师:“紧盯、注视”就是眼睛一眨不眨,眼光集中在一点上。它们与“看、望”不一样,说明梅兰芳练得很认真很专心。
师:梅兰芳是不是今天练了,明天就不练了?从哪儿知道的呀?
生1:我是从常常这个词知道的。
生2:我是从日子一长这个词知道的。
师:梅兰芳天天这样练习,你们有啥想说的吗?
生:梅兰芳先生,您这样练眼神,可真了不起呀!
师:让我们带着你们对梅兰芳的敬佩之情再来读读这句话。
(生有感情地读这句话。)
师:经过苦练,他的眼睛渐渐灵活起来,灵活得好象心里想说的话可以从眼睛里看出来。所以人们怎么说?
生:(齐读)人们都说,梅兰芳的眼睛会说话了。
师:谁读懂了这句话?(指导朗读好这句话)
师:梅兰芳选择空中之鸽,水底之鱼来训练自己的眼神,终于使自己的眼神会说话了,这需要多大的毅力和决心呀!让我们再一次带着敬佩和赞美之情齐读第二自然段。
(生齐读第二自然段)
【反思】
不是唱戏料子的梅兰芳为啥会成为世界著名的京剧大师?这主要靠的是梅兰芳的勤学苦练。为了让学生理解梅兰芳是怎么样勤学苦练的,教者抓住“常常”让学生理解梅兰芳持之以恒地练眼神;抓住“紧盯”“注视”了解梅兰芳用不同的方式苦练眼神,因为鸽子在飞翔,鱼儿在游动,要能“紧盯”与“注视”,眼珠就要不停地转动,所以,“日子一长,他的双眼渐渐灵活起来”,“眼睛会说话了”。老师指导学生在观察插图的基础上,通过反复朗读课文,抓住重点词语品读,这样学生自然轻松地体会到了梅兰芳练功的刻苦。
于永正《梅兰芳学艺》教学实录 篇11
你的“眼神”,我能懂
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梅兰芳学艺》(苏教版国标本第三册第14课)课文讲的是梅兰芳小时候拜师学京剧但是呢眼睛没有神儿,经过勤学苦练眼睛灵活了,后来终于成为世界闻名的京剧大师的故事。课文篇幅较短,但意蕴深长,梅兰芳学艺的故事告诉我们,勤学苦练可以弥补先天的不足。教学的开展以学生的心理发展、感情的熏陶感染、思维的撞击、语言的积累和运用为目的的。课堂关注的重点,不再只是学生学到了啥知识,而更注重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语文知识和能力综合运用的表现,使教学成为一种多方位、多层次、积极而有效的信息交流、感情交流的过程。
一.谈话导入,看“眼神”
1、听京剧,聊京剧。播放一段梅兰芳的京剧唱段。
这就是京剧,“京剧”是一种中国特有的文化,是一门了不起的艺术。
2、看梅兰芳剧照,导入新课。
(1)小孩子知道刚才这一段是谁唱的吗?(梅兰芳)猜猜看,梅兰芳是男的还是女的?从名字看、从声音看、从照片看,是个女的,可他却是个男的,很有意思吧。一个男的演女的演得这么像,他的本领可真大呀!
(2)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梅兰芳小时侯学艺的故事,咱们来把课题读读。
(3)我们再来看看梅兰芳的剧照,你说他的啥地方最吸引你?(眼睛)他的眼睛很有特点,课文里面也多次写到了他的眼睛。
二、整体感知,找“眼神”
1、学生自由读文,找找看课文还有几处写到了他的眼睛?用笔圈划有关内容。
2、学生汇报交流,相机指导朗读。
(1)梅兰芳小时候拜师学艺,师傅说他的眼睛没有神儿,不是唱戏的料子。
(2)日子一长,他的双眼渐渐灵活起来。
(3)人们都说,梅兰芳的眼睛会说话了。
3、引导质疑探究:为啥小时候没有神儿,长大了却会说话了?
三、精读体悟,析“眼神”
1、学习课文第二段。抓住“紧盯”、“注视”、“常常”等词语感悟梅兰芳苦练眼神儿的辛苦。
学习重点句“他常常紧盯空中飞翔的鸽子,或者注视水底游动的鱼儿。”
(1)盯”啥偏旁?跟啥有关?那 “紧盯”怎么样地看?(“紧盯”就是眼睛牢牢地盯住不放。眼睛一眨也不眨,鸽子飞到哪儿,眼珠就转到那儿。)
(2)这句话中还有一个词也表示看,找找是啥。注视也是怎么样地看,请小孩子注视老师。你们已经用眼神告诉老师,你们在注意地看,这就是“注视”。
(3)谁来练练眼神,紧盯这句话,注视这些文字,读读。指导朗读第二句。
(4)天上的鸽子可不像我们文字排得那么有规矩。我们也来做一回梅兰芳,练一练眼神吧!(师打开红外线)让我们用红光点来代替鸽子,注意了,眼睛要紧盯住不放哦,看,鸽子飞起来了,它忽上忽下,忽左忽右,小孩子的眼睛可要密切注视啊!小鸽子飞到我们的头顶上,在我们的头顶上转圈圈呢!你们的眼睛可千万别眨呀!(片刻,师收起了光线。)小孩子的刚才眼神就像是一个个小梅兰芳。愿意做梅兰芳吗?
(5)采访小“梅兰芳”:话题一:你为啥要紧盯鸽子和鱼儿,不看别的东西呀?话题二:练眼神的感觉怎样啊?话题三:你是练这么一小会儿吗?
引导学生结合刚才练眼神的体验,深刻体悟到梅兰芳勤学苦练。
学习重点句“日子一长,他的双眼渐渐灵活起来。人们都说梅兰芳的眼睛会说话了。”(1)你们猜猜他练眼神练了多长时间?告诉你们吧,梅兰芳练眼神就用了十年多。谁来读这句话。(你读得真够长的。谁能读得更长。我们可以慢慢读,读出眼神渐渐地变化。)舞台上的演员要靠眼神来表达高兴、难过,梅兰芳在表演时心里想的话能用眼睛来表达出来。所以人们都说,梅兰芳的眼睛会说话了。(2)经过勤学苦练他的眼睛有神了,老师这里有一张梅兰芳60多岁的照片,你看他的眼睛自如透亮,看看的他的眼睛,好像在说啥。
梅兰芳的眼睛会说话了,好像在说 : 。(这双会说话的眼睛是勤学苦练得来的呀!)……
(3)想想我们遇到的一些困难,看看看他通过勤学苦练得来的眼睛。老师发现了一个秘密,你仔细盯着这位大师的眼睛看,他好像在和你说话呢?
