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日》教学设计(精选13篇)《元日》教学设计(精选13篇)《元日》教学设计(精选13篇)

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元日》教学设计(精选13篇)

《元日》教学设计(精选13篇)

《元日》教学设计 篇1

  作者:佚名    转贴自:转载    点击数:82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2、认识生字23个。

  3、完成“语文天地”中“学习显身手”。

  4、理解诗句内容,感受诗句中渲染的“欢天喜地、热热闹闹”的节日气氛。

  教学难点: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全诗。

  2、理解语句的意思。

  教学准备:小黑板,生字、词卡片。

  课型:古诗。

  教学办法:讨论、小组合作式。

  教学步骤:

  一、导入活动:

  1、学生们,十二月份结束了,我们将迎来新的一年。新岁月的第一天是啥节日?

  2、板书课题。

  3、从课题里。你Lenovo到啥?

  二、学习新课

  1、初读课文

  ⑴、指导看书上的插图,问:这篇课文图上有啥?

  ⑵、出示小黑板上的诗句,指定学生读。

  ⑶、全班齐读。

  ⑷、出示生字5个,(开火车读)

  爆 屠 曈 换 符

  ⑸、出示生词,同桌读。

  爆竹 屠杀 苏醒 交换 符号

  2、熟读课文,理解诗句。

  ⑴、学生自由读诗句。

  ⑵、小组讨论:“说说你知道哪句诗的意思?

  ⑶、指定学生说诗意。

  ⑷、全班齐读全诗。

  ⑸、分组接背诗句。

  ⑹、指定学生背诵。

  ⑺、小组比赛,哪组背得好。

  ⑻、同桌互相背。

  三、作业布置: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背诵课文。

  四、板书设计:

  12、过年

  元日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户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五、教学后记

  (第一范文 www.第一范文.com友情提醒:查找本课更多资料,请在站内搜索关键字:元日)

  此文转载

《元日》教学设计 篇2

  作者:佚名    转贴自:转载    点击数:73

  一、谈话导课,激发兴趣。

  1、同学们,古诗是我国的文化精华。谁能背一首给大家听听?

  2、对话导入:刚才我们一起背了许多古诗,从大家声情并茂的朗读中,老师感受到了大家对古诗的热爱。古诗是我国古代文化的一座宝库。今天,老师就和大家走进这座宝库,再领略两首古诗的美妙情境。

  二、学习古诗《元日》。

  1、读——读准字音,识记生字。

  (1)自由朗读,读准诗题、作者、读通每一句诗。

  (2)抽生读,检查字音及停顿情况。

  (3)将整首诗读得正确、流利。

  2、看——图文结合,画中会意。

  (1)仔细观察图画,然后再读读古诗,从中知道了啥?

  (2)互相交流。

  3、议——探究协作,读中悟情。

  (1)以小组议议,哪些地方读懂了,哪些词语还没有读懂。

  (2)全班讨论交流,教师重点指导:屠苏、瞳瞳日、新桃、旧符

  (3)说说诗句的意思。

  4、评——多元评价,品析美读。

  (1)读出你的感悟,说说你为啥这样读?

  (2)教师相机帮助学生了解作者的写作背景。

  (3)古诗赛读,师生互评。

  5、诵——积极展示,深情诵读。

  采用“对诗”、“诗句接龙”等形式反复吟诵,熟读成诵。

  第二课时放手让学生按照“读——看——议——评——诵”的办法自学。教师只作必要的指点即可,重点引导学生质疑讨论:这么冷的天,渔翁为啥还要出来钓鱼?

  作业超市:

  1、收集王安石的诗,读一读,并选择自己喜欢的一首背诵

  2、收集柳宗元的诗,读一读,并选择自己喜欢的一首背诵

  3、收集课外你喜欢的古诗,试着理解

  4、模仿古诗自己也写一首

  (第一范文 www.第一范文.com友情提醒:查找本课更多资料,请在站内搜索关键字:元日)

  此文转载

《元日》教学设计 篇3

  之一

  作者:蓝色雨

  教学目标 :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2、认识生字23个。

  3、完成“语文天地”中“学习显身手”。

  4、理解诗句内容,感受诗句中渲染的“欢天喜地、热热闹闹”的节日气氛。

  教学难点 :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全诗。

  2、理解语句的意思。

  教学准备:小黑板,生字、词卡片。

  课型:古诗。

  教学办法:讨论、小组合作式。

  教学步骤 :

  一、导入  活动:

  1、学生们,十二月份结束了,我们将迎来新的一年。新岁月的第一天是啥节日?

  2、板书课题。

  3、从课题里。你Lenovo到啥?

  二、学习新课

  1、初读课文

  ⑴、指导看书上的插图,问:这篇课文图上有啥?

  ⑵、出示小黑板上的诗句,指定学生读。

  ⑶、全班齐读。

  ⑷、出示生字5个,(开火车读)

  爆 屠 曈 换 符

  ⑸、出示生词,同桌读。

  爆竹 屠杀 苏醒 交换 符号

  2、熟读课文,理解诗句。

  ⑴、学生自由读诗句。

  ⑵、小组讨论:“说说你知道哪句诗的意思?

  ⑶、指定学生说诗意。

  ⑷、全班齐读全诗。

  ⑸、分组接背诗句。

  ⑹、指定学生背诵。

  ⑺、小组比赛,哪组背得好。

  ⑻、同桌互相背。

  三、作业 布置: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背诵课文。

  四、板书设计 :

  12、过年

  元日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户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五、教学后记

《元日》教学设计 篇4

  教材解读:

  《元日》小学语文第五册第十二单元一篇主体课文,是首节奏明快、语言流畅、雅俗共赏的七言绝句,作者是宋朝著名改革家、诗人王安石。

  题目《元日》。元日,本意为吉日,我国古代以正月初一为元日,为一年的第一天。“爆竹声中一四除,春风送暖入屠苏。”说的是在欢快的爆竹声中也送走了一年,在送暖的春风中,合家欢饮屠苏美酒。“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这句说在守夜中,千家万户迎来了曈曈红日,然后用新的桃符来换去旧符。诗歌最后一句“总把新桃换旧符”中的“总”和“换”字,表达除旧布新不可逆转的规律和王安石对推行新法的坚定信念。

  设计理念:

  力避逐字逐词逐句讲析的呆板做法,鼓励学生自学古诗,不懂的地方通过查字典、查词典、看画面、讨论、阅读开卷有益等办法解决。

  教学目标:

  1、读准生字读音,并认清字形,正确地朗读/有感情。

  2、通过查工具书、阅读开卷有益、看图等办法理解生词。

  3、感受诗句所描绘的欢天喜地、热热闹闹的节日景象,了解过节的各种习俗,初步学会欣赏春联。

  教学重难点:

  初步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想象诗中所描绘的气氛,体会人们的美好愿望。

  教学准备:

  1.关于春联、诗配画的课件,音乐。

  2、搜集关于“年”的传说、屠苏酒、桃符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解诗题,展开Lenovo

  1、字典里“日”字可以指太阳,也可以指时间,如:一日是指一天,“元日”是哪一天?

  2、说到大年初一,就想到过年,你的脑子里出现了怎么样的画面?

  3、古时人们怎么样过年的,让我们走进王安石的《元日》去看看。

  二、读古诗、学生字

  1、学生自由读文,读准字音。

  2、全班检测汇报,谁愿意来读一读?

  3、看屏幕抽读,看看自己能不能读懂,不懂的想办法解决:

  4、教师范写生字。

  5、把听音乐的感受带进诗里读,男生读——女生读——打着节拍读

  三、看画面,明诗意,悟诗情

  再看这首诗,你都看到哪些画面,让我们大家和你分享吧!

  爆竹声中一岁除,

  1、你看到了啥?一岁是指?

  2、除是啥意思?除夕之夜还能听到啥?

