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二年级语文《池上》优选教案(精选15篇)小学二年级语文《池上》优选教案(精选15篇)小学二年级语文《池上》优选教案(精选15篇)

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小学二年级语文《池上》优选教案(精选15篇)

小学二年级语文《池上》优选教案(精选15篇)

小学二年级语文《池上》优选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能力目标:学会诗中出现的两个生字“浮、萍”。

  情感目标:理解诗句的内容,想象诗中描写的情境,感受乡村小孩质朴、纯真的童心之美

  教学重点:

  1.读中理解诗句的含义,读中感悟诗文的意境,体会童真童趣。

  2.有感情的朗读、背诵《池上》,丰富古诗积累。

  教学难点:

  1.在理解的基础上,结合诗句展开想象,体会童年的纯真与快乐,与古诗意境产生共鸣。

  2.品味古诗语言,抓住“偷采”、“不解”、“藏踪迹”等词语感受诗人炼字之妙。

  教学准备:

  1.教学多媒体演示文稿。(文字、图像)

  2.师生查找诗人、诗作相关资料。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调动积累,导入新课。

  1.师:现在已是初夏时节,星期天我路过南湖边的一个小池塘时,看到有几朵小荷已露出粉嘟嘟的笑脸,我想到了诗人杨万里《小池》中的“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说到池塘、荷花,你们还想到哪些诗句呢?

  2.学生交流自己积累的关于池塘或荷花的诗句。

  3.师:今天我们要学的一首古诗也是讲的夏日池塘上发生的事,它的题目就叫《池上》。(板书诗题:池上)相机顾名思义理解诗题:荷花池塘里。

  4.学生齐读题目。

  5.简介作者白居易。

  (1)学生说自己知道的关于白居易的生平、诗作、诗风。

  (2)教师小结: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从小生活清贫,生逢战乱,对社会黑暗和人民疾苦有较深的了解,他写了很多诗,揭露统治者的奢侈腐化,即有名的“讽喻诗”。他热爱大自然,写了不少描写山水景物的小诗。他的诗质朴自然,通俗易懂,老少能读。白居易一生写诗3600多首,是唐朝写诗最多的诗人。

  二、初读诗歌,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池上》。要求:读准字音,把诗句读通顺。

  2.检查初读情况。

  (1)指名读古诗,集体正音。

  ①读准后鼻音:撑、艇、萍;

  ②学习新词:浮萍,理解词义,练习书写。

  (2)齐读诗歌。

  (3)学生简单说说池塘上发上了一件啥事儿。

  (一个孩子偷采白莲。)

  3.学生再次自由读古诗。

  要求:边读边想诗句的意思,画出不理解的词句。

  4.小组合作学习,弄懂诗意。

  (1)学生结合前后句和插图,借助工具书,自己理解诗句含义。

  (2)小组逐句内交流自己的理解,互相启发、补充。

  5.集体交流,了解《池上》大意。(指名说自己对诗句的理解)

  三、吟诗炼字,体会意境。

  (一)前两行——小娃偷采莲。

  1.学生自由轻声诵读古诗,边读边想象画面。

  2.学生交流“看”到的画面。

  (1)怎么样的荷塘,怎么样的白莲?

  (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想象到的“莲叶何田田”的美好画面,唤起学生对荷花池和娇嫩莲蓬的向往之情。)

  (2)孩子怎样偷采白莲的?

  ①学生畅谈自己想象到的小娃偷采白莲图。因太想吃那嫩滑、甜美的莲蓬,而不经大人同意就小心翼翼、偷偷撑船去采池中莲蓬。

  ②看图,指导学生读出小娃天真、调皮的感觉样子。(让学生为“小娃偷采白莲图”起个题目)

  ③朗读前两句,思考:你最欣赏其中哪个字?

  (“偷”,结合自己小时侯“偷偷”做的一些小恶作剧和顽皮之事,和诗中的小娃产生共鸣,体会小孩的无邪、可爱、纯真与童年的快乐、无忧、自由。)

  ④配乐再次有韵味地诵读前两行诗句。

  (二)后两行——景美童心纯

  1.提问:小娃“偷采白莲”不会被发现吗?

  2.学生默读后两行诗,谈理解。(小娃哪里知道,小船一路划开的一道浮萍已经暴露了他的“偷采”之事。)

  3.抓住“不解”体会小娃纯真、质朴,练习读出情趣。

  四、回归整体,拓展延伸。

  1.学生带着理解,学生再次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2.《池上》赏诗会——各小组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表演式诵读古诗。

  3.熟读成诵。

  五、布置作业,巩固练习。

  1.背诵课文。

  2.默写《池上》。

  3.依据《池上》这首诗歌的内容,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为这首诗配一幅画、

  板书设计:

  偷采 白莲回 景美引人

  池上

  不解 浮萍开 童真童趣

小学二年级语文《池上》优选教案 篇2

  一、默写古诗,再解释词语和诗句。  

  默写《池上》和《小儿垂钓》两首古诗

  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应:_________________

  《池上》三四句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儿垂钓》三四句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联系诗文填空。

  《池上》、《小儿垂钓》都生动地描绘了乡村小孩天真淳朴的形象。《池上》一诗中孩童的天真表现在______________。《小儿垂钓》中孩童的天真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你还学过哪些反映儿童生活的古诗?想一想,背一背,把诗题和相对应的诗句用直线连起来。

  村居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宿新市徐公店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所见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村晚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选择上面的其中两首诗默写下来。

  四、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奇迹的名字叫爸爸

  1984年,在一艘横渡大西洋的船上,有一位爸爸带着他的小女儿,去和在美国的妻子会合。

  海上风平浪静,晨昏瑰丽的云霓交替出现。一天早上,爸爸正在舱里用腰刀削iPhone,船突然剧烈地摇晃。爸爸摔倒时,刀子插在他胸口。他全身都在颤抖,嘴唇瞬间发青。

  6岁的女儿被爸爸瞬间的变化吓坏了,尖叫着扑过来想要扶他。他却微笑着推开女儿的手:“没事儿,只是摔了一跤。”然后轻轻地拾起刀子,很慢很慢地爬起来,不大引人注意地用大拇指揩去了刀锋上的血迹。

  以后三天,爸爸照常每晚为女儿唱摇篮曲,清晨替她系好美丽的蝴蝶结,带她去看大海的蔚蓝。仿佛一切如常,而小女儿却没有注意到爸爸每一分钟都比上分钟更衰落、苍白,他看向海平线的眼光是那样忧伤。

  抵达的前夜,爸爸来到女儿身边,对女儿说:“明天见到母亲的时候,请告诉母亲,我爱她。”

  女儿不解地问:“可是你明天就要见到她了,你为啥不自己告诉她呢?”

  他笑了,俯身,在女儿额上深深刻下一个吻。

  船到纽约港了,女儿一眼便到熙熙攘攘的人群中认出妈妈,她大喊:“母亲!母亲!”

  就在此时,周围忽然一片惊呼,女儿一回头,看到爸爸已经仰面倒下,胸口如井喷,刹那间染红了整片天空。

  尸解的结果让所有人惊呆了:那把刀无比精确地洞穿了他的心脏。他却多活了三天,而且不被任何人知觉。唯一能解释的是因为创口太小,使得被切断的心机依原样贴在一起,维持了三天的供血。

  这是医学史上罕见的奇迹。医学会议上,有人说要称它为大西洋奇迹。有人建议以死者的名字命名,还有人说要叫它神迹。

  “够了!”那是一位坐在首席的老医生、须发皆白,皱纹里满是人生的智慧。此刻一声大喝,然后一字一顿地说:“这个奇迹的名字,叫爸爸。”

  1.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

  削iPhone(xuē  xiāo )     系好(jì xì)    创口(chuāng chuàng)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反义词。

  近义词:剧烈(      ) 照常(      ) 抵达(      ) 精确(      )

  反义词:出现(      ) 罕见(      ) 忧伤(      ) 衰弱(      )

  3.仔细读一读,认真想一想,再回答问题。

  (1)爸爸受伤后是啥力量促使他顽强地多活了三天?                

  (2)你能列举出三件爸爸关心你的事例吗?                                                                              

  (3)读了这篇短文,你一定会有一些感想或体会,请真实地写下来。

小学二年级语文《池上》优选教案 篇3

  《池上》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学会诗中出现的两个生字“浮、萍”。

  3、理解诗句的内容,想象诗中描写的情境,感受乡村小孩质朴、纯

  真的童心之美。

  教学重点:

  1、读中理解诗句的含义,读中感悟诗文的意境,体会童真童趣。

  2、有感情的朗读、背诵《池上》,丰富古诗积累。

  教学难点:

  1、在理解的基础上,结合诗句展开想象,体会童年的纯真与快乐,

  与古诗意境产生共鸣。

  2、品味古诗语言,抓住“偷采”、“不解”、“藏踪迹”等词语感受诗

  人炼字之妙。

  教学准备:

  1、教学多媒体演示文稿。(文字、图像)

  2、师生查找诗人、诗作相关资料。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调动积累,导入新课。

  1、师:现在已是初夏时节,星期天我路过南湖边的一个小池塘时,

  看到有几朵小荷已露出粉嘟嘟的笑脸,我想到了诗人杨万里《小池》

  中的“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说到池塘、荷花,你们

  还想到哪些诗句呢?

  2、学生交流自己积累的关于池塘或荷花的诗句。

  3、师:今天我们要学的一首古诗也是讲的夏日池塘上发生的事,它

  的题目就叫《池上》。(板书诗题:池上)相机顾名思义理解诗题:

  荷花池塘里。

  4、学生齐读题目。

  5、简介作者白居易。

  (1) 学生说自己知道的关于白居易的生平、诗作、诗风。

  (2) 教师小结: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从小生活清贫,

  生逢战乱,对社会黑暗和人民疾苦有较深的了解,他写了很多诗,揭露统治者的奢侈腐化,即有名的“讽喻诗”。他热爱大自然,写

  了不少描写山水景物的小诗。他的诗质朴自然,通俗易懂,老少

  能读。白居易一生写诗3600多首,是唐朝写诗最多的诗人。

  二、初读诗歌,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池上》。要求:读准字音,把诗句读通顺。

  2、检查初读情况。

  (1) 指名读古诗,集体正音。

  ①读准后鼻音:撑、艇、萍;

  ②学习新词:浮萍,理解词义,练习书写。

  (2)齐读诗歌。

  (2) 学生简单说说池塘上发上了一件啥事儿。

  (一个孩子偷采白莲。)

  3、学生再次自由读古诗。

  要求:边读边想诗句的意思,画出不理解的词句。

  4、小组合作学习,弄懂诗意。

  (1) 学生结合前后句和插图,借助工具书,自己理解诗句含义。

  (2) 小组逐句内交流自己的理解,互相启发、补充。

  5、集体交流,了解《池上》大意。(指名说自己对诗句的理解)

  三、吟诗炼字,体会意境。

  (一)前两行——小娃偷采莲。

  1、学生自由轻声诵读古诗,边读边想象画面。

  3、学生交流“看”到的画面。

  (1)怎么样的荷塘,怎么样的白莲?

