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练习课(精选5篇)单元练习课(精选5篇)单元练习课(精选5篇)

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单元练习课(精选5篇)

单元练习课(精选5篇)

单元练习课 篇1

  本单元练习课(4)

  教学内容:简单的排列组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验证等活动,找出简单事件的排列数或组合数。

  2.培养学生有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过程:

  1.借助操作活动或学生易于理解的事例来帮助学生找出组合数。师生共同分析练习二十五第1题。让学生小组讨论,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

  2.利用直观图示帮助学生有序地、不重不漏地找出早餐搭配的组合数。

  3、出示练习二十五第3题。

  学生看题后,四人小组讨论出有多少种求组合数的办法。

  4、学生汇报。

  (1)图示表示法(两种)。引导学生用画简图的方式来表示抽象的数学知识。

  (2)其他的办法,比如聪聪或明明分别可以和每一个小孩子合影(分步时,可以把确定聪聪作为第一步,也可以把确定明明作为第一步),教学时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至于学生用哪种办法求出来,都没关系。但要引导学生思考怎样才能不重不漏,发展学生有序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3)学生自己用图示表示时,可以很开放,例如,可以用正方形表示聪聪,圆形表示明明,并分别在正方形和圆形里标上序号。实际这是发展学生用数学化的符号表示具体事件的能力的一个体现。

  (4)如果学生用简图的方式来表示有困难,也可以让学生回忆一下二年级上册的例子或借助学具卡片摆一摆。

  2.“做一做”

  (1)练习二十五第7题。

  通过活动的方式让学生不重不漏地把所有取钱的情况写出来。

  (2)练习二十五第9题。

  用两种图示法表示两两组合的方式(比较简单的两种方式)。在教学中也要允许有的学生把所有的情况逐一罗列出来,只要他通过自己的办法探索出所有的组合数,都是应该鼓励的。

  教学反思:

单元练习课 篇2

  课题十二          练习

  课型:练习课            授课时间:第  周第  课时

  教学内容:练习五8~11题,思考题。

  教学目标:

  巩固本单元所学20以内退位减法。

  教学过程:

  一、揭题:

  小孩子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做练习。

  二、练习:

  1、第8题:这是一道计算题。

  (1)明确要求:看谁算得也对也快。

  (2)学生独立完成。

  (3)订正答案。

  (4)有错的学生,说一说计算顺序是怎么样的,每一步的计算结果是多少?

  2、  第9题:这是一道用数学的题。

  (1)看图,同位两个互相说说图意,并提出数学问题。

  (2)根据问题列算式解答。

  (3)订正答案。

  3、  第10题:比一比。

  (1)明确要求,看谁先夺得红旗。

  (2)各小组派代表参加比赛。

  (3)对算得也对也快的学生提出表扬,并奖励给一个小标志。

  (4)再加入几组比赛题,尽量让学生多参与。

  4、第11题:这是一道用数学的题。

  (1)看图,说图意,提出数学问题。

  (2)列算式解答,指名板演订正。

  (3)说一说为啥用加法计算?

  5、  思考题:小组讨论完成。

  一共12人,每两人之间插入一个女生,一共能插入11人。

  三、小结:

  小孩子们,今天我们一起复习了有关十几减几的内容,做了很多练习。下面请谈一谈你四、补充练习

  1、在  ○  里填上“〉 ”、“〈    ”或“=”。

  5+6 ○8            13-6 ○6           12+2 ○15     

  15-7○ 6           16-8○ 8           11-2○ 7

  12-6 ○15-4     10+5○ 13-7     17-9 ○18-10

  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

  整理和复习

  11-5=6      13-4=9

  课后小记:

单元练习课 篇3

  课题十一     练习

  课型:练习课            授课时间:第  周第  课时

  教学内容:练习五1~7题。

  教学目标:

  巩固本单元所学20以内退位减法。

  教学过程:

  一、揭题:

  小孩子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做练习。

  二、练习:

  1、  第1题:把差是6……地算式一组一组地说出来。

  小组合作完成。

  2、  第2题:

  (1)看图,明确题意:一图四式。

  (2)学生同位两个互相说图意,并提出数学问题。

  (3)根据图意和问题列算式解答,写在书上。

  (4)订正答案。

  3、  第3题:

  (1)明确要求:看谁算得也对也快。

  (2)学生独立完成。

  (3)订正答案(对算得也对也快的学生提出表扬)。

  4、第4题:

  (1)明确题意:根据图写算式。

  (2)学生自己尝试读题,并提出数学问题。

  (3)列算式解答,写在课堂作业本上。

  5、第5题:

  (1)明确要求:先算出得数,再仔细观察竖着每一组的三个算式有啥联系。

  (2)学生书写得数。

  (3)订正答案。

  (4)说说自己发现的规律。

  6、第6题:小松鼠采松果。

  (1)故事形式引出:有一天,松鼠母亲对松鼠哥哥和松鼠弟弟说:“小孩,你们已经长大了,要帮母亲做事了。今天,你们就去森林里采些松果来吧!”小松鼠愉悦地答应了。过了一会儿,两只小松鼠回来了,松鼠母亲看到小孩这么能干,高兴极了。一个劲儿夸奖他们,说:“你们真能干,一共采了12个松果。”松鼠弟弟说:“哥哥猜得多,我只采了5个。”亲爱的小孩子,你知道松鼠哥哥采了多少个吗?”