  3、相机补充除夕之夜放爆竹和守岁的故事。

  4、读诗句,感受除夕的热闹。

  春风送暖入屠苏。

  1、你看到了那一幅画?

  2、相机补充屠苏的相关资料。

  师:酒是暖的,还有啥是暖暖的?(合家团圆、欢声笑语、其乐融融,心里暖洋洋的)

  3、体会“入”字再读,这幸福的时刻,如沁人心脾的屠苏酒,人们沉醉在节日的喜悦中。

  4、再读,把你的体会送到诗句里。

  千门万户瞳瞳日,

  1、你给我们看的这幅图是?

  2、“千门万户”还可以说……瞳瞳日是啥样的日?  

  3、这幅画带给你的感受是——美好、详和、充满生机、希望……

  4、感受着美好、充满希望的瞳瞳日!齐读,

  总把新桃换旧符。

  1、桃符是啥?金钥匙找到答案勾出来。

  2、教师随机补充桃符资料。

  3、换桃符还有啥特别的含义吗?走进王安石。从哪个字眼能体会诗人心中的企盼抽读——总把新桃换旧符

  4、学生抽背——齐背——

  5、这首诗描绘的是人们欢度春节的喜庆情景,每行诗句都写了过年的一种仪式,

  放爆竹——饮屠苏——迎红日——换旧符。

  四、欣赏春联、拓展延伸

  1、贴春联:(随即渗透春联知识)

  上联:一夜连双岁   下联:五更分二年         横批:辞旧迎新

  2、对联:

  上联:莺歌燕舞春不限       下联:雨调风顺岁有余                  

  3、师生对对联

  4、作业:

  认真书写“爆”、“苏”、“换”、“符”四个生字。

  把这首诗背诵给父亲母亲听。

  收集春联,和同学交流欣赏。

  板书:                               

  12、过年              元   日

  爆  苏   美好喜悦

  换  符   辞旧迎新

《元日》教学设计 篇5

  教学要求:

  1、鼓励学生自学古诗,提出不懂的问题,并运用多种学习办法解决。

  2、有感情地朗读诗句,展开合理想象,把诗句变成画面,再把画变成话,发展学生的语言。

  3、感受诗句所描绘的欢天喜地,热热闹闹的节日景象,了解过节的各种习俗,初步学会欣赏春联。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课件:迎新春

  2、说说看你想到了啥?结合生活实际谈谈过年的感受.

  3、揭题:在有关春节的古典诗歌中,有一首古诗流传甚广,影响深远,那便是王安石的作品《元日》。

  4、解题:元日

  二、学文

  1、初读,同桌互读,指名读,齐读。

  2、学贵有疑:预习时你有啥疑问?

  学生质疑,师板书.

  3、学应有法,解疑

  哪位同学能帮助解答?你是怎么知道的?请把你的学法金钥匙告诉大家。教师相机指导.

  爆竹:炮仗鞭炮指名书写,师范写。

  的爆竹声(噼里啪啦噼噼啪啪此起彼伏)

  岁:年,哪些词或诗句也曾用到岁?

  岁岁平安“一岁一枯荣”

  除:除去送走过去

  屠苏:草名酒

  曈曈日:初生的太阳太阳初升时光亮的样子

  新桃旧符:老师也有把金钥匙,每一单元的整体预习是非常重要的。请同学们翻开123页,拿起笔来,不动笔墨不读书,咱们快速地默读开卷有益:过年,你就明白新桃旧符是啥了。

  指名说:桃符是啥?它就是现在的春联。

  4、理解感悟

  ①明诗意: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意思吗?

  同桌试试,指名说,

  课件:结合画面,再次描述。师描述

  ②想象说话:快过年了,你是啥样的心情?根据你的生活经历,说说你过年时总做些啥?

  请同学们闭眼想象,脑子里就像在演电影一般浮现出过年时的情景,你仿佛听到啥、看到啥、想到啥。

  师范读,生想象,指名说。

  ③指导读:同学们的想象力真是丰富,把过年的欢天喜地、热热闹闹的景象描绘出来。真棒!不知道你能不能用你的声音和表情把元日的热闹气氛表现出来?

  自己试试。指3-4名读,评价

  ④背诵,画面辅助.

  三、拓展,了解春节的各种习俗

  1、贴春联:爆竹一声除旧,桃符万户更新

  指名读,渗透春联的知识:春联有上联和下联之分,还有横批。

  2、对对联:你能试着对出下联吗?

  爆竹一声除旧岁,桃符万户迎新春。

  3、课文插图里也有一幅春联,你能读出来吗?

  被挡住的字咱们帮它填上:

  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横批:辞旧迎新

  相机了解除夕夜

  5、贴春联表达了人们对新的一年的美好憧憬与祝愿,增加了节日的气氛。语文天地里也有一幅对联,请看:

  莺歌燕舞春不限,雨顺风调岁有余。

  你能说说它表达了啥样的祝愿吗?

  6、交流带来的春联.

《元日》教学设计 篇6

  一、学科领域

  二、适用年级:适合于小学二年级学生

  三、教学内容概述

  《元日》是宋代政治家、改革家、文学家王安石写的一首吟咏农历元日即春节的七言绝句。描写了春节期间,民间放爆竹、贴门神和饮屠苏酒以及避鬼驱邪等民俗文化,描绘了一派除旧布新、欢乐喜庆的迎春景象,写出了人们对吉祥、美满生活的深深祝福和期盼。

  本诗文笔轻快,色调明朗,眼前景与心中情水乳交融,也是一首融情入景,寓意深刻的好诗。作此诗时,王安石此身为宰相,正在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所以这首诗的字里行间都洋溢着他对革除时弊、推行新法的坚定信念及他作为政治家除旧布新的改革精神。

  四、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1、学会本课4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屠苏”“曈曈日”等一些生僻字词的意思,明白两首诗的大意。

  情感目标:通过诵读,联系实际生活想象、感受诗中描写的景象,体会诗人的感情。

  五、学习过程

  (一)、走近生活,谈话导入

  1、同学们,再过没多久,就要迎来大家都特别期盼的春节了,那你知道春节指的是农历的哪一天吗?(指名并板书:正月初一)这一天在古时候也叫做“元日”(板书)“元”是开始的意思,“元日”就是一年的第一天。

  2、今天我们要学的这首古诗的题目就叫作“元日”,请大家一起来读题。

  [“元日”这个名词对学生来说比较陌生,而“春节”是人所共知的,以“春节”引入,不但学生感兴趣,而且帮助了学生理解诗题。]

  (二)、回忆生活,说说“春节”

  1、春节是个喜庆的节日,能说说你们是怎么过的吗?

  指名交流,教师适当引导:说说自家或见过别人家怎么过节。

  a:放鞭炮(引导学生知道人们大多喜欢在大年三十晚上12点放鞭炮,目的是告别旧年,迎接新的一年的到来。)

  b:吃年夜饭,喝洒庆祝(庆祝新的一年的到来,新起点的开始,预祝有一个新的、美好的未来。)

  c:贴对联(表达自己美好的心愿)

  2、教师归纳:根据同学们刚才提供的信息,老师大致可以归纳出这几点:(幻灯出示)炮竹声声,告别旧年

  举杯同庆,迎接新年

  大红对联,美好心愿

  [本处设计这个让学生说说现在人们怎么过春节,是为了接下来的理解诗意作铺垫的,主要是为了帮他们理解诗中的“爆竹”、“屠苏”和“桃符”这几处词。其实古今时候,人们过春节的方式没有太大的区别,说出了这些,这首的字面意思也就明白了一大半了。]

  (三)、联系“春节”,想想“元日”

  过渡:其实,古代时候,人们过“元日”的方式和我们现在没有太大区别,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首诗,看看古时候人们是怎么过“元日”的。

  1会读古诗

  (1)、学生自读,要求借助课后生字表,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幻灯出示生字,开火车认读。