  (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想象到的“莲叶何田田”的美好画面,唤

  起学生对荷花池和娇嫩莲蓬的向往之情。)

  (2)孩子怎样偷采白莲的?

  ①学生畅谈自己想象到的小娃偷采白莲图。因太想吃那嫩滑、甜

  美的莲蓬,而不经大人同意就小心翼翼、偷偷撑船去采池中莲蓬。

  ②看图,指导学生读出小娃天真、调皮的感觉样子。(让学生为

  “小娃偷采白莲图”起个题目)

  ③朗读前两句,思考:你最欣赏其中哪个字?

  (“偷”,结合自己小时侯“偷偷”做的一些小恶作剧和顽皮之事,和诗中的小娃产生共鸣,体会小孩的无邪、可爱、纯真与童年的快乐、无忧、自由。)

  ④配乐再次有韵味地诵读前两行诗句。

  (二)后两行——景美童心纯

  1、提问:小娃“偷采白莲”不会被发现吗?

  2、学生默读后两行诗,谈理解。(小娃哪里知道,小船一路划开的

  一道浮萍已经暴露了他的“偷采”之事。)

  3、抓住“不解”体会小娃纯真、质朴,练习读出情趣。

  四、回归整体,拓展延伸。

  1、学生带着理解,学生再次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2、《池上》赏诗会——各小组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表演式诵读古诗。

  3、熟读成诵。

  五、布置作业 ,巩固练习。

  1、背诵课文。

  2、默写《池上》。

  3、依据《池上》这首诗歌的内容,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为这首诗

  配一幅画。

  板书设计:

  偷采 白莲回 景美引人

  池上

  不解 浮萍开 童真童趣

小学二年级语文《池上》优选教案 篇4

  正文:

  教学目标:

  1、理解诗句的含义,读中感悟诗文的意境,体会童真童趣。

  2、有感情的朗读、背诵《池上》,丰富古诗积累。

  重点难点:

  1、在理解的基础上,结合诗句展开想象,体会童年的纯真与快乐,与古诗意境产生共鸣。

  2、品味古诗语言,抓住“偷采”、“不解”、“藏踪迹”等词语感受诗人炼字之妙。

  教学过程:

  一、导入揭题。

  1、导语:同学们,还记得杨万里《小池》这首诗吗?谁背给大家听听。

  2、今天,我们也来学习一首古诗,也是讲夏日池塘上发生的事。

  3、板书课题,齐读。

  3、简介白居易。

  二、初读诗歌,整体感知。

  1、学生自读《池上》。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检查。

  (1)读准字音:撑、艇、萍都是后鼻音。

  (2)齐读诗歌:说说池塘上发生了一件啥事?

  (一个孩子偷采白莲)

  三、再读古诗,理解诗句。

  1、再次自由读诗,试着理解诗句的饿意思,画出不理解的词句。

  2、同桌交流,理解诗意。

  3、指名交流,指导理解诗句意思。

  四、吟诗、炼字,体会意境。

  1、你从这首诗中看到了一个怎么样的小娃?

  (天真、可爱、顽皮、活泼、无忧无虑、自由自在的乡村孩子)

  2、你是从哪些地方感受到的?

  偷采:结合自己小时候“偷偷”做的一些顽皮之事,体会小孩的无邪、可爱、纯真与童年的快乐、无忧、自由

  不解: 小娃自以为没有人知道,做得很机密,很隐蔽,瞒过了大人,哪里知道小船一路划开的一道浮萍已经暴露了他的“偷采”之事呢!体会小孩的质朴、纯真、可爱

  3、教师:诗人用传神、凝练的词句,给我们展现了一个天真无邪、活泼调皮、纯真可爱的乡村小娃的形象。你从中能感受到诗人怎么样的情感呢?(喜爱之情)

  4、指导朗读全诗。读出小娃的顽皮活泼、天真可爱,诗人的喜爱之情。

  指名读—指名读—评议——齐读

  5、背诵古诗。

  五、拓展延伸。

  教师:还有哪些古诗也是描写孩子子童真、童心、童趣的,请你搜集整理,并读一读,去体会一下,下节课交流。

小学二年级语文《池上》优选教案 篇5

  星辰实验学校    周伟华

  一、导入。

  师:今天,我们学习21课《古诗两首》,课前老师布置大家预习了课文,我想先考考大家,你们知道编辑老师为啥要把这两首诗安排在一起吗?

  (出示两首古诗)

  生1:这两首古诗都是描写的儿童。

  生2:我想因为都是写的孩子子,所以编辑老师把他们放在一起了。

  师:对,是这样的原因,今天我们就要同时来学习两首描写儿童的诗。有人说童年是一支快乐的歌,童年是一幅美丽的画,童年是一首韵味无穷的诗。今天,就让我们穿越时空,一起走进古诗的童年中,去寻找童年的快乐。

  二、读诗。

  师:这两首诗大家都预习了,那这两位作者你们能用简洁的语言简介一下吗?

  生1:我来简介白居易,白居易字乐天,是唐代著名诗人,他一生写了许多诗。白居易写的诗常常读给孩子和老奶奶听,所以他写的诗通俗易懂。

  生2:白居易一生为官清正廉明,杭州西湖的白堤就是他在任时所建造的。

  生3:胡令能是唐代诗人。小时侯家里很穷,但是呢他仍然用功读书。其中,我们知道的有四首诗比较有名。)

  师:同学们说得很清楚,看来课前预习花了很多工夫。老师课前也搜集了有关资料,比较简洁,大家一起读一读。(老师出示:

  白居易:唐代著名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他写的诗质朴自然,通俗易懂,老少能读,一生写诗3600首,是唐朝写诗最多的诗人。

  胡令能:唐代诗人,其诗富有生活气息,真切自然,有四首诗流传至今。)

  (生齐读)

  师:了解了作者,现在来读诗,大家会读吗?要不,你们先在下面练习一下吧。

  (学生先练读,老师再指名读, 中间给“得”、 “应”两个多音字正音,以加深学生的印象。齐读。)

  师:光会读正确还不算会读,还应该读出诗的节奏来。大家看,这两首诗的节奏会一样吗?为啥?

  生1:这两首诗的节奏不一样,因为一首是一行五个字的诗,一首是一行七个字的诗。

  生2:我知道一行五个字的诗叫五言诗,一行七个字的诗就叫七言诗。

  师:你们懂的真多,对,它们就是五言诗和七言诗。你们看,这两首诗都是四行,这样的古诗就叫绝句。《池上》就是五言绝句,简称五绝,那么《小儿垂钓》呢?

  生(齐):简称七绝。

  (老师结合学生的回答讲解五言绝句、七言绝句的知识。)

  师:五言绝句与七言绝句分别要读出啥节奏来呢?大家读一读,可以用铅笔在诗上划“/”作记号。

  (学生各自练习朗读,并根据练习时的节奏用铅笔在书上做记号。

  师:拿位同学给大家读一读《池上》?

  生1: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师:(根据学生所读,用粉笔在黑板上给诗做上记号)

  生2: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师:这种节奏读得也可以,但老师提醒你,诵读古诗的时候,不要一字一顿地读,这会破坏古诗的韵味,要注意声断气连,像老师这样,你们听——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大家一起来练读一下。

  (生齐读,注意到了怎么样运气。)

  师:对,这样听起来感觉很好。这首诗还有其他节奏吗?

  生:没有了。

  师:那谁来给大家读读《小儿垂钓》?

  生1: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生2: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师:同学们刚才诵读的节奏都是可以的,现在,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节奏诵读两首古诗,并再次提醒大家声断气连。

  (学生能够各自用心有节奏地练读。)

  师:这样就读出诗的节奏来了。同学们觉得这样读有趣吗?

  (学生摇摇头看着老师)

  师:老师想出一个办法,可以让你读诗有趣一些。你们看——

  (师拍手读诗,生跟着念)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师:这样读有趣一些吧?想一想,还可以用啥形式读诗?

  生1:我想用一边跺脚一边读诗的方式来读。

  (学生一边跺脚一边读,其他学生也情不自禁地跟着读。)

  生2:我想一边拍桌子一边读。

  (学生一边害羞地拍桌一边读,其他学生也情不自禁地边拍边跟着读。)

  生3:我想一边打响指一边读。

  (老师和同学们帮助他一边打响指一边读。)

  师:刚才同学们说了好几种方式,非常好,但是呢都是一个人读的,可不可以采用两个人一起合作的方式呢?例如,你们最喜欢的拍手游戏,也可以边玩边读诗呀,我们一起来!

  (学生兴奋地两两组合,边拍手边读诗,兴致勃发!)

  ……

  师:同学们想出了很多办法来把读诗变得有趣,现在,你们就自由选择最喜欢的方式,把这两首诗都美美地读一读。

  (学生兴致勃勃地用跺脚、拍桌子、拍腿、两人拍手……等形式诵读两首诗)

  (老师在学生练习了一段时间后,指名读。)

  师小结:刚才同学们手舞之,足蹈之,摇头晃脑,你们觉得这样读诗读得有趣吗?

  生(齐):有趣极了!

  师:那以后,你们也可以用多种形式,把诗读得有趣一些,让学古诗变得轻松有趣好不好?

  三、解诗。

  师:这两首诗我们都会读了是不是就可以了呢?

  生:不,我们还要知道诗的意思。

  师:对,我们还要了解诗中写了啥。你们知道有哪些办法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诗意吗?