梅兰芳的眼睛会说话了,好像在对我说 : 。同桌先交流一下再指名说话。(梅兰芳的眼睛会说话了,好像对我说,小孩你现在的铅笔字写得不是很好,你不要灰心,继续勤学苦练,你一定能和我一样能获得成功。)……
2、学习课文第三段。补充图像资料进一步感悟梅兰芳勤学苦练和世界闻名、京剧大师。
(1)梅兰芳苦练的结果是啥?谁来告诉大家?(经过勤学苦练,梅兰芳终于成为世界闻名的京剧大师。)你能读好这句话吗?
你从“终于”这个词体会到啥?你能用上终于说句话吗?你经过啥样的努力获得啥成功。你看到别人通过努力获得成功的吗?
(2)我们来欣赏这位大师在舞台上的风采。(欣赏梅兰芳表演的京剧片断)
(3)梅兰芳在舞台上表演了五十多年,扮演了《贵妃醉酒》中的杨贵妃,《霸王别姬》中的虞姬,《穆桂英挂帅》中的穆桂英等的角色,给观众留下了难忘的印象。看了这么多,你想说啥?梅兰芳表演的京剧不仅我们学生都爱看,全国人民都爱看,当时毛主席,周总理也特别爱看,这是两位领导人在表演结束后与梅兰芳的合影。梅兰芳表演的京剧不仅中国人爱看,全世界人民也喜欢看。这是他和国际友人演出的照片。梅兰芳还把京剧带给了全世界的人民。全世界的人一提到中国,就知道京剧,就知道有个梅兰芳,这就是“世界闻名”。
(4)其实,梅兰芳成为世界闻名的京剧大师,光靠练眼神是不够的。从你刚才欣赏的京剧片断中你知道还要练啥?(练身法,练唱腔、练唱功等很多基本功)。师简介:梅兰芳从8岁开始学艺、少年、青年各种时期,就注重唱、念、打各方面基本功的训练。就是在他成名之后,他也没有间断过练功。为了演好民族女英雄梁红玉,他反复研究梁宏玉的击鼓动作。剧团的同事们都休息了,他还用自己的大腿当作鼓,两手在腿上不停地敲打,竟把大腿都敲打红肿了。
(5)好,谁再来读第三段,相信大家读得更入味了。
教学反思:
这节课第一个亮点就是抓住“眼神”解决全篇问题,整体性比较强。还有一个闪亮的地方就是对“梅兰芳的眼睛会说话”这句话的理解,学生提出疑问,眼睛也不是嘴巴,怎么会说话?小孩们回答得很妙:梅兰芳的眼睛会说话,就是说他想把自己想说的话通过眼睛告诉大家。随后我也补充到:对,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一个优秀的表演艺术家都有这样的本领,他和观众交流,不仅通过语言,手势,还通过眼睛。老师的眼睛也会说话呢!你们从大师的眼睛里读懂过啥?有同学说,他笑咪咪地看着我们,他的眼睛告诉我们,他很关心我们,很喜欢我们。有同学说,老师生气的时候眼睛瞪得大大的,好象在说,我很生气……我立即夸奖他们:对,你们联系生活实际,明白了这句话的含义。
于永正《梅兰芳学艺》教学实录 篇12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准生字字音,理解由生字组成的新词的意思。学会书写“兰”“芳”两个生字。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勤学苦练可以弥补先天的不足,教育学生从小苦练基本功。
教学重点:感悟语言文字,知道梅兰芳是怎么样勤学苦练的,体会梅兰芳的勤学精神: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小孩子,用你聪灵的耳朵来听一听,(屏幕播放一段京剧)
师:小孩子,知道我们正在听的是啥戏吗?
(屏幕映示:京剧)读准字音。
2.简介京剧艺术
(1)你觉得刚才这段京剧怎么样?
(2)师简单简介京剧。
3.交流对梅兰芳的了解
师:谈起京剧肯定要说到这个人——(图片及名字)梅兰芳指名读。对梅兰芳,你知道多少呢?
4.揭题。
(1)今天,我们要跟随一个小故事,去深深地了解梅先生,题目就叫:(屏幕补充完课题:学艺)
艺是啥意思?(本领)梅兰芳学的是――唱京剧的本领。
(2)指名读题。
二、初读感知
1.请小孩子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这个故事:读准每一个字,读通每一句话。
2.指名分段读课文。
3.课文读通读准了,你能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些啥,你能用上这里的词来说说吗?
(屏幕显示:没有神儿、勤学苦练、世界闻名、京剧大师)先想一想,自己练一练。
三、精读感悟
(一)学习第一段
过渡:就是这样一位世界闻名的京剧大师,小时候拜师学艺时,却被师傅无情地断定
1.(屏幕映示:不是唱戏的料子。)
(1)(点红:料子)小孩子知道啥是料子?
(2)师傅说梅兰芳不是唱戏的料子是啥意思?(板书:不是唱戏的料子。)
(3)梅兰芳凭啥说他不是唱戏的料子?指名说。你从哪里读到的?
2.(屏幕映示:第一段文字)
(1)指名读这一段。
(2)(点红:眼睛没有神儿。)你说啥样的眼睛是没有神儿的?(板书:没有神儿。)
(3)眼睛有神没神对于一位京剧演员来说真的非常重要吗?我们再来看一看这段京剧,注意演员的眼睛。(屏幕播放京剧)
(4)你见到的眼睛是怎样的?
(5)师小结:作为京剧演员,就要用眼睛,跟观众交流,但是呢梅兰芳却先天不足,5、6岁的时候眼睛就有些近视。所以,师傅说―――(学生接着读)
(6)假如你就是师傅,此时妈妈带着8岁的小梅兰芳站在你面前,你会怎么对妈妈说?
(7)让我们一起来说一说。
(二)学习第二段
1.过渡:就是这样一个被师傅断定不是唱戏料子的梅兰芳,最终成为了世界闻名的京剧大师,这是为啥?(随机板书:勤学苦练)他练的是啥?从哪里看出来的?
2.他是怎么样勤学苦练眼神的?读读这段,用笔画一画。
(1)你画的是啥句子?交流。
(2)(屏幕映示这句话:他常常紧盯空中飞翔的鸽子,或者注视水底游动的鱼儿。)
(再点红:紧盯注视)你知道啥叫紧盯,啥叫注视吗?
(3)小游戏体验:练眼神。
(4)刚才你是怎么样紧盯的?有啥感受?