  (3)、指名朗读,相机正音

  (4)、教师范读,要求学生边听边注意啥地方停顿,并标一标。

  (5)、古诗朗读欣赏学生配乐跟读。

  (6)、再读古诗,读出停顿和节奏。

  (7)、多种形式练习朗读。

  (8)、送字宝贝回家(幻灯)

  [指导学生的朗读应是循序渐进的,过多或过高的要求对部分学生来说是有困难的。本课4个生字,本首诗就占了3个,所以在设计中我先要求学生把诗读正确,当然,诗不像其它的文体,语言比较口语化,随意化,它有着较强的节奏感,所以会读诗,也应当包括读好诗句中的停顿,表现出节奏。]

  2理解古诗

  (1)、课件出示整首诗,背景是课文插图,感知元日热闹的景象。

  (2)、同桌互读古诗,读后借助字典、结合插图也可以联系我们现在过年的情景交流“我读懂了哪句诗。”

  [鼓励学生小组合作,进一步培养学生相互合作、探究的意识。联系我们现在过年的情景,与一开始学生畅谈过春节相呼应,学生可以根据之前说的,大致推测出诗句的意思。]

  (3)、指名集体交流,在学生理解诗句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需要适当引导学生反馈收集到的资料,了解有关春节的知识。如:为啥贴春联?为啥放鞭炮等。

  a:爆竹:古人烧竹子时发出的爆裂声。用来驱鬼避邪,后来演变成放鞭炮。一岁除:一年已尽。除,去。

  b:屠苏:药酒名。古代习俗,大年初仪全家合饮这种用屠苏草浸泡的酒,以驱邪避瘟疫,求得长寿。

  c:曈曈:日出时光亮的样子,诗中指“天刚亮时”。

  d:桃:桃符,古代一种风俗,农历正月初一时人们用桃木板写上神茶、郁垒两位神灵的名字,悬挂在门旁,用来压邪。演变到现在,人们大多会用对联贴于大门上。

  (4)、理解全诗的意思:同桌互说,指名说说,师生评议。

  3诵读古诗

  (1)、过春节的时候,你们的心情怎么样?为啥?

  (2)、作者的心情出是一样的,从他写的这首诗我们可以看出,也可以从这幅插图中看出来。请你试着把诗中欢快、喜庆的场面读出来。

  [文中的插图描绘得很形象,给一种过节时喜庆的感觉,有助于学生读好这古诗。]

  自由读、指名读、评议、男女生读、齐读

  (3)、谁已经能背了?(指名背诵)

  4联系“元日”,迁移学习

  (1)、作者描写元日中的喜庆场面,主要抓住了哪些事物?

  (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在一开始贴的句子旁板书:“爆竹”“屠苏酒”“桃符”)

  (2)、小结、简介:同学们一定发现了,从古至今,过新年的方式没有太大的不同,只不过一些叫法不同而以,例如,现在我们叫“春节”,面古时候叫——“元日”,也有一些物品经过时间的推移而简化了,例如“爆竹”简化成现在的——“鞭炮”、“桃符”简化成现在的——“对联”。像这种从古时就有,并世代流传下来的节日,我们称为“传统节日”。

  (3)、你还知道我们中国有哪些传统节日?简单说说节日的主要活动。

  (幻灯展示)

  (4)、从这些流传至今的节日风俗里,还可以清晰地看到古代人民社会生活的精彩画面。是我们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

  [语文应该是在生活中学习,也服务于生活的,联系“元日”,迁移学习,让学生对中国的传统节日有一个进一步的了解。]

  5了解系作者生活,体味诗的深层内含

  (1)、这首诗的作者是谁?有谁知道他?(指名简单简介)

  (2)、师出示、简介: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中国江西临川人,北宋政治家、思想家,也是著名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博学多才,官至宰相,《元日》这首诗就他任宰相后不久写的,那时他正在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推行新政。他觉得自己推行的新政能改变当时积贫积弱的现象,使底层劳动人民能过上幸福的生活,实现千门万户瞳瞳日情景。所以这首诗并不是单纯地记录宋代的春节民俗,而是表达了他除旧革新的政治理想。

  (3)、再读古诗,诗中哪一句与王安石除旧革新的思想是一致的?(总把新桃换旧符)。

  [王安石《元日》可以视为写元旦的诗词中之翘楚。他不仅将除夕与元日的宋代风俗记录在案,写出唐宋时代除岁迎新的景况,而且表达了自我的哲学观念。给学生简介王安古创作背景,为的是引领学生理解这首诗的深层内含。]

  6根据生活实物,学习生字

  爆:古人烧竹子时发出的爆裂声。

  屠:古时用屠苏酒以驱邪避瘟疫,现今指宰杀。

  符:古时的符是用竹子制成的。

  [想想生活上的事物,让学生头脑中有一个比较形象的概念,加深对生字的识记效果。]

  六、所需材料及资源

  多媒体

  七、评价办法或工具

  (1)指名背诵古诗

  (2)开火车认读生字古诗中的七个生字,会组词。

  (3)能把生字的拼音读准。

《元日》教学设计 篇7

  一、教学目标:

  1、读准“爆、屠、曈、符”的字音,认清字形,正确、流畅、有感情地朗读本诗,并能背诵。

  2、通过讨论及合作交流,学会“屠苏、曈曈日”等生词,理解诗意,掌握学习古诗的办法。

  3、通过关于春节民俗资料和诗歌背景资料的补充阅读,体会本诗所描写的场景和所表达的感情,引导学生喜爱我国的民俗文化。

  二、教学重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并能体会诗歌中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准备:1、学生搜集相关资料了解春节民俗,搜集春联。2、教师制作课件。

  四、教学过程:

  课前活动

  课前循环播放过年的相关乐曲及图片。

  1课件出示一组春联和过年喜庆的画面,师提问:同学们,课件上的画面我们在啥样的日子才能见到呢?生答:春节。

  2、小孩们,你们喜欢春节吗?春节和平日有啥不同?

  无论何时何地,所有的炎黄子孙都很注重过年。

  (一)解诗题。

  1、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学习王安石的《元日》,看看古人是怎么样过年的。

  2、齐读课题。

  3、课题质疑:看到课题《元日》,你有啥问题?

  4、“元日”到底是啥意思?看到元日你想到哪一个词语。“元日”就是“元旦”吗?解释:元就是 第一,起始的意识。元日指的是农历的正月初一,也就是哪个节日---春节。我们一起把这个词语写在题目前面。(板书:春节)

  二、读诗文

  1、打开课文,读一读《元日》。注意,听清楚要求:第一,自由朗读,注意读准字音;第二,反复朗读,一直读到这首诗顺口了,流利了为止。

  2、(按照自己的节奏度,不要受到旁边同学的影响,反复读。)

  (读书一定要投入,就像你们现在这个状态,非常好。

  3、我想请一位同学来读一读这首诗)

  小孩不着急,你能看清楚大屏幕吗?请其他同学注意听,看读正确、清楚没有?好,开始。

  4、读得真好,字字落实。例如:屠苏的苏是平舌音,她读准了吗?总把的总也是平舌音,她也读准了,声是翘舌音,也是后鼻音,她也读准了,这叫一丝不苟。真好。

  5、来,谁来教大家教再读这几个词语(爆竹、屠苏、曈曈日、新桃、旧符)

  哪位同学再来读读这首诗。不但字正腔圆了,还有板有眼了。

  6、真好,大家一定听出这首诗特有的 节奏和味道了。来咱们一起来读。

  每句诗的前四个字,你们一起读,后三个字,周老师读。我读题目和作何,你们读每句诗的前四个字。

  (再来,要投入,注意力要集中。)

  7、好的,我们反过来,我读前四个字,你们读后三个字。要读得想周老师这样。题目和诗人还是我读。准备。

  8、好极了,就是这个味道。我们再来(重复第一句)。

  三、明诗意

  (一)谈感觉,写感受

  1、诗,不但要读出节奏,读出味道,还要读出感觉,读出情绪。

  2、你看,这首诗,我们反反复复已经读了好多遍了,老师想问你们一下,你们读出了啥感觉,啥情绪?谁能用一个词儿来表达?