  生1:我们可以查字典 和一些工具书,了解诗的意思。

  生2:我们可以再看看书上的插图,书上都配了图画。

  生3:我知道我们的《同步拓展训练》上有诗的全部解释,读了就知道意思了。  

  生4:实在弄不懂的还可以请教老师同学。

  ……

  师:同学们说得很好,那现在就用这些办法试一试自己理解诗意,再把你从诗中读懂的意思讲给你的同桌听,如果有问题同桌讨论,两个人都不能解决再请教老师。

  (老师在教室内巡视。为学生解决困惑的地方。没有发现需要共同探讨的问题。)

  四、品诗。

  (一)品读《池上》。

  师:两首诗简单明了,一读就懂,但仅仅懂得诗意还远远不够,因为一首诗一幅画,一首诗一段情,让我们来细细拼读这些诗句,想象诗歌所描绘的画面,体会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我们先来品读《池上》这首诗。都说诗中有画,读了这首诗,如果让你来给诗配上一幅画,你会画上哪些景物?

  生:我会画上一个孩子,一条小船,还有白莲,一些浮萍。    

  师:老师根据你们所说的景物,把这首诗改了改,(出示“  娃撑艇   偷白莲   不解藏   一道开”),读一读,你有啥发现?

  生1:我感觉你改得更简单了,但意思没有改变。

  生2:我感觉你改的比原来的诗更简洁,但意思好象更清楚了,让人一读就知道诗中写了啥。

  师:是呀,老师给诗减了一下肥,这就叫把诗读瘦了。字数少了,留给我们想象的虚拟主机却更大了。现在请同学们插上想象的翅膀,闭上眼睛……

  情景创设:(幽雅的古筝曲轻柔地响起——老师轻轻地描述:

  一个夏日的清晨,几朵白云悠闲地飘浮在瓦蓝瓦蓝的天空,初升的太阳明媚地照耀着大地,湖面吹来阵阵凉爽的清风,满池的荷花开的格外娇艳……

  同学们,这美丽的情景你们看到了吗?这是一池怎么样的荷花?这个小娃娃也是怎么样偷采白莲的?选择其中一个情景美美地写下来。

  生:(在音乐声中尽情想像,静静地描写。)

  师:同学们可以放下你手中的笔了,现在,我们来交流一下你所想象到的画面。

  生1: 盛夏,那些荷花在水面上娇艳地开放着,一阵微风吹过,清香扑鼻而来。在碧绿的荷叶的衬托下,荷花是那样的迷人。它们有的还是花骨朵,有的已经开放,给人以纯洁雅致的感觉。这真是一幅绝美的画啊!

  生2:碧空如洗,艳阳高照,池塘中一个个大莲蓬,新鲜清香,多么诱人啊!一位五六岁的孩子划着小船在偷采白莲,他迅速采了几个,准备回家。小艇从池塘上划过,形成一条“池上小道”。小娃的脸上露出了笑容。

  生3:夏日炎炎,池塘里盛开着清香诱人的荷花。娇滴滴的,这真是一个阳光快乐的早晨。看,那边的绿色身影是个孩子儿,他禁不住荷花的清香,莲蓬的香甜,偷偷地采了好几朵荷花,然后撑着小艇快速离开。他越划越远。可是他不知道身后绿绿的浮萍一下子泄露了他的秘密。

  生4:

  ……

  师:同学们你们真会想象,在你们的笔下,我感觉白居易写的《池上》仿佛变成了一副活的画向我们走来。此时,在你的眼前,你仿佛看到了一个怎么样的小娃?

  生1:我看到了一个调皮也非常可爱的小男孩,他偷偷地采了莲蓬回来,他真勇敢。

  生2:这个小男孩偷采白莲可能是为了品尝里面的莲子,可是大人也不肯让他一个人去,他只好偷偷地去,我觉得他很机灵,是个小调皮。

  生3:我看到了一个天真的小男孩,他想到去偷白莲,可是不知道怎么样让自己的踪迹藏起来。

  师:如果他知道偷了莲蓬还会藏了踪迹,你们还觉得他有这么可爱吗?

  生:那就会觉得他是个有心计的小孩了,不那么可爱了。

  师:是呀,正因为他的天真无邪,才会偷采莲蓬而不解藏踪迹啊!你们喜欢这个小孩吗?那就带着你的喜爱之情,读这首诗。

  (生有感情地诵读《池上》)

  (二)、品读《小儿垂钓》。

  师:诗中有画,诗中有情。刚才大家用手中的笔再现了《池上》这幅画,现在我们再细细品读《小儿垂钓》,展开想象,然后,你们试着用表演,让这幅画活起来,好不好?

  生(兴奋地):好!

  (各自读诗以后,同桌互演)

  师:哪一组同学为大家来表演?

  师:(学生表演了一遍以后,老师采访那个“小儿”):请问,你不说话却摆摆手是啥意思?

  生:我正在钓鱼,摇手表示我不知道,请他快走,不要影响我钓鱼。

  (另一组学生上台表演)

  师:请问,你先摇摇手,后来也向他招招手是啥意思?

  生:摇摇手是叫他不要吵,影响我钓鱼,我招招手是想让他走近一些,我可以轻声地告诉他。

  师:哦,你真是个好心的小孩。同学们,此时,你从他们的表演中,看到了一个怎么样的小儿?

  生1:我看到了一个专心致志学钓鱼的孩子子。

  生2:我看到了一个很认真钓鱼也心地善良的小孩,他肯热心帮助别人。

  师:你们喜欢这个小儿吗?带着这份喜爱之情,诵读这首诗。

  (生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师小结:《池上》和《小儿垂钓》分别给我们描绘了这样两个知道偷采白莲却不知道隐藏自己踪迹以及小小年纪学钓鱼的农家小儿,问问自己,你更喜欢哪个小儿?为啥?

  生1:我喜欢《池上》里的小儿,我认为童年就应该像他那样天真烂漫,充满童趣。

  生2:我也喜欢《池上》里的小儿,我不喜欢死板板只会读书的小孩,像他那样划船采莲,多么幸福的童年啊,可惜,我们做不到。

  生3:我也喜欢《小儿垂钓》里的小儿,他那么专心地做一件事,心地善良,我喜欢他。

  ……

  师:每一个人心中都有自己喜欢的那个小儿,想把他们留在自己的脑海中吗?那就有感情地背诵下来。

  五、拓展。

  师:喜欢他们不仅可以背,还可以唱。大家听——(老师出示《小星星》和《铃儿响叮当》的伴奏曲,轻松欢快的旋律,一下子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大家把诗填进去唱。

  学生们高兴地唱了起来。

  师:古诗中还有许多写小儿的诗,都描绘了他们的天真烂漫,老师搜集了几句,读一读。

  儿童急走追黄蝶 ,飞入菜花无处寻 。

  ——杨万里 《宿新市徐公店》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高鼎《村居》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 忽然闭口立。

  ——袁枚 《所见》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贺知章《回乡偶书》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

  师:下课后,你们也去搜集描写儿童的诗句,用我们今天学古诗的办法去读、去想象、去唱。

小学二年级语文《池上》优选教案 篇6

  作者:佚名    转贴自:中国语文教学    点击数:743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之三《池上》《小儿垂钓》

  一、教材分析:

  《古诗两首》中的两首古诗均传神地刻画出天真可爱的乡村儿童形象,给了我们不限的遐思、纯真的童心和朴素的美感。《池上》描绘小娃偷采了白莲的情景,细腻传神,颇有趣味。《小儿垂钓》描绘了一个乡村儿童在河边学钓鱼的情景,流露出浓郁的生活气息。

  ★ 二、教学要求:

  小池

  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 、学会诗中出现的两个生字 “浮、萍 ”。

  3 、理解诗句的内容,想象诗中描写的情境,感受乡村小孩质朴、纯

  真的童心之美。

  小儿垂钓

  1. 逐字逐句理解《小儿垂钓》的意思,体会钓鱼的小孩的天真、可爱。

  2. 学习生字“钓、蓬、遥、稚”,理解“蓬头、稚子、垂纶、侧坐、莓苔、映、路人、借问、遥、招手、鱼惊、应”的意思。

  3. 背诵课文

  ★ 三、教学重难点:

  1 、读中理解诗句的含义,读中感悟诗文的意境,体会童真童趣。

  2 、有感情的朗读、背诵《池上》《小儿垂钓》,丰富古诗积累。

  教学难点:

  1 、在理解的基础上,结合诗句展开想象,体会童年的纯真与快乐,

  与古诗意境产生共鸣。

  2 、品味古诗语言,抓住 “偷采 ”、 “不解 ”、 “藏踪迹 ”等词语感受诗

  人炼字之妙。

  ★ 四、教学时间:两课时

  ★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 池上》

  教学过程:

  一、调动积累,导入新课。

  1 、师:现在已是初夏时节,星期天我路过南湖边的一个小池塘时,

  看到有几朵小荷已露出粉嘟嘟的笑脸,我想到了诗人杨万里《小池》

  中的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说到池塘、荷花,你们

  还想到哪些诗句呢?

  2 、学生交流自己积累的关于池塘或荷花的诗句。

  3 、师:今天我们要学的一首古诗也是讲的夏日池塘上发生的事,它

  的题目就叫《池上》。(板书诗题:池上)相机顾名思义理解诗题:

  荷花池塘里。

  4 、学生齐读题目。

  5 、简介作者白居易。

  ( 1)     学生说自己知道的关于白居易的生平、诗作、诗风。

  ( 2)     教师小结: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从小生活清贫,

  生逢战乱,对社会黑暗和人民疾苦有较深的了解,他写了很多诗,揭露统治者的奢侈腐化,即有名的 “讽喻诗 ”。他热爱大自然,写

  了不少描写山水景物的小诗。他的诗质朴自然,通俗易懂,老少

  能读。白居易一生写诗 3600多首,是唐朝写诗最多的诗人。

  二、初读诗歌,整体感知。

  1 、学生自由读《池上》。要求:读准字音,把诗句读通顺。

  2 、检查初读情况。

  ( 1)     指名读古诗,集体正音。

  ① 读准后鼻音:撑、艇、萍;

  ② 学习新词:浮萍,理解词义,练习书写。

  ( 2)齐读诗歌。

  ( 2)     学生简单说说池塘上发上了一件啥事儿。

  (一个孩子偷采白莲。)

  3 、学生再次自由读古诗。

  要求:边读边想诗句的意思,画出不理解的词句。                                  

  4 、小组合作学习,弄懂诗意。

  ( 1)     学生结合前后句和插图,借助工具书,自己理解诗句含义。

  ( 2)     小组逐句内交流自己的理解,互相启发、补充。

  5、集体交流,了解《池上》大意。 (指名说自己对诗句的理解)

  三、吟诗炼字,体会意境。

  (一)前两行 ——小娃偷采莲。

  1 、学生自由轻声诵读古诗,边读边想象画面。

  3 、学生交流 “看 ”到的画面。

  ( 1)怎么样的荷塘,怎么样的白莲?