(5)空中飞翔的鸽子,他是这样紧盯的,水底游动的鱼儿,他也是这样―――注视的。
(6)你说梅兰芳会选择啥时间啥地方去练呢?交流。
(7)小结:梅兰芳早上练,中午练,傍晚还在练,池塘边,山坡上,田野里,到处都是梅兰芳练习的身影。我们从哪个词也能读出来呀?交流后,(点红常常)
(8)是的,他就是这样勤学苦练眼神的,谁来读一读?
(9)你知道吗?梅兰芳为了练眼神,自己养了很多很多的鸽子和鱼儿呢!可见梅兰芳学艺的决心没有动摇。屏幕映示这一句,指导读好。
3.你们知道他练了多长时间吗?整整十年哪!十年间从没间断过,功夫不负有心人哪!(屏幕映示:日子一长―――――)
(1)原先没有神的眼睛变得怎样了?(灵活了、会说话了)(点红:灵活会说话)
(2)真为他高兴。一起读读这两句。
(三)学习第三段
1.十几年来,梅兰芳勤学苦练的仅仅是眼神吗?还有啥?
2.(屏幕映示:第三段)学生读。
(1)让我们来看看学成后的梅兰芳,(屏幕播放一段视频)。你了解到了啥?学生交流。
(2)是呀,不仅仅是中国人知道他,连外国朋友也都知道他,欣赏他,赞美他,佩服他,在世界各地都出名了,这就叫――――世界闻名。(点红:世界闻名)
(3)梅兰芳塑造了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深受人们的喜爱,成为了一代京剧大师。(板书:京剧大师。)他成为京剧大师,容易吗?你从哪个词知道的?(点红:终于)
(4)小结:是的,终于,告诉我们梅兰芳从一个不是唱戏的料子成长为世界闻名的京剧大师,经过了几十年的勤学苦练,多不容易啊!(补充完板书)
(5)小孩子,在你的生活中有过或者看到过这样类似的经历吗?用上“终于”这个词说给大家听听―――
(6)小孩子说的这些人,都和梅兰芳一样,都是经过了不断地努力,才走向成功的,这正应了那句话:(屏幕映示:梅花香自苦寒来)。愿这句话和梅兰芳一起深深地刻在小孩子的心里,一起来读读。
四、学习生字
过渡:我们不仅要记住这个世界闻名的名字,也让我们用小手来写写这个名字。
1.屏幕映示:梅兰芳
2.“兰”,虽然是个生字,但记住它并不难,关键是怎么写好它?
3.“芳”是生字,你会用啥办法记呢?
4.教师田字格范写,学生描红格描红。
于永正《梅兰芳学艺》教学实录 篇13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由词入文。
1、今天我们来继续学习《梅兰芳学艺》,请小孩子们和老师一起写课题。
边板书边强调生字:“兰、芳”的写法。
2、出示词语:梅兰芳 学艺 紧盯 或者 注视 灵活 勤学苦练 世界闻名
指名读,评价。
3、师:这些词语是不是已经钻进了你的小脑袋?
学生听写词语,师生点评,提出写字要求。
4、选择其中的词语说一句与课文内容有关的话。
【设计意图:小学低年级阶段,写字是学习任务的重中之重。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立足于提高学生的写字兴趣,并指导互相评价,在评价的过程中习得写字的办法,弥补不足,不断提高写字水平。“这些词语是不是已经钻进了你的小脑袋?”活泼生动的教学语言更有利于提高小孩们写字的兴趣。
根据出示的词语说一句和课文内容有关的话,既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也回顾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可谓一举两得。】
二、引导对比,走近文本。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出示)梅兰芳成为世界闻名的京剧大师。
讨论:啥叫“世界闻名”?指导朗读:把他的名气读得大大的。
2、出示:梅兰芳终于成为世界闻名的京剧大师。
引导学生对比这两个句子,你发现了啥?你从这个词语中读出了啥?
【设计意图:对比这两个句子,学生在朗读中领悟到了“终于”的意思。这一去oneplus的过程就是品味词语的过程,既培养了学生的语感,也使学生对梅兰芳成功的艰难有了初步的感受,为下面的学习奠定了情感基础。】
三、辨析词语,走进文本。
师:梅兰芳学艺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他遇到了很大的困难。
读读第一节,想想他都遇到了啥困难。
如果你是师傅,你会怎么说梅兰芳?引导学生表演,体会师傅说话的语气。
想象梅兰芳此时的心情?
2、过渡:梅兰芳有没有因为师傅这样说就放弃学艺了?
引读:梅兰芳学艺的决心没有动摇。
指导读出梅兰芳的决心很大。
【设计意图:通过体验角色,引导学生透过语言文字去揣摩人物的内心,感受梅兰芳面对困境绝不放弃的坚定决心。】
3、指导看图:梅兰芳在干啥?书上是怎么写的?
出示:他常常紧盯空中飞翔的鸽子,或者注视水底游动的鱼儿。日子一长,他的双眼渐渐灵活起来。人们都说梅兰芳的眼睛会说话了。
4、你知道“紧盯、注视”的意思吗?
讨论:为啥用这两个词语,而不用“看”哪?
就让我们一起来体验这两个词语会带给我们啥的感受?教师拿着玩具飞机,要求学生专心地看一分钟。(头不能动,眼睛随着小飞机不停地转动。)说说你的眼睛有啥感受?
指导读好这两个词语。
师:同学们,我们看了一会就这么难受了,梅兰芳是只盯这一会吗?(引导学生抓住“常常”。)总是这样练习,梅兰芳的眼睛会有啥感受?
师:是啊,他一有时间就练,多苦多累呀,这就是“苦练”。板书:苦练
读好这段话,感受梅兰芳练功的刻苦。
师:梅兰芳是不是练几天、几个月就不练了?引导学生发现“日子一长”。
师:梅兰芳这样一练就是十年。指导读“日子一长”,读出时间的长。
这就是“勤学”。板书:勤学
齐读:勤学苦练
【设计意图:理解“紧盯”、“注视”对于理解“勤学苦练”至关重要。然而单单理解这两个词语的表面意思是远远不够的,应该引导学生感悟词语背后的深刻内涵。
通过一分钟 “紧盯”、“注视”玩具飞机,学生对这两个词语有了切身的体验和感受,从中感悟到梅兰芳数十年如一日的坚持需要巨大的毅力。设计这样一个有意识的活动,学生对“勤学苦练”的理解不再是苍白空洞的,而是落实到一个个具体的行为当中,在此基础上学生对梅兰芳的精神品质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5、师:梅兰芳的眼睛渐渐灵活了,人们都说他的眼睛会说话了。
一开始师傅说他的眼睛没有神是看不起他,而现在人们是看不起他吗?