  高兴。

  那是他的感觉,把这个词写在这首诗题目的旁边,其他同学不一定写,因为你们的感觉不一定一样,那是他的感觉。他读出了的高兴----,

  幸福。

  你把幸福写下来。那是属于他的感受。

  热闹。

  好的,把热闹写下来。

  3、小孩们就这首诗读出了自己特有的感受和心情,有人说是高兴,有人说是幸福,有人说是热闹。

  (二)默读诗,追感受

  1、大家不妨想一想,例如,我们读张继的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会有高兴的感觉吗?

  再例如读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家乡。你会有幸福的感觉吗?

  再例如,你读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你会有热闹的感受吗?

  那为啥你读王安石写的《元日》,你感觉不一样呢?

  2、[出示全诗]让我们走进这首诗,静静默读诗句,用心细细去体会。周老师有个建议:请看大屏幕。

  (默读)

  3、点评,好,很多同学已经勾画了,这说明你的感觉已经找到了落脚点。

  还有一些同学做得更好,不但画了,还在旁边写下了批注,写出了自己的感受。这说明他的感觉正在转为自己的语言。

  (继续默读)

  好极了,把笔放下。

  (三)抓风俗,谈体会

  风俗一:放爆竹:

  1、周老师想提一个问题:我们过年的时候都喜欢放鞭炮,古时候的人们也喜欢吗?何以见得。请问那个词直截了当地告诉我们了?(爆竹)

  2、同学们想一想:爆竹怎么就是鞭炮呢?

  你怎么知道的?真会学习,联系注释理解,很好的学习古诗的办法。

  预设:在竹子里安装火药,爆炸,出火花,出声响。

  3、没错!那,这“爆”字该怎么写呢?

  火药的“火”作形旁,暴躁的“暴”作声旁,两个熟字合起来,很好记,还要注意右边下面不是水字。跟周老师一起,把这个词语写下来,你们写在诗句下面。(板书:爆竹)

  4、闭上眼睛想象一下:过年的时候,人们放鞭炮的情景。都有哪些人在放鞭炮?诗人看到了怎么样的景象?听到些啥?

  形容一下,除夕之夜,听到了怎么样的爆竹声?

  (火光冲天的,震耳欲聋的,噼里啪啦的,硝烟弥漫的,)

  男男女女,老老少少都在“噼里啪啦”放鞭炮,给你啥感受?来我们一起把它写在诗句的右边。(板书:热闹)

  多过渡:宋代的春节,人们喜欢放鞭炮。那他们还喜欢干啥呢?

  风俗二:喝屠苏:

  1、 屠苏是啥意思呢?

  2、宋代的人们为啥喜欢在春节喝屠苏酒呢?周老师上网查“屠苏酒”的资料)

  请看。

  (屠苏,指古代春节时喝的用屠苏草或几种草药泡的酒。古代风俗,每年正月初一,全家老小喝屠苏酒,然后用红布把渣滓包起来,挂在门框上,用来“驱邪”和躲避瘟疫。)

  3、小结办法:小孩们,学习古诗,可以联系插图,联系注释,还可以借助工具书,网络来帮助我们理解。

  4、你想象一下,春节的时候,有哪些人在一起喝屠苏酒?他们一边喝酒,一边在说啥?

  5、从这一杯杯屠苏酒,你感受到了啥?

  6、是啊,这一杯杯祝福的酒,一杯杯庆贺团聚的酒,一杯杯香甜的酒。一杯杯斟满幸福的酒。(学生写,师板书:幸福)

  7、入:在这里可以理解为:送入,吹入。暖是啥意思呢?

  8、同方讨论:这“暖”仅仅指春风吹在人们身上,暖洋洋的吗?还有啥意思?(心里还充满了希望。)

  9、小结:柔柔的春风吹来,人们感受到了温暖;新年到来,人们欢聚一堂,喝着屠苏酒,说着祝福的话,心里感到了温暖,感到幸福,新的一年开始了,人们对生活也充满了希望。

  风俗三:换桃符:

  1、宋朝的春节,人们还有啥风俗习惯?

  2、你怎么知道他们喜欢贴春联呢?从哪个词语知道的?

  (真会学习,抓住了关键词,还联系了注释帮助学习。)

  3、是的,我们的春联就是从桃符发展过来的。请看大屏幕。

  4、你知道春节贴春联有啥含意吗?(辞旧迎新,表达祝福)

  5、小结:一副副春联表达了人们新年时的美好祝愿。

  四、悟诗情

  (一)说风俗:

  1、宋朝的春节,人们喜欢放鞭炮,喝屠苏酒,贴桃符。让我们感受到春节那热闹、喜庆的场面。这都是春节时的习俗。

  2、除了放爆竹、喝屠苏酒、贴春联,你还知道哪些春节习俗?四人小组里互相说一说。

  3、一声声爆竹、一杯杯美酒、一张张春联,一碗碗热腾腾的饺子,还有那崭新的压岁钱……喜庆的春节让我们感受到了节日的欢乐和热闹。

  (二)找变化

  1、其实这首诗里,还蕴藏着几处让人高兴的变化。请你仔细默读诗句,找一找,你发现了啥在变化?

  一岁月在变化,二天气变暖,三换新符

  2、其实啊,王安石的心情也在变化。

  (出示:王安石不只是诗人,更是政治家,还是著名的改革家。他在任期间,大力推行新政。在新春佳节,王安石不仅期待着新桃“换”旧符,他期待着更大的“变”,更深的“变”, 期待着变革政治,变法图强。他对执政变法,除旧布新,强国富民充满了自信,充满了期待。)

  3、小结:王安石不只是诗人,更是政治家,还是著名的改革家。他看到新的一年到来了,天气变暖了,家家户户换上了新春联了,多么高兴呀。也想到自己的改革就要实施,对新生活充满了信心。因此,在这个春节,王安石感到分外高兴。

  (三)激情诵读:(播放背景音乐)

  1、吟诵

  (1)当春节到来,我们看到噼噼啪啪燃放的鞭炮,我想你一定会开心地吟诵一首诗---《元日》

  来小孩,开心地:爆竹声中----

  瞧,她摇头晃脑的,读出了诗句的味道。

  注意,看着大屏幕,读下去

  (2)当我们全家团聚,享受年夜饭的时候,你一定会幸福地吟诵-----

  看她读得多陶醉啊,是啊,吟诵诗句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表情和感情。

  (3)来,我们一起来。王安石看到热闹欢乐的春节,看到万象更新的景象,想到自己的执政变法就要实行,国富民强的抱负将要实现,他一定会自信地,兴奋地吟诵---

  2、背诵

  让我们一起背下这首喜庆的诗吧。

  指名背,会背的齐背。

  (四)总结学法:

  这节课,我们共同学习了《元日》这首古诗。学习时我们是按照这样的办法来学的[出示:学习古诗基本办法]。

  这也是今后我们学习古诗可以采用的办法,使我们可以更多更好地阅读古诗,进行有效的积累和运用。

  五、布置作业

  小练笔:选择春节里的一个快乐幸福的场面,写一段话。

  板书设计:                     

  35、元日(春节)

  放爆竹                           热闹、

  幸福

  喝屠苏                          高兴

  温暖

  换新符                         变化

  ......