  (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想象到的 “莲叶何田田 ”的美好画面,唤

  起学生对荷花池和娇嫩莲蓬的向往之情。)

  ( 2)孩子怎样偷采白莲的?

  ① 学生畅谈自己想象到的小娃偷采白莲图。因太想吃那嫩滑、甜

  美的莲蓬,而不经大人同意就小心翼翼、偷偷撑船去采池中莲蓬。

  ② 看图,指导学生读出小娃天真、调皮的感觉样子。(让学生为

  “ 小娃偷采白莲图 ”起个题目)

  ③ 朗读前两句,思考:你最欣赏其中哪个字?

  ( “偷 ”,结合自己小时侯 “偷偷 ”做的一些小恶作剧和顽皮之事,和诗中的小娃产生共鸣,体会小孩的无邪、可爱、纯真与童年的快乐、无忧、自由。)

  ④ 配乐再次有韵味地诵读前两行诗句。

  (二)后两行 ——景美童心纯

  1 、提问:小娃 “偷采白莲 ”不会被发现吗?

  2 、学生默读后两行诗,谈理解。(小娃哪里知道,小船一路划开的

  一道浮萍已经暴露了他的 “偷采 ”之事。)

  3 、抓住 “不解 ”体会小娃纯真、质朴,练习读出情趣。

  四、回归整体,拓展延伸。

  1 、学生带着理解,学生再次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2 、《池上》赏诗会 ——各小组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表演式诵读古诗。

  3 、熟读成诵。

  五、布置作业 ,巩固练习。

  1 、背诵课文。                                                 

  2 、默写《池上》。

  3 、依据《池上》这首诗歌的内容,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为这首诗  

  配一幅画。

  第二课时

  《 小儿垂钓 》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诗题

  1. 导入诗题

  2. 理解诗题

  (二)理解诗句

  1. 朗读全诗

  2. 回顾办法:我们怎么样理解诗句(读诗→释词→调序→解句)

  (三)总结练习

  1. 指导朗读、背诵。

  2. 根据这首诗,想象出一幅画。

  3. 教师总结。

  (四)巩固练习

  1. 形近字组词

  钓(  ) 稚(  ) 遥(  )

  钩(  ) 准(  ) 摇(  )

  2. 多音字组词

  3. 读下面诗句,先解释划线的词语,再解释诗句意义。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4. 背诵《小儿垂钓》

  《小儿垂钓》案例:

  师:孩子正在专心致志地钓鱼,行人匆匆走来向他大声提问,他心里会怎么想

  生:这么大的声响会把鱼儿吓跑的。

  生:千万别再叫喊了,不然我就捉不到鱼了。

  生:我应该做个手势让行人不要再叫喊了。

  师:如果你是那个孩子,你会对行人做啥手势

  (请学生边演示,边说说手势的含义)

  生:(做摆手的动作)让行人不要叫喊了,免得惊吓了鱼儿。

  生:(做手指向外甩的动作)让行人走开,不要打扰我钓鱼。

  生:(做手指向外甩的动作)让行人走近说话,这样就不会影响我钓鱼了。

  师:你认为课文中的那个孩子做的是啥手势

  生:那个孩子做让行人走近的手势,行人走近后轻轻地回答他的问题,这样就不会吓跑鱼儿。

  生:我也认为这样。孩子子愿意回答行人的问题,只不过不想惊吓鱼儿,所以让行人走近说话。

  生:我想那个孩子应该先摆手让行人不要大声叫喊,再招手让他过来轻声说话。这样既帮助了别人,也不会把鱼儿吓跑。

  师:大家说得非常对。这位乡村小男孩十分机灵,他陶醉在垂钓乐趣之中的时候,还不忘帮助别人,真是十分可爱。老师想,同学们也愿意像这位小男孩一样处处乐于助人吧。

  [评析 ]

  小孩的灵魂嫩如面粉团,不当心碰它一下,你的指纹就印在他的灵魂深处。随着他的年龄增长,那指纹就发展成脑组织纹路,发展成一种人生方式。因此教师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应从细微之处塑造儿童健康向上的美好心灵。这位教师正是从一个不引人注目的小动作出发,让学生进行发散思维,同时结合行为规范的准则,引导学生养成礼貌待人、乐于助人的好习惯、好品质。

  ★ 六、板书设计:

  20    古诗两首

  偷采     白莲回       景美引人

  池上                     

  不解     浮萍开       童真童趣

  遥招手

  小儿垂钓                             怕鱼惊

  不应人

  ★七、教学后记:

  童年

  —— 《池上》与《小儿垂钓》教学思考

  读这两首诗,我想到了自己的童年,在我读小学的时候,偷采莲蓬,小河垂钓那是发生过的。我在写自己童年故事时,这些事早已经入文了。我没有白居易、胡令能的才气,将这些小事入诗,这足以证明自己的创造力存在问题。

  现在的小孩,能做这些事的越来越少了,即使垂钓也不会有 “侧坐莓苔草映身 ”的感觉,有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情境,这首《小儿垂钓》美就美在最后两句 ,但小孩哪能体会到这种美呀,这不得不让我对现在孩童缺失的世界感到怜惜。当然,不可能学啥,小孩就有啥体验。其实这首诗还是可以排成童话剧让学生表演的,在排练过程中,他们也能体会到 “遥招手,怕鱼惊 ”的童趣。

  享受小孩的童年,那是因为小孩有着非常有意思的创造。《池上》 “偷 ”字用的多好呀!其实那就是真实的,孩提时代,这种 “偷 ”是会经常发生的,虽然大人们不允许小孩这么做,怕影响小孩的未来,这种偷被父母知道后一般要换回一顿打,诗中有着 “偷 ”,诗外有着 “打 ”,一偷一打,其实就构成了美好的童年回忆。所以,在课堂上我们要把这种真实传递给小孩。但不要让小孩模仿 “偷 “,因为模仿就不美了,那就是自己的大脑有问题了。

  童年的事还是很多的,现在小孩也有着过去小孩所没有的世界,所以学习这课,背诵这两首诗,就是引导学生明白自己的童年小事,其实不小,写不出诗来,是非常有意思的。

  这两首诗非常简单,学生背诵下来,老师稍微点拨,他们就理解了。所以,我个人认为,理解这两首诗不是啥重点,重点应该放在引导学生书写自己的童年上,我觉得这才是把握住这两首诗的教学起点,才能激发起学生学习的热情。而书写自己的童年也不是一下子就能完成的,因为小孩必定是小孩,他们 “不知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的事实使得小孩想不起来用文字表达,所以在引导上还要有着新的办法。

  两首诗中的人物都是小孩,虽然诗不是课文的主人所写,但这些事却发生在小孩身上,我觉得让学生认识文中之事后,想自己的事,想自己的事是不是也有大人来写?这样引导,就等于把任务带回了家,假如小孩的父亲、母亲也写过自己的小孩,有着为小孩记日记的习惯,小孩也读到了父母的记录,我想小孩们会收获到另一种的快乐。这就是我个人认为的这两首诗教学的新办法。

  所以想到这里,我觉得这两首诗也是为我们大人而写,也是为我们语文老师自身而写。我们如果也以文章的形式写着小孩们的童年事,记录着他们的顽皮,记录着他们的享受,课堂中也能够把自己的记录拿出来,读给学生听,我想这样的教学就有利于学生进入诗的情境中去了。

  中国语文教学

  查找本课更多资料,请在网页底端输入课题的关键字搜索!

小学二年级语文《池上》优选教案 篇7

  作者:风清月朗    转贴自:转载    点击数:72

  《池上》读写练笔

  风清月朗 发表

  《池上》这首诗对学生来说,理解上没啥困难,所以我在引导学生想象上花了功夫。如:想象小娃采莲的原因。这里学生的想象丰富多采,有说是父亲母亲身体不好,采了送给他们,盼他们早日康复的,有说是因为跟小孩子闹了矛盾,想送朵花表示歉意;有说因为学习上求上进,惹先生生气了,希望先生看了莲花能消消气,这先生呀,恰恰是白居易;有说是因为情人节到了,(教师更正,中国的情人节为七巧节)送给父亲母亲,祝他们节日快乐……众说纷芸,颇有童趣,也体现了小孩们心灵的高洁。然后设想怎样采莲,让学生课堂表演,小孩们的表演真让人忍俊不禁,把一个孩童的天真、可爱演得淋漓尽致。最后设想莲塘主人追踪而至的情景,更是滑稽可爱,那孩童欲逃无处逃,想辩无法辩,更让人欣赏到小孩眼里的偷采莲花的孩童的有趣、天真。最后的练笔就是让学生按照自己所想象的,把这首诗改编成一个小故事。学生作品异彩纷呈,可惜没时间一一打出来。先附一篇吧:

  《池上》改编

  新四(5)班钱真

  夏季的一个中午,烈日炎炎,一个天真可爱的小宝贝撑着一只月牙儿似的小船来到一片美丽的莲花塘里。在金色的光辉下,洁白的莲花显得那么神圣、纯洁,他动心了,便把小月牙船向那朵白莲划去。他还随手摘了一片碧绿的荷叶反扣在头顶上,哈,荷叶成了一顶凉爽的遮阳帽。神圣的白莲举在手中,送给谁好呢?他托起腮帮子想起来:对了,把它送给刚痊愈的父亲吧。父亲一定会夸我孝顺的,他喜滋滋地想着。快乐写满脸上。沉浸在自己的幻想中的小宝贝也拿起了竹篙,飞快地向家里划去。

  他好开心哟,自己还满行的呵!采了白莲还没人知道哩!可是,这娃娃毕竟还小,不知道忠厚的浮萍是从不撒谎的哟!哎,那分开的一条水路给露馅了!