(引导学生感受人们是在高度赞美梅兰芳高超的表演技艺。)
说说人们为啥这样赞美他?
师适当讲解梅兰芳精湛的表演技艺。(表演英雄时,人们会感动得流泪;表演敌人时,人们也气愤不已,真是演啥像啥。)
谁愿意和人们一起赞美他高超的表演技艺。朗读评价。
小结:梅兰芳能有这么高超的表演技艺,是因为他勤学苦练,再次齐读“勤学苦练。”
【设计意图:再读这个词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使学生明白,要想取得成功必须下苦功夫的道理。而这种思想认识的提升是建立在朗读感悟的基础之上,并非教师枯燥的说教,达到了润物无声的效果。】
6、梅兰芳终于成功了,齐读第三节。
你想对梅兰芳说些写啥?
四、运用词语,超越文本。
在同学们的生活、学习中也一定克服了不少困难,这都是你努力的结果。让我们一起来说说吧!别忘了加上“终于”这个词。
出示例子:经过一学期的努力,期末考试我终于 。
【设计意图: 语文的学习归根到底是语言文字的学习,训练必须落到实处。出示例子而也不拘泥与例子,引导学生在自身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发散思维,用“终于”造出丰富多彩的句子,语文教学的人文性和工具性实现和谐统一。】
设计理念:
《梅兰芳学艺》(苏教版二年级下册)讲的是梅兰芳小时候拜师学艺,经过勤学苦练,终于成为举世闻名的京剧大师的故事,说明勤学苦练可以弥补先天 的不足。引导学生理解啥是“勤学苦练”,并从中受到启迪,是教学目的所在。
结合二年级小孩的年龄和学段特点,本节课的教学以词语为切入点,以学生的切身体验为基础,通过对比、品味、体验、运用等一系列手段,引导学生畅游于语言文字之间,不断提高语言感悟能力和阅读水平。
于永正《梅兰芳学艺》教学实录 篇14
福建省第六届阅读教学观摩研讨会提出"继承传统,改革创新,求真务实"的主题,阅读教学真要做到"求真"——真实、真读书、真训练、返璞归真;"务实"——实在、扎实、合实际、有实效,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笔者听了易老师执教《梅兰芳学艺》(苏教版第三册,省一等奖、"最欢迎的课"奖)后,感受到了这种"真"与"实"。现采撷两个片断,与同伴分享。
[片断一]
师:请同学们自由轻声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顺句子。时间5分钟,老师没有喊停下,就不能停,看谁能坚持。
·学生自由读书,老师巡视指导。5分钟后,多媒体出示生字词。
"紧盯 或者 注视 灵活 拜师
师傅 飞翔 鸽子 水底 勤学苦练"
师:请同学们自由读生字,同桌互相读一读。(学生练习。)
师:谁来当小老师,教教大家读。(一学生教读,老师有重点的点拨、强化。如:
师:"紧盯"一个前鼻音、一个后鼻音,读得准。"师傅"的"傅"在这读轻声,很好。)
·去掉生字的注音,巩固读。
["真读书",首先要有时间的保证,5分钟虽然不长,但对于40分钟的课堂来说,它占了八分之一,是一个不小的比例。一上课,易老师给小孩5分钟读一篇并不长的课文,充分让学生整体感知,难能可贵,这使真读书成为可能。第二,定位要准确、要求要明确——"读准字音,读通顺句子"。准确的定位和明确的要求,使学生能够真读书。在学习生字字音环节,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学生当"小老师"教同伴;老师则有针对性(重点、难点)地点拨、指导、强化。从效果看,这5分钟学生真得在"真读书"、"读真书",效果良好。]
[片断二]
师:我们来一段一段读课文,读出饱满的情绪。听一听老师读第一句,判断哪一次读出饱满的情绪。(老师做对比性朗读。学生练习。老师点评,提出新要求。)
师:读饱满了,还要读通顺,要像"金龟子"、"月亮姐姐"那样。(学生再次自由练习朗读。老师在黑板上板书"神儿"、"料子"。)
师:"神儿"、"料子"这两个词读懂了吗?(懂了。)如果眼睛没有"神儿"会怎么样?
生:没有"神"就变成盲人。
师:说明还没读懂呢,再读一读吧。(学生继续读书。)
生:他唱戏眼睛要有神,用眼睛说话。
师:好的。师傅说他不是唱戏的"料子",啥意思?
生:他不适合去学唱戏。
师:读懂了,会读得更精彩,加上自己的动作读一读吧。(学生自由练习读→表演读。)
师:课文第二自然段是一枚"青橄榄",越读越有味。同学们先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用笔画出不明白的词。(学生默读,老师巡视指导、收集学生画出的词,写在黑板上,"紧盯"、"注视"、"眼睛会说话"。)
师:请同学们放开声音自由读,读饱满、读通顺。(学生练习。)
师:这三个词,读懂了吗?(动作表演"紧盯"和"注视"。老师用教具小鸟,模拟小鸟飞,让学生"紧盯"、"注视"。)
师:同学们回过头来读第一自然段,读懂"眼睛会说话"。
生:眼睛很灵活。
生:眼睛很灵活,会说话。
生:眼睛比以前有"神儿"。
师:易老师的眼睛会说话,猜我说啥了?(老师表演。)
生:我很高兴。生:我在想问题。生:在思考。
(以下逐句练习朗读,老师或示范、或评价、或讲解。如,
老师范读第一句:"梅兰芳学艺的决心没在动摇!"
师:读第二句时,要体现"学艺很辛苦"。
师:梅兰芳练出了"眼睛会说话",高兴吗?(高兴。)读出高兴的语气。
师:这位同学读"眼睛会说话呢",读得多好呀!来,跟她读。
师:梅兰芳练眼功,一练就是十年,还要练习唱、念、坐、打……这就叫"勤学苦练",难怪后来人们称他为"大师"。)
·逻辑引读,以读代讲。
师:师傅说梅兰芳不是学艺的"料子",他是怎么对待的?