《元日》教学设计 篇8

  婴儿园一直在开展“经典诵读,诗书气华”活动,古诗教学也一直贯穿整个教学活动,此次期中开课我们古诗组组织古诗教学开课,开课过程是一个延续的活动,其中的收获和反思是能触及思考的。

  首先关于选材,《元日》这首诗描写新年元日热闹、欢乐和万象更新的动人景象,整首诗的意思:除夕的夜晚,爆竹声四处响起,旧的一年过去,新的一年来到了,春风送暖,家家团聚一堂畅饮美酒。太阳初升,光芒照亮了千家万户,家家户户换上新的桃符,除旧迎新。这首诗描写春节时热闹、欢乐和万象更新的景象。结合本班婴儿的认知特点以及已有经验我选择了贴近婴儿生活的古诗《元日》,预设的活动目标为:1.熟悉、理解古诗,能大胆表达自己对古诗的理解。2.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春节过年的习俗,感受过年的热闹喜悦的气氛。 

  在准备阶段,根据婴儿的认知习惯以及古诗内容特点,给婴儿准备了各种新年物品图片,形象生动的动画解说视频。为了古诗活动更好地开展,让婴儿提前了解“屠苏”、“桃符”以及“除夕”,减少古诗理解中的难点多的问题。

  在实际开课活动中,活动相对完整,因为准备比较充分,婴儿对古诗的理解还是比较到位,结合自己过新年的经验,让婴儿对古诗的感受比较容易。对于目标中的熟悉、理解古诗,能大胆表达自己对古诗的理解还是基本达成,在婴儿高涨的热情中也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春节的习俗,感受了过年的热闹喜悦的气氛。但是呢也发现开课中我还是没有放开让婴儿自由讲述过年的经验以及对诗句的理解,急于告诉婴儿答案,这是我在今后教学中需要调整改进的问题。另外,听课老师给我的建议是要强化婴儿对古诗吟诵的环节,让婴儿在朗诵中更深层次理解古诗,渲染古诗中新年热闹的气氛。

《元日》教学设计 篇9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教材语文第五册《元日》一课

  教材分析:

  《元日》这首古诗描写了新年元日热闹、欢乐和万象更新的动人景象,抒发了作者革新政治的思想感情。首句“爆竹声中一岁除”,在阵阵鞭炮声中送走旧岁,迎来新年。起句紧扣题目,渲染春节热闹欢乐的气氛。次句“春风送暖入屠苏”,描写人们迎着和煦的春风,开怀畅饮屠苏酒。第三句“千门万户曈曈日”,写旭日的光辉普照千家万户。用“曈曈”表现日出时光辉灿烂的景象,象征不限光明美好的前景。结句“总把新桃换旧符”,既是写当时的民间习俗,也寓含除旧布新的意思。全诗文笔轻快,色调明朗,作者把眼前的景象与心中的感情水乳交融,确是一首融情入景,寓意深刻的好诗。

  学情分析:

  学生喜欢过年,因为过年可以放鞭炮、走亲戚,小孩们都很高兴,所以学生对《元日》这一课肯定比较感兴趣,而且对古诗中所描绘的景象也比较容易理解。

  学生已经学会了查字典的办法,在教学这首古诗之前,我安排了学生在预习中查工具书理解字义、诗意,给学生创建一个自读自悟的机会。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的1个生字。

  2、能把古诗读通顺、读流利,并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了解诗句所描绘的欢天喜地、热热闹闹的节日景象,感受诗中表达的全民族欢度佳节、辞旧迎新的美好愿望。

  4、查字典,初步了解诗句的意思,提出不懂的问题,了解学习古诗的一般办法。

  教学重点:

  1、学习本课的1个生字。

  2、能把古诗读通顺、读流利,并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

  1、了解诗句所描绘的欢天喜地、热热闹闹的节日景象,感受诗中表达的全民族欢度佳节、辞旧迎新的美好愿望。

  2、查字典,初步了解诗句的意思,提出不懂的问题,了解学习古诗的一般办法。

  课前准备:

  可利用的教学资源

  媒体资源名称 媒体

  类型 作用 要点 来源 使用方式 时间 环节

  《元日》

  教学设计

  文本 借鉴 课堂教学实录

  《元日》教材分析

  文本

  借鉴

  课前研究

  《元日》课件

  演示文稿

  指导学生理解词语、诗句

  出示图片、诗句

  自制

  课堂上引导学生理解

  课堂学习中

  整个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一、回顾春节,激发兴趣。

  1、(教师出示课文插图。)

  师:同学们,仔细看看这幅图,你们看到了啥?

  生:过年的时候,小孩们在放鞭炮。

  师:他们玩得怎样?

  生:他们玩得很开心。

  2、师:那你还记得你们家去年的春节是怎么样过得吗?

  生1:快春节的时候,我们家包了很多粽子。

  生2:春节的时候,我们家贴上了红红的春联和“福”字。

  生3:春节的时候,我们家放了许多鞭炮和烟花。

  生4:大年三十那天晚上,我们全家在一起看“春节联欢晚会”。

  ……

  3、师:同学们,其实春节就是农历的大年初一。当农历大年三十那天晚上12:00的钟声敲响的时候,就代表新的一年来临了,也就是大年初一(春节)了。在古代大年初一叫做“元日”。(教师板书课题。)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这篇课文,让我们一起读读课题。(学生齐读课题。)“元日”是啥意思?

  生:“元日”就是一年的第一天,也就是大年初一。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回顾去年过年时的场景,营造一种热闹的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并为后面理解古诗意思作好铺垫。】

  二、初读古诗,读准字音。

  1、师:同学们,古诗到底描绘了大年初一啥样的景象呢?赶快打开书,自由地读读这首诗,边读边圈出不认识的生字,并想办法解决它。

  (学生读古诗,圈出不认识的生字,想办法认识它。)

  2、师:刚才同学们读得非常认真,老师把古诗中的一些词语请了出来,你认识它们吗?

  (教师课件出示词语,抽生读词语,学生齐读两遍。)

  师:“换”字你会读,你知道怎么记住它吗?

  生:“呼唤”的“唤”去掉“口”字,加上“提手旁”,就读“换”。

  师:你用了旧字换偏旁的办法记住了这个字,好办法。让我们一起来写写这个字。

  (学生书空写“换”字,并在本子上写两个。)

  师:你能给这个字组个词吗?

  生:换衣服、换掉、交换、替换……

  3、师:老师也把这些词语放进古诗里,你还认识它们吗?谁来读读这首诗。

  (课件出示古诗,抽学生读,教师纠正字音。)

  师:让我们一起读读这首诗,注意读准字音。

  (学生齐读古诗。)

  【设计意图:学生自读古诗,做到读正确、读流利,初步感知古诗的意思。】

  三、品读古诗,读出韵味。

  1、同学们,诗中描绘了一幅啥样的画面呢?请大家小声地朗读古诗,边读边想:你仿佛看到了啥?听到了啥?

  (学生小声地朗读古诗,思考。)

  2、抽生汇报:

  (1)学习第一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生1:我仿佛看到了孩子子们在放鞭炮;听到了“噼噼啪啪”的鞭炮声。

  (教师板书:放鞭炮)

  师:你是从哪个句子中体会到的?

  生:我是从“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句话中的“爆竹”一词中体会到的。

  (课件出示句子:“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

  师:“爆竹”是啥意思?

  生:“爆竹”就是鞭炮。

  师:在古代过年有这样一个习俗,在竹筒里装销石,然后把它放到火里烧,这时就会发出“噼噼啪啪”的声音。现在我们可以把它理解成鞭炮。春节那天啥时候放鞭炮呢?

  生:当农历大年三十那天晚上12:00的钟声敲响的时候,人们为了迎接新的一年的到来,就放起了鞭炮。

  师:你们家那时放鞭炮吗?

  生:放。

  师:联系你们去年过年放鞭炮的情景,说一说那时是啥样的景象?

  生:到处都响起了鞭炮声,呈现出一片热闹的景象。

  (教师板书:热闹)

  师:人们的心情怎么样?