  主人来找了,羽扇纶巾之间,看得出是个和蔼可亲的人。但小娃娃啥都会,就不会撒谎:“对不起,我……”他刚要说,机灵的小妹妹踩他一脚,“呃……我没有摘白莲。”小宝贝真是不会撒谎,脸红成猪肝色了耶。诗人白居易风此番情景,情不自禁地吟诵道:

  小娃撑小艇,

  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

  浮萍一道开。

  查找本课更多资料,请在网页底端输入课题的关键字搜索!

小学二年级语文《池上》优选教案 篇8

  名师点睛本课选取的古诗都是写我们小孩子的,都很有情趣。《池上》描写一个孩子独自撑着小船去采莲蓬的情景,回来时小船把浮萍分开,船后留下一道行船的痕迹。《小儿垂钓》描述了一个孩子子开始学习钓鱼时的专心致志的情景。全诗抓住小儿钓鱼时所表现出来的某些特点,把一个天真活泼、聪明伶俐的儿童形象展现在读者的面前,读了是人感到亲切、逼真!名师在线自主学习乐园一、形近字组词钓(     )     稚(     )   遥(       )钩(     )    准(     )   摇(       )钓(       )     稚(       )    遥(         )钩(       )     准(       )    摇(         )二、默写古诗     池  上                            小儿垂钓                                                                                                                                                                                                                                                 语文拓展天地一、读下面诗句,先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再解释加点的词语和诗句意义。1、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yìnɡ  yīnɡ )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不解踪迹,浮萍一道开。                                                        二、填空1、《池上》是    代诗人        的作品,还读过他的作品        、       。本诗诗描写的是                                  的情景,你喜欢的一句诗是                                   。2、《小儿垂钓》是      代诗人           的作品,诗描写的是                         的情景,其中最能表现小孩天真活泼、聪明伶俐的诗句是                                        。三、古诗阅读积累花非花(白居易)花非花,雾非雾,夜半来,天明去。来如春梦几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喜韩少府见访(胡令能)忽闻梅福来相访,笑著荷衣出草堂。儿童不惯见车马,走入芦花深处藏。能力提高快车1、重现《池上》夏季,池塘里的莲花盛开了,有一些还变成了也大也香的莲篷,小鱼、小虾在水里欢快地游来游去。一天,几个孩子儿撑着小船,偷偷地来到一大户人家的池塘里玩耍。这些小孩的撑船本领很高,船行得也轻也稳。几个水性特好的小孩小心翼翼地潜入水中捉鱼、抓虾、挖莲藕。他们的行动和说话的声音都很轻很轻,生伯惊动了池塘的主人。眼看小船快装满了,这才小声地哼着曲儿,撑着小船回家去了。小孩毕竟是小孩呀,尽管他们很聪明,却还是不知道掩盖自己小船划过的痕迹:那些漂浮在水面上的浮萍被小船荡开了,顺着小船走的方向,流下了一条长长的水路。2、胡令能:唐贞元、元和间人。少为负局锼钉之业。梦人剖其腹,以一卷书内之,遂能吟咏,远近号为胡钉铰。后喜欢《列子》,也受禅学影响,隐居莆田。其诗传世仅四首,皆写得十分生动传神、精妙超凡,不愧是仙家所赠之诗作。都收于《全唐诗》。 互动新时空1、想象《小儿垂钓》这首诗描绘的情景,和同学一起来演一演。2、依据《池上》这首诗歌的内容,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同桌一起为这首诗配一幅画。

小学二年级语文《池上》优选教案 篇9

  教材简析:

  两首古诗传神地刻画了天真可爱的乡村小孩形象,给了我们不限的遐思、纯真的童心和朴素的美感。《池上》诗人用质朴的语言,白描的手法,把小娃娃天真无暇的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小而垂钓》诗人描绘了一个乡村儿童在河边学钓鱼的情景,流露出浓郁的生活气息。

  教学目标:

  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  学会诗中的生字:撑、艇、浮、萍、稚、侧。

  3、  理解诗句的内容,想象诗中描写的情境,感受乡村小孩质朴、纯真的童心之美。

  教学重难点:

  1、  理解诗句的意思,感悟诗中的意境,体会童真童趣。

  2、  感受古诗语言的精练之美。

  教学准备:查阅诗人、诗作的相关资料。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读中理解诗句的含义,读中感悟诗文的意境,体会童真童趣。

  2、有感情的朗读、背诵《池上》,丰富古诗积累。

  重点难点:

  1、在理解的基础上,结合诗句展开想象,体会童年的纯真与快乐,与古诗意境产生共鸣。

  2、品味古诗语言,抓住“偷采”、“不解”、“藏踪迹”等词语感受诗人炼字之妙。

  教学过程:

  一、导入揭题。

  1、  导语:同学们,还记得杨万里《小池》这首诗吗?谁背给大家听听。

  2、  今天,我们也来学习一首古诗,也是讲夏日池塘上发生的事。

  3、板书课题,齐读。

  3、  简介白居易。

  (1)请学生谈谈对作者的了解   你学过白居易的哪首诗?

  《江南好》、《草》

  (2)教师补充简介白居易:

  唐代有三大诗人:李白、杜甫、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从小生活清贫,生逢战乱,对社会黑暗和人民疾苦有较深的了解。他写了很多诗,揭露统治者的奢侈腐化,即有名的“讽刺诗”。他热爱大自然,写下了不少描写山水景物的小诗。他的诗质朴自然,通俗易懂,老少能读。白居易一生写诗3600多首,是唐朝写诗最多的诗人。

  二、初读诗歌,整体感知。

  1、学生自读《池上》。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检查。

  (1)读准字音:撑、艇、萍都是后鼻音。

  (2)齐读诗歌:说说池塘上发生了一件啥事?

  (一个孩子偷采白莲)

  三、再读古诗,理解诗句。

  1、再次自由读诗,试着理解诗句的饿意思,画出不理解的词句。

  2、同桌交流,理解诗意。

  3、指名交流,指导理解诗句意思。

  重点指导理解:

  不解:不知道,不懂得。

  藏:隐藏。

  一道:浮萍被小船分开后,一时难以合拢而留下的踪迹。

  开:分开。

  四、吟诗、炼字,体会意境。

  1、  你从这首诗中看到了一个怎么样的小娃?

  (天真、可爱、顽皮、活泼、无忧无虑、自由自在的乡村孩子)

  2、  你是从哪些地方感受到的?

  偷采:结合自己小时候“偷偷”做的一些顽皮之事,体会小孩的无邪、可爱、纯真与童年的快乐、无忧、自由

  不解: 小娃自以为没有人知道,做得很机密,很隐蔽,瞒过了大人,哪里知道小船一路划开的一道浮萍已经暴露了他的“偷采”之事呢!体会小孩的质朴、纯真、可爱

  3、教师:诗人用传神、凝练的词句,给我们展现了一个天真无邪、活泼调皮、纯真可爱的乡村小娃的形象。你从中能感受到诗人怎么样的情感呢?(喜爱之情)

  4、指导朗读全诗。读出小娃的顽皮活泼、天真可爱,诗人的喜爱之情。

  指名读—指名读—评议——齐读

  5、背诵古诗。

  五、拓展延伸。

  教师:还有哪些古诗也是描写孩子子童真、童心、童趣的,请你搜集整理,并读一读,去体会一下,下节课交流。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诗歌。

  2、能感受诗句中营造的充满童趣的意境,能从中感受到诗人对生活的热爱。

  3、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并在课堂中培养学生的表演才能合作精神。

  教学过程:

  一、导入揭题。

  1、指名背诵《池上》,齐背。

  2、教师:今天,我们再来学习描写乡村儿童的一首古诗,板书课题《小儿垂钓》。“垂”字的横画比较多,中间这一横最长;“钓”字这里面是个点儿,指名读,齐读。

  3、理解诗题,用自己的话说说题目“小儿垂钓”的意思?(孩子子钓鱼)

  4、简介诗人:

  (1)       请学生说说对诗人的了解。

  (2)       教师补充简介:这首古诗是唐朝诗人胡令能写的,别看他没有李白杜甫杜牧白居易有名,他可以半路改行的,据说他原来是个工匠,人称“胡钉铰”。他为人聪明,勤奋好学,善于吟诗。多不容易,读读他的名字,读出你的敬意。

  教师过渡:很多同学钓过鱼,钓鱼是件很有趣的事,诗人笔下的小儿垂钓也别有一番情趣呢!赶快自己读读这首诗

  二、初读感知。

  1、读上两遍,要求:字音读正确,节奏读鲜明。

  2、同桌互读。

  3、指名读—指名读

  4、齐读。

  三、理解诗句。

  1、  再读古诗,结合插图,猜猜古诗可能讲了啥?试着理解诗句。

  2、  同桌交流。

  3、  说说对诗句的理解。(分句交流)

  重点指导理解:

  蓬头稚子:古代孩子子都是到“弱冠之年”男子18女子16才束发的,之前都是“垂髫”小儿。“蓬头稚子”也就是指“孩子子”。

  垂纶:钓鱼。  纶:钓鱼用的丝线。(教师:钓鱼竿上的一样东西,猜猜看是啥?)

  莓苔:看图理解“指野草”。

  草映身:草长得很茂盛,遮蔽了孩子子的身体。

  借问:向人打听。

  遥:远远地。

  应:应答。

  4、  连起来说说诗句的意思。自己练说—同桌说说,互相补充—指名说说—再指名说说

  教师过渡:词语理解了,诗句理解了。但要真正地体会这首诗的情趣和意境,我们还需要好好地读一读,抓住诗中的词语好好品一品,体会体会,

  四、细读品趣

  1、默读古诗,把你认为有趣传神的词圈出来。

  2、读完了吗,圈画了哪些词,选择一个你认为最有趣的说说你的感受,与同座交流。

  3、指名交流:

  ①蓬头。你从“蓬头”品出了啥?(孩子子淘气、天真可爱,“蓬头”还给人一种透着野性、纯朴的味道)

  小结:一个“蓬头”,真让人忍俊不禁,体会到乡村小孩的纯朴、还带着点野性呢!