学生读"梅兰芳学艺的决心没有动摇。"
师:他是怎么练习的?(学生读相应的句子。)
师:日子一长,他的眼神发生变化了。(学生读相应的句子。)
["真训练","训是老师的事,练是学生的事",但不能割裂开来,也"不只是教学生拿起书来读,提起笔来写,就算了事。第一,必须讲求办法。怎么样阅读才可以明白通晓,摄其精华,怎么样写作才可以清楚畅达,表其情意,都得让学生们心知其故。第二,必须使种种办法成为学生终身以之的习惯。"(叶圣陶先生语)学生的"练"离不开老师的"训",老师的"训"为学生的"练"服务。例如这个环节的读书训练,做到"目标明、层次清、指导有力、要求严格"。"目标明",就是"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通过读,"理解课文内容";"层次清",读书应该有一个序,循序渐进,先是读出"饱满情绪",接着"读通顺、读流利",再读懂重点词句,最后是"读懂了,会读得更精彩",加上动作表演读——"个性化阅读";"指导有力",包括老师提出明确的要求,老师示范(对比性朗读),提示重点难点词句的理解和逻辑引读、以读代讲等等,都是指导,是依学生的学情,顺学而导;"要求严格",既然老师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学生通过练习,就应该达到这个要求,达不到,再指导再练习,不能走过场,否则不仅难以实现既定目标,而且给学生一个"老师不过说说而已"的消极心理暗示,以后学生就可能应付,如对"神儿"的理解,"没有‘神’就变成盲人"显然没有读懂,那就"再读吧"。正如易老师在说课时说:"读书如嚼青橄榄,越读越有味"。]
于永正《梅兰芳学艺》教学实录 篇15
学情分析:
如今的小孩长在蜜罐里,遇到困难和挫折,找家长找老师哭诉,寻求帮助,很少有学生会自己想办法解决。很多学生对梅兰芳比较陌生,可让学生先听一听京剧,出示梅兰芳照片与人名,让学生对梅兰芳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在学这篇课文的时候,要让学生自己寻找出梅兰芳成功的原因,比较自己,找出自己存在的缺点,要自己有努力的愿望。教学中指导学生初读,要让学生读好儿化音和轻声、文中的长句。在指导学生精读时,可先引导学生观察插图,反复朗读,抓住重点词语来理解梅兰芳是怎么样勤学苦练的。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讲的是梅兰芳小时侯拜师学艺,经过勤学苦练,终于成为举世闻名的京剧大师的故事,说明了勤学苦练可以弥补先天的不足。文章从一开始师傅断定梅兰芳“不是唱戏的料子”到后来他成为了“世界闻名的京剧大师”,通过鲜明的对比,生动地说明梅兰芳的成功是勤学苦练的结果,证明了“勤能补拙”这一道理。
设计理念:
《梅兰芳学艺》这篇课文以梅兰芳“勤学苦练”贯穿全文,关键是体会梅兰芳毫不气馁、刻苦练习的精神,让学生认识到: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由于学生对梅兰芳和京剧的认识太浅甚至毫无概念,教学中插入梅兰芳演的京剧片段,帮助学生更好地走进文本,理解练眼神的重要。低年级阅读教学主要让学生喜爱阅读,有浓厚的阅读兴趣。教学中,以学生为本,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情境,营造宽松、平等、民主的教学气氛,让学生在“读中感悟,读中积累”。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6个字只识不写。认识2个新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终于”说话。
3.懂得勤学苦练可以弥补先天的不足,教育他们从小苦练基本功。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理解句子“眼睛会说话了”,懂得从小要苦练基本功。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课件、京剧
作业设计:课内:1、抄写字词、组词、默写生词。
2、会用“终于”练习说话。
3、完成练习册等相关练习。
课外: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搜集古今中外著名人物勤学苦练成才的事例,开个“名人成才故事会”。
3、组织学生看京剧片段,领略京剧表演的艺术魅力。
课时安排: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读准课文中的字音,了解课文大意。
2、认识本课生字并写好“兰、芳、或、者、注、视、活”7个生字。
教学过程:
一、导入揭题:
1、欣赏一段京剧。 聊聊京剧知识。
师:(自豪地、赞美地)京剧是国剧,是中华民族的国粹,有近两百年的历史了!许多中国人和外国朋友都很喜欢它。人们喜爱京剧美丽的服饰、(按鼠标,电脑演示)变化多样的脸谱,更喜欢不同角色的表演。例如:小丑的表演,旦角的表演,及一些其他角色的表演,以后我们再去欣赏。
你们知道刚刚这段是谁唱的吗?(梅兰芳)
(板书,指导读好“兰”。书空“芳”注意是上下结构,下面横长一点。 )
2、出示剧照,简介梅兰芳:梅兰芳是我们江苏人,他在舞台上表演了很多优美的角色,特别是他男扮女装的表演人们最喜欢。他的唱腔非常特别形成了一个独特的艺术流派,人们称之为“梅派”。
3、你们想知道梅兰芳小时候的故事吗?今天我们就来了解梅兰芳小时侯是怎么学艺的
(板书:学艺)“学艺”就是(学本领)
你们知道他学的是啥吗?(京剧)那么谁来说说题目的意思呢?(梅兰芳学唱京剧)
4、谁会读题呢?(指导读题)
读了课题,你有啥要问的吗?
二、初读课文
过渡:这些问题都藏在课文中,学习了课文后大家都会知道的。请大家自己读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长句多读几遍。
1、学生自读。
2、 读完的同学给课文标好小节 。
3、开展读书“展示会”活动。
(1)“我会认”卡片抽读生字词
①指名读生字词。
②正音。
“紧”,读前鼻音。 “灵”:既是后鼻音,也是边音。
“或”;是三拼音节。 “者”、“注”、“视”:读翘舌音。
③小老师领读,开火车读,齐读
(2)“我会读”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其他学生认真倾听后评议。
读准儿化音“神儿”“鱼儿”,教师范读,领读。
(3)“我想读”全班合作读全文,一组一个自然段。
4、理解词语:
(1)动作理解:紧盯 注视
(2)举生活实例理解:
灵活:敏捷,不呆板。
料子:本指衣料,做衣服用的棉布、绸缎、呢绒等材料。这里比喻适宜某种事情的人才。
(3)联系书上插图明确:旦角
5、学生自由读文,找找看课文有几处写到了梅兰芳的眼睛?用“ ”划有关内容。
6、学生汇报交流,相机指导朗读。
(1)梅兰芳小时候拜师学艺,老师说他的眼睛没有神儿,不是唱戏的料子
(2)日子一长,他的眼睛渐渐灵活了。
(3)大家都说,他的眼睛会说话。
7、引导质疑探究:为啥小时候没有神儿,长大了却会说话了?
8、读了课文,你知道课文主要讲了件啥事?