  (教师指导学生看插图1。)

  生:非常开心。

  师:你们能把这种感受用读表达出来吗?谁来试一试。

  (抽生读。)

  师:你觉得他读得怎样?

  生:我从他的读中感受到了人们非常开心。

  师:老师也感受到了,让我们一起读一读。

  (学生齐读。)

  师:从你们的读中我仿佛看到了小孩们正在放鞭炮,个个脸上洋溢着笑容,四处响起了鞭炮声,一片热闹的景象。同学们,从这句话中你还仿佛看到了啥?

  生:我还仿佛感受到了春风给我们送来了温暖。

  师:你是从哪个词中感受到的?

  生:我是从“春风送暖”这个词中感受到的。

  师:在这个句子中你还有不理解的词吗?

  生:“屠苏”是啥意思?

  (教师请学生回答。)

  生:“屠苏”就是一种草。

  师:理解得好。“屠苏”就是一种草,但在这里他是指用屠苏草泡成的屠苏酒。还有不理解的词吗?

  生:“一岁除”是啥意思?

  (教师请学生回答。)

  生:就是一年过去了。

  师:你能把这句话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吗?

  生:爆竹声响起的时候,送走了旧的一年,迎来了新一年。在这送暖的春风中,每家每户都有在喝屠苏酒。

  (教师板书:喝屠苏)

  师:同学们,让我们再一起读读这句话,再一次去感受一下过年家家户户放鞭炮、喝屠苏酒的热闹气氛吧!

  (学生齐读第一句古诗。)

  (2)学习第二句:“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师:从这首古诗中,你还仿佛看到了啥?

  生:我仿佛看到了人们再用新的春联换下旧的春联。

  (教师板书:贴春联)

  师:你是从哪个句子中知道的?

  生:我是从“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中的“新桃换旧符”这个词语中知道的。

  师:“桃符”是啥意思?

  生:“桃符”就是春联。

  师:在古代桃符是一种绘有神像,挂在门上闭邪的一种桃木板,现在我们可以把它理解成“春联”。在这个句子中你有不理解的词吗?

  生:“曈曈日”是啥意思?

  (教师请学生回答。)

  生:“曈曈”是太阳刚刚升起时光亮的样子。

  师:“曈曈日”就是指初升的太阳。那“千门万户曈曈日”是啥意思呢?

  生:千家万户迎来了初升的太阳。

  (教师板书:迎红日)

  【设计意图:在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提出不懂问题,然后让学生自己解决,培养学生自学古诗的能力。】

  师:你能把第二话的意思说一说吗?

  生:千家万户迎来了初升的太阳,取下旧的春联换上新的春联。

  师:同学们,新的一年到了,家家户户贴上了红红的春联,挂上了红红的灯笼,人们走家串户,到处洋溢着一片_________。

  生:喜庆。

  (教师板书:喜庆)

  师:同学们,把你们的感受用读表达出来吧!

  (学生齐读第二句古诗。)

  师:同学们王安石的这首诗描绘了过年放鞭炮、喝屠苏酒、迎接太阳、贴春联的景象,你能把这首诗的意思完整地说一说吗?先想一想,然后说给你的同桌听。

  (学生把古诗的意思说给同桌听。教师巡视,然后抽生回答。)

  生:爆竹声响起的时候,送走了旧的一年,迎来了新一年,在这送暖的春风中,每家每户都有在喝屠苏酒。千家万户迎来了初升的太阳,取下旧的春联换上新的春联。

  师:同学们,从这首诗中我们感受到了春节的热闹、开心、喜庆,让我们再一次读读这首诗,读出我们的感受。

  (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师:同学们,春节可真热闹。你们想把这首诗永远记在你的脑子里吗?那试着背一背吧!

  (学生自己试着背古诗。)

  师:(教师课件出示插图)同学们,看着老师的板书和插图,一起来背一背。

  (学生看着板书和插图背古诗。)

  师:不看板书和插图,你还能背吗?那闭上你的眼睛试一试吧!

  (学生闭上眼睛背古诗。)

  师:同学们,这么短的时间就背下了这首古诗,真了不起。

  【设计意图:古诗就是一幅画,在这一环节的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展开想象:你仿佛看到了啥?听到了啥?把古诗所描绘的内容,通过想象、理解在头脑中变成一幅生动的画面,然后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来,既能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也能训练学生的语感。】

  四、适度拓展,积累语言。

  师:同学们,古诗是我们中华民族古代文化的精髓,多背古诗对我们很有好处。今天,老师给大家收集了两首与春节有关的古诗,你们自己读一读,下课后可以查资料去了解古诗所描绘的景象,还可以收集更多的古诗,自学理解后简介给同学。

  (教师课件出示古诗,学生自学。)

  【设计意图:教师展示收集的与春节有关的古诗,既能拓宽学生的视野,也能增长学生的知识。然后教师让学生查资料理解古诗,以及收集更多的古诗,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附:                       守岁

  (宋)苏东坡

  儿童强不睡,

  相守夜喧哗。

  坐久灯烬落,

  起看北斗斜。

  除夜有怀

  (唐)杜审言

  故节当歌守,

  新年把烛迎。

  兴尽闻壶覆,

  宵阑见斗横。

  课后反思:

  古诗教学中应怎样培养学生的语感呢?我认为教师可以采用诵读法、想象创意法、背诵积累法等办法来培养学生的语感。

  1、诵读法

  对于古典诗词,要想获得真切的语感,只读一遍是不够的,必须反复吟诵、涵咏。俗话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朗读对小学生来说更直接更感性,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多读,通过反复吟诵,由初读到熟读,由熟读到美读,使学生达到理解的目的。如:在本首诗的教学中,我先让学生自读古诗,读准字音,把诗句读通顺、读流利。细读古诗,边读边想:你仿佛看到了啥?听到了啥?理解诗中描绘的画面,感受过春节热闹、喜庆的气氛。赏读古诗,读出感受,读出韵味。

  2、想象创意法

  语感培养要引导学生联系生活体验,展开Lenovo和想象,深入品味语言,感受语情,训练语感。在本课的教学中,我让学生自读古诗,边读边想:你仿佛看到了啥?听到了啥?通过这样想象让学生感悟诗句的意境,训练语感。

  3、背诵积累法

  勤记多背,积累知识,将语言材料内化为自己的言语,将是积累、丰富语感的重要途径。在本课的教学中,我引导学生多种方式地背诵古诗,积累语言,积淀语感。

《元日》教学设计 篇10

  作者:佚名    转贴自:本站原创    点击数:76

  教学要求

  1、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默写课文。

  3、了解诗句所描绘的欢天喜地、热热闹闹的节日景象,感受诗中表达的全民族欢度佳节、辞旧迎新的美好愿望。

  4、查字典,初步了解诗句的意思,提出不懂的问题。

  重难点、关键

  指导学生了解诗句的意思,说说自己的理解。

  教具准备

  字典、生字词语卡片,课文插图。

  课时划分

  一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范文 www.第一范文.com友情提醒:查找本课更多资料,请在站内搜索关键字:元日)

  此文转载

  一、谈话导入,解释题目

  1、同学们,快要放假了,能想起来每年放假咱们在家里过得最大、最热闹的节日是啥节日吗?(春节)

  2、说一说,你们家里都是怎么样过节日的?(指名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自由反馈)

  3、教师板书课文,解释课文。(元旦就是元旦的意思)

  二、学生自读,读通古诗

  1、教师范读古诗。

  2、学生结合生字的认读,自读古诗。

  3、同学间互相检查读。

  4、指名读一读,其他评价。

  5、集体读一读,教师根据学生读的情况适当点评。

  6、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

  三、学习生字

  1、教师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认读。

  2、指名读,然后再交流读。

  3、教师指导,强调要点。

  4、互相交流识记生字的办法。

  四、借助字典,理解诗意

  1、教师出示课文插图,引导学生说说画面上的内容,感知元日热闹的景象。

  2、课文中是怎么写的呢?再读古诗。

  3、鼓励学生小组合作,借助字典,结合图说说古诗的意思。

  4、集体反馈。(只要求学生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大概的意思就可以了)

  备注:在学生理解诗句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需要适当引导学生反馈收集到的资料,了解有关春节的知识。如:为啥贴春联?为啥放鞭炮等。

  五、拓展延伸

  1、过春节的时候,你们的心情怎么样?为啥?(感情春节快乐、幸福、热闹的场面)

  2、你们最喜欢春节里的啥节目?为啥?