  ②侧坐。(从“侧坐”中你品出了小儿垂钓的悠闲)

  抓住“侧坐”这个细微的动作读出趣味来了,很好!其他同学门?有补充吗?还有谁从“侧坐”中读出了乐趣?

  小结:从“侧坐”,大家就读出这么多有意思的画面,是啊,一个“侧坐”,把小儿垂钓刻画得惟妙惟肖,生动传神,闲趣中也透着一丝情趣!你还抓了哪些词语读出了你的感受?

  ③草映身(可见孩子子身子小)

  是啊,如果是大人哪会有“草映身”的趣味呢?

  小结:“草映身”可以想象小儿垂钓之处是花红柳绿,生机勃勃,生趣盎然。

  ④“稚子”,稚嫩,可爱,天真。

  ⑤“学”非“玩”,似懂非懂,专注认真,趣味无穷。

  同学们从一二两行诗中“小儿的摸样→垂钓的姿态→垂钓的环境→”体会出了小儿垂钓的种种乐趣,能把你体会到的“趣”读出来吗?

  教你办法:边读边想象画面。

  4、指导朗读一二行诗句。

  5、继续交流:

  ⑥“遥招手”“不应人”

  △让学生充分说的基础之上教师小结:是啊,“路人……”那是因为“怕得……”

  “怕”写出了小儿垂钓的有趣心理,他在想啥呢?

  △     指导朗读三四行诗句。

  教师:这正是儿童独特的心理,多么有趣呀!能读好这个这两行诗吗?可以借助手势。

  指名读—评价—指名读—齐读

  4、指导表演。教师:读得很好,能把这组有趣的镜头表演出来吗?

  指导:会钓鱼吗?(那你是真正“学垂纶”哪!别紧张,老师教你,双手紧握鱼竿,随时关注水画上浮漂的动静,一下子就学会了!好,来,把鱼钩甩到河里,真是有模有样!)快看,一条鱼儿游过来了……

  我就是那个路人了,我就站这儿行吗?那我还得远远的,到哪边呀?

  师自言自语:我离开故乡已经很多年了,故乡都变了模样了,怎么以前通往村里去的路找不到了呢?(师用手张望)哟,有个孩子,我来问问他?

  学生表演“摇招手”

  教师:你这手势啥意思,你是怎么想的,想告诉问路人啥?

  (别过来,不惊扰了我的鱼)

  教师:招手他是这样的,招手(招手)你有不同的表演吗?

  指名学生表演不同的“摇招手”

  教师:你这手势啥意思,你是怎么想的,想告诉问路人啥?

  谢谢你,你在享受钓鱼的乐趣时,还不忘帮助别人,真是机灵也可爱的小孩!

  五、吟诗诵趣

  1、教师:短短四行诗,却给我们勾勒了一位天真烂漫,稚气可爱的小儿的形象。让我们感受到了一幅充满童趣的画面。

  2、吟诵古诗。

  3、背诵古诗

  六、拓展延伸

  1、比较两首诗,有啥相同的地方?(都是体现乡村小孩的天真可爱,体现童心童趣的)

  2、教师:其实古诗中体现童心、童趣的诗还有很多,你搜集到了吗,来交流交流。

  袁枚的《所见》  高鼎的《村居》  杨万里的《宿新市徐公店》

  3、作业:选一首你最喜欢的,按照刚才学古诗的办法:抓词语、想画面、品意境,好好体会其中的童趣所在。

小学二年级语文《池上》优选教案 篇10

  读这两首诗,我想到了自己的童年,在我读小学的时候,偷采莲蓬,小河垂钓那是发生过的。我在写自己童年故事时,这些事早已经入文了。我没有白居易、胡令能的才气,将这些小事入诗,这足以证明自己的创造力存在问题。

  现在的小孩,能做这些事的越来越少了,即使垂钓也不会有“侧坐莓苔草映身”的感觉,有“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情境,这首《小儿垂钓》美就美在最后两句,但小孩哪能体会到这种美呀,这不得不让我对现在孩童缺失的世界感到怜惜。当然,不可能学啥,小孩就有啥体验。其实这首诗还是可以排成童话剧让学生表演的,在排练过程中,他们也能体会到“遥招手,怕鱼惊”的童趣。

  享受小孩的童年,那是因为小孩有着非常有意思的创造。《池上》“偷”字用的多好呀!其实那就是真实的,孩提时代,这种“偷”是会经常发生的,虽然大人们不允许小孩这么做,怕影响小孩的未来,这种偷被父母知道后一般要换回一顿打,诗中有着“偷”,诗外有着“打”,一偷一打,其实就构成了美好的童年回忆。所以,在课堂上我们要把这种真实传递给小孩。但不要让小孩模仿“偷“,因为模仿就不美了,那就是自己的大脑有问题了。

  童年的事还是很多的,现在小孩也有着过去小孩所没有的世界,所以学习这课,背诵这两首诗,就是引导学生明白自己的童年小事,其实不小,写不出诗来,是非常有意思的。

  这两首诗非常简单,学生背诵下来,老师稍微点拨,他们就理解了。所以,我个人认为,理解这两首诗不是啥重点,重点应该放在引导学生书写自己的童年上,我觉得这才是把握住这两首诗的教学起点,才能激发起学生学习的热情。而书写自己的童年也不是一下子就能完成的,因为小孩必定是小孩,他们“不知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事实使得小孩想不起来用文字表达,所以在引导上还要有着新的办法。

  两首诗中的人物都是小孩,虽然诗不是课文的主人所写,但这些事却发生在小孩身上,我觉得让学生认识文中之事后,想自己的事,想自己的事是不是也有大人来写?这样引导,就等于把任务带回了家,假如小孩的父亲、母亲也写过自己的小孩,有着为小孩记日记的习惯,小孩也读到了父母的记录,我想小孩们会收获到另一种的快乐。这就是我个人认为的这两首诗教学的新办法。

  所以想到这里,我觉得这两首诗也是为我们大人而写,也是为我们语文老师自身而写。我们如果也以文章的形式写着小孩们的童年事,记录着他们的顽皮,记录着他们的享受,课堂中也能够把自己的记录拿出来,读给学生听,我想这样的教学就有利于学生进入诗的情境中去了。

小学二年级语文《池上》优选教案 篇11

  设计意图:

  小学古诗教学要眼于培养学生感知语言的能力,强调以读为本,通过组织生动活泼、科学有效的朗读训练,引导学生感知语言,感悟形象,体验情感,体会情感,体会用意。遵循以下思路展开:激趣导入——初读感知——品读感悟——读背体会。

  教材分析:

  《古诗两首》《池上》写乡村孩童的天真可爱,一是“偷采”,二是“不解”;而《小儿垂钓》中则有“映身”、“遥招手”、“不应人”。教学中要把诗句中写景和叙事的画面有机地结合起来,自然巧妙地过渡引导,使整首诗的意境浑为一体。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学会诗中的生字:撑、艇、浮、萍、稚、侧。

  3、理解诗句的内容,想象诗中描写的情境,感受乡村小孩质朴、纯真的童心之美。

  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诗句的意思,感悟诗中的意境,体会童真童趣。

  2、感受古诗语言的精练之美。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简介白居易。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从小生活清贫,生逢战乱,对社会黑暗和人民疾苦有

  较深的了解。他写了很多诗,揭露统治者的奢侈腐化,即有名的“讽刺诗”。他热爱大自然,写下了不少描写山水景物的小诗。他的诗质朴自然,通俗易懂,老少能读。白居易一生写诗3600多首,是唐朝写诗最多的诗人。

  二、初读诗歌,整体感知。

  1、学生自读《池上》。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检查。

  (1)读准字音:撑、艇、萍都是后鼻音。

  (2)理解词语:浮萍。

  (3)齐读诗歌:说说池塘上发生了一件啥事?

  (一个孩子偷采白莲)

  3、再次自由读诗。画出不理解的词句。

  4、小组合作学习,弄懂诗意。

  莲叶田田的,莲蓬嫩嫩的,我也好想去摘。

  孩子可能太想吃那嫩嫩的、甜甜的莲蓬,就不经大人同意,撑着船偷偷去采。

  景美童心纯。

  (1)提问:小娃“偷采白莲”不会被发现吗?

  (2)生默读,读理解。

  (小娃哪里知道:小船一路划开的一道浮萍已经暴露了他的“偷采”之事呢)

  (3)抓住“不解”体会小孩的质朴、纯真。

  (4)指导读出情趣。

  三、回归整体,拓展延伸。

  1、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诵读古诗。

  (读、唱、演都可)

  2、你还读过哪些描写荷塘、荷叶的诗句?

  板书设计

  21 古诗两首

  偷采  白莲回   景美引人

  池上

  不解  浮萍开   童真童趣

  第二课时

  一、理解课题。

  分别讲“小儿”和“垂钓”各是啥意思。

  二、初读。

  1、配乐范读。边听边想画面。

  2、自由读,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3、重点读准:稚子、垂纶、借问。

  三、读课文,悟道理。

  师:孩子正专心致志地钓鱼,行人匆匆走来向他大声提问,他心里会怎么想?

  师:你认为文中的孩子做的是啥手势?

  四、指导背诵全诗。

  板书设计

  21 古诗两首

  稚子  垂纶

  小儿垂钓           怕得鱼惊不应人      

  路人  借问

小学二年级语文《池上》优选教案 篇12

  《古诗两首》教学后记

  《池上》、《小儿垂钓》,两首儿童诗,适合小孩的阅读口味,理解难度适中。

  《池上》教学从主题入手——学生自由读诗,说说诗中的“小娃”给你留下了啥印象?(活泼、顽皮)然后让学生说说从哪看出小孩的顽皮?引导学生回到诗中。先让学生说出哪些字词理解上有困难,然后通过查字典或是联系插图解决。接下来设置情境,自己就是那个小娃,因何去采莲?怎样去采莲?用动作、神情来表现自己的理解。在适当的时候,师生共同指出优缺点。在这个过程中,将重点放在了说话练习以及针对重点字的理解上。说话训练主要是让学生说说对诗句的理解,以及在引导学生想像荷堂景色时,进行了一些训练。而诗句的重点字则是“偷”,让学生思考“偷”字在这是否是偷窃的意思。那么它是啥意思?将小孩的“偷采”与作者的“偷看”结合起来进行教学。

  《小儿垂钓》从“这首诗中的小孩是否同《池上》中的小娃性格相同呢?”入手——学生读诗后,每个教学过程与上面的教学大致相同。只是在教学过程中,我常说的话是:上节课,我们是怎样做的呢?为的是让学生在学习古诗的同时,将学习办法巩固一下

  最后为了检查一下学生是否掌握了此类古诗的学习办法,特地找了一首诗让他们自由学习一下,效果还不错。

  古诗学习,重在办法!