(出示填空辅助回答)课文主要讲了梅兰芳小时候去 ,师傅说 ,后来经过 ,他终于成为 的故事。
三、指导写字
1、请学生认读生字卡片:兰、芳、或、者、注、视、活
2、请同桌互相学习7个生字的笔顺和书写注意点。
3、当小老师指挥老师书写这些汉字,边讲笔顺边讲解书写的注意点。老师范写。
兰:三横间的关系要注意,中间一横最短,最后一横长而稳当。
或:注意笔顺,斜钩是关键笔画,要舒展。
者:“都”的一半,“日”要写得正。
4、学生在书上描红。
四、课堂作业
《习字册》描红写字,提醒注意书写姿势。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理解关键词、句的意思,并能展开合理的想象。
3、懂得勤学苦练可以弥补先天的不足,立志从小练好基本功。
4、 学写“灵、紧”两个生字。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认读词语。
梅兰芳 拜师学艺 没有神儿 注 视 紧 盯 或 者 灵 活
勤学苦练 世界闻名 京剧大师 料子 飞翔 鸽子 师傅
2、课文主要讲了件啥事?
出示:课文主要讲了梅兰芳小时候______,经过______,终于成为________的故事。
二、学习课文第一小节。
1、过渡:同学们,没有一个人天生就是大师,小时候的梅兰芳也只是一个很普通的小孩,他的眼睛有些近视,眼皮总是下垂,遇到风还一直流泪。请读读课文第一自然段(自由读),想想梅兰芳小时侯去拜师学艺时遇到了啥困难?
2、交流,理解(出示:师傅说他的眼睛没有神儿,不是唱戏的料子。)
“没有神儿”啥意思? (是说他的眼睛不够灵活)
“不是唱戏的料子”啥意思?(不适合唱戏)
3、出示说话练习:师傅说梅兰芳不是 ,是因为 。
因为梅兰芳 ,所以师傅说 。
师补充简介:作为一名京剧演员,首先要有一双( )的眼睛,因为舞台上的演员常常要通过眼神来告诉观众他的喜、怒、哀、乐。可梅兰芳的眼睛——,所以师傅说他——不是唱戏的料子,意思是说梅兰芳——不具备好的条件,不可能学好唱戏。
(相机板书:没有神儿 不是唱戏的料子)
4、齐读第一段
三、 学习第二自然段。
1、过渡:梅兰芳学艺的时候就跟你们差不多大,如果你是小梅兰芳,听到师傅这样的话后,你心里会怎么样想?可面对困难,小小梅兰芳退缩、放弃了吗?
2、课件出示:梅兰芳学艺的决心没有动摇。
指名读。(评价:老师听出来了,你把梅兰芳学好京戏的决心读出来了。真棒!)
还有哪位小孩子也想来读的?
是呀!梅兰芳并没有因为师傅的批评而丧失信心,他下定决心要克服自身的缺点,好好学唱戏,让我们一起来读好这句话,注意红色字部分。
3、光有决心是不行的,还要有办法和行动!梅兰芳是怎么做的呢?找找书上句子。
4、课件出示:他常常紧盯空中飞翔的鸽子,或者注视水底游动的鱼儿。
▲指名读,出示句子一起读。
▲在这个句子中,有两个意思相近的词,你发现了吗?(点击:紧盯 注视)
看书上插图,眼睛怎么样才是“紧盯、注视”?(这两个词语都表示“看”或“望”,也不一样,是说仔细认真地看)
▲让我们也来练一练眼神,做一个小游戏。师出示一实物。要求:头不能动,眼睛不能眨,一直紧跟着老师手上的物体。
▲这次短暂的眼神练习,感觉怎么样?梅兰芳像我们一样练一会儿吗?你从哪里知道的?(点击:常常)
给“常常”换个词语。(经常、时常)
▲小孩子,你想象一下,梅兰芳放弃了多少休息玩耍的时间啊!
出示句式说一说:每当别人 ,梅兰芳 。
▲小孩子只坚持了一会就感到眼睛特别酸、累,想冒眼泪。他天天这样练习是多么辛苦呀!
5、指导读。
(1)谁能读出梅兰芳练习的辛苦和认真?
(2)男女生赛读
(3)学艺的决心深深地扎在梅兰芳的心底,并付出自己的行动,所以,他常常————(引读)一天也一天,一年也一年,别人用一份的力量,他用上百倍的力量,努力努力再努力。
6、出示:日子一长,他的双眼渐渐灵活起来。人们都说,梅兰芳的眼睛会说话了。
▲你猜他练了多长时间?老师从网上查到的资料中得知,他练了整整十年,每天早晨起来放飞鸽子,目光紧盯鸽子渐渐远去,十年间从没停止过。功夫不负有心人,日子一长,他的双眼——,人们都说,梅兰芳的眼睛——(引读)
▲人们怎么称赞他的? (板书:会说话了)
▲是不是说眼睛真的像嘴巴一样能发出声音?
啥样的眼睛叫会说话?
(1)小孩子们,当你在课堂上注意听讲,积极举手发言时,老师会微笑着看着你,这时,老师的眼睛好像在说啥?
(2)如果你在家里犯了错误,母亲不说话,只用眼睛看着你,母亲在跟你说啥?
▲ 现在,你知道啥叫眼睛会说话了吗?就是把心里想说的话通过眼神告诉别人,这就叫“眉目传情”。跟老师读两遍。这是多么高的技艺啊!谁能读出对他的赞美?
指导读,“渐渐”慢一点
指名读,齐读。
7、会说话的眼睛是怎么来的?天生的吗?(联系前文谈苦练)有句话说得好:(出示: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齐读)高超的技艺不是天生的,而是苦练出来的!