  3、讨论:到底还要不要办春节晚会。(学生各抒己见)

  附板书设计

  元日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人屠苏。  热闹、欢快

  千门/万户/瞳瞳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第一范文 www.第一范文.com友情提醒:查找本课更多资料,请在站内搜索关键字:元日)

  此文转载

《元日》教学设计 篇11

  〖教学目标〗

  1.正确朗诵背诵古诗,了解古代人民过年的节日习俗和热爱生活、向往美好的情感。

  2.能用自己的话解释古诗。

  3.能用简单概括的语言描述现在的过年方式。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课

  同学们,时间过得真快!很快就要过年了,新的一年马上来到了。在这段时间人们都在干啥?说一说你是怎么样过新年的?(学生发言)

  同学们非常喜欢过年,了解了很多过年的习俗。今天老师要带领大家一起学习一首宋代诗人王安石的描写有关春节的古典诗歌。板书课题:《元旦》。(齐读课题)让学生质疑问难。了解“元旦”的含义。(我国古代以正月初一为元旦,为一年的第一天。)

  过渡:你能想像王安石在诗中都会写些啥吗?自己读读古诗看看。

  (二)新授

  1.请同学们利用你手中的字典,自读古诗体会含义,找出自己不懂的问题。

  2.小组讨论不理解的词句。

  3.班交流解决学生难以理解的地方。

  估计学生会对下列词语不理解:屠苏、瞳瞳日 千门万户、新桃、旧符。

  4.一读古诗,你能自己说出这首诗的意思吗?人们都在这一天做啥?

  5.从古诗当中你能感受出怎么样一种气氛?你是从哪句话或者哪一个词语中感受到的?让我们带着这些心情齐读古诗。然后指名有感情地朗读。和同位一起背诵。

  6.在这首古诗当中你感觉哪些字对你来说记住有些困难?找出来我们一起解决。(学生互相帮助,交流记字,写字心得)

  教师总结讲解:

  “爆”是一个形声字,左边表示它的意思,右边表示它的读音,在写起来的时候需要注意右下部分共有5笔完成(教师示范)。

  “屠”让学生根据字典的解释记住生字。

  “苏”让班里姓苏的小孩子讲解给大家听。

  “换”是一个我们平时常见的字,如交换、换位等,右边不能写成“央”。

  “符”很简单,注意写的时候上小下大。

  根据老师讲的学生自由练习,可以选择自己认为不太好写的字多练(教师巡视指导)

  7.同学们这首古诗要求大家会默写,让我们趁热打铁,在你们的练字本上默写一遍试试。

  8.我们现在过新年的方式和以往有啥共同点和不同点?你更喜欢哪一种方式,谈谈你的理由?(学生小组讨论,交流意见)

  (三)教学延伸

  除了《元旦》,王安石还写了很多优秀的古诗。老师非常喜欢他写的另外两首诗《梅花》和《泊船瓜洲》,实物投影仪出示。

  梅花         泊船瓜洲

  墙角数枝梅,  京口瓜洲一水间,

  凌寒独自开。  钟山只隔数重山。

  遥知不是雪,  春风也绿江南岸。

  为有暗香来。  明月何时照我还。

  学生自学后选择自己喜欢的一首诗来背诵。你还知道哪一些?(鼓励学生课余多找找王安石的诗积累。)

  (四)作业设计

  不管是古时,还是现在人们都喜欢过年,请大家继续搜集有关过节的各种习俗的来历资料,下节课带来一起交流。

《元日》教学设计 篇12

  《元日》教学反思

  【1】《元日》是北宋大诗人王安石描写新春佳节到来之际的一首颇为世人传颂的诗歌。本课的教学我旨在让学生感受新春的红红火火、热热闹闹的情景,人们意气风发,春风得意的感受,通过以下几个层次来进行渲染,进行教学:

  (1)结合学生的知识储备进行教学。先前我们已经学过了《春联》这篇课文,文章对春联的内容以及所表达的情感都有了一定的简介,学生学完课文后,已经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比如:“也是一年春草绿,依然十里杏花红”、“春回大地千山秀,日照神州百业兴”、“勤劳门第春光好,和睦人家幸福多”……

  这些脍炙人口的春联一下子就把人们带入了那个欢乐祥和的气氛当中。在进行《元日》的教学中,我大量的引导学生们联系春联的学习内容去感受元日中所描绘的欢乐喜庆的气氛,课文之间很好地进行了融会贯通,效果很好。

  (2)结合学生的生活进行教学。春节,对于学生们来说不是一个陌生的话题,提到春节,总是会浮现许许多多幅美好欢乐的画面,因此在学习“爆竹声中一岁除”这句古诗时,我提问:你们放过鞭炮吗?谁来说说你们当时放鞭炮是一幅怎么样的情景呀?学生们畅所欲言,说到自己捂住耳朵躲在一边,哥哥姐姐们小心翼翼的去点燃鞭炮,爆竹燃放的时候火光冲天,大家也笑也跳,开心极了……这些生活的场景通过古诗再次让学生们很快感受到了那份欢乐,自己的生活实际很好的帮助他们理解了诗句,而诗句所描绘表达的内容也反过来加深扩大了小孩们对新年到来的感受,相得益彰。

  (3)结合拓展内容进行教学。当古诗学完之后,我们一起交流了古代另外几首描写欢度佳节的情景的古诗,“通宵灯火人如织,一派歌声喜欲狂,正是今年景色美,千红万紫报春光。”这样的诗句也扩大了学生们的理解视野,加深了他们的理解,对元日这首诗歌理解更深了。

  【2】今天带小孩们学习了本学期最后一课<古诗两首>中的第一首《元日》,学习的要求:1)有感情的朗读、背诵古诗。2)理解古诗的内容。3)感受诗句中渲染的“欢天喜地、热热闹闹”的节日气氛。

  采用小组讨论合作的方式教学。

  导入从学生的生活场景入手:同学们一定喜欢过年,那你们在过年时最喜欢做啥?学生有说放鞭炮的,有说穿新衣的,有说吃好东西的,有说走亲戚的……学生的情绪被带动起来。那你们想不想知道古时候人们是怎么样过年的吗?想。这样很快转入正题。在学生理解诗句的基础上,我设计了几个问题,让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目的是让学生体会诗句所表现出的就意境及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1)元日是啥意思?由此你Lenovo的啥?

  2)古人过年有哪些风俗?从中感受到怎么样的气氛?