小学二年级语文《池上》优选教案 篇13

  作者:佚名    转贴自:转载    点击数:116

  《池上》教学设计二

  这是21课《古诗两首》中的首。它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所作。形象传神地描绘出乡村小儿撑着小船偷采白莲后,不知道藏匿行踪悠然冲开浮萍的情景,突出了小儿天真可爱的形象。

  本诗对小孩们来说比较容易理解。于是教学时我采用自学探究的方式,让小孩通过自读感悟,讨论体会到小儿的天真可爱。

  一、以古诗导入。

  1、引导学生说出自己读过或学过的描写儿童的古诗。

  小孩们说得很多。

  2、说说这些诗向我们传递了一个啥信息,你从中看到了啥样的儿童?(天真、活泼、可爱)

  二、学习古诗《池上》

  1、出示《池上》

  读读这首诗看看,你读到了啥?

  指名说,并读出来。小孩们说读到了可爱,顽皮

  2、自由读,说说从哪些地方你感到了他的这一可爱、顽皮?

  小孩们自由读着。

  生:我从“不解藏踪迹”中读到的。看这个孩子子偷采了莲耦,想要隐藏自己的行踪,可是却不知道该怎么做,只能眼睁睁地看着由船把浮萍分开后留下的一条水路。

  生:我觉得不是想要,而是不知道要隐藏,这样才突出孩子子的可爱。

  生:我也赞成他的意见,你看图上,孩子子看到船工过后留下了一道水路,一点也不着急,反而有高兴的神色,说明他根本不知道隐藏自己的行踪。如果像所说,那孩子子看到身后的水路,应该很着急才是。

  师:说得好,有理有据,让人信服,希望我们同学在回答时也要像他们一样,说得让人信服。

  生:老师,我有个问题。那个小孩应该不是采的莲耦,要是那样的话,他一个人很危险的,下河到水底去采,他母亲能放心吗?

  生:噫,那时候的孩子子都会游泳的。

  生:是,我也认为孩子子不是采的耦,而是莲蓬,你们看他的小船上放的都是莲蓬。

  师:你真会观察,我们不仅要善于从文字中找到答案,还要善于观察课文给我们的插图。

  生:那啥是莲蓬?是莲花吗?

  生:不是,是莲花开谢后结的子,就是花里的花心了。莲子就在里面,也就是种子了。

  师:你懂得真多,不错。还有啥问题吗?

  生:老师,我从图上感觉到这个小孩偷采了莲蓬后,一点也不难过,反而很高兴,让我觉得他非常可爱,也非常顽皮,也许他正为自己的的行为而得意呢?

  师:哈,你真有想像力,正因为如此,诗人才把这一可爱的形象写出来了。现在我们再来读读全诗,让老师听听你们能不能读出小娃娃的天真可爱!

  生齐读。

  三、小结全诗,引导小孩了解诗人白居易。

  师;同学们,这首诗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小可爱的天真顽皮的形象,你知道是谁写的吗?

  简介诗人白居易。

  四、作业。

  这一课有两首,另一首也是描写可爱的小娃娃的形象的。请同学们回家好好读读,看看你从哪里读出了他的可爱,并试着展开想象进行说明。

  查找本课更多资料,请在网页底端输入课题的关键字搜索!

小学二年级语文《池上》优选教案 篇14

  一、教材分析:

  《古诗两首》中的两首古诗均传神地刻画出天真可爱的乡村儿童形象,给了我们不限的遐思、纯真的童心和朴素的美感。《池上》描绘小娃偷采了白莲的情景,细腻传神,颇有趣味。《小儿垂钓》描绘了一个乡村儿童在河边学钓鱼的情景,流露出浓郁的生活气息。

  ★ 二、教学要求:

  小池

  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 、学会诗中出现的两个生字 “浮、萍 ”。

  3 、理解诗句的内容,想象诗中描写的情境,感受乡村小孩质朴、纯真的童心之美。

  小儿垂钓

  1. 逐字逐句理解《小儿垂钓》的意思,体会钓鱼的小孩的天真、可爱。

  2. 学习生字“钓、蓬、遥、稚”,理解“蓬头、稚子、垂纶、侧坐、莓苔、映、路人、借问、遥、招手、鱼惊、应”的意思。

  3. 背诵课文 

  ★ 三、教学重难点:

  1 、读中理解诗句的含义,读中感悟诗文的意境,体会童真童趣。

  2 、有感情的朗读、背诵《池上》《小儿垂钓》,丰富古诗积累。

  教学难点:

  1 、在理解的基础上,结合诗句展开想象,体会童年的纯真与快乐,与古诗意境产生共鸣。

  2 、品味古诗语言,抓住 “偷采 ”、 “不解 ”、 “藏踪迹 ”等词语感受诗 人炼字之妙。

  ★ 四、教学时间:两课时

  ★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 池上》

  教学过程:

  一、调动积累,导入新课。

  1 、师:现在已是初夏时节,星期天我路过南湖边的一个小池塘时,看到有几朵小荷已露出粉嘟嘟的笑脸,我想到了诗人杨万里《小池》中的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说到池塘、荷花,你们还想到哪些诗句呢?

  2 、学生交流自己积累的关于池塘或荷花的诗句。

  3 、师:今天我们要学的一首古诗也是讲的夏日池塘上发生的事,它 的题目就叫《池上》。(板书诗题:池上)相机顾名思义理解诗题:荷花池塘里。

  4 、学生齐读题目。

  5 、简介作者白居易。

  ( 1)     学生说自己知道的关于白居易的生平、诗作、诗风。

  ( 2)     教师小结: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从小生活清贫,

  生逢战乱,对社会黑暗和人民疾苦有较深的了解,他写了很多诗,揭露统治者的奢侈腐化,即有名的 “讽喻诗 ”。他热爱大自然,写了不少描写山水景物的小诗。他的诗质朴自然,通俗易懂,老少能读。白居易一生写诗 3600多首,是唐朝写诗最多的诗人。

  二、初读诗歌,整体感知。

  1 、学生自由读《池上》。要求:读准字音,把诗句读通顺。

  2 、检查初读情况。

  ( 1)     指名读古诗,集体正音。

  ① 读准后鼻音:撑、艇、萍;

  ② 学习新词:浮萍,理解词义,练习书写。

  ( 2)齐读诗歌。

  ( 2)     学生简单说说池塘上发上了一件啥事儿。

  (一个孩子偷采白莲。)

  3 、学生再次自由读古诗。

  要求:边读边想诗句的意思,画出不理解的词句。                                  

  4 、小组合作学习,弄懂诗意。

  ( 1)     学生结合前后句和插图,借助工具书,自己理解诗句含义。

  ( 2)     小组逐句内交流自己的理解,互相启发、补充。

  5、集体交流,了解《池上》大意。 (指名说自己对诗句的理解)

  三、吟诗炼字,体会意境。

  (一)前两行 ——小娃偷采莲。

  1 、学生自由轻声诵读古诗,边读边想象画面。

  3 、学生交流 “看 ”到的画面。

  ( 1)怎么样的荷塘,怎么样的白莲?

  (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想象到的 “莲叶何田田 ”的美好画面,唤起学生对荷花池和娇嫩莲蓬的向往之情。)

  ( 2)孩子怎样偷采白莲的?

  ① 学生畅谈自己想象到的小娃偷采白莲图。因太想吃那嫩滑、甜美的莲蓬,而不经大人同意就小心翼翼、偷偷撑船去采池中莲蓬。

  ② 看图,指导学生读出小娃天真、调皮的感觉样子。(让学生为“ 小娃偷采白莲图 ”起个题目)

  ③ 朗读前两句,思考:你最欣赏其中哪个字?

  ( “偷 ”,结合自己小时侯 “偷偷 ”做的一些小恶作剧和顽皮之事,和诗中的小娃产生共鸣,体会小孩的无邪、可爱、纯真与童年的快乐、无忧、自由。)

  ④ 配乐再次有韵味地诵读前两行诗句。

  (二)后两行 ——景美童心纯

  1 、提问:小娃 “偷采白莲 ”不会被发现吗?

  2 、学生默读后两行诗,谈理解。(小娃哪里知道,小船一路划开的一道浮萍已经暴露了他的 “偷采 ”之事。)

  3 、抓住 “不解 ”体会小娃纯真、质朴,练习读出情趣。

  四、回归整体,拓展延伸。

  1 、学生带着理解,学生再次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2 、《池上》赏诗会 ——各小组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表演式诵读古诗。

  3 、熟读成诵。

  五、布置作业 ,巩固练习。

  1 、背诵课文。 

  2 、默写《池上》。

  3 、依据《池上》这首诗歌的内容,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为这首诗配一幅画。

  第二课时

  《 小儿垂钓 》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诗题

  1. 导入诗题

  2. 理解诗题

  (二)理解诗句

  1. 朗读全诗

  2. 回顾办法:我们怎么样理解诗句(读诗→释词→调序→解句)

  (三)总结练习

  1. 指导朗读、背诵。

  2. 根据这首诗,想象出一幅画。

  3. 教师总结。

  (四)巩固练习

  1. 形近字组词

  钓(  ) 稚(  ) 遥(  )

  钩(  ) 准(  ) 摇(  )

  2. 多音字组词

  3. 读下面诗句,先解释划线的词语,再解释诗句意义。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4. 背诵《小儿垂钓》

  《小儿垂钓》案例:

  师:孩子正在专心致志地钓鱼,行人匆匆走来向他大声提问,他心里会怎么想

  生:这么大的声响会把鱼儿吓跑的。

  生:千万别再叫喊了,不然我就捉不到鱼了。

  生:我应该做个手势让行人不要再叫喊了。

  师:如果你是那个孩子,你会对行人做啥手势

  (请学生边演示,边说说手势的含义)