(1)自己把第二自然段连起来读一遍。
(2)让我们把第二小节完整地读一读。
(3)出示填空,辅助背诵。
过渡:要演好京剧,光练眼神是不够的,还有很多基本功需要练习。请看一个片段。
四、学习第三自然段
1、看了片段,你觉得演好京剧需要啥?找到文中一个词语。(勤学苦练)
2、出示引读:是啊,经过——(勤学苦练,梅兰芳终于成为世界闻名的京剧大师。)
▲(出示:世界闻名)读词。世界闻名是啥意思? (全世界人都知道)
你能换个词语吗?(“举世闻名”“闻名中外”“世界有名”“驰名中外”)
▲(出示:京剧大师 )读词。啥是大师?(就是在一个方面很有本事的人。
小结: 我们把在京剧方面有很深造诣而且品质高尚的人称为京剧大师。
(板书:世界闻名的京剧大师)
3、 拓展:梅兰芳不仅在中国演出,而且曾经被许多国家邀请,到过美国、苏联等国家演出呢。梅兰芳女扮男装的风格和表演艺术打动许多人,不仅我们中国人民喜欢他,连很多外国人都喜欢他。大家请看(出示图片)
1930年梅兰芳访美,受到旧金山市长小卢尔夫的欢迎。
梅兰芳与苏联戏剧家交谈。
梅兰芳与喜剧电影大师卓别林。
梅兰芳在美国各地访问时,在洛杉矶机场受到热情欢迎。
在伦敦与黑人歌唱家合影。
4、小孩子,梅兰芳的成功来得容易吗?你从哪个词语感受到?(点击:终于)
读好词,再指名朗读第三自然段。
指导用“终于”说话。(课件出示句式)经过 ,我终于 。
5、从眼睛没有神儿到会说话,从不是唱戏的料子到成为世界闻名的京剧大师,是啥让梅兰芳有了这么大的改变?(板书:勤学苦练)
再读,敬佩的语气。
五、全文总结
1、梅兰芳的理想是要唱京剧,他为实现理想勤学苦练,你想对他说些啥?
句式:梅兰芳爷爷,你真 。
从他的故事中你懂得了啥?
2、老师再送给你们几个成语和几句谚语。(出示)
勤能补拙 笨鸟先飞 人一己百
天才就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百分之一的灵感。 --爱迪生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笨鸟先飞早入林,勤能补拙是良训
3、也许你在某些方面有先天的不足,不要气馁,高超的技艺不是天生的,而是苦练出来的,勤奋能弥补你的不足,只要你付出更多的努力,相信你也会成功。请你记住这样一句话:天才出于勤奋。老师希望大家也像梅兰芳那样勤学,苦练基本功,今后才能有更大的作为!下面就让我们来练练写字的基本功吧!
六、学习生字:灵 紧
1、观察字形:你发现了啥。
2、交流生字的识记办法。
3、指导书写,学生描红,临写。
紧:上宽下窄。下面是“系”少一撇。
灵:上下结构,上面横山,中间横不出头。
七、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2、古今中外著名人物勤学苦练成才的例子有很多,请你利用课外时间再去了解一些。
板书设计:
14、梅兰芳学艺
没有神儿 会说话了
勤学苦练
不是唱戏的料子 世界闻名的京剧大师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有感情地背诵课文。
2、完成本课的练习。
教学过程:
一、复习词语
1、给生字组词
2、听写词语
学艺 动摇 或者 注视 紧张
渐渐 灵活 苦练 终于 梅兰芳
二、指导学生背诵课文
三、指导完成课堂练习。
1、 抄词
梅兰芳 学 艺 没有神儿 注 视
或 者 灵 活 世界闻名 京剧大师
苦 练 或 者 紧 盯 决 心
2、用“终于”说一句话
3、指导完成本课《练习册》相关习题
四、课后作业
1、阅读《同步拓展阅读》
2、准备好材料,开个“名人成才故事会”或观看一段京剧表演。
于永正《梅兰芳学艺》教学实录 篇16
《梅兰芳学艺》一文讲述了梅兰芳起初被师傅认为不是唱戏的料子,但他通过勤学苦练,最终成了闻名中外的戏剧大师的故事。这篇课文的文眼就在“勤学苦练”。重在让学生体会梅兰芳之所以能取得巨大的成就并不是轻而易举的,勤学苦练可以弥补天生的不足,只要付出努力就能收获成功。“勤学苦练”一词概括而抽象,怎样使二年级的儿童对其产生真切的体验和深切的感悟呢?我采用模拟生活情境和Lenovo生活情境两种方式,化抽象为具体形象。
在教学中,我着重让学生通过朗读自己感悟,在讲到重点字词的时候,让学生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去感受梅兰芳的“勤学苦练”。在初读课文时,让学生自己找出难理解的字词,通过理解重点字词,进而理解全文,体会文章的主旨。我在课件中设置了一些活动的字词,让小孩们置换角色,像梅兰芳一样去“紧盯”、“注视”,进而产生“苦”与“累”的真切体验;再让儿童想象、猜测梅兰芳练功的时间,有学生说是一年,有学生说是四年,当我告诉他们梅兰芳整整练了十年时,学生都禁不住“哇”地叫起来。梅兰芳“勤学苦练”的形象便在其头脑中鲜活、丰满起来。不需要太多语言,学生便能意会到文章的文眼。小孩们在这一直观形象、生动活化的过程中不仅领会了词义,更受到了情感的熏陶和感染,同时也积累了联系生活来理解课文这一宝贵的阅读经验。
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儿童是用形象、声音、色彩和感觉思维的。”学生学习语文的过程就是在头脑中把语言文字还原成客观事物,进而获得主观感受的过程。教师就要有意识地引入生活情境,把语言文字变成活生生的生活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身临其境,进而加深对课文的感悟。
于永正《梅兰芳学艺》教学实录 篇17
《梅兰芳学艺》教学反思
在学习第一段时,根据学生的问题,我适时地简介了梅兰芳。帮助学生理解这一段的内容。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先生,出生于北京。4岁丧父,15岁丧母,幼年家境贫寒,生活很苦,靠作琴师的伯父微薄的资助而生活。因为没有机会上学,他从8岁起就进入戏班子拜师学艺,开始步入京剧界。在戏班时,梅兰芳从师吴菱仙老师。吴对学生要求十分严格,每段唱词都要求梅兰芳背诵二、三十遍。有时虽然已经十分困倦了,嘴里唱着唱词,眼睛的上眼皮与下眼皮都分不开了,当他被老师推醒后,他也重新打起精神来,继续演练。就这样,日复一日,月复一月,梅兰芳的京剧启蒙学习开始了。幼年时的梅兰芳,圆圆的小脸,水汪汪的一对眼睛炯炯有神,但稍微有点近视,迎风有点流泪,眼皮有些下垂,眼珠转动不太灵活。梅兰芳自幼性格腼腆,见生人不会说话。当时吴老师对他的评语是这样说的:“言不出众,貌不惊人。祖师爷没给你这碗饭吃!” 另外还补充简介了一些京剧的常识,最后交流了自己学习的收获。使学生懂得勤学苦练可以弥补先天的不足,教育他们从小苦练基本功。
语文教学要紧密联系儿童的生活。
从传统语文教学的种种弊端我们看到,语文教学应该结合学生的生活实践,从学生的需要出发来进行,进而使学生学得快乐,学得灵活,此次活动也正是本着这样的思想才产生的。从学生在学习过程的表现来看,学生确实表现得更积极。
首先问题从学生那里来,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学生非常积极地去查阅资料,在自己无能为力的情况下,就想尽一切办法求助于家长、老师,甚至于以帮助母亲打扫卫生为代价请求母亲带自己去书店买书这样在这儿写下一些有关本课意义或教学内容重要性等方面的总结性陈述。
其次,学生非常积极地开动脑筋,以生动的方式来展示资料的资料。有的学生为了能够吸引大家,把家长当作听众,多次把自己的资料读给家长听;有的学生下了许多功夫,把长长的一篇文章背诵下来;有的通过生动的表演来赢得大家的喜欢;有的平时都不敢大声说话的,这时候因为有了充分的准备也显得落落大方。谁都想让自己的独家新闻赢得大家的喜欢
《梅兰芳学艺》教学反思
《梅兰芳学艺》一课给我们讲述了梅兰芳小时候拜师学艺、勤学苦练、终成大器的故事,全文语言精炼生动、紧扣“勤学苦练”,将一个勤奋好学的梅兰芳展现在我们面前。
本课我是这样进行的,首先,我用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团花图案作背景,再辅以梅兰芳的头像做成课件出示,一开课,就营造出浓浓的民族味道,为学生了解京剧作了铺垫。
然后通过让学生欣赏梅兰芳唱戏的片段,使学生对梅兰芳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并由此导入课文,学习课文第一段,学生熟读课文,让学生通过读进行说话练习,使学生读懂第一段,明白梅兰芳小时候不是唱戏的料子,并知道啥是“料子”?