  (2)让学生根据故事内容说答案,并说一说自己是怎么样想的。

  (3)口头列算式解答。

  (4)写在书上。

  7、第7题:旅行公司汽车出租情况。

  (1)看统计表,明确要求的是还剩多少辆?

  (2)学生根据题意自己解答。

  (3)订正答案,让学生说说自己是怎么样想的。

  三、小结:

  小孩子们,今天我们一起复习了有关十几减几的内容,做了很多练习。下面请谈一谈你的收获。

  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

  整理和复习

  4、16-9=7(只) 

  6、12-5=7(个)

  课后小记:

单元练习课 篇4

  【教学内容】练习三3—6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使学生能较熟练地用“平均分”的概念和办法解决实际问题;

  2、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平均分”的概念,进一步掌握平均的办法。

  过程与办法:合作探究

  情感与态度

  【教学重点、难点】

  熟练地用“平均分”的概念和办法解决实际问题

  【课前准备】

  教具准备:实物投影

  学具准备:学具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

  请学生用自己手中的学具平均分,先给同位说说,再说给大家听听。

  要求说说把几个分成了几份,每份是几。

  二、练习:

  第3题:

  分一分,说一说

  请学生用学具表示梨,动手分一分,

  然后说说分的过程,

  最后填空:一共有(   )个梨。平均放进3个盘里,

  每盘放(   )个。

  第4题:

  圈一圈,说一说

  先请学生仔细观察图,说说图意,

  提出问题:可以分给几只小兔?

  请学生自己圈一圈,填空,集体订正。

  说说是怎么样圈的,圈的结果怎么样。

  问:除了圈一圈,还可以用啥办法?

  引导学生思考还可以用想乘法

单元练习课 篇5

  练习课

  教学内容:教材第28页练习四第6——8题。

  教学目标:

  1、加深对圆锥体积计算公式的理解,能应用有关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

  2、进一步理解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之间的关系。

  3、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

  1、等底等高的圆柱与圆锥体积之间有怎么样的关系?

  2、圆锥的体积怎么样计算?

  二、基本练习

  1、填空

  (1)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的体积相差12立方分米,这个圆锥的体积是立方分米,圆柱的体积是立方分米。

  (2)等底等高的一个圆柱和一个圆锥的体积和是96立方分米,圆锥的体积是立方分米,圆柱的体积是立方分米。

  (3)把一个体积是18立方厘米的圆柱削成一个的圆锥,削成的圆锥体积是立方厘米,削去立方厘米。

  (4)一个圆柱的体积、底面积与一个圆锥相等,圆锥的高是9厘米,圆柱的高是厘米。

  (5)圆锥的底面半径是3厘米,体积是6.28立方厘米,这个圆锥的高是厘米。

  2、判断。

  (1)圆锥的底面半径扩大3倍,体积也扩大3倍。

  (2)一个正方体和一个圆锥的底面积和高相等,这个正方体的体积是是圆锥体积的3倍。

  (3)圆锥的底面周长是12.56分米,高是4分米,它的体积是(12.56×4×1/3)立方分米。

  三、综合应用

  1、一块圆锥形巧克力,体积是6立方厘米,底面积是4立方厘米,它的高是多少?

  2、一个圆锥体积是640立方厘米,高是20厘米,它的底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3、一个正方体木块的棱长是2分米,把它切削成一个的圆锥体积与原来正方体的

  第八课时教学反思

  教材中圆锥体积的相对练习较少,但在实际解决问题中却常常需要学生能够灵活应用,所以特别增加了一课时练习。

  教学中的一组填空题,对于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等底等高圆柱与圆锥的联系很有价值。通过练习,学生们明确了圆柱与等底等高的圆锥体积和为4个圆锥的体积(或4/3个圆柱的体积),而它们的体积相差2个圆锥的体积(或2/3个圆柱的体积)……。掌握这些知识对于解决实际问题很有帮助,如将圆柱削成的圆锥,求削去部分的体积是多少,就可直接用圆柱的体积乘2/3(1—1/3)进而使计算简便。

  教学中,我也遇到一些阻力——就是学生不愿用方程去解答需要逆向思考的问题,可用算术办法列式也常常对“1/3”发憷。为了更好与初中衔接,我在本节课综合应用环节俨然是一位“推销员”,不断给学生强化方程解法的优势,但在实际应用中全班不足五人愿意采纳这种办法。而用算术办法解答,则必须首先明确:若圆柱和圆锥体积和高(或者是底面积)相等,那么圆锥的底面积(或高)是圆锥的3倍。

  [再教建议]针对学生思维习惯,在教学填空第4小题时不仅要讲清原因,而且应要举一反三,促使学生在深入理解的基础上切实掌握体积相等的圆柱与圆锥之间的联系。

推荐站内搜索:国庆节 日记、公务员试题库、成人高考准考证号、广东药学院录取分数线、周记500、2021警校高考预计分数线、教师资格证2021上半年笔试考试时间、国庆日记、榜样2观后感、教资面试考试时间、

单元练习课(精选5篇)
版权声明:本文采用知识共享 署名4.0国际许可协议 [BY-NC-SA] 进行授权
文章名称:单元练习课(精选5篇)
文章链接:https://678999.cn/58888.html
本站资源仅供个人学习交流,请于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不允许用于商业用途,否则法律问题自行承担。

一路高升范文网

提供各类范文...

联系我们联系我们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