  3)结合作者简介想一想结尾一句有没有更深的含义。

  通过讨论交流,使学生体会到诗人所要表达思想感情。

  由此我想学习之所以需要,是因为有不懂的问题,没有问题就没有必要学习。这堂课我的几个教学问题都设计得很好,可以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但总觉得是在牵着学生走,没有让学生真正读懂学会。

  因此,我们应该充分放手,让学生自读自悟。教会学生质疑问题,启发学生质疑,教学问题应从学生中来,让学生在学习的一开始就处于积极地位。我们不能满足于给学生设计好的问题,应鼓励学生敢问,还要教学生会问,这样才能让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

  【3】周二,以学案教学的新要求上了《元日》一课。这是一首古诗,所描绘的场景学生比较熟悉,但有很多过年的习俗因为时代的久远,有些也不是很了解,在设计时,我将语文天地中的开卷有益做为本节课的一个内容,因为此阅读内容就讲到了“年”以及相关的风俗习惯的来历,非常有利于对古诗意思的理解。对这篇文章的处理,我完全交给学生来完成。由于是个传说故事,学生读起来兴趣盎然,对内容的把握非常好,完全能按照预设,自主学习,通过朗读,默读,学生便很好的把握了“年”的特点,爆竹,桃符,拜年的来历。再学习古诗时很多字意的理解便顺理成章了。由此可见,很好的整合语文天地中的练习也不失为调动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习效率的好办法。

《元日》教学设计 篇13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词,逐句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古诗所描绘的景色及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学会学习古诗的办法。

  3.会朗读、背诵这首诗。

  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正确理解诗中字词的意思。体会诗的意境及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学习古诗的办法步骤。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冬季来到了,慈祥的冬爷爷也快给咱们送礼物来了。他的礼物十分神奇,会使光秃秃的枝条一夜间开满美丽的白花,会使绿油油的麦苗一夜间盖上一层厚厚的棉被,同学们说这礼物是啥呢?(生答)咱们是中原的小孩,见惯了平原的雪景,那么江上的雪景也是怎么样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描写江上雪景的古诗--《江雪》。(板书)

  二、初读课文,正音辨字。

  1.学生轻声自由读全诗,再指名读,齐读全诗。

  2.出示投影片(1)。(辨析字形:蓑笠 钓鱼 孤独)

  让学生举例加点字与何字相似。(衰钩狐)

  三、学生析题,教师简介作者。

  1.《江雪》是啥意思?看到这个题目,你认为这首诗该写啥内容?

  2.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大诗人柳宗元,这是他被贬官之后所写的一封来信。他对江上雪景的描绘是不是和我们谈的一致呢?下面我们就学习这首诗。

  四、精读,理解诗句。

  出示诗句卡片(千、张)边贴边读。(领读——自由读)

  1.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1)学生齐读此句,逐句理解,试译全句,可自学可讨论。

  (2)检查自学效果,学生订正补充。

  "千山"是啥意思?采用了啥修辞手法? "绝"是啥意思?你是怎么知道的? "鸟飞绝"的意思是啥?

  指名意译此句的前半句。

  "径"是啥意思? 你是从何处知道这个字的意思的?"万"字是否就是"一万"呢?

  "人踪"啥意思? "灭"啥意思?查字典选义项(消灭、熄灭、消失)。

  指名意译此句的后半句。

  (3)让学生思考品味:该句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啥样的画面?

  (冷清、寂静、凄凉的画面,)

  让学生读、思、议,教师启发学生想象品味。

  (4)指导朗读。(由画面、感情启发到语气、语速、停顿、重音)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5)过渡到第二句。

  大自然中可以作为描写对象的景物有千千万万,作者只是抓住了两个典型的环境进行描写(千山、万径),因为山林是平日鸟儿聚集的地方,小路是平日行人最多的地方。然而,现在连山林中都没飞鸟,连路上都没有行人,你说这天气怎样?这样的天气环境给人一种寂静、冷清的感觉。在这样的环境中,有没有人呢?请自学第二句。先逐字理解,再理解整句意思。(生自学)

  (6)⑥检查自学效果。

  学生齐读此句,逐一提问对以下宇词的理解。

  "孤"、"舟"、"翁"、"独"。学生如果回答正确,则追向其理解的思路,启发其他学生知识的迁移。

  难点理解:"钓寒江雪"是啥意思?有人钓雪么?进而让学生理解"雪"置于句尾原因;a.为了押韵,b.突出环境恶劣,c.点题。

  (7)指名意译第二句,学生互相纠正补充,教师最后总结。

  (8)学生思考、讨论、回答;第二句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怎么样的画面?

  (老翁孤舟独钓的图景)

  (9)指导朗读。(除语气、语速、停顿、重音外,"寒"字的颤音要读出来,以符合其凄凉、冷落的感情,师示范)

  孤舟/蓑笠/翁,独钓/塞江/雪。

  再让学生反复朗读全诗,以体会感情。

  五、品读,体会诗句深意。

  1.启发学生再次品读想象这首诗的第一句所描绘的画面,给人一种啥样的感受。(由人鸟绝迹可以想象环境的寂静,给人的感受是清冷、凄凉)启发学生再晶读咀嚼第二句诗,在人鸟绝迹的环境中,在雪花纷飞的寒冷江面上,一个孤独的老人独自垂钓的画面,也给人以怎么样的感受呢?表达了作者怎么样的思想感情?你觉得这位老人有着怎么样的精神品质?(让学生读、思、议、发言)

  其间可启发学生求异思维:(1)在寂静清冷的环境中独自垂钓可见其孤独寂寞的思想感情。(2)在这样寒冷、静寂的大江上却能独自垂钓,也可以看出这位老人坚强不屈的性格,透出丝丝生气。"诗言志",这也是作者的心境,作者的自喻。

  2.配乐范读,生闭目想象画面,再次体会诗的意境。

  3.出示幻灯片(2)(本诗画面)。生口述画面内容,意译全诗(语言训练)。再指导背诵,默写全诗。

  六、总结学法。

  让学生回忆后回答学习《江雪》的过程,再出示幻灯片(3):

  a. 解题,了解作者。

  b.朗读,弄准字音。

  c.讲析,试述句意。

  d.晶读,体会诗境。

  e.赏读,背默全诗。

  七、运用学法,自学《静夜思》。(注:1994年小语课本中此诗未入选)。

  1.出示《静夜思》。

  2.自学。

  3.检查自学效果。

  (1) 题意?作者?

  (2)"明月光"?疑?举头?思?家乡?

  (3) 解诗句,悟诗情;

  (4) 放《静夜思》配乐朗读,配曲录音。

  4.指名朗读与背诵。

  八、默写《江雪》一诗。

  [教案述评]

  河南省长葛市教委教研室陈景尧

  岳彩花老师是河南省长葛市第一小学的青年教师。以上《江雪》一课的教案是她在1994年许昌市"优化课堂教学"研讨会上,参加优质课评比时的教案,她荣获了许昌市优质课评选一等奖。

  岳彩花老师的这节教案有如下两个特点。

  一、教案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训练为主线的"三为主"原则。教案中可见每个教学步骤都是教师怎样指导学生学习的过程,即体现了训练过程。教案是训练学生未知能力的计划,而不是让学生应该知道的答案汇编。比如:让学生自找生字的相似字,自己解题,自己读诗,自己逐字理解,自己意译诗句,自己体会诗的意境。教师的职责仅仅在于指导先学啥,后学啥,怎样学,怎么样启发点拨。学生回答问题,教师既注意答案的正确与否,更注意答案得来的思维过程。如"径"字是啥意思?你是怎么知道的?学生如能理解"抓"、"舟"等字,则追问其理解思路,以启发其他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在训练朗读能力上,教案设计具体扎实,可学可练。在体会全诗深意上,也启发求异思维,开发学生智力。总之,让学生训练的主线贯串始终。

  二、总结学法,运用学法。本节教的是首古诗,而学生学的是学习古诗的一般办法步骤。这是教点金之术,这是使学生终生受用的学法指导,这是自学能力的培养。

推荐站内搜索:大国工匠观后感、我的爸爸作文400字、河南成人高考成绩查询、2021成人高考语文答案、黑龙江省自考成绩查询、家读后感1000字、百团大战观后感、作文网 小学4年级、2021年教师编制考试时间、查询成考成绩、

《元日》教学设计(精选13篇)
版权声明:本文采用知识共享 署名4.0国际许可协议 [BY-NC-SA] 进行授权
文章名称:《元日》教学设计(精选13篇)
文章链接:https://678999.cn/93109.html
本站资源仅供个人学习交流,请于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不允许用于商业用途,否则法律问题自行承担。

一路高升范文网

提供各类范文...

联系我们联系我们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