  生:(做摆手的动作)让行人不要叫喊了,免得惊吓了鱼儿。

  生:(做手指向外甩的动作)让行人走开,不要打扰我钓鱼。

  生:(做手指向外甩的动作)让行人走近说话,这样就不会影响我钓鱼了。

  师:你认为课文中的那个孩子做的是啥手势

  生:那个孩子做让行人走近的手势,行人走近后轻轻地回答他的问题,这样就不会吓跑鱼儿。

  生:我也认为这样。孩子子愿意回答行人的问题,只不过不想惊吓鱼儿,所以让行人走近说话。

  生:我想那个孩子应该先摆手让行人不要大声叫喊,再招手让他过来轻声说话。这样既帮助了别人,也不会把鱼儿吓跑。

  师:大家说得非常对。这位乡村小男孩十分机灵,他陶醉在垂钓乐趣之中的时候,还不忘帮助别人,真是十分可爱。老师想,同学们也愿意像这位小男孩一样处处乐于助人吧。

  [评析 ]

  小孩的灵魂嫩如面粉团,不当心碰它一下,你的指纹就印在他的灵魂深处。随着他的年龄增长,那指纹就发展成脑组织纹路,发展成一种人生方式。因此教师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应从细微之处塑造儿童健康向上的美好心灵。这位教师正是从一个不引人注目的小动作出发,让学生进行发散思维,同时结合行为规范的准则,引导学生养成礼貌待人、乐于助人的好习惯、好品质。

  ★ 六、板书设计:

  20    古诗两首

  偷采     白莲回       景美引人

  池上                     

  不解     浮萍开       童真童趣 

  遥招手

  小儿垂钓                        怕鱼惊

  不应人 

  ★ 七、教学后记:

  童年 —— 《池上》与《小儿垂钓》教学思考

  读这两首诗,我想到了自己的童年,在我读小学的时候,偷采莲蓬,小河垂钓那是发生过的。我在写自己童年故事时,这些事早已经入文了。我没有白居易、胡令能的才气,将这些小事入诗,这足以证明自己的创造力存在问题。

  现在的小孩,能做这些事的越来越少了,即使垂钓也不会有 “侧坐莓苔草映身 ”的感觉,有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情境,这首《小儿垂钓》美就美在最后两句 ,但小孩哪能体会到这种美呀,这不得不让我对现在孩童缺失的世界感到怜惜。当然,不可能学啥,小孩就有啥体验。其实这首诗还是可以排成童话剧让学生表演的,在排练过程中,他们也能体会到 “遥招手,怕鱼惊 ”的童趣。

  享受小孩的童年,那是因为小孩有着非常有意思的创造。《池上》 “偷 ”字用的多好呀!其实那就是真实的,孩提时代,这种 “偷 ”是会经常发生的,虽然大人们不允许小孩这么做,怕影响小孩的未来,这种偷被父母知道后一般要换回一顿打,诗中有着 “偷 ”,诗外有着 “打 ”,一偷一打,其实就构成了美好的童年回忆。所以,在课堂上我们要把这种真实传递给小孩。但不要让小孩模仿 “偷 “,因为模仿就不美了,那就是自己的大脑有问题了。

  童年的事还是很多的,现在小孩也有着过去小孩所没有的世界,所以学习这课,背诵这两首诗,就是引导学生明白自己的童年小事,其实不小,写不出诗来,是非常有意思的。

  这两首诗非常简单,学生背诵下来,老师稍微点拨,他们就理解了。所以,我个人认为,理解这两首诗不是啥重点,重点应该放在引导学生书写自己的童年上,我觉得这才是把握住这两首诗的教学起点,才能激发起学生学习的热情。而书写自己的童年也不是一下子就能完成的,因为小孩必定是小孩,他们 “不知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的事实使得小孩想不起来用文字表达,所以在引导上还要有着新的办法。

  两首诗中的人物都是小孩,虽然诗不是课文的主人所写,但这些事却发生在小孩身上,我觉得让学生认识文中之事后,想自己的事,想自己的事是不是也有大人来写?这样引导,就等于把任务带回了家,假如小孩的父亲、母亲也写过自己的小孩,有着为小孩记日记的习惯,小孩也读到了父母的记录,我想小孩们会收获到另一种的快乐。这就是我个人认为的这两首诗教学的新办法。

  所以想到这里,我觉得这两首诗也是为我们大人而写,也是为我们语文老师自身而写。我们如果也以文章的形式写着小孩们的童年事,记录着他们的顽皮,记录着他们的享受,课堂中也能够把自己的记录拿出来,读给学生听,我想这样的教学就有利于学生进入诗的情境中去了。

小学二年级语文《池上》优选教案 篇15

  一、说教材

  ﹙一﹚ 教学内容:苏教版第八册第21课古诗两首的第一首,《池上》。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所作。诗中描绘小娃偷采白莲的情景,细腻传神,颇有趣味。前两句写一个小娃娃撑着小船,偷偷采了白莲蓬。后两句写他不懂得藏匿行踪,悠然自得地冲开浮萍撑船回来,只见身后浮萍分开,一时合不拢。诗人用质朴的语言,白描的手法,把小娃娃天真无邪的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呼之欲出。

  ﹙二﹚ 教学目标:根据教材内容、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从学生的知识能力及学情发展出发,我确定了以下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学会诗中出现的两个生字“浮、萍”。

  3、理解诗句的内容,现象诗中描写的情境,感受乡村小孩的质朴、纯真的童心之美。

  ﹙三﹚教学的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①读中理解诗句的含义,读中感悟诗文的意境,体会童真童趣。

  ②有感情地朗读、背诵,《池上》,丰富古诗积累。

  2、教学难点:

  ①在理解的基础上,结合诗句展开想象,体会童真的纯真与快乐,与古诗意境产生共鸣。

  ②品味古诗语言,抓住“偷采”、“不解”、“藏匿迹”等词语感受诗人炼字之妙。

  二、说教法、学法。

  1、教法:古诗教学要着眼与培养学生感知语言的能力,强调以读为本,通过组织生动活泼、科学有效的朗读练习,引导学生感知语言,感悟形象,体验情感,体会用意。因此,我运用了以下教学法:读书指导法,观察法,启发式教学法,以读代讲法,品味语言、畅谈感受、诵读体会法、讨论法等。

  2、学法:在课堂上,学生多读古诗,并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自学,去理解古诗、学法去品味语言、畅谈感受,体会诗人的情感。指导学生采用自读—自悟—合作讨论—想象—交流的学习办法。

  三、说教学流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激趣:让学生把课堂中或课外学到的而且会背的古诗背给同学们听,大家一起分享。

  2、导入:今天,老师想和大家一起学习一首新的古诗。这就是《池上》。﹙板书课题﹚

  3、简介作者

  诗歌的作者是白居易,号香山居士,他是我国唐代有名诗人。他一生写诗3600多首,是唐朝写诗最多的诗人。

  ﹙二﹚、初读感知,了解大意。

  1、布置初学。

  要求: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课文,初步感知,了解大意。

  读一读——读准字音,读通诗句,读懂大意。

  看一看—-观察课本插图,图文对照,揣摩诗意。

  说一说——用自己的话说诗句大意、诗句之美。

  写一写——写出诗意美的感受。

  2、巡视指导。

  3、检查自学。

  ⑴解字词

  撑:用篙抵住水底使船行进。

  艇:比较轻便的船。诗中指的是小船。

  解:懂得、明白。

  藏:隐藏、藏匿。

  浮萍:一年生草本植物,浮生在河渠、池塘中,叶子扁平,椭圆形或倒卵形,表面绿色,背面紫红色,叶子的下面生须根,花白色。也叫紫萍或水草。

  ⑵懂诗句

  ⑶明大意

  小娃娃撑着小船,偷偷采了白莲蓬回来赏玩。他还不懂得该怎么样去隐藏自己不被人发现,那小船轻轻划过,荡开了池面上的浮萍,留下了一条清清楚楚的水路。

  设计理念:阅读教学要以读为本,读中感悟、读中理解、通过读来感悟诗的意境。

  三、品读感悟,欣赏诗美。

  1、读诗

  ⑴学生练读。

  ⑵评价指点:朗读要欢快,抒情,要读出小娃的调皮、天真。

  ⑶有感情朗读

  2、说诗

  ⑴提出问题。

  读了这首诗,你的感受和体验最深的是啥?愿意把学习成果说出来与大家一起分享吗?

  ⑵学生练说。

  ⑶教师引导指点。

  ①“偷采白莲回”“不解藏踪迹”等。

  ②诗歌描写了一位天真机灵、调皮可爱的小娃形象,通过他的动作、细节,表现了纯真美好的童趣。

  3、写感受

  ⑴提出问题。

  写下自己对诗的感受和理解,要求有自己的体会。一两句也行/

  ⑵交流评价。

  设计理念:在这一环节的教学活动中,我以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为主要形式,让学生在读中产生独特体验和感悟,在合作中加深自己的理解,在交流中阐述自己的见解。读、说、想、写贯穿整个环节。

  四、读背体会,总结全诗

  在熟练朗读的基础上背诵,在诵读中进一步体会古诗的美。

  设计理念:古诗要能熟读成诵。

  五、布置作业

  1、背诵《池上》,并默写。

  2、用自己的话把诗的大意写出来。

  3、发挥想象力,为《池上》配上一副画。

  板书设计:

  偷采白莲回

  池上          童真、童趣

  不解浮萍开

推荐站内搜索:自考大专报名官网入口、成人高考查询入口、山东二级建造师报名入口、青岛滨海学院专科分数线、首都师范大学科德学院分数线、地道战观后感、云南自考成绩查询、日记 300字、味道作文、我成功了作文500字、

小学二年级语文《池上》优选教案(精选15篇)
版权声明:本文采用知识共享 署名4.0国际许可协议 [BY-NC-SA] 进行授权
文章名称:小学二年级语文《池上》优选教案(精选15篇)
文章链接:https://678999.cn/177767.html
本站资源仅供个人学习交流,请于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不允许用于商业用途,否则法律问题自行承担。

一路高升范文网

提供各类范文...

联系我们联系我们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