接着,由这样一个不具备唱戏条件的人最后有了啥成就?这个问题引出课文第三段,在这一段中抓住“世界闻名”、“京剧大师”这些词来理解梅兰芳所取得的成就,并用讲故事来使学生明白大师是指品德高尚,也有才华的人。抓住“勤学苦练”来使学生知道他的这些成就和他的努力是分不开的。
再接着由“勤学苦练”这个词引出第二段,在这段中抓住“紧盯、注视”这些词来理解课文,理解词语时,我采用的办法是让先让学生说,再亲身体验,这样学生的感受会更加深刻。通过表演让学生明白眼睛会说话,这样学生在表演的同时结合实际就理解了文章的内容。
最后一个环节是进行拓展,让学生通过练习里学习的四字词语来勤能补拙、笨鸟先飞、人一己百、奋起直追等词的回忆和读,使学生结合梅兰芳学艺的事情,既弄明白了这些词的意思,也使学生更加懂得梅兰芳的成就和他的努力是分不开的。
《梅兰芳学艺》第二课时上完了,我感到整个思路是很明晰的,重点部分也得到了落实,课堂中有自我感觉良好的方面,也有觉得有不尽人意、需要改进的地方。
先说说可取之处吧:
一、课标是教学的方向标
课标里说低年级课文应结合实际来理解。根据低年级学生和课文的特点,在学习新课时,要让学生结合实际来理解课文,我就让学生通过读,在读中感悟、理解课文,同时用实际生活中的例子来帮助学生解决课文中的难点。
二、采取形式多样的方式理解词句。
本课教学中,有“不是唱戏的料子、紧盯、注视、眼睛会说话、勤学苦练、世界闻名、京剧大师”等词语,是课文中的重点词句。我在引导学生读书的过程中,主要采用了以下办法来理解。
1、表演。对于一些动词可以让学生做动作进行模仿。如“紧盯”和“注视”这一对近义词,还有“眼睛会说话”我请学生配合老师做相应的动作,较好地理解词语的意思。
2、结合上下文。如“勤学苦练”一词,虽是出现在课文的第三自然段,但是呢在第二自然段里写出了梅兰芳怎样勤学苦练的,所以我请学生找出梅兰芳练习眼神的句子,充分理解他是怎样常常练习的,自然,“勤学苦练”的意思也就水到渠成了。并渗透了一个理解词语的办法:结合上下文。
3、补充资料。为啥称梅兰芳为京剧大师呢?我给学生补充了梅兰芳赈灾义演、留须拒绝为日本侵略者演出的资料,让学生明白,梅兰芳不仅是演技高超,而且有爱心、有骨气。这样梅兰芳的形象在学生心目中会变得立体起来,对这个人物的品质感受会更深些。
三、联系练习,巩固词语的意思
在课文学完后,我相机出示了“勤能补拙、笨鸟先飞、人一己百、奋起直追”这四个成语,学生对课文意义有了更深的理解,也重组了课文,巩固了学生在后面的练习中学习成语。整堂课的教学很流畅,细节也处理得较好。
再说说不足之处:
一、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训练不足。
在学生理解课文之后,应该让学生带着自己的感受读一读,练习有感情地朗读。由于时间关系,第二、三自然段读得不够。应通过朗读深化学生的理解,所以应该强化读的训练。尤其是全文学完之后,应该让学生带着对梅兰芳的理解,和对其优秀品质的感受读一遍全文,课文在学生心中的整体感会更强。
二、在充分说与读的同时,教师应该及时的总结
在讲啥叫“京剧大师”的时候,先让学生说啥叫大师,然后老师通过讲故事告诉学生大师就是在学问或艺术上造诣深厚,也受人尊敬的人。在这里我讲完故事后应该先让学生对啥叫大师进行交流,最后教师应该给学生一个肯定的答案,下一个准确地定义。
三、在课堂上教师应该具有教学的机智
例如说在让学生进行学习梅兰芳的眼睛会说话了这一部分时经过老师的引导,学生还不能充分地把眼睛会说话了,准确地表演出来,这时教师应该抓住这个很好的时机进一步深入地体会文本。这时可引导学生说看,大家经过努力怎么眼睛还不会说话了,可见眼睛会说话,不是一朝一夕所能练成的,因此从这里我们可以知道梅兰芳在练眼神时用了很大的功夫。这是多好的机会,但由于教师的教育机智不够灵敏,失去了很好地机会。
主要对策是继续引导学生学会质疑,找出有讨论价值的问题。以此来缩短质疑环节所用的时间,另外老师少讲,把节省的时间留给学生读书。
推荐站内搜索:陕西自考成绩查询、山东省自考成绩查询、党旗飘飘演讲稿、2022年省考报名入口、思政大课心得体会、节约用水演讲稿、情感日志心情随笔、江西教师资格证报名入口、考研准考证打印、2021云南高考成绩查询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